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竞争市场

2024-09-24

可竞争市场(精选12篇)

可竞争市场 篇1

一、引言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利润不再是管理者唯一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开始把公司的收益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他们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成为管理者关注焦点,同时也成为衡量公司财务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建,2004;韩俊华,2012)。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作为指导,一味追求企业规模销售量,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但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会受到影响,还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截,最后走向公司解体的道路。因此,企业家越来越关注如何使公司保持可持续增长的状态。迄今为止,几乎没有研究盈余管理、市场竞争和公司可持续增长三者之间关系的文献、无论是国内研究还是国外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在探讨可持续增长的理论模型、盈余管理与公司可持续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探讨这两个要素如何影响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两者共同作用是否会公司收益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的文献则少之又少。既然盈余管理与公司收益的可持续增长有关,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有关,那么市场竞争与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是否有关?市场竞争会否加大盈余管理对公司收益的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市场竞争与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利润不再是管理者唯一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把公司的收益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他们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林娜(2008)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成为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如何把企业的实际增长率与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的关系处理好已变成公司增长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成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了公司财务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公司的可持续增长有什么联系呢?研究表明,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产生价格战、营销战等现象的出现,而这些会导致资金的大量减少和公司利润的直线下降,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市场竞争与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二)盈余管理与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

盈余管理在现阶段被广泛探讨,但是对于如何定义盈余管理的问题,会计学界直到现在也没有存在明确的定义。Francis和Krishnan(1999)和Bradshaw,Richardson Sloan(2001)等得出的结论都不尽相同。William·K·Scott(1997)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GAAP(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运用会计政策来使企业的利润和经营者的利益均达到最大化。他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其独特之处在于,他认为管理人员使用盈余管理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是为了让企业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陆建桥(2010)、顾兆峰(2011)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与William·K·Scott的大致相似,都认为是在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运用会计政策来使企业的利润和经营者的利益均达到最大化。而在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中,Paul·M·Healy和James·M·Wahlen(1999)的观点较受学者的赞同,他们认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获得的收益有时盈利有时亏损,所以盈余管理是管理者为了隐瞒企业实现生成的业绩,运用自身的评判能力来编制和改变财务报告,从而使得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或者基于财务报告作出判断的人们作出与实际不符的误导性决策的方法。本文认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获得的收益有时盈利有时亏损,所以盈余管理是管理者为了隐瞒企业实现生成的业绩,运用自身的评判能力来编制和改变财务报告,但是,这一举动并不适合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2:盈余管理的使用程度与企业收益的可持续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三)市场竞争、盈余管理与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

现代竞争理论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下,中国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在它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完成的,竞争市场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之一。对于竞争市场是如何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竞争市场可以有效的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即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新企业进入的某一行业的进入壁垒十分的低,产品的定价也是自由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行业中的成本和利润也是相对固定的(史秀玲,2012)。从而使信息的不对称程度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也会相应的降低(谢德仁,2011)。另一种观点是竞争市场会激励经理人通过所处的经济环境,提高经营效率(孔东民等,2012)。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公司的经理人面临着比其他市场更大的压力,并且认为,企业经理人的压力会随着市场压力的变大而逐渐变大。通过研究发展在行业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处于劣势的企业更倾向于使用盈余管理。市场竞争与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关系,那个两个要素的共同作用是否会对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市场竞争程度会增加企业盈余管理的使用,市场竞争对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市场竞争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把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作为衡量市场竞争强度的指标。通过中国采矿行业在全国的竞争力排名,利用计算的得分,来测算市场的竞争力(姜付秀等,2010)。HHI的计算公式如下:HHI=∑(Xi/X)2其中Xi为产业内企业i的销售额。HHI指数越小,行业内的竞争也就越激烈;反之亦然。本文选用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和物华经济信息研究院共同主编的《2013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为计算依据,如表1、表2所示。

(二)盈余管理的数据整理与分析

本文采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苏冬蔚,2010)来计量可操性应计利润,以此作为盈余管理程度的代理变量。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全部应计利润。

式中,TAi,t为样本i在t期这一时间段的全部应计利润;Incomei,t为样本i在t期时间段的主要营业利润;CFOi,t为样本i在t期这一时间段的所有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估计行业特征参数。

式(2)中TAi,t为样本i在t期时间段的全部利润,TAi,t=营业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Asseti,t为样本i在t时间段的前一年时的资产总额;FAi,t是样本i在t时间段的固定资产原值;△Salei,t为样本i在t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上一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差额;△ARi,t为样本i在t时间段应收账款与上一期之间的差额;α、β和准为待估计的行业特征参数。

(3)计算非操控性应计利润。

式3中,NDAi,t为样本i在t时间段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α1、β11、准1为由公式(2)计算得到的行业特征参数估计值。

(4)计算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即为通过计算所得的样本i在t时间段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本文对同一行业的不同上市公司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a1、a2、a3的值如表3所示。

(三)收益可持续增长的数据整理与分析

谷茂春(2011)认为以会计学的原理为依据,若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与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发放新股筹集资金和公司财务结构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情况下,那么公司销售增长率与公司权益增长率相等。所以,本文采用公司销售增长率计算中最易理解的公式:以g代表可持续增长率,则:g=f/s。公式中的f为股东权益变动值,s为期初股东权益(苏利平,2014)。假设公司不发售新股,以上方程式的分子项等于R乘以盈利,其中R是公司的留存收益比率,因此:

又因为ROE=P*A*T*R

即: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利润率*留存收益-总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颉茂华,2013),在这里P和A这两个比率反应了企业的经营业绩,而R和T这两个比率体现了财政方面的一些政策(朱开悉,2013)。表4、表5为十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的结果。

四、实证分析

(一)回归分析

为验证假设1、2、3,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三个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系数的正负来判断他们的是负相关还是正相关。(1)市场竞争与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的回归分析。本文把公司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定为Y,把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定为X1,为验证假设1,建造以下模型:

(2)盈余管理与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的回归分析。我们把公司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定为Y,把公司的盈余管理定为X1,为验证假设2,我们建造以下模型:

(3)市场竞争、盈余管理与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回归分析。我们把公司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定为Y,把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定为X1,把公司盈余管理的使用程度设为X2,把市场竞争*盈余管理程度为X3,为验证假设3,我们建造以下模型:

(二)假设检验

由以上的回归分析可知,通过表6可以看出X1的回归分析是没有通过检验的,P=0.3669,P>0.05,由此可见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并不明显。因此,H1假设不成立。通过表7可以看出X1的回归分析是通过检验的,P=0.0035<0.01,两者差异是明显的。同时X1的系数小于0,说明Y与X1是呈负相关系的,即公司盈余管理的使用程度与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的能力是呈负相关关系的。因此,H2假设成立。通过表8,可以看出X1的回归分析是没有通过检验的,P=0.3669,P>0.05,说明两者差异是不明显的。与4.1假设检验一致。X2的P值为0.0035<0.01,说明两个变量的关系明显,且X2的系数为-3.268650<0,说明Y与X2的关系是负向的,即盈余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是呈负相关关系的。X3的P值为0.0188<0.05,说明两个变量的关系明显,且X3的系数为-5.159970<0,说明Y与X2的关系是负向的,市场竞争程度会增加企业盈余管理的使用,市场竞争对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产生消极影响,证明假设3成立。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使得本文的结论更加真实、可靠,本文作了如下稳健性检验:(1)对将业绩控制变量(ROA)以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计算结果代入模型中重新回归(2)考虑到盈余管理可能受公司治理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研究在控制变量中增加了关于公司治理的替代变量。上述情况下对原假设盈余管理进行多元回归检验,其结论保持不变。说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从研究结果中发现,盈余管理的使用程度是与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是呈负相关系的,这说明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会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强而对其越来越不利。这是因为由于外界与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外部对公司的了解和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财务报表的信息中获得。因此,如果外界通过公司传递的信息了解到公司是盈利的,那么他们会选择并对该企业产生信任。如果外界获得的信息显示公司是亏损的,那么外界自然而然会对企业的以后的发展失去信心。所以说通过财务报表向外界传达对公司有利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张欢,2014)。但是,由于受到审计的监督,企业不能随意的改变自己公司的财务报表。因此,企业可以利用盈余管理来使得自己的行为合法化。盈余管理的使用就是相当于将未来的利润提前传递给信息的接受者。由于未来的利润被现在预借了,那么外界对公司的判断就会存在着偏差。这种方式会是的未来的利润就会减少,因此,将会影响企业的后期盈利能力,最终会将导致企业的发展缓慢,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发现市场竞争与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没有直接的关系,市场竞争会加大盈余管理的使用程度,从而对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产生消极的作用。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越激烈,则使用的盈余管理的水平则越高。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处于劣势的公司会通过使用盈余管理的方式,一方面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粉饰财务报表,另一方面是隐藏利润来用于下一阶段的投资,从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陈骏,2011)。同时,通过使用盈余管理的方式来降低信息的外泄(尹志宏和姜付秀,2011)。

(二)建议

首先,从结论中可知盈余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呈负相关,因此,要抑制盈余管理的使用,加强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的力度,增强信息的对称性。总体上说,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力度过小,内外部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变这种现象是降低盈余管理的重要途径。许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出于对业绩的考虑和保持企业盈利的现象,企业的领导者经常会在财务报表中采用虚增利润的方式来粉饰自己的财务报表。由于会计法及相关法律的存在的漏洞使得企业的领导者有机会钻法律的漏洞,使得企业的部分资产的所属权不清,从而使得企业的信息失真现象十分的明显,让企业家有了更大的盈余管理的空间。因此,国家应该完善法律的漏洞,加大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审核与监督的力度,在保障企业的内部机密不对外公开的同时,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从而使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对称。其次,市场竞争与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没有直接的关系,市场竞争会加大盈余管理的使用程度,从而对公司收益可持续增长产生消极的作用。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越激烈,则使用的盈余管理的水平则越高。因此,企业应该从公司的全局角度出发,寻找竞争不是非常激烈的领域或者提高自己竞争能力,这样也一定的程度的增加了企业的快持续增长的能力。

可竞争市场 篇2

1.产业结构决定理论模型为代表的持续竞争优势观

该理论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市场位势。企业在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五种竞争性力量,即新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的作用和影响下,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来完成这些活动,或能以特异的方式创造客户价值,或能在某一细分市场内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收益,企业就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赵骅,李德玉,陈晓慧(2004)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之中,分析创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要素应当从企业的内外两个维度加以考虑,并将异质性资源、特异能力、创新和行业环境作为四个关键维度要素。

2.资源基础观为代表的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观

资源基础观以沃纳菲尔特和巴尼(1986)等人为代表,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束组成的集合,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尤其是这些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完全模仿和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企业在信息不对称和有缺陷的要素市场上,通过资源选择和配置的最优化,实现资源价值的差异化和最大化,同时使竞争对手无法复制该资源。唯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付晓蓉(2005)认为,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顾客价值都是动态的,资源的价值性和稀缺性不可能恒定不变,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扩大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稀缺性的关注就演变成对相关资产和流程如何创造卓越的顾客价值的考虑。因此,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更快地进入市场,谋求创造顾客价值的先动优势:借助于企业基于市场的智力,预测顾客价值的潜在变化趋势,调整资源结构和使用方向,为未来的顾客价值创造做好筹划,这是对企业能否持续地为顾客提供卓越价值,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最大挑战。

蒋东仁(2005)提出了基于顾客价值的持续竞争优势获取过程:关键资产的形成,顾客价值创造及其效应,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在激烈竞争中,拥有大批忠诚顾客的企业才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忠诚顾客是持续竞争优势的落脚点。

企业越来越把知识看成是自己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概念是波拉尼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的,他最早将知识划分为隐含经验类知识和编码化知识。从隐含经验类知识的内涵和特性出发,王江、金占明(2004)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技巧、心智模式、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组织惯例。对于企业来说,这种集体的隐含经验类知识越是广泛和深厚,竞争对手就越难以模仿和复制。经验、技能和心智模式等这些隐含经验类知识由于其巨大的客户价值、稀缺性、不易模仿性和复制性,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

金培(2000),贺小刚(2002)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特殊集合体,那些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资源独特性和优越性、并能够与环境相匹配的企业就会具有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会由于要素市场不完全和资源有限流动而具有持久性。王静鹏,樊耘(2002)也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原因;针对当前复杂快变的竞争环境,提出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不断获得异质性资源;并探讨了资源生成的过程、企业家能力在企业资源生成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企业家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的观点。同时并建立了一个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循环圈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企业家能力处在循环圈的起点,所以说企业家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

3.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观

核心能力观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990)为代表,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企业内部内生的“核心能力”。企业通过自身独特的、有价值的、根植于企业组织内部的核心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此观点强调在企业内部行为和过程中所体现的特有能力,强调企业应培育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能为顾客创造显著价值并能开辟潜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谭京生(2003)认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组织能力,保持它的不可替代性,以克服Eisenhaxdt等提出的等效性问题。Zott(2003)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认为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能力须具备三个关键特性:时间、成本和学习。肖海林,彭星间(2003)提出了基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平台、制度平台和市场权力概念,构建并探讨了以产业平台、制度平台、核心能力和市场权力为核心要素的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四面体结构模型和分析框架,通过实证检验该模型,分析了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构成、层次关系和竞争优势得以“可持续”的机制。李梅英及吴应宇(2006)指出企业异质性是指在竞争市场中不同的企业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积累形成,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对于内外部资源利用、均衡和协调的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持续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异质性优势。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所以企业文化也能够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HansenandWernerfelt(1989)比较了组织内部效应和市场位置对绩效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发现,组织内部因素比市场位置更有影响力,而且这两者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Barney(1986)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组织文化进行了讨论,并定义了组织文化影响组织绩效的条件,提出文化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可完全模仿性。

4.动态可持续竞争优势观

前面所述三者都是静态的持续竞争优势论,但静态竞争优势论只立足于企业所处的稳态或静态环境,并且着眼和局限于解释某一个方面,出现了它的局限性,动态的持续竞争优势论也因此开始出现。赵红菊,高雄,杜跃平(2003)认为,随着新经济的日益盛行,产业环境的动荡和不可预测,这些理论已经无法完整的和合理的解释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性质及其来源,更无法用来指导现代企业的实践。在新经济的大背景下,只有创新型企业,即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那些不断应用创新来提高自己产品及服务差异性以增强应变能力的企业,才可能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是形成和提升企业在新经济中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和源泉,离开技术创新,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陆奇岸(2004)认为,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演化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实施相应的战略,突破原有的均衡态,从而不断获得新优势。谭力文等(2007)指出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而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则是不断的创新。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各个竞争优势的连续积分的过程,即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化。

三、结语

从以上的文献综述中可看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非常广泛,不同的定义导致的观点及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若仅从某一方面进行论述,显然有失偏颇。同时我国企业在国内的成长环境不同于国外企业,不同企业类型条件下寻找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也会不同;加之全球化的到来,我们更应该找到适合我国企业基业长青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帮助我国企业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让理论真正和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美]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邹国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学评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3(4)

[3]吴应宇路云: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9)

[4]游达明彭伟:战略资产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建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

[5]刘建伟张正堂:过程导向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因果关系链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3(2)

[6]赵骅李德玉陈晓慧: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动态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4(1)

[7]付晓蓉:顾客关系导向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导刊,2005(Z1)

[8]蒋东仁:基于顾客价值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J]学海,2005(3)

[9]王江金占明:隐含经验类知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J].南开管理评论,2004(5)

[10]金培:竞争力经济学[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11]贺小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观阐释[J].南开管理评论,2002,(4)

[12]王静鹏樊耘: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2(12)

[13]谭京生:组织能力观与传统资源观的比较分析—对持续竞争优势的新阐释[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

[14]肖海林彭星闾: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面体结构模型及成长管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3(7)

[15]李梅英吴应宇: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基础——异质性[J].东南大学学报,2006,8(6)

[16]赵红菊高雄杜跃平:新经济下的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技术创新[J].工业技术经济,2003(6)

[17]陆奇岸:动态环境下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4,23(5)

论可持续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篇3

可持续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的研究,是对可持续竞争力形成的一般过程以及可持续竞争力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及整合过程的分析。

一、可持续竞争力形成的一般过程

可持续竞争力来源于一般竞争力,一般竞争力转化为可持续竞争力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评估——开发——创新。可持续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有意识的人为干预的过程。

1.评估

评估就是企业为了持续发展,通过密切关注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各方面因素,评价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和相对于竞争对手的领先性,为及时采取措施、开发新的竞争力或强化原有的竞争力,进而形成可持续性竞争力打下一个基础。评估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的特点、企业的需要、竞争市场上的机会、竞争市场上的威胁。具体包括:

(1)明确企业的特点

企业特点可以从企业的外部环境、行业特点、经营范围、产品特性、企业规模、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在资源和能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2)明确企业的需要

为利用外部机会和避开外部威胁求得持续发展,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这也就是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要做什么。

(3)明确竞争市场上的机会

竞争市场上的机会实质上是确定企业可以做什么的问题。机会不仅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而且取决于管理者的眼光。企业要注意防止把每一个行业机会都看成的机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辨析出真正的市场机会。

(4)明确竞争市场上的威胁

威胁是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压力、削弱企业竞争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因素,如出现了更新的技术、竞争者模仿了企业竞争优势、竞争对手推出了新产品或更好的产品等。企业要明确那些危及企业市场利益的环境因素。

可持续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评估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通过评估分析,企业管理者可敏锐的察觉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发机会以及避免威胁时已拥有了哪些要素,正在发生的关键性变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有哪些,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是否能够应付环境变化,哪些资源或竞争力应该继续维持且需进一步改善,面对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以及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企业还需要开发哪些新的能力或竞争能力……从而给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内容做个初步的定义,为可持续竞争力的培育做好铺垫。

2.开发

明确了企业持续竞争应当拥有的竞争能力,接下来需要开发已识别出的、需要进一步开发的、新的竞争能力。

大部分的可持续竞争力要素不是企业生来就占有的,除了前文所述的极少数的战略性资源,如自然地理位置或天然的气候条件,多数的可持续竞争力要素的形成来自于企业的努力。可持续竞争力的开发和获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模式可以描述为:投资营造——积累沉淀——保护和维护。

(1)投资营造

可持续竞争力各个要素的获取都需要持续投资营造。培养、引进和造就企业家和人力资本、创造和获取知识产权或技术专利、品牌的树立、组织的系统学习、规划企业的发展路径,这些工作都需要企业的投资营造。

我国民营企业的典范深圳华为在其《基本法》将“每年收入中至少拿出10%投入到技术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章程写了下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仅2002年一年,华为就在研发上投入了30亿人民币,用于专利申请的费用超过了1000万元。华为在人才培养上也不惜重金,在内部建立了严格而渐进的员工培训制度,员工每年有70%的时间接受培训,年轻人一批一批的派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地考察学习,这些人才回国后纷纷被委以重任。对人才的持续投资,保证了华为在产品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在人力资源方面出现断档。

(2)积累沉淀

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外部市场上获得部分能力(这是培育可持续竞争力的辅助手段),如购买某些战略性资源(技术专利、 特殊性的高级人才等)或是兼并收购拥有某种可持续竞争力、知识和资源的企业,但通过外部“采购”,企业只能获得可持续竞争力的基因,而不是真正的可持续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是与企业的员工、组织文化及其特定的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被企业的员工、企业的顾客和企业的竞争对手所感知,但是无法进行市场交易,必须通过企业内部的有效整合后,才能培育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3.创新

正如前文所言,“可持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持续竞争力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是不断的调整、变化、扩充的,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除了某些以组织整体形式存在的能力难以复制外,长期拥有某项资源而不被其他企业赶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不断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更新竞争力就成为企业竞争力可持续的关键。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20世纪30年代的GE公司以集权化管理为特色。到了50年代,它却走向了分权化。60年代,GE公司注重于增强战略规划和提高员工能力。而在70年代GE则开始强调战略规划的指导作用与战略业务单位之间盈利能力的配合。80年代即GE的韦尔奇时代,韦尔奇将全公司的业务收缩为三大战略性领域:服务、高科技和核心企业。同时,通过并购与出售集中公司优势业务,实行管理的变革,使原来以产品生产为主的GE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主的公司。GE的不断创新,是GE公司竞争力可持续的根本所在。

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重新评估

市场竞争千变万化,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且是动态性的,在新的市场竞争态势下,企业前期培育得到的资源、能力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因此企业要对经过前期培育工作得到的结果结合市场反映和环境的变化进行重新评估。

(2)持续改进

在原有基础上对可持续竞争力要素进行改进,如在保持内在特色的前提下及时适应消费者习惯、偏好的变化,对老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宣传,赋予新的精神内涵;在不改变大体类型的基础上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对管理制度的修订补充等。

(3)突破

突破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是对原有可持续竞争力要素的较为彻底的改造。如技术的更新、制度的重新安排、管理系统的重新组建(如企业引进了ERP)、组织结构的重组等。

可持续竞争力的形成三阶段是不断循环进行的。

二、可持续竞争力要素的整合

可持续竞争力的形成是其四个构成要素共同参与、相互协调、有机整合的结果。

可持续竞争力要素的整合是指将企业拥有的各种战略性资源融入企业的组织系统,经过企业动态协调的组织能力、系统的规划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的作用,形成可持续竞争力的过程,是一个资源、能力的组织与协同应用的过程。

战略性资源是形成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

动态协调的组织能力整合战略性资源,使得战略性资源形成合力;并且是战略性资源形成的竞争力可持续的保证。

系统的规划能力对战略性资源的使用方向进行规划,在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合理配制战略性资源,确保竞争力的可持续。

持续的学习能力促使战略性资源、动态协调的组织能力、系统的规划能力的培育和创新。

战略性资源、动态协调的组织能力、系统的规划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都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特征,本身就是可持续竞争力。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形成依靠的是一系列要素的协调发展,既要求各要素的发展,同时也要求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宝荣:《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

[2]黄继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3]蒋学伟:《持续竞争优势》,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4]费明胜水家耀:《现代企业持续竞争的奥秘》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5]侯海青:《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培育与提升》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卷4期

[6]康建中:《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可竞争市场 篇4

国际民航运输服务业放松规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实践很长时间,而我国从国家垄断发展到现今的市场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1987年以前的高度垄断;1987年至2002年的中度垄断;2002年至今的寡头度垄断。但2008年开始实施的《反垄断法》却对民航运输服务业没有太多涉及。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外生,并在既定外生产业结构下分析对企业定价、产出、广告以及其他决策的影响及后果,因而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下反垄断的焦点是改变产业结构从而改变企业行为。而Baumol(1982)认为,对于某些新企业进入威胁非常强的市场,即使一家厂商控制了90%以上的市场,潜在进入的压力照样可使垄断者像竞争性企业一样做出反应,从而使该行业产品保持低价并实现效率生产。这种潜在竞争可使竞争价格得以实现的市场称为“可竞争性市场”。该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都是因为效率而同时内生的,因此,反垄断政策的焦点在于关注效率。基于可竞争市场制定的产业组织政策在欧美航空运输服务业实施后既有预期的效果产生,同时也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总体上,西方学者关注民航运输服务业的市场结构、技术特征、垄断带来的福利损失及引入竞争能否提高生产效率和福利水平;而国内学者更关注我国民航运输服务业的垄断性质,并没从可竞争市场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如何反垄断以及是否需要转变反垄断的焦点并没有深度的涉及。本文借鉴Bailey&Panzazr(1981)和Steward(1986)的理论框架,采用定性的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国内民用航空运输服务业可竞争性进行分析。

2 我国国内民用航空运输服务业市场的可竞争性分析

市场是否存在进入壁垒可从当前市场集中度和在位公司规模及其形成原因得出。中国民航运输服务业虽然实现了民航管理部门、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分离,并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和重组,形成了大小航空企业并存的局面,但市场垄断程度依然很高。事实上,到近几年国内大航空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一直都在持续。这表明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在放松规制后进一步发展为垄断竞争型,而且垄断性较强。其中的竞争因素包括各寡头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小型航空公司在支线的竞争以及低成本航空公司与大航空公司的竞争。随着我国民航管理部门、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分离及经济技术发展,机场和航线资源的约束正逐步弱化。航空运输服务业的运输网络沉淀成本逐渐降低,运营商可在国际市场上租赁飞机并可外包维修和地面服务,目前国内各航空公司的飞机60%~80%采用租赁方式引进。原来往返于两城市的班机更换航线,并不发生沉淀成本。同时,航空运输服务企业得到相关技术的机会是均等的,航空运营不需要更大的经济规模。其他运输形式,特别是高速铁路在速度、服务上的改进,对航空运输服务的替代性越来越强,在短程航段或价格需求弹性高而对时间敏感程度较低的旅客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航空运输服务企业无法维持原来的垄断价格[2]。产业供给特征的变化以及其他运输形式替代性的增强,使航空运输服务业自然垄断性的弱化趋势。上述分析说明我国民航运输服务业市场还不完全符合可竞争条件的。因此,产业组织政策的首要就是反行政垄断。在行政垄断打破之后,可竞争市场的条件下的反垄断的焦点才能转变为制定政策以保证市场具有持续性潜在竞争压力。

3 欧美民航运输服务业放松规制的实践经验

1938年的《民用航空法案》使当时的民航委员会可将所定收费标准绝对满足航空公司获得合理收益率,并严格管制市场进入、退出和航线竞争度。规制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进入限制把低效率航空公司保留在行业中,价格规制使得航空公司被迫只能在机舱服务等业务上竞争,使得民航业创新停滞。直到1978年《航空解除规制法案》实施后,1981年底结束航线规制权,1983年初终止价格规制,同年存续长达半个世纪的民用航空委员会也被解散。规制放松后,美国民航客运量从1978年的2.5亿人次上升至1997年的6亿人次。各航空公司通过枢纽机场进行转场来发展到各个较小型机场的航线。竞争导致生产率提高了3.3%,超过非美国的航空公司。但放松规制后,新型航线结构导致了枢纽机场的过度拥挤。最初的繁荣后,航空业内部破产和兼并加剧,市场集中度重新提高。有的航空公司开始滥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进行掠夺性定价,排挤竞争对手。欧盟1978年的一揽子方案赋予了航空公司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在签有双边协议的两个成员国间可自由分配运力,航空公司可运营本国以外的其他两个成员国间的航线。欧盟民航运输服务业放松规制使1986年~1994年航空运输量的年均增长率达11.4%,超过同期世界其他主要航空公司的平均水平。

4 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放松规制可促进我国航空运输服务业的竞争,降低航空运输收费水平,促进航空运输量的增长,促使航空运输服务更加多样化、更贴合乘客需要,并促进产业创新。但在放松规制的同时应配合以反垄断法来避免市场过度集中,且应帮助处于被排挤的行业内弱势领域。产业政策的侧重点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企业规模较大的背景下采用反垄断政策;限制过度竞争的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企业规模较小的背景下实施。

根据欧美改革经验,民航业完全可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针对趋近于可竞争市场进行放松规制不能达到目的,一定要配合反垄断的措施,来保证市场具有足够的潜在竞争压力。主要措施应包括制定产业竞争政策防止在位的航空公司滥用市场势力,制定标准规范航空公司自主定价机制,避免掠夺性定价策略的出现。

因此,对航空业市场反垄断的焦点转变之初,最应该做的是反行政垄断。民航管理部门、航空公司、机场以及地方政府是利益博弈的四方,这些利益主体本身相互协调存在的冲突就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反行政垄断越早越好,而反行政垄断的突破口就在于要努力协调好各利益方的利益分配。

而在全国的机场中,除了首都机场和西藏机场外,都实行属地化管理,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这个市场中扮演着很重要的博弈一方,进而造成了航空运输企业的寻租行为。因而将来的反行政垄断政策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强实施。应制定政策调节繁忙枢纽机场资源的配置,同时制定合理的机场收费体系,以避免航空公司在与大型机场进行谈判时处于劣势地位。

2008年施行的《反垄断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意味着民航运输服务业很有可能得到豁免。因此,应该制定适用于航空运输以及整个运输业的反行政垄断法律来规范这类地位比较特殊的市场。

反行政垄断是放松规制之后的必然选择,目的是真正达到有效率的市场结构。根据欧美改革经验,我国政策和立法焦点也应关注效率,侧重减少市场进退的成本,保证市场始终存在潜在竞争压力,保证持续竞争。同时要认识到民航业完全可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打破行政垄断后的单纯地放松规制并不能保证足够的潜在竞争压力,在位航空公司仍可能滥用市场势力。因而需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对掠夺性定价以及滥用市场地位的行为予以明确定义,并制定相应惩罚机制。

参考文献

[1]秦占欣.国际航空运输服务业自由化的现状与中国民航的对策[J].中国民用航空,2003(10).

[2]]孙泽生,顾卫平.中国航空运输服务业规制:实证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8(1).

高速铁路通信市场大餐可期 篇5

高速铁路通信市场大餐可期

这些年中国经济在加速发展的同时,政府投入了极大的资源来建设和改善公路等基础设置.但是随着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挑战日渐突出,中国注定无法沿着美国的模式发展成一个“汽车上的.国家”,反倒是区域经济差异较大的欧洲和人口密集的日本的发展高速铁路网这一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

作 者:王建斌  作者单位:Frost & Sullivan咨询有限公司 刊 名:中国电信业 英文刊名:CHINA TELECOMMUNICATION TRADE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 

可竞争市场 篇6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竞争力;模糊边界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而每一个企业要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赢得生存和发展,就必然要寻求自身的持续竞争力。由于受到生命周期的限制,企业的老化和消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尤其是生命周期的模糊边界,更成为企业发展的陷阱。因此,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的模糊边界上持续竞争力的塑造,实施以长期生存发展为目标的发展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1. 企业生命周期的传统理论。企业是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企业的生命力长期以来都备受关注。传统的理论以1965年美国学者J. W. 戈登尼尔的“如何防止组织的停滞与衰老”为开端,进而有美国劳伦斯·米勒的“四季理论”,此后又有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对企业寿命的研究,而以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 · 爱迪斯于1989年提出来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最为著名。在《企业生命周期》这本著作中,他根据风险偏好、期望值、资金、责权、主导部门、目标导向等因素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10个阶段: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AEI、CAPI分析。这些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都承认:企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初创、扩张、成熟和衰退的过程,无论企业的发展历程如何,最后都摆脱不了消亡的命运。这也被许多企业发展的事实所证明。1970年世界500强企业,到80年代初有1/3破产,平均寿命为40岁;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2岁,中国企业7.5岁。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看待,通过创造价值实现其生命的意义并获得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2. 企业塑造可持续竞争力的必然性。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企业认为是单纯的创造财富的工具,因而将其称之为“经济型企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大多数企业都以追求短期利益为主,并没有可持续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让许多企业认识到:追求短期利益的成本越来越大,企业没有竞争力就不能生存;同样,一旦企业形成自己的竞争力而满足现有的成绩,不能使竞争力得以持续,其生存也必将会产生危机。从市场的角度讲,由于市场是个动态的因素,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竞争环境不同,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寻求竞争力的契合点,也就是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因而现代意义上的企业都是“生命型企业”,它们以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为最高追求。对于这种可持续竞争力的界定,长期以来有很多。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本文认为:“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是企业以长期稳定发展为目标,打破外部环境和现有资源的制约,以其在现有的优势,试图保持和超越现有状态的能力”。

3. 矛盾的产生。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客观上要求企业按自己的生命轨迹运行和发展。这种轨迹具有单一性。企业应该遵循其客观的循环状态,任何超稳定的企业都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企业寻求可持续竞争力就是要打破企业生命周期的约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反生命周期理论运行的。因而,二者从表象上是存有矛盾的。然而,企业现实的发展状态要求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寻求矛盾的统一性。有的学者提出跨越生命周期的超竞争模式就是这个含义。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本文认为:现代企业不应当单纯地考虑经济性或是生命性,而应当定义为“经济生命型企业”。这样,一方面体现出了企业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又遵循了企业的发展规律。要达到这一点,企业必须不断发掘维持竞争力的契机以试图延长生命周期的相对稳定状态。

二、问题的探究

1. 企业生命周期的临界点——模糊边界。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临界点上很可能会出现阶段危机。本文将这些临界点定义为——模糊边界。一般而言,企业生命周期中初创、扩张、成熟和衰退难以界定,但企业又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其发展过程中的过渡,因而是模糊的。企业在模糊边界上发展不稳定,容易夭折和崩溃。主要表现为:市场前景不明确;有潜在的阶段危机;资源协调能力差;缺乏创造力和控制力;有形成“后发优势”的可能等等。根据每个边界的不同特征,本文分别将其定义为:目标模糊边界、策略模糊边界、方向模糊边界和出路模糊边界。目标模糊边界为企业的初创点,战略模糊边界指企业初创期与扩张期的临界点;方向模糊边界指扩张期与成熟期的交界,而方向模糊边界指企业衰退以至崩溃的临界点。

2. 模糊边界上塑造可持续竞争力的理由和可行性。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在同一市场上,企业面临着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这种稀缺性形成了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而要在竞争中取胜,其立足点就必须建立在控制资源的基础上。以上我们提到,企业生命周期的模糊边界上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资源的协调和控制能力差,因而在模糊边界上塑造持续竞争力非常关键。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面临的资源环境、竞争环境不同,这就要求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寻求竞争力的契合点。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竞争力的间断,这些间断点有可能成为企业无法跨越的“死亡谷”,而生命周期的模糊边界是这些间断点的一部分,因而在模糊边界上塑造持续竞争力是必须的。正是由于企业在模糊边界上表现得比较脆弱,可塑性强,塑造持续的竞争力才成为可能。

三、问题的解决

1. 目标模糊边界。目标模糊边界上,企业刚刚起步,处于艰难的创业阶段,发展目标尚不明确,制度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生产条件、产品市场、管理制度、企业规划及人力资源等都在构建当中。这一阶段的关键,就是培育企业竞争力,这是塑造持续竞争力的基础。培育竞争力的前提是要形成企业特有的愿景和终极理念,挖掘、培育竞争优势,进而生存下来,之后才能谈发展能力。目标模糊边界上培育竞争力面临着两大风险:投资风险和管理风险。投资领域、投资时机以及投资目标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各方面尚不明晰的情况下,企业应尽量降低投资风险,在保住营运成本的条件下不以赢利为目的。另一方面,企业会遇到管理的失衡状态,因而培育竞争力要以这两个前提出发。

2. 战略模糊边界。战略模糊边界是指初创期与扩张期的临界点。之所以称之为“战略模糊”边界,是因为当企业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一种定向思维。这种思维从行为学的角度讲,即“盲目和过度的自信”,企业容易被眼前的利润驱使,陷入无目标的扩张。在这个边界上塑造持续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把握“阶段危机”。从理论上讲,伴随企业从成长向扩张阶段的过渡,组织规模的每一次变迁之前都存在一个“危机”和波动阶段,但危机中掩藏着后发竞争力。企业应该加强引导、授权、协调、合作等功能,通过规模变动、机制变动开发出一块新的市场空间。相对于企业原有竞争力而言,这个竞争力可能是新起点,但是却与原来的竞争力不间断。(2)加强制度化引导,加大控制力。应该将企业的发展纳入到管理制度和程序的框架之内,使企业在保持原有竞争力的基础上,积蓄后发优势。并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自觉调整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运营,降低经营风险,最终获得相对较多的成本优势。战略模糊边界上,由于企业已接近松散,原有的竞争力即将崩溃,所以,加大控制力也非常关键。

3. 方向模糊边界。方向模糊边界上,企业已经成熟,处于最稳定、竞争力最强的时期。但是,企业又面临着如何进行资源协调的问题。当快速成长的企业规模达到一个极限,或者说当其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候,原有的管理框架将不能够有效地对其内外部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如果不能有效突破,企业就不能继续成长。 因而,企业应该考虑在竞争力到达相对最高度时如何寻求新的制高点。(1)利用渗透和倍增效应。这里所谓的渗透和倍增效应,主要是针对信息而言。方向模糊边界上,企业容易限于陈规而停滞不前,忽略对信息的利用。这时,企业应进行全面信息化改造,根据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新范式的特点和规律,及时主动地改进企业的内部结构,确立新的管理原则和竞争策略,实现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2)保持持续创造力。企业趋于成熟时,由于思想的定式,容易产生惰性,因而,创新成为成熟期企业维持竞争力的关键。创新不仅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更应该包括思想意识的创新。

4. 出路模糊边界。企业从成熟走向衰退就意味着在原有的资源环境中,已丧失了竞争力。但是,一个即将四分五裂的企业,蕴涵着潜在的竞争力资源。经过了长期在市场上的搏杀,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沟通网络和渠道。而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已经培育了很强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有可能成为企业的“后发优势”。由于竞争力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交易性,可以通过市场过程获得,而信息的积累和经验的增长,又消除了以技术优势为主体的市场进入壁垒。企业可以利用已形成的强大学习能力,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最新的技术和知识、经验和资源,并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取“后发优势”,从而获得新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由于受到企业对外部环境、企业内部资源的互动性及企业动态性等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它总是和风险相伴而生,任何一个企业永远也摆脱不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制约,而生命周期的模糊边界更成为企业发展的陷阱。因此,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模糊边界塑造和维系持续的竞争力能使企业增加发展的潜力,延长成熟期,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企业的价值,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美)伊查克·爱迪斯,赵睿等译.企业生命周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 殷华方.核心竞争力陷阱.企业管理,2003,(5).

3.韩永学.企业生命周期的二阶段多重性周期曲线与混沌边界管理.商业与管理,2004,(1).

4.梁玉芬.企业生命周期与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2,(4).

作者简介: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博连读生。

可竞争市场 篇7

拖拉机是农机的“母机”, 一国农业现代化程度,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 通过观察其拖拉机制造业水平就可以看出个大概。从世界农机工业总产值看, 拖拉机占四分之一强, 拖拉机制造业在全球农业装备产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四轮——现代农机薪火传承者

我国农机工业最先也是从发展拖拉机开始的, 1955年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始筹建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一拖制造的履带拖拉机曾畅销20年。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业重新回到了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原始状态, 分田到户后土地以碎片化的形态存在, 大型的农机设备迅速退出了农业生产, 原来在生产中扮演主角的履带式拖拉机由于不能适应小规模农业, 几乎一夜之间便退出了作业市场。而有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功能多样, 经济实惠的农机产品却迅速的发展起来, 这就是小四轮拖拉机。

小四轮拖拉机农忙时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农闲时可以做运输工具或动力输出设备, 由于其体积小、通过性强, 除个别偏远山区外, 几乎可以在全国所有地区通用, 于是短短几年就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普及;由于技术门槛很低, 两三年时间国内便出现了100多家小四轮制造企业, 在最辉煌时期, 小四轮的年销量曾超过100万台。至今小四轮拖拉机保有量仍有2 000万台, 可以说在中国农机工业史上, 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的影响力能超过小四轮拖拉机。

在小四轮拖拉机的带动下, 小型农机具和背负式收获机等产品也得到了发展, 可以说小四轮拖拉机完成了我国机器取代人力、畜力的最初任务。

在小规模农业生产中, 小四轮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农机手, 培育了农村农机消费文化。事实证明, 后期许多购买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 甚至农用车、工程机械和商用汽车的用户都是当年的小四轮拖拉机机手。

但好景不长, 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加大, 经济建设开始加速, 农村人口开始以年均千万级别的速度向城市转移, 农村劳动力出现短缺, 农村有了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巨大需求, 专门从事农机服务的个体户应运而生, 这些人以农机作业为职业, 为了追求更多的收益, 需要效率更高的农机, 此时一些企业开始研制中型拖拉机, 当产品推向市场后, 小四轮的作业功能和运输功能迅速被中轮拖所取代, 小四轮的黄金年代结束了。

中轮拖——拖拉机工业中的战略要塞

中轮拖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特质, 处于拖拉机产业链中“咽喉”位置, 是拖拉机产业中的战略要地。

说其进可攻, 是因为只要在中轮拖行业占据一定的位势, 就可以通过功率延伸, 顺利切入大轮拖行业。近年来, 进入大轮拖行业的企业绝大多数了选择了这种策略, 如黄海金马、山拖等生产企业。相反的例子是中国一拖, 开始是进入大轮拖行业, 由于缺乏中轮拖产品的支持, 处处受到竞争对手的牵制, 后来中国一拖补上了中轮拖短板, 才成就了其在大中功率拖拉机行业的领导地位。约翰迪尔是最先抓住中国农机机遇的外国公司, 其在中国开始经营的也是大功率拖拉机, 但也遇到了和中国一拖相同的问题, 所以在2007年斥资收购了中轮拖企业宁波奔野, 完善了其产品型谱, 其在拖拉机行业的竞争优势才得到加强。

说其退可守, 是因为一旦大中型拖拉机需求减少或受到竞争对手的打压、需求锐减, 企业生存受到威胁时, 就可以向下发展小功率拖拉机和争夺小功率拖拉机市场。

中轮拖也是最适应国内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农机。2011年国内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 在这个阶段农业生产对大功率拖拉机需求在增加, 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土地所有权中空, 土地不能自由流动, 小规模农业生产仍处于主导地位, 所以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国内仍然需要大量的中小功率农机产品, 中等功率的拖拉机产品正好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从销量看, 近10年来中轮拖销量一直强劲且占绝对的优势, 据统计, 2004—2011年中轮拖行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9%, 是继大轮拖之后, 农机行业增长较快的产品之一。相信后期中轮拖仍将是拖拉机产品中需求量最大, 销量坚挺的产品。

中轮拖还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农机产品。在我国农机里, 中轮拖是最“外向”的, 每年中国出口拖拉机产品中中轮拖占70%的份额。中国造中轮拖具有比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产品无可比拟的性价比优势, 通常情况下, 日本企业的产品在欧美比中国造产品贵5~7倍, 这无形中给中国造中轮拖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所以中国造中轮拖很受亚洲、非洲、南美洲等中低档用户的青睐。

中轮拖产品还具备功能丰富, 用途广泛的优势。国内中轮拖行业竞争激烈, 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各企业使出浑身解数, 研发出了各种用途的产品, 专业化细分市场不断被开发出来, 不但满足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耕、种、收环节的需求, 还延展到了田间作业管理、大棚和果园管理、烟田中耕管理、草坪维护、水田耕作、县域公路运输、林场伐木、除雪和清淤等领域。正是这些细分市场的需求不断的挖掘, 才使得中轮拖的使用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 产品生命周期得到延续。

如果把拖拉机产品比作一个能源输送的通道, 中轮拖就是这个通道的能源中转站, 一来吸收小功率轮式拖的优点达到自身功率增大、性能完善、功能拓展, 二是通过吸收更先进的技术达到性能升级, 从而升级成为功率更强, 效率更高的大功率拖拉机, 所以说中轮拖是拖拉机产品族中的战略要塞, 是“咽喉”, 制造企业应该重视象中轮拖这样的“中坚”产品而不是一味的“好高骛远”。

当前规模化农业的发展让中轮拖的需求空间被大轮拖不断的吞食, 中轮拖在与大轮拖的博弈中促进了中轮拖产品自身的进步, 但不管怎样, 历史的进程不可改变, 中轮拖优势地位最终将让位于性能更好, 功能更强, 作业效率更高的大轮拖, 这只会是时间问题。

大轮拖——国内农业现代化的引擎

大轮拖被喻为农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国内能生产58.8 k W (80 hp) 以上的拖拉机的企业才能被看作是真正“入围”了拖拉机制造圈。据不完全统计, 从2004年开始农机购置补贴后, 在利益的驱动下, 至少有30家企业新进入了大轮拖制造行列, 大轮拖和玉米收获机行业是国内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进入21世纪后,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 对农产品的需求开始成倍增长, 土地流转后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趋势, 再加之国家推动的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和土地整理等都需要比中功率拖拉机功率更大、作业效率更高的农机产品, 顺应这一趋势, 国内的大轮拖产品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从需求看, 大轮拖功率上延趋势非常明显, 近10年, 拖拉机行业中大轮拖取代中轮拖, 然后大轮拖又被更大功率的拖拉机所取代是产品发展的主线。

从竞争态势看, 国内已形成“东方红”、“雷沃欧豹”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军团和以迪尔天拖、上海纽荷兰、美国爱科等代表的外资军团两大阵营。从销量上看, 国内军团暂居优势地位, 约占年销量70%, 从技术水平上看, 国内军团大轮拖相当于国外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 目前仍在使用机械换挡和同步器换挡技术, 而国外高端产品已经普及动力换挡和无级变速、机电液一体化技术。

幸运的是跨国公司出于技术保护考虑、经营短视和用户购买力等原因, 其先进的技术与产品并没有引入中国市场, 这为自主品牌的大轮拖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时空, 再加之本土企业深谙本土营销之道, 所以自主品牌抓住了国内农机购置补贴的10年大好契机, 经历了“你方唱罢我登场”跑马圈地与业务扩张。目前, 自主品牌的大轮拖已渐成气候, 随着技术升级和性能不断提高, 就连只用进口农机的农垦农场、生产建设兵团系统, 现在也在大量使用自主品牌的大轮拖产品。

在大功率拖拉机产品上, 自主品牌“蚕食”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已成不争的事实, 另外自主品牌大轮拖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YTO”、雷沃欧豹、金马等自主品牌拖拉机正越来越被国外用户所熟知, 一些自主品牌还通过在国外建立组装厂、建立装配线、合资合作企业、贴牌生产等方式, 在对国外市场进行反渗透, 可以说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自主品牌大功率拖拉机正在与跨国大鳄们进行全方位的竞争。

从中国农机工业历程上看, 自主品牌的大轮拖是国产农机装备与跨国农机巨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份量的较量。这种较量已经深深地刺痛了跨国大鳄们的神经, 自主品牌的坐大使其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和中国的自主农机品牌。因为从全球农机市场的竞争情况看, 亚洲的知名农机企业, 如久保田、马恒达等跨国公司, 也把自己定位在中小功率农业装备市场, 在大功率拖拉机产品上, 久保田至今仍很少染指73.5 k W (100 hp) 以上的拖拉机市场, 而年轻的中国自主农机品牌们, 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勇气, 用年轻而稚嫩的身体, 在跨国公司成人的世界里不惧权威, 勇往直前。

据调查, 当前中国一拖已经在147~220 k W (200~300 hp) 大型和重型拖拉机上全面布局, 并且已经进入了294 k W (400hp) 的拖拉机产品领域, 福田雷沃也在147 k W (200 hp) 以上产品上进行积极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准备。其他后起之秀, 如五征集团、山东时风和江苏常发等都在加快追赶的步伐, 其在产品上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往往出人意料。

据笔者预测, 今后5年内将是国内大功率、重型轮式拖拉机等新产品的集中上市期, 随着一批批新产品的推出, 国内大轮拖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自主品牌将逐渐夺回被跨国公司长期霸占的市场, 在自主品牌的围堵下, 跨国公司不是节节败退, 就是放下高傲的身段, 被迫将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好用的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入又将激发自主品牌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在本土市场之外, 随着自主品牌大型、重型拖拉机技术成熟和性能稳定, 147 k W (200 hp) 以上轮拖出口量将迅速增大, 凭借着性价比的先天优势, 自主品牌将一步步地挤占跨国大鳄们的传统市场, 届时国际农机竞争环境将发生剧烈的动荡, 国际农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出现松动, 中国制造力量将逐步显现, 如果时机成熟, 国内农机企业就会像工程机械行业的三一重工、徐工、中联重科一样, 进行全球范围的产业布局和全球化并购, 那时候, 属于中国的农机时代会切切实实地到来,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主品牌大功率拖拉机的发展。

预计后期在拖拉机行业, 中轮拖会快速取代小轮拖的市场地位, 如13~18 k W (18~25 hp) 会被15~29 k W (20~40 hp) 中轮拖取代;大轮拖快速取代中轮拖市场地位, 如37~51 k W (50~70 hp) 功率段会被51~66k W (70~90 hp) 功率段大轮拖取代;在大轮拖内部, 73.5 k W (100 hp) 以上功率产品会迅速取代低功率段产品的市场份额。

构建竞争创新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篇8

当前,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规模化阶段, 产量突破37 万辆, 由此前的市场导入期迈向快速成长期。但也有人表达了对“过快过热”的担忧, 认为这是一场“政策红利的盛宴”。

在此形势下, 行业普遍在思索如何实现由“政策驱动的市场”向“政策与市场双驱动的市场”发展, 而国家政策下一步的走向, 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化, 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的突破, 成熟商业模式的探索等一系列问题, 都将在本次百人会论坛上进行深入探讨。

常德市工业可持续竞争力浅析 篇9

一、工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

工业可持续竞争力是工业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融合, 是区域工业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能够持续地凝聚和优化配置资源, 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 实现持续扩张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的能力。可持续竞争力是软科学概念, 它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变化的, 是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是竞争主体多方面因素和实力的综合体现。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经济持续而又稳定协调的发展, 是工业竞争力的持续性。

二、常德市工业可持续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工业可持续竞争力可以通过工业现实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来体现。

(一) 现实竞争力, 表现为工业投入力、工业增长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

1. 工业投入力。

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 2009年, 常德市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 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03亿元, 比上年增长34.7%, 与全省其他市州相比, 投资总量与工业技改投资增长率均在全省位居第九位。

2. 工业增长力。

(1) 规模工业增加值。它反映了规模工业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2009年常德规模工业增加值为384.4亿元, 比上年增长15.1%, 位于长沙、岳阳、株洲之后, 在全省位居第四位。 (2)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率是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其大小直接反映企业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 反映投入产出的效果。工业增加值率越高, 企业的附加值越高、盈利水平越高, 投入产出的效果越佳。2009年, 常德为339.9%, 次于长沙736.8%和岳阳492.9%, 在全省位居第三位。 (3) 产值利税率。2009年常德产值利税率为27.3%, 在全省位居首位。

3. 市场竞争力。

从产品产销率来看, 2009年全省为98.4%, 常德为97.84%, 在全省与株洲、湘潭并列第十一位, 略高于娄底97.7%。

(二) 持续竞争力, 表现为创新竞争力和生态竞争力

1. 创新竞争力。

(1) R&D经费占GDP比重。企业之间的竞争, 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 而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发的投入。2009年常德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3.95%, 在全省位居第六位。 (2)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2009年常德为1.83%, 在全省位居第十位。

2. 生态竞争力。

(1) 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2009年常德为1.36 (吨标准煤/万元) , 在全省位居第二位。 (2) 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2009年常德为9.39%, 在全省位居第九位。

三、对常德工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基本评价与思考

(一) 基本评价

2009年, 常德规模工业完成产值895.5亿元, 增长14.6%、完成增加值384.4亿元, 增长15.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8年位居全省首位。园区建设显著提速、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但与全省比较, 常德工业总量偏小、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一些主要指标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园区规模工业 (下转207页) (上接136页) 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等增速较慢。工业经济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工业增速不快。2009年, 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1%, 增速在全省位居第十三位, 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7个百分点。二是科技创新水平不高。2009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76.4亿元, 仅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9.87%。三是工业投资总量偏小, 技改投资增速偏低。2009年, 全市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34.7%, 投资总量与工业技改投资增长率均在全省位居第九位,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偏低, 在全省位居第七位。四是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提升乏力。2009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速在全省位居第七位。五是园区工业经济总量偏低。2009年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为80亿元, 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1%,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在全省位居第九位。

综合分析表明, 常德市工业可持续竞争力在全省处于第二层次, 在全省的竞争力不强, 与本省长株潭、岳阳等地比较, 常德缺乏优势行业, 缺乏品牌优势。近年来, 虽在烟草、食品、工程机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保持了相对较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但还没有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行业, 支撑点单一, 行业结构弹性大, 产品结构升级滞后, 仍处于低层次结构的初级加工产品, 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 几点思考

1. 着力提高结构转换力。

着力于转变发展方式, 调优结构。一方面, 在传统产业上寻突破, 在新型产业上求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要加快企业结构调整, 要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加强品牌创建, 支持企业实行品牌联盟、开展品牌整合, 培植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知名品牌的高端产品。要充分发掘产业比较优势, 在发展具有常德特色工业的同时, 寻求新型产业, 如电子、物流、汽车等行业, 增强工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另一方面, 要以节能减排为抓手,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走出一条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2. 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一是加大投入, 尤其是大项目、重点项目的投入, 实施项目带动, 重点扶持旗舰企业, 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壮大规模经济。二是加强园区建设。要突出专业园区、特色园区建设, 积极推进产业配套发展。德山开发区要以电子信息科技园为牵引, 发展成为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洼地;灌溪工业园要重点围绕机械装备产业, 搞好上下游产品配套, 形成装备制造产业高地;创元工业园要突出技术改造, 推进铝材深加工, 打造成为全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以园区为依托, 培育工业增长极, 不断做大做强烟草、装备制造、先进材料、食品及生物等产业, 不断提高园区工业的集中度, 培育超级航母型大产业, 壮大支柱产业, 提高工业经济增长动力。

3. 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自主创新, 不断提高研发能力, 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 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和标准,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对接“长株潭”, 抓住最有潜力的产业领域, 选择最具优势和基础的关键技术, 着力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上寻求战略合作, 取得突破进展。

参考文献

[1]李梦觉.提高湖南工业竞争力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2) .

可竞争市场 篇10

今天,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技术进步、信息化等变化,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维持竞争优势也越来越举步维艰。特别是港口企业,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等外部环境变化。环境恶化导致的气候灾害严重威胁着港口生产安全,环境问题渐渐成为港口竞争力的潜在的、间接地的影响因素,因此港口应朝着面向未来的低碳·绿色港口转型发展。

有关传统港口竞争力的先行文献研究大部分从静态的观点出发,通过对某时间点港口竞争结果的评价来评价港口竞争力,主要通过港口吞吐量、港口设施、港口服务水准等港口外在的竞争实力来评价港口的竞争力。以上传统评价方法忽视了港口资源、能力和环境间的和谐关系,没能发掘出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影响未来港口竞争力的潜在要素,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主要从动态的过程、未来潜力、长期供需平衡、投入产出效率导向、经济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集约式发展等层面阐述了环境友好型港口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

2港口和环境关系的变化

港口和环境的关系如图1所示,相互作用,互为影响。 港口物流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港口物流活动带来负面的影响。港口物流活动在给社会创造出财富的同时,其副作用也越来越显示出来,即资源和环境间的矛盾越来越成为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要素。随着物流活动和环境资源间矛盾的深化, 港口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多样环境的制约, 港口管理者也认识到这一点,开始探索考虑到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战略。

2.1低碳可持续发展型绿色港口理念

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来理解,低碳·绿色港口可以称为 “环境友好型港口”;没有进行低碳·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的港口可以称为“传统型港口”。环境友好型港口和传统港口在腹地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型设施等层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绿色港口是绿色环境友好型港口的简称(gas reducing, energy efficiencing & nature-friendly)。绿色增长港口指的是港口在开发和运营过程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为了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而构建低碳港口。另外,在构筑低碳港口物流体系方面, 腹地运输体系需要从公路运输转换成铁路运输或者沿岸水运;港口和相关的设施为了节能,需要引进新再生能源,对废弃物进行环保无害化处理;需要建设循环性港口,为了提高资源再利用率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或者灾害,需要在进港范围内构筑安全网。

2.2绿色港口物流体系未来改进方向

港口物流体系建设要遵从自然环境循环和社会经济循环相辅相成的原则。通过构建低碳、绿色港口物流体系,减少环境污染或者避免能源过度消耗,从而提高物流活动的生产效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就是说以船公司、码头经营者、运输公司等为代表的港口物流体系中的生产单位应该积极引进低碳·绿色物流技术,努力做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防止大气污染。

2.3绿色增长模式和港口持续竞争力

环境友好型港口可持续竞争力是港口系统的整体的竞争力的集合,港口企业结合内外环境特征,把握港口竞争力要素的变化趋势,适应环境变化,主动补充、更新、调整港口基础资源,通过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使得港口在市场占有率、价值创出、以及维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比起竞争港口更能持续的创造出竞争优势的能力。在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下,要想持续的维持港口竞争力,需要适应港口环境的变化。 具体来说就是海运以及物流产业改善单纯性的、落后的成长引擎或者提高效率,确保低碳、再生型新型成长引擎。把导致温室气体增加和引起大气污染的传统运输手段转换成环境友好型的运输手段,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关注绿色技术开发。 为了持续维持港口竞争力,港口、 海运、物流产业需要引进绿色增长模式,不断地强化海运的国际竞争力。

3传统港口竞争力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可持续竞争力的比较

传统港口是连接海运和陆运的媒介,执行的仅仅是基础性的交通枢纽功能,港口和腹地间的运输连接关系不紧密, 不重视腹地和连接运输的效率,强化贸易、商业、工业、信息、金融等产业基础的作用较弱,对和城市相关的城市文化形成、城市开发、市民生活等的贡献来说社会功能较弱。因此,传统港口竞争力评价的时候,主要依据港口枢纽装卸设施的完备情况来评价港口竞争力的水平。

传统港口开发的时候不考虑腹地经济贸易特征,物资流通相关的港口产业基地开发也不同时进行。这样的传统港口竞争力不能带来区域经济扩大和区域间相互交流和对外贸易增进效果,无法实现城市经济和港口经济的共同繁荣,无法促进城市和港口功能的一体化,在提高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和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等福利层面上的贡献微乎其微。

环境友好型港口指的是完善了传统港口的局限性,使得物流流通更加流畅从而增进生产力,同时重视强化市场形成效果。另外,在港口开发建设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特征,谋求港口和城市的和谐共存关系,通过构筑绿色港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传统港口竞争力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可持续竞争力的区别如表所示。传统港口竞争力主要是对港口枢纽设施的静态结果的比较,可以通过港口吞吐量实绩来评价现时的竞争力。传统港口发展为了达成短期物流供需协同, 通过重视港口设施扩充等资源投入扩大产出,不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率,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环境友好型港口可持续竞争力通过维持港口投入和产出效率在动态过程中的协同,重视发挥港口发展和腹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重视减少投入或者扩大产出等效率提高问题,强调维持城市和环境的友好型关系,重视经济、社会、 环境的协同发展,是一种包含了未来潜在竞争力的可持续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国技术社会.港口环境污染和环境友好型港口[M].绿色港口建设,1988.

[2]刘冬林.绿色物流的制度研究[M].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韩国光阳港Green Eco-Port构建研讨会论文集[R].2009.

可竞争市场 篇11

关键词:可仲裁性;公共政策;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

中图分类号:DF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03-02

我国《仲裁法》规定,提交仲裁的事项必须发生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并排除了行政争议以及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等案件的可仲裁性。但对所谓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规定得较模糊,因而产生很多争议,虽有不少学者对关于知识产权的可仲裁性问题;反托拉斯法或竞争法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破产争议方面的可仲裁性问题等进行了论述,但对于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或反垄断行为所产生的争议是否可仲裁的问题,目前尚鲜有学者关注。

将这两类争议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主要是因为这两种行为有时难以区分,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禁止垄断经营”,事实上应属于反垄断法的内容。且这两类行为事实上都是一种反竞争的行为,有很多的共性,因而有些国家或者地区把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合并立法,如匈牙利的《禁止垄断和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和我国台湾的《公平交易法》。因此,具有一起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公共政策与可仲裁性的关系

传统上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具有明显的公法性,涉及公共政策便不可仲裁。实践中,可仲裁性和公共政策也总是联系在一起,也有相关国家的立法明确规定可仲裁性仅受公共政策的限制,如英国就规定,“当事人可自由约定其争议的解决方式,仅受制于保护公共利益之必要”。但笔者有不同看法:

1.各国对公共政策自有其标准,因此,每个国家的公共政策也可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各个国家会根据本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来考量某一行为是否属于公共政策。再者,不仅各个国家的标准不同,就算具体到一个国家,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或政策的变更,该国的公共政策也是可以变化的,因而可仲裁的范围也是可以变化的。

2.以保护的利益为标准,公法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主要目的,而私法则以保护私人利益即“私益”为依归。传统上,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争议一直被视为完全涉及公共利益,具有完全的公法性。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两类争议其实也包含了仅仅涉及私人利益的情况,也具有一定的私法性,但由于比重较小,一直以来都被忽视,被作为公共利益来保护。随着这两类争议的增多,这部分私益开始突出它的私法性地位,至少已经有部分争议开始独立地显现它的私法性,从公共政策中脱离出来,不再仅仅依赖于公权力如行政手段的介入了,因而它是可以仲裁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这两类争议中涉及私法性的部分还是相当少的,至少在目前,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改变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争议整体上的公法色彩。

3.有学者认为,之所以出现了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争议已经开始在某些国家具有可仲裁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某些涉及公共政策或涉及公法性质的争议开始具有可仲裁性,因而相关国家放松了限制,允许将这些行为提交仲裁。但笔者却持相反的观点,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相关国家对公共政策的可仲裁性的放松,事实上,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这只是对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行为中不涉及公共政策的部分私益的释放,而对涉及公共政策的不可仲裁性一直都没有舍弃。

二、实然的角度:法律规定的和实践中的可仲裁性

既然不正当竞争或垄断行为导致的争议已经在理论上存在了仲裁的可能性,那么具体到我国是否可以仲裁呢?

1.从我国与仲裁相关的法律的角度看,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争议都有被提交仲裁的可能性

(1)按照我国《仲裁法》第2条规定,提交仲裁的事项必须发生于平等主体之间,必须是因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产生的争议。因而我国仲裁法事实上排除了行政争议的可仲裁性。《仲裁法》第3条第1款则采取了列举的方式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等案件不可仲裁,这一条主要考虑的是从当事人是否有权自由处分的角度出发的。

另外,我国在加入1958年《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时,对公约作了商事保留。即我国仅对按照我国法律属于契约性和非契约性商事法律关系所引起的争议适用该公约。随后,我国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规定,“契约性和非契约性商事法律关系”是指由于合同、侵权或者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经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再者,我国《民法通则》第257条规定的仲裁范围更加宽松,凡是“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都可仲裁。

(2)笔者认为,这些规定至少表明我国与仲裁相关的法律对可仲裁性的标准主要考虑的几个方面有:第一,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因此,行政争议由于主体的地位不平等便不具有可仲裁性。第二,具有财产性。只要属于财产纠纷即可,而不论导致纠纷的原因是来自于合同、侵权或其他方面。因此,涉及人身性质的纠纷不可仲裁。第三,仅限于双方,不涉及第三人。因此,涉及公共政策不可仲裁。

(3)若采取这几个标准进行衡量,我国相关的法律虽然未在条文上明文规定这两类争议的可仲裁性,但事实上并没有排除其可仲裁性。《仲裁法》明确规定排除了行政争议和人身性质的争议的可仲裁性,但并不包括(或者更准确地说,不完全包括)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争议。因此,这两类争议都有被提交仲裁的可能性。

2.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角度看,这两类争议被排除在可仲裁的范围之外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规定仲裁这一救济措施,更多地依赖行政手段,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07年8月30日,我国《反垄断法》终于出台,并将于明年8月起实施,但其解决途径似乎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更类似,争议只能通过行政和司法手段解决,所不同的是,该法倾向于建立一个隶属于国务院的反垄断的行政执法机构。因此,反垄断争议将不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3.国外已有不少国家开始改变做法,美国、英国、德国都已经通过修改仲裁法或通过判例在实践中表明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争议的可仲裁性。美国将垄断争议分为国际反垄断争议和国内反垄断争议,而通过“三菱汽车公司案”确立了国际性的私人反垄断争议可以仲裁的判例,而且似乎“不断试图将此原则扩展到国内反垄断争议”。

4.从我国的司法实践上看,《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采取行政手段。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这类问题属于行政争议,因而直接按照我国的仲裁法予以排除,不适用仲裁手段。

三、应然的角度:理论上的可仲裁性与我国立法的完善

按照这三个标准,只要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上的争议,而且该争议并不涉及第三人或公共的利益,应该说都是可以提交仲裁的。而在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争议中,事实上是存在着某些仅仅涉及平等双方当事人的私人财产上的争议,因此对于这些争议,应该是可以允许提交仲裁的。而且,这种做法可能比提交诉讼或通过行政手段解决效果更好,速度更快。

具体到我国法律规定的这两种行为的种类,到底哪些可以提交仲裁呢?笔者认为:

1.对于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争议

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商品主体混同行为、强制交易行为、违法搭售行为、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行为。

在这各类行为中,笔者认为,至少强制交易行为、违法搭售行为导致的争议存在仲裁的可能性,因为它有可能只是涉及到平等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财产上的利益。假设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中不合理的搭售,要求对方购买某一不必要的产品,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这一行为一般只会涉及双方当事人的财产上利益,因此提交仲裁又有何不可?

2.对于反垄断行为所引发的争议

在我国《反垄断法》中所规定的反垄断行为包括垄断协议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经营者集中行为、滥用行政权利排除或限制竞争行为。

笔者认为,除去滥用行政权利排除或限制竞争行为导致的争议完全不具有可仲裁性之外,另外的三类行为所引发的争议均有可能涉及平等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财产上的利益,因此都有可能具有可仲裁性。

3.值得注意的是,某一类行为所导致的争议有可能提交仲裁并不代表该类行为所导致的争议全部有仲裁的可能性。认定的方法应该是个案认定,对涉及的具体争议按照可仲裁性的标准逐一确认。当然,对于那些法律后果是仅仅涉及双方的损失赔偿的争议,是可以提交仲裁的。但这需要对争议先行定性,事实上是一个不实用的“事后标准”。

综上,虽然我国法律排除了这两类争议的可仲裁性,司法实践中也排除了这两类争议的仲裁救济手段。但是事实上,这两类争议在理论上是具有可仲裁性的。而且国际上无论立法还是司法实践,都有将这两类争议纳入仲裁范围的趋势。因此,笔者粗浅地认为,我国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扩大仲裁的范围,而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有:

第一,修改《仲裁法》:如可以在该法中将一些特殊种类的可仲裁争议纳入,如知识产权争议、反垄断争议等;当然,在《仲裁法》未做出调整之前,通过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第二,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或《反垄断法》或做出补充规定,允许将这两类争议按照一定的标准提交仲裁。

对可竞争部分费用不能为零的探讨 篇12

在投标过程中,编制投标报价时,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经常会将报价分解为不可竞争和可竞争两部分费用。目前在省内建筑项目投标中,不可竞争部分是根据《河南省建筑和装饰工程综合基价(2002版)》[1](以下简称《综合基价》)、当地材料差价信息来编制的,一般没有较大异议,也不会出现太大的价格差别。而可竞争部分,因为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息息相关,报价比较灵活,各施工单位的报价则悬殊很大,这给投标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掌握报价技巧以达到中标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可竞争部分的报价一定要合理、合适。可竞争部分包括施工措施费、利润两项。施工措施费是施工顺利运行的保障,利润是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而获得的合理酬金。我们在投标报价中,遇到了施工措施费和利润零报价的现象。没有施工措施费和利润是无法保证安全、顺利施工的,也是违背施工单位的施工的目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可竞争报价不能零报价。下面以某工程的投标报价为例,进行论述(见表1)。

(单位:元)

从表1中可以看出,A的不可竞争部分报价是最低的(281518.69元),但是土建报价(296305元)却不是最低价,而最终的中标单位是总报价最低的C单位,这是由于他的可竞争报价为零。究竟可竞争报价能否零报价?零报价之后,能否中标?

1 工程施工利润不可为零,应有合理的利润率

投标报价时,出现了施工措施费为零的现象,根据《综合基价》[1]中的规定,利润是以综合基价、专项费用、施工措施费为基数,取费3%-7%。利润是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的工程而合理收取的酬金,是工程价格的组成部分。而在投标报价时却遇到了零利润的现象。对于施工单位,没有利润,都不会去干的。探其根源,取零利润不是施工的初衷,只是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中标以后在施工过程中,再和监理协商、签证,增加工程量,最终在工程中攫取利润。正所谓是:底报价,高索赔。这样给甲方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往往会出现工程结算成本大于工程预算成本,导致了工程投入资金失控。甚至由于施工单位和甲方、监理对于新增的工程量不能达成共识,而在法庭上见面。这都是甲乙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与其这样,倒不如直接报一个合理的价格。为了能在竞争中取胜,可以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雄厚的技术力量,高超的经营手段,把利润取得更低一点。哪怕只得到一部分利润,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投入以后的工程中。

众所周知,利润和质量也是挂钩的。没有利润,谁能保证质量?即使得到的是微额的利润,都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但是作为乙方,为了运转一个公司,他们是否通过隐蔽的手段来获得利润,他们是否从不可竞争部分里划出,如今越来越多的“豆腐渣”工程就是证明。这都是与零利润有很大关系的。

2 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安全文明施工增加费不可为零

施工措施费由施工技术措施费和施工组织措施费组成。其中施工技术措施费包括脚手架、模板、垂直运输机械使用费,建筑物超高增加费,大型机械进出场费和安拆费;施工组织措施费由材料二次搬运费、远途施工增加费、缩短工期增加费、安全文明施工增加费组成。对于任何施工单位,施工措施费中有关子目都是要发生的。编制《综合基价》[1]施工措施费的是有权威的专业技术人员从长期的施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是由于施工项目的类型不同,现场条件的不同,有时会有一些施工方案不会采用。所以施工单位结合工程情况、施工方案、企业的装备等因素自主报价。但是如果把施工措施费零报价,就无法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而且也不符合建筑法规。“安全文明施工增加费”这一项,按照建设部批准的强制性行业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和环保意识,应以综合基价合计(含施工技术措施费)为基数,取费率为0.927%,计算所增加的费用。不仅如此,法律法规也强制要求计费的,并且是专项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如果不执行规定,将会进行严重处罚。安全文明施工,不论是对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不仅我省如此,其它地方也有规定,天津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出通知:“文明施工措施费属于规定计取费用,不得将其作为招标投标竞价范围,不计算在投标人的报价之内,其计取应在中标价的基础上,按规定比例单独计取。”无论从行业方面,还是法律角度,必须要列有安全文明施工增加费用。

3 转变经营模式,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下,虽然依据法律、法规,施工措施费、利润等都是强制性取费,但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性,造就了零费率的出现。根据最低价中标的原则,取费低的单位就是中标的单位。而作为资质全、业绩硬的正规单位,往往需要高额的管理费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冲击公有制经济,他们管理费低,取费低,中标的可能性就大。所以,公有制单位就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改变现有项目管理模式,使项目管理者在责、权、利等诸方面有效和谐的统一。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是既不计成本,又不计效果;用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是只计算成本,不计较效果;只有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才能既考虑成本,又注重效果。

4 结语

实践证明,可竞争部分报价为零,这种现象不断出现,说明了其在社会上的存在性,但是它是不合法的。笔者认为: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要适应市场变化。作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调整综合基价,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对不可竞争部分“精打细算”,压缩成本;对于可竞争部分,依照法律、法规,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对其进行适当的报价。最终,运用一些合法的报价技巧,使总报价最低,以达到中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葆蕾,张丽萍编.河南省建筑和装饰工程综合基价[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上一篇:合作博弈论和库存管理下一篇:多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