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地位(精选8篇)
市场竞争地位 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也节节上升。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出现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基于城乡居民不平等而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历史、制度和政策层面入手,对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进行分析。蔡昉、杨涛(2000)通过分析各个时期城乡收入差距背后的政治经济学指出,1978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根源在于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关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这“三套马车”;改革以后,城乡差距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城市利益集团的压力以及传统体制遗留的制度。陈永正等(2005)认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突破口是围绕农业产业化进行制度创新,而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推进,必须依赖于户籍制度、农村金融、土地制度三个方面的创新。
第二,从公共品供给的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刘乐山等(2005)分析了城乡公共品供给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对城乡居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和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李实等(2007)利用城乡居民所获得的各类隐性补贴差异,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第三,对于从城乡居民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平等的角度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则研究的不够完善,没有系统的分析和解释。速水佑次郎分析二战前日本不平等的原因时,指出农业和工业之间生产效率差异扩大引起农业和非农家庭收入差距扩大 。苏雪串(2002)认为城市化滞后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提出加速城市化进程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黄祖辉等(2005)利用GE指数分析浙江省1990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过程,认为转移性收入拉大了城乡区域的收入差距。王韧(2006)分析在城乡转换和经济开放的双重约束下,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Baumol(2007)指出贫困是体力和精神的障碍,贫困劳动力的低生产力会产生收入不公。Campano和Salvatore通过研究表明现代部门相对于传统部门的高劳动生产率和真实工资率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
城乡收入差距不仅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从理论上讲,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一切因素都会影响其收入差距程度的变化,这些因素来自于自然、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笔者选取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分析城乡居民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和扩大,把造成城乡居民市场竞争地位不平等的因素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揭示分配理论和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矛盾。
二、理论解析: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平等与城乡收入差距
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产生了不少问题:一类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发达而造成的问题,如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法治才可能根本解决,而不能完全归罪于市场。另一类就是市场本身造成的问题,如我国生产函数中资本要素的效率提高速度是劳动要素的效率提高速度的数倍。如果单纯按要素贡献进行分配,资本所有者和控制资本权力的人,其收入增长速度就远远高于一般劳动力报酬。这是市场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对于在中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市场背景下,注重市场效率的初次分配是以按要素分配为主的,这也是市场均衡配置资源的结果,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市场纠偏”而获得资源本身价值。初次分配追求效率是刺激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在再分配过程中政府的调控和协调,就会产生收入分配的极化问题。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民的农业收入就在很大程度上并非直接受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农产品价格水平的制约,农民的非农收入包括外出务工收入直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但是还要受到非市场的就业限制和户籍限制等。粮食的统购统销和后来的粮食定购制度是国家为实现工业化而掠夺农民,而利用行政手段强制干预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的现实国情,同时农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农产品市场一直是政府强力干预的非完全市场调节的市场。总体上,在竞争性行业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部门,以市场为基础的工资形成机制已基本确立,而在农产品市场是非市场因素起重要作用。
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乃是利益与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社会成员利用市场环境获取利益的客观与主观条件是不同的。在政权软化的情况下,掌握经济与政治稀缺资源的少数人就拥有更多机会和条件谋取私利,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农民阶级一次又一次的被抛弃,苦于没有组织秩序的申诉渠道和政治精英的“集体失声”,农民阶级无力将自身的利益诉求投之前台。因此,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城乡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平衡现象也就越严重。生产建设型财政注定是要注重效率的,也是服务于快速经济发展的,这是发展中国家在谋求发展和赶超过程中的无奈和被迫,通过牺牲“沉默的大多数”来实现工业化,然而这种发展道路对于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向现代化过渡,终究是不可持续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转移支付和公共物品的提供等方面向城镇的收入群体倾斜,明显违背再分配原则。比如,诸多福利基本上只提供给城市居民而非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对于农村低收入阶层来说:一方面是国家总体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财政分灶吃饭与社会事务分级管理体制使得财权和事权高度的不一致,也使农业地区低收入保护更显无力和无助。从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公共财政,到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建立公共财政初步框架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目标,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这是一个需要期待的漫长过程。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收入分配形成机制不合理,再分配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的结果造成。效率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但社会发展还有公平目标、福利目标、人的发展目标等。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公平是社会发展的保证。所以,必须加强收入分配市场化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扭转分配秩序混乱的局面,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三、模型构建、阐释和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4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7》 的资料整理得出。
自1978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极大修复,农民焕发了高昂的热情,农业增产增收,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弥合;至1984年,改革重点向城镇转移,带动的是生产建设型财政支出的大力倾斜。由于农产品市场非自由性和农民非自然流动性以及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城镇居民收入增量增长迅速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量增加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数呈现飞速扩大的态势。
为了分析造成城乡居民市场经济地位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建立如下理论模型:
其中,在方程左边Incgapu,r表示城乡收入差距,在方程右边:I(P)表示由于工业品市场价格和农产品非市场价格所导致的收入差距,I(p)表示由于农业和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所造成的收入差距,I(T)表示国家再分配中转移性收入的不同所造成的收入差距,I(PG)表示由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差异所形成的收入差距。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为了研究的需要,在这里忽略,另外城市居民工薪外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非生产性经营所获得的收入没有纳入研究范围。
首先,来分析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数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7》的资料整理得出。
由图2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1983年以前几乎没有上涨,此后大幅攀升,1995年以后缓慢上升,但是同比都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因为工业品中的农机具、化肥、农药等是农业的投入品,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具有强烈的联动效应,由此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同时,从1988年起,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一直低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大部分年份维持在1988年的价格水平。在1993年-1997年间,由于经济过热,农产品价格指数在1995年上涨到最高点,随着经济软着陆,到1999年下降到最低点。农产品是工业品的投入品和消费品,但是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差距越拉越大,可以看出:在市场交换中,农产品市场贸易条件恶化,工业品侵占了大量农业剩余,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究其原因,我国长期实行的粮食统购政策和粮食出口政策人为压低了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同时一旦我国CPI升高,国家动辄就调节农产品价格,不仅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而且极大地损坏广大农民的利益,这种利用掠夺农民来发展工业造成城乡居民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平等,从而使得农村居民没有享受到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好处。
其次,利用农业和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该产业生产总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该产业劳动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来分析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7》的资料整理得出。
通过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1984年以后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并且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联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可以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同时结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可以发现我国人口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依旧占主导,但是第三产业中的人口慢慢超过从事第二产业人口。在我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出现缓慢下降的态势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其原因在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其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速度。从各国发展工业化的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所形成的城乡居民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平等,第一产业的人口不能顺利地向二、三产业转移。数量庞大的农民、政府对农业的长期投入不足和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必然导致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因此,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农民位于难以扭转的劣势,无法实现经济公平,劳动力的要素价值没有充分实现。
第三,利用在再分配收入中财政转移性收入的差异分析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绝对数呈快速增加,伴随的是城乡居民所获得财政转移性收入差距绝对数也快速的拉大。市场经济体制能产生经济效率和解决有限的公平,但是会出现收入差距问题,需要国家收入再分配来有效协调。以按劳分配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初次分配,也不能完全解决效率和公平问题,同样需要财政再分配职能来矫正市场初次分配的“失灵”。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而我国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异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并且具有明显财政再分配的“逆向调节”作用,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公平目标难以企及。
最后,通过城乡居民所获得公共物品的不同来分析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7》的资料整理得出。
政府是公共物品③的提供者,对于纯公共物品居民是被动消费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准公共产品的资本投入。由于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 我国农村地区准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缺失,但在之后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却始终没有建立起公共物品的正常供给制度。农村地区的分散性和公共物品受益的区域性,这类物品和服务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衰落;地方政府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也没有相应地承担起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责任,而是按照“公共物品的受益原则”将公共物品供给的责任层层下推,大部分的准公共物品,特别是“软”公共物品或者不能有效提供,或者最后由农民自己承担。例如,最主要的地区性公共物品供给,公共医疗、社会保障、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等实质上实行的是农村地区“自给自足”的政策。相比之下,城市公共物品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这种城乡公共物品关系的模糊与颠倒是中国农民负担过重、增收缓慢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1994年分税制的实施对于城乡公共物品提高产生极大的影响: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出现不统一,公共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入锐减;政绩考核的唯“GDP”,地方政府更加注重生产建设型支出,而忽视公共物品投入。在工业化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村地区的准公共物品对于农村市场的开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等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并将在新一轮收入分配中会体现更加深刻的影响。
结论: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居民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所造成;政府的不合理干预扭曲市场价格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和国家工业化政策缺乏发展性和延续性,是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因素;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过低和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投入不足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起到十分关键作用。总之,政府政策,如农产品的价格管制、户籍制度、再分配政策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四、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笔者认为,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城乡居民竞争地位的不平等使得初次分配中无法达到经济公平是主要的、基础性的。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已经形成很大差距的情况下,依靠国民收入再分配无法得到纠正,况且我国再分配政策还具有“逆向”调节作用。因此,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先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要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政府要成为公共型政府。其次,要废除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后,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一)要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政府要成为公共型政府
市场之所以能够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是因为市场主体具有利润最大化的动机,而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地位是实现市场主体最大化动机的前提。城乡居民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市场地位的不平等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正在形成经济结构深层次的危机:一个逐渐强大的经济体和日渐依赖出口的国家,而这正是由于我国城乡居民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平等所形成农村消费能力的不足;城乡居民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平等也是阻碍我国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主要因素,城乡居民市场地位的不平等造成农村居民政治利益发言权的逐渐丧失,影响到我国民主化的进程。政府发挥作用要有边界,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市场是主导,“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要及时调节,所以要构建以公平竞争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的农产品市场。政府要致力于形成和发挥农产品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及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国际上辐射力和影响力,积极利用政府在再分配领域的宏观调控功能,有效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府要成为公共型政府,政府在制定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政策的时候要重视公平。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主要应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农业科技以及流通、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实现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二)要废除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并建立了一系列包括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在内的优惠城镇居民的城乡分割的福利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之所以能够持续,就是因为制度背后大量的隐性福利所导致利益既得者大力反对改革,影响到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城镇化的进程。这种城乡分割的发展政策极大地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沉淀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不能顺利转移出农村或者农业,土地边际生产率递减和众多的农业剩余人口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此外,以此对应的是城镇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保障。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和无法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接增加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进城务工只能是暂时性的或流动的,使得农民在城市没有“根植性”,无法实现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业人口。
改变农民在初次分配中的劣势地位,就要减少农业劳动力。只有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才能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将一部分原有农产品的供给者转化为需求者,从而扩大对农产品支付能力的需求,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而减少农业劳动力就必须要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废除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就业制度的公民平等权,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用市场化推动城镇化,才能够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其他资源的结合,才能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趋于缩小,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的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和生产结构调整提供条件。农业人口的减少可以减少土地的分散性,有利于发展土地集约化生产方式,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农业产值的提升,就会提高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在初次分配中的收入。
(四)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农村居民获得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条件,根本上还要提高农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现阶段,农业发展不仅受到了资源约束,而且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必须根据这种阶段性变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
要从注重产量向稳量提质转变,推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加工能力,实现由初级加工为主向高附加专业化经营转变,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
摘要: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城乡居民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平等造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在分配过程中城乡居民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关系,所以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来加以分析。
关键词:市场竞争地位,城乡收入差距,政策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日)速水佑次郎著(李周译).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5]王韧.城乡转换、经济开放与收入分配的变动趋势-理论假说与双二元动态框架[J].财经研究,2006(2).
[6]陈永正.关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2005(4).
[7]黄祖辉.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收入来源角度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8]蔡?,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4).
[9]刘乐山,何炼成.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解析[J].人文杂志,2005(1).
[10]苏雪串.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
[11]Baumol,W J.O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7(5).
[12]Campano,F.and Salvatore,D.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7(5).
市场竞争地位 篇2
导向是前提
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在于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新闻舆论导向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做一名合格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前提。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树立一个观点”,即要遵循政治导向原则,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一些敏感的问题或者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正确区分法律和政治所反对、允许、提倡的界限;二是要遵循理论导向原则,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讲,我们主张百家争鸣,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意见,这叫做“理论研究无禁区”。但是,“宣传报道有纪律”,即不能与中央的决策唱反调,也不能违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其次是要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树立大局意识、阵地意识,确保报道的整体方向的正确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网络媒体的宣传工作上把好关、把好度。
制度是基础
网络媒体本身就是一个新兴媒体,发展速度非常快,没有成熟的内容管理制度可供借鉴。但在新闻界大家都深知,健全的制度是做好新闻报道和保持导向正确的基础,所以说制度建设对网络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也是至关重要。
我在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工作期间,网站对标题制作、图片上传、相关文章、作者署名、数字格式、新闻连接、原创稿件审核及内容把关等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还将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培养制度化,比如,我们坚持每天的新闻例会制度、编务会制度、策划会制度等等;管理范围涉及从稿费管理到外出采访、从稿件编辑到专题制作、从差错处罚到优秀奖励等全方位的内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都成为网站做大做强的基本管理制度,取得很好的成果。
素质是保障
高素质的采编队伍是做好网络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保障。目前,网络媒体普遍存在报道队伍年轻,缺乏传统媒体经验,从事过新闻工作和具有专业知识的采编人员相对较少的状况,所以在一些大政方针的把握上缺乏经验,在选稿以及编辑工作中容易出现偏差,造成不好的影响。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网络媒体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才能保障新闻宣传工作不偏离航向。我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网络媒体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1. 必须具有“原创性质”的整合能力。网络信息是海量的,如果网络编辑只满足于提供新闻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开展新闻信息的加工服务:不仅是对单一新闻的深度加工,还包括对相关新闻的汇编、整理、提供有关新闻时间或空间上的数据库等其他方面。由于编辑行为注入了编辑人的智力创作,运用了独特的选取和编排材料的方法,并赋予这些材料以新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所以,编辑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编辑作品质量的高低。
2. 必须集各媒体传播手段之所长,熟练使用多种新闻表现方式。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所以网络编辑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手段,根据稿件特点选择报道方式。
3. 必须具有相当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网站内容是由网页组成,大多数网站的网页由技术人员完成,他们主要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不熟悉新闻传播规律。因此,编辑必须了解网站设计原理,注意与技术人员沟通,使网站建设符合新闻传播的特性和需求。就内蒙古新闻网来说,为了充分发挥网站每个人员的兴趣与优势,提升网站的档次,实行频道负责制,新闻、生活、娱乐等每个频道的编辑对各自负责的频道从栏目设置、内容、形式到主次菜单、网页风格、色调等都必须精心设计。这对于每个编辑都是一个挑战。
4. 必须具有驾驭网络交互性的能力。交互性是网络的最大优点之一。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或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在国内,交互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论坛”、“网上民意调查”、“电子邮件”方式的交流等,其中编辑的能力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以“论坛”为例,完全自发的论坛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一般新闻论坛都设有主题,但参与论坛的网民的心态、目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编辑具备较好的把握、引导、判别能力,使网络的交互性能够发挥正面作用,成为引导、服务、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
责任是关键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新世纪社会信息环境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网络媒体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生活产生着日益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很多青少年是伴着互联网长大的,互联网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互联网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作为网络媒体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弘扬正气,倡导先进文化。
新闻网站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我认为在网络新闻的选材上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好自身的定位。首先,主流网络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扩大点击量,增强影响力,对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对外树立本地区良好的外部形象。
其次,新闻网站在新闻的选材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作为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在重大国际国内事件的报道中要紧跟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不摘抄商业网站和境外媒体的消息,不编发未经核实的消息,不炒作社会中不健康的阴暗面,对那些黄色、性、小资情调不报道,不片面追求点击率。要紧跟当地党委政府的导向,报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科学文明的消息,要充分反映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百姓的心声。新闻网站只有集中精力,充分运用自身的条件,知道“为”什么和“不为”什么,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才能化解矛盾,做到帮忙不添乱。
第三,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网站还应利用自己充分掌握信息的优势,建立健全本地资料库,该公开的文件、资料一定公开,便于网民查询了解。另一方面,网络媒体要注重自身的科技含量,提高网页制作水平,以丰富的新闻信息、多彩的背景材料、生动活泼的网页设计增强其吸引力。新闻网站还应认真研究互联网的规律和特点,要下力气办好一批高质量、高品味、有深度的栏目,多转载一些超越性的精神方面的文章。当整个网络媒体能有一种源于物欲而又不为物欲所左右与支配的精神时,我们的网络媒体才担当得起体现“先进文化代表”这样一个崇高的评价。
创新是动力
网络媒体发展到今天,在经历了简单堆砌传统媒体稿件后,逐步发展到信息梳理、体现编辑思想的网络媒体发展之路,同时网络媒体也逐步从幕后编辑走向新闻现场,这是网络媒体在新闻属性上的强化。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网络媒体虽然是基于高科技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而由于这种过分依赖技术造成的被动局面,当然互联网这种技术带来的不便只是相对的,事实上,由于大量软件的使用,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这样就为新闻网站创新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作为内容建设的管理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面对激烈的竞争,网络媒体不断创新的表现形式也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我们的管理思维,以捕捉新技术带给我们的机遇。
当然,由于互联网是一个还在发展的技术,今后的表现形式还远未定型,而网络媒体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很多方面还太成熟。但网络媒体只有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报道队伍,肩负应该肩负起的社会责任,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占领舆论宣传的制高点,并最终成为新闻宣传阵地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市场竞争地位 篇3
一、黑龙江省大豆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一) 大豆种植成本偏高, 比较收益低
根据2014年11月5日的市场报价, 进口大豆的价格约为每吨4100元, 而黑龙江省大豆的价格则为每吨4500元。国产大豆之所以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豆种植成本过高。大豆的种植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其中直接成本主要包括种子费、化肥费、农药费、机械作业费和地租费等;间接成本主要是人工费。
从图1中可以看出, 近五年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持续上升, 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增幅明显加大, 到2012年增幅有所回落。而与成本持续上升不相匹配的是种植大豆的净收益从2010年开始持续下降, 特别是2013年的净收益竟然为-25.31元。成本持续升高, 但是价格增幅较小, 以2013年为例, 2013年与2012年相比大豆种植成本增加了8%, 但是大豆价格却同比下降了3%, 对于广大豆农来说, 种植大豆投入越多损失也就越大, 所以大大降低了豆农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另外, 通过比较近三年黑龙江省三种主要作物的种植净收益可以看出, 尽管近三年来水稻、玉米和大豆这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净收益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水稻和玉米的每亩净收益都远远高于大豆, 如下图所示, 所以从比较利益角度考虑, 农民也会选择种植水稻或者玉米这些净收益高的农作物, 从而导致了大豆种植面积的日益萎缩。
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二) 黑龙江省大豆出油率偏低
大豆加工后的产品主要有两种, 豆油和豆粕。通常情况下大豆的含油量在20%左右, 黑龙江大豆的出油率在14%左右, 豆粕的产出率是80%;进口大豆的豆粕产出率与国产大豆持平, 但是出油率高达19%。以2014年11月黑龙江省哈尔滨的豆油价格是6800元/吨, 豆粕价格为3800元/吨为例, 根据上述四个指标计算, 1吨国产大豆加工后可获得收益3992元, 1吨进口大豆加工后可获得收益4332元, 假设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价格相同, 进口大豆1吨可比国产大豆多获利340元。而实际上进口大豆价格比国产大豆低得多, 所以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 绝大多数的油脂企业都选择使用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 从而使得黑龙江省大豆销路不畅, 与进口大豆相比缺乏竞争力。
(三) 黑龙江省大豆运费高昂
我国的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大多数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 这些加工厂一般生产规模都比较大, 日处理量在1 200吨以上的厂家比比皆是, 如果使用黑龙江省的大豆作为原料的话需要支付昂贵的运费。从黑龙江省往南方城市运输大豆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火车, 而一列50节的火车专列要是专门运大豆, 也就只能运2 500吨~2 800吨, 而且火车的运费要比水路运输费高出很多, 南方企业如果使用国产大豆作为原料的话除了高成本之外还要额外加上运费, 即使不考虑运费的问题, 如果要求铁路局为上海某家大型油脂企业每两天安排一次货运专列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水路运输就是大豆加工企业的首选运输方式, 而进口大豆就是采用水路运输的方式, 这也是进口大豆与黑龙江大豆相比的又一个优势所在。尽管黑龙江省也有不少的油脂加工企业, 但是规模较小而且目前绝大多数已经停产。因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 购买本地大豆成本高于进口大豆, 如果购买进口大豆的话, 和沿海加工企业相比, 要额外掏出一笔运输费用, 增加了生产成本, 等大豆制成成品油之后在销售端也同样面临要运输到南方消费区的成本, 产品也因此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提升黑龙江省大豆竞争力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黑龙江省的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存在诸多劣势, 以至于全省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增强国产大豆的竞争力,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建立农户合作组织以降低种植成本
2012年黑龙江省大豆总产量463.4万吨, 其中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垦区大豆产占总产量的30%左右, 剩余的全部为个体豆农的自发种植, 这就使得豆农在购买农用物资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方面存在诸多劣势。比如, 一般豆农由于资金有限, 在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的时候一般是就近原则, 而且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物资。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鉴别其真伪, 就导致劣质农资坑农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种植户分散, 缺少组织性和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 很少有农户能想到团结起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因此各个大豆主产市县需要指导和支持零散豆农联合起来建立农户合作组织形成一个整体, 这样就可以以整体的名义购买各种农用物资, 由于购买的数量足够大就会在市场上享有话语权, 可以讨价还价, 从而降低大豆种植成本, 一旦农资出现问题也可以集体维权。另外, 建立农户合作组织之后, 一定区域的全体豆农就是一个整体, 这样就克服了原来各家各户使用小型农机具不能深松整地的缺点, 可以使用大型农机设备进行田间作业, 从而降低了人工费和燃油费, 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二) 选择合适的品种和适当的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
2013年, 黑龙江省的大豆单产为131.50公斤/亩, 全国的大豆单产为138.04公斤/亩, 美国的大豆单产更是高达192.60公斤/亩,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大豆的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提高大豆产量, 首先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大豆品种。黑龙江省每年推广的新品种很多, 但是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品种一定要经过认真的考察和试种。好的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对灾害的抵抗能力也强, 在品种选择上不要只是追新, 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品种是最重要的, 比如合丰50、垦丰16等虽然是老品种, 但是适应性和稳产性很高, 也是品种选择时一个不错的备选对象。其次, 选择适当的栽培技术。在大豆生产中, 栽培技术是除品种因素外可人为调控的主要措施, 栽培技术的应用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及效益。农村个体农户采用的“原垄卡”模式适合小型拖拉机作业和小地块作业, 投入较少, 但产量和效益均偏低。在农垦系统广泛采用的大豆“三垄”栽培、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大垄密”、大垄“行间覆膜”四种栽培模式都比农村小农户种植方式增产, 但是各种栽培模式都有其区域性和局限性,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墒情、气候、机械化水平、地块大小、投入水平等灵活采用。
(三) 改善政府的大豆补贴方式以提升黑龙江大豆的竞争力
我国以往对大豆的补贴通常采用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制定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 当大豆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 国家指定粮食加工企业和收储企业以制定的最低收购价格进行收购并给予企业相应补贴。这个政策的本意是保护豆农的种植利益, 但随着国外低价大豆大量涌入, 这项政策导致大豆加工企业和收储企业出于成本的角度考虑而不愿意收购国产大豆, 从而使得国产大豆在与进口大豆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在2014年出台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2014年, 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所谓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就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 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 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2014年5月17日, 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公布了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为每吨4800元。与大豆市场价格分区域确定的方式不同, 试点地区执行统一的目标价格, 目标价格由国家按生产成本加收益, 每年制定一次, 于播种前公布。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农产品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 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 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 可更好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此外, 还可以降低对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补贴, 降低种植其他粮食作物与种植大豆相比的比较利益, 必要时可以将大豆低于玉米的销售收益差额补贴给豆农, 这样可以提高豆农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进一步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
(四) 改变利用方式以增强黑龙江大豆的竞争力
虽然黑龙江大豆的出油率低于进口大豆, 但是其蛋白含量高达40%, 比进口大豆高出2%~3%, 而且黑龙江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 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 所以黑龙江大豆的竞争优势就是非转基因和高蛋白。
大豆是最好的植物蛋白质来源,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猪、牛、羊肉的2倍, 鸡蛋的1.5倍。大豆蛋白质不仅含量高, 而且品质好, 易被人体吸收。此外, 传统的大豆制品———豆腐含蛋白质和钙的量高于牛奶, 而含铁量是牛奶的10—20倍, 豆腐中的钙和铁易被人体吸收, 加上大豆蛋白的降低钙排泄作用, 以及大豆异黄酮的保健作用, 因此, 大豆食品是具有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等功能的保健食品。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均食用大豆一直保持在每年15公斤左右。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近年我国大豆人均食用量仍然偏低, 目前每年人均不足10公斤。由此可见, 国内外消费市场对黑龙江的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有巨大需求。所以作为全国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完全可以避开大豆出油率低于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劣势, 转而发展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的食品加工工业。原来因为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价差而无法生存的黑龙江榨油企业也可以结束自己的两难境地, 适当转产改为大豆食品加工企业, 比如加工豆腐、豆豉、腐乳、豆干等等。大力拓展国内外食用大豆市场, 不但可以提高黑龙江大豆竞争力, 还可以间接降低成本, 使黑龙江大豆步入良性生产和销售循环。
参考文献
[1]关兵, 黄一文.黑龙江大豆产业危机及应对策略[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 (6) .
[2]杨树果, 等.2013年黑龙江省大豆农户种植意愿调查与分析[J].大豆科技, 2013 (3) .
[3]潘文华, 等.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困境与差异化发展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 2014 (2) .
市场竞争地位 篇4
一、第四方物流对企业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促进了物流模式的不断变革,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方兴未艾, 第四方物流又横空出世, 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提供全面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 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进行整合和管理, 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四方物流在概念设计上都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 能做到真正的低成本、高效率、实时运作, 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第四方物流可以不受约束地将每一个领域的最佳物流提供商组合起来, 为客户提供最佳物流服务, 进而形成最优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 为客户带来包括利润增长和降低营运成本的效益。
二、第四方物流的基本功能
第四方物流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 为客户开发和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 将第三方物流加以集成, 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的基本功能有:
1. 供应链管理功能, 即管理从货主、托运人到用户、顾客的供应全过程;
2. 运输一体化功能, 即负责管理运输公司、物流公司之间在业务操作上的衔接与协调问题;
3. 供应链再造功能, 即根据货主/托运人在供应链战略上的要求, 及时改变或调整战略战术, 使其经常处于高效率地运作。
第四方物流使企业可以专注于其核心业务, 保持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 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
三、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1. 具有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的优势, 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 有效地适应需方多样化和复杂的需求, 集中所有资源为客户完美地解决问题。企业可以把整条供应链全权交给第四方物流运作, 第四方物流可为供应链功能或流程的全部提供完整的服务。
2. 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来获得价值。第四方物流作为有领导力量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可以通过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 整合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管理咨询服务商、信息技术服务商和电子商务服务商等, 为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为其创造超额价值。
3. 有助于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客户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改善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共享程度, 整合供应链服务商的信息设备、技术和资源, 也有助于改善政府物流管理相关部门的信息化水平, 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四、第四方物流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 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简单地说, 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可见,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长久竞争优势的源泉。由前述可见, 采用第四方物流, 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 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将物流等非主要业务进行“业务外包”, 使快捷、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得以实现, 从而极大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所以第四方物流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五、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 都必须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市场。在这样的市场态势下, 企业如果想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并进而追求向国外市场的扩张, 就必须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培育, 因而必须更多地依赖于物流外包。第四方物流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第四方物流必将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摘要: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对一个寻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 是企业的生命线, 具有不同寻常的战略意义, 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企业应该把自己从纷繁复杂的物流中解放出来, 不断增强其核心能力, 提高领域内竞争力。第四方物流可以使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 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核心竞争力,物流
参考文献
[1]李柏林: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及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 2006, (01)
[2]陈鑫铭: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物流问题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1)
[3]徐波张书伟:新经济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6, (10)
[4]钱文华但斌张旭梅:面向第四方物流的虚拟物流企业[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11)
[5]毕晓航焦永兰:第四方物流的特点和运作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 2005, (11)
[6]黄民发:供应链管理新模式:第四方物流[J].科技创业月刊, 2003, (06)
[7]陈晓红温品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刍议[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5)
市场竞争地位 篇5
纳爱斯公司算得上是中国洗涤行业发展道路上一辆行驶的战车,不断推动着中国日化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日化行业竞争逐渐激烈,而纳爱斯公司的发展一跃成为行业的霸主,使日化产业的竞争结构产生了变化,也使得日化产业进入洗牌时代。
纳爱斯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根据市场竞争状况,精准的采取行之有效的竞争策略,进而不断取得相对竞争优势:.
(1)技术创新:纳爱斯创业产品——雕牌超能皂,通过技术创新,对原来市场主流黄肥皂进行彻底的改性、改良,增强去污力,抓住了市场需求,掀起了一次蓝色风暴。
(2)成本领先:纳爱斯通过了引进世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大宗原材料实行招投标制度,降低采购成本,进行全国生产基地布局,根据消费市场半径实行“销地产”,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一系列举措,做到同样的质量成本最低,同样的成本质量最好。
(3)实施“品牌战略”,创立了“纳爱斯”、“雕牌”两大全国知名品牌,其市场影响力,认同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品牌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爱斯能够逼迫竞争企业做出强烈的反应,从而改变竞争策略,使日化产业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激烈,而这种情况也会给纳爱斯带来不一样的挑战:
(1)资本竞争
资本是我国洗涤企业竞争上不可缺少的。资本竞争的必然性,一方面是我国日化产业中企业间相互竞争的结果,在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国内的日化行业进入重新洗牌阶段,需要以资本为基础,对市场进行重新分配;另一方面也是竞争国际化的结果。
(2)品牌竞争
品牌是日化企业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中国产品的质量与国际质量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减小,质量已经不是产业间竞争的主要因素,代表企业文化的品牌成为企业间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品牌文化能够显示出企业的个性以及文化内涵,扩大品牌之间的差异性是提高整个日化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与前提。
(3)技术竞争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物质文化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消费上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对产品的要求更加追求完美。想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最基础的保障,科技竞争是当前社会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日化产业的流通有多种方式,具体流通形态形式见下表:
二、纳爱斯集团竞争优势地位带给我国日化行业的启示
1. 在产品、营销及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
当今世界中的知名品牌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善于不断创新。经过观察了解国内外著名品牌的发展路径与历史,如果要发展成为人尽皆知的著名品牌,创新十分重要,只有创新才能引领企业一步步走向成功。
2. 实施品牌战略、发展优势品牌
品牌的较量,本质上就是关于影响力的竞争。消费者在信息选择上存在一定困难。哪一个企业的品牌认知度高,谁就会成为消费者的选择。对于某一领域内的商品,消费者一般能记住的品牌大概只有5到7个。排在消费者心目中第一位的市场占有额可能比第二位高出一倍。当一个产品使新观念进入人们的思维中时,这个品牌就成功了一大部分,但是品牌同样必须具备不同的形象特点,否则只能够维持短期效果,只有真正引领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才能抢占市场先机。
3. 树立品牌文化
一个优秀品牌主要受其品牌张力的影响,品牌的张力是指品牌在消费者思维意识的影响力,当消费者想购买这一类产品的时候,这个品牌会被消费者不自觉地列入候选单中。消费者每天都会接受大量的相关信息,如果品牌形式内涵方面存在足够的吸引力,就更容易在消费者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也能够让消费者及时的明白,要什么功效,就应该用什么品牌。
4. 寻找空白生位,产品多元化发展
当企业的实力竞争差距较大的时候,要采用相应的战略手段。纳爱斯公司针对中国儿童牙齿健康状况,特别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和水溶性矿物盐等营养成分,强根健齿,帮助儿童牙齿健康成长,选用温和的高档软性硅磨料,加倍呵护儿童幼嫩的牙齿和牙龈;鲜纯草莓味,粉色水晶珠光膏体,有营养,好味道,多年来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同时公司还根据男女口腔情况的差异,将牙膏分为男士牙膏和女士牙膏两种。当前日化用品行业针对孕妇使用的产品接近空白,在孕妇日化产品中多做文章,这是日化产业中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男士日化市场也存在很多空白。
参考文献
[1]马吉山.中外日化行业中外企业竞争分析[J].2009.
[2]周丽君.宝洁纳爱斯终端争夺战[N].第一财经日报,2006(5).
[3]干春晖.并购案例精粹[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地位研究 篇6
信用评级是由独立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对影响评级对象的诸多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就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偿债意愿进行的综合评价。信用评级结果以信用等级①来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仍然是银行信贷,因此国内除大公、中诚信、联合、新世纪②等四家较大规模的评级机构以债券评级为主外,其余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均以信贷市场的借款企业信用评级为主。近年来,银行市场竞争的日渐剧烈,越来越多的银行把客户定位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因而银行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结果需求很强烈。但是,信用评级机构目前的市场地位使得其难以做出完全独立的评级结论。那么在信贷市场上,信用评级结构究竟发挥着多大的作用呢?
本文主要从当前信用评级市场上信用评级机构、商业银行以及被评级的借款企业之间的关系来阐述信用评级机构所处的市场地位,及其市场地位如何影响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性,进而导致信用评级结果质量的下降。
一、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地位的“非独立性”
信贷市场信用评级的参与主体包括信用评级机构、商业银行、借款企业以及主管部门。首先信用评级机构需在主管部门处备案才能成立,且需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评级机构业务来源渠道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推荐客户或指定客户到其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会选择几家信用评级机构认定为合作机构,借款企业申请贷款时,可以从中选择一家进行信用评级。因此,信用评级机构需得到商业银行和借款企业的双重认可,其业务来源才有保障。
商业银行是信用评级结果的需求者,但目前利用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来控制风险的商业银行比例很小,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依赖自身的内部评级系统。随着城市商业银行争夺客户的竞争日益剧烈,为简化手续及降低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大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也主要通过内部评级来控制风险。仅有少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当地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要求借款企业进行外部信用评级,而商业银行出自于自身风险控制需要而产生的对借款企业信用评级结果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从商业银行与信用评级机构合作的动机看:部分商业银行仅是出于满足主管部门的要求,是形式上的需求,由此导致这部分商业银行对信用评级结果不重视,甚至存在商业银行信贷人员要求评级机构给予某些借款企业较高的信用等级,以满足其放贷金额、利率等方面的要求。也有部分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外部信用评级是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需要,要求部分贷款金额较大,信息不透明度较高的借款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此时,商业银行与信用评级机构处于一种协调合作、互相补充的关系,对信用评级结果的质量较为重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银行的总分行、支行或不同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往往会直接影响信用评级机构对借款企业的信用评级结果。要求借款企业进行外部信用评级往往来自于商业银行总行风险控制部门对分行和支行信贷风险控制的需要,而分行和支行则更重视发展客户,忽视风险,而信用评级机构的被评对象主要来自于分行的推荐,因而在评级过程中其评级结果既要满足支行信贷部门的市场发展需要又要满足总行的风险控制需要,从而导致评级结果不准确、不公正。从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角度看,信用评级结果应该充分地揭示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从谨慎性原则出发,信用等级应“就低不就高”,但商业银行对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不重视及商业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从需求的角度上降低了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信用评级结果的质量。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借款企业缴纳的评级费用是其收入来源。而借款企业作为被评级对象,评级结果直接影响其借款的成功与否,为了达到银行放贷要求的信用等级,借款企业会通过隐瞒信息或金钱与级别交换的方式来换取较高的信用等级。如果信用评级机构不能满足其要求,则意味着客户的流失。目前,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众多,仅在人民银行备案的评级机构就有80 多家[1],市场竞争激烈,有限的客户资源成为信用评级机构竞相争取的对象。虽然商业银行指定少数几个评级机构,但即使这样,借款企业也会从中选择级别较高,收费较低的评级机构,因而信用级别公开买卖、超低价恶性竞争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地位对信用评级结果的影响
中国借款企业信用评级业务的主管部门为中国人民银行,但中国人民银行也仅发布了《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作业管理的通知》等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无法有效地解决借款企业信用评级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无法确保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信用评级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无法杜绝信用评级市场上的种种不规范行为。
信用评级机构的生存依赖于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其市场地位具有“非独立性”,影响了信用评级的公正性、准确性。而要发展信用评级行业,保证信用评级结果的公正性,独立性,必须要建立良好的信用评级市场环境。首先明确监管主体,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应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完善信用评级质量的评价标准,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将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等级与银行贷款的违约率相联系。同时逐步建立针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化评价机制,维护信用评级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建立信用评级机构的合规经营准则,对评级人员的行为操守加以规范。
摘要: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地位具有“非独立性”。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信用评级的有效需求不足、对外部信用评级结果不重视、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和借款企业对高信用等级的偏好影响了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降低了信用评级结果的质量。
市场竞争地位 篇7
一、保持快速发展, 提升营销效能。
进一步加快规模效益发展, 快速提升增量市场份额, 深入挖掘存量市场价值, 持续加强精细化营销管理, 全面提升营销效能。
二、推进业务转型, 拓宽发展空间。
培育和满足客户全方位信息需求, 提高互联网增值业务、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开发推广能力, 以创新驱动发展转型, 不断拓宽发展空间。
三、优化服务机制, 提升客户价值。
以客户感知为中心, 打造服务领先优势, 不断提升客户价值。优化客户导向的大服务机制, 调整服务指标布局, 调整质量评价模式, 进一步推动服务渠道转型,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线服务、微博等新型服务渠道作用, 拓宽客户服务接触点。提升VIP客户贡献度, 继续强化VIP客户有效服务, 建立VIP客户专属产品体系, 依托VIP客户端系统加强和VIP客户的沟通。
四、加强网络管理, 提升客户感知。
以“提升网络支撑能力, 优化资源使用效率, 快速响应市场前端”为目标, 进一步打造差异化竞争网络优势, 提高网络运营效能。
五、加强基础管理, 改进工作效能。
深入推进管理提升活动, 完善绩效考核管理, 深化一体化专业管理体系建设, 推进财务精细化管理, 加强企业风险管控, 提高工作效能。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实现和谐发展。
市场竞争地位 篇8
一、中国入“市”的必要性分析
1. 入“市”与反倾销息息相关。
由于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使得中国企业在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时处境极为不利, 不但败诉率高, 而且被裁定的反倾销税也让很多企业难以承受。
我国是国际歧视性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从1995年到2003年12月30日, 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在全球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为15%左右, 中国连续7年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其中, 70%的立案被采取反倾销措施, 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困扰和伤害。
根据WTO关于倾销的定义: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 (normal value) 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 并对进口国相关工业造成了损害的行为。当出口国被定性为“市场经济”时, “正常价值”便以出口国国内同类产品的价值来衡量;但若出口国被视作“非市场经济国家”, 进口国的调查机构便可引用与出口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 (替代国) 的成本等数据, 用来计算“正常价值”, 从而确定倾销幅度 (即“正常价值”与出口价之差) , 并据此来施以相应的惩罚措施 (通常是增加关税) 。
由于在选择替代国时的随意性很大, 出口国若被视作“非市场经济”, 有关倾销的投诉便比较容易确立。由于替代国的成本通常是高于中国的生产成本, 形成“中国产品的销售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的结论, 从而“倾销”罪名成立。接着, 就要对“倾销”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从而使得中国的产品失去其价格竞争力。在上个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案中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计算成本的。当时的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的20倍不止, 中国产品价格自然被计算成反倾销。这一措施迫使中国的彩电企业退出了欧盟市场。
虽然是否具有市场经济地位不是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但会增加我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诉讼的成本, 降低我国企业胜诉的可能性。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生产成本低和出口产品的廉价, 这也是我们的重要竞争力所在, 而不具有市场经济地位则导致在反倾销诉讼中要选择替代国 (如美国对我国彩电反倾销选择的替代国是印度) , 这些替代国的生产成本往往远远高于我国, 我国企业要想胜诉难度大大增加。而若不用替代国, 则我国企业又需证明自己 (或本产业) 是市场化的, 应诉成本也会增加。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 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利于外贸进出口的发展, 有利于防范和减少国外针对我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
2. 入“市”可助催进一步改革。
与加入WTO、借助外力推进改革的思路相仿, 我们可将美国、欧盟提出的一些市场经济标准作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外部动力, 推进我国服务贸易 (如银行、保险、电信等) 的进一步市场化。
二、中国入“市”的可能性分析
1. 高层异常重视。
“入市”问题已引起中国高层的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0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同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总统克劳斯、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举行了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温总理呼吁欧盟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7月底在中美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敦促美国方面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2. 现实不容置疑。
2003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测算, 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深度与广度都在不断增强, 2003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为73.8%, 而2001年为69%, 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已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眼下, 中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都在不断提高, 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现实严重背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基于此, 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77国已宣布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3. 程序已经启动。
美国在今年7月底召开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表示将争取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盟与中国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也举行了多轮磋商。
三、中国入“市”的艰巨性分析
1. 入“世”协议的不利性:
事情起因于我国签署的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其中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规定:“如接受调查的生产者不能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 则该WTO进口成员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 此项规定“应在加入之日后15年内终止”。换句话说, 在我国应对国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时, 15年内不自动具有市场经济地位;若要取得市场经济地位, 需重新得到进口国的承认。所以, 所谓“市场经济地位”, 本来只是中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和反补贴时的一个专业问题, 现在却似乎演变成了是否承认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问题, 是否承认中国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的问题, 其中的政治、外交因素明显上升。
2. 入“市”标准的多样性:
根据现代经济理论对市场经济的主要概括, 从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出发, 借鉴美国、欧盟、加拿大反倾销对市场经济标准的法律规定, 可概括出五条带有共性的标准: (1) 政府作用问题。即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说要政府行为规范化; (2) 企业权利与行为问题。归根到底, 就是企业在产销行动中, 行为是市场化的还是行政化的; (3) 投入要素的成本与价格问题; (4) 贸易问题。欧美等国关心贸易活动包括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环境与条件, “即贸易环境公平化”; (5) 金融参数问题。欧美等国特别关注反倾销的被调查国利率和汇率这两大金融参数的形成和适用范围中的公平性, 进而涉及这些参数形成基础即金融体制的合理性问题, 这一点可归纳为“金融参数合理化”。
这五大因素是人们对市场经济标准的共识。但这五条标准本身是大体上的、粗略的、有差异区间的。
事实上, 每个国家都有其不同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 国际上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市场经济国家标准, 要与每个标准互有差异的国家谈判市场经济地位本身就与“入世”一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 入“市”标准的复杂性。
据中国海关统计, 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9.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078.2亿美元, 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美贸易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中美建交已30年, 30年的风风雨雨揭示了两国的贸易问题不会是纯粹的经济问题, 它是美国全球战略关系调整中的一部分, 是一个安全问题, 其核心是政治问题。因此美国对外贸易行为实际上负有政治甚至意识形态使命。
同样在欧盟内部, 对中国“入市”也存在着不同意见。欧盟化学工业委员会声称, 只有完全达到反倾销基本法的规定, 中国才能被授予市场经济地位。而目前中国距这一标准相差甚远。此外, 扩大后的欧盟在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将会有更多不同的声音。
四、积极应对, 力争早日入“市”
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应该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并举。在政府宏观层面解决没有实质性突破的前提下, 寻找一个微观层面解决问题。指导行业和企业在个案应诉中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也是一个突破口。但行业和企业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只是过渡手段, 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根本出路还在于中国争取到市场经济地位, 但是行业和企业的个案突破, 有助于国家层面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1. 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
政府部门要以服务于企业为共同目标, 明确和加强自身的服务职能、协调职能, 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要建立本部门、本地区的预警机制, 全面、及时、准确掌握本地区、本部门在重点市场、重点领域的进出口情况, 逐步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预警应对机制。
从微观看, 政府应鼓励行业和企业先取得外围突破, 再谋求整体的成功。如在美国商务部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首次听证会上, 机电商会即提交报告要求美方承认中国机电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2. 行业协会的到位运作:
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外贸企业的协助, 认真研究出口目的国的反倾销法规, 互相协调出口产品数量和产品价格, 避免不必要的反倾销案。对出口产品在国外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等方面信息提前作出预报;当售价过低、销售量增长过快、或出口量占该国同类产品进口量的较大比例时, 行业协会应与企业一道采取措施。
3. 外贸企业的严格自律:
出口企业要严格自律, 不靠大打出口价格战、互相倾轧、恶性竞争占领国际市场。应认真研究分析国外反倾销法规的主要内容、条款对我国主要产业、部门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影响, 彻底弄清产业冲击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内部的, 还是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产生的;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对外开放引起的, 还是入市引起的, 以便提出相应的对策。
4. 保障机制的充分运用。
积极宣传中国对外贸易法, 让企业更多地利用外贸法及加入WTO后, 用WTO的一系列保障机制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具体可引用的有:A.1994年GATT第19条保障条款授权其成员在履行WTO义务时, 对开放市场引起的损害或损害威胁可提起保护。B.1994年GATT第20条普遍例外允许为保障动植物、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实行符合WTO的保护。C.可引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D.利用WTO关于“不可诉讼的补给”尽快扶持企业的竞争力, 如加大对“R&D”的补贴、经济结构调整中再就业的补给、环境保护补贴等。E.利用GATT第18条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援助, 对“特定工业”实行过渡期保护。此处“特定工业”不局限于“幼稚产业”。F.利用GATS逐步自由化及相关保障条款、例外条款保障服务市场开放后的经贸利益。G.利用WTO其他协定、协议相关条款保护国内市场公平竞争。
健全我国针对进口商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裁定机制。对那些无故对我出口商品启动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地区采取必要的对等措施。
5、预警系统的尽快建立。
建议有关方面尽快建立市场逐步开放后的预警系统, 密切关注、跟踪其他国家产品、服务进入中国的状况及影响, 并了解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服务执行WTO协议的情况, 以便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