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的分类教学

2024-09-28

技工学校的分类教学(精选10篇)

技工学校的分类教学 篇1

摘要:教学服务型大学是以本科教学为主, 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度进行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服务地方为宗旨, 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产出地方需要的应用性成果;大力开展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服务活动, 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分类,定位,教学服务型大学

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统计显示, 截止2010年, 我国共有各类高等学校2723所, 其中, 普通高校2358所 (含独立学院323所) , 成人高校为365所;本科院校1112所, 高职 (专科) 院校1246所;中央部门管理的高校为111所, 占4%, 其余高校管理权限都在地方, 占96%。数据表明我国已经拥有一个庞大、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 占绝大多数的地方高等学校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11年,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谈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问题时, 也表示如果每个省的高等教育全都办好了, 中国的高等教育就办好了。

我国教育部门曾根据特殊需要对高等学校作出过分类, 上世纪末, 研究者开始尝试从不同维度创建高等学校分类, 建立了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分类体系, 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行政行为和研究者的分类对我国高校分类的发展与完善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暴露出诸如分类笼统、依据不一致、类型覆盖不全、未能充分体现大学职能等一些局限性, 归根结底是不能真正体现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实力, 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高等学校呈现出的多样化、复杂化特征。同样, 颇具影响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分类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如其“教学型大学”就囊括了很大的一个群体。这一高等学校群体发展参差不齐, 层次复杂, 既有历史悠久、教学成熟、科研具备一定实力的, 也有一切尚不规范和成熟的新建本科, 既有地方高校, 也有民办教育等, 都千篇一律地定位为“教学型大学”, 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也违反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过度教育与学非所用势必成为定位的最大弊端。

一、教学服务型大学概念

2007年, 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首次提出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构想, 以本科教学为主, 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度进行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服务地方为宗旨, 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产出地方需要的应用性成果;大力开展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服务活动, 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

本文将教学服务型大学定义为:将全国大学 (不统计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 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 从大到小依次相加, 其中本科各专业第一名、研究生各二级学科第一名、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先行计算, 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 各个被加大学是教学服务型大学。这是根据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类型进行的定义, 目的是使教学服务型大学与其它类型构成统一的整体。

二、教学服务型大学内涵

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是以教学为中心, 以育人为根本, 以服务为宗旨, 坚持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通过强化服务功能, 构建起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服务型办学体系;通过服务的途径, 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这里的服务是对教学和科学研究大学职能的延伸。地方高校要真正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必须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思想, 确立教学服务型的办学类型定位, 为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提供最紧密、最直接、最有效地服务。这里的服务本位是指学校充分发挥大学各项职能, 将服务社会和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并以此来组织和配置校内资源。突出现代教育服务理念和服务本位思想, 是教育服务、服务科学和服务经济的集中体现。

三、教学服务型大学定位

1.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深入转型, 尤其是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 给地方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

教学服务型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与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的要求切实相吻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就首先要办让地方满意的教育。把学校的生长点牢牢建立在地方的基础上, 服务地方, 依靠地方, 依托地方, 深化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 主动面向市场, 树立竞争观念和服务社会意识, 才能实现服务社会与学校发展的良性互动, 才是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立身之本,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教学服务型大学要构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发挥区位优势,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认清自身发展的鲜明地域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以及服务的劣势性, 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 遵循蓝海战略 (1) , 瞄准地方需求, 差异发展, 找准服务社会与自身发展的“结合点”, 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一体化道路, 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强化服务地方意识、积极主动地融入地方发展是前提;科学合理定位、夯实自身实力是基础;构建有效的服务制度和机制是保障;搭建产学研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等提供多样性服务是途径;发挥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是关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本。从而在服务和贡献中巩固办学特色、强化办学特色, 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

2. 服务面向为地方发展服务。

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使命就是要与区域发展互融互通, 为地方培养大量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智力与科技服务、提供先进思想和文化是教学服务型大学定位的根本立足点。新增长理论认为, 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技术、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 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新增长理论揭示, 知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内生变量, 知识的积累取决于经济当事人用于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因此, 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坚持教学服务型大学类型定位, 有利于地方高等学校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坚持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 主动融入地方, 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反作用于教学服务型大学, 促进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一是有利于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二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学服务型大学特色化发展。三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3. 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为宗旨。

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差异较大, 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教学服务型大学人才培养定位应为“具有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人才”。在具体实践中, 可坚持差异发展, 遵循蓝海战略, 进一步细化为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教学服务型大学要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是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以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和社会、区域、企业的需求为标准, 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育人及德育教育功能, 全方位地设计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根据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等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措施。如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将研究成果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完善教学效果评估。下面列举两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就业与创业能力为主线, 由校内培养向校企合作培养并重模式转变, 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企联合, 深化校企合作“3+1”培养模式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以项目为载体, 以课程群为基础, 构建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校内与校外、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用”导“学”、以“用”促“学”,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完善评价机制, 突出以生为本, 把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评价的基本思想, 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及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机制等。

4. 科学研究与地方互融互通。

政府、企业、大学以市场需求为纽带联结起来, 从而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重螺旋 (2) 关系, 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随着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出现, 在一定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作为高深知识生产的制度性场所具有更高的价值。高等学校只有通过为政府、企业提供服务才能完整而全面地体现其服务内涵和服务精神, 也只有在为后两者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和提升自己, 实现双赢和多赢的局面。

在办学实践中, 可采取以下措施推进:第一, 教学服务型大学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推进科技工作转型, 强化“质量性、战略性、组织性和导向性”, 主动争取和挖掘科研项目, 积极承担高层次的科研课题, 把解决地方生产实际重大问题、紧迫问题作为学校科技工作的关键点和增长点。第二, 围绕国家、区域、行业战略, 建立融国内大企业、大学、大型研究所以及政府为一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的紧密融合, 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着力解决区域和行业重大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在高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第三, 通过科研课题来整合科研资源, 形成科研创新团队,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 打造科研品牌, 带动学科建设和队伍发展。第四, 科学研究逐步实现从个体自发服务为主向学校有组织的团队服务的转变;从单纯服务经济建设向全面服务社会发展转变;从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转变;从项目合作服务为主向长期战略合作服务转变, 着力解决国家、地方和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第五, 为地方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学校要通过组建专、兼咨询机构、开展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 为政府决策提供影响全局的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等咨询服务, 使政府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

5. 学科建设与地方紧密相连。

教学服务型大学可尝试以下措施深入推进:第一, 坚持差异发展, 分类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学科发展不均衡、水平参差不齐, 这种不均衡决定了发展战略的不均衡, 必须差异发展, 分类建设。如, 已对有博士点的学科, 要以博士项目建设为切入点, 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 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学科、优势学科, 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探索学科新增长点, 不断完善学科体系, 循序渐进地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第二, 坚持优势发展, 扶优扶特。由于资源有限, 教学服务型大学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力度, 重点建设一批体现地域特色的学科, 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的引领地位, 逐步实现“一般学科———学科特色———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发展转变。对已经形成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 要以特色创造优势, 使特色更强、优势更足。第三, 坚持交叉融合, 协调发展。为学科交叉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推进不同学科共同完成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 鼓励本学科、研究生主动向其他学科延伸等措施的制定是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当务之急。第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是遴选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决定着学科的发展。特色学科的形成是与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成就紧密联系的。因此,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或引进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科团队和学术梯队。不断优化团队的结构,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钻研精神, 这是保持学科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关键。此外还要坚持开放发展, 培养、引进、共享、聘用学科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第五,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包括实验室、研究所、试验场站、资料中心等, 目的是在区域内形成学科组织研究与内容研究一体化的辐射点。

6. 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地方需求。

教学服务型大学要积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 走出校园围墙, 关键是要打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第一, 树立教师主动服务意识。教师要主动走出“象牙塔”, 增强主动为地方服务的观念,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开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空间, 热爱地方, 融入地方, 积极致力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努力实现由教学型向研究型、服务型转变。这是大学职能演化的结果, 更是大学教师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要求。第二, 提升教师整体服务能力。实现一小部分人的科研向大多数人的服务转变, 提升学校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从个体自发服务为主向学校有组织的团队服务的转变;培养老师主动深入地方基层, 钻研地方需求, 以满足地方需要为己任。第三, 推进队伍转型, 学校中层干部要由管理型向研究型、服务型转变, 教师要由教书型向教学型、学术型、服务型转变, 专业技术人员要向服务型、学术型、技术型转变, 教辅队伍要向服务型、职业型、研究型转变, 工人要向服务型、技术型、技能型转变。第四, 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 提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如重点培养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较强凝聚力和协作精神的科技领军人才, 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学科后备带头人;实施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培养和适当引进具有海外学历、研修经历的教师;实施名校名企研修、挂职计划, 到国内名校名企盯学科、盯专业、盯课、挂职;实施高素质、高水平兼职教师计划, 聘请国内外专家、企业家、著名校友、政界人士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等。

7. 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发展。

一方面, 办学特色要体现服务地方, 以服务地方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以这个特色立校, 以这个特色强校。教学服务型大学服务地方发展就要研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难题, 研究政府和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 研究地方的资源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 研究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等等, 从而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要保持自身办学特色, 走出一条适应地方需要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举例来说:教学服务型大学学科的外延型发展难度较大, 加强内涵型发展成为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的最佳选择, 而大力扶持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大量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的培育都依赖于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因此, 学科的交叉融合自然就成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新学科生长点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 2007 (7)

[2].赵国刚.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4)

推动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 篇2

高校分类的不足

首先应当明确,我国的高校是有分类的。例如,《中国教育年鉴》就把高等教育学校分为研究生培养机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等,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又分别被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民族院校,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央部门所属、地方所属、民办等。我们的高考录取分一本、二本、三本,进一步还有一个“圈”理论,即中心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由内到外依次环绕着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中央部门直属高校、博士授予大学、硕士授予高校、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其他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都是分类,也都在实际地发挥着作用,只是我们感到存在问题而不太满意。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存在着一个结构,分类只是按规划者的意愿来划定这个结构,如著名的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因此,结构是客观的、分类主观的,结构是复杂的、分类是简单的,这才有分类怎么分都不尽人意,分类问题看似简单却总留有遗憾。

建国后,我们通过院系调整使高校走向了专门化道路,同时开展了重点高校建设,只是那时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专门人才,功能是单一的。改革开放后,我们恢复了重点高校制度,一批高校开始向“教育和科学研究”两个中心迈进。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之后的走向是通过“211”“985”工程促进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当前我们推动的是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可以说,上述过程中每一步的方向大概都是对的,但问题是高校的同质化现象一直存在,并且引发出与社会的适应性矛盾。这成为高校分类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国际视野看高校分类的缘起

出现高校分类的议题是因为大学发生了分化,高校彼此不一样了,已由单一的大学演变出大学、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机构,由单一的教学职能进化成教学、科研、服务多重职能。既要坚守大学精神,又要满足社会需求,还要实现特色发展,更要支撑国家战略,高等学校的使命、目标、办学、管理等出现了多样化。每所高校何去何从?分类发展成为解决之道。

当今学界公认,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大学。800多年来,传统大学经典的演进路径是: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早期的中世纪大学,教师按行会模式聚集在一起招收学生;之后,英国的牛津大学奠定了学院制模式的寄宿制基础,学生与教师学习、讨论、生活在一起;两百年前,德国的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把研究当作培养人才的手段;一百多年前,美国提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催发产生出密集研究型大学,研究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

另一支是应用型高校的产生与壮大。在17、18世纪,大学已不是一个好的词汇,它在教会的控制下不思进取、教条主义、普遍走向衰落,学术界称之为欧洲大学的“冰河期”。而社会是有需求的,于是出现了技术学校,慢慢地它们在德国进化成工业大学、在法国则为工程师学校,成为最精英的高等教育机构。此外,还有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城市大学(它们很多已成为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上世纪60年代以后建立起的德国高等专业学院和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十几年前瑞士整合建立起的应用科学大学,以及美国的专门学院、日本的高级专门学校、荷兰的应用技术大学、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等。

前面已简单提及我国高校的分类情况与发展脉络,其实真实状况更加复杂。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一流大学的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地方高教的发展,而市场体制的建立则加速了高校的分化。在那些中央直属高校向研究型大学、综合大学、特色高水平大学迈进的同时,一些地方院校提出了服务型、应用型、技术技能、行业特色、区域特点、创业型等新的发展思路,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但是,它们仍处于弱势而没有底气,各种评价还是指向论文数、学位点等貌似合理的层次指标,很难有大的突破。

分类目的促使教育满足社会

高校分类议题为什么备受关注?一是因为大学已走出象牙塔,高等教育已融入社会;二是因为高等教育的体量很大,毕业生就业压力在不断增加;三是高校的模式趋同,已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另外,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教育结构和质量的要求将会更高,高等教育已选择转向内涵式发展,多重转型的叠加将进一步考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因此,高校分类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落脚点应在人才培养上。而为了满足人才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就需要不一样,就需要有管理政策的差异,即所谓的分类管理。这才是事物的逻辑。

逻辑理解有误就会走偏。如狭隘认识分类管理,把分类仅仅当作行政便于管理的工具。当政府设定了“好”的学校标准、并优先提供资源时,不管其立意多么的好,其结果必然会出现各高校都朝政府鼓励的重点发展、向政府提出的标准靠齐的局面。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会反复出现“政府越引导特色发展、高校模式反而越趋同”的现象。例如,政府是最不乐见学校频频升格了,可“圈”理论现实存在,圈中心的北大、清华当然是最好的学校了,高校谁不想成为圈中心或离中心更近一些?因此升格冲动一直不断。错在学校身上,但板子却不能打在学校身上,因为“更上一层楼”是每个组织和个人正常的工作愿望。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让“好”的标准多元起来,以德国为例。上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开始提高,单纯利用已有大学的理论性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的特定需求,德国在1968年决定建立一种新型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n)。其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传统大学明显不同,人才培养规格指向岗位、技术和综合技能,开设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课程,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教师必须有五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等。由于适应了社会需求,该模式一创建就得到各方的认可,发展很快,迅速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第二大类。1998年,官方确定英文直译名为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以区别于原有的大学。endprint

金融危机后,为什么德国能够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是因为其强大的实体经济,更是因为其“双元制”的中职、应用型的高等专业学院、面向工业技术创新的工业大学和面向基础科学的综合大学所构成的强大教育支撑。如果将“创新”比喻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的话,那么“应用”就是维持其良性运行的血液。

从分类发展到体系建设

高等学校既有层次,又有类型,更有使命。当今,每个国家的高等学校都不再是单一的大学模式,而成为复杂多样的体系——由不同使命高校组成的体系。在全球竞争力评价中,教育体系满足国家经济竞争需要的能力即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分散治理的美国,逐步完善起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系统,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高校体系;强调等级的英国,在大众化过程中实行了双元模式,之后出现了牛津和剑桥等著名古典大学与城市大学、新大学、多科技术大学的共同繁荣;崇尚理性的德国,通过大学与高等专业学院两种模式的并进发展,为其制造精致产品的产业界持续注入经久不衰的创造力和实现力;浪漫情怀的法国,更是走了一条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工程师学校其社会地位甚至超过了综合大学。

以瑞士为例:在这个精致分权的小国里,10所州立大学坚守着古老大学的传统,如著名的巴塞尔大学成立于1460年;在距今160年左右的时候,成立了两所为国家的工业化服务的联邦理工学院,目前它们都已成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但模式依然明显不同于州立大学;从1995年起,瑞士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调整职业培训系统使之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并且建立了一个高等教育第二部门以作为传统大学架构的补充。此次改革历经10多年,将60多个规模较小的学院合并为七所区域性的“应用科学大学”,覆盖了瑞士各大地区,特别注重为所在的区域服务。此外瑞士还建立起两所私立的应用科学大学。瑞士高校与社会的契合,就像其钟表那样精准。

当前,我国需要从一流的大学建设转向一流的体系建设,以高校体系与社会的匹配性及体系内每所学校是否卓越为衡量标准。整个高等教育构成有机的系统,系统内各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不同,每所高校以自己的特色满足着不同的社会需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和志向选择心仪的学校,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能力和理想选择符合自己事业发展的学校。

技工学校的分类教学 篇3

一、对中小学档案分类的设想

由于学校档案是学校在各项工作形成的真实记录, 因此, 学校档案的分类必须根据学校档案的性质、内容、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本文根据学校档案形成的自身规律以及学校工作的职能和特点把学校档案分为党政工团队、教学业务、总务后勤三大类, 然后再根据每个大类各自的特点进而分别细分为党务工作类、校务工作类、工团队会工作类;教务工作类、教师业务类、学籍类;财会类、校产类、基建类、勤工俭学类。在三个大类中, 每个大类代表学校的一种职能或某一方面工作, 综合起来能全面反映学校以教学管理工作为主的全部内容。其中以主体为核心机构等与主体活动特点相应的分类方法, 沿用原文书档案的立卷原则。以客体为核心的大类 (如总务后勤类的基建工程类) 则根据客体的情况采用工程项目与客体及其活动特点相应的分类方法, 类似于原科技档案的立卷原则。值得注意的是, 教学业务档案作为一个大类从文书档案 (党政工团队会类) 中单列出来, 突出了学校档案工作为教学服务的指导思想。

二、各大类的主要内容

(一) 党政工团队会档案。

由于中小学党政工团队方面的文件材料数量有限, 但这些文件材料又不能截然分开, 因此把它们合在一起, 以利于统一管理。

1、党务工作类:

主要包括党的组织建设、支部工作及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反映党的组织建设状况的文件。包括党员花名册、党员年报表、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党内干部任免通知、关于党的组织发展的决定、批复以及本校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材料、党内处分材料等。

(2) 反映党支部工作情况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支部工作计划、总结、支部 (委) 大会记录、党费收缴存根及党的组织对校务工作所作出的领导、指导性决定、意见和建议、上级党委的文件及党内有保存价值的其它文件材料。

(3)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学校政治思想工作计划、措施、总结, 师生思想反映记录, 支部领导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讲话, 政工干部任免, 少先队辅导员的聘请, 班主任任命及班级工作计划、总结, 以及学生的思想性格分析等材料。

2、校务工作类:

主要包括上级来文、本校行政事务工作两个方面。

(1) 上级来文。包括上级常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发来的对本校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各种指示、批复、上级有关部门对本校干部的任免、人事处分对本校的表彰、处罚等文件材料。

(2) 校务行政工作方面。包括校务工作记录和会议记录, 学校各项工作计划、总结、决议、报告及校规、校纪和守则, 学校干部任免、机构设置、印章启用等相关的文件材料 (包括名册和统计报表) , 有关教职工的晋级、调薪、聘任、离退和调动材料, 校内先进集体、个人名单事迹, 学校各项中心工作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以及反映本校历史沿革, 大事记和反映本校重大活动的剪报、照片、录音、录像带材料。

3、工团队会工作类:

可分为教师工会和团队会两个方面。

(1) 教师工会方面。包括工会组织的各种会议记录、工作记录、会员发展情况、花名册、会费收支情况等文件材料, 及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学校形成的各种文件、决议、选举结果等。

(2) 团队会工作方面。包括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团、队、会组织发展状况、花名册、干部任免文件、各种会议记录和活动记录及工作奖罚、工作计划、总结及有关典型材料。

(二) 教学业务档案。

教学工作是中小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主要包括教务工作、教师业务、学籍管理三方面的内容。

1、教务工作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四个方面。

(1) 上级来文。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教学计划、专业和课程和设置、学校教学大纲及招生、教学质量抽查等方面的指示、规定、计划、方法等文件材料。

(2) 教务处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办法、规定、条例、守则等文件, 教务工作的统计报表、学校教师的课程安排及进程。小学还应包括普及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统计、学龄前儿童的登记、统计及普及小学教育的发展规划等。

(3) 教研究 (组) 的工作计划、总结、教研活动记录、分科教学改革计划、教学改革设计及论证、总结、典型情况分析、自编教材、讲义、辅导材料、教改实验教案、上级有关方面对教改实验的检查、验收结果等文件材料。

(4) 各科各类考试、竞赛题卷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有关考试情况的分析材料。

2、教师业务类:

主要包括教师教学的基本情况登记、教学鉴定、教学成绩登记、教师记录、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教师教改研究、实验方面的总结、论文;各类报纸、简报登载的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规律、学习兴趣及性格和性格培养的研究和调查记录;各类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等内容。有关教师的人事档案一直单独保存, 故此处从略。

3、学籍类:

主要包括新生花名册、新生登记表、学籍登记表、学生成绩册、学生学籍变更登记、毕业证存根、毕业生登记表,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表, 学生先进事迹材料, 学生奖惩情况, 身体检查记录以及学生特长、爱好等鉴定材料。

(三) 总务后勤档案。主要包括财会、校产、基建、勤工俭学四方面的内容。

1、财会类:

包括三方面的文件材料。

(1) 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种文件。

(2) 会计凭证、报表、帐簿等。包括学校经费收支帐、记帐凭证、收据存根、工资报表、银行存款帐、现金支出帐以及财务年度决算、其它经费年报表等。

(3) 财务审计等文件材料。

2、校产类:

主要包括学校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其它固定资产等方面的内容。

(1) 仪器设备。包括图样、图纸、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等技术性、凭证性文件材料, 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记录、设备改进、改装及报废等方面的文件和登记簿册, 以及实验室化学药剂使用情况记录、生物标本登记等。

(2) 图书资料。包括图书需求登记、库存登记、损毁登记和使用统计以及学校接受捐赠图书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3) 其它固定资产方面。包括桌椅凳床、办公用具、水电设施、体育设施、校办工厂、农场设施、食堂设备等购置、使用和维修记录。

3、基建类:

包括校舍拆迁、新建、维修等方面形成的申请、报告、批准文件、土地征用、搬迁民房补偿、工程概算、预算、决算等文件、基建经费等拨、收支文件、工程承建合同、协议书、基建勘测、设计、施工、竣工的有关资料、图纸、验收鉴定等材料。

4、勤工俭学类:

主要包括学校勤工俭学的计划、总结、活动记录, 典型活动分析, 学校在勤工俭学过程中与社会有关方面往来形成的合同、协议及其履行的记录文件, 学校在勤工俭学中形成的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勤工俭学的收支、结算、报表等文件材料。

三、该分类方法的特点

1、类别简明, 内容完整。本分类把成份多、内容复杂的学校档案全宗分成三个大类, 使得整个学校档案管理系统化、条理化。同时, 三大类中的每个大类中的每个大类又代表了学校工作的一种职能或一方面工作, 囊括了学校档案工作的全部内容, 体现了类别简明、内容完整、条块清楚的特点。目前在以手工检索为主的情况下,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查出所需材料, 提高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 从而提高利用职权档案的速度。

2、方向明确, 重点突出。本分类一改过去教学档案分散保管、各存自用的管理方法, 并把它从文书档案中分离出来, 单独组卷。这样, 既突出了中小学档案工作为教学服务的工作重点, 又坚持了中小学档案工作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方向。

3、兼容性大, 局限性小。实际上, 按主体活动特点分类的职能分类与按客体活动特点分类的工作项目分类并不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讲, 本文的分类也适用于按客体特点分类, 具有兼容性。所以在成份复杂, 既需要按主体特点, 也需要按客体特点分类的全宗内, 将它选作为一层次的分类方法比较适宜 (如总务后勤类) 。因为上位类对下位类具有制约作用, 上位类具有兼容性, 其下位类分类方法的选择余地就大, 不会受到局限。

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怎么看 篇4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许多单科性、多科性大学开始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一些高等学校通过自我扩张的方式,增加学科门类,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发展;另一些高等学校则通过合并办学的方式走向综合化。尤其是一些办学历史比较长的工科院校,纷纷设立理科、文科(含社会科学)学科门类和专业,以改变长期以来单科院校办学的传统和形象。

政策溯源

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要“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首次明确了高等学校分类标准重在学校分工。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指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进一步细化了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的目标。

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再次提及“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探索对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实行分类设置、评价、指导、评估、拨款制度。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将其建设成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第一次明确提出研究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这三种类型,从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角度说明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些都成为对全国高校进行分类的理论根据。

1952年我国高校分为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后,在高等学校分类中,“是否重点”一直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分类维度,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的二分法也一直得以沿用。

但是要注意的是,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的区别只是国家对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同,重点高校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或者重点学科、专业。

Tips:

我国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的历程大约经历了以下七个阶段:(1)“抓住重点,带动全局”办学方针的形成(1949~1953年);(2)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形成阶段(1954~1963年);(3)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确立阶段(1978~1981年);(4)将部分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点项目(1984~1985年);(5)在部分高等学校建立研究生院(1984、1986、2000年);(6)面向21世纪,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211工程”(1994年);(7)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1998年)。

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为什么如此强调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体系?

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是一个事关高等教育布局与高等学校定位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许多高等学校定位趋同、职能错位、盲目升格,造成特色不鲜明、资源配置浪费、社会适应性差,而且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为了更好地体现高等教育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需要制定科学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它能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对高校实行有效的分类管理,以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高校分类依据及标准

我国高等学校的几大分类标准

1.按照学科设置特点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分类是根据学科设置情况将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分为13类: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基本上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相对应。在此基础上,以学科数量的多少,又可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大学。

2.“建设重点高校”造成的分类

重点大学是我国一个特殊的高等学校群体,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高等学校类型。1952年我国高校分为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后,在高等学校分类中,“是否重点”一直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分类维度,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的二分法也一直得以沿用。但要注意的是,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的区别只是国家对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同,重点高校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或者学科、专业。

3.按科研的规模和研究生的比例进行分类

可将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专业型。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研制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中,确定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是: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按学校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总得分的61.8%(优选法的0.618)为止,各个被加到的大学就是研究型大学。除去已被确定为研究型的大学,对其余院校再次使用以上方法,确定出研究教学型大学,并以此类推确定出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

4.按人才培养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专业的人才不同的培养目标,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三种类型。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首次明确了这种分类方法。

此外,还有根据高等学校的隶属关系或管理权限,将高校分为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以举办主体为标准,将高等学校划分为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按办学层次划分,分为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等其他分类方法。

国际上对高等学校的主要分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各国高等院校的类型和层次日趋多样,高等教育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为便于认识和了解高等院校,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无论通过民间还是政府,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以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Tips:

University和College并不能详尽定义所有美国高等教育的形式。其他常用的代表大学的名称还包括:Institute, 如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大学),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大学)等;School,如Juilliard School(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Conservatory,泛指音乐类学院,如Peabody Conservatory of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皮迪亚音乐学院)。

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1975年、1997年制定并颁布了两个版本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这两个版本的区别是:前者注重层次,后者注重类型。在1997年的版本中,将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号为5),相当于中国高等教育的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为5A和5B两个类别。5A类是理论型的,按学科分设专业,相当于中国的普通高等教育;5B类是实用性、技术型的,相当于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5A又分为5A1和5A2。其中,5A1按学科分设专业,主要是为研究做准备的,一般学习年限为4年以上,并可获得第一级学位(学士学位)、第二级学位(硕士学位)证书,相当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型学士或学术型硕士,以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为目标;5A2按行业分设专业,主要为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也可延长至4年或更长,相当于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型学士或专业硕士,以培养工程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第二阶段(序号为6),相当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

2.美国高校的主流分类法

根据规模、颁发的学位与学制的不同,美国把高校分为社区学院、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

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通常为2年制,只颁发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这类学校的规模不大,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为学生转入4年制学士学位大学做准备,另一种提供专门领域的职业培训。

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是指专注于本科教育的大学,通常为4年制,以College结尾命名。它们被美国人认为是本科精英教育的典范。在这类大学里,班级规模小,教授专注本科教学,学生很早就参与项目研究,培养能力而非技能,这些都是文理学院的精髓。

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主要是指提供4年制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的大学,可以颁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一般情况下这类学校规模较大,包含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chool)、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College/School)及研究生院(Graduate College/School)等。教授多数专注于研究。很多大学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及其他教学设备,多数供进入专业课学习的学生使用。

3. “高等教育机构分类”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CFAT)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从本科生培养计划,研究生培养计划,学生类型、学制、规模等几个角度对高等院校进行分类。在2005版中,将高等院校分为副学士学位授予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大学、专业主导机构、部落学院6种基本类型。

4.英国“研究评估分类法”

1992年英国多科技术学院融入大学系统后,英国政府通过“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对所有高等教育机构一视同仁地提供教学经费。但在研究经费方面的拨款则是选择性的,具体办法是通过“研究评估作业”,根据研究绩效来确定高等院校的研究经费数额。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有什么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建立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这三种类型的高校分类体系,可以更好地对高等教育进行政策上的分类支持和分类管理。今后,国家可以通过对这三类高校采取计划、财政、评估等综合性调控政策,引导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转型发展,促使不同高校瞄准不同领域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在高等学校体系中赢得自己的独特地位,形成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还能实现高等教育资源上的分类配置:在科学研究中,让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情况有不同的侧重,有些专注于基础研究,有些可以侧重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在社会服务方面,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和途径。这三种高校类型的划分,不仅细化了高等教育内部的分工,使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为接下来我国高等学校的转型、实现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高等人才培养上的模块化。一直以来,在个人本位、知识本位、社会本位的价值观选择上,我们往往倾向于社会本位,而忽视个人本位,这是无益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际上,在高等教育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是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因此,此次建立的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这三种高校类别,是同时基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形成人才培养的不同模块。它既充分尊重了人的差异,使不同智力类型(不是智力水平)、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均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以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要。

此外,高校分类体系的建立,还能使高等学校评估体系更加合理化。以往,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被放在一个标准体系里评估,造成的结果是所有大学都根据所发表论文数、承担项目数、获奖成果、招生数等的多少来拼学校的声誉和排名,这种高校中的追求GDP现象,显然不利于各个高校对自身人才培养特色的发展。建立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这三种类型的分类体系后,有利于突破以往单一评价标准的局限,高等院校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类型提出富有个性的评估指标、具有相对差异的观测点及权重设置,最终使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布局结构得到合理优化。

在高等教育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是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因此,此次建立的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这三种高校类别,是同时基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对人才进行的区分。

它既充分尊重了人的差异,使不同智力类型(不是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的学生均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引导高校结合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要。

Tips:

技工学校的分类教学 篇5

一、对中小学档案分类的设想

学校档案的分类须根据学校档案的性质、内容、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本文根据学校档案形成的自身规律以及学校工作的职能和特点, 把学校档案分为党政工团队、教学业务、总务后勤三大类, 然后再根据每个大类各自的特点进而分别细分。在这三个大类中, 每个大类代表学校的一种职能或某一方面的工作, 综合起来能全面反映学校以教学管理工作为主的全部内容。其中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党政工团队类档案可依据文书档案整理规则进行立卷归档;总务后勤类档案根据专门档案管理规则进行立卷归档;教学业务档案作为一个大类从文书档案 (党政工团队类) 中单列出来, 突出了学校档案工作为教学服务的指导思想。

二、各大类档案的主要内容

1. 党政工团队类档案。

中小学党政工团队方面的文件材料数量有限, 但这些文件材料又不能截然分开, 因此把它们结合在一起, 以利于统一管理。这其中又分为三小类:一是党务工作类。其中包括反映党的组织建设状况的文件, 如党员名册、党内干部任免通知、关于党的组织发展的决定、批复以及本校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材料、党内处分材料等;反映党支部工作情况的文件材料, 如支部工作计划、总结、支部会议记录等;反映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材料, 如学校政治思想工作计划、措施、总结、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辅导等材料。二是校务工作类。其中包括上级来文, 如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发来的对本校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各种指示、批复等文件材料;校务行政工作方面, 如校务工作记录和会议记录, 校规、校纪和守则, 机构设置、印章启用等文件材料, 反映本校重大活动的照片、图片、录音、录像等材料。三是工会与团队会工作类。教师工会方面包括各种会议记录、工作记录、会员发展情况等;学生团队会工作方面包括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团、队、会组织发展状况、名册、干部任免文件等材料。

2. 教学业务类档案。教学工作是中小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务工作类档案。

和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及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指示、规定等文件材料;教务处文件, 如各种办法、规定、条例、守则等文件, 教务工作的统计报表、学校教师的课程安排及进程;教研组或年级组文件, 如工作计划、总结、教研活动记录, 教学改革计划、论证、情况分析, 自编教材、讲义、教改实验教案等文件材料;试卷文件, 如各科各类考试、竞赛题卷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有关考试情况的分析材料。二是教师业务类档案。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基本情况登记、教学鉴定、教学成绩登记;各类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等内容。三是学籍类档案。主要包括新生名册、学籍登记表、学生成绩册等材料。

3. 总务后勤类档案。

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财务类。包括财务管理和财务审计工作所形成的各种文件, 如会计凭证、报表、账簿等;二是校产类。主要包括学校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其他固定资产等方面的内容。三是基建类。包括校舍拆迁、新建等方面形成的申请、报告、批准文件、土地征用、搬迁民房补偿、工程概预算、决算等文件, 基建勘测、设计、施工竣工的有关资料、图纸、验收鉴定等材料。四是社会活动类。主要包括学校社会活动的计划、总结、活动记录, 典型活动分析等文件材料。

三、该分类方法的特点

1. 类别简明, 内容完整。

本分类把成分众多、内容复杂的学校档案全宗分成三个大类, 使得整个学校档案管理系统化、条理化。同时, 三大类中的每个大类又代表了学校工作的一种职能或一个方面的工作, 囊括了学校档案工作的全部内容, 体现了类别简明、内容完整、条块清楚的特点。

2. 方向明确, 重点突出。

本分类一改过去教学档案分散保管、各存自用的管理方法, 并把它从文书档案中分离出来, 单独组卷。这样, 既突出了中小学档案工作为教学服务的工作重点, 又坚持了中小学档案工作为教学服务的方向。

3. 兼容性大, 局限性小。

实际上按职能 (问题) 分类与按部门 (工作项目) 分类并不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讲, 本文的分类也适用于按部门分类, 具有兼容性。所以在成分复杂, 既需要按职能特点、也需按部门分类的全宗内, 本分类方法更具优势, 因为上位类对下位类具有制约作用, 上位类具有兼容性, 其下位类分类方法的选择余地就大, 不会受到局限。

4. 联系紧密, 形成整体。

学校德育中的榜样选择及其分类 篇6

一、从榜样选择的主体角度划分

1. 教育者的榜样选择

教育者的榜样选择是指在榜样教育中以教育者为主体进行的榜样选择。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影响的过程, 因此教育者的榜样选择应处于主导地位。我国传统的榜样教育中, 榜样选择基本上是由教育者去完成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毕竟不是同一思想水平和思想境界层面的主体, 他们作为矛盾双方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平衡的, 有主次之分。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决定和支配着教育活动的方向, 而受教育者作为参与者能动地影响着教育者作用的发挥和教育活动的效果。所以, 教育者的榜样选择往往体现的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学校环境中, 教育者的榜样选择不仅体现着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同时也体现着全人类的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2. 受教育者的榜样选择

受教育者的榜样选择是指在榜样教育中以受教育者为主体进行的榜样选择。受教育者的榜样选择是榜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具有如下特点: (1) 必然性: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先有对榜样的学习模仿, 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发展和创新。所以, 受教育者的榜样选择是一种必然的需求, 体现了必然性。 (2) 自主性: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每个人的道德水平不是天生的。面对形形色色的榜样, 受教育者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往往会选择优于己者、与己有相似点、对其有兴趣、权威推荐等类型的榜样, 以弥补自身缺点。 (3) 盲目性:受教育者的榜样选择体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 体现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性, 但受教育者的榜样选择在具有自主性的同时又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盲目性, 它需要教育者去引导。

3. 二者关系

教育者的榜样选择反映了集体对某种价值观的普遍倡导和引导, 而受教育者的榜样选择则体现出个体对某种思想和行为的价值认同。也就是说, 教育者的选择与受教育者的选择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同步的。甚而, 教育者的榜样选择与受教育者的榜样选择还会发生冲突。比如, 学校为学生树立的榜样往往与学生自主选择的榜样会在价值观上有所不同。所以, 我们在德育中进行榜样选择时, 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又要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接受心理, 促进二者和谐发展。

二、从榜样选择的客体角度划分

1. 榜样人物选择

(1) 教师。教师是“社会文明的母体”。在学校中,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 是最主要的教育者。因为教师是学生经常直接接触的人, 其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经常的与直接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论教师本人的道德修养如何, 在学生的心目中, 他们都被看作是榜样, 或者被认为应该是榜样。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 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2) 英雄模范。英雄模范是具有典范性的榜样。古今中外灿若星辰的英雄和伟人, 在他们身上, 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和传统美德的精华, 因而, 世世代代为人们所景仰、学习、仿效, 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激励、教育和启迪后人的作用。他们的永垂千古的精神, 是人类道德规范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践行的典范。英雄模范具有强大的文化整合功能, 能够统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价值观, 协调三者的一致利益, 最终形成教育合力。无论在学校、社会还是家庭, 人们谈论英雄, 仿效英雄, 不仅用来教育下一代, 也用来教育自己。即使到今天, 英雄模范依然是在一定条件下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魅力无穷的楷模。

(3) 身边优秀人物。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或许自身还有些不足, 然而就在他们平平常常的事迹中, 却蕴涵着可以升华为启发、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不平凡的思想精神境界。讲身边人、说身边事、向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在现代榜样教育的榜样选择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在他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 学生的认知力阶段和水平发展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状况关系密切。

(4) 党员干部。我们党是一个有7000余万党员的大党, 是领导着13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在战争年代, 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在和平建设时期, 哪里有困难, 哪里有艰险, 哪里就有一往无前、万难不屈的共产党员。活跃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各级党员干部, 是带领人民群众组织生产、建设家园、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领导力量, 是将人民群众联成一个整体的纽带和筋骨。在学校德育中, 选择优秀党员干部作榜样, 培养政治坚定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历来是我国榜样教育的重要内容。

(5) 文艺作品人物。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强烈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其中塑造的来自现实生活原形的正面典型及其感人事迹往往能够打动青少年学生, 甚至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教育和鼓舞了几代年轻人, 现在它以连续剧的形式又吸引了新一代青少年, 继续发挥着榜样教育的作用。

2. 榜样事例选择

榜样事例是指具有德育意义的先进事迹、新闻事件、格言、图片 (有学者认为格言, 图片等属于符号性榜样) 等。榜样事例突出“事”而不是“人”, 它突出的是某个事例, 而不是某个人。它是通过事去揭示具有先进品德的人, 通过事去教育人。比如舍己救人, 见义勇为, 拾金不昧的典型事例;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汶川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等民族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等名言警句均是可选的榜样事例。

三、从榜样选择的教育对象角度划分

1. 针对个体的榜样选择

这是针对某一个人而言的。针对个体的榜样选择要充分注意到个体受教育者的榜样需求, 对其个性心理、家庭环境、学习情况进行尽可能充分的调研, 并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心理接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榜样教育, 这样的榜样教育才是个体所需要的, 正如孔子所言要“因材施教”。

2. 针对群体的榜样选择

这是针对某一群人或整个社会而言的。进行这类榜样选择应考虑群体受教育者的榜样需求。因此, 在学校榜样教育中, 应捕捉学生的关心热点, 研究学生的榜样需求, 为全体或部分群体学生树立高、大、全式的榜样。正如毛泽东同志这样解释选择雷锋作群体榜样的原因:“学习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件先进事迹, 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 而是要学习他的好思想, 好作风, 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的做好事, 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但普通干部、群众需学雷锋, 领导干部需带头学, 才能形成好风气。”这样的群体性榜样恰恰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需求。

3. 群体和个体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针对群体的榜样选择与针对个体的榜样选择同样体现了这一关系。榜样的选择和学习表达了受教育者的榜样需求, 即对某种思想或行为的价值认同。群体和个体的榜样需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 教育者进行榜样选择时, 既要考虑群体的榜样的共性需求, 作针对群体 (社会) 的榜样选择, 又要考虑个体的榜样的个性需求, 作针对个体的榜样选择, 真正做到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刘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三角形模型解析.学术论坛, 2004 (6) .

[3]刘全聚.“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前前后后.中国教育报, 2006-03-06 (9) .

[4]朱本.榜样与榜样教育.教育研究, 1994 (3) .

[5]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6]杨晓非.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典型的选用.思想教育研究, 2000 (1) .

技工学校的分类教学 篇7

一、政策风险的基本含义

“ 政策风险” 一般用于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 机构)的经营决策分析,指国家政策变化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投资和其他经营活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经营决策的微观分析工具。 事实上,这种对单个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机构)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思想,同样可用于国家(政府)等行为主体。在这个意义上,“政策风险”作为公共政策的宏观分析工具,是指某项公共政策的实施或变化对国家(政府)、社会、行业等社会主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文即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政策风险”的概念。

就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而言,“政策风险”为不可分散的系统性风险,其有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程度和范围上与相应的政策对应,政策层级越高,政策风险越大。 对理性的决策者而言,国家重大政策选择其风险和预期效益应该相当,即只有在预期政策实施或变化有可能产生较大(巨大)的效益时,承担较大的政策风险才是合理的。

二、分类管理对民办教育的影响

对民办学校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实施分类管理(以下简称分类管理)的政策风险,指由于实施该项政策对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有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它们是分类管理对民办教育整体影响的组成部分。

1. 对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影响。 按拟议中的“国家方案”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要求举办者在办学期间不取得办学收益,并且在学校终止办学时放弃对出资的所有权,这将使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完全丧失经济利益的激励。 与目前《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学校按“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与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分类体系比较,分类管理的“国家方案” 将使民间资金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抑制。与此同时,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拟议中的 “国家方案”不但使举办者的财产权利得到保障,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使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主要是定价权、招生权和其他办学自主权)得到扩张。此消彼长的结果,分类管理的“国家方案”如果得到实施,民间资金将更倾向于选择营利性民办学校。

在浙江省温州试验区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中,前后两批试点学校共400多所,其中约100所选择营利性民办学校,但绝大多数为培训机构,学前和中小学只有20所。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结果是举办者在“温州方案”制度环境中的选择。“温州方案”的具体制度安排包括举办者在学校存续期间可以取得合理回报、清算后如果有资产结余,学校可以收回原始出资并以奖励形式分享部分办学结余。 在“国家方案”取消了上述所有激励因素后,举办者会如何选择, 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调查。但在浙江省试点方案制定过程中的调查结果表明,没有民办学校实际出资的举办者愿意放弃对出资的所有权。

2. 分类管理对民办学校教师和校长的影响。 按照“国家方案”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区别扶持的政策思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将得到更多公共财政支持和享有更多公共资源,学校运行的政策环境更加确定,教师的工作环境也更加稳定。因此,如果没有其他激励因素,教师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之间将会倾向于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同理,由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对举办者缺乏经济利益的激励, 也使校长更有可能不受举办者干预地行使办学自主权,如果没有其他激励因素,校长也会倾向于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按照同样的逻辑,教师和校长更应该选择公办学校而不是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这个推理事实上已经被近年来民办学校教师向公办学校回流的普遍现象证实或部分证实。 另一方面,营利性民办学校因纳税增加了办学成本,又因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竞争公共资源时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而减少了收入,很难为教师提供更高的薪酬水平。因此,如果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能为教师和校长提供相对公办学校更高的薪酬水平,或者为校长提供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以后将更难吸引有竞争力的教师和校长。

3. 分类管理对民办学校学生的影响。 根据拟议中的“国家方案”,实施分类管理后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政策环境和办学行为上都更接近公办学校,而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法人属性和办学行为上都更接近企业,由此导致在营利性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在权利保障和学籍管理等诸多问题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相关配套政策出台并被认可之前,就读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学生身份在社会认同方面将面临心理压力,这种不确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家长)更倾向于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4. 分类管理对不同阶段民办学校的影响。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不同阶段的民办学校虽然具有同样的法律身份,但由于投资规模、投资主体和学校运行方式的差异,分类管理将对它们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阶段。 2014年我国民办幼儿园的平均规模为152人[2],据不完全调查,该规模的幼儿园全年结余在10万~20万元人民币之间, 规模再小的幼儿园全年结余甚至少于10万元, 举办者通常将其视为家庭生活来源。 规模越小的幼儿园,作为举办者生活来源的属性就越明显。 在分类管理中,这一类小规模幼儿园如果选择成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但在资产归属上将陷于僵局,而且无法承担作为举办者生活来源的职能,因此,实施“国家方案”结果必定导致小规模民办幼儿园大部分将会选择营利性民办学校, 其他幼儿园为规避资产归属的不确定性也更倾向于选择营利性民办学校。

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对优势在民办教育各阶段中最为明显,特别是初中学校,作为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的代表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2014年,全国民办小学5681所,在校学生674.14万人,校均规模1187人,是全国小学校均规模平均水平469人的2.5倍;全国民办初中4743所,在校学生487万人,校均规模1027人,高于全国初中校均规模平均水平834人的23%[2]。 自1994年有民办教育统计数据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在校学生人数持续增长,近十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更是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大幅减少30%的背景下,逆势增长120%。 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随着公办学校教师工资的持续上涨,民办学校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对而言,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更有利于保持竞争优势,但按“国家方案”,举办者必须放弃对学校出资的财产所有权; 选择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虽然可以避免丧失对学校出资的财产所有权并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但扶持政策的减弱, 税负的增加和社会的观念抵制等影响都将削弱民办学校的竞争优势。 典型调查显示[3],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在面临上述两难选择时,很有可能选择终止办学。

在高中教育阶段。 由于资源约束和政策限制,民办学校总体竞争力不如公办学校。单纯从保持学校竞争力而言,举办者应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放弃对学校出资所有权的代价将使举办者面临两难选择。 中等职业学校在整体上是民办教育中办学最艰难的群体。 2014年, 全国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343所,比2008年高点时的学校数3234所减少891所,减幅为28%;学生数189.57万人, 比2009年高点时的学生数318.1万人减少128.53万人,减幅为39%,是民办教育中唯一的学校数和学生数双下降的学校群体[2]。 在分类管理中,中等职业学校面临与普通高中一样的选择难题,但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本身需要更多地适应市场的信号,因此,如果他们无法从政府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举办者将更倾向于选择营利性民办学校。

在高等教育阶段。 无论是办学实力还是学校品牌,民办高校整体上与公办高校相比差距明显。 与其他各个阶段的民办学校相比,民办高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校总资产数额庞大,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和相关统计数据推算,民办普通高校校均总资产在五个亿以上[4]。 在分类管理中,举办者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意味着要放弃巨额财产所有权,但如果选择营利性民办学校,不但教师和学生是否能接受学校的企业法人身份是一个未知数,而且还将面临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巨额支出和大幅增加纳税成本。这对举办者来说,无论如何选择都是个难题。

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中,按“国家方案”实施分类管理,影响相对确定的对象是非学历培训机构。 他们目前已经充分市场化,并且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民办学校身份而获得政策优惠,分类管理的实施可以使他们名正言顺地提供市场化的教育服务并谋求经济利益。

三、分类管理对民办教育发展的风险

根据上面的分析,“国家方案”在制度设计上的非营利倾向,虽然符合理论的纯洁性与所谓非营利组织认定标准的“国际惯例”,但却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 现实国情以及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脱节,由此必然面临以下三大问题与挑战:第一,民办学校举办者的“两难”选择与超预期退出风险;第二,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制度建设空白与发展环境恶化风险; 第三,地方试点与“国家方案”冲突风险。在“国家方案”实施以前, 如果对以上问题没有系统的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将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四、政策建议

国家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用意在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使民办教育真正发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的战略作用[1]。 为实现上述战略意图,通过分类管理需要具体实现以下政策目标:第一,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兴办教育;第二,全面提升民办学校办学质量;第三,更好地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基于上面的分析,由于除非学历培训机构以外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无论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都将面临明确的利益减损的困扰,如果在“国家方案”的实施中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政策引导,国家希望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兴办教育的愿望极有可能落空;同时,由于缺乏产权激励的政策环境,举办者改善办学条件的动力会下降,办学自主权也难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进而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最后,极有可能出现“有市场活力的学校得不到政府扶持和获得政府支持的学校缺乏市场活力”的尴尬局面,导致分类管理走向事与愿违的结局。

为防止和控制上述不利结果的发生,建议进行以下的政策调整:

1. 调整“国家方案”中关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界定标准,充分吸纳“温州试点”的实践成果,为民办学校出资人(举办者)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提供合理与合适的产权激励,最低限度应允许举办者在学校终止时拥有收回对民办学校原始出资的权利(在学校清算后尚有结余资产的前提下)。

2. 如果决策机构坚持非营利组织界定的 “国际惯例”, 建议放宽对举办者转让学校办学权时的对价限制,构建使举办者经济利益与学校教育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激励相容”机制。

3. 在浙江或其他合适区域开展以 “国家方案”为基本政策框架的分类管理试点,至少在全国范围内对 “国家方案”的合理性与可接受性开展广泛的调研,避免发生重大决策失误。

4. 抓紧制定营利性民办学校的配套政策, 特别是在教师与学生权利保障、资产清算与过户、税收优惠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增强分类管理政策在实施中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10-01]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508/t20150811_199589.html.

[3]方建锋.民办学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24).

中职学校学生工作分类浅析 篇8

一、规范性工作

所谓规范性工作, 其实就是学校正常的生活、管理和教学秩序的规范化, 是学生工作的主体和基础, 也是学生养成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根本。其强调学校规范有序的管理模式, 教职员工的师范效应,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绝不能随意, 因而它强调岗位职责, 讲求原则性, 要有程序化的处理方式。因为有着统一性的要求, 因而要以制度为基础进行程序性的“工业化”管理, 学校各方面必须“照章办事”、“循规蹈矩”, 系统地落实既定的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 强调工作和要求的规范、统一、具体、细致, 落实者岗位责任必须明确, 执行严谨, 不可马虎, 不能有丝毫懈怠。就日常工作而言, 其包括严格的学籍管理, 成熟的教学管理, 细致的安全管理, 呕心沥血的班主任工作, 负责的值班值周管理, 健康有效的学生会工作, 积极负责的班委会、团支部工作, 细致耐心的宿务管理等等, 这对校正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普遍缺乏服从理念、规范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偶然性问题

亦即随机性问题, 是指中职学生中随时出现的有违常规的思想和行为, 其在学生群体中是广泛存在的, 是规范性工作的辅助和强化, 虽然小, 但却往往是规范性工作的助推器, 处理不及时易引发突发性事件。要求管理者谁碰到谁处理, 无严格责任界限, 但强调现场责任, 学校各职能部门、职工与学生都是参与者。这就要求教职工要有相当的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通过人性化的关爱去感染和感动学生, 改变和巩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思想和行为, 这是一种为人师表的自然体现过程, 也是一种亲情和爱心的发扬, 强调“随遇而安”, 让学生时时能享受到人性的关怀, 社会的温情, 培养和巩固爱心增长点, 并让它发芽成长。

三、突发性事件

意指学校或学生中因为认识和情绪上的偶然性出现的互伤或自伤行为。一般指特殊或恶性事件, 包括精神、身体、财产和经济上的伤害。这在学校当中时有发生, 但对个体来讲确属偶然, 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很难调和, 甚至酿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事后却又幡然悔悟。这种状况肯定是和学校有关制度甚至法律相违的, 当然法律上的后果另当别论, 但在学校处理要求上却是要认真考虑的, 简单的照章办事往往适得其反, 尽管在处理上这样做, 但作为学校或老师来讲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且好像是合情合理的, 但却在很大程度上让学校的教育职能和老师的天职在此停滞, 变得近乎残酷无情。从这个意义上讲, 笔者觉得在学校教育中照章办事应局限于规范性工作的范畴, 对于突发性事件应另当别论, 要特殊处理, 特别是后续处理更是不可或缺, 因为事情本身已在学生的心理、身体或经济上产生了相当的结果, 此时作为学生来讲, 最需要的是安慰和调整, 需要温暖和帮助, 作为学校和老师如果铁面无私、努力维护学校制度所谓的严肃性无疑于落井下石, 客观上是一种假教育。国家明令中小学校不能开除学生, 我想原因就在于此。当然这一问题也有很大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那就是学校教育所面对的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太大, 有些时候甚至让学校“倾家荡产”。可以说是苛刻的社会和家庭促成了苛刻的有违学生天性的教育, 这是全社会的悲哀, 它甚至影响到某些学校规范性工作的不近人情和缺乏人性, 主要反映在学校制度的制定和一些规范性要求上, 也使老师在一些随机性问题上绕得很远,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以求自保, 形成了师生情感疏离的现实。

这类事情短期影响较大, 局部破坏性强, 但却是特殊个体教育的切入点, 处理得好有事半功倍之效。要有最快的处理方式, 上报要及时, 在符合大原则的前提下, 以稳定事态为主, 但事件责任划分必须明确, 让当事人尽快认识到错误所在。各职能部门、岗位和班主任实时监控, 信息畅通, 反应灵敏, 协调配合, 果断处理。班主任负责事后思想工作, 必须及时才能有效, 才能立竿见影。

四、方向性工作

这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高境界, 也是校风和学风要求下的学生生活的氛围创造, 它建立在规范性工作的基础上, 却又极力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自主性行为, 培养学生张扬、积极的个性, 并引导其沿着成人、成才的方向迈进, 是学校要着力发扬光大的, 也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一项学校工作方式。但我们的大多数学校却在规范性工作中挖沟筑垒, 构建稳固的“工厂化教育基地”, 无暇顾及这一开放的富有活力的, 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积极意义的领地,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软肋”。

应该说方向性工作是学生工作的活力区域所在, 可让学校教育品位提升, 体现大教育理念。学校应着眼于创设校园软硬件环境, 广泛利用相关媒体发布信息, 通过各种有益活动引导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的整体走向, 构筑特色校园,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意识。在具体实施中围绕学校发展大局, 各职能部门提出总体工作思路, 创设软硬件环境, 体现宏观导向性、前瞻性, 发挥学生自治组织和社团功能, 以“安居”促“乐业”。

写作教学的分类教学 篇9

[关键词]优良型;中间型;后进型;优秀型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优秀型

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坚持勤写日记。然后我把他们写得好的作文或日記及时推荐给学校文学社发表,同时还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们来共同欣赏其写得精彩之处。这样,不但有力地激发了该生的写作兴趣,还使他对写作过程的成功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他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外,我用的这种成功鼓励法并不集中在一个优秀生身上,这次鼓励了甲,下次则鼓励乙,再下次则鼓励丙……这样就把这些尖子引入了竞争之中,促使这些写作尖子的水平不断提高。曾经有好几个学生升学后成了高一级学校文学社的主要负责人。2000年春季,我所教的初一的几个学生竞无师自通的写出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议论文来,叫我校的许多老师惊讶不已。这些正是我对优秀型学生采用了上面两种写作教学方法的结果。

二、优良型

这类学生在班内稍多一些,他们混杂在写作水平中间的学生里面,由于没有受到语文老师的重视而未露头角。每逢新学年初,我抓住学生们都喜欢在新老师面前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全班同学都写日记、写作文给老师批改,因而很快就发现这类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我用培养优秀生的同样方法来培养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勤写日记、认真写好每次作文,指导他们去涉猎课外读物,有意识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等,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2001年春季,我校举行了作文比赛,要求每班选出三名代表参加,在初二年级二十一名选手中,选前十名进行奖励,结果我派出的六名选手全部获奖,分别排在第二、三、四、六、七、十名的位置,在这些学生中,有二名是新培养出来的新秀。这一事实说明,语文老师发现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是何等重要。我认为对优良型学生的培养,关键是善于发现班内的写作人才,否则语文老师会像无知的“饲马者”那样,面对着有培养的人才而说没人才可培养。

三、中间型

这类学生占班内一半以上,他们怕写作文,一到作文时就往往拿作文书来移植。我曾用下水作文来引导学生写作,结果大多数人都依葫芦画瓢,不但照搬下水作文中的语言词汇和题材,还有许多句子出现语病。这与那些一、二类学生的作文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优秀生作文不但不模仿,而且句子流利、词汇丰富、语意连贯,还能写出真情实感。我反复琢磨制约这类中间型学生写作难以进步的原因,原来是这类学生平时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因而阅读能力低下,词汇积累少,视野狭窄。我曾在初二学生中多次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结果有过半的学生不敢参加,这类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得真叫人不敢相信。针对这些问题,我一方面组织他们学写日记,一方面教导他们要主动去涉猎课外读物,并组织他们参加背诵诗歌比赛、查字典比赛、剪报比赛,平时的作文批改则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这类学生的写作才稍有提高。我深深体会到;这类学生的写作教学的收效期实在大长,老师们往往辛苦了半年、一年,还收效甚微,非有二年、三年的连续工作不能根除这类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而山区中学不跟班教学的模式,又把这一大部分学生推进了写作教学被遗忘了的角落,这正是造成山区中学的学生写作水平特别低下的原因之一。

四、后进型

这类学生占班内学生的20%左右,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群体。他们阅读能力较低,积累的词语很少,大多懒惰、自卑,平时连背一首诗、写一篇日记也不肯做。对这类学生,我便主动地亲近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从背诵、默写一首诗开始,使他们慢慢地从懒惰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对学习写作渐渐有了一些欲望。我把他们的写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点上,教他们从每天学造句、写一篇日记或抄一首短诗开始,只要他们肯认真去做,有一点进步,我就肯定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写作的信心。经我的长期努力,也曾转化了不少这类型学生。在转化这种低下型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又影响了班内写作水平中间的大多类同学,他们会感到既被优秀生所压抑,又被后进生所追赶的压力,因而产生一定要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

技工学校的分类教学 篇10

在2014 年9 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后国务院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出了若干新政策。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笔者大胆设想,对民办学校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创新,以使民办学校稳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立民办学校具有高、中、低档缴费基数选择权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

《 决定 》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 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 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 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单位“五险”缴费比例合计为32.1%,个人“三险”缴费比例合计为10.2%,如果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负担过重,难以持续。

公办学校采用财政预算制度,学校预算社会保险费后由中央财政或者地方财政拨付。 而民办学校主要靠自筹经费,如果强制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负担过重。 那么,民办学校如何降低成本呢? 可能雇用更多兼职人员或者干脆外包, 有些难以保证效果;可能想涨工资而不敢涨,只是通过课题经费、骨干等奖励提高部分工作人员的收入,使得大部分工作人员因物价提高而相对收入下降,导致可能因工资低招不到理想人才或者人才外流。 如果涨工资,个人在心理上就很难接受其再降下来。 一涨工资,就意味着还有超过50%、甚至超过60%的社会保障等附加成本要支出,其中除了住房公积金能使工作人员直接受益外,其他的支出,至少近期不能看到其收益。 如果民办学校没有足够的可持续的经费来源,涨了工资,被强制负担了社会保险,可能后果将更加严重。 民办学校可能因无法负担过重的成本,而被迫裁员,甚至破产,被迫停业,使得大量学生失学、工作人员失业,增加了社会负担。 民办学校因各种原因停办的很多,其中经费不足是其停业的重要原因。

民办学校属于公益性的单位,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培训机构, 而民办教育在教育整体格局中占有重要比重, 民办学校在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当然希望政府对民办学校的社会保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如果不能,我们期望立法机关和执法部门对待民办学校的社会保险问题应该有特殊的政策倾斜, 授予民办学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问题上有一定的选择权, 民办学校在不低于当地最低社会保险的前提下, 降低民办学校在社会保险问题上的资金成本和法律风险。

北京城镇居民, 在户口所在区的人才流动中心或者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办理个人存档,并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人,即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北京市个人委托存档的灵活就业人员2015 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时,个人可选择三个档次作为缴费基数, 分别为北京市2014 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高档)、60%(中档)和40%(低档),即6 463 元、3 878 元和2 585 元; 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2014 年月平均工资的70%, 即4 524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逐年随社会平均工资调整。 存档人员需选择一家银行(如北京银行) 作为社会保险的缴费银行,并持与该银行签订的社会保险扣缴协议,与存档人才流动中心签订社会保险代办协议即可。 这种方法非常好,灵活、便捷,授予参保人员一定的选择权,解决了一大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便民、利民的好政策,也正是这惠民的灵活创新政策引发了我们对民办学校负担过重的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2014 年度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7 560 元、 月平均工资为6 463元。缴费基数上限按照北京市2014 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确定,最高不超过19 389 元;参加养老和失业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下限按照北京市2014 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确定,最低不低于2 585 元;参加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职工, 缴费基数下限按照北京市2014 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低不低于3 878 元。

在这个法律框架内,本文借鉴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提出建立民办学校具有高、中、低档缴费基数选择权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方案, 以引起立法机关和执法部门对民办学校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 希望能充分考虑民办学校经费上的特殊困难, 改革有关民办学校的社会保障制度。

本文以民办学校8 000 元工资为例, 分别以高档8 000 元(工资的100%)、中档4 800 元( 工资的60% )、低档3 200 元(工资的40%), 作为2015 年“五险”的缴费基数。 如果低于2 585 元的,按2 585 元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如果低于3 878 元的,按3 878 元作为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 即保证缴费基数不低于北京市规定的北京城镇职工社保险缴费基数。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逐年随社会平均工资调整。本文拟定2015 年北京市民办学校城镇职工高、中、低档的基本社会保险缴纳方案(见下页表1、表2,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可供单位和其工作人员选择。 其他地区民办学校可根据当地最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调整可供选择的社会保险缴费方案。 如果单位与其工作人员达成协议, 在合同期内的, 签订社会保险问题的相关补充条款; 如果需要签订或者续签聘用合同、劳动合同的,在合同内另加社会保险问题的相关条款。

二、 建立民办学校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职业年金制度

《决定 》要求, 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 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职业年金的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

据调研,目前大部分民办学校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低于公办学校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 公办学校为其工作人员建有职业年金,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将来民办学校工作人员退休后,其退休工资因缺少职业年金部分,又拉大了与公办学校退休人员退休待遇的差距。 显然,这种局面不利于民办学校引进高端人才, 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当然就更不利于民办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此, 本文建议民办学校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 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民办学校所建立的职业年金, 可以在原单位专款专用管理、发放,也可以交由第三方信托管理、发放,同时民办学校应当成立职业年金监督委员会, 负责监督民办学校所建职业年金的管理和使用。

以8 000 元工资为例, 单位应当按640 元(8 000×8%)缴费,个人应当按320 元(8 000×4%)缴费。 民办学校在原来已经很重的社会保障成本上,又增加了一个保障或者说是负担。 如果“建立民办学校具有高、中、低档缴费基数选择权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议被采纳,从表1、表2 中可以看出,如果选择中档,与高档相比,单位可以节约成本1 028 元(2 568-1 540),个人可以节约成本326 元(819 -493);如果选择低档,与高档相比,单位可以节约成本1 465 元(2 568-1 103), 个人可以节约成本476 元(819-343)。 可见, 节约的成本, 足够用来为在职人员建立职业年金,除此之外,还可以作为如涨工资的一部分经费补充。

三、 建立民办学校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 五险一金” 中的 “ 五险” 和 “ 一金”强制程度不同。 单位基本上都给其工作人员缴纳了“五险”,但还有不少单位没有给工作人员缴纳住房公积金;灵活就业人员,也只是要求缴纳“三险”,而没有要求缴纳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中的“五险”和“一金”缴费基数也可以不同。 机关事业单位在“五险”视同缴费期间,也为其工作人员缴纳了住房公积金;有的单位按当地最低缴费基数缴纳了“五险”,但按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缴纳了住房公积金。

本文提出建立民办学校具有高、中、 低档缴费基数选择权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 并不希望民办学校以降低“五险”缴费基数作为降低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的理由, 而应当建立由单位按工作人员工资的12%缴纳和按个人工资的12%代扣代缴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上一篇:创新、创业、创一流下一篇:探究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