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视觉艺术(精选10篇)
当代女性视觉艺术 篇1
女性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 在西方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下, 艺术领域出现的一个全新的艺术流派。中国的女性主义直到20世纪80年代“feminism”一词引入以后才出现。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是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并逐步成熟起来的。自90年代起, 中国的女性艺术家们开始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并从女性的角度审视世界, 在实践与自我反省中逐渐使得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具有了独特的人文价值。但是, 中国女性艺术在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盲目追随与忽略中西方差异的不足,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中国女性艺术的反思:
1 中国女性艺术对“女权”的极端表现和过度干涉
“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权运动下的社会产物, 它旨在通过女权主义者的倡导和女权主义理论的影响, 利用女权运动来消除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差异。中国的女权运动与欧美完全不同, “西方女权主义激昂亢奋, 轰轰烈烈, 富含对立仇视情绪;而中国妇女运动却温和舒缓, 心平气和, 柔中带刚, 一派和谐互补气氛。”[1]中国女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 没有“扬弃”的接受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 没有弄清楚东西方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 忽略了中西方女性的不同点。这种盲目的追随与吸收, 使得中国女性艺术在对待女性权利方面走向了极端。
“由于女权主义在界定并影响社会变革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我们可以认为女权主义是彻底的政治运动。”[2]中国女性艺术利用艺术作品反映女权问题, 呼吁女性权力, 是艺术与政治及社会的关系问题。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几乎无一不是为女权主义服务的, 艺术作品被富于极强的政治性, 成了政治运动的工具, 削弱了作为艺术作品本质的审美性。大多数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家从行为及作品内容等各方面都体现了艺术对政治的附庸, 使艺术作品常常走向泛政治化的道路。
从中国传统的“阴阳和而万物生”、“男女阴阳调和”的观念来看, 中国人长期以来把男女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协调互补的关系, 而西方男女之间被视为是斗争的关系。因此, 中国女性艺术家不应站在西方男女斗争关系的立场上试图以艺术形式来捍卫女性权利, 要求“男女平等”, 并倒向为女性争取权利的极端。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和谐, 从儒家提倡的“中和”、“正和”、“冲和”的中庸之道到今天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女性艺术家所追求的“男女平等”很大程度上是女人以男人为楷模的男性价值观的反映, 是一种抹杀男女生理差异的错误认识。这个社会是女性和男性共存的社会, 男女之间不应该是泾渭分明的关系, 女性艺术家不应把自己从社会中孤立出来, 而应该发展自身, 在承认客观差异的基础上发展自我。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权利, 而应该在争取自身权利的同时把握大局, 与男性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相互协作共同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2 中国女性艺术对“女性”的极端认识和过于强调
艺术本身是没有性别的, 艺术家作为一种职业, 也不应该有男女之别, 但是不能否认艺术的创作者有男女性别的差异。女性主义对于性别的论证主要有男女性平等和男女性相异的两个倾向。其实, 从“女性主义艺术”一词的出现到女性主义将自己的艺术与当下的公共艺术及“男性艺术”加以区别, 这无疑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女性应该从生理上正视自己, 承认生理上与男性的差异性。男子天生强悍、女子生而柔美, 这并没有本质上的优劣之分。亚当斯 (J·Addams) 甚至认为:“差异的存在对妇女不是不利条件, 而是有利条件。”[3]女性的母性特征是女性主义争论的另一个热点, 生育并不只是女性的事, 更是整个民族的大事。认为女性是因为生育特性而受到歧视是不正确的, 是一些眼光短浅者的认识。女人很少在社会上抛头露面, 是社会问题, 并不是由于生殖上的问题, 是其家庭、社会背景为其带来的。[4]相反, 女性应该为自己特有的生育特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波伏瓦和费尔斯通都曾认为要想实现性别平等, 女性必须克服生育这一特殊性。但是可以想象, 如果女性不再具有繁衍和生育的能力, 那么“女性”这一词还有何意义, 争论男女相异还是相同又有何意义呢?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 重要的不应该只是强调女性特征或者否认男女差异, 女性主义艺术家应该去关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及其内涵。
在当前种种艺术现象下, 女性艺术不应该以女性特征为存在的依据, 而应该参与到“公共艺术”之中, 使之更快的成熟起来。在把握大局的情况下体现女性的共性, 同时也要关注女性内部种族、阶级、能力等个性差异。目前很多女艺术家打着批判男性对女性身体“凝视”的旗号, 在作品中特意去强调女性性别, 刻意的标榜自己是女人, 以性和身体为创作对象, 使得描绘女性身体几乎成为女性艺术品的界定标准。身体、生殖、性器官等女性特征成为滥用的女性艺术的符号。女性艺术家对性别角色的过分沉溺, 有意无意的满足了男性对女性的赏玩需求, 自觉不自觉的迎合了男性的窥视心态。作为女人, 以女性的视角观察社会, 不自觉的关注自己身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作为一个真正有学术见解的艺术家, 更应该从一个社会人的角度去观察社会、理解社会和反映社会,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表现自身——女人。
3 中国女性艺术对“女人”的狭隘理解和过分关注
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的从属地位是因为女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上更接近自然。[5]的确, “女性的生育功能很自然地使人们联想到土地滋生万物的情形, 于是视女性与地、坤、阴同一属性。”[6]女人更接近自然没有什么不好,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艺术创作的主体, 由人类对大地的情感和大地与女人的联系可以推断, 男人以女人身体为题材并不全是对性欲望的满足。女人确实有比男人更柔美的身材, 更接近于自然的曲线的美。无论是男性艺术家还是女性艺术家, 选择以女人身体为创造对象也是对美的追求的体现。女性主义如果把男艺术家对女人裸体或者半裸体的创作作品全部认为是其对女人窥视心态的满足, 难免有点过于片面。
中国女性主义对“女人”的过分关注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内容上。一些女批评家认为只要是女性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女性主义的, 这种对女权主义的错误引导使得现在有很多女艺术家对艺术题材的选择只集中在裸体或半裸体、生殖、性器官等女性特征方面, 范围十分狭小。只要是女性的作品就一定是体现女性艺术的吗?只要是女性就一定要创作体现女性主义的作品吗?女性作品中的女人和男性作品中的女人到底有多大不同?女性艺术家对女性身体的过分关注使得女性人体的艺术形象已经很难断定是在为自己争取权利还是对男性窥视心态的迎合或是女性自慰意识的流露。除了描绘身体之外, 还有很多女艺术家把目光只集中在花卉等一些具体的事物上, 试图借用这些植物来描述以自己为中心的那种孤独、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体验。为了突现自我的存在, 把自己与社会隔离, 将艺术只锁定在自我的生存范围之内, 这是对艺术的狭隘的理解。女性艺术家应该放眼世界、关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深层次问题, 而不应该局限在女性生活的小圈子里, 使得女性艺术几乎变成自我封闭的自恋艺术。女性艺术应该关注更广的范围, 更深的层次, 才能使女性艺术及其作品具有真正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为中国的女性艺术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使之成为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荒林, 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M].三河:中国文聪出版社, 2001年版.
[2]简弗里德曼, 著, 雷艳红, 译.女权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3]荒林, 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M].三河:中国文聪出版社, 2001年版.
[4]荒林, 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M].三河:中国文聪出版社, 2001年版.
[5]简弗里德曼, 著, 雷艳红, 译.女权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6]荒林, 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M].三河:中国文聪出版社, 2001年版.
现当代女性艺术家作品中的“花” 篇2
人类文明中“女性”与“花”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暧昧关系,“花”是她们传递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媒介。在“花”中她们注入了自己的情爱,进而“花”成为了生命延续、繁衍的象征之物。女性艺术家们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出发映射出作为女性的职责、社会心理、以及生命的反思,并为之寻找源于生命体验的真情实感。
“花”被赋予了无数美好的定义,它是美的化身,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高洁灵魂的写照,花开似青春的绽放,花中有对生命的感悟!本文以艺术家作品中的“花”为切入点,力求梳理有关画花的历史源流,同时探寻艺术家们笔下的“花”之深意。
关键词:世界观 风格迥异 观念 女性艺术 物质性 精神性 意象关联
“花”是艺术家喜欢的主题。古代先贤在文学、画坛、乐坛、戏剧等领域都留下了大量的以花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中国人一向崇尚“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并使艺术作品中的花具备了人格的象征和尊卑的地位。在西方,这种天赐的美丽之物也被赋予了神性或人性,出现在大量的艺术作品中。不同的世界观决定着东西方艺术作品的不同形式,留给了我们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
到了近现代,女性意识萌发,女性艺术以特有的美感和昂扬的姿态在近现代艺术史中取得了一席之地。“花”成为了这些艺术家们关注和表现的主题之一。
人们常说女人如花,女性和花天然的有许多解不开的关系,这也是女性艺术家对花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花”成为了她们传递和表达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媒介,她们在“花”中赋予了自己的情和爱,她们的作品是一曲赞美的颂歌。真可谓是“一花一性情,一花一世界”。
花的形成和进化过程同样有着史诗一般的震撼力量,这些美的形式以及“花”拥有的精神性也让我慨叹。于是我也想借这美丽的事物唱一曲生命的赞歌。
第一章 女性艺术家更钟爱“花”这一题材及其缘由
在艺术创作中,似乎女性艺术家对花有着天然的好感和领悟。女性艺术家以花为题材的作品也有着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特点。这些“花”的作品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风姿韵味。女性艺术家在这一主题中做着自己的实验,表达着自己特有的情感。其中有的着力追寻女性存在踪迹,力图找到特有的话语特点,她们的作品具有前卫的实验性特点。有的在现代性的艺术语境中又向传统回归寻找养分,这样的画面表现出如梦如诗的写意性以及神韵和意境。女性绘画表现出了的风格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小见大,“花”成了女性艺术家表达情愫和观点的心灵载体。女性艺术家钟情于花是因为女性天生和“花”就有剪不断,理还乱因缘关系。
(一)在自然界中,花是植物生殖、繁衍的重要工具,植物的花开花落正体现生命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特点。因此“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生命延续、繁衍、生生不息的象征。这些和女性所担任的性别和社会职能相似,使得女性在对“花”的感触和体验中较之男性更为深刻。因此在女性的绘画作品中,“花”成为了女性艺术家书写个人特有的情感,从而表达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的手段和媒介就显得顺理成章。
(二)客体的花在女性艺术家心理上更容易产生心理共鸣,是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的。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性别歧视和以此导致的女性从属的尴尬的社会地位还不断影响着人类社会和我们的艺术史。而这种社会历史的传统积习也还在对女性形成巨大的束缚,女性的关注角度必然受到影响和限制,这也影响了女性艺术家的绘画题材。这是例如“花”一类的题材受到女性的关注的社会历史原因。
(三)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绘画、戏剧等诸多领域的艺术作品中,以花喻女人成为普遍的现象,例子不胜枚举,这当然也是受到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花”和女人的关系早就对人们构成了根深蒂固的心理暗示和定位。
(四)花朵是被子植物成熟以后的用以繁衍的生殖器官,花的结构外形和女性的生殖器官有很大的相似性,例如植物的子房和女性的子宫外形和功能相似。花的外貌形态多样,花瓣颜色艳丽还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些都与女性的姿容和生理形态相似,由于这些自然的属性,花与女性器官的形态和意义方面的关联在东西方文明中往往是共通的。故此女性艺术家较之男性更倾向于选择花作为艺术表现的母题的现象便更容易理解。是对自己身体的怜爱,对更深入主题的挖掘也显得顺理成章。
第二章 画花的现当代女性艺术家
关于东西方女性艺术家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艺术创作中往往倾向于钟爱和关注“花”这一主题,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前面的一章做了一些说明。但是“花”在东西方女性艺术中的具体形式和表现却因为不同的文化和世界观的影响而有着不同的特点。
西方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呈现出一种更富于战斗性的激烈的姿态,其意图也更倾向于一种激烈的权利抗争性。在这一点上相对来说,东方的女性艺术家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影响,她们的作品也就更具有东方特有的含蓄之美,更倾向于意向化的委婉叙述。
一、乔治亚·奥吉夫
说到画花的女性艺术家,美国的艺术家乔治亚·奥吉夫是不得不提的代表性画家。这位画家的花卉作品带给人们一种新异和奇妙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她总是把一朵自然中极小的花放大到充满整幅画面,相当有视觉冲击力。画家喜欢画鸢尾花和百合花,而且总是把花朵的结构描绘的细致入微,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般。植物学家告诉我们,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但奥吉夫的花卉意义却远不是植物学著作的插图,因为她给予了花更多的精神和观念。有评论家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指出鸢尾花的细部构造影射了女人的性器官,那些花朵是女性潜在的自炫意识的显现,尽管这一看法遭到画家本人的否定,但却得到观众普遍的认同。她的作品极具现代感,表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而她本人也被奉为“女性主义的斗士”。她说她要表现的是“花之精神”,她说:“一朵花是相当小的,没有人真正认真看过一朵花,它是如此之小,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来看它。所以我告诉自已,我要画出我所看到的,这朵花对我的意义”,“城市里大多数人如此忙碌,没有时间真正欣赏一朵花,我要让他们看花,不管他们愿不愿意。”①乔治亚·奥吉夫作为变形花卉的鼻祖,超越了表现的真实而深入到花的本质,象征性、宗教式的运用开阔了花的定式语言。②
二、朱迪·芝加哥
朱迪·芝加哥是另一位西方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她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晚宴》对于女性主义艺术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品由39套餐位、餐具,三张按三角形摆放的长餐桌组成,宴会中的餐盘中描绘的是经过意象化、抽象的、轻微变形的、图像解剖式的女性生殖器官,其主要目的在于运用生动简明的女性特征凸显被遗忘、被轻视的女性的成就。③有趣的是在这些图示解剖的女性器官中可以看出意象性的“花”的姿态。这既因为二者的外形结构相似,也因为社会历史诸种因素使得女性和“花”之间有了密切关系。“花”的意象形象在《晚宴》这一作品里除了意象关联外,似乎可以理解为对女性的赞美和对女性特质的再次强调。朱迪·芝加哥的艺术具有近现代西方女性艺术的典型特点,即激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
三、陈羚羊的《十二月花》
西方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女性主义思潮在90年的中期开始影响我国,新的思潮带来的巨大冲击,艺术家们受到影响,显示出了更强烈的体验和自我表现的意图。一大批女性艺术家创作了与传统迥异的、强调个人感受和观点的艺术作品,于是中国艺术史上出现了一批与传统花卉模式相悖离的,以新的观点和视角表现“花”的一群女性。
其中陈羚羊属于极力展示个人性别意识又极具先锋意义的女性艺术家。她在名为《十二月花》的作品中,以中国传统的含蓄的叙事风格,透过中国传统样式的镜子以女性身体为媒介,表现了她对女性问题的直接选择,完成了“以人喻花”的图示转换。作品以一年十二个月月月开花的诗意中国传统观念,隐喻一年十二个月月月见红的赤裸的女性生理事实,对女性身体“真实”和“美丽”的同时关照,对中国传统与女性相关和女性化形象的使用,都体现的十分有意识和巧妙。④兼具了东方崇尚的意向性含蓄的审美原则和当代女性艺术强调自我认识和解读的观念性和批判性。
四、蔡锦的《美人蕉》
蔡锦的美人蕉以涩重浓烈、粘稠的冷粉红色在莫名的空间里侵蚀、蔓延。蔡锦在“芭蕉”中找到其内心感觉的意向表达形式。不可否认,对于各种难以名状的情结,女性拥有惊人的感受力,于是她们往往倾向于创造一个意向的形式作为外在表达。蔡锦是这样叙述自己《美人蕉》系列的开始的:第一次看到枯叶中的美人蕉,“原来的绿色完全没有了,可眼前枯萎的形和色紧紧抓住了我,那根茎、叶片里仿佛还残存着呼吸,这一瞬间一种无以名状的感触。……开始触动那一笔,一种突如其来的快感,似乎是我早已熟悉的东西,粘稠的颜料像一股灵液在画布上侵蚀、蠕动。”⑤
第三章 女性艺术的独特特性
在艺术史上,女性艺术无论在题材选择、作画风格、叙事手法上,还是在观念情感上都有自己独特地特点。这是由社会历史、社会身份、文化积习、自身特点等众多因素决定的。具体表现如下:
在题材的选择上女性艺术家更多的从身边的事物着眼,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进行描绘,作品多流露出淡定、从容、悠闲的特点。风格上更多地倾向于用抽象、感性的方式相对委婉含蓄的表达内心的观念和思想。她对过去、死亡、时间的流逝,显示出深切的感受和兴趣。⑥在叙事手段上女性艺术家更多的倾向于采取隐喻的方式,例如对花的描绘。而女性艺术家的这些以“花”为题材的作品,从深层意义上来讲可以被认为是对“生命”的由衷赞颂。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关注使得女性艺术家的作品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
第四章 《花之语》作品中的精神暗指和意向追求
一、“花”进化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对我的影响
花儿可以说是以一种最美丽的形式存在的,在生物学领域的一些科学研究中人们发现花正朝着更美丽和芳香的方向而不断进化。花朵那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花香对植物本身和生物圈都有着巨大的意义:花可以分成两种——风媒花和虫媒花,就是分别由风或是昆虫等帮助完成传粉的花。风媒花一般小而轻容易被风力吹散传粉,而虫媒花就是依靠本身的漂亮的色彩或者浓郁的芳香来吸引昆虫帮助其传粉。由此可见花的结构、外形、色彩、气味的进化方向,是为了有利于花粉交换与传播,利用风媒虫媒交换基因。⑦
据考证,原始的花朵并不美丽,没有花萼和花瓣,而显得很丑陋。在洪荒时代,植物以顽强的毅力走出海洋,登上陆地。然而,低下的繁殖能力,却使它们每前进一小步,都要付之以惨重的代价。植物赤裸着的种子,这直接威胁着后代的安全。经过漫长的时光进化,植物进化史中才出现了花朵。花朵的出现,标志着被子植物的诞生。渐渐的,植物学会了开花,果实象被子一样,给予种子完美的保护,被子植物便应运而生。先进的繁殖方式,使他们迅速地占领了地球,最终,为动物和人类创造出了一个适合生存的家园。花朵吸引着昆虫为自己传粉,又用果实保护着种子。这种生殖方式,使有花植物迅速壮大,最终成为与动物和人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伴随着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成长。⑧由此得出结论花朵是植物繁殖延续的核心因素,花朵的不断进化正是为了这一目的,花朵体现了最核心的生命活动。而这美丽的形式和生存职能对我产生了一定的触动,画一组以花为主题的作品的想法由此产生。
二、《花之语》系列作品中的花
(一)《向日葵》
决定画这样一幅作品源于我第一次看到向日葵时的经验,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时甚至被它的美丽吓到了。这花的花盘硕大到超出想象,而仔细观察时会惊讶于一朵巨大的花居然是由无数小花组成的,每一朵小花都在一丝不苟的绽放着生命的活力与诠释着造物主的机巧神功。它们被精心的包裹在金黄的花瓣之中,排列整齐而令人目眩,共同组成让人惊叹的奇观。再向下仔细看去,成百上千的小花下面居然已经快结出相对应的成百上千个丰硕的果实,而其表现出的庄严美感和秩序性与我对人生和生命的印象遥相吻合。“葵”正以令人惊艳和震撼的姿势诉说着生命的真正意义。
现当代艺术对花卉的描绘较之以往越来越多的关注人本身存在的问题,艺术家在努力找寻一种源于生命体验的真情实感。我自己对向日葵形象和精神的思考以及对其形象的意象性转化也伴随了我人生的几个阶段。伴随着为人妻为人母的身份转换——身份、环境、责任的变化,所有这些无形中赋予我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于是向日葵繁复的结构于我更像是对女性丰实生命的意象性承载。在这个层面上,向日葵的精神性超过了它的“物性”。向日葵的形象打破了传统的图式中花经常承载和折射女性的娇美、易损、变化莫测的现象,强烈而突出的精神性从内容与形式上打破了传统视觉化的审美预期,显得庄严而神秘多义。说它女性主义也罢,但正是夸张的表情、变形的想象将女性化的意涵神圣化。
(二)《紫花》
以丝绸和钢针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紫花》,其灵感来源其实是一只巨大的眼睛,它的形式也是一种花的变体形式。眼睛的性状与花相似,都是从一圆心向外绽放。但眼睛的中心也就是瞳孔却似深不见底的黑色深渊。生命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们一些启示,我愿意相信眼睛的结构也是造物主的奇妙构思,想要引导我们深思生命的真相。于是我用丝绸和钢针来形容人生的华丽与伤害。在一遍遍试图把丝绸画的更柔软、流淌,又更冷艳与冷漠的过程中,我感觉这正是生活在我心中的表现和它的本质。生命的本身有诸多华丽的外表和诱惑,如同丝绸一般华丽、冰冷,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人生如同修炼,修炼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抛开表象的诱惑达到灵魂的升华。钢针代表了人生的尖锐与伤害,它一样以华美的形式出现,却更勾勒出人生的无奈。诸多的诱惑和无奈中只有以坚韧的、超脱的、自然的态度来对待才能平淡处之,才能更接近人生、生命本身的意义。瞳孔的浓黑于我是一个渊,或是一个说不清的黑洞,人生的圆满也许正如宇宙最终的结局——归于一点。
关于圆形的深渊这一点认识,我在许多古代纹样以及器形中也得到相似的启示,找到了相似的结构语言。圆形和弧形所组成的常见纹样都具有旋转和吸入的特点,这和我所极力追求的画面语言和结构形式相似。(如左图)许多陶器、青铜器身上的纹样都具有华丽和繁复的美感,而这些纹样的组成因素往往是圆形的漩涡纹或规律的震动纹。在视觉上圆形的漩涡纹往往会让人产生旋转和向内吸入的视错觉,通过图案使人产生这样的错觉其实是当时的工匠和设计者的有意为之,这是出于一种类似宗教的目的。由视错觉产生的旋转和被吸入的幻觉会让人有失真的感觉,宗教正是通过这样感官上的错觉达到致幻的目的,再通过宗教的做法使人达到潜意识的解脱和快乐。由此可见,这种视觉上的有意所为是因着深层次的人生理解和宗教作用的。中国许多古老的图案和器形往往追求“浑圆”和“弧度”的美感,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圆形漩涡纹的这一结构特点和运用。由此也不难理解古代青铜器和陶器上的圆形漩涡纹往往具有宗教性和神秘性的特点的原因。宗教感的圆形旋转涡轮使人沉沦并被吸入,如人生的描摹,最终也会归于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
(三)《漩涡》
绿色的漩涡,在刻画时,我在努力营造一种被深深吸入的感觉,既想追求宗教式的视幻,吸入的错觉,让人从而体会到万物归一的联想,和对宇宙终极问题的思考;同时想要以简单斑驳的色彩和刻画,暗示出漩涡的原型——一系列壳类聚居动物的形态,从而联想到生命的简单形态中暗喻的深刻哲理。
(四)《细胞-向日葵》
依旧以花的形式出现,依旧是富于生命力的向日葵,但它看上去更像是万事万物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世间万物皆由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并且即使进化到今天,依旧以简单的细胞作为基本的构成因素。在这其中,我们似乎无意间触摸到了“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又是一个对生命的巧妙解析。在惊叹于细胞与花在形式上如此雷同的同时,造物主的又一个巧妙的安排和暗示也再一次揭示了生命的某些真相。造物主在生活的万事万物中不断的提醒我们华丽外表和生命主题的关系,最绚烂的形式其实蕴含着生命的沉重本质,如花。
(五)《线性珊瑚》
在这样一幅将复杂形象抽象到最基本的线条、符号和黑白色彩的的作品中,想要强调的主题其实是对女性生命的象征和反思。坚韧而富弹性的线条,正是对女性生命和女性特质的真实写照,一种朴实的、默默地、柔韧而坚强的状态构成炫目,起伏,而富有深意的图示。千百年来,这样的特质成为人文社会的重要构成因素。
花之语,是生命本质的拷问,是简单形象的延展,是对本源问题的追问,思考和解答。作品多是以“圆”的形式出现,这除了因为圆形与我所表现的题材“花”外形相似外,也源于某些人生感悟。圆形不分起点和终点,似乎与人生的过程又有了某种相似性,又含有“圆满”的意义,从这一点上,圆形具有了某种特殊的符号意义。花之语的创作还在进行着追问和思考,而所有的思考和感受在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往往变成感动和赞叹,自然和生命的厚度,往往超出想象和预期,昭示着我的一些想法的渺小和局限。
小结
花之所以成为文学艺术中经久不息的表现主题,归根结底源于其特有的美好物性和精神内涵。而本文偏重从女性艺术的角度分析女性艺术中的花,这样的角度源于作者本人的生活和情感。总结现当代女性艺术的成果有人曾经借用雨果称赞某标志性作家在文坛上的作用时使用的句子来形容女性艺术家对艺术史所做的贡献,称其“创造了新的战栗”。女性艺术家作出的成绩和女性艺术的广阔前景是有目共睹的。但当我们为女性艺术良好的发展前景而欢呼雀跃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意识到,想以女性这一性别身份作为伟大的艺术家写进美术史还是任重而道远的。因此,作为女性要时刻保持独立、清醒的主观意识,站在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的基础上,以特有的叙事方式,更多的参与艺术文化生产建设,最终实现两性和谐的终极目标。
对于以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的历史梳理、发展传承和意向性精神性分析的工作有待继续深入,本文做一梗概,内容不尽详尽。花儿继续芬芳的开放,人们对人生的思考继续深入,无数美好的艺术作品也将不断涌现。
①、② 《花与女——中国女性的花卉图像》孙欣《经典·春事》,中国青年出版社
③、④、⑤ 周青/编译《另类的尖叫——世界女性主义艺术思潮》,九州出版社2005年1月,5-8
⑥ 西蒙·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
新疆当代女性艺术生态考察解析 篇3
女性艺术是在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中产生的当代文化和艺术问题。在本文中考察的女性艺术, 参照当代的文化背景, 它所指称的是从女性自身视角出发, 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女性话语, 表达女性社会化的性意识和基于生物性、生理性的性经验、生存状态与生存体验, 以及女性审视思考自身身份、权利、价值的艺术类型。
二、简介当代女性艺术
随着后现代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 以女性性别、身份、身体、独有的女性观物的经验等观念为内容的新的艺术类型登上舞台。这种新的艺术类型倡导女性发觉自身真正的性别意识, 创造女性视界里的崭新形象与文化意义中的定位。90年代, 女性艺术的创作加入了政治关注, 关注种族、战争等具有全球忧患意识的多元的内容。她们关注权力、关注种族歧视、关注身份、关注和平与发展等, 从性别叙事走向关乎整个世界的多元化叙事。
三、对新疆当代女性艺术生态进行考察和探究
1. 考察新疆的文化环境
在新疆, 女性艺术虽然没有出现持续、运动的艺术群体, 但对女性艺术的关注与尝试表达一直都在进行当中。与新疆其他的艺术形态相比较, 新疆区域的当代女性艺术处于势单力薄的弱势地位, 这与新疆的整体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也因此呈现出女性艺术重要的区域性特征。
“新疆”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若想对新疆当代女性艺术有一个全方位的客观认识, 那么, 除去主要对女性艺术本体的比较分析考察外, 对新疆, 作为一个文化环境, 它所提供的当代艺术——特别是女性艺术——生长的土壤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分析, 则是必要的。
新疆的地理气候风貌多样, 带来了绘画资源上的优势。辽阔的草原, 一望无垠的沙漠, 自然景观成为新疆美术形式资源的宝库。新疆的绘画艺术作品中, 不论国画、油画、版画, 均因取材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特色——新疆风情。在新疆的架上绘画中, 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和大众目光所落之处。艺术家们通过对干旱的土地、严寒的暴风雪等自然环境的描绘, 不仅表现了自然力量之美, 更传达了一种在恶劣自然条件下人的抗争精神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所以, 在新疆艺术家的作品中, 自然界的形象有着劳动人民劳作的痕迹, 相应的, 人物形象也烙印着自然的气质。这种地域特点不仅以绘画的形象反映出来, 更加重要的是, 它塑造了人们粗犷、直爽、热情、执着、缺乏温和、多关注外部自然少内心自省的地域性的性格特征。
经济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地处边陲, 女性生活的质量普遍较低, 大多数作品表现妇女辛苦劳作与照顾家庭, 小部分作品反映女性的情调情怀和生活中的无忧虑状态, 反映女性探求自身精神价值与体验的作品就更在少数了。
新疆自古地处西北、远离中原, 交通不便, 造成了信息传播迟缓, 相应的, 受到中原文明及国内文化前沿信息的影响要少很多, 处于文化边缘。纵观新疆的古代文化艺术与当代文化艺术现状, 都存在着借鉴周边国家与地区文明的痕迹, 比如克孜尔千佛洞造像所具有的犍陀罗艺术的风格。这种相邻国家和区域之间文化上的彼此渲染和影响对新疆艺术在风格、取材、手法、形式资源等方面都产生很大影响。
2. 新疆当代女性艺术本体分析
女性艺术在新疆没有形成相对稳定、持续运动的群体, 没有形成与女性艺术相关的明确主张和发展方向, 整体形态呈现零散分布状。于是, 我选择——在作品 (绘画形式或非绘画形式) 中, 能够表达出一种性别 (或试图超越自身性别的) 立场, 和使用相关女性的形式元素与媒材进行创作的新疆女性艺术家——作为本文分析的对象, 并进行论证。从形式主义的角度对新疆的女性艺术进行分析, 探索整理新疆女性艺术的整体风貌。
A、新疆女性艺术的创作主体是新疆各民族女性艺术家;
B、创作客体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的、地域的审美特征和心理特征。
(1) 绘画
女性艺术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特征, 是指以女性的立场观物与表达, 挖掘自我, 追求心灵价值的真实, 形式元素的选取与媒材图式的组合能够传达出女性绘画语言的柔韧和别致, 是性别心理和身份的印照。新疆当代女性艺术家与国内其他女性绘画的作品进行形式本体的分析, 从题材、观念、媒介符号、手法、结构入手, 寻找艺术语言上存在的优势与劣势, 总结出区域文化观念在女性绘画作品中的释放是无法避免的, 也是形成具有新疆区域特色的女性绘画的必然源头。
A.题材
卓然木·亚森:卓然木的架上作品选取题材多得自于两个途径——风景与民俗。这与她本人的身份密切相连。卓然木是维吾尔族, 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对本民族根深蒂固的情感。在她的艺术创作中, 选取本民族的生活片段则是一种必然。在她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卓然木以她的自身民族身份驾轻就熟的运用维吾尔族民俗生活的每一个段落来阐释她朴素的艺术观。那些动人的艺术形象包含着卓然木对生活原型的热爱与赞美。卓然木在日本的留学经历也折射在她的创作当中。在题材的选取上, 她仍然关注的是日本的民俗生活, 在这背后, 我们看到的是卓然木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探求精神。风景题材在卓然木的画面中几乎是带着历史的厚重感, 呈现在画布上的。
褚晓莉:褚晓莉是一位青年女国画家, 擅长工笔人物。在她的艺术作品中, 按题材可以分为两类:都市女性题材、歌舞风情题材。 (1) 都市女性题材都市女性题材在近年当代女性艺术中成为一种普遍选择, 这种普遍说明了都市女性生活已经逐渐类型化——优雅的、闲适的、无聊的、虚无的、隐私的、安定的。褚晓莉选择这类题材时, 她认为可以更加接近艺术家的本质, 将眼界保持在一种自然状态, 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性别体验。从生活中凝炼出一个瞬间, 一种无法言说的精神状态, 这是生活与艺术的交集, 是作为女性自身情绪和感受释放的通道。 (2) 歌舞风情题材抽取这种题材应合了褚晓莉对民族文化在形式美感方面的价值肯定。在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里淘取固有的形式元素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是一条捷径。
通过分析, 我们看到, 新疆女性艺术深受区域文化语境的影响, 新疆独特的社会特征与多元文化形态带来的影响已经内在于女性艺术之中, 它决定了新疆女性艺术在反映内容上的指向性, 新疆女性艺术关注世界、关注生活与新疆的区域民族文化形成牢固的纽带, 充分的表达了对民族文化的自省, 但也受此局限, 忽略了对女性自身文化艺术定位的建立。新疆的女性绘画在题材的选取上普遍将目光投注在周围的客观世界, 凝视他者多于凝视自身, 这多少与取他者之长弥补自身不足的心理相关。受区域民族文化的深度影响, 关注民俗生活形态, 对自身性别身份方面的体验少有记录和表达, 个别的女性画家取材关注自身的精神状态, 例如孙葛、阿米娜·伊里亚斯和薛瑛, 孙葛的绘画取材偏好精神关注的宏大主题。后两者各自偏好自画像, 在阿米娜的自画像《面具》中, 可以看到她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不满所引发出的在精神上怀疑自我。薛瑛也常画自画像, 但表露的心理则更加细腻晦暗, 不似阿米娜那般直接, 但能够传达出一种模糊的精神上的游移与不安。如她们, 在精神向度上深刻关注女性自身的取材在新疆女性艺术绘画里不是普遍的, 是少见的。
B.观念
孙葛:孙葛的油画作品使人无法想象这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 阴冷沉重。我将她归位于抽象表现主义的行列。在孙葛的作品中, 弥漫着后工业时代的冰冷气息, 象一场人类精神劫难的世纪梦魇。作品《被割断的延续》仿佛巨大的仓库, 文明的碎片堆积如麻, 在黑暗中闪烁出金属的光泽。那些断裂破败的思想, 彼此倾轧。人类背负文化的痈疾躺在病床上呻唤不止, 疼痛与失去的记忆扣之则响。文明的进程也带来秩序的破坏和无法修复, 究竟如何选择进退与取舍?面对这个困惑, 艺术家在此提出了诘问。在《记忆空间·黑色框架》这幅作品里, 孙葛构筑了一个幽暗的空间, 冰冷生硬的钢管、接近玻璃材质的反光, 这是梦境里才有的黝黑和无法判断的时间。是内心焦虑折射出的镜像。在记忆里, 它来自我们的末路, 不知去往何处。孙葛凭借自身的体验, 带领观者一起战栗, 一起不知所措。《风·蚀对语》中, 抽象的形态借助具象可辨的笔触痕迹, 述说了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关系, 蚀痕与风映证了彼此的存在, 这是一个辨证的主题, 孙葛以她的绘画语言引观者生发哲思……孙葛的艺术创作在观念上注重精神的抽象表达, 给观者独特的经验共享, 远离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刻画, 负有文人的责任感, 对时代精神危机和终极价值进行思辩探索。语言模式超越了性别。是新疆艺术家中运用抽象语言传达观念、表现精神层面的思考, 最为完整准确的女艺术家。
张爱红:张爱红的作品喜欢取材佛教故事, 在她的画面中, 佛教的教义被现代艺术家重新予以阐释, 对宗教的思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因为, 在当今的生活中, 宗教的力量逐渐弱化。张爱红所选取的佛教壁画题材更准确的应当被定义为历史文化的演说者。
王少平:王少平是新疆女性艺术家中少有的水墨画家。在她的作品中, 以意象近乎抽象的形态构成, 形象的不确定是作品表达的主要方向。“面孔”的概念在若有若无中呈现, 将明又未明, 依稀有又仿似依稀无。作品的意图在有无之间转换、闪烁, 使观者的思维在含混、暧昧的边界游移不定, 好象一场梦幻的游历。这是艺术家预谋的游戏, 它在生活之外戏谑生活。
通过以上的分析, 新疆女性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所传达的观念多是思辩或大众体验 (民生民态) , 叙事观念侧重于宏大, 但也表现为性别身份的观念淡薄, 不与中国整体女性艺术发展同步的原因在于, 信息传播的缓慢、对主流文化的靠近淡漠、女性意识形态上的弱化、民族多元文化的特性既滋养又牵制, 民俗风情影响了女性绘画观念在思维的广度上的展开。对女性艺术文化的核心理解不够, 所以参与进入的程度受限, 观念表现的层面处于浅层, 在艺术形态中女性发于自身的探索显露不明。
C.符号媒介
褚晓莉:褚晓莉的国画创作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媒介, 在艺术创作中, 褚晓莉也格外注重绘画媒材的研究与尝试, 将岩彩引入工笔人物的创作中, 探索不同媒介共存互辅的技法, 获得很好的效果。
孙葛:在孙葛的作品中, 金属质感与钢管成为她独有的符号, 象征着某种文明的负面与精神的颓暗, 金属的质感成为文化厚重的代言。她在符号的原始特征与文明的疑问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成功的将绘画元素转变为艺术语言内部的符号。
张爱红:宗教故事在文化历史上始终被喻为经典。张爱红的绘画作品, 义无返顾的选择了佛教图像中佛陀与飞天的形象来承载历史文化的涵义。
张平:张平的油画作品《化妆》, 在这四个不同的化妆姿态中, 有一样道具是解读《化妆》的密钥——镜子。这是一个当代的青年女性形象, 是处在无聊之中的一种打发消遣时间的状态。镜子在生活中的功能是反射成像, 在现世观念中, “镜中月, 水中花”都在指称无法获得的虚假。《化妆》中的镜子成为反映虚假的符号, 包括镜中成像。它承担了双重含义:镜像是画中女孩内心的折射;镜中人与画中人孰真孰假?这是艺术家出自个人角度对日常生活阐发的思考。她所选择的符号也是女性生活经验中熟悉的部分。
分析之后, 我们看到新疆女性艺术家在媒介的使用上趋于传统, 选择单一、保守, 更多的是取自民族文化当中, 例如龟兹文化中的形象元素, 这种选取是区域文化的影响潜在于艺术家内心的典型, 是新疆女性艺术中符号使用的独有特征, 但也暴露出无法避免的问题, 那就是符号的重复, 不仅仅在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当中重复, 也在不同艺术家之间重复, 更甚者, 在不同的艺术种类中重复, 例如:架上艺术常见民族纹样和动物的符号, 在装置作品中也时常拿来使用;在艺术家的作品里, 千佛洞中造像与飞天的元素更是经常出现, 这说明区域文化的语境, 影响了艺术家对女性艺术符号的更新和深度挖掘, 这就造成了在符号的运用上的有限, 发掘自身优势资源远远不够, 思考探索的精华甚少。女性艺术的特征不明显, 类型也不典型。
D.结构
胡西丹:画面构成多为三角形传统构图, 色彩结构与形象布局稳定。在画面内部, 属封闭式的结构。
卓然木·亚森、褚晓莉:构图均衡, 形象完整, 服从秩序, 同样属于封闭式的结构。
新疆的女性绘画的内部结构大部分属于封闭式, 仍体现为传统绘画的特征, 追求平衡、典雅和秩序, 追求平面化、装饰化的构图效果, 形象造型完整单一, 观物视角采用传统陈旧的角度, 赋予作品中形象以沉闷的气质。对结构的探索陈腐被动, 对形式语言和内容表现之间的关系处理简单, 审美经验的传达走在重复的路上。这与新疆女性自我固守的心理习惯、同外界交流互动程度低有很大关系, 这是由于处在文化的边缘, 抱守民族特色成为一定程度上的禁锢, 而对形式的探索和把握尤显被动。
(2) 装置
装置艺术不以审美为目的, 其根本在于文化观念的传递和表释。它借用空间, 引导观众进入艺术家拟造的语境中寻求某种象征或隐喻的意义。故, 日常体验是观众阅读装置作品涵义的基础, 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寻找作品中艺术家要传达信息所使用的符号与媒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观念性是装置艺术的生命所在。当代女性装置艺术反映的则是与女性相关的日常经验和独特的性别视角。基于此点, 对新疆当代女性装置艺术的语言、观念的传递进行材料、符号、叙事性三方面的考察。
A、材料的选择与表达
在装置艺术中, 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艺术家在装置作品中传达的观念的准确性。装置艺术惯常选择搬用现成品与废弃品, 这种创作手法最早源自达达主义的杜尚。装置艺术发展到今天, 现成品与废弃品已经成为装置艺术的重要概念和创作手法。选择现成品设计装置需要注意它所负载的基本文化概念和和约定俗成的含义。选择废弃品则必须注意废弃品曾经的使用功能。在装置艺术作品中, 材料的安装、放置、排列与组合不容忽视, 它是作品构建观念的方式与途径。
张平:《包袱》 (行为装置)
作品完成于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在展览现场, 张平将布置展场剩余的各种废弃物品 (包装盒、纸、安装图等) 聚集在一块儿所有参加展览的艺术家签名的摊开的黄布上, 并对其进行包裹捆扎。当一个完整的份量沉甸甸的黄色的包袱成形后, 作品完成, 建构这件作品的所有观念、内涵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女性艺术展的结晶。它以张平看待女性艺术的个人视角, 将展览的主题——反映女性艺术的思想、主张、主义、女性生存的体验、解释世界的方式以及女性自身的性别经验, 与策划筹备这次展览所历经的过程等诸多无形的东西, 通过对与展览主题相关的物品的捆扎, 转换为有形的物质形态。“包袱”作为作品的核心, 它表达了三重涵义:1、当代女性艺术在意识形态方面所呈现的物化象征;2、新疆当代女性艺术探索的成果体现;3、“包袱”的沉重, 暗示了女性艺术家面对女性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的焦虑和思索。
客观而言, 新疆女性艺术家在材料的选取与支配上显得粗糙与不大到位。影响了观念的传达。这主要是因为装置艺术在新疆位处弱势, 新疆女性对装置艺术这种形式仍感陌生, 对观念的表达与建构还处在初期的关注作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上。在女性特有的观物体验方面的传达还无法兼顾。
B、符号的表意功能
每一个艺术形象, 都可以说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符号或符号体系。为了理解艺术作品, 必须理解艺术形象;而为了理解艺术形象, 又必须理解构成艺术品形象的艺术符号。
田宝珍:《左右为难》 (行为装置)
作品参加了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在展场的一边的凸出的墙体台面上, 放置着一只鸟笼, 鸟笼的上方悬垂下一条红色的绸带, 鸟笼的下方, 排列整齐的向前延伸出一片物障, 它们是由切割后折叠翻起的白纸拼置而成, 俨然一幅巨大的平面构成。白纸的空白处安放着两只行进中的红色高跟鞋, 艺术家本人行走其上, 每一步的迈出都要避开白纸折叠翻起后裸露出的地面。在这件作品中, “鸟笼”在约定俗成的文化环境里很早就被赋予了“禁锢”的意味, 沿用至今。娇艳的红色高跟鞋, 不言而喻, 是女性的性别与美好的所指。地板上拼铺的白纸, 折叠翻起的部分呈三角形, 边缘清晰, 传递给观者尖锐、锋利的心理感受, 是危险与伤害的符号象征。整件作品, 因为符号的表意清晰, 在寓意象征的层面上运用比较准确, 使解读非常顺利, 不易产生任何无关于作品的歧义, 观念的阐释到位:女性要求摆脱禁锢, 追求性别意识的觉醒与独立, 要求女性话语权。阻碍的樊篱重重, 获得自由之路自古艰辛。女性应当做一种怎样的取舍呢?
新疆女性装置艺术作品在符号的运用上比较清晰, 但文化内涵浅淡, 不经回味。有时或还晦涩。这与新疆地区整体文化环境的陈旧有关, 信息的更新迟缓, 无法做到创新思路的拓展。
C、装置的叙事性
孙葛:《未完成的文本》 (装置)
参加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孙葛的作品布置在展场的楼梯旁。孙葛选择了中国近代女性解放运动中的老照片和书籍、文献通过并置构建了一个历史的语境。题目中的“文本”是后现代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意指研究的对象、课题具有内涵不固定、可以被反复解读的特征, 并且在不断的解读过程中, 衍生出新的文本, 文本与文本之间可以彼此编织。这是一个循环持续的观念研究游戏, 在孙葛设计的语境中, 这个“文本”即指:女性艺术所走的历程, 并且今天, 我们依然在这个历程的行进当中, 这便是未完成的含义。在这个作品中, 叙事感强烈, 语意完整顺畅, 作品所提供的形象阅读的逻辑合理。在这件作品中, 孙葛体现出女性特有的回顾情怀。
张云:《孵》, 参加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在展场的角落里, 一场“孵化”正在几个玩偶间同时进行, 洋娃娃、玩具狗、玩具布偶马、布偶考拉。玩偶所放置的地板上堆积出一小滩碎屑, 一只鸡蛋安详的卧在其间。蛋与玩偶之间看似有概念上的合理却又在逻辑上成悖, 叫观者不由怀疑。这是荒诞的, 玩笑的, 而孵化的行为有是必然的。“孵化”所代表的普遍的合理性在一笑之间被肢解。
遗憾地说, 新疆女性装置艺术作品在叙事性的处理上和语境的设计上经验不足, 容易滑向语焉不详, 比如《孵》。在这方面, 新疆的文化资源所给予的支持尤显不足, 但在符号使用上体现出女性基本特点。内地的女性装置艺术作品在这方面可供学习。
(3) 对女性艺术中的影像、行为艺术在新疆的状况做介绍并分析。
韩丽:《手》 (摄影) 参加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韩丽在这件作品中设计了手作为意图的承载与阐释者的形象。这是文化意义层面的手, 每一张图片上, 手的姿态、手势都不同, 每只手都有一只不同的手指被白色的纱布包扎。每个手势原本所表达的通用的语意在手指包扎之后被中断、破坏, 变得含糊不清。在图片的对面, 是手的底片, 手的社会文化属性消失, 显露出它的生物属性, 耐人寻味。韩丽表现出女性对身体的文化属性的关注。
应该说, 新疆的女性影像艺术在作品的创作量方面非常少, 对这种媒介还不能完全把握, 所以在使用影像语言时不免是个生手。观念的传递便有了障碍。无法象崔岫闻她们, 那些佼佼者, 运用影像诉诸更多的经验与对时代的记录、思考。新疆当代女性雕塑艺术几乎乏善可陈, 缺少介入的能力。而行为表演也是凤毛麟角, 并且是与装置结合, 单独表演行为的作品几乎为零。这与新疆女性艺术家对这种艺术类型的把握能力有关, 也是土壤贫瘠、营养缺乏导致的结果。
结语
综上所述, 可以看到, 女性艺术在新疆的当代艺术格局中已经起步, 假如, 将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比喻为少年阶段, 那么, 新疆的女性艺术形态则还处在童年期。得到这个结论并不容易, 主要根据以下几点分析获得:
1.新疆女性艺术还不够类型化
新疆女性艺术还不够类型化, 在发展阶段上接近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发展的初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女性艺术创作呈现零散分布的局面, 没有共同互通的平台供之交流。没有形成流动的、持续的艺术团体, 没有建立明确的女性艺术主张。女性艺术创作没有形成互通的局面, 与中国其他区域的女性艺术创作缺乏互动交流, 在观念的表达上触角短浅、缺乏力度, 作品的语言沉闷单调, 视角重复, 对外在的生活之美表达充分, 但对女性自身内在的体验与精神价值的追求和批判鲜少, 新疆女性艺术基本只是呈现出了性别, 而性别背后的广大的内涵则被忽视。
2.缺乏理论批评的支持与引导, 基本属于各自摸索。
在理论支持方面, 女性艺术没有获得引导与符合新疆区域特点的参照和批评, 缺乏理论关注与扶持。这使得新疆的女性艺术的起步和发展方向不乏茫然。
3. 整体文化环境陈旧
整体文化环境的陈旧、更新缓慢阻碍了新疆女性艺术绽放异彩。新疆的文化背景中可选取的资源丰富多样, 既能够为女性艺术的创作提供更多元素, 同时也因此为女性艺术带来了局限。并且由于经济不发达, 信息传播又滞缓, 艺术文化的土壤所能给予当代艺术发展必需的营养匮乏。众所周知, 对传统艺术的靠近当是反叛的前提, 学习和挖掘传统艺术的精髓是为了超越而不是一味滞留。艺术形态的向前推进和发展才能使艺术本身充满活力。现代艺术、当代艺术还没有成为新疆整体文化艺术的主流, 失却这个依靠, 新疆女性艺术的发展不容乐观。女性艺术在新疆继续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主要依靠文化环境的更新, 艺术意识形态的转变, 和对艺术形式需要不断创新这一本质的理解和上升。
参考文献
[1]葛内塞尔达·波洛克, 《女性主义对艺术史的介入》[DB/OL], www.cnki.net.
[2]葛内塞尔达·波洛克, 《观点、声音和权利:女性主义艺术史和马克思主义》[DB/OL], www.cnki.net.
[3]高名潞等, 《中国当代美术史》[M] (1985-1986)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4]罗丽, 《什么是女性主义》[DB/OL], www.cnki.net.
[5]廖文韩晶, 《女性艺术:当代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女性艺术》[DB/OL], www.xinhuanet.com.
当代女性的社会处境 篇4
隐藏在豫让誓言后的男女两性的不对称关系表现如下:首先,排序的差异性。在排序中男性享有当然的优先权,才子佳人、英雄美女,无不把男性置于女性之前,用符号化的方式来表征、灌输、强调男性优先的社会规范。所以,“士”永远都站在“女”的前面,高大、伟岸,而“女”永远都躲在“士”的背后,苍白、模糊。在英语的语境里,人就是男人,女人是人以外的其他物种,女性的地位就更低了。
其次,核心资源的差异性。男性的核心资源是生命,是与他自身构成了和谐统一的他的整体,所以士为知己者死是有价值的行为。而女性的核心资源只是一副美丽的躯壳,甚至简化为一张精致的脸,女性的整体被肢解、异化了。
第三,重要他人的差异性。男性的重要他人是“知己者”,而女性的重要他人则是“悦己者”,知己意味着相互的欣赏,“知己者”与他所知的人的关系是对称的、平等的,而“悦己”则是单方面的欣赏,“悦己者”高高在上,被悦者卑躬屈膝,成为一种客体而丧失了主体性地位。
两性的不对称关系具有跨文化的特征。父权制之前的母系氏族或许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就算人类的发展的确经历了这一女性的“黄金时期”,也没有证据表明女性作为一个整体获得了统治权。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状态可以部分地说明人类早期的状况:当人类的近亲——恒河猴——的世系继替在按照母系来安排的同时,雄猴仍然是实际上的统治者。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后,女性进一步下降到物的位置。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反映的,也正是女性的这种处境: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到了当代,经由多次的女性解放运动,女性作为他者的命运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一、作为女性的饰品及作为饰品的女性
饰品是被异化得最严重的一种物品。因为,如果说饰品是保值的一种手段,就解释不了在广泛分布的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时间段和物理空间中为什么饰品仍然大肆流行。另外,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要把重要的财富放在显眼的地方,既容易损毁也容易招惹盗贼,不符合财不露富的行为准则。如果说饰品仅仅是一种修饰的工具,使用玻璃、铜甚至石头等简单的材质就可以做成很漂亮的饰品了,无法解释为什么饰品的原材料必须要使用贵重的材质才有品位。特别要说一说玻璃在中国的发展史,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玻璃,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的剑格上就镶嵌了玻璃,但由于炼制技术的落后,玻璃从春秋一直到清末都是昂贵的奢侈品,所以许多达官贵人的首饰采用了玻璃作为材质,自从玻璃的炼制技术得到极大的改进,玻璃的炼制变得容易,玻璃就失去了贵重的特征,逐渐从制作饰品的原材料中被剔除了。可见,保值与装饰仅仅是首饰表象上的功能,首饰之所以会被普遍使用,是因为饰品还具有一个社会功能——也是饰品的核心功能——炫耀。那么,是谁在炫耀,炫耀什么?
绝大多数的饰品都是女性在佩戴,但女性并不是饰品的首位炫耀者,原因很简单,女性不是饰品的真正购买人,饰品的真正购买人是男性。对男性而言,财富是度量社会地位以及能力的指标,特别在经济收入取代了出身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然而男性本人却不能使用把自己的财富展示给他人看这样一种简单方式来炫耀,这会有被指责为浅薄的危险。最好的方式是使用一个工具来炫耀,所以,男性的饰品必须具有工具性功能,比如手表,本身就是计时的工具。或者,必须有一个工具作为载体,比如越王勾践的宝剑。当然,与其他物品相比,一个花枝招展的女性是最好的炫耀工具。所以,女性就是男性的饰品陈列柜台,或者,女性本身就是男性的饰品。
而女性为什么会允许男性把自己作为炫耀工具或炫耀品?很简单,女性也需要用饰品来炫耀,所以,两性达成了默契,饰品就更多地出现在女性身上。与男性不同,男性通过饰品来炫耀的是财富、地位、睿智,而女性炫耀的是身体,女性的炫耀是以性为指向的。从男性饰品与女性饰品的区别就可以看出这种差异。首先,男性的饰品必须具有工具性功能,这一点上面提到过。美之于男性,就像财富之于女性,是应该被隐藏的。而女性饰品如项链、戒指、手镯,则直白地表达了为修饰而修饰的功能。其次,男性饰品的佩戴位置与女性饰品的佩戴位置也不一样。男性的饰品通常都佩戴在与身体不直接接触的位置,如领带夹,如果与身体相接触则尽量隐蔽,如躲在袖子下面的手表,或干脆就不佩戴,如打火机。而女性饰品通常都直接佩戴在身体上,甚至有些饰品与身体融为一体,比如耳环,对肉体起到夸大、强调的作用。
此外,男性还有另外一类饰品:一系列展现亚越轨行为的道具。比如,一支正在燃烧的烟卷。莫里斯认为,吸烟是对吸乳汁的模拟,是人们在日益冰冷的社会环境中用以满足触摸需求的替代品。但是,这种解释无法说明为什么绝大多数的烟民都是男性。从一个女性的立场,我认为吸烟有以下功能:联合内群体、炫耀实力及智慧。烟卷是男性之间的一种最恰当的交流媒介,当一支带着某个男性的体温的烟卷传递到另一个男性的手上,同时传递的还有这样一些信息:我们有某种共同性,我们是自己人。烟卷便于携带,成本低廉,吸一支烟卷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微乎其微,使用烟卷的程序也非常简单,并且吸烟以后唤起的满足感很容易消解,换句话说,烟永远都不会抽饱,烟卷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使它逐渐被选择出来成为促进男性内群体团结的秘密武器。而在女性内部,基本上不存在这样的沟通媒介,这也许是女性普遍地缺乏一种群体意识和群体责任感的原因之一。烟卷同时还可以塑造一种虚假的理想形象,一个眯着眼睛吸烟的男性是一个正在思考的符号。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一个会思考的人是一个可以把握自己命运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当然,不是每一个男性都拥有烟卷赋予的这些特征,绝大多数的男性吸烟是一种表演的行为,起到修饰和夸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要把烟卷归为饰品的原因。开始学吸烟的年龄一般都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为何绝大多数男性选择在这样一个年龄段学吸烟呢?因为他们渴望像一个男人,为什么他们渴望像一个男人呢?因为他们不是。如果他们已经拥有了社会所确认的那些男性的特质,他们就用不着通过烟卷来表演使自己看起来像一个男人,所以烟卷只是他们的装饰品和表演道具。然而,一旦他们被打上男人的标签,他们的行为就会得到塑造,他们就会逐渐变得“像一个男人”。换言之,男性的特质是后天学会的。
有些女性也吸烟,她们的吸烟行为也是一种表演,但表演的目的是保护自己。女性吸烟有一种虚张声势的感觉,给他人传递的信号是:看,我像一个男性一样有力量,所以,别想欺负我。通过披上男性的外衣来威吓潜在的侵犯者,烟卷是女性的保护色。所以,同是表演,男性用烟卷来强调力量和优越性,烟卷是他的饰品,而女性用烟卷来展示她和男性的相似性,烟卷不是她的饰品,是她的武器。归根结底,女性的饰品只能以性为指向。
问题是,为什么女性要炫耀身体?为什么女性要用外表美来取悦男性而男性不用这么做?显然,炫耀身体的倾向不是女性的生物学特征。从物种的生理特点来看,女性承担更沉重的性行为后果,因为女性会经历怀孕的阶段而男性不会。相对男性而言,性对女性更像一种负担,她有什么必要采用炫耀身体的方式来让自己陷入困境?或者,她炫耀自己身体的动力怎么可能会超过男性?与其他物种的类比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种中,雌雄个体外表有明显差异的动物基本上都是雄性的外表更华丽,更能吸引异性的目光(看一看公鸡与母鸡的外表),有些雄性的外表华丽得甚至过了头。对于这一现象,罗纳德·费希尔提出失控选择模式,阿莫兹·扎哈维则提出累赘原理。虽然两者的观点不一样,但都承认同一个前提:是雄性在用外表美来取悦雌性。到了人这一物种这儿,规则完全被颠覆,显然起作用的不再是生物学机制,而是另外一套机制——文化。即女性炫耀身体的行为是由女性的全部社会处境决定的。
二、商品和工具
女性的社会处境是什么样的?实际上,用两个简单的词就可以概括:商品和工具。
商品是女性作为物的核心属性,最直接的例证是婚姻制度。在绝大多数的社会中,女性的自由度依其婚姻状态做了严格的区分。未婚女性被允许自由恋爱(中国的自由恋爱在宋朝消失,因为遭到了程朱理学的压制,当然,对中国女性而言,这是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时代),但不允许有婚前性行为;已婚妇女的通奸行为会遭到严厉的处罚,但婚外性行为在道德上比婚前性行为获得更大的宽容。为何未婚女性与已婚女性的控制制度如此不同?是因为婚姻制度在本源上是贸易制度。彩礼是贸易的筹码,婚书则是贸易的凭证。未婚女性是待售的商品,对于待售的商品,最尴尬的处境是,如果把它摆放在顾客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折旧的速度会加快。但如果把商品摆放在库房里,折旧率是下降了,但又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同样也卖不到好价钱。所以,允许未婚女性自由恋爱的原因是,可以通过自由恋爱来扩大市场,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在使用价值没有得到提高的情况下提高商品的市场价格,避免“邻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婚前性行为使商品有了瑕疵,是自降身价的行为,所以坚决予以杜绝。已婚妇女是已经完成交易的商品,使用的过程中有一些瑕疵是可以接受的,从而婚外性行为比婚前性行为获得更多的宽容。但是,另一方面,通奸是对财产所有权的一种破坏,俗称偷人,偷人和偷具体的物品一样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所以必然遭到严厉的惩罚。
对于商品的生产者来说,最可怕的噩梦就是滞销和退货,为了防止这种严重的后果发生,生产者采取的对策是:根据购买者(而非消费者)的偏好来生产。实际上就是预先确定商品投放的市场和目标购买者群体。在青年男子地位很低的时代,购买者和消费者是分离的,购买者是青年男子的父母,消费者是青年男子自己,购买者就会希望购买到的商品符合自己的意愿而不是自己儿子的意愿,因此孝顺听话是首要的品质,在七出——可以离婚的七大理由——中,第一条就是不顺父母。当青年男子的地位提高后,购买者与消费者统一了,但还存在两种情况。如果商品的目标购买者群体是穷人,商品就被定位为日用品,因为日用品是他们必须要购买的,将来可能进入这种市场的女性就按照日用品的特征来塑造:朴实、耐用。如果商品的目标消费群体是高收入者,商品就被定位为奢侈品,因为这个群体最愿意花费高价购买的商品是奢侈品,将来可能进入这种市场的女性就按照奢侈品的特征来塑造:华丽、昂贵。但是,购买者的偏好是个很难一概而论的东西。一方面,不同购买者根据文化、民族、阶层的不同偏好也有不同;另一方面,就算是同一个购买者,也会随着年龄、生活经历等等的变化而发生偏好的变化,审美疲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就要求女性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适应性。具体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所以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作为商品的女性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性工作者,她们的业务被称为卖淫,明确地表达了她们的商品性质。家庭主妇也是商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许多家庭主妇与娼妓的区别仅仅在于出售方式的差异,即批发和零售的区别。
未婚女性是待售商品,她的效用主要在交易以后发生,即结婚后发生。已婚女性则转变为工具。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已婚女性具有不同的工具性性质,上层社会的女性是奢侈品,底层的女性变成了日用品,而中产阶级的女性则兼有奢侈品与日用品的功能。具体来说,上层社会的女性是宠物和花瓶,下层社会的女性是抹布和奴仆,中产阶级的妇女既是宠物和花瓶,也是抹布和奴仆。为什么女性的功能由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是基于如下事实:家庭一旦有雇佣他人来处理家庭内部杂役的经济实力,主妇就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这同时意味着她变得更加“无用”,实用性功能弱化的同时,另一种功能——炫耀性功能就会扩大其效用予以弥补。
当然,无论是奢侈品还是日用品,都不可能摆脱物的位置。宠物和花瓶的位置并不比抹布和奴仆的位置来得高,因为美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保持美丽也是。看一看中国传统女性畸形的“三寸金莲”便不言自明。所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是何其残酷的景象。现代女性同样没有逃脱美丽的陷阱,甚至变本加厉。美国的心理学者阿洛伊等人指出,在临床人群样本中,至少90%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是女性。这就是为了追求苗条身材所导致的恶果。为何美丽及保持美丽如此困难?原因在于,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老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曹雪芹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而刘希夷则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都是同样的含义。
不是每个男性都有炫耀的实力,对于生活颇为艰辛的男性而言,把女性作为装饰品似乎太过昂贵。根据他们的需求而“生产”的女性就具有更多日用品的特征。这些生活在底层的女性,由于具有更多的实用性,地位是否反而会得到提高呢?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底层的资源贫乏,对资源的竞争更激烈,弱者的命运就更悲惨。证据有二,一是贫困家庭是家庭暴力的高发区(当然受害者往往是女性),二是与其他群体相比,底层女性具有更高的自杀易感性。
三、女人是老虎及其他后果
除了充当男性世界的工具以外,女性还是男性世界的敌人。在西方,夏娃、潘多拉、美狄亚成为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们是灾难,是女巫,是诱惑者。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类似的命题,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佛教与儒教的混合体。佛教经典《大般涅经》里说:“女人大魔王,能食一切人。”孔子则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佛教与儒家都把女性摆在敌对的位置上,这就涉及如下的问题:如果女性仅仅是一件工具,一个物品,怎么可能会让男性惧怕,怎么有资格成为男性的敌人?
答案实际上就在女性的社会处境中,就因为女性被放置在物的位置上,女性注定不能因为是她自己而获得自我的实现。必须依靠男性,把男性看作工具,女性才能具体地实现她的空洞的权利。也就是说,在女性的世界里,女性也因为自己的处境被迫把男性看作他者与工具。女性首先是猎物,但也是猎人。
哪一些女性会取得成功呢?当然是投男性所好的女性。这种女性的首要特征是有一副美丽的外表,豫让所说的“女为悦己者容”也就是这个意思。问题是,美丽的标准是什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燕瘦环肥,不一样的外貌,却都得到了万千宠爱。所以,男性以他人的喜好确定了一个参照系,别人喜欢的就是我喜欢的,别人欣赏的就是我欣赏的,于是男性掉进了自己设计的怪圈:他只追逐别的男性追逐的目标,只要其他竞争者没有退出战场,他就全力以赴,斗志昂扬。一旦取得成功,其他竞争者退出竞争,他就觉得索然无味,弃之如敝屣。男性陷入既不能赢也不能输的两难境地。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得着不如偷不着。对男性微妙心态的刻画可算是入木三分。
相当一部分的女性有机会取得成功,成为优秀的猎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女性与男性在许多领域有着一致利益。他们共同面临的最直接的处境是:只有通过两性的合作,性需要才会得以满足,人这样一种物种才会延续下来。这才是男性惧怕女性并把女性置于敌对关系的深层原因,因为男性在占有女性的同时也被女性所占有。女性也因此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不动用性作为制衡男性的手段,女性基本上没有一点赢的机会;如果动用性作为制衡男性的手段,一方面会被男性妖魔化,另一方面又会卷入阿马蒂亚·森在讨论殖民化思想时提到的所谓“反应性自我认知”,即通过与男性的对立关系来确定对自我的认知,把操纵男性看作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从而把男性(而不是自己)置于自己的中心位置,在本质上仍然是男性的附属品。越是成功地操纵男性的女性,越是更深地迷失自我,也就越不能摆脱物的属性。
对男性而言,胜利的果实也是苦涩的果实。事实上,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男性同样为他所塑造的女性世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首先,男性被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这虽然给了男性更多的机会,但是,保持这样一种较高的位置意味着需要更强的能力和更多的付出,不是每一个男性,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都有能力和精力胜任这种位置,特别当女性群体觉醒或意识到自己所受的剥夺时,一些女性从“女性领域”进入“男性领域”,男性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却无法退回到“女性领域”。也就是说,发展的刚性压力提出了男性必胜的逻辑,男性就像一架失控的马车,不顾一切地向前飞奔,直到被撞得粉身碎骨。与女性一样,男性扮演的角色同样呈现出浓烈的悲剧色彩。其次,男性角色的重要性为其提供了额外补偿,男性被允许有轻微的越轨行为,这就使得补偿具有反向意义,即这种补偿是作为奖励用的,却损害了被奖励者的利益。这些补偿包括抽烟、酗酒、赌博等行为。这些补偿是被文化所鼓励的,比如,抽烟被认为具有成熟男人的魅力,酗酒和赌博则是豪爽侠义的表现。奖励品的诱导性使男性特别是未成年男性将其视为更大的自由度而不是损害,因此很难会自觉地进行抵制,从而扩大了损害的范围和程度。
可见,提高女性的地位,使女性回归到自然的与男性同等的位置,对整个物种——包括男性——都是有利的。
未婚女性是待售商品,因待价而沽获得有限的优待。已婚女性是工具,如果嫁入上层社会,就发挥花瓶的效能,如果嫁入底层,就发挥抹布的效能。无论是作为工具的女性,还是作为商品的女性,都是一个被支配的对象,一个与我相对立的他者,一个既被轻视又被敌视的客体,女性从来没有获得过主体性。这就是女性所面临的全部处境和命运。这种处境让女性也让男性不堪其累,让女性真正地成为她自己,拥有和男性同样的权利和同样的实实在在(而不是抽象)的自由,是整个物种获得解放的途径。
让人感到讽刺的是,聪慧如波伏娃,也仅是躲在萨特身后一个模糊的影子。在写出《第二性》这样批判男权制度的伟大作品后,也没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亦没能突破男权社会为所有女性设置的女性世界。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性》的中译本是这样介绍她的:“西蒙娜·德·波伏娃(一九零八——一九八六)——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保尔·萨特的终身伴侣,她的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段简短的介绍文字中,萨特是她的说明书和标签。也许,在人们最深层次的意识里,她仍然只是萨特的伴侣而不是她自己。
当代女性视觉艺术 篇5
一、视觉图像中女性情感的“诗性”表达
用直觉去感悟生命和情感是中国女性艺术家特有的天赋, 她们对生活有着敏锐的感受力, 比如:花朵、针线等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事物, 通过女性艺术家对材料选择的直觉或个人因素的青睐, 使她们的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观念形态上添加自身经历中的独特视角和内心感受, 让视觉图像上呈现出清纯、率直、热爱生活的特征, 传达着女性艺术家们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在美术界逐渐占有一席之地的女性画家闫平, 她创作的作品大多描绘生活中琐碎平凡的事物, 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自我探求, 流露出真挚的情感。作品 《母与子》系列, 表达的是她对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真实感受, 画面所给人的心灵碰撞正是她情感开出的艺术之花。另一位女性艺术家罗寒蕾, 她的工笔人物画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表现当代生活女性之美, 观其画知其人, 清纯、圣洁、古典而又唯美是对画家最直接的注解。
在中国美术界像闫平、罗寒蕾这样的具有“诗性”的视觉感受的女性画家还有很多, 她们创作的艺术作品是当代女性情感的直接再现, 在女性视野下的视觉图像呈现中, 还有一部分女性艺术家逐渐摆脱“女性特质”的困惑, 寻求“人性意义”的更深层次, 视觉图像传达的情感有的强烈得甚至不能被人所接受, 与“诗性”的表达相比, 她们的视觉图像更能引发人们的反思。
二、女性情感在视觉图像中的“激进”性
“女人是逐渐形成的, 从生理、心理、或是经济因素, 没有任何的既定的命运可以决定人类中的女性在社会中所表现的形象。”文化、社会等理性重大问题是男性话语经常关注的, 而女性的表现方式常常体现在对生命意识的关注。
蔡锦的《美人蕉》系列, 通过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滞湿油腻粘稠的笔触等特写展现在观众面前, 如同一片片就要被撕裂的生命, 控诉着女性长期以来被践踏的命运。画家李心沫在作品《女人》中用经血作画, 创作材料的创新给作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没有皮肤、血肉模糊的女人形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具有性别政治色彩的的创作材料与内容让它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
从视觉图像上来看, 它们不能给人美的享受, “激进” 的创作手法颠覆了人们的审美期待, 并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 从侧面反映出女性现实的生存状态。
三、视觉图像暗示的女性生存状态
“由于长期的社会文化原因, 女性作为审视和观察者的自我其实是以男性的视角在自我观看, 在一个女人的内在, 其实观看者是男性, 而被观看者是女性。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之中, 以至构成众多女性心理状况, 她们以男性对待她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她们像男性般审视自己的女性气质。”
女性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一直是困惑的。没有经历男性从内心尊重女性的观念转化过程, 来寻求“两性” 和谐, 是不可能达到的。无论向内的探究或向外的提问, 女性艺术家在经历了性别回归时期的局促以及女性意识的真正发展后, 将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艺术气候以及大环境的挑战。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 “抽象的权利难以全面概括女人现实的具体生存环境”, 事实上, 女人从孤独与隔绝之中领悟出她生活的意义, 对于过去、死亡和时间的流逝比男人的感受更为深切。对于心灵、肉体和思想有着无比的兴趣, 女性的现实体验比专注于理想与事业的人更加热情和动人, 女性愿意放纵感情, 去阐明现实的意义。
四、结语
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的情感在视觉图像传达的过程中所构建的女性话语方式往往是建立在性别的差异上, 从女性的生理性别到社会性别, 女性情感在女性艺术创作中起到了线性的指导作用, 女性的心理、身体、生活、文化背后所流露的情感与视觉图像传达的视觉感受的结合, 凸显出了女性艺术独特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指向。
摘要:当代中国, 女性视野下的视觉图像呈现出一派鲜明的艺术特色, 女性艺术作为视觉文化的一种诠释方式, 有其独特的内在话语系统。女性视野下视觉图像的创作与表达, 不仅有利于女性话语的构建, 而且区别于“男性观看”下的审美经验, 对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女性情感,视觉图像,传达
参考文献
[1]唐译.第二性女人[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
[2]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 篇6
一、女性意识
1.1女性意识概述
作为女性文学作品的关键因素,女性意识在文学领域是随着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的进行而产生的,并在不断转化的批判范式和持续进行的知识更新中,始终具有很强的文学生命力。对本质上来讲,女性意识的思想内涵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女性意识是对女性意识经验性内涵的一种强调;第二,女性意识是一种追求社会地位平等、自由的政治诉求。
一方面女性意识的自然层面指的是与男性不同的女性特有经验,是从生理学的视角内解析女性社会地位的独特性。从生理学来说,女性的生理经验与男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是具有特殊性的女性生理经验,这决定了女性身体身份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女性意识的社会层面主要是从社会阶级的角度对女性社会地位问题进行分析。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社会状况使得男性具有主导和影响女性社会生活的“特权”,致使男性和男性的社会地位极度不平等,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女性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半边天”的作用了,可以自由的选择工作和生活,但女性家庭——事业的双重社会职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女性们又陷入了进一步的思考,并逐渐觉醒。此外,女性意识的文化层面主要阐释的是女性的思想及由此而创造的社会文化。其在任何男性社会主导地位现实的基础上,通过独特的女性视角对社会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展现女性的价值观念、文化思维和文学形式。
1.2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特征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从整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两部分:第一,自审意识;第二,性别意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自审意识主要是指对女性心理和生理层面的弱点进行批判性的剖析。其是对女性社会地位追求和存在方式的关怀。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性别意识是女性意识的核心,它主要从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视角反抗男权社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构成。在女性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是性别意识形成和复苏的基础,这种意识产生于女性作家脑海中,反映在女性文学的作品创作中,是对现行女性社会意识的颠覆。
二、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影响
2.1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精准定位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性别意识的确立并不明确,这使得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里当代女性文学的定位无论是在社会层面,还是在文化层面均不准确。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反抗意识、逃离意识和自我审视意识的出现让女性叛逆的形象逐渐涌现出,给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作品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并在社会迁移的浪潮中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中,女性意识的独立和思维观念的觉醒是社会生活中良性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对女性生活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凸显,同时,也是对男权社会精神束缚的破除,在审视男权社会文化和女性生命弱点的基础上,提升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2.2对文学作品中的两性矛盾具有平衡作用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尽管存在着对男人主导的反抗和对女性自身弱点的批判,但女性文学中两性矛盾的平衡仍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文体现,阐述这女性对平等、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和渴望。在文学创作中,我国当代女性文学的一些作品会或多或少的脱离女性思维的固有模式,通过男女结合的角度进一步解读社会生活中女性生活的实际状况,进而对女性精神世界进行更为客观的塑造。批判并不是当代女性文化的基本社会诉求,追求平等、和谐的社会生活才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真实目的。
2.3突破了两性生理的区别
如上所述,追求超性别的平等是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主要诉求。女性文学作品尽管是在“女性特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绝不是对性别意识和独特女性经验的简单描述,而是对女性生活空间的反思和女性社会生活状况的阐述。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作品对男女两性的性别问题倡导以超性别的意识予以看待,对社会群体的情感以平等、自由的视角予以描述,这是对两性生理差别的突破,意在消除生理差别形成的对女性的压迫,实现和谐、自由的文学状态。
参考文献
[1]蒋海霞.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赵林云.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D].山东大学,2013.
[3]张静.当代藏族女性文学中的生态女性意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简·爱》对于当代女性的启示 篇7
男人、女人、爱情、婚姻, 自从有人类社会开始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1847年, 英国伟大的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一经问世, 立即轰动整个文坛, 在英国及世界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不朽的一页。作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 和简·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但却拥有独立人格并且自尊、自立的女性新形象。《简·爱》作为一部经典著作, 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引起轰动, 而且具有跨时代的共时性意义,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倍受读者关注, 尤其在当今信念迷失、拜金主义横行的现代经济社会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
二、简·爱对于当代女性的启示意义
1、居贫寒而自重, 处逆境而抗争
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写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这段话主要论述了“大丈夫”应有的优秀品质。优秀的女性也具备这些品质。女主人公简·爱就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贫贱不能移”, 她“居贫寒而自重, 处逆境而抗争”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是我们当代女性学习的榜样。
简·爱生活在一个父母双亡, 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舅妈的嫌弃, 表姐的蔑视, 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 她并没有绝望, 也没有自我摧毁, 简·爱始终保持着人格的高贵和尊严, 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 毫不逊色, 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 她从容面对。简·爱地狱般的童年生活没有使她绝望, 也没有使她在侮辱中沉沦。相反, 换回的确是简·爱的无限信心, 是简·爱的自尊自立, 坚强不屈的精神, 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她的不屈不挠, 勇于抗争的精神赫然指明了一条女性的道路, 告诉天下所有的女性:切勿在沉默中沉沦。The best way to empower women is to show them an empowered woman——给予女人力量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一位有力量的女人站在她们面前。简·爱就是这样一位有力量的女人。
2、自尊自爱, 自立自强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说过:“母权制的被推翻, 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 而妻子则被贬低, 被奴役, 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 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几千年来, 无论中西, 都是男性本位, 男权社会, 女人只是“家中的天使”, 是男人的附属品, 是一种失去自我的组合体。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简·爱以她光辉的形象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在强大爱情力量的包围下, 还是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下, 简·爱始终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决不做第三者及地下情人。简·爱她自重、自尊、自强、自立。她身处苦海, 却没有迷失自我纯真的本性。她不漂亮, 但善良、朴实、纯洁、高尚, 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和伪善之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 都坚守自己的原则, 不出卖灵魂。她虽处逆境但不甘堕落, 而且奋力抗争, 顽强追求。她不美、矮小, 但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她敢于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 圣洁的美好生活。
3、追求平等自由的爱情
简·爱从始至终追求的爱情都是:两颗灵魂, 同声相求, 相互尊重, 完全平等。而任何谋求新生的解放, 都必须依赖于决定其生存的经济基础。女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必须依赖经济的自主。小说中, 我们不断看到女主人公简·爱的明确的经济独立意识在闪现。从简·爱迈进桑菲尔德庄园, 她就把自己和庄园主罗切斯特划清了界限, 她深知自己是主人“花钱雇来的下属”。当她爱上罗切斯特时, 她“更觉心寒……想到横在我和我不可避免地爱上的人之间的更宽的鸿沟——财富、地位、习俗, 我心里更是感到凄凉之极。”对于罗切斯特的任何一种用财物表示爱情的方式, 都使她产生烦恼, 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她告诉罗切斯特, “我将继续做阿黛勒的家庭教师, 这样我就能挣得自己的食宿费, 还有一年三十镑的薪金。我将用这笔钱装备自己的衣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以后, 她又在莫尔顿谷教农民的女儿们, 在她们身上培育了美德的胚芽。而从当地人对她的敬意中, 简·爱也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充实和乐趣。简·爱追求的是精神上平等的爱, 是经济上独立的婚姻。在她的心目中, 经济的独立是她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 她才觉得有自由与平等, 才有了人格和尊严, 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这一点对于当代女性的启迪尤为重要, 现今社会有许多女性为了贪图物质享受, 放弃女性的尊严而甘愿做男性的附属品, 失去自我。多数最终遭到抛弃, 却无一技傍身来养身立命, 可怜可恨又可悲。人类社会的自由、平等、信仰、信念, 一切都建立在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的基础之上。自由从自立来, 自尊从自主来;自立才能自主, 才能不依附于人, 才能做到心闲神清, 志向高远, 才可能去实现一个人的真正人生价值。
4、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性
简·爱对待男性的首要观念就是平等。她首先是以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的形象站在男性的面前, 其次才是作为女性的形象。她追求的理想状态就是男女各占据天平的一端, 而保持平衡, 在这种平衡中寻求美。在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时, 遇到罗切斯特也没有改变她的信念。她的这种信念是在精神领域内的, 不涉及一个人的地位、财富与容貌, 她所坚持的就是一个相对于男性灵魂的独立、自由、平等的灵魂。简·爱对待爱情是真挚的, 是敢于超越世俗的, 对于纯真、热烈的爱情的追求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停止。但在爱情中, 她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身躯, 没有因为爱情而失去自我, 要求着相应完整的爱情, 同样地也要求拥有完整的爱情果实——婚姻。
恩格斯曾说过“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尺度。这并不是女人战胜男人或男人战胜女人, 而是两性即分工又合作相互吸引和谐统一的共同解放。”这即是男女平等的理想状态。女性自尊自爱, 自主自立, 又不失女性的柔美。
5、追求纯粹的爱情, 并能理性地对待爱情
这是简·爱这个人物打动读者的人格魅力。对于当下物欲横流的今天, 更有着现实的启示意义。“发乎情, 止乎礼”是孔子对于感情的要求。这里的“情”是指纯粹的, 不带有任何物质条件的感情, “礼”是指理智, 不能逾越的礼法。意思是说谈情说爱是可以的, 但是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 就是不能苟合, 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 而是说到了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 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简·爱与罗切斯特真心相爱, 但就在他们结婚的那一天, 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 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 她这样讲, “我自己在乎我自己。越是孤独, 越是没有朋友, 越是无依无靠, 我越要尊重自己。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那些原则, 它们是在我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迷乱时被我接受的……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当罗切斯特表达了对简·爱真挚的感情并要求她留下来与他共同生活时, 简·爱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挣扎, 最终, 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简·爱终于没有成为感情的奴仆。尽管她是那样的爱罗切斯特, 她也毫不犹豫地将爱情的火苗压在心底与偷来的爱情决裂, 毅然出走, 去寻找一条自由之路。最后, 当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火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 躯体严重残疾, 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 而同时又妻亡财毁时, 全身心的爱使她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简·爱就是这样一位外表平凡简单, 而灵魂炽热、自尊自爱的女子。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这正是她人格魅力之所在。
三、结论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要以简·爱为榜样, 追求独立的人格, 自尊自爱的品格, 顽强的奋斗精神, 平等自由的爱情观, 像简·爱那样做到平凡而不平庸, 自尊而不自卑, 自强自爱, 坚强不屈, 奋发向上, 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屹立于天地之间。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祝庆英,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2]陶德臻.世界文学名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杨正和.外国文学名著欣赏[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4]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5]范文彬.论简爱的经久性魅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板) , 1991.
当代沂蒙文学中女性形象分析 篇8
不管是传统的、革命的亦或是悲剧型的女性,生于沂蒙、长于沂蒙,经历过共同的时代变迁与政局变化,她们身上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涵。首先,这些女性形象生于沂蒙长于沂蒙,自小生活在沂蒙文化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吸收继承了沂蒙文化的核心一一沂蒙精神;其次,经历过战火的洗礼、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变换,这些女性形象具有很强的革命意识与个性解放的思想觉悟,独立精神是她们共同的人生追求;最后,受到改革开放以后涌入中国的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尤其是以燎原之势风靡世界各国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80年代后的女性作家将女权主义思想融入了创作之中。她们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体验,创作了一批女性生命意识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排除了男性视角的女性形象,而使其具备了新的文化内涵,那就是女权主义。
2、沂蒙女性形象的发展演变
2.1红色文学传统的继承、失落与回归
总体来说,诞生于沂蒙这片红色根据地的沂蒙文学,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发生在沂蒙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的革命实践,是当之无愧的红色文学,而沂蒙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当之无愧的“红色娘子军”。继承和发展自五四“人的文学”传统的红色文学,是带着强烈的人文观照和悲悯情怀的,沂蒙文学中也包含了这种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中的女性形象,无不闪耀着人性的辉光。沂蒙的女人们,或是说服自己的丈夫踊跃参军;或是亲自将自己儿子送上战场;或是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只为掩护八路军、新四军;或是在“扫荡”期间节衣缩食,将仅有的物资无私地送往前线支援;甚至她们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受伤的战士,为保留任何歼灭敌人的力量不惜以身犯险……红色的主旋律一直高扬在这批沂蒙女人身上。她们既有鲜活的时代性,也有鲜明的世俗性,更有温情的人文性,即使是“红嫂”这样被高度典型化了的人物,她“高大全”的英雄光环下,依然有小女儿的羞涩与心思。
2.2女性作家的崛起与女性形象的内向化
沂蒙小说十分重视在矛盾中突显女性形象。在文革前的作品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李二嫂等反封建追求女性自由解放的人物,是通过将人物放在大的革命背景中,并塑造一个与其对立的反面人物,在二元对立的斗争中具体展开的。如李二嫂与她的思想老派政治觉悟低下的婆婆,在李二嫂改嫁这一事件上,以“天不怕”的百般阻挠千般破坏,李二嫂一一化解来表现李二嫂斗争的决心与勇气。
在80年代后的作品中,女性形象也是通过矛盾斗争加以深化与突出的,不过这里的矛盾不再是外部的政治矛盾社会矛盾,矛盾也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将女性放在复杂诡橘的社会中,用女性内心的冲突不断强化,用内心自我矛盾的张力来表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女性主义的张扬。内向化的处理是女性文学地位提高的一个表现,也是当代文学对女性形象挖掘的逐渐深入的体现。这与80年代后女性作家的崛起密切相关。
3、沂蒙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
沂蒙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展示了沂蒙妇女半个世纪以来真实细致的生活画卷,将这群生长在沂水蒙山之间的普通劳动妇女介绍给了世界。因为沂蒙文学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沂蒙文学也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历史变迁的社会史,这些女性形象真切地记录了沂蒙地区女性在这一时段内的生活生存状态,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与此同时,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几代沂蒙作家们的美学追求和艺术探索,因此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3.1命运无奈的悲剧意蕴
沂蒙小说是现实主义的,是红色文学,甚至可以说,沂蒙作家们是围绕在红旗下的“党的作家”,因此当代沂蒙文学的早期作品中,悲剧性并不是作者的主观艺术追求。文革后,沂蒙小说中逐渐出现了一系列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作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沂蒙文学基本都是现实主义作品,与抒情色彩浓厚的浪漫主义小说不同的是,它的悲剧意蕴并不依靠悲剧性的抒情氛围的营造,而是通过情节矛盾来刻画人物的命运悲剧,尤其将女性的弱小摆在政治社会的重压前,用美的被毁灭而带来的心灵震撼加强悲剧意蕴,同时突显出悲剧的不可抗拒与难以逃离,从而使整部小说都笼罩在沉重、苍凉之中。
3.2乡情乡韵的现实主义
百年来,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直是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五四时期文学研究社大力倡导“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倾向,强调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题材,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基本表现手法,特别关注社会的黑暗与新旧冲突。现实主义创作取得最高成就的鲁迅,用他犀利冷峻的斗争之笔,对封建社会发出了决绝的挑战。此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为人生”的创作宗旨和鲁迅的影响下,“问题小说”、人生写实派小说、左联和“左翼”小说、京派小说、乡土小说以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农民小说等等一系列的文学创作不断地继承发展现实主义传统。根植于沂蒙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以及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沂蒙文学,也必然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
参考文献
当代女性作家审美心理探析 篇9
关键词:女性意识;女性审美心理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女性的地位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家庭中还是审美活动中,其主体性都是缺失的,也就是说女性没有作为主体而存在;她们只是社会、家庭或审美活动中的对象,一个相对于男性而言的审美对象。她们不能成为作家、艺术家,不能走上政治舞台。但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女性主义开始盛行,女性开始成为这个社会、家庭、审美活动中主体,开始了美的创造,展现出其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作为审美主体的特征。而本文以当代女性作家的小说作品为背景来分析、展现女性独特的审美心理及特征。
一、女性审美心理的建构
审美心理的发生与建构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过程,体现于日常生活经验在审美主体自由心态中经审美反思而审美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了对生活经验的超越和自由心境的出现、审美欲的释放,审美反思中的感受与理解,从不自觉到自觉意识、从混沌状态到澄明有序状态,从生活经验转化为审美意识系统。简单地说,审美心理的产生,是审美主体的内在心理意识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交流互动后的结果。那么审美主体在自然审美和生活审美基础上所产生的内在心理意识则是造成审美心理产生的基础条件,所以对于男人和女人而言,内在的心理意识的不同则使得男女作家的审美心理结构不同,故而其作品——审美文本所表现的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特征也就不相同了。
首先来看,作为女性作家而言,构成其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意识系统)最独特的最根本的基础还是女性心理这一要素。从中国传统社会到现代女性多是以那种柔弱、敏感、情感细腻 、追求完美、爱好纯洁、尊娴静崇灵巧的形象展现给世人。这样,毫无疑问就会把女性作为审美主体或社会主体这一形象忘却,如同陈染的《无处告别》中的黛二这一人物形象一样,活在男性的权威下,迷失了自我。或许,这样的人物塑造,这样的文本所展现的作家审美心理代表了广大女性的审美心理常态;但是这只是因为她们的审美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环境、一定文化背景、一定历史条件的影响,所以其形成的生活审美意识直接源于生活,显然就直接具有了传统女性的心理。
其次,在审美心理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审美意识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自觉的、理性的;也就是说当审美主体进入到审美活动或审美创造中,其主体内在意识就表现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而对于女性作家而言,也一样。我们中国的大多数女性的女性意识主要包括两方面:特有的女性生理和心理机制,在时代中形成的“翻身”意识(即要求自由、平等、有政治地位、有权益…)。而女性特有的心理与生理机制,就直接促使了我们的女性作家在创作中以其特有的方式、视角、维度去体验感悟生活、世界与对象,从而区别于男性作家,脱离男性意识系统的掌控。比如铁凝的《哦,香雪》中这样描述“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这便是她以女性意识中的独特的体验去感受自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用她内心最真实的色彩反映来体现其情感、生命。而另外一个方面人们常说的女性意识则指的是女性权益的争取,地位的提升,人生的自由平等等要求。这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开始兴起发展的,她们有了精神上的追求、人生实践中的反抗,开始诉求或追求新的价值,实现自我。而当代女性作家则更是突出这一点,她们把自身的诉求、反抗或追求与审美对象相融相观照,在进行审美创造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意识就会具有一定的亲切感、理性力,从而影响其理想审美意识的形成。如同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一样,她的人生充满着反抗与追寻,她是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活的。
所以说,女性心理、女性意识是建构当代女作家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关键因素。我们在分析其审美文本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女性独特的审美心理意识对其创作的影响,这样才能从深层去探究作家的审美心理。
二、当代女性作家的审美心理特征
我们在前面分析了女性审美心理的建构与女性心理、女性意识有着巨大密切关系;而这些关系反映在作家创造的审美文本中则是突出了作家的审美心理结构特征。她们从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价值追求的等方面来展现其审美心理的建构。
第一,色调运用充分。在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作品中运用到的色彩描写是男性作家无法比拟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审美活动,也是作家艺术思维最活跃的阶段;这期间作家(审美主体)的形象思维来回跳跃,来回与生活、自然等审美对象碰撞、交融,不断去感知、体验,显然就对审美对象的形状、色彩、属性、材质、形态等形成过多关注与感悟。透过女性独特的内在生理与心理机制,就会使得自身对审美对象的审视和创造有了高度的内在情感加入,并以色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男性作家则没有明显倾向。比如90年代的翟永明在诗歌创作时,以“黑夜”这一形象来突显。她将人生的感悟:空虚、颓废、脆弱、迷惘、无奈与色彩“黑”熔铸到一块,一团糟一片黑无法拨开。这不仅仅体现出生活、社会的状况,人生的境遇,更体现了其内心深处的状况与感受是忧郁阴闷的,如同黑黢黢的一片压下来,或许还用这“黑”来寻找光亮,来实现她的人生追求。于是“黑夜”、“黑色”等成了文学作品的主旋律,影响了一批人。于是,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女性作家作品中的“黑夜”或其他色彩,绝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或形容词的概念,而是其千百年来被淡忘、遗漏的精神所,是女性生命中灵魂的追求与向往。
第二,清冽的情感表现。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这是正常的;但是相比较而言,女性作家的情感表现则是更为强烈与真挚。在整个审美活动与审美创造中,她们的情感投入是大大多于理性投入的。这样就使得女性作家在文本创作中有着强烈的情感体验性,总以自身为基础去体验他人。故而,与男性作家相比,就缺少了去客观冷静地分析审美对象,更多的是带有自己的情感去与之交流或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在文本人物或环境等叙述中,就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意识、心理活动表现出来。如王安忆的《锦绣谷之恋》中,女主人公是“梦”的主导者,其他人物的出现只是为她服务而已,她所蕴含的情感内涵是作者内心心理的一个情感展现。
第三,女性的自我展示与追求。由于历史条件的束缚与制约,女性作为审美对象出现于男性作家笔下的形象是他人赋予的,缺失了主体性的展现与主体意识。而随着女性主义、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作家开始在其作品中展现自我,追求人生,寻求精神理想,这是自我认识与审美理想的完满结合。这以王安忆的小说最有代表性,尤其是《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作品中作者把女主人公“她”和男主人公“他”鲜明的对立开来,“她”是能干、强大、有主见、敢追求的主体,而“他”则是矮小、萎靡、依附者的表现。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打破了以往的女性被支配地位这一局面,而是塑造了女性的强大、对欲望的追求,对自我的展示;它更多的是透过故事情节来展现女性意识、女性审美心理和女性对命运的抗争,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当然,这背后蕴藏着的精神实质或许就是作者作为精神主体的追求,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再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中的男女形象塑造是有区别的;女性不再是象征、附属品的代言,而是女性本身,女人自己,是作为人来写的。她们的内心冲动、挣扎、情感意识、精神追寻无不透露了女性作家的审美心理。而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色彩的充分运用,强烈的情感表现、真实的自我展示与追求等特征,无不是当代女作家在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想、审美价值追求等方面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卢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张欢.纷扰的背后:当代女作家审美心理特征探究[J].当代文坛,2010,06.
[4]孙惠欣.论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东疆学刊,2004,01.
浅析当代女性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 篇10
(一) 在就业准备阶段中
就业准备阶段主要是指劳动者通过招聘等方式获得就业机会, 然而在此过程中却有很多基于性别因素的歧视存在, 主要包括显性歧视和隐性歧视。显性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明确提出对性别的要求, 而隐性歧视则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中没有确切表明对性别的要求, 但是在面试过程中却都优先考虑男性, 变相增加女性的面试难度, 从而降低女性的录用几率。无论是哪一种歧视, 都会对女性的就业造成困难, 让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 在就业发展阶段中
第一, 同工不同酬。女性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面临一个问题, 即在同一岗位, 同样的劳动付出, 取得了相同的劳动绩效, 女性职工的报酬却远低于男性职工。这属于用人单位变相的性别歧视行为, 一方面会严重的挫伤女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另一方面, 这也会影响女性职工继续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从而反过来对其事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形成恶心循环。
第二, 职业性别隔离。职业性别隔离指, 男女在某一职业中的构成比例与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不一致。女性通常都分布在对人力资本要求低, 劳动报酬低, 工作层次也相对较低的行业中, 这种职业性别隔离不但会拉大两性的收入差距, 让女性在家庭开支方面不得不依靠男性, 从而降低女性的家庭地位, 进一步来说, 职业性别隔离还会限制女性的就业选择和发展方向, 不利于女性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第三, 职业晋升空间狭小。女性在职业生涯中一般会遭遇天花板现象, 所谓的天花板现象是存在于女性职业发展中的一种看不见的障碍, 使女性无法在组织中上升到一定的职位。这种障碍的存在就导致女性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 经受更多的考验以达到职位晋升的目的。
(三) 在就业退出阶段中
就业退出分为两种情况:第一, 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正常退出就业市场。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性满60周岁, 女性满50周岁, 时间上女性要比男性提前退休整整10年, 不仅严重缩短了女性的事业生涯, 也会直接导致女性在退休后的福利待遇要低于男性。第二, 用人单位出于某种原因迫使职工非自愿离职。在这种情况中, 女性的离职率要远高于男性, 并且在再次就业的过程中, 相较于男性, 女性也会因性别、年龄等相关因素面临更加严峻的再就业形势。
二、产生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传统观念
我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 且以儒家思想为主流, 时至今日, 传统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男尊女卑”的性别观仍被大部分人群所接受, 地位不可动摇, 在社会主流意识中, 女性的家庭角色要远远超过其社会角色, 这种情况下, 女性在就业、晋升的过程中往往寸步难行, 很难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另外, 传统的“男主外, 女主内”的分工模式, 也使得人们对女性的认知大都局限于家庭, 认为女性承担家务劳动是理所应当, 受此观念的影响, 即使是职业女性也要分出部分时间精力去照顾家庭,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人单位在性别上对职工的选择。
(二) 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由于女性自身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 因此就造成了企业的根本目标与雇佣女性职工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这也是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歧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 女性要担负繁衍后代的责任。一方面, 根据我国生育保险政策条例的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女性职工在生育期间所产生的生育保险费用, 以及与生育相关的医疗费用, 另外, 在女性产假期间, 企业还要支付其产假工资, 这都致使企业的经营成本随之而提高。另一方面, 由于生育哺乳的需求, 必然导致女性职工在一定时间内会离开工作岗位, 因此而造成的岗位空缺则需要企业在人事方面重新作出调整, 从而会额外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第二, 女性的预期劳动生产率低。大多数的女性职工一旦结婚生子, 必然会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家庭上来, 这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女性职工在工作上的关注度, 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目前, 我国虽然拥有一系列关于维护女性职工就业权利的法律法规, 如《劳动法》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都明确的规定了平等就业和反就业歧视, 对于促进女性平等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大部分的法律条款仍缺乏实际的操作性, 法律层次很低, 使得很多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同时, 在国家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中, 也并没有对和就业歧视相关的法律责任与惩罚办法进行明确的规定, 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法律的威信度, 不能做到切实保障女性职工的就业权利。
(四) 女性自身因素的影响
除却外部因素的影响, 女性自身的因素也是造成就业歧视的原因之一。首先, 从生理和心理上来说, 女性要面临怀孕生子, 这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其工作造成中断, 进而对女性职工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 女性具有敏感, 心理承受力差, 抗压能力较弱等心理特征, 这也会对其职业发展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其次, 从女性受教育水平上来说, 我国一直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 受此观念的影响, 我国对女性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男性, 也因此导致了其整体的受教育水平低, 进而影响了女性的综合素质, 使其就业竞争力处于劣势。再次, 从维权意识上来说, 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 当大多数女性面临就业歧视问题时, 往往选择忍气吞声, 不懂得用法律武器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因此, 维权意识的缺失也助长了企业歧视女性劳动者的违法行为。
三、解决女性就业歧视的对策建议
(一)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在解决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上, 政府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为女性的劳动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 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由于第一、第二产业中的工作大都具有劳动强度大, 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 相比之下第三产业则较适合女性就业, 因此政府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增加女性的就业机会, 促进实现女性充分就业, 是解决就业歧视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次, 政府应分担企业责任, 完善生育保险政策。企业之所以排斥女性职工的重要原因就是其劳动成本过高。当女性到达一定年龄后就要承担繁衍后代的职责, 这对家庭以及对社会都是一种贡献, 因此, 社会也应该积极担负起女性的生育费用。所以, 政府要完善生育保险政策, 改变企业独立承担女性职工生育哺乳费用的现状, 实行共同负担, 以减轻企业压力, 从而缓解企业对女性职工的偏见,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再次, 加大对女性人力资本的投入。一方面, 政府应提高对女性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 保护其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确保基础教育的前提下, 积极鼓励女性接受高等教育, 提高女性整体的知识水平和层次。另一方面, 对已参加工作的女性而言, 政府应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全面提高女性的专业技能, 以便保持女性在职场中的后续竞争力。
最后, 积极鼓励女性自主创业。女性实现自主创业, 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 也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进而帮助更多女性参与就业, 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举多得。因此, 政府应该对女性创业给予大力支持, 如通过设立专门的女性创业基金, 提供利率优惠的小额贷款, 减免税收等手段为女性实现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 健全法律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要想消除女性就业歧视的现象, 就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和保障, 因此我国应该加快完善保护女性权益的相关法律, 制定《反就业歧视法》, 对歧视女性就业的各种行为进行明确定义, 并对相关的法律责任与惩罚措施进行硬性规定, 丰富法律的内涵, 提升法规的严谨性, 严厉的打击任何歧视女性就业的行为。同时, 也要加强执法力度,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强化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为女性的公平就业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
(三) 改变传统观念
要想实现女性的平等就业, 消除歧视, 就应该从根本上破除“男尊女卑”的陈腐思想, 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意识, 还要改变传统的“男主外, 女主内”的分工模式, 实现夫妻二人共同承担家务, 使女性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此外, 还要充分重视大众传媒的力量, 可通过媒体宣传, 影视作品等方式将男女平等的观念传播到大众当中去。
(四) 提升女性自身素质
除了以上各种外部措施之外, 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 树立正确观念。女性自身应从思想根源上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 摆脱“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等消极的就业观, 培养自立自强的独立意识, 积极寻求就业机会, 通过工作就业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方面, 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 除了政府的帮助外, 女性自身也要培养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自主性, 实现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 增加就业筹码。另一方面, 加强心理素质建设, 提高女性的抗压性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使女性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冷静, 积极应对, 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再次, 提高女性维权意识。女性应该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 强化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 当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时, 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切实利益。
参考文献
[1]彭晓晓.影响我国女性就业的原因探析[J].科技与管理,
[2]张敏.我国现行社会女性就业困难问题探析[J].商洛学院学报, 2014 (2)
[3]叶琼.浅析女性职工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3 (4)
[4]郭毅玲.当前我国女性就业歧视原因浅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