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2024-10-18

技工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共7篇)

技工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篇1

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 遍规律,世界各国一直在探讨个性差异和个别施教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尤其是电视教学的开展,一方面教学摆脱了课堂空间的限制,对象在扩大,另一方面,在一般教学中如何适应个别差异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研究因材施教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而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它是教育者按照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因材施教”在德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如何在德育教育中实施“因材施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应当根据个性实际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我们知道,个体意识倾向性因素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德育对象个性特征可能具有阶段的共性。如低年级的学生一般行为习惯较差,自觉性不高,意志薄弱,思想单纯;而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集体主义观念,但还缺乏一定的法律和道德观念。所以可以根据德育对象个性特征中所存在的阶段共性去开展德育教育。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养成教育方面的活动,如上课要专心听讲,要有礼貌,讲卫生等;高年级就可以开展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德育教育。

其次,我们知道由于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方面的内容, 个体的道德行为会因心理特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育者应当依据不同类型的能力、气质、性格特征进行教育策略上的调整。如有些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对这类学生可以采取正面的批评教育;反之,有些学生胆小,内向,注意力稳定,对他们使用谈话,暗示的方式更为可行。

再次,每一个德育对象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同阶段与类型的混合,应当依据对象的综合实际,而不是按照心理学、 教育学规定好的类型或阶段实际按图索骥地开展德育活动。

二、应当对道德任务的难度做适当的安排

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质是要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或任务的难度。动机心理学上有所谓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即是说任务容易,增强动机效果提高,而不断增强任务的难度,最佳动机水平就会减低。所以,我们既不能过高估价也不能过低估计儿童的个性发展水平,而是应当在“最近发展区”理念指导下创造儿童道德发展的最佳条件。对于刚入学的儿童, 他们之间因为性格、家庭环境等也存在着很多的个性差异, 有的学生行为习惯非常好,自觉性高,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而有的学生则完全像个幼儿园的小孩子,纪律差,习惯差。对这两种学生我为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训练要求:前者不仅要在管好自己的基础上还要监督别的小朋友,并为他们做出榜样。结果这部分学生都觉得能以自己为榜样感到很高兴,同时在提醒别人的同时也不断地在严格要求自己,他们感到很开心。对后者,我则要求他们只要管住自己,管好自己,上课不影响别人,作业知道按时做完,东西不丢三落四,对他们的一点进步我都会给以一定的奖励,让他们感到,完成这些任务非但没有什么难度,反而还有一定的收获,他们都很乐意。

三、德育与“心育”的统一

从个性与品德的关系可以看出,个体的意识倾向性会影响个体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发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道德行为的表现形式。尤其,现在的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提出的要求家里人都会尽量满足,而他们到了学校,就失去了那种优越感,反倒处处被老师管着,还有许许多多的纪律要遵守,作业要完成,于是有的孩子就变得失落了,而有的孩子就开始叛逆了。对于这种情况,当然一方面需要家庭的配合,另外就更需要老师用春风细雨般的话语去滋润孩子的心田,晓知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慢慢地学会适应,培养坚强的性格。

四、应当根据个体特定情境的全部个性实际去实施德育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会在他所处的不同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不同的性格特征来。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现象更为常见:有些学生在学校里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关心集体, 热爱劳动,可是到了家里却判若两人,不听家长的话,对长辈没礼貌,家里东西弄得乱七八糟。对于这种学生,我们就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境去实施德育教育。对于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当然该给以肯定,但要强调在家里和在学校应该一个样。对于他在家的行为批评的同时可以采用定期询问的方式来教育, 让德育真正抓到实处。类似情况表现在学生中的不在少数, 有的学生老师面前一套,老师背后又是一套;有的学生对待表扬是得意忘形,对待批评却是万念俱灰,这就需要教师要会观察,会发现,还要根据学生特定情境中的全部个性去实施德育教育。

总之,德育是一个需要智慧也呼唤智慧的教育领域。德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当然首先应当包括个性发展的阶段实际,也应当包括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实际。教育工作者只有对具体德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体性“实际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

摘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材施教”在德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只有对具体德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体性”实际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法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篇2

一、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一)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出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沿用至今。但是,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状况的日益严峻,教师为了升学需要,不再愿意去“浪费时间”进行个性化教育。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慢慢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初中教育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 尤其是语文在发展素质教育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必然要成为初中教育中发展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

(二)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现实需要。因材施教说白了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但在素质 教育的背 景之下 , “材”包括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等。

(1) 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需要。 根据初中教育中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需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掘每位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得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语文教育得到相应的发展。

(2) 学生性别差异的发展需要。 根据初中教育应满足学生性别差异的需求,由于男女学生在初中的性别差异表现甚为明显,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教育在两性成长中的引导作用,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3) 教学资源差异性的需要 。 在城镇与农村之间,由于师资力量、 办学条件、学习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极大差异,使得这种差异性在初中教育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刻不容缓。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实施因材施教法

(一)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育。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每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症下药”,也就是我们说的因材施教。由于家庭教育、先天素质或者是生活环境的不同,同一班级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尽相同,对于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存在很明显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体系之下进行分层教育将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鼓励学生个性思维的发挥。首先,因材施教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全面掌握学生的个体发展,在整体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教学模式。其次,初中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与文中所学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语文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多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看待问题。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早的对学生进行干涉,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阅读文章,体会主人公不同的情感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

(三) 开展性别差异化教育。在初中教育中开展性别差异化教育,是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在青春期发展的过程中男女生心理因素产生明显差异, 需要对其开展差别性教育。例如,在写作中,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就表现的十分明显,女生写作主题主要集中在对于生活中的琐事以及感悟,而男生却善于写战争、体育等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写作命题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差异,让每位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都做到有话可说,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四) 开展教学资源差异性教育。我国教学资源的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一般来说,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农村地区落后于城市地区。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有一部分的学习主题偏大,对于教学资源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实施因材施教法,对于改善目前这种情况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初中语文教育中实施因材施教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允许出现歧视三六九等教育,相反的,要多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注重整体教学质量,挖掘每一位学生潜在的能力。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只求创新,而是要尊重客观的教育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因材施教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良好应用。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3

关键词: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技工学校跟普通的高中学校不一样, 主要就是体现在教学上的知识侧重点, 技工学校更多的是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培训, 而普通高中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培训。正因为这个原因, 技工学校的语文课程非常不受欢迎和重视, 教师和学生都把重点放到了技术的课程上面。为了改变这种现象, 让语文教学找回本来的吸引力,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重新感受到语文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

语文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 它是我们沟通交流的基础, 更是其他知识学习的基础, 所以它在技工学校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 在学习相关爱国人物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爱国的观念, 并且学会珍惜我们目前的幸福生活, 懂得今天生活的不容易, 同时也让他们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 语文教学汇总的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 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重点是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 忽视了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 长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 学生会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就会大大地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是紧密相关的。比如, 在学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古代诗词五首》的时候, 学生可能对诗词本身的学习没有兴趣, 但是如果教师从诗词表达的情感入手, 先让学生了解诗词内部的情感, 然后很容易就可以激发出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

二、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 情感交流是必须的,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把兴趣放在教学过程中。技工学校的教师在语文教学的时候, 不能只是机械地讲课, 还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另外,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必须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 更是自己能够交心的朋友。

(二) 多用情感化语言进行教学

好的语言能够表达出一个人的情感,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情感化的语言来教学。语文跟其他学科不一样, 它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要求都比较高, 不像其他学科只是单纯地利用思想逻辑, 不需要情感的深入。所以, 为了在语文的教学中运用情感化语言进行教学, 教师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和感情, 然后融入自身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更丰富地表达出来, 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 充满丰富的感情。

(三)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的大多数内容都和情感教育有关,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表面的讲解, 让语文的教学内容太过空洞。在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中, 教师应该融入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历史事件, 让整个情感教育过程更加丰富, 让情感的表达更加形象。情感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所以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 教师在讲课之前应该精心准备, 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充满情感, 同时也更好地掌握授课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

(四) 注意学生情感的变化, 及时作出反应

教师在语文的情感教育中, 除了表达自身的情感外, 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 以此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转变。比如,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都表现出积极的状态, 学习情感非常浓烈, 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抓住机会, 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让学生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如果学生表现得比较消极,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造新的学习情境, 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同时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三、结语

在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中, 情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情感教学,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更能促进他们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媛媛.中职铁路专业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2.

技工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篇4

1、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现状

本文考察的是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他们远离故乡, 来到城市, 除了想在在城市接受正规的教育, 也想跟着父母见识城市的繁华。但是目前在大多数城市, 城市农民工和城市职工的最大区别在于, 前这仅仅是劳动者, 而后者仅仅被看做是廉价劳动力。他们在这个城市劳作, 却无法与普通城市职工一样享受最根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因此, 农民工不但代表了一个阶层, 更是凸显了农民在城市中的弱势地位。他们远离家乡, 远离田地, 因此脱离了一个称之为农民的基本要素;他们来到城市, 但却不算是真正的工人, 有时候不得不跟随自己的工作迁移。在这种情况下, 城市随迁农民工未成年子女更是无法在一个与城市同等的条件下学习。因此,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 教育者都应该在这些孩子身上倾注更多的爱和关注。

2、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 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教育机会, 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都存在不公平现象, 他们没有真正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 也没有得到和城市适龄儿童一样公正平等的待遇。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 这些未成年儿童在家乡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学前教育。正规的学前教育对青少年儿童接受正统的义务教育, 有及其关键的作用。其中, 这些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城市青少年儿童, 在头脑身体发展, 心理发展和接受能力, 承受力方面, 明显好于没有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的儿童。其次, 农民工子女进城后, 来自城市学生及其家长在语言穿着, 生活习惯等行为方面, 与农村学生及其家长有着很大的差别, 这可能会是随迁子女存在农民身份被强化, 以农村出身为耻的虚荣心膨胀。最后, 农村学校与城市的教学进度, 使用教材等会有很大不同, 这也给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习上带来很大困难, 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一般较差, 无法给与帮助。

二、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伦理理念

1、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伦理理念

这是因为他发现自殷商以来的教育都是“学在官府”, 实行的是贵族式垄断教育, “自庶人以下, 都被屏于门墙以外, 没有半点上进的机会”。其结果是礼崩乐坏, 官学失修, 弦歌濒于中辍, 教育面临深刻危机。于是, 孔子首创私学, 提出了伟大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伦理理念。

(1) “有教无类”的涵义

“有教无类”是孔子在《卫灵公》中提出来的。关于“有教无类”的内涵, 历来人们有不同的解释, 关键在于对于“有教无类”中的“类”作何解释。著名学者张葆全先生认为在这里“类”是指类别, 如贫富, 贵贱, 智愚, 善恶, 族别, 远近等。所谓教育“有教无类”, 是指只有教育普遍施行, 而没有什么类别的区分。也就是说, 在教育对象上, 部分贵族与贫民, 部分华夏与华夷各自, 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子曰:“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 其中, “未尝无诲”即指“有教无类”。当时, 孔子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 不仅地区分布广, 而且出身阶级和阶层也各有不同。不仅有贵族平民商人, 也有来自“贱人”, “鲁之鄙”之家的。孔子就是这样一“有教无类”的教育伦理理念来指导自己从事“传教授道解惑”工作的。

(2) 为何提出“有教无类”

孔子发现, 自殷商以来“学在官府”, 贵族阶层垄断了教育。“自庶人以下”都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 孔子首创私学, 提出了伟大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伦理理念。另外,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性相近, 习相远”, 因此, 通过后天的习得, 是可以改变人的修养和天性的。孔子洞察了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人的本性修养与后天教育有很大关系, 只有施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才能使更多人接受教育, 从而使人的修养和德行得到升华。这是孔子教育公平性价值表征的最重要体现。“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在当时不仅冲破了当时的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也给当时更多的人带来了受教育的机会, 为以后的儒学传播奠定了基础。只有社会中更多人懂得礼义廉耻, 才会使社会更加稳定和繁荣。

2、“因材施教”的教育伦理原则与方法

经过多年的游学办学孔子深刻地认识到, 教育教学中固然不能没有统一的要求, 但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育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因材施教”的涵义

所谓“因材施教”, 是指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 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受教育对象实施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教育原则, 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统一性要求与个体性差异的矛盾, 是孔子的教育伦理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与方法。在两千年前的孔子深刻认识到, 在教育教学中, 除了要有最基本的统一要求, 更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经历, 不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注重个性差异, 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 “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在孔子教学中的体现

《论语》也记载了许多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孔子在教学中很好的践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 所以他培养的学生中, 不同性格不同阶层的学生都有个子很好的发展。“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先进》) 。孔子也因此被公认为实施“因材施教”的典范, 而倍受后世的青睐。

三、孔子的“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在农民工随迁子女问题中的运用

1、“有教无类”教育伦理体现的教育公平理论

两千年前,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伦理理念,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界限, 从此教育大门向平民子弟开放, 不仅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及范围, 也使更多的人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为以后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千年统治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使社会更加稳定, 有更多人为政治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2、从孔子“有教无类”思想透析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根源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使得更多人接触到了儒学思想, 规范了人们的言行习得, 使更多人获得受教育机会。但是反观当代社会, 虽然与几千年前那种“学在官府”思想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问题仍然寻在,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 有一些私立的师资力量, 教学质量一流的贵族学校拒绝接受农民工子弟, 而只接收高官和有钱人的子女。其次, 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有不断拉大的趋势。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之间教师收入水平政府投入有很大差别造成的。在城市的教师有住房保障, 子女入学保障等等社会基本保障, 但是在农村, 许多教师甚至一辈子只是民办教师。政府的投入在农村也远远不及城市, 这使得教学资源根本无法惠及这些地区。这使得在农村的孩子根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这些孩子从起跑线上便输给了城市孩子。

所以, 教育公平, 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看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伦理公平理念, 实现城乡同步发展, 这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大众教育”和“公平教育”。

3、“因材施教”要注意教育中个性化的体现

在孔子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深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他注意到, 人和人之间由于性格, 天赋, 之力的差异, 所以对于学习的接受能力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他将人分为四等, 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 (《季氏》) 。基于此, 孔子传承了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与方法。孔子认为“勤能补拙”, 他认为, 认得各种不足, 愚笨, 通过教育, 只要自己肯努力, 是可以成为“上人”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伦理原则与方法的是指是根据学生的耕种各样的实际差异, 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即个性化教育。用这种方法, 孔子教授出了大量的优秀的学生, 为当时各行各业输送了人才。

4、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方法在在当代教育中的不足

在当代教育中, 由于经济的发展, 不同层次, 不同文化区域的人群不断融合, 这不仅带来了文化融合的优势, 也带来了多种文化的碰撞。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上, 更是需要我们的深入思考。我们看到, 在随迁子女入学后, 由于在父母的受教育水平, 生活环境上与城市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这些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这些孩子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较起来, 更加的脆弱敏感, 自尊心强, 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个别教师在教育这些孩子以后, 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缺乏经验, 管不住这些孩子, 就撂挑子, 对这些进城入学的孩子不管不问。这样, 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也使得这些孩子的辍学率, 犯罪率在这些年来不断上升。我们尽管不能将这些问题全部怪在教师的头上, 但是这样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教育者深入思考。

四、孔子“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思想在当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的传承

1、传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孔子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 历经整个封建社会而得到不断演化发, 基本上适应中国漫长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和各种政治关系与思想关系, 奠定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中国成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 保持了中华民族的稳定发展与社会进步, 缺少了教育史不可思议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 并且有很强的适应力。

2、在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中的传承性

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 是对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的巨大关怀, 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保障农民工权利的重大举措。在具体实施中, 每个学校, 每个教师都应深刻理会义务教育发展内涵,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1)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体现在当今教育中的传承性“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体现在当今教育中就要注意教育平等, 关爱学生成长。作为学校, 不仅要招收城市的学生, 还要接受那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随迁子女, 数理全面教育的观念, 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 不能开设农民工子女班级等模式。在具体做法上要注意模糊地域概念, 将这些学生与本市学生一起混合分班, 让他们和本市学生一起享受应有的教育。在教师方面, 教师要取下有色眼镜,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对待学生的学习方面, 要注意这些孩子的优点, 找出榜样, 树立典型。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都要对学生像慈母一样, 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争取使他们能主动地向老师、向同伴敞开心扉, 吐露心迹, 从而使他们乐于接受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2) “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随迁子女教育中的体现

“因材施教”在当今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的体现, 就是要通过对随迁子女的心理和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之后, 对这些学生进行一个有目的的个别和群体影响。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外界的各种影响, 来塑造和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外界的各种影响可以成为一个外因,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但是,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内因是指学生本身的心理影响等对自身发展的疏导, 它包括个体角色的内化和自我心理矛盾的疏导。我们要看到, 在外界教育中, 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包括社会的歧视, 学校的不重视和家庭教育的确缺失。在这些情况下, 我们更要注意个别引导。所谓个别引导, 就是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上, 更要注意对他们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疏导能力的教育。这些孩子原有的受教育程度良莠不齐, 家长受过正规教育的更是屈指可数。他们个性心理的巨大差异和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 流动性极大。只有加强对他们的个体心理疏导, 使他们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最好铺垫。

五、结语

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属于农民工问题的一部分, 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本文研究的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中学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但是在农民工子弟受教育困难这个问题上, 只注重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 还要增加政府投入等等。由于教育资源、生活环境、家庭等因素造成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需要社会各界、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引起高度重视, 使得农民工子女接受免费义务教育不仅仅得到一张课桌椅, 更是真正意义上平等享受教育权, 使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得到真正实现。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 无论是从学校还是教师, 亦或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社会各界等等, 都能够站在教育均衡化和教育公平性的角度, 真正关心爱护这些农民工子弟, 真正使他们融入城市生活, 以后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有教无类”提出的平等意识、平等教育主张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教育对象论。“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诱导”的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构成其教育的方法论。他的这些思想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也有其深远而现实的意义。随着我国的发展速度加快, 人口的正常流动,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消费带动力。但是, 由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的不清晰以及新旧体制的不衔接等多方面原因, 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特别是大量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快速进入城市, 也给城市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压力、新挑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结合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理论进行研究的。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理念, 对当代教育不仅具有理论启发意义, 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我们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借鉴, 并利用这些价值资源和思想要素, 继续启发我们不断进行新的开拓。

关键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智勇.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歧视形成之根源[J].农村经济, 2005 (4) .

[2]袁亚愚.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 1997 (6) .

[3]毛礼锐, 瞿菊农, 邵鹤亭, 编.中国古代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技工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篇5

多元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人及社会发展的作用。关于文化的含义, 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不同的学者从自己所属学科和研究对象出发, 赋予其不同的解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笔者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出发, 倾向于从狭义的范畴中将文化定义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模式、态度取向、价值观念等内容的总和, 其中价值观是其核心。

多元文化的内涵

“多元文化”源自于美国一些学者提出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目前, 关于多元文化的定义学术界尚未完全达成共识。纵观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 多元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 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多元文化意指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存在并相互联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狭义的多元文化则是指多种精神文化的集合体。本文探讨的是狭义的多元文化, 是指古今中外多种文化交织、兼容、共存和发展的系统, 其“多元”不仅指文化类型的不同, 也指价值取向、道德趋向的差异。

多元文化对技工院校学生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

多元文化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 由此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理解能力, 提高了他们的独立、自主、进取、竞争、民主和市场经济意识, 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活跃和富有创造性。然而, 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 由于传统道德思想不再独占意识形态领域, 而是与不同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碰撞交融, 导致人们在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和冲突, 给缺乏成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致使他们在道德素养的“知、情、意、信、行”几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

道德认知偏差

道德认知是对道德价值与规范的认识。部分学生价值观念迷失, 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倾向, 虚荣心强, 不爱学习, 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认同“及时行乐”的观念, 出现了相互攀比、贪图安逸、热衷享受、好逸恶劳、见利忘义的现象。

道德情感淡漠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 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部分学生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 以个人为中心, 自私自利, 我行我素, 不孝敬父母, 不尊敬师长, 不关爱同学, 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对人对事总是抱怀疑、冷漠、怨恨或无所谓的态度, 不明辨是非善恶, 遇到不平不公之事奉行“明哲保身”的信条, 袖手旁观, 缺乏正义感, 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部分学生性格缺陷较为明显, 如任性、懒惰、固执、骄横、敏感、脆弱、耐挫力差、依赖性强、报复心强等, 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 碰到困难就退却, 只能听表扬, 不能听批评, 经受不起挫折的考验, 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 感觉前途渺茫, 生活没意义, 甚至漠视生命。

道德信念危机

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部分学生在精神上失去了自我, 迷失了方向, 失去了独立思考、评判和选择的能力, 不能用正确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言行, 盲目地去追求和迎合他人的言行, 没有坚定的信念, 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无责任意识, 在理想和现实、物质和精神、个人和集体之间不知如何选择, 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 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 从本人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部分学生缺少最起码的文明礼貌, 粗言秽语, 乱扔杂物, 破坏公物, 大声喧哗, 浪费水电, 纪律涣散, 不服管理, 弄虚作假, 考试作弊, 迷恋网吧, 抽烟酗酒, 打架斗殴, 有的甚至触犯法律。

基于多元文化的技工院校道德教育内容构建

面对多元文化对学生道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技工院校在选择和确定道德教育内容时, 应注意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和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 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使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让不同文化所蕴含的高尚道德观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含、高远的意境、恢弘的气概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 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气质, 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 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如“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 “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等。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应予以珍视并将其纳入道德教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诚实守信、以义为上、正直善良、仁爱孝道、谦逊好礼、修身律己、自强不息、勤俭朴素、积极进取等方面的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发展观、是非观、责任观、审美观、财富观、消费观, 从而使学生在中华优秀道德文化的熏陶中吮吸传统精华, 滋养心性品德。

借鉴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灿烂的文化, 其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应大胆吸收借鉴之。纵观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道德教育, 我们应进一步创新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 充实道德教育的内容, 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道德价值观、义利统一、自我完善、尊重生命、国际主义、种族和谐、生活准则、生态责任、竞争意识、规则意识、效率意识、团队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以及对自由的尊重、对个性的崇尚等教育,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种族、国家人们的人格, 培养学生对人类的博爱精神, 学会选择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

开发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有特殊的地域性。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一方水土不仅是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财富, 其地方文化也为人的成长提供滋养。如利用地方文化中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压迫和分裂, 抵御外敌入侵, 共创中华文明, 推动人类进步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乐于助人、热心公益、重情尚义、谦和好礼的优秀社会公德资源;以质取人、履行契约、遵守诺言、热情服务的从商准则教育资源;强调“人与自然是兄弟”, 用各种禁忌、习俗和道德规范去引领人们积极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利用文字诗词、戏曲表演、歌曲故事等各种载体的文化教育资源, 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应予以充分挖掘。

引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有效地为企业的战略实施提供行为导向, 具有独特的激励、约束、凝聚、调适、教化、维系和辐射功能。如北京同仁堂的堂训“同修仁德, 亲和敬业;共献仁术, 济世养生”, 这一理念影响着员工的行为, 陶冶了员工高尚的情操, 培养了员工优秀的品质。吸收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 对学生进行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社会责任及企业伦理道德、生态道德、行业道德、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教育, 无疑体现了技工院校文化育人的特色。

应对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不分国界、地域的信息文化。它一方面以知识的丰富性、传播的快捷性、参与的直接性成为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又以传播的虚拟性、隐匿性和多元性给学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环境下生成的道德具有自主性和自律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因此, 学校要对学生加强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 指导学生将社会需要、历史责任、人类理想等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和动机, 进行上网规则、网络礼仪、网络安全、网络道德规范、慎独思想、忠恕之道、心理健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以确立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 践行“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

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技工院校道德教育对策

直面多元文化环境中的道德教育, 作为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者, 应清醒认识到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 正视多元文化的挑战,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达到提高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的良好教育效果。

树立道德教育新理念

多元文化的冲击, 使得原有的一些道德观念和教育理念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道德学习和教育的要求。为此, 学校的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确立换位、合作、沟通、共赢、对话、分享、多元、自新、超越等道德新观念, 使学生自由、和谐、文明并富有创意地生活;另一方面, 教师也要树立“以人为本”、“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双主体”的道德教育新理念, 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批评学生转变为培养学生, 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活动中领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的魅力和力量, 在实践中提升道德能力, 实现由接受道德到体验道德、发现道德、建构道德的飞跃。

坚持一元导向和多元价值取向的统一

道德教育应体现时代精神, 符合当今先进文化的要求, 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 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要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灵魂和方向, 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道德教育的内核和主题, 将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道德教育的精髓和主旋律, 将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教育的价值准则, 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导向作用,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道德教育原则, 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工作, 创新道德教育方法, 引导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同时, 要树立“和而不同”的道德教育理念, 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元导向的前提下, 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包容文化的多样性, 寻求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点, 在多样中求共识, 在多选中找优势, 促进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 建立实现一元主导多元融合的既反映人类共同愿望又符合世界文明进步的道德价值体系。

创建校园道德文化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 也是诱导、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空间, 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情感的陶冶。学校要通过构建涵盖价值目标、办学理念、教育理想、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和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校园网站等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 建设班级成员认可思想、行动、言论、价值取向、思想导向、行为准则和公共舆论的班级文化, 创建包含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层面内容的能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校园道德文化, 让道德价值和道德追求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 营造出具有尊重、公正、平等、友爱、赞赏、协作、开放、和谐、积极、向上、健康和丰富等特点的良好道德教育环境。

实施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主体性道德人格, 即独立、理性、自觉、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它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之中。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培养学生自律、自主的道德, 其目标体系建构为: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 使学生摆脱狭隘自私的愿望, 崇尚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以及献身真理的生活;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现实的社会和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 并参与正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具有信仰、责任、诚实、民主、公正、良心、爱心、自由、平等、宽容、团结、尊重等普遍化道德。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认知和情感平衡发展、智力和道德协调发展的具有时代精神、精神世界完整而丰富的人。

关注学生的道德困惑

学生是成长中尚不成熟的生命个体, 在价值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 其个人道德形成和发展时期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对此, 学校应密切关注学生的道德困惑, 要在教育实践中设法创设矛盾冲突情境, 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现实, 在困惑、焦虑、犹豫的心态中寻求正确的道德认知, 纠正认识上的偏差, 确立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标准, 澄清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从而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 学校在教育过程中, 应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的过失, 善于发现蕴含在其道德失范行为中的积极因素, 采用深情提示、反面警示、心理疏导、变管教为交流的方法, 为他们指点迷津, 唤醒他们迷途知返, 耐心期待和帮助他们内省、进步。

重构道德评价方式

传统的道德评价方式大都以社会对人才的最终道德要求为标准, 按照具体的条目分段实施。此种评价方式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形成, 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发展, 以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存在重他主、轻自主, 重约束、轻发展, 重结果、轻过程, 重外显、轻动机, 重知识再现、轻实践行为的缺陷, 显然难以满足多元文化环境中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 构建自主评价、反思性活动评价、情境评价、案例评价、激励性评价等新的更为有效的道德评价方式, 是实现学生道德主动、自主发展的必然选择。

提升教师的道德人格魅力

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道德人格的典范性, 教师优秀的道德人格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也是一种最有效的隐性教育力量。因此, 教师应注重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兢兢业业、诲人不倦、积极进取、淡泊名利和崇高的理想, 高度的责任心, 广博的学识, 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精良的教育教学艺术, 开朗的性格, 坚强的意志, 良好的情绪情感, 对学生的慈爱、尊重、信任和宽容, 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等优秀的道德人格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促使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摘要:基于对文化含义和多元文化内涵的理解, 分析了多元文化对技工院校学生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 探讨了多元文化环境中技工院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策略, 以期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技工院校,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4]吕田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8.

试论技工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篇6

一、技工院校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地位

从历史上看, 技工教育一直伴随中国现代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起伏而沉浮。技工学校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 (公元1868年) 为培养造船修船的技术工人而专门开设的叫做“艺圃”的培训机构, 这或许就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雏形。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普遍采用工厂学徒制, 以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新中国成立后, 因现代工业需要, 为突破学徒制培养的人数限制, 各地开始探索借助技工学校来大规模培养技术工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真正意义上的技工学校开始建立, 并很快成为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基地。

在经历了“文革”期间技工学校普遍萎缩的过程后, 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 随着工业企业蓬勃发展, 技工教育迎来了一个高峰期, 全国技工学校最多达4500所, 在校生达到190多万人。以山东淄博市为例, 七八十年代, 各级政府主办、行业、企业自办技工学校多达40余所, 在校生达4万余人。进入市场经济阶段, 因企业破产、改制等多种因素影响, 技工学校再度跌入低谷。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 现代工业蓬勃发展, “中国制造”名扬世界, 技工教育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据权威部门数据, 截止到2008年年底, 全国共有技工院校3075所, 其中高级技工学校485所。2008年, 全国技工院校招生人数达161万, 在校生人数达398万, 校生均规模达1293人。全国技工院校专兼职教师28.8万人。此外, 技工院校还承担了大量社会培训任务,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能人才。

由此可见, 相对于八九十年代教育系统兴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 技工学校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 突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 紧密服务于企业生产需要, 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普遍欢迎。由于技工教育起步早、发展迅速、体系完备, 其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 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组成部分。

二、技工院校的发展现状及其现实地位

长期以来,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先后通过开展创办合格技校, 创建省级重点技校, 创建国家级重点技校, 创建高级技校、技术学院、技师学院等形式, 以创建促管理, 坚持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极大地促进了技工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规范了办学行为, 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高级技校、技术学院、技师学院的建立, 技工院校已进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行列, 技工 (能) 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生力军,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职职工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 返乡农民工培训、退役士兵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就业这一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为社会的稳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技工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有益的补充。

进入新世纪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技工院校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后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等先后多次发文对技工院校的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等工作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2003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中发[2003]16号) 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 扩大培训规模, 提高培训质量。”文件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技工院校的主体地位, 并赋予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技工院校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技工院校, 并对加强职业教育和技工院校建设发表了许多论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也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快和扶持技工院校发展的政策和文件, 特别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 (人社部发[2010]57号) 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 (国发[2010]36号) 更加突出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视。在此期间, 各省、市也纷纷加大了对技工院校的支持力度, 出台了加快技工院校发展政策和措施。以山东为例, 就先后出台了山东省高级技工学校评估标准、技术学院评估标准和技师学院评估标准, 从师资要求、硬件设施、实习设备、运动场地、生均图书册数、在校生规模、学生宿舍生均面积、校园面积等各个方面作了严格规范。在解决技工院校规格问题上, 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坚持在严格按照评估标准要求评估的基础上并积极争取省级政府批准, 明确了技工院校为副厅级事业单位的规格和属性, 客观上起到了与高职院校发展相匹配的作用, 从而为技工院校高标准、高起点办学奠定了基础。在毕业生学历认定和待遇方面, 山东省人民政府鲁办发[2003]83号文件规定:“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在政策上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在使用上要一视同仁。”山东省委、省政府鲁发[2004]28号文件规定:“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工作的, 在使用、工资福利等方面与大专人员同等对待。参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评聘、待遇, 规范落实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评聘和待遇。”这些政策和措施都为确立技工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技工院校职业教育主体地位认知缺失及其危害

尽管国家把高技能人才列为与高层次人才同等重要地位, 出台了很多宏观政策,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 由于技工院校和普通职业教育的办学主管部门不同, 技工院校的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地位一直未能得到认可, 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学历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简言之, 技工院校不被认可为学历教育。这显然是一种对技工院校职业教育主体地位认知的缺失。在现实生活中, 本来就存在唯学历论的倾向, 社会评价体系也普遍建立在学历评价基础之上, 对于个体而言, 进入技工院校就读所要付出的后续成本是很大的, 很多人后来仍要花出时间和金钱来弄一本可能意义并不太大的学历文凭, 因为他们会不断遇到没有文凭的尬尴。这些因素客观上造成了技工院校被削弱、被边缘化的现状, 从而使得这样一类体系完备、数量庞大的优质的技工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学生学历问题得不到解决, 不仅降低了技工院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造成了技工院校招生困难, 而且制约了学院的良性发展。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 高考分数差不多的学生, 进入职业院校毕业可以获得大专学历, 而进入技工院校却不被承认学历, 对于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这种认知上的缺失, 造成了近年来饱受诟病的所谓的职业教育招生乱象丛生。一方面, 中职招生, 一些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技工院校设置障碍, 全面封堵, 甚至于给中学校长、班主任下达硬性任务, 规定只能向系统内中职学校输送生源, 用行政命令来保护中职生源。另一方面, 高职招生没有把高级技工学校、技术学院和技师学院纳入统一招生范围, 公平的市场规则被破坏, 对技工院校来讲显然有失公允。

四、确立技工院校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理由及措施

随着国家对技能人才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技工院校的发展前景也日益广阔。目前, 全国技工院校每年招生近200万人, 全日制在校生总数已达近400万, 年培训量已超过400余万人, 并且这些数据正在不断提高。从历史到现实来看, 技工教育始终是一个完备的教育体系, 已成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工职业能力建设的主渠道, 在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理应受到重视, 而不是被削弱和受歧视。从评价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业率来看, 多年来, 全国技工院校平均就业率始终高达95.6%, 足以证明技工院校毕业生深受市场欢迎, 教育教学符合市场的需要。几年前, 大学生回炉读技校学技术成为新闻事件, 更从侧面证明了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主体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然而, 要想真正从根本上确立技工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认为,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国家要从办大职教的高度, 从上至下成立超越于部门权威之上的协调机构, 统筹规划职业教育资源, 将技工院校的招生统一纳入到职业院校招生范畴, 建立公平的市场规制。二是要在加强技工院校正规化建设的基础上, 明确技工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属性, 尽快建立分类评估标准, 畅通技工院校进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渠道, 逐步将高级技校、技术学院、技师学院纳入到高职院校范畴。三是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宏观政策进一步细化, 真正落到实处, 在毕业生待遇、教师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 让技工院校充分享受到政策规定的实惠。

参考文献

[1]徐丹丹.试论技工院校的职业教育[J].新一代, 2010, (2) .

技工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篇7

新课程标准, 把德育放在首位, 学校德育不是单一、孤立的模式, 而是和各学科教学相互整合、渗透于其中的, 尤其是语文。语文学科是母语教育, 跨度大, 基础深厚, 教学内容是我国儒家思想的精华。而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慢慢形成。语文教学以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为基础,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领会, 再去实践中检验, 最后达到质的飞跃, 学生也由此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潜移默化的受到道德教育, 这个过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做到“文道合一”。

长期以来, 在语文教学中, 只重视了工具性, 忽视了它的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特点人文性, 德育似乎成了工具性的陪衬。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的影响下, 以考试成绩定命运, 语文课堂上以“学习知识技能”为目标, 忽视了三维目标中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味地在课堂上进行机械传授, 使一篇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声情并茂的文章, 变得枯燥无味、黯然无光, 犹如一具干尸, 呈现在学生面前。显然, 德育和语文教学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 德育只成了口号。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体现素质教育, 强调教学过程德育化。《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德育教育在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又如何渗透呢?

一、提高语文素养

课程的核心和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 在技工学校, 我们的语文教师要真正肩负起学生德育工作的崇高使命。

1. 身正为范

“为人师表, 身正为范”, “其身正, 不令则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教师, 传道授业解惑, 必须是“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人, 正己方可化人。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师“四个一”的要求非常精粹, 他所提出的“一腔学问”是对语文教师渊博学识和丰厚的语文素养的概括, 道出了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广的文化底蕴。品行端正的语文教师,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是学生的人生楷模。

2. 关爱学生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时时处处把自己置于学生父母的角度, 用真诚、无私的爱心去教导他们、帮助他们。一个对学生没有真诚的爱心, 对他们的成长没有责任心的人, 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的。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 广博无私的爱心是人类最具有崇高价值的唯一情感, 也对任何非理性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彻底的摧毁力。

3. 技能精湛

教学技能精湛的语文老师, 肯定是博览全书, 积淀沉思, 更新自我。在教学实践中, 练就一身教艺, 立足讲台, 满怀爱心地从事语文教育。

二、选好渗透德育的方法

1. 在作品人物中渗透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学习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同时, 情感教育始终蕴含其中。

例如在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的《好雪片片》时, 我先引导学生领悟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 进而启发学生联系生活, 从这个流浪老人的身上, 理解了无论境况如何都不能失掉一个人的善良本性, 都要学会给他人以温暖的道理。又如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 效果奇佳。他本来识字不多, 但几十年游历各处, 又代写了无数封书信, 实际文化程度在几位教师中显得拔尖, 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他眼界开阔, 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容纳。更难能可贵的是, 他深察世故人情, 很能体谅人, 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一个为事业默默奉献的信客, 跃然纸上。这些人物的精神写照, 培养学生纯正良善的品行和诚信尽职的社会责任感, 也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指引了方向。再如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 爱钱如命, 贪婪、吝啬、虚伪, 他的典型形象, 给学生留下不同的感悟: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们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 还需要有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千万不可沦为金钱的奴隶。

2. 在诗歌意境中渗透

诗歌的世界就是情感的世界, 我们紧紧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条脉络去感受诗歌的意境。

例如在学习郭沫若的《炉中煤》时, 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年轻的女郎”是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青春焕发的祖国, “炉中煤”是比喻诗人熊熊燃烧的炉火般的爱国赤心。从而使学生领悟诗人对新生的祖国无比热爱和赤诚无私的奉献精神的同时,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 刻苦学习, 报效祖国的情思。

又如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出现了“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虹”、“梦”、“长蒿”、“星辉”等意象, 这些都是诗人珍藏在心灵深处的一份情感, 这些意象的虚与诗人心中情的实, 相映成趣, 一张一合, 无不流露出意象的张力。整首诗的节律与诗人情感的起落相契合, 全诗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 读罢余音缭绕。细细地再读这首诗, 慢慢地品:“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也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 在言语文字中渗透

《荀子·大略》中说:“人之于文学也, 犹玉之于琢磨也”。学生品读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课文, “浸淫其间, 身心如沐美泉, 浃髓沦肌”, 能够荡涤心灵深处的暗淡, 培养出高尚优美的心灵。例如在讲解李白的《行路难》时, 不仅要让学生领悟作者在中间四句, 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 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 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同时也要让他们理解“行路难”四个短句, 表现作者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全诗在大量感叹之后, 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 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 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 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让我们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感空间, 帮助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的内化, 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

4. 延伸语文课本内容渗透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 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的, 也没有什么目的。”我国的德育课程标准也对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了改革, 其着重强调德育的实践性、活动性, 即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时常鼓励学生广泛接触社会, 参与实践活动, 培养道德情操。比如做青年志愿者, 既能为他人和社会奉献自己, 又在志愿的过程中, 人生价值也得到提升, 思想品德得到培养, 精神世界得到净化。3月5日“学雷锋, 树新风”成为校园学习热潮, 语文教师正要借此机会, 组织学生参与到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 认识雷锋, 学习雷锋, 争做雷锋, 树立“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无限的事”的价值取向。又如在学习《中国, 水的困惑》时, 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实地考察, 使学生明白水污染的严重性, 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从而引导学生从我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养成良好的节水和保护环境的习惯, 知道作为一个地球人肩上应承担的责任。

上一篇:以情优教下一篇:110kV电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