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效对比

2024-07-16

肥效对比(精选4篇)

肥效对比 篇1

棉花是阿图什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为进一步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棉花上使用, 于2015年4月进行了棉花肥校正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址与环境

试验地点设在阿图什市格达良乡库尔干村农户依斯马依力地块进行的, 面积0.12 hm2, 前茬白地 (去年为棉花地) , 土壤为潮土土类, 盐化潮土亚类, 土壤肥力中等。地理坐标东经76°32′51″, 北纬39°41′24″, 海拔高度为1 221 m。

1.1.2 供试作物

棉花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中棉36号。

1.1.3供试肥料

氮肥 (尿素46%) 、重过磷酸钙 (五氧化二磷46%) 、硫酸钾 (氧化钾50%) 。

1.2 肥料施用方法和用量

磷肥, 钾肥, 全部作底肥, 氮肥根据土壤类型氮肥的35%做底肥, 65%作追肥, 追肥分2次施用。施肥时, 把纯养分量折算成实际肥料施用。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校正 (对比)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 3次重复, 处理1为空白对照 (CK) :不施肥, 施肥量为0。处理2为常规施肥区:667 m2施肥量为氮20.1 kg/667 m2, 五氧化二磷16.1 kg/667m2 (均为纯量) 。处理3为标准施肥区:667 m2施肥量为氮18 kg/667 m2, 五氧化二磷9.1 kg/667 m2, 氧化钾2.45kg /667 m2 (均为纯量) 。

1.4 试验操作情况

播种期为2015年4月11日, 按试验处理分小区施入化肥后播种, 株距10 cm, 行距30 cm×60 cm, 播深3 cm, 采用人工打孔播种, 一日内播完, 株行距完全与大田相同。

1.5 试验管理记载

出苗现行期4月19日, 5月5日定苗。每穴1株, 全生育期中耕松土除草3次, 第1次为6月3日, 第2次7月13日, 第3次8月2日, 灌水3次, 分别为6月27日, 7月7日, 8月2日, 追肥2次, 分别为初花期和花铃期, 即6月25日和7月11日, 采用人工按穴点施, 施肥后灌水。成熟期为9月10日-10月30日, 整个生育期126 d, 采用按小区单收, 单晒, 单脱, 单称的方式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产量的影响

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见表1) , F=47.27>F0.01=18说明, 不同处理间有极显著增产效果。

产量结果表明 (见表2) , 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配方施肥 (标准) 区比对照和常规施肥区极显著增产, 每667 m2增产量分别为80.24 kg、51.19 kg, 增产率分别为23.73%、15.14%, 常规比对照显著增产, 每667m2增产量29.05 kg, 增产率10.02%。说明配方肥 (标准) >常规>空白对照。

计算公式:

增产率 (%) =﹛Yp-Yk (或Yc) ﹜/ Yk (或Yc) ×100%

增收=﹛Yp-Yk (或Yc) ﹜×Py-2区肥料投入成本

产投比=﹛﹛Yp-Yk (或Yc) ﹜×Py-2区肥料投入成本﹜/2区肥料投入成本

其中:Yc代表常规施肥的产量 (kg/667 m2) , Yk代表空白对照的产量 (kg/667 m2) , Yp代表配方施肥的产量 (kg/667 m2) , Py代表棉花的价格。

配方施肥区较空白对照增产80.24 kg, 新增值240.87元, 产投比1∶2.44;常规较空白对照增产29.05 kg, 新增值120.3元, 产投比1∶1.19。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肥效对照示范, 配方肥效果较为明显, 产量、产值、收入比较显著, 此次肥效对比示范的数据整理分析, 为棉花配方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数和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在该试验结果表明, 中等肥力条件下, 配方施肥能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经济效益显著, 施肥纯氮18 kg/667 m2, 纯磷9.1 kg/667 m2, 纯钾2.45 kg/667 m2 (均为纯量) 。

小麦最佳施肥量肥效对比试验 篇2

关键词:小麦,最佳施肥量,农艺性状,增产效果,投产比

为了对大荔县洛灌区小麦配方施肥最佳施肥量与常规施肥量的增产效果进行比较,明确投产比效益差异,为指导生产实际、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可靠依据,于2014—2015年度安排了小麦最佳施肥量肥效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大荔县伯士乡高城村五组某农户责任田内,试验占地1 866.7 m2,地势平坦,灌溉方便,肥力均匀,土质为垆土,前茬为玉米,产量9 975 kg/hm2。播种前测定养分基础为速效氮38.89 mg/kg、速效磷19.85 mg/kg、速效钾162.96 mg/kg、有机质10.7 g/kg,p H值7.1。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西农889。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46.%,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粒状重过磷酸钙(含P2O5>46%,云南天化国际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磷酸二铵(15-42-0,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施肥种类和施用量不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最佳施肥量,施纯氮195 kg/hm2、P2O5234 kg/hm2;处理2:常规施肥量,施磷酸二铵300 kg/hm2、尿素300 kg/hm2;以不施化肥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试验肥料分基肥和追肥2次施完。基肥施用量:氮肥为总量的50%,磷肥一次性作底肥全部施完;追肥施用量:氮肥施完剩余的50%。

1.4 试验过程

2014年10月8日玉米收获后,10月10日施基肥,玉米秸秆还田,旋耕2遍。基肥是在秸秆旋耕第1遍时施入。10月12日播种,播种量150 kg/hm2。播种方式为机播[1,2]。10月19日出苗,整个生育期灌水3次(2014年12月10日冬灌,返青期2015年2月25日灌水1次,2015年4月28日灌麦黄水),5月8日一喷三防,6月9日小麦成熟,进行田间取样,室内考种[3,4,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如表1所示,处理1、2小麦的株高、有效分蘖、穗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均较CK明显高,且处理1显著高于处理2。处理1株高72.0 cm、有效分蘖3.5个、穗长8.4 cm、穗数517.5万穗/hm2、穗粒数35.8粒、千粒重39.9 g,比处理2株高66.2 cm、有效分蘖2.1个、穗长7.0 cm、穗数459.0万穗/hm2、穗粒数34.2粒、千粒重35.5 g,分别高5.8 cm、1.4个、1.4 cm、58.5万穗/hm2、1.6粒、4.4 g。由此表明,最佳施肥量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量施肥处理更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抗逆能力。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如表2所示,处理间F处=40.129>F0.01=18.00,差异极显著;区组间F区=0.746<F0.05=6.944差异不显著。处理1产量7 400 kg/hm2,较CK(5 100 kg/hm2)增产2 300 kg/hm2,增幅45.1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产量5 850 kg/hm2,较CK(5 100 kg/hm2)增产750 kg/hm2,增幅14.71%。由此看来,最佳施肥量处理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施肥量处理,最佳施肥量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 550 kg/hm2,增产率26.50%。

2.3 经济效益分析

在各处理中,处理1产量最高,达7 400 kg/hm2,与CK相比增产2 300 kg/hm2,增值4 140元/hm2。投入46%尿素424.5kg/hm2(按1.8元/kg元计算,下同)764.1元/hm2,46%重过磷酸钙508.5 kg/hm2(按2.4元/kg计算)1 220.4元/hm2,共计投资1 984.5元/hm2,新增投入产出比1∶2.09;处理2产量为5 850kg/hm2,与CK相比增产750 kg/hm2,增值1 350元/hm2。投入46%尿素300 kg/hm2(按1.8元/hm2计算),磷酸二铵300 kg/hm2(按1.8元/kg计算),共计投入1 080元/hm2,新增投入产出比为1∶1.25,两者相比,最佳施肥量处理产生的经济效益比常规施肥量处理更为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最佳施肥量处理较常规施肥量处理能更好地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抗逆能力,增产效果更大。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产生的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故最佳施肥量处理即施纯N 195 kg/hm2、P2O5234 kg/hm2,效果最好。由此说明配方施肥最佳施肥量既能使小麦获得高产,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施肥效益,达到高产高效[7,8,9]。

参考文献

[1]李莉.沛县小麦最佳施肥量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4(6):114.

[2]陈娟,陈健.临夏市冬小麦最佳经济施肥量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5(9):34-36.

[3]陈娟,陈健,戚瑞生,等.和政县冬小麦最佳经济施肥量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1):23-26.

[4]冯沛.江苏省沛县小麦氮磷钾最佳配比施肥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4(10):55-57.

[5]朱萍,王华,翁矑遥,等.奉贤地区小麦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研究初探[J].上海农业学报,2010(2):128-131.

[6]吴勤.临猗县水地冬小麦最佳施肥体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7):

[7]宋建民,刘爱峰,吴祥云,等.氮钾配合施肥对小麦济南17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3):344-350.

[8]王旭,李贞宇,马文奇,等.中国主要生态区小麦施肥增产效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0(12):2469-2476.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仁厚镇茂岑村一农户责任田, 东经110°00′59.238″, 北纬22°38′07.872″, 海拔90 m。试验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 近3年来未做过肥料试验, 不靠近村边、路边, 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农化性状:有机质为3.04%, 全氮为0.164%, 速效钾为213 mg/kg, 速效磷为78.0 mg/kg, p H值为6.0, 潴育沙泥田。

1.2 供试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荷兰15号。供试肥料为:富岛产尿素 (含N 46%) 、硫酸钾肥 (含K2O 50%) , 鹿寨产钙镁磷肥 (含P2O512%) 。

1.3 试验设计

采取“3414”试验方案[5,6], 以氮、磷、钾3个因素为基础, 当地推荐施肥量为主, 建立4个施肥水平, 0水平为不施肥, 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 1水平=2水平×0.5, 3水平=2水平×1.5;共14个处理, 各处理设计见表1。采取回归最优设计,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20 m2。

(kg/666.67 m2)

1.4 试验实施

晚稻收割时齐地割平稻草, 整地后及时起好畦, 做好排水沟。2007年11月20日种植, 出苗期为12月15日, 结薯期为2008年1月17日。各个处理按统一规格摆种, 即行距0.4 m, 株距0.3 m, 并随手压种, 使种薯与免耕田厢面上的松土充分接触, 以利扎根出苗。摆放后用些碎土盖种撒上肥料 (均匀撒在种薯之间) , 后均匀盖上稻草且不露光即可 (稻草量按650 kg/666.67 m2) 。且区行距边缘各留0.2 m、株距边缘0.15 m不摆种。小区用种量160块。基肥施60%的氮肥, 40%的钾肥, 全部磷肥;苗期施10%的氮肥, 10%的钾肥;现蕾期施30%的氮肥, 50%的钾肥。2008年3月20日分区收获、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产量

由表2可知, 平均产量以处理10最高, 为1818kg/666.67 m2, 比处理1增产833 kg/666.67 m2, 其次为处理6、处理7, 均比处理1增产789 kg/666.67 m2。

2.2 三元二次综合效应方程回归分析

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 处理间差异极为显著 (表3) 。回归方程为y=997.011 6-1.964 2N2-1.542 3P2+0.062 7K2-1.332 6NP+0.534 4NK+5.113 0PK+69.829 0N-5.025 4P-22.708 4K, 相关系数为0.956 9, 标准误为129.628 7。根据回归分析, 玉林市玉州区冬种马铃薯的最大施肥量为纯氮17.9 kg/666.67 m2、纯磷2.4 kg/666.67 m2、纯钾7.1 kg/666.67 m2, 产量达1 536.4kg/666.67 m2;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6.8 kg/666.67 m2、纯磷3.2 kg/666.67 m2、纯钾8.0 kg/666.67 m2, 产量可达1 537.3kg/666.67 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玉林市玉州区种植马铃薯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6.8 kg/666.67 m2、纯磷3.2 kg/666.67 m2、纯钾8.0kg/666.67 m2, 产量可达1 537.3 kg/666.67 m2。氮、磷、钾适当配合, 增产效果显著[7,8]。本试验重复间数据重现性较好, 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冬种马铃薯在实际运用中, 应根据当地肥力水平, 适当调节, 增减幅度为1 kg纯量左右。

参考文献

[1]丁桂华.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8 (4) :10-11.

[2]李伟, 李继明, 赵丽娟.干旱区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J].中国马铃薯, 2009 (5) :274-276.

[3]付艳忠.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J].新农业, 2008 (1) :17.

[4]段立志, 孙忠坤, 徐永杰.北方早大白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4) :100.

[5]李丁仁, 李爽, 李茂廷, 等.引黄灌区菜用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 2009 (7) :58-60.

[6]赵振刚.庄浪县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指标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 2009 (6) :30-32.

[7]吕云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J].云南农业, 2006 (11) :9.

肥效对比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冬小麦品种为兰天10号。供试氮肥为尿素 (含N46%) , 山西丰喜肥业公司生产;磷酸二铵 (含N 12%、P2O545%) , 安徽六国肥业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灵台县什字镇中永村, 海拔1 300 m, 年平均气温8.6℃, 为陇东黄土高原旱塬地, 在小麦种植区划上分属北方冬 (秋播) 麦区。试验地土壤为覆盖黑垆土, 肥力中等, 地力均匀, 耕性良好, 前茬为冬小麦。

1.3 试验设计

共设4个处理, 分别为:追施尿素90 kg/hm2+磷酸二铵60 kg/hm2 (A) ;追施尿素105 kg/hm2 (B) ;追施磷酸二铵60kg/hm2 (C) ;不追肥 (CK) 。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小区面积333.35 m2。

1.4 试验实施

播前结合整地基施农家肥37.5 t/hm2、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2009年9月23日播种, 播量为450万粒/hm2。在2010年早春小麦返青阶段 (3月10日) , 按试验要求耧施化肥, 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除植株高度差异较小之外, 其余性状不同处理与CK差别均较大。穗长:处理A、处理B、处理C分别较CK增加0.7、0.3、0.2 cm。穗粒数:处理A为33.5粒, 较CK增加2.3粒, 处理B为31.5粒, 较CK增加0.3粒;处理C为33.5粒, 较CK增加2.3粒。最高总茎数:处理A较CK增加1.5万个/hm2, 处理B较CK减少4.5万个/hm2, 处理C较CK增加1.5万个/hm2;成穗数:处理A较CK增加45.0万穗/hm2, 成穗率提高了3.9个百分点;处理B较CK增加12.0万穗/hm2, 成穗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处理C较CK增加25.5万穗/hm2, 成穗率提高了2.2个百分点;千粒重:处理A为42.5 g, 较CK增加2.1 g, 处理B为41.4 g, 较CK增加1.0g, 处理C为43.0 g, 较CK增加2.6 g。说明早春追施化肥因配方不同取得效果也不同。处理A为最佳配方, 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为处理C、处理B。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处理不同增产幅度各异。处理A折合产量为6 723 kg/hm2, 比CK增产855 kg/hm2, 增幅为14.6%;较处理B增产525 kg/hm2, 增幅为8.5%;较处理C增产414kg/hm2, 增幅为6.6%。处理B折合产量为6 198 kg/hm2, 比CK增产330 kg/hm2, 增幅为5.6%。处理C折合产量为6 309kg/hm2, 比CK增产441 kg/hm2, 增幅为7.5%, 较处理B增产111 kg/hm2, 增幅为1.8%。

从表2可以看出, 处理间F=3 471.63>F0.01,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不同处理间增产存在着明显差异;区组间F=1.71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在冬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适时追施化肥, 可以促进小麦幼穗分化, 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提高分蘖率和有效成穗率, 增加穗粒数、千粒重, 减少叶片早衰及无效分蘖, 增强抗寒和抗旱能力,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而在肥料的种类选择、品种搭配及用量配方上, 搭配追施比单一追施效果更为明显, 且成本低廉。就本试验而言, 在冬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耧播追施尿素90 kg/hm2+磷酸二铵60 kg/hm2为最佳配方用量。此项技术实践在灵台县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中, 已被广大农户接受并应用于大田生产中,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将继续试验、示范总结推广, 使之更加完善。

摘要:针对冬小麦在苗期追肥中单一追施尿素的现象, 结合生产实际, 在灵台旱塬地进行了早春追施不同化肥及其组合配方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冬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适期追施尿素和磷酸二铵, 比单一追施尿素或磷酸二铵分别增产8.5%和6.6%, 其配方是尿素90 kg/hm2+磷酸二铵60 kg/hm2。

关键词:冬小麦,肥效,产量,甘肃灵台

参考文献

[1]尚兴甲, 王梅芳, 张兰稳, 等.冬小麦不同时期追施尿素的效果[J].核农学报, 2003 (6) :485-487.

[2]张许, 王宜伦, 韩燕来, 等.氮肥基追比对高产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10 (5) :193-197.

[3]贾效成, 于振文, 张永丽.氮素不同底追比例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1 (6) :30-31.

[4]于增寿, 黄德明.应用土壤测试技术指导冬小麦合理追肥[J].华北农学报, 1991 (4) :88-93.

[5]潘庆民, 于振文.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 2002 (2) :65-69.

上一篇:集群课程下一篇:黄芪建中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