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主体

2024-12-31

市场竞争主体(通用6篇)

市场竞争主体 篇1

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必然存在竞争。竞争原动力是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优胜劣汰竞争规律的强制机制。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性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市场主体——企业的生存属性。

竞争的条件和手段

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必然存在竞争。竞争原动力是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优胜劣汰竞争规律的强制机制。市场中,竞争是各市场主体为生存和发展,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而展开的争斗和竞赛,它包括生产经营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部门内部和部门间展开的销售竞争,消费者为争取效用最大化展开的购买竞争,以及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这样,竞争便将各经济主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外部压力。竞争分为两种:一是部门内竞争,另一是部门间竞争。部门内竞争表现为各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结果使商品个别价值平均化为社会价值;部门间竞争表现为资本在部门间转移,后果使各部门利润率平均化为社会平均利润率。

有效的市场竞争须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

1、从市场结构看,应存在以下条件:(1)市场存在着相当多的买者和卖者;(2)其中任何卖者和买者都没有占有市场上很大份额;(3)任何卖者集团和买者集团都不存在“谋合”行为;(4)新企业能够进入市场。

2、从市场效果看,存在以下条件:(1)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工艺的市场压力;(2)当生产费用降低时价格可降低;(3)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规模适当的企业中进行;(4)没有长期的设备过剩,即生产能力与实际产量协调;(5)能避免销售活动中的资源浪费。

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企业价格竞争——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重要因素,为占有更多市场,各企业在制定价格时展开激烈竞争。企业制定价格的主要原则是要保证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同时还要尽可能限制更多企业进入市场。据这个原则,各企业在市场上会不断地调整商品定价,以使自己产品价格既能被多数消费者接受,又能获得较高利润。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定价行为不尽相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往往注重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倾向于制定能获得较高利润的价格;而在垄断市场上,企业往往倾向于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主要采取协助方式制定价格。如搞价格协定、领导价格、默契价格等

企业非价格竞争——主要指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开发行为和销售行为(如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竞争。企业非价格竞争的目的在于扩大本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差别,降低本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期增加本企业产品销售,形成限制其他企业进入的障碍。

企业兼并一一也是一种市场竞争手段,兼并的主要目的,一是为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企业在原有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二是为通过兼并进入新的产业领域,特别是通过混合兼并,可利用其他产业的被兼并企业与该产业联系,较快进入这一领域。从被兼并企业看,其目的一是为摆脱原有困境,二是获得对方技术而自愿被人兼并。企业通过兼并这种竞争手段,占领更大商品市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竞争的客观性

竞争规律就是各市场主体之间为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展开的争斗的必然性,基本特点:(1)普遍性,存在于市场买者之间,卖者之间及买者与卖者之间;存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间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于不同行业之间。(2)刺激性,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各种利益主体的能动性。竞争的存在,使每个经济行为主体都面临着成功与失败的双重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行为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除了竞争,不存在其他超越各经济主体之外的权威。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市场上,一个商品的价值大小,自身无法衡量,只能通过交换而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中,这种一个商品的价值须依赖另一商品使用价值来表现的矛盾关系,即两种商品的相互比较,

本身就孕育着竞争。货币出现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进一步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每一商品购买者都力图用自己有限的货币换取尽可能多的商品,生产者则力图用有限的商品换取尽可能多的货币,市场竞争由此产生。可见,竞争是商品自身矛盾运动的产物。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发挥作用而提出的客观要求——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内容包括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在市场上,同一种商品究竟按哪个生产者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确定价格?只有当商品生产经营者把商品拿到市场上进行比较时才能确定,这种比较事实上已是竞争。竞争结果是中等生产条件,也就是大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下耗费的平均劳动时间,被社会承认为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得到贯彻。

竞争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及其运行规律如同上述两个规律一样,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激励作用。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率,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市场经济下竞争机制的存在,促进了各类商品相互间的交流和比较,形成参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竞赛态势。那些技术先进、经营管理好、产品质优的企业,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取得胜利;而那些技术陈旧、管理落后、产品质次的企业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竞争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激发各经济行为主体努力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同时,竞争也迫使企业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倾向,代之以创新精神。因为只有不断创新,使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才能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竞争还会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地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促进社会经济资源最优配置——通过市场竞争,可显示出哪些产品社会需要,哪些不需要;哪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哪些管理落后。各市场主体总是选择效益好的领域投入自己的资源,从而可使各种经济资源流入那些社会需要的部门和企业,并促使那些落后的企业退出市场,实现优胜劣汰。这样,社会有限的资源就可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效益好的生产环节上去,社会总劳动时间就能按社会需要的比例在各部门间分配,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美国每年要诞生100多万个公司,同时又要淘汰几十万个公司,其中,新的小企业两三年之后一般要被淘汰2/3,被淘汰后,其资产马上通过各种方式转向好的企业,社会资源得到重新合理配置。这也是市场机制赋予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

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随着生产社会化和走向国际化,许多企业为求发展而须把商品拿到国际市场上交换。而国际市场同样充满竞争,因而国内市场竞争则成为走向国际竞争的跳板。国内市场竞争一方面能促使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和品种增多,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使企业经受竞争的锻炼,增加竞争经验,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创造条件。

竞争也有消极面——由于企业更多地从自身利益出发参与竞争,在信息堵塞或失常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盲目性,甚至造成经济生活震荡。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展开,也会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竞争现象,如企业在市场销售中掺杂使假欺骗顾客,有的假冒、仿冒他人产品商标或包装等,有的对产品作虚假宣传以推销自己质次价高的产品等,为此,政府须制定有关的法律对市场竞争作出规范。

市场竞争主体 篇2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市场主体、企业、股份公司、股票、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含义;阐释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阐释企业依法竞争、优胜劣汰,出现破产、兼并是必然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结合《公司法》学习企业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企业成为企业法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今后如果申办企业、公司,至少先准备这些条件,也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2、通过结合《证券法》学习股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与股票有关的现实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会运用基本知识、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通过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教学,加强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懂得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4、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研究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企业亏损与企业经营者的关系,懂得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经营者,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收集、整理的能力,懂得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观察、说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及其光明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改革、效率、竞争、法律意识。

教材分析(一)

一、知识结构:

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主要有四个框题。首先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和企业法人,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解了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司和公司制,介绍公司的含义、特点和我国法定的两种公司形式;然后从一般企业过渡到特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概括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必须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最后回答如何搞活国有企业,重点分析了企业兼并和破产这两种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措施。本节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采取从一般到具体、从整体到个别的方式,层层引申出教学内容。

图示:

一、企业及其分类

教材分析(二)

二、知识分析:

1、关于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

(1)市场主体:

①:市场主体的范围既包括独立的个人,也包括以一定方式出现的企业、团体、机构;

用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篇3

简政放权向纵深推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以来又取消和下放了139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出台了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的若干意见,中央层面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基本建成。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出台了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加快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2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加快推进。出台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

价格改革迈出坚实步伐。今年以来又放开了30多项商品和服务政府定价,绝大多数药品价格实现由市场竞争形成,中央定价项目大幅减少约60%。调整了铁路货运价格并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基本理顺,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扩展到安徽等5个省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扩大至27个省的80个县。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已在除西藏、新疆之外的全国范围内建立,居民用气、用水阶梯价格制度也在稳步推行。

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加快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11项基金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由13%提高至16%,出台了中央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了1/3,首次分地区、分项目编制转移支付预算。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对电池、涂料开征消费税,提高了甲、乙类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率并加征从量税。推进理顺资源税费关系,稀土、钨、钼资源税由从量定额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推出了大额存单产品,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逐步扩大至1.5倍,并于今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放开金融机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出台了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民营银行设立进入常态化审批阶段。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推广至全国。3家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获批并开始实施。出台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修订出台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出台了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改革系列配套文件基本形成。出台了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目前正抓紧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广东省启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进移动通信转售和宽带接入网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42家民营企业获准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城镇化、农业农村和科技体制等改革继续深化。加快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多数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具体实施意见,普遍放宽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在62个城市(镇)全面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启动了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了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在9个省整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出台了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出台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效果。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新成效。出台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发布实施,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上海自贸试验区部分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方案出台实施。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推进大通关建设,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在全国42个海关全覆盖。出台了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带动轨道交通装备、电力成套设备等优势产能加快“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稳步实施,以主要经济走廊建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亚投行协定正式签署。

关系民生改善的各项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出台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至100个城市,出台了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出台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指导标准。加快推进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实施。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迈出新步伐。出台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启动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以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培育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了“多规合一”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出台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集体林权明晰产权确权基本完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地实施,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有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一是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激发。简政放权一系列举措的推出,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热情,增强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对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9.4%,注册资本增长43%。市场主体增加有效带动了就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1.8%。

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营改增、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等重要改革的实施,对促进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服务业增长8.4%,持续快于整体经济,所占比重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成效不断显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节能减排效果初显,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重点区域和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进一步好转。

三是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随着统筹城乡和城镇化相关改革的深入推进,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同比进一步缩小,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

四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了利用外资和外贸结构的优化。上半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服务贸易增速大幅高于货物贸易增速。随着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走出去”系列举措的出台实施,对外投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上半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增长29.2%。

五是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化,公共服务体制逐步完善,对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相关领域社会需求的有效释放,有利于把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打造成稳增长的新引擎。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持续快于经济增速。

市场竞争主体 篇4

关键词:公司法,修改,优点,竞争与发展

《公司法》作为重要的商法之一, 只有超越了具体法律条文的理论研究,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根据法律理论建构起来的具体条文的真正内涵, 才能在没有相应法条予以规范的前提下, 对实践中新出现的问题予以科学合理的规制。

一、新《公司法》降低了投资门槛, 为投资者开拓了投资渠道

(一) 新《公司法》大幅度下调了最低注册资本

原《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以下最低限额:以生产经营为主和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为人民币50万元, 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为人民币30万元, 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为人民币10万元, 并要求一次缴足。股份有限公司为1000万元。《欧盟第二号<公司法>指令》第六条要求成员国在确定最低注册资本的时候, 不得超过两万五千欧元, 相当于二十五万元人民币。可见, 我国的最低注册资本是欧盟的二十倍。在日本出台全新的《公司法》之前, 股份公司按照《商法典》的规定, 最低注册资本是一千万日元, 相当于人民币八十三万元人民币。从这方面来看, 我国公司最低注册资本较高, 由此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一, 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过高, 不利于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由于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门槛过高, 为数众多的小规模个人投资者只好较多地选择了个体工商户这一传统的组织形式。根据统计, 当时许多地区的民营经济的构成中, 个体工商户这种组织形式占据绝对优势, 而公司作为最先进、最有活力的组织形式, 所占的比例还很低。这导致了我国民营经济组织形式构成的不合理, 延缓了我国民营经济升级换代的步伐。第二, 要求注册资本一次性全部缴足, 容易造成资金的闲置。为此, 新《公司法》修订案作了如下修改:取消了按照公司经营内容区分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允许股东按照规定的比例在两年内分期缴清出资, 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但必须注意的是: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

(二) 一人公司制度也是鼓励投资的重要措施

新《公司法》是一部平等善待国有投资公司和私人投资公司的平等型的《公司法》。与其他国家关于一人公司的规定更为严格, 既为公众投资创业多增加了一条渠道, 多了一种方式, 又有利于规范一人公司股东的行为, 从而防止一人公司可能产生的弊端。应当说, 这样的规定, 是适当的。

(三) 完善出资方式, 取消了技术出资的比例限制

1. 新《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 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但是,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而其中的知识产权, 既包括工业产权, 也包括非专利技术 (如技术秘密) , 还包括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依据《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第15和20条规定, 出资的种类和形式还包括股权、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等准股权方式、特定债权 (包括债转股) 。随着新《公司法》实施, 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将有着更大范围和空间。

2. 新《公司法》取消了原《公司法》中“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 这一限制性规定, 放宽了知识产权出资额, 而主要规定了“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其立法目的在于允许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 可以自行决定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在公司注册资本中的比例, 总体上不能高于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70%, 该项规定更有利于鼓励高新科技公司的设立和健康成长, 扩大了股东出资的范围与形式, 提高了无形资产投资比例, 有利于风险投资企业发展和创业人员权益保障。

(四) 取消公司对外投资的上限, 利于风险投资机构更灵活运作

新《公司法》第15和16条取消了原《公司法》第12条公司对外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的限制, 而主要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及其投资或担保的数额限制, 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授权决议。同时规定公司“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这反映了立法者尊重中国现实、顺应国际趋势、敢于突破和创新的立法智慧和魄力。

二、新《公司法》拓展公司自治的空间, 充分发挥出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力

(一) 公司做为一个市场主体, 在市场的竞争中会自主权地审时度势, 会比较理性地处理市场信息问题

本着这种鼓励公司自治的精神, 立法者对原《公司法》很多压抑公司自治的条款作出了大幅度的修改。而原《公司法》更多强调的是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管制, 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本位, 强制性的规范占据了相当的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公司的生机和活力。与原《公司法》相比, 新《公司法》赋予公司更大的自治空间, 重新界定了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的范围, 减少了强制性规范, 增加了任意性规范。表决权的确定、股利的分配、股权转让的优先受让、股权的继承、对外投资和担保、经理的职权等内容, 均由公司章程确定。这些规定增加了公司经营和管理中的灵活性, 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和创新。

(二) 关于分红的问题

案例:两个股东准备办一家公司, 大股东持股80%, 小股东持股20%。两人相约携手走进工商局进行公司登记, 工作人员说:你们章程式规定的按七三分红不合理, 《公司法》第33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配股利。你们怎么八二开的出资, 对应着七三开的分红啊?小股东凭什么多拿10%啊?小股东说:“我自愿啊。”“大股东, 你凭什么少拿10%啊?”“我心甘啊。”“那不行!所以, 你们要注册这种公司也不允许。”后来, 两个股东问:“有何妙计?”工作人员说, “首先, 你们修改公司章程, 八二开的出资对应着八二开的分红;然后, 你们再起草一份股东协议, 大股东承诺每年取得的股利中的10%赠与给小股东。这样不就解决问题了嘛。”两个股东都觉得是个好主意。公司当日也注册成功了。后来, 很多人注册公司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新《公司法》第35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 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 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三) 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原《公司法》第41条规定, 有限公司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新《公司法》第43条就明确规定, “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 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加强对股东利益, 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原《公司法》假定立法者的智慧超越市场的智慧, 政府的智慧高于商人的智慧。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法治化程度的高低, 就看三个指标, 一是投资者 (股东) 保护怎么样, 二是劳动者保护怎么样, 第三是消费者保护怎么样。实践当中, 小股东之所以受到欺负, 关键是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的股东面临三座大山的压迫:虚假陈述、操纵市场与内幕交易。非上市公司股东更难。在《公司法》第34条明文规定, 有限公司股东可以查阅会计账簿。给会计账簿造假确实很难。小股东也可以查阅原始凭证, 新《公司法》规定的小股东查账权实际上是抓住了保障股东权利的牛鼻子, 效果好而且成本低。股东有了查账权, 这一点是赋予股东的一个实权。以往, 中小股东只能看一些公司报表等“表面文章”, 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 只有大股东和高层管理者才清楚。现在有了查账权, 股东就能更好地了解公司运营, 并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 新《公司法》赋予了中小股东召开股东大会的请求权、召集权和主持权。同时, 新《公司法》增加了对股东退出机制的规定, 比如在公司符合分红条件而长期不向股东分红时, 或者当股东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持不同意见时, 可以要求公司收购他的股权。新《公司法》还增加了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 当公司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侵犯了公司权益, 而公司不予追究时, 股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维护公司和自身的权益;股东还有权利请求法院强制解散公司。

(四)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新《公司法》修改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规定, 包括完善股东会和董事会制度, 充实了股东会、董事会召集和议事程序的规定;增加了监事会的职权, 完善了监事会会议制度, 强化了监事会作用;增加了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规定;对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忠实和勤勉义务以及违反义务的责任, 作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新《公司法》明确了董事、监事及经理的权责, 明确规定他们的“忠实义务”和“善管义务”。

三、新《公司法》有利于市场主体的竞争和发展

1.从总体上讲, 这次对《公司法》的修订较为成功, 新法从条文数量上看:从原来的230条到现在219条, 看起来条文少了, 其实内容是极大丰富了。据不完全统计, 大概只有24条没有修改。大到一些基本制度的充实, 增加了一些新的章节, 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修改。

2.从结构上看:新《公司法》在原《公司法》基础上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两章;从内容上看:新《公司法》在股东的出资、公司的设立条件、公司的对外投资和对外担保, 成立一人公司, 充分体现公司和股东的意思自治, 小股东权益保护, 公司管理者的义务和责任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动。新《公司法》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新《公司法》就看得出来, 要塑造一个公司, 他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有独立的经营管理能力, 他要塑造一个自治的公司, 在很多事项上公司可以有选择权, 选择能力也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要塑造一个讲究信用的公司, 从其资本制度, 责任制度, 治理制度等等都能体现出来。新《公司法》在权益和责任的平衡上, 在安全与效率、在各种权利主体权利关系上, 在国家干预与公司自治的平衡感上掌握得很好。

市场竞争主体 篇5

“链态”(1)指果蔬农产品产销经营者之间建立的供销关系的型式分类,是农产品的全流通过程。我国果蔬类农产品流通存在多种渠道,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等农产品流通研究机构将其主要归为五类“链态”。按照果蔬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自然链、中介链、定向链、直采链和一体链。

自然链:“农户-农村经纪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集贸)市场—消费者”;

中介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村经纪人—批发市场—超市—消费者”;

定向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采购供应商—超市”;

直采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连锁超市”;

一体链:“生产基地—连锁集团——连锁超市”。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果蔬农产品按“链态”的比重划分,自然链和中介链占果蔬销售比重的73%以上,定向链约占12%,直采链约占2%,一体链约占5%(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我国的果蔬农产品的供销关系依然以自然链和中介链为主,农产品流通方式较落后。

2“链态”主体的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蔬菜产量约6.41亿吨,销售量约为5.48亿吨;水果产量1.14亿吨,销售量1.02亿吨,果蔬主要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直采、加工企业收购、大型连锁集团一体化采购、农贸市场采购等渠道进行流通。其中:经由批发市场流通的比重约占总量的73%,大型超市定向直采的约占2%,大型连锁集团一体化采购的约占4%左右,经由初级农贸市场销售的约占7%,其他如机关、学校、军队等采购约占14%左右(如图2所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集)贸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农村经纪人、连锁集团是“链态”中的农产品流通主体。

2.1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批发市场是销售流通中的重要角色。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约415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果蔬农产品的主要渠道,以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为例,有70%以上的果蔬农产品是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流通的。从果蔬农产品的供应结构看,大城市已形成果蔬农产品的大市场、大流通。

2.2 农(集)贸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中不可或缺的执行者

我国农(集)贸市场现有90000家,其中:建在农村的有60000家,分布在城市内有30000家。农(集)贸市场主要体现的是交易、服务和物流功能。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集)贸市场年交易额达1.5万亿元左右。在我国的中小城市中,农(集)贸市场的集散能力比较强,成为果蔬农产品不可或缺的执行者。

2.3 大型连锁超市是农产品流通的新兴力量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经由超市销售果蔬类农产品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2000年超市经营农产品的份额在大城市的农产品销售中已占到20%以上,2003年全国74万家超市销售水果、蔬菜、肉类等生鲜农产品1250亿元,占销售总额的27%。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大型连锁超市已成为消费者放心的“菜篮子”,特别是“农超对接”工程开展以来,其在稳定价格、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4 农村经纪人是农产品流通的催化剂

近年来,农村经纪人发展迅猛,其数量已近千万,以苏果超市为代表的大型连锁零售商,在进行产地采购时,70%以上是通过产地经纪人直接或间接进行采购的,这也是目前国内开展产地果蔬采购进货的普遍模式。实践证明农村经纪人的活跃程度与当地果蔬农产品流通效率成正比,是农产品流通的催化剂。

2.5 连锁集团是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倡导者

连锁集团通过建立果蔬生产基地进行“直采”的模式(即直采型或一体链型)正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家乐福与166个农民合作社的5万中国农民加入了家乐福“农民直供”项目,每天有超过35种农产品“零费用”进场销售,“直采”模式降低了30%的流通成本,增加了农民50%的收入。

3 提高“链态”主体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3.1 积极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农产品流通建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针对果蔬等鲜活农产品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和扶植政策,如“双百市场”、“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等工程。国家已分批分次的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链态”主体展开了全面的扶持和资助,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和参与工程,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在示范中不断提高“链态”主体的竞争力。

3.2 加强“链态”主体的信息化建设

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村经纪人的信息化水平。调研发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水平一般,软件也主要以ERP等为主,业务规范和管理软件较少,提高流通效率、规范交易、分析果蔬农产品数据的软件更少,亟待提高其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水平。

调研发现,很多连锁集团、大型超市的内部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但与供货商等的外部联系依却仍停留在纸质单据上,没有统一平台,亟需建立农产品流通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机具,提高果蔬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3.3“链态”主体应统一协调各参与者的利益

各条“链态”能否有效运作,取决于链条上各个参与方是否能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调研发现,“链态”中的参与者都属于独立的法人,由于其利益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造成同一“同一链态”的利益冲突,“链态”主体应协调各参与方的利益,从单纯的竞争关系发展为竞争—合作—协调关系。“链态”主体的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协调,包括信息的搜集、加工和整理;二是物流的协调,包括农产品的贮藏、包装、运输等。“链态”主体的协调性制约着“链态”竞争力,因此,一定要加强其统一协调能力。

摘要:推进现代农产品流通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盘活农村各要素、加速农村资源开发利用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以提高“链态”主体竞争力为切入点,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链态,主体竞争力,农产品,流通

参考文献

[1]刘普合,申冬华,王勇.从“链态”看我国果蔬农产品流通渠道.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

[2]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报告.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发展研究会.

市场竞争主体 篇6

一、市场主体的合理构建

在市场经济格局中, 大众、企业和政府是参与经济运行的三大经济主体。经济主体行为变迁与宏观经济调控, 就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笔者引用余斌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四点研究结论, 可以旁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经济主体的和谐上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首先, 消费预期稳定, 消费行为渐趋合理化。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 政府同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各地区先后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中央和地方增加了“低保”预算支出, 大大减轻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居民预期产生的负面影响, 消费行为渐趋合理。

其次, 居民收入水平已接近消费需求快速扩张的“门槛”, 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 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带动消费需求的持续快速扩张。

再次, 消费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为消费需求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 以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支出为主的非商品性消费, 在城乡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随着温饱问题的完全解决和小康建设的推进, 这种发展趋势会日益明显。

上述消费主体研究, 它包含了这样两个层面。一是在经济运行机制重塑方面, 实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原则下, 用市场机制对原有计划机制的主要置换, 真正确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导地位;二是在经济主体角色转换方面, 国家将由经济活动的运动员转任裁判员, 企业则逐步从政府的附属地位走出来, 成为市场主体。如果说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 经济体制转变的标志, 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话, 那么, 经济行为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就是经济自律。

二、市场主体的自律精神

在市场诸多主体中, 行为主体, 比如“职业管理”, 可以健全企业主体与员工劳动主体的社会职业劳动体系, 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准, 使其自觉形成一个介于政府管制框架和社会监督氛围之间的职业体系以尽可能减少来自市场的不合理压力。主体自律行为是建立在企业个体、员工、产业的合理体系, 而不是简单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上, 在实践中具有职业主体性、行业普适性和现实强制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当然也就要求企业同时必须成为职业自律主体。在市场主体发育方面,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能力问题了, 而是市场主体的组织行为严重缺失。缺少市场主体的组织性自律, 无行规行矩, 企业难免竞相压价, 无序竞争, 一旦经济出现景气指标, 哪个行业有利可图, 大家蜂拥而上, 地方政府再推波助澜, 难免过热。而缺乏行业自律, 政府面对众多分散的企业进行调控, 按下葫芦浮起瓢, 顾此失彼。

三、行为主体的风险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运行实现了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型, 市场发挥了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并初步实现了国内经济运行市场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 但是, 目前的市场机制还不成熟、不完善,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有改善的空间。其核心问题就是市场的集聚化与行业的板块化, 在选择资源配置的机制和取径都是不同的。

以宁波纺织服装行业再造为例, 大量的中小企业迅速崛起, 催生了以雅戈尔、维科、杉杉、罗蒙为龙头的规模扩张模式成为地方产业集聚的市场主体。但是, 随着规模扩张, 产业集聚开始带动地方经济板块形成, 这些龙头企业迅速介入地方板块, 在地方发展的社会资源上占有优先地位, 于是, 企业开始在地方机制下占领各种地方资源。这种占有开始使得企业具有了社会权利的形态, 股份制, 开始成为这种形态的一种机制, 将所有制社会化, 宁波的纺织服装行业再造开始启动社会机制, 政府, 已经介入到这种机制中去, 甚至决定了企业的资源分配份额。

这种机制创新体现在股份制后的行业化发展机制。负责的企业已经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他们认识到自己从最大的盈利者转为最大的占有者, 那么, 这种占有就使得行业分化与国际接轨, 开发新产品。行业的驱动使得企业冲破资本垄断的私有制,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际上是经济运行的组织化、自治化程度如何提高的问题。从美英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行业经验, 以及中国迄今为止的政府与各行业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来看, 行业实施的手段、方式和机制的变化反映了同类交易者所在行业的组织程度和结构的变化, 反映了由交易者、行业协会和政府之间作用关系构成的行业治理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光明:经济活动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3~24页

上一篇:研究型学校的特色教育下一篇:研究从录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