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生态健康

2024-05-26

信息生态健康(精选9篇)

信息生态健康 篇1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以马歇尔·麦克卢汉、拉斐尔·卡普罗、马斯·达文波特和劳伦斯·普鲁萨克等人为代表的信息生态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并迅速传播[1], 比肩接踵的信息生态问题研究悄然兴起并很快成为理论家们的“兴奋灶”。特别是在微观信息生态方面, 诸如信息技术生态、媒介生态、信息产业生态等方面, 形成了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当学者们研究社会信息生态结构问题时, 发现“信息——人——环境”之间也存在一个具有类生物性的复杂有机系统, 没有一组独一无二的环境因素可以完全决定和解释社会信息的流动与管理过程, 其更多体现的是一个组分多样、结构纷杂, 涉及许多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及结果。现阶段, 国内对于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基本上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同时, 也有一些学者致力于这方面问题的定量研究, 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建构, 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途径来解决信息道德环境问题, 规范信息生态基本内容。然而, 对于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明显滞后, 相关研究成果颇为少见。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提出, 为研究信息生态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研究者可以应用生态系统健康的思维和方法综合统筹地分析问题, 初步形成一个可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特征去发现、探索、归纳、总结和优化信息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 并依据健康评价指标标准来重新考察、评价信息生态系统的绩效水平。

2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概念界定

2.1 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

作为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 系统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并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一定地域中生物与生物, 生物与环境之间组成的功能单位便是一个生态系统。事实上, 自然界正是各种性质迥异、结构有别的生态系统之间衔接融通、互动耦合的集合体[2]。现代社会生态理论认为, 人类社会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功能整体, 是一个以人为主体, 各种生态系统持续互动的有机组织体, 也是一个充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生态系统。按照人的主体地位, 社会生态系统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 (Micro system) 、中观系统 (Mezzo system) 和宏观系统 (Macro system) 。微观系统是指处于社会生态环境中的单个个体;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体, 包括家庭、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是指比小规模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 包括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3]这三种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并总是处于多维互动的情境中。无论是以“单个个体”为要件的微观系统, 还是以“小规模群体”为内核的中观系统, 或是以“大规模组织”为中心的宏观系统, 其正常运作都离不开相关信息的有效组织与系统管理。

2.2 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生态意蕴

信息管理是社会组织最基本的行为表现, 是组织内部结构层次之间联结、互动的核心纽带。从构成环节上看, 现代信息管理包括信息进入、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互嵌、信息共享和信息输出等。从内部构成要素上看, 现代信息管理包括人、信息资源、计算机、信息网络与通讯技术、信息设备与设施、目标、制度规范以及特定的办公场所等。从外部环境上看, 存在许多与信息管理相联系的环境因子, 既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性因子, 也有信息提供者、竞争者、合作者等主体性因子。每一个环境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对信息管理的计划制定、组织设计、实施运作和控制安排产生影响。多数环境因子并不是外在于信息管理的过程、环节而独立存在, 而是广泛渗透在信息管理的整个过程, 与信息管理的内部构成要素共同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关系结构、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的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倡导从“以满足信息管理目标为发展导向”和“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为优化方向”两个方面, 进行组织与内外环境的信息交流、沟通, 构建信息人、信息资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系, 强调现代信息管理内部结构的整合应该与外部环境影响因子整合有机联系起来。

2.3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

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丰富的构成要素与复杂的结构关系形成的不同组分、关系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结合信息生态管理的特点, 可以将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描述性地定义为:信息生态系统在其运作和发展过程中, 对内逐渐形成了合理的构成要素、稳定的结构关系和高效的功能机制, 对外能够不断与外部环境实现物质流动、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为个体、组织和社会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可以从多方面得到阐释:

(1) 多元的构成要素。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并非是某个构成要素功能表现的结果外化, 而是诸多构成要素内在本质力量均衡协调的结果体现。

(2) 丰富的环境条件。信息生态系统内部要素的活动过程以及与其他要素的交往互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 有的构成要素的活动比较独立于环境的影响, 而有的构成要素则需要得到更多数量或比例的与其活动、任务相关的环境条件。

(3) 高效的功能机制。长期探索健康状态过程中, 信息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了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机制。这些机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信息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的整体功能效应。

(4) 显明的态势属性。一是信息系统自身的新陈代谢即系统内部构成要素运行及相互协调健康的“态”属性;二是信息系统内外环境之间的物能流转健康的“势”属性[4]。

3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本质分析

3.1 从性质特征上看,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管理构成要素在交互影响过程中形成特定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的复杂自组织系统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是信息管理构成要素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的一种共生现象, 为信息人之间、组织之间、信息人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互动、流转和传播提供了条件。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所以能形成联结共生态势, 除了信息管理运作需要外, 更在于这种共生态势能够产生多元复合、排列合理、组合有序的生态关系。由于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适应性, 决定其信息管理要比传统信息管理具有更加有利的流通环境、循环渠道。不仅如此,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还通过内部要素的有机协同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互动, 产生信息管理构成要素简单叠加所不具有的新的功能, 即系统整体性。在构成要素、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自组织产生的对内和对外的共生效应, 正是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本质的集中表现。事实上,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蕴含着诸多的信息生态管理理念与价值精神, 信息构成要素间关系的协同共生、有机统一、多元开放等都是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特征体现。

3.2 从系统的形态表现上看,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由要素形态、结构形态、功能形态、价值形态和组织形态等多种表现形态构成的有机系统

在要素形态层面,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主要由具有意识性的主体要素、丰富性的客体要素、多样性的目标要素、现实性的内容要素、能动性的介体要素以及客观性的环境要素所组成, 这些要素借助于功能流而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在结构形态层面,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主要由内部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决定。在功能形态层面,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的实质是不同要素间的物能流转和信息流动, 即各种信息资源在不同的信息人之间流动转化。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能、信息“由上游向下游” 流动方式不同,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物能、信息流动主要是信息人与信息人之间的双向可逆互动。在价值形态层面,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由外部价值形态和内部价值形态集合而成。信息生态系统做出外向化行为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行为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以及环境变化对系统内部结构、运作机制、管理绩效的影响, 催生了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外部价值;信息生态系统对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位置排列和功能组合进行合理搭配, 即有效设置内部结构, 促成了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内部价值。在组织形态层面,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交流而形成的动态结果。

3.3 从系统的沟通方式上看,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实现信息沟通、反馈以及共享的网络化信息系统

信息生态系统通过准确定位要素功能, 有效整合要素关系, 合理设置内部结构, 及时调整资源取向, 有力构筑发展空间以及动态构建外部环境关系等方式, 来达到信息的内外相渗透、纵横相交错、动静相结合的健康互动效应。较之传统信息管理,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在沟通方式上实现了系统内外信息的网络化共享。随着经济发展、政治重组、科技进步和文化变迁, 信息管理越来越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外部环境更多地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共生, 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融通叠加的复杂态势。外部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信息管理的内容设置和过程开展, 而且也影响信息管理的绩效水平和绩效评价。信息生态系统可根据外部生态环境状态, 构建内外高效互动的渠道与平台, 从而避免传统信息管理背景下信息流转沟通的时空局限。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以促进组织持续发展为旨归, 围绕组织发展开展信息管理活动, 关注组织内外信息的健康流通始终是其本质内涵。信息生态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内部构成要素的互动沟通来实现信息的输出输入、筛除整理、吸收内化以及反馈流动, 而且还可以通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生态链接来实现信息内容更新与体系完善, 不断获取和补充系统内部需要的信息资源。

3.4 从系统的整合机理上看,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通过内部物能整合、信息整合、结构整合以及功能整合等方式, 实现结构与功能的最大协调化的有机整体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 内部构成要素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多重的、非线性的复杂关系。虽然构成要素之间的容错性、自组织性, 以及信息管理制度规章、信息人心理契约所形成的和谐交互机制能够有效整合信息生态系统。但由于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自组织性和不可重复性, 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随着内部构成要素关系的重新组合而不断变化, 准确判断信息生态系统的最优功能和最有结构就显得非常困难。为此, 信息生态系统需要构建较强的整合机制来有效规范和协调每一个构成要素的行为, 维持系统内部秩序, 促进系统持续发展, 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增强系统整体凝聚力。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的整合机制具有双向性, 整合程度不足会诱发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不协调, 降低系统发展力和竞争力;整合程度过高则会压制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的积极性、创造性, 很难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和绩效水平。所以,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整合机制就需要在协同共生目标的指引下, 通过行之有效的整合手段, 合理规范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保障信息管理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促进信息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同发展。

4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建构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是对健康状态下的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内部结构、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加以科学判断、合理归类和有效评估的过程。本文综合考虑影响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内部构成要素和外部环境条件, 设计了如下评价指标体系, 见图1。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中, 一级指标共4项, 包括内部构成要素指标、外部环境条件指标、功能机制指标和态势属性指标。

4.1 内部构成要素指标

反映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对内部构成要素的要求。其二级指标有内部构成要素多样性、内部构成要素匹配性、构成要素间关系稳定性。

(1) 内部构成要素多样性。

在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内部, 每一种构成要素都与其他要素存在着彼此适应、相互制约的关系, 并且每一种构成要素的活动都必须依附于某一相对的要素关系之中, 不能随便脱离其他要素而独立运作, 否则会导致要素正常功能破坏, 内部构成要素关系紊乱, 甚至是信息生态系统健康难以逆转或不可逆转。

(2) 内部构成要素匹配性。

信息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匹配性对于发挥每一个信息构成要素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可以使信息构成要素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发展的需求, 而且可以使信息构成要素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周围要素资源, 提高信息管理绩效和水平。

(3) 构成要素关系稳定性。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包含着构成这一机体的多种要素关系, 各种要素关系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 具有多层面性。要素间关系是否稳定, 是否与已经形成的信息内部结构相适应, 是制约信息生态系统朝向健康状态发展的重要因素。

4.2 外部环境条件指标

反映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对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其二级指标有政治环境、经济形势、科技水平、社会文化氛围。

(1) 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对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总是对信息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并制约信息管理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有效选择;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定也会引导信息生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的行为方式的演变发展。

(2) 经济形势。

经济对于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性作用体现为:首先, 经济发展为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形成、保持提供财力、物力支撑;其次,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范围取决于经济对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的要求;最后, 良好的信息管理经费投入有利于提高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它是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3) 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的提高总会带来信息技术的优化更新, 改变信息管理内容的布置, 相关配套信息技术设备的选用, 信息管理模式及流程的设计, 进而影响信息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有序稳定。

(4)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指存在于信息生态系统周围并影响信息生态系统活动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状态的总和。[5]信息生态系统与社会文化彼此依存、相互影响, 社会文化越进步、越繁荣,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形成和保持;信息生态系统越健康, 社会文化就越有利于发展。

4.3 功能机制指标

反映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对信息系统功能机制的要求。其二级指标有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

(1) 动力机制。

信息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政府拉动力和组织自动力, 共同作用、交互影响和均衡发展而形成合力的过程机理。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是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拉动力。政府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给予信息生态系统发展新动力, 提高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效应的影响范围, 促进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化发展。在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发展演化过程中, 组织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也会影响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方面。

(2) 整合机制。

大量对信息生态系统运作及其效果产生影响的内外部要素形成的复杂关系, 使得信息生态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来有效规范和控制其中每个构成要素的变化, 以提高信息生态系统的整体凝聚力。所以, 信息生态系统的整合机制必然成为维持信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抑制内外部要素不良发展倾向产生的能动平台。

(3) 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是信息生态系统以持续发展为导向, 以外部环境为依托, 建立一种新的内部结构关系与资源整合模式, 以实现竞争优势提高的能力机制。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更强调的是一种涉及信息管理的价值理念、模式手段、方法途径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和系统创新。

(4) 控制机制。

在发展演化过程中, 由于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作用力的程度差异, 不同健康状态下的信息生态系统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进化表现。同时, 信息生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在协同运行中可能会因为内容、文化、制度和流程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协调成本过高的情况。为此, 信息生态系统需要启动控制机制, 科学设置控制目标, 有效确定控制主体, 准确锁定控制对象, 采取控制方式和控制手段, 对系统和要素的行为活动进行导向指导和适当制约, 确保系统信息绩效的正常发挥。

(5) 保障机制。

系统内部构成要素活动的基本条件的获得离不开信息生态系统保障机制效能的发挥。保障机制是信息生态系统根据内部结构的发展程度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态势, 遵循内部构成要素成长规律、系统演化规律以及环境演化规律, 逐步建立健全能够有效促进系统内部要素正常生存和持续发展, 推进系统平稳有序演化的机制体系。

4.4 态势属性指标

反映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对信息生态系统能力表现层次的要求。其二级指标有生产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1) 生产力。

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效运作需要一定量的资源投入, 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深刻体现着信息生态系统的绩效水平。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可消耗较低的资源成本来获得较高的管理水平。

(2) 发展力。

外部环境是信息生态系统实现运作的必要条件。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不只是被动地受制于各种社会环境因子的影响, 它能够根据信息管理的目标要求及时调整内部结构, 充分发挥内部构成要素的潜在功能, 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保持信息生态系统与社会环境的动态稳定, 从而推动信息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 竞争力。

由于一定时期优质资源稀缺, 不同层次、水平的信息生态系统之间为了积累更多的资源必然展开激烈竞争。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能够有效构筑信息生态系统的竞争力, 合理确立信息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 积极促进信息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不同环境背景和发生条件下的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具体情况和表现特征是有差异的。生存环境变化、资源格局改变, 以及内部结构动变, 使得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格局。在此关联下, 将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在固定不变维度上的可能性极小, 需要对其适时进行规范化的体系设置和局部性的指标调整。

摘要: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视角看, 现代信息管理是一个与信息活动存在关联性的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系统。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本质集中反映在性质特征、形态表现、沟通方式和整合机理等方面, 对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有效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本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 李瀚瀛, 朱建荣, 等.信息生态学研究的概况与术语界定初探[J].图书与情报, 2006 (6) :24-29

[2]刘志峰, 李玉杰.信息生态位概念、模型及基本原理研究[J].情报杂志, 2008, (5)

[3]CHARLES HZASTROW, KAREN K.kirst-Ashman.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Sixth Edition, THOM-SON BROOKS/COLE, 2004:8-24.

[4]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展假说[J].生态学报, 1997 (3) :324-332.

[5]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53.

信息生态健康 篇2

社会、发展与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通过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分析,提出了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巨大挑战,指出应在科学发展观指下认识、体会、协调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作 者:蒋正华 JIANG Zheng-hua 作者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北京 100805刊 名:科技导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200523(3)分类号:X22关键词:社会 环境 协调发展 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 篇3

1 目前主要生态承载力分析理论评析

就目前而言, 可以说, 各种生态承载力分析技术, 其理论基础都是源于Malthus的Logistic指数增长模型与生态足迹理论。Logistic指数增长模型是生态承载力分析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生态足迹理论对生态系统空间或层次进行了划分, 这2种理论为生态承载力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Logistic指数增长模型为:

式中, N为种群数量, r为增长率, t为时间。

但是, 由于这2种理论还很不完善, 存在较多的缺陷Seidl (1999) 将其归结为3个主要方面:一是未反映外部环境力量对承载力的影响;二是种群自身大小的变化同样给K、r以及时滞因子带来长期的影响;三是未反映种群与外部环境变异之间的协同与交互作用。

同样, 生态足迹法也存在着缺陷:一是基本假设存在的问题。生态足迹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 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 (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建成地和水域) 在空间上是互斥的。但是, 这种假设存在4个错误:各类土地之间空间上并不是互斥的;各类土地在生态性生产输出上并不是互斥的;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 并不是所有过程、现象或因子等都能用面积或土地面积来表示;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仅仅将生态系统简单地划分为6类, 不能正确描述生态系统。二是2个前提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生态系统中人类消费的资源和排放废物并不完全能准确地被追踪;在当前技术水平下, 并不是所有消费资源可以被人们合理利用或完全利用, 也并不是所有排放物都可以完全消纳。三是计算方法一维化、静态化, 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多维性、动态性、整体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四是不是所有资源都是可累加的。五是忽视了最小因子法则 (law of the minimum) [4,5]。

2 生态健康评价

2.1 生态健康评价基本原理

2.1.1 分析依据原理。

尽管Logistic方程存在很大局限性但是它描述了种群数量 (Nt) 受到承载力 (K) 、增长率 (r) 和初始密度 (N0) 的制约关系, 给出了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也即计算的基础性依据。如果上式K对Nt的约束不存在, 那也就谈不上生态承载力计算、分析与评价了。

2.1.2 影响因子原理。

定性地看承载力的内涵与外延, 可以视其为一个函数, 该函数至少包含4个自变量:时间 (T) , 空间 (W) , 人类的行为包括规模与方向 (H) , 广义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及广义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和状态 (E) , 则生态承载力 (ECC) 可以表示为:

由于ECC可能包含于E之中, 再加上广义生态系统的反馈作用, 上述函数可能是递归的, 正是这种递归形式, 反映了广义生态系统在人类行为干预下的动态性与复杂性。

2.1.3 分析原理。

由于广义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在进行生态承载力分析时, 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分层分解, 便于建立分析指标和模型, 在进行动态监测的同时, 对广义生态系统的过程进行模拟, 从而实现广义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科学评析。分析原理包括结构分析原理 (空间结构分析原理、时间结构分析原理、空间-时间结构分析原理) 和功能分析原理[5]。

2.2 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无论是生态承载力分析, 还是生态健康评价, 其实都是生态系统分析的一部分, 其中生态承载力分析既是生态健康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生态系统分析重要内容之一。生态健康评价方法主要有生态承载力法、盈亏法、自然生态系统状态法、指标体系法、景观生态学方法、诊断法、生物生产力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多因子数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系统分析法。

3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Ecological Management, Eco-management) , 就是运用当前已有的科学技术, 充分认识并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 在尊重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基础技术, 管理人类社会的发展行为, 实现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并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功能与服务。

3.1 生态系统管理基本原理

3.1.1 整体性原理。

生态系统内的诸要素构成了一个生态学的有机整体, 同时各要素特定状态的最佳组合秩序构成了生态系统整体的最优化。生态系统管理, 即对其主要关键因子的管理, 维持生态系统健康, 使其整体功能处在最佳状态。

3.1.2 动态性原理。

生态系统管理, 就是调整影响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过程的敏感因子, 从而实现对生态系统的高效调控。

3.1.3 多样性原理。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决定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整体性, 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 (特别是生物多样性) 是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干扰和环境胁迫的有效途径。

3.1.4 复杂性原理。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应在管理中不断检验并修正管理措施, 及时纠正管理活动中的偏差。

3.1.5 时空关联原理。

生态系统管理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是相关联的。通常, 管理对象的空间尺度越大, 其所要求的时间尺度也就越长。生态系统管理要求把长时间的可持续性作为基本价值观, 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问题的“解救”, 而是以注意解决代际间的可持续性为前提。

3.1.6 人的作用原理。

作为生态系统组成的人类不可能从自然中分离开来, 人类介入自然界会从根本上影响生态格局和生态学过程。人类的价值观在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的策划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为了达到可持续管理目标, 应该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 重视发挥人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对环境的破坏作用。

3.2 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方法

3.2.1 生态系统管理的方式。

适应性管理是被广泛倡导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生态系统事件的发生不可能是确定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适应性管理依赖于人们对于生态系统临时的和不完整的理解来进行, 允许管理者对不确定性过程的管理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

3.2.2 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步骤。

(1) 确定可持续、明确和可操作的管理目标; (2) 收集适当的数据, 提出合理的生态系统模型; (3) 明确被管理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和空间边界; (4) 制定合理的生态系统管理政策、法规和法律; (5) 确定管理的时间尺度并制定年度财政预算和长期的财政计划; (6) 履行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责任分工; (7) 及时对生态系统管理的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价, 并提出生态系统管理的修正意见。

3.3 生态健康管理

生态健康管理 (ecology health care) , 就是为了维护或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而采取的措施, 生态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增强维持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 提高生态系统抗逆能力, 去除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生态健康的因素, 创建有利于生态健康的良好环境条件[6]。

3.4 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 (ecological planning) , 就是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 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 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 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 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12]。

3.5 物质安全管理

高端生态健康养生养老项目参考 篇4

(关键词:生态养老养生项目,行业聚焦)

一、项目名称: 泉州高端生态健康养生养老项目

二、项目简介: 泉州高端生态健康养生养老项目位于永春县湖洋镇桃美村和桃源村,紧邻莆粤高速公路互通口,计划投资总额30亿元以上,规划总面积7000多亩,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建设的要求,突出“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文化、体育”等主题内容,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高端生态健康养老养生基地、海西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泉州健康休闲名片和永春的重要会客厅,是永春县及至泉州、福建的一流大项目。

三、项目优势及市场分析:该项目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养老养生的新型模式,属于方向正确的朝阳产业和前端性项目,是国家新兴产业项目,市场潜力大,辐射范围广,与当地经济社会融为一体,可以形成互相支持帮助,达到多赢和双赢。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加快推进,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优良机遇,既符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遥相呼应,又与我县正在大力发展的绿色生态健康文化产业不谋而合,必将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赢。

信息生态健康 篇5

农田生态系统是农田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能量和物质交换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相比, 农田生态系统受人类控制明显, 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 具有目的性、开放性、高效性、易变性和脆弱性等特点。长期以来, 人们过多重视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生产功能, 扩大灌溉面积, 加大农药、化肥等使用剂量, 以至造成一系列农田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危机认识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 关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健康方面的研究广泛开展。这不仅可以了解农田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也为可持续利用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因此, 本文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其生态健康的主要研究进展, 以期为营造多功能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使农田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效用。

1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常指生态系统与其生态过程形成的能够维持的人类生存的物质生产和服务。农田的非生物环境、生物特征、生态过程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的内在机制。同时, 人类活动构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驱动力。目前关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1 产品生产功能

农产品的生产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首要功能。借助人工辅助的投入和管理, 农田生态系统进行较高效的物质能量循环, 为人类提供维持生命活动的食物 (如粮食、蔬菜、水果等) 、经济作物 (如饲料、花卉、药材等) , 以及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如纤维、木材、橡胶等) 。除此, 近些年来以生物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能产业发展, 增加了农田生产功能的内容。农田生态系统产品生产功能评价通常利用直接的市场价值法进行, 多采用播种面积、农副产品年生产量等指标。

1.2 调节气体功能

农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动态平衡。在气体调节功能中, 农田土壤也会排放甲烷, 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 对全球变暖有着重要影响。尽管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远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也会由于土壤的湿度, 种植的作物种类而有所差别, 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播种作物的制度、农作物的水分类型、秸秆还田等方法增加农田土壤的碳汇量。农田生态系统气候调节功能的评价通常采用各气体的排放通量等指标。

1.3 水土保持功能

尽管长期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 但从另外一侧面农业活动对于水土保持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各地农业在实践中摸索出多种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法, 这对于防止土壤侵蚀等发挥较大的作用。研究显示, 地表的农作物秸秆不同覆盖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下农田生态系统每年可保持土壤101.9×108t, 特别是在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农田水土保持功能尤为明显。农田生态系统保持水土功能的评价通常可以从减少土壤侵蚀量和蓄积水分方面评价。

1.4 净化功能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 农田生态系统承担了重要的环境净化功能。生活垃圾, 如人畜粪便等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即可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农田, 不仅节省了垃圾处理和填埋费用, 也可维持农田养分的平衡, 起到净化环境的功能。在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净化功能相对较强。农田生态系统净化功能的评价通常采用净化废弃量来评价。

1.5 社会保障功能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来讲, 农田生态系统生产的农产品不但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来源, 更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和收入来源, 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对于那些进城务工人员, 一旦在城市里失去原有的工作还可以回到农村务农维持生计。

1.6 生态美学功能

农田也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出来, 在适当的时节和地点会成为一种观赏的景观, 例如南方的水田景观, 梯田景观等等。不同地区的农田有不同的形态, 这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同时也能反映这个地区的乡土风情。因此, 农田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研究价值。不同时期的农田作物形态对于相应领域的人具有研究价值。

2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1942年新西兰出版的《Soil and Health》提出了“健康土地-健康食品-健康人”的研究主题, 这标志着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开始。

2.1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涵义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一般指在自然和人为干预下系统随着时间的推进有活力并且能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主性, 在外界迫使下可恢复其原来状态。因此, 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至少包括: (1) 健康的农业生物, 具有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高产、稳产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2) 良好的农田环境, 农田土壤、水环境健康。农田生物与环境相配合, 具有“零”污染农田生产过程; (3) 生态系统结构合理, 具有合理的物种空间和时间配置, 生物多样性适度等特点; (4) 良好的系统生产力, 具有较高的物质、能量流动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5) 强持续力, 即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外界干扰能力。能够抵御外界胁迫的能力, 保证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功能正常; (6) 科学管理, 在人类的科学管理下, 达到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2.2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才可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能力, 其健康与否主要体现在其生产力的高低以及抵抗外界干扰能力的强弱。科学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健康需要结合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法, 选取能够反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群结构、农田环境质量、生产力、持续力和管理等方面的指标。一般采用通用方法和国家标准来划分5级, 即很健康、健康、较健康、病态、疾病。

2.3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 多数人一般选择一套对系统变化敏感的生物或者理化指标, 检测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并以此判断系统健康与否 (见表1) 。

3 结语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其健康与否密切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不同地区、不同尺度的农田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主导因子, 环境、政策、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在不同变化。因此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也应是动态的、可调整的。

摘要: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的各功能对于人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仅是提供粮食的必要保证, 而且能够提供可供观赏的美景, 在一定情况下, 农田生态系统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改变小气候, 增加湿度, 产生降水等。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危机认识, 农田生态健康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综述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健康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营造健康的多功能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健康评价

参考文献

[1]孙新章, 周海林, 谢高地.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17 (4) :55-60.

[2]欧阳志云, 王如松, 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 1999, 10 (5) :635-640.

[3]周兴, 聂军, 杨增平.绿肥对稻田土壤质量和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 2012 (8) :55-58.

[4]杨志新, 鲁春霞.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J].自然学报, 2004, 19 (5) :617-623.

[5]傅伯杰, 刘世梁, 马克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生态学报, 2001, 21 (11) :1885-1892.

[6]章家恩, 骆世明.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指标[J].应用学报, 2004, 15 (8) :1473-1476.

[7]袁兴中, 刘红, 陆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概念和指标选择[J].应用生态学报, 2001, 12 (4) :627-629.

[8]李春阳, 秦红灵, 高旺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武川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2) :347-350.

微生态制剂与动物健康 篇6

微生态制剂不但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与抗生素相比,还有无残留、无污染、高效、价廉等多方面的优点。现将微生态制剂与动物健康方面的优势及相关基理论作一综述。

1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及优点

1.1 颉颃作用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造就了致病微生物的不利生存环境或将其驱逐出定植地点,达到防治疾病目的。为此,人们提出了优势种群学说、膜菌群或屏障学说来解释这种作用。试验表明给小鼠饲喂微球菌,结果可以减少肠道内的沙门氏杆菌。给雏鸡喂乳酸杆菌能增加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而减少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的数量,阻止大肠杆菌黏附于小肠黏膜上,从而起到了预防鸡腹泻的目的。

1.2 产生杀菌和抑菌物质

大多数微生物都可以产生多种杀菌物质,如乳酸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对多种潜在的病原菌都有杀灭作用;有机酸可降低肠道p H,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等,这在许多试验中都得到证实。

1.3 防止某些有害物质的产生

有的微生态制剂可以中和或分解有毒物质和腐败物质,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如喂给特定菌种的微生态制剂可以减少氨、胺的产生,产生中和大肠杆菌毒素的物质和分解吲哚类及硫化氢类酶类,这样可以预防腹泻,同时也可以消除环境中的氨和臭味。

1.4 提供酶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微生态制剂中的活菌在宿主体内能产生多种维生素和消化酶,有的可以直接提供这些物质,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加强了动物体的营养代谢。

1.5 改善动物机体健康状况

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能直接地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或刺激免疫功能而抵抗致病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假单胞菌及白色念球菌等。饲喂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力,从而增强了机体的免疫机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1.6 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微生态制剂能够防治细菌亚临床感染,这与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相同。给予奶牛直菌制剂如酿酒酵母和米曲霉可以提高产乳量和乳脂含量,这是微生态制剂对瘤胃代谢的影响结果;有报导给猪饲喂微生态制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增重率;饲喂微生态制剂能增加鸡的产蛋量和蛋重,但不是十分显著。

1.7 提高畜禽的抗应激作用

健康的胃肠道有利于产乳酸的细菌生长,而应激会干扰这种作用而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而且应激强度愈大,持续时间愈长,大肠杆菌愈多。供给正常乳酸杆菌和链球菌等有益菌可维持胃肠道有益微生物高质量的生长环境,对畜禽缓解各种应激大有益处。

1.8 减少抗生素用量,避免耐药菌株的形成

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最大优点是减少抗生素用量,避免耐药菌株的形成。Seuua等人发现先用抗生素处理沙门氏菌感染鸡,然后再用正常鸡盲肠菌种培养物补充正常菌群,比单用抗生素或盲肠菌种培养物效果更好,从而的找到了合理利用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的途径——先合理使用抗生素杀灭有害菌,再用微生态制剂补充正常微生物菌群,恢复体内的微生态平衡。

1.9 改善食物的利用

通过提高固有的消化过程的效率,或是通过促进原本不能消化的物质的消化,如鸡的粪便肠球菌添加物能使鸡能更好地利用维生素。

2 开发和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基础理论

2.1 优势种群理论

宿主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存在一种或数种优势种群,优势种群的丧失就意味着微生态失调。在动物的肠道微生态系中,厌氧菌占99%以上,因此肠道里面的优势种群是厌氧菌。很多微生态制剂的主要成分就是优势种群菌株,其作用就在于恢复和补充优势种群,使失调的微生态达到新的平衡。

2.2 生物夺氧理论

当动物肠道内的微生态系统失调、局部氧分子浓度升高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培育耗氧微生物,降低胃肠道氧分子的浓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3 生物颉颃理论

正常微生物构成机体内的化学和生物屏障。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乙酸、乳酸、抗生素和其他物质共同组成化学屏障;微生物定植于皮肤、黏膜表面屏障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学屏障。补充微生态制剂可以形成这些屏障,发挥生物颉颃作用。

2.4 微生物群与营养关系理论

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不仅可以帮助营养的消化吸收,还可以合成蛋白质、维生素及其他有益物质。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维护机体微量元素的平衡。

2.5“三流运转理论”

机体内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基因流)是宏观生态理论的精髓。部分微生态制剂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分子,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抗体的产生能力;还可以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降解,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泄;维持黏膜结构完整,从而保证了微生态系统中基因流、能量流和物质流的正常运转。

3 微生态制剂的种类

根据有关资料的报道,目前在我国将微生态制剂分成三大类:(1)益生菌(Prebiotics),也称活菌制剂,即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菌制剂。(2)益生元(Probiotics),指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繁殖,而且不被宿主消化的物质。(3)合生素(syn-biotics),指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用的制剂。

4 影响微生态制剂作用的因素

4.1 宿主正常菌群的组成

微生态制剂是通过影响宿主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而起作用的,因而出现良好作用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应出现一种具有反作用的微生物或缺乏具有这种良好作用的微生物,只有非自然生活方式或病理状态时才需要使用微生态制剂。目前能够获得的微生态制剂中,有的因效果不明显而不能起到应用作用,原因之一是它们太单一,不能准确或完全弥补正常菌群的不足。

4.2 用药程序

用同样的微生态制剂进行不同的用药程序实验,一是连续用药,二是一次性用药,尽管最小使用剂量不清楚,但发现用药停止后,微生态制剂的效应均消失。如在给猪、鸡停药后7 d,动物肠道中已经不能发现服用的微生态菌株。因此,使用微生态制剂,欲使其所用的菌株在宿主肠道中永久定植,似乎不太可能。

4.3 使用时间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可使用,但不同的生长时期其作用效果不尽相同。一般在动物幼体时,体内微生态平衡尚未完全健立,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此时引入益生菌,可较快地进入体内,占据附着点,效果最佳。如新生反刍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增加不仅可以促进宿主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而且有助于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害肠道。和其他刚出生的哺乳动物一样,新生反刍动物胃肠道尚未完全发育,但细菌在肠道内的定植相当迅速,出生24 h出现乳酸杆菌和链球菌,1周龄时整个肠道内乳酸杆菌数量达107~109个/g。另外在断奶、运输、饲料转变、天气突变和饲养环境恶劣等应激条件下,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用微生态制剂对形成优势种群极为有利。应把握好益生菌的应用时机,尽早并长期饲喂,使其益生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4.4 施用剂量

微生态制剂的益生作用是通过有益微生物在动物体内一系列生理活动来实现的,其最终效果同施加的益生菌的数量密切相关,数量不够,在体内不能形成菌群优势,难以起到益生作用。根据试验,如果一种菌在盲肠内容物的浓度低于107个/g,该菌产生的酶及代谢产物不足以影响宿主;数量过多,超出占据肠内附着点和形成优势菌群所需的菌量,非但功效不会增加,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微生态制剂用于特定养殖动物所需的菌群数量尚无统一的规定,德国学者认为,仔猪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其含菌量应达到(0.2~0.5)×107个/g饲料,育肥猪饲料中加入每克含106个芽孢杆菌,每天0.5~0.6 g方可起到治疗效果;而乳酸杆菌因制剂不同而有差异,其数量不少于107个/g每日添加0.1~0.3 g,一般添加量为0.02%~0.20%。4.5微生态制剂的特异性细菌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宿主特异性,微生态制剂有很多类型,对于某种特定的动物,某一种类型可能比其他类型更适宜,对于猪是一种良好的微生态制剂,对于鸡则不一定效果好。

4.6 与抗生素合用

稻田成鳅生态健康养殖 篇7

1. 水源及田块选择

水源要充足, 水质无污染, 达到渔业用水标准。选择地势低洼平整的田块, 大旱不干, 大涝不淹。黏性土质最好, 在黏性土质中生长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骨骼软、味道鲜美。与此相反, 沙土中生长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肉质差、骨骼硬、味道差。

2. 田间工程

埝埂加高加固夯实, 埝埂高不低于50厘米, 顶宽不少于50厘米。在田埂内侧1米远处挖环沟, 环沟上口宽80厘米、下口宽40厘米、沟深50厘米。上水口和下水口各设一个鱼溜, 鱼溜为圆型, 上口直径100厘米、下口直径50厘米、溜深50厘米。环沟与鱼溜相连, 便于泥鳅捕捞。稻田进排水口各设闸门1个, 将铁纱网订在木框上, 网目大小以泥鳅不能钻出为宜。为了防止泥鳅在下雨时顺水从埝埂上跑掉, 必须在埝埂上设防逃拦网, 防逃网高度20厘米, 材料选用聚氯乙烯纱网, 用竹竿做支架, 上端固定在竹竿上, 下端埋在土里10厘米, 用脚踏实。

3. 水稻种植

选择米质优、抗倒伏、抗病害品种。早育苗、早插秧, 盘锦地区最晚插秧时间为5月20日。水稻早插秧, 鳅种早放养, 延长养殖时间, 有利于提高稻田成鳅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在环沟边和鱼溜边水稻插双行, 有利于发挥边行优势, 提高水稻产量。不使用高毒农药, 在插秧前用一次性生物制剂苦碜碱预防虫害。养鳅稻田应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肥, 不用或少用化肥。可采用测土配制生态肥, 在耙地前一次性施入配方肥。

4. 鳅种放养

水稻插秧结束后, 稻苗扶完补齐, 然后就进行鳅种放养。放养大规格鱼种, 体长在8厘米以上, 有利于提高商品鳅产量和质量。按照精养方式, 每亩放养大规格鳅种2万尾。

5. 田水管理与调节

鳅种放养结束后, 要保证稻田水深5厘米以上, 防止干涸, 以后随着秧苗生长, 适当加深田水。在不影响水稻生长前提下, 田水深度应加到最高值。增加稻田水体有利于改善水质。保持田水清新, 溶氧充沛, 根据稻田水质的变化适时调整水质。水源条件较好的田块要经常补加新水, 在高温季节气压低的天气, 最好在傍晚注加新水。7~10天换水一次。定期监测水质, 观察水质转化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测定田水理化指标, 溶解氧含量要在5毫克/升以上, 氨氮不超过0.05毫克/升, 亚硝酸盐在0.2毫克/升以下, pH值控制在7.5~8.6之间。

6. 饲养管理

目前国内没有标准的专用泥鳅人工配制的颗粒饵料, 在国外也未见过这方面的报道, 很多养殖者自己配制。人工养殖泥鳅粗养方式可选用豆粕、米糠、玉米面、小麦麸皮等;精养方式可选择鲤、鲫鱼苗种专用人工配制的颗粒饵料。也可以自己配方加工软颗粒饵料, 不能购买不达标厂家生产的泥鳅颗粒饵料。泥鳅喜欢在夜间摄食, 人工投饵时间在早6时和晚6时。日投饵2次, 早6时投喂量占日投量20%, 晚6时投喂量占日投量80%。日投喂量按鱼种总体重的3%, 经常检查泥鳅摄食情况, 随时调整投饵量。为了降低养殖成本, 保证鳅、稻正常生长, 应进行天然饵料繁育, 定期进行稻田追肥, 10~15天追肥1次, 每次每亩施鸡粪50~100公斤。坚持经常巡田, 检查进排水阀门是否有漏洞, 防止泥鳅跑掉。特别是在阴雨天, 要仔细检查防逃设施是否有损坏, 发现损坏及时修补。

泥鳅在养殖过程中, 常见病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寄生虫病 (小瓜虫病、车轮虫病) 、农药中毒及其他生物敌害等。要加强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施药时要加深田水, 喷药时喷雾器向上喷或一块田分两次施药。施药结束后要立即排除田水, 注入新水。

7. 泥鳅收捕

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篇8

关键词:生态,健康,园林景观,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是经济的不断发展, 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们开始对居住质量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在这种形势下, 探究园林景观的健康生态设计, 不仅满足了人们提高居住质量的要求, 也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对整个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城市人居环境的现状

(1) 北京2015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86天, 实际据统计, 全天都是晴天只有169天。京津冀、山东、河南和整个华北都遭受了雾霾的袭击, 范围之广、时间之久、形势之严峻都是历史最强。 (2) 2002年, 零点调查公司在全国做了1次市场调查:“你最想拥有什么?”被调查者中有70%以上的人选择了“健康”。 (3) 日前, 国家卫计委组织的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 超80%的受访者认为健康是决定个人和家庭幸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 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定义

景观是一个复杂的词汇, 地理学家把景观理解为一种地表景象, 如森林景观、河流景观、城市景观等;生态学家把景观理解为生态系统, 如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旅游学家把景观理解为一种资源;景观学家认为景观是与我们密切相关一系列环境系统的统称, 既是一种景象, 也是一套系统, 还是我们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一种媒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指一个人在肉体、精神、社会等方面处于良好的水平”。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不仅要满足视觉审美的需求, 而且要在满足基本园林需求的基础上, 从生态、可持续等方面着手, 提升环境的健康、生态要素, 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 营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3 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影响因素

3.1 绿化指标

现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推行“以法治绿”的原则,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等规章的规定, 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 即绿地与规划用地面积之比不应低于30%。对比现在开发商推广常用词汇——“绿化率”, 与国家标准一字之差, 却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绿地率要求距建筑1.5m和道路边线1m以内的土地和地表覆土达不到3m深度的土地, 不管其是否有绿化都不能计入绿地面积, 绿化率却计入绿地面积。绿化指标控制的松懈和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 导致城市居住环境出现各种常见问题:如重视平面绿地、轻视垂直绿化;重常绿、轻落叶;重草坪、轻乔木等。只有从源头控制好绿地率和绿化率等绿化指标, 才能为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提供更好的保障。

3.2 功能配置

谈及功能, 有合理的交通流线, 适合目标人群的活动场所等, 本文以传统民居为例, 探究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功能配置。传统的四合院闭合环绕的天井建筑阻挡了酷暑、风沙等室外污染的进入, 阳光照射下重的污染空气下沉到庭院底部, 与接近地面的湿气接触沉到地面随排水沟排出, 夏天会使室外空气流通进院落, 利用蒸发物理降低院内湿度。人们创造并沿用了适应自然气候的健康功能配置, 更多考虑的是从热、声、光等方面, 实现区域健康需求的生活环境。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亦是如此, 只有对热环境、自然采光、噪音、风向、污染、空气质量等方面融入更多综合考量, 才能实现健康的功能配置。

4 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绿化体系

4.1 适地适树是设计健康园林景观生态绿化体系的前提

(1) 从经济、本地适宜性及区域生态平衡上来看, 本土植物具有很大优势。 (2) 通过梳理植物的布局, 营造适合本地场所特征的空间。例如, 南方广场空间的设计尽量保持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利于气流疏导, 增大空气流速及场地热交换, 以改善夏季小气候热环境。北方居住区更多考虑冬季西北风的影响, 偏重于避风向阳小气候环境的打造。

4.2 充分发挥植物的净化作用是打造健康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绿化体系的重中之重

研究数据显示, 1hm2树林每天可吸收CO21t, 产生O20.735t;1hm2草地每天可吸收CO20.9t, 产生O20.6t;浓密的人工林带可降低噪声10~20d B;在绿化覆盖率达30%的地方, 空气中的CO2至少下降90%, 致癌物质下降58%。我国对一般工业区的初步测定, 空气中的飘尘浓度, 绿化区比非绿化区少10%~50%;1hm2的柳杉每月可以吸收SO260kg。现对植物降尘降霾、灭菌降噪、释放O2、净化空气方面的功效总结如下:

(1) 北方地区设计中选取合适的碳汇林树种, 如油松、红松、落叶松、云杉、楸树、刺槐、杨树、水曲柳、侧柏、沙棘等, 固碳减排, 调节生态平衡。 (2) 植物对净化空气、降尘降霾的部分功效总结如下:紫薇、石榴、广玉兰、珊瑚树、银杏、桧柏等对SO2有较强抗性;木槿、合欢、杨树、紫荆、紫穗槐、紫藤等对氯气、氯化氢有较强抗性;泡桐、刺槐、女贞、梧桐、大叶黄杨等对氟有较强抗性, (3) 植物对康体健身的部分功效总结如下:荷花香气使人们心情平和;梅花、玉兰、丁香花香让人心情舒适;桂花香气减轻疲劳、金银花降低血压, 练功时面对松树 (雪松、油松、黑松等) 呼吸, 具有祛除风湿、舒筋作用;银杏叶的清香, 益心、化湿, 含有桉叶油醇、柠檬醇的植物具有杀菌驱蚊的作用。桂花与香樟搭配可发挥消炎止痛的作用。总之, 合理搭配各种植物, 构建复杂、稳定的生态绿化体系, 才能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实现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5 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配套设施

景观是一个复杂的词汇, 是一个复合的系统, 各元素之间相互依存, 又相互制约。谈及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离不开健康的配套设施、生态的材料和过硬的技术。

(1) 设计中把雾化喷淋系统与某些特定场所相结合, 能使植物的滞尘、降尘功能发挥得更充分, 从空气质量、空气湿度、舒适度等方面更好地调节小气候, 缓解热岛效应。 (2) 更多地响应海绵城市的号召, 运用透水材料 (如透水混凝土) , 调节生态环境, 改善城市综合病。 (3) 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 例如, 装配式技术。我国现行的施工工艺大多停留在现场制作阶段, 由此带来较严重的现场扬尘问题, 是雾霾形成的一个重要诱因。只有对材料、技术、设施进行综合利用, 才能更好地实现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6 结语

据统计, 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 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 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进程的极速推进, 带来的人口增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 如何调控好城市建设的生态问题也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总之, 探究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不仅是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 更是每个社会个体的需求, 未来将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 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为提高城市健康的园林景观生态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冉琼芳.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 2011 (2)

[2]祁云枝, 谢天寿.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在城市园林中的构建[J].中国园林, 2003 (10)

信息生态健康 篇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管理已成为决定我国未来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1]。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作为一种河流管理的评估工具和技术手段[2], 具有分析河流生态系统受干扰状况及确定不同河流区段的环境管理、生态修复目标的作用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20世纪80年代, 国外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开展了研究和探索;无脊椎动物预测及分类计划 (River Invertebrate Predi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RIVPACS) [3]和生态完整性指数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 IBI) [4]是出现的两种重要的河流健康评价与监测生物学方法。1989年, 美国提出了快速生物评价协议 (rapid bioassessment protcols, RBPs) [5]为全国水质管理提供基本水生生物数据。1990年, 美国开启了环境监测评价计划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 EMAP) [6], 对国内河流的环境状态进行监测评价。同一时期, 澳大利亚政府提出了溪流健康指数 (Index of Stream Condition, ISC) [7], 对河流状态的评价包括水文地貌、水质、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生态毒理学等内容;英国发展了河流生态环境调查法 (River Habitat Survey, RHS) , 对英国河流水文及栖息地状况进行评价;南非政府提出栖息地完整性指数 (index of habitat integrity, I-HI) [8], 对河流栖息地的干扰状况进行评价, 包括河床河道的改变、饮水、河岸植被、植被入侵等内容。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研究, 罗跃初等[9]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流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价应包括生态学、物理化学、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四个范畴。李国英[10]提出“堤防不决口, 河道不断流, 污染不超标, 河床不抬高”是体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终极目标的4个主要标志。蔡其华[11]在阐述健康长江的基础上, 提出包括水资源利用率、河道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16项指标的健康长江指标体系。

河流健康是水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 而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开展河流健康评价的基础[12]。近年来, 已有学者对辽宁省辽河流域 (以下简称辽河流域) 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13,14,15], 评价多限于自然表征因子健康状况的评价, 未考虑人类干扰状况以及恢复状况, 综合性不强, 且采用评价方法未能处理由于评价过程中存在大量主观判断而导致的模糊性的问题, 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本文基于解决以上问题, 并充分考虑研究尺度和水生态功能分区的作用, 以辽河流域清河、汎河两个典型小流域的11个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为基本评价单元[16] (图1) , 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构建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从物理结构状况、水质状况、生物状况、人类干扰状况、恢复状况五个方面构建了层次分析指标体系, 对清河、汎河两个小流域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识别健康状况较差区域的限制因子, 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以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为位于辽宁省铁岭市境内的清河流域 (123.84°~125.19°E、42.19°~42.93°N) 和汎河流域 (123.59°~124.55°E、42.00°~42.34°N) , 见图1。清河、汎河均为辽河铁岭段12条一级支流之一, 两个流域地势东高西低, 经济结构均属于自然经济类型, 以农牧业为主。其中清河流域面积约为5 674.3km2, 河流长217km, 流经清原县的英额门镇、土口子乡和大孤家镇, 开原市的李家台乡、八棵树镇和林丰满族乡。清河中下游有一座国家大 (Ⅱ) 型水库-清河水库, 是当地重要的水源地。清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农业用地为主, 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区。汎河流域面积为1 180.5km2, 河流长为102km, 流经铁岭县白旗寨乡、鸡冠山乡、大甸子镇、李千户乡、铁岭经济开发区、铁岭市汎河镇, 从汎河镇的药王村汇入辽河。汎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以林业用地为主, 流域内设有汎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东西长102km, 南北宽24km, 面积达512.05km2,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汎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和大面积的水源涵养林, 有着“铁岭肾脏”的美名。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来源包括现场调查和采样分析以及2011年《辽宁统计年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环境质量报告书》等相关数据统计资料。在研究区域内11个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清河流域7个, 汎河流域4个) 中采样点分布见图1, 采样时间为2011年8月。

2.2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本文首先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然后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过程如下。

2.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及前人的评价研究成果, 根据流域实际情况、数据的可获得性和采到样本质量,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见图2。指标体系分为三层, 逐层递归, 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准则层包括物理结构状况、水质状况、生物状况、人类干扰状况和恢复状况。

2.2.2 确定评价目标及各指标元素评价集

本文将各指标分为“健康、亚健康、一般、疾病、严重疾病”5种状态标准。水质状况指标的分级标准主要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7], 物理结构状况指标分级主要借鉴了Barbour的评价方法[15], 生物状况指标分级标准参照文献[14,18], 其他指标标准主要针对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 通过多区域对比分析来确定标准值。对清河、汎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分级见表1。

2.2.3 权重的计算

本文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因子权重。传统层次分析法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大致的估算来调整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带有盲目性, 往往需要多次调整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改进AHP法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出发点, 利用最优传递的概念, 使其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 直接求出权重。因此本文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权重与层次排序总权重 (表3) 。具体计算步骤见文献[19]。

2.2.4 构建隶属度模糊关系矩阵

在指标层各评价因素与其评价集之间进行单因素评价, 建立隶属度模糊关系矩阵R。定性指标隶属度值主要采用专家判断赋值的方法确定。定量指标分为正指标 (指标值越大越好) 和负指标 (指标数值越小越好) 。设指标层第i项指标实际值为xi, 该指标各健康等级隶属度标准值为Vin, 则其隶属度rij计算公式如下:

(1) 正指标:

(1) 当xi>Vi1时, ri1=1;ri2=ri3=ri4=ri5=0

(2) 当Vi (j+1) ≤xi≤Vij时, 对 (j+1) 级健康等级的隶属度ri (j+1) 为:

对第j级健康等级的隶属度rij为:rij=1-ri (j+1) , j=1, 2, 3, 4。

对其他健康等级隶属度为0。

(3) 当xij

(2) 负指标:

(1) 当xi

(2) 当Vij≤xi≤Vi (j+1) 时, 该指标对 (j+1) 级健康等级的隶属度ri (j+1) 为:

对第j级健康等级的隶属度:rij=1-ri (j+1) , j=1, 2, 3, 4。

对其他健康等级隶属度为0。

(3) 当xij>Vi5时, ri5=1;ri1=ri2=ri3=ri4=0。

2.2.5 进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本文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 因此需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即指标层对准则层和准则层对目标层的评价。在得到各指标权重值和隶属度的基础上, 由低到高逐层完成模糊合成:为模糊合成算子, 本文采用算子M (·, +) , 即:

式中:B为模糊合成结果;wi为第i项评价项目归一化处理后权重值;rij为第i项评价项目相应第j级健康程度的隶属度值, 第二级模糊合成时用第一级模糊合成结果替换;m为评价指标个数。

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选取隶属度最大值对应健康程度等级作为评价结果, 得出判断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计算得出清河、汎河流域11个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模糊健康评价结果 (图3和表3) 。

从评价结果中可以得出: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汎河流域4个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中, 有3个处于“健康”状态 (Ⅳ-5-2、Ⅳ-5-3、Ⅳ-5-4) , 1个处于“一般”状态 (Ⅳ-5-1) 。清河流域7个水生态功能分区中, 有1个处于“健康”状态 (Ⅳ-5-11) , 2个出于“亚健康”状态 (Ⅳ-5-10、Ⅳ-5-12) , 2个处于“一般”状态 (Ⅳ-5-9、Ⅳ-5-13) , 2个处于“疾病”状态 (Ⅳ-5-8、Ⅳ-5-14) 。其中清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区Ⅳ-5-8对于“疾病”健康等级的隶属度为0.519, 健康状况是所有区域健康状况最差的。区域Ⅳ-5-9对于一般的隶属度为0.342, 对于疾病的隶属度0.341, 二者几乎相等, 说明此区域整体健康状况正处在从“一般”向“疾病”转变的临界状态, 健康状况较差。汎河流域整体健康状况明显优于清河流域, 两个流域健康状况整体呈现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恶化的趋势。区域 (Ⅳ-5-8、Ⅳ-5-9、Ⅳ-5-14) 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位于清河流域下游, 人口密集, 农业及养殖业发达, 水体受农业面源及生活源污染严重。区域Ⅳ-5-8内河流接纳了区域内昌图县、银河工业区和大量小造纸企业的工业生产生活废水, 导致该区域水质急剧恶化, 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区域Ⅳ-5-9内清河水库周边, 旅游业发达, 建有多家宾馆对该区段河流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区域Ⅳ-5-14内, 水土流失导致堆放在河道内的大量禽畜粪便、生活垃圾和含有农药化肥的表层土进入河流水体, 使该区段河流受到严重污染。

4 结语

上一篇:高清视频下一篇:精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