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2024-08-01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通用12篇)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篇1

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的必备条件, 是人们从事一种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 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 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中实行两种证书制度, 是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高新增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1 在高职教育中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 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 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 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为劳动者从事相关工作提供水平参考或准入理由。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的鉴定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 逐步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认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 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 是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并重制度的需要。

2 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旨在高职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一定职业技能, 能够胜任相关岗位工作,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和需求。这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不但可以增强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实践, 创新能力, 而且对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资格技能既符合学校自身的发展, 在教学和课程计划上进行改革, 增强实践环节, 强化技能训练, 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又对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使学生具有较多适应社会的本领, 增加竞争力;而且为企业节约了上岗培训费用, 降低了成本, 同时为企业提供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3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将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按照高职教育要求, 以职业资格标准重组课程体系, 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 形成高职课程对职业资格标准在教学内涵上的涵盖关系或专业核心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 形成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执业资格证书”课程, 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在教学中不断摸索, 持续改革与创新。在课程体系改革中, 我们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构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 两个体系交叉渗透, 相辅相成, 每一个体系又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能够涵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内容上, 用实际问题作为引导, 即从实际入手, 先学习有关技术的应用知识, 然后再学习比较抽象的理论, 并注重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对重要的专业理论都在明确的实践背景下加以介绍。并加大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 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专业性强的课程由原来的每周4学时增加到每周6学时, 相应的将《专业英语》的课时由原来的每周4学时减少到每周2学时, 将《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由原来的必修课改为专业选修课。同时增加了相关课程综合练习的时间, 由原来综练共计33周增加到现在的45周,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理论知识—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 采用多媒体教学, 尽可能在实验室或实训场所组织教学, 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 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 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 建立以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实训课程, 每门实训课程由若干独立的基本训练单元组成。实践教学做到三年不断线, 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 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 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 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 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并利用产学结合, 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 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 缩短了磨合期。

在教学考核上, 认真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 建立以证代考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的技能与学校的教学考核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除了实行教学内容改革, 将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外, 使学生在修完专业主干课程后, 不需要培训就能够直接考取技能证书。

4 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

面向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数控设备操作员、数控工艺员、编程员、数控设备维修员等, 毕业生应具备熟练运用和操作CAD/CAM软件进行一般机械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编制先进数控机床 (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机、线切割机等) 加工程序及操作数控机床和特种加工机床的能力;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应用的基本能力等。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能通过省计算机一级或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测试和Auto CAD操作四级考试, 获得证书;并取得数控机床操作中级工证书或三维造型认证证书,

5 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在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一种国际通行的人才评价制度, 有效地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 是现代大学功能分工的一种必然结果, 承担着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郑召关.高职高专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2) .

[2]周大农.高职院校层面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方略[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6) .

[3]张树波.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合的途径[J].考试周刊, 2010 (3) .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篇2

4月15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为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逐步形成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2013年,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人数达到144万名,较2012年增加11万名,占高职招生计划总量的43%。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篇3

[关键词]“双证书” 职业技能 学分制 模块教学 就业

2005年9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推行“双证书”制度,实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职业学校中推行“双证书”制度,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目的,一是客观评价毕业生职业技能资格等级和就业能力,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二是促进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制及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完善,使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面就以粮食储检专业为例谈谈“双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改革。首先应正确定位毕业生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工种岗位,确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再根据知识、技能结构确定课程体系、教学模块,根据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制定教学计划,完成教学计划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一、 考察用人单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粮食储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是国有大中型粮库和各种粮食、油脂和食品生产企业,岗位主要是粮油保管、粮油质量检验,少量从事粮油经营管理工作。根据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的国家职业标准,该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有:

1.具有正确鉴别仓库昆虫并进行有效防治的能力。

2.具有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各项仓储技术安全保管粮油及粮油制品的能力。

4.能熟练应用电脑进行仓储管理。

5.掌握满足粮油企业岗位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从事一线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6.具有粮油商品贸易、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7.能够获得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二、 根据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

按“用什么,教什么”原则来设置课程。

1.理论知识结构的设置原则。以该专业学生所需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参照粮油保管员和粮油质量检验员岗位的国家职业标准,把职业鉴定鉴定理论知识融合于正常理论教学中,按“够用”原则来安排理论课程及内容。按照专业技术实用性和前沿性特点编写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训)教学大纲、实验(训)教学指导书,对粮储储检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实(验)训教学课时,使实践课时达到了总课时的50%以上,实行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并重。

2.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模块。专业能力按综合能力、专项能力、单项能力进行分解和排列,根据能力要求设置教学课程教学模块。粮食储检专业应具有知识、能力和应开设的课程如下:

(1)基本素质能力模块: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基本的体育、卫生和保健知识、运动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开设的课程有: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经济法、经济与政治、体育、食品卫生与安全。

(2)粮油质量检测能力模块:常用分析检测仪器使用,稻谷、大米及复制品的检验分析,小麦、小麦粉及在制品检验分析,油料、油脂及在制品质量检验分析。开设的课程有:分析化学、粮油检验及综合实训、粮油质量检验员、粮油质量检验毕业实习。

(3)粮油仓储管理能力模块:粮油常规管理制度制订与实施的能力,粮油温、湿度的测定与监控能力、预防及处理粮油发热霉变的能力,粮库微机管理的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科学储粮的能力。开设的课程有:化学、粮油储藏、储粮生物化学、储粮微生物、仓储微机管理、粮油保管员。

(4)储粮害虫鉴定与防治能力模块:正确使用变倍体显微镜能力,正确鉴别仓库害虫的能力,独立设计仓库熏蒸杀虫方案的能力,防毒面具使用与维护、熏蒸杀虫并评估效果的能力。开设的课程有:仓库昆虫学、储粮害虫防治。

(5)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 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汉字录入、文字处理及电子表格应用能力,网上获取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的能力。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

三、按职业功能模块组织教学,按模块考核,学分制管理

“用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根据专业能力模块组织模块教学,各模块教学完成之后,可分别组织考试考核,所有的模块教学完成后,参加综合能力的考核如粮油保管员或粮油质量检验员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根据考试考核情况,评定学分。考试考核可分为校内考核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考核。

模块教学的安排应遵循先基础模块后专业模块,先单项技能模块后综合技能模块的规律。

四、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和其他技能考核

我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有劳动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的通用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各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和其他的技能鉴定考试如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

粮油质量检测能力模块完成教学后,可以参加粮食行业特有工种粮油质量检验员(中级)鉴定考试,粮油仓储管理能力模块和储粮害虫鉴定与防治能力模块完成教学后可以参加粮油保管员(中级)鉴定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完成教学后可以参加计算机高新技术办公应用软件(中级)。

五、加强实验实训,依托行业优势,建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

实验实训项目内容以粮食储检行业发展前沿为目标,根据行业发展动态随时调整。加强校内实(验)训设备投入,建立校外顶岗生产实习基地,打破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搬到校内实训室、检验机构实验室、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直观教学,加强教材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应用性和实战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验室现场教学法和企业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综合性实训要强化与粮食储备库、粮油食品企业生产现场及粮油食品检测机构的全面介入和对接,与储检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对接;制定出能切实反映知识、能力、技术要求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通过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的改革,使学生全面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了综合素质,达到了中级粮油质量检验员或保管员的技能水平,实现了毕业生上岗工作能力与岗位要求的零对接。

六、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考评员队伍管理,确保教学和技能鉴定质量

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采取内培为主,外引为辅的政策,鼓励在职教师通过长、短期培训,派遣教师到中央储备粮库或大型粮油企业或粮油食品检测中心锻炼或挂职,提高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同时可聘请企事业单位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人员来校作兼职教师,指导实验实训。

考评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能否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鉴定考生的技能水平,因此建设一支思想、技术、作风过硬的考评人员队伍是关键,考评人员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根据社会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的規定,毕业生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通用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时(中级)可以免理论考试,理论考试成绩来自于正常教学中相关专业课程的考试综合成绩,因此职业技能鉴定站要加强各专业课程的考试考核管理,包括出卷、阅卷、总评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成绩的客观、公正、科学规范。

实践证明,“双证书”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强了就业岗位的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邱永渠.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篇4

一、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中的职业特点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 人们在作工作决策时, 总是在全面考虑该职位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 选择“净收益”最大的职位, 即补偿性工资理论。按亚当·斯密的说法, 如果为了获得从事该职位所需的技能和经验, 从业者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培训, 支付了大量的开支, 为了吸引人们到该职位上工作, 组织必须提供能补偿其职位“负面特征”的工资。高校教师入行“门槛”高, 前期投入大, 其劳动是对高级知识的归集、传授和创新。要求高校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较高的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 反映在学历上至少是硕士以上, 这需要比较大的前期投入。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消费水平测算, 拿到硕士学位需要投入24万元人民币, 而博士学位则高达36万元人民币。这样的投入, 自然会反映到高校教师的薪酬期望值水平中, 即高投入要求高收入。其职业特点可能因五个原因而又有所不同: (1) 职业的投资费用; (2) 职业的声望; (3) 职业的稳定性; (4) 职业的责任; (5) 获得一种任职资格的难度。从 (1) (4) (5) 三个特点看, 教师职业应得到较高的工资。即增加教师第一工资袋即国家工资标准的拨款, 同时创造更好的使得第二工资袋即校内分配部分稳定增长的政策与法律环境。该理论对高校教师的薪酬决定具有双重性:一方面, 要成为高校教师需支付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 这就要求我们给高校教师支付一个“正向的补偿性工资”, 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 由于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比较好、工作相对稳定且受人尊重、社会地位高, 因而相对于别的职业, 我们即便支付从业者一个“负向的补偿性工资”, 也能凭其职位优势吸引到看重这些的人才。

二、Snell模型中的职业特点

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特点, 建立基于人才分类的薪酬管理模式。按照美国康奈尔大学施科特·施奈尔教授 (Scoot A.Snell) 提出的“对核心人力资源的“承诺制”管理核心模型”, 即SNELL模型的观点, 人力资本根据其战略重要性和稀缺性不同, 可以分为核心人力资本、普通人力资本、辅助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四类。对不同的人力资本应当采取不同的薪酬管理模式,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和重点是核心人力资源的管理。总体报酬理论 (Total Compensation) 认为, 薪酬是员工基本劳动、雇佣关系从组织里取得的所有回报的总称, 它不仅包括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工资和奖金, 还包括各种非现金形式的回报如福利、发展机会等, 以上理论对我们最大的指导意义在于, 在设计高校教师的薪酬体系时, 我们眼光不能只盯着传统的现金收入这一块, 要针对高校和高校教师的特点, 建立一个能满足高校和高校教师更多需求的、合理的薪酬结构。基于不同类别的人力资本的薪酬管理, 为构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应当根据教师对学校的战略价值及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稀缺程度进行分类, 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不同的薪酬管理。对核心人才给予高于高校劳动力市场平均值的工资和高级福利, 为知识、经验、资历付酬;对普通人才给予市场工资率, 为绩效付酬;对辅助性人才按小时或临时签订的合同付薪;对特殊人才给予以合同为基础的工资, 为知识付酬。

在收入分配方面SNELL模型强调了如下三点:一是高工资, 即工资水平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这样才有可能在人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保持核心人力资源的工资率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 高工资可以吸引外部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高工资可以有效地留住本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二是基于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SNELL模型的观点, 核心人力资源的报酬设计应该主要是基于核心能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工资制度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核心能力在哪里, 其次是用薪酬制度去体现核心能力的价值, 再次是用薪酬去牵引人们逐渐朝组织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方向发展, 让员工自觉地去拓展和提升组织所崇尚的核心能力;三是股权分享:留人贵在留心, 留心的关键在于让优秀的人才成为组织的主人, 让他们与组织同生共死。高薪水、高奖金已经不足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了。购股选择权和其他建立在股份基础上的鼓励措施对于留住不安心工作的员工是极其有效的, 从长远来看, 购股选择权不同于一次性的高额奖金, 只要你认购了股票并持有不动, 你就可以永远“坐收”由于你的奉献带来的丰厚利润。如同栽下一种树, 长大后的树连同一年一度的果实都归你所有。这种“打工”实际上也是当老板, 这是股权分享对人才的吸引力的“秘密”。股权分享已成为一流企业吸引、留住人才的“强磁场”。购股选择权之所以比高薪高奖有吸引力, 不仅在于它本身是一种物资激励, 更重要是一种精神激励, 即个人命运与组织前途拴在一根绳子上。

三、稳定、复杂和创新模型中的职业特点

与其他职业相比, 高校教师工作相当稳定, 职业风险小, 只要不出大的过失, 教师一般不会失业。其原因, 一是目前高校的用人体制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时代色彩;二是这个职业对从业者有较高的要求, 进入门槛高;三是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讲, 教师在高校期间所获得的技能具有非常强的专用性, 离开高校这个舞台, 将很难有用武之地, 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对高校教师有一定的职业保障, 否则将很少有人会安心在教师这个行当发展。

高校教师的劳动是能够创造较高价值的复杂脑力劳动。不论是从哪个层面, 教师的工作都需耗费大量脑力。而且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 随着各种文化和学术观点的相互激荡, 客观上要求高校教师不断地快速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方面给他们的工作增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 另一方面也对高校教师本身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劳动的付出是艰辛的。其最为关键的贡献在于有效知识的识别、整合与系统知识的转移, 通过潜心追求科学成就, 不断创造新知识, 来实现自我价值, 并取得别人的尊重, 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高校教师就是具有高级人力资本的特殊群体, 其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 具有前期投入大、工作超强度、创新性、复杂性以及成果体现难以衡量和专业壁垒等特点。人力资本理论从教师个体角度出发, 体现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和地位特性, 认为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过去人们一直认为, 只有设备、资金、劳动等物权资本才能参与到收入的分配, 现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信息技术等活的生产要素也要参与到剩余利润的分配, 获得价值上的实现。作为拥有这些重要要素的人力资本的高校教师当然也要参与其中, 都应根据其在工作中所作出贡献的大小来参与收益分配, 获得相应报酬。由此形成的薪酬分配模型, 是以职称 (人力资本存量) 为基数, 随教师工作业绩 (人力资本增量) 而按百分比增长, 因此,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就决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样的, 必须考虑分配要素、分配方式和分配形式的多元化、价值贡献的差异性、分配受益主体的复杂性,

高校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实现形式, 基于人力资本的薪酬分配应当允许和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按其贡献的价值成果参与收益分配。 (在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补偿了其劳动消耗, 即得到了工资性收入的前提下) , 对于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则应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学校要从科技成果转让后所取得的净收益中, 提取一定的比例, 用于一次性奖励科研成果的完成者和成果转化者的教师主要实施者。二是教师可在生产一线提供的有偿技术服务、有偿技术承包的, 应提取一定比例的所获净收益分配给参与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的教师。三是教师将拥有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 应用作价入股金额的一定比例奖励该项成果的完成人员和直接参与人员。四是教师个人或引进被单位采用的资金、技术、信息进行技术等项目开发创造出经济效益的, 学校应从所获净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收入奖励给该教师个人。五是对学校公认的技术精湛、专业水平较高并取得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少数教授或专业技术人员, 学校可按教师平均工资的2倍至多倍给予报酬。六是根据科研项目管理者的责任轻重、风险大小和工作业绩优劣及稀缺程度, 确定该管理者的奖励报酬。

对于在现今重视知识和技能的社会, 谁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越高, 其收入一般越高;反之, 存量越低, 收入也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和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一个体现, 就是人力资本存量的释放, 是其参与收入分配的体现, 同时也是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在高校薪酬制

参考文献

[1]文跃然, 欧阳杰.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及其收入分配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51) .

[2]吉贻祥, 王晓峰.论高校新型薪酬制度的构建[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4) .

[3]刘超, 侯军岐.高校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激励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9) .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篇5

——在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

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

(2012年12月18日 河南郑州)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制度建设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技能支撑。任务是:总结交流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和集团化办学工作进展,研究部署深入推进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体系的任务措施。

一、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天津等地共建了9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42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其中职业教育有56项。随着这一系列部署,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探索得到了有机统一,形成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协同创新网络。为推进试验区和体改试点工作,教育部与相关地区和单位共同细化了建设方案,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等一系列文件,实施了中职示范校等重大项目,推进了扩大中职免学费范围、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组建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等重要工作,召开了一系列推进会议,加强对地方实践的指导、规范和提升。各地以开展试点为契机,坚持问题入手、科研先行、理念创新、实践首创,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保障,推动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形成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制度性成果,为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典型经验。

(一)统筹规划制度全面建立。

各地普遍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重庆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山东印发了《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辽宁印发了《职业教育强省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1-2015年)》,河南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上海印发了《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湖南印发了《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规划》,广西印发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规定》。北京、浙江、广东、宁波等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划。

(二)内部衔接制度积极推进。

各地以推进中高职衔接为重点,在学制改革、专业对接、校际合作、课程衔接、招考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江苏以学制贯通为突破,实行了3+2、3+3和五年一贯制等多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确定了8所高职院校和10所中职学校,开展以“3+2”为主体的中高职衔接办学试验及招生考试试点。上海遴选了17个专业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浙江实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江苏、上海、广东等地探索了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衔接试点。

(三)行业指导制度不断完善。

各地着力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陕西组建了9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覆盖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三次产业。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医药行业、卫生行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建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利用行业优势培养专门化技能人才。福建等地也正在积极组建省级行业指导委员会。

(四)产教融合制度初步形成。

重庆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统筹企业和职业院校的用地规划、建设规划和发展规划。辽宁确定了91项对接产业集群的省级示范专业。安徽面向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和布局需求,建立了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广西依据区域产业布局,引导中职学校围绕14个重点产业和4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专业设置。陕西、湖南、安徽等地建立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机制。

(五)校企合作制度深入推进。

各地探索了“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半工半读”、“学徒培养”等校企合作形式。上海、河南、湖南、广西、宁波等地发布了促进校企合作的文件。大连按照“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学校、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要求,开发校本德育课程,聘请能工巧匠、职业典范、创业能手作为“德技辅导员”,开展德育宣讲和就业指导工作。

(六)集团办学制度广泛覆盖。

集团化办学是探索职业教育办学国家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全国已建职教集团约700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近2万家企业、700多个科研机构和50%以上的中职校、90%以上的高职校。湖北、陕西、河南、福建等地印发了推进集团化办学的文件。辽宁启动了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陕西省财政每年投入300万元对集团化办学予以支持。

(七)教师管理制度不断健全。

安徽、广东、广西、河南、湖南、新疆等地印发了中职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海南、广西、新疆、西藏、甘肃等地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开展中职免费师范生培养。云南、江西、河南、上海、四川、新疆等地实施了财政支持的兼职教师资助项目。青海在省级财政安排专项的同时,要求学校从公用经费中提取不少于5%的比例用于教师培训。黑龙江印发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

(八)经费保障制度不断加强。

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南、海南、重庆、新疆等10个省份印发了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河南建立起“保学校基本运转+促办学规模质量”的经费保障制度。上海建立了对行业和民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制度。湖北使用移民经费、扶贫经费购买服务,招收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子女。四川2009年开始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新疆2011年开始对南疆三地州及部分县生源中职学生,在免学费和补助生活费基础上,免住宿费和免教材费。江苏、重庆、山西、青海、内蒙古等地实施了全面免除中职学生学费政策。

(九)督导评估制度基本建立。

江苏、湖南、云南、贵州毕节等地建立了对县级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安徽将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规划目标任务列入省政府对示范区各市、县(区)政府领导工作考核内容,将职教财政投入占教育财政投入比例纳入综合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湖南建立了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省教育厅根据抽查情况,已责令3所高职各1个专业、20所中职30余个专业停止招生。四川、浙江宁波开展了由第三方机构进行高职质量评价的探索。

(十)区域合作制度日趋完善。

2010、2011年,中央先后决定在内地多个省市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和内地新疆中职班,现已招生上万人。天津职业院校的中西部生源已占40%,每年2万多毕业生在津就业。甘肃与天津合作开展了“9+3”藏区免费中职教育项目。青海组织藏区六州与东部六省(市)建立对口支援关系。重庆将职教合作纳入与贵州、云南的经济社会战略合作框架。安徽推进皖江示范区与皖北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在教育部协调下,10个东部职教集团与滇西10州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二、通过改革试点促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

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央把教育摆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主要培养面向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人才、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为主题,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更新理念、适应需求、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符合规律、突出特色、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教育部正在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12项制度建设任务:(1)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制度;(2)集团化发展制度;(3)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制度;(4)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同步规划制度;(5)产业技术技能双向积累制度;(6)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7)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8)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经费保障制度;(9)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10)职业教育社区服务制度;(11)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制度;(12)职业教育

督导评估制度。体改试点和试验区要按照教育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围绕这些任务,重点推进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

要按照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规律,推进中高职学制改革,实现中高职在招生与考试制度、课程和教材体系、专业教学标准、教育教学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养培训、校际之间、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体系、实训条件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紧密衔接。教育部正在编制中高职衔接行动计划,各试点单位要继续探索中高职衔接的实现形式和政策制度,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二)深入落实高职招考制度改革。

教育部正在按照高考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完善和推广高等职业教育“技能+知识”考核方式,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的规模和范围。各试点地区要按照部里的部署,提早谋划、精心设计,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并以此带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制度建设。

各地要加快职业教育层次、区域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形成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布局结构。要完善区域行业指导组织,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区域产教对话,形成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日常机制。要积极支持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

(四)加快完善集团化办学制度。

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合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各地要创新和丰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组成的理事会、联席会、董事会等多种形式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和决策模式,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要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职教集团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

(五)着力加强职教标准体系建设。

教育部正在抓紧制订学校建设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等多个标准。各地要按照引进高标准、提升旧标准、开发新标准的思路,在学校建设、专业建设、教师能力建设、实训教学环境建设等标准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国家标准的制订奠定基础。

(六)不断强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没有制定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的地方,要加快工作进度。要落实好中职免学费政策,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学费,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涉农等专业学生学费资助制度。要加强与有各方面的协调沟通,统筹使用职业教育资金。要积极探索将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进行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

(七)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教育部将联合有关部委召开职业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等四方面对接。各试点单位要加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开发教学标准,完善课程体系,培养专业师资,把职业院校建成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人才基地和产业支撑平台。

(八)加快推进职教信息化建设。

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兼顾、率先部署,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正确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导向,提高信息化建设基础能力,推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开发和共享,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拓展信息化国际合作交流。

(九)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

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体系、制度、标准、机制,健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软环境。要对接国际标准,立足中国实际,建设科学完善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职业院校要积极与国外优质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要实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十)广泛开展面向社区的教育服务。

开展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继续教育,是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各地要建立职业院校与社区互相支持、互相服务的长效合作机制,鼓励职业院校广泛开展面向社区的教育服务。职业院校要主动服务社区,完善学习资源,面向社区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生活教育、公民素质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满足他们学历提升、就业择业、幸福生活的需求。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篇6

2.职业资格证书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3.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4.职业资格证书如何办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的程序为: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将考核合格人员名单报经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核,再报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行业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批准后,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按照国家规定的证书编码方案和填写格式要求统一办理证书,加盖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专用印章,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行业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验印后,由职业技能鉴定所(站)送交本人。

5.就业准入

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并向社会发布。

6.实行就业准入的具体规定

职业介绍机构要在显著位置公告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各地印制的求职登记表中要有登记职业资格证书的栏目;用人单位招聘广告栏中也应有相应职业资格要求。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应要求求职者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并进行查验,凭证推荐就业;用人单位要凭证招聘用工。

从事就业准入职业的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必须经过一到三年的职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招收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用人单位,劳动监察机构应依法查处,并责令其改正;对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人员,要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工商部门才办理开业手续。

7.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

9.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0.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如何报名

申请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可向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提出申请,填写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表。报名时应出示本人身份证、培训毕(结)业证书、《技术等级证书》或工作单位、 劳资部门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等。申报技师、高级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还须出具本人的技术成果和工作业绩证明,并提交本人的技术总结和论文资料等。

11.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

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

12.职业技能鉴定方式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

13.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步骤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篇7

一、“双证制”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型教育, 十分强调学生从事具体工作的实际水平与动手能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引入“双证制”, 不仅能够为学生个体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同时还能有效缩减人才培养周期, 提高社会生产力。在我国现行职业教育培养中, 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缺乏融通, 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侧重点上存在差异, 使得高职会计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制度要求, 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不吻合;教学方案与不同等级的职业标准缺乏对应关系;教学内容不能涵盖职业标准的要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与职业能力标准不相适应;师资队伍与教学仪器设备无法达到职业技能资格的培训要求等。

二、实施“双证制”对接教育的基本思路

高职会计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 其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一线的、高等技术型、应用型会计人员。为此, 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定位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引导,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突出强调职业技能,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 在课程建设中实现双证标准的融通”。

阶段性目标:以企业会计岗位特点为基本依据, 以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 突出实践教学, 坚持“教、学、做”三合一的基本原则。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彻底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 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 与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考试紧密衔接, 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长远改革目标:学生上岗后具有独立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就业后, 能够通过培训、进修等继续教育方式实现职业生涯的纵深成长和全面发展, 最终成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实施“双证制”改革的具体途径

1.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优化课程体系。

明确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标准, 通过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 编制符合“岗”、“证”一体化的教学大纲,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职业定位明确、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全面、岗位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2. 以应用为主旨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核心内容都重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思路下, 通过增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 以实训课程、顶岗实习、行业专家指导、订单培养等多个途径实现二者之间的“接轨”。订单培养是我们着力构建的一个课改平台。订单培养的学生, 由院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协商, 根据岗位要求编制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 进而组织课堂教学, 并适度引入行业专家共同研定具有行业性、实用性、操作性和稳定性的课堂教学内容, 进而组织课堂教学。

3. 创新教学手段方法, 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模块教学。

模块教学是改革中的实践重点。模块化教学是将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目标设定和任务分解, 按流程组织实施。例如, 在实验班的校级公开课中, 前期准备即按照既定目标———“销售过程业务”组织前期角色分工和目标定位, 由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主动搜集相关资料;综合练习阶段, 不断修正同学们的认知误区、技能操作盲点, 使销售业务流程中的一个个专业知识点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有效达到了实践教学成果转化的目的。通过模块教学, 学生们的职业道德感和学习兴趣也都得到较大提升。

4.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注重专业化的导师效应。

指导教师是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关键条件。指导教师应是具有中、高级技能资质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既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又能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全面素质教育。在实践中, 我们引进和聘请行业技术能手到校任教;挑选品学兼优、具丰富实践经验的历届毕业生担任实践指导师, 到用人单位会计部门挂职, 负责实践期间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在节假日期间, 委派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专业教师深入实践单位, 就实习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

5. 加强实训室建设, 营造职业氛围。

实训室是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基础条件。实践中, 我们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沙盘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的授课中仿照生产性企业岗位业务流程设定角色, 模拟业务循环, 组织学生分组并明确各自职责, 结合理论课堂的专业知识, 在流程中开展有针对性地具体任务训练。实训室建设通过营造企业氛围, 使同学们身临其境, 增强职业认知, 快速适应角色。适度引入竞赛制、奖励制, 促进理论课堂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行业意识、角色意识, 变“被动灌输”为“我要进步”。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篇8

专业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对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然而, 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制度尚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特别是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没有提出要求, 其制度上的缺欠, 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因此, 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职教师资的特点

(一) 职教教师素质的特殊性

在我国, 对职教教师的素质要求比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应更为严格。理想的职教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精神与专业道德、教学测量与评量的能力、教学能力、教材编制的能力、专业知识的能力、专业技术的能力、职业教育的专业能力、人际关系及技巧的能力等。总之, 职教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 并且还应熟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 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 对职教教师的资格提出了“双师型”的概念。

(二) 职教教师的来源

目前, 全国只有11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一些高校的职教学院在专门进行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培养。这些院校的培养规模并不能满足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因此, 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仍来源于普通高校的相关专业毕业生。随着职业院校对教师学历水平要求的提高, 将有更多的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入职教教师队伍。对这些研究生的师范教育能力、专业实践技能等如何进行考核, 这对职教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出了挑战, 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以职业教育的特点为基础, 参考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本文对我国职教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以下建议。

完善职教教师资格的种类

我国教师资格种类主要是按照学校的级别划分的, 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学科。这种划分不完善, 也不科学。因此, 应该完善教师资格的分类标准, 增加教师资格分类的维度。

美国教师资格证书是根据学科和学生发展水平划分的。这种分类提高了对教师从业资格的要求:不仅要有基本的学科知识, 而且, 要清晰地了解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日本的教师资格证书除小学外, 也是按照学科严格细分的。

根据我国对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应将职教教师的教师资格按照理论教学的范畴及实践能力进行深入细化。根据理论教学的能力可以细化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 根据实践能力可以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级。结合这两种维度, 对于职教师资的级别可以细化为16级。

由于上述划分方法已经包含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 因此, 可以将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统一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这种划分既考虑到了不同专业教师资格之间的区别, 又依据教学能力 (包括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对职教师资的资格进行了细化, 完善了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的种类。

改革教师资格的考试内容及考核方式

(一) 考试内容的改革

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还不完善。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具体规定了对教师身体条件、道德、学历、普通话水平的要求, 但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没有具体规定, 更没有对教育教学能力标准和相应的考核办法提出要求。

现阶段, 我国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 只要符合国家法规的要求, 通过普通话测试、教育实习等相关考核, 毕业时就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而对于教师资格的考试, 主要是针对非师范教育类学生, 以笔试方式考核《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而对于重要的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能力没有考核规定。因此, 改革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刻不容缓。

我国现阶段推行的素质教育改革, 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而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是提高职教教师的综合素质。职教教师不仅应能够承担课堂教学, 而且须能够指导学生实践学习;职教教师不仅要有基本的专业知识, 掌握多种教育方法, 而且, 要有课程开发能力以及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 在职教教师资格的考试内容上, 可以参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进行改革。除了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外, 考试内容还应涵盖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知识、教材教法、教育科研方法等教育理论知识。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内容应主要是教师所从事专业的实践技能, 例如, 对于汽车专业, 可以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书等。

(二) 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教师资格制度在不同阶段的取向, 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提出了教师资格制度的三阶段, 即学分 (课程) 本位阶段、技能 (知识) 本位阶段和实践 (能力) 本位阶段。学分 (课程) 本位阶段, 以学分 (课程、学位) 的认定作为资格认定的基础。技能 (知识) 本位阶段, 一般包括写作、通识知识、教材教法和学科知识、技能等考试。实践 (能力) 本位阶段, 修完规定的学分, 或者通过初次资格考试, 仅能取得临时证书, 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实习才能获得正式的教师资格证书。

参考国外的教师资格制度, 依据我国的国情, 可以重新设计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标准。第一阶段, 学分 (课程) 阶段, 以学分 (课程) 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基础, 所有首次教师资格申请者都要参加考试, 取得合格成绩者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教学能力阶段, 修满一定学分 (取得相应的学位) 后, 还要进行教学能力的考试, 包括教育学知识、教材教法和学科教学知识等。通过此次教学能力考试者, 仅取得教师资格临时证书;第三阶段, 实践能力阶段。取得临时证书, 从教3年后, 考取实践能力 (初级) 。通过考试后, 可以获得正式的教师资格证书 (初级) , 可以按照从事教学的年限考取更高等级的职教教师资格证书。

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职教教师资格证书的等级进行如下划分:获得初级教师资格证书后, 从教6年可以考取中级;获得中级证书后, 从教10年可以考取高级;从教20年后可以考取特级。但是需要在教学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考试内容仍然包括课堂教学、教材教法和学科教学知识等, 但是涉及的教学范畴将更为广泛。

对于职教教师的实践技能考核规定, 可以依据技术工人的等级设置标准, 设置实践能力考核的年限。以现行的汽车维修工等级制度为例, 汽修工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共五个级别。各级别的报考条件为: (1) 初级工:在同一职业连续工作二年以上或累计工作四年以上的;或经过初级工培训结业。 (2) 中级工:取得所申报职业的初级工等级证书满三年;或取得所申报职业的初级工等级证书并经过中级工培训结业。 (3) 高级工:取得所申报职业的中级工等级证书满四年;取得所申报职业的中级工等级证书并经过高级工培训结业。 (4) 技师:取得高级工等级证书并在本职业连续工作满十年或累计工作满十五年;或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获奖者。 (5) 高级技师:具有技师资格, 并在技师岗位连续受聘三年以上或累计受聘五年以上者。

(三) 规定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限

目前, 国外教师资格证书对其有效期限没有统一规定。美国国家教师证书的有效期是10年, 地方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3~5年;日本的普通教师资格证书终身有效, 但临时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台湾的教师资格证书也是终身有效的。

我国的《教师资格条例》没有明确规定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 一般情况下是终身有效的。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文件中指出:“教师资格一经取得, 非依法律规定不得丧失和撤销。”可见, 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是终身有效的。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是知识的创造者, 学习和创造能力是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每个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过程, 是教师丰富专业理论知识, 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而教师资格的终身制不能刺激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 我国应取消教师资格的终身制, 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制度。

职教教师只有掌握了最新的专业知识, 才能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职业。因此, 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与时代同步, 不断更新。职教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可以5年为限。若超过期限, 可以加考相应的专业能力模块。若成绩合格, 可以再将同等级的教师资格证书延长5年。这样, 通过规范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限, 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制度上保证我国职教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利峰, 胡晓梅.关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文献综述[J].文教资料, 2008 (12) :93-95.

[2]王奇.关于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S2) :184-186.

[3]王森.关于教师资格制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 (3) :56-57.

[4]吕鑫祥.中国高中后教育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3.

[5]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基于专业化取向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7]刘瑜.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6.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篇9

(Hunan Technician College(Preparing),Changsha,Hunan 410126)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深入实施不断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从1993年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该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对于推进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许多职业院校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仍存在着常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培训双轨制、课程体系学科化、教学模式传统化、考核评价单一性等问题。在职业院校中,怎样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相结合,本文拟提出几点思考。

1 将考证培训纳入常规教学之中

在职业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在于使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结合,与用人单位岗位技能需要相适应,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由于考证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因而职业院校的学生考证的积极性较高。但许多职业院校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培训独立于常规教学活动之外,往往采取短期培训的方式,在常规教学之外另外安排时间搞培训,在学费之外收取较高的考证培训费用,这样就势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费用,特别是使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增加了经济压力,而且也使国家的助学金制度的效果受到影响。在有些学校,考证培训所带有的经济利益性因素和不顾及学生实际的盲目性因素,也会带来学生的实际能力与证书要求不一致,学历资格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不衔接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应针对上述问题解决考证培训与常规教学的双轨制的问题,将考证培训纳入常规教学活动之中,将考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学历教育的常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培训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2 构建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应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通知》(湘劳社政字[2004]40号)中规定:“我省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均应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各地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引导职业院校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使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相关规定指导并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根据这一要求,职业院校应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广泛开展调研,全面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素质、知识、能力。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从而构建起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专业课程设置逐步与就业需求、行业职业标准接轨。

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设置和调整专业。明确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岗位群,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所对应的课程内容整合成完整的课程体系。2009年11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召开会议对专业目录进行修订,要求专业设置必须密切对接企业的岗位和生产过程,对应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和专业技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由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岗位和对应岗位技术标准四大系列组成。这些调整举措,从宏观上促进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依据。

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应针对专业技能方向,结合职业岗位和职业技术标准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模块涵盖职业工种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内容,将学历证书的学习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内容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合起来。传统课程是强调学科体系,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则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强调培养职业能力,具体做法是把工作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然后通过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模块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要求先作职业分析,即确定构成某职业的各种工作岗位。然后进行工作能力分析,即分析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描述每一专项能力的能力标准。这与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精神是一致的,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趋势。

3 创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它一般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角色和教学策略等因素。教学模式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它既能丰富教学理论,更新教学思想和观念,又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教学范型,取得培养职业人才的直接的功效。

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个核心,打破传统课程学科式体系,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建立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根据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编制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校本教材。

树立新的课程观、能力观和教学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一是任务驱动。先给学生呈现工作任务,教师讲解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示范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然后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师生角色。在模块化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负责按工作任务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步骤的指导,根据考核标准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并进行教师评价,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工作习惯和态度。三是一体化教学。即在模拟的工作场所开展教学活动,以真实或仿真的工作任务为学习项目,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要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就是要真正贯彻这一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学活动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技能教学为中心,以理论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训场地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入一种工作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熏陶和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意志品德和职业情感。

4 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

改革学习考核的评价方式,突出职业能力的考核,是当今职业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职业院校应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严格质量管理,使学生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知识和能力。长沙市的一些职业院校近年来进行了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探索,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步适应就业的需求,课程考核标准逐步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接轨。如《长沙市职业院校学分制的构建与实施研究(专业进行计划与技能考核分卷)》中就初步建立了各专业主要课程的技能考核标准,为职业院校组织技能考核评价提供了基本的参考模板。例如其中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考核方案分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考核部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技能考核方案分为核心技能和基本技能考核部分;酒店旅游专业中的餐饮服务技能考核具体分为托盘、餐巾折花、摆台、酒水服务、菜肴服务等几个考核子项目,均有具体的技能考核标准,从而突出了能力测定的方面。这些尝试能进一步促进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贯穿到整个能力考核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

职业院校在建立技能考核评价机制这一问题上,应考虑综合性和差异性的原则。差异性原则指职业院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智力开发程度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制订了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并不意味着大部分学生就能同时达到这一标准。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能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一次性地将学生简单的评价为“达标”或“不达标”。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本身,教育者要承认学习者的差异,从而因材施教。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学生一直在寻求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承认,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更多成功的经验,那么学生在校内外都会拒绝学习。”他还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有能力进行学习,那么他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兴趣就会增加。”综合性原则指职业院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采用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手段,建立起促使学生能逐步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如运用“成果”评价、过程评价、分层递进评价等评价手段,采用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现结合、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态度、动机和兴趣,从而使职业院校的考核评价成为激励学生成长和培养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良性机制。

革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合模式研究》成果之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8-2009年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731632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通知.湘劳社政字,2004.40号.

[2]王建林,黎奇.长沙市职业院校学分制的构建与实施研究(专业教学计划与技能考核分卷.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杨文领,傅敏,单银丽.基于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实务模拟课程开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篇10

1搞好国防布局与经济布局有机衔接,建立符合整体利益,国家和社会对国防军队建设发展的支持机制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离开这一政策制度,就无法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军地政策制度之间出现的明显 “空档”和相互 “脱节”问题,导致军队建设所需的各类资源无法得到保证,进而降低军队地位和作用,更谈不上军官职业吸引力。

1. 1建立健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领导管理机构

目前,根据有关学者建议,国家已启动军民融合方面的立法工作。宏观上还可以在国务院、中央军委层面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改革的战略布局,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协调。微观纵向上,军队系统和地方政府各级对分管领域履职并定期向上反馈情况; 微观横向上,坚持推进各层级、全要素融合,突破军地两大系统自我封闭的发展模式,形成职能业务上沟通、反馈、共享等良性互动机制。

1. 2建立健全国家意识和国防意识培养机制

军人不崇尚国防意识,国民不崇尚国家意识,这样的民族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角度说,增强军队和军官职业的吸引力,就绝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待遇和资金投入问题。国家意识的培养、民族信仰的建立虽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但也需要从政策制度方面进行约束和规范。确定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培养国家意识的符号和有力举措。这方面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远远不够。

1. 3建立顺畅高效的军民培养融合式军事人才征集和培养机制

在军事人才选拔征集方面,立足于提升全民国防和国家意识的基础之上,通过政策制度的调控作用,提高军队地位和军人待遇,对优秀人才形成物质利益吸引力,同时统一协调社会人力资本配置。可考虑对现有法律如 《国防法》 《兵役法》等进行修订,消除过时条款,为军队人才选拔征集提供一定的硬性支持和法制保证。在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方面,以综合性法律的约束为基础,酌情制定 《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条例》,以法律形式确定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组织管理体制。同时,改变以往军队与高校签约等做法,以法律形式界定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强化对培养主体机构的约束刚性。

2调整军地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使军官职业赢得社会尊重、激发其荣誉感责任感的利益保障机制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军官个体作为代理人,需要尽可能以领先型的工资水平来规避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萨缪尔森的差别工资理论也告诉我们,军官职业的高强度和危险性需要给予其补偿性工资酬劳,军官职业人力资本的专用性 ( 或称套牢性、沉淀性) 特征,大大增加了其二次交易的贬值风险,需要给予其竞争性工资酬劳。目前,发达国家军队大都采取领先型的工资策略,也为我们调整改革军人收入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2.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军官职业整体收入确定方法

随着地方 “基本工资”指标所占其整体收入的比重逐渐变小,“军队干部工资比地方高20% ”这一政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参照价值。目前可依据的是社会收入综合调查指标法,主要涵盖国民经济部门收入指标、物价指数和雇用成本指数、军官与社会相同 ( 或相近) 专业岗位收入指标以及外军相对收入等指标,用以分析确定军官收入的外部竞争力和军人家庭的实际购买力。总政治部每两年 进行一次的 “全军干部及家庭生活基本情况抽样调查”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 2建立健全军官职业收入动态调整机制

以制度化方式科学合理及时调整军官待遇,直接关系到军官职业的吸引力。应该通过军官职业收入立法,建立与社会平均增长水平、物价增长和国防支出的增长相协调的军官增资机制,使其绝对收入能够略高于社会可比人员,扭转当前军官收入随公务员收入作 “跟进式”增长的被动局面。

2. 3建立健全军官退役安置保障机制

军官职业 “生产”的是公共享有的外部化的安全价值, 但沉淀成本的存在却使军人的职业风险内部化,使人力资本面临行业转移时的不利地位,产生的退出障碍需以收入来补偿。同时,军官个体预见到这一退出障碍,就会减少对军事专业的时间精力投入,并增加对军民通用专业的投入来规避风险。所以,一方面可通过缔结长期劳动合约确保大多数军官能长期服役; 另一方面可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退役安置制度降低军官职业转换风险。

3协调军队内部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充分调动军官职业积极性的内部激励机制

3. 1在军官人事制度上,要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培养制度机制

要以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和军委总部关于干部工作的决策部署为指针,建立完善能体现职位与职责相统一的岗位责任机制、科学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与德才实绩相挂钩的奖惩晋升机制。建立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各级军官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3. 2在经费供应和福利制度上,建立合理的内部利益调节机制

激励型军官内部薪酬待遇结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基本工资以军衔工资为主的等级工资模式。要以军衔作为衡量军官获得物质报酬的主要尺度,消除长期 “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逐渐使军官职务与公务员行政等级 “脱钩”。这也是较高职业化程度军队的通行做法。另一个是辅助工资以分类工资为基础的差别工资模式。实行分类工资制是贯彻按劳分配和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用工资制度提升军官职业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从政策上对作战部队、边远艰苦地区和基层、科技以及特殊人才倾斜,加大对其特殊津贴和补助的力度 。

摘要:增强军官职业吸引力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途径和人才保证。当前,须建立符合整体利益,国家和社会对国防军队建设发展的支持机制;建立使军官职业赢得社会尊重、激发其荣誉感责任感的利益保障机制;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充分调动军官职业积极性的内部激励机制。

我与职业教育改革 篇11

上一个学期我教了《物流专业英语》这门课,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难”! 课本难,老师教着难,学生学着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我个人认为,首要原因是没有定好位。

中专学生的生源虽然主要来自初中毕业学生,但情况不容乐观,有许多学生初中学习目标都没有达标,甚至少数的学生初中都没有毕业。加之,由于地域和学生所在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很大的差异,给中专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困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既听不懂又讲不出,词汇量严重不足,所以能积极使用的词汇则更少。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连贯性很强,中专英语教学的内容本来应该是在一定的中等程度和能力教育水平上的延续,可是,不少学生入学时还远没达到此标准,词汇量的匮乏,影响了他们的基本学习能力,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更严重的影响着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

我们只能放慢教学速度,尽量把最基础的知识点,语法点再给学生们讲述一遍,如主系表结构,主谓宾结构等。我们现在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将来学生再进一步学习,例如,经过转段考试进入大专学习时,就不用再从头学习了。使学生们能有一个较扎实的基础,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因材施教,是为了更好的让英语延续地学习下去。

在这延续的过程中如何才能真正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一、课程目标的实现以人为本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目标服务的根本应该是以人为本。就拿物流英语来说,该课程具有很强的职业性,要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要特别强调培养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学生先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基础能力,立于基本,立于实用,立于实践。针对绝大多数学生基础差,兴趣淡的现状。我们的培养思想不妨进行适当的转换。课程目标的定位也应以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实用性为原则。

我认为中专英语教学应当强调语言学习的应用性。网络资源的利用能极大地为学生提供课文学习所需要的教学资料,背景知识等。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选择不同水平级别的材料或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现状,根据个人需要,多时间、多地点地学习。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图文并茂,能使教学形象化、立体化,更为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同时,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这些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二、教材的改革

中专英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一本合适学生们的课本。课本应当传授必要实用的语言知识,力求针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巩固和训练,不追求语法的完整和系统性,着眼于语言应用能力。语言材料的选择注重趣味性、循序渐进性、实用性、加强科学性,立足实用,打好基础,强化实用能力。从浅入手,内容综合广泛,在提高初步的书面表达应用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同时,如果有适应现代化手段的新要求,能够提供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多媒体配套材料的教材最好。好的教材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是语言学习中课内学习的有效补充。

三、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要实现教学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但没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便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如果教学观念滞后,就不可能有新的教学方法手段的产生。有句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思路和意识理念的改变将会大大地推进教学改革的步伐。我们应该抓住学习进修的机会和可能性,以纳百家之精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开阔视野,更新理念,不断进取。

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还要在教法手段上着手。课程性质不同,教学方法手段也应有较大的区别。由于时代和科技的迅速发展,英语教学中,除了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也是必然趋势。如采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改变我们的英语教学。发扬学生积极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实践应用作为英语教学的起点和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知识和经验,并通过语言训练等学生的实用操作语言能力培养,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

四、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态度的改革

这点我深有体会。中专生不像一般的初中和高中生那么守纪律,我们有的时候会说他们“无药可救”之类。这实际上不只对学生,对教师来说,也是心灵上的一种伤害。我们教师是园丁,那些似乎不会开花的花蕾还需要我们耐心的去培育。也许某班学生冥顽不化,不听一切管束,但没准你用某种方式跟他/她说说你的心里话;或者,你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的给他/她一句评语,他/她下一次看你的眼神就会不同。那眼神中会包含一点感谢,一点愧疚,一点顽皮,一点可爱,还有一点决心仿佛在说:“我会努力!”这样的眼神也是老师的强心剂和防冻液啊。

职业证书制度改革 篇12

一、法学教育于法律职业共同体之意义

1. 只有系统的大学法学教育才能培育法科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

大学不仅是一个知识机构,同时又是一个道德养成的场所。大学教育既要追求知识价值又要道德价值。知识与道德历来是大学教育的核心范畴。教育本是一种修养人格整体的教育。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追求知识价值与道德价值的整合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大学法学教育在教授完整而丰富的专业法学知识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

法律职业伦理是指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在司法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伦理道德原则。法律职业者担负着正确适用法律、公正解决纷争、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职责。法律职业者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强烈的法律职业荣誉感、良好的从业心理素质。法律职业者所身处的道德世界远比普通人更复杂。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法律本身就是价值冲突和道德斗争的战争。法律人职业生涯中的许多决定都可能蕴藏着道德上的风险———法官的一纸判决能够轻易剥夺人自治所必需的基本权利;律师明知对方证人证言为真,依然在庭上质疑其可靠性。凡是以法律为职业者,其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公平,即公正和平等。所谓公平,就是利益和权力的机会人人均等和利益分配上的公正与合理。

系统的法学教育将法律职业伦理和道德教育贯穿于法学教育的全过程,在长达几年的法学知识教育中,润物无声,逐渐培育学生公平正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和道德最根本的特点是其内在性。也是法律职业者综合素质的核心所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职业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但本身不等于职业伦理和道德。只有那些经过充分理解、内化了的知识加之正确的价值观才是职业伦理和道德。职业伦理和道德需要久而久之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以至成为一种涵养、一种气质、一种精神,甚至不以知识的形态出现,即使形成这种涵养、气质、精神的知识已经忘掉,而内在的东西却被保留了下来。因此系统的法学教育不仅仅是法律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种整体人格教育。

2. 系统的大学法学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法学虽然不仅仅是技匠之学,但是法律必须运用于现实。大学系统的法学教育不但集中于知识传授,还强调对学生分析处理实际法律问题和案件的实践能力训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实践教学的形式非常多,仅该规定列举的实践教学方式就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等。现在各法学院一般都设有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基地、毕业实习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2011年底,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由此可见,重视法学实践教学是教育部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处理法律事务的实际能力也是系统法学教育的目标之一。

二、大学法学教学的改进

1. 重视综合性人文科学知识的培养

我们大学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律职业者应是多方面、复合型的,应有通用型法律人才、学术性法学人才和应用型法律人才之分。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当拓宽视野、丰富人文底蕴,以培养高素质的立法、行政、司法、教育、研究、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通识人才为目标。当前美国的法学教育无疑是比较成功。美国参众两院、内阁各部都有大量法学院毕业生。律师也是出任历届美国总统者最常见的职业。二战之后的12位美国总统中,有4位曾是律师。此外,出任国际机构领导的美国人中也不乏法学院毕业生。例如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根据2010年的统计,在全美最大的50家公司的CEO中有9位是法学院的JD毕业生,几乎占到20%。学生在如此广泛的领域如此卓有成就,与法学院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美国法学院的教育可以被视为对通识教育的拓展与深化。美国法学院教育不注重传授技能,而是致力于丰富眼界、开拓思路。耶鲁法学院甚至称其教授的内容是“法律以外的一切东西”(anything but law)。随便打开一所美国精英法学院的课程目录,各种含有人文和社会科学元素的跨学科法学课程就会扑入眼帘。以哈佛的商法学课程为例,从公司金融、资产定价到会记基础、统计分析的各色经济和金融类课程自不必说,甚至还有资本主义史乃至公司与宗教这样的课程。我们法学院要能负担起培养知识面宽、眼界高院的通才。针对我国现实情况,我们应该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给学生选择,例如网络知识产权、网络犯罪、卫生法、医疗事故鉴定课程等。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法学教育既是通识教育也是职业教育。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立要求法学教育必须与法律职业密切结合。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是法律思维能力。也即法律逻辑推理、法律解释技能、法律续造技能等。法律思维是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核心内容,成为延续法律生命、实现法律价值所必须的具体途径。我们的法学教育应该重视具有职业特色的法律思维培养。大学法学教育最核心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追求的指引下,以一种特殊的法律思维,运用法律解释等方法;将法律规范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法学思维的培养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法学教育中。改革当前的法学教育课程体系,增加法学方法论课程。总之,当前我国大学法学教育应当从以传授法律知识为中心向以法律思维培养为中心。

3. 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

从法律职业共同体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来审视我国当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可以发现,存在两个缺点。首先,尽管我们大学现在强调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是现实情况是道德教育在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上只是一个软指标。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更重视专业成绩和各类证书。大学教育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职业精神、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缺乏有机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其次,现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传统的儒家道德。在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是强调“利他”、“奉献”、“自我牺牲”。这种无条件的完全利他的道德教育认为道德要高于现实生活,肯定了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为人和社会展现了一幅美丽的道德图景。但这种无条件的“利他”、“奉献”、“自我牺牲”的道德理念缺乏公正的内核,有些违背了公正和公平的原则,甚至是违背了人性的。忽视了道德理想所需要的生活基础,缺乏对人的生命伦理和生命价值的关照。在大学法学教学中,应该注重的以公平公正、正义平等、权利义务对等为核心法律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成功的法学教育应该是,多年以后,我们卓有成就的法官在回忆他的大学法学课堂时,虽然当时老师讲授的法条已经废止,但是老师对法治、对正义的慷慨激昂的解读还在他耳畔回响,老师严谨的法律解释技术和逻辑推理还在影响他对审判案件的裁决,几年法学课程的浸润,职业语言、法律原理、法律思维、法律技术等将贯穿他职业生涯。

4. 加强法学实践教学

虽然教育部的教学规划和“卓越法律人才计划”都有实践教学内容,但是现实中,我们的实践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一直以来,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着重于理论知识讲授,法学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课堂上讲授法学概念、法学原理。学业考试也以概念、、判断、简答、论述为准。应该说,法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目标一致性和功能互补性。但是,法学理论教学主要是基础理论知识概念、规则的讲解,具体法条的分析。实践教学则是理论知识的运用、实务案件处理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与技能的训练。我国的大学法学教育长期以来将实践教学等同于专业实习,并没有注意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分析处理实际法律问题和案件的实践能力,虽然经过了三、四年甚至年限更长的系统法学教育,但是毕业的学生还是不能具备处理实务的能力,还是很难将书本的法、理论的法运用于实践。法学教育必须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训练的角度改善课程的设置,从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两个维度培养学生。加强法学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就是开始法律诊所课程。但是作为一种舶来的新型教育模式,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还处于边缘地带。笔者认为,诊所法律教育应当被正式纳入中国法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此外还应当积极开设证据实验课程、法庭辩论技巧、司法实务案例分析、法律裁判文书阅读评析等课程。

参考文献

[1]何云波.大学教育应该是高品的大诗[J].现代大学教育,2012(4).

上一篇:开发流通下一篇:科学的“放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