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随访

2024-10-09

医院随访(精选7篇)

医院随访 篇1

传统的医院内随诊、常规钼靶和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癌是否复发和转移的主要随访手段[1]。虽然上述手段不一定提高所有乳腺癌患者生存率, 但这种监护形式可提高患者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1,2]。乳腺癌局部复发是常被偶然发现的, 而且多数复发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常规超声和钼靶检查可能会发现多数乳腺癌患者的复发, 因此, 通过临床检查随访对发现早期乳腺癌复发是有意义的[3]。另外, 随访能使乳腺癌患者有机会获得该疾病的信息, 并能得到精神和心理方面上的需要[4]。在我国, 连续的随诊主要在医院进行的, 但医院内随访存在许多缺点, 特别对遥远的地区的患者, 他们到医院不方便, 既费时间, 又浪费钱财。如果能使随诊由医院随诊转为电话随诊, 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服务, 医院的工作压力可以减轻。笔者所在医院乳腺病治疗中心从2006年开始接受乳腺癌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本研究旨在探讨电话随访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通过建立有组织的干预策略来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360例患者, 他们来自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病治疗中心、青岛市市立医院普外科、青岛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青岛海慈医院普外科。患者完成了初期治疗 (手术, 放疗, 化疗) 。所有肿瘤属低、中度复发率特点, 所有患者的预后指数<4.1[5]。所有患者常规监测HER2的表达, 电话随访患者听力良好。

1.2 方法

同意进入研究小组的患者随即分为医院随诊组或电话随诊组。每一名到医院随诊的患者约有10 min的咨询时间, 由2名专门培训的护士随诊这些患者。咨询内容包括咨询、临床检查、钼靶及超声检查。所有的电话预约是在医院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进行登记。每一个电话随访的患者有20 min的时间, 10 min进行咨询, 10 min了解咨询结果。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所有电话预约随访的患者都接触相同的专业护士。电话咨询内容涉及:乳腺癌的治疗及其副作用、基因的危险性、性问题、自我保健、常规要求患者进行超声和钼靶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类变量和各种因素相关性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随访调查

从2006年3月-2008年2月征集患者, 2009年4月资料收集结束。研究小组的患者在小组中平均24个月 (2~43个月) , 大多数满足试验标准的患者同意加入该实验 (225/360, 62.5%) , 135例拒绝参加该实验的患者提供了家族的人口情况、治疗信息和拒绝理由, 一些家庭成员不喜欢他们的家人或亲戚参入这个活动。参入试验者被随机分为医院随诊组 (172例, 48%) 和电话咨询组 (188例, 52%) 。在试验开始时, 两个实验组在人口情况及疾病临床特征方面极其相似。从试验开始, 参入者的平均时间为20个月, 63%的参入者持续参加24个月或少一些。拒绝参加试验的患者主要有下列因素:地点、社交背景及患者社会身份。80%来自乳腺专科医院的患者愿意参入这项活动, 而在笔者所在市综合医院, 63%的患者愿意参入,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1, df=1, P=0.025) 。职业女性较农村患者更愿意参入 (χ2=15.77, df=8, P=0.046) , 随访3~12个月的患者 (61.4%) 比咨询6个月的患者 (58.1%, χ2=7.66, df=2, P=0.022) 容易参入活动。问卷资料反馈的比例在试验中期较低, 对于一些参入者, 只有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时得到问卷资料, 来自笔者所在医院乳腺中心的6例患者和来自区综合医院的18例患者没有反馈任何问卷资料。那些在试验结束时的参入者, 在试验初期较短的诊断时间 (中位数18个月) 至少参加1次随诊后退出的试验者的时间较长 (中位数25.5个月) (秩和检验U=5902.5, P=0.019) , 在试验初期, 从治疗后到第一次随诊的时间较短 (15~25个月, U=6046.0, P=0.033) (资料没有显示) 。

2.2 精神疾病发病率调查

虽然平均得分在电话咨询组相对较低, 但通过意向治疗分析发现, 电话咨询和医院咨询在试验初 (12.6±2.8) 分vs (14.6±3.1) 分、中 (19.2±3.4) 分vs (28.2±7.4) 分和结束 (14.2±3.0) 分vs (19.5±4.6) 分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即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无明显改变。

2.3 信息需求调查

表1清楚地说明了两组患者对信息的需求内容。在试验初期, 多数人咨询有关基因的危险性与乳腺癌的关系, 有关性的问题咨询较少。在两个实验组, 随着时间的延长, 需要的信息逐渐减少, 除了与性有关的信息外, 在试验中期, 两组对信息的需求无明显的不同。在试验后期, 基因危险性的信息的需求最多。

2.4 满意程度调查

在试验初期, 两组患者对获得信息的满意程度没有明显差异 (表2) , 但在试验中期和后期, 电话随访组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医院随访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当患者被问及随诊是否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 试验初期患者的回答无显著差异, 但在试验中期和后期, 电话随访组的满意程度优于医院随访组。多数人回答:咨询对于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非常有帮助, 只有少数患者的回答是否定的。

2.5 临床检查

在试验初期, 医院随诊患者要求临床检查的占29%, 而电话随诊要求检查的占24% (χ2=1.10, df=1, P=0.294) , 在试验中期, 两组要求临床检查的分别为36%和34% (χ2=0.08, df=1, P=0.772) , 试验结束时, 两组要求临床检查的分别为40%和43% (χ2=0.32, df=1, P=0.574) 。在两实验组, 大多数患者的临床检查项目是常规乳腺超声和钼靶。另外18例患者进行了非常规钼靶检查、13例血常规、9例胸片、9例骨扫描、6例细针穿刺活检及1例MRI检查。2.6肿瘤复发在试验期间, 两组共发现17例 (5%) 乳腺癌患者复发 (局部复发8例, 远处转移9例) , 其中, 医院随诊组6例 (青医附院1例, 其他医院5例) , 电话随诊组11例 (青医附院1例, 其他医院10例)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33, df=1, P=0.250) 。医院随诊组发现复发的时间37~131 d, 平均为60.5 d, 电话随诊组为10~152 d, 平均39 d,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秩和检验U=21.0, P=0.228) 。

*与电话随访组比, P<0.001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型肿瘤, 它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 具有如下特点:病期长, 潜在复发的时间也长, 短的术后数月就复发, 长的术后数年, 甚至十年后复发的也屡见不鲜[5]。预后好, 即使复发了, 经过再治疗, 还可再次根治, 或者长期带瘤生存。正因为有这两个特点, 乳腺癌患者首诊治疗后, 必须坚持长期随访。在我国, 连续的随诊主要在医院进行的, 但医院内随访存在许多缺点, 特别对遥远的地区的患者, 他们到医院不方便, 既费时间, 又浪费钱财。笔者所在医院乳腺病治疗中心从2006年开始接受乳腺癌患者电话随访。

2006年前, 笔者所在中心乳腺科的门诊量是150~200例, 而术后乳腺癌患者只有5~10例, 极少数的乳癌术后患者与其他患者混合在一起, 增加了这些患者的看病难度, 许多患者在第一天可能挂不上号, 也可能做不上检查, 增加了这些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我们对两种随诊方式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1) 医院随诊和电话随诊评价精神疾患的发病率的效果一致。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分结果没有发现两组有明显的差异, 这表明, 电话随诊评价方法虽然成功用于术后乳腺癌患者, 但在本研究中, 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该方法的敏感性。焦虑强度和GHQ-12的评分结果显示, 该研究组在各个方面的评分没有任何差异。接受电话随诊的患者和医院随诊患者比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感。 (2) 对信息的需求和满意程度。电话随诊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向患者提供有关乳腺疾病信息, 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但两实验组患者对信息的需求无明显差异。在对满意程度的调查发现, 试验初期, 两组患者对获得的信息满意程度无明显差异, 但在试验后期, 接受电话随诊的患者对获得的临床信息表现出更多的满意程度, 获得的信息对他们有更多的帮助。 (3) 对肿瘤复发的调查。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具有中低复发倾向, 而研究提供了有限的时间来检测复发, 因此, 2年来只有17例患者发现复发。常规随诊的患者中, 复发的患者都是有临床症状的。在两个实验组, 发现复发的时间没有差异, 尽管通过电话随访, 并没有延误复发的诊断。电话随访对高危险发病组没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 在这个阶段, 只适用于低复发的患者, 没有大规模的病例来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资及时发现高危复发。电话随访是否能发现高复发的患者需要大规模的资料。利用适当的设备对高复发患者进行检测, 满足这些患者的需要也是今后的工作。

电话随访具有很多优点:每次随诊的时候, 所有信息可以重复给需要的患者, 患者不需要回忆以前的信息, 以前的信息本次确保可以重复得到。这种随访形式可以使患者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有利于减轻医院的工作负担和压力[6,7]。另外, 电话随访非常方便和实用, 尤其在偏远的乡村。患者到医院随诊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要穿越很远的路程, 特别对于行动不便者[8]。电话随诊患者坐在自己的家里了解自己的病情可能感到更舒服。虽然电话随诊患者看不到医院忙碌的工作环境, 但能得到更多的关于自己疾病的信息。电话随诊对其他疾病的患者提供了借鉴经验, 有许多不同专业的专门护士, 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 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减轻医院临床的工作负担[9,10]。

摘要:目的:综合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医院随访和电话随访的比较。方法:随机选取360例综合治疗后的中低复发率的乳腺癌患者, 随访24个月。随访者分为两组:传统的医院内随访 (咨询、临床检查、超声、钼靶检查或MIR) 和电话随访 (远程会诊、超声或钼靶) 。检测的内容包括:精神症状发病率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一般健康问卷) 、患者对疾病信息的需求、患者的满意程度、患者被要求进行的临床研究、疾病复发的检测时间。结果:与传统随访患者相比, 电话随访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升高 (P<0.001) , 但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前者来医院检查的时间37131d, 中位数60.5d, 后者10152d, 中位数39.0d (P=0.228) 。结论:电话随访能减轻患者的体力和精神的压力, 容易被患者接受, 适合于中低复发率的患者以及距离遥远和行动不便的患者, 这有利于减轻医院的工作负担。

关键词:乳腺癌,医院随访,电话随访

参考文献

[1]Rojas M P, Telaro E, Russo A, et al.Follow up strategies for women treated for early breast cancer[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 25 (1) :1753-1768.

[2]Boekhorst D S, Peer N G, Vander Sluis R F, et al.Periodic follow-up after breast cancer and the effect on survival[J].Eur J Surg, 2010, 167 (7) :490-496.

[3]Ashkanani F, Sarkar T, Needham G, et al.What is achieved by mammographic surveillance after breast conservation treatment for breast cancer?[J].Am J Surg, 2011, 182 (3) :207-210.

[4]Beaver K, Luker K A.Follow-up in breast clinics:reassuring for patients rather than detecting recurrence[J].Psychooncology, 2011, 14 (2) :94-101.

[5]Galea M H, Blamey R W, Elston C E, et al.The Nottingham prognostic index in primary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2, 22 (3) :207-219.

[6]Donnelly J, Mack P, Donaldson L A.Follow-up of breast cancer:time for a new approach?[J].Int J Clin Pract, 2009, 55 (7) :431-433.

[7]Snee M.Routine follow-up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J].Clin Oncol, 2004, 6 (3) :154-156.

[8]McArdle J, George W D, McArdle C S, et al.Psychological support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cancer surgery:a randomised study[J].BMJ, 2006, 312 (7034) :813-817.

[9]Grunfeld E, Many D, Vessey M P, et al.Specialist and general practice views on routine follow-up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general practice[J].Fam Pract, 2005, 12 (8) :60-65.

[10]Degner L F, Kristjanson L J, Bowman D, et al.Information needs and decisional preferences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JAMA, 2007, 277 (5) :1485-1492.

医院随访 篇2

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1、建立出院病人信息档案:内容应包括:姓名、年龄、单位、住址、联系电话,住院治疗结果、出院诊断和随访情况等内容。

2、随访范围: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3、回访要求:每天由回访人员深入病房与出院病人沟通,详细收集病人资料,建立病人资料库,在病人出院3-5天内进行第一次电话回访,特殊病人根据需要随时回访,但每位出院病人至少回访1次以上。

4、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书信联系等。

5、随访内容包括:一是了解出院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二是进行住院满意度调查并征求病人及家属的建议和意见。

6、医院和各科向社会公布医疗和咨询服务电话,接受健康咨询、预约专家、预约检查。

7、工作人员应耐心解答病员及家属的有关咨询,凡属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不能准确回答的,要很礼貌的告诉对方找有关科室或专家咨询,并告之联系方式。

骨转移癌评估和随访 篇3

骨转移癌疼痛评分及脊髓损伤评分

骨转移癌所引起的疼痛特点为夜间疼痛加重,静息时疼痛更明显。而在临床中,视觉模拟评分法是一种实用的明确疼痛程度的方法。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有“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生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

而对于转移癌侵犯的脊椎节段而言,骨的强度将会降低,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比如颠簸、打喷嚏等小动作)都可能造成骨折,即所谓的病理性骨折。骨折再加上转移癌病灶对脊髓原有的压迫,患者会突然出现瘫痪及脊髓受压的其他临床表现。如果肿瘤患者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突然发生肢体的感觉、运动障碍,在排除了脑病变后,就须考虑是否为脊柱转移癌。在脊柱的病理性骨折发生后,患者会出现相对应的体征,比如上肢或者下肢的运动障碍,肌力、肌张力的变化,出现某一平面以下痛、温觉的减低,并可能会出现病理征,包括巴氏征、霍夫曼征等,而且腱反射会出现异常,有时出现腱反射亢进,有时出现腱反射减低,这取决于患者受损神经的位置。

那么,如何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呢?我们通常使用Frankel脊髓功能评分法。这一方法是1969年由Frankel提出。其将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存留情况分为五个级别。具体为:A: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完全消失,肌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B: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仅存某些感觉;C:损伤平面以下仅有某些肌肉运动功能,无有用功能存在;D:损伤平面以下肌肉功能不完全,可扶拐行走;E:深浅感觉肌肉运动功能良好,可有病理反射。该方法没有括约肌及性功能进行评估,所以要另外评估二便及性功能情况。

疑似脊柱转移癌患者的辅助影像学检查

对于疑似脊柱转移癌患者,首先进行X光检查,可以发现一些异常,如椎体出现压缩、楔形样变,脊椎的一部分骨组织“消失了”,那些病变的骨组织就如同被一只会吃骨头的毛毛虫啃了几口一样,这就是常说的“虫蚀样改变”。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椎体压缩和骨赘增生也非常普遍,X线检查通常会有相应的结构异常,这对转移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影响,此时要特别注意对脊柱正位片的观察分析,特别注意椎弓根结构是否完整,如果椎弓根的结构完整,我们可以再继续进行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这一结构已经消失或者无法分辨出来,基本可以断定这一节段脊椎出现了病理性破坏,通常就意味着骨转移癌(年轻的患者如果出现这一情况应考虑原发性骨肿瘤发生的可能性)。

对可疑部位进行CT检查很有意义。从CT的影像中可以发现骨质破坏,也可以见到骨质密度增高,因为有些转移癌病灶是破骨性的,有些是成骨性的,但在病灶处大都有软组织肿块的形成,而且所有病灶的边缘是不光滑的,是“虫蚀样的”。

MRI检查在病灶的形态上较CT结果不会有更进一步的发现,但是通常会在T2相发现病灶及其周围呈高信号,这是水肿造成的。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方面非常重要,但是我们还必须重视临床实验室检查。其中血清学检查包括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和肿瘤标记物,但没有一种检查对骨转移癌的诊断有特异性。骨转移癌患者常有贫血,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减少,血沉增快。广泛骨破坏时常有碱性磷酸酶升高。虽然骨转移癌的患者血钙水平容易升高,但是患者的血磷水平一般正常,高血钙并不和广泛骨转移癌有直接联系。

四肢骨骨转移癌患者最突出的、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疼痛。早期疼痛程度轻,但是随着肿块的增大,对骨质的破坏及对骨膜的刺激,疼痛的程度会越来越重。受侵犯的骨组织强度降低,在日常的生活中就会出现骨折,这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一般的骨折几乎是一样的,惟一的不同是所受的暴力不大。X线检查能发现骨转移癌造成的骨折和一般的骨折还有一些差异。一般骨折的骨折线是非常清晰、锐利的。即使是粉碎性骨折,骨折碎片的边缘也是光滑、锐利的,而骨转移癌造成的骨折断端是模糊、毛糙的。这主要是因为破骨性的转移癌病灶对骨组织造成了破坏。如果只通过X线检查难以分辨是否存在病理性骨破坏,那么就应当进一步进行CT检查。CT检查可以发现骨质破坏,骨折处可以有软组织肿块的形成,病灶的边缘也是“虫蚀样的”。MRI的T2相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分辨出病灶的范围。

转移癌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延长生命,而且应当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肿瘤辅助治疗技术的进步,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5年生存率有大幅的提高。骨转移癌如不进行手术治疗,骨折是不可能愈合的。只对肿瘤原发病灶治疗,而不对肿瘤的骨转移灶进行治疗,患者在其生存期内,四肢骨折会造成严重的疼痛,进行外固定治疗后疼痛虽然能够有所缓解,但是功能的丧失是不可避免的。脊柱骨转移癌造成剧烈而持续的疼痛,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骨转移癌的评分系统

针对骨转移癌是否手术或者进行什么类型的手术,目前国际上有许多评分标准,如Tomita脊柱转移癌预后评估系统,Tokuhaski脊柱转移癌评分系统等。现将一些常用的评分方法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Tomita脊柱转移癌预后评估系统

2001年Tomita等提出的脊柱转移癌评估系统包括3项预后因素:(1)原发肿瘤的生长速度;(2)内脏转移情况;(3)骨转移灶数目。每项预后因素的分值为1、2、4分,总分为10分。根据这3项预后因素计算预后评分,并由此决定治疗的目标和治疗策略。具体见表1。

Tomita评估系统治疗原则为:(1)2~3分者可行广泛或边缘切除以获得长期的局部控制;(2)4~5分者可行边缘或病变内切除以获得中期的局部控制;(3)6~7分者可行姑息性手术,求得短期症状缓解;(4)8~10分者则不应手术而行支持治疗。

nlc202309031745

Tokuhaski脊柱转移癌评分系统

可用于决定对脊柱转移癌施行手术的类型是行切除术还是行姑息性手术。Tokuhaski术前评分系统包含6项参数:(1)患者的一般状况;(2)脊柱外转移灶数量;(3)脊柱转移灶数量;(4)主要内脏器官的转移灶;(5)原发癌;(6)有无瘫痪。每个参数的分值为0~2分,用以表示每个参数的严重程度,0分代表预后最差。总分越高,预后越好。

Tokuhashi于2005年将此系统进行了修改,提高了原发瘤的重要性,将分值同原来的0~2改为0~5,修订后的评分系统改善了对预后的推测,准确性由63.3%提高到了81.2%。具体见表2。其中(1)总分0~8,预计生存期<6个月,可保守治疗;(2)总分9~11,预计生存期6个月以上,可行姑息性手术(如果脊柱转移为单发且主要内脏无转移可行切除性手术);(3)总分12~15,预计生存期12个月以上,可行切除性手术。Tokuhashi和Tomita评分系统均可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生存期预测,但Tokuhashi评分系统对生存期短的患者的预测要比Tomita评分系统更加精确。

Karnofsky脊柱转移瘤功能评分

该评分是对脊柱转移瘤患者一般功能状况的主观评价。具体见表3。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这些标准均是在国外的环境下制定的,是否适合我国患者、以及这些评分标准是否还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改进,还应进一步分析。医生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几点然后作出决定: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瘫痪的情况)、大致的生存时间、手术所能达到的效果、手术的风险、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对手术效果的期待、患者及家属的意愿等。

全科医生处理骨转移癌患者方略

对于非骨肿瘤专科的医生而言,遇到骨转移癌的患者后应做些什么呢?首先应当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患者是否存在骨转移癌做出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点:(1)骨转移癌的发病率虽然较以前明显增加,但是仍然较低,诊断前应当已经排除其他疾病。(2)患者的病程可以达到数个月,在这数个月内,症状会逐渐加重,自行好转非常罕见。(3)部分患者的脊柱存在先天性或良性病变,不能见到脊柱的病变就认为是转移癌,关键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否有肿瘤病史、病灶处是否存在着软组织肿块、骨组织是否受到了明显的破坏及病灶边缘是否光滑等因素综合考虑。(4)注意肿瘤病史的询问,如果没有肿瘤病史,在影像学完成后进行病理检查。

在做出骨转移癌的诊断后,应予以对症治疗,如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其次应进行外固定治疗,如佩戴颈托、胸围及石膏外固定等来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对于存在脊柱骨转移癌且脊柱节段很不稳定者应当建议尽可能平卧,避免负重,之后应尽快至上级医院诊治。

接受了手术或者其他相关治疗的骨转移癌患者,应进行定期复查。随访应包括:临床表现有无改善、恶化,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是否增高,进行影像学检查后需明确原有病灶是否有变化,是否出现了其他部位的转移灶等。特别是应当使用前述的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再次评分,然后与之前的评分进行对比,以观察疗效。另外,这些患者大都正在进行着或者已经进行了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一旦出现了治疗相关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情况,应积极对症处理。

(编辑:徐艳玲)

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平台的实施 篇4

随访工作以前一直是由出入院处独自开展,对出院病人放发满意度调查表,由病人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填写,再由行政部门收集分析,这样做的问题:①出院病人家属忙于办出院手续,对所填内容不能认真考虑,嫌麻烦,敷衍了事,提供信息不准确;②出院病人多时,增加病人办理等待时间;③不能提供出院后康复方面的信息。

2 HCS的实施过程

随访平台利用各种成熟的通讯联络工具,搭建便捷的患者随访桥梁。该随访平台为医院提供全面的患者随访管理,完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转变,其最终目标为“完善医院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病人流失率”(见图1)。

3 我院HCS的特点

⑴ 从医院HIS中提取出出院病人相关信息,通过相关数据接口,导入到HCS中,为了即时获得出院病人的信息,我们采取了数据库后台操作方式,由作业提取前一天的出院病人信息自动导入,从而做到即时、准确、迅速。

⑵ 为了医院HIS的安全性,我们采用MODEM方式接入Internet,只拨打指定的号码。

⑶ 随访的病人设有三种状态:用①未访问;②访问未成功;③访问成功来标识。刚导入的病人都是“未访问”状态,通过随访以后,可以变成“访问未成功”或“访问成功”状态,且“访问未成功”的病人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再次随访。

⑷根据需要,主要针对医德医风、医师服务态度、康复情况、伙食质量、护理技术操作、总体感受、医疗技术、护士服务态度、病房环境、治疗效果、辅诊人员态度。随访记录又分为接通(包括死亡、回复、满意、表扬、建议),未接通(通了无人接听、空号错号)供选取,并设有文本输入供记录随访内容。

⑸实现随访病人电话号码的自动拨打,即自动提取界面的上的电话号码(由HIS中导入的),自动拨出,减少手工拨打的差错,使操作十分简便。

⑹通过随访后的信息,自动生成相关图表,直观明了,为有关部门和院领导提供定量的数据。避免了手工统计的偏差,做到即时准确。

4 经验总结

做好病人随访,为医院带来二个方面的收效,一是给医生提供了病人服务跟踪便利和可以很好地对特定病种进行随访,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恶化或恢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患者入院就诊到出院,医生可以对病情做到密切关注,而一旦病人出院,病体的恢复程度,病情是否反复,这些信息对治疗水平的提高、治疗经验的推广、医学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分析资料和统计数据。二是医院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从而减少病人的流失,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促进医患的和谐。通过将满意度纳入综合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进行必要的奖惩。

在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资源投入上,患者管理服务是投入资源最少的。特别是出院患者服务更是医院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如果谁能率先冲出医院大门,将管理的范围拓展到院外,将是对医院和患者都有好处的事情。由于患者离开医院后,医院够不着,摸不着患者,无法提供进一步的服务,只能坐等患者上门,利用HCS随访平台,能够有效地提供医院与患者之间的联络通道,给医院带来服务便利,增加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可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摘要:为了建立医患之间的沟通渠道,我院建立的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平台HCS(Health Care Solution)。本文介绍HCS的实施过程及特点。

关键词:HIS,患者随访平台,患者随访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宝军,等.患者就医满意度调查方法的比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448-449.

[2]宋勇,等.患者满意度评价浅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450.

医院疼痛病人出院随访制度 篇5

1、建立出院病人住院信息登记档案,内容应包括:姓名、年龄、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门诊诊断、住院治疗结果、出院诊断和随访情况等内容,填写人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及相关护士负责填写。

2、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3、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再次入院治疗、书信联系等,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疼痛治疗效果、疼痛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副反应、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

4、随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访,一般需长期镇痛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1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根据临床需要定期随访。

5、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由相关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和病人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第一责任人为主管医师,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在住院病人信息档案随访记录部分。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

6、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

医院随访 篇6

1 出院患者随访工作的意义

1.1 随访对患者的重要性

随访工作能及时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 改变其对疾病、生命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还能预防许多并发症的发生。随访失败的患者往往出现治疗依从性降低、服药随意或复查中断、再次住院概率增加, 有的患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2 随访对医院的意义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人们选择医院就医, 就像购买商品一样, 不仅要求产品质量有保证, 更要求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对医院而言, 患者不仅在住院期间要得到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需要持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护理质量, 其出院后的随访对留住患者、增加医患互信意义很大。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 竞争成败的关键就是服务。随访能准确及时地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诊疗效果, 对于医务人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促进业务技术的不断提高有很大帮助。要努力在“跟踪服务”上做好文章, 做足文章, 通过电话回访, 使患者出院后也能感受到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和充满人情味的“售后”服务。而随访中的医患互动还能促进医患信赖关系的建立, 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再次就诊率;并通过患者的口口相传, 树立医院的良好声誉, 从而吸引更多的就诊人群, 增加经济效益。

1.3 患者对随访工作的态度

出院患者对随访工作绝大多数表示欢迎和感谢, 而现在医疗服务行业大多忽略了患者出院以后的随访服务, 只注重患者院前急救、在院治疗工作。

2 县级医院随访现状

2.1 随访的工作模式

2.1.1 医生随访“以人为本”、“和谐医疗”的医疗服务理

念, 要求我们改变旧的随诊模式, 把“一过性服务”变为“终身服务”。因此我们把医生等患者上门随诊改为医生主动找患者随访, 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主动随访可以缓解医患矛盾, 使患者的疑虑得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能够早期发现疾病隐患, 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同时医疗随访便于医生掌握患者第一手资料, 跟踪、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及远期疗效, 有利于积累经验, 促使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2.1.2 护士随访“风险源于细节”, 为了更好地规范病区

管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延伸护理服务, 我院自2011年1月以来开展了对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工作。2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了这种做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增加了护患关系的密切程度,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随访工作突破了护理服务只存续于患者住院期间, 把医院服务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康复与治疗过程,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受到了患者的普遍欢迎。我院采取的是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随访模式, 护理部对随访规定了硬性标准 (随访人数占出院人数的70%) , 具体工作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 护理部与科护士长两级质控, 确保随访工作的落实。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资料登记, 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治疗情况、联系电话及主管医生等。患者出院后, 责任护士1周内电话随访, 内容包括患者目前恢复情况、出院后用药情况、锻炼情况、生活情况、健康指导、定期来院复诊等。

2.2 随访方法

2.2.1 电话随访

电话随访是将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中的一种有效教育手段, 其贯穿于出院后患者的跟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通过电话随访, 可使患者对自己的健康从依赖医院逐步转向依靠自身和家庭, 可改变患者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从而达到精神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完美状态。电话随访就是利用电话、手机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目前恢复状况、出院后用药情况、生活锻炼情况、健康问题、复诊时间等进行有目的的互动, 对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 进行指导。

2.2.2 随访内容

包括患者病情、服药情况、功能锻炼、自理能力等, 并征求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随访对象存在的疾病相关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包括病情解释、饮食指导、活动与休息指导、门诊复查时间等, 并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不良心态, 正确面对疾病与生活, 早日回归社会。

2.2.3 随访时间、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以及患者的要求, 同一患者我们一般会打1次或者2次电话 (需要长期跟踪服务的, 不定期进行随访) , 普通患者出院后一般随访1次, 以后根据患者需求决定。随访时间安排:第1次选择在出院1周以内;第2次选择在出院1个月左右并给患者留下电话号码, 以便患者有问题要反馈时, 可以直接联系到我们。

2.3 存在的问题

2.3.1 随访率低

随访率低的原因较复杂, 其一是医院的因素。县级医院大多以治病、防病为中心工作, 一批患者治愈出院后, 常因限于人力、物力, 未必都能建立出院病例的随访制度。而部分医生护士忙于日常工作, 对随访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使随访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二是患者的因素。许多患者既已治愈出院, 除非遗留后遗症状, 往往对随访并不在意, 不积极给予配合;或遇患者住址记录不详、电话手机号码有误或因拆迁搬离、或系外地患者等, 增加了随访的难度。

2.3.2 医生参与率低

县级医院医生工作量大、面广, 责任更重, 时间受到限制, 科研工作开展较少, 部分医生认识不到随访工作的意义。医院也没有对医生随访提出指标要求, 医疗随访进行得不尽如人意, 多数医生随访意识不强, 仅仅只对典型病例进行跟踪。

3 应对策略

医院随访 篇7

一、预约随访的功能体现

预约随访有两方面功能:一是通过预约挂号,节约患者排队等候时间;二是对在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提取对医院其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硬软件的普及,第一方面的功能逐渐被自动化方式替代,第二方面却至今仍有其自身存在价值。通过听取患者对在院期间的服务、医疗技术水平、就医环境,治疗效果的意见,结合出院患者大数据库及专业统计分析方法,有利于在医疗技术和服务环节上精准发力,从而扩大医院在周边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打造出核心竞争力。

二、预约随访分析对医院经营的作用

预约随访一般是对出院患者进行单个问询,倾听问题和意见建议,并直接反馈到相关业务科室。对共性和影响较大的问题,梳理出后汇报给分管领导。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医院预约随访结果对经营产生的间接影响却鲜有涉及,这种情况不利于在医改新形势下,预约随访工作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预约随访分析对经营的影响,体现在质量和效益两方面。在样本量上要严格遵循统计学最小抽样概率要求标准,在分析方法上可以采取定性与定量两种方式,利用Excel结合Spss统计分析包。通过对预约随访结果深入分析建立起抓手,有助于推动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对经营质量的作用。

医院经营质量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医疗效果,关系到患者认可度。预约随访分析对经营质量的影响可以与质量控制科、医务处、护理部对医疗质量的考核相结合。通过医疗质量满意度与质量考核结果相关性统筹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对关联程度高的项,可以验证并推动突出问题的解决;对关联程度低的,从不同个体,不同角度,帮助发现管理中存在的盲点。为了体现PDCA持续改进思想,可以做出对样本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后效果的评估。对分析后采取措施的,以之前的群体数据作为样本组,以干预落实整改后的群体作为对照组,进行效果跟踪评估,看患者有没有增加,增加的患者在辐射半径上有没有突出变化,并且观察折合同样规模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表现如何进行,并将结果用于运营质量改进。

(二)对经营效益的作用。

预约随访分析与运营效益也有密切关系。遗憾的是,国内医院很少做到将两者有目的、有方法、有策略地进行有机结合,没有挖掘并实现两者1+1>2的潜在价值。

对患者而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在能把病看好的情况下,花最少的钱,还能享受到良好服务;对院方而言,则是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在稳定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在医院内部消耗人力、物力成本最少的情况下,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通过将预约随访结果评价与科室单元,医疗组单元的DRGs相同病种产出分析相结合,可以对相同病种组中直接影响到运营效益的耗材情况,用药情况,平均住院日情况,耗费人力成本情况,出院转归情况进行因子分析。通过构建出的多元逻辑逐步回归模型方程,进行精确量化刻画,从而为医院有针对性地干预,提供运营管理决策参考依据。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挖潜降耗。

三、预约随访分析应用于运营的注意方面

(一)克服视野局限性。

人工随访由于是点对点直接交流后整理出的资料,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这种成本虽然与样本量的增加呈正比例增长,但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要拓宽分析视野和分析格局,避免传统随访因总结简单造成的数据资源浪费。

(二)提高分析水平。

在过去对患者满意度、意见采集工作内容基础上,要将预约随访分析与质量盲区管理、运营效益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并采取运用鱼骨图、SWORT分析等具有深度和表现力的方法,在寻求患者满意与医院运营效益平衡中寻求突破。

(三)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随访相结合。

所谓的结构化分析是指,问询的内容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化项目,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实现问询和结果提取,因此处理效率快速高效。但其分析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不利于广度与深度的拓展(尤其是随访到个体化特征明显,需要临时补充问询内容的患者)。因此,还需要将结构化随访与非结构化随访相结合。

四、结论

预约随访工作虽然在很多医院都存在,但若未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集成分析,会出现数据资源上的较大浪费。通过随访采集数据与医院质控大数据相结合,问题集中方面与细化到DRGs组相结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结合,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上对医院经营起到有效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程亚颖,冯琪,王颖,等.三级医院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6(30):401-407.

[2]许欣悦,曾多,田玮,等.北京某三甲医院预约挂号对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5,35(10):38-40.

【医院随访】推荐阅读:

随访干预10-20

系统随访07-23

随访体会08-10

疗效随访08-14

随访分析08-21

诊断随访09-01

临床随访09-10

术后随访09-23

随访调查09-28

随访计划06-04

上一篇:大剂量异甘草酸镁下一篇: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