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2024-10-04

农村职业教育任重道远(精选7篇)

农村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篇1

前不久, 世界各国首脑聚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讨论世界气候问题。经过艰难的谈判、磋商, 最终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较大, 协议还不尽如人意, 但一个基本共识是:气候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生态不断恶化的趋势。

人类长期向自然界索取, 使地球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人类在享用战胜自然成果的同时, 也遭到了自然界的无情报复。曾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尖锐, 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孕育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但是由于过度地开发, 使流域内森林消逝、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许多地方成了寸草不长的黄土高坡和戈壁荒滩, 已不适宜人居。近年来,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和工业废水, 造成大面积的工业酸雨和水污染, 洪水、干旱、沙尘暴、飓风等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现象不断出现。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生态和环境代价。“生存还是毁灭”?于是气候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减排治污问题已十分严峻地摆在全世界面前。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是对每个现代人的共同要求。作为林业教育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森林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林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在生态文明教育中, 林区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神圣的使命。

一是要有忧患意识。

我国是资源大国, 同时也是人口大国, 任何资源被13亿巨大分母一除, 都会变得很小很小。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 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近1/5,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1/3还多, 森林覆盖率只有20%左右, 既使把所有宜林荒山荒地都造上林, 也只有26%左右, 和其他资源生态大国差距巨大。了解这些基本国情, 就是让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警钟常鸣。

二是要有责任感。

正是由于对生态和资源的忧思, 林业教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无论是林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还是基础教育, 都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林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生态建设上要出理论、出成果、出人才, 为国家和地方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林业基础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 要从娃娃抓起, 培养学生热爱森林、热爱林区、热爱家乡的情感, 从小养成环保卫生的好习惯, 以节约资源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 学校的校本研修、主题班会等都要围绕生态建设主题开展, 教育学生从小立志于国家的生态建设和环保事业。

三是要身体力行。

树立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 尽量减少与排放、污染、消耗资源有关的行为, 为教育对象做出表率。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林区、社区、工矿企业、环境部门等, 了解生态建设的状况, 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的共同理念, 也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要使青山常在, 绿水常流,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们任重道远。

农村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篇2

——关于我县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确保广大农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政协从4月初开始,组织各乡镇政协工委对全县26个乡镇及其所属村(居)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从县政协机关、县农办、县民政局、县农经局等单位组织专门力量,分成三个调查组,由县政协领导带队,对10个县直单位、6个乡镇、12个村进行了重点调查剖析。调查发现,我县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任重而道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前段我县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取得的成效

我县辖26个乡镇,1005个村(居,社区),949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11.6878万人。其中,村(居)委会990个,村(居)民小组9403个,人口105.8万人。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制度 建设,逐步推行“以村为主”、“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基层群众民主意识明显增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大部分村民更加关注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以主人翁身份参与本村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在2005年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全县登记选民783024人,参加投票选举的有740680人,参选率94.6%,一些村出现“妻子不愿丈夫代写选票、父母不要儿女代投选票”的好现象。同时,村干部的民主意识也不断提高,重大事项个人说了算的“一言堂”现象不断减少。六都寨镇港口村发展一名在县城经商的新党员,村里的党员要求租车到县城进行考察。对该村的村务管理,党支部书记刘立和说:“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即使上级不提倡,我们也必须这样去做,不然村干部的位臵就坐不稳。”

2、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普遍建立

全县大部分村根据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村级事务公布于民、村干部对选民负责的良好机制,为实现民主管理、推行村民自治打下了良好基础。如六都寨镇星星村、石门乡对江村等修 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并印发给村民。鸭田镇青庄村制作了《禁赌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劝导村民不要参加地下“六合彩”赌博。北山乡梅溪村针对村里出现子女不赡养父母的现象,制定了村规民约进行约束。

3、农村各项民主制度正在逐步推行

一是民主选举全面实行。全县各村村支两委干部都普遍实行选举制,大部分村民小组组长都通过选举产生。选举中,村委会成员广泛实行“海选”,村党支部成员实行“两推一选”。为了保证选举的民主性,一些村创新了选举方法。如六都寨镇港口村,去年换届选举时在造纸厂大礼堂召开选民大会进行集中选举,候选人公开发表竞选演讲。南岳庙乡南岳庙村、沙子坪村候选人在投票前都作竞选演说,当众亮出自己的治村设想,当场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增强了候选人的责任心,确保了选举的质量。

二是民主决策不断推进。大部分村在决定重大事项时都召开村组干部、党员会议进行研究,有些村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决定。在涉及需要农户集资的公益事业建设事项、大田责任制承包等,基本上召开户主会议进行决定。实践证明,民主决策不仅能够集中群众的智慧,减少决策失误,同时,还能够减少工作阻力,推动议定事项的顺利实施。如六都寨镇星星村注重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村里的重大事项都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会议议定事项写出决议,由村 民代表签字。近年来,该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清收税费尾欠3万多元,村民自筹4万多元维修改造了村级道路,根据大田责任制延期续包协议,2004年对本村的耕地实施了小调整,村里没有发生一例上访告状的现象。羊古坳乡牛形村2002年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投资70余万元修建牛形村小学,群众分三年自筹的50余万元资金基本到位。

三是民主理财逐步实施。各村普遍设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或财务监督小组,村里的各项收支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开支票据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方可报销,大部分村每年对本村财务至少进行一次清理。南岳庙乡寨建村实行财务“三审制”,即村主任审查,财务监督小组审核,村党支部书记审批。金石桥镇罗公湾村每年把村集体财务清理报告单印发给各组,让群众了解村级财务状况。

四是村务公开普遍开展。全县共设臵了永久性固定公开栏782个,定期对财务收支、民政救济款物安排、宅基地审批、生育证审批、上级的各项补助款等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一些村还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进行公开,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

4、县乡两级推动基层民主的力度加大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基层民主管理高度重视,在全县推行了村账乡(镇)管,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力度。去年,制发了《隆回县在农村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 办法》(隆办字[2005]149号),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行了规范,并把村务公开工作纳入了文明建设目标管理。县直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检查与指导,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各乡镇党委、政府将村级民主管理纳入了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特别是加强了对村干部的管理和对村级财务的监管,加强了村级财务审计力度。如:雨山铺镇建立了一套村级规范化管理制度,对村级管理的工作程序、村务管理以及两委关系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桃洪镇三年来对35个村全部进行了一次财务审计。

二、当前我县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举工作不太规范。一是部分村没有按要求完成换届选举的任务。全县有7个村没有搞好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还有1名村主任和48名村委会委员没有产生。有1300个村民小组的组长不是通过村民选举产生,占村民小组总数的13.8%,这些组长有的是由村里指定的,有的是通过抓阄确定的,有的是由各户轮流坐庄。二是个别村选举的秩序比较混乱,出现了吵架、抢选票、砸票箱等现象。全县因阻挠、破坏、干扰选举受到治安处罚的有9人,涉及5个村。三是 存在宗族和派系势力干预选举、候选人贿选以及选举工作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如北山乡旗阳村选举时投票数超过了选民数,该乡却确认选举有效,引起群众上访。全县因选举引发的群众上访比较多,仅县民政局接待群众上访200多起,涉及25个乡镇180个村。四是村务移交难以到位。据统计,全县共有129个村在换届后没有移交村务。有些是落选村干部故意刁难新任村干部,或者外出打工,或者拒不移交,有些是村级财务没有清理不能移交,给新班子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司门前镇丰年村原秘书阳庆保在2005年换届选举中落选,没有及时移交财务,他随后病故,目前该村财务清理相当困难,现任村干部闹辞职,群众意见也比较大。滩头镇扶上村和三塘村均有四届秘书没有对村务进行完全移交,影响了村里的工作。

2、村务决策有些随意。按规定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的村民会议基本上没有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也很少能够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的产生形式不一致,有的是由村里根据各组人数划分名额,由各组选举产生,有的是在村组干部党员会上指定。有的村村民代表会议的议定事项没有形成文字决议。大部分村对于重大事项基本上是由村组干部、党员会议研究决定,少部分村的重大事项甚至由少数村干部说了算。周旺镇井邵村的村支书当选一年多来,从未开过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也未进行过财务公开,党员、群众说: “选举时有民主,选举过后没有民主”。

3、村务公开不够到位。全县还有92个村没有公开村务,占9.3 %。从村务公开的内容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村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详细,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计划生育对象的社会抚养费收缴情况基本上没有公开,财务公开只有简单的两个收支合计数。从村务公开的时间来看,大多公开不及时。从村务公开的形式来看,有的村没有固定的公开栏,有的村固定公开栏的地方太偏僻。调查发现,滩头镇塘市村已有10多年没有公开财务;石门乡对江村的村务公开栏放在村党支部书记家的围墙内,围墙大门一关,村务公开栏就与世隔绝,起不到公开的作用;南岳庙乡26个村财务真正全面公开的只有14个,武邵、桃冲等村公开的内容只有收入,没有支出。

4、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全县还有20个村没有纳入村账乡(镇)管,已经纳入村账乡(镇)管的,效果也不很明显。目前,农村财务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对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由财政所管理,农经站只能管到账,难以管到钱,大多数村干部认为去不去农经站报账都无所谓,不按时记账报账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村至今仍然存在白条收费现象,大多数村使用在商店购买的二联收据收款,农经部门难以对村级收入进行全面监控,大部分村集体经营收入、“一事一议”集资款、代收款等实际上并没有按要求纳入到村账乡管中来,仍然由村财务进行管理,造成一个村两本账,一本在乡镇,一本在村里,各管各的,互不相干。滩头镇五马村、元山村在村干部工资实行转移支付之后,不再建立村级财务账目。该镇三溪村原三个村干部在1996年至2001年的收费过程中,四处私购收据11种之多,原书记启用收据250份,还有24份未回笼,回笼收据中欠上交款3万元;原村主任启用收据2135份,未回笼的953份,已回笼未记账的349份(金额17234.14元),欠款2万余元;原村秘书启用收据700份,未回笼198份,欠款4万余元,并长期外出无法收回。财务管理的混乱,容易引发村干部经济上贪污挪用。2005年以来,我县政法、信访、农经等部门接到群众反映村级财务混乱的问题有70多起,因财务问题集体到县上访的村占全县村(居)总数的2%,来信举报反映情况的村占5%,被检察院立案查处的村干部经济犯罪案件2起,涉及村干部2人。近四年来,我县共有58名村干部被纪检机关查处,2002年11人,2003年14人,2004年15人,2005年18人,呈现递增趋势,其中经济问题19人。2005年,横板桥镇农经站对10个村进行重点审计,竟然有8个村存在经济问题。

5、村务监督力度不大。一是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基本没有开展起来,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没有发挥作用。二是部分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发挥不够。尽管大部分村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但独立性不强,职能履行不正常,相当一部分村 的财务清理不能按时进行。2005年,我县有283个村没有清理财务,占28.6%。如滩头镇三角塘村、井院村村级财务从撤区并乡以来从来没有清过账,也没有移交与公开。三是财务审计难以兑现。据统计,全县村级财务清理审计之后难以兑现的村有23个,涉及42人,涉及金额23.7万余元,不仅影响了财务清理审计的成效,而且影响了村干部的形象,影响村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如石门乡严塘村,2005年10月对村里的财务进行了清理审计,查出该村原支部书记、现支委范吉成截留村水塘拍卖款3736元,多报支出1笔20元,经手1995、1996年公路集资款21215元没有入账,原村秘书现支委罗生元经手多报支出4笔4826.6元,经手未记账收入800元。乡农经站对此作了审计结论,但两名当事人至今没有兑现应交款项,反而外出逃避问题。目前,该村还没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成员中没有一人是党员。今年,七江乡在对水西村进行财务审计时发现该村村干部违规收取国土管理费和计划外超生的社会抚养费22000余元,还有6000余元没有追缴到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民主管理认识不够。一是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对村级民主管理的要求了解不够。去年10月下发的《隆回县在农村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办法》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出了制度规定,但是,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个文件 在农村基层宣传贯彻不够,大部分村民甚至村干部对文件的要求知之甚少。因此,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行为。有的村干部认为村民代表会议就是开会时临时邀请几个村民代表参加,而村民代表由村支两委临时指定。二是乡村干部对村级民主管理的认识有滑坡的趋向。取消农业税之后,很大一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村级没有什么收入,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没有多大意义。一些干部认为民主建设是一个漫长过程,难以开花结果,难以出“政绩”。因此,对民主管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了事,没有真正下大力气抓落实。部分村干部对实行民主管理心存四怕:一怕麻烦,认为实行民主决策要走的程序多,一些问题难以说明解释,影响工作效率;二怕添乱,担心群众有不同意见,难以驾驭局面;三怕夺权,担心实行民主管理削弱了权力,影响自己的威信和既得利益;四怕花钱,认为民主管理的活动开展得多了,村里的经费难以承受。三是部分群众对民主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村里的各种事务历来是村干部的事,与他们无关,不愿意承担责任;有的对民主管理心存疑虑,认为是在搞形式主义;有的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只讲权利不讲义务。

2、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离不开经济作后盾,薄弱的经济基础制约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村民代表会议、村组干部会议都需要误工补助,如果没有钱,会 议都无法开。调查发现,村级集体越是有经济收入,村民的民主意识就越强,村里的各种活动就开展得正常。但是,目前,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2005年,我县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有279个,占28.2%,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以下的503个,占50.8%,5000至10000元的村113个,占11.4%,10000至30000元的村72个,占7.3%,30000元以上的村23 个,占2.3%。与此同时,县乡财政困难,对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投入比较少,对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只能基本上用于村干部的工资。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也比较低,年工资一般在2000元以下。一些村存在办公开支需要村干部私人掏钱的现象,大部分村连办公室都没有,谁当村干部,就在谁家办公,各种活动室就设在谁家。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既无心抓民主,也无力抓民主。

3、部分干部群众素质不高。一是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村民自治不相适应。一些乡镇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农村工作,对如何扩大农村民主、保障村民自治研究得少,在工作上实践得少。二是乡镇农经干部队伍的整体状态与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财务管理是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焦点问题,农经部门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农经战线人多、编少、待遇低、活力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懂业务,难以适应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全县乡镇农经工作人员166人,编制只 有68个,实行差额拨款,工资待遇比较低,工作人员不安心。如罗洪乡19个村,农经站2个编,现有4人,因下拨款少,有3人外出务工,只有1人在岗负责日常工作,影响该乡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司门前镇农经站编制3人,现有5人,年经费2万元左右,人平仅4000元,2002年以来,先后有4名同志外出打工,常年在岗的仅1至2人,要担负全镇41个村的农经工作难度很大。三是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与民主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村委会组织法对村干部没有在年龄、学历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选举产生的村干部虽然符合民意,但部分村干部的文化水平不高,业务不熟。一些村干部还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法,难以用民主管理的办法推动工作,不是搞“一言堂”,就是议而不决。如六都寨镇西山村由于两名村委会委员文化不高不愿当村秘书,村支书、村主任、村秘书只好由一个人担任,该村没有公开财务,村民代表会议也没有召开,村里老百姓告状十分严重。四是农民群众的参政能力与民主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当前,在农村的农民群众大部分是“993861”人员(老人、妇女、儿童)。由于这部分人文化程度低,政策法制水平不高,思想观念比较陈旧,难以在民主管理中有所作为。有的村民代表和理财小组成员政策法规水平不高、全局观念不够、议政能力不强,议政理事曲解政策,不但起不了作用,反而引起了村里的一些矛盾,给村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如司门前 镇玉林村2005年被列为通村公路项目村,由于在线路、筹资款分配等问题上意见不一,镇村两级干部主持召开大小会议很多次,都无法达成共识,至今无法通路,经济损失上万元。

4、民主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一是一些村的村规民约与时势发展不相适应,甚至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二是上级有关民主管理制度条款比较原则,难于操作。如:对村党支部、村委会的职责职能没能很好地理顺,存在职能重迭、职责不清的问题。对民主决策的各种会议如党员会议、村党支部会议、村委会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职责、职权、议事程序等规定不够详尽,特别是没有规定哪些事情必须经过哪种会议决定,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同时,对议定事项的落实缺乏必要的保障,影响民主决策的成效。

5、对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监管乏力。存在多头管理,责任缺失的问题。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涉及到农办、组织、民政、农经、财政、司法等多个部门,尽管各个部门都有责任,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一个经常性的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合力,而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单靠哪一个部门难以管到位,出了问题又难以分清部门之间的责任,造成各个部门都在管,各个部门都没有管好的局面。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建议 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管理民主”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方面,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体。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有利于把农村基层干部的权力臵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协调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农村民主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项艰巨的任务,尽管当前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但各级党委、政府不能因此而有所松懈,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严格工作措施,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为此,建议:

(一)加强宣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管理意识 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意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上级有关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文件精神。县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普法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增强民主管理意识,在全县上下营造有利于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强对《隆回县在农村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办法》的学习和宣传,用文件精神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村民自治的意识,规范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二)加强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群众的民主管理能力 各级党委、政府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积极转变工作职能,由习惯于对农村基层采取行政命令推动工作转变到加强对农村基层的服务、确保村民自治上来。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干部民主管理知识的培训,增强干部的民主管理意识,提高推动村民自治的能力。县农经部门要加强对农经工作人员和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各乡镇要加强对村干部、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的教育和管理,增强政策法制观念和大局意识,提高参政理事的能力。

(三)健全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扩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范畴,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项目资金的专门监管。指导村民委员会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村规民约。同时,要健全民主议事制度,对村党支部会议、村委会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范围、议事程序、议事规则、议定事项的落实等要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各种会议的决策权限,确保群众的参与权。要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县农经部门要加强对村民组织的财务管理,制订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村账乡(镇)管机制,完善和落实届期财务审计制度,对村级各项收支实行归口统一管理。村级的各种收入(包括经营收入),都应使用统一的农经票据,以加强对村级收入的监管;村支两委班子发生变化,必须及时搞好财务移交。

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将民主评议的结果与村干部的待遇和评先评优挂钩。

(四)发展经济,夯实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经济基础 要大力鼓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县委、县政府要出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鼓励村民组织以土地入股招商引资,动员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盘活集体资产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对新增集体经济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村干部进行奖励,以调动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增加对村级转移支付的力度,逐步保障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经费,提高村干部的待遇,改善农村工作条件。

(五)加强领导,确保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 要建立统一的民主管理领导体系。建议县委、县政府设立专门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领导机构与办事机构,统一负责全县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督导、检查和考核,保护农村群众 的民主权利,办事机构可由县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负责,并明确组织人事、民政、农经、财政、司法等部门的基本职责。同时,要理顺农经系统的管理体制,调整乡镇农经工作力量,增加农经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正常运转;乡镇农经管理人员要以主要时间和精力从事村级财务的指导和管理。

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纳入全县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干部的考核依据,以此促进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 篇3

近年来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税费改革的真正内涵不仅仅是减轻农民负担,而是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免征农业税是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但这只是农村税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免征农业税解决的问题可能不及由此引发和凸显出来的问题多。这就使得深化农村改革势在必行,并从客观上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转换基层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免征农业税后引发的问题

农业税占财政收入比重较大的县市,在总体财力中,上级补助收入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已从“吃饭财政”沦为名副其实的“要饭财政”。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这两个税种,免除了征税成本,也就铲除了“搭车”收费的根基和平台。现在看来,这种认识过于主观:对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实际上,为完成财政收入的任务,弥补收支缺口,有的县市一绿的地方财政部门加大了对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筹非税收入的征收力度以增加入库数额,造成了非税收入的比重上升,“免税兴费”的倾向有所抬头。

免征农业税对乡村治理结构未来的走向形成挑战,基层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税费改革前;农业税和其他收费是农民与国家之间的重要纽带。但在免征农业税后,乡镇干部不需要为收税费来求村组干部和农民了,似乎可以不干事了。如果说税费改革的结果是影响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组织的正常运行,该履行的职能不再履行,该为老百姓做的事不做了,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影响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这显然与税费改革的初衷相违。现在的情况是以往传统的干群关系发生了变化,乡镇矛口村级组织应由统治型的管理模式转为服务型,可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干部考核机制仍占据主导地位。

免征农业税后凸显和加剧的问题主要有:专项资金被挪用,配套资金无法落实。有的地方政府连“要饭财政”也维持不下去,最后是挤占挪用专项款。项目往往要求地方政府配套费用,但属于“要饭财政”的地方政府往往不可能提供配套资金。其结果不是作假,就是把项目放在不太贫困的地方。如果真要配套,向群众筹,则必然增加群众负担;如从银行筹,则会形成新的挂账。

最令人关注的问题是围绕农村土地的利益问题成为焦点。地方财源的枯竭使得各个利益相关方都把目光集中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户通过各种方式来占取宅基地,村以土地补偿费作为集体收入的来源,政府来征地,企业通过政府和村来占地。改变土地用途,借“地”生财,是目前许多地方财政走出“赤字”困境的绝招。这种行为已经对农村的社会秩序带来了大的隐患。

二,矛盾凸显的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扭曲,“条条”与“块块”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地方的上级层次与基层之间的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突出表现为税收的分享结构严重向城市、向政府的上级层次倾斜。1994年通过分税制改革形成中央和地方权力的重新划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方各级的财权和事权划分的扭曲。总的态势是财权上收,事权下放。上边对下边是光给政策不给钱,基层的财权和事权严重不对称。乡村公共产品的过度供给(各个垂直部门为做工作、实现政绩而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和严重短缺(该干的事没有钱干)并存。

从2003年起,几个主体税种实行省、市、县共享,并且提高了对县一级的上划比例。县级政府从国税中得到的分成比例,增值税从25%降到20%,县级政府从地税中得到的分成比例,营业税从100%降到50%,个人所得税从50%降到15%,企业所得税从50%降到15%,城市建设维护税从70%降到50%,加之取消农业税,使县级和乡镇的财源更趋薄弱,财政自给能力进一步降低。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和联结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平台和主战场,它应是最有活力的经济。而一种几乎完全依靠上级补助维持运转的县域财政,靠挤占项目资金勉强度日的县域财政,是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动力的财政体系,无法为县域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如果听任上述趋向发展,这显然与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相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第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部门既得利益固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迄今为止,在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中,专项资金占很大比重,市场配置资源的比重在缩小。专项转移支付的支配权掌握在省级各部门手中,一些厅、委、办掌握着大量的专项资金,拥有资源的配置权,而且支配资源的权力越来越大。如,农口投资,都是投到一个县范围内,但林业部门管林业投资,农业部门管农业投资,水利部门管水利投资,部门利益的影响和条块分割严重,“条条专政“导致地方事权的分割,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这种体制使得地方上要千方百计地争取项目。

如果追求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或资源成为许多部门或市场主体的重要目标,而政府部、门控制的资源投放又是“专项性”的,即把这部分专项资金给哪些地区、部门或市场主体的权力掌握在一些政府部门和一些人的手中,决策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人为的成分,那么,严重的设租和寻租行为将不可避免。专项资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些部门干部腐败的根源。

第三,免征农业税后基层政府和村组出现了反自治化的倾向。基层政府的走向应是从全能型、多功能的政府转向有限功能的政府;从自上而下、行政型的政府转向自治程度较高的政府,从统治型的政府转向服务型的政府。为此,深化农村改革就要进行制度创新。但在免征农业税后,许多乡镇和行政村的财政收入没有了来源,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上级的转移支付,这反而加重了它们对上级的依赖程度。村干部的工资改由上面支付后,村干部民选化将变成村干部官僚化。以前在一些地方推行的“村账乡管”,现在则进一步提出“对一般乡镇,都要大力推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既然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之一是“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现在由外部的“上级”单位来管理“下级”的财务,必然强化了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反映出在乡镇和村这两级的本级层次上有效制约机制的阙如。

三、对策:一个前提,两个基点

解决上述问题,则应明确一个基本前提,即把深化农村改革和深化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相结合,尤其是着力子中央和省一级的行政管理机构的改革和县级综合配套改革,更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协调“条条”与“块块”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的上级层次与基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如果说,由于经济规律的作用,城乡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在短期内还难以缩小,但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整,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人均享有基本的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是可能的。

为此应加速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打好改革的攻坚战。国家应调整既得利益格局,大幅度减少专项资金,从源头上削减中央各部门配置资源的权力,同时建立规范的横向和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这样可以减少寻租行为和决策的随意性,有利于杜绝腐败,提高效率,真正使财政体制能具有平衡地区间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能力。具体做法可以是先确定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大病统筹等基本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需求所需的财力,发达地区可,由省里解决,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负担。从现有的3000多亿专项转移支付款中能解决一块,每年新增的财税收入中也能提取一块,最终做到“十一五”期间农村义务教育的杂费和书本费等由农民家庭负担的费用全免;完善农村(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合作医疗(尤其是大病统筹)体系;使中西部地区的农民能从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受益。

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农村发展方面一是要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二是改革与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在乡村两级建立起有效的、真正由农民群众参与的制衡机制。这应是后农业税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基点。为使县、乡镇及村的机构能正常运转,能履行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的职能,必须有相应的财力作支撑,有一个健全的财政体系为基础。所需的财力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加以充实,

1.调整分税制的结构,财政向地方让利,保证县及县以下有一定的税源;着眼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开发当地的资源优势,培植和涵养税源,逐步增加县及县以下的财政收入,形成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

2.增大体制性、制度性的转移支付,将事权与财权一起下放,使转移支付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遏止地方政府以地生财、随意支配农民土地资源的权力。在严格限定国家征地行为符合“公共利益需要”的前提下,经营性用地不征为国有,在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农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让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市场平等地进行交易,发展二三产业,从中获取土地增值收益。

在保证财力的同时,必须加速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完善,使资源能有效利用,防止资金的贪污挪用。

一是在乡村两级的议政和行政之间建起一种有效的民主制衡机制,解决“老板(广大农民群众)缺位”的问题。可以借鉴有些地方的经验,做实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或成立村民理事会,将其塑造成行政村的议决机关,而原来的权力机关村委会则成为具体的执行机构。村庄的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会议或理事会商议决定后,交由村委会实施。这样,村代表(理事)不仅成了联系村集体和村民的纽带而凰也是村民参政议政的代理人。由村代会对执行机构(村委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违背民意、权力腐败等问题的发生,有助于克服村级组织行政化的倾向。如果这种体制能够成功,就可进一步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做实,由它来监督和制约乡镇政府的决策和行政。只有在乡村两级建立起有效的制衡机制,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才能真正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才不至于流于形式,农村基层才能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在使村级组织能有可用的财力的同时,使包括土地增值收益在内的集体资产收益与社区农民的直接利益挂钩,使群众有积极性去监督资源的使用。

明确大的前提,落实两个基点,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通过调整税收分成比例、加大制度性转移支付和把农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使其具备满足农民基本需求的财力;通过改革和完善乡村治理结构,使农村的财力能真正为民所用。从而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人均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的差距。这是解决公平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近期看,农民不至于因病致贫、因负担子女上学致贫。减轻农民负担,无异子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使农民有资金去发展生产,去消费,从而夯实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从长远看,能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效率问题,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才能早日实现。

科学素养教育:任重道远 篇4

按照百度解释, “民科”即民间科学家, 区别于广义的科学爱好者和非官方科学家, 他们爱好研究科学问题, 但没有受过科学的训练, 不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仅凭空想和臆断得出所谓的“结论”, 他们的观点往往惊世骇俗, 但不被主流社会关注和承认。

事实上, 只要受过简单的科学教育, “民科”的荒谬之处就非常容易甄别。但从上述关于“民科”电视节目引发的闹剧, 不能不令人对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产生深深的忧虑。

科学素养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三个方面。同时具备三方面能力的人, 则称具备了基本科学素养。中国科协2010 年第8 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 近97%中国公民不具基本科学素养, 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科学素养低下的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 有些科学素养方面的事件是社会上某些人的刻意所为, 有其特定的目的企图。比如“大师”王琳之类的人物被社会“名流”广为追捧, “大气功师”及其“功法”一度大行其道, 电视节目上公然出现“我们恨化学”的广告词, 如此等等。这些现象, 就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缺乏科学素养的人, 以实现自己的龌龊勾当。其次, 大部分科学素养方面事件的原因是低素质群体控制了社会舆论, 造成思想混乱。比如微信群中广为散发的各种谣言, 转基因食品问题导致的恐慌, 社会各种流言的散播等等, 都是由于科学素养低下而导致的轻信和思想混乱。

记得几十年前的那个年代, 学习风气似乎不如现在这么浓厚, 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现在高, 但那时孩子们反而有很多的机会阅读课外书籍:十几卷本的系列读物 《十万个为什么》是不少孩子的最爱, 华罗庚等著名科学家撰写的课外读物很受学生欢迎, 高士其等科普作家的著作更是广为流传。如今, 日益繁重的考试压力使学生的生活单调乏味, 学校几乎成了考试训练营, 凡考试范围之外的内容, 凡与考试无关的行为, 都被一概摒弃。据调查, 中国社会人年均阅读量少得可怜, 即使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除教科书之外, 所阅读的书籍也仅仅是教辅。严格意义上这根本就算不上阅读。这种背景下像高士其那样杰出的科普作家和华罗庚那样知名科学家所撰写的科普读物, 已经几乎找不到了。虽说各级考试的内容也涵盖了现代科学和人文知识的主要内容, 但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 有限的科学知识被教条化、狭隘化, 变成冷冰冰死板的东西。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被忽视和排斥, 科学素养教育从源头上被封堵。久而久之, 各种各样违反科学素养的事件就堂而皇之, 大行其道了。

2014 年4 月教育部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统筹各方面力量, 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 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科学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提高学生和全社会的科学素养, 需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首先, 在学校教育中, 要克服和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行为, 为科学素养提高创造前提条件。在科学素养三个方面构成因素中, 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更为重要的, 因为科学知识相对静止, 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则是鲜活生动的。只有掌握了科学方法, 具备了科学精神, 科学素养才能在人们心中扎根, 进一步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其次, 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要担当起正确的导向职能, 发挥正能量。群体事件和其他社会活动中, 舆论导向的作用往往不可低估, 规定引导着事件的走向结果。各级教育部门和媒体要抓住机会, 适时作为, 普及科学知识, 介绍科学方法, 培育科学精神, 提升科学素养, 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农村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篇5

慈溪市文棋中学张立云

关键词:读书习惯,农村孩子,任重道远

写作背景:

(1)2009年5月9日,以“读书、明智、发展”为主题,以“人人好读书,好书人人读”为活动宣传的“2009宁波全民读书月”活动全面启动。“2009宁波全民读书月”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实力,实现全民共享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此活动既有阅读、征文、演讲等竞赛活动,又有爱心书库、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等创建活动,还有百部红色经典书籍、电影进基层等公益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市民们将在读书月中真正受惠、受益。

(2)关于课外阅读,国家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小学六年课外阅读要达到145万字。可见,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活动,而是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实实在在的要求。我们决不能忽视课内和课外的相互补充和影响,特别是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更不能忽视读书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品位的重要作用。面对的困难:很多农村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工作繁忙,家庭缺少读书的氛围;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各种游戏冲击着孩子对读书的注意力;家庭作业的繁多,孩子没时间去阅读书籍,可以说,多数农村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去看,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写作的意义: 阅读是了解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社会要前进,人类要进步,个人要开拓成才的天地,必须从书中汲取珍贵的养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也认为,学习,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认识到,课外的阅读,不是普通的活动,而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温总理在今年2月底的时候,第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温总理的话里强调了全民读书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家长要把孩子的读书放在第一位。现在的家长大多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他们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就让孩子去学各种曲艺,如钢琴、二胡、古筝等,有的家长还给孩子补习各种功课。对孩子的作业,家长也很重视。但是不少家长却忽视了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家长要有一种读书的意识,定期制定读书计划,自己带头读书,鼓励孩子买书,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到书店去买书、一起看书,共同交流读书心得。

第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校和教师都必须“挪”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读书、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经典书籍。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书的价值。笛卡儿说:“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比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象鸟儿没有翅膀”。可

见,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当下,电视节目可谓五彩缤纷,网络游戏更是丰富多采,不少学生整日迷恋于电视、网络之中,内心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品书。教师要让学生潜意识里有这样的感觉——读书真好!读书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千万别让电视机和电脑游戏左右着孩子的视线。

其次,教师要激发阅读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阅读兴趣,教师们可以每周拿出一节课来进行课外阅读,以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诗歌朗诵、名著欣赏、讲故事、读书心得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既陶冶了情操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必备的四种意识—精品意识、笔记意识、思考意识、致用意识。精品意识意味着要找好书读。当今书籍种类繁多,而且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既有阳春白雪式的精品,也有垃圾粪土般的赝品,还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隔靴搔痒”之作。由于青少年身心没有完全的成熟,辨别力不够强,可塑力很大,教师应注意帮助孩子选择健康有益的书。否则,可能会起相反的作用。笔记意识意味着要边读书边摘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时遇到精彩的文句,读书时的感悟,最好都能及时摘记下来,日后随手翻阅,定会大有裨益。思考意识意味着读书时要积极地思索,不能把大脑变成“知识的容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时就得积极思索,触类旁通,养成能力,特别是养成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致用意识就是要我们将读书所得融入、运用到自己学习生活的每一环节中去。读书的目的除了修身养性外,更多的是为了运用,既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具备以上四种意识,也就养成了善于读书的好习惯。

第三、学校应重视学生读书并组织读书月活动。读书月活动是一个契机,通过开展读书月活动,引导师生养成“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使师生体会读书的乐趣,领悟读书的真谛,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的建设,这才是活动的精粹所在。

读书使人充实、美丽,读书使人精明、能干,读书使人达观、平静。读书是永恒的主题,书籍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的孩子的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培养农村孩子的良好的读书习惯。

中国民办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篇6

认识历史,展望未来,我国的民办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这一结论首先反映在今后民办职业教育需求会空前旺盛,任务会十分繁重。以高职教育发展为例,未来我国要成为人力资源的大国和强国,不能光从高等教育的总规模或毛入学率去定义,还应当从高等教育总规模与总人口的比例去定义。美国在20年前,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经占总人口5.5%,其中私立大学占60%以上;今日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占台湾总人口5.6%,其中私立大学承担一半以上。

我国经过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虽然已达到2700万的总在校生规模(绝对人数为世界第一),但是,占我国总人口比例只有2%左右。这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要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大国和强国的实际需求相比,差距甚大。如果中国的这一比例也达到5.5%的话,则我国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总规模将会达到7000万人之巨;如果达到3%的话,在校生总规模也会达到4000万人之巨。

结论是:从长远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的扩张之路远远没有结束(现在的紧缩政策只是暂时的)。只不过我们在扩张规模的同时,一定要同步进行大学类型的改造及大学专业的调整和更新;一定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人才。要满足这个巨大的需求,很显然,靠政府的财政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只能靠民办高等教育来解决。这是未来3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民办高等院校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又好又快地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对民办职业院校的举办者和办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民办职业院校的举办者要成为大爱无疆的积德者;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者;也成为自己这一毕生事业永续发展的维护者和耕耘者。为此,必须注意三大忌讳:

一忌将作为公益事业的教育当作暴利行业来做,胡乱收费,鱼肉师生,唯利是图。这样做,个人的荷包鼓了,道义和爱心灭了,绝对要跌跟斗。

二忌将教育经费当作私人企业资金,随意挪用于其他非教育领域。这样做,图一时的利益,带来的将是民办院校的灭顶之灾。

三忌将个人主观愿望或个人意志随意凌驾于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之上,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法规办事。这样做,图一时痛快,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事业。

其次,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者不仅要学会管理大学,而且要学会经营大学,成为善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里准确把握教育使命和教育规律的人;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者不仅是开源节流的能人,也是善于整合资源的专家;既是教育家,又是企业家,又是社会活动家,更是政治家的专门人才;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者不仅要具备个人魅力,而且要成为健康的大学文化的缔造者和维护者;不仅要善于将创办者的正确意图贯彻始终,也要善于将自己的正确主张影响创办者,成为高层和谐的核心要素。

当前,民办职业教育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政府的支持不到位,存在事实上的歧视和不公平;民办职教机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没有理顺,存在众多的不和谐;师资队伍很不稳定,存在着严重的雇佣思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存在着社会认可度和信誉度不高等问题;投入得不到保障,存在着教学基本条件虚化和弱化的现象等等。因此,有人悲观地认为,如果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是弱势教育的话,那么民办职业教育则是弱势中的弱势教育。

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政府层面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将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院校一视同仁,真正将它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待。对于民办职业院校自身来说,必须要走自强之路。按照职业教育独特的办学规律,精心打造适合自己的特色品牌。以德立人,以用立业,以特立校;不求全,但求特;不求大,但求精;不求人有我也有,但求人有我更优。要坚决摒弃单纯依靠扩大规模来求生存的发展模式,适时转入以特色、质量、声誉、创新求生存的内涵发展模式。同时,要充分发挥民办院校体制机制灵活、决策快捷有效的长处,在提高质量和加强内涵建设中建立与公办院校的比较优势。

(作者系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校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英国湖弗汉顿大学名誉博士,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和黄炎培优秀校长奖获得者)

中国跨文化教育任重道远 篇7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理念;实践;挑战;方向

一、中国跨文化教育集中于

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和外语教学

《世界教育信息》:张教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您是何时开始进行跨文化教育研究的?您接触这项事业的原因是什么?

张红玲:中国的民族大学通常会进行少数民族研究,中国早期的跨文化教育以民族志研究为主。我们中心有几个来自少数民族大学的博士,也在做族群研究。美国与欧洲的跨文化教育起源不同,与中国的研究也不相同。目前,对于我所指的跨文化教育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鲁子问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的跨文化教育,官方更多地用国际理解教育这个说法。

我对跨文化教育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许多外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进行服务于外语教学的文化教育,没有将其上升至育人的层面。在外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育,主要是为了扫除学生因为背景知识的缺失而造成的理解障碍。我的博士论文是在1999年完成的,当时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新鲜和另类的事情,而我的论文就是以此为主题。在我进行论文答辩的时候,答辩委员会的教授对跨文化教育持有很大的质疑。他们认为外语教师原本就是在从事文化教育,而我认为教授所指的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和我所提倡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直至20世纪末期,我国能够真正进行跨文化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依然很少,鲁子问博士的论文是国内较早研究跨文化教育的文献。

我最初关注的是跨文化外语教学,近年来开始更多地关注外语教学以外的、更高层面的公民素质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UNESCO相关文献和项目的影响。UNESCO在1992年发布的《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The Contribution of Education to Cultural Development)对跨文化教育的相关概念和意义进行了阐释;1996年发布的《跨文化教育指南》(Guidelines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对跨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教师培训、教材开发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2014年10月30-31日,我有幸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受邀专家,参加了UNESCO开展的“全球化与教育”工作会议,对UNESCO有关跨文化教育的理念、项目,以及对全球能力测评计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世界教育信息》:跨文化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有什么区别?

张红玲:国际理解教育和跨文化教育实质上是异曲同工,只是用词不一样而已。目前,上海市的中小学在市教委的指导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国际理解教育,试图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我作为专家顾问参与了几所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发现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各个学校的跨文化教育。但是,由于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材,这些项目的影响力和实际效果有限。

《世界教育信息》:有人说中国尚无正统的跨文化教育,中国的跨文化教育仅停留在跨文化外语教学层面,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张红玲:跨文化教育涵盖的内容很广,跨文化外语教学只是跨文化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只要教师有跨文化教育意识,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跨文化教育就可以在各类人文课程和社科课程中进行。除了日常的课程教学以外,我认为跨文化教育还应该融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应该延伸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曾在论文里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实施跨文化教育的模式。

二、从纵横两方面理解跨文化教育

《世界教育信息》:对于非移民国家的中国来说,其跨文化教育是如何体现的?

张红玲:中国幅员辽阔,虽不是移民国家,却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文化既可以有狭义概念,又可以有广义概念。它的文化多元性不仅限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地域文化等亚文化都可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在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是很大的,比如,东北人和上海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就属于跨文化交际。以上是从横向来看中国的跨文化交际。从纵向来说,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经历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转变,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未婚到已婚,都会伴随着相应的转变,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转变也需要跨文化适应,因为人们在转变的过程中也会经历一些不适和冲突。通过跨文化教育,我们可以帮助人们从跨文化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人们学会尊重、包容和理解文化差异,学会灵活应对跨文化冲突。

《世界教育信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人的跨文化能力是不是也会自然而然地提升?

张红玲:很多研究表明,并不是在跨文化环境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人们的跨文化能力就越强。跨文化能力的提升不是必然的事情,而是需要一定的自我意识和教学干预。很多学生出国留学之后,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一定会自然提升,我们有必要对留学进行设计,并通过行前培训、留学过程中的跟进、返回之后的反思和分享等手段,帮助他们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跨文化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职业素养,学会因材施教

《世界教育信息》:根据您的经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跨文化教育是否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张红玲:不同人群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差别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认知能力往往比较成熟,对事物的理解也更深入、透彻,对于此年龄段的人,应该采取与其认知能力相对应的跨文化教育方式。对于年龄较低的孩子来说,过多的理论阐述并不适合,应该采取体验式和发现式的方法,在他们遇到问题时,适时地给予提醒,鼓励他们进行比较和对比。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常常使用的方法是角色扮演和模拟游戏。

《世界教育信息》:中国教育的“公平问题”对跨文化教育的推广和实施有何影响?

张红玲: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待跨文化教育是西方的概念。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其实是为了让少数民族和移民融入主流文化,让他们的孩子和主流文化下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最终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成为一名合格的跨文化教育者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张红玲:首先,要认识到跨文化教育的意义,不能抱有功利思想,要对社会公平、稳定和美好怀有较高的期待。其次,跨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是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年轻人,要有深厚的专业技能,热爱教育事业,从跨文化的角度帮助年轻人。再次,要有个人魅力和丰富的阅历,教育不只是说教,很多时候需要案例展现和现身说法。

四、跨文化教育重视本国文化,

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跨文化教育是不是对文化本身的关注度还不够?

张红玲:不是不够,是就事论事。跨文化教育也曾做过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了解情况的问卷。但当我问他们学生为什么需要知道类似于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美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这样的文化知识时,大家都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来说,学习本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他们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目前,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都越来越重视国学和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跨文化教育会不会对个体和民族的身份认同感产生削弱作用?

张红玲:跨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少数民族文化尽快融入主流文化,当时的美国移民或许不在意保持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身份。跨文化教育并不主张让人们摆脱本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而是在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去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与别人相处与合作。在我看来,这才是跨文化教育的真谛。

我上课的时候常常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人若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很少,当他置身于一个多元文化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时,即使外语说得非常流利,生活方式也和当地人一样,在和他人交流时,如果他不能讲述自己的文化故事,通常会难以受到他人的尊重,因为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一定会把他看做是中国文化的发言人,希望从他那里了解中国。人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认知并充满自豪感,才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个层面进行交流。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来,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张红玲:与其说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培训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某一具体文化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知识,不如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其从文化差异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学会观察、判断问题,并基于身份的认同,选择适当的交际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而跨文化冲突的相关理论就可以指导人们应对在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的误会或冲突。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培训更多的是在意识、情感、态度和能力层面帮助学生,教会人们按照文化的普遍规律,通过观察和有意识的体验去探索新环境。所以,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培训的主要目的不是了解新的文化习俗,而是通过学习新文化,学会探索陌生文化的普遍规律,最终成为一个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有了跨文化能力(包括意识、情感、技能等),才能比别人更快、更好地适应陌生文化,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有效合作、和谐相处。

《世界教育信息》:跨文化教育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跨文化教育对多元文化包容度太大的话,会不会影响社会和谐?

张红玲:我认为接受过跨文化教育的人,学习过跨文化交际的人,应该是一个善解人意、拥有包容心、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人,是一个好人。我们的跨文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利于社会和谐的人,能够成为社会润滑剂的人。

五、中国跨文化教育时不我待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目前跨文化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有哪些?

张红玲: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将跨文化教育上升到了公民教育和国家战略的层面,大部分采取的是学校教育的形式。美国的跨文化培训做得比较多,更多的是跟企业、组织人员的流动、培训有关。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在中国推广跨文化教育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张红玲:目前,国家还没有给予跨文化教育足够的重视,顶层设计还不够,中层实践主体的作用也不明显,国内缺乏有这种意识和理念的人,人们对跨文化教育只是片面的了解。

《世界教育信息》:在中国,是不是人们总是把跨文化教育当成一个研究领域,而不是独立的学科来看待?

张红玲:目前在中国,跨文化教育还没有落脚点,也没有一个学科归属。人们往往以为跨文化教育没有回报,所以还没有靠近它的意识。我认为,跨文化教育可以成为国内教育学刊物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应该因为它的学科定位不明确就不去关注它。目前,跨文化教育虽然尚未经过国家层面的认可,但我认为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我会继续关注,这也是我2015年博士招生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跨文化教育——未来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9,01(3):2.

[2]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上一篇:水利文化下一篇:微胶囊制备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