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史研究

2024-05-22

出版史研究(共12篇)

出版史研究 篇1

汉代之前, 中国的土地上是不允许百姓随意进行文化传播活动的。生活在秦代的百姓一直受到非常残酷的垄断制的管理。就这样一直延续到战国末年, 此时由于战争不断, 官方的监管松懈下来, 但是书籍的出版条件还未成熟。我们可以根据出版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把中国出版史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指从发现文字到秦汉之前, 是为中国出版孕育的时期;第二部分是指从汉到唐的这一时期, 出现了抄本出版的繁荣;第三部分囊括了五代十国、两宋到晚清, 这一阶段则出现和发展了雕版印刷;最后一部分是指晚清之后到现下, 是现代出版时期。

一、出版的概念及出版史研究方向

(一) 出版的一般概念

出版是指通过进行大量的文字内容的复制来实现信息文化传播的一种社会媒体活动。基于传播需要依靠文字这种介质, 所以出版史是指从文字出现之后发展的历史。从古代的金文、钟鼎文到中期出现的手抄本、雕版印刷, 这都是出版在古代的雏形。真正意义上的出版是从印刷术的发明之后伴随而来的。发展到现代, 出版的意义更为广阔, 指包括文字在内的书籍报刊等纸质媒体的编辑复制和传播, 也包括音像、电子、网络等其他多种形式媒体对文化进行的传承和发行。

(二) 出版史的研究方向

要比较透彻明了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出版史, 就要从三元素出发, 按照四个划分阶段, 考察过去历史中包含复制发行等在内的出版现象, 再进一步研究出版的进程和发展趋势。在过去印刷术还没完全成熟的古代, 出版就是简单的书籍出版, 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书籍, 研究的方向大概是顺着印刷的进步和官方政策的变化来的。

二、出版的作用和意义

(一) 出版的作用

出版作为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产物, 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力。在现代出版成熟之前, 古代的出版大部分是指书籍的出版, 即出版的意义就是书籍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出版物——书籍汇集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千年之间沉淀下来的文化影响, 不仅收录了较为齐全的文化知识、科学技艺和历史发展实践经验, 而且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简单地来说, 出版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因此, 出版的成熟发展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出版的意义

出版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出版物记载了过去优秀的经验和科学发明、实践技艺, 可以推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 而且体现在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方面。人们通过出版物来了解过去, 感受文化, 学习科学知识和优秀的生产经验, 从生存能力和精神方面都提升人类, 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出版史研究的四个阶段

(一) 从远古到秦代

早在商周时期, 就出现了文字的踪影, 到晚期, 已经出现了在青铜钟鼎上刻写文字来记载大事件的情况。最早的书籍便是指在书籍和纸张发明之前, 中国古人用兽骨、玉石、青铜等来记载国家大事而流传下来的甲骨文书、石刻文字和青铜铭文。书籍的雏形出现在最早的写在竹简、锦帛上的文字, 根据《墨子·明鬼》“书之竹帛, 传遗后世子孙”的记载, 可以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竹帛就已经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 文化曾经一度繁荣, 出现了孔孟等诸多大家, 但是受到秦朝“焚书坑儒”和“学术垄断”的限制, 信息的传播受到限制, 但是民间藏书、著书的情况还是应运而生。

(二) 汉唐出版的初期繁荣

据现代挖掘出来的文物遗存和传世的古籍可以明确知道, 是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的发明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开始, 中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从丝帛中提取纸质所需要的植物纤维。早在我国的西汉时期, 就已经出现了麻质纤维纸, 到公元前105年, 蔡伦利用树皮、麻布等简陋的原材料, 经过脱水、捶打、烘干等技术, 制造出了成本较为低廉、制作相对简单的“蔡侯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从根本上来看是书写材料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和技术上的革命。它促进纸质的发展和进步, 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方便取材和携带等众多优点, 也促进了中国、阿拉伯及欧洲等世界各国的进步。书写工具上的进步, 为文化出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纸张的流行和文化出版的雏形初现, 到了唐代,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这一时期的雕版印刷是将需要印出来的文字先反刻在木板上, 然后运用传统涂墨铺纸等手段, 成就影响后世和传承古今的经典作品。自公元前932年之后, 先后出现了《金刚经》《九经字样》等多部精美雕版印刷成品。

雕版印刷在出版发面的意义不仅仅是因为它精湛的技艺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现, 而是这种技艺使得文化的传承出版有了全新的载体。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字、纸张、传播等一系列问题, 使得文化的传承和出版的实物化成为可能和现实。它凝聚着多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 也为之后的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提供前提。

(三) 五代十国、两宋至晚清

到五代十国时期, 雕版印刷已经完全推行开来。政府发现通过雕版印刷可以起到控制舆论和稳定民心的巨大影响之后, 开始把控出版事业, 为宣传儒家思想, 这一时期大多刻印儒家经书。这一时期已从过去的简策时代过渡到卷轴时代, 书籍的增多, 文化种类的全面繁荣, 提高了封建文化的水平, 从生产力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发展到宋代, 过去的雕版印刷已经不能满足文化发展和出版事业的需求了。雕版印刷中出现的刻版时间长, 错别字不易更改和雕版的不可灵活使用, 都使得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成为可能。北宋的毕昇, 为改进雕版中出现的问题, 在总结回顾过去优秀的历史经验之后, 通过反复的思考和试验, 终于在1048年成功地制出了泥活字。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 关于毕昇创造活字印刷的事迹有着非常详细的记录。到后期, 宋代还陆陆续续出了陶瓷活字、铜活字等多种技艺。

活字印刷是印刷史上的又一次伟大创新, 它为书籍的出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也有利于书籍的加速出版和传承。

(四) 晚清之后至今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在给中国出版事业带来打击的同时, 也带来了现代化的印刷技术。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 出现了现代化的图书出版和报纸杂志, 打破了自古以来的旧模式。“五四”运动之后, 中国出现了人民出版事业的新萌芽。图书和报刊的内容更倾向于大众所喜爱和需要的部分, 也开始带有普及知识和开化的作用。经过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 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国的出版事业才又开始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四、研究总结中国出版史的意义

通过对过去悠远出版历史的总结和出版经验的吸收, 在肯定了过去我们在文化科技成果的收集、知识的传承等方面的成绩, 回忆了过去出版史上的四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各自特点之后, 不难发现, 研究出版史的意义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要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 运用科学唯物主义观点, 考量出版史研究的历史性和社会需求性的重大意义。单单从历史层面来说, 出版是保存历史记录的重大功臣;从文化层面来说, 出版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不可计量的力量。

五、结语

研究中国出版史, 不仅需要对中国出版文化进行了解, 还需要结合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 为出版史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范军.中国出版史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 2010 (5) .

[2]肖东发, 袁逸.二十世纪中国出版史研究鸟瞰[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3) .

出版史研究 篇2

电子工业出版社市场部长期的全国性实地调研的数据显示,如今图书馆每年的采购预算都有数亿甚至更多。从武汉三新书店老总那里我们了解到,现在全国每年图书馆采购量可达20亿左右,而且有加速增长趋势。从上海图书馆负责人那里我们也了解到,其每年的常规中文图书采购品种需要达到7万种、码洋多万。可见图书馆采购销售这块市场不容忽视。

学校和图书馆这种销售环节对很多出版社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每年出版的专业图书和教育图书大部分由学校和图书馆订购。本文从图书馆订购市场发展现状、关注图书馆订购的原因、抓住图书馆对出版社的意义,以及出版社如何加强图书馆营销几个方面,全面论述出版社如何开拓图书馆渠道问题。

一、 图书馆订购图书市场的发展现状

1. 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科研的服务机构。一个高校教学、科研实力水平如何,在图书馆就可得以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图书馆是高校形象的标志。

高校的特点是知识分子群体,师生所需图书文献的流通量大,专业面广,特别是对教学科研各自专业的图书文献需求更大。而这种迫切的需求量,要求他们能及时跟上最新科技之发展,成为真正的应用知识信息库。高校图书馆不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也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方式日益更新,尤其网络化、自动化正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图书馆的生存基础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和单位的财务拨款,因此,尽管图书馆每年的购书预算都在不断增加,但与书刊出版的品种、数量,书刊价格的涨幅,读者数量的增加不相适应,尤其是图书经费的增幅抵消不了书刊价格的上涨。

2. 高校图书馆订购市场的现状

1) 国家教委的评估体系变化,在政策扶持下,图书馆订购数量激增。

据教育部今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称,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有两部分: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标准分为合格和限制招生两部分。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

凡有一项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低于限制招生规定要求的学校即给予限制招生“黄牌”的警示,以维持基本办学条件不再下滑,并促进其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凡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低于限制招生规定要求,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黄牌的学校即为暂停招生“红牌”学校。暂停招生学校当年不得安排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

2) 数据表明图书馆订购数量逐年上涨,近两年有突破性进展。

每年的书市都是集团采购比较集中的时候。今年有五六百家图书馆参加了桂林书市,以往可能都是图书馆自发的一种行为,今年大部分都是由图书馆的供应商组织的。像人天公司、安徽儒林、广东学苑,这些公司组织了大批的图书馆到现场去采购,当时订货量就突破3000万码洋,

3) 学校团购市场庞大,对于出版社是机会也是挑战。

学校团购市场在近两年迅速膨胀,一边是国家对教育体制的完善、对学校评估指标的改变要求学校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一边是学校为了自身建设的需要、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增大校园软件设施的投入。

举一个例子,据笔者了解,武汉电校,一个并不很知名的学府,图书馆每年的采购费用就达100万,而目前按学生人数计算图书缺口却近30万本。加之该校每年还要相应增加新生,也就是说,如果图书馆按要求增补图书,且每年的预算还按现有水平发生,那么他们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将这个庞大的数字缺口补上。

目前这样的学校全国还有很多,他们都需要与校园建设相配套的图书馆软件的提高。然而,5年的时间是漫长的,学校为了各种利益,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先将现有图书缺口补上,而且用每年有限的经费购买到最多量的书。

从政策和市场需求两方面情形来看,高校图书馆在今明两年极有可能在购买数量上激增,退一步讲, 就算他们没有翻倍的资金用于图书馆团购,现有高校图书馆数量和他们每年的预算也足可以构成出版社努力的对象。

4) 现阶段,批发商是图书馆购书的主要渠道。

根据调查显示,国内图书馆的订单中大约65%~75%是通过批发商签订的,实际上这个比例正在逐渐提高。根据专业公司对国外图书馆的调查显示,有95%的公共图书馆从批发商那里订购,81.7%的儿童图书通过批发商购买,直接从出版商购买的只有15.2%(3.1%是通过捐赠获得)。

3. 书店和图书馆的搏弈

1) 图书馆愿意向当地经销商购书的原因

a、 图书馆供应商能为图书馆提供更多的服务,如为图书上架、目录卡制作、卡片入架、图书分类和特殊装订等。

b、 供应商能比任何一个出版商提供更多的备选品种。

图书馆采购比较重视版本、图书品质、作者、适用群体等,而供应商能提供宽松的品种选择余地。供应商往往会向图书馆提供搜集比较服务,使图书馆得以轻松采购。

c、 与从许多出版商那里小额订购相比较,从一个供应商那里进行大额订购所涉及的文书工作和支付工作要简单得多。

d、 从供应商那里购书,图书可以保 运货到位,这样在处理过程中减少了很多繁琐的工作。

e、 供应商提供的折扣通常和出版商的折扣相同,甚至还优惠,尤其在大批订购(图书馆必须将许多不同的出版商的图书订单合并起来才能达到这样的大批订数)的情况下优惠更大。

f、 许多供应商会为某个特定的专业领域提供连续、长期的订货或者试销。由于多数出版商不能出齐与某一专业领域相关的所有图书,所以在为某一特定领域提供充足、稳定的订货方面不可能竞争得过供应商。

2) 图书供应的满足率越来越成为图书馆考核供应商的指标。

图书供应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图书馆不能得到全面、准确、及时的图书出版信息,不能保证已出版的图书得到配供或者是及时配供。

如今图书馆大都希望书店能够做到:一,图书出版信息有较高的满足率;二,报订的图书有较高的满足率;三,能够达到较高的及时满足率。现在一些书店的书目报道方式和配供体系,很可能造成书到了,但已经过了实用期,因此很多学校要求书店能够按要求及时供货。

4. 出版社和图书馆的搏弈

出版学应重视出版规律研究 篇3

研究出版规律的文章与教材少之又少

通过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近30年来文章标题中有“出版规律”字样的只有二十多篇,平均一年还不到一篇。这些论文中,真正从出版学学科基本概念或理论范畴层面来讨论出版规律的,或者有一定理论含量的只有上十篇。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版规律的研究并不像编辑规律研究那么受青睐,可以圈点的也只有少数几篇文章,包括徐柏容的《编辑出版工作和质量与效益同步规律》、于友先的《论现代出版产业市场运作规律》、李新祥的《论出版传播的基本规律》、要力石的《现代图书出版的六个基本规律探析》。从这些标题就可以看出,出版学界从严格学理意义上、学科范畴层面上探讨出版规律的文章实在是少之又少。

在以“出版学”命名的著作和教材中,出版规律受到的轻视则显得更加明显。在现有的七八个“出版学”本子中,唯有罗紫初著《出版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用了专门一章来探讨“出版活动的基本规律”。也许是作者自己觉得对出版规律的思考还不够成熟,也许是学术界可资借鉴、能够沉淀下来且得到大家公认的出版规律研究成果比较缺乏,罗紫初先生2005年8月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与人合编的教材《出版学基础》。以及2006年10月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著《比较出版学》中,都没有再设专章来论述出版规律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最早的一本《出版学概论》(彭建炎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没有提及出版规律问题的。袁亮主编的《出版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是列入了原国家教委“八五”规划教材、新闻出版署专业系列教材重点项目的,其使用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人们都很熟悉的。该书从出版物入手,论述出版工作、出版系统、出版过程、出版方针、出版原则、出版自由、出版法制、出版管理、出版现代化等一系列概念和范畴,但就是在“节”这个层次上也没有涉及出版规律。2003年张志强主编的《现代出版学》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探讨出版与出版学、出版与社会、出版方针与原则、出版组织与管理、出版物的生产与流通、出版人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新时代的出版业与未来展望等问题,对出版规律的研究也几乎是空白。最新的一本出版学教程是师曾志著《现代出版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这是列入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作者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出版问题,多有新见,但出版规律仍然没有被置于应有的地位。

出版规律研究的薄弱对现实出版的影响

出版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现实的出版实践。例如,在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某些出版机构不是像刘杲先生一再强调的,把经济作为手段,文化作为目的,而是相反,一切向钱看,本末倒置,唯利是图。还有,前些年新闻出版总署明确提出转变出版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求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当然是符合出版产业发展规律的。但最近这几年,盲目增加品种,无限扩大生产规模,制定不切实际的经济指标的出版机构(包括集团)不在少数。那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思想又有所抬头。如此等等,都是有违出版活动基本规律的具体表现。虽说出版规律的准确表述和公认看法还不太好说,但一些明显违背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做法,我们还是可以判断的。

出版史研究 篇4

一、综合定位, 多重文化背景下的出版观

开篇大章言简意赅, 首先确定了我国当代出版业的内涵, 在坚持我国出版的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以宪法、法律及专门性规章及出版自由为基础) 上, 明确了我国出版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也提出了推进我国出版繁荣的发展战略 (其中, 深化体制改革是促进出版繁荣的重中之重) 。

(1) 出版VS.文化

作者将出版同文化、公共关系能力、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从后三者的角度充分论述了出版的价值。首先, 《当代》一书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及多元文化视野上对文化进行了审视。提出了文化的系统性、继承性、相对性与比较性、适应性四大属性。在此基础上, 作者结合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优秀的外来文化, 及当今新文化背景, 提出了我国当代出版回归的三重背景, 并做出了创新才是文化产品生命力的判断。

(2) 出版VS.公共关系能力

其次, 鉴于出版强国历来十分重视公共关系, 重视话语权及宣传工作, 故《当代》将出版与公共关系能力相联系, 结合实践经验, 提出了迅速提升我国出版公共关系能力的七点建议及提高出版者个人公共关系能力的五点建议。

(3) 出版VS.社会责任

传媒与国家、社会联系紧密, 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在作者眼中, 媒介必须促进国家发展, 必须塑造现代人格, 实现人的现代化。也正是因为媒介负有这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传播学领域中的“把关”概念尤其被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所看重, 作者简述了各国出版物的把关情况, 提出了我国出版物的把关标准, 和做一个合格的把关人的要件。在这之后, 他着重强调了“制度把关”的重要性, 从实践角度给予了出版者一定启示和指导。

二、以人为本, 重视创意与消费

《当代》一书与其他出版理论书籍不同的是, 它结合了作者的实践经验, 从人的角度出发, 特别强调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融汇到实务活动中。出版中的“以人为本”, 关键在三个部分, 即:出版者、著作人和受众。

(1) 出版者为主, 重视创意及人才培养

除了上文所讲的出版者要做好“把关”这项工作外, 出版人的基本功还包括对选题策划的敏感性, 及掌握与作者打交道的技巧等。《当代》中强调好的选题策划来自于创意, 而创意本身又来源于现实生活。不仅如此, 书中也提出“分众窄播”、作者本身、拥有广阔视野和新思维的出版者都是好的选题创意的来源。

作者联系当前我国出版业中普遍存在的“非法出版”现象 (以“书商”与“工作室”牵头, 一方面向著作人组稿, 一方面从国有出版企业进行书号买卖) , 以《达芬奇密码》的成功为例, 说明了在我国出版业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作家星探” (即连接作者与出版商之间的经纪人或经纪公司) 的重要性。全书结合出版实务, 论述了出版者既不是慈善家也不是恶棍, 认为名人名家名著非一夕得名, 所以不可只关注这些作品, 要充分关注那些未成名的投稿者及外来出版物。至于某些“人情稿”和“关系稿”, 编辑有一条底线是一定不能突破的, 那就是书稿质量。

(2) 重视著作人, 关注受众消费口味

该书对著作人的关爱, 主要体现在对著作人权利的保护上, 强调版权和著作权保护及版权交易的重要性, 明确界定了受法律保护的情况及发生纠纷应当怎样维权。同时, 作者也强调一切出版工作的核心还在于读者, 要以内容为王, 以读者为重, 注重读者接受。他强调出版者要时刻注意接收人群处于变化中的消费口味, 这种观念其实是接受理论在出版领域的延伸。

三、发行为重, 讲求营销策略

长久以来, 出版与发行就如一体同胞, 不可分割。《当代》首先论述了我国图书发行的历史实践及国外发行市场的新走向, 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图书发行市场中的“三国演义”状况——新华书店、自办发行、民营书店三足鼎立, 而外来出版则较难在中国立足。

发行是出版业生存、发展与壮大的重要环节。当代出版发行, 十分讲究市场营销策略的合理使用。作者提出了批发、零售的主要销售方式, 征订包销、征订经销及寄销的购销形式。采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论述了图书出版物的市场生命周期,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的营销策略, 即:一是要坚持“内容”为王;二是要坚持广而告之;三是要坚持网络营销;四是要坚持专业营销和便捷营销, 特别强调销售网点的专业化。

全书专章讨论了如何进行报纸、杂志的有效发行, 提出要定位精准, 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 同时, 从出版商与广告商的角度, 和读者的立场分别剖析了有效发行的定义, 并以《参考消息》与《今晚报》的发行实例佐证了鲜明的刊物特色、精准的读者定位, 与内容为王、读者为重的出版观及创新发行方式对有效发行的重要作用。

四、专项讨论, 出版理论延伸

《当代》一书, 专列了动漫、报纸与杂志、广告、数字出版等板块, 畅谈了它们同出版的关系, 同时, 也对对传统印刷是否会灭亡进行了讨论。

(1) 漫画出版是动漫生产的前提

作者强调漫画出版之于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鉴于目前我国漫画出版所面临的困境, 作者对比了中日两国动漫产业的状况, 认为应合理借鉴日本动漫的发展经验 (尤其是其漫画出版机制建设的经验) , 来推动我国动漫体制的改革, 促进漫画出版和动漫产业的繁荣。

(2) 报纸与杂志的创新之路

作者以《读者》为例, 说明了杂志必须走向小众化和专业化, 必须要有明确的读者定位, 要重视读者、找准市场、大打品牌效应, 走出一条品味、质量、效益的路子。在报纸领域, 他以都市报为例, 说明了报纸要避免同质化与低俗化才是发展之道。

(3) 广告促进出版业繁荣

在作者眼中, 广告对报纸、杂志的出版发行十分重要。从广告创意的生成, 广告的标题、正文、口号、附文、图案编排一直到报纸、杂志的广告经营, 作者都进行了一定的说明。

(4) 数字出版前途无限

上世纪末以来, 传播学领域便有关于传统媒介是否会消失的大讨论, 出版界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出版业也迎来了继活字印刷术和激光排版技术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即数字革命。作者强调传统出版不会消亡, 但也认为其应当尽快实现产业升级。从电子出版到数字出版, 作者不吝赞美之词, 认为数字出版作为一种崭新的印刷方式, 具有其他出版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提出了未来数字印刷发展的趋势, 及我国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

五、深化改革, 构建大出版体系

作者将自己数十年的理论思考和工作实践付诸纸笔, 铺陈出了一个我国当代出版的发展蓝图。他认为报业应当围绕主业综合经营;图书业应当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图书竞争力;杂志业要以品牌带动产业;而发行业则要以网络占领终端市场;至于数字出版, 则一定要与世界同步。

要构建这样的出版强国, 就不能不深化出版业的体制改革。作者提出了六点建议, 分别来自于:思想意识层面, 即要清除思想和体制上的障碍;管理体制改革层面, 要分类管理, 加速转制进程;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要优化产业布局, 转变产业增长方式;

总之, 《当代出版业研究》融作者数十年工作实践于其中, 书中呈现的出版观集中反应了一位曾工作在一线的出版人, 及将实践已经上升为理论的科研人员对我国当代出版的深度思考, 对当代我国出版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出版史研究 篇5

信息网络环境下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

作者:马殷华 黄勇

来源:《编辑之友》2012年第11期

摘要:学报办公环境的信息网络化,导致编辑出版工作方式的改变,继而发生深刻的编辑出版理念的变革,并由此引发学报编辑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索和尝试。学报办公的信息网络环境为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提供新课题的同时,也改善了学报开展编辑出版学研究的科研条件。深入全面地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直面信息网络化挑战的积极策略,是完善和发展编辑出版学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报编辑个体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学报 编辑出版学 网络

一、信息网络环境为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提供了的新课题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散,人类社会将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信息革命。网络化是信息革命的中心和特征,并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校学报编辑部也不例外。主要体现为:(1)工作环境网络化。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社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被普遍推广使用,形成全社会的信息网和知识库。信息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商品和财富。[1]当前,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具规模,基本连接了全国的教育与科研领域。主要科技期刊,包括高校学报,大部分进入因特网。[2]学报编辑出版进入了崭新的电子时代。不少编辑部已完全实现办公现代化、网络化。办公条件的现代化和网络化为学报编辑活动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和拓展创造了条件。(2)编辑出版活动网络化。办公条件的现代化和网络化为学报编辑出版活动的网络化提供了前提,带来了编辑出版活动方式的变革。学报编辑通过电子信箱接受稿件、将稿件传送给评审专家、把评审专家意见和编辑部修改意见或用稿意见通知作者、与作者交流意见和讨论问题;利用网络的传输功能与强大的检索功能对稿件作出客观、可信的鉴定,并选择对口的评审专家;应用光盘技术和网络技术编辑制作光盘版学报或将学报论文送上因特网……信息技术给学报编辑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将是全方位的。

社会大环境的变革和编辑部小环境条件的改善,必将首先导致编辑出版工作方式的改变,继而从思想上、工作理念上发生深刻的编辑出版理念的变革。工作环境和编辑活动的网络化必将促使学报编辑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报编辑出版理念正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必然会引发学报编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索和尝试。例如:

1.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在信息高速直通车的时代,旧的编辑出版运作模式暴露出速度相对缓慢、效率低、信息利用率差、协调合作难等弊端。换句话说,旧的编辑运作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信息传递更新的要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普遍推广使用,使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在其发展中孕育、诞生。例如,编辑部办公系统、稿件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工作平台的组稿方式等的研

究已初具规模。期刊“编辑电子化”“无纸化”已经不是梦想,是期刊编辑出版流程的重大变革。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化下的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将会是当前编辑出版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任务。

2.新的编辑加工理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版数字化是必然趋势。针对网络传播信息破碎化的特点,学报编辑应关注如何强化期刊的传播功能,如何提高论文在网络上的查询显示度,即研究如何把网络传播意识贯穿在论文的编辑加工中。

3.新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主要体现在通过网上了解读者需求消息、出版信息,并通过网上组稿、宣传、发行等。信息网络环境不仅拓宽了期刊主体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也给他们提供经营的思路和方式。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影响面广、反馈快捷等优势,为期刊拓展市场和生存空间,是当前编辑人普遍关注的课题。

4.新的办刊模式。信息网络时代,数字化期刊以其快速、面广和不受时间限制等优势冲击着传统期刊。而传统印刷版期刊仍因其随意、舒适、简单和耐读等特性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说,两者是一种相互补充、互相推进的关系。双版制会是大多数期刊编辑部首选的方式,并将长期存在。

此外,还包括网络环境下,对相关出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适应范围的研究,及其新的理解或阐述等问题的研究;编辑与作者、读者的新型关系的研究;编辑如何利用网络选择审稿专家,并与其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的研究等等。换句话说,信息网络化引发的变革将深入到出版编辑活动的方方面面,深入到出版学和编辑学的各项研究任务中,并为学报编辑提供新的研究课题。

二、信息网络环境改善了学报编辑出版研究的科研条件

长期以来,学报编辑开展编辑业务研究存在很多难题。计算机的普及、学报办公的网络化改善了编辑科研工作的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网上资料的查询快捷、齐全、省钱

1.快捷。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为编辑的信息采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无论是出版方面的专题搜索还是编辑研究资料的查询,均不受时间、场地和距离等条件的限制,且快捷。

2.齐全。文化事业、信息知识传播(除图书馆学、档案学)类专业期刊现有205种,其中出版事业类的中文核心期刊 11 种。编辑出版类的专业性期刊相对偏少,远远不能满足编辑出版界人员论文发表的需求。因而不少高校学报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专栏,有的还办得有声有色,如河南大学学报,这些栏目的开设相应地拓展了编辑出版类论文的发表空间。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编辑出版类论文均分散发表在高校学报上。因此编辑出版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分布非常广,不利于查询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然而,编辑办公环境的网络化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当前,绝大部分的编辑部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维普网”

等,编辑部成员可以利用这些网站提供的账号查询相关资料,开展编辑出版学研究,所获得的国内出版方面资料是比较齐全的。当然,我们还可以查找国内外同类的或不同类的其他所需的信息。

3.省钱。由于编辑部人员少,属高校的弱势群体,因此科研资金比较缺乏。在高校,学报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师是重点服务对象。换句话说,高校无论在教学条件、科研条件或经费上予以重点扶持的是教师。学报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与教师科研工作的好坏密切联系的。由此可以想象,作为高校弱势群体、以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出发点的学报编辑部相应的科研条件会是怎样。资金的缺乏势必会造成资料的匮乏,编辑业务研究举步艰难。编辑部办公的信息网络化不仅改善了编辑部的工作环境,也改善了科研条件,可谓一举两得。

(二)网上交流直接且频繁

长期以来,各编辑部办刊经费普遍不多,人员编制相对较少,业务工作量较大等原因,致使学报编辑部人员外出的机会较少。编辑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屈指可数。这种情形不利于编辑工作经验的交流与讨论。出版编辑学是一门实用性科学。它来自于实践,又返回指导实践。一些新的出版编辑学理论和观点不能及时在广大的编辑部实践中普及、推广和应用,并获得相应的信息反馈,势必会影响出版编辑学的正常、健康的发展。互联网拉近了各编辑部的空间距离。人们可以在编辑论坛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三)网络为编辑的个性发展提供便利

很多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往往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不是一名普通的编辑学专业毕业生可以轻易驾驭的。因此,高校学报编辑都是由毕业于某一学科的专业人员担任。这些编辑人员全部都是在编辑工作的岗位上接触编辑业务,他们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各不相同,对编辑业务的理解和掌握肯定存在较大的差别,研究、思考编辑学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各异。互联网上广、多、全、杂的各类信息为不同编辑的个性化研究提供了前提。

三、正确应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

学报办公的信息网络化为编辑出版学研究提供很多新课题,营造很好的科研条件,随着人们对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业务认识的逐渐深入,新问题和新课题还会不断出现。

1.深入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直面信息网络化挑战的积极策略。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编辑出版学研究,逃避是行不通的。学报编辑出版的网络化、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直面挑战,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才能从中求生存、求发展,才不会被社会和时代淘汰。

2.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完善和发展编辑出版学理论的必然要求。出版编辑学是实践科学,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只有认真研究信息时代下出版编辑活动的特殊性,才能从特殊中发现普遍性和规律性,这是发展和完善出版编辑学理论的迫切要

求。学报编辑出版学是编辑出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报编辑是其主要的研究力量。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学报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研究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报编辑出版学是学报编辑个体发展的需要。编辑是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研究编辑出版业务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开展理论研究,有利于提高编辑个体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也是编辑个体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求生存,求发展,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需求的必然。

参考文献:

出版史研究 篇6

[关键词] 长江少儿出版集团 数字化教材 云平台 终端产品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3-0086-03

Digital Preschool Educational Publishing of Changjiang Children’s Group

Zhan Qing Liu Yuh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 Exploring how Changjiang Children’s Publishing Group uses digital technology and a cloud platform to digitaliz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ublishing content and to build a digital preschool educ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and then analyzing the benefit-sharing mechanism with its technology providers, the integrated pattern to offer books, teaching services and end products, noting that these measures on the one hand promoted the sales of related digital publishing products of the group, on the other hand created a new revenue source.

[Key words] Changjiang Children’s Publishing Group Digital textbook Cloud platform Terminal products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幼教数字出版的投入,不仅发达国家一如既往地重视其产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国也加大对幼教数字出版物的研发和投资力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幼教出版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幼教出版业步入了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过渡的重要转型期。现阶段,我国已有一定数量的少儿社开始涉足数字出版领域,并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商业模式,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相继与其他公司或相关机构合作,开启了跨行业、跨体制的数字出版经营之路,初步实现了规模效应[2]。作为华中地区的少儿出版企业,长江少年儿童出版集团(以下简称长江少儿出版集团)也积极结合自身优势,努力挖掘幼教类数字出版市场的新机遇。本文拟探究该集团利用数字技术及云平台经营幼教类数字出版产品的措施与成效,以供同类企业借鉴。

1 幼教出版内容数字化

内容是出版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出版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而技术手段则是内容产品价值得以增值的重要因素。长江少儿出版集团在内容资源方面进行了两大改进:第一,改变以往出版内容固有的表现形式,即幼儿数字出版内容的表现形式由过去的平面化、静止化形式发展为数字化、立体化的形式。通过对幼儿纸质出版物的电子化、网络化等方式对幼教资源进行数字化升级,使产品能更好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第二,幼教数字出版的内容组织方式发生较大改变,从过去注重过程为主的方式逐渐转化为结构性为主的方式,即在云平台的基础上针对幼儿、教师、家长的需要提供一整套学习、娱乐方案,而不再是过去的某个单一产品。其中主要包括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辅及在线学习资源等在内的综合性多媒体幼儿教学产品,具体分析如下。

1.1 数字化教材及图书产品

长江少儿出版集团的教材出版具备三大特点:一是传统的纸质教材出版继续加大开发力度,这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与教学方式;二是加强纸质教材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力度,积极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市场的需求;三是根据“学娱一体”的现代教育思路研发集教学、娱乐为一体的数字教材产品。2013年,长江少儿出版集团与台湾学习工厂展开全面合作,重点利用后者数字教学平台建设的丰富经验,合作开发数字化教材产品及系列图书,以推动幼儿阶段的学习者能够在综合性数字教育平台上学习、娱乐。

1.2 数字化教辅产品

近五年,长江少儿出版集团加强了对教辅资料的数字化加工处理,以便教师及其他用户能够通过专门的在线网站获取这类教辅产品,具体如下:(1)教学所需的课程软件及资料数据库。目的在于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及知识储备,同时也利于用户查找相关资料。(2)教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课堂讲解重点、习题分析、知识点分布等,方便教师实施教学。(3)在线课程。这类在线课程的设置更多基于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确保学生及教师的课程选择自由。(4)习题集与智能化试卷。习题的制定与智能化试卷能极大方便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作不同的试卷与习题。

1.3 在线幼教管理系统

长江少儿出版集团专门为自身的出版产品打造了全新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有效管理幼儿的学习、娱乐活动,同时利于管理人员更好地参与日常的教学管理。其核心系统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系统、师资薪酬管理系统、绩效考核系统、数字化课件管理系统等。系统建立的目的在于为校园提供一个管理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综合平台,其基本特点如下:(1)可提供培养教师基础能力的培训工具,包括各类学习软件等。(2)针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科学分析,可为教育决策者与使用者提供参考。(3)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管理者与教师都能轻松操作使用。这类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弥补以往人为管理模式的弊端,因而更符合未来科学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nlc202309040721

技术能力的提升使得长江少儿出版集团在幼教数字产品的内容生产上更具个性与创新,而数字化管理系统则方便了教师获取应有的技术支持,这些数字内容产品及系统服务不仅成为集团收益的新增长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快速发展的幼教市场需求。

2 幼教数字出版平台化

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应用,而数字出版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途径。在平台建设方面,长江少儿出版集团与技术商合作建立幼教数字出版云平台,以便在平台上生产出能满足幼儿市场需求的特色化数字出版产品。

需重点指出的是,市场容量的客观存在是长江少儿出版集团考量数字出版平台化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据统计,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就有约1.3亿幼儿及小学生、近60万教师的市场容量规模。以湖北省为例,仅以2010年国家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及湖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0年,我国的幼儿园总量约有15万所,在园幼儿约为2976.7万人,其中湖北省幼儿园数量为4390余所,约有在园幼儿111万余人。按每班30人的数量估算,仅湖北省就有约3.7万余个班级,全国(湖北省外)则有多达1.9万余个班级,基数巨大,市场容量相当可观(见表1)。不过,现实情况却是:市场虽然巨大,但综合性的幼教云平台却极为有限,多数企业仅针对主营产品进行开发,而不能提供系统化的平台,不能满足全方位、数字化教育的终极需求。

表1 市场容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及湖北省统计局(2010年)公布的数据。

正是瞄准庞大的市场需求及行业现状,长江少儿出版集团在建立幼教数字云平台时注重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云平台提供专门的应用软件系统、电子书及相关终端产品,将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整合后通过云平台传播扩散,最终形成完整的数字出版产品服务体系[3]。

2.1 提供应用软件系统产品与电子书产品

长江少儿出版集团通过构建云平台,研发并推广各类应用软件系统产品,包括幼儿园课程系统、家园式互动系统、学习社区游戏系统等系列产品。首先,幼儿园课程系统可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上课、测评、课后复习等软件产品,方便学生学习及课后辅导,这类在线或离线测评及各式课后复习建议等专用软件的使用,便于教师针对学生能力的不同提供各类差异化服务。

其次,家园式互动系统的建立加强了教师、学生及家长三方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方便家长身处校外也能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身心情况,促进学生与校外家长的互动,既能弥补过去传统互动方式的不足,又能提供可按家长意愿定制的互动内容。如此不仅强化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家长与教师也能通过各类App管理系统、课堂影音管理系统等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4]。

最后,建立在云平台上的学习社区游戏系统也是一大亮点,该系统结合学科内容与素质教育内容,融入益智元素,推出类似摩尔庄园的游戏平台,通过设置各类诱导性因素吸引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传统出版企业内容资源丰富的特点,以创立一个全新的儿童学习社区和游戏系统,真正实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此外,电子书的开发与销售也是长江少儿出版集团数字出版的主营项目。结合企业现有的少儿图书内容资源,出版社与技术商合作针对苹果商店与无线平台开发各类App应用程序与电子书,确保幼儿学习、阅读方式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围绕知名作家刘兴诗的系列作品进行电子书开发与推广,在市场上大获好评。其次,基于电子书云平台的开发销售能力也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通过企业专门的销售平台销售幼教产品,在保证销售渠道畅通的同时,也为集团开拓数字出版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提供各类终端产品与硬件设施

在终端产品市场上,国内已有不少商家加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例如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淘米公司)开发的儿童、少儿类线上线下产品及在线游戏,以及巧虎公司经营的幼儿教材产品等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长江少儿出版集团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如下系列终端产品。

2.2.1 点读系列产品

长江少儿出版集团根据多年来积累的选题资源优势,围绕少儿图书内容开发全新的点读产品,打造了一个包括电子图书、学习用具、幼儿玩具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点读产品体系。例如,集团重点开发的“巴布豆”有声系列点读产品,其故事书、漫画书、拼音图画书三大品项门类齐全,围绕“巴布豆”系列图书开发的点读产品极具创意。

2.2.2 微视频产品销售

作为最新的全介质、跨媒体阅读产品,微视频凭借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成为市场的新宠儿。这类产品的销售已成为数字出版新的增长点,集团通过与台湾学习工厂合作开发微视频产品,并通过获取大陆地区的产品代理权进行市场推广,最终经互联网实现微视频产品的动态营销。

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随着自身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加之与技术商及重点高校等开展技术合作,长江少儿出版集团同样具备了一定的硬件研发能力。例如,无线音源、及时反馈系统等硬件设备的开发,方便幼教数字出版产品的进一步推广与使用,为今后开发更多衍生数字出版产品奠定了技术基础。

3 幼教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长江少儿出版集团也开始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经营数字出版产品,一方面巩固幼教数字出版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拓展新的盈利模式。

3.1 与技术商合作分成模式

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促使一些具备较强实力的信息技术公司开始通过资本整合等方式涉足传统出版业。目前,技术商与传统出版商更多采取的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发展模式[5]。有鉴于此,长江少儿出版集团在保证内容资源不受威胁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与技术商的合作,重点围绕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核心要素,以数字内容销售分成、广告收入分成、学教具产品销售分成等分成模式与技术商实现收入分成。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集团与在数字出版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台湾学习工厂合作,通过数字教材教辅、内容数据库、应用软件等产品的销售获取利润,而在收益方面则按照双方投资比例进行合理分成。

nlc202309040721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对固有的销售形态也有所突破,即由过去完全依赖实体销售的形式转变为时下流行的线上线下(Online To Offline,O2O)整合营销模式。这种模式也体现了数字出版产品销售的发展趋势[6]。O2O电子商务通过将线下产品的销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使得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最大优势在于线下服务能利用线上来吸引客户,客户能够在线上选择幼教数字出版产品及服务,而且在线交易结算业务时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这样,销售手段就从过去单一的线下销售产品转变为线上线下立体式销售,盈利渠道更丰富多样。

3.2 图书内容、教学服务、终端产品一体化销售模式

图书内容、教学服务、终端产品借助云平台实现一体化销售是集团盈利的另一大模式。这种模式有别于以往依赖单个产品销售的经营模式,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图书内容的销售是指将畅销书制作成电子书及各式数字化课件打包出售给全国各地幼儿园,借助云平台实现辐射式销售。另外,教学服务系统的销售即教学资源系统、家园互动系统等捆绑销售,也是一大特色。这类系统不仅能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而且使幼儿学习、娱乐的方式不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束缚,幼儿、家长、教师都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最后,终端产品销售主要通过点读设备、微视频等产品赢得市场份额。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相比,产品的差异化特征明显。而在终端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集团还能通过产品的售出情况锁定客户群,从而进一步追踪客户需求。

正是通过幼教云平台的建立,长江少儿出版集团的内容资源、教学服务、终端产品的一体化销售才得以实现。相较传统盈利模式,新模式更显多元化、立体化。这种模式成功地将幼儿数字出版的内容资源、教学服务及终端产品整合起来,从而架构出充满生命力的商业模式,最终对企业提高幼教出版市场的占有率大有帮助。

注 释

[1] Manasi Subramaniam.Children's Book Publishing in India[J]. 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13. 29: 26-46

[2]白燕燕.基于SWOT的少儿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 中国出版,2013(5):47-50

[3]周荣庭,谢广岭.云出版: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的理念构建和方案设计研究[J]. 中国出版,2013(10):31-34

[4]黎雷.幼儿教育出版的移动APP应用浅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14(2):61-62

[5]董正博.我国少儿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探索[D]. 保定:河北大学,2013

[6] 什么是O2O(Online To Offline). [EB/OL]. [2011-11-04]. http://www.u1city.net/Article-438.html

(收稿日期:2015-04-10)

出版史研究 篇7

一、井上进其人

井上进, 出生于1955年, 1980年本科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东洋史学专业, 后继续攻读并获得硕、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明清学术史和中国出版文化史。截至目前, 共出版《顾炎武》《中国出版文化史》《书林的眺望》等十余部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约30篇。他能对中国的史料、典故运用自如, 获得如此成就, 与他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及严谨的学术态度是分不开的。

(一) 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井上进年轻时就曾对中国历史文化, 以及古代史籍抱有极大的兴趣。他曾在北大留过学, 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留学期间, 他虚心学习汉文学、文化知识, 据说他曾到著名大师冯友兰先生家请教。井上进教授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兴趣和研究, 在他的其他著作上也可以体现, 例如, 他发表的《六经皆史说之系谱》《关于明末的避讳》《文化的雅和俗》等论文, 出版的《顾炎武》《书林的眺望:传统中国的书物世界》等专著, 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二) 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井上进大学时的专业是东洋史, 但由于对中国古籍抱有极大的兴趣, 故热衷于研究中国古籍和藏书家, 并于1990年发表论文《藏书和读书》。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作者写《中国出版文化史》的缘起。在学历史专业课的同时, 他还兼修当时京都大学尾崎雄二郎先生的“目录学研究”, 致力于版本目录学的研究, 曾发表《四部分类法的形成》《千顷堂书目和明史艺文志稿》《目录学——读书的门径》等数篇相关研究论文, 后来还出版过目录学专著《三重县公藏汉籍目录》《金泽市立玉川图书馆近世史料馆藏汉籍目录》等。后来, 他借在“中华文人的生活研究班”听课之机, 又发表了论文《书肆·书商·文人》。在写《书肆·书商·文人》这篇文章时, 他收集了大量中国古代文人刻书、藏书、读书的相关史料, 特别是明朝买书、卖书的具体秩事, 这为他编撰《中国出版文化史》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井上进教授执迷于古籍的魅力和历史底蕴中, 通过研究版本目录史, 了解中国文化、思想史, 并感知其变化。正因为他对中国历史文化谙熟, 对中国学术史有很深的研究, 才能通过出版文化史探寻学术的变迁, 才能以“书”为关键词来注解中国悠久的思想、文化史。

(三) 严谨的学术态度, 重视史学。井上进在学术上十分严谨, 尤其注重正确、精密地解读史料, 一向强调“历史不可篡改, 故需发掘史料, 还历史本来面目”。在《中国出版文化史》一书后记中, 他自述了在编撰此书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 尤其是撰写唐代出版文化部分的时候。他写道:“印刷术在唐代出现, 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纸张的出现、普及、制作成书到印刷术的产生, 其间历经一个很长的过渡期, 但为什么这个过渡期就偏偏选在唐代?而且, 从印刷术出现到逐渐普及又需要一个过渡期, 而这个过渡期却不是300年后的五代时期, 而是又过了几十年后的宋代, 这又该如何解释呢?”为了化解这些疑虑, 他阅读了尽可能多的文献, 查证了许多资料。最后, 在读了陈寅格的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书之后, 终于找到了答案, 也更进一步证实了出版文化的演变和社会政治、文化历史的变迁是相辅相成的。唐代的出版文化研究部分的撰写是最后收笔的, 因此他笑称其为“鬼门关”。由此, 足以看出井上进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术精神。也正是因为这样, 他才写出了如此内容。

二、《中国出版文化史》的写作特点

(一) 内容全面, 史料丰富。首先, 《中国出版文化史》分为前篇和本篇两部分, 前篇主要讲述10世纪以前的写本时代的书籍文化;本篇着重写印刷术出现后的印本时代的书籍出版文化。虽被命名为“出版史”, 但作者是从印本出现前的古早时期——春秋时期开始写起, 经印刷术的诞生, 到印本书籍的普及, 记录了中国2000余年的书籍文化史。因此, 可以说它也是中国古代书籍文化的概观。其次, 该书大至著书、读书、藏书、抄书、刻书以及买书、卖书的情况, 小至盗版伪作、书店书商、出版坊刻规则、写经生、刻工、集资出书、经费、书价等, 对关系到书籍出版文化的方方面面均进行了详略得当的论述, 可以说在内容上是面面俱到。最后, 该书汇集了有关汉籍的诸多史料、典故。书中提到了我国古代与书籍出版文化相关的近百人的逸闻趣事, 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孔子、孙子、司马迁、蔡侯 (伦) 、王羲之、刘勰、颜之推、苏东坡、李白等。并且指出, 中国古代文人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 对其的兴趣丝毫不亚于乐曲和饮酒。作者用故事来诠释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 这无疑减少了理解上的难度, 也大大增加了趣味性。即便是非专业的人, 只要是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都能看懂此书。因此, 此书拥有众多的非专业读者。

(二) 语言风趣, 通俗易懂。该书在日本之所以拥有众多读者, 原因之一就是其通俗性、趣味性, 诚然这与其丰富的史料是息息相关的。非常值得一提的是, 作者在开篇序言中就引用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作者的友人在美国某大学留学时, 曾参加过那所大学举行的一次展示活动。当看到被重点展出的欧美人诩为“摇篮期作品”的印本书时, 听到有同行的中国人小声说道“这大概是‘明本’吧”。极其普通的一件事, 极其平常的一句话, 但却极具讽刺意味, 读者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作者的用意:在印刷史上, 欧美人处于摇篮期时, 中国却早已是成人期了。这便是作者的风格, 以小见大, 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此外, 作者把明朝前期称为“朱子学的时代”, 而把前期的出版文化的困境比喻为“出版业界的冬天”, 在经历了“冬天结束”之后, 又迎来了“书籍业界的新纪元”。这种极具文化意味的词句做章节标题的史学著作, 目前国内尚不多见, 这也给我们以启示和借鉴。如此, 标题也紧扣文化主题, 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本书重在讲述书籍文化, 以文化为线索引出中国几千年的书籍历史。

(三) 实事求是, 力求深度。在该书中, 作者并没有完全认可国内书籍业界学者、专家的观点, 而是以谦虚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 例如“真正意义上的书肆出现在南北朝后期”“先秦著作、儒家经典、以及唐代诗集等直到明代后期才在下层士人中普及”等观点。对于这些观点, 作者一方面旁征博引, 以大量史料来证实;另一方面又极其谦虚, 说自己只是在抛砖引玉, 以便后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作者在概述书籍的制作、阅读、收藏、买卖、出版等情况的同时, 还着眼于书籍同知识、社会、思想的联系, 以“书”为关键词注解中国悠久历史。这一点, 作者在分析明朝的出版事业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深入研究了明代的出版事业, 指出前期所产生的“贫乏的冬天”, 是由于“朱子学盛行”。后来的复兴、繁盛变化, 也正对应了明代人读书的变化、学问的变化, 以及逐步发展出明末异端, 背离传统道德的思想变化。书籍出版业的兴亡与思想、文化的变化息息相关。

三、评价与商榷

尽管该书有其独特之处, 井上进在该书中的一些观点和中国的主流观点还有一些差异, 我们虽无可厚非, 但应该明确指出, 以便共同探讨。

(一) 对“书肆”的理解。“书肆”一词, 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所著《法言》的《吾子》篇, 原文说:“好书而不要诸仲尼, 书肆也。”意思是说好读书, 而不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 却到书肆里去读诸子百家之书。由此, 国内学者大多支持“书肆”产生于汉代的观点。然而对文中“书肆”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或是理解为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书店、书铺;或是理解为买卖书的市肆, 它具备书店的作用, 但却没有书店的实体。对于国内有些学者妄下结论“汉代已经有了书店”, 井上进给予指责, 并指出:汉代仅仅是开始了书籍的买卖、流通, 还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书肆, 真正的书肆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二) 对明初的评价。井上进提出, 明代前期出版业经历了一段显见的衰落, 当时拥有最发达商业出版业的福建, 也不过是形式上模仿元朝, 印书的质量就明显衰落了。因此, 他称其为“出版业界的冬天”。这种颓势在洪政年间得到了扭转, 其中的显著变化是徽州版刻业的兴盛和北京书贾业的繁荣。他认为明代前期出版业的衰微是和明代控制出版和阅读经学息息相关的。随着文学的兴盛, 出版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然而, 国内学者大多认为明清时期为古代出版印刷的鼎盛时期, 其中, 有代表性的学者如武汉大学的曹之先生, 其在《中国古籍版本学》第七章《明代刻书》开篇即说“明代是我国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刻书地区之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内容之丰、技术之精是任何朝代无与伦比的。”虽然多数学者提到明初有许多条文的限制给出版业发展带来影响, 但这种情况不久就得到了改善, 并未影响大局。相比之下, 井上进教授对明初出版业的这一评价就显得稍低。其评价是否有小题大做之嫌还需进一步探讨。

摘要: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井上进教授从事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多年, 成果卓著。其《中国出版文化史》一书, 自春秋时期书籍的形成写起, 经印刷术的诞生, 到书籍的普及, 记录了中国跨越2000年的书籍文化史。书中灵活运用书店广告、士大夫的著述等丰富的资料, 描述了知识与读物的时代特征, 堪称一部读书的社会史。然而该书也有一些有悖于中国主流观点的论述, 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出版文化史,井上进,日本

参考文献

[1]范军.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 (1978-2009)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1:1~2.

[2]国际学术界关注中国出版印刻的变化.2008-11-09.[2014-06-08].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zhuanti/2008-11/09/content_14867731.htm

[3]井上进.中国出版文化史[M].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2002.

出版史研究 篇8

一、国内、外在线出版的现状

国际上在线领先的出版商, 包括T h o m s o n, John Wiley、Springer、Elsevier等, 其在线出版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 如Elsevier在过去的几年中, 传统纸质出版年均复合增长率是1.9%在线出版则达到了17.4%, 现在Elsevier的内容66%以上是通过在线出版方式传输的。这些出版商依托于数据库, 建立了成熟的专业化在线出版模式, 如Elsevier建立了海量数据库Science Direct信息在线平台, Springer建立了数字出版平台Springer Link2.0。我国网络在线出版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现正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发展势头强劲。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十二五”时期把在线出版关键技术的研发列入重大文化科技项目, 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 对出版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开发利用。综观中西方的网络在线出版, 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差异:在国外, 传统出版商的引领者也是在线出版商的引领者, 内容和平台是一致的;而在国内, 传统出版商不是在线出版的引领者, 技术服务商引领了在线出版, 内容和平台分离。国内一位学者曾感叹:“国外一提到在线出版, 首先想到Pearson、Thomson, 国内想到的却是盛大、博客、网络文学。”

二、基本特征

(一) 产业模式

在网络文学的出版中, 盛大文学一枝独秀。它实施“全版权运营”理念, 拟发展成为一个版权生产基地, 进而做好版权分销。经营从网络付费阅读、实体书出版、无线阅读、动漫游戏、影视等所有版权, 形成以版权交易为核心的网络文化产业链, 实现一次生产、多次利用, 最大限度地发掘其商业价值。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 盛大文学这一盈利模式被评为继google的数字图书馆模式、亚马逊的kindle模式之后的重要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其一是网络付费阅读:“一是对网上优秀作品进行签约, 前半部供读者免费试阅, 后半部需付费阅读;二是以章节为单位, 按每千字二分钱的价格进行销售, 如仅选择部分感兴趣章节, 费用更低;三是作者可获得用户付费额的50%~70%作为基本报酬, 且按月结算;四是作品创作、发布、销售、反馈以分钟为间隔, 作者与读者实时互动;五是尊重版权、严格准入, 每个作者必须提供真实身份, 对新上传作品必须声明版权所有权。”其二是版权营销理念。网络出版一般选择点击率高的作品为对象, 在实体书出版之前已经接受了书籍消费市场的预先考核, 有广泛的读者人群, 比传统出版有更稳定的市场效益。以起点中文网为例, 其在文学传统出版方面, 已经完成授权的作品已超过3000部, 包括了简繁体中文、英文、韩文、越南语等多种语言文字版本, 版权输出目的地已经辐射到了亚洲、欧美各地。其三是开发自己的电子阅读器。其四是向海外拓展市场。2010年6月21日, 盛大文学新加坡站点 (www.SDL.sg) 的正式上线, 新加坡分公司亦正式开始运营。

博客出版的产业模式一种是网站广告。这是它从传统媒体借鉴过来的产业模式, 也是现今最传统和最具操作性的博客赢利模式。网络访问流量是媒体商业机会的本源, 通过分析博客访问流向的定位, 个体或集群的广告发布更有针对性, 同时基于生活方式描述的软广告也更易被接受, 而由于媒体受众的主动性、互动性更强, 传播能力更广, 广告的力度也就更大。一种是博客的出书。这是传统出版业和在线出版型网络出版的嫁接模式。所不同的是, 博客成为内容的提供方, 出版流程前半段的组稿编辑活动在博客上进行。如有“全球第一博”之称的徐静蕾出版的《老徐的博客》, 除了传统出版形式, 现在还出现了新的图书出版形式, 美国一家提供自助图书编印服务的网站于2006年3月推出针对博客用户的免费出书软件, 这一软件可指导用户对博客内容进行编辑、排版、装帧等处理, 据自助出书服务网站介绍, 这个软件可免费下载, 用户可根据软件的指导, 将自己中意的博客内容直接套进事先设计好的页面, 然后自选字体和版式, 任意安排插图, 也可自行设计装帧。一种是收费模式。如blogger如果需要得到更好的服务、更自由控制博客内容, 就得付费, 当然博客的版权和广告收益归blogger自己所有。

我国出版机构当前建立的在线出版平台基本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 这其中多为合作建设的模式, 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 (Springer) 公司合作出版的Frontiers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全英文系列期刊的在线出版平台, 包括即时发布和在线优先出版, 为国内用户提供了在线访问期刊内容和阅读服务的选择。合作建设的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借用国内外主要第三方平台提供商的先进经验, 较快速度地建立起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可以得到第三方平台的技术支持, 而不需要自己进行系统的维护。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有:系统的兼容性问题。第三方的出版平台可能在中英文识别、提供的功能等方面出现不兼容的问题;平台的知识产权属于第三方出版公司, 平台的自主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 产业链及出版主体

数字文学出版的产业链条目前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 创作者—出版社—技术提供商—阅读者; (2) 创作者—技术平台—阅读者; (3) 出版社—创作者—技术平台—读者; (4) 技术商—创作者—平台—读者。第一种一般是数字技术商完成传统作品数字化的过程, 第二种表现为各大论坛、网站等的文学版块, 第三种是由传统出版社开展的数字出版, 最后一种是盛大文学为代表的原创文学网站。在这里出版主体成为技术商, 即网络文学的在线出版平台。

广义上的博客出版是指基于博客的出版, 即博客贯穿于图书出版的多个环节。博客出版则无论是在编辑和作者的互动循环上, 还是在读者的参与度上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出版的单一线性模式, 转变为营销先行——编者策划——作者创作——读者评论——编者进行数据分析——作者修改——继续接受读者评价——修改、定稿——发行——读者阅读。在博客出版的过程中, 首先是出版社策划出选题, 寻找合适的作者进行写作, 然后把文本的一部分挂到网上, 开始接受读者的评论, 这也是营销活动的开始。接着, 编辑会对不同读者所做出的反映和评论言论进行统计、分析, 找出文本本身和读者期待之间的偏差, 然后和作者商量进行相应的修改, 然后再次 (或再几次) 把修改过的新文本挂到网上接受读者的审阅, 最后编辑和作者认为内容完善成熟了才会进入编辑、加工和校对环节, 最后发排付印, 进入流通领域。在博客出版这个活动“场”中, 无论是作为出版方的营销、编辑还是作为创作方的作者, 甚至连读者都没有缺席过整个过程, 呈现出具有很强的交叉循环互动性。因此, 它更能适应复杂的市场变化, 这正是博客出版对传统出版模式的解构、颠覆之处。这里的出版主体或为传统出版社, 或为博客主个人。

传统出版社的在线出版平台则是出版社数字化出版的一部分, 它的产业链则与传统出版社电子书或电子杂志的产业链类似, 出版主体为建立平台的出版机构。

三、存在的问题

博客和网络文学代表的在线出版型网络服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是版权侵犯严重。起点中文网的作品被侵权的问题自网站创始之初到现在一直存在, 期间, 起点中文网经历了几次影响较大的维权事件, 但法律政策最终没能彻底打击盗版问题。起点中文网被侵权的形式多样, 总结起来可分为四类: (1) 作品内容被侵权。一些网民以起点中文网的作品为蓝本, 在大体内容不改变的前提下, 进行细节方面的改动编辑, 之后对作品进行售卖。 (2) 品牌被侵权。网友利用搜索引擎搜索起点中文网时, 可出现类似于“爱起点中文网”“高起点中文网”“起点小说社区”之类的搜索结果。 (3) 作品被侵权。一些网站及个人通过技术手段盗版起点中文网的作品以获得非法利润。 (4) 作品链条式被侵权。一些缺乏尊重知识产权的读者将起点中文网的作品在网上通过各种形式与其他网友进行分享, 而其他的网友又进行复制与更多网友分享, 作品版权被不断侵权。

二是在线出版自身所有的开放、自由、流动、匿名等特点, 传播权力完全分散使舆论监管的难度加大。博客是典型的以个人为核心的自发舆论, 博客开放自由的本性促使写作者们“一吐为快”, 但正因为自由发言, 这种言论的可信性、权威性以及信息来源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 博客和播客内容良莠不齐, 有的利用博客发表针对种族或者宗教问题的煽动性言论、散布虚假新闻、导向错误的新闻信息, 有的利用博客发泄个人情绪, 有的在博客中相互谩骂, 还有的发布色情内容或暴露别人隐私等, 如木子美的个人博客。

三是在线出版内容当前的局限性。虽然中文在线的网络出版已涉及娱乐界、电视剧、寓言体财经类读物、网络文学、海外热播电视剧等多个领域, 但是从整体上看, 其内容的选择倾向于轻松娱乐的大众化作品, “浏览式”为特征的读书形式呈现出浅显化的特点, 深度内容的出版还较少。

四、管理对策

一是改变单一监管手段, 成立行业协会进行配合。行业协会是政府宏观管理的重要补充手段, 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 其在出版业中的协调和管理作用举足轻重。从世界范围看, 管理主体由政府机构与行业协会各负其责共同担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毕竟对于博客和网络文学出版而言, 其产业发展多为企业自发行为, 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较弱, 也缺乏除行政管理之外的经验。网络文学出版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商业模式等很大程度上是以市场为导向。如北京就在出版工作者协会下面设立了网络出版工作委员会, 这一点颇具借鉴意义。

二是尊重规律, 真正管好“有所为”。毕竟管理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 只有在充分尊重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进行管理, 才有针对性, 管理才有效。适应管理对象的特征并不意味着去迎合特征, 而指根据其基本的、有利于社会价值发展的特征去实施管理, 在线出版型网络出版的管理上, 准入和退出、出版机构的登记管理、非法内容的追惩管理等内容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 其他的如运营模式、企业间的自由竞争行为可由市场选择和经济手段来调控。

三是根据网络自由、开放、内容杂乱的问题可采用经济手段对其加大调控力度。网络出版的本质还是一个产业, 有投入产出, 要符合经济规律和原则。如果管理主体能够利用经济手段调整经济利益间的关系, 对于网络文学出版企业的影响和作用将是巨大的。尽可能地为它们争取到更实用的经济补贴政策。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出版企业多是小而散、利润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企业。很多小企业不得不冒险以侵权的形式盗取出版资源, 以维持生存。应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政策, 积极设立和筹措网络文学出版发展专项扶持资金, 尤其是对具有公益性的项目应当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主管部门还应积极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沟通, 争取获得更多的国家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支持, 从中专门设立网络文学出版专项资金, 以推动网络文学出版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郑素侠.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有e——论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共存与互补关系[J].电子出版, 2004 (9) .

[2]师曹志.网络出版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出版, 2001 (8) .

[3]陈丹, 张志林.从龙源期刊网肴网络出版运营商的运营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 2004 (5) .

出版史研究 篇9

一、影视书的势在必行

影视成为新世纪以来影响读者阅读行为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它甚至塑造着一个新的读者群现象:影视读者[2]。2000年的《哈里·波特》阅读热、2005年的《大长今》阅读热以及2006年随着百家讲坛节目的热播而引起的全国读者品三国、读论语现象都是影视书热销的例证。目前, 随着新的影视剧的热播, 新的影视书仍然层出不穷, 随着影片《暮光之城》、《十月围城》的上映, 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图书也进入畅销书的行列, 随着电视剧《故梦》的热播, 其同期书也随之进入市场。此外, 在儿童图书市场, 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花园宝宝》的影视同期书也备受欢迎。显然, 影视剧上演得越火, 趁势而上的影视书就越多。由于出版业具有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双重特性, 因此畅销书是所有出版社首要的努力方向, 没有畅销书带来的巨额的经济利益, 出版社的生存就会成为问题, 其文化属性也就无从体现, 影视给出版提供了出版畅销书的机会, 刺激着越来越多的出版闯入这一领域。

(一) 出版身处的环境催生影视书的出版

首先, 社会环境逐渐发生的变化助长了影视书的出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们完全进入了一个市场化的商业社会, 中国的主流文化开始了大众化的转型, 以消费和娱乐为本质内核的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 特别是影视等视觉文化以其娱乐性、平民性和通俗性迅速占领了文化市场, 一跃成为消费社会的“主旋律”, 传统的精英文化、高雅艺术日益被大众文化, 世俗艺术所侵占。大众文化的流行对读者阅读产生的重大影响, 人们不再以文化性、创造性、超越性来要求出版物, 而以娱乐、消费、缓解内心情绪为需要来选择出版物, 出版社要依从读者娱乐和消费的目的, 就必须以影视等视觉媒介为突破口。

其次, 媒介环境的变化迫使出版业必须与影视媒介合作。影视媒介以及作为后起之秀的网络媒介依托其多媒介传播的优势, 对传统的以单一的语言为媒介的出版业形成了一种合围和挤压, 出版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严峻, 这就更加迫使出版社重视与影视媒介的互动。丹尼尔·贝尔 (Daniel Bell) 在论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时曾认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概念。声音和景象, 尤其是后者, 组织了美学, 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 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我相信,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 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3]我们进人了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 电影、电视、广告等等图像充斥了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各个方面, 大众文化时代传播媒质由语言文字向影像符号、声音符号全面转变, 影视等视听媒介成为主导型的文化传播手段, 视听取代思考、声像挑战文字、影视取代小说, 已经成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一个主要趋向, 随之而来的是印刷媒介市场不断缩水, 因此出版社必须竭尽全力寻找自己新的空间。

(二) 影视书的发展

影视书因为有了影视的带动, 在低迷、灰暗的图书市场上大放异彩, 不断跻身畅销书行列, 成为文学出版的热点和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 影视书备受重视,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出版社争相涉足这一领域。影视媒介是一种可以不断开发的资源, 影视书并没有局限于对影视媒介传播内容的死搬硬套, 而是以影视内容为基础, 对特定的题材进行深度开发和二次创作, 因此影视书的出版从九十年代一路走来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扩展, 出版人所开发的出版影视畅销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影视书的种类和品质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内容上, 影视书从最初的出版影视剧同名小说发展到出版与影视剧内容相关的各类图书。出版影视剧同名小说是影视书的最常见形式, 现代出版社的“梦剧场”系列是这方面的代表, 这个系列包括“电影小说”《刮痧》、《大腕》、《绝对情感》, “电视小说”《贻笑大方》、《背叛》、《就那么回事》、《寻枪》等, 已经出版了近百部图书;在出版于与影视内容相关图书方面, 与电视剧《大长今》相关的影视书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出版社对《大长今》的利用是全方位的, 不仅出版了同名图书, 还出版了《大长今养生御膳》和《大长今食疗宝典》等电视剧内容为引子的医疗、饮食方面的书籍。

在形式上, 影视书并没有局限于以电影、电视剧为原型, 而是扩展到了与影视名人、名牌栏目以及电视节目联姻。1995年, 赵忠祥的《岁月随想》一书的出版拉开了主持人出书的帷幕, 主持人们相继推出自己的著作, 今年就有李咏所著的《永远有你》, 汪涵的《有味》以及杜海涛和吴昕合著的《木土日斤》等;出版与名牌栏目的互动主要是出版名牌栏目解密方面的书, 如《解密凤凰》;出版与电视节目的合作也大有可为, 2006年央视《百家讲坛》在国内引发的国学热还让人记忆犹新, 《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更是被追捧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二、影视为何能够成就畅销

影视媒介能够促成出版畅销与影视媒体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电影与电视都是传播带有声音的移动图像的大众媒介, 它们声像兼备、视听兼顾, 具有双通道视听优势和现场参与感。一种题材经过影视媒体传播, 让受众有了一定了解之后, 再通过纸质媒体传播, 受众会更易于接受。

首先, 影视媒介的载体形式与表达方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电影和电视通过画面表达内容, 直观快捷, 有逼真的具体感、强烈的现场感和浓重的气氛感, 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最直接的途径加以理解。同时, 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 影视媒介制作水平越来越精良, 呈现给人们的画面更加精致、场面更加宏大, 在震撼的视觉冲击下受众极易与影视媒体产生共鸣, 但限于影视媒体的线性传播方式, 稍纵即逝, 不易留存, 且影视媒介的传播有时间限制, 受众不能随意地选择观赏内容, 而纸质媒体刚好可以弥补影视媒介的这些不足, 可以将情节更加细腻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为出版影视同期书提供了契机。

其次, 影视媒体传播的范围广阔, 覆盖率高。一个电影或电视节目得到上亿的受众并不是难事, 而对纸质媒体而言, 上亿的受众规模是不敢设想的。试想, 一部以纸质书籍为载体的文学作品怎能达到上千万的受众呢?而一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就已经伴随着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4]。一部题材一旦经过影视媒体传播, 就使它呈现在大规模受众面前, 从而有了大量的潜在读者, 也就具有了畅销的潜力。

最后, 影视的注目率高。影视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 传播信息具有“过时不候”的特点, 一定程度上说, 我们就生活在大众传媒所包围的意识形态网络之中, 如果说报纸和期刊对受众的影响和干预还是一种隐性的可以选择的力量, 那么电视却是一个人人都无法逃避的话语空间。在大众文化流行的氛围下, 受众的基本心态是追求娱乐, 影视媒介给了他们“先睹为快”的心理满足。以影视为主体的媒介文化“强制性”的使受众处于一种由其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中, 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影视媒体的忠实追随者, 容易对影视媒介传播的信息产生关注, 从而为出版制造畅销点。

三、影视对出版的影响

电视和图书毕竟有不同的语言意境, 因此电视画面语言并不能完全替代文学语言, 电视场景的直观性也不能完全取代文学艺术的描写。但耐人寻味的是, 影视的高收视率无疑是为图书做了大量免费广告, 为其畅销热卖提早“预热”。[5]出版社在宣传造势上不必花太大力气就能获得显著的效果。出版一本畅销书要经历一个过程, 影视对出版的影响是渗透在各个环节中的。

(一) 在选题策划环节, 影视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力量凸显出来

传播学的研究认为, 大众媒介具有议程设定功能, 也就是说, 大众媒介或许无法指示我们怎样去思想, 但却可以决定我们看些什么、想些什么、让我们认为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换言之, 大众媒介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强调程度, 同受众对其的重视程度, 构成了强烈的正比关系, 大众媒介越是大量报道或是重点突出某事件或问题, 受众就会热切的关注、谈论这些事件或问题。强大的大众传媒力量构建了一个权利的话语体系, 读者的阅读行为也被纳人到这一强大的媒介话语的生产结构之中。在这个权力体系中, 读者的身份演变成媒体的受众, 成为大众传媒的接受者[6]。读者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并没有对某些内容产生兴趣或有过关注, 尤其是那些晦涩难懂或者对读者文化素养要求较高的内容, 影视媒介通过轻松、易理解的方式将它传播给读者, 读者就有可能开始关注它并对它产生兴趣, 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就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阵国学热, 所以某个被大众媒介所着力报道或传播的题材, 就是出版者所要重点关注的选题。

选题是出版业的灵魂与基础, 编辑的选题对出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正确的选题才可以出精品, 对出版人来讲, 有个借力的因素, 从大众媒介找选题, 远远要比自己苦心想出来的创意要好得多, 因此, 只要大众媒介不断推陈出新, 被广大受众接受和喜爱, 出版者就可以借助大众媒介这个平台, 再加上对读者市场需求的潜心研究, 就可以找到畅销的选题。

(二) 在装帧设计环节, 影视媒介为图书提供了多种可供包装的元素

如今, 图书的装帧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图书设计的精美程度往往与图书的价值成正比, 而且图书设计的越是精美, 就越容易受到读者的喜爱。

影视书包装设计可以利用各种影视元素。许多影视书的封面都配有演员阵容的大幅照片, 很醒目, 很容易吸引读者。对图书的内文来说, 提供了配合剧情发展的剧照, 剧照对读者的吸引力往往很大, 尤其是剧中的经典画面或是最打动读者的某个画面, 读者完全有可能仅因为某一幅剧照就产生购买图书的想法。还有许多影视书在扉页中配以剧中导演、演员的签名, 增加了该书的收藏价值, 也是促成读者蜂拥购买图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在发行方面, 影视媒介的大力宣传为图书作了大量免费广告

影视媒介对影视题材的策划已经是搅尽脑汁, 在智力上有一轮博弈, 再经过大众媒介的播出, 产生广泛影响, 对相关图书的发行起到了很好的促销作用。书媒广告是图书发行的最直截了当的推广广告, “是指将图书作为传播媒介, 通过在图书的书签、勒口、插页、护封、腰封、封面、封底上刊载宣传图文来进行信息传播的形式。”[7]影视书的书媒广告传播给读者的信息主要是图书所依托的影视信息, 比如媒体、导演, 演员班底等, 这些信息对读者是否选择此书的影响很大, 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再一次体现出来。

首先, 来自于受众的心理效应, 即“威信效应”。这是指传播者个人或群体的权威性、可信性对受众的心理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 中央电视台的权威性和可信性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某一本图书与中央电视台有关联, 那么这本图书的销量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 大众媒介制造的“名人效应”。大众媒介能够造就名人, 而名人历来就与畅销书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名人是宝贵的出版资源, 利用名人在读者中的“人气”来促进图书发行, 是出版策划人惯用的重要策略之一。从导演、演员、主持人等影视名人, 再到神奇教练米卢、易中天、于丹等由媒体制造出来的焦点名人, 都是促进发行的重要资源, 有了这些名人的光环, 影视书就更能得到读者的喜爱。

四、结语

在受到影视媒介的大规模侵袭之后, 出版业积极向影视媒介靠拢, 出版各类影视书以迎合读者需求, 使出版社避免了陷入生存危机, 然而, 影视书一路走来也被许多人否定, 认为影视书内容单薄、装帧简陋, 有欺骗读者之嫌。尽管如此, 影视书仍然是出版社利益的有力保障, 多次进入畅销书排行榜, 可见影视书的质量一直在提高, 电视剧《故梦》的影视同期书由以“高品质、优质书”闻名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 力求打造史上最精美的影视书, 图书版《故梦》选用的纸质和印刷工艺相当考究, 确保让收录其中的珍贵剧照以“高保真”的方式完美呈现在每位读者面前。除了装帧设计和外观上的高标准, 《故梦》同期书的内容方面也很有“份量”, 书中将首度披露大量鲜为人知的台前幕后故事、片场趣事, 还会有制片人、导演、主演以及主创团队其它核心成员对该剧的独家解析。另外, 《故梦》同期书中还特设了专门的篇幅, 为广大电视观众和读者提供了与编剧、导演、美术、服化道、音乐等制作团队中的核心人物深度接触的机会。

影视书的出版不过是借助了影视传播带来的巨大声名, 对文化资源进行的深度开发, 并没有丧失图书出版的真谛。图书出版的生存空间是本来就存在的, 后天的生存环境是影视营造而与其分享的, 影视书是影视媒介与印刷媒介强强联手的产物, 其生命力是强大的, 是使出版业重新变得鲜活的一股强劲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皓.营造出来的现代畅销书[J].价格与市场, 2004 (6) .

[2]周根红.读者的瓦解与建构:影视时代的阅读症候[J].中国图书评论.2009 (6) .

[3]闫红.论当前影视霸权与文学尴尬生存的悖论性处境—以铁凝作品的影视改变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 .

[4]彭广林.互动而非对抗—对文学与传媒关系的一种阐释—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

[5]邓雷仓.“影视驮着文学走”——电视催动出书热[J].出版参考, 2000 (10) .

[6]周根红.读者的瓦解与建构:影视时代的阅读症候[J].中国图书评论, 2009 (6) .

出版史研究 篇10

具有高速的网络连接能力和强大的网络计算能力的“云计算”被称为近年来IT行业最大的变革,被认为是未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预见未来世界可能只有五台计算机:Google一台、IBM一台、Yahoo一台、Amazon一台、微软一台,也就是未来世界的五朵“云”。

在云计算时代之前,本地运算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主流模式。云计算时代到来之后,几乎所有包括应用软件在内的数据都储存在“云”里,终端的功能将会退化。简单来说,运营商提供给你“无穷”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你不需要知道这些服务器在哪儿,怎么联接的,也不需要自己去购买和升级服务器,只需关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以及如何通过网络得到相应的服务。甚至,运营商还会针对你个人或企业的需要提供基于云计算的种种服务[1]。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阅读习惯的网络化,使得数字出版成为中国出版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传统出版行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已经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大型出版社或出版集团依靠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实力,积极进军数字出版,期望在数字出版大潮中成为弄潮儿。但是中小型出版社,由于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的限制,面对数字出版无能为力。但是在当今中国出版行业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并存的环境下,中小型出版社必须进行数字化出版转型,才能生存发展。

多年来积累的独特、优质内容资源成为中小型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云计算时代为背景,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提出构建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型的设想,希望给中小型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以指导。

2 相关概念内涵的界定

2.1 云计算

云计算是指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网络存储和大型数据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实现。其基本原理是,用户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这些数据中心正常运转的管理和维护则由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并由他们来保证足够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来供用户使用。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用户都可以任意连接至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在云上实现随需随用。同时,用户终端的功能将会被大大简化,而诸多复杂的功能都将转移到终端背后的网络上完成[3]。

从图1可以看出,云计算不是一种计算模式,而是一种服务模式。用户通过网络以按需、以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资源(硬件、软件、平台)。这些资源的计算、存储、管理、维护都是在云中进行。云计算支持人们随时随地从任意终端访问信息、技术及其他服务。也就是说,只要用户拥有能与互联网连接的简单终端设备,例如:上网本、手机、手持阅读器、PC机等,都能通过输入请求,获得所需资源。

云计算的特点为:

(1)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规模,通常拥有成百上千台服务器,Google云计算甚至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云计算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3)高可靠性:云使用了多种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4)通用性: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5)高可扩展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6)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你按需购买,云可以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计费。

(7)极其廉价: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经常只要花费几百美元、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数万美元、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2.2 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是指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数字出版的客体就是数字化内容,数字出版的行为贯穿于数字化内容的创作、加工、传输、销售,以及读者的获取、阅读等整个过程,即从内容创作到读者最后阅读都是无纸化的。数字出版云传统出版相比,具有查询方便、存储量大、成本低廉、编辑方便、更加环保的优点[4]。

在中国,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呈现“井喷”状态,以传统出版不可企及的速度在发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进行数字阅读的国民比例达到24.6%,其中数字阅读的用户比例已经达到31.6%,其中16.7%的用户进行的是在线阅读,还有14.9%的用户进行手机阅读。截至2008年12月,中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为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预计2009年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将超过750亿元[2]。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化的最大难点不在于技术和资金,而在于能否把握数字出版的本质和特点,进而建立起相应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所以传统出版社必须探索建立有效的数字出版模式,积极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步伐[5]。

3 云计算时代下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的构建

图2是在云计算时代下构建的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该模式把中小型出版社、金融提供商、读者之外的产业链综合在云计算提供商,使得产业链大大缩短。作为整合起来的中小型出版社联盟,产业链地位得到提高,收益分配话语权加强,开展数字出版的积极性提高。而读者也会方便快捷的从云计算中获得全面丰富的所需资源。

在整个模式里,中小型出版社联盟是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云计算提供商作为数字出版内容整合、存储、更新、维护、管理、输出的数字出版云,金融提供商提供资费方案,读者作为最终消费者。

现存在数字出版模式涉及的产业链各方很多,包括著作权人,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提供商、网络传播者、读者等[6]。过长的产业链使内容提供商必须与过多的下游交易。这不仅使得出版社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下降,而且在收益分配方面只具有很弱的话语权。这就大大降低了具有优质内容资源的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的积极性。但是没有海量的、高质量的内容资源作为依托,数字出版就成为“无源之水”,很难为继。

4 云计算时代下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的实施

4.1 中小型出版社联盟

出版行业永远是“内容为王”的行业,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出版行业从内容到阅读的“死循环”是不变的。在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作为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的中小型出版社必须具有足够高的地位和话语权。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小型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的积极性,而且是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持续、健康、稳定运行的前提。

中国五百多家出版社,大部分是中小型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弘扬地方文化、专业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多年的出版生涯中,中小型出版社积累了很多专、精、特的优质内容资源,具有巨大的文化传播价值。但是由于这些资源各属于不同的中小型出版社,所以资源呈现出散且乱的特点。中小型出版社的数字化程度较低,很多资源只能被封存在仓库里,即使以数字内容储存,也是多种多样,格式不统一。

基于以上特点,中小型出版社必须组成联盟。一是增加内容资源的全面性和丰富度;二是联合起来提高产业链地位和话语权。

联盟向数字出版云购买相应的服务,按照统一的数字格式,把独特优质的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放在数字出版云中,等待下一步由计算云进行数字出版内容的整合。整合后的数字出版内容由中小型出版社所有,但是这些资源存储在数字出版云中,在读者请求输入以后,可以获得全面丰富的资源。

这其中涉及到版权保护问题。一是联盟内部,各中小型出版社之间的版权问题;二是联盟与数字出版云之间的版权。这就需要在谈判的框架内,以利益分配方案为基础,制定详细、合理的版权协议,以保证这个模式能够长久运行。

4.2 数字出版云

数字出版云是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它的功能涵盖了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网络传播者的所有功能,具有超大的数字出版内容整合、数字出版内容存储、数字出版内容输出、数字出版内容的维护与管理,这些功能都是在计算云和存储云上实现的。

数字出版云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计算体系,提供托管的应用程序环境,能够动态部署、动态分布计算资源,并实时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中小型出版社联盟根据需要向数字出版云购买相应的服务,如果遇到大量数字出版内容需要处理得时候,数字出版云还可以提供高峰时期服务,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费用的使用率,这样可以避免本地建设、维护价格不菲的计算机系统。中小型出版社通过支付低廉的服务费用,即可完成同样的计算或处理过程,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1)数字出版内容的整合

由中小型出版社联盟提供的海量优质内容资源,在计算云中进行分类、修复、完整化,使其成为能为用户获得的数字出版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大节省资源整合的过程,因为所有的信息处理都是在云里,而不是在本地的计算机。

(2)数字出版内容的存储

所有经过整合的数字出版内容均储存在储存云中,客户端不需要添加类似硬盘的永久性大容量存储设备。这样在读者请求录入以后,一是可以获得全面丰富的资源,增加选择性和读者满意度;二是由于所有的资料都存储在晕的服务器中,读者不必携带专用的设备,在任何一个连接云计算的服务器的客户端设备,都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登录,获取资源。

(3)数字出版内容的输出

数字出版云以云计算服务器为核心,动态部署虚拟的硬件服务器。读者在使用网络云接入时,实现“无处不在”的访问,同时也和网络上的读者共享流量和计算能力,可以动态的提供请求和反馈信息。读者通过检索界面输入动态请求驱动云计算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根据读者提交的请求调配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本地演算、机械智能推理等复杂运算,充分分析读者需求。根据分析结果调配存储在分布式储存云上的资源,将结果提供给读者。存储云可以极大提高资源查全率,计算云可以更精确查准,这就为读者提供了快捷、直达需要的数字出版内容的良好体验。

云计算的绝大部分功能都是在云计算服务器中,终端只是信息录入和显示结果的功能,所以对读者终端的要求很低。一般具有联网功能的终端,例如:上网本、手机、PC机、终端阅读器等都可以完成信息获取。这就避免了读者因格式不同、下载终端升级快等带来的麻烦。

(4)数字出版内容的维护与管理

数字出版内容的更新、维护、管理都是在数字出版云中完成。数字出版云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云,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在云中,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帮你管理信息,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帮助你放心的与指定的人共享数据。

4.3 金融服务提供商

资费方案一直是阻碍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一是现有的出版模式的权利基本都在技术提供商和网络提供商手中,收益情况对内容提供商不透明,所以很容易产生分配不均的情况;二是内容提供商话语权很弱,收益分配所占的比例很低,对出版社的盈利贡献很小。整体来看,数字出版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在云计算时代下构建的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中,添加金融服务提供商作为第三方。金融服务提供商必须针对不同的读者特征制定出不同的资费方案,使读者在资费时具有更多的选择性。模式里这样设计一是增加了收益情况的透明度,任何一个产业链环节均可以查询详细收益明细;二是可以结合版权保护协议,充分保护各方的获益权,减少产业链冲突,有利于产业链健康运行。

4.4 读者

整个模式前面部分的运行都是为读者获取资源服务的。读者只需运用简单的终端设备,选择好合理的资费方案,向数字出版云发送动态的请求指令,所有复杂的运算均交给云来完成,即可获得所需要的资源。

5 结论

数字出版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诱人市场前景,使其成为出版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成为其在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并存的大环境下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小型出版社以独特优质的内容资源作为依托,按照云计算时代下构建的数字出版模式开展数字出版,将会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云计算时代下构建的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将会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KNIGHT.触摸我们身边的云彩——我们的生活因云计算而改变[J].MicroComputer,2010(01):131-132.

[2]聂震宁.数字出版:距离成熟还有长路要走[J].出版科学,2009(01):5-10.

[3]张建.云计算概念和影响力分析.电信网技术[J].2009(01):15-18.

[4]周前进.论邮政发行应对数字出版的策略[J].邮政研究,2009(01):18-19.

[5]李静颖.数字出版:新盈利模式探索.观察[J].2009(04):20-21.

出版史研究 篇11

【关键词】数字出版;多元化经营;SWOT分析;战略群模型

【作者单位】刘海阳,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当前,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体全力构建数字内容传播的新格局,传统纸质图书出版滞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新业态多元化经营的重要一环,数字出版受到各家出版集团的重视。但是,传统出版集团在数字出版战略制订、实施过程中,对现实情况的分析和自身优势的把握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彻底解决,数字出版战略的制订势必会产生盲目性,相应的多元化经营效益也将难以有效实现。因此,如何围绕多元化经营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如何实现数字出版市场的突围等问题,成为当下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发展转型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集团的多元化经营

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伴随着集团的诞生而产生,集团成立伊始就积极探索集团化、多元化、跨地区发展和资本运作的思路。经历十多年的发展期,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备受出版界关注。

1. 集团多元化经营的动因

集团采用多元化经营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追求范围经济。集团通过收购、兼并、投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的资产规模,丰富盈利手段,增强了自身的获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另外,通过向上、下游企业的扩张,集团在纵向产业链的垄断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市场话语权,这是集团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动力。

(2)提升核心竞争能力。集团通过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如内容创新能力、技术融合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其中,内容创新能力是集团发展的动力,即集聚优质作者资源、内容资源、编者资源打造品牌出版工程、主题出版物的能力,充分实现内容的聚集整合;技术融合能力表现为利用技术手段对企业进行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改进企业内容生产方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组织管理能力反映为企业的集团化能力,包括合理的激励机制、内部培养计划及管理方法等。

(3)培育新业态。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中,一方面,集团的主营业务特别是图书发行业务面临规模难以持续放大、存量亟待调整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出版业目前的竞争相对激烈,下属各家出版社在图书市场占有的份额相对稳定且不具有垄断性话语权,行业平均利润率出现下滑趋势。这些促使集团涉足其他领域,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

(4)分散经营风险。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读者对内容的需求日渐趋向多样化、个性化,图书的单品种印数越来越少,实体库存越来越多,这样就加大了出版集团的经营风险。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帮助集团分散因传统图书行业进入衰退期而带来的市场萎缩风险。

2. 集团多元化经营的风险

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机之一就是分散经营风险。但是,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同时,企业受自身或外在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在分散经营风险的同时增加了其他方面的风险。

(1)高负债风险。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不管集团采用何种形式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都是从熟悉的领域跨入陌生的领域,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其次,进入新领域会造成内部管理成本增加和外部交易成本转移,从而增加集团的资金需求。因此,如果出版集团过度追求经营多元化,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往往会因为跨领域经营不当而陷入高负债的危机。

(2)市场风险。一方面,开发新产品或者拓展新业务时,常因短时间内市场局面难以打开导致前期的市场推广费用过高;另一方面,新产品或者新业务在市场推广进入发展期后,又可能面临同质化产品的冲击等困难。因此,出版集团必须拓展新的营销渠道,促使相关营销网络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但多元化经营会增加市场推广的难度和成本。

(3)管理风险。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后,相对原来的专业化经营而言,管理与内部协调的工作更加复杂。因多元化经营涉及领域各不相同,其在管理理念上会产生冲突,从而使得管理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出版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不当会导致管理风险加大。

(4)制约主业发展风险。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后必然导致出版集团资源重新配置。在专业化经营战略指导下,出版集团可以集中其人力、财力、物力在图书行业精耕细作。但是,当出版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后,因涉足的领域较多,企业容易出现资金分散、人力资源配置捉襟见肘等问题。因此,出版集团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多元化,否则会制约出版主业的发展。

二、集团的数字出版产业SWOT分析

1. 数字出版产业的特征

随着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数字出版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的经济特质逐渐显现,并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以信息和知识为生产对象。数字出版产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围绕一定的数字内容展开。

第二,以创意为核心资源。创意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根本源泉,以创意为源泉的数字出版产业改变了内容创造的传统模式,实现了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第三,以获取读者注意力为目标。从产业运营的角度看,数字出版产业是注意力经济,是以获取受众的注意力进而获得商业利益的经济形式。

nlc202309082039

2. 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第一,内容资源。目前集团拥有8家出版社,年出版图书和电子音像制品10000 余种,累计出版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等20 万余种。在长期的发展中,集团内各家出版社形成了自身的出版特色,如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育资源、江苏科技出版社的专业资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少儿资源等。

第二,资金实力。集团是国内出版企业的领头羊,经济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随着下属两家上市公司的成功上市,集团的融资优势更加明显,这是重大数字出版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第三,公共关系。集团是地方国有企业,隶属于江苏省政府。下属的各个出版社、市县新华书店与地方新闻出版局、地方宣传部门、地方教育部门等行政管理部门有着良好的信息沟通关系。由于在公共关系上具有突出优势,集团与中央、地方的教育、科技、文化等行政部门建立了密切联系,并与国内外著名的内容提供商、技术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2)劣势(Weakness)

第一,内容资源整合能力不强。数字出版时代,内容具备话语权显得格外重要。尽管集团在内容板块取得一定成绩,但很难在文学、生活、教育等内容细分市场占据垄断地位。同时,对外缺乏有影响力的内容发布平台,对内下属各社的数字出版业务开展进度参差不齐,内容资源库建设缓慢,这导致集团的内容整合能力不强,从而成为限制其数字出版发展的最大劣势。

第二,技术研发能力缺乏。从数字出版发展的历史看,技术供应商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和主导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数字出版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相对于技术公司而言,集团因缺乏核心的技术,在技术探索上处于弱势地位。

第三,缺乏新媒体运营能力。集团传统业务依靠政府垄断资源优势,或者靠吃稳定的市场份额,没有太多流量思维。各子公司运营的微博、微信承担着企业品牌的宣传工作,但大多数企业营销号最终沦为微博版、微信版的企业新闻发布工具。

(3)机遇(Opportunity)

第一,政府大力扶持。在数字出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努力引导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如推进新闻出版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引导大型出版集团做大做强,努力打通数字出版产业链等。

第二,数字出版市场快速发展。近年来,数字出版市场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爆发,移动阅读成为部分出版单位数字出版收益的主要来源。

(4)风险(Threat)

第一,原有出版行业核心地位动摇。一方面,尽管数字出版的市场不断壮大,但其中与出版业相关的内容市场只占总产值的2%,在数字出版业务发展前期企业很难获得相应的收入回报;另一方面,数字出版产业一旦代替传统出版行业,将打断原有教育出版主业依靠地方教育资源的价值链,新进入行业的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出版集团不再具有垄断优势,从而导致收入下滑。

第二,自身的特色难以形成数字出版规模经济。寻找适合自身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对于集团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市场上成功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包括亚马逊模式、苹果模式、盛大模式、知网模式等,但它们的成功难以复制,盲目借鉴不但难以取得成功,反而会带来巨大风险。

3.策略建议

笔者通过SWOT分析,对集团的数字出版战略提炼出如表1所示的SWOT矩阵。

三、集团的数字出版战略群模型分析

考虑到SWOT分析的局限性,笔者进一步引入“战略群模型”概念对集团的数字出版战略进行分析。

1.集团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现状

集团将数字化战略作为“集团六大战略”之一,其下属的上市公司凤凰传媒2015年年报中显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化建设的主要成果包括存量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建设、云计算服务、网游出版、数字教育服务、多媒体出版、移动阅读、数字印刷等,营收约4.2亿元,毛利约2.7亿元。

内容资源库建设方面,科技社内容资源库累计入库图书 2500 本、入库图片 30 万张,教育社基础教育50 万道题入库;数字版权方面,各出版社广泛与中国移动、亚马逊、当当、京东、苹果、掌阅等主要电子书销售平台合作;网络营销方面,各出版社充分运用网媒、自媒体、APP、其他网络渠道等扩大传统纸质图书的影响力,通过微博、微信营销平台加大对重点板块的立体开发和推送力度,促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凤凰创壹教育云平台(100VR)上线,囊括了 49 个专业大类460 门三维互动数字化精品课程,基本实现职教课程全覆盖;凤凰学科网成功引进好未来战略投资者;凤凰大数据中心销售收入突破 1.8 亿元,利润突破 4000 万元;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凤凰云平台”。

2.战略群模型分析

一方面,我们通过对集团数字出版产业营收的分析,可以看出,集团目前的数字出版营收较低,占集团整体年收入比重较小,作为出版传媒板块的龙头企业,集团数字出版方面的话语权远远弱于其他领先企业,如移动等电信运营商以及知网等数据库销售商;另一方面,在举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出版行业收入规模逐年快速增长,2012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传统出版产业规模,其中网游、手游、彩铃、移动阅读等业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因此,从整体上看,考虑数字出版市场迅速繁荣和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影响力较弱两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目前集团的整体数字出版业务处于“战略群模型”的象限(1)位置。见图1。

在图1中,象限(1)中的业务属于问题业务,需要对其进行仔细分析。目前,集团是全国出版传媒行业的龙头,但在数字出版领域尚未充分发挥潜力,且不具备参与竞争的实力。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数字出版将给未来出版业带来巨大变革,数字出版是未来最具成长性的板块,也是机遇最多、风险最大的板块;集团未来仍然要将坚挺主业放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在发展数字出版战略的思路上,应采取整体推进、局部先行的做法。

第一,重点通过横向一体化战略来增强集团在数字出版领域的话语能力,包括采取并购或合资等手段拥有一批具备内容优势、平台优势以及技术优势的企业。

第二,在数字出版业务取得快速发展并具有一定市场话语权,且集团未来的数字出版业务处于“战略群模型”的象限(2)位置时,可以重点采取同心多元化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包括改进内容生产方式、加快内容资源建设、构建多元发布平台等,实现集团出版主业的全面转型。

“十三五”时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转型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既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也受科技与文化加紧融合的推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创新趋势无法阻挡,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产业模式带来重大变革,促进文化产业加快转型。数字化等新技术迅猛推进,为出版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传统出版业借助数字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与其他产业融合前景广阔,为出版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但同时,数字出版的发展也给传统出版及其发行模式带来了挑战,传统出版的传统优势将被严重消解。数字出版作为新兴产业,尚无成熟的大规模盈利模式,出版业的战略思维、产业模式、投资方式面临严峻考验。笔者认为,国内出版传媒集团只有重视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加强数字化的业务融合,加大数字技术的引进力度,加速数字化的转变过程,努力改造产品的业务结构和市场结构,才能真正实现未来出版产业的转型。

参考文献

[1]裘晓东,祁俊云. 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周斌,数字化时代的出版传媒战略定位[J]. 江苏教育通讯,2009(6).

[3]班子嫣. 出版集团多元化发展之路探讨[J]. 出版参考,2008(16).

《日本国民皆保险研究》出版 篇12

赵永生著的《日本国民皆保险研究》 (Japan’s Universal Health Insurance Study) , 已于近日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日本国民皆保险, 由部分城镇劳动者扩大为包括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全体国民, 实现制度上的全民医疗保险;由二战后几近废墟的国土、几近崩溃的国民经济和寄人篱下被美国占领军统治, 实现覆盖全体国民并具有本国特色的国民皆保险体系, 日本用了两个16年, 一跃成为世界第四个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 其制度构建之快、保障范围和项目之广和社会影响之大在世界医疗保障发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上一篇:治理应用下一篇:消费信贷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