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口算(共12篇)
小学口算 篇1
口算是指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 只凭思维和语言而进行的计算。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 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对多位数笔算进行分析, 便可发现, 其基本运算部分都可以分解为相应的几道乃至几十道基本口算题。倘若其中任何一道口算出现错误, 整道笔算也就错了。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笔算过程就是笔录口算的过程。学生的口算能力越高, 其笔算能力越高。实践也表明, 口算对于估算与简算也起着与笔算一样的作用。因此, 口算能力不但是计算能力的重要部分, 而且直接制约着笔算、估算和简算等各种计算能力的发展。
一、口算训练的作用
1. 加强口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与记忆能力。
如口算的听算练习, 由于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集中性注意力。再如, 口算是只凭思维和语言而进行的计算, 因而学生在口算36×4等算式时, 必须记住计算的中间结果,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完成整个口算过程。
2. 加强口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
口算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 主要表现在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上。口算能力不只是体现学生对计算法则等数学知识和技能上的差异, 而且更加体现了学生在思维概括能力上的差异。因此, 加强口算教学, 提高口算能力, 无疑是培养学生思维概括能力的良好途径。
3. 加强口算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
口算练习可以用来复习和加深某些训练技能和技巧, 也可以用来直接为理解新知识做准备, 还可以用来构成较复杂的技能、技巧的单项训练。在巩固新知识的时候, 如果学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复习刚学过的新知识, 而教师仍需要检查课堂教学效果时, 口算练习无疑是进行这一课堂活动的最有效的练习形式。
二、如何进行口算训练
1. 重算理, 找规律, 让学生大胆地说, 培养他们获取口算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突出口算的算理教学, 让学生真正经历口算算理探究的过程。只有经常运用算理进行口算, 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心智活动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切忌让低年级学生死记硬背地进行口算。
2. 引入游戏, 燃起热情。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 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 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燃起学习的热情。国内外的教学实践也证明, 科学地采用游戏进行教学非常有益。因此, 经常在口算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 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完了6、5、4、3、2的加法以后, 我们可以让学生玩一个金鱼钻圈圈的游戏, 几条身体上写着6+、5+、4+、3+、2+的金鱼要想通过9、8、7、6、5这几个圈圈, 必须把每道算式的结果算对, 算错了要给大家表演节目。通过借助游戏辅助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把被动式的教学变成了直观的兴趣教学。这样, 学生就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口算知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大量的事实证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口算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因为在实际教学考试中, 学生漏题和抄错题的现象比较严重, 尤其是在口算部分, 漏题的失分占到总失分的30%。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所要计算的题目, 一眼扫过, 就匆匆做题, 致使计算结果错误或在计算中“走弯路”。因此, 在口算教学中, 我们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告诉学生拿到计算题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 二要看清运算的符号, 三要合理选择计算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按格式书写, 字迹端正, 保持作业的整洁美观。此外, 教师也要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展示的天地, 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数学、学习计算。我相信, 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口算, 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养成良好习惯, 其口算能力定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4. 视算、听算结合练。
在口算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视算、听算教学, 使学生能够通过耳听、眼看迅速口算,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在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水平, 由慢到快, 由浅入深, 可先进行视算, 再进行听算, 复杂的题先视算, 掌握基本要领后, 再逐步进行听算。通过反复练习, 使学生不断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1) 视算。教师将口算题做成卡片、转盘、表格等形式, 让学生看着题目口算出得数。 (2) 听算。教师口头叙述算式, 学生听后说出或写出得数。 (3) 笔答。教师将课本上或另印好的口算题交给学生, 让全体学生边口算边把结果写出来, 这种形式的口算有利于扩大练习面, 让每个学生的口算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三、结语
总之, 我们要巩固口算方法, 并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巩固口算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算积极性, 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杜翠兰.加强算法指导, 提高口算教学实效[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0 (11) .
[2].李梅.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3].周迎娣.加强小学口算提高速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奠基石[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
[4].刘玉卫, 王春松.浅谈口算教学[J].山东教育科研, 1995 (01) .
小学口算 篇2
小学生的年龄不同,口算的基础要求也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大家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大家可以把这项练习安排在两段的时间进行。一是早读的时候,一是在家庭作业完成后安排一组。每组是这样划分的:一位数任选一个,对应两位数中个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个数的。每组有18道,大家先写出算式,口算几遍后再直接写出得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口算的速度、正确率都会大大提高。
二、提高口算能力-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的同学是不是觉得有时题目中的计算内容很广泛呢?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所以我必须通过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内容有:
1.在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2.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及与12、15、16、25几个常见数的积;
3.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产生高的效率。
三、提高口算能力-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的主要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相信大家非常不喜欢异分母分数加法吧?因为它太容易出错啦。现在请大家自己想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不是只有下面这三种情况?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如“1/12+1/3”,这种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1/12+1/3=1/12+4/12=5/12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
这种情况从形式上看较难,相信大家也是最感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如2/7+3/13,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47/91.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63),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16)。
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母,其实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可用分母中大数扩大倍数的方法来求得公分母。具体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数)一倍一倍地扩大,直到是另一个分母小数的倍数为止。如1/8+3/10把大数10,2倍、3倍、4倍地扩大,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8比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数了,当扩大到4倍是40时,是8的倍数(5倍),则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12=17),得数为17/40.
看了上面说的,大家是不是已经发现每种情况中的口算规律了啊?那么只要多练习,掌握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提高口算能力-规律性的训练
1.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五大定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广形式多,有正用与反用两方面内容,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形式出现。在带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大家往往会忽略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使计算复杂化。如/16×8,用了乘法分配律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000,用化假分数的一般方法计算则耗时多且容易错。此外还有减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运用等。
2.规律性训练
主要是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
3.掌握一些特例
如较常遇见的在分数减法中,通分后分子部分不够减,往往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大1、2、3等较小的数时,不管分母有多大,均可以直接口算。如12/7-6/7它的分子只相差1,它差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少1,结果不用计算是6/7.又如:194/99-97/99,分子部分相差2,它差的分子就比分母少2,结果就是97/99.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大3、4、5等较小的数时,都可以迅速口算出结果。又如任意两位数与1.5积的口算,就是两位数再加上它的一半。
五、提高口算能力-综合性训练
1.以上几种情况的综合出现;
2.整数、小数、分数的综合出现;
3.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综合训练。
综合性训练有利于判断能力、反应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巩固。
当然,以上这些情况,需要大家训练时持之以恒,否则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下面我们给出四个具体的训练口算能力的四个方法,只要同学们按照这四个方法进行口算训练,那么口算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一、小学生提高口算的四种方法之一:会算法—笔算训练
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检验学生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单,那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应试,答题,答题要用笔写,笔算训练是教学的主线。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不运用任何实物计算,无论横式,竖式,连加连减都可运用自如,用笔做计算是启动智慧快车的一把金钥匙。
二、小学生提高口算的四种方法之二:明算理—算理拼玩
不但要使孩子会算法,还要让孩子明白算理。使孩子在拼玩中理解计算的算理,突破数的计算。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计算。
三、小学生提高口算的四种方法之三:练速度——速度训练
会用笔算题还远远不够,小学的口算要有时间限定,是否达标要用时间说话,也就是会算题还不够,主要还是要提速。
四、小学生提高口算的四种方法之四:启智慧——智力体操
不单纯地学习计算,着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激发左右脑潜能,开发全脑。经过快心算的训练,学前孩子可以深刻的理解数学的本质(包含),数的意义(基数,序数,和包含),数的运算机理(同数位的数的加减,)数学逻辑运算的方式,使孩子掌握处理复杂信息分解方法,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得到了发展。孩子得到一个反应敏锐的大脑。
小学数学口算训练方法 篇3
[关键词]低年级 口算训练 速度 正确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59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的限制,口算速度一般都比较慢,而且准确率不高,这就严重影响了做题的速度。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和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掌握规律,有效练习
教师应该总结口算的计算过程,并且对其进行详细讲解,使得学生能将口算的方法内化,从而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训练时,可以采取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第一步:展示两位数加上一位数的计算结构化流程图,对每一个计算式的计算进行分步骤的讲解。
第二步:显示计算的过程以及框架图,要求学生进行心算,便于学生掌握计算的规律。
第三步:让学生结合下面的计算式,回想计算过程,并写出计算结果。
36+7= 46+9= 53+7=
85+7= 75+5=
在教授口算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刚开始是讲解,之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计算,需要学生结合框架图进行分析和计算。
本来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经过分步骤的流程化计算之后,再被压缩和简化,整个计算的规律以及方法就呈现出来了,再加上一定时间的练习,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必然提高。
二、形式多变,激发兴趣
在进行口算训练时,教师需要采取多样性的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参与度,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对于习题“8-3=( ),5-4=( )……”可以采取“开火车”的方式。在全班进行分组,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要求“火车”开得快,开得稳。
对于习题“3-( )=2,10-( )=4……”可以采取“找朋友”的方式,练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制作卡片,拿着数字卡片“找朋友”。
灵活多变的口算训练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口算训练乐趣的同时达到了自我提升的效果。
三、分类教学,突出重点
口算训练时,学生由于能力不一,在口算的速度以及正确率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时,教师就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训练。一般来说,主要可以将学生分为紧张型、粗心型、缓慢型和方法不当型等四种不同的类型,其相关的特点以及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下表所示。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在结合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完全可以保证教学效果。
总之,口算是生活中一项必备的技能,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基础抓起,将学生的口算习惯以及方法培养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以及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开展口算教学 篇4
一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枯燥乏味, 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 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如低年级的口算可以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抢答等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口算。高年级的学生口算教学时可以结合手势等多种形式的训练,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 坚持做到课前三分钟进行口算练习, 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注重基本练习, 多做多练, 熟能生巧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 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加与减、乘与除的内在联系;低年级口算教学中, 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除法一定要求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要记忆一些计算中的常用数据, 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25×4=100、75×4=300、125×8=1000等等, 以及11×11、12×12、13×13……19×19的计算结果要做到熟记。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 关键是要做到持之以恒, 坚持训练, 每天坚持3~5分钟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 加强“听算”训练。口算不熟练地小学生往往运用笔算式的口算, 相反, 熟练的学生往往就能脱口而出。因此, 还要重视口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让学生都能形成熟练地口算技能。多做多练, 熟能生巧。“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没有训练时间的保证, 形成技巧一句空话。我们还应作出长计划, 短安排,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和训练, 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并按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每天课前坚持2分钟的口算训练。同时在每周轮到一次的早自习时间进行10分钟口算测试, 开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慢慢放手让小助手协助, 使学生形成习惯, 自觉、自愿、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重视运算法则的教学
要学习运算规则, 不仅要知道该怎样算, 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 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 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要讲清与运算有关的概念, 使学生概念清晰、准确, 要突出运算法则的建构过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建构运算法则, 从而加深理解, 并准确明白算理, 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此外, 在学生刚学过法则后, 应要求他们充分展开法则进行运算。等到运算较熟练后, 才能适当简化中间环节。把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的计算方法与新知的算理相结合, 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认知水平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防止口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重要保证。因此,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养成如下良好习惯:
第一, 认真审题。审题要细心, 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征, 认真审题, 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 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
第二, 简算意识。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 才能省时、省力, 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的质量, 如计算57.3-27.8=?时, 此题需要两次退位, 有些学生往往直接进行计算而产生错误。但是如果仔细观察, 会发现被减数与减数尾数部分非常接近, 计算时, 可把减数先分解成两个部分, 即把27.8分成27.3和0.5, 再进行计算, 57.3-27.3-0.5=30-0.5=29.5。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口算比赛活动总结 篇5
本次口算比赛的题目由本级数学老师命题,100道口算题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比赛中,同学们严肃认真,细心思考,工整书写,耐心检查。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出,学生在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很理想;但个别学生还存在口算速度较慢的情况;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因为粗心,把运算符号看错,导致最后的结果出错。通过这次口算比赛,锻炼了学生的心、脑、手的合作协调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算、笔算、简算、估算能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基本能力的更快提高。学生能找到出错的原因,能及时、认真的改正试卷上的错误,并表示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练习口算,争取算得又对又快。同时,通过这次口算比赛,老师们也认识到了口算教学中的不足,改进练习的`力度和练习的方法将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值得总结和反思,争取把学生的口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更好的加强口算教学,现总结几点建议,与所有老师共勉:
1、讲清算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方法都是从实际的运算中总结出来的,要想速度和正确并进,就要掌握好口算方法,懂得算理和思路。
2、抓好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认真坚持午读20分钟的口算基本训练,要求学生正确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计算出结果。
3、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运用视算、听算、开火车算、接龙算、抢算、齐算、小组算等等,常常换换形式和角度,激发学生的口算热情;还可以在班级或小组内评选口算大王,发给一定的奖品,经常采用口头表扬的方式等等,促进学生的比、赶、超。相信在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口算形式会有新的创新和举措,我们的口算能力会有更大水平的提升和拔高。
一年级获奖名单:
一等奖:
一班:王子杰。二班:王鑫乾三班:李妍哲。四班:李思琪
二等奖:
一班:崔佳叶李小雨。二班:刘家豪刘哲。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
G623.5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计算的基础,还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口算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促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也反映了学生个体的数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练习口算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当学生对口算练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会觉得口算练习是一种负担。有兴趣的练习能使学生集中注意、积极思考,从而迅速掌握口算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口算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数学学习中,口算不仅是笔算的基础,而且在简算、速算、估算、珠算等各种数学计算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购物、生活活动的时间安排、以及各类物品的尺寸丈量等等,都离不开口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种种有趣味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从而使学生对口算练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口算练习的形式应当多样化,以免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例如可以采用听算、视算、口算、卡片图表、口算游戏等。特别是运用竞赛方法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赛一赛速度和正确率,赛一赛运算方法的灵活性和合理性。比赛的形式也可以有抢答、个人赛、小组赛、接力赛等。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以上各种方法,生动活泼地开展口算训练,那么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和能力一定会迅速得到提高。
二、注重基本口算方法的讲解。
口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并对每种算法都进行讲解,却忽略了算法的优化,学生由于掌握多种算法而不知所措,这样反而不利于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算法中寻找一种相对容易接受、容易理解、容易掌握的算法,使学生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能力和思维水平入手,在课本中介绍的多种算法中选择一两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大众”算法,对其进行重点讲解,在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算法后,再通过引导、鼓励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创造新算法,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思维训练,掌握技巧
口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教师在数学教学的每节课都尽量安排几分钟的口算练习,并运用一些技巧使学生在经常的练习过程中提高运算能力,为小学数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理清算理
基本口算的教學,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7+5=12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7比10少3,求7与5之和,应把7+5分成2和3+ 7,8与2组成10,10加2得12。10并画出口算7+5=12的思维过程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 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7+5”怎样算。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理解了算理,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2.直观表象
从运算形式看,小学生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如教学建立7+4的表象:先出示装有7支铅笔的盒子,另外再准备4支铅笔,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支铅笔?”很快有学生说:“我从盒子外面的4支铅笔中拿3支铅笔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支铅笔,外面还有1支,一共11支。”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7就想到7和几凑成10。这样,表象建立了,口算的准确性也就有基础了。
3.说理训练
抓好说理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2-7=?”,问学生“12-7等于几呢?”“等于5。”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做减法,想加法。”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四、设计好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
设计好练习是成功练习的前提。如何设计好练习是一门很费思索的学问,我们觉得要注意:⑴围绕重点,精选习题;⑵由易到难,呈现题组;⑶形式灵活,题型多变。习题可以自编也可摘选,但都应围绕重点展开,不能贪多求杂,确保12分内练习得有意义、有趣味。采用题组练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教师评讲,同时可以解决学生练习速度参差不齐的问题。练习形式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运用,不可千篇一律。注意口练与笔练、集体练与个人练等的交替运用。习题题型也要多变,封闭题型与开放题型、填空题型与选择题型、顺向题型与逆向题型、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编题与解题等,均应根据练习需要而灵活把握。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但一味地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的有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实践证明,加强口算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海山《小学生口算能力培养之我见》.《当代教育理论究》.2003.05 .
[2]何朝霞.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1).
作者简介:
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篇7
一、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要做到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诚然,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会解答某个问题,更重要的培养学生会探索,发现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容在规律,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逐渐积累愉快地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学“9加几”时,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得到计算结果,更重要的是总结出了“凑十”的计算规律,当学生学习“8加几”,“7加几”时,就能运用规律以此类推。
事实上,我们掌握了规律,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就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慢到快
口算能力的培养,也要遵循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必须循序渐进,首先,适应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照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方面,都有着广泛地应用。所以,口算能力的培养要先讲清道理,再掌握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和亲自动手操作, 弄清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再次,要按部就班,一开始练习口算,量要小,题要浅,没有时间限制; 然后逐渐出较难的题,较大的量,并记时间,最后逐渐达到能在一定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口算题的要求。如果基础不牢,急于求成,一律要求,一触而就,就会事倍功半。
三、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要做到课内外配合,巩固强化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练习应贯穿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需要不断加强督促,不仅在校内要抓紧,而且,要延伸到校外,取得家长的配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不定期地给学生抄写一定数量的口算题,请家长在家训练学生,并把所需要的时间反馈给老师,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又有利于活跃家庭气氛。 当然,题不宜出得太多,以免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总之,通过长期的教学实验,我深深体会到,运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得到锻炼,为以后教学复杂的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篇8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数与代数部分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在不断改革发展, 新课标对于口算部分的改动也足以说明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学者们大多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研究, 一线老师则多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原则, 他们的研究对新课改的发展在不同角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力争把两者联系起来, 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适合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以满足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并尽可能为新课改添砖加瓦。
口算除了是小学生计算的基础外, 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网络的发展给计算带来很多便利, 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总是随身携带计算器, 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本研究通过对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从家长和教师两方面提出培养策略, 将有利于小学生日常生活购物、计数等活动, 还有利于小学生记忆和思维的发展, 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多了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现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来促进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一、兴趣引路快乐口算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果组织一个口算练习小组进行口算练习, 运用练习册练习时参加的同学有207名, 占调查总人数的58.81%;不一定参加的同学有104名, 占调查总人数的29.55%;不参加的同学有41名, 占调查总人数的11.64%。改用多媒体练习时, 参加人数上升到274, 比例增长到77.84%;不一定参加人数下降到51, 比例下降到14.49%;不参加人数减少到27, 比例下降到7.67%。这说明小学生的口算积极性是可以调动的。在我所调查的三所学校中, 并不是每个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 但两个班共用一个是都能达到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多应用多媒体设备, 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 学生的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 口算兴趣在生活中也可以处处得到培养, 小学生很愿意在家里来客人时算一算需要拿几个碗几支筷子, 也很愿意买东西时帮妈妈算一算该找回多少钱。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情境去亲身实践, 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口算兴趣除了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外, 也要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得到培养。当学生乐于学习口算时, 会在口算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 口算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提高。
二、家校携手提高口算
定期召开家长会是很有必要的。农村地区的家长较少, 平时家长和老师也很少联系, 这就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离开来。而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学校教育不行, 只有家庭教育也不行, 而应二者相联系, 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只有双翅和谐, 天使才能高飞。家长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老师身上, 老师也不能把家长的推卸看做无言以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也是孩子永远的老师。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师和家长只有常沟通、互了解, 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筑好, 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好, 也才能让孩子的口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心”“行”同行培养口算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 但农村地区的相应意识还不够深刻。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多停留在意识的层次, 而没有迈出行动的一步。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 家长应该把对孩子教育的关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关心孩子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要求孩子完成作业, 也不仅仅是禁止孩子碰电脑, 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学的学习内容难度不断加大, 这是事实, 也是很必要的, 但并不是家长推诿的借口。和孩子一起学习口算, 对于家长来说, 难度并不大, 如24点纸牌游戏练习口算, 仅用40张扑克牌边玩边算即可。现在农村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高, 很多培养口算能力的方法小学生在家也能够实现运用, 比如书店卖的口算题卡, 类别清晰, 针对性强, 各种网络学习平台中都有关于口算的练习, 形式新颖, 吸引力大, 家长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这样做少了家长担心孩子老去网吧玩游戏的烦恼, 更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口算兴趣, 对孩子口算能力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巧用环境妙练口算
现有条件不够理想是客观事实, 但作为教授者和学习者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环境创造新的学习条件。口算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考试中得到高分, 更是为了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方便。口算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论家长、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善于巧用环境, 来妙练口算。如制定校服时, 高年级可以小组内口算本组要交的钱数, 全班口算全班的总钱数;院子里的菠菜熟了, 按市场价计算, 学生可以口算不在市场上买菠菜省下了多少钱;要种花生了, 已知每亩地需种子数量, 学生口算自家需多少种子等。这样的练习既不需要过多的硬件投入, 又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摘要: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 学生的平均口算能力有所提高, 但社会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 这就对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 小学生在口算的学习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其口算能力仍需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对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做进一步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篇9
一、科学设计, 培养学生口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寓教于乐, 只有在训练形式上多出花样,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使学生不感到单调。
1.不断激励、激发竞争。
兴趣的产生, 实际是学习成功的起点。一般来说,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成绩和学习信心成正比例关系。针对这一点,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竞赛活动, 如“夺红旗争第一”、“看谁又对又快”等, 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成功的欲望, 产生“成功兴趣”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2.学生出题, 互助学习。
通常, 老师出题, 学生做题, 但我们可以改变这个惯例, 让学生自己出题, 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出题要求, 让学生根据要求出题。如:简单点的要求:写出十几减8的所有题目;提高型的要求:写出得数是8的所有20以内退位减法题 (11- () =8, 12- () =8……) 。
还可以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 出些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 这时, 学生就要学会考虑是否够减等问题。通过这种同桌一个出题, 一人答题的互助学习形式,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学习能力也提高了
3.游戏操作, 增强趣味。
游戏因素在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 口算练习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而运用一些游戏, 可以增强趣味性, 寓教于乐。例如:
(1) 抢答口算题。
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 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可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 通过快速地出示卡片, 让学生抢答。
(2) 笔录口算争奖章。
这种练习可以加大练习量和练习面, 教师提前设计好奖章, 以备用。练习时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或口述提前设计好的算式, 全班学生在作业本上将口算结果快速地写好, 前几名上台互批, 全对的当场奖一枚奖章。
(3) 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
这种练习, 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 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平均分成四组,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组算式, 每组八道题, 每小组出八人参赛, 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 每组只用一支粉笔, 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 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算下一道。哪组又快又对, 哪组优胜, 得到小红旗。
(4) 卡片辅助找朋友。
每人准备一套20以内数字卡片, 课堂上就运用这些卡片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找朋友游戏, 每人拿一张, 如果有两名学生的口算结果相同, 那他俩就是朋友。
4.新旧知识, 对比练习。
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 但遗忘得也快, 针对这一特点, 教师要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练习。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乘法与加法对比;除法和乘法对比。这样训练使学生既掌握新知, 又复习旧知, 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 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 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5.分散集中, 经常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 先集中认识进位道理, 然后分散练习9加几, 8加几, 7加几……最后再集中起来训练, 找一找9加几, 8加几……各有几道, 并有规律地排列起来。20以内退位减法学完之后, 可将加减集中练习,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道加法算式, 想出两道减法算式, 能根据相关联的三个数8、7、15很快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经常训练, 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二、加强口算算理的教学
在口算教学时, 传统的方法是比较重视口算方法, 而忽视口算算理的教学。这样教给学生的方法是机械的记忆, 而不是在学生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的。我们应当注意运用直观教具, 进行演示, 使学生理解算理, 这样学习起来更容易, 也更容易记住算理。因此在教学时,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 而且要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 上课前选进行两数凑十和前两数和是10的三个数连加式的铺垫练习, 教学时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9加几需要将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 并能类推出8加几, 7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后, 我要求学生会讲口算过程, 会画思路图, 最后再通过举一反三的训练加以巩固。再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 上课一开始出示16-7= () , 我问:“16减7等于几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等于9。”我又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学生说:“因为9+7=16, 所以16-7=9。”我马上表扬:“你说得很好, 这种方法就叫‘做减法想加法’。”我又进一步引导:“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它的办法来做这道题呢?”这时学生马上来了兴趣, 个个都在积极动脑筋。一会儿, 有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 先算10-7=3, 再算3+6=9。”另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 先算16-6=10, 再算10-1=9。”这时学生的思路活了, 兴趣被激发了起来, 个个争相发言, 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 学生说完之后, 我及时出示不同的退位减法, 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思路说一说口算过程。通过说理训练, 学生的方法活了, 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另外, 对较特殊的口算内容, 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如有关“0”和“1”的运算, 其特性有: (1) 同数相减得0; (2) 0与任何数相加得任何数; (3) 不等于0的相同的数相除得1; (4) 任何数乘1或除以1还得任何数; (5) 0与任何数相乘, 结果是0; (6)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 结果是0。学生理解了算理和掌握规律, 口算就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三、借助口算, 培养学生口算习惯
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然而这些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 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而是要通过长期有目的的训练, 才能培养出这些好习惯。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育他们养成以下良好习惯, 努力消灭计算错误, 提高口算正确率。
1.审题习惯。帮助学生克服不审题, 提笔就算的毛病。
2.思考习惯。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勤于思考, 寻找最简算法的心向。
3.检验习惯。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同时,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检验方法, 如估算等。
4.改错习惯。要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自己的错误, 并加以改正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 篇10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直接通过四维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新大纲中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由此说明,口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有利于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简单的计算问题,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因此在低年级必须打好口算基础,把口算训练有机渗透到教学实践中,进行早期的思维能力训练。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中使用的“凑十法”,既有数的分解,又有数的重组,要求学生能根据第一个数有目的地分解第二个数,这样便对学生进行了分析综合的思维训练,而以后多位数加减法都要分解成一位数加减法,这在多位数乘除法是计算中也经常用到。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十分重要。
二、培养口算能力的方法
1. 理解算理,活用算理。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中,有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其中以凑十法最为关键。学生理解了如何把第二个数分解成两个数之后如:9+7=9+1+6=16,遇到类似的题目就会自己运用,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如:99+18=99+1+17=117。
2. 反复练习,熟练技能。
口算虽然简单,但同样会出现“回生”,因此,口算练习必须经常进行,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
具体方法是利用每节课前几分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既可提高巩固口算能力,为新课做铺垫,又可起到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3. 变换形式,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到最好刺激是对学知识的兴趣。”心理学也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驱力。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所以在练习中,我尽量采用多种形式,现摘录其中8种。
(1)开火车
以往“开火车”的形式是一开到底,爱口算的同学会比较认真,其余学生的精力不够集中。我改变现行的形式,“火车”可以向左开,向右开,时前时后,甚至穿山洞,过隧道。学生在口算时精神集中,答得兴趣盎然,觉得像在做游戏,同时复习了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
(2)视算
即看教师出示的题目,在自己的口算本上写出得数,最后集体订正或交换批改。
(3)听算
由教师报题,学生练习。听算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广,且同时使学生耳,手,眼,脑并用,开发学生的智力。这种方法可以改变一人口答,其余学生陪练的局面。
(4)口算表计算
邱学华老师首创的口算表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进行大量练习,迅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活动口算板练习
以数字卡片及符号组成的可翻动的口算板,随意翻动,可以口算全部基本题。
(6)口算接龙
生抽出口算卡片后,老师口述“加”或“减”,学生再抽卡片。直到每组卡片抽完。再板书最后得数。
(7)抢红旗
以小组为单位,在竞赛中练习,每组任抽一张口算纸,全组一人一题,最后按速度,正确率定出红旗组。
(8)找特务
以一个数字代表一个拼音字母,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学生口算后,将得数转化为拼音字母,并拼出字,词,句等。
当然,训练口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要因地因时制宜,能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即可。
4. 阶段训练,巩固练习。
除了必要的日常训练,等到学习至某一阶段,还应集中时间进行针对性练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要做到日常堂堂练,阶段重点练。
浅谈小学数学的口算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口算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27
口算,也就是所谓的“心算”,是指学生在不借助其他工具的前提下,用脑计算,用口叙述,只需思维和语言得出计算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计算方法。掌握口算技巧,能够熟练运用口算这一计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特别是低年级阶段主要是学习各种计算方法,进行加减等混合运算练习,为之后的应用练习打下基础,为了学生的提高运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口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运算技巧。
然而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口算教学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小学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有的数学教师对口算教学不够重视,比起计算过程,更注重计算结果,平日的口算练习就是发一张小卷或者要求学生写一页口算练习题,然后在课上对照答案,很少会专门抽出时间给学生讲如何更快地算出答案的方法。这样做让口算练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口算技能也没有提升多少,失去了做练习题的初衷,得不偿失。为了解决口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的口算水平得到提升,使口算真正成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做题效率的计算方法,本文试从重视算理教学,坚持做口算练习和提高学生做题兴趣三方面循序渐进展开阐述。
一、算理教学,知其所以然
要求学生进行口算练习是为了节省计算时间,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有的学生由于不明白口算原理,导致对口算的步骤一知半解,在进行口算练习的时候,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还在用数指头的方法,或者列竖式算口算题,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失去了口算训练的初衷。为了让班级里的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我专门拿出时间和学生认真讨论计算过程,让学生交流他们的算法,大家一起把口算的过程拆分开,再组合到一起,讨论用怎样的数字组合才能使方法最简便,使学生对这本应该在大脑内进行的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明白原本一看就得出的答案是从何而来,从而学会自己总结方法。
例如,在进行“6+几”的口算练习的时候,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6+7”,让学生自己试着自己找方法算出得数。有的学生开始用手指配合,从6往上数了7个数,有的学生干脆在纸上先画6个圈,再画7个圈,最后再把圆圈加到一起,这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明白口算的算理,没有掌握口算的最简便方法。而有一部分同学对之前进行的“5+几”的训练方法印象比较深刻,立刻想到了“凑10法”,把7拆分成了5和2,使口算式子变成了5+5+2,10可以分成5和5,这个学生都是知道的,这样再算10+2就非常简单了。交流完方法以后,我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更简单、省时间,让他们自己体会选择恰当方法的重要性,然后再用“5+8”“5+9”做练习,要求学生自己用“凑10法”来解题,以训练学生掌握方法。
二、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要养成一个好习惯至少要21天,要掌握一个知识点也少不了平日的练习。明白了算理、学会了方法还不够,必须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这样用到的时候才不会生疏,达到通过口算提高效率的目的。这一理念在新课标里也有所体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里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此每天的口算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低年级的小学生缺少耐性,对一件事的持续热度低,教师要求学生天天做口算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但学生不了解老师的苦心,一天一练的口算题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这样无疑会使口算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
作为教师必须为学生着想,解决学生的难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导致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有的学生脑子灵活反应快,口算练习对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有的学生需要时间消化课堂所讲的内容,所以口算练习做的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每天都做的话就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理念,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口算教学也不能疏忽,不能简单地将学生“一视同仁”,对待做题反应速度快的学生,教师布置题目的时候要“重质不重量”,可以适当地加大题目难度,给学生以小挑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对于学起来有些吃力的学生,教师可以稍微减轻题目难度,让学生从学会解题入手,对学数学产生信心。计划制定得好,教师要做好监督,确保学生按照计划稳步前进,最终提升口算水平。
三、培养兴趣,开展多样化的口算练习
“人生在勤”,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少不了平日的练习,很多教师习惯利用课前做口算题,或是课后要求学生写一页口算题的形式来达到练习的目的,但是计算题只是一个个式子的形式,没有什么花样,天天做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且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容易失去做题的耐心,长此以往,对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没有任何的帮助。为了培养学生做口算题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多下点功夫,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引起学生的做题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完成口算练习的目的。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预留出5、6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上讲完本节课的课堂内容后,利用剩下的这几分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进行口算训练。用开火车或者夺红旗的游戏方式,比比哪组同学最先得出最后答案,然后作为鼓励给这个小组的学生加一个小星星。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获得小星星,每个学生寻找最简便的口算方法,以此达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做题的训练目的。有时候在进行应用题讲解的时候,到了最后得出答案一步再停下来,利用这个时机,要求学生快速口算出答案。在课堂上抓住一切机会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让他们意识到口算确实是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口算练习更加重视。
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篇12
关键词:数学教学,口算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口算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逐步达到教学要求。”口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活动进行计算的方法,它是笔算的基础。通过口算训练,能培养学生迅速计算的能力,强化记忆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一、加强对数的概念的理解是培养口算能力的基础
对数字特点的敏锐观察能力,是对口算中已知数字进行分解、分组,进而进行简便运算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例如,刚入学认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教室里有几块黑板?花园里有几棵大树?学校门口有多少奖牌等等;还可以教学生写数学日记,鼓励学生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也可以请家长带孩子出去购物的时候,多让孩子算一算需要多少钱,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并了解数字的特点,自觉主动地通过口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口算兴趣的同时,还使学生养成了持之以恒自觉坚持口算的好习惯。
二、传授口算的方法是培养口算能力的重要保障
口算能力的提高,并非单单依靠训练就能完成的。首先要传授学生口算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掌握一些口算的方法,领会一些计算的规律。在传授方法时,教师应该逐字逐句地讲解,分析透彻,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学生掌握了口算方法和一些运算基本法则之后,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来加强记忆效果和提高运算技巧。例如,教师可以建立题库,每天从题库中抽出一部分试题让学生口算,也可以采用分组学习、开展“赶比超”竞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激发学生大脑的思维活跃度,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敢于大胆尝试多种运算方法。要强调的一点是: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口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如,运用“凑十法”口算,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和运算数据来“凑整”,包括加数“凑整”、减法“凑整”等;运用“分解法”口算,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等。
三、引发思考、发现规律是培养口算能力的捷径
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学生的思维特点,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如,口算4×2、40×2、400×2,先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三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能否根据第一个算式找出第二、第三个算式的算法?再引导学生总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口算能力的条件
在口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认真审题。有的学生在熟练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就难免马虎大意,没看清题目就着手计算。2.算后检查。即使是再熟练的方法也难免会出错,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算后检查的好习惯。这样,既锻炼了运算思维,又提高了运算的准确率。课堂之外,日常生活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身边搜集一些素材,常使用口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帮爸爸妈妈计算生活收支、帮妈妈计算需要支付菜钱的总价等。
五、加强训练是培养口算能力的的重要措施
1.分散集中结合练。例如,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基本口算训练中,先集中练“进”、“退”位的口算,然后分散练9加几、8加几……11减几、12减几……最后集中起来训练,引导学生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和“20以内退位减法表”。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反复性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2.各种思维灵活练。在平常的训练中应重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训练学生的顺向性思维或逆向性思维。例如,练习()+3=10,10-()=4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各种思维在有针对性的练习中得到培养和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口算】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口算竞赛07-25
李群英教学案例《小学口算除法》07-22
2024年小学四年级口算练习题10-20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口算竞赛活动总结05-1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期中口算竞赛题08-01
小学低年级数学极速口算研究课题实施方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