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竞争优势(通用12篇)
提升竞争优势 篇1
“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研究”的阶段成果。
职业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们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们职业态度、使人们能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活动。我国把职业教育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术人才。目前, 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也暴露出由于规模的过度扩展带来的一些负面效益, 最明显的是由于高职教育存在资源缺乏而导致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出现了“招生热、就业冷”的局面, 高职教育如何摆脱这种威胁, 是高职教育提升竞争力的最关键问题。广西高职教育目前也存在着发展规模迅速、质量很难提高的现象, 因此提升广西高职教育的竞争优势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高职教育的核心能力
1990年哈默和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同时, 他们指出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 组织资本指的是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 社会资本指的是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核心能力的概念提出后, 引起了广泛的学者对其关注, 并不断注入新的含义, 虽然不同学者对核心能力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解
□文/董常亮林小兰郭上玲
释, 但都逐渐趋向于这样的概念模式;核心能力是组织长期积累形成的, 能够给组织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一个复杂系统。众所周知,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大批的高技能型人才, 这种高技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谋生的能力;二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关键是要有某种核心能力作支撑, 而这种核心能力按照我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 这8项能力是与人交往的能力、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二、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 广西共有高校72所, 其中高职院校29所 (民办9所) , 专科院校8所。其中, 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比2002年增长163%。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24.35万人, 比2002年增长272%。高职院校数占全区普通高校总数的比例以及全区高职在校生数占全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均为57%。高职专业已经达到1, 302个, 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得到了加强。17所高职院校实行了弹性学习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学习方式获得了允许。
广西高职高专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打造了众多教学品牌和标志性的成果。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 占全区1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的52%, 全区高职高专院校现有7个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1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45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区内高校还开展结对子互相帮扶活动, 一些本科院校帮扶高职高专, 办学条件好的高职高专帮扶新办的高职高专。
三、广西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政府及领导者对职业教育发展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发展地方经济割裂开来, 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教育”, 抓职业教育离他们所想象的立竿见影式的经济效益太远, 不符合政府和领导者个人在任期内“显政绩”的目标, 致使他们将财力、物力、人力用于见效快的短期经济建设上, 忽视职业教育发展, 虽然也意识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财政的缺乏所以在财政支持方面却很少给予一定的扶持, 使得区内的高职院校发展举步维艰。高职院校在土地审批方面也很难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 而出现望“土”兴叹的局面。
(二) 社会对高职教育资助少。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重要行业。广西的高职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相关联作用, 与东部的高职教育发展相比, 广西的高职教育与其有一定的差距, 究其原因是与经济的发展有一定联系。广西的大企业比较少, 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定滞后性, 高职教育的发展没有企业和社会的支持, 在学校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中, 很少有企业进行赞助, 赞助的资金也非常有限。在我们对区内的高职院校调查中发现, 有些学校领导不赞成赞助企业进入校园, 认为企业在校园进行赞助和推销对学校的发展和安全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正因为这些因素才导致了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不足。
(三) 校企合作办学效果不明显。
广西区内很多高职院校每年都派出部分领导和老师到东部沿海地区考查学习, 意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政府和学校也在大力提倡“校企合作”, 但效果不明显。校企合作虽然迈出了步伐, 但没什么实质性变化, 企业对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排斥, 当销售和生产旺季时才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 一旦旺季一过, 就不愿意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 其原因是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 更何况会放弃自身利益来为学校承担一定的社会功能。
四、广西高职教育竞争优势提升对策
(一) 要苦练内功。
要振兴广西的高职教育, 首先必须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技能型人才, 而要切实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自身应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体系, 这个保障体系至少要包括教育、教学和行政三大领域。其一, 教育是指“教书育人”。产品是否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产品自身的质量要好, 能为社会所接受。职业教育必须重视“教育性”的存在, 这种“教育性”既包括传授知识, 也包括道德修养的培育。教学质量是影响教育吸引力的关键。当前职业教育不吸引学生很大程度上就是职业教育质量不如基础教育。在高中流传这样的说法:一流成绩考重点, 二流读医学师范, 三流读区内, 四流五流去复读, 不入流不如学上高职。由此可见, 教学质量不仅是吸引学生的核心, 甚至成为学生社会地位的标志。教学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没有名师, 这是职教没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不像基础教育全国一盘棋, 职教过细的专业化从事的人少, 因而无法对其深入研究探讨, 也难以形成独特理论体系。行政也是影响高职教育没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 作为行政人员也要有职业教育的意识, 要想培养一流的职业教育人才, 行政人员自身要有职业教育的意识, 行政人员虽然不直接传授知识, 但作为行政职能人员, 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 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自身的管理、思维方式也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随着更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竞争更为激烈, 增强组织吸引力始终是经营管理的首要问题。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促进竞争力提升。
(二) 实施教育东盟国际化。
随着东盟经济贸易区在南宁落户, 每年博览会的召开, 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的高职教育应该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推行教育国际化。目前, 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一种发展趋势, 世界各地在美国留学的学生、访问学者多达几十万人。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不仅积极发展与欧洲各国的交往, 而且与美国、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展开合作。近几年, 我国许多高等职业学校也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合作的方式包括建立姐妹学校、参加欧盟高等学校合作项目、提供去国外学习的机会、沟通学历与证书认可渠道等。广西在推行教育东盟国际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种优势是其他省份很难达到的。广西的高职教育不应该满足于区内的需求, 而应该走出国门, 与东盟国家建立良好的邦交友谊, 可以和周边一些国家的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办学, 在课程设置、专业培养、就业等方面进行相互渗透, 达到合作共赢的状态。目前, 广西区内有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就业, 那就意味着我们高职院校在自己的专业设置、课程的开放应该朝着教育国际化方向发展。据我们调查, 区内有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越南语、泰国语的教学, 但力度不够大, 有的还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有的高校还没有开设相关少数语种的教学。区内高职院校应该要把握这种机遇, 与东盟国家的高校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 利用寒暑假有条件地选派一些老师去东盟国家学习和交流, 这是提升区内高职教育竞争优势的一个有利途径。
(三) 区内高职教育要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这里的集约化既包括学校与学校之间, 也包括学校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所要承续的就是以品牌职业院校为主体, 以创新、合作、参与等方式联合其他利益相关主体, 吸收其优质资源, 形成集聚发展能力, 打造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聚合效应。2009年8月, 由广西工信委牵头、广西教育厅协助、广西工业职业教育承办的“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名成立, 参与合作的单位有110多所, 其中企业有80多所, 高职院校20多所, 力图通过这种合作来打造广西职业教育的品牌, 这在建设职业教育的集约化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和实践。由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产教联合体, 即通过多种形式、多种主体联盟, 相互达到资源共享、信息沟通的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 能提升职业教育知名度和品牌溢价。这是今后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江苏省于2003年经省政府和教育部备案成立了由40多所分院成立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目前, 江苏已有14个省级职教集团, 融合了400多所职业院校和800多家企业, 其规模和效应是广西高职院校还远远达不到的。职业教育集团正是一种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对构建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对企业来说能有利于缓解用工需求旺季的矛盾, 为企业的发展节约资源, 这是一种能适应市场需求, 实现共享式的双赢模式。高职教育要形成并维持竞争优势, 就必须不断吸纳新的知识, 这种知识的来源既有内部员工的知识, 也有外部的知识, 而职业教育的集约化更利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积累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将积累的知识经过整合就能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翼生.企业战略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0.
[2]常彦.三大原因使东西部职业教育发展差距拉大[J].职业教育与民办教育, 2008.5.84.
[3]孙泽文.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J].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2.
[4]王振朋.职业教育集团化的逻辑解构与制度路径反思[J].教育与职业, 2010.7.
[5]彭召波.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方向与思路[J].教育与职业, 2010.11.
提升竞争优势 篇2
dudu.com.cn
通过网络营销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竞争战略,可以在下述几个方面加强企业在对抗某一股力量时的竞争优势。
巩固公司现有竞争优势
利用网络营销的优势可以对现有顾客的要求和潜在需求有较深入的了解,对公司潜在顾客的需求也有一定了解,制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计划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便于实施和控制,顺利完成营销目标。
加强与顾客的沟通
网络营销以顾客为中心,其中网络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现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公司可以根据顾客需求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可极大地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借助网络数据库可以对目前销售的产品满意度和购买情况做分析调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顾客满意,建立顾客的忠诚度。
为入侵者设置障碍
虽然信息技术使用成本日渐下降,但设计和建立一个完善且有效的网络营销系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一旦某个公司已经实行了有效的网络营销,竞争者就很难进入公司的目标市场。因为竞争者要用相当高的成本建立一个类似的数据库,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某种意义上,网络营销系统是公司的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和可以获取收益的无形资产。建立完善的网络营销系统需要企业从组织管理和生产上进行整体配合。
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
公司开展网络营销,可以从与顾客的交互过程中了解顾客需求,甚至由客户直接提出要求,因此很容易确定顾客要求的特征、功能、应用、特点和收益。在许多工业产品市场中,最成功的新产品往往是由那些与公司相联系的潜在顾客提出的。对于现有产品,通过网络营销容易获得顾客对产品的评价和意见,从而准确决定产品所需要的改进产品和换代产品的主要特征。
稳定与供应商的关系
提升竞争优势 篇3
营造环境,努力构建和谐国有企业
凡是成功的团队,都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团队。打造团队精神应首先注意营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特别在培养国有企业团队精神时,我们要注意环境的优化,搞好稳定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学会对员工的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要乐意去帮助别人,首先要解决个人的容量度量问题,你没有宽广的心胸,你就很难与别人合作。一个人没有很好的容纳精神,就不会有很好的团队精神。
重视沟通,积极做好协调工作
没有沟通就没有效率。沟通是合作的开始,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一个沟通良好、协调一致的团队。在沟通中我们会互相理解,进一步互相合作,同时通过不断的沟通,我们会更加明确职责、任务和努力的方向,求得目标尽快地实现。如果沟通不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出现伤害。我们在培养国有企业团队精神时应该清楚这么一个道理:当个人的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的时候,员工就容易产生对公司的信任,士气才会提高,凝聚力才能更深刻地体现出来。所以在国有企业团队建设中,我们各级管理人员有责任做到上下信息沟通,及时要把国有企业确定的长远发展战略和近期目标宣传给员工,让员工知道,并畅开各种渠道,保持与员工的沟通和协调。以此增强每个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进而形成对国有企业团队的业绩表现出一种荣誉感和骄傲,乐意积极承担各项任务,工作氛围处于最佳状态。能否做到积极有效,我认为关键在于态度。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在这里要重点加强情感的沟通,注重加深干群的感情,密切联系群众,掌握主动权,处处体谅和尊重员工的感情,不失时机进行情感沟通,以此赢得员工的信任,求得沟通真正有成效。
科学管理,热爱员工多方激励
法国国有企业界有一句名言:“只有爱你的员工,他才会百倍地爱你的国有企业。”实践使我们懂得,没有什么比关心员工、热爱员工更能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团队精神,正是从这点出发,使整个组织能够发挥良好的协作效应,使每个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相互信任对于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影响,尤其会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情感认可。而从情感上相互信任,是一个组织最坚实的合作基础,能给员工一种安全感,员工才可能真正认同公司,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并以之作为个人发展的舞台。
让员工能感受到。理解与信任不是一句空话,作为管理人员,你说你对员工理解和信任,你说了不算,要让员工自己去感受。现实中,往往一个小小的误会,反而会给管理带来无尽的麻烦。譬如:有两家国有企业,第一家国有企业有一名员工干得好好的突然提出辞职,原来该员工的奶奶病逝后,该员工回老家安葬其奶奶时多呆了几天,国有企业有关管理人员不了解情况,也不进行沟通,却及时进行了批评和扣罚,这名员工一气之下离开了国有企业。后来尽管这个员工重新找到的单位,不如原来的国有企业,但这名员工说啥也不想回到原来的国有企业去。另一家国有企业,也有一名技术人员,感到工资低提出跳槽。离开时车间主任找其谈话,并与工友用车把他送到车站。时不时还经常打电话询问其新的工作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后来这名技术人员在外面干了没多长时间又回到原来这家国有企业。这名技术人员说:在外面尽管报酬高了一些,但人活得很累。还不如原厂可以发挥我的作用。从这个例子说明了经常的沟通,可以增加彼此的理解,取得相互的信任,这一点很重要。
在组织内慎用惩罚。从心理学的角度,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有两种手段:惩罚和激励。惩罚导致行为退缩,是消极的,被动的。激励是积极的、主动的,能持续提高效率。惩罚是对员工的否定,一个经常被否定的员工,有多少工作热情也会荡然无存。组织的激励和肯定有利于增强员工对国有企业的正面认同,而组织对于员工的频繁否定会让员工觉得自己对国有企业没有用,进而也会否定国有企业。
加强领导,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个车间、一个部门甚至一个班组都是一个团队。要实现共同奋斗目标,团队领导非常重要。无论何种团队,在建设、协调、执行、运作时,对领导者都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团队合作对领导者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己做起。制度是人定的,也必须由人来执行。在一个团队里,作为团队领导成员,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执行团队各项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时的楚慧王常常被历代文人提起,只因发生在他身上的一点让人感动的事:一次吃饭,发现菜里有一条毛虫,当时他知道,如果将这毛虫挑出,厨师和食品监督官都应该依法处死,他心不忍,但不判医师和食品监督官的罪,法律则成一纸空文。于是他怕毛虫被别人看见,就把毛虫吞到肚里去,结果造成肚子疼了几天。听到这件事的人对楚慧王深表敬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严格执行现有规章制度,这是组织管理的要求,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同时要多为员工着想,宁肯自己吃点亏,也要对员工好些!要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不能因人而异。要学会应变,让制度活起来。
发挥每一个人积极性。优秀的团队必须有一批优秀的干部,这是团队的精髓所在。干部首先是做表率,为国有企业持续发展全力拼搏,始终走在前面。在一个国有企业内,常常会发现有些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有些车间部门工作不协调。有些人工作量大,工作很累,有些人工作量少,闲得发慌。尽管定员定编,搞末位淘汰,但还没有彻底改变过来。我们各级管理人员要弄清楚这么一个道理:一个累坏的管理者,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管理者最大本事是能发动大家动起来,把工作做好。
注意相互紧密协作。要发挥协调作用,多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领导个人力量是渺小的,关键靠团队广大员工。领导的作用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发挥团队每个人聪明才能和冲天干劲。只有这样,团队才会成为一支有激情与活力的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团队精神要具体抓好“四个关键点”:一是尊重他人,能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二是和不同的人建立并保持积极的协作关系。三是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能积极主动帮助他人。四是鼓励支持他人,让每个人感觉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
精诚团结,凝心聚力。要增强团队整合力。主要放在两个方面:抓好思想整合,增强团队凝聚力,指导和帮助“短板”队员发挥互补作用;抓好一人一事帮教,将个人自我实现与团队利益结合,使大家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奋斗。大家都知道“木桶定理”: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由最长的木板来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同样的道理,一个团队要全部最快的跑到终点,不是由跑得快、跑在前面的队员来定,而是由落在后面的队员来定。我们管理人员在团队建设中,要做好协调,对“短板”处多注意修复,对后面的队员注意帮扶,争取没有一个“掉队者”。
团队精神的培育是对管理者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培养团队精神,发挥团队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潜在创造力发挥出来,以此求得我们国有企业有一个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崔小花)
企业集群效应与竞争优势提升 篇4
企业集群效应, 是指建立在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企业集群的基础上, 所产生的在效率、效益和韧性等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优越性, 它所产生的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激励和规制, 是远距离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一种潜在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
企业集群效应的竞争优势
1. 低成本优势
(1) 生产成本低。企业集群往往是原材料供应商的主要客户, 占据供应商很大的市场份额, 集群内企业集中采购, 可提高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可享受到更多的折扣。同时, 随着企业集群的扩大, 还可扩大本地人员就业和吸引外地技工, 形成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区域性市场。区域性劳动市场的形成可使企业在雇佣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时, 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 减少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
(2) 信息成本低。集群内大量的相关企业和相关人员的信息交流, 可使企业及时获得大量的市场信息、资金信息、人才信息和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 形成信息集聚流, 从而减少单个企业独立搜寻信息的费用和难度, 也便利了需要信息的机构和企业。
(3) 配套成本降低。企业集群一般具有专业化的性质, 一种最终产品的出现, 分别由集群内不同的企业共同完成,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中间产品的生产, 最终到产品的组装、包装、分配、储运和销售, 都由不同的企业来配套完成, 而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紧临, 无疑能节约中间产品的采购、运输、库存等配套费用。
(4) 公共设施的低成本运用。大量的关联企业在相对集中的地理空间布局, 可减少各种额外的投资,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 实现在相同供给水平下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
2.创造需求优势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贸易的两个重要环节。企业集群能够通过以下途径增加市场上的有效供给和需求。
(1) 通过市场资源共享, 增加产品有效需求。市场资源如企业形象、产品销售渠道等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 企业聚集使系统内企业能产生市场资源的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如果集群内某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著名品牌, 它必然会扩大该产业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 产生无形资源的外溢而使产业内的其它企业受益。
(2) 供给的互补性扩大了有效需求。由于在一个集群内相关产业的产品种类较齐全, 买主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较低, 这样在市场销售上就比单个分散厂商更具吸引力。而且买主有众多的供应商可供他们选择, 增加了买主议价的力量。另外, 产品价格也更有可比性, 他们会觉得购买的风险降低了、受骗上当的机率减少了。
(3) 进退壁垒的降低有利于创新企业的发展和新商机的形成。集群内由于有完善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体系、技术熟练的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等新建企业所需求的基本条件, 所以降低了企业的进入壁垒。新企业的创办便于抓住新的商机, 使集群内各个成员都受益。而且由于集群内产权交易或企业购并较活跃, 企业退出产业的风险也会降低。这样一来, 企业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也就完善了。
3.产品差异化优势
产品差异化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差异化。水平方向的差异化是基于同种产品的内在质量不同, 在很大程度上靠产品的精心设计获得。集群中同类企业同居一地, 同行业相互比较, 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 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 绩效差或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 形成激励和压力并存。这种现象只有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产品差异化, 才能满足集群内有经验的、“挑剔”的顾客们的要求。而垂直方向的差异化是基于产品在品种、规格、款式、造型、品牌等方面的不同或多样化。国际贸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集群内拥有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 面临的竞争压力会使企业通过创造差异化产品来超越其它企业。由于集群中创新的外部性和信息的流动, 集群内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极易为集群企业所获悉, 特别是关于产品品种的规格、花色、造型和款式等方面的信息。一旦拥有这些信息, 并根据自身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进, 产品的差异化就形成了, 这种优势远非集群外的企业可比。已形成产品差异化的集群企业会获得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可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4.合作创新优势
集群内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之源。企业彼此接近, 了解周围的情况, 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 这种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由于集群多为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 受资金、资源的限制, 单个企业很难实现创新能力的完全内部化, 很难独立承担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甚至是竞争对手之间频繁地面对面交流, 加速了信息的传播, 各企业在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基础上各自完成本环节或某零部件的创新, 从而使最终产品的创新得以实现。这种群体创新在降低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同时, 也由于特殊的地理集聚, 使得一家企业的创新成果很容易外溢到周围的其它企业, 从而使集群整体的效率得以提高。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的困境
1.集群发育的外部环境尚不成熟
国内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 使各类生产要素难以充分流动、合理配置, 制约了企业集群的发展。实践证明, 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 企业集群的特征较明显;凡是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 企业集群现象不突出, 即使资源依赖型的企业也是这样。还有对外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 也使许多集群产品在拓展国际市场中受到了制约, 不利于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 政府认识有待提高
集群的发展虽然不能完全由行政的外生力量主导, 但是单靠地方经济的发展自发形成集群, 任其自生自灭也是不行的。在我国, 至今国家竞争力仍集中在国家一级的政策和产业层面上, 而且以大企业为对象进行管制或扶持。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化的产业组织形式, 其主体一般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 因此用传统的产业政策指导企业集群发展在这里很难奏效。虽然一些经济发达区域的地方政府在企业集群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还有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对企业集群的机制没有认识, 或知之甚少, 通常表现在对一些正在成长的, 或对刚刚出现的企业集群重视不够, 难以使之发挥活力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则陷入盲目搞开发区的误区, 认为把企业“堆”在一起, 就是企业集群了。虽然也有些成功的企业集群是行政推动形成的, 但绝大多数企业集群是自然形成, 有其独特的产生土壤和壮大内因。“堆”企业, 稍有不慎就会“拔苗助长”或“弄巧成拙”。
3. 中介服务机构欠缺
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成本较低, 但是交易成本却很高, 除了制度不健全、规则不透明、诚信状况差等原因之外, 企业集群内普遍缺乏中介服务机构也是一个原因。中介组织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的, 以便降低交易成本, 特别是信息成本。如果中介组织能得以迅速发展, 并能提供一种高智力的服务, 它的活动就会有助于提高集群的效率,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中介组织对企业集群形成结构竞争力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 我国企业集群内如金融和保险机构、专业律师和会计事务所、创业咨询、专业人才培训等中介组织严重不足, 对企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企业集群内部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企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 对于集群中的企业也不例外。集群作为企业及其相关机构的集合体, 其创新优势在于能通过长期的交易营造一种共同的文化, 建立互信机制, 形成在集群内能有效传递的显性化共享知识。但是, 企业制度的不规范及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集群内部信任的缺失, 企业之间往往更注重一次博弈中的得失, 而很难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形成共赢的创新机制。具体表现在:“产学研”合作较少, 忽视产品的研发, 许多集群企业的人员素质不高, 在市场竞争中依赖于价格优势, 产业进入能力低, 技术和管理水平差。
集群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企业集群环境
企业集群是一个地域性的综合体组织, 它要求相关部门共同调整、制定经济政策, 以促进其发展。
(1) 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包括商品流通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建立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 反对不正当竞争, 取消对少数地区或高新技术企业区等实行的优惠政策, 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别性政策, 实行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同等待遇, 保护公平竞争和平等竞争, 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建立开放和统一的大市场, 严禁各地区和部门对要素流动的种种人为限制, 打破地区封锁, 加速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 推动流通领域的现代化。
(2)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 企业之间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方式连接的, 相互间的关系较松散, 主要依靠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互信和承诺等人文因素和非正式契约来维持长期交易关系。因此, 基于互信和承诺, 营造良好的企业集群环境是企业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 是保证集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和集群持续升级的重要条件, 是使其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竞争优势的源泉。
2.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导作用
企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企业集群的行动主体之一, 政府在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强化自身的职能角色。一是从中央政府层面看, 应制定界定产权和规范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法律, 同时建立对市场交易的规范的法律法规, 来解决诸如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委托—代理等问题。并且特别要规范各种市场中介组织, 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制止产品压价竞争和因之诱发的新一轮假冒伪劣产品浪潮, 从而形成有序、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涉及国际纠纷时, 帮助企业进行国际谈判, 适当的时候可动用国家力量, 对不合理的贸易壁垒措施进行贸易报复, 以对其施加压力。二是从地方政府层面看, 应增进厂商之间的互信, 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 协调厂商之间的共同行动, 催生厂商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 促进企业之间的各种交流与合作。
3.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要在整体上提升集群企业的竞争力和实现产业升级, 就要建立企业集群的支持服务体系, 如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专业技术协会等, 它们在集群授权下, 行使对整个集群的协调、监督、指导等方面的功能, 为集群内部的技术沟通提供重要机会, 规范市场交易规则, 承担起协调与集群外部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信息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职责。同时在企业集群内成立专业化机构中心, 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资金融通、人才开发、市场拓展、咨询信息等服务, 这是集群企业实现高度专业化生产, 获得外部经济支持, 保证集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稳定发展的辅助条件。总之, 集群服务机构要在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中起桥梁作用。
4. 培育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在一个企业集群形成初期, 大多数企业往往靠仿制产品起家。但是当企业集群初成规模的时候, 如果集群内部的企业自身不能形成持续创新能力, 集群的前途就岌岌可危。因此, 创新是一个企业集群形成的前提, 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也是集群发展的基础。培育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要做到:
(1) 首先要形成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网络。要帮助集群企业加强与区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合作和联系,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成立自己的研究所。
(2) 完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包括公用图书馆、公共实验室、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有形设施, 也包括全民普及的基础教育、劳动者技术培训、企业家培训等无形的服务。创新基础设施有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接触创新思想的知识、信息, 为知识、技术在集群中的传递、交流、扩散创造条件, 有利于集群创新集成效应的发挥。
(3) 尽快建立人才支持体系, 培养、引进和促进人才资源的流动, 通过期权、股权、住房等方式鼓励人才创新, 这是创新系统构建的关键环节。
(4) 注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内部升级, 不断提高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集群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和创新, 才能在发展中保持企业集群竞争力的长期优势。
5. 提升国际竞争力
提升竞争优势 篇5
科学管理 激活细胞 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作者:陈巍巍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1期
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激活生产力要素,不断提高管理有效性,是煤矿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途径。翟镇煤矿不断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了企业内部组织的改革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去年煤炭产量、进尺、效益等十项指标创出新水平的基础上,今年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升竞争优势 篇6
关键词:逆向物流;竞争优势;策略研究
一、我国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由于企业在生产中产生很多废弃物需要严格按照法规政策进行处理、同时企业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的诱导,需要获取更好更廉价的资源、提高顾客服务的水平、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因而企业应该通过发展逆向物流,组织企业运营生产,来满足消费者对產品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我国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内容
企业的逆向物流活动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具体内容方面:
1.回收物流
任何企业都可能会因产品过期、不合格及客户的无理由等原因形成退、换货问题;也可能因产品缺陷导致产品召回问题;因商品滞销通过回收对其进行适当处理以产生增值;回收可再利用的报废产品或零部件以降低成本。通过回收物流,可以提升企业赢利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2.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是指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价值的物品,废弃物处理完全靠国家投资处理比较困难,需要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参与到废弃物回收处理中,虽然废弃物的处理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社会效益重大。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三、我国企业发展逆向物流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逆向物流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自发的、无序的状态,市场发展缓慢,相关制度极不健全,同时还受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在实施逆向物流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
1.企业对逆向物流不够重视
大多数企业认为逆向物流的实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经济效益不一定乐观,因此大多数企业认为逆向物流是负面的,更愿意把精力用在正向物流上,在逆向物流上没有制订相应的经营战略,导致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活动产生冲突。
2.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选择不恰当
目前企业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自营,完全由企业自己投资运营;第二种是联营,由多个企业联合进行;第三种是外包,将部分逆向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但大部分企业没有综合考虑好企业成本、质量、环境及外界不确定因素等的影响,致使选择不当。
3.企业缺乏相应的逆向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做支撑,操作比较困难
一般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逆向物流的处理与管理作用很难体现,而逆向物流自身对物流技术、管理水平等要求比较严格,且企业很难掌控逆向物流产生的时间、地点和数量等,因此操作上比较困难。
4.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缺乏系统协调性
我国企业逆向物流与整个供应链缺乏协调,很少有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同来管理逆向物流。而在逆向物流系统中,回收产品的供应通常不是由生产企业决定的,通常由产品拥有者决定,很难对其进行预测,加上市场上缺乏成熟的专业化回收市场,因此企业有必要与供应链上企业合作运营逆向物流。
5.逆向物流缺乏规范化管理,且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废品的回收没有形成一系列的完整体系,仍然以传统的回收处理为主,主要是靠外来务工人员自发地从事废物回收及相关的分拣、整理、运输等工作,导致操作过程缺乏系统管理,不利于回收废品的流通及再处理;另外,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不当的操作行为进行约束。
四、我国企业发展逆向物流提升竞争优势的策略
为改善企业逆向物流问题,企业应该对产品回收的成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建议通过下列策略提升逆向物流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
1.提高对逆向物流的重要性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只看到逆向物流的短期运营成本比较高,而没有看到长期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应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结合国外成功商业惯例,以顾客为导向、以绿色运营为社会责任,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培训等,使企业与消费者能高度重视逆向物流管理,提高逆向物流的战略地位,使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2.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就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供应商管理能力、成本、效益等因素,结合自身规模及需要,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根本没有实力自营逆向物流,而大型企业为了发展其核心业务,将部分或全部逆向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集中精力搞产品研发与生产,而且为方便后期实施逆向物流,产品开发必须具备前瞻性,尽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3.加强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实施逆向物流的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正向和逆向物流一体化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过程中,实现集成化。如使用条形码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追踪流通物品的具体信息,减少信息处理误差,从而减少逆向物流系统的运作时间。为此,企业必须设计一个合理的、系统的逆向物流网络平台,来确定废旧物品从消费地到起运的整个分销渠道的流程,方便逆向物流处理。
4.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进行集中式处理
由于产品回收时间、数量存在不确定性,企业独立进行逆向物流处理,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因此要充分利用供应链体系,建立集中式处理中心,从供应链末端开始,通过分拣,对物品进行分类管理,若为退换货商品,则直接进入退换货系统处理;若为废旧物品,则拣选出有利用价值的物品进行再加工、再循环,使其流入社会;无利用价值的则进入到废弃物处理环节,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又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
5.加大政府环境立法、执法力度,促进逆向物流发展
在逆向物流发展进程中,政府作用重大,可以通过环境立法迫使企业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同时为积极扶持逆向物流发展,促进逆向物流全面建设,政府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轻松的市场环境,在税收、信贷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制订优惠政策,同时可以通过政策和法律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鑫.浅析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及对策.中国商界,2009(04).
[2]王艳珍.中小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对策.中国流通经济,2009(09).
[3]周奇才,范思霞.浅谈低碳循环经济下的逆向物流.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2010.
[4]魏洪茂,翁怡.逆向物流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对策研究.新乡学院学报,2010(12).
[5]朱坤省.实施逆向物流以提升企业竞争力.科技与企业,2012(04).
河南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提升策略 篇7
(一) 旅游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河南地处中原,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中心。目前, 河南已经具有5A级景区7处;1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3处, 分别是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和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此外, 还有28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等。河南不仅是一个旅游大省, 而且也是一个文化大省。河南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非常深厚, 全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四个。开封有宋文化, 南阳有汉文化, 许昌有三国文化, 濮阳有龙文化, 三门峡有虢国文化, 商丘、周口有宋陈文化, 洛阳有河洛文化与东周文化, 郑州、安阳有商文化。以上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深厚的区域文化资源都为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源条件。
(二) 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河南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通讯枢纽。它位居我国中部, 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之地利;同时, 具有较为发达的基础设施。截至2010年底, 河南省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已达到4, 860公里, 干线公路总里程达1.78万公里, 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1.79万公里, 三项指标均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此外, 河南境内京广、陇海、京九、焦枝、新荷、新太铁路干线分别在郑州、商丘、洛阳、新乡、焦作交汇, 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高速公路已经开通, 全省拥有郑州、洛阳、南阳三座飞机场。便捷的交通条件, 为河南在利用相关资源推动现代服务行业融合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 政策上的支持。
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总局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要求“各地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以‘树形象、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 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突出发展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挖掘整合旅游资源,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特色产品, 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 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支持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 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 适时申请开展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业务。这些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 为河南文化旅游间的融合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河南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融合的劣势及面临的挑战
(一) 现代服务业之间行业融合观念意识不够。
长期以来, 对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仍停留在对内部各个行业的发展上, 而对行业融合的认识还不够, 发展思路还不明确, 相关方面的推进机制也不完善, 再加上对行业融合后产品接受能力所限, 使发展行业融合市场的力度加大。总之, 由于观念的落后, 河南虽然在现代服务各行业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步伐相对缓慢, 发展环境仍不宽松。
(二)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从国际、国内其他省份的经验看, 现代服务行业之间的融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如投融资、税收、人才培养等方面, 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河南还缺乏统一服务的机构, 来协调现代服务行业之间的融合, 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土地、工商、财税、科技等相关政策。此外, 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交易服务平台、人才培养政策等基础平台建设方面也不完善。
(三)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入世”后, 逐渐放开了外国企业和产品进入我国的限制, 国外的大量服务业产品大量涌入国内, 乃至河南。以文化产业为例, 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影等产品在河南已占很大的市场份额, 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国际竞争加剧使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面临相应的威胁, 进而会严重影响河南现代服务行业融合的进程。
三、河南基于文化旅游业融合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的策略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生产要素; (2) 需求状况; (3) 相关行业; (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的表现; (5) 机遇与政府。其中, 前四项属内在因素, 机遇与政府属外在因素。下面结合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内容, 具体从内外因素方面就推动河南文化旅游业间的融合来探讨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的相关策略。
(一) 重点培养文化旅游方面的人才。
如前所述, 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都很丰富, 这为两行业之间的融合提供了相应的有利条件, 但除了这个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必需之外, 作为受教育人群这个竞争优势论中所提到的推进要素之一, 才是提升河南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 河南文化旅游融合要突破发展瓶颈, 必须加快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尽管河南很多高校都开设有相关文化旅游方面的专业, 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大多由于在河南得不到满意的薪酬和提升机会, 而纷纷选择去其他一些大城市发展, 最终引起相关方面专业人才的流失。因此, 河南要迅速建立起有利于文化旅游人才快速成长的培养机制。一方面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 吸引国内外文化旅游方面的人才前来创业、就业, 营造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应该按照行业融合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特点, 科学合理地设立相关课程与专业, 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此外, 还可发挥教育与培训资源的优势, 与有关企业合作, 根据文化旅游人才的需求, 构建一个专项人才培养模式。
(二) 开发文化旅游融合后产品的消费市场。
随着河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 相关的产业也就越容易被带动起来, 需求状况则是提升竞争优势的内在要素之一。河南要加强对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研究, 充分挖掘河南的历史和社会文化, 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者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需求喜好, 选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市场定位, 将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 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创新一批独具河南特色的旅游文化精品, 让河南真正实现从一个旅游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产品的转变。
(三) 推动文化旅游业相关行业的发展。
由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会涉及到多个行业, 所以在注重文化旅游业本身的同时, 更应积极推动两个产业相关联的行业。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销售应纳入旅游业发展的大系统之中, 实现产品整体开发、整体宣传、整体促销, 与文化旅游业形成有机发展的整体。此外, 也要积极地发展文化相关联的产业, 如, 要引入河南各地的特色餐饮文化;文化展览馆、历史博物馆、“拳文化”、“根文化”;河南各地丰盛的特产, 极具特色的民间工艺的商业化;还有“娱”、“听”等其他文化意蕴极浓的产业均可发展。真正做到在资源的整合开发中, 充分发挥产业的联动作用, 发挥文化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拉长产业链, 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开发相关产品, 丰富文化旅游业。
(四) 选择合适的企业经营竞争策略。
企业经营竞争战略包含了产品开发与营销的竞争, 而开发和营销又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河南可根据旅游和文化业发展的现状和自身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行业融合发展模式。首先, 在产品的开发上一定要有特色。在河南省丰厚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 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定要在产品深度开发和拉长产业链条, 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并结合本省的文化资源优势, 打造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文化旅游产品。其次, 整合营销宣传推广。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 还要加大营销宣传的力度。具体做法是: (1) 要树立大营销、大市场理念, 坚持旅游营销与城市营销、区域营销相结合, 旅游形象与区域形象传播相统一, 景区景点营销与品牌运作相统一; (2) 要建立地区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宣传促销机制。旅游景区要在职能部门的指导下, 按照地域相邻、文化相同、条件相似的原则, 加强横向联系, 实施捆绑式、一体化宣传促销。搭建文化旅游推介平台,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和网络、短信、数字宽频等新兴时尚媒体的作用, 形成立体宣传阵势, 构建全方位的促销网络。
(五)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
除了各有关利益方要善于识别文化旅游业融合的边界和积极寻找文化旅游业融合的契机外, 政府支持和相应法规的完善也是能够推动两行业融合的关键因素。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各自归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 各部门只重视自身的效益, 而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满足, 这严重阻碍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首先, 应该取消文化旅游业融合的壁垒。具体可以成立发展文化旅游的协调指导机构, 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全省相关文化单位参与文化旅游开发与经营, 打破归属垄断、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 促进文化资源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 这样才能形成和实现行政区域之间的文化旅游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其次, 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应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鼓励社会资本对文化旅游业的投资经营, 逐步由政府投入资金为主转向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社会化。《大宋·东京梦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项目的运作, 就是民营资本投资于河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典型成功案例。其次, 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去打造一个文化旅游业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 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技术开发与服务方面的技术支撑, 不断提升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水平。再次, 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由于文化旅游业融合后产生相应的商标权、专利权、版权和知识产权, 所以政府还必须完善相应的法规,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为各类相关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此外, 提升河南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还有一个外在因素机遇。因此,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提倡文化旅游业要融合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河南一定要抓住机遇, 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 本着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原则, 做出符合行业融合发展规律的选择, 有力地推动文化旅游业的融合进程, 最终实现河南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提升。
摘要:本文基于文化旅游业融合角度, 研究河南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问题, 重点分析该地区在文化旅游融合方面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机遇, 结合波特的竞争优势论, 从而构建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提升的相应途径, 对于河南转变增长方式、扩大就业、优化经济结构,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行业融合,现代服务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2.
[2]夏杰长.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3]黄莺, 马方方.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19.
提升竞争优势 篇8
关键词:体育商品,营销,竞争优势
1 营销竞争优势的主要分析工具介绍
1.1 价值链分析
分析和发现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行为是怎样巩固其竞争优势的;是找到将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资源状况与战略业绩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 并且认为任何一个体育商品生产企业都是创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系统上的一部分。分析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价值链包括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主体部分包括:内部后勤支持和外部后勤支持;辅助部分包括:采购过程、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基础管理平台等。
1.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波特五力分析通过分析影响体育商品的内外部五种影响因素, 主要用来分析体育商品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如图1。
其中, 新进入企业主要由该企业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程度、企业进入的转换成本、企业制造技术障碍以及产品销售渠道, 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是否有规定, 还有资金、时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新进入者一旦进入将和现有企业展开竞争。而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受到需求状况与生产能力、集中程度、产业利润与成本、产品差异化程度与转换成本以及企业战略群组、组内和组间竞争等的综合影响。另外买方或者卖方的议价能力也将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总的来说, 体育商品生产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受到五种力量的相互作用, 最终努力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2 体育商品行业整体环境分析
最近几年, 国内体育商品市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金融危机发生前, 整个行业的年增长率在30%左右, 如今增长率不到20%。在如今整体上都处在谨慎的行业意识形态下, 企业比往年稍微缩小市场推广上的投入可以理解, 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参加推广——不参加推广对于属于消费品范畴的体育商品企业而言, 影响会更大。2008~2009年, 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际著名体育商品品牌正加紧从北京、上海向二、三线城市扩张;面对国外产品的不断涌入中国, 我国本土体育商品及器材行业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而中国本土的成功品牌如李宁、安踏、特步、康威、德尔惠、361度、金莱克、鸿星尔克等, 则在巩固二、三线城市市场占有率的同时, 努力扩大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
3 体育商品营销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1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目前国内运动行业体现为:以Adidas和Nike为主的外国名牌位居塔尖, 李宁、安踏等则处于中档, 而特步、爱乐、别克等“晋江产”品牌几乎囊括了整个中低档。在国内体育商品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时, 城市居民对体育商品的消费正在向中高档方向发展, 已达到小康生活标准的农村地区, 对中低档体育商品的消费, 逐步形成新的需求, 但是大部分消费群体对于自己喜欢的品牌忠实度很高, 因为不同的品牌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形象。
3.2 卖方讨价还价能力
随着近几年来体育商品供应商竞争的不断加剧,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在不断增强, 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原材料的供应价格, 另一方面, 是降低相关联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从而使得下游行业利润下降。对于整个体育商品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有一些企业, 通过打造产业链优势, 将成本降到最低, 提高其整体竞争优势, 如耐克, 通过不断地整合优势资源, 布局产品生产基地,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成本, 值得国内许多运动品牌借鉴。
3.3 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 它们之间进行竞争, 影响企业竞争战略。现有企业产品的售价以及盈利潜能的提高, 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所接受。替代品价格越低, 质量越好, 竞争力度大。
消费者心中的体育商品应该是经久耐用、时尚、实惠。目前国内有Adidas、Nike、李宁等国际品牌, 像Nike、Adiddas、李宁、鸿星尔克、安踏等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不尽相同, 如耐克是一个“年轻的运动员”, 阿迪达斯是一个“成熟的男人”, 李宁则是“时尚休闲”的化身, 安踏是健儿的形象, 各个品牌都有属于自己的消费群体。并且阿迪达斯公司始终坚持邀请名人作产品代言人, 给消费者一种自信的理念。Nike则以专业体育商品来引导大众市场。这恰恰符合了中国人对自由、个性的渴望。由于这些品牌的差异化, 几乎没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替代品。若想成为与之竞争的替代品那么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3.4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在国内体育商品产业中,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居民利用运动锻炼身体, 强健体魄, 无形中带来了大量的潜在消费者, 使得运动行业在近年来发展得非常迅速, 发展的同时, 也吸引了众多的服装生产商进军体育用品行业, 从而加剧了整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如体育服装生产大省——福建省, 刚石狮市的彭田村, 就有200多家体育用品生产企业, 其晋江市更是全国有名的运动鞋生产基地, 生产厂商上千家, 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
3.5 潜在进入者的竞争
随着体育赛事日趋频繁, 精彩程度越来越高, 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社区体育蓬勃发展, 体育场 (馆) 数量迅速增长, 体育场 (馆) 利用率显著提高, 不少的企业开始尝试进入体育商品行业。如此庞大的行业生产制造群体提升了竞争的整体激烈程度。
4 提升体育商品营销竞争优势的对策
4.1 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和品质
我国体育行业现状是品牌的优势度还不是很足, 要想拥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优势, 必须加强对自己的产品品质监控与管理。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品牌产品, 对于品牌产品应推出系列化的产品, 并适时加强品牌的营销和保护, 不断细分产品的品牌内涵, 通过品牌延伸来拓展市场。
4.2 加强体育商品的特色技术打造
根据体育商品业关联度较大的特点, 加强与体育产品关联企业的合作, 如加强与体育科学研究所、高校及专业运动队的联系, 联合攻关, 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4.3 搭载强势媒体, 借力促进营销
体育商品广告自身宣传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且花费较大。与相关的大媒体进行合作, 从而使体育商品的形象与大媒体的品牌形象相应, 提升体育商品的影响力, 促进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营销。使体育商品宣传力度更大, 用户来源更广。
4.4 正确选择产品的营销发展策略
当某种体育商品的发展潜力巨大的时候, 体育用品生产商应果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包括市场渗透、产品发展和市场细分等策略。通过巩固老用户, 增加新用户来进行市场渗透, 增加现有产品的销售额。通过发展和改进现有产品推动体育产品系列的开发与销售, 或者推出具有新的性能和用途的体育商品, 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体育运动需求。通过市场的不断细分开辟新的体育商品销售市场, 从而增加细分市场的体育商品整体销售额。
4.5 提高体育商品的营销效果
促销推广的过程中, 如何使消费者快速地了解并接受产品信息非常重要。在企业进行体育用品营销活动时, 更是需要企业根据体育用品营销的特性, 掌握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良好方式, 同时, 要明确赋予体育用品的形象, 为消费者描述其消费情境。体育用品企业在进行体育用品营销运作时, 如果其促销活动主题能够针对消费者购买的情结进行准确把握定位, 则其对于产品的销售拉动作用非凡。
参考文献
提升竞争优势 篇9
一、技术创新的内涵
“技术创新”是从Technology Innovation翻译而来。这是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 (J.A.Schumpeter) 在其经济学理论中提出的。从狭义层面上, 人们常常将技术创新简单理解为科技创新, 强调企业的科技进步能力。我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内涵, 即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产品质量, 开发生产新的产品, 提供新的服务, 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创新构思产生、研究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与制造、用户参与及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在创新过程中, 这些活动相互联系, 有时要循环交叉或并行操作。技术创新过程不仅伴随着技术变化, 而且伴随着组织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方式的创新。可见, “技术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 而是包括知识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在内的经济范畴, 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获取市场占有率和获取最大效益为最终目标。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 二是产品, 三是管理。而这三个方面也正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因此,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 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统一的。
二、技术创新与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有成本、质量、营销、服务等, 但其最终实现渠道是对市场的占有。如何提升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关键是产品的竞争力。企业提供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通过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营销、服务等战略管理方法让消费者接受并产生信赖, 最终实现对市场的占有, 这个过程也正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可见, 技术创新是企业产品竞争力以至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1.技术模仿无法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我国企业发展的历程中, 长期处于技术模仿阶段, 产生了许多如东莞、温州等在内的快速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思路来源于历史上美国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对欧洲国家先进技术的模仿以及日本战后经济振兴的奇迹得益于对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工业技术的模仿等, 这些事例对我国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使许多企业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追赶世界先进技术。但是, 随着国际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 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模式, 使我国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打压和限制, 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在十几年前, 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的发达电子产业在逐步蜕变, 由简单的模仿逐步走向技术创新, 在经历阵痛之后, 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加稳固的占有率, 竞争优势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同时, 随着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企业投入更大的研发力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从而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2.劳动力资源优势不再是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低廉, 一度成为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纺织、加工、外贸等行业借助劳动力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获取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也因此对劳动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观点形成认同。但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劳动者对自身利益诉求的不断变化, 在广东、浙江等率先对外开放并依靠技术模仿而迅速崛起的城市, 劳动力成本在不断提升, 这使得许多企业不堪重负。以VCD/DVD产业来说, “万燕”等老牌企业依靠初期的技术创新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很高的市场份额, 但是, 随着竞争者的迅速进入, 万燕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 最终退出市场。而与其有同样劳动力资源的“新科”, 却顺利地实现过渡, 原因是“新科”实现了由VCD时期的建构创新发展到DVD时期的系统集成, 也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整合外部技术资源, 实现了技术创新, 从而确立了“新科”的龙头地位。可见, 在新时期, 我国企业之所以在VCD/DVD市场上获得比较优势, 不仅仅因为其产品价格较低, 而是因为产品的性能更好, 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技术创新, 而不仅仅是廉价劳动力。
因此,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必要条件, 而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组织保障, 是技术创新的外在动力, 也是我国企业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我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增强竞争优势的途径选择
在我国资源比较优势和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的情况下, 技术创新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 受传统生产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 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推动。因此, 只有加强技术创新, 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 变贴牌为我们自己的生产名牌, 才能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1.提高技术创新的意识
长期以来, 我国企业受到技术模仿和劳动力竞争优势观念的影响, 一味地追求高额利润, 技术创新的意识非常淡薄。但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严重的冲击。在国外企业纷纷实现技术创新转型的同时, 我国企业的意识转换显得相对滞后。我国十七大和“十一五”规划将技术创新定为今后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 因此, 我国企业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要提高认识, 对技术创新给予足够的支持, 为创新提供必要的组织环境。
2.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包括技术创新的环境、研发资金的投入、人力资源配置等。而目前, 我国企业的工业设备陈旧、科技人才缺乏、物耗水平高、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 企业必须开发渠道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加大科研投入, 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技术创新的专项基金;二是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良好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 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为企业服务, 提高研发团队的整体水平;三是增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及企业间的技术合作。良好的技术合作既可以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同时积极探索产业联盟, 共同抵御国外的竞争。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长期以来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造成我国国内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盛行, 一些依靠技术创新的企业却常常是市场竞争的失败者, 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经济优势和强权, 在全球范围内垄断知识产权, 不断扩大其经济利益, 通过知识产权等方式打压、排挤我国企业争夺世界市场份额。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因此, 我国企业必须高度认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在实现自主技术创新的同时, 既要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更要注重保障自身的知识产权。
当然, 从我国政府层面, 也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 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的知识产权制度, 建立和发展知识产权市场等, 运用多种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并对外国企业针对我国企业的专利联盟等形式进行干预和管制, 防止外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垄断国际市场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路风, 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 2003 (12) .
[3]刘延章.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滞后的原因及创新对策[J].科教创新, 2009 (3) .
提升竞争优势 篇10
1.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内涵
人力资源外包指的是企业为了节省开支或者缺乏中高层管理人员等原因, 而将人力资源的部分或全部职能外包给外部供应者的行为。
人力资源外包可分为四种类型:人力资源日常活动, 交易活动, 人力资本活动, 以及补充和筛选。
2. 企业施行人力资源外包的优越性
实现人力资源外包, 有利于企业突破自己原有的管理模式。
1) 进行人力资源外包, 能精简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职能人员,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人力资源部门能够更加专注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职能;解决了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管理工作者将过多时间和经历耗费在机械的没有创造性的普通人事管理工作的困境;对各类服务机构来说,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 充满了无限的商机。
2) 中国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 自己招聘人事工作人员并从事人事工作, 成本高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尤其是要求比较高的难度比较大的人事工作人员很难胜任。
3) 一些高科技企业, 如网络企业, 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 但在实际中, 高薪的吸引不是万能的, 他们需要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的维护和专家级的服务, 以满足其飞速的业务发展。
4) 一些民营企业, 由于先天不足, 如家长制、家族制的作风, 对薪资、员工管理的随意性等原因,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诸多困境而难于破解。
3. 外包形式
3.1 部分外包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部分进行有条件 (按照提供的信息资料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的外包。例如:在设计一项绩效考评系统, 但是, 我们企业内部不能有效的设计出相对应的考核指标, 我们可以进行外包。
3.2 整体外包
企业在进行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 我们没有做过相应的工作, 但工作又相对比较重要, 我们要进行外包;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在实施此项管理活动时, 成本太高或者效果达不到我们的预期, 我们必须借助于外部综合的人力资源公司或者专门的咨询机构。例如:进行股票期权的运用、实施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工作的进行等等。
3.3 小包干
把企业的一种或多种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全部进行外包, 自己只对活动结果进行检验和考核。例如:企业的招聘活动完全由外部招聘机构来进行, 企业只提出相应的员工及资格条件;员工的考评等等。
3.4 大包干
有的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他们把他们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全部进行外包, 企业不进行相关的活动, 他们不但不进行设计, 而且不进行实施。企业只提供建议和实施监督。例如: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虚拟结构的企业等相关的企业进行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可能进行大包干。
3.5 综合外包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 可能不只是其中的一种, 很可能是其中的几种外包的综合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种外包的整合协同作用。例如:人员测评的小包干和绩效考评的整体外包等等。
4. 如何进行有效的外包
4.1 企业明确进行外包的内容
首先, 明确进行外包的前提:这项活动有没有外包的可能性 (企业能否做好、外部又没有相应管理活动的专业咨询机构或者有没有做过相应的活动) ;外包能不能给企业提供相应的收益。其次, 明确外包的内容、外包形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角色定位, 应该做哪些具体工作等等。
4.2 选择适合企业外包内容的综合或者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
首先, 外包公司的信誉, 他们必须对客户的相关资料予以保密。其次, 这个公司是不是拥有在我们所要外包的这个领域的相关的专家以及有没有做过相关的管理活动的成功案例。再次, 与他们以前合作过的客户进行接洽, 看一看以前的客户对他们的评价结果。
4.3 明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与外包公司的合作情况
首先, 必须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其次, 必须让他们的人力资源专家介入我们的企业, 认识和了解我们企业的各种运作过程、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诊断我们管理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 分析原因和我们的人员进行商量如何解决。再次, 必须指出在合作期间要定期与对方进行联系, 看工作进行的情况以及需要哪些信息等相关的内容, 并写出相应的报告以告知客户工作进行的情况以及遇到那些障碍, 怎么处理要与客户商量, 不能独自做出例外决策。
4.4 必须要与外包公司签订相应的外包合同
首先, 在合同中必须明确双方相应的责、权、利, 以及出现例外情况如何处理等等。其次, 要指定相应的外包工作的负责人和相关的联系方式, 明确合作期间的定期联系和相互报告体系。再次, 要明确相应的违约责任, 还可加上双方约定的相应条款等等。
参考文献
[1]周慧玲.风险管理学[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2]查尔斯·盖伊, 詹姆斯·艾辛格.企业外包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刘兵, 郭彩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管理提升竞争力 篇11
1999年7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所有军工行业总公司都一分为二改组为企业集团,以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要求企业必须做到两个转变:一是从政府机构转变为企业;二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受命担任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航)党组书记、总经理。也是在1999年,由于国际、国内及周边形势发展需要,国家决定要加强国防装备建设,启动了“高新技术工程”,我们集团承担了极其繁重的按常规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这对于长期处于“忍耐”状态,求战心切的航空人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当时集团的状况是:由于长期的“忍耐”,集团整体亏损,有些单位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全;加上历史形成的小而全、大而散的结构问题尚未解决;又处在体制变革时期,群众的思想情绪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要按时完成任务,挑战也是空前严峻的。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集团全体员工,牢记使命,发扬“航空报国、追求第一”“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理念和精神,奉献着忠诚、热爱、智慧、才华乃至生命,硬是创造了奇迹,准时圆满完成了祖国和人民交给的神圣任务,同时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回顾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有许多值得认真总结的东西,其中,强力推进集团文化建设和持续管理创新算是其中之一吧。
抓集团文化建设入手进而实行6S管理
企业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做正确的事情,同时还要能正确高效地做事。前者是个战略问题,后者则是管理问题。而战略的制定和管理的实施都必须要有一支杰出的团队(包括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工人)。所以,战略、管理和人是企业成功的三要素。就当时中国一航面对的形势而言,明晰战略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我们很快就明确提出了“大集团战略”,并且形成了共识。关键是如何实施,使战略落地。
由于当时集团改制,要实现“两个转变”,大家在思想认识上尚有较大差距,需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否则无法在市场上生存;又由于我们要面对极其繁重的任务,却无太多激励手段,只有靠全体员工的觉悟和拼搏。这两件事都关乎到人,关乎到集团员工的思想观念和奋斗激情,或者说与集团的氛围和员工的习惯有直接关系。这样我们在集团成立伊始就明确提出要加强集团文化建设,着力营造集团的奋斗氛围和培养员工的优良习惯。现在看,这件事是抓对了,员工的积极性迅速被调动起来,大家不分白天黑夜地努力工作,加班加点,611(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小时),甚至711,没有节假日,且毫无怨言。不但如此,还没有一个人,哪怕是最基层的工人,跟你说要求多发一点奖金。这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力量,也彰显了几代航空人积淀的航空文化产生的巨大能量,使高新武器工程取得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成果。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我们一批精英在大负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积劳成疾,有的甚至倒在工作岗位上,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在缅怀、学习、宣传他们英雄事迹的同时,也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指挥员取得胜利固然非常重要,但能否用最小的牺牲来换取最大的胜利呢?经反复思考研究,办法只有一个: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
胡锦涛同志说过:“管理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管理水平上的差距比技术上更大,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比技术更重要,因为当今的技术工作通常都必须由一个团队来共同完成,也就是说技术工作本身也需要管理。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管理的创新和提升。我作为一个管理者,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主要靠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因此,除了要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坚持以下三点:一是,相信世界上一流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他们身上必定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助其成功,因此认真向一流企业学习,将他们成功的经验用于自己的实践可以少走弯路;二是,坚信在员工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定要满怀激情关心、关注一线管理者和员工的创新思维和举措,并帮助他们总结和推广,“群策群力”要从自己做起;三是,牢记企业的第一要务是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时刻关注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抓住机遇,控制风险。几年来,我努力这样做,自觉收获甚大。
当我们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在全集团范围提出要推进“流程再造、管理信息化”,要求各级领导高度关注管理,并不失时机地创新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提升到科学管理。很快,在集团内就涌现了一批在流程再造和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成效的厂所。我们在推广他们经验的同时,又发现两个当时非常困难的企业(黎明和宝成)在自觉推行一流环境建设,颇有特色和成效,员工精神面貌和企业工作环境都焕然一新,既提高了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又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和市场形象。我们认为如此困难的企业都能做好,全集团所有厂所也应当能够做好。于是在全集团推行一流环境建设,要求所有企业的环境在当地应当是最好的,而且还要做到,不管是谁到了我们的企业,不用介绍就能知道是到了中国一航。为使这项工作持续有效的推行下去,我们在学习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推行5S管理的基础上,再加上安全(Safe),在全集团推行6S管理,并由相关部门制定了可以量化考核的规范、指标,严格标准,扎实推进。为了进一步强化这项工作,我们在总部实行全员竞聘上岗的基础上,要求总部也必须实现管理体系认证和6S达标。这在当时还真给认证当局出了道难题,他们还从来没有给企业集团总部达标认证过呢。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拿这个证去做什么广告,而是要借助外力严格要求,从总部做起,切实加强集团管理工作。由于6S管理做得扎实有效,集团的基础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nlc202309030320
引进6σ,推行精益6σ
1996年,我到美国GE公司访问,当时他们正推行6σ管理,是管质量的副总裁在抓。2002年,我又去GE公司学习,所有给我们授课的高管,无论是总裁还是管计划、工程、制造、人事、财务的副总裁,每个人都言必称6σ,我惊讶地发现6σ在GE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当即我就邀请GE派专家帮助我们培训,GE公司欣然答应了我的请求,派了一名负责培训的专家全职帮助我们培训,回来后我就把此事交给质量管理部办。平心而论,那时我对6σ的热情还远没有6S高,是当时的质量管理部部长王勇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感动了我、教育了我,使我对6σ有了全新的认识。一次我受邀参加他们6σ培训班的结业典礼,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这个学习班的毕业率是85%,而且拿不到毕业证的还都是领导,这在当下连正式学位证明都可以“送”的年代,如此认真,确实太了不起了;二是毕业生的汇报每人只有3分钟,要求全部用数据说话,而且具体到项目完成后创造价值的数额。开始我还真有点怀疑,他们告诉我都有财务部门的签字盖章,我还是有点将信将疑,直到半年后项目回头看时又主动告诉我审核后的数据,我这才信了。“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这正是我们最需要又最缺乏的呀!我对6σ的一下子热情就上来了。
航空产品,质量第一,是头等大事。我们以解决关键、重大的质量问题为突破口,推行6σ,很快就见到了成效。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认识也有了升华。6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理念,一种管理哲学。我们明确提出在推行6σ过程中必须“数据说话、群策群力、持续改进、团队成功”。进而又在全集团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集团倡导转变为集团要求,从骨干培训转变为单位推进,从产品质量拓展到管理以至整个供应链。同时,在正常培训绿带、黑带的基础上,我们还创造性增加了领航员培训的环节,为加速推进助力,从而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6σ管理。
我们在推行6σ的同时,不少单位在与波音等公司的合作中也引进了精益制造,例如沈飞公司推进精益制造就搞得有声有色,墙上贴着大标语“精益着、快乐着”,工人们说“精益真好,既能完成任务,还不用加班,事业家庭两不误”。一个精益,一个6σ,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无相通之处?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专家,他们说6σ推崇质量,关注减少波动;精益关注流程,着眼把事情做得更快,但都是致力于把企业管理搞上去。于是,我就想能否把这两种武器都为我们所用呢?在一次我到深圳一个下属单位检查6σ推进情况时,他们的汇报给了我启示:一个主管生产的领导,用6σ工具,检查生产流程的安排,最后经过群策群力,调整了生产线,改造了流程,取得成效。这不分明就是精益嘛。原来,6σ和精益是相通的呀。我又分别去请教波音和GE的高管,他们的回答干脆得令我吃惊,精益和6σ是一回事。
仔细捉摸,我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精益在波音,6σ在GE都是一个代名词,现代科学管理的代名词,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的代名词,他们各自代表本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他们又都有一个开放的工具箱,6σ的工具可以装在精益的箱子里,精益的工具也可以装在6σ的工具箱里,还都可以不断装进更多新的管理工具。有了这个全新的认识,我们就明确提出在中国一航全力推进精益6σ管理,用“精益6σ”作为中国一航的管理哲学和理念的代名词。提出要坚持:价值驱动,系统思考,数据说话,方法集成,群策群力,最终使客户满意。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建立起中国一航的精益6σ模式:即在CEO(领航员)的带领下做正确的事情,由中层干部(黑带)来梳理流程按正确的途径做事,再由绿带团队群策群力把事情做正确,进而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一航特色的管理体系。至于工具箱,我们装进了6σ的、也装进了精益的,还不断把矩阵管理、知识管理、平衡记分卡等等都装了进去。
超越工具,提升文化
企业要发展,管理要提升,这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一个质的飞跃。而科学管理也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永无止境。最近我看到有学者说6σ阻碍了发展等等,其实是他们太拘泥于6σ最初的概念和理念了,6σ发展到现在已经远不是当初的数理统计的专业名词了,也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和方法,而是一种管理理念和哲学的代名词。即使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哲学,它也是在不断发展中的。因此,我认为,以与时俱进的观念来认识就不会钻到牛角尖里去了。
企业要有效推进管理创新,我以为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要有最高管理者的认同和重视,反复强调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落实组织及人、财、物等条件;二是要有一支得力的骨干队伍,充满激情,不断创新,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正是当年王勇、魏朋义、黄艳等一批骨干人才的激情、创新和坚持,才使中国一航的精益6σ管理推进得有声有色;三是必须着力提高广大员工的接受度,E=Q×A(效果=技术×接受度),接受度的提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大家不接受,效果将为零。可见接受度的权重有多大。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提高接受度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一位波音公司的前高管跟我说的:“要改变员工的习惯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样我们便又回到文化建设的话题,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都必须融入企业文化的血液中,才可能产生真正持久的效益。因此,我们在推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时必须同步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把先进的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氛围和员工的习惯之中,成为企业的“基因”。当然这会非常困难,但是要想成功,再难也必须坚持。这大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吧。
提升竞争优势 篇12
品牌既是企业的一种资源也是整合企业内外部要素的能力的外在表现,是能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来源是来自于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载体的印象。
品牌的构成要素包括:品牌分析、品牌识别、品牌范围、品牌关系、品牌结构、品牌角色、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个性、品牌联想以及品牌组织结构等。
品牌竞争力是品牌参与市场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品牌在竞争环境中,为谋求企业长远发展,通过对自身可控资源有效配置和使用,使其产品和服务比竞争对手能更符合与满足消费者行为和需求,为企业提供超值利润的能力。其具体内涵包括:一是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市场表现形式;二是品牌竞争力的根源在于品牌对顾客的一贯承诺及由此带来的顾客价值;三是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有效资源配置的结果,同时其自身也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
根据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品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互动过程要素、顾客要素。每项基本构成要素下都有相应的评价要素,其中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是由市场能力、资本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以及企业资源进行衡量。互动要素详细分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其中管理创新包含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顾客要素是由市场份额、超额利润和品牌形象三方面进行衡量。
品牌竞争力的最终表现为:品牌传播力、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执行力、品牌品控力以及品牌创新力。
二、不同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与品牌竞争力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通过产品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三个指标来衡量。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市场表现方面的重要和主要竞争力之一。同时,也是企业竞争力在资源整合方面的竞争力之一。可以说,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的体现和浓缩,因此研究品牌竞争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可以着手从企业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
一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其中竞争优势产生于企业内部,而企业储蓄竞争优势的维持产生于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竞争优势的本质是不断积累和创造适应外部环境的核心能力、知识和组织管理,以促进动态能力的演化,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由于企业竞争力是作为复杂系统的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因此可以说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进而也是品牌竞争力的来源。
二是竞争优势是有长期和短期之分的。短期竞争优势是指最终产品市场上产品显示的性价比;而长期竞争优势是指企业的竞争力,是一种由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整合而成的竞争能力,也就是说企业竞争优势不同于企业竞争力。
三是企业竞争力既是企业内部竞争优势的综合表现,优势与竞争者在市场竞争优势比较的结果。企业竞争力有战略逻辑和远景、核心能力、业务流程和最终产四个层次的竞争优势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决定。
三、基于不同层次企业竞争优势的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基于战略逻辑和远景层面的品牌竞争提升策略
基于战略逻辑和远景层面的竞争优势,需要构建拥有统一的内部价值观的强势品牌,即品牌既要在企业内部反映和体现企业战略和远景,又要是顾客了解和认同的理念,从而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品牌竞争力。要构建拥有统一价值观的品牌,就要对品牌的未来环境,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品牌的核心目标进行分析和展望,也就是反映在品牌的构成要素中的战略品牌分析和品牌识别。战略品牌分析包括对企业的分析、顾客的分析和竞争者分析。品牌识别是建立在明确品牌价值观和战略远景的规范行动之上的,包括核心识别和延伸识别。核心识别是品牌的含义和成功的精髓,反映企业竞争力,是品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一部分。
(二)基于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层面的品牌竞争提升策略
企业要想在战略资源和核心层面具有竞争力,就要做到核心能力与市场动态的匹配。企业要在现有核心能力扩展的市场范围和未来核心能力可能扩展的范围来确定品牌范围。品牌范围反映了品牌在不同产品类别、子类别和市场上的跨度。当品牌跨越不同产品类别和市场是,就需要明确品牌互相关系的性质即分析品牌结构和品牌关系。品牌结构是能够清楚简要的展示品牌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品牌范围和品牌结构后,企业还需要为新开发或刚刚收购的产品确定品牌以及该品牌与企业原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品牌关系包括多品牌集合、被担保品牌、子品牌和品牌化集合体四个基本策略。
品牌在核心能力—市场—产品的三位关系中,品牌竞争力在核心能力维度、市场维度和产品维度对应的提升策略为品牌角色、品牌定位和品牌延伸。分别确立品牌所扮演的角色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品牌策略,在核心能力下品牌角色详细可分为主品牌、子品牌、联合品牌、担保品牌、品牌活力工具或品牌差异化工具。在品牌定位时要考虑层次问题,不能仅仅把定位重点放在产品的功能属性上,要大力挖掘品牌文化,丰富品牌的内涵,把品牌定位问题引向更高的层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品牌延伸的方向和可能性。品牌延伸要在遵循已有品牌定位中的核心价值要素,坚持和发扬已有品牌核心价值。
(三)基于业务流程和价值链层面的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
为了支持核心能力转化为企业行为的可操作性,并高效的提升品牌竞争力,企业必须构建和落实在业务流程和价值链中,以实现对品牌的合理高效的管理。在业务流程层面下,企业可根据企业拥有的品牌数量以及本企业的组织结构,选择合适的品牌组织结构,进而在其结构下采用相应的业务流程。品牌组织结构可分为品牌职能管理制、品牌经理制和品牌整合管理制。
除了选择合适的品牌管理组织结构以体现品牌执行力外,还要考虑合适的价值链给予支持,最终实现品牌的品控力。选择合适价值链的目的是优化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以降低成本来增加顾客认为有价值产品的特性。
(四)基于最终产品和细分市场层面的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
品牌竞争力是在最终产品和细分市场层面通过市场份额和利润等外显性指标得以最终体现。在此层面上,企业需要积极运用品牌传播力,在顾客中建立企业所设立的品牌联想、品牌个性和品牌的品质认知度,提高和维持品牌在顾客中的知名度和忠诚度。
要良好的运用品牌传播力,企业要对品牌传播的特点和品牌市场中期的特点,竞争者品牌等有焦深入的认识以便制定出良好的品牌战略。品牌传播战略主要涉及到品牌定位、品牌联想和品牌个性方面等。选择品牌传播策略中的广告传播、销售传播、公共关系传播可以构建和提高品牌知名度。采用品牌传播策略的设置退出壁垒、奖励忠诚、直效沟通、建立社区和增值服务等措施可以保持和提高品牌的忠诚度。不同的品牌周期下所采用的品牌传播策略的重心是不同的。在品牌初创期,品牌传播的重点是扩大知名度,让顾客知道和了解品牌,尤其是顾客对品牌的品质认知度。在品牌成长期,品牌的传播的重点是提升品牌的附加价值。在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度和品牌联想方面有一定积累的品牌成熟期,品牌传播的重点应该放在提升和维持品牌忠诚度上。
品牌联想是品牌的一项重要资产,品牌在市场上要有竞争力就要有差异性,差异性的积累也就是品牌个性。品牌联想和品牌个性不仅可以对顾客的消费偏好、消费体验和情感产生影响,还可以形成差异化品牌识别和品牌资产,有助于企业形成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品牌认知策略体现在产品品质、产品信息设计、广告、品牌文化以及公共关系等方面。品质认知可以坚定顾客对品牌的选择,形成“口碑效应”,进一步扩大品牌的传播力和知名度,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摘要: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在风起云涌的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就是力量,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源动力。提升品牌竞争力应界定品牌和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分析企业竞争优势与品牌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提出所对应的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品牌,品牌竞争力,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余明阳,罗文军.品牌竞争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余明阳,刘春章.品牌竞争力的理论综述及因子分析[J].市场营销导刊,2006(6).
[3]王永贵.21世纪企业制胜方略——构筑动态竞争优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提升竞争优势】推荐阅读:
竞争提升08-25
区域经济竞争提升05-15
区域竞争力提升08-18
竞争力提升效应08-28
产业竞争力提升11-01
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05-27
产业升级 提升竞争力08-19
提升医学专业竞争力09-09
提升开封旅游竞争力11-06
发挥比较优势 提升福建农业竞争力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