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理论

2024-10-03

多层次理论(精选12篇)

多层次理论 篇1

0 引言

数据仓库以及其上进行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共同构建了现代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框架,已成为数据库领域的热点问题[1]。在当前,大多数的数据仓库的应用都是进行统计、建立多维模型以及OLAP的分析工作。关联规则挖掘以其从大量商务数据库记录中发现有趣的相关联系进而帮助制定商务决策的特征成为数据挖掘研究关注的主题之一。在现今的关联规则挖掘应用领域[2],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应用中,源于商品项目的多样化,数据项目属性概念集之间存在层次之分的现状,在低层或原始数据层的数据项之间往往很难找出强关联规则和有趣的购买模式,有时会将一些具有高价值性的信息丢失;相反,在多个概念层的项之间找有趣的关联比仅在原始层数据之间更容易,在较高的抽象层发现的强关联规则可能提供常识性知识,因此,数据挖掘系统应当提供一种在多维以及维上多个抽象层挖掘关联规则的能力。同时,激烈的商业竞争要求决策支持系统不仅具有优良的查询及挖掘性能而且要求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3,4]。鉴于商空间粒度理论在实现粗细粒度层次间的灵活转换功能时具有不俗表现能力,以及OLAP提供的在不同数据集、不同细节上进行的切片、切块、展开、过滤等各种操作的规范流程,可以考虑将商空间粒度计算理论、OLAP和关联规则挖掘相结合,一方面,基于OLAP的关联规则挖掘就可以提供在不同数据集、不同的细节上的挖掘,是实现良好挖掘效能的保证。另一方面,采用商空间理论指导下的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实现在不同的抽象层次空间自由转换,大大的提高了数据挖掘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因此为了满足决策支持系统在挖掘效能及响应速度上的应用要求,如何构建运算策略以实现多维多层次规则挖掘及加速OLAP中Cube算子的计算速度是数据挖掘的核心问题,值得探索研究。

1 相关知识及OLAP关联规则挖掘的结构

1.1 商空间理论粒度模型

以三元组(X,f,T)描述一个问题,其中X是论域,f(*)表示论域上(元素)的属性,f:X→Y,Y可以是n维空间,也可以是一般的集合,T是论域的结构,它表示论域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求解问题(X,f,T)就是对论域X及其相关的结构、属性进行分析研究。当较细粒度X很复杂时,人们常用较粗等价关系将X提升划分成比较“粗”的粒度来考察问题,这里所谓粒度,就是将论域中的子集当作新的元素进行研究,即对X进行划分得到商集[X],然后对[X]进行研究[5]。

1.2 关联规则挖掘的结构

因其交易事务数据库表中事务项记录不能显示出商品项集之间的层次关系,若用OLAP中聚集操作每个Cuboid表示任意项目商品项集,则用Cuboid构建的Cube代数格可表示体现其层次感的项目商品项集。一个Cube里所有Cuboid就存在着依赖关系。其依赖关系数学定义如下:

定义1.1(Cube代数格)设L(28){c 1,c2,…,cm}是对数据集合P(D1,D2,…,Dn,M)实施Cube操作的Cuboid集合。对于∀ci、cj∈L,如果下面两个条件成立,我们说ci和cj满足直接计算关系(即cj可以由ci直接计算出来,表示为ci→cj):

(i)ci⊇cj

(ii)|ci|=cj+1其中,|c|表示节点Cuboid维属性的个数.

如果ci→cj,我们称ci是cj的直接前辈或cj是ci的直接后裔.称为对数据集合P进行的Cube代数格.可以用有向图G=(V,E)表示,其中V=L,E={(ci,cj)|ci、cj∈L,ci→cj}.G称为Cube操作的概念分层(Concept Hierarchies)。

例如事务数据库中某事务T1,其购买的商品项集为:

那么.其中ALL表示空商品项目集合。各商品属性项逐层向上泛化后得出如图1所示的Cube概念分层。

定义1.2维内关联规则、多维关联规则

(i)维内关联规则:所有的项目都在同一维内,因此也称为单维关联规则。

如buys(X,“digital camera”)=>buys(X,“HP printer”);

(ii)多维关联规则:涉及两个或多个维的关联规则称为多维关联规则,多维关联规则中因其是否存在重复谓词又可分为维间关联规则和混合维关联规则。

维间关联规则如:age(X,“20…35”)occupation(X,“student”)=>buys(X,“laptop”)

混合维关联规则如:age(X,“20…35”)buys(X,“HPprinter”)=>buys(X,“laptop”)

对于关联规则的挖掘由单层扩展为多层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最小支持度的选择,通常有两种支持度策略可以采用,即所有层使用统一最小支持度或递减的最小支持度。因其两种策略的弊端比较显然。本文提出基于分组的支持度。

定义1.3基于分组的支持度。

由于用户或专家通常清楚哪些分组比其他分组更重要,在挖掘多层规则时,有时更希望建立用户指定的基于项或分组的最小支持度阀值。例如,用户可以根据产品价格或根据感兴趣的商品设置最小支持度阀值。

从上面讨论得知,OLAP关联规则挖掘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数据仓库,OLAP引擎和关联规则挖掘引擎。确定了关联规则挖掘的结构后,则OLAP多维多层次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是以Cube概念分层的数据结构为基础,把OLAP技术,FP改进频繁项集挖掘算法和关联规则挖掘合成起来的方法,下面重点讨论用户给定关注商品项集序列后,其对应基于商空间理论Cube概念分层的构建。以带维层次结构三个属性数据集合为例介绍基于商空间粒度理论的Cube分层结构简称商立方体概念分层QCCH(Quotient Cube Concept Hierarchies)结构,其构建方法参照文献[6]HQCL结构的构建。

2 基于商空间理论的OLAP多维多层次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将前面讨论的OLAP多维多层次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明确后其步骤如下:

(i)预处理,对用户关心的商品序列项目集进行基于商空间理论的Cube概念分层的构建;

(ii)在已构建的概念分层上,执行QCHFP-growth算法,以等价关系R为层次游标因子,分别找出各个层次的频繁项集;

(iii)以各层次频繁项集为基础进行多维及多层关联规则的挖掘

2.1 预处理

1)按照用户所感兴趣指定的商品序列项集指导从销售事务数据库表中过滤出相关的信息,得出经过清洗后的事务数据库D;

2)对D序列项集自底向上构建基于商空间理论Cube概念层次树。按照自底向上顺序逐层扫描概念层次树,将各层的序列分项集分别用矩阵序列Q={Q1,Q2,……}存储。

2.2 执行Algorithm of Quotient Concept Hierarchies Based on FP-growth(QCHFP-growth)算法

QCHFP-growth算法思想:自顶向下,逐层寻找每层的频繁项集,QCHFP-growth首先根据用户关注的实际商品序列项集,查询各商品维及维上层次集合,依据中各成员粒度由细到粗构建QCCH结构;然后结合节点缓存集从QCCH结构的最粗粒度节点(即各商品成员均由最粗等价关系Rn所对应的粒度数据)开始,结合各层指定的最小支持度阀值,按照层次先深度、后广度的原则沿粒度由粗到细逐层执行FP-growth算法,直到每层产生出用户所要求的满足指定支持度的频繁项集为止;最后依据E{}(E{}为计算路径集)中提供的路径由商空间理论预算出所需的I-SET(I为商品序列目标节点项集),最终输出R级对应层次的商品序列的频繁项集iR,记IR={iR}。

QCHFP-growth算法:

输入:itemsetn,R,min_supR,。itemsetn为最高层(L=n)上对应的最粗节点,L为QCCH总的层数;R为概念分层中用户关注的商品序列项集层次对应的等价关系。min_supR为与R对应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阀值。

输出:I-SET,IR。I-SET为商品序列目标节点项集,IR为与R对应商品序列层次的频繁项集。

算法步骤如下:

1)取L层上itemseti=itemsetn,按从左向右方向依次选择itemseti上的项(如果同一节点内某个项已经选择过,则不再选择)设为Di;

2)对itemseti的项Di由Ri对应的属性粒度成员下钻到Ri-1对应的粒度,设其生成的项记为Dj,若Dj在S_result{}中,则转至1),否则转至3);

3)添加Dj到S_result{},边(Di,Dj)到E{},变量Intitemseti减1;

4)对项Dj重复1)-3),直到itemseti中项Di粒度层次达到R为止;

5)对itemseti中剩余项,重复2)-4)直到Intitemset=0,此时itemseti中所有项Di粒度层次均达到R。

6)由E{}协助结合S_result{}得出R对应层所有项集I-SET,依据min_supR对I-SET执行FP-Growth算法[7](此时FP-growth算法中输入元素为QR,min_supR),获得对应于R粒度层的频繁项集IR。

其中:Intitemseti为用户关注节点itemseti从itemsetn开始到R对应层的层次个数;Intitemset为用户关注节点itemseti涉及到的商品项个数。

2.3 多维及多层次关联规则的挖掘

在3.2节找出所有各层的频繁项集后,接下来自然是由频繁项集产生各种类型的强关联规则,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只分析维间关联规则,维间关联规则就是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维之间的相关规则。

基本思想:自底向上,从R层的频繁项集开始,因为项目存在于不同的维中,这里通过利用商立方体的概念分层结构来获取每个项目集的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步骤如下:

1)对于每个频繁项集IR,产生IR的所有非空子集。

2)对于IR的每个非空子集s,如果,则输出强规则“s⇒(IR-s)”,其中min_confR为与R对应用户指定的最小置信度阀值。

3 实验分析

本文验证了算法QCHFP-growth的有效性,并和FP-growth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在一台CPU为Intel(R)Core(TM)i3 M350 2.27GHz,内存1.92 GB,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的PC机上进行,算法采用Microsoft Visual C++6.0编写。实验数据为人工合成的数据集T10I4D100K。T10I4D100K可由IBM提供的标准数据生成器获得。表1列举了本数据集的一些参数,AvgTlen表示的是平均事务长度,MaxTlen表示的是最大事务长度,T10I4D100K表示的是数据集中事务(T)的平均长度为10,频繁项集(I)的平均长度为4,数据库(D)中事务的总数目为100K。

QCHFP-growth算法只需要扫描数据库一次,之后将排列好的对应于R级的商品属性泛化项集存储到矩阵QR中,在构造DFP-Tree过程中,矩阵也只需要被扫描一次,在挖掘过程中,不产生候选项集,大大的减少了内存的需要,使算法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图2表示的是QCHFP-growth和FP-growth算法在T10I4D100K各层次数据集中随着不同支持度而显示的运行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支持度下,QCHFP-growth算法的运行时间要明显少于FP-growth算法的运行时间。说明了QCHFP-growth算法挖掘多维多层次频繁项集较FP-growth算法有较高的挖掘效率。

4 总结

针对电子商务关联规则挖掘领域的数据稀疏性,本文提出基于商空间理论的OLAP多维多层次的关联规则挖掘QCH-FP-growth算法,在继承FP-growth算法思想的基础上,利用商空间理论层次间灵活转换的特征对用户指定的商品序列项目集进行Cube概念分层的构建,同时利用OLAP的不同数据集、不同的细节上的规范技术在Cube概念分层结构上以R为游标因子进行灵活的多维多层次关联规则挖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FP-growth算法在多维多层次规则挖掘效率方面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H.F.Li,S.Y.Lee.Mining frequent itemsets over data streams using efficient window sliding technique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2):1466-1477.

[2]杨泽民,王文军,郭显娥.基于协同微粒群的股票数据关联规则挖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3):31-34.YANG Z M,WANG W J,GUO X E.Stock Data Mining of Association Rules Based on Synergy of Particle Swarm[J].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2,33(3):31-34.(in Chinese)

[3]Wuzhou Dong,Juan Yi,Haitao He,Jiadong Ren,“An incremental algorithm for frequent pattern mining based on bit-sequence”,IJAC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Vol.3,No.9,pp.25-32,2011.

[4]J.Han,J.Pei,“Mining frequent patterns without candidate generation”,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M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pp.1-12,2000.

[5]张钹,张铃著.问题求解理论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2.ZHANG B,ZHANG L.Problem Solv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0.12

[6]郭显娥,王文军.基于商空间理论层次Cube操作的聚集算法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2),128~131.GUO X E,WANG W J.Research of Aggregate Algorithm of Hierarchical Cube Operation Base on Theory of Quotient Space[J].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9,30(2),128~131.

[7]Jiawei Han,Micheline Kamber.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M].Beijing:Higer Education press,2001.

多层次理论 篇2

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是财管八班的徐诗昀。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活中的用处”。

马斯洛需求理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初上课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个理论呢?然后在写这个演讲稿时我找到了答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多。从大的方向来说,同一类产品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多种需要。例如,对于一个经济支付能力较低的人来讲,衣服可能只属于生理需要,而对于一个社会阶层比较高的人来讲,衣服更多的则成为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企业只有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才能够达到利益最大化。

再贴近些说,我们学校,以后肯定有很多同学从事于服务业,每天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客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针对每位客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如果以后在酒店工作,碰到一位很有身份地位的客人,你给他推荐一些折扣房。也许你是出于好心,但是因为你没有根据他的需求来给他服务,所以他反而会因此感到不满意。将来我们毕业了,无论是面对你的客户还是上司,如果你能够对症下药,每次都准确的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他们是不是会很快的记住你呢?

接着就我们自身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时间不等人。我们都应该有追求的活着,而不是漫无目的、毫无目标的混迹。这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明确我们的目标。有句话说的好——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我们必须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最直接、最有效率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朝自己期望的方向走去。

所以不难看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多广泛。学习马斯洛理论,能够帮助我们互相理解每个人的行为,把我们认为无法沟通的问题简单化;学习马斯洛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领悟自己的人生,进入自我实现的追求,过自由、快乐的日子。

从需要层次理论看书法艺术 篇3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 书法艺术 实用性 观赏性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使用最少的辅助工具,以线条为主承载,色彩单一,虽然墨色变化纷繁,但终只有黑色。现今书法艺术已遍布北美、欧洲以及东南亚等国家。人类从事书法艺术的动机依次为:记录需要、交流需要、文化传播需要、审美的需要、装饰的需要等,我们通过观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 即是“需要”。“需要”这个概念概括了众多的动机,提到“需要”就离不开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基本需要与书法艺术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剖析许多书法艺术本质的问题。

人的需要力量是书法艺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利用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尝试分析书法艺术的形成过程。

生理需要使人们维持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如食物、衣服、性欲等等)。这类需求的层次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这些生理需求在所有需求中占基础地位。

从表面来看生理需要和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没有多少关系,然而实际上书法艺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书法艺术的载体是文字符号,在史前文化中,人类还处在饥寒交迫的状态,解决不了基本的温饱与需求,为了能获得食物与安全。当时的人类把希望寄托到神灵身上,当时的文字是一种神圣的事物,是人们用来与神灵交流的工具。例如“水书”被称为幼儿文字。由专业的水书先生使用,记录“人筮之书”的文字,普通人不会用。“东巴文”是云南纳西族用来与神灵打交道的文字。“东巴文”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意为“智者”,主要用来书写经文,布道念经、求神算卦。古埃及的文字和彝文也是用于与神灵的沟通。

回到书法艺术中来,由于人生来就有对安全的需要,因此人喜欢一直稳定的事物,而不喜欢未知的事物。所以,人类更希望自己处在一个有秩序的、稳定的环境之中,给人们一个和谐的、自己能控制的并且能给自己带来惊喜的环境。那种想通过某种心灵的寄托或爱好把整个人类组成某种有秩序的、和谐的、有意义的生存环境。多少也是安全的需要,记得《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中在整个船快沉的时候,没有生存可能的情况下,有一位母亲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乐队最后的演奏,诸如此类都是通过一种精神的寄托来减少或麻醉自己的恐惧,来制造一种虚幻的安全环境,这也是人处在一种不安全环境下的本能反应。寻找精神寄托时恰恰是作者感情最投入的时候,同样的这时艺术作品才更具有价值。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和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就会产生,并且以此为中心。

归属与爱的需要与书法艺术的发展最为密切,它们的表现即是一个人非常希望与其他人建立一种关系,渴望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或是社会上其他成员的认可与尊重,它将朝着这么一个方向努力,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认为个人和社会是有联系的、互动的,不是单一的、鼓励的,一个人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而存在。在古代中国没有现代高科技的通讯方法和娱乐场所,古时书家通常会用书信的方式交流感情或探讨问题亦或研究彼此的书法心得。自尊需要,是能满足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及自己对自己认可的一切需要,如名誉、威信、自信、独立和自由等等,自尊需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书法艺术可以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最近一位文化名人评价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包含了中国人审美的所有标准。”著名书法教育家陈振濂也说:“书法艺术是艺术美中最具有理念意义又最淳朴的美的形式。” [10]所以说书法艺术搞好了可以得到人较高层次的自尊的需要。自实现的需要,是对天赋、能力、智力等等的充分開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不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完成。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需求层次的最高位。

通过书法艺术的途径完全可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在书法方面有一定的天资,再加上后天的努力完全可以通过书法艺术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书法艺术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也是国粹,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它继承和发扬,从古到今有很多人都通过书法艺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如果说通过一种载体来自我实现的话,它完全可以是书法艺术,毕竟它是唯物的可以和自我实现有机结合在一起。

结语

本文通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并将需要层次理论与书法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独到的理论价值。并揭示了书法艺术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的进步带动了书法的发展,书法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通过这篇文章把它阐述出来,让从事书法艺术的人群重新认识自我,也应坚信一个人完全可以通过书法艺术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也希望书家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附 注

[1]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宗教心理学[M].沈翼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30.

[2] 李德安著.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M].若水译.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2:259.

[3]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 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M].刘烨编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55,4.

[4]连登岗.华夏文字与汉字的起源[M].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9.

[5] 李永 高萍 张宇鹏.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宗教信仰心理[M].西安社会科学.2010.

[6]毛万宝 黄君著.中国古代书论类编[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多层次理论 篇4

创业教育研究成果反映了高校的科研竞争力,这种能力与众多因素相关,包括环境因素、资产性因素和过程性因素影响着高校的科研竞争力[6]。已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985 高校的创业研究成果[7]。遵循着规范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我们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理论分析框架,涵盖高校外部制度环境、高校合作网络、高校内部制度安排3 个层次; 结合此理论框架,对CNKI中所有CSSCI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大学创业教育研究的要素,从大学内部创业培训机构、研究基金支持、学者之间合作网络、地区制度发展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增强我国高校创业研究能力以及创业教育的政策建议。

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1. 1 高校内部制度环境

科研支持与创业教育机构设置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内部制度环境。科研基金是高校从事研究工作的保障,能否获得政府等方面的科研基金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科研竞争力。而科研竞争力是高校取得科研资源、发展高校科研的根本。通常认为大学科研竞争力从两个方面衡量: 一是大学争取科研发展的优势地位方面所具有的能力,通过科研人员、研究生教育规模水平、图书与仪器设备、科研管理体制等衡量,有学者称之为 “潜科研竞争力”; 另一方面是指大学为赢得一定比例的竞争性研究基金的能力,此种能力通过所获得研究基金的多少来衡量,包括纵向和横向科研基金,这是需要经过竞争过程才能获得,是一种竞争性科研基金,反映了大学的 “显性科研竞争力”[6]。

高校科研能力是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的统一。科研基金带给高校更多的竞争力资产,在科研基金的实际运用中将资源转化成为成果,同样提高了高校的竞争力。资产性因素是指高校所拥有的资源条件和现有科研水平,例如人财物等; 过程性因素反映了将资源转化为科研成果的能力、效率与潜力。创业教育需要科研基金的支撑才能顺利开展研究工作,配套科研经费使得从事创业教育的学者有可能整合研究资源,高质量地从事创业教育研究。因此,我们有如下假设:

假设1: 高校科研课题支持情况与创业教育科研成果正相关。

创业教育的执行需要具体机构,创业教育培训机构有利于创业课程体系、教育模式的落实和推进,从而提高创业教育成果,大学中有无创业教育培训机构直接关系到大学的创业教育研究能力。从内部环境看,高校建立创业学院和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 以下统称 “创业培训机构”) ,必然具有较强的科研团队,有利于提高创业教育的科研能力,从而提高对竞争力资产的有效利用,同时也加快了竞争力过程的效率,将科研资源更加有效地转换为科研成果。创业培训机构同样可以加强高校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使得创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创业者的要求,最终整体提高了高校的创业教育能力,势必带来丰硕的科研成果。综上所述,我们有如下假设:

假设2: 有创业培训机构的高校具有较高的创业教育科研成果。

创业培训机构的设立无论是从高校外部、还是内部环境看,都加强了高校的科研能力。从整体上看,创业培训机构对于创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提高了高校的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的效率,同时增进了高校与外部的交流,因此我们认为创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可以更好地利用科研基金,使得科研基金发挥了扩大效应,带来创业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创业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和研究团队在科研基金的支持下为创业教育研究寻找最好的研究资源,提供一手的调研信息等。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创业培训机构的具体执行最终加强高校的研究能力。因此,我们有如下假设:

假设3: 创业培训机构正向调节创业教育研究基金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 有创业培训机构的大学,其基金与创业科研成果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强。

1. 2 学者合作网络

社会网络影响参与组织的行为和后果,网络提高了信息、机会和资源。正因为组织需要获得外部知识,同时在内部具有吸收知识的能力,网络便显得尤为重要[8]。创业教育的研究学者通过网络关系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提高创业教育研究能力,增加了科研成果。我们主要关注两种网络联接: 学者之间的合作、学者之间的相互引用。高校学者之间的相互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合作网络,通过协作带来科研成果的产出; 另一方面,学者之间文章的互引也加快了知识的分享,当某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被引用越多时,其研究越被人所接收,从而得到更高的社会评价。这两种网络都能带来知识分享、研究协作,提高了效率和产出。因此我们有如下假设:

假设4a: 学者合作网络正向调节创业教育研究基金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 当网络联结越强时,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假设4b: 学者引用的网络中心度正向调节创业教育研究基金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 当网络中心度越高时,创业教育研究基金与科研成果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1. 3 高校所处地区制度发展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制度环境,从现实看,创业活动在不同城市之间呈现出巨大差异[9]。制度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的创业教育。新兴市场国家中的特点便是外部制度缺乏( Institutional Voids) ,这势必对大学和大学教育具有影响。中国作为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是重要的特点。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制度环境差异,学界有多种划分,如按经济带划分,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远地区,而省级差异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我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展差别很大,对这种差异,学者们已经有明确的区分,主要表现在5 个方面: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与法律制度环境。

外部环境是高校科研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制度环境便是其一。制度发展较为完善的区域,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较低,具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市场中的创业者增多,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增大。在创业教育需求推动下,大学的创业教育得到发展,相应的更容易产生创业教育科研成果。因此,制度环境越好,越有利于创业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相应的,有如下假设:

假设5: 大学所处地区的制度发展程度正向调节创业教育科研基金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 当制度发展程度较高时,创业教育科研基金与科研成果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本文的研究逻辑与所有假设如图1 所示,其中因变量为创业教育研究成果,自变量包括: 科研支持、创业教育机构设置、研究学者合作网络与所处地区制度发展。

2 研究设计

2. 1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1) 数据来源。从CNKI中获得从1985 年至截止数据收集日期( 2014 年8 月26 日) 发表在CSSCI中所有的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献。

( 2) 因变量。因变量为大学创业教育科研成果,即变量 “研究成果( Performance) ”,以各个大学截止数据收集时间点发表的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章数量衡量。

( 3) 自变量。研究中自变量包括科研基金( Foundation) 、创业教育机构( Education) 、被引网络中心度( Citation score) 、学者网络( Degree) 、学者网络有无( Networks) 、区域制度发展( 由总得分和5 个维度变量组成) 。其中: 科研基金用大学获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关科研基金数量衡量。创业教育机构为二分变量,当大学设立创业学院、创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取值为1,否则为0。被引网络中心度用每个大学发表创业教育文章的最高引用率表示。学者合作网络分别用学者网络和学者网络有无2 个变量衡量: 学者网络有无,如果某个学者具有合作者,取值为1,否则为0; 学者网络用学者合作关系网络中的点度中心度表示。点度中心度来自社会计量学的 “明星”概念,指的是网络中的核心点。核心点处在一系列关系的 “核心”位置,该点与其他点有众多的直接联系,公式如下:

公式( 1) 衡量了与ni相邻的节点( Nodes) 的比例,其中C'D( nj) 与g相互独立,使得不同网络之间的点度中心度具有可比性[10]。

区域制度发展由总得分和5 个子维度构成,衡量每个区域的制度发展总体状况和5 个方面的具体情况[11]。其中: 制度发展总得分,即变量 “制度总得分( Total Score) ”;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变量“政府环境( Government Score) ”;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即变量 “民营环境( Private Score) ”; 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即变量 “产品市场( Product Score) ”;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即变量 “要素市场( Factor Score) ”; 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即变量 “法律环境( Law Score) ”。

制度环境是复杂现象,包括众多因素,我们从显变量和潜变量两个方面分别衡量,同时也可以提高统计分析的稳健性。因此,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制度发展程度5 个维度中提出两个主成分,即变量 “主成分1 ( Component 1) ” 和 “主成分2( Component 2) ”。

( 4) 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包括: 大学整体实力( Competitiveness) 、大学历史( University history) 、学生人数( Students) 、教职人数( Teachers) 。其中,高校整体实力用高校排名衡量( 本文采用武书连的2013 大学排名,见edu. sina. com. cn /gaokao /2013 - 04 - 09 /1027376513. shtml) ; 大学历史从大学设立年限起计算,追溯到与大学具有最早历史渊源的机构设立时期; 学生人数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单位为万人; 教职人数为专职教师人数,单位为千人。以上分别以各个大学主页上的公布信息为准。

2.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负二项回归方法( Negative Binomial) ,原因是因变量( “研究成果”) 为计数变量。负二项回归模型是从泊松回归出发,假定泊松分布的均值忽略了一个服从Gamma分布的随机项:

yi~ Poisson ( μi*)

式( 2) 中,第j个观测值的分散度为1 + αexp( Xiβ) ; α 称为过度分散参数,α 越高则越分散,当α = 0 时则负二项分布定价与泊松分布。负二项模型的设定如下:

perfarmance = β0+ β1foundation + β2education +β3foundation × education + β4ecompetitiveness+β5university history + β6students + β7teachers + ε( 3)

式( 3) 中,β0为常数项; ε 为回归公式中的随机扰动项,其服从与负二项分布,各个 β 值为相应变量的回归系数。

同时,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通过显变量和潜变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制度环境对创业教育科研成果的影响。主成分分析也称作为主分量分析,是霍特林在1933 年首次提出,是一种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较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较少的综合指标的方法,转化生成的综合指标称之为主成分,其中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其各个主成分互不相关[12]。

3 实证分析

3. 1 描述性分析

创业教育文献数量年度分布如图2 所示。由图2可知,文献数量在1999 年至2011 年间基本呈上升态势,说明经过近20 年的发展,理论研究日益增多; 但研究成果自2011 年后逐渐减少,说明国内创业教育出现了研究瓶颈。

共有40 所高校发表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章,其中温州大学、浙江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这3 所大学发文较多; 并且,这些大学学者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如图3 所示。长三角区域的几所大学之间对创业教育有着合作关系,这或许是这些学校研究成果较多的部分原因。

科研基金的支撑是创业教育发展的促进剂,我们总结了文献的科研课题类型,具体情况如图4 所示。我们选取了资助了2 篇及以上文章的科研基金,最多的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也有省部级课题。其中,江苏和浙江省的省级课题最多,说明这些地区对此类研究较为重视。

相关课题的地区分布如图5 所示,地区按照经济带划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内陆、西部边远(1),可见长三角地区的研究最多。

从学科角度看,高等教育类为数最多,共有274篇文献,其余学科相对显得非常少。从研究层次( 5篇以上) 看,大量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占总数的81% ,其次是高等教育类,约为12% ,如图6 所示。

3. 2 统计分析

变量相关性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分别如表1 至表5 所示。

从表1 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到,主要变量 “科研基金”、 “创业教育机构”、 “被引网络中心度”、“学者网络”、 “学者网络有无”与因变量 “研究成果”显著正相关,并且相关系数都在0. 5 以上,初步说明我们的假设具有统计基础。

注: 1) N = 40; 2) ***p < . 001,**p < . 01,*P < . 05; 3)+P < . 1 ( 双尾)

表2 是负二项回归关于假设1 至假设4 的检验结果。 模型2 中 “科研基金” 系数显著为正( 0. 538; p < 0. 01) ,假设1 得到支持。模型3 中“创业教育机构” 系数为显著为正( 1. 355; p < 0. 01) ,支持了假设2。模型4 是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其中交互项 “科研基金 × 创业教育机构”系数显著为正( 0. 660; p < 0. 05) ,因此假设3 得到支持。

续上表

注: 1) 括号内为标准差( Standard errors) ; 2) ***p < 0. 01,**p < 0. 05,*p < 0. 1

如图7 所示,当设立创业教育机构时,科研基金与科研成果的正向关系更为强烈( 虚线部分) 。

表2 中模型5、6 是相关检验。其中,模型5 中交互项 “科研基金 × 学者网络”系数为正,但没有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 模型6 中交互项 “科研基金× 学者网络有无” 系数显著为正( 0. 542; p <0. 05) 。因此假设4a得到部分验证,即当学者有合作网络时,能够产生更多的创业教育研究成果。

达尔文道德理论的三个层次 篇5

达尔文道德理论的三个层次

无疑,达尔文首先是位自然科学家.恩格斯称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然而,美国的心理学家、社会科学家大卫・洛耶认为这个评价对达尔文来说远远不够,在<达尔文鲜为人知的爱的理论>中,他把达尔文描写成一位道德哲学家、系统科学家、心理学家及现代科学的.预言家.

作 者:单继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2(4) 分类号:B0 关键词:科学哲学   进化论   达尔文  

多层次理论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理论和实践

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的教学应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影响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目前普通高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状况,若依《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地通过会考,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以达到及早进行会考、高考复习之目的。再次,对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成败的观念至今未打破,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几个所谓“有希望”的“尖子”,为之而“奋斗”,这样就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鉴于上述原因,本着普通高中“为毕业生参加社会劳动和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职能,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及教学现状,切实开展教改实验,探究“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

二、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的方法

1.创造良好的环境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每一个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让学生明白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2.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三等。

3.教学环节中的“分层次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下面是一個分层教学的实例。例如,高一“函数概念”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学生复习完相应的旧知识后,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① 什么叫函数?映射?

② 为什么说“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

③ 为什么说“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

④ 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它们有何特点与关系?

⑤ 你能从映射的角度重新定义函数吗?

⑥ 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

然后让A层(基础较差)学生回答①②题,B层(成绩中等)学生回答③④题,C层(成绩较好)学生回答⑤⑥题。通过提问分析,既复习了旧知识,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又可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函数的概念,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中突破这一难点。

三、“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探究

(1)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四、“分层次教学”的启示

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1997.2冯跃峰.

[2]《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7.10付海峰.

“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实践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而学生是有差异的, 所以, 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 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 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分层次教学与以往分快慢班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往重点班、普通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 所以往往可以通过一般性的考试选拔, 而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 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 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 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 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 进行因材施教, 逐步递进, 以便“面向全体, 兼顾两头”, 逐渐缩小学生间的差距, 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这完全符合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 心理学研究依据。

人的认识, 总是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抽象, 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 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 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 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 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 通过逐步递进, 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 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目前普通高中, 面对传统教学模式, 有不少困难。首先,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 运算能力要求高, 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 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 “学了也无用”, 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 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状况, 若按部就班地完成授课, 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地通过会考, 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 教学中“掐头去尾烧中段”, 极力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 以达到及早进行会考、高考复习之目的。“生吞活塞”“枯燥无味”, 使教与学陷入苦境。

从产品层次理论看中国大学 篇8

1.核心产品是指产品的基本效用和利益。例如, 康师傅矿泉水的核心产品是解渴。

2.形式产品是指实现产品功能或服务的基本形式。例如, 矿泉水一般是圆柱形, 有瓶盖, 塑料瓶包装。

3.期望产品是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例如, 入住旅馆的客人期望得到清洁的床位、洗浴用品、浴巾、电视等服务。

4.延伸产品是指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 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 包括说明书、保证、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

5.潜在产品是指该产品在将来最终可能会实现的全部附加部分和转换部分, 即产品将来的发展方向。潜在产品指出了现有产品可能的演变趋势和前景, 如彩色电视机可发展为电脑显示器等等。

二、运用产品层次理论来分析中国大学

(一) 中国大学的核心产品是提供教育服务

大学 (拉丁语:UNIVERSITAS) , 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 指提供教学、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组织, 包括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蔡元培对大学的理解是“大学者, ‘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之学府也。”1917年在北大就职演说上又提出“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他认为“治学者可谓之大学, 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

(二) 中国大学的形式产品

一所正规的大学, 应该包括教学楼、行政楼、学生宿舍、运动场、食堂、图书馆、礼堂、花园、超市、洗衣房、实训室、招待所等设施。最近几年, 中国有的大学投入重金打造大学校园, 修建楼堂馆所, 挖掘人工湖, 种植名贵树种。可以说, 在硬件设施上, 中国有的大学并不输给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

(三) 中国大学的期望产品

我们期望大学里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期望大学食堂里有可口、干净、价格实惠的饭菜, 期望大学里有宽阔的运动场和室内体育馆、游泳池等运动设施, 期望课堂里有学识渊博的教师讲解知识, 期望有认真负责的辅导员关心关爱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迷惑。期望图书馆有海量的图书可以阅读, 期望学校能多举办校园招聘会, 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社会期望大学能够研究学术、引领先进的文化。

(四) 中国大学的延伸产品

大学除了教书育人之外, 还提供一些延伸产品。比如, 超市购物服务, 医务室的医疗服务, 投币式洗衣机的洗衣服务, 食堂的餐饮服务, 大学里的企业专场招聘会等等。

(五) 中国大学的潜在产品

潜在产品是指该产品在将来最终可能会实现的全部附加部分和转换部分, 即产品将来的发展方向。一所好的大学, 应该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 在代表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 做出卓越的贡献。已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31年在清华大学就职演说时提出: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 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可以说,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所以, 大学潜在产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 一所优秀的大学, 应该具有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从某种意义来说, 大学是生产思想的地方, 所谓“学术研究无禁区”, 要允许大学教师和学生研究反腐败、政治体制改革、拆迁等社会敏感问题, 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第二, 一所优秀的大学, 应该在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大学的引领作用。国家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社会普通民众相比较, 大学应该起到引领作用。比如, 就制度设计而言, 大学比企业更民主、自由。就文明、和谐、爱国、诚信、友善而言, 大学培养的就是爱国、文明、和谐、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就诚信而言, 教育学生考试不作弊, 教育教师不抄袭别人的论文, 就是大学践行诚信的体现。就平等、公正、法治而言, 大学强调师生平等, 校长与教师平等。对于发生教学事故的教师, 有的大学设有教师申诉委员会, 避免因为个别领导打击报复教师而滥用学校相关规定。反观中国的一些企业, 员工在企业内缺乏有效的申诉渠道。因此,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 大学应该发挥大学的引领作用。第三, 一所优秀的大学, 应该在发明创造、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大学大部分有自己的研究机构, 科研是大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 中国大学在科研方面应该做出以下努力:第一, 推动科技创新, 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进行突破。第二, 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专业理论课“分层次教学”初探 篇9

1 问题提出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 (含中专、技校、职校和成人中专) 的概念, 到如今已经有2 0多年。这20多年来, 有目共睹, 我国的中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教学质量, 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人才培养, 都是成就辉煌。

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在校学生数量的增多, 一方面显示出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职教育具有光明前景和蓬勃活力, 另一方面也给中职教育带来一些发展中的新课题。专业理论教学如何满足文化基础不同的学生的求知需求, 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情况, 在中职学校, 一般来说, 一个教学班的40~50名学生, 入学成绩很是不同, 有中考分数500多甚至更高的, 也有只100分上下的, 还有没参加当年中考的往届初中毕业生。这就是说, 中职学校每年入学新生的文化理论基础不仅是参差不齐, 而是相差悬殊, 但中职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却是有统一规定和统一要求的, 即各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达到该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中等程度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 具体表现形式是, 每个合格的中职学校毕业学生必须有实力拿到国家有关部门承认的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

在这里, 文化理论基础的不同 (起点不同) 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同 (终点相同) 就形成一对矛盾, 一对始终贯穿于中职教育特别是贯穿于专业理论教学的矛盾。这矛盾就是引发“分层次教学”产生的坐标原点。

2 方法概述

中职学校专业理论课“分层次教学法”含有以下内容。

2.1 教材处理

无论哪门课程, 任课教师对所选用的教材都要熟悉要吃透, 做到胸有成竹, 全面把握, 并依据有关教学大纲, 将教材上所讲述知识大致整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基础的、系统的和提高的三个大的部分, 这样, 在教学活动中, 在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 教师的心里就有了比较明确的三个层次的理论知识构架, 即必须掌握的、应当掌握的和希望掌握的, 以施行于基础不同的学生。

根据笔者自身体会, 在现行教材中, 这三种知识层次所占比例大致为:70%, 20%, 10%。

2.2 分析学生

学生每学期所任课的教学班不少于3个, 所任课程常多于2门, 经过数年的用心观察和询问了解, 注意到, 每个教学班学生的理论课学习情况 (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等) , 大概可分为1—2—1, 即中等程度的学生约占一半, 较好与较差的学生各四分之一。

学生分析的目的是“因材施教”。

2.3 因材施教

将上述两项内容有机结合, 充分认识并利用实际教学条件, 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当前状态, 最大可能地挖掘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因为学生是教学工作中的本体, 是内因) , 使情况不同的学生能够踏踏实实地理解并掌握与自己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满足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 为实践操作及以后走向社会投入实际工作打下较好基础。

所谓“因材施教”, 具体说, 就是努力做到全部学生能掌握与之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的70%, 一大半的学生能超过70%, 四分之一的学生能超过90%。

如此划分与要求是否合理, 敬请大家点评指正。笔者自己的体会是, 这样做的效果好于不加区分的全盘讲授。

2.4 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关键一步, 成败所系。应注意下述几个环节:

时间安排——每次授课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 约占课堂时间的80%;系统知识与提高部份占时20%。有例外。

内容区别——尽可能使学生明白, 面对所学的理论知识, 哪些是必须理解掌握的, 哪些是应当掌握的和希望掌握的, 以进一步提升较差学生的学习自信和较好学生的学习课堂提问——依据前面所谈到的“教材处理”和“分析学生”, 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重要的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作业与测验——布置作业和组织测验时, 考虑适当列出小部份“加分题目”, 笔者的作法是加分10%, 加分题主要用于体现应当掌握和希望掌握的理论知识;并在事后进行鼓励性的讲评, 以引导学生的向上心态。

辅导与答疑——课下的辅导与答疑不容忽视, 往往是在这样比较不正式的场合学生的精神比较放松, 会表现出对所学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的真实状况, 有利于教师更加切实地了解学生, 增强教学互动, 提高教学质量。

3 应用举例

现阶段中职教育的教材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因为,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会不断有新的专业出现, 旧的现有专业也处于调整变革之中, 每当有专业变动或新专业出现, 就会随之而来大量的新的教材, 还有, 许多教学力量比较雄厚的学校经常采用自编教材。而“分层次教学”的研讨范畴是一门课一本教材。鉴于上述情况, 因各个学校选用教材的不统一, 这里有必要说明, 本文的“应用举例”仅讨论某部分理论教学内容。

例一:《铣工》中的分度头。

这部分内容可以很明确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知识——直接分度;系统知识——简单分度与角度分度;提高知识——差动分度。对学生的要求是:直接分度必须掌握, 简单分度与角度分度应当掌握, 差动分度希望掌握。这样区别对待的目的是, 力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本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学到新的东西取得一些进步。这一点至关重要, 是“分层次教学法”的宗旨所在。

例二:普通外圆车刀的6个基本角度。

这部分内容本身概念较多, 所牵涉到的概念更多, 又要求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历届学生在开始学习时普遍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 为此, 可尝试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面对车刀实物能够认识3个刀面 (前刀面、后刀面、副后刀面) 和6个基本角度 (前角、后角、副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二是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3个刀面和6个基本角度的概念以及角度的正负;三是拓展知识, 理解3个辅助平面 (基面、切削平面、主剖面) 的概念及其所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并观察认识一些比较特殊比较复杂的刀具, 如切断刀、麻花钻等。

例三:旋转零件的平衡问题。

同样, 这部分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静 (不) 平衡概念及其产生原因;静平衡的思路与方法;动 (不) 平衡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通过上述实例, 对“分层次教学”方法应该有了一个具体明确的解释。

4 几点体会

需要说明, 所谓“分层次教学”并非什么现成的教学方法, 只是笔者在教学改革中的一点探索一点体会, 是笔者在多年的中职理论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所形成的教学基本思路, 属于个人行为;之所以在本文中提出这个概念, 目的是期望得到诸位职教同仁的注目与点评, 更好地从事中职教育。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试行“分层次教学”已将近1 0年, 颇有感受, 简述如下:

4.1 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通过研究教材和分析学生, 进行因材施教, 使得教学活动中的“教”更具有针对性, “学”更具有适应性, 教与学都相对变得容易些轻松些了, 因此, 不同基础的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都比其原先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评价和成绩得到证明。

4.2 应有合适的教材

教材和学生的关系犹如武器与战士的关系, 没有合适的教材学生是很难做好学习这件事的。合适的教材是指:理论知识的难度与当前学生的素质相适应;系统性强, 衔接有序, 论述清晰, 结合实际;既要避免过于繁冗的就理论讲理论, 也要防止把理论简化为实习操作的步骤解说。

还应当使学生明白, 理论绝不是空泛的东西, 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是与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潜力成正比的。

4.3 教师要认真投入

教师的投入,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之外, 还应包括在“分层次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随机应变”, 避免八股教条。比如有些教学内容不宜强分为三个层次, 而分为两个层次, 即基本的和提高的, 或基本的和系统的, 可能更加合理;再比如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以及实物.模型.挂图等。

4.4 有磨合期

在应用“分层次教学”时, 少数教学班刚开始阶段可能会不大适应, 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够用既可, 提高层次的知识学起来困难, 不学也罢。遇到这种情况时, 教师应注意两点, 一是向学生解释并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二是想方设法挖掘与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5 结束语

“分层次教学法”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中心是, 尽教师之最大努力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所谓“成才”, 并不是人人都要做“将军”, 而是受教育者结合自身条件, 学有一技之长, 综合素质提升, 将来在社会上能够充分自立, 能够负担家庭, 即做到“修身齐家”。这样的学生将是合格的公民, 这样的教育方是成功的教育。

实际上, 众多教师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意无意地进行着教学改革的摸索, 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适应变化着的教学条件, 优化教学效果。很可能他们所尝试的教学改革或多或少与“分层次教学”有关。所以, 敬请诸位对本文指点赐教, 我们共同提高。

摘要: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努力弥补中职学生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 切实使学生对专业理论有较好的理解掌握, 为后续课程和实习操作奠定强固的基础, 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是本文讨论的中心。

多层次理论 篇10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 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 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 进行因材施教, 逐步递进。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 心理学研究依据

人的认识, 总是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抽象, 由简单到复杂的。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 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 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 通过逐步递进, 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 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 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 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 逐步提高, 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 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目前对普通高中, 以高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成败的观念至今未打破, 本着普通高中“为毕业生参加社会劳动和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职能,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及教学现状, 切实开展教改实验, 探究“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 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使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以适应社会需要。

三、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 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施分层次教学,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 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以逐步缩小差距, 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2. 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 因能划类, 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 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 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 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 即能掌握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练习, 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 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 即能掌握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习题, 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 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 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3. 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 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 要以“面向全体, 兼顾两头”为原则,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 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 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 合理地制订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 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 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 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 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3) 课堂教学层次化。在安排课时的时候, 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 同时兼顾A、C两层, 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 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 课堂上可以不讲, 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逐步上升的规律, 要求不宜过高, 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 A层基本听懂, 得到及时辅导, 即A层“吃得了”, B层“吃得好”, C层“吃得饱”。

(4) 布置作业层次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 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 (课后练习) , B层以基础性为主, 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 (课后习题) , 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 (课后复习题) 各半。

(5) 单元考核层次化。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 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 提出不同的要求, 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 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 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 (可用附加题形式) 。

多层次理论 篇11

关键词:需求层次 理论 企业员工 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企业员工尽快学习和掌握这些新的技术和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和日趋激烈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员工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但目前不少企业的员工培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对员工个人而言,培训结果与个人需求不相关联;对企业而言,投入多产出少。具体表现为企业重视不够、管理不规范、师资队伍薄弱、缺乏科学的培训评价体系、员工缺乏学习积极性等。本文针对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当前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员工培训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在短期反映出来,不愿多投入;认为培训是为了应对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取证的需要,而不是企业自身的需要;认为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培训了,而员工却离开企业,为别人做嫁衣划不来;认为企业员工都是定编定员的,员工参加培训会影响生产等。

2、管理不规范。培训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配备不足,培训计划不科学,培训内容面窄,缩短培训时间等,结业考试走过场,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

3、师资队伍薄弱。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良莠不齐,教学水平不高,责任性不强。

4、缺乏科学的培训评价体系。培训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培训效果仅仅依靠一个结业考试。没有去考察员工培训后的变化状况,有些培训机构虽然建立培训后评价制度,但只走形式,或者虚假的评价结果。培训机构不能准确把握培训的实际效果,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改进提高。

5、员工缺乏学习积极性。员工参加培训都是企业安排,员工本身没有学习的愿望,学习积极性不高,把培训当作休假。

二、企业员工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动机取决于人的需求。如果企业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因为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如果这时候安排员工参加培训,而培训以后又不能改变员工取得更多的食物即提高工资收入,员工不会有积极性去好好学习的。

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员工所关心的就是安全保障机制,如相对稳定的职业,以及相应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如果这些问题与员工的素质提高没有关联,员工就不会对培训感兴趣。

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效率、产生不满及情绪低落,影响培训的效果。

尊重需求是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培训以后不能给予员工这些期望,那员工就不会对培训有积极性。

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分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他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且只要环境不妨碍这些较高层次的出现,这些需求就能激励大多数人。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影响企业员工培训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没有建立培训与员工需求的关联机制,也就是企业没有建立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员工需求的培训激励机制。因为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就是员工自身和外部条件,员工自身是根本因素,培训管理、师资水平等是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三、解决企业员工培训存在问题的措施

1、企业应建立与员工需要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将培训与员工的工资收入、岗位晋升、职称评聘结合起来,建立培训、考核、聘用、晋升、薪酬福利一体化的用人机制。形成培不培训不一样、学好学差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人人都想培训、人人都想学好、人人都想干好的企业氛围。使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激发员工的潜能,员工有了成就感,会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竞争机制,在选才用人上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应把真正有能力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带头人岗位,只有在这样的竞争机制下企业员工才会围绕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在强调物质激励的同时重视精神激励,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使企业文化在员工心中更加鲜明、更加牢固,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完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在企业培训过程和结束后,应该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检验本次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评价体系应采取多渠道、多方式进行。设定量化的评价指标,如操作技能指标、管理理念指标、创新思维指标、团队意识指标,评价不应仅在培训结束时进行,还要建立培训后评价制度。每一次的培训效果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长期发生作用,有的甚至在一生职业生涯中都产生影响。所以,要进行建立培训档案,进行定期测评,长期跟踪。跟踪员工参加培训后的文化知识变化、操作技能变化、创新思维变化、成果转化能力变化、合作与团队精神变化等方面,综合评价培训效果。总结培训取得的成绩,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3、强化培训管理。完善培训管理机构,配备与培训工作相适应的管理人员,科学制订培训计划,拓宽培训内容,不仅要培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还要注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严格结业考试,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保证学员到课率。

4、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既要有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水平高的专职教师队伍,又要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又具有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不仅要上好课,还要与学员互动。教师要经常深入产生现场,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企业员工尽快学习和掌握这些新的技术和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和日趋激烈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员工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法。目前不少企业的员工培训都存在企业重视不够、管理不规范、师资队伍薄弱、缺乏科学的培训评价体系、员工缺乏学习积极性等。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其原因是企业员工培训没有与员工的个人需求相关联。解决的方法是:企业应建立与员工需要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完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参考文献:

多层次理论 篇12

一、“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数学实践中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学生在各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它和以往的以成绩划分实行的班级制是不同的, 分层次教学是完全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趋势和要求的.之前的宏志班也就是重点班和普通班, 其实也是在向分层次教学过渡的一种方式.但是, 分层次教学的要求明显高于以往的以学习成绩进行选拔的分班制, 分层次教学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严格配合来完成的,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适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引导, 学生也要努力适应教师在分层次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 相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来说是重要方面而知识水平也是其中作为参考的一方面, 同时还要结合教材逐渐向目标前进,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差异而进行的因材施教, 学生在心理上、知识上、态度上都会有明显的差异, 把学生每一方面的差异都明确并加以分析, 从基本目标向中级再向高级目标逐渐奋进, 而每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递进的阶段, 每个目标的完成都要总结这一过程中的得失情况, 这一过程中是否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最重要的是减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以达到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

二、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依据

1. 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中说明, 人的认识是不同的, 每个人对于接受一种新鲜事物的接受力和认识程度都有所差异, 不同的学生所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以及兴趣爱好、智力发展水平和拥有的智力发展潜力都是不同的, 需要由表及里, 由浅到深, 由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虽然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但是, 在某些方面也是带有规律性的, 教师就要善于利用一些共同性来教育学生, 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在接受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中, 达到提升能力和水平的目的.要扬长补短, 让学生在心理上尽量减少偏差, 至少应该让学生在心理上不会有明显的不平衡感.也许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 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方式不同, 所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性格问题而产生不应该有的想法, 有的可能会积极上进, 有的还可能会消极怠慢, 而逐渐的失去兴趣, 这时, 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从心理上给予鼓励, 因为, 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最不稳定的, 处于青春期时对于一些事物更加敏感, 在遇到一些不顺心的问题的时候, 容易产生暴躁的情绪, 不让学生产生自卑、胆怯、堕落的心理,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突出的部分和独特的特质, 教师要有换位思考的思想.当今社会, 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家庭中的庇护更是让学生的抗压和抗打击能力明显下降, 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这也是实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2. 教育学依据

因材施教思想源于孔子, 而“分层次教学”是由因材施教的思想而得来的.分层次教学也可以说是教育学中的一种手段, 尊重个性发展, 创新是这个社会的主流, 而中国有些传统也影响了学生向个性化方向的发展, 比如, 枪打出头鸟, 不做第一、只做第二等等一些思想.固然, 这些理论思想在某些情况中是适用的, 但是不可以偏概全, 限制并阻碍个性的发展.高中数学所运用的逻辑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生也处于一个转型阶段, 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教师都应该从多种途径来指导高中生在数学知识方面的发展.数学本身就比其他学科的要求更严格, 并且需要很强的严谨性, 所以, 在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中需要更多的策略来应对各种难题, 以各种形式来打破传统的枯燥的数字理论.

三、“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施

首先, 要考虑“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前提是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 有集体意识, 在学习中使学生可以建立起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的方法, 以便于在以后的实施方法中顺利的进行.其次, 就是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方法, 先设置目标分层, 分层次教学还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 以教师和学生共同设定的目标一步步推进, 可以分为低、中、高层, 并且各层之间都可以相互帮助, 高层的学生可以辅导低层、帮助中层的同学,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拥有良好的积极性.让学生都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比如, 新课程中有一些公式、定理比较难以理解, 而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 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疑难问题的解答更有针对性, 还要保证课堂的记律, 课后练习和作业完成的质量.

四、从“分层次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高中数学中的“分层次教学”要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 在注重成绩的同时, 不能忽视能力的培养, 不可造成两极分化.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协调工作, 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也是必要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整体的发展, 所以需要统筹兼顾.

结语高中数学的“分层次教学”在理论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改进等, 逐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顿悟力.分层次教学在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很多挑战, 但是道路是光明的.

摘要:分层次教学主要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的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差异问题.高中学生所存在的客观差异主要在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特征上, 对“班级授课制”的某些不足进行弥补,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明刚.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初探[J].今日科苑, 2009 (10) .

[2]毛大会.实施高职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上一篇:定向增发下一篇: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