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2024-07-20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通用12篇)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篇1

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农村人才结构不断变化, 农村人才需求呈现新形势。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农村人才建设势在必行, 为农村人才培养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也需加大调整力度, 不合时宜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途径有待更新, 而新的、方式灵活的、有效的培养形式需进一步挖掘, 从而彻底解决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资金短缺、政府投入少、农村科研力量薄弱、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缺乏、专业实验和实习基地不足、办学模式僵化、课程设置呆板、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等。农村职业教育培养途径的探究, 必须立足农村实际,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依据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 注重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 从而满足黑龙江省农村人才需求。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 思考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途径, 探索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培养趋势。

一、黑龙江省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 我国农村人才开发步伐加快, 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820万人, 与2004年底相比增长了41.6%;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稳定在62万人左右。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农村实用人才中的复合型人才大量涌现, 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农业科技人才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农技推广队伍中农业专业人员的比例逐步提高,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1]近年来, 黑龙江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08年, 为6.5万名农村实用人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农村实用人才数量由2005年的23.2万增加到30.6万, 已为其中的21.4万人建立了人才数据库。[2]但是距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现代农业, 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 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农村人才总量仍然不足。黑龙江省现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23036人, 在乡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4:1万人, 我省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才0.01名, 明显低于全国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0.049名。[3]这样的比例很难满足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是农村人才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我省农村实用人才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足10%;农技推广人才中硕士以上学历仅占0.75%。[4]由于文化基础程度低, 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弱, 他们主要靠长辈的言传身教和生产实践获得农业技术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学习意识, 接受正规的培训少, 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工作中凭经验多, 靠科学知识少, 限制了他们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 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还比较低, 尤其是缺少高等教育人才, 这对推广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有一定阻碍。

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农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占农业农村人才总量的83.5%, 中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严重匮乏, 农技推广人才、农业科研人才分别占农业人才总量的2.7%和0.58%, 高端领军农业科研人才更为稀少。[5]笔者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进行了农村人才现状调查发现, 种植、养殖人才所占比重较大, 技能型、经营型人才比重较小。从事加工方面人才有所增加, 但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农村专业人才集中在教育、卫生、农业、科技领域, 缺乏环境保护、规划、法律方面的人才。要发展现代农业, 需要大量的具有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现代农民, 他们善于捕捉市场信息, 果断的作出决策, 调整产品结构, 开拓新的市场。农村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与分布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因此加快高素质农村人才开发与培养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加快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对农村人才培养的意义

从当前实际情况看, 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 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随着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 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 必须采取得力措施, 加快培养数量充足, 素质更高, 类型齐全的新农村人才队伍, 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加强涉农专业建设, 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 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 这些重要论述都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农业与农民教育的重视, 也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6]

(一)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为农村输送大量农村人才。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迫切需要各类农村人才, 职业教育对于培养各类农村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农村人才的缺乏, 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就需要向农村发展, 尤其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向农村延伸, 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7]

(二)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提高农村人力资本质量。

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 增强其劳动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农村人才文化素质偏低重要原因是缺乏系统的教育与培训。职业教育担负着专业知识更新和新技术培训的任务,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 使其具有适应变换新职业的能力, 从而拓宽就业领域。农村职业教育能培养农民的品德修养, 更新劳动者的价值观念, 多方面、多层次的培养新型农民, 满足各方面生产和生活的需要。[8]因此黑龙江省应将重点放在实施高层次研发人才培养工程上, 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有效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培养大批引领农业科技前沿、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层次研发人才。

(三)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

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有显著的影响。职业教育面向农村服务可以为上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培训,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专长和技术, 这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近几年来, 黑龙江省加大了农村人才培养力度, 但从总体上看, 尚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农民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逐步建立起与构建黑龙江和谐社会相适应的, 规模宏大、素质较高、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新农村人才队伍, 满足我省新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对策

(一) 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任何教育改革, 都必须依靠正确的培养目标的定位, 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 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内容及模式, 因此我们对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预期的培养标准和要求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农村产业化进程加快,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 农民素质偏低, 黑龙江省出现“三农”新问题, 我们需要重新对准焦距, 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应该由原有的重知识的培养逐渐的转向重视技能的培养, 重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综合人才的培养;原有的仅为地方培养务农人员服务的思想, 应逐渐转变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 即为地方输送新型人才。对此, 职业教育应该走出应试教育和盲目就业的误区:一方面为了应对考试, 忽视基本农村实用技能的教学, 一方面忽视基本的专业教学, 缩短学制, 盲目就业, 使得职校培养目标无法实现。对此, 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应既进行农业技能培训, 又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切忌把职业教育办成普通教育。

(二) 给予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和制度保障

我们可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国家干预, 如借鉴美国的一些有效制度, 美国制定颁布配套的法律并通过政府直接拨款提供经费支持。我国也可以在法律或政策上给予农村职业教育一定的经费保障。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实行并强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 我们也可在我省实际情况基础上合理应用, 同样规范农村职业教育的资格认证制度。职业教育发展强劲势头的德国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州学校法》, 使得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不断发展, 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都通过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何在我省设立专门的农村职业教育法律, 仍是我们切实要做的。通过给农村职业教育立法, 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中各种权责关系, 便于更好的分清农村职业教育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健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真正做到规范化、法制化。

(三) 实行农村职业教育多形式、多元化办学

可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包括校企合作教学与校企合作就业。校企合作办学是学校与企业达成共识, 按照“订单”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 实现了学校办学和企业就业的零距离合作。很多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如德国的“双元制”的出现, 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 又可以在企业里面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训练, 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资源, 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英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 在英国企业与职校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和灵活的教学内容, 通过严格的技术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生在企业里得到充分的锻炼, 大大缩短了学生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真正做到了学校课程与社会的零距离。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我省有些职业院校已经实行, 但效果差强人意。存在形式主义, 学生在企业锻炼时间太短, 缺乏拥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深厚理论知识的教师。我省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可以丰富我省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此外, 还可以鼓励个人、集体等投资兴办职业教育,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实现办学形式多元化。

(四) 重视对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和培训过程的改革

以往的农村职业教育, 追求大而全的课程体系, 讲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忽略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融合性, 而国际上“双元制”模式的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实践和技能培训, 忽略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主张整体知识的融合性和实用性。在培训中,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 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对于初中毕业生, 通过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使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术, 对于农村现有从业人员, 开展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从而建立起一个包括农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农村职业技术资格教育和素质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进城转移人员教育与培训等在内的完善的农村职业网络体系。在培训过程中, 可以采取模块式技能培训模式, 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改革教学内容, 从而完善职业教育改革。

(五)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学生就读和就业

农村职业学校要想摆脱困境, 当地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村学生就读和就业。在就读方面, 我国有些地方, 给予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定优惠。如从2007年起,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开始免除职业中学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信息费、课本费, 补助住校生的生活费, 保证所有不能进入高中学习的青年进入职业中学并掌握职业技能, 扩大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在就业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政策鼓励。韩国政府曾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新农民的目标, 1980年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 对毕业生创业提供2000万~5000万韩元的资金援助, 年息5%, 5~l0年内偿还。我省也可以尝试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就业, 如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耕地面积大, 还有众多农场分布, 可以鼓励农村职校学生毕业后服务当地, 可仿效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 对毕业后志愿从事农场经营3年以上的学生实行优惠政策。我省可以探索适合我省农村实际情况的政策。

黑龙江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农业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流动, 为避免农村职业教育的滑坡, 应该积极的转变职业教育观念, 改变狭义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观念, 树立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念, 融入终身教育理念, 合理定位各类农村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搞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 使农村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能满足和适应我省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 从而更好更快地构筑我省“人才兴安岭”。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的专业化、职业化、多元化的高素质农村人才。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 新农村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村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新形势下必须抓住有利时机, 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给予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和制度保障, 丰富办学模式, 进行教学课程改革,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关键词:农村人才,人才需求,农村职业教育,新农村

参考文献

[1]赵经平.上半年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稳步壮大[N].农民日报, 2010-7-/22 (001) .

[2]黑龙江省“五大工程”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EB/OL].http://www.daqing.gov.cn/ztrd/jsshzyxnc/22046.shtml.

[3][4][5]王忠林同志在全省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dsbk.hljagri.gov.cn/kill/Detail-new2.jsptableName=cell_id_add&id=145922&govid=0115.

[6]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适应新形势做好农业职教和培训工作[N].中国教育报, 2010-3-6.

[7]崔金龙, 宋鑫, 马占寅.论建立农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2) .

[8]罗倩文.新型农民培育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4) .

[9]胡立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新思路新措施[J].职教通讯, 2007 (10) .

[10]张帆, 许文娟.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浅析[J].经济理论研究, 2008 (22) .

[11]袁洪志.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及对我国建设职业教育的建议[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2) .

[12]程晓娟.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J].职教论坛, 2009 (8) .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篇2

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不仅改变农村的教学条件,而且使我们农村教师也同等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待遇。现在我校每班都有一台电视,我们每位老师都可以用模式二来辅助教学,也可以带着学生到远程教育室进行多媒体教学。下面我将谈谈我运用模式一和模式二进行教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改变了以往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个讲台”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 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传统教学相比,以往的教学模式单

一、枯燥。老师拿着课本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述课文,粉笔在黑板上“沙、沙、沙„„”的写着。学生在下面东一句西一句的记者听着、记者,百般无聊。特别是一些课本上讲的,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根本没见过,老师讲的再生动、有趣,都无法让学生在脑海中出现这些东西的形状。如:长城、高速路、兵马俑、恐龙„„这样,你的课讲的再生动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达到你要的效果。但现在有了模式一和模式二就不同了,在介绍这些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和电脑边听内容介绍边观看图,这样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课文所要讲的食物。例如,我在讲《长城》这课时,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长城有多长、有多壮观,学生没有见过,再怎么读这些文字,都无法体会长城的长和壮观。但用了模式二教学,教学效果就不同了。通过幻灯片,边朗读边展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城的长和壮观。让学生知道哪是碉堡,哪是垛子„„学生们不断的发出惊叹,从他们的惊叹声中你就可以知道你的这堂课成功了。这样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同时教学效果提高了。其次,模式一和模式二教学的运用,也一改过去满黑板是字的弊端。过去进行生字、词语教学时,教师都要在黑板上板书生字、词语,不够写又涂又擦,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弄得全身灰。现在用模式一和模式二教学就好了,学生可以通过电视或幻灯片学习生字、词语。书写规范,又拼音,于书写,有组词,还有解释。这样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

谈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改革 篇3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也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按照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相对落后的农村必将面临较大的发展变革。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8亿。在2亿中小学生中有1.6亿多学生生活在乡镇和农村,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工作重点应在农村,如果农村的基础教育在方向上看不到这一点,教师们所关心的、所了解的、课堂上所讲的多是眼前的这些事,那么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还是有限的,当他们长大了走出这个圈子后,对外界知道得还是不多,怎么能說这种教育是有效的呢?

一、提升观念意识,明确素质教育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时代已跨入21世纪,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长期以来,受到统一的考试制度和单一的评价方式的深刻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几乎是应试教育,人们思想上形成了以升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学校几乎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目标来抓,对实现这一目标有利的就实行,而认为无关紧要的就不抓,这势必无视学生的人本特征,不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当前,许多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还相当落后,硬件设施不齐,软件配套跟不上,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面几乎是空白,这无疑给教改造成极大的障碍。许多校领导、老师以此为借口,强调条件不足而固守旧式,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改革。作为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要率先转变教育、教学质量观及人才观,认识到素质教育更强调人本发展,重视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保证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素质学习,因地制宜实施教改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李岚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强调指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根据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各校可以开设适合本地区,适合当地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校本课程体系。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是最具灵活性与针对性,最具个性的课程,课程开发的主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得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在课型上,校本课程还可以做到基本知识的讲授、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活动的开展相结合。这样一来,让主体教师有章可循、有新可创。校本课程的课程结构必须科学化,它要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统编教材与本土教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新课程体系。要真正做到不仅注重教学的效果,还注重教学的过程;不仅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还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重视单科的教学目标,还注重跨学科的目标;不仅重视统一要求,还重视因材施教;不仅重视学生的行为训练,还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以及身心发展的统一;不仅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还重视品德的陶冶等等。

三、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农村学校较城市学校而言,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比较多,表现得也比较复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广大的农村家庭“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问题。特别是隔代监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因为祖孙辈年龄差距大,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或是过分溺爱,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小孩”,力不从心。孩子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因此,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另外一些下苦力挣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心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学生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他们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结果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初中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即使继续学习者也只是其中少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因此,农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培养切合社会的新型知识分子迫在眉睫。但从当前农村教育现状来看,这个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远远还没完成,还有待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侯庄中心小学)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篇4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办学方向错位, 背离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然而, 许多农村职业学校将对口升学作为办学主要目的, 与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严重背离。不少农民及其子女抱着升大学跳出农门的愿望到职业学校学习。职业学校以此作为办学定位, 不仅无法发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 而且给学校办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一是政府部门认识不足, 认为当地企业少、闲人多, 职业学校人才对当地没多大用处, 不易出政绩。二是当地政府经费紧张, 无暇顾及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求有一定生产实习条件进行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的成本是普通教育的2.6倍, 而政府部门对职教的投资恰恰制约了这一点。这些直接导致农村职业学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不强。

农村职业教育严重滞后, 阻碍职业教育发展一是教学设施陈旧。有些职业学校教室狭窄, 办公场地拥挤, 没有像样的操场和会堂, 没有图书室、实验室, 缺少实验设备。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广大农村职业学校教师, 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缺乏, 教师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 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农村职业学校在教师数量上、学历上、专业知识上都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三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僵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基地要求不高的专业;实践课程占总课程比例偏低, 课程设置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 学生智能结构严重脱离现实。四是教学方法无特色。加强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点, 但是由于设备、师资和传统教育模式等原因, 造成一些农业职校严重脱离实际。

制约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根深蒂固, 人们重视普通教育, 许多家长不愿送孩子进职业学校学习。同时, 应试教育使许多教师、家长把与考试、分数无关的都归为不务正业, 许多学生鄙视职业教育。

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不到位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专业教育, 需要比普通教育更多的设备、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 中等职业教育成本一般是普通高中教育的二三倍, 如果政府试图借助市场力量来搞活职业技术学校, 是难见成效的。没有政府的高投入, 职业教育很难实现专业化教育目标。

“新读书无用论”思想泛滥究其成因:一是学生不认真学习, 进厂劳动与农民工无异, 读几年书无一技之长, 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二是家庭经济条件限制, 无力负担大笔学费, 于是认为不读书照样打工, 诱发了在校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弃学心理。

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未充分体现出来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新型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 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新型农民”的技术水平, 懂得经营之道, 为农民生活富裕服务。目前来看, 这些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出来。

改革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利用典型事例, 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创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环境, 提高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劳动者, 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多方投入, 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搭建平台一方面, 国家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逐步实现对农村中职学生学费全免。另一方面, 建立多元经费筹措渠道, 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 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农业职业院校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 产教结合, 自筹资金。提高教师学历, 组织教师到对口职业学校任教或企业挂职锻炼;加强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教师配备上, 配备具有相当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工艺师、农艺师、设计师等。

转变办学理念, 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农村职业教育始终以服务“三农”为根本目标。在生源上, 凡希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都允许入校, 进行个性化教学和辅导。在办学层次上, 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 简化入学手续, 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在专业设置上, 开设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藏、市场流通、农村合作经济、经纪人教育等“本土化”专业。在课程结构上, 首先, 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环保技术的培训力度;紧密结合农时季节需求, 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其次, 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 扩大农村劳动力岗位转移培训。在教学手段上, 更多地采用多媒体课件和仿真技术手段, 模拟工作场景, 锻炼和培养学员解决各种技术难题的能力。在培训管理上,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结合;培训期满通过考核者, 发给毕业证书或培训结业证书。

多元化就业方式, 拓宽农村职校生的就业渠道一是积极引导农村职校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勇于自我创业。二是国家采取有利于农村职校学生就业和农村发展的更加具体、系统、优惠的配套措施和政策。三是完善就业市场, 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农村职校与城市, 特别是发达城市职校的合作, 拓宽就业出路;扩大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 以满足学生更高层次学习职业技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杜宝德, 李凌.北京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3) .

[2]桑擎中.当前部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3) .

[3]冯广兰.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1) .

[4]徐长发.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预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5]韩云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22) .

[6]张志增.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基本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28) .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之我见 篇5

丘北县树皮乡马恒小学 朱发兰

内容摘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给我县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局面,正如我校一些教师所说,现在农村的学生和城里的学生差不多了。但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才刚开始,农村教育面临许多旧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不断产生的情况。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处理好存在的这些问题,改革才不至于引发更多的新问题。那么,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要解决好什么问题呢?

关键词:教育综合改革

一、充分利用良好的学校设施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设备都比较滞后,特别是农村小学,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正常,学生住宿拥挤,条件差;室内教学缺少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缺少丰富多彩的视频情境教学引导,用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本教案,就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室外教育设备更加缺乏,有的学校有上百人的在校生,只有一个篮球场,没有阅览室、图书室和实验室,学校供学生课后锻炼发展的室外空间紧缺不足。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启动以来,我校的教育设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学校拥有比较完善的学生活动空间,运动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多组织各种友谊比赛活动,让学生的体质得到锻炼,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而且学生在组织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针对活动内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会不断地沟通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消除误会,缓和矛盾,起到相互协作,相互了解的作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就能够找到更多的和谐音符,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有利。美国、日本的小学教育设施相当完善,室内配备有电视、多媒体教学设备,非常方便教学使用;他们不仅有室外篮球场,还有室内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等等。有这些教育设施,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空间去充分历练自己,发现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特长,小学生在学校的幸福指数高,学习轻松快乐。农村的一线教师,要借农村教育改革的春风,利用良好的教育教学设施,抓好农村的教育教学管理。

二、成立家长委员会

教育是三位一体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承担共同责任。但是,在我国,教育的责任其实全部推卸给学校。学生淘气违纪﹑大事小事,只要出了问题,为难老师,责怪学校。学校教育工作搞得好是应该,搞不好或是偶尔有失,不理智,不了解情况,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校长、老师职位难保,学校的很多工作由于怕这怕那无法进行,所以造成了像湖南郴州同行何海滨老师“挥刀自残”类似事件的发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参照国外的管理模式,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 校内外学生事务的联络管理呢?对于国内来说,绝大多数人可能只对国外大学的校董会略有耳闻,在这个组织里,会有少量的学生家长来担任董事,而他们也往往限于那些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普通学生的父母是与此职位无缘的。而德国中小学的家长委员会却绝非如此。它的领导者是通过民主选举的程序产生的,它的职责是:打通家长和教师、学校互动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的教学,捍卫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校争取更大的权益。举些有趣的例子。比如教师要组织学生外出活动,需要学生缴纳一定的费用,那么一定要提前给家长委员会打申请,由双方共同讨论决定。当然,由于事先的沟通积极,态度坦诚,出游活动的效果一般都会十分圆满,绝不可能发生家长因多收费而闹上门来的事故。当然,家长委员会也并非“一手遮天”,出于工作上客观公正的需要,教师中也要有“教师委员会”来与之制衡。我想,如果在我国的农村中小学,能够建立起办事处主任﹑村长﹑村主任﹑懂教育有威望的普通学生家长与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积极沟通的渠道的话,所谓择校费等种种教育乱收费,社会青年冲击扰乱学校的事情必也会少发生,变相体罚、令家长肉痛却不得不送礼的潜规则,想必也会烟消云散。现在,在打工势头强劲、留守儿童增多的这些年,成立家长委员会似乎显得越来越必要了。

三、党、政府和新闻媒体要做好群众教育政策法规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我国现有的《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几年以来,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政府对这些法规的解释宣传力度不够,引发群众对法律法规理解错误,一旦发生校园事件,家长不能采取理智的行为来处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师生矛盾得不到合理解决,师生关系紧张。其次,发生学校教育事件时,一些地方政府不能坚持教育政策法规规定的条款和立场,正确处理好教育事件,导致近年来有不少家长不问是非,不了解自己的子女在校的受教育情况,不问事件的起因,不论事件情节是轻是重,私闯学校敲诈学校,威胁老师,学校管理相当被动。2007年12有7日,安徽长丰某中学生因为迟到被班主任批评了几句,竟转身出去拿来砍刀,一刀砍断了班主任四根手指!2007年10月9日,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因上课故意捣乱被班主任批评了几句,学生站起来就骂老师的娘,老师一怒之下甩了学生一耳光。结果学生家长请来一帮人,不但把该老师痛打了一顿,还要强行向该教师索赔二十四万元!因为学生家的村子是个大村,家长天天纠集人到学校闹事。县政府为了稳定,责令该教师赔偿了25000余元(学生耳旁刚好生有一瘤子,正好借机动手术要了3000多元,另外还要该教师赔偿了22000元),还把该教师送进公安局拘留了三天,这样才算平息下来。2007年4月,某小学一德育处主任因为严厉批评了一爬围墙外出上网的学生,结果该生回家叫来他舅舅,用钢管把这德育处主任的头打开了花。该主任住进了医院,可行凶者却啥事也没有。某校还有一个经典的笑话:一个学生在家生病了,其家长骂道:“你真是蠢啊,生病怎么不在学校生呢?„„”这些事件给教育时局带来思考的同时,也给教师们带来了心灵创伤。现实的学生何以如此猖狂?死伤一两个学生,媒体轮番播报,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死伤一两个教师,媒体无声无息,平静得若无其事。现在的农村学校里,一些学生不要老师管,连许多家长也是这样,孩子是个宝,你不能拍也不能骂,更不能打了。而教师出于职责使然,又不能不管,于是就出现了校长向全校学生下跪,求学生不要捣乱认真学习的怪现状!这正常吗?许多老师或多或少因为管教学生出了问题而受批评受处罚甚至挨骂挨打后,心都寒了,他们都互相忠告:只要自己的这堂课不出大的问题,不管学生干什么,你千万不要去管!这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现在农村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你也不要去责怪这些老师不负责任,而是残酷的现实逼迫这些老师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方法。只要是学生在学校里出了什么问题,老师就成了过街老鼠,从社会大众到新闻媒体,都是一片喊打声。对此种学校事件,有的地方政府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有的地方政府处理时,还是一味责怪学校管理乏力,教师教育无方,没有站在正确坚定的立场上处理好事情,所以上述所述的家长敲诈行为才有恃无恐地发生。

曾经,学校被视为神圣的净土,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现在,农村学校成了一些家长肆意闯闹要钱的好地方,教师成了任何人都可以侮辱、谩骂、恐吓甚至殴打的最弱势的群体!如果哪个老师胆敢因为管教学生而打了一下学生,甚至是骂(批评)了一下学生,不管你是轻是重,也不管你是否好意,一定会遭到家长的围攻,一定会受到上级的处罚,甚至会成为新闻报导的重点。总之,老师打了学生,那一定是新闻;而学生打了老师,却是“默默无闻”。以人为本啊!学生是人,老师难道不是人吗?暂且不说教师心灵的受伤和失意,只以以小见大的担忧,此风不整,以鲁迅先生之见,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学校学生死亡事件,应该有法律规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法律规定来赔偿。只有这样,敲诈学校,威胁教师安全才会解除。

多年的教育管理,本人对学生不反思自己多次违纪,家长不问是非,凭听子女一面之词就闯入学校威胁教师的情况多有耳闻。面对此种问题,不及时教育就等于变相地放纵。一个有病在身的人,医生开处方就可以治好病。为什么一个有问题在身的学生,老师的合理批评教育处方就变成了“实施体罚、变相体罚”呢?那只能说明传统价值崩溃,社会形态转移,家庭结构瓦解,没有敬畏感,没有责任感,享受、时尚和网络当道的今天,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传统真理已经淡化,什么是教育行为,什么是“体罚”行为,政府要多宣传,家长要正确理解,配合学校教育,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把握好尺度,才不至于怕这怕那,否则 面对我国独生子女多,视男如龙,视女如凤的溺爱思想,将给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带来严峻的挑战局面。我国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党和政府有正确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在领导和执行教育方针政策时,做到身体力行,积极主动,宣传解释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引导和提高国民对教育政策的正确理解,提高认识。上级领导应该成为引导社会﹑家长和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政策法规的主流使者。

四、教师待遇

现阶段,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住宿条件差,住房拥挤,他们享受到的待遇,严格来说就只有包含几种补贴凑在一起的工资,这点工资还必须扣除年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教职工享受到的实际工资偏低。虽然国家对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但是补助额偏低,如遇家庭事故、重病、买房或子女升学,给教职工生活带来很大压力。有的双职工家庭,工作数载,勤俭节约,积蓄还不够房钱首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教师的工作待遇偏低,有待改善提高。教师待遇偏低,长期得不到改善,酬劳等价得不到体现,将会影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影响到国家的农村教育事业。

关于教育事业,是事关国家命运的服务性行业,不以盈利为目的,无利可图。物价飞涨,生活成本提高,教师的待遇在实行绩效工资改革以后,仍然跟不上物价上涨的脚步,教师工作以外的生活负担在加重,国家必须要承担责任,制定完善的制度,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那么,在教育改革中,教师待遇要如何完善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武力革命成功的关键,“安居”是“乐业”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改革,国家教育决策者要解放思想,抛弃不负责任的言论,投入财力,改善学校内部教师的住宿条件,满足教师基本的住宿需要,为教师安心从教提供校内物质条件,这样教师承担教育教学实践的责任,政府承担提供物质条件的责任,减少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教师们就能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校外,国家有必要针对教师这一特殊人群,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如买房补贴、餐饮补贴、医疗补贴和继续教育补贴等等。笔者认为,这些待遇的改善,是农村综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体现由国家主导的国民教育,是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位置的体现,是党和政府把教师职业放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受人尊重的体现,更是党和政府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关心农村教育事业的良好行为体现。

以上所述,伴随着我的农村教育改革之梦。我认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还面临许多未知因素,在把握好改革大方向的同时,确实需要做好以上配套方案,改革才能最终开花结果。

浅谈农村美术教育改革之径 篇6

【关键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改革;途径

一、农村美术教育的困境及瓶颈

1.评价因素的误导

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习上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2.教师教法的单一

教师只知道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教师不能够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是采用或者沿用一套古板的教“画画”的思维,填鸭式的对学生进行授课,使本来学生比较喜欢的美术课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3.专业美术教师缺乏

由于本身师资的原因,农村美术教师缺乏,好多美术课由文化课教师担任,这些教师要么自己不具有美术教育的基本素养,教学技能跟不上去,要么,就对美术教学不重视,把美术可得时间上成文化课。或者是根本上就不开设美术课,造成课程表上有美术课,而实际上却没有美术课。

二、解除困境,突破瓶颈

1.完善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中,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分数,而美术却没有分数的要求,这就容易失去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为此,在美术课中,教师要重视倾听与思考学生的声音,以引导学生建构自我评价,同时,应采用民主、开放的多主体评价方式,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采用小组内同学互评、小组间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着重对学生的活动状态及在活动过程中的个性化表现和体验进行评定、鉴赏,使教师的指导水平与学生的能力均能得到提高。

另外,对学生的评价要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对学生自由创作的作品我们切忌以自己成人的眼光去判断它的好与坏,不要一锤打死人,—要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他们对世界对生活的领悟水平,多肯学生独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从而喜欢创作。传统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美术作业就像一件任务一样,只求数,不求质量,一味让学生临摹书上现成的作品而忽略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创新。而现在就学生作品来看,非常全面地从色彩、形状、图着眼,并以表现在创作作品中的美感特征为标准,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美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善用各种美术材料,从而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2.改进教学方法

一是教师学会轻松地教,学生学会轻松的学。美术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美术课“轻松”、有趣。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

二是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即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如:野外写生、萝卜雕刻、稻梗手工艺术、家乡建筑、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限的学校教学资源的背景下,寻求到全新的,充足的,适合农村孩子美术学习的教学新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上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去创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杜绝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我们应该多多地米用鼓励的教学万法,让生充分自由地发挥。

三是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实践中搭起过渡的桥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与人。学校新建了多功能教室,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中国刺绣历史,唐三彩、中华陶俑、中国画笔墨情趣等,以更直观、更形象的画而出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便于他们认识、理解、接受、领悟,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这种有别于平时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更受学生欢迎。同时,利用计算机软件中自带的画图软件,教学生用电脑作画,让他们在电上随意涂涂抹抹,自由自在地去表达,去抒发、去体验美术的乐趣,感受美术带来的愉悦。

3.充实专业美术教师

要通过多种途径,一是把现有的兼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二是吸收一些专业的美术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初中美术教学第一線,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整体活力。

三、关于对初中美术课教育改革的思考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科目,课堂上只是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然后完成任务,这样的课堂是不受欢迎的。针对于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百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篇7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 美、英等发达国家就已经意识到家长受教育程度不仅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管理与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保障家庭教育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协调性及相互配合性, 这些发达国家极力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家校联谊活动、教师公开教学、教师招聘与评价甚至于学校日常管理或决策。目前, 家长受教育状况对教育改革的潜在影响已经为广大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工作者所高度关注, 并且从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入手, 如近几年许多中小学纷纷建立的家长学校或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就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笔者认为这种思路既值得肯定又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因为, 目前的改革多限于一些城市中小学, 而大多数农村学校的管理还处于一种封闭的模式。同时, 农村家长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提高也是一个值得学界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 因为, 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必定会对农村教育改革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如有人指出:“农村中小学辍学率之所以居高不下, 与城市相比, 农村家庭文化资本的贫乏应是值得考虑的因素。”鉴于此, 我们选择山西某地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近千位家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了解目前农村中小学中家长的整体受教育状况及其对农村教育改革的种种影响, 为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积极的改革建议。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发放家长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法, 对山西芮城20余所农村中小学家长进行实地随机调研。整个调查问卷由我们自行设计, 并在两次实地发放的基础上修改而成。问卷涉及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基本情况、家长对家庭与学校合作现状的反映、家长对农村学校课程设置及改革的看法、家长对改进农村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议等四个维度共计18个问题。先由我们对运城学院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发放问卷、回收及深度访谈等方面的重点培训和指导, 然后在各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负责在农村实施随即发放、回收及访谈等工作。问卷共发放与回收986份, 实际有效955份。我们对问卷进行SPSS12.0软件统计处理。

三、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及反思

(一) 农村家长的整体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这次被调研的家长年龄基本在30岁到45岁。具有小学学历人数为125人, 占被调研总人数的13.9%;初中学历的家长为500人, 占到总数的55.2%;高中学历毕业的家长则为255人, 占28.2%;而具有大学学历的人数仅有25人, 占2.7%。在调研的955位家长中,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占到69.1%的比例。至于农村家长的职业教育情况, 有数据表明, 在农村45岁以上的农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在本次调查中发现30岁至45岁的农民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因此, 农村中小学家长的整体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二) 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农村教育改革的种种影响

1.对子女上学最终目的的认识不同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传统的考大学、跳农门的农村教育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如在“您对送孩子上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的选择中, 尽管仍旧有近五成的小学学历的家长认为是考大学, 但拥有其他学历的家长持相同观点的人数比例却较低。而在认为上学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生存竞争能力的选择中, 学历越高的家长人数越多, 且高中及大学学历家长已经超过六成。这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教育观念上的巨大改变。这就使得传统的农村教育中偏重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调研中家长对孩子上学目的的认识分类统计见表1。

2.对家校合作方式方法认识上的差异

调研中, 发现目前大多数家长对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认识还停留在指导家庭教育或为孩子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上, 但是也有部分家长表达了期望参与管理学校事务的观点, 其中小学学历的家长占44.2%, 初中学历的家长占32.5%, 高中学历的家长占19.3%, 大学学历的家长占18.5%。而对合作目的的选择为既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又促进学校管理及决策科学化的家长虽然最高比例不到三成, 但明显表明已经有部分家长在对家庭与学校合作的互利双赢上有了新的认识, 而且这种认识具有因学历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的特点:具有小学学历的家长仅有0.4%, 初中学历的家长占到4.6%, 而高中学历的家长则占21.4%, 大学学历的家长能占到29.6%。这样看来, 初中及小学学历的家长中总共只有5%的人对家校合作有着比较全面的认识, 而高中及大学学历的家长中则有51%的人有着合理科学的认识与要求。

3.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庭教育的观念及方式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在本次调研中, 我们发现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教育观念的认识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如在对家庭教育的方式之一即少打骂、多引导以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选择中, 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学历的家长比例依次为14.6%, 24.0%, 62.6%及63.0%。对于家庭教育中应该首先培养孩子何种意识的认识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

4.对农村课程改革的关注程度不同

从2001年以来, 为加快素质教育的推行, 国家大力倡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几年来的试点与推广, 我国基础教育面貌有了比较大的改观。但就本次实地调研来看, 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具有小学学历的家长中竟然有72.6%的人表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农村课程改革一事根本不了解。在初中及高中学历的家长中持此观点的人数也超过一半。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宣传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力度问题。但调查中也发现学历越高的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了解越多、越深入。家长受教育程度对“新课程改革”了解程度的统计见表3:

5.对农村教育管理模式及现状的认可程度不同

学历不同的家长对农村教育管理现状的认可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在对学校管理表示基本满意的选项上, 初中及小学学历的家长中共占68.8%选择此项, 而高中及大学学历的家长仅有18.5%的人持此观点。由于应试教育及学校管理封闭化所造成的种种弊端, 在各学历家长的人数中都有五成左右对中小学管理现状明确表示不满意。其中有部分家长表示愿意参加中小学的日常事务管理, 如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监督学校收费、对学生进行思想及安全教育、听公开教学课、参与年终教师评价及招聘、帮助学校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给学校做义务工、参与学校政策制定及发展规划等。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家长渴望参与学校管理的倾向愈来愈大, 从具有小学学历到大学学历的家长比例依次为0.8%, 15.5%, 47.3%, 87%。

调研中, 我们也发现不同学历家长在一些问题上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共识。如从具有小学学历到大学学历的所有家长中几乎都有近七成的家长认为学校缺乏相应的家校合作组织及活动是影响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 这充分说明家校间开展合作的不力现状及根源所在。再如在对家校合作的具体方式的选择上, 虽然有选择以学校为主或以家庭为主的不同学历家长, 但选择家庭与学校平等合作的各学历家长人数均已超过六成。这充分表明家校合作的方式已经具备了平等合作的现实性及迫切性。

四、几点启示与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和分析,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为此, 需要尽快地提升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以保障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具体思路如下:

(一) 从观念上打破农村教育的封闭管理模式, 积极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

借鉴国外中小学管理中的开放理念, 充分调动广大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的积极性, 使得家长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师招聘与评价、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与修改等方面享有一定的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及决策权。这是激发农村家长提升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逻辑起点, 因为家长在参与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才会真实地感受到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和制约了自身的参与质量, 因此会不断地产生“亟须充电”的心理需要。

(二) 从制度上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家校合作建设, 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的形成

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实施家庭与学校的有效合作, 如定期的家校联欢活动、学校开放日活动、校长接待日活动、教师与家长及学生三方对话与交流活动, 不定期的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家长会等。这是促进农村家长尽快提升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制度保障, 因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他 (她) 在子女上学目的认识、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就越有渴望了解和参与的内在积极性。因此, 为家校合作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农村家长不断产生提高自身受教育程度的现实需要。

(三) 从措施上大力倡导农村家长学校的兴办, 逐步提升广大农村家长的整体受教育程度

如2007年, 潍坊市教育局决定开展“家庭教育农村行”活动, 邀请国内一流的百名教育和心理专家为40多万农村家长和老师作报告。这种能够促进家长素质提高的活动最好长期搞下去。如从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说, 在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时, 应当把农村家长学历层次的提升作为一个投资项目, 制定应有的投资、管理和监督制度;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 应当把农村家长的学历提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容之一, 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合校并点”后留下的教学设施办起家长学校, 可以定期学习或周六或农闲时的全日制和免费制等形式举办。具体的学习内容可以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农村教育以及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实用性课程。具体的任教师资可以来自各地高师院校、中小学和职业院校甚至于农村的优秀人才等。对于经过系统学习和考核合格后的家长可以发给相应层次的学历 (高中、专科、本科) 证明和文凭。

(四) 从舆论上加大农村教育改革的宣传与实施力度, 营造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家长关注与支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各农村中小学应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家校联谊、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方式和效果。并尽可能定期举办“课改”成果展览活动及“课改”问题研讨活动以调动农村家长关注农村教育改革的内在积极性与主动参与性。

(五) 从课程上树立农村教育本姓“农”的观念

积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三级管理原则, 努力探索地方实用课程及各校特色课程。在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的同时, 培养大批的农村后备人才, 这样既能解决好部分学生的升学问题, 又考虑到了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及出路, 更重要的是为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农村后备军。事实上, 就农村学校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而言, 无论哪个学历阶段的家长都超过六成认为农村孩子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应该多学些适合当地需要的农业实用技术。这充分表明广大家长在对农村的孩子究竟应该学习什么的认识上已经有了观念上的突破和更新。这也充分表明在对农村教育应该姓“农”的认识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谨慎而又迫切地解决好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这个核心而又颇为敏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国华.农村“非经济性辍学”现象透视——基于文化资本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2) :96.

[2]王宪锋, 高志敏.试论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的创新方向[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9) :48.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篇8

一、新形势下海南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多年来, 海南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 为海南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设国际旅游岛远景规划的逐步实施, 海南农村和农业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和转型问题, 对新型农村劳动者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它为海南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 海南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三农”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也关系海南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国际旅游岛的全面建设问题, 只有农业进步、农村繁荣、农民富裕, 才能真正为海南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海南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培养有知识、肯创新、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坚持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同时, 在新形势下, 要转变农村的经济模式, 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 海南农村职业教育还要完成培养脱离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的“创业者”型“新农民”的任务, 以适应经济开放、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新形势。海南农村职业教育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上都要坚持为当地农村和农民服务, 能提高他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职业教育, 提高农民的职业能力, 让农民安居乐业。

(二) 海南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保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

当前, 在经济发展模式中由于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依赖性大, 人类面临着许多危及生存的生态问题。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中国的农业只能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因此, 海南在建设旅游岛的远景规划中提出“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培养懂经营, 技术强的人才。

(三) 海南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方向。

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 海南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 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到2020年海南将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在这样的目标背景下, 海南农村要转变经营结构, 培养新型的农业科技人才, 而海南农村职业教育也要紧密联系上述发展方向来培养人才。

二、海南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 目前海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农村的职业教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

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及社会公众对农村职业教育对海南发展的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还普遍存在着重视普通升学教育, 忽视职业教育的问题。同时, 人才培养方面不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和技能培养要同时进行, 不注重对技能人才的综合培训, 造成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经营能力不适应市场的要求, 使得农村职业教育沦为鸡肋, 面临生源严重不足的尴尬境地。

(二) 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机制不符合市场要求。

目前海南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不能联系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陈旧, 不能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 缺乏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新形势新发展的研究, 导致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脱节, 学生就业困难。

(三)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1. 在课程安排上不能突出专业课的特点。

基础理论课时多, 而电焊专业、电子电器专业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课时少, 专业实训课的时间更少,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含量不高, 以学科为中心组织课程体系不科学。另外, 还过多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知识的“专”、“精”、“深”, 各科之间缺乏整合, 知识体系片面和割裂, 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2. 课程设置内容传统僵化。

囿于先理论后实践, 先基础课后专业课的培养模式, 基础文化课上得过多, 专业课过少, 实践课更少。在上了大量的文化课后再上专业课,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而到动手实践时, 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早已记忆不清了。

3. 课程设置专业范围窄, 不能与时更新。

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一种定向课程模式, 要求在某一领域“专”、“精”,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但单纯技能的培养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 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 对职业人员的要求会产生新的变化, 一项技能在一定时期会找到一定的市场, 但随着社会发展, 必然会有新的要求。因此, 海南农村职业教育不能过于追求订单式培养, 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适应能力, 开设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

三、海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 彻底改变“专业设置多而不专、培养目标模糊的局面。课程是教学的载体, 是进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突破口, 必须构建适应海南农村经济社会新形势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一) 以农业基础, 拓宽海南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农村职业教育要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当前,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海南农村剩余劳动转移, 海南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中等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不能局限于培养传统的种植、养殖等农业技术的课程设置, 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 依托海南农村自然条件, 开设服务于农村建设的课程。在此基础上还要紧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 开设乡村旅游、生态环保等专业或课程。

(二) 调整海南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海南目前发展较快, 处于经济急剧转型时期, 要求人才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应由以学科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 由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 转向注重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跨职业、跨岗位的通用职业技能, 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提高其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率, 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 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

(三) 打破基本学科界限, 以知识技能为教学内容。

在开设必修的文化课基础上, 其余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 打破原有基本学科界限, 以职业岗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 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重组, 减少学科门类, 开发综合课程, 让学生掌握几个职业的知识和技术, 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转岗能力和在人才市场上的择业竞争力。

(四) 优化课程设置, 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农村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9

一、教学改革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孩子入学机会公平基本达到,但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还是不行的。因此,我们下一步,尤其是在农村基础教育努力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如何实施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2.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资源配置差距较大,实现教育公平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2006年初财政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城镇是农村的1.3倍,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城镇是农村的1.2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师资队伍差距明显。

3.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本办学条件差距仍然较大。

国家在民权县进行基础教育监测,发现在农村的中小学几乎没有实验条件,没有音、体、美的实验器材,甚至没有活动的操场和场所。现在实现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国家拨付下去了一部分计算机和卫星接收的一些设备,大都闲置在那儿,为什么?两个原因:一是公用经费数量不足,付不起电费;二是付不起维修费,同时也没有专门的教师来从事这样的基础设施的农村远程信息接收工作。可见管理、经费、人才在农村都是相当缺乏的。

二、县域内的教育公平是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现实选择

目前的发展形势已经具备了在县域内推进教育公平的条件,因为国家大的政策就是以县为主进行管理,这样一个体制的建立为推进县域内教育公平奠定了体制上的保障。另外,促进县域内的教育公平已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像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还有黑龙江省等,这些省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推进县域内教育公平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它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历年来县域内校间办学经费差距巨大,农村学校经费普遍不足。无论是东部、西部,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就一个县域情况来说,经费投入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重点学校高于非重点学校,县城内的学校高于县城外的农村学校。就拿浙江省这样最好条件的,经济上城乡差距很小的省份来说,根据我们的调查,它的农村学校和县城学校的经费的投入差距也在1:4.1之间。

另外,一些农村学校有编难补,部分地区教师数量短缺。原因是现在财政体制在控制吃财政饭的,一些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吃财政饭的人数大大超过控制财政人数,这些超编的人数主要集中在县乡两级的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而教师编制恰恰缺编。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县、区一级的财政和政府,就对教师这块就叫“有编不补”、无法补。如果要补的话,就是自己县级财政掏钱,上面转移支付不会给县,因为超编了。这是一个非常难解的难题,是教育没有办法去解决的,因为它涉及了整个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的一个大的改革。怎么能够使这样一个体制更活起来,不合格的能出去、合格的能进来?笔者认为就需要财力的支撑。

分析这些原因:除了整体投入不足,一些教师体制改革没办法进行,或没有一个解决办法之外,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和机制、制度的缺失影响了县域内教育公平。八十年代中期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性,造成了县域内教育不公平。管理层次多,效率低下,管理重心低,调控能力弱。

三、建议

健全县级教育管理机制,强化省级统筹,推进县域内的教育公平。县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教育经费单列,专户管理,依法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目前从中央到省、到地方,没有一家是单列的,都在一家大锅里,最后监督都没法监督。如果能把《义务教育法》落实了就不错了。

明确以县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建立人财事相统一的管理平台,为推进县域内教育公平提供体制保证。成立县教育经费结算中心,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事财统一”。县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教育人才管理中心,依法管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立以中心学校为中心的学区管理网络,实现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

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分析与对策 篇10

关键词:农村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对策

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素质教育改革的热潮,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动力。我们就是在这股热潮的带领下,走入了教师队伍。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动,农村的素质教育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存在不少的隐患。为了认清农村的教育现状,深化教育改革,笔者仅就本市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存在问题

1. 教师队伍流动性大

城市,有繁华的景象,有便捷的生活,有儿时的梦想,很多人对城市有着执着与渴望,教师也不例外,因此许多教师一生都走在通往城市的路上,他们或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或是为了享受城市生活,或是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目标,大都选择了进城。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镇级中心学校,共有教职工62人,据调查,每年流动的教师达到10人次左右,其中就业三年的教师就占到了二分之一,致使学校出现了“年轻化”,初中部的平均年龄仅为32,这对一所学校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存在于这一所学校,本市六个乡镇的每一所学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种情况,其中有近五分之一的教师走向了市区,这其中就有二分之一的教师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教师队伍的过大流动固然给学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也导致了师资的不均衡发展,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

2. 学生流动性大

近年来,随着“择校”热潮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流向城区,其中成绩较好,素质较高的学生占多数,而留下来学生的素质偏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日常的教学活动,班级的纪律、学习氛围远不如以前。即便是留下来了,也是人心浮动,同学之间相互攀比,都把进城看作是今年不进明年进的必然结果; 暑假时,家长见面的第一句话不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孩子进城了吗?”自家孩子能否进城变成了一种孩子是否优秀,家庭是否有实力的象征。即便是面对高额的择校费用,不菲的校车、住宿费用,但都选择了无视,只是一心想让孩子进城。在家长的心目中,“进城”代表着优秀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的选择不再是因为实际需要,或是孩子的成长进步,而是一种“攀比”,而且这种情形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也是我们农村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增的现实问题。

3. 教育观念变化不大

虽然说,我们已经走在了素质教育的路上,但是许多教师的教育观念仍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小学教师还好一些,没有什么升学压力; 初中的教师,特别是八、九年级的教师能明显感受到压力的存在。八年级WAT考试的存在,九年级中考的存在,特别是高考指挥棒,让我们的教师难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现如今,全国各地都掀起课堂改革的浪潮,我市也不例外,各科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堂改革,无论是“小组合作探究”,还是洋思“先学后教”我们也进行了不少,但总体来看,城区效果不错,农村就稍显不足。追根究底无外乎学生的基础与教师的观念的差异,这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二、措施与办法

1. 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生活关心

首先,要把师德放在首位,定期请“德高望重”的教师做演讲,教育和影响教师,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教风”等来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教师培训的关键是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年轻新教师的培养。学校的校本研修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运用好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加强同科、异科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打造有个性的课堂。做好对年轻教师的帮带工作,从备课、批改到上课,反思、总结每一个环节都好好的把关,争取让新教师尽快的成长起来。

最后,提升教师的生活待遇,让他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强的“归属感”。例如,我们学校已将开始实行的“偏远地区车补”,减轻教师的路费负担; 按设太阳能热水器和洗衣机,让教师的生活更加方便等。这些都能极大地提高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就能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潜心研究。

2.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家长的认知理念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如何提升,每个时期各有不同的办法。我们学校的建设已经通过了省级标准化的验收,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各种相应的配套设施应该是走在了本市乡镇的前列。对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本校的优秀资源,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资源共享室、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各种功能室,让我们的课上和课下丰富起来。各种的社团活动也要落到实处,真真正正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市区”的零差距,“留”住学生。

家长的“进城”观念,需要时间来淡化。充分利用“家长课程”的时间,与家长进行这方面的交流,展现学校现有的硬件与师资力量,举那些进了城,但又回来的例子,为家长展现“现实的城里”,分析其中的原因、利弊,让家长理性对待“进城”,用时间来淡化“进城”的热度。

3. 切实改变教育观念

虽然面临着各种考试压力,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改革已经是不可改变的潮流,因此,我们也应该勇敢的面对他。通过定期或是不定期的交流活动,让我们的教师看到改变观念后的成果,认识到不改变的差距,找到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并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

虽然教师面临着“年轻化”,但这对于教育观念来说却是“福音”。因为年轻,所以会拥有前沿的教育理念,能最大化的领会改革的精神与意图,能从基础打造出适合时代特征的教育方式。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就要认清这样的“现状”,抓住这样的“机遇”,深化改革的教育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为我们的教育注入活力。

农村教育改革应坚持三个不动摇 篇11

一、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使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坚持突出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

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形式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抓不住教材重、难点,导致学生情绪低落,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学模式、手段要有所创新,不能总是老一套。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

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共同编写教学方案,商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学校主要领导要亲临教学第一线,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通过听课、评课、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召开师生座谈会等途径了解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并向师生提出指导性意见。学校主要领导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典型事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学校主要领导要保持教师的角色,亲自担任课程,经常带头上示范课,自加压力,努力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这样,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工作。

二、坚持抓好基础教育和创建学校特色的努力方向不动摇

基础和特色好比两个翅膀,只有两个翅膀都硬了,学校才能腾飞。因此,必须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努力做好学校特色的创建工作,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抓好学校整体性基础工作。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奠基作用。如果小学教育没有抓好,将影响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针对目前学校班额大、学生较为浮躁等情况,学校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不能放松,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要设法全面完成基础教育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发掘学校潜在长处创建特色。创建特色学校,一要转变观念,使创建学校特色这一目标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二要因地制宜,选准突破口,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挖掘潜力,扬长避短,使学校某些方面潜能、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三要落实好特色老师、特色教材、足够教时三个必备的基本条件;四要处理好合格与特色,突破与发展的关系。实践证明,创建学校特色顺应了当前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潮流,是积极贯彻“课改”方案,使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力抓手,是提高学校总体办学水平的有效举措。

三、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相结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动摇

坚持依法治校。一要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二要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三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四要依法实施办学活动,把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相结合,让法制教育进课堂,融普法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板报、橱窗、电视节目的宣传作用,给师生提供健康向上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加强学校民主管理。要真正实现依法治校的目标,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实现群众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民主监督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学校要依法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原有的教育工会相互配合,直接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和决策。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教职工奖惩办法等,都经教代会审议并通过。发扬民主,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校长将学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篇12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演进

(一) 恢复发展时期 (1978-1984)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后,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经过一系列的拨乱反正, 以适应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 》和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修订草案) 》。这两个教学计划的突出特点是:逐步消除文革课程中的消极影响因素, 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强行推行基础教育课程, 体现了课程的权威性和基础性, 表现为课程门类齐全, 课程实施重新恢复到侧重“双基”的道路上, 尤其是首次明确了外语科目的开设和要求, 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 这两个计划的规定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 如课程门类多, 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重;同时, 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必修课程, 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对农村学生来说, 这些弊病体现得更为充分和具体, 有必要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进行特别的调整和规范。

针对上述文件存在与农村不相适应的现实,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 通知要求,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课程目标上, 要突出“农村教育要为农村服务”的宗旨;在课程实施上, 建议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切合当地农村的实际, 根据灵活的办学形式选择课程, 教学应讲究质量, 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上, 强调各类小学的教学内容都要注意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多数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 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高年级应适当增加农村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内容。

不难发现, 该文件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内容上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使课程与农村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找到有效的结合点, 增强课程的适切性, 更加有效地为农村服务, 为农业的发展服务。

(二) 探索实践时期 (1985-1997)

1985-1997年, 全国各地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和适切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使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呈现出一段曲折的历程。

在课程管理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开始确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使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拥有了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部分权利。1985年5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7年我国农村教育开始了以“主要为当地建设服务, 兼顾升学”为指导原则, 进行了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分级管理体制确定后, 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增加课程适切性提供了体制保障。

在教材编审上, 1985年1月, 教育部颁布《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条例 (试行) 》, 规定把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和审查分开。1986年9月,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 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向审定制的转变, 这是我国教材建设史上的重大变革。1988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 》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 (初审稿) , 并且在全国成立了8个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委员会, 提倡各地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 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教材的编审分离和选用制度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与农村实际之间建立适切性提供了现实的桥梁。

1992年, 国家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行) 》, 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去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模式, 提出中小学课程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组成, 增加了适量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 并在初中毕业年级安排适量的选修课, 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 对外语、数学等学科实现分级目标要求, 安排乡土教材的教学时间等。这一文件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它规定了地方在课程设置方面前所未有的自主性, 既调动了地方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也强化了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农业服务的功能;其次, 它更加贴近了农村学生的实际, 为农村学生实现个性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1989年5月, 国家教委组织的有规模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为摸索建立与当地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 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课程方面, “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开发课程资源, 为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天地, 也为今后全国范围内更大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 全面展开时期 (1998- )

1998年12月, 教育部在长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 确定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 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蓝图, 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明确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注重农村教育与农村需要的结合, 指出应该“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 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 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

2001年6月, 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 》。它提出,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明确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 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 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当年在全国27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的中小学开始实验。到2004年秋季, 新课程实验扩大到全国2 576个县 (市、区) 。根据教育部部署, 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 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 至此,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

1.营造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文件, 从最开始规定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要结合实际, 到某些课程可以自主设置, 到乡土教材的出现, 到教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最后落实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这个过程既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逐渐实现适切性的过程, 也是走向科学、保证落实的过程。这个过程, 也是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 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保驾护航的过程。在今后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 各级政府应积极认真落实农村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 有创造性的予以发挥, 积累经验, 为全面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基础性和适切性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是基础教育, 其次才可能注意到其农村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必须考虑如何保证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切性, 表现在对农村实际状况的适切性、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适切性、对农村学生发展的适切性。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拨乱反正之后,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就把如何体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切性放到了关注的焦点上, 并进行了一系列点面结合的探索实践, 注重在课程结构中加强与农村实际相关的乡土课程、劳动技术课程, 加强对于难以升学的农村学生的职业技术类课程, 突出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尤其是1992年以后, 地方课程的出现使课程改革的弹性更加突出, 既调动了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 又使课程进一步突出和明确了与当地结合的特色。

但是,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 在我国农村地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遇到了诸多的抗阻因素, 如:教育观念滞后、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不够、广大农村的中小学师资普遍存在质量偏低的问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短缺、教师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培训、农村学生对新课程的不适应、农村家长对新课程的不理解, 等等。为了使课程改革在广大农村地区更为顺利深入推进, 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就是要分析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社会条件下,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情况更复杂, 涉及的因素更多。未来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应当是整体的、全方位的改革策略。

1.准确定位, 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农村教育最大的“困境”在于其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 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重新认识农村教育、重新构建农村的教育体系。

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中小学课程目标体系, 应当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 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 把国家的一般性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多样化, 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和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当有地方特点, 小学、初中和高中等不同学段要有阶段性的目标, 以体现发展程度的差别, 同一阶段的课程目标中还应当区分最低要求和较高要求等不同层次, 以便于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施教。

2.发掘资源, 改善课程发展环境, 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进行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应当有计划地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课程改革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筹划资金, 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加快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教学设备添置、教育资源开发;要树立城乡整体的教育观念, 加强城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规划;要确立基础教育的基准, 保证农村基础教育所有学校的人员、经费、校舍、图书等基本条件, 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明确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 统筹规划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完善地方课程, 建立校本课程, 也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3.扩大改革成果, 提高评价机制的改革实效

对农村学校来说, 应自主确定发展目标, 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学校评估。对于农村教师来说, 以教师现有水平为基础, 确立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逐步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对农村学生来说, 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 通过改革考试形式、采取多种非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 促进学生认识自己, 建立自信, 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

通过这种评价体系, 每一学校、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现有基础, 形成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和努力方向, 通过评价使每个人、每所学校在已有的基础之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进, 这是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4.加大力度, 多渠道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当前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大投入, 为教师学习提供平台。加强农村学校互联网建设和图书室建设, 为农村教师提高自我素质开辟途径、提供机会。

加强校本培训和教研力度, 促使教师个体与教师整体素质共同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应通过结对帮扶、自由组合、群体共享等,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

建立教师发展长效机制, 提升教师生命意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长效机制主要在于教师素质的内在提升, 这一提升并不单是教学技术的提高和教学知识的丰富, 更多的是要形成较强的生命意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即将教育教学作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教师应该主动追求这种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不断的探索、思考和创造去提高自身素质和生命质量。这一长效机制的核心是建立学习型学校、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Z], 1980-2001.

[2]马戎, 龙山.中国当代农村教育改革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3]马戎, 龙山.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奖学金管理系统下一篇:网络游戏虚拟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