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复议监督

2024-11-07

行政执法复议监督(通用4篇)

行政执法复议监督 篇1

行政复议目的是为纠正行政主体作出的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 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是对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侵害自身权益提供救济的一种重要方式, 是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有效途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现代社会解决行政纠纷的两种方式。行政复议同行政诉讼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方便行政相对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减低维权成本, 有力地推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行政复议中的方便行政对人复议规定就是行政复议的便民原则的具体体现。

便民原则是贯穿行政复议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是行政复议中最有特色原则, 也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利用行政复议有效解决行政争议必须坚持的复议基本原则。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后, 人民银行结合在自身履职工作实际于2001年颁布实施了《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办法》 (以下简称《复议办法》) , 具体规定了各级人民银行在履职中同行政相对人发生行政争议进行行政复议规则。《复议办法》充分体现了行政复议的便民原则要求, 极大地方便了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复议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后, 《复议办法》应进一步增加方便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复议的内容, 以便更充分地贯彻便民原则。

一、行政复议中便民原则是建设法治央行的必然要求

便民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中尽可能为行政复议当事人提供必要的便利, 从而确保当事人参加行政复议目的的实现。便民原则在行政复议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复议的各项规定中尽可能考虑为复议申请人提起复议提供方便;二是在行政复议的过程中尽量为当事人进行行政复议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便民原则充分体现行政复议制度价值, 是建设和谐央行的必然要求, 是人民银行依法行政的重要形式。

便民原则充分体现行政复议制度价值。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行政复议就是通过行政机关内部机构纠正行政机关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可能侵害公民人身、财产的行为, 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便民原则使行政复议机关在接受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程序简单、受理迅速、处理及时, 极大地方便了公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减少了公民进行行政诉讼成本, 及时、迅速化解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矛盾。同时行政复议是通过法定程序妥善解决行政相对人和行政机关发生的行政争议问题, 是具有一定司法性的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机关作为中立的机构对具体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作出决定, 使裁决保持了必要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程序上的及时、方便和处理上的公正、独立, 在行政复议中就必然要求复议具有便民特点。同时, 行政复议是针对公民权利的一项救济措施, 但并非唯一和终局的, 制度能否为社会公众所认可, 关键一点是否便民, 能否达到节省当事人时间、精力和费用。

便民原则是建设和谐央行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基本内涵和基本精神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人民银行建设就是建设和谐央行。行政复议就是解决人民银行在依法行使职责中同行政相对人发生纠纷后使纠纷在人民银行机构内部加以解决, 为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的法定职责创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行政复议中方便公民申请、方便处理方面的规定, 使行政相对人维护自身权利节约了时间、节省了费用, 从而使行政相对人会选择复议而回避行政诉讼。贯彻行政复议中的便民原则, 就是通过方便行政相对人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 将行政纠纷解决在初发阶段、化解在基层, 有利于用法律手段消除行政争议引发的不和谐因素。

便民原则有利于人民银行依法行政工作。人民银行在依法行政工作中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中央银行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行政复议工作人民银行内部机构通过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进行监督, 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 促进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 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通过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受理, 公正、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坚决纠正违法、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使人民银行及时发现、纠正人民银行及内部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促进人民银行依法行政工作。

二、《复议办法》各项规定较好地体现了便民原则

行政复议机构设置和管辖的规定, 有利于申请人提出申请。根据《复议办法》规定, 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以上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 所以中心支行以上人民银行都设有行政复议机构。同时《复议办法》规定, 对依法从事现金管理的金融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由直接监管该金融机构的人民银行管辖。对金融机构作出的有关收缴假币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由直接监管该金融机构的中国人民银行管辖。根据以上规定, 人民银行各县级人民银行可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现金管理、假币收缴两项具体行政行为可进行行政复议。因此,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都设有行政复议组织, 极大地方便了申请人提取行政复议。

申请行政复议的门槛低, 有利于行政相对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办法》规定申请人可提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中, 行政相对人认为人民银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都可以提取行政复议, 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诉讼, 方便了行政相对人复议申请。

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广。人民银行的《复议办法》规定了五大类可申请行政复议具体行政行为, 基本上全部包括了人民银行对外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内容, 使行政相对人对人民银行所履职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可向人民银行行政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受案非常广泛。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广, 极大地方便了行政复议相对人用复议方式解决同行政机行政争议,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 行政复议受理规定受理、不予受理复议时间规定, 提高了复议机关的工作效率, 节约了申请人争议解决的时间。

三、《复议办法》在贯彻便民原则中存在的不足和完善建议

《复议办法》中各项方便行政相对人提出复议申请和进行复议活动的规定, 充分体现了行政复议的便民原则。但是, 随着科技的发展、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 也存在不足, 需要完善:

(一) 《复议办法》在贯彻便民原则中存在的不足

1.在行政相对人提起复议申请内容存在的不足

没有规定口头申请复议规定, 提交行政复议材料方式规定简单。

人民银行行政复议的相对人有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 根据目前中国国情, 当个人成为申请人时有时可能采用口头的方式提出复议申请, 所以在行政复议办法中应当规定行政复议的申请可以采取口头方式进行。在行政复议材料方式上, 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 规定多种提交行政复议申请材料方式。复议申请人的申请复议材料有时可能不符合复议机关的要求, 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后, 人民银行将组织人员对其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 对于申请复议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 应当通知申请人进行补正, 补正通知应当载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补正期限。

2.行政复议申请人参加复议内容存在的不足

未规定听证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调解内容。

听证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结果, 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为使行政相对人感知行政复议的公正性, 方便行政相对人表达对行政机构具体行政行为的意见, 减少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复议后再进行行政诉讼的成本。现行《复议办法》没有听证审理行政复议规定。

行政调解是化解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有关行政争议重要方式, 是公民以平等的方式向行政机关表达自己意见的途径。在行政复议中增加调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 一方面节省当事人解决争议时间, 减少维权成本, 及时结案, 另一方面, 通过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在复议机关的主导下, 各自阐述对行政争议的不同意见, 从而化解争议双方的矛盾。现行《复议办法》也没有规定行政调解内容。

(二) 完善《复议办法》中便民原则的建议。

1.增加方便行政相对人提起复议申请内容

增加行政复议申请人以口头申请复议制度, 进一步方便相对人提出行政复议。同时, 在《复议办法》中规定申请人除可向人民银行当面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外, 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要求, 将邮寄、传真、电子邮件等提交复议申请方式。增加申请人行政复议材料的补正的规定。增加复议材料的补正规定, 给予申请人较充分的阐述申请复议的原因及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状况, 有利于复议机关及时、合法、准确地作出公正的裁决。

2.增加方便行政复议申请人参加复议内容

坚持效率与公正相结合, 增加听证审理行政复议规定。在行政复议中在坚持效率和公正的基础上, 将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召集在一起, 复议机关在中立的第三人立场, 就双方对具体行政行为产生的行政争议进行面对面阐述各自理由和证据材料, 为公正作出争论裁决提供保证。当然, 为减少行政成本, 人民银行应在行政复议规定中只能对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由复议申请人提出, 经复议机关同意后方可举行行政复议的听证会。

增加行政复议中的调解内容。采用调解的方式结束行政复议案件应遵循两点原则:一是应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二是要严格规定可进行调解结案的范围。通过调解结案形成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看法, 方便了行政相对人了解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依据, 了解行政机关采取该行政行为的原由, 有利于化解双方的分歧, 有利于行政争议及时、合法解决, 提高了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

便民原则是行政复议中最具特色的原则之一, 在行政复议中落实便民原则, 既方便了行政相对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节省诉讼成本, 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在《复议办法》中充分贯彻便民原则必将进一步推动法治央行、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中央银行新法规手册[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1.

行政执法复议监督 篇2

一、行政复议原则更加全面、准确

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理论界通常将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合法、及时、准确、便民原则,合法性与适当性审查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①《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条例》确定的复议原则进行了增删与调整,确定为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原则,有错必纠原则,保障法律、法规实施原则,救济原则(司法最终原则)。很明显,《行政复议法》删去了准确原则,合法性与适当性审查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增加了公正、公开、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实施以及司法最终原则。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立法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且也强调了公正、公开、有错必纠等原则在行政复议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过去《行政复议条例》确定的”准确原则“的内容实际上已经包含在”合法原则“中,复议活动力求准确是合法原则中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题中应有之意,故无需再确定”准确原则“。

其次,合法性与适当审查原则的内容已在《行政复议法》第1条立法目的和第28条行政复议决定的条款中说明,况且它只是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作出复议决定时需遵循的准则,故在复议基本原则中亦无需单独列明。所以,《行政复议法》删除了该原则。

再次,不适用调解原则曾被视为一项独立的复议原则,列于《行政复议条例》第8条,但根据复议机关依法复议、职权法定的要求,如果《行政复议法》未授予复议机关调解的职权,就意味着复议机关只能按《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有限的几种复议决定,当然不能进行调解,也不能以调解结案。更何况行政复议法和原来的行政复议条例都允许复诉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故而,将此项禁止性原则删除也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复议法》删除以上原则并不意味着上述原则表达的内容也一同被取消,而这些原则的基本含义已经明白或暗含在其他原则和法律条文中,无须单独列出。这一变化体现了立法者在运用立法技术方面的成熟与凝练,避免了重复与拖沓。

除删除几项原则外,《行政复议法》还增加了几项原则,从行政复议制度的需要看,这是必要可行的。

首先,增加了”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复议机关在行使复议权时应公正地对待复议双方当事人,不能有所偏担。公正原则是行政法中普遍适用的原则。随着行政立法范围的扩展,越来越多的行政立法将公正原则确定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根本原则,如《行政处罚法》就有规定。《行政复议法》之所以增加该项原则,其原因在于,行政复议与其他行政司法活动一样,除坚持合法原则上,还必须公允、合理、无偏私,特别在行政自由裁量权较大的情况下,必须公正复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保证复议制度真正取信于民,发挥其监督与救济的作用。

其次,行政复义法新规定了”公开原则"。所谓公开是指行政复议活动应当公开进行。从复议案件的受理、审理、决定都应公之于众,使当事人和社会各界,包括媒体充分了解行政复议活动的具体情况,避免暗籍操作导致腐败与不公正,增

以行政复议保障人民权益 篇3

切实强化两个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做好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工作,必须有完善的行政复议制度和一支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司法实践经验丰富的行政复议工作人员队伍。这既是推行国土资源依法行政的迫切需要,也是履行好行政复议职责的现实要求。对此,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不断强化法制机构队伍建设和行政复议制度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坚持把一些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的人员配备到法制机构,专门聘请由知名律师组成的常年法律顾问团,并安排专职律师坐班,实时提供法律服务。坚持每年组织一期法制机构人员轮训,举办两次案件分析研讨会,并不定期邀请法官、行政法专家讲授法律知识,研讨典型案例,交流办案经验,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建立集体审查、备案统计、案例指导等制度,成立了由分管厅长任主任、各处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委员会,对法制机构提交的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会审。在《国土资源导刊》和门户网站开辟行政复议工作专栏,每月发布典型案例,分享办案经验,指导全系统复议工作。为贯彻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活动以及国土资源部“行政复议年”活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拟出台《湖南省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办法》,进一步规范系统行政复议工作。

妥善处理三个关系,形成工作合力

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案件往往涉及经济利益巨大、法律问题复杂、社会影响面广,妥善处理各个部门、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对做好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工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从法制机构与内部机构、复议机关与司法机关和政府法制部门、行政复议与法制监督三个方面加强协调,进一步理顺了关系。建立联合参与审理机制,建立涉案处室办案人员全程参与复议工作制度,促进办案人员业务质素的提升和责任意识的增强。坚持不定期与各级法院、法制部门联合召开案例分析会、座谈会、研讨会,就执法和案件审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沟通和探讨,解决疑难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促进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复议案件办理过程中,坚持全面审查和跟踪监督原则,不但对当事人的直接诉求进行审理,对当事人没有提出的其他事项,也一并纳入审查范围,确保对事项处理不偏不倚,对违法行为不枉不纵。对于案件办理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采取以案例分析、法律意见书等方式对全系统执法行为进行指导规范,改进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新案件、老问题的现象。近两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共向下级国土资源部门发送行政复议意见书7份,向政府有关部门发送建议书4份,促进了行政行为的合理规范。

认真落实四项措施,不断提高水平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在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始终坚持秉公执法、依法办案,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期限,重事实、重证据、重依据、重程序,决不姑息下级部门,使行政复议取信于民。一是扩宽受理渠道。畅通救济途径,坚持从宽受理原则,凡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律受理,介于受理与不受理之间的,一般也先予受理。同时,建立复议机构、信访机构与执法机构信息共享机制,对于符合行政复议条件的信访事项、违法举报事项,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方式解决。二是公开质证听证。灵活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公开听证等方式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对于重大复杂案件以及当事人要求公开审理的案件,及时组织召开案件审查会。对于证据有疑问的,采取踏勘现场、听取当事人陈述、公开质证等方式,固定关键证据,查明主要事实。2012年,共组织召开案件审查会和质证会35起,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有针对性地对当事人的疑惑进行释疑和解答,引导当事人止争息诉,保证办案质量。三是积极开展调解。不仅从法律角度定夺谁是谁非,更从化解社会矛盾的高度确立办案方向,尤其是征地拆迁、地质灾害责任认定、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等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案件,更是确立了以调解作为结案主要方式的办案原则。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在立案审查阶段就及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将行政争议及时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争议较大、矛盾激烈的案件,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始终将化解矛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调解、和解工作贯穿于行政复议程序的全过程。2012年,共调解解决涉及征地拆迁的行政复议案件8起,有效化解了行政争议,真正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四是强化案卷评查。与年度行政执评议考核相结合,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对从当事人申请到作出复议决定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对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案件结论、办案程序逐项分析评定。同时,对行政执法活动中可能引发纠纷的薄弱关节和程序漏洞提出整改意见,促使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目前,全省各级国土部门行政复议机关思想认识统一,形成了“上下一盘棋”、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将以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目标,努力提高行政复议工作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行政复议法对我市行政复议的影响 篇4

一、行政复议法实施的社会效果

行政复议作为一项与社会联系最密切、最广泛的法律制度之一,在我市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一)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已经成为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寻求行政救济的主要途径。行政复议法律作为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性质的行政救济法律制度具有方便、快捷、不收费等特点。又与行政诉讼制度衔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经过几年来的宣传,社会对行政复议制度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申请行政复议也成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首选的行政救济途径。同时,通过积极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我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取得了社会和老百姓的信任,行政复议案件逐年增多。同时,信访条例的实施也促进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信访条例》出台后,我市在行政机关开展了《信访条例》的培训工作,市信访办在组织培训过程中邀请了市政府法制办的同志对行政复议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讲授,从而为信访工作与行政复议工作的衔接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通过信访转来的行政复议案件越来越多。行政复议已经成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寻求行政救济的主要途径,更是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二)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正逐渐成为促进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主要机制。行政复议是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定程序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层级监督制度,也是政府对其所属部门和下级政府最有效的监督手段,是实现行政领导和保证政令畅通的重要机制。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基本都可以被提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制度已经成为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主要法律途径,也是政府进行层级监督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来,我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纠正了大量违法和不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在行政机关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很多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就与行政复议机构进行沟通,请求帮助对即将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问题给予事先审查,确保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通过几年来的行政复议工作,使我市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有力地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的建设,使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制度逐渐成为促进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主要机制。

(三)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实施对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是以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体系。在社会转型期,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很多事务不完全按照社会法律规则办理,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潜规则的影响,无形中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不利的影响。几年来,我市申请行政复议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通过行政复议解决了大量的涉及经济事务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对行政复议案件的审查,不难发现,现在大部分案件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经济问题有关联。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实施,使具体行政行为处于行政审查的监督之下,打破了社会潜规则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大改善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使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方面都越来越规范。所以说,行政复议制度的实施为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社会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实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高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为社会创建了一个认知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环境,提供了一个对法律事物的是非好坏进行某种价值评判的机会,从而督促社会关注法律并期待法律的改革、进步和完善。每办理一起案件就是办案人和案件双方当事人提高法律意识的一个过程。比如说我市去年受理了一起因知识产权侵权而由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该案件类型新颖,案情复杂,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众多。在本案办理过程中,本案办案人首先从掌握《商标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入手。其次,与申请人进行沟通,对侵权行为上升到法律层面进行剖析并对两个商标的价值进行了比较,使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是一种侵权行为而且必然要受到行政机关的处罚。最后,申请人基于对法律的认识而撤回了行政复议申请,自愿接受行政机关对它的处罚,并表示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一定要知法、守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实施使社会在稳定中得到了发展,使整个社会和谐向上,促进了社会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

二、行政复议法实施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行政复议工作的实践,我们感到,这项法律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着这项法律制度的实施效果。

(一)行政复议法律制度本身还有许多需要变革和完善之处。行政复议作为一项审查制度,其公正、公正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保证行政复议的公正性,应当最大可能避免个人意志的影响。现行的行政复议操作制度在设计上仍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没有必要的保障,有的行政复议机构想受的就受,不想受的就不受,怕麻烦,怕当被告,怕得罪人的思想左右着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二是行政复议决定缺少集体意识的体现,个别区县政府和工作部门不依

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情况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总的看,行政复议制度的实施效果同这个机关行政首长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决心有着必然的联系,使行政复议工作的成效随行政机关首长变更而改变,没有从事务的客观方面反映事务的应然状态。而行政复议制度本身缺少对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相关问题的有实际意义的必要规范,使这一制度的实施严重受到影响,其生命力受到质疑。目前,在越高层的机关行政复议制度实施的越好,越到基层,效果越差。几年来,市政府积极受理、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制度实施的效果很好,但在基层实施的情况差别较大。有的区县领导重视,效果就好,有的领导不重视,效果就差。行政复议制度本身的优势很大,但从各地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行政复议案件总数与行政诉讼案件总数呈“倒置”问题还较为突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也说明行政复议制度本身应当做一下调整。

(二)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仍不适应开展行政复议工作的需要。几年来,我市行政复议机关法制机构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但与加强依法行政步伐和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市一级法制机构建设情况较好,但县、区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的法制机关人员很少,有的区、县政府法制部门只有1-2名法制工作人员,成立不了3人的行政复议合议组,进行调查取证的要求都落实不了,更谈不上正常开展工作了。在一些地方,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有些工作部门没有了以往审批、罚款职能,存在人浮于事的情况,但是对行政复议机构而言,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加强,几乎全部法制机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没有一个很好的组织基础,根本保证不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同时,行政复议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行政复议人员不会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不会制做行政复议法律文书;有的在处理案件时缺少处理复杂问题的政治思维和工作艺术,使案件越办越复杂。个别行政机关将一些干不了其他事项的人员安排在行政复议机构从事这项专业性强,要求很高政治素质的工作,有的行政机关把复议机构当做安排干部中转站,使工作缺泛连续性。法制机构和队伍的不稳定性也使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行政复议配套制度建设的落后阻碍了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实施效果。目前,行政复议配套制度建设还很到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制度比较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对行政行为合理性审查更缺少必要的规定。行政复议中止、终止、受理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些行政复议机关内部工作制度不健全,使行政复议工作很不规范,导致工作开展无章可循,妨碍了复议工作的正常全面开展。

(四)对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宣传不够使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很难全面发挥。一些部门领导及其工作人员对行政复议制度的重要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没有自觉树立起自觉履行职责的意识。有的地方领导观念滞后,认为行政复议案件多了麻烦也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时,由于宣传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作的还不够,导致群众对行政复议制度不了解,多到处上访,而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决问题。

三、对发展行政复议制度的建议

针对目前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和行政复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一)从法律制度上加强行政复议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要对行政复议制度实施在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切实解决如行政复议人为性给行政复议工作带来的制约,要在行政复议立案、行政复议案件的调查、对法律问题的认定和行政复议审批程序等方面设计更有效的保障机制来确保制度实施的效果。我国行政法律制度尚在完善过程中,在创设复议制度时完全解决实施过程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不客观的,在复议工作实践中完善复议制度应当是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经常的、不间断的去做。自行政复议法颁布以来,国务院法制办就曾多次以复函的方式对一些具体问题做出解释,有力地推动了复议法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复议法在制度上有所完善,但与工作实际需要和制度需要的程度还有相当的距离,这种距离已经对复议制度的运行甚至存在构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推动工作发展,应当制定行政复议法实施细则或办法的形式对复议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在内容上要对行政复议制度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规范。目前,一些省部级行政机关已经根据自己复议工作的实践,以提请人大常委会颁布地方性法规或发布规章和文件的形式对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规范。但作为一个程序法律制度,没有国家的统一规定,依然无法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二)从机构和队伍建设上加强行政复议的实施主体。要加强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是区、县(市)级政府的法定职责,区、县(市)级政府一定要依照行政复议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规定,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充实行政复议人员队伍,以推动复议工作快速发展。要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制度,提高行政复议人员待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政复议队伍的稳定,使那些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工作人员走到行政复议工作岗位。要进行行政复议人员的培训,加强交流,开阔视野。

(三)从配套制度建设上加强行政复议的可操作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行政复议法是对行政机关内部实行民主监督,自我纠正错误,保障行政相对人被侵犯的权益获得救济的法律制度,它对办案程序作了统一规范。实践已经证明,办理案件的过程不足以实现法制化,需要我们通过立规立制来保证统一规范的实现。目前不少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工作,其经验、作法和成果可以借鉴。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及错案追究,接受复议申请,审查复议申请,决定立案,法律文书送达,重大案件备案审查,审查案件,调取证据,案件研究,办案期限的遵守,疑难问题、争议问题请示报告,案件的终止和中止,复议决定的确定,案件卷宗的整理,有关情况的统计报告、评议考核的制度,使整个行政复议工作在规范的状态下运行。与此同时,还可建立行政复诡计案卷评审制度等,还可以探索行政复议案件审查方式、决定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并进行改革及完善,以促进和保证高效、公开、公正、公平的处理行政复议案件,把行政复议过程置于社会、群众的监督之下。

上一篇:小学语文创新能力下一篇: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