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假设

2024-07-10

运用假设(共10篇)

运用假设 篇1

引言

何为科学理论?波尔茨曼言之:“科学理论是思考的根本,也就是说,是实践的精髓。”利希滕伯格又言之:“纯粹的理论除了争辩之外毫无价值。”

一切的理论都无法脱离实际,理论之花根植于实践的土壤,而之后终要“零落”于实践的“尘泥”,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亦如是。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研究经济问题时,首先要提出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假说,然后用事实来验证假说,并根据这一假说做出预测,这也就是形成理论的过程。经济理论包括了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而在这其中关键的是设置理论假设,它是经济学各种观点和理论的基石[1]。但是,既然称之为假设,那么它终究会与现实存在着差距。

下面笔者将从现代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讨论开去:在现实中这些基本假设与实际生活存在着怎样的差距?而我们又该怎样将以假设为前提得出的经济学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

一、经济学基本假设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经济学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拥有着诸多的经济学的分支,而在每个分支内部也具有各种学说、学派。不同的经济学的学派和经济学的分支之间常常有着不同的观点,同时对一个一样的问题往往会提出不一样的政策建议。这种现象使得经济学成为了分歧和争论最大、意见最难以统一的科学之一,经济学家们也经常会因为意见不一致甚至经常是严重对立而受到政治家和媒体的指责,经济学的科学性也会受到众人的质疑。然而,从经济学研究的方法的角度来看,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逻辑演绎基础上的理论,它的研究特征是从有限的几个基本假设前提出发,通过数学上或者逻辑上的演绎推理,最后得出一定的结论。因此,如果我们假定逻辑推理过程是严密的、正确的话,那么各个经济学流派之间的观点和结论的差别,都可以到它的逻辑起点,即基本假设那里去寻找原因[2]。因此,了解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在经济学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通过对经济学基本假设运用的分析也有助于对经济学的深入理解。

二、理性人假设

(一)基本概念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曾言:“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3]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西方经济学的发轫,而以上的这段话则为后世的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最为重要的前提假设之一,即“理性人假设”。依据这样的一个假设,在经济学家们搭建的世界中,个人利益是惟一不变的、普遍的人类动机,趋利避害是理性人最大的行为特征,“理性人”的“理性”体现在他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假设,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学理论。

(二)存在的问题

然而,完全的“理性人”,在现实中真的存在着吗?答案很难说是肯定的,“理性人”所要求的那种睿智和深思熟虑是普通人难以达到的,同时,人在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影响的情况下,想要真正做到“理性抉择”也是不现实的。比如,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羊群现象”,就是“不理性的”一个很好范例。在第一个企业开始从事某一行业赚钱时,诸多企业蜂拥而至,最终导致行业的供给饱和,企业的供给远大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企业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纷纷破产[4]。此外,心理学上的“锚定效应”也给理性人假设打上了一个问号。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过分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甚至从中产生歪曲的认识,进而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决策。这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有股票当前价格的确定会受到过去价格影响;商品的销售方也常常会利用锚定效应来误导消费者做出一些“非理性的”选择,比如在商品首次定价时将价格设置在一个高位,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价格调回正常的范围之内,消费者们容易受原先价格的误导,将现在正常的价格当成了一个“低价”,从而加大购买的力度。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三、完全信息假设

(一)基本概念

伴随着“理性人假设”的还有另外一个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它同样是构成现代经济学大厦的一块重要基石。这一假设认为,参与市场的每个主体对于市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已知的。有了完全信息经济市场才会是一个有效率的、竞争性的市场。新古典经济学便假定在经济中进行交易的双方都具备完全的信息。即厂商准确地知道他自己的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清楚了解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因而厂商能够准确地对市场做出预测,从而准确地确定自己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的要素投入;消费者也准确地知道他自己的消费偏好和效用函数,甚至可以对自己的偏好进行计算和排序,因而他可以计算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最佳的商品购买组合[5]。而同样的一个问题也就随之浮现了出来,完全信息在现实中是否也是真正存在的呢?

(二)存在的问题

阿尔文·托夫勒的一句“信息无处不在”似乎就从一个侧面刺破了完全信息假设的面纱。既然信息是无处不在的,那么在经济社会中存在着的每个个体或组织真的可以感知这些无处不在的信息,并根据它们做出最后的决策吗?这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仍然承用上文关于“羊群现象”的例子。当企业准备进入一个行业时,他可能需要对诸多信息进行了解和分析,比如,目前这个行业中已经存在的厂商的数量信息、该行业供应产品的数量信息、其他厂商的技术信息,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信息,甚至包括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也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但是以上的信息可能还无法真正达到“完全信息假设”所需的程度,因为企业可能遗漏了价格信息、产品质量信息等等,那么企业就还是无法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做出进入或者不进入该行业的最后决策[6]。同时,企业获取信息也并非像“完全信息假设”所描述的那样,信息是像空气一样随处可取、不需成本的。相反,在现实中,企业想要获取准确清晰的信息,其成本可能是很高的。

四、经济学基本假设的运用

(一)理性人假设的运用

既然“完全的理性人”与“完全的信息”难以与现实相符,在那么由“理性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推衍出的经济理论又能否真正适用于实践中呢?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分析之所以需要理性人的假设,主要是为了在影响人们经济行为众多复杂的因素中抽出主要的、基本的因素,以此为前提,得出一些基本而重要的结论。而理性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在实际的理论研究的运用中也确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理性人假设是如何在理论研究中发挥的作用的。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学者贝克尔是将理性人假设运用到家庭和个人行为中的先驱,他开创性地将结婚、家庭分工、离婚等行为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贝克尔提出在家庭生活中的选择和市场活动中的选择类似:理性的人会依据成本- 收益的比较来选择结婚或是离婚。当结婚的预期效用超过继续单身的预期效用或再找一个更为合适的配偶的预期效用时,就会决定结婚[7]。经济学认为,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使自己的受益最大化。而婚姻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预期自己的结婚能够使“两个人变得更好”,那么他就会选择结婚。但是如果他认为结婚会使自己付出的成本大于所得到的收益,或者说根本没有回报,也就是说,投入大于产出,那么他就会选择单身,而不是结婚。同时,在选择是否离婚时,按贝克尔的理论,富人的离婚率要比穷人低,因为,富人一旦离婚会失去太多,而穷人离婚则没什么损失。如果有了孩子,那么离婚肯定要把抚养孩子的成本考虑进去[8]。

人类的生育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方面。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首先指出收入水平的上升会提高生育率,但他没有考虑生育孩子的成本问题。而贝克尔则运用了理性人假设,得到与马尔萨斯不同的结论,即随着收入增长,家庭孩子数量会下降。这是因为父母工资较高尤其是母亲工资较高时,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较高,同时更注重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因而生育孩子的成本也会比较高。在关于独生子女政策的研究方面,贝克尔也运用了前述的理论,提出反对独生子女政策的意见。他认为,家庭会自己控制生育行为,随着经济增长,生育率水平自然下降;而政府干预可能导致生育率过早下降,对经济长期增长不利[9]。

贝克尔将理性人的假设在理论研究中进行了良好的运用,充分发挥了理性人假设的解释力。他本人也因为把微观经济分析领域扩展到包括非市场行为在内的人类行为和人类相互关系的广阔领域,而获得了199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0]。

纵观理性人假设在整个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怀疑的是,它确实是经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基石。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来看,可窥见一斑。经济学诺贝尔奖是经济学最重要的奖项,授予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做出重大创新的经济学家。从1969 年至200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颁发了41 届,获得该奖的经济学家有64 位,其中,与“理性人”假设发展有关的就有20 多人而关于理性人假设在理论发展中所起得作用,则可以归纳为:拓展偏好指向、明晰约束条件、确立实现方式、探究心理机制、扩大适用范围等多个方面[11]。

(二)完全信息假设的运用

其次,完全信息假设是如何在理论研究中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事件,大都是具有不完全信息的经济事件具有完全信息的经济事件在经济环境中为数不多。尽管如此,完全信息概念在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分析中却很重要,因为要想真正理解不完全信息,首先必须对完全信息及其以完全信息为隐含条件的经济理论有充分认识和理解。此外,完全信息假设在一般均衡模型和局部均衡模型的构建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均衡模型和局部均衡模型都是以完全信息为假定先决条件的。

结语

以上关于经济学的两大理论假设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济理论假设固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也正是其所称为“假设”的原因,但是在对假设进行合理运用的前提下,这些假设则会给理论研究带来极大的助益。似乎这可以和牛顿的第三定律的研究做一个类比。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讨论摩擦力时,我们会先在一个绝对光滑的平面上进行讨论和研究,然后再推展到更复杂的环境中去。类似的,经济学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有效运用于实践的,但是理论依然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摸索,逐渐建立起更加符合现实的理论体系。亦如达·芬奇所言:“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

参考文献

[1]林金忠.“理性经济人”与主流经济理论中的假设问题[J].学术月刊,2008,(11):87-93.

[2]余宝红,王红松.“理性人”假设的发展及其方法论意义——仅以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的贡献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9-51.

[3]谢康.微观经济学完全信息假设述评─—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起点分析[J].中州学刊,1994,(4):18,27-29.

[4]张曙光.论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假定[J].社会科学战线,1995,(5):124-132.

[5]袁葵荪.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与西方信息经济学的缺陷[J].经济学家,2000,(4):81-86.

[6]张延.对西方经济学基本前提假设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108-113.

[7]陈安国,饶会林.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5,(1):6-8.

[8]白冰.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其启示[J].理论与改革,1997,(2):14-16.

[9]李守身,黄永强.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江淮论坛,2001,(5):28-35.

[10]刘霜.来自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的思考——基于贝克尔歧视理论及其拓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2):193-194.

[11]王稼琼,肖永青,李卫东,吕晓峰.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时间偏好与储蓄率决定——兼论中美的储蓄率差异[J].经济研究,2012,(10):41-53.

运用假设 篇2

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实现。只有更新教育观念,认识人性,对高校教师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生力军作用。本文就是在前人对人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动人”假设,旨在充分认识人的能动性,对高校教师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能动人”假设 高校教师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C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267-02

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前进方向。高等院校要履行好这一使命,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实现高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就要充分认识人性,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使全体教师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1]。本文提出的“能动人”假设观点,其要义就在于针对人的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对教师实施人本管理,以期实现高校科学发展。

1 “能动人”假设的建立

1.1 “能动人”假设的理论基础

充分认识人性是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发挥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作用的基本前提。在人性的认识上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它们共同构筑了“能动人”假设的理论基础。一是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交换双方或契约双方,每一方为了实现利已目的,必须让对方感到对自己是有利的,这就必须有真实的利他内容,给他们“所要的东西”,利已不损人,否则经济交换活动难以长久维持;[2]二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假设,他认为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3]三是爱德加·薛恩的“复杂人性”假设,该观点认为由于人们的需要与潜在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随着年龄的发展阶段和整个生活环境的变迁而变化。[2]

1.2 “能动人”假设的提出

根据上述人性观点,本文认为人既是理性的经济人,即人的本能会趋利避害,又从属于社会,受社会约束;作为有道德的高级动物的人,又是有理想、有追求,不断更新精神、自我实现的人;人还是复杂的,人会随着环境和年龄的变化,需求也发生变化,因此,应该说人是“能动人”,即人面对外界的刺激会作出应有的反映,但又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当外界给人以恶的刺激时,会引起人的反感,并有可能以牙还牙;当外界给人以善的刺激时,人通常会有舒服的感觉,相应作出友好的反映。“能动人” 的涵义是人既是能“能动的”适应变化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又能“能动的”去改造环境,变恶劣环境为优良环境,并且还能创造环境,开辟新天地。而且,这种能动反映会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人的能力越强,他的能动性就越高,能动作用越大,反之则越小。

2 教师能动性的表现

2.1 教师能动性的积极表现

(1)能动地追求自我目标的实现。

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们认识事物有一定的深度,面对现实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自主性和较高的个人素质,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应肩负的社会责任,渴望为青年学生的成长、为高校的和谐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方面,教师是无私的,他不但无私地把自己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会努力获得更多的、更好的科学知识,去培养下一代,使后来者居上;同时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特别注重物质激励、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三者的完美结合,并以成就激励为重。

(2)崇尚公平、渴求平等。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对报酬的满足程度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受到报酬的绝对值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个人与别人的横向比较以及与个人的历史作纵向比较);人需要保持分配上的公平感,只有产生公平感时才会心情舒畅,努力工作;而在产生不公平感时会满腔怨气,大发牢骚,甚至放弃工作。[4]19也就降低了积极方面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作为能力很强的群体,较之其他社会群体更加崇尚公平,更加希望得到公正的对待和公平的报酬,更加渴望自己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正因如此,采取科学的措施激励教师,就会引起他们良好的心理反映,并通过他们积极的行动去教书育人,实现教师与学校的科学发展。

2.2 教师能动性的消极表现

教授是对一个高校教师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作出的全面综合定位与评价,也是一个教师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标志。到了教授这个阶段,就容易出现职业“高原现象”,即在职称上没有了“未知数”, 就船到码头车到站。教学没有动力,不愿上课,甚至不上课或不搞科研,一系列的懈怠行为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弱点。

在各高校陆续推行的“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末位淘汰”的人事制度的改革构想中, 每位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 高级职称者担心年度科研任务不能完成, 不能达到学校规定的评价指标,为了保证职称、待遇等方面不受到影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工作上,不愿承担教学任务。结果就使年青教师的授课任务日益加重,他们大多同时担任两门以上课程,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加上高校对教师学历要求的逐步提高,所以年青教师在疲于应付教学、深造与科研的多重压力下,苦不堪言。重压之下,人性就会扭曲,以至产生厌教心理。把教学重担压在年轻人身上显失公平与科学。

有的教授甚至多年没有科研成果问世,他们放弃搞科研的原因除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外,单位能报销的论文发表、著作出版费用往往入不敷出,更别提辛勤劳动的回报了。再加上有的院校对科研和教学只有奖励措施,没有约束机制,教授们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在这样的教学科研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大学生们素质如何可想而知,难怪硕士生导师们抱怨:近年来,本科生质量在下降。长此以往,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就成了一句空话。

3 根据教师的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科学管理

3.1 激励措施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认为: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保健因素),并不一定能带来人们对需求的满足,必须选用作用持久的激励因素(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工作责任等),为组织成员提供更多的成长、发展、晋升机会,以此来调动人的积极性[3]299。单纯的物质激励已有限。而根据斯金纳的强化论,可对教师实施激励,以期实现向詹姆斯论证的那样,把人的能力从没有激励时只发挥20%—30%的水平提高到被激励后的80%—90%的水平,因此重视并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能动性,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公平与赞赏

教师“清高”,教师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好的主持者,他们对社会不公最为反感,强烈要求平等待人,尊重人,特别是尊重人的首创精神。这也是学校提升教师的价值本身要做的工作。可在年青教师学习深造时,教授们多代课;教授们做科研时,年青教师多代课,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共同促进教学与科研进步。

人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需要,尤其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对于尊重、认可、赞赏、荣誉等需要日益上升。范佛里特曾说过,受人重视、得到赏识、引起注意的愿望是一个人最强大的、最原始的动力之一。对于教师这个能动性很强的群体,高校可建立既能让老师们体会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又能为教学、科研尽展才华的激励制度,使他们热情奔放地投入本科生的一线教学工作中,为更高一级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可按年度教学、科研工作量设立一至五星级教授制度,在教授的医疗、保健方面给予报销;设终身荣誉教授;在他们外出时给予机票打折、无排队购票、教授候车室等优待措施;在校园网设页封面人物展、教授网站、教授成果展、教授讲坛、教授观摩课;开设由校长主持的年度表彰茶话会;在院系开设“教授生日庆典会”等措施。须知声誉是知识分子的生命。

(2)加强科研支持力度

科研工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大力发展科学研究,重点加强高校的科研开发,重心放在对高校教师科研的支持和帮助上。针对科研的辛苦性特点,除给予科研人员实际支出性开支补偿外,还应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按科研水平拉开奖励幅度,鼓励人们创新。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一个人人注重创新的科研风气。高校教师只有自己在科研上有创新,才能培育出具有创新型的人才,我们的人力资源强国才能指日可待。

3.2 认识“能动人”的两面性,推动“能动人”健康发展。

在高校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可动员职能部门的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在读的硕、博士生及离退休人员兼职代课,职业专科学校可请优秀的本科生上课,并给予相应的报酬,以解决年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有其他教师分担授课任务时,年青教师可适当放弃因工作量不足而扣除的津贴,也要保证教学质量,上好课,上精品课。不要为了多上课、多挣课时津贴而忽视教学质量,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并通过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与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

高校教师属于能动性很强的群体,他们的负面能动性发挥的较少,但他们的能动性发挥的大小会关系到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对于这样一个高素质的群体,轻轻一推,他们就能回避负面能动性,积极投身到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中来,使人才的培养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人类在匍匐前行中追求的是文明与进步,而不是相反。更高级的“能动人”应是在面对不公平、不理想的遭遇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渠道去争取,去奋斗,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让理智战胜情感,让人的能动性在各方面发挥的淋漓尽致,实现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这才是“能动人”的能动性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 马继兵.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 刘松柏.管理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房地产评估之假设开发法运用探讨 篇3

关键词:假设开发法,投资利息,利润,现金流量,资金等值换算

假设开发法又称剩余法,是预测估价对象开发完成后房地产价值和后续开发建设完成该房地产的必要支出和应得的利润,然后将估价对象预期的房地产价值减去后续开发建设正常投入成本、正常税费及应得利润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其估价思路通常是模拟一个典型房地产开发商拿地时,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如何得出其愿意支付的最高土地价格。根据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的介绍,假设开发法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现金流量折现法,另一种是计息法。为了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出估价对象的价格,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两种方法的理论及运用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关于将投资利息作为机会成本的理解问题

为了体现假设开发法是成本法的倒算法,传统计息法的计算公式保留了成本法中所有成本费用科目,其一般的待开发房地产价值的计算公式为:待开发土地价值=开发完成后房地产价值-整个开发项目的开发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销售费用-销售税费-购买待开发房地产应负担的税费-开发商的合理利润。

对于将投资利息作为一项成本费用来考虑,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的解释是:投资利息有别于投资估算中的财务费用,其并不是指由于贷款而产生的财务费用,而是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对于机会成本,《工程经济学》的解释是:机会成本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一旦用于某种用途,就失去了其他被使用而创造价值的机会,在所有这些其他可能被利用的机会中,把能获取最大价值作为项目方案使用这种资源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因此机会成本更多用于方案比选,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方案。但是在计算单方案的经济效果时,把机会成本考虑进去的做法让人费解。一般认为:会计利润=总收入-总成本费用,而“经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费用-机会成本”。

在现实的投资领域,开发商的利润应当用会计利润而不是用经济利润去衡量。基于机会成本考虑后的经济利润更适合于选择投资机会时采用。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这样解释估价时房地产开发成本中为什么应当包含“投资利息”:由于取得开发土地到开发建设完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贷款都应计算利息。如果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解,那么计算投资利息就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把各种成本费用按投入的时间点与开发期末(销售型项目)的时间间隔来确定计息期,本质上就是对流入流出的资金进行等值换算,求取其终值然后再相加减。

二、传统估价方法与现金流量折现法的主要区别

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及许多相关教材在介绍传统方法与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区别时均认为:“对开发完成后房地产价值和后续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费等的测算,在传统方法中主要是根据估价时点的金额。而现金流量折现法中,是模拟房地产开发过程,预测它们未来发生的时间以及在未来发生时的金额,即要进行现金流量预测。”这也是一种很奇怪的说法。单纯就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而言,假设开发法当然是开发以后能实现的价值减去相应的成本费用;因此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能实现价值是多少,应当根据能销售时的市场行情来进行预测,而不是根据估价时点的市场行情来直接确定;也就是说在采用市场比较法预测开发完成后房地产价值时,应考虑类似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考试用书在此处的说法是前后矛盾的。

考试用书还提及:“现金流量折现法需要预测各项成本费用及收入发生的时间及金额,而传统方法不需要预测它们发生的时间点,只需要预测数额。”既然传统方法需要计算投资利息,投资利息的大小又与计算周期有关系,不预测资金发生的时间点,那么如何知道按多长周期来计算利息呢?笔者认为,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中的以上观点会误导实务操作。

三、假设开发法如何与现行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投资估算)接轨

1. 明确到底是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还是会计利润法。现在使用的考试用书上介绍的计息法到底是现金流量折现法还是传统计息法呢?从估价师协会现在使用的理论计算公式来看,两种都不是。如果是现金流量分析法,则其存在非现金流科目“利润”;如果是传统计息法,其又存在与现行会计制度不相符的科目“投资利息”。

在实际应用中,同一项目,同样的现金流量,采用传统计息方法与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得出的结论总是不一致,很多教科书认为:传统方法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比较粗略,因此结论存在差异。但是根据资金等值换算的原理,如果仅仅是等价点选择不同,那么结论应该一致。在《工程经济学》中,评估投资项目可以采取净现值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净终值的方法,两者的结论是一致的。以项目起始点(拿地)作为等价点,对项目计算期内所有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进行贴现换算以后相加减的方法,就是求净现值的方法,即现金流量折现法。如果以项目开发经营期结束的时间点为等价点,对所有现金流量进行等值换算相加减的方法,就是求净终值的方法,即计息法。房地产估价中之所以传统计息法与现金流量折现法估算结果存在差异,原因在于“利润”科目的存在,用两种方法计算时采用了不同的利率(贴现率),从理论上讲,也可以找到使得两者相等的换算利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找到这个换算利率。

如果采用的是会计利润法,则不应该存在虚拟科目“投资利息”。房地产的重置成本估算应当遵循估价时点的国家财税制度和市场价格体系,但是作为机会成本的投资利息并不是实际支出,在财税制度上不允许作为成本费用进行扣除。正如前文所述,假设开发法把估价对象价格的形成过程当成一项投资活动来看待,这项投资活动的经济效果测算应该遵循现行的财税制度,这样测算的结果才是符合实际的。另行采用一套计算利润的方法也可以,但是这无疑会增加估价师的工作量。比如在估价当中,无论采用成本法还是假设开发法中的传统方法,均需要有当地同类型项目的利润率指标,如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或者投资利润率之类的,但是因为估价中的利润计算与实际会计利润计算方法不同,估价师除了找到类似项目各项建设投资数额资料外,还得根据公式中的投资利息计算方法把投资利息总额计算出来,最终计算出相应的开发利润数额及相应的利润率。

实际房地产开发成本中,财务费用(贷款利息)是存在的,在会计利润法中可以作为成本费用扣除,但是估价时贷款利息是多少却难以据实估算。

2. 开发期间费用处理及利息计算方法的衔接。估价结果与投资分析结果的差别还在于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时,对于非计息期末发生费用的处理方法上,项目经济评价中或者财务分析中,为了简化运算,而对于计算期内发生投资通常按期初发生处理,而经营期内的成本、费用通常按期末发生来处理,后者也称期末惯例法。但是在估价理论方法中,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通常假定其在投入期内均匀发生,计算时一律按期中合并发生处理。这样计算出的结果肯定会存在差异。

利息计算方法上,估价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成本投入按年中支付考虑,计息期按支出年限的1/2 计算,实质是按连续复利处理半年的贷款利息。目前造价估算、投资咨询等计算建设期利息同样将成本按年中支付考虑,但处理为计息期利率的1/2 实质上是按单利计算了半年的贷款利息。计算公式为:

建设期利息=∑[(上一年年末借款本金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

比如第一年投资500 万元,利率为10%,那么估算上的计算方法是:500×(1+10%)0.5-1,而投资估算采用的计算方法是:500×10%/2,两者方法不一致,建议房地产估价师协会对考试用书相关内容进行修改,与当前银行的计息方法统一。

假设更简便 篇4

报纸上给我们介绍了一种“合理分档”的方法,我觉得太麻烦了。于是,我就想,是不是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到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

假设A、B两只蚂蚁都不休息,那么它们相遇需300÷(0.1+0.4)=600(分钟);而A蚂蚁每爬5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它爬600分钟就要休息(600÷50-1)×10=110(分钟)(最后走到相遇点时,不需要再休息了):B蚂蚁每爬6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它爬600分钟就要休息(600÷60-1)×10=90(分钟)。以A蚂蚁的爬行时间为标准,若他们总共爬行了600+110=710(分钟),那么B蚂蚁在多出的110-90=20(分钟)内,先休息10分钟,再爬行10分钟,就多走了10×0.4=4(米),即经过710分钟,它们将超过相遇点而且彼此相距4米,让A、B同时往后退并相遇的话,则需要用4÷(0.1+0.4)=8(分钟)。这样算出A、B两只蚂蚁相遇共用时间为710-8=702(分钟)=11小时42分。

同学们,你们看懂我的方法了吗?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五(7)班

假设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假设思维,数学教学,运用

1. 假设思维概述

1.1 假设思维的定义

假设思维是根据想象, 对所研究事物主体或规律的初步猜想或猜测, 是对研究的课题提出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理解.假设思维不是单纯主观思辨的产物, 也不是以荒诞地臆造为基础的虚妄、任意、离奇地猜想. 而是依据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 对未知领域做有规律地推测和假设.

1.2 运用假设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特点

总的来说, 运用假设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以下特点:

一是自主性. 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 而不是被迫的, 运用假设思维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能够容易的掌握知识. 由学生的兴趣出发, 假设不同的数学问题, 才能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其中.

二是渗透性. 这是不同于常规的教学, 这是运用假设思维教学中重要的体现. 所谓渗透是指教师不是传统的讲授知识, 而是从更高的角度, 以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为出发点、运用假设思维教学, 使学生从陌生的条件到熟悉. 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运用假设思维教学思想和运用假设思维解题思想.

2. 假设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举例

2.1 假设思维在小学应用题及基础方程中的教学运用

对于刚接触应用题和基础方程的小学生而言, 就应用题的解答和如何求解等问题, 用常规教学会使得学生难以理解, 如果在教学中把陌生条件转化成熟悉条件, 有助于小学生理解以及产生解题思路, 但如果牵涉一些含有未知量的应用题, 此时小学生就很迷茫, 找不到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

案例一 《简单的应用题》

学生回答:必须知道工作数量, 然而例题未知, 无法产生解题思路

案例二 《认识基础方程及会解》

根据教科书定义,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比如小明的学校离家相距8000 米, 小明每小时走30 米, 有一天小明走了2000 米, 问小明还有多久到学校?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列出方程式30x + 2000 = 8000 由此称这样的式子叫做基础方程.

接下来提出问题:以下哪些是基础方程? 让学生思考为什是基础方程? 为什么不是基础方程? (1) 3x - 20 = 44, (2) 2x - 24, (3) 3x + 12 = 15.

同学回答:根据以上的定义可以得知 (1) , (3) 是基础方程, (2) 不是基础方程. 但是说不出原因.

若运用假设思维教学, 先给出方程2x + 10 = 12, 2x - 12 =2 是基础方程, 然后假设去掉等号变成什么? 学生很快写出变成2x + 10, 2x - 12, 然后定义这不是基础方程. 所以 (1) , (3) 是方程, (2) 不是方程. 因为 (2) 没有等号. 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容易理解、 掌握基础方程的定义. 如三年级学生去工地搬砖, 总共搬550 块, 男学生有10 人每人搬砖25 块, 女学生有30 人, 则每人搬砖多少块? 怎样才能列方程并求解?

学生:先求男生搬的数量, 其次用总量减去男生搬的量就得到女生的总量, 再用女生搬的总量除以女生总数就可以求出每人搬的数量

老师教学:根据同学们的回答, 特别繁琐, 在解答中容易出错, 不容易去解答问题, 如果同学们首先假设女同学每人搬x块, 这样根据已经学的列方程应用题的知识, 可以得出式子10 × 25 + 30x = 550,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方程, 接下来就是解出此方程, 就可以得出答案为10 块.

2.2 假设思维在小学图形题中的教学运用

在小学图形中有四边形、多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等, 然而在这些图形的学习中有左视图、俯视图、主视图、轴对称图形, 等等.

案例三 《简介梯形面积公式》

在认识图形教学过程中, 可以知道梯形的概念, 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则梯形的面积, 根据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 先从认识三角形, 再到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类别有长方形、正方形等等, 这些常规图形都是先认识, 再到计算面积, 那梯形面积怎么计算呢? 由教科书上呈现,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s = (a + b) × h ÷ 2, 在这个公式中许多小学生只知道是梯形的面积, a, b, h分别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然而引入梯形的公式就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从而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能运用,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假设思维来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 先提出疑问, 为什么梯形的面积公式是s = (a + b) × h ÷ 2?

如图1所示, 在梯形ABCD中, 由梯形的分类, 可知是直角梯形, 当要计算梯形的面积时, 可以把这个图形假设由几个常规图形组合的图形, 过A点做到下底的垂线与BC相交为E点, 可以知道这个梯形被分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然后把三角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加就得到此梯形的面积, 假设AD=a, CD=h, BC=b, BE=n, CE=m再让学生自己算出被分为三角形、长方形的面积,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得知S1=n×h÷2, 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得c=m×a, 则此梯形的面积s=S1+c=n×h÷2+m×a, 又因为m+n=b, 所以s= (a+b) ×h÷2.

案列四 《寻找对称轴与对称图形》

在对称轴与对称图形教学中, 给出几个例图让学生去观察, 并提出图形能否找出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完全重合, 如果重合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显得让学生难以明白和理解,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假设思维, 可以这样假设, 依据教科书上的图画, 结合假设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体, 如书上给出的三角形可以假设为三角尺等, 然后把这些物体通过书上的定义, 完全展示在学生的眼前, 让学生自己动手, 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运用轴对称的含义, 以及今后遇到这类题的时候怎样判断是轴对称图形, 除此之外, 还要学习寻找对称轴, 根据教科书中给出的定义是, 一个图形能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且能完全重合, 就把这条线段叫做对称轴, 根据这样的叙述, 难以让学生理解, 在往后关于做有几条对称轴这类图形题时往往会出错, 如果在教学对称轴的过程中运用假设思维, 先假设让学生自己在图形上自由的画一条直线, 并且要求此图形沿着你所画的直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那么你画的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否则就不是.

如以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多少条对称轴?

当给出这些图时, 根据教科书中所涉及关于折对称图形的概念, 使学生很茫然和难以理解, 不知道该怎么做,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假设思维, 要求学生自己剪出如上图的图形, 假设让学生拿着剪出的图形对折, 然后提出如果同学们能通过对折后让它们完全重合, 就是轴对称图形, 就会使学生在脑海中假设出对折的情形, 这样就会更直白的展现关于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可以迅速的使学生知道 (2) (3) 是轴对称图形, 接下来有多少条对称轴呢?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在图上画出自己假设是对称轴的线, 然后让学生沿着自己假设画出来的线对折, 就可以得出图 (2) 的对称轴条数有4 条, 图 (3) 对称轴有三条.

2.3 假设思维在小学四则运算教学中的运用

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如何使二年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四则运算时, 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概念, 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很困难, 二年级的学生在以往数学中, 除了认识数字和去写数字以外, 从未接触过数与数之间有什么关联.

案例五 《用假设思维教学引入四则运算概念》

如加法是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联, 如何学习加法呢? 用什么方法能使学生更容易学好呢? 而且加法分为, 有一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 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重难点, 并且二年级的学生不容易理解, 此时在教学中采用假设思维, 可以这样给学生假设, 当你有5 颗糖, 你的爸爸又给你4 颗糖, 那你一共有多少颗糖呢? 用这样的假设可以将加法引入课题, 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加法, 从而更容易掌握和运用加法的含义, 以及提高学生对加法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更认真地去学习加法, 且在课堂上不容易疲惫. 再例如:20 - 12 = ?怎样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呢, 在教学时, 可以这样假设, 如果你妈妈给你20 个苹果, 你自己吃了12 个苹果, 还剩多少个苹果呢? 这样就是数学问题生活常识化, 便于学生理解.

案列六 《简单的四则运算》

如23 + 4 × 7 - 21 =

遇到这样的一道题时,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理解和认识四则运算的含义, 如果直接教学计算, 让小学生来理解有很大的困难, 此时运用假设思维教学时, 先假设你有4个口袋且每个口袋有7 颗糖, 那你一共有多少颗糖呢, 这能使学生容易理解4 × 7 = 28, 接下来给学生假设你姐姐再给你23 颗糖现在你一共有多少颗糖呢? 这样能使学生容易理解23 + 4 × 7 = 51, 最后再假设你自己吃了21 颗糖最后你还有多少颗糖, 算出23 + 4 × 7 -21 = 30.

2.4 假设思维在小学平均分教学中的运用

平均分在小学运用很广, 也是小学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并且平均分是小学乘、除法必须掌握的重难点, 所以平均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也是学好小学数学的重、难点, 怎样才能学好平均分, 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通常课本上讲的平均分, 使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 更不能准确的运用, 那怎样才能更简洁的理解、掌握、运用平均分? 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特征, 在教学中运用假设思维, 更容易使学生了解和掌握, 如有4 个苹果分给两个人, 可以这样分, 一个人1 个苹果, 另外一个人3 个苹果, 这是分法一, 一个人2 个苹果, 另外一个人2 个苹果, 分法二, 一个人没有苹果, 另外一个人4 个苹果, 分法三, 把分法二称作平均分, 再如有6 个苹果分成两堆, 第一种分法, 一个人1 个苹果, 另一个人5 个苹果;第二种分法, 一个人2 个苹果, 另一个人4 个苹果;第三种分法, 一个人3 个苹果, 另一个人3 个苹果第四种分法;一个人有6苹果, 另一个人没有苹果, 把第三种分法作为平均分, 由此可以得知平均分是, 把苹果分给每个人, 且每个人得到的苹果数目一样多的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在上面教学中, 可以假设让学生自己分, 然后让学生总结.

案例七 《计算平均分》

例如:18 颗糖分给6 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颗糖呢?

这样的题目对于刚刚学习平均分的小学生来说很困难, 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若在教学中运用假设思维, 假设有6 个小朋友, 每人平均分多少颗糖, 一共有18 颗糖? 此时学生就会想起学习过的乘法, 就会根据学习过的乘法口诀表. 得出答案3 颗糖.

结语

通过对假设思维教学与常规教学对比, 可以得知假设思维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运用假设思维教学, 使学生在教学中容易听懂和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使用假设思维, 也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环节, 由于运用假设思维知识点各异, 及其运用的理论和技巧性较简便, 所以在繁琐复杂的题型中, 利用假设思维会使题型难度系数降低, 其使用的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 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活用.

参考文献

[1]赵玉超.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反向思维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07:64.

[2]蒋明玉.“假设—验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2003, 10:15-17

[3]方金辉.“假设”思维在解题中的运用[J].教师之友, 1996, 10:29-30.

[4]张鹏.假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J].广西教育, 2014, 09:43.

[5]周玉红.猜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 2015, 30:46.

运用假设 篇6

情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无法在现实的社会中再次呈现, 对于当前高境的思维如何在他们的头中学习历史的学生来说, 脑中转变这种抽象, 假立思考如何在这、领悟历史之精神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独设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考核目根据江苏省普历史结论标与要求”,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中“理解历史事实, 使学生分析历史理解教学过、程分析, 认为情境历史史实, 的假设不啻为事后结合平常人使学生理解文的一种好方法、分。析、归纳、认识历史物缪/情境假设是在亚达到教学的目的, 从教学现实教学过程中、需要为了在虚拟的东出发, 历史人物以学生为主、历体, 史时代“神入”真实与教学、历识内容, 帮助其快速而相适应的事例, 引起学生的共正确的理解历史史事实学效率, 的一种教学方法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提高教教从具效果看, 假设历史人物比较符合学体的假设类型及其实践的学人物所处的时生的基本实际, 这样能够让学生从代去理解历史人物活中动的时代特征、为何要有这样的活的置于历史人物中动以及对当时社会, 使其对的影响, 把学生历史事实运在《美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1787。年宪法》的学习用中掌与制, 握衡根美”据国的考的概试权念大力。纲机如和构何课及使程理学标解生准“理要分解求权权

力的分散和之间的制衡成为解决这

一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 把班长假设为美国的总统、班委和团委假设为参议员、众议员组成美国国会、另请假设9名非班级干部组成美国联邦法院、其余学生假设为美国公民。根据课本知识和PPT呈现相关的史实, 各自分析具体问题:“结合史实, 假设你想竞选美国总统、应具备哪些条件?假如你当选了美国的总统, 你拥有哪些具体权利?”“假如你想就任国会两院议员, 应具备哪些条件?你所在的国会拥有哪些具体的权利?”“假如你当选了美国的联邦大法官, 你拥有哪些具体的权利?”“假如你是美国的公民, 你如何选举总统?”由此班级班长为代表的总统、班委两人为代表的国会、其余学生为代表的联邦法官、美国民众阐述了自己的认识, 并在教师的指引之下, 认知到了美国政治中“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在高三的复习世界古代政治历史巩固训练中, 发现这样一题学生的错误率较高, 试题如下:

克里斯提尼改革过程中打破血缘关系, 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关键举措是

A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B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部落

C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D多数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

参考答案是B选项, 然而当时我们有不少的学生选择是A选项, 问他们为何选择A选项, 他们分析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等级对当时的奴隶主工商业阶层有利, 使得这部分人能够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特权的局面。据此我和学生们一起分析这项措施本属于梭伦改革时的主要内容, 而试题考查的是克里斯提尼改革。此时, 如何让学生明确B选项除了是属于克氏的改革内容之外, 还应更加明白这项措施又是如何体现出打破血缘关系, 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呢?在讲解过程中, 假设本班纵向四大组的学生是属于四个血缘部落的人员, 彼此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而后又假设横向八名学生向后依次类推, 组成十个地域部落, 使其真正理解本题。

假设历史人物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面对假设人物情境, 深入历史情节, 去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领悟历史进程中为何这样, 这样做的作用和影响, 让学生自己能够体会历史。然而, 结合平常的教学, 发现在这种假设过程中也应注意一下的问题:

1.教师知识储备充足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更多的是依靠课本、教学参考书去进行教学。史学新理念运用、相关史学知识是否充足, 对知识的理解个人看法应该是我们开展这种教学的前提, 例如就《美国1787年宪法》这一课, 就课本的内容而言, 不能满足高中学生认知的需要, 对总统选举产生方式具体概况、国会对总统的制约等相关内容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之前就应该了解清楚, 并让学生知晓, 这样才能使具体的历史结论有事实可据。

2.明确目标、选题科学、问题难度适中

假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其只是一种方式、手段, 是为教学而服务。切忌使这种假设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教学过程中发现, 不能兴致而起随意假设, 不是所有的历史人物都需要假设。例如:在《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中, 为了归纳近代中国生活变迁的特征, 提出这样的假设:“假设你是生活在近代中国的一员, 你从身边的变化中能够总结出怎样的特征?”课堂之中时悄无声寂。反思这种假设, 随意性太强, 难度比较大, 这种假设只能成为一种摆设, 为了假设而去假设最终导致效果不明显。

3.关注全体

假设历史人物的目的是为了让整个全班学生理解知识的重难点。然而问题的提出又不可避免的需要个体学生作出思考以引领全体, 由于个体的差异, 知识面较广、阅读、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有时候成为课堂之中的主角, 如何使其他学生也能在个体的带动下准确的理解知识, 不是一句“大家都懂了吗?”就能表明全体学生都理解的。

参考文献

运用假设 篇7

1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概述

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用英语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然而“现有以输入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设置, 既不能满足学生迫切运用英语交际的需要, 又不利于盘活学生多年积累的语言知识, 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2]5。文秋芳据此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 认为“输出比输入更利于学习者外语能力发展;听、读等接受性技能的培养更具社会功能;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更富有成效, 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2]2。输出驱动假设只限于正式的外语课堂教学, 对输出的界定既包括说和写也包括口译与笔译。因此, 该理论的提出不但对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改革有借鉴作用, 对我国大学外语技能课教学也有指导意义。

2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具体运用

2.1 增加语言输入, 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

语言输出能力虽不直接来自语言输入, 却离不开输入, 语言学习依赖于大量的视觉、听觉输入刺激[3]。学习者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活动, 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外语知识, 形成外语的“语感”。通过课堂观察以及与学生交谈我们发现, 学生在口语学习中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学习动机不足, 而在于他们不知道说什么, 也不知道怎么说。“说什么”与话题的内容及背景知识相关, “怎么说”与学生的词汇、语法储备和自身的语音语调相关。教师在制定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进而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正音, 即通过系统的语音训练, 培养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和正确的单词拼读方法, 解决语音上的困难。其次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开展口语活动之前, 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特定的口语话题进行一些听读练习, 边听读边记录一些内容要点与关键的字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的背景知识, 让他们有话可说;另一方面可以为他们提供正确、恰当的语言形式, 让他们知道如何说。此外, 通过口语活动前的听和读的任务, 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 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他们在大量语言输入的基础上, 结合他人观点, 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通过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储备清晰地阐释自己的观点。

2.2 更新理念, 凸显输出

在解决学生背景知识和语言储备上的问题后, 教师还需要在思想上转变观念, 重视输出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一方面要积极筹划并组织各种口语教学活动, 营造使用口语的良好氛围, 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口语交流, 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 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解决交际中遇到的困难, 促进口语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 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目标语的形式。研究表明输出在引起学习者注意和习得特殊目标语形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学习者在进行口语输出活动时, 他们更容易注意到自身的语言问题,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 积极主动地寻求和弥补知识盲点, 学习正确的语言形式和思维方式。学生口语活动结束后, 教师应该对他们在口语活动中的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中肯的评价, 并提醒学生注意他们在进行口语活动时发现的自身使用的语言与目标语形式之间的差距, 从而达到凸显正确的目标语语言形式的目的。口语课结束后, 教师还可采用听—说—写/听或读—说—写/读的模式, 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任务, 强化本节课说学内容, 增加他们对话题内容的理解以及使用口语的熟练程度。

2.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减少教师辅助

文秋芳教授指出,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存在“帮助过多”和“帮助过少”的问题。“帮助过多”是指大学英语教师擅长阅读教学, 他们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过多”。“帮助过少”指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表达技能的培养方面缺少帮助, 没有养成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5]。因此, 教师应该扮演好“指导者, 引导者, 帮助者”的角色, 在学生口语发展的不同阶段, 给予学生不同类型的帮助。在口语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 学生在话题内容, 语言知识储备等方面有所欠缺, 任课教师可以从口头交际的话题, 口头交际的内容以及口头交际的语言储备方面为学生搭好“支架”, 促进学生口语活动的顺利进行;随着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不断开展, 口语能力的不断提高, 教师应该逐渐减少对话题、内容、以及语言储备方面的帮助, 而转向对学生学习策略、方法的培养,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 积极、主动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态度与能力。

2.4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营造口语氛围

除课堂上的口语活动外, 学校还应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口语活动, 促进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 “各个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 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 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1]6。我们可以将网络听说教学和训练作为第二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积极引进先进的网络教学软件与平台, 将网络听说练习作为口语课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巩固的重要手段, 实现网络训练与课堂口语教学的衔接。除网络课程建设外, 学校还应该组织各类英语口语活动, 如英语角, 英语演讲比赛, 英语歌唱比赛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赛。为提升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我们可以将网络听说练习以及参与课外口语活动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对参与度较高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进而形成英语口语教学、练习、竞赛与评价于一体的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不断提高的英语听说能力。

3 结束语

输出驱动假设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困扰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问题, 让学生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积极地获取有效的语言输入, 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师首先需要更新观念, 在重视语言输出重要作用的同时抓好语音训练, 为学生的口头交际做好准备。同时, 他们也要起好“支架”的作用, 降低交际的难度, 培养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最终提高学生口头交际的能力。

摘要:“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强调语言输出以及与之配套的综合教学法的作用, 对我国大学外语技能课程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也要重视输出的作用、以输出促进输入, 还要重视第二课堂建设, 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我国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 2008 (5) :2-9.

[3]田朝霞.“输出”驱动, 整合教学—高校英语口语课堂的听、说、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J].外研之声, 2011 (1) :10-13.

[4]杨鲁新.输出假设理论:历史与未来—Merrill Swain教授专访[J].外研之声, 2008 (3) :26-29.

运用假设 篇8

一、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

2011年,赵兴龙等在《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中提出:“技术促进关注过程,具有激励、转促、频率、联结和内化五个属性;语言运用也关注过程,具有情感参与、思维建构、记忆转化、问题解决和运用习惯五个要素。技术促进的五个基本属性和语言运用的五个要素之间存在的一种‘内嵌’式的特殊对应关系。”技术促进的属性可以嵌入到语言运用的要素中起到激活和催化作用,这种对应关系形成了“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对应关系,引申出了“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

(一)假设一:情感假设———自我效能感越高,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美国Stanford大学心理系教授Albert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指在对特定的情境中,一个人如何胜任某一行为的期待或期望。在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身运用语言知识和产生特定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即自我效能感是语言学习的“专利”。

(二)假设二:思维假设———技术可以借助语言学习提升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品质从思维测量的角度被看做是有助于对思维进行量化分析的一个突破点。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既作为思维测量的变量,又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英语学习中,技术要借助语言提升思维品质,这就意味着现代信息技术需要通过英语学习提升学生思维的这五个要素。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促进分别与思维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五方面呈正相关,即正相关程度越高,可能对学生思维发展产生越好的影响。

(三)假设三:记忆假设———“一定阈值”和“适当反复记忆”的基础上,在“真实情景”中的活动越多,语言运用就越熟练。

在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一定阈值”是指记忆需要有一个词汇或句子或语法结构的最低限度值,只有达到了这个最低限度值,记忆状况才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适当的反复记忆”是指需要一定次数的巩固和练习;“真实情景中的运用”是指需要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进行运用的活动才能最终实现牢固的长时记忆,才能达到复杂情景中的灵活迁移和变通。从语言刺激物的输入到最终输出,这三个方面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四)假设四:问题解决假设———群体记忆和个体记忆互动越多,个体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质量就越高。

以记忆单词为例,在技术促进的环境中,学习者记忆的单词越多,在实战练习中正确性就越高,获得高分的机会就越多,成就感就越强。因此,学习者从使用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关系记忆单词到使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学习的方式转变是学习方式转变和问题解决的飞跃,实际上,学习者在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转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五)假设五:习惯假设———技术使用与语言学习习惯的博弈越趋于平衡,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绩效的机会就越大。

语言学习习惯是语言学习者在一种学习情境中所积累的、以个人体验为主的一种直接经验,新技术的学习恰恰需要一种适应期和体验期,需要和以前固有的语言学习习惯进行一种博弈。研究表明,二者之间的这种博弈关系越趋近于平衡,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绩效的作用就会越大。

二、“技术促进语言运用五个假设”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课程相融合的指导性作用

(一)情感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情感假设即自我效能感越高,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Albert Bandura的研究表明:体验、间接经验、言语说服和学习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四种因素,自我效能感对认知、动机、情感、选择这四个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在警务英语课堂教学中,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会呈现常态化的趋势,体现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渗透警务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一种隐性的“自然的”常态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提供警务信息和工作场景,呈现自然的涉外警务工作生态情境,提供合适任务,采取多样练习方式,如开展小组案例讨论、人机对话、角色扮演、动画演示,举办警务英语情景剧表演赛,鼓励学生进行警务英语微电影制作等,增加公安院校在校学生的一是体验感,试图去完成某种任务,重在体验过程而不以成功为唯一目标;二是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学会观察其他人完成相同或相似的行为,积累自己的间接经验;三是言语说服,以鼓励、建议、劝告之类的话语改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增强学生承受压力的程度;四是学生个人的主观感受,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积极的评估,自我效能感越强,语言学习效果越好。

(二)思维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思维假设即技术可以借助语言学习提升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阶段,公安信息化时代下,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公安信息内部互联网、公安微博、公安微信等平台。公安信息网络覆盖从公安部到各省市地区的公安厅、公安局及科所队,实现在职民警网络办公自动化、数据化。公安信息化促使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教学适应了时代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课程融合促进了警察这一职业中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学生在警务英语课堂中加强了主动性、参与意识和体验度,提升了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等能力的空间。

(三)记忆假设、问题解决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Treicher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依据Treicher的实验、视觉理论和图示理论,全面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视听说的全面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使其沉浸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增强记忆效果。

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警务英语课程充分实现了情景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统一。网络教学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加真实的涉外执法警务环境,培养公安院校学生掌握真实警务活动中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课堂上尽可能将警务工作的情景采用贴近警务工作的情景对话,编进情景剧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可围绕警务人员在以下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展开,例如急救、提示与通告、盘查、交通事故处理、安检、涉外治安案件处理、出入境管理、反恐等。

通过以“情境创设”、“模拟实训”、“强化应用”为形式的教、学、练、战,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主动投入度,直接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并通过认知努力间接增强了其记忆效果,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在涉外警务执法活动中语言应用能力。

(四)习惯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习惯假设即技术使用与语言学习习惯的博弈越趋近于平衡,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绩效的机会就越大。

以警务英语词汇教学为例,在学习警务英语词汇的时候,往往需要学生结合相关警务知识进行学习。首先,在警务英语词汇中有许多缩写词汇,如AFIS(指纹自动识别系统)、MDMA(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其次,许多常见单词在警务英语中有不同含义,如cat’s eye通常是指装在防盗门上的猫眼,在警务英语的交通管理中指装在道路上用于在黑暗中指示交通的反光道钉;ecstasy通常是指“入迷、狂喜”等,但在警务英语缉毒中指“摇头丸”。由此看来,将单词的呈现到一个警务执法情景中,让学生直接面对和他职业环境非常相似的情景对话,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单词,学生会产生非常大的兴趣,原因是情景的整体认知对单词的学习起到了一种语义记忆的作用。这就是“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习惯假设中提出的“平衡”是让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合在公安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学习解决学习问题、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助手,这样增加了技术提升语言学习、运用的有效机会。

摘要:本文介绍了“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并且探讨了“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课程相融合的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警务英语课程,融合,假设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6):3-9.

[2]蔡龙权,吴维屏.关于把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外语教师能力构成的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4(1):45-52.

真爱不假设 篇9

比如那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假如我和你妈落到水里,你先救谁”,我也会拿过来考他。谁知,他竟不假思索地就会回答:“救你!”还算他识相,不枉我平时对他那么好。于是,我明知故问道:“为什么要先救我?”他不耐烦地说:“我妈脑子秀逗了,没事儿往水里跳什么!”我气急了,说:“你这是耍无赖,不行,我只是在假设,假设有,你先救谁?”他不耐烦了,说:“人生哪有那么多假设啊,假设是个伪命题,不成立。我拒绝回答!”我真生气了,背过去不再理他,他竟然也没有理我。我恨死他了,“该死的理工男,不懂浪漫,一辈子都不要嫁理工男!”就这样,我气呼呼地去睡了。

第二天醒来,看见他做的早餐,想起他昨夜的可恶,怒从心中生,我没吃就直接去了公司。到公司才发现,手机没电了,昨天夜里忘了充电,接着到处找充电器,竟然没人带,只好放任它没电,晚上回家充。中午时,天竟然下起大雨,瓢泼似的不停,一直下了一下午。正发愁怎么回去呢,刚好同事小郑说她今天过生日,趁着下雨天,大家一起聚聚,吃完饭由开车的老陈送大家回家,这个主意,大家自然赞同。下班之后,我们就到公司就近的火锅店,要了一个包间,边吃边聊,大家相互开着玩笑逗着乐,很开心。

正吃得尽兴,包间门开了,以为是服务员,大家习以为常,也没看。谁知,竟听见一声怒吼,“吕冠兰”,我吓了一跳,扭头看时,竟是老公!他一脸怒气地吼道:“手机打不通,也不回家,以为你要和我離婚呢!找你找了两个多小时了,你却在这儿大吃大喝!”说完,摔门走了。我连忙拿起包起身追了上去。

原来,他见我没吃早饭,知道我还在生气,就一直给我打电话,想哄哄我,谁知竟打不通。下班回家了也不见我,又看天下着大雨,以为我出什么事儿了,就连忙跑到公司找我。谁知,到公司时,早已经下班了。他问门卫,门卫说我们科室出去聚餐了,好像没有看见我,不知道去没去,不确定。老公有些担心,就问了饭店地址,到火锅店挨个包间找,最终确定下我在不在。一看我在,他才放下心来,但是心里的恼火郁闷可想而知。知道他受了委屈,我连忙哄他,不过说了几句他便消火了,看见我之后,他的心也放到了肚子里。

虽然在同事面前很丢面子,但我心却是美滋滋的。我终于明白,在他心里,我重如泰山,占据了他的整颗心。以后再也不问类似的无聊问题了,无理取闹,还伤感情。真爱就是真爱,哪会有什么假设呢!

运用假设 篇10

关键词:经济人,性恶论,人性假设辨析

人性假设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起点,经济人假设和性恶假设都强调了人的自利性,于是二者总是被人们混为一谈,用性恶论代替经济人假设,导致了对经济人假设的错误认识。

一、经济人假设的历史起源

在人性假设上,经济学假定人是“经济人”。所谓经济人,是指以追求私人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并按经济原则进行活动的主体。希普对“经济人”的定义是:经济人的称呼通常加给那些在工具主义意义上是理性的人,他们具有完全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其他行为更好满足自己的偏好的行为。这里理性是一个手段、目的的概念,不存在偏好的来源或价值的问题。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明确提出“经济人”概念的,是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然而最早系统地运用“经济人”这个假设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的“经济人”假设指出:人都是理性主义的利己者,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主动促进公共利益,但却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人往往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经由边际革命、一般均衡理论的推演,实际上赋予了经济主体三重基本规定:完全自利(目的)、完全理性(手段)、完全信息(条件)。

二、性恶论的历史起源

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理论基础之上的“X理论”。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1960年出版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总结了“X理论”:这种假设从重视物质欲望的享乐主义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理性地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唯一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报酬,经济动机是唯一激励诱因。因此,得出结论:只有用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职工干活,职工们本质上是被动的,组织应左右、驱使和控制他们为组织服务;感情是非理性的,易干扰理性决策,必须加以防范;组织能够且必须按照能中和并控制人们感情的方式设计,要控制人们那些无法预计的品质。

三、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的相同点

可以看出,经济人假设和性恶论对人性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都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人性中“劣”的一面。二者主张采取的管理办法也极为相似,强调一个“管”字:强化指导和控制,强化监督和条例,用物质刺激工作,进行奖惩。只不过性恶论更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性”。

这类假设的最大问题是“倒不在于根本没有人符合这种假设,而是在于它把人们的行为过于一般化、简单化了”,从而导致了管理的绝对“刚性”。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管理模式将人视作“机器人”、“工具人”,将管理者纯粹当作机器的附属物,将完成工作任务视为管理的最高目标。它把人性简单定义为趋利避害、自私自利、惟利是图,在管理活动中只表现为追逐金钱这一唯一动机和行为,理论上没有说服力,在管理实践上也受到反抗。因此,这类假设最终被基本否定,其对人性认识正确的一些观点和办法在当代“柔性管理”中也被大大弱化了。

四、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的不同点

1、两个假设的历史命运不同

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是比较一致的,经济人假设成为经济学的主要假设,经济学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公理体系和系统的方法、原理和定律。虽然完全的“经济人”在经验上是极其罕见的,但由于它在逻辑和策略上的部分有效性和解释能力,使得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人”假设正超越经济学的边界,逐步为其他社会科学所借鉴。

管理学中,性恶论却逐渐为其他人性假设理论——“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Y理论所替代。管理学的人性假设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脱离了古典主义的性恶论,更注重的是如何发挥人性中“善”的潜力,实现对人的激励,通过激励而不是通过处罚来提高行为的主动性。

2、两个假设对自利的态度存在区别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并不认为所有的利己行为都会增加社会福利。一是由于利己心所引导的经济活动的世界是“道德”的世界,二是正义的情感或共同体所引导的人类行为的世界也是“道德”的世界,因此,经济人的定义可以设定为“个人利益+理性行为(内在一致性)”。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集“慎重之德”、“正义之德”、“仁爱之德”于一身的理想模式。“慎重之德”是为了个人的幸福,正义和仁爱之德是为了他人的幸福,这些具有利己之心的人,只有在遵守社会正义的条件下才能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增进社会利益”。

五、经济人假设的意义超越了性恶论

“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都看到人性中自利、贪婪的一面,但“经济人”却成功地超越了“性恶”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了自利性、交换、经济秩序的内在一致性,指出自利性在必要的制度和伦理教义下,通过交换可以导致社会财富的增长。亚当·斯密认为“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上一篇:纪念品市场下一篇:工业锅炉缺水事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