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养护

2024-10-09

林业养护(精选6篇)

林业养护 篇1

1 我国林业资源现状

我国林业资源总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森林面积也逐渐扩大, 扭转了过去森林资源不断下降的局面。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我国林产工业竞争的焦点是林业产品, 其关键在于林业资源。虽然我国林业面积在逐渐扩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林业资源仍然十分贫乏, 由于林业分布不均、质量欠佳、管理水平低下、林业生长量少, 使得我国木材供不应求, 加上价格上涨等因素都影响了我国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 面对我国林业资源匮乏的现状应当积极探索林业种植模式并加强林业养护管理工作。

2 我国林业种植模式

2.1 直播造林法

直播造林法指的是在林地上直接播散林木种子进行造林, 这种造林法比较省时方便, 主要用于大面积造林, 然而在播种后需要有一套比较优良的抚育措施对幼林进行管理。对于直播造林法的运用也是有条件限制的, 只有那些树种颗粒大、容易发芽的树种才适合, 并且对于土壤要求具备充足的水源, 相对不容易出现自然灾害, 因此只有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才适合此播种法。几种主要的播种法是块状播种、穴播、条插、缝插以及撒播。

2.2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将树木的干、枝、根等部位直接作为材料进行造林, 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不仅节约种植时间、降低了种植的费用, 而且操作方法十分简单, 树木成活率高, 幼树在种植的初期生长非常快, 还遗传了母本优良的形状。但是其也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 那就是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较高, 加上母树数量和分布地区的限制也增加了分殖造林的困难。采用分殖造林法的树木主要是柳树、松树、杨树等。

2.3 植苗法

除了以上2种造林法, 对于1a生的苗木可以采用植苗法的造林方法。

3 树种选用与种植时间

3.1 合理选用树种

造林最重要的就是根据造林地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合特定林木的造林方法, 只有因地制宜、科学选用林业树种, 才能提高林木成活率, 扩大林业覆盖面积。在造林时应适当地增加阔叶林的种植数量, 其带来的好处不仅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环境机构, 还能提升林分质量。阔叶林的落叶覆盖在土壤表层有利于增加土壤湿度, 落叶腐殖质还能为土壤提供养分, 从而促进林木的迅速生长。种植阔叶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以及保持水土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2 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

由于春季温度较低, 林木水分蒸发少, 这时期的树木基本都处于休眠期, 因此, 此阶段起苗栽苗不会对苗木带来多大影响, 有利于保证苗木的成活。冬季结束初春开始, 苗木开始苏醒, 此时栽种苗木可以帮助苗木更好地扎根、长叶, 同时增强抗旱能力。并且春季是农闲时期, 有大量闲置的人力可以进行安排, 从而保证林木的生长数量和质量。

4 如何做好林业养护管理工作

4.1 做好林区防火、防病虫害工作

林区通常种植的有大面积的林木, 林区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北方干燥的冬季, 尤其需要做好林区防火工作, 这需要引起国家各个部门的注意。另外,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是林区防治的重要工作, 对于大规模的病虫害应当提前做好预警工作, 并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对于一些常见的林业病虫害, 林区管理部门应当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并且做到定期检查, 及时处理。此外, 还应当做好防止外来物种侵袭的准备工作, 如果该地区没有外来物种的天敌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 一定要随时注意是否有环境的恶化现象, 仔细观察, 及时预防和处理。

4.2 调整林业种植结构

改变以往林产品结构单一, 竞争力缺乏的状况, 努力开拓林业新产品。通过科学研究,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有重点地培育经济性树种, 通过对自然生长树种的选育、引种、驯化、嫁接等的加工利用, 探索树种新的功用。从生态经济效益出发, 考虑多树种综合配置的种植方式, 改善各植物种群的互生关系, 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 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在增加种植面积时, 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 有针对性地种植一些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 避免盲目发展。

4.3 实施林业养护外包模式

将林业养护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广泛人力、财力、物力, 招标具有养护专业技术、设备、人才以及管理制度的公司进行养护。这种外包模式的林业养护管理, 有利于保证养护工作的质量, 有效地降低了绿化养护管理人力和资金成本, 改变了传统林业重建轻管的现象, 有利于管住林地、管好林木, 保证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幅度提高, 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 林地、湿地占用、乱伐、偷盗等现象都能得到有效遏制, 野生动植物保护得到有效加强, 提高了林区的景观面貌。

摘要:种植林业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 还能使林业资源发挥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对我国林业资源贫乏的现状, 本文探讨了林业种植模式以及养护管理, 从而保证林业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关键词:林业,种植模式,养护管理

林业养护 篇2

1目前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忽略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林业绿化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需要加强养护管理的工作,这项工作具有长久性、持续性的特点。但是从目前开展的工作来看,并没有得到应该拥有的重视。例如:局部绿化建设等城市、乡镇地区林业发展重点工程把养护作为整个绿化工程建设的重要元素,加强养护,但是这些如果作为长期的养护管理却不能实现预期需要的标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苗木出现保存率低的情况,养护管理工作也不能落实,更谈不上养护质量,从而让城市、乡镇地区绿化景观的效果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资金因素的影响导致养护效果不佳绿化养护工程是一项长久而远大的工程,这个过程需要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养护过程属于后期工程,以管理为主的工程,没有进行单独立项,也没有相关资金的支持。很多临时性林业发展绿化工程在完工以后,没有资金进行养护保障。资金在申请程序过程中不够规范、不具备确定性。[2]因此,林业绿化养护管理单位则需要大量的资金,这样的现象是只有付出没有收入,直接导致养护效果不佳。不够健全的养护管理体系在林业绿化养护管理实际工作中,没有具备以生态为主导地位的良好意识,没有坚持养护与生态必须相结合的理念,管理体系发展缓慢,不能系统科学的进行指导,从而无法更好的付之于行动。林业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科技发展慢,管理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而且在工作人员素质上、专业知识上、市场化运作中资格认证等等都不够规范,也影响到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林业发展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认识

改善观念,必须充分的认识加强林业绿化养护工程的重要系与必要性要重建设也要重管理、重养护,对于林业绿养护工程要认识到“三分种,七分养”的基本规律。绿化养护不能单纯的以为只是除除草、浇浇水而已的琐事,它也是整个林业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林业绿化的后期工程,具有长久性、长效性、持续性的特点,必须坚持长期实施。通过养护让景观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林业绿化工程在竣工以后,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标准,从而才能在各方面的条件下呈现出理想的、完美的绿化景观效果。同时,林业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作为林业工程的后期工程,必须做到精细科学的进行养护,不仅可以更好的保障景观原有的效果,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城市、乡镇地区这类基础绿化设施在设计上得到更好的优化,然后在进行加强施工的工作,再优化的良好循环体系。要重视林业绿化养护工程与城市、乡镇地区的文化相结合基层林业绿化养护工程要加强与区域文化相结合,从而才能呈现整齐生态效果,这样才能形成基层区域文化所蕴含的特色绿化绿风效果。景观效果的提升可以以养护为基础,重视区域历史、人文、习惯等特征,实现整体改造和提高,加强文化方面的创意,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社会大众需要的风景园林文化,使其林业绿化景观的效果提到质的提升,让基层林业绿化效果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3加强林业绿化养护,将绿化景观效果充分发挥出来的有效措施

“十二五”期间,林业绿化养护管理为列为重点规划项目,特别是在政策与资金方面加大推行和投入,从而得到更好的保障。开展这些项目要有目标、有计划、加强目前的林业绿化发展观,在发展的途径上要注重向深层次内涵的生态景观、旅游、基层文化发展。大力推行绿化养护市场化的运作。对林业绿化养护的招标工程制度进行更好的完善,对养护相关市场进行规范,培养和建设优秀而专业的`养护团队,这里建议实行养护单位资格方面的核审,加强技术方面的分值核查,特别是对林业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水平、机械设备等方面进行提升,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将养护单位进入养护管理市场,进行养护管理工作的门槛提高,与此同时还要特别加强养护合同时期内的质量监督管理,更好的保障林业绿化养护工程可以有效的实施。对林业绿化养护管理相关人员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整体素质,加强专业的队伍的建设。

林业日常管理工作与林木养护探究 篇3

关键词 林业管理;林木养护;森林资源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67

近年来,我国林业绿化发展迅速,根据《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32万hm2,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42万hm2,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8.2%。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 74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km2,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0万km2。”这标志着绿化环保工程正处于高热发展期,而对于配套的林业日常管理与养护工作,成为绿化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

1 林业工作特点

1.1 持续时间长

树木植被的生长周期较长,且鉴于生态环境的稳定,既有的绿化带将会长时间的存在,加上新绿化区域的规划与建设,直林业管理与养护伴随绿化区域建设始终,因此进一步延长了工作持续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气候变化,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区域环境问题变化、地区林业资源类型变化、引进植被等,均可能导致各类林业问题发生持续性突变,因此需要不断地改变原有的管理对策,这不仅要求林业工作者要有长期坚持的决心,更要求他们有创新能力。

1.2 季節性和区域性强

林业与农业种植异曲同工,林木及植被在种植时需要参考其生长特性,对地区气候、温湿度、土壤结构和光照等进行对比选取,如果自然条件与生长条件不符,则林木生长缓慢影响绿化工程。例如:温带植被移植到亚热带地区栽种,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难以成活,相反我国南方植被移植往北方栽种,有可能因为湿度问题而出现生长缓慢或成活不易的情况[1]。因此,林业管理与养护工作受到区域性影响而具备不同特点。

1.3 工作反复细致

当前,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以旅游、伐木、种植和深加工几种形式,可见林业工作并非片面地针对植被生长与养护,而是还要负责林业环境的监督和管控。然而林业的现代化开发具有反复性,如树木砍伐之后实行补种,待成林后再次砍伐,实际上是现代林业循环开发的一种表现;而旅游、深加工等持续进行,逐渐累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这种经营场所是此起彼伏,虽然加剧了林业工作的难度,但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林业日常管理与养护工作存在反复性,且还需要判别林业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且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措施,因此又具备较强的细致性。

2 日常管理与养护问题

2.1 日常管理问题

2.1.1 管理区域划分与责任落实问题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管理区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例如,林业资源区覆盖毗邻行政区域边界,如果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可能造成同种问题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案区别而产生相互制约的情况,如病虫害的处理,如果不能统一操作,则可能形成病虫害在两个片区反复转移的情况,而毗邻区域内问题发生与处理的相关责任也难以追查落实。

2.1.2 预期计划与应急问题

部分林业管理制度建设相对不足,人员配置、资源支持、技术支持等工作不到位,容易造成管理持续时间长却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多事后处理而少预先控制,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不合理砍伐与火灾防范,如何做到事前控制仍旧是一大难题。

2.1.3 管理效果问题

过度依靠人力管理,不仅使管理工作量居高不下,同时存在较多时间和空间上的盲点,难以对区域类的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监管。

2.2 养护问题

2.2.1 技术问题

部分地区引进新的植被,或因木材等产品进口带来一些新的病害,而国内缺乏对这些新型病害的防治技术,导致短时间内林业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林业类型的增多,传统的养护技术已然不再适合,因此急需研究新的选种、育种、驯化和嫁接等多种工艺技术,既要保证能够研究林木植被的功能,又要确保养护工作的科学开展。

2.2.2 人力资源

我国各领域劳动力相对充足,但林业养护涉及专业的农业方面知识,如化学药剂的使用、病害判断与处理、相关专业设备的使用等,无一不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仍应当思考如何提升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际上日常管理与养护是相辅相成的,即在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实施日常养护,利用日常管理引导林业养护。

3 工作实践

3.1 管理实践

目前,在科学技术的和管理理论的支持下,需确保林业管理趋于规范化、科技化和前瞻性。科技化即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等,打造覆盖范围广、应急效果好的监控系统,集信息采集、实时监控、指令传输、风险预判、自动决策等为一体的高效率的综合性管理平台,目前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而较为常见的就是基于GPS和GIS的监控系统。在火灾预警时,通过设立相应的观测点对林业带进行整体监控,从而定点反映火灾隐患和火灾扩散情况,以便快速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结合视频监控技术等一些其他的科技,还能够对林区进行全时段观测,对于病害分析、采伐监管等工作起到了有效辅助。规范化和前瞻性,即按照既有的模式,对各项工作进行规划,以确保实施、评价的统一性,且注重对各项问题和风险的预先判定,并制定应急措施。

3.2 养护实践

3.2.1 养护内容

合理安排养护计划,内容包括:做好林木的切边排水工作,保护周边草类植物,加强水土保护;修剪灌木分支,清理附生藤本植物,进行树木矫形,进行死树清理。

3.2.2 不同林种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养护和管理

对生态公益林以封山育林为主,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减少人为破坏和干预,让其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对经济林或商品林在做好树种选择,林地规划,合理种植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实施精细化养护,从肥、水、杂草控制小气候等方面进行管理,满足林分生长需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

3.2.3 养护办法

制定养护制度,采取分区域、分小组养护,落实责任机制,并制定绩效考评制度,确保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在林区或周边区域建立苗木培植基地,及时补充树木。引进先进苗木种植、驯化技术,以经济林木和观赏林木为主,同时创造林业效益。招商引资开发林业资源,并将开发者纳入林业养护队伍,提高养护质量扩大养护效果。

4 结语

林业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是调和现代生产、生活、经济、文化多方面矛盾的关键。“生态”概念的提出加强了人们对于林业工作的重视,客观地推动了林业工作的进步。在现实工作中,依靠科学技术、理论经验等结合林业实情,对林业工作进行长期研究,是保障生态效益最为可靠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唐崇袍.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91.

林业养护 篇4

1 数字林业的概念

数字化林业就是将与林业生产经营相关联的各种基础信息,通过计算机、通信、监控等网络技术数字化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集成,为林业部门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真实依据。数字林业主要有2层含义:一是基于数字林业信息的“3S”技术。二是数字信息的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也就是说,数字林业不仅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表述林业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数字林业系统的建设是数字林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由6个要素组成,即信息数据、标准规范、软件平台硬件和网络体系结构、技术人员、组织和管理。其中,硬件和网络主要依靠购买和安装,技术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培养,组织和管理需要总结工作经验逐步摸索,数据采集、标准规范、软件平台是数字林业建设是最重要的任务和系统建设的基础,需要开发和制造商独立完成[2]。

2 数字技术在我国林业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集成化水平不够高

目前,数字林业体系存在多个系统平台并相对独立运作,如电子林政系统、森林保护系统、林业电子政务系统、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等还无法进行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数字林业体系的系统集成绩效水平的发挥。

2.2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存在问题

由于林业经营管理方式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经验管理的状态,许多基础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各种账表单据不够完善无法满足高层次管理的要求,如IC卡系统,要求信息标准化,否则,将无法推广。根据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缺少足够的原始数据,将无法有效进行信息加工处理。

2.3 体系缺少有关系统的支持

经调查发现,该案例的数字林业体系中“3S”集成化的林业专题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被推迟到第二阶段,导致缺少前沿技术的支撑。“3S”技术在各种资源管理的应用程序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森林管理,建立完整的以“3S”技术的集成为核心的林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突破森林资源管理瓶颈的关键[3]。管理、种苗管理、森林防火管理方面,需要加大研制开发力度。

2.4 虽然信息资源的权重较大,但问题仍然不可忽视

目前,由于缺少一个高效运作的数据库系统,无法将分散在各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因此该平台需要继续改进。根据调查得知,目前的数字林业系统的建设时间较早,当初尚未建立国家级、省级的林业数据规范,影响了数字林业信息标准化工作的进展。

3 数字技术在中国林业管理养护中的应用

数字林业是一项专业科学体系,集信息科学、数字通信、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林业管理及林业开发等众多学科于一体;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由技术、理论、工程构成的。

3.1 森林火灾监控和预测

每年,森林大火摧毁了大量的森林资源,给无辜的人和消防队员带来伤害,给濒危物种带来威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财产损失。因此,控制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3S”技术建立森林火灾地图、模型,将有助于确定森林火险区,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森林火灾进行长期监测和管理;协助消防人员准确地对火灾危险等级进行预测,分析火灾的分布及强度,以便高效指导扑救森林火灾,并对灾后损失进行评估。确立统一的空间控制框架制订林业数据采集、处理、管理、更新、维护及共享等标准和规范;开发公共技术平台;建立针对应用目标的方法库知识库和模型库,为应用系统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加强基础数据资源采集、加工与处理设施、数据管理与交换中心设施等软硬件建设,建立基础与专业数据库系统。研建网络(分中心软硬件系统,开展局域网络、广域网络、中心网络布线工程建设。

3.2 病虫害防治和监测

“3S”技术的应用为森林病虫害防治与监测节省了大量财力、人力。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可及时发现林木病虫害的动态变化;利用GIS可以分析、预报、评估病虫害;利用GPS系统导航,可以实地测量受害区域的范围。

3.3 生态环境的保护

利用3S技术,可以分析生物多样性,可以叠加分析生态和人口等数据,从而控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4]。完善和制订法律法规,将林业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破坏城镇绿化的违法犯罪案件,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乱垦滥占林地绿地等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施万河.“数字林业”发展浅析[J].现代园艺,2014(2):19.

[2]李铁林.对数字化林业工程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79.

[3]徐爱俊,方陆明,唐丽华.“数字林业”及其若干关键技术分析与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4(4):21-24.

林业养护 篇5

1.1综合性

林业绿化工程是构成总体林业环境的重要部分,在施工和后期养护中都要遵循绿化的设计原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整体出发,以确保绿化工程质量的最优化。

1.2养护具有持续性

绿化的养护工作是林业绿化施工后最重要的内容,需花费较长时间,具有持续性。绿化养护人员也需要有专业的养护知识,确保用正确方式做好养护工作。林业绿化工程的养护工作涉及到各方面,如浇水施肥、维护绿化工程的整体面貌、相关的日常管理等。林业绿化施工结束标志着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始,其工作内容复杂性不亚于施工。

1.3艺术性较强

林业绿化是设计人员精心设计的结果,是一件由绿色植物组成的艺术品,可让人们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魅力。

2林业绿化工程施工

2.1林业绿化施工的质量控制

林业绿化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质量,关系到林业绿化的整体效果。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保证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在绿化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2.1.1控制绿化材料的质量。绿化材料是提升绿化工程质量的首要控制对象,其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工程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使用的工程材料一旦出现问题,会给施工工程带来极大的影响。弥补工程中存在的原料质量漏洞,不仅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施工工程量大,很难保证二次弥补施工时不再出现任何质量事故。因此,为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首先要控制好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在材料监管中,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监管体系,保证从材料的采购到使用环节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其次要强化施工企业的管理,掌控施工全过程,如组织管理、人员配备和监测程序等。同时把使用材料的质量要求条例添加到监理合同和承包合同中,明确监理方权限和职责。

2.1.2苗木选配时遵循植物的生长特性。一般情况下,林业绿化工作应选择在植物的休眠期内进行植物栽种,但由于具体工程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不能确保种植活动在休眠期内,因此需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例如,在苗木上喷洒抑制剂,以减少苗木的水分蒸发;若栽植老树等植物,需切断树木的根,这种方法也可用于生长态势不佳或较贵重的大树上。此外,还可适当减少树木枝叶,提高成活率;最好选择在阴天栽植,避免在烈日下水分蒸发过多[1]。

2.1.3控制施工质量。改善林业绿化的施工质量,需严格控制工程中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林业绿化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规模化,其中包含多个组成部分,如绿化种植、建筑小品、园路铺设和水电安装等,这也是绿化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需确保任何施工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施工时,需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做好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根据相关标准规范检查秩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和检查,任何工序都不能违反图纸要求。

2.2林业绿化的施工要点

2.2.1草坪、花卉种植。种植前,事先翻耕土壤约30 cm,进行施肥,混合基肥和土壤,做好土肥相融。在完成管灌木和乔木种植工作后再进行草坪种植。平整种植场地,确保土地无积水、不存在土块、坑洼等,排水通畅。无缝铺种草皮,边种植,边淋水,用力拍草坪,确保草坪和土壤结合紧密。就花卉而言,根据花苗的高矮情况从中间依次向外缘退栽。若果花坛的图案较为复杂,首先画出轮廓线,然后逐个填充。种植高低不同的花苗时,可先栽植矮花苗,后栽植高花苗。栽植好后,要压实土壤,平整多余的土壤,然后再灌溉定根水。

2.2.2乔木灌木的施工要点。若苗木带土球,首先确定种植坑和土球尺寸是否相符,避免方木入坑后,出现多次搬动苗木的情况。用少量土垫入土球底部,固定土球,保持苗木直立,然后将包装材料剪开,填入并夯实土壤。若种植的是露根苗,首先把苗木移入土坑中,再分层填土,保持苗木的根茎与地面持平,注意让根部自然向下舒展,填入土壤固定苗木。乔灌木混种时要遵循一定的栽植顺序,先乔木后灌木,最后是草皮和绿篱。

2.2.3移植苗木。苗木的移植应保留植物的根系,切口平滑,但不能影响主根,必要时还要保留须根,树木的冠幅也要保留下来。苗木迁移时,最好保持苗木土球完整性,不损害树干、树皮,尤其是在装车运输和吊装时,为保持树冠的观赏性,需确保树干的直立状态。移植结束后,要为树木做支撑,浇定根水,若在夏季还需充分湿润树叶。在土球的外部挖掘土洞,检查植物根系,避免基坑排水不畅影响植物根系,一旦发现根系出现腐蚀,要及时切掉,用国光根动力2号灌溉2次。

3林业绿化养护的关键问题

3.1林业绿化的养护要点

3.1.1施肥和排灌水。刚栽植的植物必须进行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是在降雨量少的夏天。灌水时,要考虑植物的水分需求和生长情况。此外,还应掌握合适的浇水时间,如尽量避免夏天中午浇水,以免出现较大温差,苗木因不适应而死亡;在多雨的季节应注意水涝问题,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根系腐烂。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养料、含肥量等会随之减少。因此,在养护过程中要适当地进行施肥,施肥量根据土壤的性质、苗木大小和水分吸收能力来确定。

3.1.2防治病虫害。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病虫害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一些病虫害若未得到及时治理,会威胁到植物的生命,因此病虫害防治也是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明确植物病虫害的根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预防和治理方法。此外,还应辅助杀虫和保护措施,除使用药物防治外,也可采取生物防治,结合具体的病虫害种类选择治理方法。

3.1.3修剪、除草、整形。林业绿化养护中,修剪、除草、整形工作贯穿于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通过修剪、整形,可获得较好的树形和观赏效果,也有助于改善植物的生长态势。在修剪过程中,必须清除所有的病枝、虫枝,有效避免病症蔓延至其他健康部位[2]。除草可帮助植物吸收肥料,松动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助于植物健康生长。

3.2改善养护管理措施

3.2.1提高林业绿化人员的综合素质。绿化人员可选择外出参观、自学、培训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业务管理养护技能,丰富养护专业知识。可定期进行技术考核鉴定,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淘汰工作懒惰、技能不佳的员工,重用优秀员工,综合提高绿化人员素质,以做好林业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3.2.2重视养护管理,改善绿化成果。林业绿化过程中,养护工作是栽植结束后的重要工作,养护工作要结合季节性、技术性和长效性等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管养。适当增加植物养护经费,制定合理的养护管理准则,核算养护等级,定期拨给养护经费,根据奖惩制度激发养护人员工的作激情,根据工作表现、绩效等进行工作调动。制定和签署绿化养护责任书,将具体的养护工作落实到个人,惩罚管养工作不到位的行为,提高监管效果。此外,还应重视养绿化管养工作的教育与宣传,让市民树立爱护绿化的意识,营造爱绿护绿的气氛。

4结语

林业绿化施工和管养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结合林业绿化工程的特点,运用合理的措施进行绿化施工,掌控施工质量,有利于提高绿化施工效果。同时,做好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还需明确植物养护工作重点,改进养护方式,提升养护人员综合素质,树立绿化养护管理意识,引导民众参与,改善绿化环境,提高绿化效果。

摘要:林业绿化工程运用艺术手段与工程技术手段等来改造地形,合理种植花草树木,布置园林道路,为人们营造宜居优美的环境。林业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施工和管理不到位都会影响到绿化工程的质量,给人们带来不适的感受。基于此,分析林业绿化工程的特点和施工问题,阐述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技术。

关键词:林业绿化,工程施工,绿化养护

参考文献

[1]邹志金.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及养护[J].江西建材,201(59):221,223.

林业养护 篇6

关键词:悬铃木,栽培,整形修剪,灾害防治

悬铃木是人们对悬铃木属3个品种的俗称, 其实悬铃木表示Platanus, 包括一球悬铃木 (Platanus occidentalis L.) , 又叫美国梧桐;二球悬铃木 (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 , 又叫英国梧桐;三球悬铃木 (Platanus orientalis L.) , 又叫法国梧桐。

北京冬季寒冷漫长, 春季冷空气活动依旧频繁, 不时出现“倒春寒”现象, 使得法桐无法在北京生存。相比之下, 美桐和英桐弥补了法桐抗寒性较差的弱点, 引种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美桐生长迅速、易于繁殖、枝高叶茂、耐修剪、抗烟尘, 是极好的行道树种。英桐更是世界闻名的城市绿化树种, 它不仅拥有父本母本良种的优良性状, 更以美丽的树干与法桐媲美, 抗寒性更强, 有“行道树之王”之称。北京林业大学学子情路的行道树为美桐和英桐相对列植, 形成独特的行道景观。

1 群落组成

本次调研以学子情群落展开, 通过实地调研得出群落的植物组成:一球悬铃木+大叶黄杨+草地早熟禾。道路南侧为列植一排美国梧桐, 北侧列植一排英国梧桐, 绿地内微地形起伏不超过0.5cm, 地势基本平坦。道路东侧种植修剪成规则方形的大叶黄杨绿篱、锦带花灌木丛, 点缀青扦、油松和华山松。路的西侧有休息的树荫广场, 以悬铃木等高大乔木为背景, 配置了种类繁多的花木, 如美人梅、连翘等, 形成春意盎然之景。

2 整形修剪分析和建议

2.1 园林用途

行道树具有防护和美化功能, 在绿化中具有骨架作用, 往往能形成整齐壮观的绿色整体。正如这里的学子情路, 挺拔的悬铃木引导交通, 形成统一的浪漫风格, 反应学子青春茂盛之魄。

2.2 生物学特性

学子情道路宽约2.5m, 2种悬铃木主干高约6m, 形成了高高的绿荫棚, 盛夏时节送来绿绿浓荫。悬铃木的中干较强, 又因道路两旁没有架空线, 充分发挥顶端优势形成高耸的树姿。同时, 因其喜光的特性, 在树荫下面形成了自然疏枝现象, 使枝下的高度更高。另外,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 这里的悬铃木已经进入成年期的晚期, 渐渐进入老年期, 树形树态不够潇洒, 有许多树桩和枯枝, 呈现一种衰弱的趋势, 开始进行向心更新。

2.3 立地条件

该绿地土层较厚, 地下水位较低, 土壤偏碱性, 风大。但是绿地北侧有基础楼、主楼以及主楼大草坪绿地的遮挡, 且树木上面没有架空的线, 因而, 不必严格控制树冠, 树形不必修剪, 成自然杯状形。

2.4 修剪造型

悬铃木因其高大挺拔, 修剪树形呈倒卵形, 是根据北京的立地条件和种植环境所做的调整, 体现了修剪中因枝修剪、随树做形的原则。悬铃木干性很强, 顶端优势明显, 萌芽力、成枝力都很强, 在科学的栽培养护和整形修剪下应该形成饱满向上的倒卵形树冠、通直竖挺的主干和层级分明的分枝。但调研过程中发现, 很多树的树体结构不平衡, 有的因为与道路另一侧的一球悬铃木相互竞争空间, 形成偏冠现象;有的因为自然灾害或整形修剪不当等原因, 形成了“缺胳膊少腿”的现象;有的因为自然疏枝形成造型。

2.5 修剪建议

重剪枝条, 使营养集中在少数的腋芽、刺激芽萌发, 抽生强壮的更新枝, 利用新生的枝条代替老的枝条, 恢复生长势。及时疏除枯枝和病虫枝。在晚秋修剪大枝, 此时温度低, 修剪后芽不容易萌动, 对缓和枝势和整形有很好的效果。但回缩大枝时, 为了防止徒长枝大量抽生, 可先疏枝或重短截, 削弱其生长势后再回缩。每年夏季抹除主干上萌发的隐芽, 使悬铃木主干通直, 不保留主干下萌蘖, 以免影响交通。同时还能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 尤其对于已经进入老年期的悬铃木来说, 能保证树木健壮生长。

3 灾害分析和防治办法

悬铃木破腹病又名烂肚子病, 是危害悬铃木主干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 影响植株生长, 有碍观赏。 (1) 发病症状:道路两旁的悬铃木共3棵树发病, 分别在东面、南面、西面发病。伤口处发黑, 越往外面颜色越浅, 附近的树皮还有相应的黑斑点。另外, 3棵树除了发病最严重的朝向以外, 其它朝向的树皮也有较轻的病症。 (2) 防治方法:秋季控制浇水量, 应尽量少浇水。秋末或初冬应对悬铃木涂白, 涂白剂中可适量加入食盐。在气温稳定后, 用经消毒的利刀彻底清理病灶, 然后用硫磺粉涂抹, 用塑料布捆扎。

4 总结

上一篇: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下一篇:高温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