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4-12-05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共12篇)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篇1

一、展厅变身电影院

2012年12月18日至28日,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携手“影弟工作室”与“中国独立影像档案馆”, 为天津美院师生带来艺术空间独立放映联盟 (ISAAS) 第二季放映, 即“艺术运动存在吗?——影像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张献民、左靖共带来了23部独立电影, 包括王小帅、吴文光、温普林、贾樟柯等导演的作品。活动开幕当天邀请到两位策展人及开幕纪录片《暖冬》的导演郑阔莅临现场, 与广大师生就此次放映主题和《暖冬》一片的拍摄缘起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活动开始前, 美术馆针对此次展览特地购买一对大功率高质量的音箱, 布展人员将美术馆3FB展厅的活动展壁进行调整, 前后十排长条凳 (一排大概可坐10人左右) 依次列开, 将射灯关闭, 整个展厅一片漆黑, 投影机的白色光束打在3米见方的白色展壁上, 营造出恰到好处的氛围, 让观者真有一种置身电影院的感觉。

二、艺术空间放映联盟

许多中国的独立电影不但能够形象地描述当今社会的不同面貌, 而且可以表现出其介入现实的勇气和深度。非常值得一提的是, 不少独立电影作品对电影艺术的坚持, 在当今显得十分珍贵。1980年代至1990年代, 中国独立电影刚刚萌生 , 走到今天, 已有20多年的历史。期间, 产生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回顾独立电影开始的十年, 缺乏顺畅的渠道与公众交流。直到20世纪末, 这种局面才有所转变。今天, “当DV的普及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独立影像’制作者的时候, 重新回顾20年来中国独立影像的进程, 我们感受到的肯定既是一种技术的进步, 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影像, 这样一种‘专业’的、‘垄断’的、‘贵族’的话语表达方式, 如今已经平凡化、普及化、大众化了,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有了影像表达的权利和能力, 就像文化普及、文盲减少以后, 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权利和能力一样。中国的独立影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然而, 独立电影的被认知的程度和传播的范围仍然十分有限。

针对上述情况, 艺术空间放映联盟于2010年成立, 发起人为张献民和左靖。旨在传播当代具有独立精神的创造性影像, 组织全国各地的大中型艺术空间对中国独立影像作品进行巡回放映, 增加独立影像与当代艺术界的交流。同时, 在现有的传播基础上, 有效组织并整合资源, 更好地实现独立电影作品的价值。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极力推动下, “艺术运动存在吗?——影像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影像放映活动得以在天津美院美术馆举行。这是艺术空间独立放映联盟首次以展览的方式走进大学校园的美术馆。此前, 艺术空间独立放映联盟还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中心地带的视空间、广东时代美术馆、深圳OCAT当代艺术馆和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等地巡回放映。但以展览的方式走进大学美术馆尚属首次。

三、大学中的美术馆

目前国外大学大多有着属于学院自身的美术馆, 它们与其他公众美术馆相似, 都对全社会不同阶层人士开放, 同时兼具美术馆的基本功能。当代的高等教育体系里, 美术馆的设立已经成为国际上综合类大学的重要项目。国内能拥有自己美术馆的大学尚属少数, 除了几大美术院校外, 其他大学几乎还没有设置美术馆机构。即使有也是比较单一的展示和陈列, 缺少策划、收藏和对外交流。然而, “我国的综合类高校里普遍没有设立美术史系与开展独立的美术史研究或建设美术馆, 这是需要引起国内高校决策者与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千秋功业。4”

在大学美术馆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关于视觉文化与艺术品跨学科的学术研究, 因此, 对视觉材料的收集和收藏显得至关重要。同时, 装置、影像等当代艺术形式也迫切需要走进大学。目前看, 我国还没有任何大学美术馆设立影像部之类的新媒体艺术专业机构, 也没有成规模的收藏, 更谈不上研究。基于以上原因,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决定尝试开展一系列的独立电影放映活动, 并着手介入影像艺术作品的收藏工作。

四、结论

30年来的实践表明, 对艺术领域中的生存权与表达权的相关记录与表现从来就是, 现在仍是独立电影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就这点而言, 独立电影作者的身份与艺术家的身份在此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此, 可以肯定地说, 这些影片的拍摄、传播, 以及我们今天为此付出的相关努力, 与它们拍摄的对象一起正在成为论证艺术运动之所以存在的有力证据。

注释

1[1]“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中期的好莱坞。当时的Hollywood由所谓“八大电影公司”所垄断, 一部电影拍摄的运作遵循步骤严谨的“制片人制度”。这种“制片人制度”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 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 因此, 尽管这种制度为电影事业带来的大量资金, 但也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发挥空间。于是, 一批电影人摆脱“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 自筹资金, 甚至自己编写剧本, 自己担任导演, 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 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

2[2]王璜生主编, 大学与美术馆:美术馆的公共性与知识性[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3[3]詹庆生, 尹鸿.中国独立影像发展备忘 (1999-2006) [J], 文艺争鸣, 2007 (5) :100.

4[4]王春辰.美术、美术馆与大学美术馆[J], 世界美术, 2009 (1) :2.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篇2

【鲁迅美术学院专业】鲁迅美术学院招生网站-鲁迅美术学院分数线

一、学校自然情况学校全称:鲁迅美术学院办学地点及校址:书法学、中国画、影视摄影与制作、美术学、绘画(含版画、水彩、油画专业方向)、雕塑、摄影、环境设计(含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方向)、产品设计(含工业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在沈阳校区办学,具体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十九号,邮编:110004;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中日合作办学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服装制板)在大连校区办学,具体地址:大连市金州新区金石滩金石路39号,邮编:116650。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层次:本科。学习年限:雕塑专业学制为五年,学习年限最长为八年;其它专业学制为四年,学习年限最长为七年。办学形式:全日制。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46.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0.2万平方米,专任教师529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194人,教学仪器设备值4834万元,图书56.7万册。

二、计划特别说明经批准有语种限制的专业及允许招生的语种:各专业不限外语语种。有男女生比例要求的专业及限制比例:(国家允许限制男女生比例的艰苦行业专业允许,其它专业不允许)男女生比例不限。

三、专业设置说明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制科 类授予学位门类130405T书法学四年艺术文艺术学130406T 中国画四年艺术文艺术学130310动画四年文理兼招艺术学130311T影视摄影与制作四年艺术文艺术学130401美术学四年艺术文艺术学130402绘画四年艺术文艺术学130403雕塑五年文理兼招艺术学130404摄影四年艺术文艺术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四年文理兼招艺术学130503环境设计四年文理兼招艺术学130504产品设计四年文理兼招艺术学130505服装与服饰设计四年文理兼招艺术学130505H服装与服饰设计四年文理兼招艺术学130507工艺美术四年文理兼招艺术学130508数字媒体艺术四年文理兼招艺术学

四、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说明本科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鲁迅美术学院本科毕业证书,达到鲁迅美术学院学位授予标准的颁发鲁迅美术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五、收、退费说明

1、学费收取标准: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并办理收费许可的标准向学生收费。美术史论专业、文化传播与管理专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业每生每年8000元,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每生每年13000元,其它各专业每生每年14000元。

2、学费的退费办法: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

3、学生在学期间实行奖学金制,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助学金制。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经教育部批准(批准书编号:MOE21JP2A20111125N),我院与Educational Foundation Bunka Gakuen, Japan(日本文化学园文化服装学院)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12年起开始招生,在本校同批次录取,办学地点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国际交流中心,2014年计划招生120人。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专业方向、服装制板专业方向),专业代码为130505H。毕业颁发中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日方时尚高度专门士(本科)毕业证书。此合作办学项目经教育部批复为本科学制4年(2+2),即在我院学习专业课2年,在日本学习专业课2年。鉴于招收的新生无日本语基础,学生赴日学习前须通过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之规定留学生日本语二级水平测试。综合以上情况,为达到中日双方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采用学分制进行培养,我院提供日本语专门培训服务(经物价部门批准、收取相应培训费用),学生依据自身日本语水平自愿选择参加,由日本文化学园日本语专门学院指定教师授课。在日本语水平达到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后,进入基础专业学习阶段(不分专业方向)。在我院修满专业学分并通过日本法务省之规定留学生日本语二级水平测试后,进入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根据个人意愿分专业方向进行学习,最后回我院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因个人日本语测试,或课程不合格等原因,不能按期赴日本学习,经批准可重修相关课程,再不合格者则根据个人志愿选择以下两种方式完成学业。

1、在大连校区国际服装学院继续读完剩余课程直至毕业,由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教师授课。颁发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修了”证书,鲁迅美术学院本科毕业证及学位证,原学费不变。

2、根据我院高考相关规定进行艺术专业加试,合格后转入我院染织服装设计艺术系服装设计专业三年级直至毕业,只颁发鲁迅美术学院毕业证及学位证,学费按转入专业标准执行。学费标准暂定为国内学习期间约38000元/年,日本一年学习期间学费按赴日当年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标准执行,最终以省物价部门批复为准。

七、招生录取规则说明

1、调档比例:全部投档。

2、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其它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院校志愿录取办法我院2014年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我院按考生文化课高考原始分计算,外省文化课高考总分不足750分,按折合后的750分计算。在文化课成绩达到我院要求的基础上,对考生的品德素质、身体状况考核合格后择优录取。中国画、版画、水彩、油画、雕塑专业方向的文化课总分最低控制线350分,外语单科分数线为65分,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书法学、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文化课总分最低控制线350分,外语单科分数线为65分,按专业课成绩80%与文化课成绩20%的综合分择优录取。美术史论和文化传播与管理专业方向文化课总分最低控制线350分,外语单科分数线为65分,语文单科分数线为90分,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中日合作办学的服装设计、服装制板专业方向文化课总分最低控制线380分,不设外语单科分数线,按专业课成绩乘以3再加上文化课成绩的综合分择优录取。文理兼招的专业方向按照成绩统一排名录取。录取过程中如果出现并列情况:(1)书法学、中国画、版画、水彩、油画、雕塑、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录取文化课总分高的考生;(2)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中日合作办学的服装设计、服装制板专业方向录取专业课总分高的考生;(3)美术史论与文化传播与管理专业方向录取美术作品赏析论文成绩高的考生。

4、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不承认省招考委关于加降分的规定,各专业方向成绩排名第一的辽宁省或外省考生文化课总分最低控制线可降5分,或外语单科分数线降5分参加排队录取(不包括美术史论、文化传播与管理专业方向)。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录取时依据分数优先原则,按照考生报考我院专业加试时的志愿顺序录取(单独报考中日合作办学的服装设计、服装制板专业按照志愿优先原则依据成绩录取,兼报中日合作办学的服装设计、服装制板专业按照考生报考我院专业加试时的志愿顺序依据成绩录取)。

6、联系电话、网址联系电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篇3

一、教学组织

1. 场馆联系

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到美术馆上美术欣赏课,需与馆方沟通,争取得到安全保护、参观教育、现场体验、与画家互动等方面的帮助。另外,也需要向馆方了解展讯、画家信息和作品信息。

2. 交通费用

校外教育活动所需的交通费用,一般由学校公用经费支付,或者由班上的家委会来承担,即由家长负责。我校争取了家委会的支持,由他们来组织发动家长,筹集交通费用,安排接送车辆。

3. 安全措施

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安全措施,将活动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制定了《组织学生到美术馆上美术欣赏课的安全措施》;争取班主任的支持,让班主任共同组织参与;争取家委会的支持,邀请几名家长义工共同做好安全工作;争取馆方合作,由他们做好馆内的安全工作;分组跟踪,责任到人;做好参观前、中、后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提示。

二、教学方法

1. 参观前:引导学生主动搜集、了解展览信息

搜集展览信息。参观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展览的信息,如画家个人展览,则需了解画家的基本信息、风格、创作历程、代表作品等。我组织学生参观“山月丹青——纪念关山月诞辰100周年展”,参观前,布置学生搜集关山月的简介、人物评价、代表作品评述等方面的信息。

交流展览信息。我组织学生参观了“广东省第六届版画展”,参观前举行了展览信息交流会,刘文迪同学介绍了版画的种类,朱子鹏同学介绍了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刘晓欣同学介绍了版画作品下方的信息,等等。

讨论文明事项。我与学生达成如下参加美术馆的文明六要素:一是脚步轻,不追逐打闹;二是声音低,不大声喧哗;三是手勿触,不用手触摸;四是礼相让,不影响他人:五是爱卫生,不随地丢垃圾;六是爱公物,不损坏物品。

2. 参观中:引导学生文明感受、交流艺术作品

明确文明欣赏的要素。学生到了美术馆,先集中合影留念,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简短的安全事项和文明行为进行教育。

讲授美术欣赏的方法。我先引导学生阅读展览前言,分析前言中所表达的各层意义,从中获取的信息,这也是启发学生如何撰写展览前言的直观教法。其次,引导学生自由欣赏几幅作品,从整体上有个大概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启发学生从八方面进行欣赏:观察画中的内容;观察作品的构图;观察作品所用材料;观察作品所用的色彩,若是黑白,感受黑、白、灰三者的关系;思考作品想表达什么;试着给作品取名字,看看作品卡中的信息;观察作品中的局部表现手法;结合所收集材料和现场提供的信息,了解作品的创作活动和创作过程。

感受、交流美术作品。学生分成4人小组,按上述欣赏方法,自由感受、交流、比较艺术作品。教师分别到各小组了解他们的欣赏情况,引导他们积极观察和认真分析,以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增加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提高了欣赏能力和评述能力。

观察、临摹大师作品。这对加深学生的认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提高绘画技能都有积极的帮助。

安全、文明行为检测。参观即将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对安全和文明行为进行检测,并作简要的参观小结,及时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 参观后:引导学生积极分享、交流参观收获

完善临摹作业和撰写心得体会。参观艺术作品展览,特别是临摹大师的作品的时间有限,回到学校后,我引导学生继续完善临摹作业,鼓励学生在临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内容,与大师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创作。除了用画笔表现参观感情外,也鼓励学生撰写参观心得体会,谈谈各自的感想和收获。

举行参观美术馆交流会。展示学生与大师合作的艺术作品,以及用文字表述的心得体会,将美术欣赏课推向另一个高潮。从中激励学生完成美术作业和参观心得体会,进一步加深对画家、艺术风格和作品内容的认识,再次为学生提供表述的机会,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常去美术馆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能力、人文素养和表现能力等。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篇4

1918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积极倡导下创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开办的美术学府。此后在中国20世纪早期社会大变革的特殊历史进程中,几经合并、停顿与重建,直到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艺专”时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阶段,奠立了美术教育与教学的最初形态。

然而目前对于“艺专”时期并无系统、专项的学术梳理与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馆藏品整理与研究中,发现部分“艺专”时期师生的作品,籍此为基础,我们推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平艺专精品展”。本次展览项目入选文化部“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季”项目。

本次展览是精品展的第一回展,展出了馆藏北平艺专师生的油画精品三十余幅,其中包含中国美术史上的众多重要人物的作品,如吴法鼎、李毅士、徐悲鸿、吴作人等,其中许多作品为国内近年首次展出。本次展览的展品珍贵,视角独特,是对北平艺专历史的一次回顾、梳理、重新发现和较为系统的展示。希望对于重新认识北平艺专时期的美术,挖掘北平艺专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意义产生积极意义。

作者:吴作人年代:1933年尺寸:110×140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徐悲鸿年代:1924年尺寸:52×44cm类型:纸上油彩

作者:吴法鼎年代:约20世纪20年代尺寸:94×63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李毅士年代:1920年尺寸:70×130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李毅士年代:1920年尺寸:117×76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孙宗慰年代:1940年尺寸:直径45cm类型:木板油彩

作者:孙宗慰年代:约20世纪40年代尺寸:直径45cm

作者:吴作人年代:1933年尺寸:150×100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萧淑芳年代:1933年尺寸:50.5×35cm类型:木板油彩

作者:李宗年代:1947年尺寸:63×80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常书鸿年代:1942年尺寸:46×61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萧淑芳年代:1935年尺寸:46×30cm类型:木板油彩

作者:常书鸿年代:1942年尺寸:79×64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孙宗慰年代:1947年尺寸:59×40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孙宗慰年代:1943年尺寸:65×85.5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孙宗慰年代:1942年尺寸:82×121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艾中信年代:1947年尺寸:38×70cm类型:木板油彩

作者:齐振杞年代:约20世纪40年代尺寸:40×52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孙宗慰年代:1947年尺寸:56.5×27.5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齐振杞年代:约20世纪40年代尺寸:40×50.5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齐振杞年代:约20世纪40年代尺寸:64×85.8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齐振杞年代:1948年尺寸:67×85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齐振杞年代:约20世纪40年代尺寸:52×66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艾中信年代:1947年尺寸:72×88cm类型:布面油彩

作者:艾中信年代:1943年尺寸:31×44cm类型:木板油彩

美术欣赏小学美术论文 篇5

一、当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难点

1、作品不贴近生活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然而小学生对周边事物的接触较少,而且其所见到的艺术作品甚少,故很难从作品中体会到作者的用意。特别是部分以战争为题材的画作,学生们不亲身经历很难体验其中妙处。由于小学生缺乏相关的历史知识,因此无论是我国的传统山水画还是西方的人物静物画都超出了其理解范围,造成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无法引起内心共鸣,从而失去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2、知识储备量少

小学生无论是在语言表达还是文字叙述方面均处于初学阶段,因此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只停留在“看”的阶段,既不能够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无法用华丽的辞藻来记录该幅作品带来的感受,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欣赏美术作品的热情。加之其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人文风俗都不了解,也限制了其鉴赏能力的提高。

3、受书本影响大

许多学生在观看书本上的艺术作品时会将作品下的文字一并阅读,这种行为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看完书本的文字叙述后便会受到该段文字的影响,在脑海中对该作品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自身判断。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便是以书本为中心,要求学生将书本内容死记硬背,该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了干扰。

二、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措施

1、不拘泥与课本

尽管小学美术课本上的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只以书本为教学的中心,而是要带领学生经常到户外体验真实的生活。例如在学习《走进大自然》这一章节时,应当带领学生们外出写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尽量选择风景优美、富有浓厚自然气息的场所如公园等,让学生们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春季可带学生去树木较多的地方观察植物萌芽及生长过程;夏季可与学生一起在公园里听蝉鸣、鸟叫;秋季观看落叶飞舞;冬季与学生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将学生置于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给予人类的种种美好,并将其深深刻于脑海之中,使其在看到描绘自然的美术作品时能够产生共鸣。

2、利用多媒体设备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多数学校均已配备有各式各样的多媒体设备,只要能够灵活运用,便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习的乐趣。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美术教学的优势有:多媒体投影效果好,增强作品立体感;可配合音频设备使用,营造出优美的欣赏氛围;可播放视频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等。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讲究各感官之间的配合,不仅是用眼睛去看,而且还需要用心去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才能品尽一副作品的内涵。例如在展示我国传统山水泼墨画时,可事先准备好优雅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搜罗出作者的生平经历、趣事等供学生阅读,还可现场演示泼墨画的绘画手法以提高学生对画作的理解能力。在我国古代,画与诗是分不开的,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故在带领学生欣赏画作时可顺带引出与画作情景相符的古诗,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量,又可以使其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3、采用启蒙式教学所谓启蒙式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摈弃传统的灌输教学法而采用引导式教学的教学模式,采用该种教学模式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不将自身看法或他人看法强制灌输给学生、不要求学生对书本上的作品分析内容死记硬背、不抑制学生创新、不阻止学生思考、不对学生的个人看法产生藐视心理等。艺术本就是无形的、没有固定模式的,故其表达形式多、创作范围广,正因如此,每个人对同一幅作品也有着不一样的见解。小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启蒙阶段,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引导,所以教师平时应多与学生沟通、互动,对学生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的为其解决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的与老师相处。

三、结束语

中央美院美术馆:从学院走向公共 篇6

记者:去年年底您发了一条反响很大的微博,您说中国没有美术馆的文化,当时是什么情况让您有这种感觉?

王璜生:当时我在参观一家荷兰皇家美术馆,荷兰人做事非常执着、学术化,考虑问题很细、很规范,每个细节都做得很好,不仅观众量很多,而且整个陈列、展示、收藏和服务设施非常的完整。

中国美术馆的历史其实已接近百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也是在50年代中左右成立。最关键的一点并不是中国有没有美术馆建筑,有没有这样一个体制。而是这种体制是怎样搭建起来的,大家对美术馆的文化认识是什么。国外的美术馆已经建构了一个美术馆的体制和目标、高度。我们至少要尊重这个高度,向这种高度致敬,才能够慢慢向前发展。

记者:美术馆的功能应该是怎样的?

王璜生:美术馆的功能首先就是为一个区域,包括国家、地区、一个具体的地方提供一种文化的标杆,因为它应该是一个区域的文化代表。它应该达到这样一个艺术方面的高度。

要达到这样的高度,首先,它必须有相应的、支持这样高度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具有学术性的展览,具有品质性的相关活动等。其次,它还必须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空间、文化内涵及有品质的服务。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它主要是作为一个区域的文化服务。当它有了这样一个文化标杆性的东西和学术高度性的文化资源后,它可以更好地为这个区域的公众、市民等进行有效的服务,包括教育的服务、娱乐的服务和参与的服务等。而且公众也需要文化的提升和引导,如果我们的美术馆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记者:您觉得为什么那家荷兰皇家美术馆会吸引到那么多人去呢?

王璜生:东西好、作品好、相关的服务好。它的总服务台,有全世界各种语言的导览册,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从学院美术馆变成公共美术馆

记者:那是因为传播得更好吗?

王璜生:这是一体化的概念。国际最通行的做法是,国家的税收政策下放,即把减税免税政策下放给文化事业。如果有企业、个人去赞助文化,他们可以获得减税、免税和名声。这种选择,意味着他对文化做出了判断和参与,这相当于鼓励公民去参与文化。 在国外,美术馆首先要考虑做展览的资金来源。然后开始设想展览会做成什么样,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民间机构、基金会看到报告后给出他们的评判,再给出资金。之后会有民间机构、基金会内部的审计制度、跟进制度、监督机制来把关。作为美术馆,既然拿到这笔资金,就有责任将展览做好。如果做不好,有了不良记录之后,今后很难再从基金会申请资金。

记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跟其他美术馆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王璜生:这家美术馆最大的不同是背靠中央美院。中央美院在国内是最高的美术教育学院。我们会坚守在艺术学术和教育方面的高度,用这样的高度去鼓舞社会。它是一个学院的美术馆,但它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服务学院,而是要服务社会。既然是服务社会,我们就应该用非常开放的方式来促进这样一个坚持学术与高度的学院和美术馆组合,来变成一个公共美术馆。我们现在是国家的几个重点美术馆之一,每年这里有200多场讲座,公众量达到40万左右。

记者:馆里面有没有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比如做一些衍生品?

王璜生:我们可以说是国内艺术衍生品做得最好的美术馆。艺术衍生品的消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消费。在中国,文化消费的概念,远远没在公众的心目中形成。我在广东美术馆的时候,就一直在做衍生品。艰难地走过来,现在做得还不错,但是难以为继。它没有形成整个社会对这种简单的艺术消费的认同、认知。其实艺术衍生品的消费还是比较低层面的文化消费,这种消费可以说更多的是在消费创意,消费一种品质、文化内涵等。但是我想现在创意对普通公众来说只是一个好玩一点的东西,还没有被他们认可。如果审美、创意、品质和文化的理念没有提升上去就无法让人们构成真正的文化消费。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篇7

《美术界》创刊于1972年, 前身是《广西工农兵美术》, 1979年改名为《广西美术》, 1987年改名为《美术界》。《美术界》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一本综合性美术期刊, 走过了风风雨雨40载, 在这40个春秋里, 《美术界》在广西美术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为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文革”开始不久, 美术界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工农兵美术运动, 其中以陕西户县农民画与上海阳泉、旅大的工人画最为著名。工农兵美术包括美术作品的工农兵形象与以工农兵为主体的美术创作。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 《广西工农兵美术》创刊了, 1972年10月, 《广西工农兵美术》出版总第1期试刊号, 该杂志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馆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联合编辑出版, 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华书店发行, 定价0.10元。第1期试刊号共12页, 末页发表《试刊的话》, 文中说:“《广西工农兵美术》是一个面向工农兵的普及性美术刊物, 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 坚定不移地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 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通过连环画、组画、油画、国画、版画、年画、速写、雕塑、剪纸、摄影等作品, 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反映工农兵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业绩, 发挥革命美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丰富工农兵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推动我区业余和专业美术创作的发展与繁荣。”由此发刊词可以看出, 《广西工农兵美术》的定位是以发表连环画为主的美术通俗期刊, 读者对象是工农兵美术爱好者。首期试刊号发表了由区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主办的“广西美术摄影艺术展览”的部分作品, 杂志封面选用了集体创作的作品《毛主席来广西》, 封底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创作组集体创作的《胜利归来》。1973年分别出版试刊号总第2、3期。总第2期试刊号封面为曾令威、黄旭、陈伟勋合作的作品《琴弦传友谊》, 封底为黄桂涛的作品《1972年全国体操比赛》宣传画。总第3期试刊号封面为阳太阳的作品《漓江放排》, 封底为黄独峰的《漓江渔火》与肖朗的《踏遍青山》。《广西工农兵美术》1974年至1975年不定期共出版4期, 1976年后定为季刊, 每年4期, 至1978年底共出版19期。

“文革”结束后, 工农兵美术作为那个时代特殊的产物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此, 《广西工农兵美术》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于1979年2月改名为《广西美术》, 定为双月刊, 由《广西美术》编辑部编,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通过邮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广西美术》致力于建设广西美术事业, 发展广西美术事业, 展示广西美术家创作的成果, 提高广西美术家的创作能力与水平。1979年第一期《广西美术》在继承原有杂志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为了扩大容量, 增加了页码, 依然是横向翻阅的版式。杂志依然是以连环画、油画、国画等作品为主, 但增加了少量理论文章, 提高了杂志的学术高度, 第一期发表了雷时康的《透视原理及其应用》。《广西美术》从1979年第一期至1987年第3期共出版了70期。

1987年7月《广西美术》出版3期后, 第4、5期合刊并改名为《美术界》, 以发表各类美术作品和评论文章, 培养和提高本区美术人才, 促进社会主义美术创作的繁荣和发展为宗旨, 陆续开设出了不少栏目如画家介绍、新人新作、少数民族风情画廊、外国美术介绍、美术考生之友、谈画录等等。1997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读者的需要, 《美术界》顺应形势全新改版, 开本改为国际标准的大16开, 全彩色印刷, 对栏目设置也进行了调整, 以发表发映西部各族人民精神面貌及民族风情的美术作品为主, 以期办出自己的特色。2000下半年起刊物由双月刊改为月刊。1992年以来, 《美术界》连续多次荣获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广西新闻出版局授予的广西优秀期刊称号。

《美术界》对广西美术的影响甚大,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记录了广西美术发展的历史

《美术界》是一部鲜活的广西现代美术史, 她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每一个时期广西美术发展的状态与走向。研究广西现代美术史绝对不能抛开《美术界》这份重要的学术资料, 她为广西美术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史料。

二、给广西美术家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彼时, 全国美术类杂志较少, 《广西工农兵美术》、《广西美术》是广西不少画家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 如今, 虽然美术类的杂志不少, 但是《美术界》仍然是广西画家展示自我、发表作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 广西几乎大多数重要的艺术家的作品都在《美术界》发表过。

三、培养和扶持了一批青年艺术人才

《美术界》还主动担负了扶持新生美术创作人才的重任, 不少年轻的、未成名的画家、广西艺术学院的研究生等不少都在《美术界》发表过作品及理论文章, 为这些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促进了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美术界》是一本弘扬主旋律, 表达主流价值取向的刊物, 是广西美术发展的一面镜子, 为广西美术的发展与繁荣, 为培育漓江画派推波助澜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她发表广西画家的作品、文章, 举办美术创作活动, 扶持青年美术人才, 是广西画家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渠道等等, 其在广西美术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广西、乃至全国美术家与美术爱好者喜爱的刊物。

从昔日的《广西工农兵美术》到如今的《美术界》, 在广西文联的领导下, 经过几代编辑的努力以及广大美术家的支持, 《美术界》已经成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的重要美术期刊。如今的《美术界》以国际标准的大16开铜版纸彩色印刷, 不管是学术性还是内容的丰富性, 抑或是栏目设置的合理性, 都是比之当年有了极大的进步与改观。而且百岁画家、画坛名宿阳太阳、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等都为其题写刊名, 也显示出她的重要性。

美术牵动学生 学生带动美术 篇8

美术课并非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这样简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在教学中学生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然后纷纷到前面表演。这充分使学生发挥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全面提高,并主动发展使课堂教育素质化。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便是美术教育中的灵魂。

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在开展创造教育,把创造性思维培养引入课堂后,变得十分活跃,勇于发言。观点虽不是很正确,但对于自己确实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既不同于别人,又超越了自我,真正是创造性的。

针对自身原有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良好个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术课虽然让学生感觉较其他课更有趣,但也会有枯燥的地方。因此课前的引导便极为重要,引导的目的相同,但方式方法应多样化,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兴致勃发。

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挑战。师生之间还可以进行强烈的互动。教师也可以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探讨,对于学生求异或写写行空的想象进行正确的评价。鼓励、创造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小学美术教育中,认为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有的形结果,而要真正重要的唤起创造的热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胆的发展创造性思维。

为了使学生感知,尽快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比如讲童话故事、传说、谜语,激发学生对绘画的乐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情”启学,用音乐导入内容使教学过程赋予感情色彩,给所画的东西赋予灵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启发性教学

1.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宽松自在的氛围,用讨论、提问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不施加压力。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探索心理,启发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求异思维

1.开展绘画竞赛,利用学生的好强心理,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思维。

2.为了使教师过程的创新更有趣,创造性思维更活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添画、组画、改画等,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1) 对实物进行观察及写生等,并提出创新要求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2) 创造性思维需要勇气,教师应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充分地肯定和鼓励,也要正确进行分析。

(3) 要主要保持学生求异思维和独特的兴趣爱好。

学生独特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利用绘画本身的魅力和各种引导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正范, 《大学心理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推进民间美术 强化美术教学 篇9

从传统民间发源而来的民间美术, 是下层人们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时其具有下层民间文化的一般内涵以及性质。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记载民众生活以及民俗的重要途径。 同时, 民间美术是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性的, 其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而且能够有效地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 并且, 民间美术的功能大致有五个方面, 分别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生活功能以及文化功能。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应当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五大功能, 首先应当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采用各种贴近生活的题材形式, 让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形成是一种持久的态度, 同时, 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方法,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贴近生活, 突出实用性

民间美术是不同于其他美术形式的, 其极其贴近现实生活, 因此, 学生所学习的各种民间美术的内容应当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民间美术由于地域差异, 给学生带来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本地的民间美术资源, 充分突出其功能性, 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 随着多元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断推进,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图像意识, 形成良好的朴素的视觉文化,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充分认识民间美术的特征以及其与小学美术的结合点, 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在民间美术中, 其通常以视觉形象来表现民众的思想观念以及情感审美, 以此来丰富民众的精神物质生活。同样, 随着多元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断推进,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图像意识以及形成良好的朴素的视觉文化, 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根据民间美术的特征以及其与小学美术的结合点来进行探究, 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文华.民间美术与少儿绘画的融合[J].江西教育, 2012 (33) .

美术教师的美术鉴赏教学尝试 篇10

美感、艺术行为成为治疗的核心,那么《美术鉴赏》课程是否可以成为关键环节?

美育通过艺术教育,非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以及艺术理论、美学理论学习实施。

美学(英语:Aesthetics),又称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主要是研究审美,即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制力是克制个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认识程度有助于改变心里状态。当一个人认识到其神秘本质,会在心态与行为上产生改变。为什么我们不让他们看清神秘本质。高中学生青春期、叛逆期的特点——独立意向及求知欲强,思想单纯,自制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他们处于儿童到成人的分界点,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身边的事物。

推动思考与探索,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

FILMCLUB案例,TED《电影世界共同的奇迹》里面叙述的,“技术正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而文化却变得前所未有的贫瘠。”1 000 多所学校要求加入FILMCLUB,他们已拥有近25 万儿童。将批判性思考和好奇提问的经历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通过影评来表述。

在很多人印象中,学生会更喜欢故事,但很多逻辑问题会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身边会发生的事情都是他们思考的素材,人际关系、行为、个人经验……他们喜欢思考中检验自己。

教学案例:思考与探索,一个人面对两扇门,一条通往天堂,一条通往地狱。门边两个人,一个叫真实,一个叫谎言。只可以问一个问题,寻找天堂的路。

知识记忆是高中学习必须的环节,但是,在高中毕业后三至五年,高中所强化的知识记忆几乎淡忘……教育因此而失败么?没有,剩下的是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渐进的层级关系,逻辑思维是必须的纽带。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尝试

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用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作为教学引导,切合美育目的,引导学生认清对网络、游戏、影视的“迷恋”原因。

1.由自然的感受开始,到本质与意义,自然美感。

自然美感与科学中的规则美感,由植物的自然美感,到高中数理的数列与几何分割的规则美感。看到图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觉很神奇,去追寻答。自然,每个人都很容易接触到的存在。人们喜欢美丽的环境,仅仅去感受还是不够的。提出高中的数列与几何分割,学生自然被导向数理的规则美感思考,加深对数学的兴趣。更深层的应用科学,也会给他们展开新的思考方向。植物叶片的立体螺旋结构,仿生学案例,空间构成,艺术美感的抽象等。科学给予你们理念,去解析这个世界。艺术行为,艺术作品,需要用理念来创造。给美丽图片,赋予符号创意的创作。

2.由个人经验开始,到社会事物、生活、现象,社会美感

《为了鸟儿们》这部奥斯卡获奖作品,用艺术美感的方式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你一个新的平台去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只小鸟儿……

《纸人》里,古董汽车、KTO海报、车站与报亭;办公室,眼镜,背带裤……你找到纸人的呆板与枯燥的根源吗?会滋生多彩生活的渴望吗?

BBC《角斗士》取材于一位角斗士的墓碑记录,从一个采石奴隶到成为角斗士的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这段文化情境。历史与思想政治教材,会成为学生最好的资料来源。另外,一些科技与信息更适合成为他们了解网络与媒体商业本质的教学题材。

3.由科技开始,揭开神秘的商业面纱

虚拟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真实的光影模拟,让人身临其境,极具美感却并不神秘。图片的直观,到抽象的文字,尝试图片与文字的融合———插画(插图),到漫画。由摄影到胶片电影,到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游戏的箱庭理论(马里奥兄弟),到红外线定位的体感游戏(xbox);“拟真环境动态群组”:*MASSIVE动态化任务面部动作模拟捕捉,这些都是影视动画作品量产的根本,看起来很真实确是程式化的量产。

例如,《冰河世纪》与《里约大冒险》制作花絮。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并呈现在你们眼前。为什么不自己去寻找,把这些乐趣分享给其他人呢?

结语

美育的灵活取材,美的本质与意义的思考探究,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悟。希望这样的教学尝试可以缓解学生身上发生的社会问题。就像宗教一样,揭开神秘的面纱,认清其本质。

摘要:尝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迷恋”、“手游迷恋”等社会问题。以美的对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展开美育教学,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发挥艺术类课程美育效用。

美术欣赏教学要回归美术之路 篇11

关键词:偏离;欣赏习惯;视觉感受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起着“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作品欣赏,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审美能力,想象思维能力,得到审美愉悦,激发创造力,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阵地。但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得当,美术欣赏往往容易丧失自身的本质特征,偏离了美术的特点。因此,美术欣赏要回归美术之路,重视美术做为视觉艺术的特质及美术作品直观性、可视性、形象性的特点,尊重视觉感受,增进美术欣赏的美术性,走出美术欣赏的盲区。

一、大众的赏析习惯与评价标准的偏离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普通受众关注美术作品喜欢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轶闻趣事,很少关注作品的艺术性。学校美术欣赏的课堂上,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如醉如痴,为了一些内容争得面红耳赤。但教师主导的、学生探究的内容却离美术甚远,一些情节探讨,一些文学性的描绘被当作了欣赏的主题,气氛活跃,学生的自主性被充分调动,看起来效果良好,实则远远的背离了美术欣赏的本质。邓兆吉在他主编的《美育心理研究》中指出,美术欣赏往往“侧重于对美术作品内容、情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的品评,习惯于从社会价值角度去评价美术,把美术的主题、情节提到显著而重要的地位……”以为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作者生平就了解了美术欣赏的全部意义,把美术欣赏混同于看图作文、故事会。评价者也多喜欢用其它课共用的评价标准从课的整体效果、结构层次、德育渗透来评价一节美术欣赏课,而忽视美术做为视觉艺术的特质及美术作品直观性、可视性、形象性的特点,努力挖掘课中非美术的东西,以此确定一节美术欣赏课的优劣。

二、不良欣赏习惯的形成,使美术欣赏走进死胡同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大众的赏析习惯同自己的生活和利益密切联系的,我们的美术欣赏课不能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大众口味,或满足其娱乐需求,或成为其它课(如语文、历史、政治)的从属课。在欣赏梵高的名作《向日葵》时,多数学生会把向日葵的形象当作一种辉煌、积极向上、温暖的象征。我想这不是学生的视觉感受,而是他们的经验,是被重复了千万次的向日葵的特定形象。这种特定的经验根深蒂固,梵高作品强烈的情感被掩盖了,有些人甚至主观臆想,梵高正是借助了向日葵执着向阳的精神表达了他精神的执着,这样以文学的理念去解读美术作品是可怕的。看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吧,扭曲、狂燥、不安分。他强调的是在绘画中表现人的感情与精神,自然物象在他的眼中,只是表达主观情绪的载体和 象征,伴随着自如而流畅的笔触,他的色彩充满着紧张而激动的情绪和饱满而富生气的活力。他用色彩来揭示人的精神,来表现人的生命。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炽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他画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他生命与精神的自我流露,向日葵可以这样画,树木、花草、天空、白云、乌鸦、自画像都可以这样画。

梵高的作品尚有形象,形象还算真实,毕加索、蒙克的作品中的形象如此“丑陋”我们又如何去进行审美呢,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作品中少有形象,我们又如何入手呢?如果我们从习惯的方式入手往往与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道而驰。遇到这样的作品必然会茫然不知所措,弄不清这样的作品如何着手去欣赏。

三、尊重视觉感受,增进美术欣赏的美术性

“水有源头树有根”。虽然我们不提倡一味的追求学科本位,不主张把艰涩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按照培养美术批评家来上欣赏课,但美术作品由空间面来,由视觉而来,由色彩、线条、笔法、布局而来。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还得从视觉感受出发,从美术造型语言出发。在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点方法,概括为四个步骤来与大家商榷。

1、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美术作品带给欣赏者的第一感受是视觉感受,它是由作品的色彩、形状、面(体)积、质感、构成形式等带来的直接感受,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最强烈的情感和情绪。如柯勒惠支《暴动》的力量、董希文《开国大典》的庄严、齐白石《虾》的情趣。让学生从视觉角度谈出感受要比凭学生经验来判断有效的多。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能看到的东西才会触发视觉感受,学生能看到的无非就是形式和内容。从形式而言,就是画面上点、线、面、形、色、笔法、布局等美术语言的处理,如何营造出我们所感受到的气氛和情绪。内容比较具体的作品,还可以研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动作、表情、装束、环境、光线等因素是如何创造出这一感受的。如:《呐喊》中颤动的、旋转的、盘绕着向上的线条,血般猩红的天空、云彩,骷髅般强烈失真变形的人物形象,使得整个作品给人以凄凉、恐怖之感。这个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视觉感受的基础上对作品表现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3、你能“猜”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吗?作者给我们营造了这样的氛围必然是想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情感和观念,由于学生文化背景、生活阅历同作者有相当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要带领领学生认真研究作品,从作品中去寻找、去体味。围绕作品适当地介绍一些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性、阅历以及创作观念等等。这个环节使美术欣赏从形式层面走向了精神层面。

4、你喜欢这样的画吗?这要求学生在进行认真的分析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判断应当完全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的认识基础上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但决不能将教师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这个环节是审美的最高层次。

综上所述,欣赏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从形式到内容、从解构到审美地去欣赏美术作品。所以我们美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美术课程负责,对学生素质教育负责,克服美术欣赏教学的功利性、低俗性,真正释放美术的光茫。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篇12

目前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美术馆有:南京广厦美术馆、常州东方翰缘美术馆、三亚碧海蓝天美术馆、重庆江山美术馆等。而其中十分富有特色、具有影响力的当属广东省时代美术馆。这座美术馆是一座建在住宅社区里的“空中美术馆”,当你站在19层主展馆的大露台上,鸟瞰楼下的景色,风光无限!作为华南地区第一家社区美术馆,它紧密地将建筑设计与城市社区融为一体,无论走在美术馆的任一角落,你兴许会看见社区邻里晾晒的被褥,或是闻到家常饭菜飘香的味道,浓郁的社区生活百景图跃然纸上。时代美术馆以其独特的品牌策略、成功的商业与艺术融合定位、坚守纯粹的学术自由、执著的公共教育推广等方面,创造了民营美术馆的神话。其运用社区艺术的丰富开展,去缔造一个城市的公民美学观,从而推动创意城市的迅速发展。

一、社区艺术的概念

社区美术馆是社区艺术的载体之一,可拉近社区民众与艺术的距离。国外研究表明:艺术可以带给人愉悦并丰富视野,可以改变或强化社区,甚至可能创造社区经济发展的契机。广东时代美术馆创造社区美术馆的典范,建筑设计大胆地将艺术大厦径直插入居民建筑,敞开艺术大门让社区百姓参与到各项艺术活动中。美术馆的功能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已成为城市精神生活的自由行动平台。

社区(community)一词源自拉丁文字communis,意指同胞或共同的关系及感觉;在中世纪的欧洲社区是指一群居住于某一地区的伙伴或城市居民。社区里的居民分享当地的利益、义务和认同其行为的形式,这是一种整个社区间人与人、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间的关系和动力。美国艺术推广服务中心执行长科洛奇·卓申谈道:“如果以为艺术和社区必须二择一,就是误解;如果认定他们二者是互补的,那就是力量。保证拥有高品质艺术和高品质社区生活,可以引来大众对艺术的大力支持,并可创造出实质的社区利益,相反的,如果轻视了社区居民的爱好和需求,无非是把艺术推向社区角落边缘,如果对艺术品做出让步也无非减弱了艺术的力量。”①社区艺术(也称之为社群艺术)基于对社会面貌和形式匮乏的反省,从纯粹的美学投向社会领域,反映着艺术家“以艺术改造社会”和“以艺术生产关系”的基进价值,以及对于“如何艺术”与“为何艺术”的再思,亦使创作的着力点从自主、自足的个体,转为与社群互惠交流与认同的对话性结构。

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方式,它除了呼应关系美学“艺术作为社会关系生产”的主张,还特别强调与土壤、当地的连结。艺术家的工作是扮演引导者或脉络的创造者,与观众和环境建立伙伴关系,将他们编织进作品的创作历程和展演中,在“互补差异”的合作基础上,运用能力和创意,重新剖析既存的社会关系和现象,以艺术粘合生活的缝隙。②关系美学与社群艺术密不可分,这里所提到“关系美学”的概念,是由法国艺术家尼克拉·布希欧(Nicolas Bourriaud)首先提出,主张艺术具有连结的力量,能够在创作者与观者之间引发对话、移情、分享与联系关系,是联系人与人的一种社会形式,在人际互动日益减少的今日尤具价值。他鼓励艺术家将人与人的关系运作设定为创作的范畴,在艺术的形成及其与他者的相遇中召唤对话,学习用更好的方式居住在这个世界。③也就是说,艺术实践存在于关系的介入之间,艺术家的工作是介入关系,并引发一连串无止境的关系效应。艺术创作的重心从形式转向了人,成为我建立工作信念的起点。

二、时代美术馆建筑与社区的融合

(一)公共性与开放性的建筑设计理念

走出广州地铁黄边车站不远处,即可看见一座现代化商住楼身赫然醒目的“时代美术馆”明黄色大字。这里正是富有岭南特色的城市中心景观——黄边村,这座有趣的美术馆被包围在一圈圈社区居民的住宅之中。别出心裁的建筑理念出自于荷兰著名建筑设计师雷母·库哈斯和阿兰·弗劳克斯之手。广东时代美术馆(原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由时代地产于2003年出资创办,属非营利性公益美术馆,是第二届广州三年展重要的实验成果。建筑师开启无限想象力,通过美术馆建筑和空间体现出对都市景观和城市生活的开放姿态。库哈斯在设计中通过一种嵌入式的非常规形式,一改殿堂式的美术馆模式,大大延展单纯以展览为主要功能的传统模式,强调文化的公共性与开放性,这座空中美术馆将满足使用空间、展示、交流、休闲等众多需求。艺术家在生产创作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来。

(二)生活空间的介入式建筑结构

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多元化功能一览无余,其功能分散在社区住宅建筑的数个不同层面上,成为一种与生活和居住空间直接交叉的介入式结构。美术馆首层入口面向街道设有书店、咖啡厅和美术品商店,大厅7.8米的空间可举行各类公共活动;十四楼的办公区由三个住宅单元改造而成;专用电梯垂直经过居民楼直达十九楼展厅,展厅被一个75米×12米的轻质大屋顶所覆盖,露台和两个玻璃房俯视都市景观,天光通过设计独特的天窗射入主展厅,小区高层建筑的顶部则直接成为展墙视觉元素的一部分;楼顶的夹层作为档案阅读室,地下一层则用于作品的收藏和储存。这一“别样的现代化实验空间”无疑对于当代艺术展览如何在城市文化生活中发挥作用以及艺术展览模式的创新性都提出巨大挑战。

三、时代美术馆的营销策略

当今,一座美术馆不能仅依靠优秀的藏品生存自居,而应不断地向外拓展,寻求多元化的营销方式。社区美术馆又不同于公立美术馆的定位,广东时代美术馆以其前瞻性的视野与独特的营销策略打造了商业与艺术联姻的成功典范,其营销策略堪称大手笔。

(一)商业+艺术的营销策略定位精准

广东时代美术馆早在2003年由时代房地产公司全额出资建设,作为时代分馆隶属于广东美术馆,于2010年独立为广东时代美术馆。这也是时代地产二期“时代玫瑰园”的项目目标。其售楼广告语令你动心不已:“当你出门倒垃圾时会碰到艺术家”,定位于“为年轻的心而存在”,受众不禁会产生无限遐想,将艺术与社区生活融为一体。

(二)“艺术生活家”的时代品牌深入人心

另一个项目“时代依云小镇”有着“艺术家群落”之称,这里常策划“依云艺术沙龙”,前卫又个性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聚集在此的艺术家也成为时代地产的居民,为生活带来无尽的欢乐。而“时代花生”的楼盘项目更像一件别具一格的艺术品,黑、白、灰的主色调充分体现了时尚明快的特点,一句“春暖花开生”的广告词令无数白领趋之若鹜。时代地产精准的营销定位,每一个楼盘项目都打上了“艺术生活家”的完美印记。它的营销模式类似今日美术馆成功的运作方式,时代地产售楼处在一楼,时代美术馆在二楼。

(三)商业支持,学术独立

时代美术馆是公益非营利的定位,与时代地产的关系既密切又独立,该社区美术馆既服务于时代地产,又坚持美术馆的独立运作。坚持开放、自由、真实的艺术生活准则。如今,在美术馆的一楼开设了书店与咖啡厅,是美术馆的附属场所,希望让更多的观众驻足,前来美术馆观展、休闲与消费,尽力去平衡艺术与商业,社区居民与艺术空间的距离,保持艺术的本真。

四、时代美术馆的学术与公共教育

(一)坚持“面向公众,学术独立”的方针

时代美术馆始终坚持“面向公众,学术独立”的方针,艺术教育是时代美术馆的一个重要的社区服务功能,因突出服务于社区的定位,它的展览活动不同于日常美术馆的展陈方式,更强调“实验性”及社区的“互动性”。时代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推广在全国美术馆领域中独树一帜,大胆超前。其中有面对公众的艺术家工作坊、专题讲座和导览活动;与艺术院校及艺术机构、非营利组织合作,将当代艺术带进城市和社区;特别针对忙碌的城市文化精英,组织鉴赏性艺术沙龙;还有为艺术家作品及项目资料建档,以阅览室或电子档案的方式逐步向会员与公众开放。各类富于创新的教育项目为社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接触艺术的途径。例如,近年,成立了附属于时代美术馆的非营利性机构——“黄边站”,每周末开展艺术课题研究。“黄边站”是一个长期的、具有独立性的研究项目,以研究会形式共同探讨艺术实践经验和理论。社区艺术教育是建立在具体的社区生活之中,逐步引导社区居民用艺术理念进行沟通,启发更多的受众运用美学经验去感受生活中的艺术。

(二)社区艺术节推动社群艺术

“下一站,是黄边站”,你能相信这就是广东时代美术馆打造的年度社区艺术节主题吗?多么亲切的题目,就像走进社区邻里,拉近了艺术与居民的距离。聚集社区的创意能量,去打破美术馆空间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界限。例如,2012年社区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社区影像计划”引起了较大反响,参与者基本是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志愿者、艺术爱好者及社区居民,根据主题共同创作完成,用定格动画讲述你的社区故事,所播放的定格影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并在网络上热播。“艺术门诊”活动策划也极富创意,邀请到粤港澳十位“艺术大夫”出诊,为当代艺术“把脉”,根据“诊断”,开具“处方”。号召社区居民快来“艺术门诊”,“病人”已经在时代玫瑰园街区设立“急诊室”等候大夫的诊治,告诉他们关于艺术、艺术场所、艺术家、艺术作品的一切,让他们“药到病除”!通过这种有趣的“角色游戏”,设计了艺术家与社区公众的对话,实则是一场灵活的艺术教育,打破传统,变静态为动态,打破时空,作品从墙面上跳出,传播形式发生变化。

五、建立社区美术馆的意义

广东时代美术馆建馆以来的成功运营向我们证实了:美术馆与住宅社区都并非以单一形式呈现,居住区同样可以吸收商业、文化及与城市生活相关联的部分。首先,美术馆的使命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艺术的发展,艺术的本质则需要不断的沟通,而正是通过社区美术馆这一媒介,探索从社区营造到艺术介入空间的生活美学。其次,社区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策划的众多社区活动,有绘画、装置、影像、戏剧、舞蹈等众多艺术种类,大大促进了跨领域间的合作、多元艺术社群的扩大交流。再次,社区美术馆只有多方合力参与推动社区艺术,方能逐步提升国家或地区的艺术之风,将运用公民生活美学引领创意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鸿庆.超博物馆[M].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3.

上一篇:道德建设与文化修养下一篇:专业语言学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