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假设

2024-07-13

研究假设(共12篇)

研究假设 篇1

一、财务会计假设对法务会计假设的借鉴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法务会计应遵守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但是如果真正将财务会计假设运用到法务会计理论中, 是否都适用呢?下面就此展开分析:首先,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的单位或经济实体。凡是能够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 在会计上我们都把它设定为是一个会计主体。而法务会计的发展前提并不是会计主体, 如交通事故、船舶碰撞等具体事件, 不属于任何实体。所以, 会计主体假设不适用于法务会计, 法务会计实际上应遵循的是法律事项假设, 即事先明确为哪个法律事项的处理提供专业服务。其次,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企业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 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而法务会计中的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务会计事实, 可能存在于持续经营实体, 也可能存在于非持续经营实体, 如离婚诉讼中的财产纠纷问题。所以法务会计根本不可能适用财务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当然, 如果法律事项涉及的财务会计事实存在于持续经营实体, 法务会计人员在查验其会计资料时应考察其是否遵守了财务会计的各项原则, 并以遵守这些原则所得到的会计资料来推断财务会计事实的真相, 但这并不能说明财务会计原则变成了法务会计的原则。再次,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据以结算盈亏, 按期编报财务报告, 从而及时向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从会计核算的本义来看, 一个实体的业务经营情况如何, 只有将其开业至歇业的整个过程全部进行考察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来说, 若一个实体经营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 到时所获的会计信息已失去时效, 变得没有意义。因此, 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分期进行。而法务会计的使命在于查清与待处理法律事项相关的财务会计事实, 不管其涉及多少个财务会计意义上的会计期间都必须一一核实, 并且法庭只有等全部事实查清之后才能对案件进行最后处理。这决定了法务会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分期进行调查、验证、报告业务情况。最后,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 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具有同一的价值属性和广泛应用性, 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可以实现对一个实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各项要素及各项业务活动进行计量与综合, 并获得相关的经济总量信息, 以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因此, 在财务会计中, 会计实体应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业务经营情况, 并假设币值保持稳定。法务会计针对出现的法律会计问题进行分析、取证、提供有力证据协助法律机构或委托人。这就决定了法务会计针对经济纠纷必须查实其涉及的财产损失、纠纷金额、犯罪金额等财务数量信息。因此它也和财务会计一样需要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 适用货币计量的假设。但由于法务会计涉及的法律事项多种多样, 错综复杂, 仅仅依靠货币计量假设还不足以反映出某些法律事项的本质, 有些不能以货币计量但是可以量化的要素, 可以采用非货币计量的形式, 如实物计量, 劳动计量, 混合计量等;对于不能量化或暂时量化有困难的要素信息, 可以采用文字记述的方式。综上所述, 财务会计的四项假设中只有货币计量假设一项经补充完善后可以适用于法务会计。

二、审计假设对法务会计假设的借鉴

(一) 国外有关审计假设的研究

审计假设的研究起步于美英审计理论界, 目前我国研究者熟知的有莫茨和夏拉夫的八项假设、托马斯·李的三类十三项假设、尚德尔的五项假设。一是莫兹和夏拉夫的八项审计假设: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以验证的;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管理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送审的财务报表和其它资料不存在串通舞弊和其他不正当的舞弊行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减少错弊发生的可能性;一贯应用公认会计原则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述;如果没有明确的相反证据, 对被查企业来说, 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 将来也将被认为是正确的;当财务数据的审查目的是为了发表一个独立意见时审计人员只能唯一地充当审计人员的角色;独立审计人员承担着与其职业地位相对称的职业责任。二是托马斯·李的三类十三项假设:审计必要性假设:未经审计的会计信息缺乏足够的可信性;最迫切的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进行验证, 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根据法律要求和职业规范进行审计, 是提高会计信息可信性的最好办法;外部审计可以验证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股东和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 通常不能自己验证会计信息的可信性。审计行为假设:在审计人员和管理部门之间不存在妨碍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可信性进行验证的利害冲突;对于审计人员来说, 没有什么法律会妨碍他对会计信息可信性的验证;审计人员在精神和形式上完全处于独立的地位, 能够客观地对会计信息的可信性进行验证;审计人员具有胜任审计工作的技能和经验, 能够圆满地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应对其工作质量和所发表的审计意见负责。审计职能假设:审计人员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 搜集和评价充分、有效和可靠的证据材料;内部控制的存在, 可使会计信息中不存在重大的舞弊和差错;公认的会计概念及与企业业务相适应的会计基础, 如果能得到恰当与一致的使用, 审计人员就会对会计信息提出公允的审计意见。三是尚德尔的五项假设:审计目的假设;审计判断假设;审计证据假设;审计标准假设和审计传输假设。

(二) 国内有关审计假设的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蔡春提出了责任关系假设、正当怀疑假设、独立性假设、可确认假设和有效性假设五项审计假设。武汉大学廖洪提出了正当怀疑假设、可验证假设、独立性假设、证据可靠假设、内部控制有效假设、审计效益假设六项假设。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审计”研讨会上, 有学者提出了审计时空假设、有效控制假设、适当怀疑假设和可验证假设。2003年第2期《上海审计》上提出了可验证假设、可信赖假设、无反证判定合理假设和内部控制局限性假设四项假设。

(三) 审计假设对法务会计假设的借鉴

审计假设中提得最多的是“可验证性假设”、“独立性假设”。那么它们是否可以运用到法务会计假设中呢?下面对此进行分析。首先, 审计学中的可验证性假设是指经济责任可以验证, 可以通过收集审计证据来确定被审计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否则, 要实施审计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这一假设是针对复杂经济环境中许多事物是不可验证的而提出的。凡无法确认和验证的事物不应包括在审计之内。离开经济责任的可验证性这一假设, 收集审计证据和制定审计评价依据的工作是毫无意义的。法务会计也是搜集相关证据据以为委托人等提供法律上的协助, 由此可以将“可验证性假设”引申为法务会计人员收集的财务资料等证据是可验证的, 否则法务会计人员的结论就没有了依据, 无从检验其真伪, 失去了法务会计存在的意义。其次, 审计中的独立性假设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能够排除干扰、个人利害关系, 不偏不倚地实施检查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如果没有这一假设, 审计人员在思想和行动上受到制约, 独立性遭到破坏, 那么他的审计意见就失去了社会各方面的信任。法务会计同样需要满足独立性假设, 从事法务会计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应排除来自各方的干扰,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形式上与实质上的独立性, 独立地勘验相关资料, 收集、审查证据并表达意见。如果独立性遭到破坏, 那么法务会计报告就失去了委托人、法院、律师等社会各方面的信任, 失去存在的社会基础。因此, 笔者认为, 法务会计假设可以借鉴审计假设中的这两项假设。

三、我国学者关于法务会计假设的观点

戴德明认为法务会计的假设是:执行人士具备法定职业任职资格;职业人士依据当时可得到的信息所作出的职业判断, 至少令自己信服;职业人士及其组织的工作程序符合职业规范体系的要求, 无程序或者形式上的不当。张苏彤提出法务会计的假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犯罪留痕假设。按照刑事侦查原理, 任何犯罪都必然要留下痕迹;征兆表现假设。欺诈虽然是隐蔽地实施的, 但是事物之间总是普遍联系着的, 任何欺诈行为终究会通过其他的途径以关联形式显现出来, 欺诈的这种表现形式就是欺诈的征兆;20%+40%+40%假设。学者们通过对业已发现欺诈的研究并经过推理, 认为欺诈包括三种主要类型:已经发现并向公众揭露的欺诈;已经被发现但还未公开披露的欺诈;还没有被发现的欺诈。其中第一类欺诈大约占欺诈总数的20%, 第二类和第三类欺诈各占欺诈总数的大约40%。上述有关法务会计假设的论述, 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将法务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等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作为法务会计假设, 不符合法务会计假设是对未肯定或未确知的事项做出的合乎情理的逻辑推断。二是仅从法学角度予以了考虑, 没有体现出法务会计是一门综合会计学、审计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边缘会计学科。

四、法务会计假设

借鉴财务会计假设、审计假设和国内知名学者提出的法务会计假设, 考虑法务会计的本质特征, 我们认为法务会计假设由以下六项假设构成。

(一) 法律事项假设

法务会计所考察的是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务会计事实, 它围绕某一法律事项开展业务, 因法律事项的发生而引起, 并随着法律事项的解决而终结, 属于事项会计, 凡是该法律事项涉及的会计事实都必须查清、核实, 并向委托人报告。实际上, 法律事项假设相当于财务会计中的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划定了财务会计的空间活动范围, 法律事项假设划定了法务会计的空间活动范围。因此法务会计遵循法律事项假设, 即事先明确为哪个法律事项的处理提供专业服务。

(二) 欺诈留痕假设

欺诈虽然是隐蔽地实施的, 但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普遍联系, 欺诈行为终究会通过某些征兆显现出来。如资产流动必定会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书面材料上有所反映。通过查询会计资料, 一方面可以了解和掌握欺诈者的生产和销售情况、物资财产的保管和进出情况、成本和利润情况、债权和债务情况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查明欺诈事实, 发现欺诈线索和证据。

(三) 多重计量假设

由于法律事项所涉及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都表现为货币计量信息, 法务会计必须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来明确经济业务中的纠纷金额、损失金额、犯罪金额等。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法务会计涉及的法律事项多种多样, 错综复杂, 为了把调查结果恰当、准确地表达出来, 需要注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的“双管齐下”, 计量中可以参考运用法学、证据学方面的计量方式, 如调查表、流程图等计量手段。对于不能以货币计量但可以量化的要素, 可以采用实物计量, 劳动计量, 混合计量等。对于不能量化或暂时量化有困难的要素, 可以采用文字记述的方式予以说明。

(四) 可验证性假设

可验证性假设是指法务会计人员所收集的财务资料等证据是可验证的, 如果脱离可验证性假设, 法务会计人员的结论就没有依据, 无从检验其真伪。

(五) 独立性假设

独立性假设指从事法务会计工作的组织和人员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形式上与实质上的独立性, 独立地勘验相关资料, 收集、审查证据并表达结果。

(六) 可信赖假设

可信赖假设指法务会计工作的结果可信赖。由于法务会计人员是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从业, 并具备执业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谨慎态度, 其表达的结果是值得信赖的。

参考文献

〔1〕白岱恩.法务会计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2〕陈矜.法务会计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3〕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盖地.法务会计的理论结构〔J〕.河北财会, 2000 (1) .

〔5〕孟祥东.关于法务会计基本原理的探讨〔J〕.经济前沿, 2006 (9) .

〔6〕谭立.法务会计若干问题之我见〔J〕.经济管理, 2005 (17) .

〔7〕张苏彤.论法务会计的目标、假设与对象〔J〕.会计之友, 2006 (1) .

〔8〕张苏彤.法务会计高级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研究假设 篇2

检验投入量假设的实证研究--阅读任务对中国学生词汇记忆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三项阅读任务(涉及目标词的多项选择题、用目标词填空和用目标词造句)对学习者生词记忆的影响来检验“投入量假设”(Laufer & Hulstijn 2001)的合理性.笔者使用词汇测试、问卷调查和回溯性访谈的方式对257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入量假设”不完全正确,还需要在“投入量”的.量化指标上作一些修正;“投入量”的制定必须考虑时间及学习者外语水平因素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本文还探讨了这一研究对词汇教学的指导意义.

作 者:黄燕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刊 名:现代外语 PKU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FOREIGN LANGUAGES年,卷(期):200427(4)分类号:H319关键词:投入量假设 阅读任务 词汇记忆 中国学生

研究假设 篇3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假设 原则

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原则赖以建立的基础,即财务管理原则应从属于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人员在具体环境条件下的最佳假设,当它被证明有用之后,财务管理假设可以上升为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假设应当具备独立性,各个假设不能互相包含,也不能相互推论,每个假设应具有独立意义。财务管理假设应当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讲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概念、程序和方法的逻辑起点,财务管理假设如果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则财务管理概念、程序、方法也就残缺不全。

1.有效市场假设及其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1.1市场的含义

目前学者都认为有效市场假设中的“市场”指的是资金市场或资本市场。假设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本市场健全、有效并长期存在。本人认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综合价值管理方式,这里所说的“市场”不仅包括金融市场,还应延伸至其他要素市场,如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人才市场、信息资源市场等。各类要素市场健全、有效的意义在于通过市场上大量利益独立的供求者之间的竞争机制形成公平、合理的价格,引导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1.2市场有效性

市场有效性是指市场价格的有效性,也就是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反映了交易者对价格的集体预期,同时也显示信息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一个包括资本、商品、人才、信息等资源的有效市场的存在有其重要意义:首先,企业可以按照可预期的合理价格在资本、商品、人才等市场上获取企业所需要的资本、商品、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以满足企业进行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需要。其次,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等市场环境,将闲置资本以适当的方式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以满足企业资本增值的需要,将商品在市场上销售以实现价值增值,将设备等闲置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进行重新配置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再次,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等理财成果可以通过市场得以恰当反映。

1.3有效市场假设所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有效市场假设可以推演出以下几个财务管理原则:

1.3.1市场中心原则

企业的理财活动要以市场为中心进行,要面向市场、依托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资源需求量。企业要以金融市场为依托,合理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实现较低成本与较低风险的筹资。企业要以商品市场供求为依托进行有效投资,取得高于市场收益率的超额利益。市场中心原则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規律与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具备在市场经济中科学理财的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掌握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供求状况,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1.3.2双方交易原则

双方交易原则是指市场的每一项交易都至少存在两方,在一方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决策时,另一方也会按照自己的经济利益行动,其交易是一种“零和博弈”。因此,企业进行财务决策时要考虑对方的反应,在交易时不能“以我为中心”,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注意对方的存在。

1.3.3信号传递原则

信号传递原则是指行动可以传递信息,这比企业的声明更有说服力。信号传递原则可以让接受信息的人根据企业的行为判断企业未来的收益状况,因此企业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行动方案本身,还要考虑该项行动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可以影响市场交易的价格。

2.财务主体假设及其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2.1财务主体的空间属性

财务主体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解:①绝对财务主体和相对财务主体。绝对财务主体是指拥有并控制一定的经济资源,并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它必须拥有独立的资金,并承担与资金相匹配的财务责任,享有独立的财务权,绝对财务主体就是一个法人。相对财务主体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这种经济实体更多的是在绝对财务实体内部进行独立经营的分厂或分公司,相对财务主体同样也拥有并控制一定的经济资源,只不过其控制资源的范围或能力受到限制。②实体财务主体和虚拟财务主体。实体财务主体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财务主体。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某些所谓企业为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而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企业主体(如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它们分工协作、共同分享利润和承担风险,这样就产生了虚拟企业。

2.2财务主体假设所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财务主体假设可以推演出以下几个财务管理原则:

2.2.1理性理财原则

理性理财是财务主体进行财务管理所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财务主体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预先设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避免财务管理的盲目性。

2.2.2风险、成本与收益均衡原则

该原则是财务主体理性理财的必然选择,它要求财务主体在财务活动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所付出成本与所获取的收益达到均衡,也就是在风险、成本相同情况下选择收益最大的决策方案,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选择风险、成本最小的决策方案。财务主体总是会采取一定方法回避或分散风险,为追求较高报酬而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报酬。

2.2.3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增值,这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并贯穿于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分配决策等财务决策的各个环节。该原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运用折现的方法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流入或流出折算为同一时点的货币流入或流出,以便比较。

2.2.4资源配置原则

在财务主体中存在着各种资源,这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它要求企业在资源配置时做到资源供给与需求在时间和数量上保持平衡。

3.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及其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3.1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的内涵

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是指财务主体将其理财活动持续至实现它的计划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这一假设是基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财的持续时间不确定而提出来的。该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财务主体能够持续生存并将按照现在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存续期内不断地进行其经营活动;②财务活动伴随着其经营活动连续不断地进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进行破产清算;③财务主体能够通过理性理财行为,确保财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理财活动的持续进行;④财务管理将按管理要求划分出若干连续的财务管理期间(如年、季、月、日),实行分期管理。这一假设从时间上限定了财务管理的具体范围,使财务主体、财务管理客体、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信息和财务管理方法有了时间上的归属。

3.2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所推演出的财务管理原则

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可以推演出以下几个财务管理原则:

3.2.1财务分期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财务主体在制定财务目标时应针对不同期间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财务管理目标;考虑不同期间财务环境的差异性,要分期间进行财务预测;要区分不同期间财务经营成果,借以正确评价不同期间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要分期间进行财务报告。

3.2.2可持续理财原则

这一原则表面上和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相同,但实质是不同的,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侧重于对财务主体未来存在性的估计,可持续理财原则是对财务主体理财提出的要求,也是在理财过程中应坚持的一项原则。可持续理财原则要求财务主体在财务活动过程中,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其财务活动,不能局限于眼前利益,要采取理性的理财行为,促使财务主体持续地发展下去,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彭韶兵.财务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化成.试论财务管理假设.会计研究,1999,2.

输出假设研究综述 篇4

1 输出假设的理论依据

语言输出能够培养学习者语言运用的流利性和自动性, 迫使学习者从语义加工过程转移到句法加工过程, 让学习者检测自己对目的语学习所做出的假设, 获得相应的反馈。输出效应在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实现, 并不只依靠提高学习者某一方面的能力。输出效应受学习者社会文化水平、心理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的制约, 输出能力提高也带动三方面能力提升。

1.1 社会文化语言学视角

Lantolf (2000) 指出社会文化和语言密切相关, 自动记忆、推理、注意功能都是学习者参与外界活动时调整后的思维活动。内在的心理活动来源于外在的对话[2]。心理加工首先出现在合作对话中, 然后内化到个人习得。用因特网进行交流活动给人以较少的监督感、较多的自由感, 学生在面对录音时能说出许多当面交流时不能表达出的话语。交流环境的转换使得言语活动迸发创意与智慧的火花, 输出促使学习者思维观念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输出可能刺激学习者从语义加工转移到完整的语法加工以求准确的产出。认知活动和产出都在输出和合作对话中实现, 通过对话将外在知识内化。输出迫使学习者注意语言形式, 特别是当交际受阻时, 双方必须通过协调意义 (negotiating of meaning) 来传递信息。输出中的协调意义促使说话者不得不使用准确、恰当、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话语的含义。

在产出过程中的交流压力促进听话者需要依据说话者给予的信息来完成任务。对于交互式任务来说, 听话者没有对于说话者的明确信息需求, 而在叙述任务时说话者需要传送特定的信息片段, 因为听话者如果表达不清晰则无法呈现任务。

1.2 认知语言学视角

“人的注意力系统被描述为有限的精神资源和能力……只有一小部分信息传送到感知的记忆力, 这些都是由注意力系统选择”[3]。Schmidt (1990) 将意识、主观经验、主体表达此类经验的能力相联系, 并把意识内含于注意力[4]。注意力被认为是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力包含了警惕、定向、发现三种因素, 而输出假设的重要功能是提高注意力从而有利于下一步的认知加工。注意力刺激学习者注意到他们的产出与本地语者产出的差异, 对差异的感知有助于语法的重构。与此类似, Tomlin&Villa (1994) 提出注意力包括四个相互影响的因素:意识、警惕、定向、发现[3]。注意力的核心是定向, 受其余三个因素影响, 这种分析框架使得二语研究者分离和辨认学习加工的不同阶段。Swain&Lapkin (1995) 提出输出的重要性在于学习者利用认知能力主动加工资源以达到理解的程度[5], 同时验证了语言输出会引起学习者对问题的注意。

注意力影响感觉、知觉、认知, 进行不同程度地影响思维加工和二语习得, 输出效应因学习者水平、注意力程度而异。

1.3 心理语言学视角

Izumi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语法的编码与监督机制在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法意识方面起着内在装置的作用[6]。Izumi从Levelt的言语产出模型入手, 讨论了在产出与监察过程中, 语法编码过程检查交际意图与输出匹配情况, 这促使学习者发现自己中介语的不足, 这种心理状态可作为学习者意识提高的内部启动装置, 反过来为语言学习创造理想的条件。王颖 (2005) 认为输出有效地促使学习者内部因素 (选择性的注意力及二语能力) 与外部环境因素 (输入、交互作用、教师介入) 交互作用, 使得学习者运用内部的元语言进行反思[7]。

通过注意学习者输出与目的语输入不匹配的信息, 输出有助于调整理解过程和习得过程。

2 输出假设的继承发展

基于输出假设在中高水平的应用, 文秋芳 (2008) 建设性地发展了输出假设, 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 (Output-driven Hypothesis) , 界定了“输出驱动假设”适用的对象、学习环境和输出的内容[8]。现代社会, 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对现代大学生基本的素质要求,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9]。输出驱动假设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于大学生的写作、口语对综合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 符合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赵靖娜 (2013) 探索英语口语教学的新模式, 形成一套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口语训练体系[10]。王雯秋 (2013) 提出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 改革“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听力、阅读能力, 实现读写相长, 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11]。如借助各种现代教学手段, 融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为一体, 为多种感官的参与提供机会, 为输入和输出的有机结合创造条件。卢彩尧 (2011) 指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交际本质要求注意输入内容的更新和趣味性以及输入形式的多样化, 同时也要强化听说输出练习以解决“费时低效、聋哑英语”问题[12]。

此类研究重心在于考察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对第二语言综合能力发展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亟待探讨, 如:如何将“输出驱动假设”与传统课堂结合;如何设置合理的输出任务, 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能将输出驱动效应分发挥等问题。

3 输出假设与聚焦于形教学法相结合

基于现有理论依据, 输出假设与聚焦于形教学法相结合更有利于输出效应最大限度发挥。“Form-focused instruction指任何计划的或偶然的活动使学生聚焦于语言形式的教学方式。[13]”聚焦于形教学法与输出假设通过注意力紧密联系。Schmidt (1990) 指出对语法形式有意识的加工是极为重要的[4], 注意力与形式相关联的三个假说:1) 即时假说提出即时的注意形式引起学得在许多研究里有说明, 展示了当学习者身心发展充分时, 他们能够在重铸中注意语法特征。2) 注意假说为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能够产生学得, 注意假说提出有意识的注意对习得是非常必要的。3) 可教性假说提出学习者只有在身心发展就绪时才能习得这些规则。

输出假设与聚焦于形教学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为本文提出的理论观点提供支撑。Nassaji&Swain (2000) 认为输出后的反馈能够帮助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学习语言形式[14]。在Schmidt的日记调查中, 对输入形式的聚焦存在于对话协商中。调查对象更加注意特定形式传递着的意义, 例如时态和语态的屈折变化。Van Patten (1990) 提出注意力在信息内容加工和信息形式上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当注重形式多于注重意义时, 对理解的程度则会削弱[15]。语言输出能够促进意义协商, 为形义结合提供机会。当学习者被逼迫产出, 回顾加工促使他们重新分析语句。在某种程度上, 语言已经内化, 从而脱离中介语。

鉴于Form-focused Instruction在提高注意力及表达上有较大作用, Izumi通过比较输入加工以及产出对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形式和意义方面的影响。关注指导性写作和短文重构两种输出任务为实验方式, 探究了怎样的教学法有利于聚焦于形[6]。实验后, 通过句子组合、图片重构、转述、语法判断实验进行测验, 结果显示兼用输出策略和输入加工策略组学习形式习得情况优于只采用输出策略组。

有声思维活动 (thinking-aloud) 即一边思考, 一边说出思考的内容, 是元语言功能的最好呈现方式。Swain (1993) 等人, 让学生用法语写一篇1-2段的命题短文。在写的过程中, 学生用法语或者英语说出自己的构思, 不擦掉错误的地方, 不停顿太长时间, 也不借助字典和在场教师及实验者的帮助。观察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 学生是否会自己想出办法来。结果发现在有声思维活动中学生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元语言功能, 体会语言输出所带来的效应。

二语学习者把语言输出视为检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假设的途径, 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加强对语言的控制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自动性。

4 结束语

输出假设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从社会文化、心理语言、认知能力方面提出挑战, 并促进学习者通过话语调整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输出驱动假设是文秋芳教授对输出假设的创新性发展, 并带动相关实证研究。该文提出输出假设与聚焦于形教学法相结合的新观点, 以注意力为契合点, 通过语言输出提升学习者对语言的敏感度。学生经过输出后注意所给材料的语言特征与自身产出的区别, 对英语的形式结构进行假设检验, 学会使用目标语的语言特征, 从而增强输出效应。

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而应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 积极将输出假设融入教学。意义基础上的聚焦于形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的教学理念与输出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法将为我国外语教学跨上新的台阶提供了方向和信心。将来的研究构思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一方面与修正输出 (modified output) 有关, 包括聚焦于形教学法与输出假设相结合对修正输出的效果、对修正语言的方向及类型的影响, 怎样的聚焦于形教学法有利于注意力最大程度集中;另一方面关注输出驱动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如何将形式、意义与产出相结合起来, 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 更要注重体验的过程。

摘要:语言输出受学习者的社会文化环境、心理成熟程度、认知发展水平影响。该文从社会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 整合为一体, 为输出假设提供理论依据, 以及输出驱动假设对其继承与发展。重点提出将输出假设与聚焦于形教学法相结合以达到有效性输出, 并结合已有输出假设的实证研究对其合理性进行论证。

假设作文300字 篇5

星期六我在家做试卷,看到这样一道数学题,花圃园里的玫瑰花树是桂花树的3倍,张师傅每天给50棵玫瑰花树和20棵桂花树施肥,忙了几天,玫瑰花树都施好肥了,桂花树还有80棵没有施肥。请问:花圃园里玫瑰花树和桂花树各有多少棵?

刚开始看这道题确实很难,仔细看了几遍以后我想:玫瑰花树是桂花树的3倍,如果要同一天把两种花树都施上肥,张师傅就要每天给:“20×3”棵玫瑰花树和20棵桂花树施肥。而实际上他每天只给50棵玫瑰花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一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知道,张师傅已经施了80÷10=8天肥了。一天20棵桂花树,8天就是160棵桂花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就可以知道玫瑰花树是480棵。

这就是运用假设来思考和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确实是很好的解题方法。

研究假设 篇6

阅读模式输入假设输出假设一、英语阅读的背景

自1970年代以来,输入假设对二语习得具有重要影响。输入假设是人们只通过理解信息或接受可理解的输入来学习语言。人们在语言的帮助下,获得了一些超出我们目前的水平结构的语言。输入假设试图解释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这对语言教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潜在的影响。

1985,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作为输入假设的补充,该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生产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他认为,通过语言习得或学习可能发生。如果学习者希望二语既流利又准确,不仅需要可理解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中国学生获取信息和文化的一项重要技能,它也是大学英语的一个主要课程。然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教师更注重词汇的语义解释、分析句子结构、引入语法知识,从而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只听教师讲解,不思考文章内容。他们不积极参与阅读,只是被动地成为了一个观众。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高投入低输出”现象仍然很普遍。

因此,基于大量的语言输入应该提高输出比例。教师应该尽量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活跃。学生应该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他们的语言输出。基于Swain的输出假设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大学英语阅读的新模式。

三、加强英语阅读教学的建议

1.加强学生阅读合作

教师应该让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一个成功的作者总是有很好的方法,使他们在课堂内外练习阅读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阅读活动,分小组讨论。当他们在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提供鼓励和帮助,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互动,可以学习一些有益的东西。合作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联系实际生活,扩展到朋友、家庭和互联网平台。语言输出可以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成功的语言输出,通过不断的交流,最终逐渐接近外语交际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供了二语习得的资源和知识的广阔的渠道。在网络平台上,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来创建学习英语的人机交互系统。校园网和互联网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互动的最大功能。学生可以在网上与机器、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并测试他们的语言输出假设,以便找到并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掌握相关背景

大多数学生认为,了解外国的一些背景对于理解阅读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环境、宗教、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角度了解不同的主体,学生不仅可以对自己的语言知识进行自我认识,而且还可以对外国人的观点和态度进行研究。

英语阅读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外的社会环境,因此中国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不熟悉,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风俗等方面的资料。通过知识的范畴分析阅读理解的背景条件。

3.评价阅读材料

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对材料的选择应以学校和专业为基础: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最有帮助的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必须与学生的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教学和发展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

教师应要求学生了解文本资料的概况,并注意作者的风格和态度。同时,教师应该选择可以理解的、稍微超出学生当前水平的阅读材料。在阅读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写评论和总结,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个好的作者是如何组织句子和构思想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评价的文章,他们的输出意识将逐步加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评价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4.扩大词汇量

扩大基础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词汇量限制是阅读的一大障碍。词汇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它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当学生在学习词汇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新单词的输出,而且还能够正确的使用口语和书面表达。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猜测生词的意思,而不是直接说出单词的意思。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教学生一些技巧来获得词汇。Nation(1990)总结了四种技巧:利用语境,单词的结构,分析机械的重复和记忆的方法。一个新词汇的学习,不仅是它的发音、形式、意义和用法,更是对特定语境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词汇的使用。

四、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基于输出假设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途径。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研究,可以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模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适的输入和输出环境,继续在这个领域采取实证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Longman.1985.

[2]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93,(50):158-164.

[3]程晓堂.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4.

[4]段婷.输入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干丽丽.输入输出相关性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4):174-176.

会计基本假设内涵扩展研究 篇7

(一) 研究背景

无论会计理论研究以目标为起点还是以假设为起点进行构建, 会计核算都别无选择地必然受到客观时空环境的局限, 影响着会计核算的各方面, 并在理论上构成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内容之一——会计假设, 对会计理论要素内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不断准确把握经济环境变化下会计基本假设内涵的发展和外延, 形成恰当的理论体系为会计实务中做出合理判断和计量提供理论依据, 才能及时、准确的为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符合现实的财务信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与传统农业、工业社会不同, 它以信息技术、高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基础, 形成了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形式的新型网络化联系结构组织。互联网作为一种重要联系方式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新的“场所”的同时, 创生出新型的企业组织存在形式———虚拟公司, 丰富了会计主体类型内容。新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务层出不穷, 资金运营本身也成为一种会计主体出现, 其本身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 对资金的及时清算和终止要求较高, 每天都需要适时的提供相关信息, 其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显然与传统企业不同。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作用的凸显, 无形资产等无形资源地位越来越重要, 其计量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 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广泛应用, 使货币计量形式产生变化。而会计信息失真、舞弊重大事件的不断出现, 会计诚信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会计诚信的缺失不仅给企业造成信誉的伤害, 使生产成本增加, 而且也加大了企业生存的隐形危机, 并对会计本身存在的前提产生影响。基于当前会计所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的变化影响, 企业经营者及相关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提出了新要求, 为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能够更可靠地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经济业务活动, 生成并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 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内涵外延及扩展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二) 会计基本假设争议及挑战

会计所处的实际时间空间环境复杂, 但被理论与实务界较为普遍认同的会计合理环境界定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方面, 然而对这些会计假设适用性的质疑至今仍争论不断。

会计主体假设就是最具争议的假设之一, 一般解释为“假设为某一特定企业主体进行会计核算”, 而“服务于某一特定企业”这是一个必然存在的事实, 并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 会计核算对象的空间范围论。认为会计主体规定会计工作服务的对象 (或称为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 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特定主体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即不包括企业所有者本人和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二, 会计核算对象的财产所有权归属论。认为会计主体假设实质是明确会计核算对象的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 即任何会计主体不仅独立于其他主体, 而且独立于它本身的所有者 (业主) , 会计主体假设最终界定的是会计工作所反映、核算的经济业务背后所隐藏的财产所有权归属, 把企业同其所有者 (业主) 在内的其他主体在经济上、财务上完全分离, 独立反映其资源产权归属。第三, 会计人和组织论。认为会计主体是会计人, 会计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 管理者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资金运营活动进行监督、控制的人和组织机构, 而把被管理者———企业主体作为主体, 这违背了管理学的理论原则。

在新经济环境下, 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使持续经营面临挑战, 争论焦点主要有:第一, 持续经营假设适用性。经济全球化多变环境下, 技术快速发展使产品和设备更新加快, 各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 各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市场和利润可在瞬间被侵占, 经营风险日益增大, 随时可能面临淘汰、兼并、破产风险, 以至于对持续经营假设适用性提出挑战。第二, 持续经营保证责任承担问题。各国会计制度一般均明确规定, 企业管理层负有经营责任, 进而也就负有对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进行披露的责任;而独立审计人员从独立性和职业能力角度对其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 适时向投资者报告。但是企业管理者通常受所处环境牵制及高层压力等影响, 并不想主动披露关于企业持续经营等相关问题, 可能做出与职业素养相悖的行为,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时有发生;而审计由于其固有局限性也可能存在发表不符合实际审计意见的可能, 从而产生对持续经营评估和披露承担责任的争议。第三, 持续经营期限界定。会计信息提供以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为基础, 而破产、清算是每一个企业都有可能出现的风险, 企业不可能总是保持持续经营的状态, 而“可预见的将来”所推演具体时间长度的界定则成为问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必要性和划分的合理性引起质疑:第一, 存在必要性。网络时代会计信息可实时生成, 信息用户可通过网络随时获取动态会计报告, 而不必等会计期间结束。出于企业市场竞争等方面考量, 决策者对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不仅需要定期报告, 而且提出实时信息需要;在理论上信息技术可以满足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使用的要求, 因此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必要性遭到质疑。第二, 分期导致信息失真。分期假设人为划分会计期间, 人为的处理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它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如在会计分期假设前提下,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报告, 需要对仍在进行中、结果未确定的交易或事项暂估入账, 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 该估计可能与未来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第三, 分期假设是否应被替代。在网络环境下, 网络公司可能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交易, 然后自行解散, 会计分期非常困难, 应以交易期间或清算期间代替会计分期。

主流观点认为, 会计计量应主要选择货币作为衡量企业信息的尺度, 且多支持确立功能性货币的主体地位, 即一个实体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这种货币计量假设导致人们把会计定义为一门关于计量和传递货币性活动的学科。在假设中隐含了币值和物价相对稳定或波动不大的重要内涵, 然而现实经济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会计发展史上历史成本计量问题也是屡遭质疑, 并提出修订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在实务中有选择地使用重置成本 (现行成本) 、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尤其是电子银行和虚拟公司的兴起, 商品交易方式以“电子货币”为支付手段成为常态, 电子货币具有交易更便捷, 成本更低廉的优点, 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跨国际迅速聚集与分散, 使货币供给与需求频繁波动, 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不断受到冲击, 客观上币值稳定或相对稳定能够长时间保持显然相当困难, 直接影响到历史成本信息的有用性, 但要解决计量标准不稳定问题, 从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角度看, 对特定核算会计主体而言难度颇大。

二、会计基本假设内涵外延分析

(一) 会计主体边界与量的延展

科技发展、计算机普及和网络经济的形成, 使会计主体的内涵不断扩展和延伸,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会计主体核算计量范围边界变化。传统中会计主体主要以企业的有形经营组织实体为界限, 侧重于将“资本、厂房、设备”等有形物质资产作为会计主体核算对象。而以网络联接为主的新经济环境下, 直接导致新型网络企业组织形式———虚拟网络企业的出现, 丰富了会计主体类型内容, 它更侧重于“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企业社会成本、知识产权、企业地理环境”等无形资产资源, 有些无形资产甚至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资源, 无形资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重大。虚拟企业的存在作为会计主体类型之一登上历史舞台, 在很大程度上跨越了空间局限, 与传统会计主体相比, 具有模糊性、不稳定性、可变性, 且寿命短、极具灵活变化等特点, 它往往没有确切的办公场所, 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 使企业间的合作和联系更加紧密和快捷, 从而模糊了企业会计主体核算边界, 拓宽了会计计量的领域。但无形资产资源的重要性要求会计主体拓展核算范围边界, 而其难点在于现行会计制度规范还没有找到更合适、全面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将这些有用信息定量化纳入其中, 导致企业会计主体核算计量范围边界模糊,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不全面, 严重影响企业所有者及其他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分析。

第二, 会计主体总体总量变化。网络会计的普及对会计主体核算范围边界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会计主体总量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国际间资本的急剧流动, 致使资本市场优胜劣汰, 企业间不断进行重组、兼并, 跨地区、跨行业进行强强联合, 成立跨国集团公司。以前由于受技术限制和管理成本的影响, 总公司难以对境外子公司进行统一集中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子公司往往进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而现在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 极大地突破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空间局限, 应用计算机的高效处理、远程监控等手段, 使企业组织管理能力能延伸到全球任意子公司。从这一层面上来讲, 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得会计主体得到整合, 会计主体涵盖资产规模越来越大, 整个市场上会计主体也相对由多变少。

会计主体边界和量的变化, 尤其是虚拟企业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会计主体假设, 只是丰富了会计主体的类型与内容形式, 拓展了其应核算反映的范围边界, 而新技术在具体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导致了会计主体内涵量的增大和具体数量的相对减少, 因而在理解会计主体内涵时, 需要突破传统的对会计主体主要包括实体组织和实体资源为主的理解, 适应新经济环境对会计主体内涵的延伸拓展。

(二) 组织“持续”经营状态合理设定

传统上持续经营假设指在可预计的将来企业不会发生破产、清算, 它界定的是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但在当前新经济环境下, 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第一, 会计主体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诸如设备更新加快、产品使用寿命缩短、利率剧烈变动、金融市场频繁波动, 导致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增大, 使得企业随时可能发生兼并、收购、破产、清算, 持续经营基本假设可能在毫无反证情况下得到改变, 持续经营假设存在的必要性受到挑战。第二, 无实体公司———虚拟企业的兴起及发展对持续经营假设期限界定提出了质疑。虚拟企业是一种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管理的跨越物理空间的企业组织形式, 它可能为了某一特定任务需要, 将众多个体在短时间迅速建立起临时的联系, 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合作。但从稳定性角度看, 当前虚拟企业更多的是短期合作, 一旦合作的某个或某组项目完成, 这种关系就可能结束, 即会计主体对项目进行清算。因此建立在传统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很多会计处理方法都不再适合特定会计主体, 需要对经营假设合理性做出调整来反映虚拟企业特有的结构与功能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 无实体虚拟企业成立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散即破产、清算, 而是为了实现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 短暂存在的虚拟企业以企业的短暂经营为基础, 从而能够进行会计核算, 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与这些企业交易, 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和进行会计核算的意义;并且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也并非无限制的存在下去, 也会面临兼并、改组、破产和清算的风险, 但这并不影响持续经营假设对企业的界定。

持续经营假设从本质上来看, 是对组织经营状态在时间期限上的一种合理判断, 而组织的合理经营状态必然就因组织经营目标、组织形式不同而存在长期和短期之分, 或两者之结合, 因而称之为“经营状态”假设更为贴切, 其内涵应包括长期正常经营状态、短期正常经营状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经营状态、项目清算经营状态等几类情况, 并在具体实务中根据组织的实际经营形式、目的和类型来具体界定。而在会计实务工作实践中, 破产企业采用清算基础经营假设是必然选择, 也不乏企业组织采用短期持续经营进行会计核算, 如企业提供非跨年不超过一个营业周期的劳务经营项目, 在会计核算上实质就是采用的项目清算基础进行核算, 一般在项目结束时一次性结算成本、收入和盈余, 再如各银行等金融机构几乎每周都有新发行的短期理财基金, 一般时间从一个月到半年不等。

(三) 会计分期依赖经营状态

传统上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 会计分期假设在会计核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将企业持续经营活动分割成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进行会计核算结算盈亏和编制财务报表, 提供相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 为企业本身经营管理及相关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其定期财务报告生产及披露体系在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本市场中具有稳定的不可变动地位, 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就明确规定了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 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

但实践中, 经营状况并不以制度为蓝本进行, 制度总是滞后于动态的经济变化, 正如前面组织经营状态长短期限合理设定提出的挑战, 信息技术实时提供财务信息趋势, 以及经营决策信息需求的适时要求, 引申出对会计分期是否必要 (即是否需要分期) 、分期的长短及在什么时点分期等问题。

在工业经济时代, 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会计分期有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必要空间, 并一直在会计核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常会计会按月、季度、年等划分期间, 按期对外提供通用的财务信息, 大多信息使用者以此获得所需的相关决策信息。但如果使用者有疑问想进一步了解相关会计资料则途径较少, 更多的可能需要揣测、理解和依靠个人的职业能力进行判断, 即会计信息传递是一种单向阶段性静态流动模式。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 有些虚拟企业迅速组建和清算解散, 其经营期限极短而不必进行会计分期、或会计分期越来越短。而且在网络经济环境下, “虚拟公司”、“电子商务”、“数字化平台”等使会计系统转变了传统模式, 创建出信息互通的会计报告模式, 理论上组织可以在任意时点分期会计信息, 企业可以对大众披露公平、公开的财务信息, 相关信息使用者在理论上也可以依据权限不同通过网络适时分享更及时更充分的会计资源, 因此, 缩短会计分期期间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会计分期应根据具体主体经营状态不同, 决定分期与否, 分期长短, 从“单向”静态假设, 向“双向”甚至“多向”的定期报告与实时披露相结合演变。

(四) 会计货币计量选择

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 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人员主要运用货币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计量, 并把结果加以传递的一个过程, 它内涵着币值稳定、货币计量和币种唯一等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变, 会计货币计量中币值不稳定及计量单一问题凸显出来, 且更多的信息使用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以货币表示的会计信息。

现代知识经济环境下,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 货币形式逐步趋于单一化、标准化, 虚拟货币形态得到普遍应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电子货币和企业之间的无纸化货币交易的产生和发展, 加快了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速度, 使得资本决策在瞬间完成, 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货币风险, 汇率和物价变动日益频繁, 经济波动剧烈, 客观上使货币币值难以保持稳定。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也越来越重视那些很难用货币表现出来, 但却对决策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财务信息, 如人力资源收益、环境成本等方面的信息, 而会计货币计量远远不能囊括这些重要内容。

对币值稳定的挑战并不是否定货币计量, 从统一角度来看, 货币计量是历史根据经济发展做出的最合适的一种计量选择。虽然货币并不是一个稳定的计量标准, 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横向和纵向可比以及提供准确的信息, 会计计量别无选择地需要货币这个统一的价值尺度。只是由于经济社会剧变, 导致众多会计信息使用者给予会计信息更多期望, 将一种计量手段的恰当选择上升为一种稳定环境假设的预期高度, 从而导致对会计信息更多的指责。因而在理论上, 纠正这种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货币计量手段, 同时对会计面临经济环境提出新的、合乎事理的新界定就显得必要而关键。

三、会计基本假设新构想:增加会计诚信假设

(一) 基于社会道德角度的考虑

从社会道德角度看, 诚信是社会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是引导和支配人们处事的重要行为规范, 反映社会一定时期的社会风范和秩序, 它具有维护社会基本秩序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 包括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经济与非经济活动的秩序。作为社会一种非正式制度存在, 具有良好诚信环境的社会可因此极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而其建立成本往往分散且不会产生更多的额外运行成本, 或者说其成本由社会成员在成长中得以解决。从世界主流经济体制体系看, 市场经济在当前及未来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期内, 将持续存在并发展着。从很大程度上讲,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以诚信为基础的, 是一种诚信经济,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是企业、事业单位和普通大众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会计信息作为市场经济体系内基本单位会计主体的经济反映, 尤其是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财务会计信息, 为各类信息需求者所使用, 其内容的真实可靠往往通过资本市场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显然, 在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虽然实践中提出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外部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等一系列解决对策, 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 都是差强人意, 企业会计信息诚信问题依然不断, 无论是监督的实施成本还是最终出现问题的社会成本, 从已有显性数据来看成本都是巨大的。

(二) 基于市场经济行为角度的考虑

从引起市场经济中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看往往体现为:第一, 利益的驱使, 短期失信收益大于失信成本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内部动因。在诚信与利益面前, 为了追求短期或个人利益最大化, 企业会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相关管理机关。第二, 会计准则制度的缺陷和法律惩罚力度不够, 也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会计体系不严密的缺陷使会计信息提供者钻了“空子”, 同时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法制制定滞后及对已有的法律法规执法不严等问题。第三, 政府的行政干预, 也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对证券市场的准入审批等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的真实性深信不疑, 然而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局部利益而失信也是屡见不鲜。

细究各种失信行为, 其深层原因是社会主体人及其组成的组织诚信理念的严重缺失, 甚至根本无视社会行为规范理念, 更勿论诚信的理念框架。因此为预防和治理会计行业环境中的诚信问题, 从社会道德规范及法律各方入手, 建立健全诚信制度规范体系, 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上规范社会的诚信体制体系就显得极其重要。而鉴于会计诚信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及其作为会计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影响, 将其纳入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显然合理而且必要。因为在会计诚信假设基本前提下, 在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主流的当前, 会计人员拥有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规范, 才能确保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企业管理者拥有诚信经营的思维理念, 才能形成良好不欺的企业文化, 提供诚实可信的财务信息;企业拥有良好的信誉资本, 诸如银行信贷机构等相关者才能为其提供合作。会计诚信作为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 对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地繁荣发展显然具有重要作用, 重视会计的诚信问题, 将“会计诚信”纳入会计基本假设体系就成为理所当然之事。因此, 笔者提出将“会计诚信”作为一项基本会计假设, 纳入到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框架之中, 对会计行业本身及促进和构建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论

经济环境发展复杂多变, 新经济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实质和内涵产生影响, 因此对相关会计基本假设内涵进行拓展, 完善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会计主体类型边界和量的变化、组织“经营状态”合理的辩证界定、新经济环境下会计分期的划分和货币计量假设面临难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将“会计诚信”作为一项基本假设, 补充扩展到会计基本假设理论体系中, 显然具有当前的适时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万雪丽:《论虚拟企业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会计研究》2000年第3期。

[2]崔也光:《网络时代会计的时空观》, 《会计研究》2000年第3期。

[3]魏许莲、庞圣玉:《电子商务与财务会计理论改革》, 《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年第5期。

[4]徐迅雷:《“5855亿:谁为不诚信买单”》, 《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第14期。

[5]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 三联书店2001年版。

财务管理理论假设研究 篇8

(一) 财务管理假设的定义

财务管理假设包括财务假设、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财务管理的假设等。目前学术界对财务管理假设又有各种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财务管理假设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财务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的公认的假定、设想, 是人们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基本前提。有人认为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实践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对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述的财务现象, 根据客观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理推断。还有人认为财务假设是指财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财务现象, 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乎事理的断定, 是日常财务管理的必要前提。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的定义可以概括为:财务管理假设是对财务存在的客观环境的一些不确定因素, 根据客观情况或趋势所进行的合乎情理的判断, 它实质上是对不确定经济环境的预测, 是财务对象和财务目标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具有一定事务依据的假定和设想, 是进一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前提。这个定义揭示的财务管理假设含义有两点:一是对于一些不确定或无法论证或不需论证的因素做出判断或推断;二是作为财务理论构建的重要前提和财务实践的重要基础。第一点揭示了财务管理假设的本质, 第二点揭示了财务管理假设的作用。

(二) 财务管理假设的意义和作用

作为财务管理理论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财务管理假设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中有重要的理论地位。研究财务管理假设是构造系统财务理论结构的基础。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学的基本理论范畴, 在财务学中占基础地位。研究财务规律, 首先从财务实践开始。最初这种研究是为了解决当时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随着财务实践的发展, 各种财务矛盾充分暴露。理论研究内容日趋复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科学体系, 使各个局部的研究成果相互协调, 从这个意义上讲, 财务管理假设来源于财务实践, 但又不是财务实践的初步描述, 而是财务概念最高层次的抽象。研究财务管理假设是遵循科学方法论的要求。如前所述, 在构造理论和建立模式时要遵循一种约定俗成的程序, 即研究的方法是由“规定问题——制定假设——演缉结论——接受或修正理论模式”五个不同阶段组成。如人们对古典经济学的研究, 一开始就给出一个理性经济人和完全竞争的假设, 根据这个假设, 演绎出供求关系变动对价格产生影响的结论, 这一结论是否可靠取决于经济人的假设和完全竞争的假设。可见假设对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性。财务学作为一门经济应用科学, 也应有其基本假设。

二、财务管理假设的地位

(一) 财务管理假设的意义

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是由多种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理论要素构成, 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通过假设、推理、实证等过程实现。要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需要先提出一定的假设。财务管理假设是根据财务活动内在规律和理财环境的要求所提出的具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假定或设想, 是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前提。关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有着不同的观点, 笔者赞同将财务管理的假设作为其逻辑起点, 而试图从其他理论要素开始推演出财务管理理论都存在一定缺陷。以财务的本质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 只能解决什么是财务、什么是财务管理这些纯理论的问题, 不能解决为什么进行财务管理的问题, 也不能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对于本金起点论, 在企业这个层次上本金与资金、资本并无差异。以本金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实际上还是在探讨财务的本质问题, 与本质起点论并无实质性差异。如果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作为起点则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 任何理论的研究起点都应是其本原点, 显然财务管理目标不符合这一点, 因为财务管理目标受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理财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如果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起点, 很难确定财务管理假设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地位, 因为目标无法推出假设。而财务管理的环境只是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的外因, 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需考虑的一个影响因素, 但不能成为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线。而且财务管理的环境范围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二) 财务管理假设的地位

财务管理假设在财务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首先, 财务管理假设属于财务范畴有着丰富的财务内涵, 可以从财务管理假设推演出财务目标等财务理论。其次, 研究起点应具有客观性, 而不是人们的主观要求。财务管理假设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客观存在, 财务管理假设来源于财务管理实践, 是对财务管理工作规律性的反映。最后, 研究起点不能由其他前提条件派生而来。起点理论是研究领域中的核心概念, 客观存在并始终起作用且影响研究对象的范畴。从财务管理假设的定义可以看出, 财务管理假设是其他财务理论研究的前提, 而不是由其他前提条件派生而来, 所以财务管理假设应该作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起点。

三、财务管理假设的原则及性质

(一) 财务管理假设的原则

什么是财务管理的假设, 怎样构建财务管理的假设, 是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财务管理假设理论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 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假设的构建原则不够明确, 明确财务管理假设的原则, 有利于构建统一的财务管理假设理论。 (1) 必要性原则。任何学科都是以客观世界的某一局部为研究对象, 而一些合理的假设或设想是建立一门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或基础。财务管理假设对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必不可少, 没有了这些假设就无法进行推理和做出结论。 (2) 解释性原则。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一个基本构成要素, 必须对财务管理存在的客观依据, 财务管理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行作性做合理的解释。在确立财务管理假设时必须把握财务管理假设的本质属性。 (3) 预见性原则。财务管理假设以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规律为依据, 是对客观事实性质和规律的概括反映。在建立财务管理假设时, 必须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经过抽象概括后能反映财务管理实质和规律, 能为大多数客观事实所证明, 这样的财务管理假设才能对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未来事项做出科学的推理。 (4) 简明性原则。财务管理假设在逻辑上要简单明了, 财务管理假设越简单财务管理理论所包括的内容就越丰富, 应用的范围就越广, 解释力也越强。这是财务管理理论成熟程度的反映。 (5) 发展性原则。任何一门学科的假设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下, 客观世界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 所以此时的假设在来来就有可能失去成立的条件。只有不断改进假设, 理论研究才能得到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假设不是一成不变它必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

(二) 财务管理假设的性质

财务管理假设理论本身也是由多种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 财务管理假设理论有着自身的特点: (1) 系统性。财务管理假设之间不仅不能存在矛盾冲突, 而且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各项假设之间能相互协调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 贡献性。财务管理假设除了说明其对系统有所贡献, 还应隐含更为丰富的命题, 使假设体系具备演绎性。 (3) 独立性。财务管理假设之间的关系相互独立, 任何一项假设不能推导出另一项假设, 否则就应将这两项假设合并为一项假设。 (4) 历史性与动态性。财务管理假设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总结出来的, 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财务管理假设的认识水平。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体系,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财务管理假设认识的不断深入。 (5) 简单性。财务管理假设理论应具有逻辑上的简单性, 即财务管理假设体系中所包含相互独立的假设应尽量简洁通俗、便于理解, 但这并不是指假设理论内容的浅显。 (6) 普遍性。财务管理实践丰富多彩、千差万别, 其反映出来的具体假设也不一样, 因此财务管理假设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代表性。

四、财务管理假设的构建

(一) 财务管理假设主要观点

财务管理假设主要分类观点有如下几种: (1) 广义和狭义的观点。有学者主张把财务管理假设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郭收库认为, 财务管理假设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财务管理假设包括财务管理基本假设、财务管理基本假定和财务管理假定三个层次;狭义的财务管理假设指的是财务管理基本假设, 财务管理基本假定是指财务管理原则, 财务管理假定是指在进行财务估计、使用财务管理方法时的假设条件。他认为采用狭义财务管理假设的概念更加合适, 并且指出财务管理假设体系应由有效市场假设、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与财务分期假设、委托代理假设四个假设组成。 (2) 内外环境的观点。主张把财务管理假设分为主体内部环境的财务管理假设和主体外部环境的财务管理假设。李双主张任何事物都是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发展的, 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不例外, 因此, 财务管理假设应分为主体内部环境的财务管理假设和主体外部环境的财务管理假设。 (3) 基本和派生的观点。主张把财务管理假设分为基本假设和派生假设。宋志伟指出, 财务管理假设可分为财务管理基本假设和财务管理派生假设。每个基本假设又可根据不同情况派生出一个或几个次要假设, 各个假设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形成一个有机的财务假设体系。高玉玲指出, 综合目前各学者的财务管理假设, 可以看出其中至少存在基本假设和派生假设两个层次, 将这些假设运用于实践又产生了技术性假设。她认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理性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没、有效市场假设、财务风险假设和财务可控性假设方面。

(二) 财务管理假设的具体内容

由于财务管理假设有多种分类, 每一种类别又有自己的具体内容, 因此, 财务管理的假设数量众多。但构建财务管理假设应遵循财务管理假设的原则, 其内容必须符合财务管理假设的相关性质, 并且能够较好地与客观环境相容。财务管理假设应该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起点, 任何派生的假设观点都应该被排除。因此, 应该在保证其贡献性的基础上体现简单性。财务管理学是研究企业垫支资金, 运营资金到收回资金实现价值增值过程的资金运动规律以及此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财务关系的学科。财务管理的假设必须与以上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才能保证其贡献性, 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最基本的原生性假设。学术界提出的财务管理假设主要包括:理财主体假设;增量现金流出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资金市场假设;财务风险假设;代理成本假设;谋取价值增值假设;货币时间价值假设;自主理财假设;财务关系客观性假设;利益平衡分配假设;环境文化决定假设;现金至上假设;所得税影响财务决策假设;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财务管理目标实现假设;资金增值假设;财务可管理假设;理性理财假设;资金流通假设;资金增值假设;财务信息可靠假设。笔者认为财务管理假设仅包括以下内容: (1) 理财主体假设。财务主体假设是指有独立的现金流量, 能够独立从事财务活动的组织或个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限制在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 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 将一个主体的理财活动同另一个主体的理财活动相区分确定企业的财务主体, 确定企业财务工作的立场。在经济关系纵横交错的市场中, 企业只有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才能清楚区分和正确处理企业财务活动与其他经济主体财务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些经济主体包括: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国家、企业职工及与本企业有经济联系的其他企业等。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等都是与企业有关的财务主体, 他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财务关系。 (2) 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 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 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持续经营假设是对企业财务活动无限延续的一种科学推断。其目的在于财务主体确定后, 为其确定一个正常的财务活动范围, 从而在处理财务活动业务时立足于非清算的基础之上。在现代经济中,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激烈的竞争和风险, 其经营的持续时间带有不确定性。但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能按正常的程序方法进行.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有助于各类使用者的决策和利用, 只有将财务主体的财务活动当作能一直持续到实现其计划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因此,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目标, 反映了与财务主体有利益关系的所有集团、阶层的愿望。如果没有持续经营假设, 首先, 企业破产、倒闭财务活动就会中止, 财务管理的一般原理方法就不再适用。其次, 如果企业的资金运动不能持续, 那么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也许不能在日后还本付息, 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也许不能取得投资报酬, 如果资金运动在某一环节中断, 企业的财务也必将陷入困难。 (3) 资金市场假设。财务管理活动所处的资金市场是有效的。有效的资金市场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它使得企业能及时筹集到所需资金或将闲置资金投放于有利的项目中。资金在市场中的流通充分透明, 当企业需要资金时, 能以合理的成本在资金市场上筹集到资金;当企业有闲置的资金时, 能在市场上找到有效的投资方式。同时, 这些资金流通都能在资金市场上得到清晰、真实的反映。这三个假设分别涉及了财务管理的空间、时间和环境。基本包含了所有的原生性假设, 从这三个假设可以得到其他结论。财务主体或理财主体本身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主体, 正因为是理性主体才会有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也正因为存在理性主体, 才会有包括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一系列代理成本问题。并且财务主体必须能独立进行财务活动有独立的现金流量, 因此本身也包含了独立理财的问题。而在资金市场假设的条件下, 资本市场是完全有效的, 在这样的市场中, 资金流通假设和财务信息可靠假设已经成立。而在以上假设均成立的基础之上, 财务管理假设也是显然的。

至于其他假设, 笔者认为都不属于财务假设的范畴。首先, 自主理财假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计划经济和资源分配的集中化决策下, 企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和指标完成经济任务, 不存在财务管理活动。只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经济单位才能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进行自主的理财。因此, 自主理财是财务管理活动所在环境的必然结果, 是市场环境假设的一部分。它不是对于一些不确定的或无法论证或不需论证的因素做出的判断或推断, 而是在已有假设基础上的必然结果。其次, 谋求价值增值假设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 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一部分, 是财务管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而并非作为财务管理理论假设一部分。另外, 在已有的研究中对价值有着不同的观点, 传统观点中财务管理目标包括股东价值或股票价值最大化, 即股东价值增值;考虑债权人价值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即企业价值增值;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即考虑了企业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顾客等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观点。再次, 货币的时间价值假设是财务管理研究中资金运动的必然规律, 而不是对于一些不确定的或无法论证或不需论证的因素做出的理论假设。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资本的必然要求, 也是资本循环的必然结果。它包括由于时间延长从而资金周转次数增加所带来的增值, 还有上一次周转带来的利润又被重新投入周转而带来的增值。作为资金运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投资中需要考虑的机会成本,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最后, 现金至上作为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所得税影响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理, 所得税是企业总利润分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得税会影响到债务的税后成本及企业的净现金流量, 必然对财务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五、结语

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假设体系对于财务管理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术界对此问题一直未达成一致的意见。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财务管理学本身的发展, 财务管理的假设也必将是一个演进的系统。通过本文的论述, 财务管理假设体系如 (图1) 所示。

参考文献

[1]李玉平:《资本经营会计理论初探》, 《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邵世丽:《深化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思考》, 《管理观察》2009年第32期。

[3]李永乐:《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综述》, 《财会通讯》2009年第8期。

“投入量假设”实证研究概述 篇9

关键词:投入量假设,投入指数,词汇习得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基础,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 因而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Laufer和Hulstijn (2001) 提出的有关词汇附带习得的“投入量假设” (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 为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开拓了新视野, 便于研究者根据该假设提出的“投入指数” (involvement index) 来界定任务的投入量, 通过实证研究比较不同任务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因而对词汇教学和词汇练习任务的设置及教材的编写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年来, 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该假设, 并提出了该假设可能存在的问题。

1 投入量假设

Craik&Lockhart (1972) 提出的加工层次理论认为, 学习者能否将新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取决于对该信息的加工程度, 加工层次越深, 记忆保持的效果就越好 (引自Laufer&Hulstijn, 2001) 。Laufer&Hulstijn (2001) 指出加工层次理论没有指明如何判断加工层次的深浅程度, 没有提出明确的并且可操作的定义。Laufer&Hulstijn认为认知和情感因素都会影响信息加工。基于加工层次理论, Laufer&Hulstijn (2001) 从认知和动机两个维度提出了“投入量假设”, 尝试将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建立在可操作和可量化的基础上。“投入量假设”包含三个假设。1) 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取决于任务中的三个因素:需求 (need) 、搜索 (search) 和评估 (evaluation) 。需求是情感因素, 是指完成任务的动机, 当需求是来自外部的推动力, 例如来自教师的要求, 这种需求较弱;当需求来自学习者自身, 是学习者自发产生的, 这种需求较强。搜索和评估是投入量中的两个认知因素, 搜索是指学习者试图通过查字典或咨询权威人士 (如教师) 来找出某个L2 (二语) 词语的意义或者找到相应的L2词语来表达某一概念。评估是指将某个词与其它词进行比较, 将该词的某个含义与其它含义进行比较, 或将该词与其它词语进行搭配以评估该词是否符合上下文。如果评估是指找出词汇间的不同或从某个词的几个意义中找出其在特定上下文的具体意义 (如选词填空) , 这种评估较弱;如果评估是指将目标词与其它词搭配并在新的句子或文章中使用这个词 (如用目标词造句或写文章) , 这种评估较强。Hulstijn&Laufer (2001) 提出用“投入指数”来量化投入量三因素的强弱程度。如果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某因素不存在, 用0来表示;如果任务进行过程中某因素存在而且程度较弱, 用1来表示;如果某因素存在而且程度较强, 用2来表示。投入指数越高, 投入量越大。2) 对词汇进行加工时, 投入量越大, 词汇保持效果越好。3) 引发更高投入量的任务比引发低投入量的任务更有助于词汇学习。

2 相关实证研究

“投入量假设”的提出给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量化指标, 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对此假设进行了检验, 探究提高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方法。

Hulstijn&Laufer (2001) 在以色列和荷兰进行了两个实验, 研究了投入量不同的三项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任务一是阅读文章后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阅读材料中附有生词表, 投入量为1 (需求1, 搜索0, 评估0) 。任务二是阅读文章后完成填空和阅读理解题目, 投入量为2 (需要1, 搜索0, 评估1) 。任务三是用目标词写作, 投入量为3 (需要1, 搜索0, 评估2) 。研究者认为时间是任务本身的特质, 不是一个单独的变量, 因而试验中学习者用不同的时间完成三项任务。实验后进行了即时测试, 考察受试对目标词词义 (接受性知识) 的记忆情况。一周后 (荷兰) 和二周后 (以色列) , 受试接受了同样的词汇延时测试。两个实验都证明投入量最大的用目标词写作任务的效果最好, 以色列实验结果完全印证了投入量假设, 而荷兰实验只是部分印证了投入量假设, 任务三显著优于任务二和任务一, 但是任务一和任务二之间无显著差异。

Keating (2008) 对“投入量假设”进行了验证。实验设计的任务为: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加完形填空、用目标词造句。三项任务的“需要”指数都为1, “搜索”指数都是0, 仅在“评估”指数上存在差异, 分别为0, 1, 2。实验后进行了即时测试考察被动词汇知识和主动词汇知识, 两周后进行了延时测试。被动词汇知识测试结果显示阅读理解加完形填空任务和用目标词造句任务都比阅读理解任务更为有效, 但是投入量最大的造句任务并没有显著优于阅读理解加完形填空任务。主动词汇知识即时测试结果显示, 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与“投入量假设”的预测一致;而在延时测试中只有阅读理解加完形填空任务与阅读理解任务之间有显著差别。研究指出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会受时间因素的影响。

Kim (2008) 设计了两个实验来验证“投入量假设”。实验一基于Hulstijn and Laufer (2001) 的研究, 采用了与Hulstijn and Laufer (2001) 相同的任务, 但不同之处在于Kim (2008) 控制了完成任务的时间, 受试完成三项任务的时间是相同的。实验一的结果基本支持了“投入量假设”, 在即时测试中, 用目标词写作任务组的词汇习得效果最好, 其次是阅读理解加填空任务组, 但是阅读理解组与阅读理解加填空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延时测试结果显示, 三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写作任务组的词汇保持效果最好, 其次是阅读理解加填空组, 阅读理解任务组最差。实验二比较了投入量相同的两项任务, 用目标词写作文和用目标词造句, 词汇测试结果表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个实验中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在词汇习得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英语水平对词汇习得效果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Kim (2008) 指出任务的投入量指数可能需要重新考察, 三个因素对词汇学习的作用可能不是同等重要的。

黄燕 (2004) 研究了投入量不同的阅读任务对中国学生词汇记忆的影响, 实验设计了投入量分别为1、2、3的任务:阅读加涉及目标词的多项选择题、阅读加选词填空、阅读加造句。即时测试显示选词填空任务产生的词汇记忆效果最好, 其次为投入量最大的造句任务, 最后是投入量最低的多项选择题任务, 但选词填空任务与造句任务之间无显著差异。延时测试显示只有造句任务和多项选择题任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黄燕 (2004, p.393) 认为, “投入量假设”不完全正确, “投入量”的量化指标需要修正, 需要综合考虑时间和学习者英语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武卫、许洪 (2004) 的研究中, 任务一提供单词表, 要求受试阅读文章后完成与目标词有关的阅读理解 (投入量为1) ;任务二要求受试阅读文章后猜词义再完成阅读理解 (投入量为3) ;任务三投入量为4, 要求受试阅读文章后猜词并完成产出性词汇练习 (单词排序组成完整的句子) 。三个任务组完成任务的时间不同。即时测试结果显示三项任务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支持“投入量假设”, 但在延时测试中三个任务组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大多数验证“投入量假设”的实证研究中, 投入量大的任务多为输出任务, 与大多数研究不同, 吴建设、郎建国、党群 (2007) 设计了三项投入量不同的接受性任务:阅读加英语词汇表加简答 (投入量为1) 、阅读加英语词汇表加比较选择题 (投入量为2) 、阅读加英语单语词典加比较选择题 (投入量为3) , 第三项任务与第二项任务相比, 仅仅是投入量中“搜索”这个因素的值更高, 即时测试结果显示这两项任务对词汇习得没有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 延时测试表明三项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李燕 (2008) 考察了任务投入量对产出性词汇知识附带习得的影响, 受试阅读同一篇文章, 然后分别完成阅读理解 (投入量为1) 、选词填空 (投入量为2) 、查字典选词填空 (投入量为3) 、查字典写作 (投入量为4) 。研究结果表明“投入量假设”不完全正确, 即时测试显示, 查字典选词填空和查字典写作任务的效果都显著优于阅读理解任务, 但其他任务间无显著差异, 而在延时测试中四种任务对产出性词汇知识附带习得的影响都没有显著差异。该研究 (2008, p.9) 指出, 产出性词汇知识附带习得的效果不仅和任务引发的投入量有关, 还和任务加工目的有关, 如果任务的目的是意义加工, 即使该任务引发的投入量很高, 也不能产生很好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

周勤 (2009) 模仿Hulstijn&Laufer (2001) 的任务设计, 探究“投入量假设”是否适用于语块习得, 即时测试结果完全支持投入量假设, 延时测试的结果部分支持了“投入量假设”, 只有用目标语块造句任务对语块习得的影响明显优于阅读理解任务。

吴旭东 (2010) 的研究采用了“使用者行为跟踪技术”以便更直观的体现任务所引发的学习行为, 比较了四项任务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阅读理解后, 任务一要求受试完成与目标词无关的是非选择题 (投入量为0) 、任务二要求受试完成与目标词有关的是非选择题 (投入量为2) 、任务三要求受试完成选词填空和与目标词有关的是非选择题 (投入量为3) 、任务四要求受试用目标词造句 (投入量为4) 。即时测试和两周后的延时测试的结果没有证实“投入量假设”, 吴旭东认为根本原因是“投入量”可观察和测量的程度难以操作化, 仅通过任务指令难以控制学习者的注意力。

顾琦一、宋明珠 (2010) 研究了任务投入量与词汇习得以及即时词汇学习策略的选择之间的关系。受试为五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 控制组进行无任务阅读, 实验组进行了五项阅读任务:总投入量为3的多项选择、总投入量为3的翻译、总投入量为3的加注造句、总投入量为4的无注造句、总投入量为4的短文写作。完成相关任务后, 受试接受了即时词汇测试, 完成了词汇学习策略问卷。实验结果只是部分验证了投入量假设, 出现了与假设不符的情况, 投入量相当的任务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而投入量不同的无注造句任务和加注造句任务产生的词汇习得结果相同。任务进行过程中, 该研究表明, 因为投入量三个因素 (需求、搜索、评估) 的强弱程度及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即使任务总投入量相同, 任务诱发的实际投入量也可能不同。该研究还显示即时词汇策略的选择会受任务类型的影响。

魏梅、王立非 (2011) 研究了任务类型与频次因素对英语惯用短语学习的影响, 实验所采用的任务的需求和搜索指数都是1, 但评估指数不同, 综合考虑频率因素, 三项任务分别是总投入量为8的阅读加选词填空任务、总投入量为5的阅读加造句任务、总投入量为9的阅读加多项选择任务。研究发现第一频次任务后, 三个实验组间短语学习效果无显著差异, 第二频次任务后, 三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但与“投入量假设”预测的结果相反, 阅读加选择组的短语学习效果最好, 其次是阅读加填空组, 最后是阅读加造句组。该研究认为, 短语学习效果不仅和投入量三因素有关, 时间、频率、任务类型 (输入、输出) 等因素也会影响短语学习。

岳颖莱、戴建东、张海燕 (2012) 研究了形式加工和语义加工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 并将词汇知识进行了细化, 分为“被动知识”、“控制主动知识”和“自由主动知识”。形式加工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数出目标词的字母数, 并根据所给发音找出对应的字母组合, 语义加工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给出例句中目标词的中文意思, 并将目标词与其英文释义连线, 但研究者没有指出这两项任务各自的投入量指数。根据实验结果, 与形式加工任务相比, 语义加工任务在词汇的被动知识的即时、延时习得以及控制主动知识的即时习得方面显著有效, 但二者在自由主动知识方面的习得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认为实验结果部分证实了“投入量假设”, 并指出“投入量假设”只对词汇的被动知识和控制主动知识的附带习得起作用。

3 结束语

室内火灾均一温度假设实验研究 篇10

关键词:室内火灾,均一温度,轰燃,均一性指数

室内平均温度是表征火灾燃烧强度的重要指标,常用这一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描述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用平均温度表述火灾发展过程,其前提是烟气温度在室内分布均匀,也即均一温度假设成立,而使烟气温度均匀的主要动力来自烟气搅动,它使得整个室内温度在空间上的差异最小化。基于这一事实,用来量化研究室内火灾温度变化的大多数理论模型都是以该假设成立为基础的,如以室内烟气温度升高500 ℃作为轰燃发生的标志从而预测室内轰燃的MQH法。

虽然均一温度假设在理论研究中普遍应用,但其合理性却少有论述,特别是量化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有学者对该假设的合理性提出质疑。Harmathy认为,只有非火焰区的烟气才满足均一温度假设。BØhm和Hadvig对一次轰燃火灾做了研究,测得的温度相差达200~500 ℃,且室内中心温度最高。Welch和Abecassis等人分别对Cardington实验(1999年)和Dalmarnock火灾实验(2006年)作了分析。得出结论:传统的温度均一假设不成立。Thomas和Bennetts研究表明,靠近通风口的建筑结构所处的环境比靠内的结构恶劣得多。J Stern-Gottfried等人研究了室内轰燃后分散的烟气温度和平均温度对结构的不同加热作用。结果表明,前者使结构温升比后者高出25%,且使结构达到预设临界温度的时间缩短了31%。

1 温度均一假设实验研究

鉴于温度均一假设的量化研究较少,笔者开展了小规模火灾实验,并对多点温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该假设的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1.1 实验装置

实验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自主研发的室内火灾模拟实验箱中进行。该实验箱按照ISO 9705标准实验房间的1/4尺寸设计。沿箱体顶部长轴装设有三个K型铠装多点热电偶,在开口上沿中点处设置一个热电偶。各探点位置如图1所示。

实验箱墙面由三层材料组成,由外到内依次为304不锈钢板、石棉板、壁面装饰材料。实验箱顶板和地板无壁面装饰材料。

实验采用三层板作墙面内衬材料,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

1.2 实验及结果分析

热烟气层温度通过12个热电偶分层测量,而在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时往往用热烟气层的平均温度,这正是均一温度假设被认为成立的具体体现。笔者研究的主要目的即检验该假设的合理性。笔者利用状态方程平均法求近似的热烟气层平均温度,共做2组实验,实验1为空白对照实验,实验2壁面装设三层板。实验采用有机玻璃板作燃料,且通过点火器在其四角引燃点火,以点火器火芯接触燃料的时刻作为实验计时起点。

1.2.1 测点温度分布

实验观察发现,12 min左右燃料表面已全面燃烧,因此,在分析实验箱内温度分布时,以12 min为初始工况点,22 min为终止工况点,每隔2 min观察一次。虽然数据并不总是服从正态分布,但多数情况下,为了便于分析总体变化趋势,都近似以正态分布处理,如图2所示。

图2中以50 ℃作为组距,目的是将实验的不确定性考虑在内。如果温度均一假设成立,那么任何时刻都应该只有一条柱。

由图2可知,12~16 min正态分布曲线整体向高温区偏移,体现了升温过程;18~22 min正态分布曲线整体向低温区偏移,体现了降温过程。12 min时的正态分布曲线瘦高,表明整体温度集中,体现出较强的温度均一性;14 min和16 min时的正态分布曲线扁平,温度均一性差,甚至温度均一假设此时不成立;18 min之后的温度较之前集中,均一性提高。

14~16 min温度均一性明显减弱,可以推断,在12 min与14 min之间应当存在一个使温度分布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虽然烟气层平均温度有意义的前提是均一温度假设成立,但是前人的很多研究成果并未对假设是否成立进行深入探究,而是以实验数据来间接反映实验现象,因而用烟气层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来分析现象仍然具有一定合理性。为此,将实验1中热烟气层平均温度对时间作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12~14 min这段时间中,温度升高了152.81 ℃,温度变化率的最大值为1.6 ℃/s。由文献[12]可知,在燃料为有机玻璃的条件下,当热烟气层温度变化率峰值介于1.3~3.0 ℃/s时发生弱轰燃。因此,在12~14 min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轰燃,这正是导致温度均一性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实验中还观察到,在723 s时开口有火苗出现,预示着要发生轰燃。而喷出火焰的出现使得烟气搅动不均匀,温度均一性随之降低,这与Harmathy的观点一致。18 min后,烟气温度又趋于集中,均一性提高,可能与此时喷出火焰消失有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轰燃发生前,室内温度均一性较好;发生轰燃后,由于喷出火焰使得烟气搅动不均匀,从而导致温度均一性明显减弱,甚至均一温度假设不成立。因此,通过温度均一性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何时发生轰燃。

1.2.2 数据分析

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时,用标准差来度量温度在其平均值附近的分散程度。对于正态分布,所有样本数据落在平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区间内的概率约为68%,落在平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区间内的概率约为95%。表2给出了测点温度分布的相关参数。

由表2可知,热烟气层温度的算术平均值μ和状态平均值Tg差别不大,最大相差不到8 ℃,表明用μ代替Tg分析烟气温度变化趋势是可行的。但是,状态平均值Tg对烟气温度均一性的体现却比算术平均值大的多。如图2所示,12 min时温度均一性在150~200 ℃之间体现明显,测点温度在该区间出现的概率达到0.583,热烟气层温度的状态平均值正好落在该区间,但算术平均值却不在该区间,显然算术平均值没有体现出温度均一性。因此,当均一温度假设成立时,热烟气层温度采用状态平均值更加合理。

表2中的σ*是归一化标准差,文献[9]发现,轰燃后烟气温度越高,归一化标准差越小。表2中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种趋势。这表明火灾强度越大,室内温度越高,温度均一性也越好;反之,火灾强度越小,火焰和烟尘控制的烟气区域越小,温度均一性也越差。这一结论在T Lennon和D Moore开展的Cardington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1.2.3 温度分布均一化程度量化

用σ*来分析温度分布均一化程度的变化趋势是可行的,但是,用其做温度分布均一性指标又有局限。如表2所示,σ*的最小值不是出现在温升最大处,而是在烟气温度下降时。这与轰燃后烟气温度越高,归一化标准差越小并不严格相符。因此,需要定义一个更加合理的量化指标。

由图2可知,拟合得到的正态分布曲线波峰越高,也即测点温度概率越大,温度分布均一性越好;曲线波幅越窄,测点温度越集中,温度分布均一性也越好。因此,考虑将两者相结合,笔者提出了量化温度分布均一性指数Pmax/(σ·ΔTG)。式中:Pmax为测点温度分布最大概率;σ为温度分布标准差;ΔTG为测点温度分布的组距。表3给出了两组实验的结果。

由表3可知,实验1在12 min时开口处有火焰出现,且火焰持续了近2 min,14 min时消失;实验2火焰在14 min时出现,且火焰持续了近3.5 min,18 min前消失。实验2温升速率和峰值温度均明显高于实验1,表明实验2火灾强度比实验1大得多。

表4、表5给出了两组实验点火后10~22 min的测点温度分布参数。

由表4、表5可知,实验1温度均一性指数在14 min时最小,这与前面的结论是一致的,因为发生了轰燃;实验2温度均一性指数在15 min时最小,也是因为在14 min时开口有火焰出现。由表4还可发现,平均温升最大时,温度均一性指数并非最小,且最大温度出现在最小均一性指数之后,这与轰燃发生在温度峰值之前是一致的。可以认为,最小均一性指数对应的时间正是轰燃发生时间。将两组实验的温度分布均一性指数对时间作图,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两组实验的温度分布均一性变化趋势相近,都是先减小后增大,主要因为都发生了轰燃。这表明,轰燃发生时,室内温度差异大,均一温度假设此时不成立。但在轰燃发生前和轰燃发生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差异减小,用均一温度假设比较合理。这与文献[2]中将轰燃预测MQH法的温度上限设定为600 ℃是一致的,因为当温升超过该值时,上部烟气中会出现火焰,从而导致热量在空间分布不均,燃烧过程转变,继而很难用热电偶测定的温度来确定特定烟气层温度。

2 结 论

(1)在轰燃发生前,室内温度均一性较好;发生轰燃后,由于喷出火焰使得烟气搅动不均匀,从而导致温度均一性明显减弱,甚至均一温度假设不成立。因此,通过温度均一性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何时发生轰燃。

(2)提出温度分布均一性指数Pmax/(σ·ΔTG),能很好地量化温度分布均一化程度,其最小值对应的时间正是轰燃发生时间。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篇11

一、试点成功的可能和风险如何?

试点毕竟是试点,既要大胆地试,又要科学地试,好在有包括王、缪、刘诸君在内的试点工作参与者,不仅有“历史襟怀”之高远,“中流击水”之豪迈,也有对“隐患”之警觉,对“质量”之担忧,如此的科学精神和执事态度,预示着此番试点工作必会得出科学的结论和有益的经验。

分段培养有三个积极预期:一是冲破应试教育的壁垒,为学生开拓全新的成就学业的路径,绕过(不是迈过也不是降低)学术型教育的门槛,引导学生专注于技能型人才目标,“可能实现三个突破”。二是以高等教育的感召力和优质职业学校的现实实力引导学生有信心、无顾忌地选择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获得优秀生源的主动权,已在“招生分数线实现了三级跳”中得到印证。三是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高校与中职校协作,共同对6~7年的学习周期进行整体设计,避免重复考试和类型转换的环节,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系统化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然而,良好的预期并不等于现实的成果,在实际运行中,必须做好风险评估,并着力规避之、克服之。其一,设计风险。取消升学考试环节后,如何用新的方式和机制激励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动机?参试学校间如何在理念上、机制上、态度上进行互动?其二,操作风险。参试中职校是否能坚持技能型特长招生导向,保持职业教育培养特色,并严格质量控制?参试高校及其涉事者是否能调整观念,担当责任,放下身段,积极融入?其三,世俗风险。学生及其家长是否真正做好了走技能型人才发展之路的准备,抑或只是为了及早确定大学生的身份?政策制定者和用人单位对此类毕业生是否会一视同仁甚至高看一眼,或是有种种设限?

二、分段培养试点的着力点在哪里?

“对话”中强调了“加快推进课程体系衔接建设”的紧迫性,“学制衔接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衔接”。

传统的专业能力培养路径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假定培养一个工程师,实际建造的是一座“空心宝塔”。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旨在建设一个“实心宝塔”,就是把学生的从业者角色提前,及早树立岗位意识,进入工作情境,以工作岗位能力为导向,制定明确而有限的学习目标,由低到高,渐次提升,阶梯式发展。将每个阶段的内容、目标、要求明细化、模块化,将能力项目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去,作为课程设置与考核的标准。每一个阶段对应1~2个学历层级和1~2个工作岗位层级,如熟练工对应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普工岗位;技术员对应中等职业教育或专科高职教育,技师或工长岗位;技术师对应本、专科高职教育层级,工艺师或中级管理岗位;技术家对应硕士、博士高职层级,技术高管或技术研发岗位。“通过工作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建立与理论课程并行不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熟悉工作环境,学会工作流程,掌握工具设备操作方法,锻炼分析评价与创新能力,掌握事故处理能力,提高协作沟通能力,树立安全环境意识,同时提高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接受方法论和价值观教育。

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课程衔接中,一要让职业能力训练和实践项目类课程跨越教育层次得以通用,尽力减少学分损失;二要做好职业知识课程接轨,通过知识点的分析,找准衔接点,理清承继关系,避免脱节;三要标定与上一层次相同名称不同难度项目的基准水平,把握提升、加深和拓展的起点,新增的项目要尽量借助原有项目的要素,以提高训练效率。

三、分段培养的学生培养质量如何检验?

“对话”中提出“建立基于过程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学制”,强调“衔接质量控制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完善”。

职业教育进行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从学习时间改为学习成果,将“做事”“操作”作为刚性指标,标准化、目标化、项目化、梯次化。第一,提取职业技能要素,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明确每个学习者必须达到的最低目标,并制定可检测考核办法,打破高分低能魔咒。第二,列出每个层级每个专业所要完成的数量,包括必备项目的清单和可选项目的范围,让教育者和学生共知,师生之间、协作学校之间互相督导。第三,让“技能”的认同度、信誉度、美誉度得到强化,树立专业技能考核的权威性,建立将实际应用成果作为学业成果的认定制度,让学业成绩在“技术”中检验,技术在“生产力”中检验。第四,科学文化素养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学习进行柔性评价,为能力的培养让出空间。柔性不仅仅体现在减少或降低标准,而是开拓更为开放、自由、民主的学业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深”或“浅”,“专”或“博”,“多”或“少”,“偏文”或“偏理”等等。

在分段培养中,协作学校之间学分互认是要义,而保障公平、公正、真实、可信是前提。首先,要完善契约管理。建立互相监督基础上的相互信任,签订双边或多边学分互认协议,实现课程对接、学习成果互认。其次,要保证有效的监督。建立学生、学校和学分管理机构的信誉承诺制度,明确违背信誉的罚则,执行惩戒。最后,赋予学生申诉权利。设立透明的申诉流程,成立学分管理仲裁机构,学生对学分积累、转换或对学习成果认定有异议,可提出申诉,要求仲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指出:“创造高质量的工作有赖于高质量的劳动大军,而高质量的劳动大军的培养正是由高等教育与‘技术和职业教育一起来完成的。”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认为:“大学拒绝开设职业性课程,或拒绝帮助学生为就业做准备,都是不合情理也不切实际的做法。”可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意义重大,分段培养试点也为教育本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

研究假设 篇12

一、目前大学外语教学中的输出现状

目前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学的输出现状也不容乐观, 普遍存在着过分重视语言输入而忽视语言输出的现象。首先, 我国高校英语教师普遍缺乏, 很多都是大班授课, 加上授课课时少, 教学内容多, 这样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机会就相对减少了。其次, 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采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几乎人手一册自学辅导书, 上面不仅有教师教案也有部分练习的答案, 好像是双方都省心, 其实不但降低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少了很多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再有, 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仍以语法翻译法为主, 所以课堂活动也仅限于单一的句型操练、句子翻译、模仿表演等等。最后, 虽然国家早几年前便提倡素质教育, 但无论是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还是测试内容等来看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子, 所以外语学习方面, 大多数学习者的语言产出 (说、写) 仍然是弱项, 根本无法达到轻松自如交际的目的。因此, 我们接下来要强调并且要提起对语言输出作用的重视。

二、语言输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 要以学生为中心, 为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环境和机会

语言输出要让学生了解到, 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是要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一项都不能少。课堂上不光是听老师讲或单纯自已看教科书, 要配合老师, 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和活动中来。毕竟语言知识的传授不足以培养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 学习者语言的形成需要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用外语进行信息交流,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说和写技能的锻炼, 因为没有比语言输出更好的方法来检测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了。中国的外语教学课堂, 大多数学习者在教师提问的时候往往由于害怕丢面子、担心出错、害怕给老师同学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不敢进行语言输出。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老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轻松的的语言学习环境, 让学习者认识到输出的重要性, 提高学习者语言输出意识,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内、课外的目的语交际活动, 形成一种大家都愿说、敢说的学习氛围。另外,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二) 要因材施教, 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学习者的水平差异, 教师应对学习者的水平十分了解, 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提出不同水平层次的问题, 让每个学习者都有所收获。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 防止两极分化。

同时要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数量并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输入型教学, 并积极探索重视语言输出的教学模式。比较值得推崇的是任务型教学。因为“任务型教学所追求的是语言习得所需要的理想状态, 即大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上, 学习者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小组活动或结对练习上。”在这种交流活动中, 学习者语言输入、输出的机会大大增加, 小组合作 (Team Work) 完成任务的开工可以减轻学习者的心理压力, 提高他们的兴趣与积极性。总之, 在教学中根据学习者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三) 充分利用输出项目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

在我国, 自古以来考试一直都在评估一个学生是优是劣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并以其作为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纵观我国各类英语考试, 不难发现语言输出项目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对外语学习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小学升初中, 初中升高中, 高中升大学的考试。在大学里还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为了应付这些考试, 有些学校每个学期还安排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周考、月考、期考测验等等。这些考试基本上只强调语言形式及语言输入的考查。因而口语和写作这类的测试在测试中占的比例往往比较小甚至到被忽视的地步。测试对教学具有反拨效应。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的考试制度和形式也是造成我国英语教学中“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等问题的出现的原因之一。由此, 我们要注意提高语言输出测试项目的比例, 增加其测试的比重。

参考文献

[1]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2002年6月。

上一篇:给排水施工问题下一篇:煤矿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