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空间分析法(共12篇)
四维空间分析法 篇1
房价时常成为市民与开发商关心的焦点, 也是政府解决民生问题难以回避的问题, 探讨房价空间分布规律有助于政府管理部门、市民与开发商适时掌握房价分布趋势与形成机制, 为其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空间分析方法提供了认识、评价和综合理解空间位置和空间相互作用重要性的手段, 为定量研究空间格局提供了支持[1]。近年来, 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重视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如在研究居住环境时, 注重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特别是在房价相关分析中, 开始重视采用空间插值和其他数学模型以及研究方法探讨, 本文研究重点是构建适合于房价空间格局的空间分析方法, 分析市区居住环境空间等级, 并将其与价格分布情况进行对比。文中根据盐城市区2007~2011年在售普通商品住宅资料, 采用ArcGIS等软件对盐城市住宅位置与价格分布格局进行研究, 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为政府部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的经营管理与市民购房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中等城市———盐城市区为案例, 分析市区房价空间分布趋势、楼盘空间集聚特征, 并针对该特点探讨房价形成的居住环境因素。
1 研究方法
1.1 点模式分析
在空间分析研究中, 点是有特定位置信息的物体。因此, 点模式分析关注的是空间对象的位置特性, 尤其是这些对象在空间的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 即空间分布格局, 如:集聚 (clumped) , 随机 (random) , 规则 (uniform) 分布等[2]。因此, 点模式分析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特征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常用的点要素空间分布格局探测的方法主要是最近邻距离分析。其思路是检验每个点所占据的面积, 即通过比较计算最近邻的点对的平均距离于随机分布模式中最近邻的点对的平均距离, 判断点要素的分布格局是积聚还是扩散分布。计算公式为:
式中NNI为最邻近距离系数, d (NN) 为最邻近距离, d (ran) 为理论的平均距离。当NNI<1时, 样本点呈集聚状态;当NNI>1时, 样本点呈分散状态。为了检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可以采用Z检验。
1.2 空间数据插值法
空间数据插值法指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 推求创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处理及其方法。空间插值方法可以分为整体插值和局部插值两类方法, 其中克里格法 (Kriging) 是一种精确局部插值方法, 用随机表面对空间连续性变化的属性给予恰当的描叙, 其内插值或最佳局部均值与数据点上的值一致, 是一种较理想的空间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普通克里格法, 核心问题是确定变异函数[3],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 (h) 为距离间隔矢量h的所有点对的个数, Z (xi) 为xi点观测值。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技术路线及数据说明
盐城市区从2003年至2011年, 主要楼盘开发集中在中心区与城南区。城东与城北区住宅开发相对滞后。到2011年止, 城中房产项目103个, 城南59个, 河东12个, 城北11个, 城西2个。城南区居住空间发展迅速, 新开发大型居住社区多。城中住宅区开发项目数量多。从图1可知销售面积与项目总数对比可知城中楼盘规模不如城南楼盘。
以盐城市区2011年在售的89个普通住宅在售楼盘的名称、位置、价格等数据为分析的数据基础, 通过ArcGIS建立项目空间数据库, 同时对盐城市区主要道路的底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得到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底图。
通过实地调查与网上检索获取公园、商业网点、学校、噪音源与污染源, 并将其标注在地图中, 生成诸如学校分布图等不同类型分析图层。
3 盐城市住宅空间分析
3.1 最近邻域分析
用最近邻域分析法对盐城市房地产分布做聚集分析, 使用ArcGIS中的Average Nearest Neighbor分析工具, 通过计算期待平均距离0.68 km, Z检验值为-3.4, 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下的-2.58, 表明盐城市房地产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这表明盐城市区住宅组团集中显著。说明居住区开发逐渐规模化, 大型组团居住社区出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受城市规划、人口分布、区位条件、区域基础设施条件 (交通、供水电、医院、学校等) 、环境状况 (自然、社会、人文环境) 等供求因素差异影响, 城市住宅总是倾向某些地段集聚, 形成大组团居住社区, 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复杂的住房需求, 其中追求交通便利、环境优雅、配套设施俱佳成为主流[6]。同时, 大型组团社区发展为社区服务中心、商业服务网点的生长提供必要的门槛人口。
盐城市区2004年规划中将城南区功能定位为居住、行政为主, 城南大型楼盘如:紫薇花园、钱江方洲等, 这些楼盘又和周围中小规模楼盘共同构成了相对集中的大型组团社区。该区组团有:1) 南盐中组团, 该组团围绕盐中、一小形成大型组团社区, 解放南路与青年路交汇于此, 它包括钱江方洲、南苑小区、新苑小区、汇景新城、娱乐花园、现代华庭、阳光世纪城等住宅新区。驻扎于此的时代超市、缤纷亚洲等大型商业网点发展迅速。2) 新市政府组团, 该组团包括紫薇花园、公园道1号、华厦绿城、水绿名苑等住宅新区。城中大型组团有:1) 五星小区组团, 包括五星小区、景盛花园、悦达新村、新天地花园、盐阜嘉园等。该组团依托大庆东路与开放大道。2) 时代旺角组团, 分布着清华名居、怡景花园城、荣盛公寓等楼盘, 该组团内商业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有苏果大超市、芝林广场与体育场、游泳馆等。3) 工学院西校区组团, 该组团包括世纪花园、悦达都市花园、柳岸华城、河畔之星等楼盘。
3.2 盐城房价空间特征分析
3.2.1 房价空间相关性分析
使用ArcGIS中的Spatial Autocorrelation分析工具, 计算盐城市普通住宅房地产价格空间自相关指数, 结果盐城市普通住宅项目价格Moran I为0.3948, Z检验的显著水平P<0。001。说明盐城市区住宅项目价格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
3.2.2 房价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分析
利用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分析模块对盐城市普通住宅价格进行插值, 选择了89个住宅价格样本进行内插, 得到盐城市普通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图 (见图2)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为普通克里格 (Ordinary Kriging) 法, 表示模型精度的相关指标如下:预测误差均值 (Mean) 为12.55;平均标准差 (Mean Standardized) 为0.005123;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Root-Mean-Square Standardized:0.9332, 均方根预测误差 (Root-Mean-Square) 654.5, 平均标准误 (Average Standard Error) 712.7, 按照最优模型的标准:平均标准差 (Mean Standardized) 最接近0, 均方根预测误差 (Root-Mean-Square) 最小, 均方根预测误差 (Root-Mean-Square) 最接近均方根预测误差 (Root-Mean-Square) , 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Root-Mean-Square Standardized最接近1。按模型要求, 该模型相关指标基本符合检验要求, 表明模型选择较为理想。图2反映了盐城房价有三个峰值区在城南与城中区, 整个房价呈现出三同心圆环状。城南与城中房价高, 东部与北部房价相对低。盐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三同心环状分布, 三个住宅价格极核, 其中一个在城中区, 另外两个在城南区。城中区的极核位于迎宾路与建军路、大庆路的交汇处 (本文称其为迎宾路极核) , 价格达到了6500元/m2以上。城南区的两个极核一处位于世纪大道和东进路的交汇处 (本文称其为东进路极核) , 另一处位于盐渎路、戴庄路附近 (本文称其为盐塘河公园极核) 。
利用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分析模块中趋势面分析工具, 对盐城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从图3中可反映房价总体趋势是由西向东, 由西南向东北开始比较平稳然后下降的趋势, 东西向大致呈线性变化模式, 而南北向则是二阶变化模式。
3.2.3 房价空间特征分析
房价增高方向与城市主干道方向具有一致性, 如:建军路、世纪大道等。房价基本上反映不同地段的周围环境, 城中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健全, 商业网点密集、便捷的公交线路, 上下班与购物方便。城南区环境优美与人文气息浓厚, 生活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绿地覆盖率高, 盐渎公园等大型公共设施、盐城中学、盐城小学、盐城市政府与盐都区政府布局于此都改善该地段的居住环境。
20世纪30年代末期霍伊特提扇形结构模型认为, 各类居住用地倾向于沿着主要交通线路和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由市中心向郊区呈扇形发展。城市居住空间沿主要交通干线发展主要是为了便于居民出行。盐城市居住空间发展出现沿主要干线呈放射扇形面的态势。青年路、解放南路、盐马路、双元路、盐渎路等城市主干道两侧集中了近5年发展起来的商品房。
3.3 盐城市区住宅价格空间差异成因分析
3.3.1 居住环境优势对住宅价格空间的影响
城南两个极核之一的东进路极核位于城南区, 临近盐城市政府, 周围有盐城中学, 盐城实验小学, 盐渎公园、缤纷亚洲以及家乐福超市等大型商业网点。其中东进路是一条餐饮娱乐业很发达的商业街区, 聚集这各种高档饭店, 酒楼, KTV餐饮娱乐网点等。有BRT (城市快速公交) 直达, 交通便捷。附近的盐渎公园面积很大, 绿地面积广, 内湖宽阔, 环境优美, 直接影响了周围小区的空气质量。盐塘河公园极核, 它位于城南盐塘河公园附近。靠近盐都区政府, 周围有盐城新建的电视塔、国际会展中心、盐塘河公园、以及一批新建的商业中心, 该片区域是随着政府南迁而新建的, 整体面貌新颖, 大面积的公园绿化, 明显的景观优势以及行政、商业中心, 完善的基础设施, 便捷的交通导致了这一极核的形成。
住宅价格区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交通条件区域差异的表现。从盐城市的路网结构来看, 老城区的道路密度较大, 而且道路较窄, 上下班高峰经常会出现道路拥堵, 交通不畅。城南区由于很多道路都是新建的, 主干道都很宽阔, 适应城市新的发展需求, 道路的通达性明显好于老城区, 反映在住宅价格上即迎宾路极核辐射范围内的住宅价格降低速度较快, 城南两个极核辐射范围内的住宅价格降低速度较慢。并且, 在BRT线路经过的区域, 住宅价格梯度递减趋势明显变缓。
3.3.2 城市发展战略与学区房政策对住宅价格空间格局的影响
住宅价格最高及次高区域相对于城市原本的几何中心明显南移, 这在很大程度上收到盐城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影响。盐城市2003年以前一直是以建军路为中心而进行建设的, 城市结构一直未发生大的变化。然而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张以及人口的增长, 单中心城市格局的弊端日益显现。2003年盐城市政府提出政府南迁, 大力发展城南, 并将城南定位为以居住和行政为主。伴随着政府南迁产生的人员流动及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 极大的带动了城市南部新城的发展。2009年提出的学区房划分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分布集中的南城区房价上涨, 城南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从2007年的4, 176元/m2上升到2011年的6, 500元/m2, 这种带动效应表现在住宅价格的空间格局上即价格中心相对于城市原中心明显南移。
盐城市住宅价格从三同心环状极核处分别往外围处逐渐降低, 但每一个极核向外围方向住宅价格变化的幅度并不一致。以5, 500元/m2价格等值线为例, 西南方向距极核远, 东北方向距极核近。而其中迎宾路极核周围该等值线所覆盖的面积最小, 城南的两个极核在该等值线范围之内的面积较大。这表明迎宾路极核辐射范围内的住宅价格降低速度较快, 城南两个极核辐射范围内的住宅价格降低速度较慢。
3.3.3 城市空间结构差异导致住宅价格变化的区域差异
城市各种不同类型的用地之间同时存在着正效应与负效应, 例如绿地或水体对居住用地的价值可以起到正效应, 而工业用地对居住用地的价值则往往是起到负效应。盐城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城市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和城北方向, 而城南则定位为行政、居住和商业文化中心。盐城市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由于空气污染、噪音等因素的影响, 工业用地密集的地区住宅价格普遍较低。而城南由于是城市新的功能区, 以生态建设为重点, 政府实行控制开发, 因此在城南新建的住宅质量高, 价格相对较高。这也是造成老城区极核辐射范围内住宅价格降低速度快, 而城南两极核辐射范围内住宅价格降低速度较慢的原因之一。
4 结论
4.1 房价基本能反映居住环境等级情况
城中区与城南区居住环境等级高, 反映了该地段商服业繁华, 基础设施齐全, 公用设备完备, 交通便利, 房价对应其居住环境等级自然要高。随着距市中心距离增加, 房价逐渐下降。不同地区居住环境逐渐改善, 房价也会逐渐调整。
4.2 城市规划作用突出, 市区房价形成两大“高地”
自2004年城市规划将城南片区作为城市主要居住功能区以来, 新市政府迁于此, 该区基础设施、道路、绿地等得到很大的提高, 城市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该区的房价基本上在5500元/米以上, 与城中区共同构成了市区的房价“高地”, 房价远高于其它各区。通过克里格插值图可以分析出盐城市区的房产位置和价格在各地区呈多中心分析, 说明各地区商业中心对房价的影响。
4.3 房地产价格空间自相关特性比较显著
通过对市区房价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分析得知, 房价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说明区位环境相同地段的房价相近。房地产空间集聚特征显著, 大型组团居住社区发展迅速, 大型组团社区的建设推动该地段居住环境的改善, 反过来带动该地段房价上涨。
4.4 房价空间格局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驱动
盐城市住宅的空间价格格局总体呈现三同心环状圈层分布, 其中有三个极核, 分别为城中区的迎宾路极核, 城南区的东进路极核和盐塘河公园极核。且住宅价格变化区域差异明显。通过分析, 这种住宅价格空间格局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居住环境优势、城市发展战略、交通条件、用地布局及购买主体收入水平等几方面。
摘要:本文根据住宅空间分布相关理论与数据, 结合居住环境空间评价原则, 应用了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法, 分析201 0年盐城市区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点, 探讨住宅价格分布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住宅价格,空间自相关,克里格插值法
参考文献
[1]孟斌, 张景秋, 王劲峰.空间分析方法在房地产市场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 2005, 24 (6) :956-964.
[2]李传华, 潘竟虎, 赵军.基于GIS的兰州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格局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 19 (2) :88-91.
[3]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31-145.
[4]汤国安, 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248-408.
[5]侯景新, 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225-255.
[6]熊剑平, 刘承良, 袁俊.武汉市住宅小区的空间结构与区位选择[J].经济地理, 2006, 26 (4) :605-609.
[7]张文忠.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J].地理科学, 2007, 27 (1) :17-22.
四维空间分析法 篇2
一、视觉景观秩序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影响:自上而下成为特定整体寻求物质表现的载体(政治制度)
视觉艺术、形体秩序
二、认知意向分析
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认识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
两个基本:易识别性---基础;可意向性----目标
城市设计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标志
三、基地环境分析
设计地段相关各种外部条件(社会、文化、自然、地理、形体、心理等)日照、通风、防风因素考虑建筑设计及布置
地形因素
旧城保护价值
四、心智地图分析——询问、书面调查、画图
通过心智地图可以识别出对于体验者来说重要的和明显的空间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出发点。
基本特征——“外形”、居民对城市设计和空间环境的理解
五、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偏重局部空间环境分析
标志性建筑物对周边影响(视觉影响范围、空间视觉、空间视角、归纳总结)
历史文化特征(保护、强化、弱化)
六、空间序列视景分析
有意识地利用一组运动的视点和一些固定的视点,选择适当的路线对空间视觉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并进行图纸标注,对空间艺术特点和构成方式进行分析
拍摄序列照片---草图透视分析----电脑模拟分析
城市景观——空间意识的连续系统
七、空间注记分析
综合基地、序列景观、环境行为等环境分析优点
将各种感受要素(视觉景观、建筑细部、人的活动等)用多种手段记录下来,进行系统表达与分析
四维空间分析法 篇3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0 引言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它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贸易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综合运输网络的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港口空间格局问题的相关研究在国外最早见于20世纪30年代,国内则要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课题中空间结构研究通常关注事物在空间的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空间的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基于此思路的港口空间结构定量分析借助经济研究中常见的吉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1-8]、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2-3,9]、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irshmann-Herfindahilindex)[2,7-8,10-13]、偏 移-分 享 分 析 (Shift-Share analysis)[2,9-10,14]等方法展开.本文则尝试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港口的空间格局问题进行研究.与上述几种常用方法不同的是,本方法运用地理数据库并结合港口的实际地理位置,不仅能用数据表达港口空间格局的变化状况,更可通过地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现港口的集聚位置、集聚程度以及集聚状态变化过程.
1 研究方法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是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它结合统计学和现代图形计算技术探测空间分布的非随机性或空间自相关性,可以将空间数据中隐含的空间分布、空间模式以及空间相互作用等特征直观展示出来.空间自相关性分析(也称聚类检验)[15]是认识空间分布特征、选择适宜的空间尺度来完成空间分析的最常用方法.作为一种由数据驱动的探索过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将各种与空间有关的数据与地理位置链接在一起,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去表达和分析各种数据,并用直观的方法展现空间数据中隐含的特征,具有对GIS地理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进行挖掘和深加工的功能.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分析时空过程(如疾病传播、技术扩散)、形态变化(如河道演变)、空间格局(如河网、疾病分布)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与配置、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籍管理、地震灾害和损失估计、道路交通管理、地形地貌分析、医疗卫生、军事等领域.
1.1 空间自相关性
空间自相关性表明事件在空间上集聚或分异的非随机性.考虑到空间统计中的局部空间统计指标侧重属性变量的区际差异更符合港口分布的地理特性,本文采用局部莫兰指数I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具体公式为
式中:n是研究区域内的样本总数,在文中以我国长江和沿海城市为样本;ωij是样本间的空间权重;xi和xj是样本i和j的空间属性值,在文中以港口货物吞吐量表示;x-是研究区域内所有样本的属性平均值.区域i的局部莫兰指数Ii若为正值,表示区域i存在相似值聚集,负值为相异值聚集,零值表示区域的该属性值不存在空间相关性.
1.2 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权重矩阵是对象空间关系的数值化,通常依赖于空间距离或拓扑邻接进行定义.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属性与港口所处的地区存在显著的空间因果关系,因此本研究基于区域的空间关系定义空间权重矩阵.考虑到选取的样本具有沿海、沿江分布的空间特殊性,将固定距离分带法和距离阈值法相结合来定义空间权重
式中:阈值D是通过计算最优空间邻近的平均距离产生的,具备距离影响程度的合理性.在计算过程中,设置每个样本至少与3个样本存在空间相关,计算出的平均距离为120 km.此外,鉴于特定样本对象(如岛屿)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本文手动设定岛屿城市与沿江(海)城市的邻接关系.
1.3 显著性检验
空间自相关性意味着样本观测值在空间上的非独立性,而空间聚类分析在统计学上是基于属性在空间上的完全随机性假设,即零假设.因此,只有拒绝零假设才能检验其空间聚类显著性.显著性检验即直接反映出聚类结果的可靠程度.
在计算莫兰指数的同时将p值作为统计显著性的度量,用于判断整体或逐个要素是否拒绝零假设.p值的计算采用ArcGIS 9.3空间分析工具中内置的公式,p值表示所观测到的空间模式是由某一随机过程创建而成的概率,一般选用 0.01,0.05,0.10 作为显著性水平的标尺.当p值很小时,意味着所观测到的空间聚类不太可能产生于随机过程,因此可以拒绝零假设.
2 数据选用与计算结果分析
2.1 数据选用
为保证样本的数量和统计学意义,选取我国沿海沿江的8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域(未列入香港的数据),其矢量模型均在WGS 84坐标系下,与实际地理位置相同.研究区域的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1985—2012年的《中国港口年鉴》.
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由于研究所采用的工具不仅能进行数值计算,更能很直观地展现数据结果(集聚状态分布),因此结合两者进行以下分析.
2.2.1 三大港口群空间格局显著
基于局部莫兰指数和p值形成的港口空间集聚状况分年份图见图1.图中,由星号、点和圆圈区别的图形块与相异值集聚程度有关(它们分别表示p值小于1%,5%和10%),由横线、虚线和点划线区别的图形块与相似值集聚程度有关(它们分别表示p值小于1%,5%和10%),横线图块表明聚集程度最高,虚线其次,点划线最低.淡灰色图形块表示非集聚.图1(a)为数据起始年份即1985年的港口空间集聚状况,图1(b)为数据终止年份即2012年的港口空间集聚状况.
用莫兰指数分析获得的1985—2012年我国港口空间布局变化情况显示,我国三大港口群的空间格局明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港口空间聚集只出现在以广州和上海为中心的南部区域,且这两个区域的集聚均表现为高值被低值包围的集聚,即相异值集聚;而其他区域则表现为非集聚,即随机分布状态.可见,当时我国的港口布局是分别以广州和上海为中心的聚集,港口总体格局的集聚重心偏南.之后,随着国家从优先支持枢纽港建设转向开始支持枢纽港边缘条件优越港口的发展,尤其是2005年国家对港口管理体制的调整,沿江沿海各省市建设发展港口的积极性高涨,在港口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我国港口总体布局也由此发生变化.从2012年的莫兰指数图可以看到,我国港口的空间布局为从北到南的三大集聚区,即通常所概括的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港口群.这种格局的出现表明我国港口的总体空间格局正趋于分散化和均衡化,同时港口总体布局的重心由南向北转移,并且各港口群的局部集中态势日趋明显.
2.2.2 港口群内集聚状态各异
分析三大港口群内部的空间集聚变化过程可以看到,各港口群的空间结构变化各具特点:长三角港口群在单个高低集聚向高高集聚转变的同时出现新的高低集聚;环渤海港口群表现为由单个高低集聚向多个高高集聚的演变;珠三角港口群则在研究时间段内维持相对稳定的高低集聚状态.
各港口群内最具影响力的核心港口莫兰指数见表1.表中,莫兰指数绝对值越高表明集聚程度越高,其中负值表明相异值(高低)集聚程度,而正值表明相似值(高高)集聚程度.
表1 上海、宁波、天津、大连、青岛、广州、深圳各港口局部莫兰指数
首先,长三角港口群的空间格局变化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海港和宁波港以及两者间博弈关系的影响.从莫兰指数的变化看,上海港一直到2000年前均处在明显的相异值集聚状态,且莫兰指数表现为较高的绝对值,也就是说上海港是唯一枢纽港的状态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而其他周边港口则为其支线或喂给港.2000年以后随着周边港口的快速发展,在这个我国港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出现相似值集聚(即高高集聚)的格局,上海港一港独大的局面逐步被多港口共同发展的状况所替代,并且随着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这种高高集聚的状态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见图2).
图2 1985—2012年上海港局部莫兰指数图
同在长三角港口群内,宁波的发展则经历了一个从非集聚到集聚的变化过程.在港口集聚度图中这个变化的转折点虽然到2006年才表现出来,但从缘由上看,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和之后的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显然从体制机制上为宁波港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图3展示相关年份宁波港与其周边港口的集聚度变化过程.虽然从成图的角度,图中符号的设定并未细致到将基于莫兰指数的每一微小集聚度变化均展现出来,但指数本身的变化仍然可以较好地说明港口集聚的程度和方式变化.
图3 基于局部莫兰指数的2004,2006,2008年宁波及周边港口集聚度变化
其次,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大连港、青岛港和天津港三大港口对该区域内集聚度变化起着关键作用(见图4和5).对比环渤海港口群的莫兰指数所反映出的港口集聚度变化可以看到,环渤海港口群空间格局表现出由单个高低集聚向多个高高集聚的演变,这也意味着辽东半岛、渤海西岸及山东半岛的港口在吞吐量总体水平较高的背景下呈现出区域内分散的格局.
图4 1985—2012年大连、青岛、天津三港货物吞吐量折线
图5 1985—2012年大连、青岛、天津三港局部莫兰指数
从环渤海港口群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看,天津港的地位特殊,不管是从最早显现出集聚的角度,或者是从集聚程度和集聚方式的角度,天津港均表现得比较突出.尤其是在天津港成为北方第一个破亿吨大港的2001年后,随着北方地区经济格局的新一轮调整,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而秦皇岛港的属地化、京唐港及黄骅港的相继建设,尤其是曹妃甸港的实质性启动,使得该区域的港口格局从天津港独占鳌头的相异值集聚模式(莫兰指数为负值)快速向相似值集聚模式(莫兰指数为正值)转变,多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得以显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港,虽然从图1中并不能看到山东沿海港口集聚的状态,但从莫兰指数的变化看,以青岛港为核心并由烟台、日照、威海等港口组成的港口群正逐渐明显地呈现出高高聚集趋势.
最后,珠三角港口群的集聚度表现与广州港和深圳港关系密切.从图6所展现的广州和深圳局部莫兰指数看,两港均表现为相异值集聚的状态,即这两个港口分别被如珠海、汕头、惠州、茂名、虎门、中山、阳江等港口围绕,并形成较明显的主辅关系,且这种高低集聚维持相对稳定的格局,只是广州港的集聚程度在早期更明显些.
图6 1985—2012年广州、深圳两港局部莫兰指数
2.2.3 影响港口集聚状态的因素
港口群的产生既可以看作是一种产业集聚的结果,同时也是引导和带动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的诱因.港口群的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扩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带动城市经济、腹地经济、区域经济的繁荣.港口本身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水陆运输的节点,港口群所发挥的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各种资源物流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环境的良好发展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增强,进而达到促使整个区域的联系更为紧密、整体性更强、各行业协同发展的效果.
分析我国已经明显成型的三大港口群空间格局以及各港口群内各具特点的港口集聚程度和集聚方式,如下几方面因素所产生的作用不容忽视:
第一是港口所依托的城市及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地理位置看,三大港口群背后依托的无不是位列我国经济发展前沿的城市,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在根本上影响着港口的核心业务;从时间进程看,三大港口群由珠三角和长三角再到环渤海湾的顺次繁荣发展过程正与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由南到北的递次发展相对应;从空间格局看,三大港口群显现出的重心北抬均衡化发展趋势将是各城市结合自身经济特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转型的产物.
其次是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港口具有地域专属性,随着对港口重要性认识的提升,各沿海城市将港口视作战略性资源纷纷投入巨资,以期通过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带动城市经济能级的提升.这种局部区域的港口发展需求,在推动港口总体格局朝均衡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会加剧港口之间因行政壁垒而产生的竞争,港口群内部各具特点的集聚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第三是国家政策与规划的引导作用.从国家政策层面,20世纪80—90年代港口管理权的逐步下放和优先支持主枢纽港建设的政策,决定性地导致上海港的先发优势;进入21世纪后,中央支持枢纽港边缘条件优越港口发展的政策催生宁波、深圳等港口的快速成长.从规划层面,2006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提出我国沿海港口群的总体格局,并确定各港口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可以说,我国各港口发展的顺序和速度,并由此而逐步形成的港口总体空间格局和港口群内布局特征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国家宏观指导和调控的影响.
3 结束语
随着空间思维被主流经济学所接受,将空间因素纳入到分析中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已成为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运用ArcGIS为工具对我国港口1985—2012年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分析.通过以局部莫兰指数为表征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港口的三大港口群空间分布格局明显,且不同港口群内部呈现出不同的集聚状态演变特点.长三角港口群中的上海港和宁波港、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天津港、青岛港和大连港,珠三角港口群中的广州港和深圳港,这些关键港口的发展及其因与周边港口之间的相关性而产生的作用,对该区域港口群内部空间格局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这些变化也最终会影响到我国港口整体格局的转变.从深层次的原因看,各港口所依托城市及其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的推动和国家政策与规划的引导,都影响着港口格局的产生和发展.
事物形成空间相关性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于因果关系、事物间的相互作用、扩散关系等.与莫兰指数表现为负值(即高低集聚)或者表现为正值(即高高集聚)相对应,港口个体的发展并由此影响带动周边港口的发展,进而使港口之间表现出或者是枢纽港与喂给港、干线港与支线港的集聚关系,或者是彼此竞争博弈乃至双赢的集聚关系,可以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得到较直观的写照.相对于常见的港口空间格局分析方法,本方法在将港口的空间集聚状态和程度直观地展现出来方面优势明显.当然从算法本身看,我国港口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的类似条带状的分布特征,给权重矩阵和距离阈值的设定带来难度;同时,相对于统计学上对样本数量的高要求,能获得更多更细化的港口数据对取得更有效的分析结果会带来更加积极的作用.
[1]KENYON J.Elements in interport compet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Economic Geography,1970,46(1):1-24.
[2]NOTTEBOOM T E.Concentration and load centre development in the European container port system[J].J Transport Geography,1997,5(2):99-115.
[3]McCalla R J.From St John’s to Miami:containerization at Eastern Seaboard Ports[J].Geo J,1999(48):21-28.
[4]曹有挥.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学报,1999,54(3):233-239.
[5]慈庆玲,韩时琳,吕国平.长株潭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J].水运工程,2006(1):36-39.
[6]王圣云,沈玉芳.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演化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7):103-109.
[7]谢燮.我国港口空间格局演化的成因及趋势分析[J].中国水运,2010(1):8-9.
[8]谢凌峰,肖富,宋敏.珠江口港口群空间结构演化特征[J].水运工程,2012(2):58-61.
[9]高爱颖,刘凯,傅玲.基于港口空间结构的港市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物流技术,2006(2):4-7.
[10]曹有挥,李海建,陈雯.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J].地理学报,2004,59(11):1020-1027.
[11]陈斓,伍世代,陈培健.福建港口体系结构研究[J].热带地理,2007,27(5):249-253.
[12]潘坤友,曹有挥,梁双波.中国集装箱多门户港口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机理[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2):214-222.
[13]吉阿兵.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空间结果演变实证研究[J].港口经济,2013(3):23-27.
[14]梁双波,曹有挥,曹卫东,等.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偏移增长与演化模式[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5):95-102.
四维空间分析法 篇4
产业空间结构也称“经济地域结构”,即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上的空间组织关系,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经济要素在地域空间中的区位关系和组合形式[1]。陆大道认为,产业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各部门、各环节、各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现象和客体的空间集聚规模与空间组合形态[2]。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是进行区域资源配置,实现区域资源增殖的载体。在经济体制与社会生产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该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与先进性[3]。正确认识并把握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特征与机制,对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对产业空间结构的研究较早,成果较多,理论体系也较完善,其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理论萌芽阶段(古典区位论)。其代表性理论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二是理论拓展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Dunn E S在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础上引入地租概念,指出土地经营的纯收益是促使区位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4];Isard W提出应把“空间系统”纳入区域经济载体的研究对象中,把古典区位论综合化、动态化[5];Friedmnn J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二元结构(单核结构)向多元结构(多核结构)转变,最终实现一体化[6]。三是理论提升阶段(新经济地理学)。Gersbach、Schmutzle通过建立模型,探讨了促使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7];Martim R提出在集聚经济环境下,区域竞争中优先获胜的企业对其它企业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种引力环境[8];Venables、Limao在研究决定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的因素时发现,除要素禀赋外,区域的地理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与经济中心地的距离[9]。国内对产业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空间结构的内涵[10,11,12]、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点—轴”模式、“双核结构”模式、“对称分布”模式)[13,14,15]、产业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6,17,18]、产业空间结构实证研究[19,20,21,22,23]等方面。
通过以上对产业空间结构文献的梳理可知,国外的研究主要从空间距离、报酬递减角度探讨产业集聚及产业空间格局;国内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产业空间结构的内涵以及产业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对省域视角下的产业空间格局研究较少,研究方法较单一,缺乏与GIS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本研究主要从产业结构系数与产业内部结构两方面入手,并结合ArcGIS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了辽宁省产业结构空间格局的特征,以明确辽宁省产业空间格局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优化布局方案。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研究选取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作为研究时点,空间分析尺度以辽宁省114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4个地级市、56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27个县,数据均来源于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的《辽宁省统计年鉴》。为了保证数据的连续性与可操作性,以2014年辽宁省现有行政区划为基准,对2014年以前行政区调整的地区进行合并处理,最终形成60个县域分析单元。根据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指标分别计算各单元四个时间段的产业结构系数,并在SPSS19.0中对其进行正态检验,确信其符合正态分布并均通过正态检验。选取第一、二、三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22个行业,利用劳动力指标(2012年)计算14个地市22个行业的劳动力区位商,以此确定各市优势产业,并根据各行业产值明确各市主导产业。基于以上数据在ArcGIS10.0和GeoDa1.4.0环境下分别对辽宁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和产业空间格局进行分析。
2.2 研究方法
产业结构系数是反映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产业结构系数越大,地区产业结构水平越高,发展优势越大;产业结构系数越小,地区产业结构水平越低,发展优势越小,其计算公式为:
空间自相关是衡量某个区域内某种属性的空间依赖性特征,揭示研究区域内空间参考单元与邻近参考单元属性值之间的相关性与依赖性。按相关性可分为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按度量方法可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自相关是揭示某个观测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整体分布状况,即从区域空间的整体层面上反映区域某项指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集群情况。全局相关性常用Moran's I指数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空间研究单元的样本数;wij为区域空间权重矩阵,定义研究单元空间相邻为1,不相邻为0;xi表示第i个空间单元的观测值(属性值);表示所有观测值(属性值)的平均值。
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是用来衡量区域内局部区域与相邻空间单元的相关性。LISA指标可用来分析区域内研究单元i和j间的空间异质性,计算公式为:
式中,分别为空间单元i和j属性值的标准化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
区位商指数又称专门化率,是产业效率与效益的定量分析工具,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特定区域的专业化程度,并间接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水平与结构。计算公式为:
式中,Lij为i地区j行业的就业人数;LQij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值。LQij值越大,所研究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当LQij>1时,表示i地区j行业具有行业优势;当LQij<1时,表示i地区j行业具有行业劣势;当LQij=1时,表示i地区j行业发展水平一般[24]。
3 辽宁省县域产业结构空间格局
3.1 产业结构总体空间格局
依据各县域单元之间的邻接拓扑关系,本文采用Queen Contiguity方法构建权重矩阵,选取各县域单元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与GDP值,计算其产业结构系数,利用式(1)在GeoDa1.4.0环境下计算辽宁省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四个年份县域产业结构系数的全局Moran's I指数,并对标准化统计量Z进行计算与检验,结果见表1。
表1中Morn's I为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E(I)为期望值,Z为标准化值,P为显著性检验水平值。从表1可见,1997—2012年产业结构系数的全局Moran's I估计值全部为正且数值较高,结果通过显著水平性检验,说明辽宁省县域产业结构系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辽宁省县域产业结构格局及其变化在空间上呈“集簇”状态,其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的县域与水平较低的县域相邻,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的县域与水平较高的县域相邻,产业结构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集聚程度在1997—2007年逐步增强,2007年以后开始减弱。
3.2 产业结构局部空间格局
全局相关性揭示了辽宁省整个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集聚分布态势,但对区域内部产业集聚状况未进行深入探讨,而局部空间自相关可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利用Geo DA软件计算Local Moran's I值并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在Arc GIS 10.0环境下绘制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辽宁省各县级行政单元的产业结构水平的局部空间关联图,各年的LISA集聚图见图1(封二)。
总体来看,1997年以来,辽宁省产业结构水平的空间格局分异显著,产业结构水平的“高—高”区域多集中在辽宁中部地区,而辽西北和辽北为产业结构水平“低—低”集中区。在“低—低”区中,该区单元个数由1997年的11个逐步减少到2012年的7个,其中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康平县、义县、北镇市、黑山县、新民市保持不变,一直为“低—低”区;凌源市、昌图县、法库县、开原市于1997年后逐渐退出“低—低”区。“高—高”型地区多以山地为主,集中连片分布,生态环境脆弱,受区域经济核心辐射较弱,发展缓慢。在“高—高”区中,属于这一类型的空间单元变化较大,1997—2002年本溪市区、本溪满族自治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凤城市、鞍山市区退出“高—高”区,盖州市退出“低—高”区进入“高—高”区。2002—2007年,鞍山市区重新进入“高—高”区,而盖州市退出“高—高”区成为“低—高”区;2007—2012年,鞍山市区再次退出“高—高”区,铁岭县进入“高—高”区。在20年中始终保持不变、为“高—高”区的是辽阳县与灯塔市。“高—高”型区域经济基础好、发展较快,在区域发展中起到增长极的作用。在“低—高”区中,仅盖州市1997年为“低—高”区,到2002年成为“高—高”区,但到2007年重新成为“低—高”区,2012年后又退出“低—高”区,区域类型变化极不稳定。“低—高”型地区自身经济基础较差,工业发展落后,且与邻近经济中心的联系较少,盖州市在这一方面表现明显。在“高—低”区中,1997年盘锦市区为“高—低”区,2002年盘锦市区退出“高—低”区;凌源市、义县、新民市、调兵山市进入“高—低”区,而2002年这四个单元又退出“高—低”区,阜新市区进入“高—低”区,这种态势一直维持到2012年。“高—低”区域的特点是与周边区域相比,自身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较好,如调兵山市、阜新市都以采煤为主导产业。1997—2012年省内各单元产业结构水平类型变化见图2。
4 辽宁省产业内部结构的空间格局
在研究辽宁省产业内部结构空间格局问题上,首先通过式(4)计算出各地级市三大产业细分行业(22项指标)的区位商指数,然后结合各市2012年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及产值,对各市产业空间格局进行判定,分别得出各市第一、二、三产业的空间格局与各市的主导产业现状。
4.1 第一产业内部空间格局
如图3所示,辽宁省第一产业内部空间格局分布是:小农业、林业、牧业在省内分块分布。小农业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即朝阳(1.35)、阜新(1.21)、锦州(1.18)。林业主要分布在辽东、辽西山地地区,即本溪(7.40)、抚顺(4.42)、朝阳(2.00);牧业主要分布在辽北与辽中地区,即铁岭(1.43)、沈阳(1.24)、鞍山(1.22)、辽阳(1.17);渔业主要分布在辽宁沿海经济带。2012年,辽宁省渔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为大连(2.70)、盘锦(2.26)、丹东(1.97)、营口(1.88)、葫芦岛(1.13)。此外,由于浑河的流经与大伙房水库的存在,内陆城市抚顺的渔业发展较好。
总体来看,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农业专业化程度低,多为粗放型农业;高附加值农产品少,低附加值农产品多;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业与企业结合较差,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直接导致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不足,只能停留在经营初级农产品的层面上。
4.2 第二产业内部空间格局
如图4所示,辽宁省第二产业内部空间格局分布为:第二产业内部行业比较优势明显集中在沈阳周边及大连地区。从2012年辽宁省各行政单元区位商值来看,制造业与建筑业主要分布在鞍山(1.31/1.79)、抚顺(1.04/1.44)、本溪(1.19/1.57)、辽阳(1.03/2.36)。此外,大连的制造业(1.33)、铁岭的建筑业(1.75)也具有比较优势。具体的行业细分则表现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子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及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要分布在辽北与辽西地区。从各行政单元区的位商值来看,铁岭(3.83)、朝阳(2.55)、锦州(2.12)三市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比较优势明显,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煤炭资源。采矿业主要分布在盘锦、阜新、抚顺等资源型城市。盘锦市素有“油城”之称,著名的辽河油田坐落于此,区内原油、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阜新、抚顺的原煤开采与生铁产量在省内均居前列,但阜新市过度依赖煤炭开采业,结构产业单一,近年来市内煤炭储量几近枯竭,亟待解决产业结构转型问题。沈阳经济区第二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区内7个城市(鞍山、抚顺、本溪、铁岭、辽阳、营口)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趋同,相似系数较高。这种现象短期内会使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区内资源配置效率会降低,竞争大于合作,不利区域经济发展。
4.3 第三产业内部空间格局
如图5所示,辽宁省第三产业内部空间格局分布为:省内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较差。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经济增长仍然主要靠第二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增长较慢,且仍以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现代服务业份额较少,发展程度低。沈阳、大连第三产业比较优势明显。沈阳市第三产业在辽宁省处于中心地位,在选取的14个行业指标中,沈阳市有10个行业区位商大于1,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大连第三产业内部7大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其中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三大行业的优势尤为突出。金融行业大连领先,全省发展水平居中。2012年,辽宁省金融行业区位商大于1的地市有7个,整体行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大连市金融业区位商高达3.1,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地区,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这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副省级城市的地位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发展最差。在14个地级市中,行业区位商大于1的仅有沈阳(1.98)、营口(1.30)两市,其他12个市发展水平均较低,尤以盘锦(0.28)、阜新(0.34)两市最为突出。辽宁省地处环渤海地区,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交通要地,又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值此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之际,辽宁省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物流行业。
5 辽宁省产业空间结构优化布局
5.1 各市主导产业现状分析
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增长率较高、产业关联度强,并对其它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25]。通过对辽宁省14个地市2012年各产业的产值数据进行整理,选取当年该市产值数较大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并运用ArcMap10.0绘制辽宁省主导产业分布图,其结果见图6。
从图6可见,辽宁省主导产业主要以机械工业、采矿、冶金、石化、钢铁工业为主,且主要偏向于第二产业,其中尤以采矿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居多,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主要矿业型城市的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后继产业衔接不紧凑,导致辽宁省面临着严峻的产业结构转型问题。优势产业是以地区比较优势为基础,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技术、区位等条件,实现区域资源配置合理、投入产出率较高,并在地区发展中能体现竞争优势的产业[26]。区域优势产业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产业,诸如沈阳、大连之类的大城市优势产业往往较多。为了便于观察与分析,本研究根据劳动力区位商指数选取各地区最具优势的三个产业进行探讨,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辽宁省优势产业以重工业为主,且多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源型城市多以采矿业为优势产业,沿海城市的渔业发展较好,沈阳、大连两市第三产业优势明显。优势产业的协作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重大,发挥好优势产业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辽宁省优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产业链条不健全。大部分城市的优势产业仅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发展以资源开发和产品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精加工的企业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增长方式粗放,下游产业发展不足。如营口与丹东的渔业,抚顺、阜新、盘锦的采矿业,产业结构不协调。(2)优势产业以重工业为主,对第三产业发展不够重视,“优势产业刚性”问题较普遍,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如阜新市多年来以采煤业为主导产业,而近年来当地煤炭资源枯竭,后继产业没有跟进,导致阜新市面临丰严重的经济问题。(3)自主创新力不强。政府对企业研发资金投入较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缺乏互动与合作,自主创新层次较低且创新方式单一,主要以引进吸收再创新为主。
5.2 辽宁省总体产业格局优化布局分析
通过对辽宁省产业结构局部空间格局的研究可知:辽宁省中部产业结构水平较高,西北部较低,产业结构水平分布不平衡,集聚性明显。通过对辽宁省内部产业空间格局的研究可知,辽宁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产业发展亟需转型。鉴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在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产业空间结构布局优化方案,见图7。
总体来讲,沈阳、大连作为辽宁经济发展的“双龙头”,应发挥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要加强与辽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系数“高—高”区)的经济联系,就近转移传统成熟产业,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各市应立足其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沈阳应以机械工业为支柱产业,把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并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优势产业。摒弃诸如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部分传统产业,改变过去一味贪多求全的产业局面,使其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大连应以机械工业、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工程及制药、新材料),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对渔业,住宿、餐饮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丹东应以矿产资源开采及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农副食品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业,继续发挥其在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方面的优势。鞍山应以钢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为主导产业,转变钢铁产业发展方式,使之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发挥其在建筑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并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沈阳、大连的经济联系。营口应以冶金、石化、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升级改造传统纺织业,重点发展临港产业,保持其在渔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金融业方面的优势地位。本溪应以钢铁深加工、生物医药、旅游为主导产业,以钢铁生产、矿产资源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林业,建筑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抚顺应以装备制造、石化产业为主导产业,以采煤业为支柱产业,以林业、建筑业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锦州应以光伏、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产业,升级改造石化、农副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临港物流业,并加强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牧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阜新煤炭资源接近枯竭,应把煤化工、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并巩固其在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业方面的优势地位。辽阳应把精细化工、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作为支柱产业发展,改造传统冶金业,发展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优势产业。盘锦应以石化及精细加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以采矿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渔业为优势产业。铁岭的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优势大,应把小农业、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继续发挥煤电产业的支柱性作用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建筑业的优势地位。朝阳应以农业、采矿业、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林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等优势产业。葫芦岛应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继续发挥机械造船、石油化工、能源电力、有色金属的支柱地位,强化对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发展。
6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分析了1997—2002年辽宁省产业结构水平的集聚分布态势与变化趋势。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的区域集中在辽中地区,主要行政单元为辽阳县、灯塔市、鞍山市、铁岭县;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的区域集中在辽西北地区,相关县域单元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康平县、义县、北镇市、黑山县、新民市,说明沈阳经济区对辽西北的经济辐射力度不够,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仍需要加强。1997—2012年,辽宁省产业结构高水平区有向东北方向扩散的趋势,产业结构低水平区单元数逐渐缩小,具体到县域单元上表现为凌源市、昌图县、法库县、开原市、铁岭县产业结构水平提高;本溪市区、本溪满族自治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凤城市产业结构水平降低;鞍山市区、盖州市摇摆不定,忽高忽低。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打破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部门、行业、职能界限,提升产业竞争力,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具体实施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研究明确了辽宁省第一、二、三产业空间格局情况,分别对辽宁省第一、二、三产业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探讨。得出第一产业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效率低下;沈阳经济区和大连第二产业内部行业比较优势明显,但沈阳经济区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沈阳、大连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省内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较差。第一产业应积极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增加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发展高效现代农业。第二产业行业部门应在区域间合理布局,突出区域产业特色,积极发展主导产业,避免出现大而不强的局面。
本文明确了辽宁省各市的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在主导产业发展方面,辽宁省各市主要以机械、石化、采矿为主,主导产业类型整体较落后。沈阳、大连两市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主导产业应由传统制造业向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过渡,做好传统产业向周边转移工作。辽宁省其他12个地市处于工业化时代,矿产资源接近枯竭,以采矿为主导产业的形势难以为继,应根据各自产业发展情况积极打造新的产业集群,重新定位主导产业,引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在优势产业发展方面,辽宁省面临产业链条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协调、自主创新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各市应积极完善下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贯彻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培育第三产业中的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办公空间分析调查报告 篇5
办公室的布局、通风、采光、人流线路、色调等等的设计适当与否,对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及工作效率影响很大,过去陈旧的办公设备已不再适应新的需求。如何使高科技办公设备更好的发挥作用,就要求有好的空间设计与规划。以下从五点谈一下现代办公空间设计要素。过去,在办公室里,最舒服的理应是老板,最理想的位置当然非他莫属,然而在考虑到可能对员工效率、士气以至利润带来的影响,老板坐在那里还重要吗?
伦敦金融时报报导,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Airways)新落成的综合办公大楼大胆地把最好的景观保留给一天到晚坐在座位上工作的后勤人员,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才是提升工作士气的好办法。
新的办公室空间概念主张,秘书没有必要再做顶头上司的“门神”,这样高级主管才能更为接近其余广大的员工。此外,办公室应该设计符合“新的工作方式”,不再以某人办公室的大小、景观好坏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而是以其工作表现判断。
专家指出,办公室依据其开放程度可以分为四型,第一种是蜂巢型(hive),属于典型的开放式办公空间,配置一律制式化个人性极低,适合例行性工作,彼此互动较少,工作人员的自主性也较低,譬如电话行销、资料输入和一般行政作业。
第二种是密室型(cell),是密闭式工作空间的典型,工作属性为高度自主,而且不需要和同事进行太多互动,例如大部分的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士。
第三种是鸡窝型(den),一群团队在开放式空间共同工作,互动性高,但不见得属于高度自主性工作,例如设计师、保险处理和一些媒体工作。
第四种是俱乐部型(club),这类办公室适合必须独立工作、但也需要和同事频繁互动的工作。同事间是以共用办公桌的方式分享空间,没有一致的上下班时间,办公地点可能在顾客的办公室、可能在家里,也可能在出差的地点。广告公司、媒体、资讯公司和一部分的管理顾问公司都已经使用这种办公方式。俱乐部型的办公室空间设计最引起注目,部分原因是这类办公室促使充满创意的建筑因此诞生,但是设计师领先时代的创意在考验上班族的适应度。这类办公室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各个都以目标用途进行设计,例如有沙发的“起居间”、咖啡屋等等。除此之外,这类设计也可以节省金钱,例如安达信顾问公司把法国总部从占地一万平方米的办公室迁到占地七千平方米的新总部,一年可以节省一百万美元。
除了美观、实用和安全,办公家具还多了一份营造情境与搭配完整环境的规划。在设计上,率先将“人体工学”理念,广泛运用于办公家具上,并协助客户进行办公室规划,充分考量OA设备的整合、环境景观的设计、动线规划及使用效率管理、网路、照明、噪音处理及搭配…。等等细节。主张是“办公室整体规划系统”,期望能结合优质的产品以及经过完整规划的环境,创造一个完美的办公空间,不仅为客户增进工作效率,更提升整体企业形象。
1、款式:OA系统家具可多样式组合选择,互相搭配运用,不受空间及时间之限制,发挥组合之最高效能,使用者可依照自己喜好,而增加组合功能。
2、规格:品质考量安全性、持久性等基本要求,系统家具除了制式之尺寸外,更可依现场需求去订制,不仅能充份利用空间,更能就使用性质作特定规格之选择,使系统家具富有弹性,更具有多变性。
3、颜色:色系搭配选择,可依现场环境感觉、个人喜好…等等,去做整体上之颜色搭配,使办公室环境更整体更完整。
4、整体性:办公家具因规格、款式、颜色等等…均能统一,不会每次订购就有不同之产品产生,使得办公室搭配无法标准。多样化的组合,全功能的搭配,完美外观的设计,成就出整洁美观的办公环境。
5、扩充性:日后增加或搬迁,所造成零件短少,或组合上之困扰等等…,办公家具均能解决这些缺点,可任意搭配符合公司办公室之需求
现在许多家具公司设计了矮隔断式的家具,它可将数件办公桌以隔断方式相连,形成一个小组,我们可在布局中将这些小组以直排或斜排的方法来巧妙组合,使其设计在变化中达到合理的要求。
另外,办公柜的布置应尽量依靠“墙体效益”,即让柜尽可能靠墙,这样可节省空间,同时也可使办公室更加规整、美观。
1、办公室隔断
要重视个人环境,提高个人工作的注意力,就应尽可能让个人空间不受干扰,根据办公的特点,应做到人在端坐时,可轻易地环顾四周,伏案时则不受外部视线的干扰而集中精力工作。这个隔断高度大约在1080毫米,在一个小集体中的桌与桌相隔的高度可定为890毫米,而办公区域性划分的高隔断则定为1490毫米,这是VOICE壁板的三种尺寸。这些尺寸值得我们在设计中参考,借鉴。
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办公室配套设备中的隔断多数采用面贴壁毯等材料,这些材料有吸音、色彩与材质美观的效果。在办公室装饰工程中,我们如自制隔断除了注意尺寸之外,还应注意材料选用,另外还要注意办公隔断的收口问题。购置与定制较高级木质(如棒木)的术线来收口,这样可给自制的办公室隔断带来高级之感。
2、办公室天花
在办公室的设计中一般追求一种明亮感和秩序感,为此目的,办公室天花设计有如下几点要求:
(1)在天花中布光要求照度高,多数情况使用日光灯,局部配合使用简灯。在设计中往往使用散点式,光带式和光棚式来布置灯光;
(2)天花中考虑好通风与恒温;
(3)设计天花时考虑好便于维修;
(4)天花造型不宜复杂,除经理室、会议室和接待室之外,多数情况采用平吊;
(5)办公室天花材料有多种,多数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或埃特板,铝龙骨矿棉板和轻钢龙骨铝扣板等,这些材料有防火性,而且有便于平吊的特点。
办公室照明设计好-上班不再昏昏欲睡
一样是照明,使用得好,效果倍增;使用不当,后患无穷。要有令人舒适的照明,是有方法的……
你曾想过在虫鸣鸟叫的绿光丛林里上班是什么感觉吗?
有意思的办公室
美国一间家具工厂,利用先进的灯光技术制造了虚拟加州海滩氛围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可以穿著海滩短裤、T恤上班,享受100%的新鲜空气和自然光。
有趣的是,根据美国《商业周刊》报导,这家公司的生产率因此增加了15%,其中,有8位被挖角跳槽的员工,在离职两星期后自动回来报到,原因竟是他们“无法忍受其他单位晦暗的工作环境”。
熙来攘往的大楼内,头顶上一排排日光灯照得透亮,工作人员铁青的脸忙上忙下,“为什么公家机关的人脸色总是特别难看?”
难看的脸色,不只出现在机关。办公室多使用冷色系(色温大于6500k以上)的日光灯,因此常造成工作人员看起来像“每天只睡一小时”的错觉。这种现象很多住家也看得到。一片惨白的办公室
1970年美国康乃尔大学针对产业界所做的研究发现,适当的照明可以增加生产力及工作安全性。最近,美国《商业周刊》也报导了一间地方邮局利用简单的自然光线,配合室内照明
灯具的改善,将邮局生产力提高了16%的例子。
相反地,因灯光设计不当所引起的健康伤害,也时有所闻。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发现,光闪动率过高(超过160赫兹),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当年,欧洲大量使用日光灯在办公室照明设备上,许多员工抱怨出现眼睛不适和疲劳症状,后来转换为稳定性高,不易闪烁的新灯具之后,员工的抱怨减少许多。
亮度不对,容易造成视网膜的疲惫。像作业背景灯光太强、电脑终端机萤幕反光刺眼,以及各种照明灯光设计不良的情况,使肉眼辨视度困难增加,作业时间相对加倍。
根据《康健杂志》“科学园区健康大调查”,园区有七成以上的人每天坐在电脑前超过6小时,而最常出现的身体不适症状就是眼睛疲劳,占70.9%。尤其是大量使用电脑的工作环境,更容易增加眼睛的负担。
视觉疲劳牵连其他身体的不适,曾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受训,临床上经常碰到因为想避掉工作环境的强光反射,造成颈部肩膀僵硬酸痛及肌肉拉伤的例子。
患者起先抱怨只有眼睛周围觉得疲惫,然后慢慢地,因姿势不良造成肌肉僵硬衍伸到头部、颈部到全身肌肉,“难怪办公室会愈待愈累,”良好的照明,有助于减少近视的发生。
而且,疲劳度与灯光热度也有关系。灯泡、卤素灯等会提高温度的照明设备,容易令人觉得累。很多人有这种经验:读书时使用灯泡台灯,昏昏欲睡。
一开桌灯读书就想睡,了解照明之后才知道,“不是想偷懒,而是温度升高造成的自然生理现象”。
要照得亮,更要照得舒服
然而,因为照明并不会对身体产生立即且直接性的伤害,时常容易被忽略。一项针对纽约办公室的研究显示,只有10%的办公室符合电脑所需的视觉环境需求。
“以前是亮就好,现在讲求的是舒服,”一语道出现今照明发展的趋势。不反光,舒服的第一要件,首先是没有刺眼的眩光(又称反光)。可在电脑萤幕前置一面小镜子,并以正常姿势坐好,若是可以从镜子内看见较亮的物体或光源,表示有反光现象。
此时应调整位置或萤幕,让镜中看到的光线变少,减少反光对眼睛的刺激。此外,所有的光源应有遮蔽和眩光保护,避免眼睛直接或间接接触灯管或灯泡的强光。
许多办公室会使用条状或格子状的金属反光隔板来改善,但是灯管都看得见,“好的灯具应是,点灯,桌子亮了,抬头却看不到灯管。只要你看到任何一点刺眼的光,都是不合格的设计。”如覆盖著细格子状反射罩的长方形灯具,看不到灯管,光线柔柔的从上洒下。
坐在窗边的时常为白天的强烈光线所扰,放下百叶窗帘又觉得室内太暗,可以在窗帘的下半部做小帘子或隔屏,阳光可以从窗户上面照进来,又不会让窗边的人受到干扰。均匀合适照度
曾做过办公室照明研究的人士,就发现国人特别偏好“明亮冷静”的气氛,大量采用昼光色日光灯管的结果,一般照度通常超过实际需要。
美国的研究中显示,高照度会造成不舒适,尤其是照度1000Lux(照度的国际单位)以上,23%抱怨曾受到反射困扰;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喜欢400~850Lux的照度。
日本针对东方人所做的研究发现,500Lux为阅读看书写字的最低下限,照度低于500Lux以下,阅读时会很吃力。美国照明工程学会则建议,一般办公室作业面平均照度,以750Lux为及格标准。
有些人喜欢关掉天花板大灯,只留一盏桌灯工作,是错误的。“只可偶尔好玩,不可常做,”因为工作环境与视觉目标明暗对比强烈时,会造成眼睛瞳孔扩约肌收缩频繁,容易疲累,因此阅读时全面照明与工作照明必须一起使用,以免产生强烈对比。
专家建议,办公室天花板的全面照明,通常不需要太亮(超过500Lux以上即可),个人可依需要添加台灯或桌灯增加照度,是较弹性的设计。
光源稳定不闪烁
光源稳定与否,维系在一个白色塑胶外壳的“安定器”上。
从健康角度论,装电子镇流器灯具,比传统镇流器要好。通常使用的是传统镇流器,会闪烁。“
镇流器是日光灯的心脏,也是必要的装置。传统低频镇流器,灯管容易闪烁且笨重,但因价格便宜,仍常被大量使用于办公室照明。
新式的电子镇流器,可将工作频率提升至30~70kHz,并改善灯管闪烁问题,瞬间点灯、重量轻、发光率高,高安定性高,“但价钱高,是传统灯管两倍以上,”飞利浦公司产品经理指出,使用电子镇流器,但缺点是容易受到电磁波干扰。
电子镇流器灯管可节省30%的电力,使用寿命较长,价格虽比一般多出2~3倍,长期来看还是划算。
擅用暖光色
气氛的营造,可以主导光源颜色,表现光线质感的色温(K值)是主角。色温数值愈高(超过6500K),光愈偏向蓝色,会营造较冷静的氛围;色温愈低,愈偏近烛光的黄红色,较舒缓情绪。
但是,并无研究证实,黄光或白光,会影响人体健康,其实愈接近自然光愈好。一般接近自然光的色温约在2700~3500K之间。
“暖色光论调”刚开始遭遇到很大的阻力,常有人认为暖色光会造成工作效率不佳等。
“不失真是暖色光另个优点,像欧美办公室使用演色性(还原物体的本色)较佳的三波长灯管(利用红蓝绿三种基本色混合而成的光源,最接近自然色),是一种潮流。”就像拿做彩色电视颜料做灯管,物体看起来很逼真。“
因地适宜,选择光线亮度
四维空间分析法 篇6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比较分析
一、东西方两类建筑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比较
(一)中国古代社会和西方现代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比较
1.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形式与古代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由于造铁技术的限制(冶金技术并不普及成熟)和战时防卫敌军的需要,利用砖瓦材质建造高台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大量出现的铁器工具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俗称铁器时代。铁器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跨越,这使得人们可以利用铁器对木材进行加工,使古建筑木架构成为现实并日趋成熟,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木架结构形式。但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社会生产关系从最先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2500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劳动生产关系,真正以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关系一直到清朝末期都未能形成。
2.西方现代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西方现代社会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生产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由工业革命前的手工业工厂模式发展为工业机器工厂,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引入工业生产和房屋建筑设计。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有着深远影响,其中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材料和结构上的改进和提升,打破了原有的西方传统建筑的跨度与支撑结构的限制。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劳动者通过劳动只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却无法给社会提供大量的物质资料,自然也无法提供大量的建筑材料及工具。所以在中国古代如遇上大的自然灾害破坏了房屋建筑需要重建,并不能做到像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那样能够快速高效地重建。
(二)中国古代社会和西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比较
1.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形成于有着2500多年发展历史的封建社会。中国古建筑空间形式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建筑的空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主导思想地位的儒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讲究“等级制度”, 这种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对官方的皇家建筑和民间的古民居都有深入影响。
民居建筑中北京的四合院是受到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意识形态影响的典型。四合院的空间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等级地位,其空间布局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家庭等级制度的意识形态。
2.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社会的意识形态
關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一部分在查找史料记载的基础上得出,另一部分是根据有关史料推理得出。
据建筑史料记载,“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最早是从欧洲的德国、前苏联以及荷兰发展兴起”]。
众所周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反对多余的装饰,建筑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预制构件材料;以几何简洁的形式出现,以至于它的形式发展到后来简到极致。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思想非常理性而务实科学。那么在当时为何会在欧洲出现这种类型的建筑?为何会将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之前的欧洲社会主流的建筑类型抛弃呢?这必然和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人的意识形态比西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保守很多,对新事物的接受较之西方现代社会更为排斥。
二、中国古建筑空间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空间材料的比较
(一)中国古建筑空间的材料应用
古代中国的建筑空间与当时社会的建筑材料、建造技术有着必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受到建筑材料的限制和影响。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利用天然地洞,作为自己的栖息之地。洞穴的空间由于受到洞土材质的条件限制,其跨度和高度都较为狭小和低矮,比如现今发现的河北省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四方洞。而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铁器工具的普及,人们利用铁器对木材质进行加工,使得木材质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主要材料,但木材质作为古代建筑的主要材料有其缺陷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木材的缺陷也日益暴露。
(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材料应用
历史上无论任何时期的建筑用材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当时建筑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着紧密联系。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同样也不例外。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由于受到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以及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当时社会以强调设计民主化、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材料上以工业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以材料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出现。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中大量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以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形式出现,强化空间的功能性。
三、中国古建筑空间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空间体量和布局的比较
(一)中国古建筑空间的体量和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受到建造技术、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古代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无论是皇家建筑还是民居建筑,空间的体量上一般不向上发展,而是向平面方向发展,以“间”为单位,不断向四周扩展,最终形成建筑群的空间格局。
(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体量和布局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形式极为简洁,空间开敞通透,空间的界面形式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整体空间给人以纯净之感。众多周知,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和实用,强调功能和空间的有机结合,反对任何多余的装饰,在这种设计理念主导下,以开阔通透的空间和极简的界面形式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另外,钢材、混凝土、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使建筑的框架结构得以实现,解决了空间跨度和高度的限制。
四、中国古建筑空间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空间结构的比较
(一)中国古建筑空间的结构形式
古代中国建筑的木架构形式是中华古建筑文化中的精髓。由于古建筑材料长期不变,以木材为主,为建立在木架构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演变提供了条件。
木构架的结构形式在中国古建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成为形成以下主要的结构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这三种结构形式虽然不同,但都同属于框架结构体系。
(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结构形式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结构形式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的框架结构,这种钢混结构的应用得益于工业革命以后带来的结果,特别是工业化社会对钢材材料的改进,对建筑空间的结构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既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必然有其合理性。
通过以上梳理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建筑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结构体系其实质都是框架结构体系。但由于建筑材料的不同,中国古建筑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木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在空间的跨度和高度上,以木材为主的木架构形式无法做到像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大跨度的空间形式,尤其在建筑空间的高度上受制最为明显。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时期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使得建筑整体牢固性要远远强于中国古建筑,混凝土类似于“超级胶水”将整个建筑的钢筋全部浇筑在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使得建筑的高度得以突破。
五、总结
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空间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意义在于弄清东西方两类建筑空间形成的成因,以及两类建筑空间的共性和区别。在比较两类建筑类型的过程中,剥离中国传统古建筑空间表皮形式,有助于看清其深层次的建筑历史文脉和空间类型本质,找到中国传统古建筑的“DNA”,为当代中国建筑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依据。而面对西方的现代建筑类型,我们以鲁迅先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批判性地吸收西方现代建筑中的优秀一面。通过比较中西方两类建筑,比较出西方现代建筑的优缺点和局限性,有助于正确看待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文化和本质,为中国当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和吸收西方外来建筑文化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赵慧.晋商民居装饰中的“行业”遗风[J].装饰.2006(03).
[4]王受之.世界現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四维空间分析法 篇7
关键词:空间网架,动力特性,调谐质量阻尼器
1 引言
空间网架结构是现代大跨度结构工程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结而成的空间结构。具有空间受力、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可用作体育馆、影剧院、展览厅、候车厅、体育场看台雨篷、飞机库、双向大柱距车间等建筑的屋盖。缺点是汇交于节点上的杆件数量较多, 制作安装较平面结构复杂。空间网架结构由于具有轻便、通透的特点, 适合大面积、大跨度的使用, 现已经成为土木工程大跨度结构中采用的最多的结构形式。
本文以一实际网架为工程背景,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网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根据主要设计荷载对结构进行了静力设计复核。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分析了网架的特性, 第二阶振动频率为2.06Hz, 为楼面的竖弯振动。因此容易发生人致振动, 应该予以注意。最后针对第二阶模态设计了调谐质量阻尼器, 确定阻尼器的优化参数。
2 有限元模型
某钢管桁空间网架为双层空间结构, 塔柱采用格构形式, 底层为活动楼面, 有假山等设施, 二期横载大, 顶层为中空网架。按照提供的设计图纸, 建立网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时分别采用授权的MIDAS和ANSYS软件独立进行, 以进行相互校核, 这里只给出了ANSYS结果。图1给出了基于ANSYS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中每个杆件采用梁单元Beam188模型, 混凝土楼面及其他恒载采用MASS21单元模型。模型1251个节点, 3835个单元。坐标系如图1所示, 其中Z为竖直方向。主要受力构件采用Q345B, 强度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取值。檩条采用Q235B钢材。弹性模型取为2.0 105Mpa。
边界条件为:格构式钢柱下端节点自由度全部约束, 两层框架梁端处自由度全部约束, 下层三角形空间桁架与混凝土主楼连接处为沿X方向铰接, 其它方向为刚接, 上层三角形空间桁架与混凝土主楼刚接。
3 静力分析
本计算中荷载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及设计说明取值, 主要计算荷载见表1。
按照荷载规范, 计算时考虑以下荷载组合。
组合一:1.35恒载+1.4×0.7 (屋面活载+顶面活载)
组合二:1.2恒载+1.4 (屋面活载+顶面活载)
组合三:1.2恒载+1.4风载
组合四:1.2恒载+1.4风载+1.4×0.7 (屋面活载+顶面活载)
图2给出了在恒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变形图。在恒载标准值作用下底层楼面竖向位移最大值为8.6cm, 约为横向跨度的1/400。图3给出了恒载标准值下的网架应力。底层主钢管应力普遍较大, 最大拉应力为133Mpa (下缘钢管) , 最大压应力为121Mpa (上缘钢管) , 腹杆应力很小。格构式钢柱整体应力水平较低, 最大压应力为66Mpa, 最大拉应力为59.3Mpa, 发生在框架梁与塔柱连接处构件。4跟钢柱之间的应力相差很大。纵向框架梁 (JHJ-1) 整体应力水平比三角桁架低。上主钢管压应力最大值为117Mpa, 在跨中, 最大拉应力为107Mpa, 在框架梁与GZ-1连接处;在框架梁与格构式梁连接处的腹杆应力也较大, 最大拉应力为86Mpa, 最大压应力为108Mpa。横向框架梁 (JHJ-2, JHJ-3) 整体应力水平不高, 但JHJ-2在两端连接处 (与混凝土主楼连接处、与GZ-1连接处) 部分构件压应力达到124Mpa, 拉应力达到80.4Mpa。JHJ-3应力较JHJ-2小, 最大压应力及最大拉应力分别为77Mpa和69Mpa。顶层网架应力很小, 最大应力为44.8Mpa。
最不利荷载组合下得到的最大拉应力为265.3Mpa, 最大压应力为248.2Mpa。结构达到强度要求。
4 动力特性
网架属于柔性结构, 在动力荷载下容易发生大幅振动。因此, 采用子空间迭代法确定了网架前10阶振动频率, 计算时振型按最大值归一化。表2给出了前10阶振动频率, 图4给出了前4阶振型。结构的一阶侧弯频率为1.69Hz, 频率高, 因此风致共振响应相对不显著。但第二阶振型中人群活动楼面存在较大的竖向弯曲振动, 其振动频率为2.06Hz。因为人行走步行力的竖向频率为2.0Hz左右, 因此容易发生共振。宜采用减振措施。
对第二阶模态设计了调谐质量阻尼器 (TMD) 。设计时TMD的质量比取为1%, 根据此质量比确定阻尼器的刚度和最有阻尼比。最终设计的TMD的重量为8.5吨, 自身的优化模态阻尼比取为4.6%。对设置TMD的网架结构进行了复模态分析, 结果表明结构的模态阻尼比为2.8%, 较原来阻尼比 (钢结构图1网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取为0.5%) 增大了5倍多, 因此可以预测能够满足舒适性要求。图5给出了TMD的示意图。
5 结论
本文以一实际网架为工程背景,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网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并进行了静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安全性达到要求, 而且结构的振动频率高, 不容易发生大幅风致振动。但是网架的第二阶振动频率为2.06Hz, 为楼面的竖弯振动, 在人群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人致振动。设计了调谐质量阻尼器 (TMD) , 质量比取为1.0%, 设置TMD后结构的模态阻尼比约为2.8%, 满足行走舒适性要求。图4网架的前4阶振型
参考文献
[1]蒋红旗, 刘玉, ANSYS的空间网架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08 (3) 154-158
[2]王秀丽, 吕辉勇, 基于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的空间网架优化设计,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院, 2007, 33 (3) :18-22
四维空间分析法 篇8
关键词:创新能力,空间自相关,空间分布,空间计量分析
在我国, 随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更为重要。但由于历史等原因,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罗发友 (2004) 通过对专利授权数据的研究发现我国创新产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万勇 (2009) 采取因子分析法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具有由东向西梯度递减、各区域间差距大等特征。国内许多学者都证明了我国创新产出具有集聚现象, 张玉明、李凯 (2007) 还运用了空间自相关的方法证明了空间集聚现象并不是随机出现的。但是, 他们都没有从宏观的层面来分析中国创新产出空间差异的成因。科学地衡量我国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 并寻求其成因, 对于各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
在评价创新产出时, 专利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虽然专利这一指标有许多不足, 如有人认为并不是每项专利都是创新或是某些行业的创新是很少申请专利等等, 但相对于其它指标而言, 具有几个明显的优势。如专利统计数据具有可获得性、授权标准是客观的和变化缓慢等。因此, 在研究创新活动时使用专利数据是合理的, 本文以专利申请量来代表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
1. 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状况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 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迅速。图1提供了2008年我国31个省市 (不包括港、澳、台) 专利申请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创新产出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及四川及湖北地区, 而中部地区如河北、河南、湖南、安徽等形成了中型梯度的集群, 西部及西北部地区则相对较为落后, 东、中、西部地区呈现梯式结构。图1中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征是, 区域创新能力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 大量的创新行为发生在我国沿海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
从图2的专利授权量所占的百分比来看, 第四层次的8个省市的创新产出占全国专利授权量的75.59%, 而第一层次的7个省市的创新产出占全国专利授权量的比例仅为1.38%。
从图3的东、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比例看, 东部专利授权量远远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这强烈地显示出创新产出集中在少数地区, 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创新活动呈现强弱的极化现象。
2. 创新产出的空间集中度
Gini指数是用来判断地区所得分配与贫富差距程度的指标。也可以转用来衡量省际创新产出的集中度, 来判断省际创新产出的集聚状况。区位Gini系数被定义如下:
其中, N是区域的总数量, 是变量的平均值。当所有的省际区域变量相等时, 区位Gini系数最小, 且G=0;当除去一个省际区域的变量以外, 其余区域变量均为0时, 区位Gini系数最大, 且G=1。Gini系数越接近于1, 变量就越地理集中。图4计算了2000-2007年专利申请量的区位Gini系数。
从图4中可知, 在2000-2007年之间, 区位Gini系数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也就是说, 我国省际专利分布的不均衡性逐年加剧, 专利申请有向少数几个省区集中聚集的趋势, 领先与落后省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创新聚集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前面的计算结果反映出我国创新产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为了检验我国创新产出的空间聚集是随机发生还是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分布规律, 就要对专利申请量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我们使用空间统计学最常用的指标, 即Moran’s I指数来检验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
1. 基于Moran指数的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
在计算Moran’s I指数前, 要先构建各省际区域的空间权重矩阵, 我们采取基于空间邻接关系的空间权重。即
Moran’s I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Xi表示第i地区的观测值 (如专利申请量的综合评价值) , n为地区总数 (如省域) , Wij为二进制的邻近空间权值矩阵。
Moran’s I可看作各地区创新能力观测值的乘积和, 其取值范围为-1<=Moran’s I<=1。若各地区间的创新能力是空间正相关, 则其数值应当较大;负相关则较小。零空间自相关性出现在当属性值的分布与区位数据的分布相互独立时。
检测2008年区域创新产出的专利申请量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性即空间相互依赖性。计算结果发现, 2008年各省域专利申请量的Moran’s I为0.3733 (如下图所示) , Moran’s I的正态统计量Z值大于正态分布函数在0.05水平的临界值1.65, 表明我国31个省市创新能力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 说明创新能力在空间分布上并不是分散分布的, 而是表现出某些省域的相似值之间在空间上趋于集群。也就是说, 具有一种较高创新能力的省区相对地与较高创新能力的省区相接近, 或者较低创新能力的省区相对地与较低创新能力的省区相接近的空间关联结构。因此, 从整体上讲, 省域间技术创新能力是存在空间相关性的, 也就是说存在着空间上明显的创新集聚现象。
2. 基于Moran散点图的局域空间相关模式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省际区域属于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地区还是低水平地区, 就要进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Moran散点图就是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Moran散点图把整个空间分成四个象限:第一象限对应于高观测值的区域被同样是高观测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第二象限是低观测值的区域被高观测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第三象限是低观测值的区域被同样是低观测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第四象限是高观测值的区域被低观测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局域Moran’s I散点图 (下图) 展示了专利申请量的空间滞后W_PAT-2作为纵轴和PAT-2作为横轴的分布情况。其中, W_PAT-2表示邻近值的加权平均值, 该图显示了2008年我国31个省市专利申请量的Moran’s I散点图。
从图5中可以看出, 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福建、山东、安徽、河南、河北、湖北、湖南12个省市位于第一象限, 表现为正自相关关系 (HH) , 是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江西、广西2个省域位于第二象限, 为负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LH) ;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甘肃、云南、新疆、黑龙江9个省市位于第三象限, 同样是正的空间自相关 (LL) , 但为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广东、辽宁、四川、陕西4个省域位于第四象限, 为负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HL) ;而贵州、海南、山西则同时跨了第二、三象限, 重庆则同时跨了第一、二象限。位于一三象限的省域 (21个) 远远多于二四象限的省域 (6个) , 说明各省市的创新产出能力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分布为主, 显示出了创新能力集群的核心—边缘分布格局, 这也证实了前面Moran指数计算得出的创新产出存在正向空间依赖的结论。
三、中国创新能力分布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前面的分析证明了我国创新能力存在着不平衡性和空间相关性, 下面我们用加入空间因素的计量模型来估计创新能力的空间自相关强度。在众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中,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状况、区域科技经费投入、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明显的关系。为此, 我们选取专利申请量为创新产出的指标, 记为PAT;选定五个解释变量: (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用人均GDP表示, 记为GDP; (2) 区域产业结构特征, 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来表示, 记为CY; (3) 区域科技经费投入, 用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表示, 记为RD; (4)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用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来表示, 记为HG; (5) 城市化水平, 用城镇人口/总人口来表示, 记为CITY。本文以2008年PAT为被解释变量, 以2008年的P-GDP、CY、RD、HG和CITY为解释变量。两边取对数, 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A没有加入对空间相关性的考虑, 我们通过对回归结果残差的检验来验证空间相关性的存在。首先对模型A进行OLS估计, 结果如下表1所示。
由表1中结果可知, OLS估计的31个省市创新能力函数的拟合优度达到76.82%, F值为20.8808, 模型整体上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拟合效果较好。变量的显著性检验显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LnGDP) 、区域科技经费投入 (LnRD) 和城市化水平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都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与预期的结果基本一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LnHG) 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区域产业结构 (LnCY) 系数为正但未能通过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如果不考虑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析也就到此为止了。但由于前面的区位Gini系数和空间统计的Moran’s检验都已证明了31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 而且在上表中Moran’s I (误差) 检验表明经典回归误差的存在着空间相关性 (显著性水平小于1%) , 因此, 我们认为各个省市创新能力的高低受到邻近省市的影响, 也就是说创新能力应该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自相关回归模型包括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根据Anselin et al. (1996) 判别方法, 由上表中可看出, LMERR和R-LMERR的检验都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而LMLAG和R-LMLAG都未通过10%水平下的检验。因此, 本文使用空间误差模型是合适的, 新的回归模型变为:
其中, 为空间误差系数, 其衡量了样本观察值中的空间依赖作用, 即相邻地区的观察值Wy对本地区观察值y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对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如果仍采用最小二乘法, 估计值会有偏或无效, 需要通过工具变量法、最大似然法或广义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进行, 本文采用最大似然法来估计。通过Geoda软件计算得出下表2所示。
比较表1与表2中的检验结果发现, 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值高于OLS模型。比较对数似然函数值LogL、AIC和SC值就会发现, SEM的LogL值最大, AIC和SC最小, 极大似然比率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从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上看, 其显著性水平都有所提升, 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显著性水平从OLS估计的10%提高到SEM模型的1%。因此SEM模型比OLS估计的模型要好。由此可知, 基于OLS法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由于遗漏了空间误差自相关性而设定的模型不够恰当。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经费投入、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都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 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经费投入、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作用。产业结构特征的回归系数虽然为正, 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促进作用, 但这种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空间误差系数为正, 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这表明我国的区域创新产出有明显的空间近邻溢出效应, 省际创新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四、结论
空间计量统计分析表明, 省际之间创新产出的集聚与相邻省区的创新产出的集聚是有空间相互关系的。这个结果提供了对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维度的新认识。空间数据分析的主要结论概述为以下几点:
1.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
2.从2000-2007年的区位基尼系数可以看出, 我国省际专利分布的不均衡性逐年加剧, 专利授权有向少数几个省区集中聚集的趋势, 领先与落后省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3.2000—2007年专利授权量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 我国区域创新产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 说明创新行为在空间分布上并不是分散分布的, 而是表现出某些省域的相似值之间在空间上趋于集群。专利申请量说明我国区域的创新产出能力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分布为主, 显示出了创新能力集群的核心—边缘分布格局。
4.空间计量分析表明,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经费投入、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作用。除此这外, 空间误差系数为正且显著, 这表明我国的区域创新产出有明显的空间近邻溢出效应, 省际创新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因此, 创新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区域政策时, 不能仅考虑自身条件, 还要充分利用创新聚集、区位优势、技术溢出等地理条件, 加强区域交流, 扩大创新辐射面积和强度, 实现区域双赢。
参考文献
[1]罗发友:中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6) :76-81
[2]万勇:现阶段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分布研究—基于中国30个省级区域数据的因子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210-215
[3]张玉明李凯:中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基于1996-2005年省际专利统计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7 (11) :97-103
四维空间分析法 篇9
一、迷雾——幻想型空间
迷雾的包围将小镇与现实世界隔离开, 形成第一重封闭空间。这个空间的出现是由于秘密军事实验的失败导致异时空的怪物们进入人类正常世界。但如果仅仅是怪物的出现并不能架构起这层空间。浓雾, 才是这重封闭空间形成的关键因素。从影片可以推断出, 迷雾是怪物们的活动空间, 没有被迷雾侵袭到的现实世界依然是正常的人类生存空间, 由此可以根据雾的区域范围划分出两种空间的界限。雾虽然不像围墙、栅栏、沟渠等障碍物那样能对人们的行动造成阻挡, 但却使人的视觉受到限制, 对空间的感知范围大大缩小。浓雾对人的心理造成的恐怖效应与黑暗很相似, 都是基于人类对未知的、无法把握的事物所产生的本能恐惧。凶残嗜血的异形怪物本身已经十分可怕了, 浓雾又干扰了人们通过视觉对危险的预判能力, 原本熟悉的环境变得陌生, 使恐惧的效应加倍。迷雾空间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幻想型空间, 其中各式各样的怪物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但是雾却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 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在身在雾中的感性体验。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普遍经验, 影片弥合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缝隙, 使迷雾空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氛。
二、超市——极限型空间
在现实世界中, 超市属于公共消费空间, 是开放性的。 影片中的超市在迷雾侵袭前也是这样的开放式空间。但当得到危险警告后, 超市的大门被关闭, 变成了一个封闭型的空间。随着超市从开放到关闭, 其功能由消费场所到避难所的转变, 超市的社会空间性质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 在此避难的镇民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在逐渐改变。起初, 人们在封闭的超市里依然保持着与此之前一样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 每个人的身上都还保持着自己的社会身份。如超市理货员在试图修理发电机时被怪物掳走后, 目击者们没有立刻呼吁其他镇民, 而是选择先告诉黑人律师, 希望由他告知众人。这是因为目击者们认为黑人律师凭借着自己社会地位可以更有效地使其他人相信这件超出现实经验的恐怖事件。但是随着怪物的袭击和对死亡焦虑的升级, 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道德约束逐渐崩塌。在正常世界中长期受到镇民轻视的宗教狂热者卡莫迪夫人变成了超市中大多数人的精神领袖。深处在极度恐惧中的人们, 面对未知的外部环境以及来自于内部的蛊惑逐渐丧失了理智, 甚至将无辜的人以血祭为名推出超市被怪物吞噬。影片构筑的超市空间是一个类似于萨特称为“境遇剧”的极限空间。“境遇剧”强调对情境的刻画, 常常将人物置于一个艰难的情境甚至绝境之中, 强调人物在环境中通过选择自己的行动来确定自己的本质。“人是自己造就的; 他不是做现成的;他通过自己的道德选择造就自己, 而且它不能不做出一种道德选择, 这就是环境对他的压力”。【1】 迷雾空间隔开了超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使之变成被死亡海洋环绕着的一座孤岛。如何活下去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所面对的最大难题。在这种极限空间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脱离了现实社会关系, 人性的弱点随着冲突的激化而突显。每个人由于环境的压力不得不做出道德选择和行动抉择, 而每个人的道德选择和行动抉择又编织出新的境遇。不同的社会空间决定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所以空间不仅是行动的场所, 而且是行动的基础。 在这种互动作用下, 空间不是绝对稳定的, 人类的每一项特定的活动都会产生或改变相应的社会空间。反之, 空间的变化也会对区域范围内的人类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 人类活动创造了社会空间, 但又受制于社会空间。 “文学描写可以揭示空间如何组构, 以及空间如何为社会行为所界定。”【2】由此可以得出, 影片构造的超市空间是一个为了表现作者忧虑和反思的高度提炼的极限型空间。
三、封闭空间的冲破
在影片中, 二重封闭空间的格局不是一直维持不变的。 超市空间和迷雾空间, 迷雾空间和现实社会空间之间的阻隔分别被打破过。这两次封闭空间的冲破对推动剧情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超市空间和迷雾空间之间隔绝状态的打破发生在剧情进行到中期的时候。超市中的灯光引来许多雾中的怪物, 它们撞破玻璃墙面进入超市并对人们展开袭击。这次冲破使躲在超市中的人们首次直面了隐藏在雾中的怪物, 加剧了人们对死亡的焦虑和绝望的情绪。虽然破开的玻璃很快就被封住了, 但是恐惧对人们内心造成的创口却再也无法弥合。有些人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灵魂的煎熬, 更多的人选择跟随卡莫迪夫人, 将宗教作为精神的寄托, 暂时缓解对死亡的焦虑感。现实世界中的无神论者在极限境遇中暴露出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本能的恐惧感, 这也折射出恐惧是促使原始宗教崇拜发生的重要心理因素。正是在这次封闭空间的打破后, 卡莫迪夫人的身份开始发生变化, 她渐渐地控制了越来越多的人, 成为了超市空间中的领导者。在她的以血祭向上帝赎罪的言论煽动下, 人际冲突的惨烈达到了顶点。
迷雾空间和现实社会空间之间界限的冲破发生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男主人公戴维带着儿子和超市中少数保持着理智的人一起离开超市开车向镇外逃生。所到之处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死亡景象。汽车在走出迷雾空间之前耗尽了最后一滴汽油。车中的人们在此时彻底绝望了, 结束生命成为大家的一致的选择。男主人公用最后的子弹结束了包括儿子在内的其他四人的生命后冲出汽车准备迎接死神, 但就在这时, 救援队出现了。随着军方人员和装备的行进, 迷雾快速消散。迷雾空间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向现实空间转换。怪物们被瞬间消灭, 镇中的幸存者们被救出, 灾难的痕迹也在被迅速抹去。剧情的疾转直下令人始料不及, 影片的结局弥漫着压抑和荒诞的氛围, 充满了俄狄浦斯式的命运悲剧感。
结语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 电影《迷雾》在空间设置方面的特点以及空间对剧情发展、剧中人际关系和人性演变的影响。文学空间的构造虽然是以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客观存在为基础, 但在作者的主观选择和语言重构中, 文本空间被赋予了独特的审美趋向和人文内涵, 使之成为符合作者叙事目的的理想化空间。空间是人的生存维度, 人是空间中的人。无论是极限型的超市空间还是幻想型的迷雾空间都是扭曲异化的空间, 而剧中的每个人物都竭力在这两种空间中寻求个体的生存空间。史蒂芬 · 金的恐怖小说超越经典恐怖小说的地方在于他尤为关注人的生存问题, 这在他的其他许多作品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另外, 《迷雾》 也反映出当代恐怖小说和电影在空间设置方面的特点, 即故事发生的地点常常不再是异域空间, 而变成日常生活空间。 与此同时, 恐怖故事中的主角变成一些普通人, 配置恐怖因素的侧重点也由外在的畸形血腥转向了内在的疯狂变态。 当代恐怖艺术的这些美学特征与当代社会中生存空间的异化, 紧张的人际关系, 精神焦虑等问题密切相关。电影《迷雾》中构造的社会空间有助于我们反观自身所处的现实社会空间。
摘要:电影《迷雾》改编自美国作家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影片在空间设定上的特点推动了剧情的展开和多重主题的表现, 使之超出一般商业恐怖片的水准。本文将从空间理论的视角, 通过对影片中二重封闭空间设置的分析, 以期揭示本片的恐怖效果和多重主题展开的基础, 以及本片所反映出的当代恐怖艺术空间设置的特点。
关键词:《迷雾》,幻想型空间,极限型空间
参考文献
[1][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四维空间分析法 篇10
关键词:博物馆,外部空间,空间句法,可选择性,空间组构
1. 引言
博物馆的外部空间作为连接城市交通空间和博物馆建筑之间一种城市公共空间, 是参观者进入建筑的必经之路, 笔者进而对其进行思考:博物馆外部空间的设计对参观者的体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参观者在进入展厅之前, 以及离开展厅之后, 其空间体验又是怎样的?作为建筑设计研究者, 我们又如何在设计之初, 创造与博物馆相匹配的, 更受人们青睐的外部空间?带着这些疑问, 笔者对南京博物院外部空间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做了科学的分析, 在案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探求我国博物馆建筑外部空间的空间组构关系。
2. 博物馆外部空间的句法原理及方法
2.1 博物馆外部空间分类
本论文使用空间句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空间句法针对的问题是空间构形, 所以笔者将先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对博物馆外部空间进行分类, 以便得出具有针对性和更加科学的结论。
博物馆建筑外部空间作为其室内空间的延伸, 往往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融合。本文依照城市空间的分类方法对文化建筑外部空间的基本形态进行分类。街道和广场是城市空间中两种基本模式, 城市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也是以街道的线性模式和广场的节点型模式作为其基本的两种模式, 借用西特有关城市组成的概念的说法, 即“路径+ 节点”[1]。“路径”是指街道空间:作为连接节点的线性空间, 目前它的形态由简单的线性空间向空间网络形态发展;“节点”即不同辐射能力的吸引点, 就是广场。在这里我们将文化建筑外部空间的空间形态分为广场型空间、街道型空间和混合型空间三种类型。
2.2 空间构形
希列尔将构形定义为, “一组相互依赖的关系系统, 且其中每一关系都决定于其他所有的关系。”[2]从建筑学的角度可以将空间构形理解为, 存在某种联系并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空间单元, 所形成的空间结构。
2.3 空间结构属性
空间结构属性是源自空间系统内空间要素之间相对位置与连接关系所衍生的一种内在空间结构逻辑。本文探究的是博物馆外部空间的可选择性, 它代表了空间系统中任意两空间单元之间彼此互通的可能性, 反映了空间单元之间互相渗透的程度。空间可选择性对应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分析参量是连接值。
2.4 博物馆外部空间的句法分析方法
空间句法是一种对空间的社会性使用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其理论关注的是对空间的理性认知过程及方法, 旨在探索对现实感性空间的理性描述的方法与技术。为了达到对空间理性认知的目标, 空间句法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实现:首先, 将空间系统依照空间句法理论的逻辑划分为一系列空间单元;其次, 采用空间量化分析方法对这一系列空间建立几何转译目标;最后, 通过Depthmap软件分析平台对空间系统进行量化分析, 从而完成从感性空间到理性空间的空间量化认知过程。那么, 如何将博物馆外部空间抽象成为空间句法可以分析的图形呢?首先, 依据实际的调研情况绘制出粗略的场地关系;其次, 抽离出道路、广场、游园、停车场等要素, 为之后的分析构建良好的模型;最后整理出一个简化的、能够凸显空间关系的平面。大型文化类公共建筑外部广场型空间是介于交通道路系统与文化建筑之间的一个功能、空间过渡环节, 是建筑入口的外部延伸。它加强了入口的领域性, 改变了城市空间的线性形态, 为人们提供可休息、交流、观景的场所, 有效吸引人群, 促进文化活动的进行[3]。对于广场型空间, 笔者将侧重点放在外部空间的空间序列上, 着重考量的是空间对参观者行为的引导。
3. 博物馆外部空间可选择性分析
笔者选择了南京博物院的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广场型外部空间的空间构形。
3.1 视域图解连接值分析
使用视域图解的方法, 首先需要画出视线可及范围和主要阻挡物。在广场型的博物馆外部空间中, 多以乔木或围栏作为博物馆外部空间与外界空间的分隔, 以达到阻隔视线的目的, 以此来确定博物馆外部空间的范围。此外, 广场内部较为开阔, 植被大多起到了增加空间层次的作用, 但本身并没有造成视线阻碍, 因此在提炼视域图解模型的时候, 可以将博物馆外部空间视为完整的封闭区域。由此, 广场型的博物馆外部空间可以提炼成一个有明确边界、内部无视线阻隔的视域图解分析模型。其分析方法是将平面图形用规则的细小格网来近似表示, 每个格子代表一个视点, 然后生成每个视点的视域并度量其视域特性, 以及与其他视点关系, 通过赋予视点不同的色彩以表示不同的度量关系。红色的区域表示视域最广的范围, 橙色、黄色次之, 蓝色表示视域受到限制, 在该区域了解到的信息最少。考虑到人体尺度, 在Depthmap分析是选取1m×1m的网格覆盖整个区域, 形成视域分析的单元矩阵。
通过Depthmap计算可以看出, 南入口广场的连接值最高, 并对广场东侧有一定的延伸, 也就是说这一区域内的视觉渗透性最高;北广场的连接值最低, 即此区域内的视觉渗透性最低。
实地考察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分析结果, 南广场主要起到接纳人流和疏散人流的作用, 大多数参观者从南广场进入后走向东广场从而进入馆内, 少数参观者直接来到北侧小剧院。假设视觉连接值高的空间带来的视知觉刺激性强, 而连接值小的空间当中, 由于观览者无法了解整体空间形态, 因此视知觉刺激弱, 那么整个博物馆外部空间的视知觉感受序列实则按照由强到弱的节奏组织的。连接值最高的是参观者进入场地后的第一个空间, 并且这种视线广度一直延伸到整个空间序列的中间部位。笔者对此的考虑是, 主要展馆位于场地的深处, 在入口处形成较大的视线范围, 可以使参观者较容易的进入主展区, 也是展馆对该区域造成的视觉渗透。
3.2 凸状图解连接值分析
通过调研得知南京博物院外部空间是一个平坦开阔的区域, 其中并不存在对视线遮挡的植物及构筑物, 因此在视域图解的研究中将区域中设置的大面积草坪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是为了更加有针对性的解读参观者可以到达的区域。那么从凸状空间的角度来解析南京博物院外部空间的空间形态结构, 首先将参观者行动可及的区域按照“最大且最少”的原则划分为凸状小尺度空间, 其后按照空间之间直接可达的关系对划分的凸状空间进行连接。在此说明, 连接值越高的凸状空间所显示的颜色越趋近于红色, 反之趋近于蓝色, 图中未做连接的四个矩形代表的是建筑物, 保留在图中以便对其外部空间进行解读, 这四个凸状空间的连接值为0。
连接值表示的是每个凸状空间与周边凸状空间的相联系数, 连接值高的凸状空间处于更加重要的交通战略地位。从连接值的分析结果中, 我们看出, 作为人流集散区域的南侧入口广场的连接值最高, 这与视域图解所分析的结果一致, 表明此区域是南京博物院外部空间中交通战略地位最高的区域。其次, 位于东广场与东侧入口相连的区域, 连接值也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这个区域直接连接历史馆的入口, 同时是参观者进入特展馆的必经之路, 是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三大主要展馆外部空间的交汇区域, 有较高的视线广度, 参观者在此区域有较多的选择。同时, 我们看到设计者在上述两个连接值较高的区域之间设置的是较为狭长的通道, 也是对参观者的一种引导, 避免出现行为目的性不强而引发的聚集、混乱。
3.3 轴线图解连接值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 视域图解探究的是参观者在固定点所能得到的空间感知, 凸状图解是体现不同的凸状小尺度空间在整个外部空间结构中的关联性, 而轴线图解法中的轴线不仅代表了视线, 还可以表示潜在的移动。在空间句法中, 轴线指通过凸状空间并且和实体定点相切, 最终能够延伸到围合的边界处的线段, 我们可以通过轴线来解读空间的布局和组构。我使用的方法是, 先绘制出参观者行动可达的外部空间的范围, 再借助Depthmap进行轴线计算。图5 左是南京博物院外部空间的轴线图, 这个轴线图, 线条比较多, 是以空间边界的每个顶点为元素, 计算出过这个顶点, 分别到达其他顶点或边界线段的最长直线。图5右是简化之后的轴线图, 只保留了空间组构关系中“最长且最少”的线段。
轴线图解中的连接值在此代表轴线之间的关联度, 每一个轴线与轴线相交处被看作为当中任一轴线的一个连接值, 连接值越大表明在该轴线路径上可选择的动线变化越多。从Depthmap的计算结果可知, 连接值最大的几条轴线集中在南侧入口至艺术馆、历史馆之间, 连接值达到了12。在南侧入口广场的区域内也分布着几条横向的轴线, 其连接值达到了10 以上, 这一区域混合了停车、游憩等功能, 表明参观者在进入南京博物院的场地后, 有较多的路线选择, 并不只是通向主展区。连接值最小的区域是特展馆前的北广场, 连接值仅为3, 说明参观者在此区域内的路径选择较为单一, 这是由特展馆的展览性质、开放频率等因素决定的。
综合以上三种分析方法的连接值参数表明, 南京博物院的外部空间的设计对参观者的游览路径做了主动的引导, 即参观者在南侧入口广场内可以进行较为丰富的活动, 包括集散、游憩等活动;而在进入主展区后, 参观者被引导向展馆入口, 路径选择的目的性较强,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保持场地内的秩序, 各个空间单元之间的空间渗透性较好。
4. 结语
以上分析对于广场型的博物馆外部空间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如何消解主体建筑与场地出入口的距离较远这个矛盾呢?首先, 将广场区域大致分成对外集散区域和对内引导区域, 在参观者初入场地时, 应该保证其视域范围的广度;其次, 需要将参观者迅速吸引至主要展区, 即有较强的引导性;最后, 在保证参观流线通畅的前提下, 优化空间, 包括景观植物的配置、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等, 内部空间的优化有助于空间结构发挥其作用, 提高空间使用率, 形成空间渗透性较好的外部空间关系。
参考文献
[1].卡米诺·西特著.仲德昆译.城市建设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2]. (英) 比尔·希利尔著.杨滔, 张佶, 王晓京译.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城市购物中心公共空间分析 篇11
关键词:购物中心;购物环境;公共空间;消费者心理;街区型
一、引言
随着社会变革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市场也跟着不断进步与蓬勃壮大起来。作为实现物与物交换的商业空间场所,其在大众审美与环境的不断优化下由简单的商业街、连锁店、百货市场等进一步扩大演变为集购物、娱乐、餐饮以及其他休闲消费活动于一体的能提供较全面服务和体验的综合体。
在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增加,使得这种形式的购物中心在各个城市繁华中心区域大量涌现,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商业发达城市相继出现了多个现代化购物中心,反响也较为热烈。但我国购物中心公共空间的研究和设计却相对滞后,目前归纳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环境舒适度匮乏;二是公共空间模式较为单一。
另外,从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出发,在购物中心的消费者因消费心理和目的不同也对购物中心的要求不同。消费者可分为功利性购物者与享乐型购物者两类,前者指对所要购买目标较为明确的顾客,他们来就是为了购买某种他们需要的商品而很少留心其他,带有强烈的购物目的也会比较少地在意空间环境。与此相反,后者不仅要购买合适的商品,更希望购物是一个可以享受的过程,将购物视为一种社会活动。在西方来看,关于顾客惠顾与购买行为的研究文献表明对购物这一过程感到满意的顾客比不满意的顾客更倾向于购买,逗留时间较长的顾客也比逗留时间短的顾客更倾向于购买,经常光顾者比不常光顾者更倾向于购买。因此,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有足够活动空间的、具有凝聚力的和多功能的环境能更好地留住顾客。
由于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的发展直接影响其中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而美国的商业程度又相对比较成熟,因此以美国俄勒冈州布里奇波特村为例来分析城市购物中心公共空间所要具备的一些要素。
二、城市购物中心公共空间分析
——以美国俄勒冈州布里奇波特村为例
自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的购物观念也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化着,尤其是进入了21世纪,互联网功能的日益壮大,网络消费以便捷、物美价廉、选择多样以及便于反馈等诸多优势成为大势,商场便相应地趋于冷清。人们对购物环境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如何创造一个舒适的、高品质的购物环境来促进消费也因此而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些大型购物中心朝着综合化、一体化、体验化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提高商场的人流量,增加人气。在这些综合体中,公共空间是最具有表现力的空间,合理利用公共空间相当重要,以国外发达国家购物中心的发展作为比较对象,进行重点研究与学习。消费者是购物中心的直接体验者,本文也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对空间环境的行为心理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提供依据支持。根据公共空间的内外性可分为:街区型与封闭型,本文的案例为街区型的购物中心,因此重点探究其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主要以广场、街道为研究核心,从理论角度对购物中心的构成要素、空间模式和设计手法进行研究。
布里奇波特村是一个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区内的生活中心,该地区从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开发出了新的高端零售购物的机会。由于拥有500,000平方英尺这一良好的户外条件,波特兰商场经过20年的大规模暂停发展零售购物,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具有最新技术和概念的户外消费场所。
紧接着,作为顶级生活方式的中心,布里奇波特村也与其他国家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销售竞争,因此逐步发展成一个可以供朋友约会、家庭聚会、购物等其他娱乐设施为一体的综合中心,更具多元化从而带动消费加大人流量。
该项目运用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街道、两个带有故事色彩的外墙以及一个较为狭窄的街口模拟了自然的市中心。作为一个将城市建筑遗产扩展的大都市,材料和外墙设计的变化体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时间的痕迹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景观。
喷泉和游乐区的设置吸引了不少带小孩的家庭停留观赏,这也使得商场中心区域显得格外有活力。入口处的露台是提供户外演出的场所,一般将演出安排在下午。沿着意大利店铺街旁的主要中心通道一直走,就可以看到电影院,这个电影院是为整个购物中心的戏剧性和优雅的背景所服务的。同时就餐和饮用下午茶的选择也很多样,餐馆和咖啡店可以很容易地在各个步行街上找到。停车也不是难事,停车场巧妙地建在了距离商城很近的地方,可以容纳1140辆车,并且有专门的泊车员可以代顾客在购物中心内停车,非常人性化。
高雅的景观环境和环绕着的照明装饰相呼应,将较为狭窄蜿蜒的通道点缀起来,使道路不单调不枯燥,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步行街边有可收缩的临时伞棚和从店面挑出的遮挡部分以避免被突如其来的雨淋湿,既美观又实用。
三、结论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得出一个完善的购物中心场所并不是一次成型的,需要一定的现实条件和建造优势,更需要不断地补充不断地进行深化和改造,这样才能更人性化,具有功能性和文化性,从而将人引入商场享受购物的过程,也要在植物、铺装、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和灯光照明进行反复的设计和斟酌,因为这些元素的合理应用会对公共空间产生直接的影响,最直观地让顾客能够感受整个购物中心的氛围,但也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实际不断地探究摸索,寻求最好的表现方式。
参考文献:
[1]约翰·莫里斯·狄克逊.城市空间与景观设计4[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王晓,闫春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胡青青.城市购物中心室外空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4]邹晨亮.大型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设计探究[D].同济大学,2008.
作者单位:
波波利花园空间序列分析 篇12
波波里花园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西南角, 为美第齐家族的柯西莫所有, 是柯西莫夫人埃勒奥娜拉·迪·托莱多 (Eleonola di Toledo) 最喜欢的府邸。波波利花园以庄园前主人命名, 1550年埃勒奥娜拉委托特里波罗将宫殿后面的果园改成庭园。波波利花园是文艺复兴中期最具代表性的园林, 在美第齐家族所有的庭园中, 波波利花园是面积最大的园林。
园林的空间序列关系和园林空间整体结构及布局, 与人在运动中对空间的体验密不可分。通过对空间序列的运动体验, 人们可以体会到区别于空间要素或空间单元以外的某种氛围和意境。空间序列必须根据人的活动路线 (即动线) 来组织, 具有明确的层次性, 即有明确的起始、过渡、高潮和结束。本文将从轴线、场景序列、空间收放、疏密对比4个方面来分析波波利花园的空间序列。
一、轴线
由于地形的差异, 每个园林轴线的位置和数量也有所不同。主轴是园林中最精彩最壮观的部分, 也是透视最深远的轴线。通常主轴垂直宫殿, 属于纵轴, 并有一至两条横轴与其垂直相交, 或有与之平行的次轴。波波利花园由于地形的限制, 虽然主轴占据统治地位, 但是造成透视最深远的是两排浓密的树丛构成的横轴 (图2) 。
A入口:皮蒂宫为波波利花园主入口;B建筑:标志物, 八角形喷泉、洞窟;C空间一:巨大露天剧场, 中间矗立着方尖碑;D过渡:石头缓坡, 两边种有高大的树篱;E空间二:马蹄形海神喷泉, 四周为绿色剧场;F空间三:丰收女神雕塑, 旁边设有望景楼;G空间四:两条轴线相交的小广场, 设有雕塑;H过渡:林荫道, 两边种有柏树, 其余4块为丛林园;I空间五:四周丛林园环绕着伊索罗托 (Isolotto) 岛;J尾声:园柱广场, 花园后门
波波利花园主轴线是由建筑、喷泉、露天剧场、马蹄形水池和丰收女神雕塑这一系列景点组成。皮蒂宫正对的主轴线严格按照文艺复兴时期园林的特点, 中轴对称, 均衡, 与对景相呼应。而第二根与之相交的横轴, 只有一个主景——伊索罗托 (Isolotto) 岛, 轴线是一条长约900英尺的柏树林荫道,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长的林荫路。林荫路东西走向, 整个道路呈倾斜状, 垂直于宫殿, 主导着庭园的东部。林荫路连接着陡峭的小广场和伊索罗托岛, 两边种植的笔直柏树限定了空间, 加强了景深的效果。故从小广场眺望伊索罗托岛就显得分外遥远, 而由于斜坡的原因, 从伊索罗托岛向上望去, 小广场却显得非常近。伊索罗托岛西后方轴线两侧并置着两个扇形广场, 高大的梧桐树围合成一个尺度宽广的半圆形。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尊方尖碑, 构成了空间的视觉焦点。两个轴线相交处没有设置景点, 具体的景点散布在轴线两侧, 由3个迷宫和花坛构成。园林中最高点是位于丰收女神像右边的骑士园林, 园中的望景楼可俯瞰整个佛罗伦萨。横轴专注于宁静的氛围营造, 仅以缓坡林荫道、伊索罗托岛、半圆形广场组成, 整体上构成了其独特个性。
二、场景序列
场景序列是指我们在步行穿越园林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匀速, 但园林的景象却是跌宕起伏的。区别于空间单元, 场景多了一种可体验的氛围感与事件感。场景强调了上下空间的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不是依靠视觉形式而是更多地依靠各种可能的内在关联, 也就是说高潮场景的出现往往需要其他空间的烘托、铺垫和过渡。
波波利花园主轴线通过空间收放、视觉遮挡与引导、动静对比等设计手法, 使整个场景序列紧凑有序。整个主轴上的B、D、E场景, 都将前一个场景的中心放大, 离端景越来越近。通过强化地面标高和屏障设置, 使得这3个场景展示出来的是区别明显而且特色鲜明的不同场景。而横轴上的F、G、H场景, 运用空间开合的处理手法, 使得空间富有节奏和韵律。由于轴线上两个开放性空间场景F、H过渡空间较长, 使得对比更加强烈 (图3、图4) 。
波波利花园的次轴是与主轴相垂直的横轴, 两根轴线交汇处是一个小广场, 其作为过渡空间, 为横轴空间高潮的出现作了铺垫, 形成了一个空间的前奏与缓冲, 一个巨大的缓坡以尽头的柠檬岛为对景。第一个场景就是深邃的林荫道。两边高大的柏树限定了空间, 有效地引导了人们的视线, 强化了整个景观的景深效果。林荫路两旁并置着几条幽暗狭窄的林荫隧道, 连接着主要的景点, 表现了一种浓密安静的氛围, 使整个场景深邃、神秘。到达第二个场景时, 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的环岛广场, 中间的伊索罗托岛上有大量的水景雕塑。岛周围以20英尺厚的冬青墙环绕, 墙内嵌有小路和长椅, 形成一个封闭的独立空间。次轴上的两个场景虽然没有设置视觉屏障, 但由于林荫道造成的景深效果以及缓坡带来的高差变化, 可使人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反应。在高处会觉得更加愉快, 有一种统领、优越的感受, 而在低处则会产生亲密、围合以及幽闭的感觉。人从上往下走意味着走到一个已知的地方, 而从下往上走则带有一种去一个未知领域的暗示。
三、空间收放
空间单元或空间元素的重复和变化, 生成空间序列中韵律, 是产生紧凑和趣味的最可靠的手法之一。空间重复与再现、对比与变化的关系, 直接产生于结构与功能的需要。空间体量的收放给人动态的导向感, 引起情绪的转化或升华, 这是形成空间序列节奏感的重要因素。
波波利花园主轴线底层的露天剧场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场所, 空间开敞明亮, 而向上的阶梯和两边的绿篱限定了空间, 此时空间处于收紧的状态, 狭长的空间引导人们走向海神喷泉。当来到第三层台地时, 巨大的绿色剧场环绕着马蹄形水池中间的海神喷泉。此时的空间让狭长的视野立马变得开阔起来, 这种空间视觉收放在横轴上更加明显。由于横轴与主轴接近于垂直, 轴线的交汇处在阶梯上, 沿着步道是一个小型的绿色广场, 广场上设有雕塑, 这属于两根轴线的过渡空间, 此时空间处于开放状态。连接广场与底层小岛的是一条狭长林荫缓坡, 高大笔直的柏树在林荫道两侧遮挡了阳光, 此时空间又处于收紧状态。当人们沿着浓密深邃的林荫道缓缓向前走, 带着探究和神秘的心理去解读未知空间时, 一个巨大的环岛广场中间是伊索罗托岛, 此时整个空间开阔, 视线豁然开朗, 岛上大量的水景雕塑使整个空间显得生动活泼。
四、疏密对比
波波利花园空间关系是极为明确的。主轴线上是开敞的, 交叉的横轴两旁是浓密的树林, 这不仅形成了花园的背景, 而且限定了轴线空间。在树林里面, 又隐藏着一些小的林间空地, 布置着丛林园, 浓密的林园反衬出主轴空间的开阔。这两个轴线的空间对比是非常强烈的, 效果很突出 (图6) 。
在波波利花园中的树丛是园林空间的主要限定性要素, 而路网是花园空间的结构性要素。建筑在园林中虽然占据了显著的位置, 但是它的体量在园林的尺度中并不突出, 在空间构成中的作用也不大。因此, 波波利花园空间的构成主要依靠自然要素——植物和路网。虽然花园的结构是几何形的, 但给人的印象却是郁郁葱葱, 充满自然气息。花园中建筑与植物在空间构图中的作用与中国园林有着显著的不同, 对后者而言, 建筑是空间结构中最重要的要素, 而植物主要起点缀的作用。
五、结语
园林空间序列通过人的运动体验, 达到对整个空间结构和布局的整体认识。因此, 其设计须通过对空间场景的设置来产生某种氛围和意境, 使场景中各要素之间存在一种内在关联, 即情节链, 以营造一种让人体验参与实践活动的氛围。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中, 最精彩的部分都集中在轴线上, 因此空间结构的主体是由轴线串联起的一个连续的空间序列。作为空间序列相互关系中的空间体量的收放和疏密的对比, 形成其强烈的节奏感。波波利花园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 无论是在空间序列上, 还是在布局结构上, 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陆邵明.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美]卡伦.简明城镇景观设计[M].王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4]郦芷若, 朱建宁.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5]Moore, Charles.The Poetics of Gardens[M].Cambridge:MIT Press, 1988
[6]Steenbergen.Clemens and Reh.Wouter.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the design Experiment of the Great European Gardens and Landscapes[M].Basel:Birkhauser, 2003.
[7]林箐.理性之美——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造园艺术分析[J].中国园林, 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