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假设

2024-06-19

会计假设(精选12篇)

会计假设 篇1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 会计环境在网络下发生了变化。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 由此, 对传统会计假设产生了影响。在网络经济环境下, 会计系统由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 这种转换使它对传统会计假设理论与方法产生巨大冲击与变化, 这一切都极大挑战着传统财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一、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 也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只有明确规定了核算的主体, 才能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其他的经济实体区别开来, 才能把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在会计主体所有者之间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才能明确会计处理的立场 (为谁服务的问题) , 才能划定会计工作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具体范围,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基本要素才有空间的归属, 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实现会计的目标。在网络经济中, 会计服务对象呈现如下特征:首先, 企业界限日益模糊。刷卡消费、电子汇款、异地通存通兑、网上证券业务、网络代理越来越多, 加上企业相互持股也逐渐普遍化、全球化、母子公司关系日益复杂, 企业之间边界一步步扩大, 越来越模糊, 越来越体现出一种相互依赖、难分你我的整和关系。其次, 网络经济还给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价值链带来了全方位的深远的影响, 企业内部任何一个部门再也难以封闭起来独立经营了, 开始同外界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经济事项很难明确界定究竟属于哪一个或几个企业的活动, 从而企业的理财对象、信息收集、加工和披露等会计问题也难以用一个单一主体作界定。其结果是会计工作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阔。形式上讲, 互联网的会计系统中, 会计人员无需远行, 足不出户, 这样似乎缩小了会计的空间范围。而从本质上讲, 会计人员虽然足不出户, 但是通过把地域距离变成鼠标距离, 只需通过远程监控, 理财能力就能轻易地延伸到全球的任何一个网点。再次, 网络经济增加了企业的相互依赖性, 促进了规模化经营和全球化浪潮, 使企业之间边界扩大、界限模糊, 最终导致会计主体 (或说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 不断扩大, 并且日益复杂化。

二、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指在可预见的将来, 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 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传统财务会计中, 待续经营假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 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许多会计基本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 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 都是基于该假设而提出并与该假设相配合和适应的。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会计工作才有了时间上的归属, 会计方法的采用才能保持前后一致, 才能进行资产估价、收入和费用的配比, 企业才有望在正常的情况下运用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偿付所负担的各种债务, 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 否则, 就不能继续采用折旧的方法, 而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法进行计价。

科技的发展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也使企业的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方面, 由于技术的更新周期缩短, 市场需求的变化显得更为频繁和多样, 使得研究与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本身应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 作为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的临时性、联盟性, 时而膨胀, 时而缩小, 还有可能立即解散, 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按期配比变得不能切合实际。此外, 信息时代将科学技术引入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天地, 受此影响, 企业的兼并或分拆, 资产重组或剥离变得愈加频繁, 已经难以按传统的假设, 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的静态观, 受到了来自许多动荡不定因素的挑战。

三、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企业的经济活动最终都体现为货币量。知识、技术、人才日益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衍生金融工具广泛运用, 企业越来越重视经营战略、技术开发、信息沟通、人才储备、地理位置、产品在消费者中的信誉度等非货币性因素, 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也逐渐加强, 导致企业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率将会超过有形资产, 在资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将会逐渐加大。然而, 货币计量是基于一定的交易价格而发挥作用的。企业内务自创的人才再造工程、专有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 因为未来对进行交易而缺管较为客观和公允的评价价值, 使这部分对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的度量变得非常模糊。虽然人们也在努力将一些统计或数学的方法引入无形资产计价的体系中, 但是由于货币计量属性的限性, 也一直难以有所突破。信息的电子化、多元化, 对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网络经济中, 网上的交易也日渐频繁, 电子货币逐渐深入生活, 无纸化趋势将成为货币未来发展的一大主流, 使货币更多地体现为观念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尺度和流通符号。无纸化货币使币值稳定的前提显得更加抽象、更加难以把握。网络将世界更为紧密地联接在一起, 快捷的信息传递使商品的价格、汇率、利率的变动更为剧烈。

参考文献

[1]、陈华东, 唐丽.网络时代会计人员的任务[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1 (2) .

[2]、杨宝纲.会计信息系统[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学东.企业电子商务管理[M].高等到教育出版社, 2003.

[4]、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5]、王琼, 王鲁平.论网络经济对传统会计假设的挑战[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

[6]、崔军利.网络时代对会计假设的冲击——兼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假设[D].东北财经大学, 2003.

[7]、秦冬梅.网络会计初探[D].西南农业大学, 2001.

会计假设 篇2

请欣赏:《传统会计假设的起源、影响和批评》

李艳西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运用的会计假设的起源,以及由假设引申出的会计原则,并对这些假设在当代的发展或显出的局限性作了评述。

【关键词】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假设这个名词,在1922年佩顿《会计理论》一书中即已出现,但在以后未见普遍应用,直到195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的会计名词委员会第1号公告中,才再次出现此名词,这时,对会计假设的探讨已成为美国会计学界的主题。时至今日,学术界对会计假设的认识以及它应包括的内容还有许多歧见。比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9年7月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国际会计准则的框架》中提出了两项基础性假设:持续经营和权责发生制;欧共体1978年批准的《指示草案》承认四项基本会计假设:持续经营、一致性、权责发生制和谨慎;美国1965年格雷迪《企业公认会计原则》列举了十项会计假设,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公告以将其扩展为十二项,其中第一至四项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及币值不变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又如,台湾大学幸世间《会计学》将会计假设定为四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价值不变。因此,我国经过会计学界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广泛讨论,在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采用了这四项假设,并以会计前提的名义表达了会计假设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我国把它们作为人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无需证明便为人们接受的会计工作前提。目前,随着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兴起,这四项传统假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抨击。本文通过追本溯源对它们逐一反思。

一、起源

会计主体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它规定了会计对象和报表内容的空间范围,要求会计各要素在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业主之间区分。

会计主体假设起源于经营主体的概念,其形成与经济组织的独立发展有直接联系。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了大量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独资或合伙企业,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康美达合营公司,15世纪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冒险性公司都是合伙组织,它们客观上要求会计将企业视为独立于业主之外的经济实体,将业主个人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分开。因为在法律上,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独立法人,它们的资产和负债仍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业主、合伙人对此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会计上必须假设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会计关注的中心是企业而不是业主、合伙人。

持续经营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需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

持续经营假设产生股份公司的创建。17世纪英国的海外贸易逐渐发展成为连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永久性资本,把企业视为持续经营。16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起初每次航行都作为一次独立的冒险活动,发行有限期的股票,结束后进行清算。但是船舶、贸易站和其它长期资产从一次冒险活动结转到下一次非常麻烦。16东印度公司开始出售为期四年的认股单,并逐步发展为拥有永久性资本的持续经营公司。可以说,股份公司的出现使持续经营观念具有法律效力。18世纪产业革命的工业生产使这一观念得到发展,到19世纪被制造商们广泛采用后,持续性就以现代的形式出现了,成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一大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以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是正确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的前提。

会计分期假设是由持续经营假设产生的。15世纪商业是一系列不相关的冒险活动,会计报表只在一个主要项目结束后才加以编制,一般不需要会计报告期间,当企业的生命经过多次冒险活动而连续存在下来时,到清算期再编制报表就不实际了。特别是18世纪产业革命带来的会计信息及时性要求,企业出现了趋势:在较短的间隔期内编制报表,最后形成了一种编制年度报表的基础。18世纪70年代就开始采用在每年业务经营的淡期结束的会计年度。因此说,公司的持续经营导致了会计报告的定期性。

货币计量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七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编制的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它暗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

尽管会计产生于货币之前,但自货币出现之后,它就成为会计记录资产和债务的计量工具。古代会计只反映商品的变动,公元前630年,希腊人发明了铸币,开始采用货币作为通用的计算单位,但以实物数量反映实物资产,以货币单位反映货币财产,而且不同城市的货币混记在同一会计帐簿中。11~14世纪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商业交易开始按货币单位来记帐,并延续到今天。

二、影响

会计假设的设立是为了引申出相应的会计原则,如:

持续经营假设可说是最重要的假设,它是资产计价的最重要基准,衍生了历史成本、折旧、资本保持等会计原则。它使会计的重心转向了未来,资产计价应依据公司的长期收益能力,除非资产价值的变化对持续经营价值产生影响,否则就没有必要对资产进行再估价。加上币值稳定假设,历史成本就成为资产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固定资产的购置是为了长期使用,应采用折旧的形式,按使用期限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期转为费用;由于股份公司必须保持资本完整,才能确保经营的连续性,而为保全资本,企业只能从累计利润支付股利,又导致了精确区分资产和费用的必要。

会计分期假设首先为持续经营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其次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会计信息是否可比、会计方法是否一致等问题。会计分期以计算定期收益,使成本需要与收入配比;又由于企业在某一较短时期,各项资产和权益的变动与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是不相吻合的,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基础,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而企业在持续经营假

设下,需要采取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考虑应计和递延费用,以精确计量利润。

三、不足

上述四项会计假设的观念早在19世纪就已经形成,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又不断丰富了它们的内涵,或者证明了它们的局限性。并且有的假设其局限性是自身造成的,如会计分期假设,因为会计期是人为划分的,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有明显的估计性和不确定性。

会计主体假设一般指企业本身,随着集团公司的出现,母公司和子公司各为独立法人,为了合并编制财务报表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会计主体假设发展为合并个体,再扩展又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政府的国民帐户核算体系。而今信息时代造就的网上公司更突破了会计主体原有的空间范围,因为网上公司属于虚拟公司,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为其主要资产,会计主体假设由此扩展为企业实主体和虚主体,并引出虚主体如何建立会计程序,提供会计信息的新课题。

现行的持续经营假设其运用一直是不充分的。20世纪初,迪克西就指出资产按持续经营假设估价时,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不严加区分会引起原则性错误,流动资产应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后来,哈特菲尔德也对持续经营进行了全面剖析,得出:如果持续经营是资产估价的关键,由于固定资产不是为销售而购进,其售价是不相关的,可以按历史成本计价;存货的存在是为了销售,则应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其售价;1981年佩顿更发展了持续经营的含义,主张按资产的市价而不是成本记录。总之,理论上的持续经营假设仅仅排斥了清算价格,要求按使用目的对资产计价,即对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对流动资产按变现净值计价。而现行的持续经营假设强调对所有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这种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20世纪代,大多数国家通货膨胀已很明显,稳健主义阻止了对流动资产按变现净值计价的做法,那时开始占支配地位的收益实现原则又为历史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任何较高的计价会产生未实现的收益。最后,政府的所得税法等强化了保守的资产计价观点,使得持续经营假设被不完整地运用于会计实务中。

而过去被持续经营排斥的清算前提,在今天则被频频运用。一浪又一浪地公司合并、重组,使任何环境下的企业必须具有资产迅速变现的能力,才能迅速改变其产品和业务经营,不仅流动资产应按变现价值反映,固定资产变现价值也决非不相关的。尤其是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产生了网上虚拟公司,由于知识以思维的速度更新、扩散,网上公司的经营活动面临着空前的风险,并呈现短暂性,而不是永久经营。因此,以持续经营为假设的传统会计的主流地位渐渐受到了以非持续经营为假设的清算会计的挑战。

货币计量假设引起的争议最大。首先,以货币计量不能表现诸如企业员工素质、产品质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信息,使会计信息局限于货币性和定量性的。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和企业员工越来越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因此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人力资源会计,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人力资源会计将会计信息扩大到定性的信息,但它是以人力资产的成本可以和实物资产一样用货币计量为假设的。事实上,电子货币的出现强化了货币计量这一假设,会计信息本质就是数字化的货币性信息;其次,由于20世纪初通货膨胀的出现,特别是二战后,持续的通货膨胀遍及全球,动摇了作为历史成本前提的“币值稳定”假设。因为会计报表上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却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则不能正确地计量收益,由此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和现时成本会计。它们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之争在于币值变动引起资产价值的变动是否会产生收益,历史成本会计的维护者如利特尔顿认为物价变动自身是不能产生收益的。而且近十年来,西方国家的物价上涨指数普遍回落到50%以下,已可不必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各国放松了对利率、汇率的管制后,面对随时变动的货币市场,企业采用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期货、期权等回避货币变动的风险,这使币值稳定的假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四、总结

主体串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篇3

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环境下,主体串以其集合若干企业迅速为特定客户提供服务而盈利的优点而成为现代企业增加盈利能力、应对市场风险的常用合作形式。由于其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实体企业的特点,本文讨论了新兴主体串是否对四大基础会计假设造成冲击。

一、引言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企业很难单凭自身的力量去实现市场机遇,主体串亦称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兴形式正逐渐成为企业应对多变经济环境的重要方法。虚拟企业(本文使用主体串一词)最先由美国的米切尔和贝尔于1994年3月率先提出,他们认为虚拟企业是“为完成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等任务而由众多企业相互联合形成的一个合作组织形式。虚拟企业利用电子信息打破联合企业间的时空间隔,属于临时性的结盟”。它在完成某项经济活动后,很可能在下一个商机到来时按资金、技术和知识的要求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企业联盟。主体串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或减少成员,甚至经常解散或重新组合,呈现明显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其不同于传统实体企业的特点对四大基础会计假设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二、主体串对会计假设的影响与冲击

(一)主体串并未对会计主体造成冲击

根据归纳法下得出的会计主体判断标准,某些学者提出,新兴主体串也是会计主体。这种未考虑信息需求者就直接进行会计主体确定与划分的做法有待商榷。现代会计理论用归纳法总结出会计主体一般情况下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第二,对自己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及经济行为承担责任。但此标准是在以往社会实践中观察众多传统实体企业基础上得出的一般性概括,在指导未来和判断新生事物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顺序决定了其总结现有事物优越性的同时,也决定了其认识未知事物的局限性。另外,根据休谟否定归纳法得出的,归纳结论不一定成立。当需要归纳的现象越来越多,归纳出来的结论必然趋向宽泛和抽象,直至失去指导意义。因此,用两个基本特征评定新生事物主体串是有失妥当的,对会计主体的探讨应回归至会计目标。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监督管理层和外部投资者对企业信息的需求是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需求的产生是会计核算的前提,也是确定会计主体前应予以考虑的问题。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角度分析,会计目标位于会计假设之前,若缺失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则根本无需进行会计主体的确定与划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目标解决了某个事物是否需要核算的问题,而会计主体则进一步划分空间范围,以提供信息需求者更精确的信息。那么,在判断若干企业组成的临时联盟即主体串是否为会计主体、有无必要将其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核算时。必须先考虑主体串的信息需求者。

新兴主体串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虚拟联盟体,国家无法惩罚不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主体串,只能通过对实体公司的监管间接影响主体串的经营活动。因此,国家不是主体串的信息需求者。此外,主体串存续的短暂性和外延的多变性决定了其除成员企业的投入外很少有债权人或投资者愿意投资的特点。由此可见,大多数情况下的主体串整体是不存在会计信息的外部需求者,以下分三种情况分析。第一,无需求者情形:主体串存续期间短暂,交易金额小且债权债务和收入分配关系明晰,进行整体核算成本高。此时的主体串没有外部会计信息需求者,也没有法定的对外信息披露责任,各成员企业不愿意将主体串作为整体进行核算,成本高且意义不大。而客户因无资金投入、只在见货时付款,并不关心整体情况。因此,这种情形下无需讨论主体串是否为会计主体,只要各成员企业单独核算,交易完成后理清收入分配问题即可解散。第二,内部需求者情形:主体串各成员投入成本巨大,一旦失败将面临数额较大的亏损。各协作企业为追逐利润要求对整体进行核算以实时掌握主体串的业务开展情况,加强业务监督与管理。此时,主体串即为一个会计主体,应提供合作各方所从事业务的经营情况和收支信息。此时,成员企业的加入和退出不应该成为否定主体串为会计主体的理由。会计人员应着眼于主体串成立的目的,核算业务开展情况,并将成员的退出和加入视同“合伙企业”的加入和退伙。第三,客户投资者情形。鉴于日益加快的金融创新和多变的盈利模式,某些情况下,客户和投资者会集为一身。例如,某风险投资基金决定在若干主体串之间选择其一进行投资。那么,对主体串整体进行核算就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将主体串拥有资源量化并参加竞争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主体串并未对持续经营造成冲击

持续经营假设认为,在正常的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将按照预定目标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直到实现会计主体的计划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提出此项假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于面临破产清算的企业,会计信息用市场价值计量可向外部使用者提供更加相关的决策信息,而非持续经营企业所使用的历史成本。但主体串的存续期间虽短暂。却是完成了计划、实现受托责任后的自然解散,它既为客户提供了商品和服务。又实现了赢利。主体串解散,即使是没达成目标下的解散。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清点机器设备等资产进行变卖,各企业分配收入后。往往取回原先提供的各项资产继续使用。假设一个实体企业盈利后自然解散,并且不需要清点资产变现。那么,它继续用历史成本计量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其解散并不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成立,也未对其造成冲击。主体串的解散类似于此。

(三)主体串对会计分期的冲击

会计分期是在持续经营假设上延伸出来的一个假设。企业的经营期限长达几十年。但为了及时提供财务信息,人为划分较短的经营期间,编制财务报告,以满足外部使用者需要。及时性是会计分期的核心。主体串的存续期间从几天到几年不等,在使用者需要的情况下,可短至按天或小时进行财务信息披露或直接以实时会计报告代替定期报告。主体串对传统月季年的会计分期形成了一定冲击。但另一个角度来看,实时会计报告本质上也是一种会计分期,只不过时间间隔的长短不同罢了。

(四)主体串对币值稳定的冲击

主体串使货币计量面临严峻挑战。知识经济下,技术、信息、人力资源对主体串的赢利越来越重要,而这些在会计上难以量化进行披露。若货币计量成为难题,那么,即使币值稳定不变。也不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虽然现今也有若干技术可将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等量化,但其中包含过多假设、对未来的预期和不确定性,且成本过高,暂时还不宜广泛使用。

三、结束语

会计假设 篇4

一、不可知的“会计假设”的由来

从19世纪20年代提出“会计假设”至今已有90多年, 现在西方会计界仍使用“会计假设” (假定) 。

早在1922年, 西方会计采用的会计假设 (假定) 就是由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威廉·安德鲁·佩顿 (William Andrew Paton) 提出的。在其《会计理论》一书第二部分“专门会计理论问题”中他提出的第10个问题即“会计假设”问题, 并给出了7个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 (the business entity) 、持续经营 (the going on concern) 、会计恒等式 (the balance-sheet equation) 、财务状况和资产负债表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the balance-sheet) 、成本和账面价值 (cost and book value) 、应计成本和收益 (cost accrual and income) 和顺序性 (sequence) 。

1940年佩顿和利特尔顿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再次说明了以上会计假设, 并将假设 (Postules) 改为假定 (Assumpfions) 。此书明确了会计假设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193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会计程序委员会 (负责制定公认会计原则) 和会计研究处;1959年其停止会计程序委员会的工作, 重新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1961年会计研究处的主任莫里斯·穆尼茨 (Maurice Moonitz) 发表了会计研究论丛第一辑《会计的基本假设》 (ARS No.1: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 1961) 。该研究文集提出了3类14项基本假设, 把会计假设分为A类、B类和C类三项, 并系统详细地说明了三组不同的假设, 建立了会计假设的完整体系。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坎宁 (J.B.Canning) 在《会计的基本假设》中认为,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假设。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对会计假设的研究发展很快, 但学者们对会计假设的认识及其包括的内容还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1977年, 美国麦格尔—希尔 (Mc Graw-Hill) 图书公司出版了西德尼·戴维森主编的《现代会计手册》 (第二版) , 书中指出:假设对概念的关系“要充分地认清概念的性质和它的局限性, 我们还要注意到存在于它根源上的各种假设。假设就是假定———不是那种武断的、蓄意的假定, 而是那种必需的、常常是未能识别的假定, 它们典型地反映着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对事实或事物趋向的最好的判断。……有人不主张用‘假设’一词, 而对于把它解释为假定尤为反感, 理由是会计不应依据假定行事。虽然我们支持这种说法, 认为不应当作出蓄意的、毫无根据的假定, 但是较为现实的态度终究还是要承认, 在游移不定的生活中, 假设是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的。”美国亨德里克森于1977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假设是指那些基本的假定, 即那些与会计有关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基本建议。……假设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乃至现实的。”

西方会计中会计假设 (假定) 的概念, 没有严格的界定, 常同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等相混用。会计假设 (假定) 包括哪些内容, 认识也不一致。在美国P·H.沃尔金巴克等人所著《会计原理》一书中所提到的会计基本原则就有:会计主体;会计期间;重要性;稳健性;一贯性;全面反映;客观性;继续营业;计量单位;历史成本计量;费用与收人相配合;在销售时点确认收入实现;确认收入实现的其他基础。之所以采用会计假定, 西方国家的一些会计学者认为:在实行自由竞争的社会,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游离不定的因素, 对这些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和结果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因而要采用会计假设, 以便据以进行会计工作。

我国会计学界,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开展了对会计假设的讨论。在出版工具书方面:如龚清浩、徐政旦总纂的《会计辞典》, 1982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没有“会计假设”辞目;钱培钧主编的《商业会计辞典》, 1986年6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没有“会计假设”辞目;李宝震、谷祺和王盛祥主编《工业会计辞典》, 1989年11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有“会计假设”辞目;龚清浩、徐政旦主编的《会计辞典》 (增订本) , 1991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有“会计假设”辞目;杨纪琬、娄尔行主编的《经济大辞典·会计卷》, 1991年5月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有“会计假设”辞目。

其间, 一些会计学教授和专家在著作中介绍了西方的会计假设, 并对会计假设及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对会计假设的认识 (于玉林, 1994) , 也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会计假设的内容就是裴内·米勒《会计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7项内容, 有的为4项内容 (会计主体假设;连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 有的为5项内容 (除前4项外, 还有权责发生的假设) 。会计界对会计假设的争议, 不在于假设能否在会计领域中运用, 而是在于对什么是会计假设、会计假设的作用和会计假设包括哪些内容等方面在认识上不一致。

笔者认为, 值得讨论的问题为什么是会计假设?其内容是否还是“假设”?

二、实践检验有争议的“会计假设”

历经90多年的实践,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对“会计假设”进行检验和判断, 是已被认识而不再是“会计假设”, 还是未被认识仍然是“会计假设”。

(一) 关于会计假设定义的讨论

什么是会计假设, 有多种定义:美国裴内·米勒在所著《会计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会计是在某一经济环境中进行的。在这种环境里, 不确定性是一个特点, 只要有不确定因素存在, 就不会有完善的认识。所以, 我们必须在确立会计学的理论结构时, 作出各种假定。”“‘假定’是指那些为了能够得出结论, 而姑且认定其为不成问题的‘既定因素’, 尽管在我们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距或缺陷。”其同时提出会计假定有:“ (1) 特定独立实体的假定; (2) 继续经营企业 (或持续性) 的假定; (3) 货币计量单位的假定; (4) 历史成本的假定: (5) 会计时期 (定期性) 的假定; (6) 营业收入之承认的假定; (7) 配合的假定。”美国阿迈德·贝克奥伊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会计假设是一种不证自明的陈述或公理, 由于它与财务报表的目标相统一, 因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它描述了必须由会计发挥作用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和法律的环境。”他提出的是主体假设、继续经营假设、计量单位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等4项会计假设。

在我国, 有的学者给会计假设下的定义是:“会计假设亦称会计假定。对某些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的判断, 而形成的一系列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定。”或者说:“会计假设是在会计学领域中, 对某些经济现象, 在无法确知其发展趋势与最终演变的情况下, 根据对该现象的合理推想所作出的合乎情理并尽可能接近实际的一些推断。”

综上可以看出, 会计假设包含二点:一是对不确定的因素, 假定为确定的因素;二是以这些假定因素作为会计工作的公理或约束条件。对于依据会计假设进行会计工作, 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国家也存在争议。在采用会计假设的美国, 也有人不主张用‘假设’一词, 而对于把它解释为假定尤为反感, 理由是会计不应依据假定行事 (西德尼·戴维森, 1982) 。有人认为, 我国应将会计假设改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才是如实地反映了现实情况。同时, 也有人认为, 我国应沿袭西方国家长期采用的“会计假设”概念, 表明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

(二) 对会计假设的检验

按照会计假设的概念, 会计假设是对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所作的假定, 那么这些被假定的内容是否是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呢?对会计假设的内容, 在认识上并不一致, 有3项会计假设论, 4项会计假设论, 7项会计假设论, 14项会计假设论等。现以其中相同的4项会计假设为标准, 依据会计实践对有争议的“会计假设”进行检验, 以期判断从1922年提出会计假设历经90多年后, 还是不是会计假设。

1. 会计主体假设。

该假设是指每个主体都是一个与其业主或其他主体相独立的单位。实践检验: (1) 主体单位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5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 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 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709.9万个, 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 增加了193.0万个, 增长率37.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005年修订) 规定:第三条, 公司经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 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方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公司登记机关。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99年修订) 规定: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以下统称单位) 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 (5)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第五条,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上实践检验说明, 会计主体单位不是“不确定因素”和“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而是客观存在的,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规定的, 已被人们认识了的现实, 不再是“会计假设”。还需要说明在会计主体单位中, 企业与公司的关系,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 企业划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所以, 公司是企业组织形式的体现。

2. 继续经营假设。

继续经营假设或称连续性假设认为, 一个经营主体将持续其经营活动, 直到实现了它的计划和受托的责任为止。实践检验: (1)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从国民经济系统的整体观察,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体现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析:2008年为9.6%, 2009年为9.2%, 2010年为10.4%, 2011年为9.3%, 2012年为7.8%, 这说明企业总体上是持续发展的。 (2) 企业破产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2006年) :第二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 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第一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依照本法规定宣告债务人破产的, 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和管理人, 自裁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 并予以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2年) 、《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4年) 、财政部《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 (1996年) 、《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 (1997年) 等。 (3)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第六条,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以上实践检验说明, 会计主体的继续经营不是“不确定因素”和“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即使有个别的或极少数的企业破产, 对其处理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这已是被人们认识了的现实, 不再是“会计假设”。

3. 货币计量单位假设。

在会计中, 统一的计量单位应选择货币计量单位。一切可用于交换的商品、劳务和资本都要运用货币单位计量。实践检验: (1) 货币的职能。它具有价值尺度 (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流通手段 (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即购买手段) 、贮藏手段 (退出流通领域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 (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和世界货币 (世界范围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五种职能, 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充分发挥着货币职能的作用。 (2) 货币计量的优点。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用货币计量, 克服了实物计量单位的多样性及其不能综合性, 也克服劳动计量单位的复杂性, 货币计量单位具有简捷性和综合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第十二条,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4)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第八条,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上实践检验说明, 会计的货币计量单位, 不是“不确定因素”和“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并有相关法规的规定, 这已是被人们认识了的现实, 不再是“会计假设”。

4. 会计期间假设。

凡是能陈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 都应该定期予以公布。

实践检验: (1) 会计期间的客观现实。会计期间亦称会计分期, 分为年、季、月。年是时间单位, 是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 因为有余数, 所以公历规定,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一年有12个月, 3个月为一季,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2) 世界各国的会计分期。 (1) 采用历年制 (公历制为1月至12月) 的有:中国、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士、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巴拉圭、洪都拉斯、秘鲁、巴拿马、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塞浦路斯、约旦、朝鲜、马来西亚、阿曼、阿尔及利亚、叙利亚、中非帝国、象牙海岸、利比里亚、利比亚、卢旺达、塞内加尔、索马里、多哥、赞比亚等。 (2) 采用4月至次年3月制的有:丹麦、加拿大、英国、纽埃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日本、科威特、新加坡、尼日利亚等。 (3) 采用7月至次年6月制的有:瑞典、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菲律宾、埃及、冈比亚、加纳、肯尼亚、毛里求斯、苏丹、坦桑尼亚等。 (4) 采用10月至次年9月制的有:美国、海地、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 (5) 其他类型的有:阿富汗、伊朗:3月21日至次年3月20日;尼泊尔:7月16日至次年7月15日;土耳其:3月至次年2月;埃塞俄比亚:7月8日至次年7月7日;阿根廷:11月至次的10月;卢森堡:5月至次年4月;沙特阿拉伯:10月15日至次年10月14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第十一条,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4)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第七条,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 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以上实践检验说明, 会计期间不是“不确定因素”和“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并有相关法规的规定, 这已是被人们认识了的现实, 不再是“会计假设”。

以上会计假设 (假定) 通过实践检验表明, 会计假设的“不确定因素”和“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已被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所认识, 并形成为会计科学理论。会计“假设”的使命已终结, 将由有关部门规定的形式所代替, 并随会计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三、“会计假设”研究已结束, 向科学理论转化

在会计研究中, 假设 (假说) 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假设亦称假说, 是自然科学领域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由于科学研究的共同性, 这种方法也在会计研究中使用。假设是指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已知的事实,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对未知的事实及其规律所提出的推测性的说明。假设 (假说) 是科学发展的形式。在会计研究中采用假设的研究方法, 可以发展会计理论, 开拓新的会计理论, 促进开展会计研究活动。

对“会计假设”的研究运用假设方法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它包括提出假设、假设论证、假设验证和建立科学理论等环节, 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提出会计假设。在会计界, 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不确定的未被认识的内容, 从而作为会计假设提出, 会计假设有几项及多种建议, 如提出4项会计假设:会计主体假设;继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单位假设;会计期间假设。

二是会计假设论证。提出会计假设后, 要对假设进行论证, 一般要从理论上、事实上和逻辑上进行论证。在假设的论证过程中, 可采用分类、类比、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方法。假设经过论证, 使假设成为理论的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的系统。

三是会计假设验证。会计假设是否正确要经过验证。验证分理论验证与实践验证。 (1) 理论验证:4项会计假是可检验的, 在技术上其也是可检验的;假设的科学性、逻辑性、清晰性和预见性等方面进行检验后在理论上是正确的, 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 实践验证:如前所述实践检验, 4项会计假设已通过实践被人们所认识是确定的、正确的, 能反映实际情况和经济活动的规律, 并能指导实际工作。应该说, 实践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标准。

最后, 建立会计科学理论。会计假设经过验证, 要转化为科学理论。验证与假设一致, 表明会计假设是正确的, 可以向理论转化。当会计假设转化为科学理论后, “会计假设”研究已经结束, 已完成了探索未被认识的事物, 使之成为已被认识的事物, 因而再不是会计假设而应该是一种科学理论。

四、可知的“会计假设”实是规定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会计假设通过会计实践是可认识和可知的, 而对于会计假设的内容实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是仍采取会计假设的形式予以确定, 还是采用其他形式予以确定, 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 为了与国际会计趋同, 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有关会计假设的概念, 结合我国的情况, 仍采用会计假设的形式确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另一种意见认为, 根据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及会计体制采用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的原则, 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适于采用由国家财政部门规定的形式予以确定。

笔者同意后一种意见, 既然会计假设的“假设”不存在, 结束了“假设”的研究, 就应该以其现实的存在采用相应的形式确定;同时, 采用会计假设与采用规定的会计核算前提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未确知而待实践检验, 后者是已被认识而具有强制性实施的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为会计核算工作事前规定的必须遵守的条件, 它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其具有如下特征:客观性, 是会计工作规律性的反映;确定性是明确的规定, 可据以执行;广泛性, 是适用于各方面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要求。

如表所示, 在我国, 可知的“会计假设”实是规定的“会计核算前提”, 我国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是由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门通过某种形式给予规定。各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已由《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规定,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

在我国, 对于会计假设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讨论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在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 只有第六条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而第五条、第七条和第八条规定的内容, 并没有“为前提”的文字。在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第一章基本准则“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中, 提出“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认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这表明制定者和作者对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在我国会计理论界, 是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还是采用假设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至今还没有共识。在高校编写的会计原理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教材中, 有的采用规定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有的采用“会计假设”。可见, 有关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假设的讨论, 还需解放思想, 正确对待引进理论, 消化吸收再提升, 基于“可知论”而进一步继续讨论。

参考文献

[1] .西德尼·戴维森著.娄尔行译.现代会计手册 (第一分册)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2

[2] .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 陈今池译.会计理论.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1987

[3] .P.H.沃尔金巴克等著.厦门大学财务会计教研室译.会计原理 (下册)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4

[4] .于玉林.会计假设评析.财会月刊, 1994;10

[5] .约翰逊·金屈莱著.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会计译丛》小组译.潘兆申审校.斐内·米勒《会计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6] .阿迈德·贝克奥伊著.杨进, 王海民等译.会计理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

[7] .杨纪琬, 娄尔行.经济大辞典·会计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

[8] .龚清浩, 徐政旦.《会计辞典》 (增订本)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浅析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假设 篇5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假设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假设对任何学科都很重要,因为它为该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研究出发点,但假说不是在成不变的。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基本假设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基本适应的,而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某些理论方法体系,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按照《经济大辞典》的解释:会计假设亦称会计假定,寻某些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情理的判断,而后形成一系列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设。按照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①会计主体;②持续经营;③会计分期;④货币计量。会计假设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这一作用的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当假设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时,它会推动本学科的发展;相反,当假设失支了支持它的合理事实基础时或者当假设所依据的事实与现实差距很大时,它便如空工楼阁,使旧有的会计假设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假设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修正,以适应新的环境。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提出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的起源,要追溯到15世纪业主财产与企业投资的分离,由于这种分离,使经营组织独立化,要求会计不仅记录和反映业主财产的变化,而且要视组织为一体,反映其日常收支及经营成果,会计上第一次出现了为谁服务问题,即需要确定会计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从而产生。从那时起一直到现今,传统的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1、“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与应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和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无实体公司”,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一旦业务完成时,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据美国商务部在其名为《新兴的数字经济》的报告中的推断,到企业之间因特网商务的数额将超过3000亿美元,这些网上实体的出现对传统的会计实体假设是一个正面的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反映其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是知识经济下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问题。

2、企业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及人力资源等信息,已不可能停留在传统的会计实体中,需要延伸到企业的外部。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企业为主体编制的三大报表基本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知识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原三大报表在提供会计信息时的不完整性、局限性:①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两个方面,由此企业成本与社会绩效考核的会计信息成为必要,这些信息的提供,不再单纯是基于企业主体的经济利益,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使用者的利益来确定会计主体及所需提供信息的界限。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这一进行了有益的尝试。②知识经济又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源竞争将强于任何一个时代。因此,揭示和披露企业人力资源方面信息将显得十分必要。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含义时:除非有反面例证,否则就能够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将无限地经营下去,即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再面临破产清算。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循环周转,会计才可以历史成本而清算价格来确认。计量其资产要素,所有资产也将按照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被消耗、售卖等等。事实上,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个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它总是一个“有限生命”的组织,一旦能够证明会计主体已无法履行其所承担的各项义务时,本假设就失去了支持它的事实基础。如出现以下情况:

1、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部分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据统计,美国高技术企业工发成功率只有10%-20%,某些高技术项目的成功率甚至在3#以下,而这些项目的开发费用一般数目巨大。如此高的风险率,企业面临倒闭、清算的威胁可想而知,持续经营假设由此受到冲击。?

2、并购潮流将进一步加剧,会计个体被兼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并购将成为一种趋势。并购的作用于:①企业通过并购能扩展规模又能逐步现现代企业制度演进;②通过并购还能使企业转移重心,集中发展“阳光”产业。并购能使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发展所需资金、规模,而不必通过漫长的积累之路,因此并购成为趋势不可避免,持续经营假设又一次受支挑战。?

3、“网上实体”不适用持续经济假设,而适用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上实体”的特点。“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而必须代之以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可以将企业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个较短时期,据以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它存在的原因与会计管理职能直接相联系。之所以要计算期间损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主要是通过报表,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骊周期的生产经营。但是人力地划分区间,并且“待摊”“预提”费用等,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成为引卢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即会计期间的划分将不可避免引起会计信息的部分失真,这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固有的缺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以年度为期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冲击。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均规定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以至战略管理会计的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时间上而言,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

四、货向计量假设

货向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要运用货币对企业活动进行计量,并把结果加以传递的一个过程,在使用货币计量时,必须同时附带两个假设:①货币的币值不变(或稳定);②币种的唯一性假设。

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货币的出现,货币计理假设也就无从谈起。在货币出现以前,会计计量的尺度较多,有实物量度、劳动时间量度等等,换句话说,货币计量只是会计计量史上的一个阶段,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其局限性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了。

1、币值稳定受到冲击。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快,使得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样就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或稳定)这一假设。东南亚金融危机所致的一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便是佐证。

2、知识经济的到来。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近年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们十分重视信息的相关性,期望财务报告能够提供更多的面向未来的非货币信息,有些学者、专家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下降表示忧虑,如美SEC委员会Steven?M.H.Wallman在《Accounting?Horizon》的1995年、、连续发表了总标题为《在发展的世界中会计与信息披露的未来:需要富有引人瞩目的变化》等四篇文章,充分流露出了这一点,知识经济的到来,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人务资源,企业外部环境、地理环境等,如果单纯用货币计量,这些都只以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因此,必须改进计量手段,扩大会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孔庆林:“论基本会计假设”,《中国农业会计》,1995年第9期

[2]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中国城市出版社7月

[3]黄进:“美国企业并购潮流的启示”,《港澳经济》19第1期陈宏

会计假设 篇6

关键词:网络经济;传统会计假设:冲击;表现:完善;理论体系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出现及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运用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行生产和交易,企业的经济活动由此产生巨大的变化,使传统的会计假设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会计假设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当前,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会计假设理论体系,赋予传统的会计假设理论以新的内涵、新的发展,才能在新的网络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一、网络经济与会计假设理论的关系

通常认为,网络经济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网络联系而导致的经济活动。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直接进行交易。企业可以不断拓宽其生产经营场所,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进入市场,及时把握并不断提高和巩固竞争。网络经济的兴起,使没有经营场所、物理实体、确切办公地点的虚拟公司出现,它们在internet的一个结点上租用一定的空间,经过认证,便可在网上接受定单,寻找资源等买卖活动,企业经营和管理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进行,企业的管理对象和管理流程都可以数字化,管理成为可计算的活动,网络成为了“经济的新战场”。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使企业的经济环境、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能够进行电子单据处理和电子货币结算;能够实现远程操作,动态会计核算和在线管理。而传统会计对此却无能为力。会计假设是指对某些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做的合乎情理的判断,而后形成一系列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设。传统的会计假设一般包括4个方面: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假设是根据客观经济环境做出的判断。由于会计实务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在会计处理时难免要运用判断和估计,这就需要先做出一定的假设。会计假设就是会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假设理论也应不断完善。尽管会计假设是对客观经济环境做出的合乎逻辑的理性的抽象。但毕竟与经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网络经济的出现及迅速发展,使旧有的会计假设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会计假设已不再是对现实的客观经济环境的理性的概括和总结了。据此会计假设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就很低,从而也使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的准确性降低,这又反过来加剧了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扰乱正常的会计秩序。即会计假设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假设与现实的脱节应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当现实发生较大变化,会计假设也就必须及时做出相应修正和完善,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也才能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与作用。

二、网络经济条件下,传统会计假设理论受到冲击的主要表现

(一)关于会计主体假设

1、网络经济条件下母子公司企业集团的会计主体具有双重性。网络经济条件下,母公司下设若干个表现为独立会计主体的分支机构、若干个负责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事业部和若干子公司,使得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难以把握,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其外延不断变化,结构和功能都有极强的不稳定性。这种由于控股而形成的母子公司的企业集团,会计主体具有双重性,对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一个冲击。

2、企业有关会计信息,需要突破传统会计实体延伸到企业外部。网络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会计报表在提供会计信息时的不完整性、局限性:网络经济使企业成本与社会绩效考核的会计信息成为必要,这些信息的提供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使用者利益来确定所需提供信息的界限;网络经济下揭示和披露企业人力资源方面信息显得十分必要。这些信息的获得。需要突破传统会计实体延伸到企业外部。

3、虚拟公司的“虚拟空间”及自身可变性对会计主体假设理论的冲击。虚拟公司使企业的空间范围能够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灵活地重购或分合,从而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其外延难以界定,会计主体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关于持续经营假设

1、兼并浪潮的进一步迭起,增加了单个会计主体失去持续经营的可能性。并购能使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发展所需资金、规模,而不必通过漫长的积累之路,因此并购成为趋势不可避免,兼并浪潮迭起,持续经营假设受到挑战。

2、现代经济中,竞争愈演愈烈,风险日益增大,企业面临破产、清算的可能性加大。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再次受到冲击。

3、虚拟公司的兴起及迅速发展对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最直接的挑战。虚拟公司属于临时性结盟且分合迅速,具有随时性和随机性。它们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会在短时间内结合,但项目目标完成后又可能会立即解散。这些公司冲破了传统企业连续经营的框架,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可以即时解散,其各项会计要素也即时终结。因此,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理论已不再作用于此类公司的会计行为了。

(三)关于会计分期假设

1、持续经营假设受到冲击使会计分期假设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会计分期假设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网络经济的出现及迅速发展,使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受到了冲击,会计分期假设也就同样受到了冲击。可以说,会计分期假设受到冲击是持续经营假设受到冲击的连锁反应。

2、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不同层次性、多元化和前瞻性。信息网络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的提供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元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期间可以划分更小,可以随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随时编制和报送报表,实时地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同层次的、多元化的需要。另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求在网络上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对前瞻性信息需求迫切,而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则阻止了这种前瞻性财务信息的获取。

3、虚拟公司的“短暂性”和“暂时性”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冲击。虚拟公司成员之间的松散联盟,可以在短期内仿效整合公司的形式,也可以在短期内解除这种联盟,时分时合。对于这种短暂的、暂时的经营过程,再去人为地划分多个时间间隔已无必要了,会计分期假设受到冲击。

(四)关于货币计量假设

1、会计主体面临的货币风险越来越大,直接冲击了币值不变假设。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资金在企业、银行间高速运转,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控制货币量的运行模式。对于具有外向业务的会计主体来说,则加剧了货币风险,直接冲击了货币计量币值不变这一前提。

2、网络经济时代,非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日益重要。网络经济时代,有不少信息,如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虚拟公司创建速度等表现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它们不能在报表上反映,连最重要的资产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在资产负债表上也毫无显示。如果再单纯用货币计量,这些对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都只能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

3、虚拟公司及网上银行的发展使电子货币成为支付的主要手段,用电子货币进行结算的网络交易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货币无形化、虚拟化,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货币。

4、数字化产品无法用物质资产的方法对其进行确认与计量。被誉为新兴数字经济最大和最明显推动力的数字化产品,不仅表现形式不同于传统物质资产,也无法用物质资产的方法对其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传统的货币假设理论需要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假设理论体系

(一)关于会计主体假设

1、可建立“相对会计主体假设”,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网络公司往往是依赖协议或联盟,利用外部资源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虚拟经济组织。它们在短时间内结合而形成一个新的公司主体,目标完成后随即解散。因此,可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变为“相对会计主体假设”来确定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不管其究竟有多少个部门或多少个独立的企业所组成,也不管其是否由协议规定的有关公司提供的经济业务构成的一个虚拟公司,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

2、根据虚拟公司界限的模糊性,会计主体假设可定义为“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虚拟公司在网络空间中迅速重购和解散,导致会计主体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甚至具有自己的现金流量和负债的单一产品都可以形成一个报告主体。根据虚拟公司界限的模糊性,会计主体假设可定义为“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以适应其形式的不断变化。

(二)关于持续经营假设

1、根据虚拟公司的组织和业务特点,应改变持续经营假设为即时经营假设。虚拟公司冲破了传统企业连续经营的框架,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在短时间内项目目标完成后即时解散。各会计要素也即时终结。所以,应改变持续经营假设为即时经营假设,资产将不能按其使用的时间长短和用途来划分,负债将不按其偿还时间的长短划分。对于经营期极短的虚拟公司来说,其资产在购进时价值即可一次性地摊人成本。这样,可以简化会计核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2、可建立“破产清算假设”。网络经济社会,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虚拟公司具有即分即合的短期经营性,它们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决定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因此建立“破产清算假设”。按公允价值和收付实现制解决资产的估价和费用的分配问题。

3、根据虚拟公司的特点,持续经营假设可以确定为项目经营假设。虚拟公司随机遇获得而产生并随其消亡而解体。根据虚拟公司的特点,持续经营假设可以确定为项目经营假设。这种假设有一个“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及其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的存续期”。在存续期内,其成本内容可分次归属项目,这主要是针对存在时间较长的虚拟公司来说。

(三)关于会计分期假设

1、可以“网上实体的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虚拟公司可以以“网上实体的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每次交易结束后编制一次会计报告即可。这样就可使交易的财务处理保持完整性,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跨期摊配时人为的调节等问题,便于企业清算。

2、会计分期假设可变更为实时按需获得信息的非等距交易期间假设。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的出现和运用,摆脱了会计分期假设的束缚。会计分期假设应变定期为适时,划小会计期间,可变更为实时按需获得信息的非等距交易期间假设。这样就可以随时反映会计信息,动态地掌握会计资料,更好地为经济决策服务。

3、用“清算期间”代替会计分期假设。虚拟公司的“短暂性”的特点,能根据市场需要,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一旦完成某项交易即告解散。因此,持续经营假设对虚拟公司不再适用,这也意味着,适应于虚拟公司的假设是“破产清算”假设。因此,可以用清算期间假设代替之。

(四)关于货币计量假设

1、改进计量手段,通过信息系统增加非货币化信息。这样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

2、电子货币结算是对传统货币计量假设的创新。日益发展的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的商务,其结算主要手段是网上电子支付,企业可直接将购货款支付给对方。

论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篇7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对虚拟的网络交易进行交易确认,远程报表,财务核算等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无纸化会计的表现形式。其特点如下。

(1)网络会计能及时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网络会计具有实时跟踪的功能,可以动态跟踪企业所发生的业务变动,给予及时必要的披露,且加快核算速度。外部信息使用者要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规划及各项经济指标,可通过网上访问企业的主页,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可以随时获取本企业及相关企业的有关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及时作出正确预测及决策,从而减少其决策风险。

(2)网络会计能有针对性的获取会计信息。

网络能为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及时交流创造了条件,在工作中,能简化操作过程,避免计算失误情况的发生。由于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人机对话,能改变以往会计信息使用者被动的接受统一格式局面,使信息的获取过程具有交互性。同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获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作进一步处理,使提供的信息规范、准确。

(3)网络会计能全面披露相关会计信息。

网络会计的办公是在网上进行的,借助网上报告形式,扩大了会计报表及附注的信息内容,能及时的进行信息沟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反映与控制各类交易的职能。网络技术可动态跟踪企业每一项变动,并予以必要揭示。由于它没有时间地域限制,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这样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失误。

(4)网络会计能使网络资源共享。

网络资源指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共享。在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包括了网上所有企业的信息,企业可以借此科学地进行预测和决策。所以,会计信息资源能做到充分共享。首先是硬件共享,单机系统共享性差,当网络配有一台高性能服务器后,其他工作站配置要求可大幅降低,若干台普通工作站可在网上共享CPU的高速度,文件服务器大容量的内存、硬盘、光盘,网上高速优质的打印机、绘图仪等,硬件共享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能。其次是软件共享,网络会计打破单一的财务软件购买和使用方式,网上计算机可以节省购买软件费用、简化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过程,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

(5)网络会计能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操作成本。

网络会计以无纸化为突出特点,在这一点上大大降低了操作成本。网络会计系统的电子化,使办公速度大大加快,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企业人工成本。

2 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假设会计所核算的是一个特定的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也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会计信息系统在空间灵活的网络会计、变化频繁的会计主体中,只有明确会计核算的主体,才能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把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之间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才能划定会计工作所要处理的重点,并为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经济资源和进行经济业务提供基础,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依据。

(2)对会计期间假设的影响。

会计期间是指会计工作中为进行结帐所确定的起始期间。会计期间的假设,是会计假设中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指为了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能够及时向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人为地按一定时间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地经营过程分割开来,形成一个合理的会计期间。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它存在的原因与会计管理职能直接相联系。网络会计技术的采用能在瞬间使一笔交易完成,由于企业经营存续的时间长短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网络公司解散,在续存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并且也没有实际意义。

(3)对货币计量的假设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货币计量是会计系统产生所遵循的尺度约定。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计价尺度是以市场的存在为前提计量,这样就为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提供了依据。货币计量假设是为了满足人们将不同的资料加以汇总反映的需要,使人们能够根据货币计量来考察企业的实际情况。网络计价时代,由于许多资源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许多问题不能用货币简单计算。随着网络经济这样的新经济形态地出现,许多行业开辟了新兴会计领域,其中包括破产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和社会会计等等。这些行业需要创新的会计假设理论才能有更好发展空间。

(4)对持续经营的假设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它是在低风险要求环境下对会计时间加以限定,是指会计上假定企业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反映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的和愿望,解决企业资产、收入、费用、利润等分配问题,许多会计基本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联。在传统会计中,持续经营占有重要地位,而在网络环境会计中,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主体显得十分灵活,由于时间长短存在不确定性,传统会计在非持续经营条件下,适应清算会计,而在网络会计中使用清算会计还是建立新的会计系统方式是必须明确的,具有时间长短不一的特点。

3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假设的重新建立

(1)用相对的会计主体。

网络上存在的临时组织来代替传统会计假设,使其成为开放性的主体假设。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结成的相互协作联合体可视为会计主体。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中对会计主体用经济相关联合体定义更为准确。

(2)用会计计量手段。

会计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会计计量手段的多元化因而不能只借助于货币这一工具来反映企业的状况。网络时代由于经济活动的灵活多样性,会计应采取灵活多样性的方式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在提供财务报表时,如果会计信息系统能在财务报表之外添加一些目前经营活动信息,将会大大提高财务报告的实效性。

(3)把会计分期纳入持续经营假设。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日益加大,企业随时都有被并购、清算、终止的可能,使得人们更加难辨别一个主体是否能持续经营,事实上,会计信息系统中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个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它总是一个“有限生命”的组织,一旦证明会计主体已无法履行其所承担的各项义务时,本假设就失去了支持它的事实基础,因此把会计分期纳入企业持续经营假设是不可忽视的。

摘要: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会计假设影响巨大。

会计基本假设内涵扩展研究 篇8

(一) 研究背景

无论会计理论研究以目标为起点还是以假设为起点进行构建, 会计核算都别无选择地必然受到客观时空环境的局限, 影响着会计核算的各方面, 并在理论上构成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内容之一——会计假设, 对会计理论要素内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不断准确把握经济环境变化下会计基本假设内涵的发展和外延, 形成恰当的理论体系为会计实务中做出合理判断和计量提供理论依据, 才能及时、准确的为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符合现实的财务信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与传统农业、工业社会不同, 它以信息技术、高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基础, 形成了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形式的新型网络化联系结构组织。互联网作为一种重要联系方式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新的“场所”的同时, 创生出新型的企业组织存在形式———虚拟公司, 丰富了会计主体类型内容。新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务层出不穷, 资金运营本身也成为一种会计主体出现, 其本身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 对资金的及时清算和终止要求较高, 每天都需要适时的提供相关信息, 其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显然与传统企业不同。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作用的凸显, 无形资产等无形资源地位越来越重要, 其计量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 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广泛应用, 使货币计量形式产生变化。而会计信息失真、舞弊重大事件的不断出现, 会计诚信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会计诚信的缺失不仅给企业造成信誉的伤害, 使生产成本增加, 而且也加大了企业生存的隐形危机, 并对会计本身存在的前提产生影响。基于当前会计所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的变化影响, 企业经营者及相关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提出了新要求, 为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能够更可靠地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经济业务活动, 生成并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 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内涵外延及扩展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二) 会计基本假设争议及挑战

会计所处的实际时间空间环境复杂, 但被理论与实务界较为普遍认同的会计合理环境界定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方面, 然而对这些会计假设适用性的质疑至今仍争论不断。

会计主体假设就是最具争议的假设之一, 一般解释为“假设为某一特定企业主体进行会计核算”, 而“服务于某一特定企业”这是一个必然存在的事实, 并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 会计核算对象的空间范围论。认为会计主体规定会计工作服务的对象 (或称为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 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特定主体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即不包括企业所有者本人和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二, 会计核算对象的财产所有权归属论。认为会计主体假设实质是明确会计核算对象的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 即任何会计主体不仅独立于其他主体, 而且独立于它本身的所有者 (业主) , 会计主体假设最终界定的是会计工作所反映、核算的经济业务背后所隐藏的财产所有权归属, 把企业同其所有者 (业主) 在内的其他主体在经济上、财务上完全分离, 独立反映其资源产权归属。第三, 会计人和组织论。认为会计主体是会计人, 会计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 管理者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资金运营活动进行监督、控制的人和组织机构, 而把被管理者———企业主体作为主体, 这违背了管理学的理论原则。

在新经济环境下, 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使持续经营面临挑战, 争论焦点主要有:第一, 持续经营假设适用性。经济全球化多变环境下, 技术快速发展使产品和设备更新加快, 各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 各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市场和利润可在瞬间被侵占, 经营风险日益增大, 随时可能面临淘汰、兼并、破产风险, 以至于对持续经营假设适用性提出挑战。第二, 持续经营保证责任承担问题。各国会计制度一般均明确规定, 企业管理层负有经营责任, 进而也就负有对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进行披露的责任;而独立审计人员从独立性和职业能力角度对其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 适时向投资者报告。但是企业管理者通常受所处环境牵制及高层压力等影响, 并不想主动披露关于企业持续经营等相关问题, 可能做出与职业素养相悖的行为,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时有发生;而审计由于其固有局限性也可能存在发表不符合实际审计意见的可能, 从而产生对持续经营评估和披露承担责任的争议。第三, 持续经营期限界定。会计信息提供以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为基础, 而破产、清算是每一个企业都有可能出现的风险, 企业不可能总是保持持续经营的状态, 而“可预见的将来”所推演具体时间长度的界定则成为问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必要性和划分的合理性引起质疑:第一, 存在必要性。网络时代会计信息可实时生成, 信息用户可通过网络随时获取动态会计报告, 而不必等会计期间结束。出于企业市场竞争等方面考量, 决策者对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不仅需要定期报告, 而且提出实时信息需要;在理论上信息技术可以满足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使用的要求, 因此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必要性遭到质疑。第二, 分期导致信息失真。分期假设人为划分会计期间, 人为的处理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它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如在会计分期假设前提下,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报告, 需要对仍在进行中、结果未确定的交易或事项暂估入账, 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 该估计可能与未来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第三, 分期假设是否应被替代。在网络环境下, 网络公司可能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交易, 然后自行解散, 会计分期非常困难, 应以交易期间或清算期间代替会计分期。

主流观点认为, 会计计量应主要选择货币作为衡量企业信息的尺度, 且多支持确立功能性货币的主体地位, 即一个实体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这种货币计量假设导致人们把会计定义为一门关于计量和传递货币性活动的学科。在假设中隐含了币值和物价相对稳定或波动不大的重要内涵, 然而现实经济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会计发展史上历史成本计量问题也是屡遭质疑, 并提出修订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在实务中有选择地使用重置成本 (现行成本) 、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尤其是电子银行和虚拟公司的兴起, 商品交易方式以“电子货币”为支付手段成为常态, 电子货币具有交易更便捷, 成本更低廉的优点, 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跨国际迅速聚集与分散, 使货币供给与需求频繁波动, 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不断受到冲击, 客观上币值稳定或相对稳定能够长时间保持显然相当困难, 直接影响到历史成本信息的有用性, 但要解决计量标准不稳定问题, 从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角度看, 对特定核算会计主体而言难度颇大。

二、会计基本假设内涵外延分析

(一) 会计主体边界与量的延展

科技发展、计算机普及和网络经济的形成, 使会计主体的内涵不断扩展和延伸,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会计主体核算计量范围边界变化。传统中会计主体主要以企业的有形经营组织实体为界限, 侧重于将“资本、厂房、设备”等有形物质资产作为会计主体核算对象。而以网络联接为主的新经济环境下, 直接导致新型网络企业组织形式———虚拟网络企业的出现, 丰富了会计主体类型内容, 它更侧重于“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企业社会成本、知识产权、企业地理环境”等无形资产资源, 有些无形资产甚至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资源, 无形资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重大。虚拟企业的存在作为会计主体类型之一登上历史舞台, 在很大程度上跨越了空间局限, 与传统会计主体相比, 具有模糊性、不稳定性、可变性, 且寿命短、极具灵活变化等特点, 它往往没有确切的办公场所, 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 使企业间的合作和联系更加紧密和快捷, 从而模糊了企业会计主体核算边界, 拓宽了会计计量的领域。但无形资产资源的重要性要求会计主体拓展核算范围边界, 而其难点在于现行会计制度规范还没有找到更合适、全面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将这些有用信息定量化纳入其中, 导致企业会计主体核算计量范围边界模糊,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不全面, 严重影响企业所有者及其他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分析。

第二, 会计主体总体总量变化。网络会计的普及对会计主体核算范围边界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会计主体总量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国际间资本的急剧流动, 致使资本市场优胜劣汰, 企业间不断进行重组、兼并, 跨地区、跨行业进行强强联合, 成立跨国集团公司。以前由于受技术限制和管理成本的影响, 总公司难以对境外子公司进行统一集中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子公司往往进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而现在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 极大地突破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空间局限, 应用计算机的高效处理、远程监控等手段, 使企业组织管理能力能延伸到全球任意子公司。从这一层面上来讲, 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得会计主体得到整合, 会计主体涵盖资产规模越来越大, 整个市场上会计主体也相对由多变少。

会计主体边界和量的变化, 尤其是虚拟企业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会计主体假设, 只是丰富了会计主体的类型与内容形式, 拓展了其应核算反映的范围边界, 而新技术在具体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导致了会计主体内涵量的增大和具体数量的相对减少, 因而在理解会计主体内涵时, 需要突破传统的对会计主体主要包括实体组织和实体资源为主的理解, 适应新经济环境对会计主体内涵的延伸拓展。

(二) 组织“持续”经营状态合理设定

传统上持续经营假设指在可预计的将来企业不会发生破产、清算, 它界定的是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但在当前新经济环境下, 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第一, 会计主体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诸如设备更新加快、产品使用寿命缩短、利率剧烈变动、金融市场频繁波动, 导致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增大, 使得企业随时可能发生兼并、收购、破产、清算, 持续经营基本假设可能在毫无反证情况下得到改变, 持续经营假设存在的必要性受到挑战。第二, 无实体公司———虚拟企业的兴起及发展对持续经营假设期限界定提出了质疑。虚拟企业是一种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管理的跨越物理空间的企业组织形式, 它可能为了某一特定任务需要, 将众多个体在短时间迅速建立起临时的联系, 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合作。但从稳定性角度看, 当前虚拟企业更多的是短期合作, 一旦合作的某个或某组项目完成, 这种关系就可能结束, 即会计主体对项目进行清算。因此建立在传统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很多会计处理方法都不再适合特定会计主体, 需要对经营假设合理性做出调整来反映虚拟企业特有的结构与功能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 无实体虚拟企业成立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散即破产、清算, 而是为了实现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 短暂存在的虚拟企业以企业的短暂经营为基础, 从而能够进行会计核算, 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与这些企业交易, 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和进行会计核算的意义;并且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也并非无限制的存在下去, 也会面临兼并、改组、破产和清算的风险, 但这并不影响持续经营假设对企业的界定。

持续经营假设从本质上来看, 是对组织经营状态在时间期限上的一种合理判断, 而组织的合理经营状态必然就因组织经营目标、组织形式不同而存在长期和短期之分, 或两者之结合, 因而称之为“经营状态”假设更为贴切, 其内涵应包括长期正常经营状态、短期正常经营状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经营状态、项目清算经营状态等几类情况, 并在具体实务中根据组织的实际经营形式、目的和类型来具体界定。而在会计实务工作实践中, 破产企业采用清算基础经营假设是必然选择, 也不乏企业组织采用短期持续经营进行会计核算, 如企业提供非跨年不超过一个营业周期的劳务经营项目, 在会计核算上实质就是采用的项目清算基础进行核算, 一般在项目结束时一次性结算成本、收入和盈余, 再如各银行等金融机构几乎每周都有新发行的短期理财基金, 一般时间从一个月到半年不等。

(三) 会计分期依赖经营状态

传统上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 会计分期假设在会计核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将企业持续经营活动分割成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进行会计核算结算盈亏和编制财务报表, 提供相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 为企业本身经营管理及相关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其定期财务报告生产及披露体系在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本市场中具有稳定的不可变动地位, 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就明确规定了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 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

但实践中, 经营状况并不以制度为蓝本进行, 制度总是滞后于动态的经济变化, 正如前面组织经营状态长短期限合理设定提出的挑战, 信息技术实时提供财务信息趋势, 以及经营决策信息需求的适时要求, 引申出对会计分期是否必要 (即是否需要分期) 、分期的长短及在什么时点分期等问题。

在工业经济时代, 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会计分期有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必要空间, 并一直在会计核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常会计会按月、季度、年等划分期间, 按期对外提供通用的财务信息, 大多信息使用者以此获得所需的相关决策信息。但如果使用者有疑问想进一步了解相关会计资料则途径较少, 更多的可能需要揣测、理解和依靠个人的职业能力进行判断, 即会计信息传递是一种单向阶段性静态流动模式。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 有些虚拟企业迅速组建和清算解散, 其经营期限极短而不必进行会计分期、或会计分期越来越短。而且在网络经济环境下, “虚拟公司”、“电子商务”、“数字化平台”等使会计系统转变了传统模式, 创建出信息互通的会计报告模式, 理论上组织可以在任意时点分期会计信息, 企业可以对大众披露公平、公开的财务信息, 相关信息使用者在理论上也可以依据权限不同通过网络适时分享更及时更充分的会计资源, 因此, 缩短会计分期期间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会计分期应根据具体主体经营状态不同, 决定分期与否, 分期长短, 从“单向”静态假设, 向“双向”甚至“多向”的定期报告与实时披露相结合演变。

(四) 会计货币计量选择

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 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人员主要运用货币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计量, 并把结果加以传递的一个过程, 它内涵着币值稳定、货币计量和币种唯一等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变, 会计货币计量中币值不稳定及计量单一问题凸显出来, 且更多的信息使用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以货币表示的会计信息。

现代知识经济环境下,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 货币形式逐步趋于单一化、标准化, 虚拟货币形态得到普遍应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电子货币和企业之间的无纸化货币交易的产生和发展, 加快了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速度, 使得资本决策在瞬间完成, 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货币风险, 汇率和物价变动日益频繁, 经济波动剧烈, 客观上使货币币值难以保持稳定。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也越来越重视那些很难用货币表现出来, 但却对决策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财务信息, 如人力资源收益、环境成本等方面的信息, 而会计货币计量远远不能囊括这些重要内容。

对币值稳定的挑战并不是否定货币计量, 从统一角度来看, 货币计量是历史根据经济发展做出的最合适的一种计量选择。虽然货币并不是一个稳定的计量标准, 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横向和纵向可比以及提供准确的信息, 会计计量别无选择地需要货币这个统一的价值尺度。只是由于经济社会剧变, 导致众多会计信息使用者给予会计信息更多期望, 将一种计量手段的恰当选择上升为一种稳定环境假设的预期高度, 从而导致对会计信息更多的指责。因而在理论上, 纠正这种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货币计量手段, 同时对会计面临经济环境提出新的、合乎事理的新界定就显得必要而关键。

三、会计基本假设新构想:增加会计诚信假设

(一) 基于社会道德角度的考虑

从社会道德角度看, 诚信是社会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是引导和支配人们处事的重要行为规范, 反映社会一定时期的社会风范和秩序, 它具有维护社会基本秩序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 包括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经济与非经济活动的秩序。作为社会一种非正式制度存在, 具有良好诚信环境的社会可因此极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而其建立成本往往分散且不会产生更多的额外运行成本, 或者说其成本由社会成员在成长中得以解决。从世界主流经济体制体系看, 市场经济在当前及未来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期内, 将持续存在并发展着。从很大程度上讲,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以诚信为基础的, 是一种诚信经济,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是企业、事业单位和普通大众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会计信息作为市场经济体系内基本单位会计主体的经济反映, 尤其是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财务会计信息, 为各类信息需求者所使用, 其内容的真实可靠往往通过资本市场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显然, 在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虽然实践中提出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外部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等一系列解决对策, 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 都是差强人意, 企业会计信息诚信问题依然不断, 无论是监督的实施成本还是最终出现问题的社会成本, 从已有显性数据来看成本都是巨大的。

(二) 基于市场经济行为角度的考虑

从引起市场经济中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看往往体现为:第一, 利益的驱使, 短期失信收益大于失信成本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内部动因。在诚信与利益面前, 为了追求短期或个人利益最大化, 企业会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相关管理机关。第二, 会计准则制度的缺陷和法律惩罚力度不够, 也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会计体系不严密的缺陷使会计信息提供者钻了“空子”, 同时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法制制定滞后及对已有的法律法规执法不严等问题。第三, 政府的行政干预, 也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对证券市场的准入审批等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的真实性深信不疑, 然而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局部利益而失信也是屡见不鲜。

细究各种失信行为, 其深层原因是社会主体人及其组成的组织诚信理念的严重缺失, 甚至根本无视社会行为规范理念, 更勿论诚信的理念框架。因此为预防和治理会计行业环境中的诚信问题, 从社会道德规范及法律各方入手, 建立健全诚信制度规范体系, 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上规范社会的诚信体制体系就显得极其重要。而鉴于会计诚信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及其作为会计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影响, 将其纳入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显然合理而且必要。因为在会计诚信假设基本前提下, 在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主流的当前, 会计人员拥有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规范, 才能确保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企业管理者拥有诚信经营的思维理念, 才能形成良好不欺的企业文化, 提供诚实可信的财务信息;企业拥有良好的信誉资本, 诸如银行信贷机构等相关者才能为其提供合作。会计诚信作为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 对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地繁荣发展显然具有重要作用, 重视会计的诚信问题, 将“会计诚信”纳入会计基本假设体系就成为理所当然之事。因此, 笔者提出将“会计诚信”作为一项基本会计假设, 纳入到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框架之中, 对会计行业本身及促进和构建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论

经济环境发展复杂多变, 新经济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实质和内涵产生影响, 因此对相关会计基本假设内涵进行拓展, 完善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会计主体类型边界和量的变化、组织“经营状态”合理的辩证界定、新经济环境下会计分期的划分和货币计量假设面临难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将“会计诚信”作为一项基本假设, 补充扩展到会计基本假设理论体系中, 显然具有当前的适时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万雪丽:《论虚拟企业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会计研究》2000年第3期。

[2]崔也光:《网络时代会计的时空观》, 《会计研究》2000年第3期。

[3]魏许莲、庞圣玉:《电子商务与财务会计理论改革》, 《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年第5期。

[4]徐迅雷:《“5855亿:谁为不诚信买单”》, 《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第14期。

[5]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 三联书店2001年版。

谈企业年基金会计基本假设 篇9

一、企业年金基金主体假设

在企业年金基金运作过程中, 由于企业和职工的缴费而发生资金流入, 职工退出企业年金计划而发生资金流出;企业年金基金的具体形态也由于财产在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等不同的金融工具之间转换而发生变化, 其价值也随着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变化而发生变动, 要安全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 就要对其运作过程进行如实的记录, 对其价值进行正确的估算。因此,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二十七条第六款、第三十五条第二款分别规定托管人"负责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和估值, 复核、审查投资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财产净值"、投资管理人应当"及时与托管人核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和估值结果"。这就是说, 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都有进行会计核算和估值的职责。但托管人是主会计人, 负责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和估值, 并通过对投资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的复核、检查, 确保核算和估值的准确性, 以更好地保护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的利益。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一个会计主体将持续它的经营活动直到实现了它的计划和受托责任为止, 它既假设各个主体在可能预见的未来不是期望清理的, 又假定它将持续到一个不能确定其结束的时间。对主体前途的这种稳定性的设想, 反映了主体绝大多数利害关系人的愿望。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年金基金要进入清算, 公认会计原则总是把最终披露的信息解释为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提供企业年金基金财务会计报告一般认为是一系列连续报告的组成部分。

这一假设为基金资产计量和基金净收益确认奠定了基础。根据这一假设, 企业年金基金所拥有的基金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 而它所承担的债务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得到补偿。也正是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之上, 企业年金基金所采用的会计方法、会计程序得以保持稳定, 才能按正常的基础反映企业年金基金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三、会计期间细化假设:要按日、周、旬、月、季、年分别核算

传统的会计分期一般以年度、半年、季度和月份为单位, 分期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对于一般行业来说, 无论是从会计信息的提供成本, 还是从管理者、投资者的需求角度, 这种期间的划分都是可接受的。

由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投资范围, 限于银行存款、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 包括短期债券回购、信用等级在投资等级以上的金融债和企业债、可转换债、投资性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 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和环境变化常常导致企业年金基金价格与其净值发生偏离。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会计分期对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核算与披露的话, 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早已事过境迁, 毫无意义。因此, 从及时性原则出发,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期间划分必然更加细化, 即要按日、周、旬、月、季、年分别核算。

四、货币量度单位假设

货币计量单位假设是指企业年金基金在会计核算时对所有会计核算对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 并把企业年金基金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货币计量单位假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 只有货币计量单位才能充当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单位虽然会

计核算可采用多种计量, 如实物计量单位、劳动时间单位、货币计量单位等, 但会计核算中, 只有货币计量单位能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企业年金基金资产、基金负债、基金净值、基金收益、基金费用和基金净收益等, 它是反映各种企业年金基金业务的统一标准。

(二) 在多种货币存在的条件下, 或某些业务是用外币结算时, 就需

要确定某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编制分录和登记账簿时, 需要采用某种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单位登记入账。所谓记账本位币就是指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基本货币单位。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 企业年金基金的现金流量、盈利能力以及其资本保持程度, 都将以这一货币作为计量尺度, 从而出现汇兑损益概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三) 币值的稳定性标准。要求在市价经常变动的情况下, 正常的会计程序和基本的账表体系中不考虑币值变动因素。

五、市场价格假设

市场价格假设是交换假设在会计领域的具体体现。因为, 市场价格是通过交换形成的。会计上对各要素的初始入账数据, 主要来自因交换所形成的市场价格。这一数据最为客观, 有独立、可靠的凭证进行核查、验证。当然, 为了保证市场价格数据的有效性, 市场交换必须是公平交易, 交易双方行为理性, 市场充分活跃, 价格具有代表性。

六、暂时性假设

暂时性假设是与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相联系的一项假设。一个企业年金基金假定是持续经营的, 又要人为地把它分为若干个会计时期分别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所以, 这些报告必然有人为的估计成分和主观成分, 由此而得出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应是暂时的, 不能把它看成永久的。永久的结果要等到企业年金基金经营结束时才能产生。因此, 暂时性假设可以提醒信息使用者在做出决策时, 要考虑信息的不确定性。它并不代表企业年金基金的最后结果, 而只能是暂时的结果。清醒地估计到这一点, 对于我们进行决策将很有帮助。也正是基于暂时性假设, 会计信息不存在绝对的客观性。换言之, 会计信息不可能与客观现实完全一致, 它只能是有条件地与环境一致, 它要受到假设与环境的制约, 并受到时间因素的限制。

摘要:企业会计核算以企业为会计主体, 会计人员围绕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是以企业年金基金为会计主体, 独立建账, 独立核算, 确保不同企业年金基金之间在名册登记、账户设置、资金划拨、账簿记录等方面相互独立。

关于会计假设的解构与重构 篇10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假设,解构与重构

0 引言

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无疑会对会计产生巨大的冲击。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是严峻的,会计人员应承认这种变化,接受挑战。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难和困惑,也有利于会计中上层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推动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的产生,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

1 会计假设的发展史

最早的意大利复式簿记中记载:“在三本账簿中规定,合营的资本账户必须和自己的资本账户分开登记”是“会计主体”的萌芽;而货币计量的开始是在巴其阿勒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在计算价值时只能采用同一货币单位;会计分期思想的逐步形成是在167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签署了规定商人必须每两年编制财产目录的《商业条令》。虽然工业革命的成功,推动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形成,但是直到19世纪被制造商们广泛采用后,持续性才以现在的形式出现了,成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一大假设。持续经营的出现导致了会计分期的产生。此后,会计假设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到1922年,美国会计学者W·A·佩顿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总结了会计假设的概念和七项会计假设,使会计假设理论化、系统化。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会计界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四项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由此可见,会计假设是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变化,知识经济的出现将导致会计假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现有会计假设的解构与重构

2.1 会计主体假设的解构与重构

2.1.1 现有会计主体假设存在的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完善。

由于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会计假设已不再适用于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主体的单一性;第二、会计主体的实体性;第三、目前的会计主体假设很难向使用者提供全面的信息,阻碍了会计电算化作用的进一步发展。

2.1.2 会计主体假设所受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采取的完善对策。

会计主体假设的提出是为了明确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明确经济权利和责任的归属主体。现行的企业会计主体假设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的。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国内发展到全球,并购浪潮此起彼伏,因并购而产生的母子集团公司使得会计为之服务的主体就出现了出现了双重性的特征:即自身主体和合并主体。原先十分分散,以地域划分的多个会计主体可以合并为一个会计主体,以及随之出现的合并财务报表业务将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相合并,对不同的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归集与合并,体现出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虚拟化的企业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虚拟”企业有时根据工作任务或市场变化的需要,借助互联网功能进行迅速地联合或重组,从而使得“网络公司”大量出现。它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突破联合公司间的空间和时间间隔,把多个个体联系起来,在各个相互独立的公司之间将其中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网络的联系、整合、重组而形成。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分合迅速,协作方式多样。因此可以说虚拟企业联盟的边界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的”,也是“多变的”。所以如何准确的把握“会计主体”概念,适时扩展主体内容成为目前必须面对的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将企业主体观转变为信息需要者的主体观。随着网络经济这样的新经济形态地出现,行业开辟了新兴会计领域,其中包括破产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这些新挑战启示我们应该丰富会计主体假设的内容,使会计主体具有虚拟性,综合性、多维性等特征。

2.2 持续经营假设的解构与重构

2.2.1 现有持续经营假设存在的问题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经营假设难以继续;

其次,持续经营假设在“虚拟“企业难以适用,并且该假设不利于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信息。

2.2.2 持续经营假设所受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采取的完善对策。

知识经济形态中,经济环境变幻莫测,企业盈亏之间转换频繁,新旧公司经常更新换代,持续经营状态很难长期保证。由此产生的信息也使得使用者无所适从,难以判断。管理者容易受陈旧信息影响而贻误应对问题的最佳时机,投资者容易依据片面落后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持续经营假设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而不会出现停业或大规模削减业务,更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这种善意的假设随着虚拟公司的出现而变得经受不住考验。首先,虚拟公司根据业务需要把多数个体通过网络联结起来开展业务,一旦业务完成即宣告解散。由于业务数量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它的外延结构可能经常调整,经营状态也会经常变化。其次,对投资者而言,一个独立运营的主体基于过去与现状的评价来预知其未来状态是恰当的,但当其自身运动成为网络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时,这种预测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新假设来反映无实体公司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上可以看出,在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网络化的巨大发展所促进的企业的快速整合和剧烈动荡,使得持续经营的企业队伍日渐缩小,断续经营的公司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应该承认企业断续经营现象的出现,因此可以说破产会计就是在承认企业有解散的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处理,所以说,只要在进入清算程序前确认企业合并清算状况,自然也就建立了断续经营假设。

2.3 会计分期假设的解构与重构

2.3.1 目前会计分期假设存在的问题首先,按年划分的会计分期不利于充分反映企业的适时风险。

在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加剧的经济环境下,各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一夜之间就可能让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风险面目全非,使公司的权益资本陷人危机,以致在公司财务报告尚未出来之前,就已经破产了。英国百年老字号的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典型的例子。其次,会计分期无法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用户对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最后会计分期也不能满足一些特殊企业的需要。

2.3.2 会计分期假设所受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采取的完善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向投资者提供适时的信息,以利于投资者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和预防,减少由于获取信息时间上的不对称,使少部分人从所谓的“内幕消息“中牟取暴利的机会,成为近年来传统会计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难题。在固守传统会计分期的前提下,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缩短会计分期期间已经达成一种共识。当然具体做法可以循序渐进,时间间隔逐步减小。先从提供季度、月度的中期报告过渡到旬乃至交易期间的短期报告,达到在一项交易结束后即编报一次会计报表的程度,建立以月或旬为划分基础的分期标准。

2.4 货币计量假设的解构与重构。

2.4.1 目前货币计量假设存在的问题首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如果单纯用货币计量,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的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只能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从而使得公众所看到的财务报告是不完整的,所得到的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很难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需要。其次,币值不稳定和币种不唯一也影响了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设置了障碍。

2.4.2 货币计量假设所受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采取的完善策略。首先,货币计量假设假定了货币计量时币种唯一、币值稳定。但是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币值变动时有发生,甚至在一些国家的某时期货币币值发生急剧变化,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如东南亚经济危机,墨西哥金融风暴等,这都对货币计量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次,货币计量假设是以货币可以度量会计事项和业务反映的所有经济信息为前提。随着知识性资源价值的不断提高,使得过去忽略的非货币因素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管理人员思想素质及经营技能的高低等,会计核算工作必须正视它们的存在对盈利的重要性。如果放弃不能或难以量化的非货币化因素或者勉强量化这些因素,会降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严重影响内外部使用者根据信息进行经营和投资决策。因此考虑以上因素,应在坚持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上允许非货币计量方式的存在,使不同侧重的经济会计主体应该被允许采用不同的合适计量标准。鉴于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引进“电子货币“假设。电子货币不能或不便计量的资源价值仍旧采用货币手段。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传统的会计假设产生了重大冲击,因此,及时地根据会计假设环境的变化,科学地修正和完善会计假设已成为我国会计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所提出的会计假设,是在对原有的四个会计假设解构的基础上进行的重构。所以我认为这些假设是符合日益发展和变化了的会计环境的,并可以对现有的会计实务有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当然理论是在不断完善之中的,所以其中的部分观点可能多有欠缺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教。

参考文献

[1]未毅芬.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1.12.

[2]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2,(1).

[3]余玉苗,何晓东.关于网络时代的财务会计假设[J].财会月刊(会计),2001,(18).

[4]梁国萍,刘徽.信息时代会计假设面临的挑战[J].金融与经济,2004,(10).

[5]张东莉,刘华东.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假设的挑战[J].财经问题研究,2001,(2).

大胆的假设 篇11

胡适的治学特点,就在于最重方法。他化约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箴言,至今为人所引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就是一部建立典范的开风气之作。但就像所有的新典范一样,其在开启新的治学门径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待解决的新问题。胡适所开风气就不是全无“流弊”,有的新问题其实也正在其开启的治学门径之中。他在一九三二年与人讨论历史研究时说,“凡先存一个门户成见去看历史的人,都不肯实事求是,都要寻求事实来证明他的成见。”而他和其他新文化人在整理国故时,恰已存先入之见,未能真正做到古人提倡的“虚其心”。胡适还没动手整理国故,已先认定“古代的学术思想向来没有条理,没有头绪,没有系统,故第一步是条理系统的整理”。这个结论,即使是正确的,也应在整理之后得出,而不应是作为预设。

以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堆积”说著称的“古史辨派”也是如此。他们就是因为先认定古人有意作伪,故一着不对,全盘皆斥。如果依其观念去看中国学术史上从春秋到汉代的一段,简直就是一个作伪的时代。实际上,略带讽刺意味的是,中国学术史上“辨伪”的传统,似乎也有一个“层累堆积”的发展过程。早期的辨伪,只是怀疑某书中的字句有伪,到后来则出现整本书皆伪,再以后则一批书都伪,最后才到“古史辨派”推出的一个长达几百年的作伪时代。

这里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怀疑,而且越疑越厉害。宋儒已很讲究“学则须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到了胡适的记忆中,就变成“为学要不疑处有疑,才是进步”。可以不疑的那一半无意中已经在近代的激进语境影响下自我删除了。新文化师生两辈人正是在怀疑这一点上承接了中国学术的考据传统。但古人的最终目的,还是想“由经见道”,是一种有建设意图的怀疑取向。到尊西反传统的新文化人,已不很承认传统典籍为“经”,大约也不认为其中还有多少“道”,其怀疑就走向以破坏为主了。

新文化人之所以如此,部分也因为他们所尊的西方史学界那时占主导地位的恰是怀疑取向的德国兰克学派,但到本世纪中叶,西方的考据学已完成了从“怀疑”到“理解”的转变。像英国的柯灵乌(R.G.Collingwood)和法国的马鲁(Henri-lrence Marrou)等都主张一种“返其旧心”以理解昔人的取向。大约同时或略早,中国的考据学也出现了类似的转折。从二、三十年代起,像陈寅恪、蒙文通这样的学者就在提倡和实践以“同情”为出发点、通过“上下左右”读书之方法去认识古人、考证古事。这两位大师都基本未使用本世纪初以来大受重视的“地下新材料”,但因其在研究取向和方法论上的突破,其成就決不在那些使用新材料者之下。

新文化人其实更早就意识到“同情”的意义。鲁迅在本世纪初就已提出“返其旧心”的取向,但他后来的考虑主要在别的方面,而且故意要激进,故未能沿此方向发展。胡适也早在一九一二年就说过读书要“真能为古人设身处境”,但他先入的怀疑倾向太强,许多时候恰未能做到“为古人设身处境”。其实若采取“同情”的取向,胡适反可能认识到“古代的学术思想”不仅自有其内在的“条理”和“头绪”,而且实自成一“系统”。一九四九年后,胡适和“古史辨派”都已成批判对象,但其潜在的影响是相当长远的。“同情”取向的考据学派至今未引起学人的足够重视,实则我们今天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史学方法论,这派学说恐怕是最为可贵的资源。

最近见到的叶舒宪著《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和黄奇逸著《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两书,其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非常注意方法论这一层面。两位作者都感觉到、有时也的确触及了现存研究不能令人满意之处。他们提出的改变和发展的方向,就是援用新的诠释手段,走多学科研究之路。叶君认为,中国传统的考据学到清代乾嘉时达到顶峰,不仅空前,而且绝后(这个提法我们不甚同意,参见上文关于从怀疑到同情的考据之讨论)。此后考据学即面临一个在研究方法上突破的问题。王国维提出的兼用纸上和地下两种材料考证古史的“二重证据法”,为考据学带来新的生机,同时也提示学者探索其他传统文献之外的材料和取径。从郭沫若、闻一多、郑振铎、朱光潜到凌纯声等,都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和新材料来“以今证古”,但尚无学者出面作理论的总结。叶君自己则一面正式提出人类学“三重证据法”的口号,一面以《诗经》为个案,从“当今人类学跨文化视野”重新审视和诠释《诗经》,“试图汇通考据学与文化人类学”。同样,黄君也“想更广阔地拓开上古历史研究的理论、研究方法与其观察视野。”他明确指出其对陈述“固定知识”即考证个别史事并不特别重视,而“始终关注的是那个隐藏在‘固定知识’后面,仿佛能看到,但又难于捉摸的东西,即一种无序的、宗教精神为主导的多元的流动时空结构。”

两书作者主张和实际援引的新学科和新方法,基本都是西方的。这就提出一个我们关心的老问题:在方法论的层面,属于异文化的西学方法在何种程度上以及怎样可以用来诠释中国的历史,余英时先生指出,胡适当年能在国故研究上建立新典范、开辟新风气,正因为“他的旧学和新知配合运用得恰到好处”。若只及一面,则不但旧学方面超过胡适的人不少,就是西学,当时一些留学生也实在他之上。胡适对西学的态度可以说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他服膺杜威的实验主义就主要是在方法论的层面。余先生说,正因为胡适没有深入西学,“他才没有灭顶在西学的大海之中”。这是见道之解。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读书人在引进西说之时,就常常容易先接受其新概念新名词,而不甚注意西人学说中内在的“条理”和“头绪”。林纾在一九一九年给蔡元培的信中就曾攻击新文学是“学不新,而唯词之新”。到次年九月,胡适在北大的开学演讲《普及与提高》中,也说新文化运动已成“新名词运动”。陈独秀在年底的《新青年》上写了一篇《提高与普及》的短文,同样以为北大学生“没有基础学又不能读西文书,仍旧拿中国旧哲学旧文学中混乱的思想,来高谈哲学文学。”用中国“旧思想”谈西方“新学问”,正是名副其实的“新名词运动”。新文化人的看法有意无意间与其论敌林纾的颇为一致。而且胡适对这一点一直十分重视。他在三十年代写《四十自述》时,仍强调他比许多人高明处正在跳出了西学“新名词”的框框。

今日海内外中国(或华裔)学者对西学也有只取一瓢饮且所知颇深者,但仍跳不出西方“新名词”的框框,离了这些新名词便无以言学问。更多的人是迷失在五花八门的西方理论之中而不能自拔。实际上,对西学要能入能出、有取有舍,必须中学有相当的根基。若无此根基,则“取一瓢饮”也好,一头栽进去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也好,多半都只会达到一个“邯郸学步,反失其故”的结局,其运用起西学方法来,如果可以用一个不太雅驯的词来界说,通常也不过是“始乱终弃”而已。

在这方面,令人欣慰的是,两书虽标举新方法,在新名词的使用上,尚不像今日许多并不自称在运用西学方法的论著那样多(黄君一书更少)。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与今日许多立新说者不同,两位作者都是在大量阅读国内既存研究的基础上立说的,而且,两位作者都能较多注意那些因在思想史上属于“非主流派”而失去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的一些学者(参见葛兆光在《读书》一九九五年九期的文章)的研究成果,这在今日尤其是不多见的。

在有意的层面,如果说叶君基本上是力图建构新说,黄君则明言他是有破有立。实际上,任何一种体系性的“出新”,其趋向都必然指向“推陈”;在这里,“温故而知新”的取向大约是行不通的。故两书在试图“超越前人”一点上,实际仍是一致的。黄君指出,他有意针对的,是几千年一贯制的“儒家解释体系”(这部分可能因为他所关注讨论的,正是儒家鼻祖孔子所“不语”的“怪力乱神”吧)。有意思的是,当着西方史学已部分跳出年鉴学派专门讲究长程结构分析并出现了“叙述的复兴”(亦即由“结构史学”回归到“事件史学”)之时,黄君却在抨击迄今为止的中国上古史研究“仅仅局限于以事件为核心的研究范围”,并强调“我们真正应该认识的却应是这些事件背后的支配精神”。即使是年鉴学派的第三、四代传人,看了这段文字恐怕也要自叹不如黄君那样能维护本门派的正宗精神。

平心而论,黄君对中国上古史研究的指责,即使就两千年来的“儒家解释体系”言,也是不完全准确的(今文经学家的“微言大意”取向,就很难说是“以事件为核心”)。若就本世纪而言,更基本是不确实的。在三、四十年代开始兴起并从五十年代起就在中国确立了主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显然是重结构分析(比如分期)远过于事件叙述的。在某种程度上说,黄君这一代学人之所以能欣然接受年鉴学派的观念,恐怕正因他们接受了较充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训练,故对结构分析有一种未必自觉的亲切感。

其实,两君的新“体系”与“儒家解释体系”或既存的任何其他“体系”正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说句带点“反智”意味的话,所有的“体系”似乎都趋向于把本来可以简单(实际是否简单当然待考)的事情表述得复杂以使之系统化。以《诗经》而论,古人歌诗,当然有许多是在特定场合为特定的目的而歌。但有时说不定也就像人急呼天或《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教那些推木牛流马(据说就是独轮车)的军士唱歌以忘掉疲劳一样,或不过有所宣泄,或即取其节奏感,原也没有什么有意的直接目的。虽然其所歌的内容无意中或者提示了歌者的心态甚而至于他们所处时代的精神,是后世治史者的良好材料。但歌者在歌诗之时当下的意图,其意识与无意识的层面,也都是不容后世治史者忽略的。

两书都不仅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而且大量使用国内外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具体个案研究成果作为例证。其研究取向和实际论证背后实隐伏着一个大的判断:在横的方面,人类的共性超过了其个性;在纵的层面,古今之人的共性超过了其个性。换言之,人类的发展演化存在着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而古今人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鸣。现在已有西方学者从人的基因方面考证出现存全人类都是非洲某个村子一对夫妇的后代。这个观点如果成立,显然从生物学的视角支持了两君这个未曾明言的判断。然而,人类或古今人的共性在多大程度上超过了其个性,才是问題的关键所在。

从两位作者都十分倚重的“当今”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每一纵横“文化”(古今“中国人”实亦可说是属于不同的“文化”)之个性的重要恐怕不让人类与古今人的共性。这个大问题当然不是这里讨论得清楚的。但是,以今日之寸心而欲“知”千古之旧事,这个尺度是极难把握而又不能不把握的。马鲁就认为,理解今人和理解古人的关系呈现着某种诡论意味:一方面,我们基本能理解与我们相像的事物;另一方面,理解“非我”(the other)却必须抛弃我们自己的先入之见,把“非我”当做“非我”(即不当做“我”)来理解。即使对同一文化系统内的今人来说,古人实际已是“非我”。则“以今证古”这一取向虽然可行,比较稳妥的方法,也许还是在承认古今有所不同的基础上,自设为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的古人,通过人的共性,返其旧心,从上下左右去知人读书(人也是书),首先读出昔日的上下左右来,然后从昔日的上下左右读之,借共性以知其个性,庶几可以接近历史的原状。

这两本书对方法论的重视和提倡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的取向,深得我们的认同。在“大胆假设”一方面,黄、叶两君远承胡适的风范,走得不可谓不远;其“小心求证”的一面,尚待史学界同人的评估。学术研究的见仁见智是最正常的现象,但两位作者要想突破学术研究现状并试图走出一条新路的愿望——这一点我们在字里行间随处可以感觉到——显然是非常诚挚的。当此史学研究特别需要方法论突破的时候,他们的努力能否像当年的“古史辨”一样引起一场大火,恐怕还需拭目以待;但其如果能引起史学界对方法论的进一步注意,就已可算一大功德了。

会计主体假设应体现交易事项观 篇12

会计基本假设, 也称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其中,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讲解, 会计主体假设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明确会计主体, 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实务中, 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工作中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 收入的实现, 费用的发生等, 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二是明确会计主体, 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 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 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上述有关会计主体假设的解释, 虽然对会计主体的涵义进行了界定, 也涉及到交易或者事项, 但存在一个明显的遗漏:没有对会计主体所需处理的交易和事项进行明确区分。笔者认为, 对交易和事项的明确区分恰恰是正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的重要前提, 且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准确区分交易和事项两类不同的经济业务, 因此, 在会计主体假设中明确体现交易事项观是十分必要的。

二、交易事项观的提出

我国传统上把需要列入会计信息系统核算的各类会计业务统称为“经济业务”。一般会计原理教科书都把所谓的经济业务解释为: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 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 可分为对外经济业务和内部经济业务两类。对外经济业务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或单位发生交易行为而产生的经济事项, 如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向供货方购货、向银行归还借款、向购货方销货等;对内经济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成本、费用的耗用, 以及因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调整而产生的经济事项, 如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机器设备的折旧、工资的分配及收入与费用的结转等。事实上, 国际会计界更习惯将会计需要确认的各类经济业务具体分为“会计交易”与“会计事项”两类。其中, 会计交易 (Accounting transactions) 是指发生在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 相当于对外经济业务, 如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产品;会计事项 (Accounting events) 主要指发生在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的转移, 相当于对内经济业务, 如生产车间到仓库领用原材料、自然灾害导致财产受损等。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趋同, 采用了许多国际通用的会计术语, 把“经济业务”划分为“交易”或者“事项”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 仅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就出现了“交易或者事项”达16次之多, 其中会计要素的定义就多次用到“交易或者事项”一词, 这与旧会计准则有着根本的不同。例如, 旧会计准则定义的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新会计准则定义的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旧会计准则定义的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新会计准则定义的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笔者认为, 新会计准则用“交易或者事项”代替我国传统所称的“经济业务”, 不仅仅是一个会计术语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一种会计观念的变化, 可称之为“交易事项观”。在交易事项观下, 交易或者事项虽然均属于需要会计确认的经济业务, 但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明确这种区别不但可以明确交易与事项是对外、对内两类经济业务的外在区别, 更可以明确这两类业务在会计计量上的本质不同:交易是发生在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 作为转移价值货币化表现的价格通常是公允的, 一般需以实际交易价格或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而事项则是发生在同一个会计主体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 内部转移的价格通常不必考虑是否公允的问题, 一般需以账面价值作为计量标准。显然, 在会计主体假设中明确体现交易事项观是十分必要的:准确区分交易和事项两类不同的经济业务是正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的重要前提。

三、会计主体明确体现交易事项观的意义

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体现交易事项观, 对于更好地理解新会计准则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有助于对新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的理解。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 新会计准则对于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有了显著的变化。其中, 资产的定义由“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改为“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负债的定义由“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改为“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新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两大会计要素的定义中均强调了“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虽未明示, 但可以看出过去所称的“经济业务”被新会计准则区分为“交易或者事项”, 如果能在会计主体假设中明确交易、事项两类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区别, 无疑有助于对资产、负债两个最重要的会计要素的理解, 为具体准则对相关业务处理按照“交易”、“事项”两类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提供理论基础。

(二) 有助于对会计计量属性特别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选择。

新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计量属性有五种, 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其中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是两种有着密切联系的主要计量属性, 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有时就是根据交易时有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的, 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在会计实务上, 历史成本表现为账面价值, 选择历史成本还是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实际上就是选择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量。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采用历史成本。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在交易所挂牌上市, 使得这类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 具备了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 加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更加有用, 因此, 新会计准则为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根据交易事项观的要求, 发生在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交易业务, 适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发生在同一会计主体内部的事项业务, 适合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三) 有助于对特殊销售行为的收入确认。

虽然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有明确的条件要求, 但许多特殊销售行为是否确认收入却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例如, 视同销售是企业常见的特殊销售行为, 虽然视同销售在税法上均需按正常销售价格计税, 但会计处理上不一定需要确认销售收入。以增值税视同销售的八类业务为例, 会计上是否需要确认销售收入, 并没有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规范, 相关的会计处理规定散见于不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之中, 造成实际工作中操作不统一、不规范, 特别是其中的第 (5) 项视同销售业务“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按照新会计准则, 其中用于集体福利的不必确认销售收入, 用于个人消费的需要确认收入, 同一类视同销售业务有时候需要确认收入, 有时候又不需要确认收入, 极易混淆, 难以理解。有学者通过视同销售业务实质分析, 具有销售实质的视同销售行为, 需要确认收入, 不具有销售实质的视同销售行为, 无需确认收入。有学者根据各种视同销售行为的特征具体分析, 看其是否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确认收入。甚至还有学者按照是否涉及货币流量来分析, 凡是涉及货币流量的, 应作销售收入处理, 不涉及的可不作销售收入处理, 只要按售价体现销项税金。但是, 如果采用“交易事项观”来选择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方法则很容易确定是否需要确认收入。

根据“交易事项观”,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8项视同销售业务可以划分为交易类的视同销售业务和事项类视同销售业务两大类。其中:交易类视同销售业务是指发生在企业会计主体与主体之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的业务, 包括: (1) 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 销售代销货物; (5)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中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 (6)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 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7)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8)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这些交易类视同销售业务, 是发生在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 需要按照正常售价确认销售收入并计税。事项类视同销售业务是指发生在企业会计主体内部的业务, 包括: (3)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 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 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 (市) 的除外; (4) 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中用于集体福利的部分。这些事项类视同销售业务, 是发生在同一个会计主体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 会计上只需按账面成本进行结转, 但税法上仍需按正常售价计税。

(四) 有助于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通常有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之分。购买法, 亦称购受法。这种方法把购买企业获取被并企业净资产的行为视为资产交易行为, 即将企业合并视为购买企业以一定的价款购进被并企业的机器设备、存货等资产项目, 同时承担该企业的所有负债的行为, 从而按合并时的公允价值计量被并企业的净资产, 将投资成本 (购买价格) 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入净资产, 并确认商誉是购买法的主要特点。

权益结合法亦称股权结合法、权益联营法, 企业合并业务会计处理方法之一。权益结合法视企业合并为参与合并的双方通过股权的交换形成所有者权益的联合, 而非资产的交易, 而且合并后, 股东在新企业中的股权相对不变。换言之, 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主体对一个联合后的企业或集团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资产贡献, 即经济资源的联合。在权益结合法中, 原所有者权益继续存在, 以前会计基础保持不变。参与合并的各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继续按其原来的账面价值记录, 合并后企业的利润包括合并日之前本年度已实现的利润;以前年度累积的留存利润也应予以合并。权益结合法仅适用于以股权相交换的合并业务, 而且账面上不确认商誉。

虽然我国新会计准则没有明确提出如何选择购买法还是权益结合法, 但明确以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作为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依据: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视为发生在同一会计主体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资源转移的事项, 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处理思路, 按账面价值作为合并计量基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视为发生在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 属于交易, 采用购买法的处理思路, 按公允价值作为合并计量基础。

四、结论

上一篇:水利工程保护下一篇:水性丙烯酸酯共聚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