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工作思路

2024-05-10

转变工作思路(共12篇)

转变工作思路 篇1

党的十七大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新时期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建设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给我们基层农机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时期, 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繁荣农村经济, 就必须突出重点, 突出特色, 把握导向, 注重引导, 增强科技含量, 加强宏观调控。为此, 我们必须转变工作思路, 切实服务“三农”, 落实好中央支农惠农政策, 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解放农村劳动力, 才能为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1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作为基层农机工作者, 只有把“三农”服务同自身工作、自身事业发展紧密结合, 使广大职工充分意识到为“三农”服务就是以实际行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 从而进一步增强为“三农”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必须端正工作态度, 明确服务导向, 激发服务热情, 形成不怕吃苦、刻苦钻研, 乐于深入农村, 积极推广新型农业机械, 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 为广大农民服务的良好风气。切实转变农机部门只抓农业机械牌照管理, 只抓农机安全生产, 而忽略广大机手的经济效益的工作思路。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树立了为“三农”服务的标准, 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才能把基层农机工作做好做实, 做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

2 强化服务措施, 促进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落实

(1) 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每年春播、“三夏”、“三秋”生产等农业生产关键时期, 正是科技下乡的黄金季节, 广大职工应深入田间地头, 支援“三夏”、“三秋”生产。作为基层农机主管部门更应加大资金投入, 组织专家顾问、技术人员会同农业部门, 开展现场新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指导, 手把手交给农民朋友使用、操作、保养维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把新的适用的机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带领农民大胆使用新型机械, 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 提高生产效率, 解放农村劳动力, 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更快发展。

(2) 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带动农民利用农业机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为基层农机管理部门, 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利用好乡镇一线农机工作人员, 开辟科技示范基地, 并率先利用新型农业机械, 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机械化播种、施肥、杀虫、收割, 缩短农时,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进而全面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和技术, 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另外, 切实增强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要让农业大户、产粮大户、蔬菜大户率先使用新型农业机械, 加大扶持力度, 实行大面积耕作, 提高产量, 提高效率, 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 健全工作机制, 维护农民利益, 促进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落实

(1) 健全工作制度。要全面发动, 广泛宣传, 统一部署, 整体推进, 确保支农惠农政策顺利实施。要充分利用乡镇基层组织、村干部的人力资源优势, 利用集市、电视、广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 严格做到“乡镇造册、村村宣传、户户皆知”, 将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农村场院, 使新型农业机械和新型技术尽快被农民领悟、掌握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为农村经济服务。

(2)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合理利用农机补贴资金, 严格把关, 层层落实, 是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为此, 从宣传、发动、报名、再到真正购买几个环节都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合理分配购机指标, 并张榜公布, 真正使国家的购机补贴专项资金落到实处、用到好处, 更大程度上减轻农民购机资金困难, 切实解决农民想买买不到、想买买不起的问题。另外, 作为农机推广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 坚决拒绝倒买倒卖补贴机具现象的发生。为此, 要加大身份核实力度, 充分调查, 张榜公布, 坚决拒绝挫伤农民群众购机积极性的行为发生。

对于农民反映突出的新问题, 农机部门应及时汇总上报, 及时解决, 以便使先进的农业机械更好地为农民朋友服务。对于机械操作、维修方面的问题, 要及时指导, 及时解决, 不断提高农民朋友的操作技能, 提高生产效率。

4 以“阳光工程”为载体, 搭建科教兴农的工作平台

阳光工程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布局优化的有力载体, 以“阳光工程”培训教育为基础, 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 通过开展实用技术人员培训、技术能手专业培训、技术人员田间地头示范培训等方式, 培养一部分科技兴农的带头人, 使这部分带头人率先利用新型机械, 率先得到实惠, 进而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利用新型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益的主动性、自觉性。

5 组织好跨区作业生产, 提高先进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率, 增加农民收入

近几年, 随着先进大型农业机械不断用于农业生产,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带来的突出问题是:忙时不够用, 闲时无人用。为此农机部门应利用自身优势, 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及操作人员档案, 抓住农时, 合理组织安排跨区作业, 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 提高农民收入。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使新型农机的示范户, 敢买机械敢用机械, 才能使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从而, 推动农村农业生产广泛利用机械, 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除此之外, 农机部门还要及时协调, 主动配合, 取得交通部门支持, 开辟“绿色通道”, 为农机跨区作业保驾护航。对于农业机械的用油等突出问题, 落实好国家政策, 及时发放优先加油卡, 保证优先供应, 不误农时。

转变工作思路 篇2

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标准

3月27日、29日的早调会上分别对公司普遍存在的工作标准低下,培训学习氛围低,干部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够等问题提出批评,要求全体干部要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引以为戒,迅速改变被动的工作局面。

一、明确职责,厘清工作思路

维保车间一方面作为全厂设备的管理部门,负责全厂的设备管理工作;一方面作为修理车间,担负着全厂的设备铆焊、机加工、防腐保温等工作。作为维保车间负责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正如孟总强调的“你是干什么的”,就是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才能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进行定位,根据职责落实工作内容。

职责明确后,采取哪些措施,如何干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厘清自己的工作思路,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既要管理好设备,又要服务好车间。首先,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要求车间全体人员各负其责,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采取适合的工作方法(“如何干”),完成本职工作。

二、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责任心,提高工作标准

在早调会上提出的管理标准低,干部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作为设备部门的负责人,感到压力很大,对历史遗留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逐步改进、落实。特别是三万吨检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例如:

1、轴瓦的拆除方法不正确:压缩机盖未打开,轴瓦就已经拆除,经过落实,是用撬棍撬起压缩机轴,将轴瓦取下来的,这是对检修设备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很容易给检修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轴瓦的安装不符合检修要求:在轴瓦的安装、使用上,原轴瓦与压缩机的接触面是凹凸不平的,目的是为了使轴瓦更加稳固,减少轴瓦与机组的摩擦、碰撞,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轴瓦间隙或过盈不够,车间给轴瓦加了铜皮,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减少了轴瓦的稳固性,加大了轴瓦与机组的摩擦、碰撞,反而使轴瓦损坏的更快,减少使用寿命。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责任心、提高工作标准,首先要改变自己,从心态、状态、态度开始,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如果没有认真对待或不够重视,绝对是漏洞百出,是经不起考验的,因此,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从严要求全体车间员工,实现全车间工作风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变工作作风;加强责任心,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

三、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学习氛围

维保车间学习氛围不浓厚,人员素质较低,我认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作为企业的一名管理人员,要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本领恐慌,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正握新本领,开阔新思路,才能牢牢抓住工作的主动权,更好的服务与企业。一切从自身开始做起,为全体员工做表率;不断提高本单位所有职工的素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转变工作思路 篇3

一、确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抓好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的“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目标,紧紧扭住“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这个关键不放松,着力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有力的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围绕“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黄山市昱中街道,始终以创先争优的工作理念来开展各项工作,时时以“五个好”、“五带头”的目标推进各项工作,辖区内今年以来没有出现一起违章建设的情况,党员志愿者义务宣传环境保护、自觉开展认领绿地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辖区内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增强党要管党、党要爱党的意识,切实凝聚党心民心

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行了深入的部署,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胡总书记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我们党就一定会保持着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地位。但我们也要看到,黄山市昱中街道1400余名党员中的60%以上是老党员、特困党员和下岗党员,我们的党建工作不能忘却他们,要树立党要爱党的意识,对他们多关心关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街道党工委每逢党员有困难、有需求、生病住院、死亡以及重大节日,都会到他们家中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同時为那些下岗、失业的党员,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培训、推荐上岗,并且结合党建项目,将党员服务推进到小区,切实让广大的党员在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后还能找到“家”的感觉,切实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三、建立“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书记实际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党组织中的“举旗人”、“带头人”,要让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书记责任重大。要树立“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带头抓工作部署、抓工作指导、抓投入保障、抓考核评价和成果运用。明确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区支部书记的目标责任,形成了党工委统一领导,社区党委、党支部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阵地、有制度、有落实、有考核”。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昱中街道先后对“软、弱、涣、散”的居民区支部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街道党工委书记还亲自调研、谋划、开展辖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例如,“披云徽府菜馆”就在社区的指导下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自2010年成立党组织以来,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税收由2009年的48万,上升到2010年的68万,同时解决了70余人就业问题,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我们评选出了 “披云徽府菜馆”党支部等先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受到了上下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营造为民办实事的党建工作氛围,扎实开展为民服务

昱中街道近年来围绕“党群共建、情暖万家”和“走居入户访民情,排忧解难惠民生”等专题活动,组织居民区党支部和广大街居党员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通过“大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先后走访慰问了辖区困难党员和困难居民904户,为48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为民办实事200余件。特别是针对辖区内的新建巷、塘尾路、电器厂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广大党员干部逐户走访,对收集到的问题按照分析、梳理、研究、解决“四步工作法”,多方争取资金,对小区进行改造,彻底解决了“路不畅、水不通、灯不亮”的问题。另外,针对跃进路社区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多的特点,对出租房屋实行了“身份证”式的管理,并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义务巡逻,解决了一批无人管理的盲点区域,确保一方平安,深受群众欢迎。同时,我们积极打造“杨梅山社区星级睦邻点”的建设,由党员带领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便民服务内容应群众所需不断拓宽,方便了居民办事;我们还积极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文体娱乐活动,着力将柏树社区打造成文化型社区,成立黄山市首家社区艺术团,编排一些赞颂社会主义好,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节目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和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栏目中播出,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黄山市昱中街道党工委把党建创新工作,按照项目化管理的方式运作,项目化管理:目标、责任、措施明确,便于操作,便于评估。为此,我们结合社区特点,探索实施了“小区驿站睦邻点”、“城乡携手党建联盟”、“暖心工程”等一批党建特色项目,创新了社区服务的新模式。尤其是“小区驿站睦邻点”的建立,将各项惠民政策向小区延伸,开展形式多样地特色活动,有效推进了小区居民自治,促进了社会和谐。

在谋划实施党建创新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还结合辖区非公企业资源的有利优势,以项目的形式将辖区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纳入到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探索并成功试点了社区抓辖区非公企业党建的模式,打造出了柏树社区“披云徽府菜馆”,将党建作为企业文化的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在“披云徽府菜馆”党建工作的试点下,带动了黄山市丰华大市场、黄山市华茂大酒店等不同领域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迅速燎原。

转变工作思路 篇4

1. 要重新定位班主任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 这个说法没错, 但是如果认为班主任的责任就是管理班级的纪律, 那就有问题了。实际上, 有些班主任确实整天围着学生转, 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 一旦达不到要求就批评学生。一位班主任, 如果总是以“管理者”自居, 奉行“我的班级我做主”, 就不会注意学生的感受, 就会独断专行。比如有些班主任常常会占用学生的体育课或电脑课时间进行作业讲评, 或者思想训导, 还自认为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认识, 因而做起来理直气壮。殊不知, 这样做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从而导致师生之间出现“鸿沟”, 甚至容易引起师生关系的紧张。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学生就是班级的主人。作为班主任, 在班级建设中, 应该转变观念, 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把自己定位为班级建设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做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需要班主任发挥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帮助,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二是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 这样学生才会和班主任一起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 贡献自己的力量。

2. 要正确认识班规的作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不论哪一种管理, 要想取得好的管理效果, 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小学班级管理也不能例外。校有校纪, 班有班规。班规的建立, 不光是为了让班主任在工作时能“有法可依”, 更主要的是为了给小学生的成长树立标杆, 从而对他们的行为起到引导作用。引导他们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形成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在班规“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中得到提高。在制定班规的时候, 一定要结合班级的情况, 并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此, 一定要汇聚民意, 通过师生一起共同讨论来制定班规, 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班规。然而班规也不是万能的, 作为班主任, 在管理学生时还是要注意以正面教育为主, 以激励学生发展为主。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 要充分了解其原因, 给他们说明情况的机会。例如, 有学生迟到了, 如果按班规处理是要给予相应处罚的。但在处罚前, 我总是先询问他们迟到的原因, 再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来综合考虑教育的对策, 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一味批评和处罚。如果的确是因为做好事而迟到, 我会就此事引导全班学生开展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懂得怎样在不违反纪律的情况下去做好事, 并且懂得助人是一种美德, 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要掌握跟学生交往的技巧

要想把班级管理好, 班主任必须得到学生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班主任要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掌握跟学生交往的技巧非常重要。首先, 班主任要学会跟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流的关键是班主任要学会弯下腰, 主动去了解和感受学生的生活。作为班主任, 我特别喜欢和学生交朋友, 通过跟他们聊生活和学习上的事, 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如果发现问题, 就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跟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 我也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我的真诚, 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我和他们一样, 也是一个平凡的人, 也有很多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这样, 学生才愿意打开紧闭的心扉, 和我说心里话。其次, 要学会用多种方式跟学生交流。除了面对面交流, 我还让学生利用周记跟我交流。对于学生在周记中的倾诉, 我都认真阅读并及时回复, 给他们答疑解惑。现在, 周记已成为我们师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另外, 当学生有急事时, 也可以通过打电话或留纸条的方式跟我交流。但不管哪种方式, 我都注意让他们感受到我时刻都在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再次, 在学生犯错时, 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学生年纪小, 犯错是难免的,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和爱心, 去化解各种问题。有一次, 我接手一个六年级的新班。在第一次班会课上, 我发现讲台上放着两个橘子, 我正疑惑, 有学生说:“老师, 这是给你的。”我当时一边说“谢谢”, 一边拿起其中的一个橘子。我一拿, 马上就感觉不对劲:橘子太轻了。仔细一看, 原来这是橘子皮, 里面是一团纸巾!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我不动声色, 随即面带微笑地对学生说:“哎哟!原来是两张橘子皮啊, 我真是太喜欢你们啦!”听到我的话, 学生们面面相觑, 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清了清喉咙, 笑着说:“我这两天喉咙不好, 正需要橘子皮来降降火气, 没想到你们这么懂事, 这么了解老师,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没有直接批评学生, 但有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这件事过后, 学生很快就配合我的工作, 并且跟我无话不谈了。

4. 要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 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根据具体的班情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班情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情况, 具体来说是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关注学生所处的学段。比如, 小学低年级和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不同, 对他们管理的办法也就不同。对低年级的管理, 以“管”为主, 有点像保姆式管理;而对中高年级的管理, 则以“导”为主, 属于制度化管理。二是关注每位学生各自的特点。每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只有因材施教, 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才能更好地跟进和记录学生成长变化的情况呢?我认为需要借助学生的成长档案。

给学生建立好个人的成长档案很有必要。成长档案里应放入学生的基本资料:首先是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收入等家庭基本情况, 接着是学生的个人健康档案、兴趣特长、性格特点、不同阶段的学习成绩和操行表现等个人信息。档案袋的信息要注意及时更新, 它能为教育学生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通过成长档案, 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现在和过去的情况, 有利于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从而最大程度地抑制和扭转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同时也能最大化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潜能。

5. 要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

转变工作思路 篇5

康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还是应对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现实要求,因此,这不仅是一个区域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也面临金融危机过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要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拓创新,突出特色,狠抓关键,统筹规划,强化措施,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三大”目标,突出加快县域工业化、县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进程,做到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借助外力与启动内力、经济手段与组织措施“五个”结合,坚持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全面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形成比拼争先、跨越发展新格局。

一、工业化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县域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远远没有完成。要把工业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为大工业配套,农产品加工和三产服务“三大”重点,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挥比较优势,培植壮大支柱产业、优势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结构产业集群。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定位,办好工业园区,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使园区成为县域工业主要载体、高新技术孵化区、城市建设新区。

二、城镇化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先空间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要围绕城乡一体化,科学县域资源,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大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做好县域、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把发展县城、中心镇作为重点,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共享、产业互补配套和资源高效配置,发展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区域配套的卫星城。每个县选择2-3个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前景好的建制镇,完善城镇交通、供水设施、污水管网和垃圾清运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把城镇边角带、空闲地、水沟、河道当作资源建成景观,使其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明星镇。加快县域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植要素市场,完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发挥各县地域人文特色,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推广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服务行业,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有条件地发展房地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三、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区域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区(带)。发挥龙头企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新变化,引导农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发展农村水、电、路、医、学,搞好环境绿化,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按照“三业并举,四轮驱动,三化承载,举措到户,机制保障”的要求,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晋星创建。

四、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县域穷人多、素质低是主要问题,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乡户籍界限,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使进城农民享在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逐步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可在就业地或居住

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义务。

五、科技进步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科技、信息、人才“三大要素”短缺,是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要加大先进实用技术引进、开发和推广力度,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科普教育,加强科技推广应用。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知识、技术、管

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措施。加强人才建设,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用得上、留得住、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类人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创办企业,或以技术入股、合作攻关等方式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和经营活动。引导和鼓励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基层领办企业。

六、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既注重引进外地大企业,又注重培育本地小企业。消除一切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废除一切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歧视性政策,清除一切落后的管理手段和行为,在市场准入、监督管理、发展政策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内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使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唱主角,从技能培训、贷款支持、就业援助、社保补贴等方面,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员进行创业,形成小老板群体,小老板社会。

七、招商引资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不论壮大农业规模,还是引进工业项目、改善城镇基础设施,都需要招商引资强力推进。要选准县域发展主攻方向,抓住金融危机过后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全方位开展区域经济技术合作。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招商引资上,要以更大的胆略、更灵活的办法,拓展招商思路,广开招商渠道,实现利用外资规模、质量新突破。通过招商引资,高位嫁接,使县域经济也有大企业,也有大老板。突出各自特色,发挥各自优势,与全市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衔接配套,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加工制造能力和对外贸易水平。

八、发展现代金融服务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资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发展县域金融服务是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支持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立经营网点,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合作银行试点步伐,探索发展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和融资互助组织,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县域投资主体授信额度,金融组织在县设立的分支机构在当地吸收的资金,主要用于县域经济发展。继续发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政策作用,引导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民间借贷比较活跃地区,允许贷款利率浮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不上浮。创新信贷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支持按市场运作方式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推动银企合作,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九、发展社会事业是加快县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各级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公共事业。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社会事业。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巩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支持县办职业技术学校。抓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搞好乡镇卫生院和计生站等卫生设施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搞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扩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农民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十、体制机制创新是加快县域发展的根本动力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导内外资参与县域企业改制、重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农业开发。加大县乡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清理编外人员,减少财政供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完善配套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支持农民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到企业建设上来,改变以征为主的土地使用模式。在旧城改造、工业园区建设中,鼓励农民利用宅基地自建高楼。盘活农场、林场以及事业单位闲置土地,提高土地资源效率。按照“能放都放、权责统一”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的原则,将投资项目决策权下放给各类投资主体。除国债项目、财政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国家限制类项目外,其他项目不再审批。

十一、维护社会稳定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重心下移,强化基层,落实责任”的要求,抓基层、抓基础、抓队伍,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排查调处化解各种矛盾。本着“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扎实开展平安县、平安乡(镇)、平安村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防止影响全局事件的发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二、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是加快县域发展的组织保障

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县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一支甘于奉献、勇于拼搏、求真务实、带领群众致富的过硬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准配强县、乡(镇)党政正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班子中熟悉经济成员比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带领群众致富中的作用。保持领导班子相对稳定,领导班子成员原则上要任满一届。改进干部考察办法,把考察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调整的重要依据。垂直管理部门在县、乡(镇)的机构党的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其领导干部任免,事先征求并尊重所在县、乡(镇)党委意见。垂直管理部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地方党委、政府要支持垂直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做好本职工作。

十三、强化绩效考核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转变思路迎牛股 篇6

如果从点位的角度看,我们发现,创业板指数已经走在了牛市的通道中,指数从585点启动,一路上攻到1571点,然后经历了长达3个月的调整到达1210点以后,开始缓慢的爬升,如今又回到了1400点上方。很多投资者都觉得创业板估值高,指数有很大的泡沫,我们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从市值的角度看,很多企业的确有给到这个市值的能力,未来的好公司也出现在这些小市值公司里面。

投资者面对这样的行情,应该及时的转变思路,从过去的打一枪就跑,到现在的选择好股持有的转变,才是能够适应新的局面的。从上证指数的第一波攻击来看,我们越来越发现,现在的指数和2010年的那波走势非常像,都已经在周线上突破了120周线,也就是具备了走出一轮中级行情的能力,这里说的是20%以上指数涨幅的能力。

从这轮指数低点2000点算起,起码的高度应该会在2400点左右。如果从第一波的高度2226减去起涨点2010点就是216点,加上这次的起涨点2193点的话,也起码到2410点附近。所以,我们认为,这波行情走到2400点上方的概率是很大的。而且从时间上看,沪港通要到10月下旬才能够实现,市场也有时间来完成这个200点左右的涨幅。我们的经济并没有衰退,这个阶段是经济转型的时期,所以指数会涨的比较慢,没有大牛,却有慢牛,这个是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

2013年以来,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投资标的选择。随着新兴技术的运用,有些行业走向衰亡,新兴的行业茁壮成长,我们这个时代正在上演两场技术革命,是互联网电商硬件对传统行业的替换,以及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换。平面媒体衰落,唱片音乐衰落,固话衰落,诺基亚衰落,煤炭衰落;这些衰落的另一面则是互联网电商,互联网音乐,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兴起。前期游戏行业的繁荣,正是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写照,谁说萧条说经济衰退,那就是在盲人摸象。2001年爆发的游戏产业,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用户。

转变工作思路 篇7

一年来, 山西标准化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取得了新进展,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尤其是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新型替代能源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及省政府的高度评价。截至2011年年底, 山西共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个、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5个、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3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太原、长治、晋城、运城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委一次性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 并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建设任务。

王国强副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指出, 当前, 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试验区建设步伐加快, 对标准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全省标准化工作者迎难而上, 实现标准化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中, 要以探索建立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指导机制为手段, 逐步实现系统管理;以健全和完善行业部门携手推进、共同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机制为主要途径, 努力实现重点突破;以构建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保障机制为突破, 力争做到标准化工作整体提升。通过工作机制的创新, 促进全省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常高才局长指出, 近年来, 在省发改、经信、农业、商务、财政、旅游等部门的共同推进下, 山西的标准化工作合力初步形成, 标准化示范项目深入推进。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标准化工作服务领域还不够开阔、工作重点还不够突出、系统管理还不够到位、经费保障还不够有力。这就需要全省标准化工作者转变观念, 增强实效, 放宽视野, 提高定位, 真正把标准化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加以实施和推进。这就更加需要主动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多次强调, 标准引领、标准为上, 标准就是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运用标准化手段为党委政府提供解决工作难点的途径和载体, 大力加强对山西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服务, 帮助企业占领标准制高点, 掌握行业话语权。

常高才局长强调指出, 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管理队伍、研究队伍和应用队伍3支队伍的建设。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各行业的科研机构、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标准化专家是标准化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要着力推动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 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更好地服务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会上, 太原市质监局、长治市质监局、晋中市质监局、省醇醚燃料标委会还作了典型发言和经验交流。

各部门携手共推标准化

山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卫小平

全省科技部门要加强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战略合作, 通过标准化手段,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科技成果转化和标准化技术创新是科技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现实途径,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技术支撑、标准引领”的总体要求, 分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标准化技术创新工作。要以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的新产品开发及新技术的应用为主攻方向, 鼓励和扶持企业发展。

山西省经信委节能处处长薛忠晋

节能减排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撑, 建立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 是以标准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节能主管部门要与标准化主管部门加强合作, 共同来完成全省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目前, 山西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要把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以标准化方式逐级分解到地方和企业, 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 定期检查标准执行情况, 促进山西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山西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局局长宋钦

农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的扎实推进, 要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建标、低标提标”的思路, 强化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要加强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监管, 不断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运用标准化管理理念统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真正提高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改革保障:转变监管思路 篇8

现阶段, 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放宽政策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 美国、欧洲、墨西哥等都经历了利率市场化以及汇率改革, 当时这些国家的银行业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究其原因, 就在于银行对利率市场化后的市场环境没有充分估计和准备, 缺乏深入学习和研究。对于如何为存贷款利率定价, 如何计算资金成本和收益, 一些银行缺乏理性思维导致破产。所以, 我国在进行这两方面改革时也可能出现相似情况, 即利率管制放开后, 个别银行认为是扩大资产规模的良机, 不断提高存款利率来吸金, 以致利差进一步收窄, 最终因规模扩张过快、资金成本压力过大而倒闭。所以, 在放宽金融政策的过程中, 警惕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监管创新需要紧随改革的方向。

首先, 随着金融政策放宽, 一系列改革创新加快, 金融混业经营将迅速发展, 同时面对融合了互联网, 以各种新形式出现的互联网金融, 如P2P贷款、余额宝, 这些跨界经营的创新服务涉及各类不同市场和业务, 容易出现监管不一致的现象。今年8月份国务院同意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通过季度例会或临时会议等方式开展工作, 建立简报制度, 及时汇报、通报金融监管协调信息和工作进展情况。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扫除由金融创新带来的监管盲区, 应对金融市场上各种特色业务。而下一阶段, 更应着重明确联席会议制度与各监管部门职能和定位, 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交流合作, 促使监管模式由“机构型”向“功能型”监管转变。

转变发展思路践行成才之路 篇9

一、坚持质量为本,细化教学管理

坚持向规范管理、精细管理要质量。针对生源实际,我们以课堂教学和听课反馈为抓手,把全面提高各学科及格率作为关键指标,寻求教学质量的“最佳突破口”,实施了“课堂教学及时反馈”策略。成立5个听课小组,各由一名校长或教务主任任组长,分管对应学科,全体中层、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作为小组听课成员,每周每个听课小组至少集体听一节课,听课后按课堂教学规范及时进行评价,并向主讲教师反馈。每周五办公会议进行听课情况汇总、肯定成绩,针对问题商讨对策,并在下周二教师大会上进行交流研讨,从而确保听课不停留在形式,真正能听出质量,听出成效。

把“有效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学校大力推进“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教学研究,集体研讨聚焦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倡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反对“填鸭式”“灌输式”,反对重知识与应试、轻能力与情趣。二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面,包括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与学生提问的数量,尖子生和暂时后进生的参与度等。三是重视课堂的实效,包括教师是否进行有效引导,学生是否进行有效学习,不同层次学生是否各有收益。同时,关注全体学生的有效发展。在实施有效教学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实际学情,量化规定教师每课留10分钟~15分钟进行课堂反馈,了解真实学情,制订个别辅导计划,促进学生平衡发展。

二、立足校本教育,促进教师发展

坚持向师资建设成效要教育质量。遵循“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依靠人、发展人”的人本思想,寻求每位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坚定“学陶、师陶、研陶、践陶、弘陶”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师质建设,先后立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民工子弟教育研究”等多个国家、省、市级“学陶师陶”课题研究,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专题演讲、亲情走访、爱生助生等活动,塑造敬业、奉献、爱生的金星教师形象,推进“立师德、正师风、练师功、强师能”活动取得实效。

多措并举搭建专业化成长平台。结合南长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指导中青年教师100%制定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通过走出去向同层次有特色的学校取经、邀请专家传经送宝等活动,切实提升学科组、备课组、年级组的教研水平。根据区教育局统一部署,与南长实验中学结成教师专业化发展协作体,与兄弟学校合作探求发展之路。近三年来,学校新增了一批市、区骨干教师,有效提升了金星教师素养。

三、坚持以生为本,践行成才之路

坚持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要教育质量。切实转变教育观和学生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落到实处,寻求学生发展“最优路径”。

给每个孩子适合的课程。积极开发开设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倷伲无锡人”的校本课程和方言社团,都深受学生欢迎,并在省市两级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给每个孩子全面发展的天地。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广泛兴趣和活动能力,学生参与各类社团的活动率达95%以上。

给每个孩子出彩的机会。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后,学校大力表扬的并不都是最好的学生,还包括有进步的学生,其中不乏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和优异成绩升入省四星级高中,已成为学校宣传的榜样。

国资委思路的重大转变 篇10

三个文件的出台是国务院国资委以出资人的身份对所辖的上市公司进行约束,体现了国资委思路的重大转变,即从片面地强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转变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保护全体股东利益,强调国企的社会责任。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大特色是,中国对资本市场的维稳措施,既有来自于裁判员,像证监会的政策规定,也有来自于教练员,像国资委维护赛场公平的规则,并且还有为赛场秩序健康稳定而进行的文件规定。国资委能够和证监会一起发一个文件,也就是教练员和裁判员发了一个文件,这是中国的特色。但是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们的教练员往往强调本队的利益很多,也就是强调国家队的利益,比如当时有些海外顾问提出用市价减持国家股,挤压股市泡沫,以保证国有资产增值,筹集社保基金。尽管这是海外人提的,但恰恰忽视了资本市场是一个公平比赛的场所,我们所关注的不仅要保护国有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保护全体股东的利益,这样比赛才能公正进行。

十年以前,我们曾把资本市场当成国企脱困的场所,大家应该都记得当时的上市指标叫“捆绑上市”,就是一个好国企要搭配一个差的,一帮一、一对红,就是为国企脱困服务。到了2001年,国企又要为保障职工利益服务。所以资本市场始终就没有被摆正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股民承担了帮国企脱困的社会责任。他们在承担股票的风险,他们在英勇牺牲,他们用自己的钱为国企的脱困服务。而他们还要不断地被进行投资者教育,他们还成了被教育者,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颠倒。

因此,国资委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角度出发提出这三个文件,是国资委思路的重大转变。实际上从2007年7月的19号令开始,他们的思路就在转变,不再片面地强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为国有职工下岗筹集社保资金服务。2007年7月的19号令规定:“总股本不超过10亿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在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内累计净转让股份的比例达到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及以上;总股本超过10亿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在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内累计净转让股份的数量达到5000万股或累计净转让股份的比例达到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应将转让方案逐级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实施。”

今天到了真正要解禁的年份,国务院国资委再次站出来要细化这个文件。在一股独大特点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资委作为大股东,有能力在这次出台的文件中,再次对大小非、大小限做出限制性规定。同时,财政部也参照国资委颁布的文件,规定所有国有控股的金融类上市公司减一股也要事先批准;对参股企业,一个会计年度内,如果想卖出超过5%的股份也要由财政部把关。这对解决大小非、大小限的问题很有帮助,使我们股改的不完善之处得到了完善。所以,今天国资委和财政部对中国特有的国有上市公司做的这些补充规定,既是部门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市场的一个利好。因为他们已经开始看到没有资本市场就没有国有企业的新生。只有资本市场的繁荣,才有国有资产的不断壮大。在这种情况下让全体股东的利益得到保护,让央企承担社会责任,是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背景下的考虑,同时也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他们开始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保护全体股东利益,强调国企的社会责任出发来出台三个文件,约束上市公司大股东转让国有股。

大小非、大小限解禁之后,在全流通背景下,并购重组将是下半年资本市场色彩纷呈的亮点。国资委在这种背景下,提出这样一个资产重组的通知性文件意义非常重大,优化了战略性重组的审批环节。这个文件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提出国资委要进行预审、预批的制度。

以前的重组审批制度是董事会通过资产重组方案后,报到国资委,但是在报送国资委的时候,股东大会已经开始审议,市场也已基本知道,因此国资委很被动。而《关于规范国有股东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国资委预批的制度,即并购重组在上董事会之前,大股东就应该先报国资委,作为股东的国资委同意了,再上董事会。为了规避国资委提前得到重组消息,进行内部交易的风险,文件规定:只要文件往国资委一报,就要求相关企业停牌。如果国资委没批准,股价不会有大起大落;如果国资委批准了,一批准就对外公开披露,然后再上董事会、上股东会。

思路转变换来累累硕果 篇11

2005年嘉定区政协会议,区工商联副会长、上海凯泉泵业有限公司总裁林凯文代表工商联作的“全力推进嘉定区民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发言,成为政协会议上诸多提案中的亮点,被列为区政协主席会议重点促办的1号提案。提案中对嘉定区推进民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的建议引起区领导高度关注,很快,这一提案被落实在区政府实事工程中。这是嘉定区工商联充分发挥企业家之家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素材库作用的有益尝试。通过让企业家结合企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再梳理成为调研课题,并将成果转化为人大政协的议案提案、大会或联组发言材料,从中体现工商联“三性”统一的优势,也使工商联在调研方法和内容上呈现出在“联”字上下功夫、在“实”宇上做文章的特色。经过不断探索,区工商联形成了一套适合嘉定实际、行之有效的调研工作思路,使区工商联的调研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反思过去,转变思路。针对过去调研工作存在的参与人员少,部分干部满足于事务性工作而缺少总结和提高,调研文章理论观点深度和针对性举措不多等问题,积极转变思路和调整方法。通过反思,我们认为工商联的调研不应是一家之言,也不应是少数人之言,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要从会员当中来,再回到会员当中去。在调研中一方面了解会员的情形,另一方面吃透政府的要求,使在政协会议上代表工商联界别的发言是真正出自于扎实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真知灼见。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选好调研课题,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注意在调研中锻炼和培养干部,既出成果,更出人才,最终在工作上出成效。

借用外脑,提升调研针对性。我们强调工商联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是在搞学术研究。而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民企和代表人士健康成长服务,为工商联工作服务。为此,聘请了上大资深教授担任课题研究的顾问,由上大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区工商联工作人员一道组成课题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来开展调研;围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围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健康成长、围绕工商联的基本职能作用等主题开展调研。另外,我们还将民营企业家列入调研工作的专家集群中,使理论和实践能很好结合。由于把握了主题,强调了调研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再加上专家的才智,使调研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合资源,实行内外联动。区工商联在开展调查研究中发挥统战性的政治优势,通过政协这一渠道向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以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助手的身份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发表意见,体现工商联的经济性特色。民间性则体现在工商联代表广大非公经济人士上,这是工商联拥有民间渠道的优势。通过发挥“三性”统一优势,在“联”字上下功夫,整合资源,产生专家集聚效应。利用工商联的网络优势和嘉定区推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上下联动,左右合作,把区委、区政府各职能部门“联”起来,共同促进调研工作的开展。

加强领导,保证质量。区工商联把调研放在工商联全局工作的基础性位置上来对待,精心选择区委、区政府关注,多数会员欢迎,贴近工商联职能的课题进行调研。为努力提高调研质量,工商联领导身体力行参加第一线调查,请专家作指导,自己甘当小学生,拜行家为师,共同分析研究。

在调研中学习、提高、出成果。我们注重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努力将调研成果应用到参政议政当中去,成为参政议政的主要依据,应用到向区委、区政府提的政策建议当中去,应用到指导工商联日常工作当中去,成为指导基层商会工作的重要依据。

硕果累累

经过努力,区工商联的调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嘉定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调研成果已转化成政协大会发言和若干提案,并被选入《2004上海民营经济》一书中。“全力推进嘉定区民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的提案被列为区政协主席会议重点促办的1号提案;《嘉定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荣获嘉定区200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软课题最高奖);《嘉定区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工商联2003—2004年度优秀调研成果表彰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转变思路发展生态畜牧业 篇12

近年来, 甘州区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发展和保护为前提, 以建设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大区为目标, 动员全社会力量,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积极引导农民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全区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年全区畜禽饲养量达到1 420万头 (只) , 居甘肃省前列。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甘州区紧紧围绕“做生态文章, 建畜牧强区”的发展思路, 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抓, 努力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 即:在思想观念上, 由重畜轻草向规模养畜转变;在经营饲养方式上, 实现由自然粗放经营向精细化、饲养集约化经营转变, 从根本上改变牲畜传统养殖习惯;在增长方式上, 实现由单一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市场开拓上, 实现由局部小市场面向国内大市场转变, 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㈠强化宣传, 全面营造发展氛围针对“入世”后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区委区政府在指导思想上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稳定发展畜牧业;二是坚定不移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把发展畜牧业同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走发展生态畜牧业之路, 变粗放经营为集约化生产。为切实提高人们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认识, 甘州区先后多次组织产业结构调整宣讲团, 深入各乡村大力宣传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大现实意义。通过新闻媒体开设了专栏、专刊, 集中宣传, 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 区委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畜牧业发展责任书, 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乡镇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舆论宣传, 政策引导, 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㈡明确方向, 大力推行种草养畜为有效实现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的双赢, 甘州区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一是草业工程。坚持“立草为业, 草业先行, 以草定畜”的思想, 以保护天然草地和发展人工草地为主要措施, 加大草原保护和改良力度, 积极鼓励养畜户扩大饲草料种植和玉米播种面积。从2011年起, 借助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政策, 实行草原禁牧休牧, 鼓励种植多年生牧草, 并给予牧草良种补贴。先后引进阿尔冈金、金皇后和田苜蓿等十多个适应性好、质量优良、产量高的牧草新品种, 优质饲草、饲料种子投入达200多万元, 指导完成紫花苜蓿种植1 363.9 hm2, 全区种植饲草料1.2万hm2, 年种植青贮玉米4万hm2以上, 为全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技术, 全区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68%以上。全区已建青贮窖1.88万个共99.4万m3, 形成了发展畜牧业和生态建设与保护互动的良好局面。二是改良工程。甘州区坚持以提质提效为目标, 大力实施良种工程。近5年来, 在全区设立牛冷配站点110个、猪人工授精站点18个, 投入资金3 200万元, 引进推广西门塔尔、夏洛莱、杜洛克、小尾寒羊等畜禽新品种20多个, 猪、牛、羊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90%、75%以上, 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和鼓励养殖户引进、繁育、推广乳肉、肉毛兼用优良畜种, 提高畜禽良种化水平, 促进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 为提高养畜户经济效益、创立品牌奠定了基础。三是技术应用推广工程。借助实施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通过国家肉牛体系张掖试验站平台, 与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交流, 邀请国内外知名畜牧专家集中培训、选派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科技联户等形式, 不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年培训农牧民1.2万人次, 大力推广畜牧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科技在畜牧业中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㈢创新机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资金、政策和技术是影响发展畜牧业的关键因素。为此, 区委区政府广泛发动群众, 群策群力, 采取银行贷款融资、招商引资、财政补资、项目投资、农户筹资“五资拉动”的办法, 多渠道筹措资金, 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自2009年以来, 全区共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47.29亿元, 其中, 协调金融部门发放畜牧业贷款36亿元, 招商引资投入4.4亿元, 群众自筹5.8亿元, 争取项目8 700万元, 区财政补贴2 200万元。为推动畜牧业超常规发展, 从2003年开始, 区财政编列专款, 全面实行“零费用”免疫制度, 2010年以来, 区委连续4年出台区委1号文件, 重点扶持畜禽标准化生产, 现代畜牧业得以长足发展。

㈣狠抓普及, 畜禽总量快速扩张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 就没有抓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抓普及、抓速度的要求, 大力实施“百万工程”, 即到2015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 (其中甘州区60万头) , 全区羊饲养量达到191.9万只, 生猪饲养量达到102.6万头。全区通过外购、自繁等多种方式, 牲畜总量迅速扩张, 2013年, 牛饲养量达到55万头, 羊170.9万只, 生猪91.3万头, 基本实现了三个“百万工程”目标。

㈤典型带动, 促进规模养殖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甘州区大力培育以奶肉牛、生猪、肉羊为重点的各类典型, 以点带面, 辐射带动, 形成了以养殖小区 (场) 为骨架、大户示范为支撑、家庭养殖场为基础的“梯次推进”规模养殖格局。全区已形成以党寨、梁家墩、长安、上秦为主要区域的优质商品猪板块;以甘浚、沙井、大满、小满、龙渠、党寨等为主的肉牛产业板块;以三闸为主, 形成了碱滩、靖安、平山湖北部肉羊产业板块, 带动了安阳、花寨、龙渠南部肉羊产业板块;以上秦、和平等乡镇为主的蛋肉鸡板块和花寨土鸡规模散养板块;以前进牧业、下寨奶牛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奶源基地板块。生产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借助世行畜牧贷款项目、河西肉牛产业开发项目及肉牛产业大县建设、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项目的实施, 全面加强圈舍改造、设施装备、基地开发工作, 现已建成各类养殖小区404个, 创建省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6个, 市级23个, 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㈥强化服务, 提供有力技术保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区乡村三级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行竞争上岗, 通过考试、考核将畜牧兽医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实行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养畜户“三结合”, 区乡两级畜牧站所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区畜牧局所属各站所为中心、乡镇畜牧业服务中心为骨干、村防治室为重点、组防疫员为补充、养殖户为依托的防疫网络。大力加强无规定疫病区建设, 建立了牲畜免疫档案, 跟踪检疫, 牲畜防疫密度达到100%。各部门密切配合, 形成了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合力, 水利部门积极配合实施人畜饮水工程;交通部门主动实施通村公路建设;电力部门优先为舍饲户解决用电问题。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使现代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㈦拓宽渠道, 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全区已初步形成集畜牧养殖、畜产品及兽药饲料加工、畜产品流通、畜牧服务业等畜牧大产业, 2012年底拥有17家畜牧业龙头企业, 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 带动农户4 321户;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畜牧专业合作社262个, 合作社成员总数2 561人, 带动农户6 181户。专业合作社分别采取统一购进仔畜禽、统一进行动物防疫、统一技术信息服务、统一加工畜产品、统一销售畜产品的经营方式。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16家, 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1个, 注册商标6个, “三品一标”覆盖率达45.6%。饲料加工企业18家, 其中市级龙头企业6家, 注册商标14个, 草产品加工企业5家。市场建设和畜产品物流作用进一步凸现。

二、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㈠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体来看, 甘州区现代畜牧业已步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但也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产业链不长, 增加值低;利益机制不够完善, 龙头企业、养殖户、专合组织、基地等没有真正建立起紧密的“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专合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 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 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 互利互惠的机制没有建立, 没有真正起到产业化经营的桥梁作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㈡畜牧业发展的前景综观国际、国内畜牧产业的发展, 结合甘州区实际, 甘州区生态畜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与潜力。

1. 环境机遇。

一是甘州区畜禽饲养量大, 产业布局合理, 是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县、全省肉牛产业大县, 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县、生猪调出大县。预计“十二五”末畜禽饲养量达到1 542万头 (只) , 畜牧业的发展潜力仍然较大。二是甘州区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之一, 自然条件优越, 饲草资源丰富, 种植玉米4万hm2以上, 农作物秸秆年产143万t, 天然草场15.82万hm2, 人工种草面积1.70万hm2, 年产优质牧草30万t。丰富的粮食、秸秆资源、草地资源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立足甘州区畜牧产业发展现状, 以沙漠、戈壁合理利用为契机, 建立了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基本生产单元的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区, 园区规划总面积6 890.67 hm2, 总投资31.8亿元, 共划分为6个功能区、34个生产单元 (2个奶牛养殖场、20个良种肉牛养殖场、2个良种肉羊繁育场、4个良种肉羊育肥场、5个生猪养殖场、1个饲草料加工区) 。园区建成后将有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畜牧业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2. 市场环境。

肉奶蛋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近几年畜产品整体价格呈现持续上涨趋势。据统计, 2013年鲜奶价格达到历史新高, 上涨到6元/kg;牛羊肉价格小幅上涨, 猪肉及禽蛋价格稳中上扬。随着未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肉奶蛋禽等畜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增长, 畜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增长潜力较大。

3. 政策机遇。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 要求将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各级政府部门也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甘州区连续3年出台区委1号文件扶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 畜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 区域经济的大建设、大发展为甘州区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北京四方力欧公司万头奶肉牛场建设、香港东银集团万头肉牛育肥基地建设、沅博农牧公司30万只肉牛肉羊繁育加工基地建设、天成牧业公司10万头生猪建设等一批大项目落地建设, 为甘州区未来畜产品的需求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同时, 借助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草原奖补等国家项目的建设, 及“银-企”融资平台的搭建, 资金流的大量涌入, 也将带动对畜牧业的投资, 企业的参与建设为我们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养殖经营模式, 带动更多养殖户增收致富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今后发展思路

今后一段时期内, 甘州区围绕发展生态畜牧业, 以沙漠、戈壁科学利用为切入点, 以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区“两园”建设为重点, 按照“发展主导产业, 延伸产业链条, 实施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 重点抓好牛羊草畜产业, 兼顾猪鸡产业, 着力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 走“公司+基地+农户”和“产、加、销”一条龙的路子, 延长产业链条, 保障农户收益, 提高企业效益, 使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成为甘州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㈠合理规划布局, 强化园区示范功能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甘肃的战略部署, 立足全区畜牧产业发展现状、政策等优势, 以安阳南滩、神沙窝滩和石岗墩滩三滩为布局点, 科学规划了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区, 合理布局肉牛、奶牛、肉羊、生猪四大板块生产功能区, 推进园区向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方向发展, 加快建立健全牛羊良种繁育体系、优质安全的饲草料生产体系、规范健康的养殖体系、健全高效的动物防疫体系、先进快捷的流通体系, 把甘州区现代畜牧产业园区发展成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畜牧业基地和新型农牧民培训基地。

㈡探索养殖新模式, 实现畜牧业转型政府将立足区情实际, 按照“适度收缩, 转移发展”的总体部署, 将平山湖乡等沿山地区生态畜牧建设与特色戈壁沙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坚持把保护作为最大的建设, 以围封禁牧保护生态, 收缩集中调整布局, 转移转产富裕农牧民为切入点, 积极引导牧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变牧业生产经营者为生态建设者,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依托国家退牧还草、草原补助奖励资金等项目的落实, 发展适度规模的草原畜牧业外, 其他地区整体纳入退牧范围, 全面落实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并将农牧民搬迁转移至三闸红沙窝进行异地育肥, 改变“游牧养畜、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 引导发展特色肉羊养殖及其他优势产业, 逐步实现传统牧业减量、牧区人口减员、草原生态减负的建设目标和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重点保护区得到明显改善”的生态目标。

㈢构筑循环产业, 打造生态基地一是发展循环生态畜牧产业要采用人畜分离养殖模式, 按照种植业和周边土地的消纳能力布局畜禽养殖和规模, 积极引导养殖场 (户) 走“草—畜—沼—果”、“草—畜—沼—菜”、“草—畜—沼—粮 (草) ”等生态养殖与循环发展之路, 构建生态畜牧小区, 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实现畜禽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走龙头企业连园区、园区带大户、大户带农户的发展之路。二是组织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 帮助种养户搞好农牧结合, 为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畜牧业、构建循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㈣转变发展思维, 延伸产业链条为了保证甘州区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必须摆脱传统的畜牧业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 推进畜牧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 提升综合加工增值能力, 积极推进甘州区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一是要大力发展以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无公害绿色牛羊肉产品是甘州区的优势产业, 甘州区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优势, 做大做强以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为保证甘州区无公害畜牧产业稳步发展, 要大力加强沅博、杰灵、万禾、前进、中泰等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牧沅、中天肉业等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努力增强肉类加工能力, 发展精深加工, 不断提高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 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条, 使其成为现代畜牧业的主体,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市场竞争力, 使之做大做强。二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等措施, 全力打造新兴沙产业品牌。推行“公司+基地+科研+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加快肉苁蓉、锁阳、甘草人工种植和开发利用步伐, 提升综合加工增值能力, 促进沙产业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下一篇:预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