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对比

2024-05-27

形象对比(共12篇)

形象对比 篇1

【诊前片段】

我三口两口就把一个汉堡包吃下了肚。妈妈见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对我说:“慢点,小心别噎着了。”当我拿起第二个汉堡包准备要吃的时候,我看到了妈妈,忙把汉堡包往妈妈嘴里塞: “妈妈,您也吃一个吧,我吃饱了!”妈妈一边往后退一边说: “宝贝长大了,知道疼妈妈了! 我只喜欢吃馒头。”

【医生意见】

习作是通过“我”和妈妈吃汉堡包这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来突出母爱的伟大的。在表达人物形象的时候,当然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比如人物的语言、 动作,情节设置上要紧凑。如何通过 “我”和妈妈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吃汉堡包和馒头的对比,突显母爱的伟大。为了让母爱更加丰满动人,可以添加对比性的语言,或者运用拟人、 比喻等修辞手法,让语言的活泼和情节的温馨展现生活中亲情融融的场景。

【医后片段】

啊!真好吃啊!真是好吃极了!我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个汉堡包吃下了肚。妈妈见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微笑着对我说:“慢点,慢点,小心别噎着了!”

狼吞虎咽的我顾不得回答妈妈,拿起第二个汉堡包准备吃的时候,看见妈妈正拿着一块剩馒头就着一块豆腐乳在吃。妈妈使劲嚼着馒头,嘴角还沾上了一些。闻着发出奇怪味道的豆腐乳,我捂着鼻孔,把汉堡包往妈妈嘴里塞:“妈妈,您也吃一个吧!我吃饱了!”妈妈一边往后退一边说: “女儿真乖!女儿长大了,知道疼妈妈了!你自己吃吧!妈妈不喜欢吃汉堡包,只喜欢吃馒头。”

形象对比 篇2

——刘备与宋江形象的对比分析

众所周知,刘备和宋江分别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中十分关键的人物。所以,对刘备和宋江的评价当然也是如洪水般倾泻,当然也是“源远流长”。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给予地非常立体,生动可触。他们共有的特点是性格上的复杂性,有内在外在的因素,这些因素把他们层层包裹,勾勒出表面看似简单却又最难以捉摸的人物特征。这两个人物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小说里面,但是他们的许多特点确实值得让人去对比分析的。本文分为几个大点来一一评述。

一、仁义

细看刘宋二人,在“仁义”方面可谓是各自小说里面最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做得最好的两人了。在古时可谓怀“仁义”之心的人,便是拥有最大人心的人。《三国演义》中,“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是刘备和他的兄弟关张结义时定下的目标。这也成了后来刘备所一直奉行的道德依据,是他事业做好做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水浒传》中,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举动非常之多,无论是对待不相识的路人还是对待结石的好汉,能够帮上忙的一定会伸出援手。小说中多次可以看到宋江给予别人的“十两银子”,救他人于困苦之中。同样宋江这般的“仁义”也是他后来得以笼络人心的法宝。刘备被誉为“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宋江“及时雨”的称号,便是两人在“仁义”上面的默契使然。但是从社会地位来看,刘备的举动涉及的范围要比宋江的广,时代的不同造就的英雄也会有差异,刘备的“仁义”大体是面向他的百姓的,或者说是面向他所管辖的地域的,不论是新野还是蜀川,刘备的仁义施加的对象宽而广。而宋江的“仁义”从刚开始的在其乡里乡间的施行到后来的梁山,所以施行的范围相对来说小了很多。施行的对象也与刘备有较大的差异(因为宋江没有自己真正的百姓)。总得说来,他们两位因为“仁义”得人心,因而得各自自己的事业。

二、忠君

刘备所奉行的是“兴复汉室”,就是忠君的体现。他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外人对他的尊称乃是“刘皇叔”,从这看来他的忠君也是有历史的原因。但是古时宣扬的便是忠君思想,故而即使不是皇室后代,我想刘亦能如他后面所行。从他的仕途“剿灭黄巾”、“征讨董卓”、“对峙曹操”便可以看出他忠君的坚持和决心。宋江,出身押司,在衙门中管理文书案牍。可以说宋也是当时社会一个小小的公务员,他所接受的思想也便是“忠君”了。在行事上以“忠”、“孝”为先,时时想着要忠于君主。他的上梁山之路是经过内心强烈的挣扎的,他不敢也不愿意对抗正统的朝廷,宁愿忍辱受苦也不干“灭九族的勾当”。在“无奈”地选择上水泊梁山后,他虽然表面与朝廷为敌,但是内心还是非常期盼招安的,这也是后来他为什么不顾梁山这么多兄弟好汉的反对,接受朝廷招安的原因。刘宋两人以不同的方式选择了“忠君”的道路,他们内心所经受的欣喜、挣扎、彷徨从某种意思上来说是一样的,虽然方式不同,却是天下知音。

三、“虚伪” 在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时,很多时候会对刘备和宋江的重情重义大为赞赏;会为他们的犹豫而“恨铁不成钢”;会对他们两人的“虚伪重名”而唏嘘。

刘备、宋江和一般的英雄人物性改革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一般的英雄豪杰生性刚猛,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却是常常可以看到他们两位“痛哭流涕”。有人说这是真性情的表现,但是有人认为有时候他们真性情的表现未免太“煽情”,动不动就哭鼻子,这不是男儿本色,所以就觉得有作秀之嫌,不免扣上“虚伪”的帽子。其实不能单单从这个方面来讲“虚伪”,一个词语——性格使然,就也挑不了多大的刺。那么真正被认为是“虚伪”的是什么事情呢?

先说刘备,《三国演义》中,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刘备丢下妻子南奔,赵云于百万人中求得幼主刘禅,刘备感慨万千,说道,为了这个不成器的小阿斗,差点损失了我的一员大将,然后要把阿斗摔了,众将领劝之方罢。好歹是亲生儿子,好不容易失而复得难道会自己亲手摔死?那么可以看出刘备在这里肯定有作秀的嫌疑了,简而言之就是收买人心。再看一个也是经典的故事,就是刘备在白帝托孤于时孔明,那么刘备快不行了,叫左右的人扶起,一手掩盖眼泪,一手握住诸葛亮的手说:我现在快要死了,有心腹的话要说。诸葛亮问:有甚么事吩咐?刘备说:阁下才干高于曹丕十倍,一定能办成大事,如果刘禅可以帮助就帮助,实在不行,你就作两川之主。(历史上没有一个君王肯将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来当,哪怕他的儿子是个弱智,或者残疾,他都不会这样干。如果诸葛亮真的要夺权,又有这句话,蜀汉就要灭亡在他的手里)诸葛亮听到这话,立即哭拜在地说: 臣一定尽力辅助太子,一直到死了为止。从这当中也可以看出,刘备确实有“虚伪”之嫌,他明明担心孔明会夺权,却这般说了,目的是为了让其在他面前许下诺言,永不存异心。

再说宋江,宋公明生平仗义疏财,因而结交了许多英雄好汉,这样就为自己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在断配江州途径梁山泊时,他完全能上山如伙。表面上宋江害怕落得不忠不义之名,实际上他仍嫌此时上山实力不足,因为威望还不如晁盖,故而继续为自己造势。当上了梁山之后,收服吴用,亲征战场,从而达到架空晁盖的目的。最后晁盖为了巩固自己的威信,冒失攻打曾头市,断送了性命。可以说此刻宋江是最大的受益人。刘宋二人由此看来也有“虚伪”的时候,但是英雄,尤其是站在顶峰的英雄,在其上位的途中难免会使用计量,来增加自己的收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总结

巧用对比 突出人物形象 篇3

关键词:巧用对比 丰富内容 人物形象 文章主题

中图分类号:G634.34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统一的。事物之间的区别,往往在比较对照中鲜明地表现出来。在写作中,对比手法也就成了广泛运用的写作方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把对立的事物,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使形象更加鲜明、性质更加突出,以增强艺术表现力的手法。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老百姓的民不聊生集中在一幅画面中,鲜明地揭露了唐代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

对比写法在写作上的运用,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常用的有两种: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通过横向对比,就可以显示出这个人区别于那个人、这件事区别于那件事的独特的个性、特点。通过纵向对比,可以突出一个人的前后变化,突出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教材中有很多运用对比的经典文本,如《邓嫁先》《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一件小事》《故乡》《变色龙》等。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通过“我”与车夫对待老妇人的不同态度的横向对比,突出了劳动人民思想道德的高尚,显示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渺小。《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外貌、农村景象的前后变化,反映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贫困的现实。

根據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作文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识记理解对比的概念及其类型,明确内涵分类,然后分析经典佳作,综合提炼写作智慧,最后运用方法到写作中,赏析评价。作文教学把“阅读”“分析”“写作”“评价”结合起来,“阅读”指重温课内经典文本,借此获得一些启示;“分析”指师生一起议一议,探讨写作方法;“写作”指当堂练习;“评价”指自评,组评,全班交流,师评。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此法来指导学生写作的。

一、在明确了对比的概念及其类型之后,我与学生一起分析经典文本。

阅读《邓嫁先》一文中“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一部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对比方法在此段中的运用及作用。再读《最后一课》,说说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前者使用横向比较法,后者使用纵向比较法。对比要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来进行,要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通过描写来进行。对比的运用还要服务于文章的主旨、突出人物形象。

二、掌握了方法之后,学生就要学以致用。

写作练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在横线上写出母亲与其他母亲的不同之处,突出朴实的母亲将爱孩子付诸在行动上;通过写我对母亲想法上的改变来突出真挚的母爱。

我一直不愿意母亲陪我练球,因为

我从别人母亲眼里读出了鄙夷和不屑,我总是恶声恶气让她到旁边休息,她却认为是我心疼她,反而开心地拣得更欢乐。因为每次教练都陪我多练十分钟,有位妈妈看出端倪,上前发牢骚,说: 。教练淡淡地回了一句:“这位妈妈帮孩子捡球,孩子就能多出一半的时间来练习,进步自然要更大一些。多给孩子十分钟,是表达我对他母亲的敬意!”那位母亲

看到母亲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的眼角有些酸涩,经教练这么一提醒,我才知道

三、学生当堂完成,师生以提炼的方法(对比是否鲜明,描写是否具体细致,是否突出了人物形象)为标准评议作文,既要有自评又要有组评。

四、教师出示自己的下水文。

我一直不愿意母亲陪我练球,因为母亲不会像别人的母亲一样会聊天,会给教练提点什么要求,只会拣拣球递递水什么的。我从别人母亲眼里读出了鄙夷和不屑,我总是恶声恶气让她到旁边休息,她却认为是我心疼她,反而开心地拣得更欢乐。因为每次教练都陪我多练十分钟,有位妈妈看出端倪,上前发牢骚,说:“都是交一样的钱,为什么他要特殊。”教练淡淡地回了一句:“这位妈妈帮孩子捡球,孩子就能多出一半的时间来练习,进步自然要更大一些。多给孩子十分钟,是表达我对他母亲的敬意!”那位母亲羞愧地退下。看到母亲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的眼角有些酸涩。经教练这么一提醒,我才知道自己的思想有多么的狭隘,想起我不止一次地拒绝她陪我一起来,甚至觉得自己母亲没有别人母亲聪明,我们付给教练钱,像捡球这样的事应该是教练的事情,她这样为别人免费打工,真是不值得。或许妈妈并没有想到要博得教练的尊重,她只是把爱孩子付诸在行动上。

上述练习运用了横向比较法:自己母亲踏踏实实陪孩子练习与他人母亲圆滑世故,用其他招数提高孩子成绩进行对比;他人母亲只会动口与自己母亲亲身躬行对比。同时又运用纵向比较法:我对母亲以前的错误认识与现在对母亲的正确理解进行对比,突出了母亲对孩子那与众不同的爱。

五、通过学生间的互评,再自评,再根据老师的下水文,修改自己的习作。

我在作文教学中还经常搞一些使用对比写法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小练习。例如:在午餐时,大家排队打饭,当你面对一个被某人洒了菜汤或掉了饭粒的餐盘时,大家会有怎样的不同的表现?通过纵向比较,突出一些人不计较,豁达的胸襟。

由在写作片段训练对比方法的使用,到在大作文中训练对比方法的熟练使用,使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自如此法。

例如,《我长大了》通过写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用今昔纵向对比,来体现我现在的成熟。

中韩形象设计对比浅析 篇4

韩国的形象设计在亚洲乃至世界是占有首要地位的, 有历史、有传承。在韩国本土居住的人和来到韩国的人, 无论男人、女人、年老和年幼都学会了“美”, 从穿着到妆容再到发型和整体形象都非常注重。处处都能体现出韩国人民对美、对仪表的重视。成为一种民族文化, 深入人心, 形成风气并引领世界新潮流。通过对中国国内形象设计场所的调研和街路上的人们的观察, 化妆的人还是少数, 男士和老人对形象设计的重视度更低一些。所以首先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意识和对整体形象的重视和追求, 挖掘受众和消费群体, 才能让形象设计在国内深入人心, 得到大发展。

韩国的形象设计所需的设备先进, 化妆品产业发达。韩国大街上到处都是化妆品的专营店, 这已经成为韩国旅游购物的一个特色风景。很多欧洲、中国等地区的人们都会来这里旅游的同时购买化妆品。在行业内部的创新发明较多, 很多新产品、新手段更新换代比较快, 促使这个行业飞速向前发展。中国国内形象设计产品比较杂乱, 价格差距也较大, 真正实用有效的知名产品较少。

韩国的形象设计提倡“科学、健康”, 对于设计师和被设计者来说是最自然的、最健康的才是最好的, 例如:在发型设计中, 更注重的是头皮护理, 在店里也是头皮护理的价格最贵。因为现代韩国人认为头发的疏密、自然光泽、柔顺的这些健康因素是头发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头发健康了, 在做造型才会达到最完美。通过对省内美发行业的调研, 做头皮护理的店有很多, 但是主营业务仍然是以剪、染、烫为主。在韩国的形象设计中, 皮肤的光泽质感也是化妆造型的重要因素, 新娘在结婚化妆之前两个月要在美容室定制一整套服务。这两个月中要定期做皮肤管理, 让肤色、光泽、水分质感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在最后一次做新娘化妆, 让新娘在结婚当天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中国国内现在很多美容院有皮肤护理, 但美容院做化妆或新娘化妆的很少, 新娘化妆一般由婚庆公司或者影楼来完成, 因此皮肤护理和新娘化妆之间没有形成产业链, 如果把两者关联起来, 应该会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

韩国形象设计协会较多。由政府扶持, 协会带动, 先进的设计理念这些都推动韩国形象设计行业发展。韩国形象设计行业的优势在于, 形象设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很多, 学历高、素质高。韩国在教育上也重视该专业, 在美容室工作的人员都受到过该专业的高等教育。除了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开设形象设计课程, 在高中生也有化妆造型课, 而且有专门针对高中生的化妆大赛。韩国建国大学形象设计只招收研究生和研究生以上的学生, 还有像MBC美容美发学校、JUNO HAIR这种专门学校, 也向社会和很多教育机构输送大量人才。韩国形象设计也有其弊端, 因为韩国的国情让韩国有非常强的民族集体主义, 在街上和整个韩国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形象设计风格, 这种形象设计风格统一对外的识别能力很强, 但是缺乏个性设计, 大胆夸张的张扬个性被压制了。形象设计行业发展得太快, 市场趋于饱和, 可再发展的空间不大。

通过对国内院校的形象设计方面的调研, 形象设计本科领域仍为空白, 高职高专教育也比较欠缺, 多为社会办学, 由于办学领域众多, 行业背景也很杂乱, 因此造成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发展受限制。对专业建设方面应该成立专业工作室, 编写出版书籍, 教学和发展有文字可依。增加与服饰设计、艺术设计等领域的跨学科学习。在国内也多建立相关行业协会, 联合各方从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发展。在学习中应该重视学习形象设计的学生的手绘能力, 图案组织和创意能力, 色彩搭配的审美能力。在化妆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加强:色彩、图案、绘画功底的研究, 在配合好先进的化妆技术, 对后期创作, 国内外大赛都有益处。这样也可以区分本科形象设计专业与中专、技术学院的区别, 使得形象造型专业有进一步的飞跃, 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更高的素质和社会地位。

摘要:本文针对韩国形象设计专业的现状, 中国形象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两国间的形象设计利弊的对比, 指导我国行业发展。民众意识的重视, 审美和消费群体的有所提高。国家的重视, 行业协会的组织, 在教育的民众素质有所提升。

形象对比 篇5

烘托显神韵 对比见个性――例谈”在烘托、对比中突出人物形象”

湖北省松滋市南海中学 黄松海

《陌上桑》中的罗敷之美、《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之勇、《水浒传》中的吴用之智……这些人物的神采鲜活地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其原因不仅是正面描写到位,而且还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烘托与对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惟妙惟肖,收到一种如见其人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我们倘若妙用烘托与对比,会使人物形象更加光彩夺目,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凸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烘托、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呢?下面我结合实例给大家具体谈谈。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因此,常见的烘托方式有环境的烘托与人物的烘托,巧妙运用这两种方式,会使人物活龙活现,跃然纸上。写人时,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巧借环境烘托,勾勒人物神韵。精要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渲染文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诗意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运用得当,会收到“绿叶扶花,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且看中考佳作《走过风雨》一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闯入了我的青春。

雨缠绵地飘飞,如丝,如线,如烟,如雾。在这场风雨中,我收获了坚强。

“今天我们进行测试。”老师下达命令,我们这些“蚁族”,只有努力完成。手表的秒针疾速地飞转,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窗外冰凉的秋雨侵袭着玻璃窗,我茫然地看着桌上沉重的试卷,不知所措。刺骨的.悲痛,让我只想逃避:

考试的结果不言而喻,我的试卷如下坠的落叶,带着一种悲凉与无奈,让我不寒而栗。我如同跌进深渊,无法面对自己惨淡的成绩,我的心与那场秋雨一起悲泣。

我闭上眼睛,对自己说――这只是暂时的,我必须战胜失败,走出这阴郁的雨季。

作者借秋雨来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人物忧伤的心情,真切展现出自我坚强不屈的个性。这个片断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环境描写要契合人物心境,即以乐景烘托人物的喜悦,以哀景烘托人物痛苦;环境描写要精当传神,愈写得动人,愈是能突出人物的神韵,也愈会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二、妙用人物烘托,展现人物风采。写入时,我们会用次要人物来陪衬、烘托主要人物,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这种方式就是人物烘托,也叫“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一诗典型的范例:“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秦氏采桑女子之美,使得耕者锄者归来彼此抱怨,因为看罗敷耽误了劳作。作者不直言罗敷之花容月貌,而是细述观者之反应,烘云托月,衬出罗敷之美妙不可言。其学生佳作《同桌的你》同样精彩――

“牛高马大,一见害怕;洋相百出,笑掉大牙。”这就是我们班“活宝”――杜尧最真实的写照,只要他一出场,大伙便笑口常开,没准比姜昆还逗人呢!只要一提起他,总会听到同级的人如此感叹:“就是那个长得健壮,活像《水浒》里的花和尚鲁智深的那个家伙,地球人都知道!”全年级的老师,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每当看到他时,总会幽幽一笑,默叹道:“这小子真逗!”特别是他那浑厚的男低音,含糊不清,常常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使得成为名噪一时的“傻帽哥”。

此段抓住同级的学生与老师对人物的评价,写活人物幽默的个性特点,让人过目难忘。

这个片断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描写“云”时,心中要有“月”这一重心,只有“云”绘得适度,“月”才会显得动人。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写人之时,我们可将人物置身具体事件中,对不同人物之间或同一人物前后的态度、表情、神态、语言、动作等进行细致描绘,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可以凸显人物个性,突出人物形象。()运用对比,可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对同一人物在不同对期或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如学生佳作《赶车》一文就是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展示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

周末,放学回家,我来到路口等车。终于来车了,人真多,大家一拥而上,尽管我抢先挤进去了,但仍是个“站客”。没办法,现在超载是常事,能有我的一脚之地,那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喂,打票了!”一个中年男人把手伸到我的面前,极不耐烦地说。有这样的售票员吗?态度那么差。我有点儿不满,再一看,天啊,他是售票的吗?乘客们站着,他却坐着。看到了他手中的那一叠钱,才确认了眼前的这位“太爷”是明正言顺的。我无可奈何,谁叫咱们是学生呢!我只好付款。

“哎呀!李书记,今儿怎么坐我们这破车?”又上来了个中年男人,看那整齐的西装和亮得刺眼的皮鞋就知道他不是个平常人物。“生意挺好嘛,这么多人。”那人说话的样子挺文雅,“今天有急事,怎么也得将就将就!”“快!让个座!”他拍了拍那老头儿。又笑嘻嘻地对西装说:“您这儿坐吧。”“算了,站一回没什么的。”“那多不好意思,站着很累的。”售票员也挺关心人。“到前面的乡政府多少钱?”那西装倒挺主动的。“我们谁跟谁呀!还要什么钱?”尽管“西装”执意要给,但售票员还是没收。

文章抓住售票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前后细微的变化,在对比之中生动刻画出一个自私自利、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粗俗刻薄的售票员形象。这样一对比,人物个性就昭然若揭,不言自明。

二、对不同人物之间各自的表现进行对比。如中考佳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一文就把“我”和父母在对待爷爷的态度上作了鲜明的对比――

爷爷生病后,我一直很少接近他,很不愿意看到爷爷那张骨瘦如柴,已被病魔折磨得脱形的脸。听说爸爸妈妈要为爷爷操办八十大寿。我想,爷爷早已病得不明世事,为他做生日,有什么意义?爷爷生日那天,妈妈烧了一桌丰盛的菜――都是爷爷以前爱吃的;爸爸特地用新买的剃刀为爷爷刮了脸。看上去,爷爷比平时精神多了,那张苍白的脸上甚至隐约可以找出一丝当年的风采。我们就在他病床边摆下了生日宴。爸爸紧靠爷爷坐着,而我却坐得离爷爷远远的,一家人按辈份轮流为爷爷祝贺生日。不多会儿,爷爷连坐的力气也没有了,爸爸便扶他躺在床上。我知道,爷爷的生命之火在渐渐熄灭。他那双无神的眼睛似乎在凝视着远方,是在怀念过去,还是在憧憬明天?我已很难窥视他的内心。爸爸让我为爷爷磕头,并轻声叮嘱我“亲一亲爷爷”!我磕了头,却没有勇气去亲那张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的脸。我只是愣愣地站着,看着爷爷。因为瘦,爷爷的眼睛格外凸出,那目光是那样的无助,一家人都默默地看着我,而我却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

此段把“我”的言行举止与父母的言行举止进行对比,突出父母对爷爷的爱。“我”对爷爷嫌恶,为后文的自责与忏悔埋下伏笔,生动展现自我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中心。在写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而要围绕中心事件交叉叙述,从而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中国民企中美媒体形象对比研究 篇6

关键词:吉利 企业媒体形象 收购 语料库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企业掀起了跨国收购、并购的热潮。在这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跨国收购、并购中去。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本文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为例,从中美两国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为切入点,研究吉利在中美媒体中的不同形象。在研究过程中,使用newsbank和语料库分析工具wordsmith进行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从而验证此次跨国收购是否有效提高了吉利的国际形象,发现吉利及其他民企跨国收购并购后面临的媒体形象问题、企业宣传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2.话语分析理论研究述评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理论最早发源于语言学,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Zelling Harris)在1952年第一次使用了“话语分析”这个术语。在我国大陆,话语分析的研究起步则相对较晚且发展极不平衡,新闻传播学刊上出现的零星文章的作者也是来源于语言学或外语教学领域。目前国内学者在采用话语分析理论对新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部分集中在理论的系统介绍阶段,另一部分是以话语分析为研究工具进行一些个案研究。

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界对中国民企并购个案的研究尚少。并没有通过存在的现象,来探究社会、文化的深层原因。国内学者对吉利并购沃尔沃事件多从企业并购角度谈起,并未从传播学视角进行总结。

3. 具体分析

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

通过Newsbank查找美国媒体报道,数据显示:自3月28日起共有9篇报道,其中包括一条视频新闻。将中国唯一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对吉利并购事件的报道做相应数据整理,进行对比分析。

利用Wordsmith语料分析软件,在中美两国报道中随机各抽取8篇报道进行分析。数据显示,美国媒体报道的8947字中,Geely仅出现16次,比例占 0.17%。中国媒体报道的4985字中,Geely出现83次,比例占1.65%。从数据可知,美媒的报道并未体现对吉利的关注。从内容上可知,美媒在提到吉利时仅对收购事件进行客观叙述,重点放于沃尔沃公司。美媒报道中主语以沃尔沃公司为主,吉利仅作为商业并购中的收购方被提到,并未有大篇幅评论。如美媒报道中:“We're told Volvo Rents, a subsidiary of Sweden's Volvo Group (its car company is now owned by China's Geely Automobile) is buying U Save Equipment Rental, an independently owned company on Bayshore Boulevard that's been in business in San Francisco for 25 years.” 内容上主要是评论沃尔沃公司的商业操作,吉利只因作为沃尔沃的收购者在括号中被提到。总体来说,美国媒体对吉利关注度不高,以软性新闻报道为主,多以援引吉利公司,出现频率极少,一篇文章一两次并在讲述过程中以沃尔沃品牌为主,没有提高吉利公司的形象。主流媒体报刊没有涉及报道,全国性小媒体和地方媒体关注。

而在中国媒体报道中,吉利不仅出现的频率高,并常以主语出现。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在中媒报道中吉利为主体而沃尔沃为客体,这与美媒报道形成鲜明对比。中媒对此收购事件影响的热烈反应与美媒较低的关注度形成鲜明对比。

4. 结语

中国媒体对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有着极大关注。但此收购事件引起的广泛关注仅停留在国内,并未在国际引起较大反响。笔者借以希望更多如吉利一样的中国民企,在具备“走出去”的经济实力的同时,更加关注企业自身的媒体形象构建。能从西方媒体思维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更好构建企业媒体形象;能够运用跨文化交际中的实战经验进行有效宣传,为自己企业的海外经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娜.中美财经类报纸对经济危机事件报道比较分析——以《21世纪经济报道》和《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为例[D].北京大学,2010.

[2]孔震,白琨,单娟等.中美主流报纸报道角度对比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21-24.

[3]时海涛,于峰.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J].現代商业,2011,(8):250-251.

形象对比 篇7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情诗,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 同时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对中西方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 又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在诗歌中, 有一类主题是中西方诗人永恒的共同的话题———爱情。以爱情为主题, 中西方古典时期的诗人在各种作品中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 她们都是动人的爱情故事的主角。需要看到的是, 中西古典情诗在这一共同的主题中, 所咏颂的女性形象却有很大差异。

一、真实性和确切性V.S.意象性和模糊性

1. 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确切性

在西方古典情诗中, 诗人喜欢用《致……》作为诗的标题, 而且大部分诗人所选取的女性爱情对象是真实的人物形象, 比如苏格兰民族诗人彭斯在诗歌《致约翰·安德森》中所描写的约翰·安德森是诗人现实中的女友、爱慕的对象。又如英国本·琼生的爱情诗《致塞丽娅》和理查德·勒夫莱斯的《狱中致爱尔西娅》, 这两首诗中的女性都真实存在。

还有一类是以没有明确指向为题的情诗。如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 其中描写的仍是诗人爱慕对象安德森。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中令诗人愿意当作急流的是一位匈牙利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 也是真实人物。莎士比亚的154首的十四行诗集中, 大部分诗篇是写给或讲到一位贵族男青年, 诗人热烈地歌颂这位青年的美貌和自己与他的友谊, 小部分是献给或提到他的情人, 一位黑 (褐) 肤色的女郎。这位青年和“黑肤女子”都是现实中的人物。

在这样两类西方古典情诗中, 女性形象鲜明的特点是它的真实性, 诗人所描写、诗歌中所爱恋的对象在现实中确有其人, 这类情诗很多是以向诗中的女性表达自身爱慕为目的的。正是由于情诗中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很强的针对性, 诗人刻画的是女性形象本身, 突出人物, 达到逼真的效果。

2.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意象性和模糊性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描写讲究的是意象性。女性形象的描写并不完全真实, 以达意为主。以存有丰富的古典情诗经典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 其中“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静女》)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 都是典型的意象型情诗, 表达非常含蓄, 似内心独白, 无以倾诉, 它带给读者、听者的更多的是朦胧与想象。从这些诗歌来看, 这里作者或少年所爱慕追求的女性, 是模糊而朦胧的, 不一定是真有其人, 始终是模糊的意境。

二、唯美性和直露性V.S.卑微性和内敛性

1. 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唯美性和直露性

在西方, 由于深入人心的平等独立观念, 女子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地位。英国爱情诗中歌颂爱情, 赞美女性的传统是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女性的崇拜分不开的。英国继承了古希腊的审美传统, 古希腊的神话中女神众多, 不难想象当时社会对女子的重视。而且基督教义认为夫妇是一个整体, 虽然男女各占一半, 但妻子属于“较好的一半”, 中古世纪的骑士文学把妇女的地位提得很高。西方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 表达对女性崇拜、仰慕的作品比比皆是。远的有古希腊人对海伦美的祟拜, 骑士文学中对贵妇人的仰慕, 近的有但丁对贝阿特丽采的深厚感情, 拜伦等诗人们对女性的大力讴歌。如拜伦在诗中曾写道:“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像夜晚皎洁无云而繁星满天”, “增加或减少一分明与暗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

此外, 西方海洋文化中带有富于开拓性和直露的民族性格, 直接地表达自己和直接的赞美成为西方文化中一种习惯。西方古典情诗大都诗风浓郁而热情, 要描写爱慕的女性形象, 重在赞美女性本身的外貌, 比如《绿西 (挽歌) 》写道:“她的美使我陶醉, 在世界上我只爱她/我们沉没了很久, 我的手抚摩着她的手/我凝视着她那忧郁而可爱的前额……”

这样一种直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使得诗人在创作情诗的时候, 惯于用对女性外貌的赞美和直接的爱来表达自己对所爱对象的热切感情。

2.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卑微性和内敛性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文化核心的社会, 中国女性长期以来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倍受歧视, 古典诗歌中很少把她们当作仰慕的对象, 只是遵守孝道、妇道并传宗接代的工具。所谓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对中国女性进行道德审查的标准和依据。

因此, 即便在描写美好爱情的情爱诗中, 仍然带有明显的道德教化痕迹。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只能“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不容许她们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发表意见, 因而不幸的婚姻让中国古典爱情诗充满了思妇之情、弃妇之怨。《诗经·国风》中的《氓》描写被遗弃的妇女自述其不幸婚姻:“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 唏其笑矣/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如曹丕的《燕歌行》中的诗句:“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抒发了思妇那难以忍受的离别之痛。

此外, 在中国古代的情诗中, 蕴涵了很典型的东方古典文化的内涵。东方儒家文明的内敛和含蓄被看作是美德和修养的象征。中国诗歌的语言要求一是含蓄, 二是格律。诗忌直, 意忌浅, 脉忌露, 味忌贬。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指中国古典诗歌以含蓄为美。在中国古典情诗当中, 时间和空间上都为含蓄留下了很多空白点, 正如水墨画中的留白一样, 作者所要表达的爱情是需要读者在言外去自己体味。对于女性形象, 不直接描写或者是直接表达爱慕, 诗人寓女性的形象于朦胧的诗意之中, 形象的描述并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表述自己的某种情愫和隐射其中更深刻的含义。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始终不把爱表达出来, 而西方诗人高喊:“你是我的太阳, 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 产生差异的实质也同样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三、对比分析

1. 审美观的差异

西方的古典诗歌审美标准追求写实性、纯粹性, 而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推崇的是写意性和融合性。西方诗歌审美中的写实性, 体现在你是你, 我是我。正如西方的油画一样, 描写事物, 要求惟妙惟肖, 形象逼真地再现社会生活。西方古典情诗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 通常是像油画一样, 详细地刻画人物。重点放在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绘上, 而不渲染环境, 体现人物的真实性和感情的真切。中国的诗歌审美则不同, 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正如中国的水墨画一样, 以写意为主要目的, 在古典情诗中, 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 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意志隐喻其中, 讲究个体形象与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对于诗人所追求的女子形象, 并不能看出实质性的人物的描写, 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 将诗人对伊人的爱恋和朦胧的水边景色交融在一起。

2. 职业化与非职业化

之所以会出现中西方在古典情诗中对女性形象描写的真实性和写意性的不同, 与诗人的职业化与非职业化有一定关系。在古代西方, 诗人大都是职业化的, 以写诗为职业或为谋生手段。职业化诗人所影响到的是其对情诗中艺术形象选择问题。职业诗人这一个体, 创作爱情诗歌很有可能会固定地选取定位自己的爱恋对象, 明确地体现真实性。而在古代的东方, 特别是中国, 情况有差异。以《诗经》为例, 《诗经》是一部民间风情的汇总集, 多没有具体的作者, 多是民间平时生产劳动生活的时候所创作和流传下来的, 情诗中形象的选取和描写没有针对性, 多体现的是一种诗歌的韵律美和和谐美。在《诗经》之后, 可以说, 中国并没有形成职业化的诗人群体, 诗人是兼有官员、诗人、小生产者等角色为一体的。官员多是仕途失意或者需要以诗言志, 诗歌只是情趣的体现。在情诗的创作中, 并不在于要表达很明确的爱情对象, 而是求达意。

中西方同样优美的古典情诗, 蕴涵了世界诗人丰厚的情感, 同时, 更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在诗歌中, 对于人们所爱慕的女性形象, 西方古典情诗是直接勾画, 带有浓郁的浪漫情意, 因此其女性形象具有真实性、确切性、唯美性、直露性;而中国古典情诗则体现了幽雅的意境结合, 其女性形象带有意象性、模糊性、卑微性、内敛性。但不管怎样, 它们都同样是爱的赞美诗, 是人类美好情感的沉淀与不同文化的结晶, 体味诗歌的同时也是对文化的欣赏与感悟。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黄杲炘译.英国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3][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4]王佐良.英诗的境界[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5]向熹编.诗经词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6]伊丽莎白·朱著.李力, 余石屹译.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形象对比 篇8

一、个体与大体

黛玉是“个体”的,宝钗是“大体”的。“个体”与“大体”的体现可以根据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即自身所体现出来的气质和他人的评价与看法。

为什么说黛玉是“个体”的?“松、竹、梅素有‘岁寒三友’之称,在文学作品与绘画中历来被用作高洁劲直的象征,作者把梅、竹分别安置在栊翠庵、潇湘馆里,应不是随意的点缀。”这些安排应是在作者精心布局之中的,竹乃高洁之士,而竹又是潇湘馆的一大特征,自然可见作者的意图。因此,黛玉真乃是作者“笔下的宠儿”,这种“宠儿”的身份承担了作者思想精神的精华,然而对当时的一个封建社会大环境而言是不解的,另类的,甚至是违逆的,这种精华就体现在黛玉的“个体”性之上。“黛玉是出了名的‘小性儿’,‘行动爱恼人’,‘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厉害’,‘天性喜散不喜聚’。人们对她的这些评语,实际上是对她那种不肯折节媚俗、孤标傲世性格的反映。”《红楼梦》中对黛玉“小性儿”、“尖酸刻薄”等相关内容直接或间接描述应是相当多的,这种认识的来源上到夫人姐妹,下到婆子丫鬟,无一不是集体出气,集体发声。众人认为黛玉太“尖”、太“凸出”了,以至于如果太近则感觉有如烈焰灼烧皮肤肌骨的疼痛,群体排异性自然会发生,不过囿于黛玉地位的独特性而被暂时强制地隐藏起来,故退而远之,避而议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化,这一群体排异性终会跳出笼子来挥动着它的狂爪魔牙,如“林黛玉赞”所言“人而不为时辈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于舅母,并不得于外祖母,所谓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势然也。’于是乎黛玉死矣。”习惯把大众定为常理,太过则是有违常理,所以黛玉是不得人心的,一方面是因为众人的妒才,另一方面是因为众人的不解。总体而言,林黛玉的“个体”性体现在她的孤独上,这种孤独主要源自于曲高和寡的无奈。她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跳出了自己所处的圈子,并且有了极大的超越,所以黛玉具有叛逆的精神。这种超越所带来的差距不是通过人与人长久相处来可以弥补的,相反时常会带来鹤立鸡群的效果,除非她自己低头放弃,否则这种“前卫”给她带来精神高度的同时,也会给她带来无尽的痛苦。知音难寻的落寞,加之不迎合众人的性格,使之呈现出清高孤僻、目下无尘的个性。因此黛玉的朋友是很少的,她感叹宝钗的为人,有时候也十分羡慕宝钗极好的人缘,如第五回“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俋郁不忿之意”,第四十五回“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然而她是做不到的,因为有违本性。虽然她的孤独有来自无父母姊妹的凄凉,但更是由少有可供交流倾心的朋友所致。此番看来,黛玉的“个体”性除了是她本身个性的体现,也是一种无奈被迫的行为。

宝钗是“大体”的。《红楼梦》所说“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薛宝钗赞”也说她是“静慎安详,从容大雅”,传统道德所要求女性的德与礼、从与守、静与雅都可以在宝钗身上找到。宝钗本是入京“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善赞之职”,这一预设的前途命运其实也说明了她是被特定打造的形象,因此宝钗是极具封建标准的女性。她的“大体”首先体现在“大”上,“以凤姐之黠,黛玉之慧,湘云之豪迈,袭人之柔奸,皆在所容”个性真乃“有容乃大”,不过多亦平,杂而乱,虽然“其所蓄未可量也”,但始终应注意的是宝钗个性的全面并不是其自身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一种刻意追求的行为,舍弃深度而寻求全面的方式是为了可以与不同的人良好相处。比如宝钗深得众人喜爱,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就连小丫头们也多愿意与宝钗玩耍,这是个性全面的益处。其次,宝钗的“大体”体现在“曲”上。黛玉的处事方式是直,而宝钗是曲,曲己意则是为了迎合它意,如第二十二回贾母命宝钗点戏,如同王熙凤深知贾母喜欢热闹,宝钗也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热闹戏,宝钗真的就很喜欢这样的戏?宝玉看了都说我从来怕这些热闹的,黛玉点了一出戏文中并未指出,但多半不是老年人爱看的热闹戏。那么年龄相当的宝钗也不一定真的喜欢,因为对方是贾母(权力中心),所以曲己意以成其意,即使一定喜欢,那也只能说明宝钗迎合的熟稔。再者,宝钗的“大体”体现在“时”上。《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所说“时宝钗小惠识大体”,时,适时而作,顺势而发,趋利避害,利己益人。探春之敏在于兴利除弊,在于“改”,但是革新势必会触碰到固有的利益团体,所以宝钗所做就在于“稳”。施以小惠使利益均沾,一则服众,众婆子“个个欢喜异常”,二则也得到别人的一致好评,成就大体也显出自己的“大体”。时在于兴变,在于把握机遇,所以“宝钗的审时度势、周到通脱确乎使她具备了‘齐家’的本领。”因此宝钗的“时”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儒学意义的。最后,宝钗的“大体”体现在“守”上。《红楼梦》第四回提到李纨丧偶后的独守并不突兀,它在揭露李纨青春丧偶,生活虽处锦衣玉食之中却如同死灰槁木的残酷现状的同时,也为宝钗的独守埋下了伏笔。纨,以纺绩井臼为要,李纨之父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故以其名命之,读书也不过使其知道几个贤女而已。这些观念成为李纨日后的紧身绳,虽然遭遇惨烈但也不使其“异动”。李纨的生活宝钗应是知道得很彻底的,为什么宝钗还是选择独守呢?这一选择不排除自己的无可奈何,但肯定也来自于她的“大体”。贾珠与贾宝玉无疑是两个极端的人,一个是封建社会的“忠孝仁义”,一个是封建社会的“孽根祸胎”,贾珠的早逝与贾宝玉的出家都给她们带来极其悲惨的结局,不过相比之下前者似乎更能让人接受。而宝玉的出家实质就是赤裸裸地对宝钗的抛弃,对爱的背离,在这一更难让人接受的情况下,宝钗的表现却更为坦然,第一百二十回“那日薛姨妈并未回家,因恐宝钗痛哭,所以在宝钗房中解劝。那宝钗却是极明理……更将大道理的话告诉他母亲了。薛姨妈心里反倒安了,便到王夫人那里先把宝钗的话说了。”本是需要被劝,却反过来劝解他人,可见宝钗的德行了。

二、仙性与凡性

离世中的仙子与人世中的杰才,这是对黛玉与宝钗关于“仙性与凡性”的定位,具体而言,它们的差异在于追求并超越自我与追求并实现功利的区别。“仙性与凡性”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境界的差异,“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它包括冯友兰说的觉解,也包括张世英说的感情、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等,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境界是一个人的生活世界的内在化……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美学上所阐述的境界包括人生境界和精神境界,它们深受主体的人生经历、所接受的教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境界与生活世界(“无穷的客观关联”)所具有的双向性、持久性,又深刻影响着二者以及诸多联系。“仙性”是黛玉的境界,这与她自小相对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抛父进京都”,寄人篱下)是分不开的;“凡性”是宝钗的境界,自然也与她相对特定的生活方式(“充为才人善赞之职”)分不开。境界有高低之分,“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境界的高低源于觉解的多少,境界越高,所需要的觉解就越多,所以功利境界比天地境界所需觉解要少得多。功利境界有我而觉我,“我”也只是功利之中的我,并非真我,因为存私存利;天地境界是最高的境界,无我而觉我,因为心存天地宇宙,所以真正了解到“我”在其中的地位,无私(我)而发展了真我。回到《红楼梦》上,功利境界应是属于宝钗的“凡性”,天地境界却是黛玉“仙性”的造化。如何说呢?诗言志也。诗歌可以抒发一个人的志向,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性,因此可以从她们所做的诗歌入手,论证她们所处的境界。

何为“仙性”?在分析境界之前,先对体现“仙性”的其他方面予以说明。其一,从身份来源上看,黛玉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颗绛珠草,因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润而得女体,未报灌溉之恩而五内生出缠绵之意,因随下凡尘以一生眼泪还之,因此其身份来源本来是具有“仙性”的。其二,从音容态度上看,黛玉也有一番神妃仙子之韵,王熙凤见之也不得不大为叹止,“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这种惊叹除了来自于王熙凤善于为人处世的性格,更多的是因为黛玉远胜众人的绝美形容与“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黛玉相之于众人,眉目靥身,闲静行动,情浓愁甚,弱柳病身,独特;“心较比干多一窍”,传说比干之心为七窍玲珑心,而比干已是难得之才,再胜;“病如西子胜三分”,西子之颦,病态之美,更胜。其三,从人生境界上看,依前文所提,天地境界是黛玉的“仙性”。而天地境界是四种人生境界之中最高的,“是消解了‘我’与‘非我’的分别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因而也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这种“天地合一”的至高境界非常人所能达到的,无我是因为超越了自我而又达到“玄同彼我”的境界,即是一种人与人或人与天地的融合,“知天”而“事天”,“事天”能“乐天”,所以《红楼梦问答》也提到了“黛玉信天命”。贾夫人仙逝扬州城之后,黛玉就开启了抛父寄居的生活,按书中所记,年纪尚小,此后除其父林如海逝世而为之送灵外竟无归程。因此,黛玉内心的敏感应来自于两处,一是自小寄居的凄凉,二是父母早逝与人丁单薄,这两处是黛玉“痼疾”的病源,是她感叹孤独凄凉命运的现实原因,但这毕竟是“小(私)我”。不过,黛玉并未把情怀无尽地停留在哀叹之上,通过黛玉的诗歌可以从中看到她所实现的对自我的超越,即在感叹自身命运的同时又兴起了对生命的热爱,前期的《葬花吟》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述尽飘零之苦,但黛玉并未局束于此,而转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香丘”是其追求的心灵圣洁之地,非凡尘可得。“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去尘世化而求得返自然、归本真;“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其洁并非仅是身体之洁,实乃精神之洁,污淖乃是乌烟瘴气的现实环境,拒污而存洁,实有“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生命感知也更是激起了她对生命的虔诚。后期的词《唐多令》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怀,“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柳絮之飘泊是黛玉之飘泊,不分彼此,你中有我,命薄而惜命;“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谁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黛玉看来,草木(万物)皆有情有感,韶华易逝,时短而爱时。所以黛玉的一生都志在“信天”、“乐命”,并且已然达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如《葬花吟》中的“花”、《秋窗风雨夕》中的“秋花”与“秋草”、《唐多令》中的“柳絮”,此皆为草木,而黛玉前世也是一棵绛珠草,草得天地之灵气而成人,草木之情亦是人之情。黛玉的诗作多是体现出这样的特征的,“我”与“非我”无差别的相融并不是进入草木而生情,而是自己就是草木本身。因此,黛玉实则是虽处于世而离于世的仙子。

何为“凡性”?首先,为什么要说宝钗是“凡性”的?原因在于其一,《说文解字》注明,凡,最括也,即最大限度的囊括,近乎全部;其二,除了说文之意,此处“凡”也有“仙”的对立意义,这两点都与宝钗的性格及表现是切合的。在《红楼梦》里黛玉作为一种超功利、超道德的存在与宝钗的功利、道德形成了强烈对比,依照前文所述,宝钗是功利境界之中的人。“功利境界的人,他的行为的目的是‘取’,即便有时是‘予’,他的目的也还是‘取’。”这一点在小说中体现得很多,比如施小惠、近众人而得人心,施小惠是一种直接的物质上的“给予”,而近众人则是放下自己贵族小姐的身段而使众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给予”。还是回到诗歌上的分析来阐释境界。第三十八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提到了一个“食蟹的绝唱”,即宝钗的《螃蟹咏》。《螃蟹咏》共三首,先起于宝玉,次之黛玉,末之宝钗。三首诗的情感和兴致是不同的,宝玉情酣意足,欢乐闲适,其诗体现的是一种王孙公子的“闲人之气”,黛玉看罢,接着宝玉,其诗体现的是一种“雅士之气”,宝钗沉思而后续,其诗则是一种“锐士之气”。为什么宝钗能够在螃蟹诗中夺魁呢?原因是在于她的诗以小寓大,看世太深,讽刺太毒。吃蟹饮酒,欢乐有余而起兴致,螃蟹之物入诗本是把玩之物,不过到宝钗的笔下竟是到了另一个境界,可见宝钗的心绪和功力了。其诗藏刃其间,刀刀要害,诸如“皮里春秋”、“空”、“黑”、“黄”、“敌”、“腥”、“防”、“冷”、“定”、“落釜”等尖锐之字词,深有嘲讽怒骂、眼看“落釜”的冷静和坚定,这是处于众人意料之外的,“众人看毕,都说:‘这才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宝钗洞察事物的思维方式的独特也显示出她的心性和志向,她有点类似于社会中投身于仕途的士大夫们而积极地投身于世,比起众人来,她的才气还真是放在了功利之上。因此,说她是封建道德的模范,甚至是人世中的杰才也是贴切的。再如第七十回,以柳絮作词而成的《临江仙》。这首词上下洋溢着强烈的乐观精神和迫切的希冀意识,那么乐观和希冀体现在哪呢?从字词上看,全篇皆是“白玉堂”、“春”、“解”、“东风”、“蜂团”、“蝶阵”、“好风”、“借”、“送”、“青云”等欢快明亮、积极向上之字词。从塑造的意象关系上看,全篇大概有三个对象,即“赏识者”、“助力者”和“求识者”。“赏识者”是“春”,“助力者”是“东风”,“求识者”是“柳絮”。近乎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宝钗期待属于自己的“政途”,我们不能肯定“以此而把宝钗定义为一个野心家”的说法,但是也不能否定从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她于世做出的积极的期待和努力。“白玉堂”,华贵之地,暗示权贵;“春解舞”,欣赏柳絮之舞,赏识其才也;“东风卷得均匀”,东风更助其力。故词的下片再次呼喊“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也就更显其所思所想所志了。柳絮是宝钗自身或者是自己志向的托物,“终不改”乃是固其所志。本是飘泊无根之物却被视为希冀满怀、乐观可守,也正是显示出了其中的悲剧性。其实从在元妃省亲而表现出来的欣羡和激动就可以看出,宝钗是迫切希望可以实现自己的“德”与“才”,元妃是她努力的模范,也可能是她所需要得到的“赏识者”。因此,比起黛玉的仙性,宝钗投身于功利确实是凡;其性格、表现广而杰也确是凡。

可以说黛玉与宝钗所代表的“两种女性”在曹雪芹先生笔下是极富魅力的、感人的。她们没有好坏之分,作者怀着赞美和悲悯的复杂心绪去正视她们的精神人格,虽然曹雪芹先生的笔触可能更倾向于黛玉所代表的女性,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贬低宝钗,甚至把她塑造成一个封建形态下的丑陋恶魔。依然可见,我们不会因为宝钗的世俗而去否定或者忽视她的美丽之处。处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黛玉是极力冲破藩篱束缚、追求个性自由的精魂,所以面对崇尚群体的社会氛围,抗争需从挖掘个体开始,因此黛玉拥有极强的个体性是自然的了;而面对如此强大的传统形态压力之下,这一微小却极其闪耀的思想行动何其之难,因此黛玉兼具仙性也是自然的了。同样,宝钗却是凝聚了当时社会所拥有近乎全部的传统或者规定的正统。其实面对现在,黛玉与宝钗仍具有代表的可行性,黛玉可作为一种精神意义,而宝钗则是作为一种现实意义存在。在精神境界方面黛玉依然有很多是我们现今都无法超越的,而宝钗在人世中也做得近乎完美。总之,挖掘和分析人物不仅要立足于过去,还应着眼于现在,这才是人物生命不竭的原因所在。

摘要:对比是《红楼梦》上下运用得较多的手法,或明或暗,或大或小。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的对比是历代红楼人关注的重点,研究也较为透彻。《红楼梦》的女性形象类型大致有二,一是恪守封建传统遵循礼教等级的女性,二是萌生反制思想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黛玉与宝钗无疑是这“两种女性”对比的典型。因此,本文基于这“两种女性”的思维,力图对黛玉与宝钗的形象对比做出一些新的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对比,“两种女性”,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李鸿渊:《<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62页。

[2] .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1月第1版,第127页。

[3] .薛海燕:宝钗之“时”的儒学内涵和文化反思意义.《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一辑,第284页。

形象对比 篇9

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离散群体文化认同特点。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相应地也具有离散文学的特征。小说《骨》由著名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所著,也是一部受美国大众认同的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唐人街移民家庭祖孙三代在美故事,小说围绕二女儿自杀进而展开的各人物心理反映和行为表现,也同样反映了散居族裔者在中美文化交往中的取舍情况。在离散理论视角下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在离散视角下将人物在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等方面作对比来阐释多样混合且流动的身份寻求策略才是离散群体所适合的策略。

一、梁爷爷vs三姐妹

小说当中的梁爷爷生在中国,是第一代华人移民,为了能在大洋彼岸淘金回家而远走他乡,可是他非但没有从淘金热中获取所谓的财富,而且在美国过得清贫无奈,为生计奔波。“梁爷爷看起来是我们当中所认识的老人中最年长的一位。他显得很苍老,像一位八仙,一位聪明的老神仙。(《骨》97)”,可见他辛勤努力却活的并不轻松,他在美国靠打工来维持生计,且“梁爷爷没有任何积蓄,(《骨》99)”,而且他也过得孤苦凄凉,在异国他乡为了圆他的回国梦,当了里昂契约上的父亲,“这样做的结果是他得答应最后将梁爷爷的遗骨送回中国。(《骨》61)”,他从来没有把美国当成家,虽身在与此,他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他也爱在唐人街闲逛,无论在哪里他都表现得是一个中国式老人,因此在文化选择和身份认同上,无疑他保留了十足的中国传统,哪怕死后都要安葬在回来的地方,落叶归根,家的味道,是他一直惦记和挂念的。梁爷爷从根本上或内心而言,他排挤美国文化,他一直表现得是个十足的中国人的形象,他只是一个流落于美国的想回家的中国人,丝毫不带有任何美国特征。

相反,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则是梁爷爷契约上的孙女们,小说的主角,即里昂家的三个女儿,莱拉,安娜和尼娜,从文化选择和身份认同上,她们首先已经是第二代美国华裔,她们出生在美国,“我们对那个古老的国家知之甚少,我们重复着祖先和叔父们的名字,但他们对我们一直是陌生人。(《骨》42)”,她们对于中国的认知较少,仅有的关于中国的文化或是传统也是受父母的影响或是道听途说而来。因此笔者认为虽然姐妹三人各自都有自己的个性,生活也不尽然相同,但是她们对于美国的文化都持有吸收的态度,她们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上都觉得自己已然是个美国人,从根本上而言,她们更愿意成为美国人,并去做好美国人。

莱拉,是小说当中的三个姐妹中的大姐,她孝顺大方,处事能力强,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也是新一代华裔的最佳代表。作者也正是通过这个角色向大家传递了在各民族交际当中,针对在文化选择和身份认同等,要适时有效多样且变动地去接受或摒弃适合生活和有利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就如上所说,笔者认为莱拉从小就接受美国的教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她推崇不受拘束的做事风格,“我上楼给妈打电话,叫她回来。她在生尼娜的气,想让我叫尼娜回家。我不想听,不想告诉尼娜做什么不做什么。(《骨》48)”。她崇尚自由的婚姻,“我想要的是自己的一个选择,我想要的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婚姻。(《骨》19)”。在安娜自杀后,她安抚好家里亲人后,也毅然离开了她原来的地方,但是这对于新一代的华裔而言,是新生,是新的开始,她知道自己虽是中国移民的后代,但更是一个美国人。此刻她明确把握了自己社会属性,她在文化选择上和身份归属上,更愿意是个美国人,也选择了做好美国人去适应这个社会,跨文化交际中,她做好了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变动的策略。

安娜,“她是老二,是夹在中间的女儿。我觉得她是我和尼娜的混合物,但却没有想到是这么危险的一个混合物。(《骨》62)”。“我的二妹安娜就是从南园的M层楼上跳下来的。(《骨》15)”。安娜的死是整个小说的引线,她的死视乎毫无征兆,却在矛盾中悄悄来临。但安娜生前在意愿上,她其实想离开唐人街,走入美国的社会。“她们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是不能离开唐人街的,可是安娜总能想方设法和朋友跑到市区玩。(《骨》155)”,“他说安娜总是想离得远远的,要自己走,所以里昂就随她去。(《骨》155)”。这些描述已然给了我们一个向往自由,想要奔向真正美国社会的安娜,“我看见安娜在飞。而我也在她身后某个地方盘旋着,可就是跟不上她。(《骨》178)”。虽说这是大姐莱拉对于安娜逃离的一种阐释,但从某种角度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一个想要离开唐人街,离开困境,离开文化混合矛盾下的悲苦之地的安娜。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安娜的死就是对困在唐人街做中国人的女儿的反抗,“安娜和奥斯瓦尔多从来就没有过机会。他们在一起这件事太多地和翁家、梁家的洗衣店的事绞在了一起。(《骨》135)”,更是对于受家庭影响的受束缚的爱情的反抗,所以她想离开是非之地,向往真正的美国社会,她在身份追寻中更愿意做个自由的美国人。

尼娜是三姐妹中最小的,虽生在唐人街,但是她内心上无不在追寻并向往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她个性不羁,对家庭的概念甚少,“在尼娜脑子里,家是她想的最后一件事情。(《骨》30)”,她自由奔放且全然不顾流言蜚语,“但我不知道尼娜是怎么了,她为什么要告诉父母她做人工流产的事。(《骨》28)”,她讨厌并不屑父母所谓的规矩和传统,她甚至是厌恶唐人街,“我建议去唐人街吃,但尼娜说那里太压抑了。(《骨》29)”,所以她直接逃离这个让她厌恶麻烦重重的地方,因此“她已经住在纽约,当上了空姐。(《骨》27)”。如果说莱拉和安娜在家庭父母,民族文化等影响下,被动地在接受中国的传统和文化的话,那么尼娜则是主动地在摒弃她认为无用,滑稽和可笑的传统。因此她在跨文化交际选择中,她无疑是毅然选择了做个美国人,一个可以逃离中国根源的美国人。

二、三姐妹vs父亲里昂和妈妈

对于离散者而言,他们的身份寻求过程中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各民族文化,各民族传统,家庭,信仰,伦理道德,情感因素,风俗习惯等,因此离散群体其主观上的单一选择往往并不会如愿,相反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干扰,而重新又不得不去在文化冲突和矛盾中继续选择,继续解决。正如如上所说,三姐妹在主观上都是想在美国的土地上成为美国人,并融入其中。但是我们都清楚,她们是移民的后代,必将受到民族家庭,政治经济等的影响,最明显的即是长相,明显与黄头发的白种人是不一样的,这个就是其与生俱来的标签。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三姐妹的身份寻求过程中,主观上想成为美国人,客观上却又不得不感受和接受着中国的文化,传统,信仰,习惯等,当然三姐妹在这之中又不尽然相同。

首先,就莱拉而言,她是家里的老大,经常要替父亲和母亲分忧,照顾妹妹,还要平衡好和她男朋友梅森之间的情感。莱拉在文化矛盾当中,也像其他离散者一样,并不总是顺利和谐的。“这几个月来我一直有这种疼痛感。(《骨》60)”,“这种疼痛感更像在脑力里。是在妈和梅森之间被拉来拉去造成的。(《骨》60)”。所幸她是个兼顾双方文化的身份认同者,像她自己说的“我用英语和用中文思考时有两套完全不同的词汇。(《骨》18)”,也像尼娜说的“你看,你已经在他们身边这么长时间了,用他们的方式等待,用他们的方式做事情。(《骨》38)”。莱拉是个在文化矛盾中会采用兼顾却又流动的策略的人,因此她在小说中也是作者认为的新一代华裔女性的代表,给很多这种离散群体的身份认同带来活力和正能力的范本。

安娜孝顺善良,多愁善感。看到妈伤心时安娜拉着妈的手说 :“别哭。(《骨》186)”,“每次他(父亲)丢掉工作的时候,安娜也会跟着一起沮丧。(《骨》203)”,她也能跟着接收并传承传统,“新年是安娜的节日。她和里昂有个仪式 :他们总是摆上一桌宴席敬奉神仙……他们点上一炷香,把神仙请下来。(《骨》130)”。但是在矛盾加剧和突出时,她不是一个能去多面解决的人,“我记得有一次去洗手间看见安娜正在那儿哭……她的丝袜在脚踝上,裙子乱糟糟的。(《骨》162)”,“她从没有觉得舒服过,即使是和奥斯瓦尔多的那帮朋友在一起。她从没有认为自己真正融入了进去。(《骨》204)”。她不能兼顾受深受中国文化传统的父母的感受,也不能处理好与外界的关系,在主观情感的选择和环境的被动影响下,在跨民族,跨文化交际当中,就是这种无法兼顾,无法很好去适应第二代华裔的在美生活却在毫无希望的情境下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让死亡成为了她在文化矛盾选择中的归宿,引人深思。

尼娜,漂亮性感,藐视孔孟之道,更无视祖先,在任何方面都最不受束缚,“我并不奇怪她会是第一个离开家的,而且还走得那么远。(《骨》135)”,但她却也并不开心,她改变不了也逃脱不了第二代华裔的影子,就如莱拉所言“但我还是能感受到尼娜内心深处的孤独。(《骨》135)”。因此对于离散者而言,完全地逃离原有的传统和文化,并不是一个可取的途径,相反,即便是在主观上认定了新地方新环境后,也该顾及家庭,顾及原有文化和传统,更要心系和你息息相关的家人和其他的离散群体。只有这样,在跨文化交际和不同民族交往中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三姐妹在主观选择下,都在想成为美国人而努力,虽然在客观环境事实面前,都被动地选择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决策,结局也都不同。而这又与父亲和妈妈在文化矛盾的选择中形成了明显对比,父亲和母亲都来自中国,他们在年轻时来到美国,他们生来就深受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影响,他们在身份寻求中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却又生活在美国,只能说,美国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根源而言,他们更愿意选择中国,因此主观上,与三姐妹不一样,她们的父母还是中国人,客观上因为要继续生活,不得不受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的影响,被动地接收着中国和美国的文化矛盾,也渐渐地尝试着在融入其中从而来寻求身份,但对于离散者而言这个过程是艰辛的。

父亲里昂,通过当梁爷爷契约上的儿子进入美国,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靠苦力赚钱支撑整个家庭的中国男人。他虽生活在美国,但如小说里莱拉所描绘的那样,“但是一些家长却认了真,抬高声音说 :“我们永远首先都是中国人。(《骨》17)”。不管客观环境怎么变化,内心而言美国很难成为他的真正的归属地。另外,他有属于自己的信仰,他坚信因果报应,他觉得正是他没能完成梁爷爷交代的把骨灰运回国的心愿而惹来了灾难,他觉得安娜才会死。他的言语行为都渗透着中国的气息,他尊重孔孟之道,视之为远在他乡的精神寄托,就如莱拉所诉“我不满里昂的疯狂,不满他对孔夫子盲目的哀悼。(《骨》112)”,但是他在美国辛勤努力,生儿育女,也尝试着融入这片土地。但是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和矛盾中,他不愿卸下任何原来的标签和心灵依靠,更不愿去迎接和处理这些矛盾和困境,在排华法案下,这些矛盾越来越大,在充满歧视和困顿的环境下,里昂越来越脆弱,只会谩骂,更加缩退到了自己所寄托具有强烈归属感的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中去,他无助也无力地客观环境下任文化差异,文化矛盾所摧残,对于离散者而言,这种身份认同的决策是最常见的,也是不提倡的。

妈也出生在中国,由于战乱而来到了美国,也想在美国寻找自我,虽认为是个中国人,却也想融入美国社会,还因为绿卡和里昂结了婚,偶尔还会学一些英语,但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妇女,她孝顺贤惠,梁爷爷死后,她“四处去找寻捐款来支付棺材和丧服的费用。(《骨》99)”她辛劳却贤惠,每次都做好吃的去迎接出海归来的里昂。她认为女子要有三从四德,因此她对于她的婚外情深感内疚不安。在异国他乡,在文化冲击,政治排挤和经济困顿下,甚至是安娜的死,“妈认为发生的一切都是她的过错。(《骨》126)”,生活中“妈和里昂的生活一直是争吵不断的。(《骨》39)”,安娜死后,她都在埋怨和悲痛度过的,她总是希望莱拉能陪她,她宁可逃避,也不愿去思考如何重新开始,重新生活。就解决对策而言,妈和里昂一样,被动地处在矛盾和困境中,对于政治,经济,家庭和社会影响下的环境,丝毫没有去适应要去真正设法融入的意思,这也为她在矛盾面前受重创埋下伏笔。对她的身份寻求过程中,仅有的主观融入很快牺牲在了客观的社会环境下。

因此,从离散者两组身份认同对比中我们得出对于离散者,主观上的身份选择会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习俗礼仪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主观选择必须与客观影响结合一起,而身份认同过程中,一味地摒弃逃离或一味地坚持固守原有的传统文化都不是离散者的最佳身份认同决策,只有像小说中的莱拉一样,选择变动的,多样的,兼顾的身份寻求策略才会适应地更好,融入地更快。

摘要:由作家伍慧明创作的小说《骨》讲述了一个唐人街移民家庭的在美故事,也是一部提供文化和身份选择和认同的范本。本文在离散视角下将人物在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等方面作对比来得出多样混合且流动的身份寻求策略的重要性。

男子负心戏中负心男子的形象对比 篇10

《张协状元》中,张协与贫女的婚姻之初其实是建立了一个不公平的因素之上,两人结婚时因贫女救了张协并为他筹钱进京赶考,而张协则心存感激,并不是出于两人的真心相爱。这一点其实也为张协之后的恶毒行为找到了一定的理由。

蔡二郎得中状元,但却弃亲背妇,自愿入赘相府;妻子赵贞女在家乡独自侍奉公婆。饥荒年岁,公婆不幸饿死,赵贞女祝发买葬,又罗裙包土,自筑坟台。也许是感动了上天,空中降下一面琵琶,赵贞女身背琵琶,上京寻夫。但是,蔡二郎不仅不与赵贞女相认,还企图谋害赵贞女。最后,蔡二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暴雷劈死。作品中的蔡二郎无情无义,但作者在结局的处理上却与大团圆的张协和贫女不相同,作者安排一个恶有恶报的结局,反映了广大底层民众对贫寒书生发迹而不忘本、身贵而不忘旧的要求。

而《琵琶记》中的蔡伯喈却是受父亲之命被迫进京赶考,作者突出的表现了当时文人必经的仕途之路以及这条路给他们带来的悲剧人生,这样不仅提高了作品的悲剧价值,更提高了蔡伯喈的形象,“忠”与“孝”两者的矛盾在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也可以说,“全忠全孝”的蔡伯喈的确是并不怎样忠的。“日晏下彤闱,平明登紫阁;何如在书案,快哉天下乐!”这样的心情居然还是出现在他因为想念父母而愁眉不展的时候,然而他感到快乐的却仍然是读书的生活。这就说明了他仍然仅是一个书生。在另外一个地方,他更直接说出“我穿的是紫罗栏,倒拘束得我不自在;我穿的是皂朝靴,怎敢胡去踹”。这真切地表现了封建社会里的那些对仕宦淡泊的读书人的共同心理。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来看蔡二郎和蔡伯喈人物形象。《琵琶记》不仅仅是简单变动了原剧的结局,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全新的思想。高明笔下的蔡伯喈是一个“甘守清贫,力行孝道”的孝子,他真诚地认为“真乐在田园,何必当今公与侯”?但蔡父不顾他的意愿,强迫他上京赴考以“改换门闾”。蔡伯喈考中状元后,牛丞相以不得违背圣旨为由,挟君命和权势逼迫他入赘相府。最后蔡伯喈向皇帝请求辞官,仍被皇帝驳回。蔡伯喈辞考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无法照顾家庭、奉养父母,“三不从”最终“做成灾祸天来大”,他的父母在饥荒中相继死去。《琵琶记》里的蔡伯喈完全不同于《赵贞女蔡二郎》中那个变泰负心的书生,高明满怀同情之心来刻画蔡伯喈的形象,谢柏梁教授在他的著述中这样说:“他(蔡伯喈)透过风光富贵的背后,抒写出生命存在的极其无奈且无所不在的大悲凉。这种生存困惑与悲凉感受集中体现在蔡伯喈身上,使得他成为一位极其悲哀而又位居要津的外甜心苦式悲剧主人公。”这句话点出了蔡伯喈的矛盾、痛苦和无可奈何,写出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琵琶记》第四出中,他甚至说:“但得你三鼎无牲供朝夕,我便是死呵,一灵儿总是喜。”所以蔡伯喈在考取功名利禄这件事情上本身面临两难的选择。而蔡伯喈作为一个封建礼教下的书生面对这种冲突必然是委屈退让的,所以我们也能感受到当时封建礼教带给人的一种无奈和冷酷。

《琵琶记》第十二出中,蔡伯喈:“谁知逗留在此,竟然不归”。“争耐父母年老,安可久留他乡?天哪,知我父母安否如何?知我妻室如何看待我的父母?待自己上表辞官,又未知圣旨如何?”听到丞相派人议婚,更是心乱如麻,怕为此而不能辞官去侍奉父母。其实蔡伯喈心中,当然是以孝为先,也正是因为孝,才使得他面对问题是犹豫延宕,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他性格中畏惧的一面。但他最大的悲哀便是他苦苦笑着孝敬父母时,家中的灾难已经发生了,陈留郡哀声遍野,蔡伯喈的父母双双撒手人寰。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这种软弱性格与他恪守礼教伦理观念紧密相关。他努力按照伦理纲常行事,但封建伦理本身难周全的矛盾却使他无所适从。从君从父的伦理要求,使他难以违抗;家庭的灾难,又使他难辞其咎。所以他始终处于夹缝之中,难以两全。这一点更是突出蔡伯喈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正如徐渭评价:“《琵琶》一书,纯是写怨。蔡母怨蔡公,蔡公怨儿子,赵氏怨夫婿,牛氏怨严亲,伯喈怨试、怨婚、怨及第,殆极乎怨之致矣”。应该说以“怨”字来作为这部作品人物心理活动描述是很恰当的,但也应当仔细去分辨这个“怨”字的核心所指,谢柏梁教授这样分析:“如果把嘲骂的全部矛头都对准蔡伯喈,就极大地曲解了高明关于生存苦恼的描摹,无奈有悔的苦心。徐渭的怨之致,在于伯喈怨试、怨婚、怨及第背后对于封建科考制度、裙带婚姻和长官意志的深层抱怨,在于封建社会以荣华富贵的表面形式,极其冷酷地限制剥夺来蔡伯喈正常的人情孝心乃至夫妻之欢、天伦之乐,破坏了普通人家的正常生活,导致了父母双亡、娇妻乞讨等种种灾难性变故”。

《琵琶记》中的蔡伯喈,揭示了“忠”和“孝”的内在冲突,恰恰反映了知识阶层在维护家庭和服务于政权之间常常会出现两难的选择。如此看来,《琵琶记》不仅仅是在塑造蔡伯喈这一人物形象,更是借这个人讽刺了当时的封建制度,更能从本质上揭露男子负心的原因。《赵贞女》的悲剧设置主要是针对男子负心,是蔡二郎对道德伦理观的轻蔑与对抗,从封建礼教的道德伦理观看,赵贞女可以称得上是贞节烈女,但她终究落得如此下场。而《琵琶记》的悲剧设置的侧重点则不同,它主要突出的是封建礼教对赵五娘甚至是蔡伯喈的摧残,是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摧残。其实高明的《琵琶记》继承了《赵贞女蔡二郎》中赵贞女的贞烈,但他对蔡伯喈的塑造却是一个“忠孝”的形象,其实是对封建礼教的内涵更进一步的深化。

参考文献

[1]谢柏梁.世界古典悲剧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4:174.

[2]高明.琵琶记[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历史与文学的曹操形象对比赏析 篇11

关键词:历史;文学;曹操

小说《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多疑、独断、残忍的曹操形象,那么历史的他真的是奸贼,奸雄吗?作者罗贯中在小说中出于“尊刘抑曹”的正统思想,以刘氏为正本源流的观念导致出的事情结论,那么后人的评价又该如何呢?

许劭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胡适也觉得刘备论学、论才、论识,远不及操。

易中天则指出了曹操性格的复杂、形象的多样, 他集温情与狠毒,狡诈与老实,宽容与报复等特性于一身。其奸诈、残忍的典型形象深刻刻画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书的作者出于封建正统观念极力表现出 一个“托名汉相,其实汉贼”的“乱臣贼子”的曹操形象,通过许田打围,加九锡,封魏王,杀董承等系列具体情节的刻画描写。谴责了他的“窃国弄权”、“欺君罔上”等性格特征,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全面,他的性格要比这些更为复杂多变。“奸雄”二字是对曹操形象特点的最好概括。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

说到“雄”,就是称颂曹操具备雄才大略,不仅能高瞻远瞩知人善任,而且善于审时度势,永远不屈服于逆境。充分展示他的抱负倾向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他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认为只有自己和刘备才能担当英雄的称号。按曹操对英雄的理解:“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确实是曹操一生所作所为的终生不替的信条,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他兵微将寡,虽然是发起人,也只得推袁绍为盟主,然而相比于袁绍,曹操的气度、谋略和作用都要强得多。他识人善任,手下人才济济,兵多将广,谋士如云。特别突出的是对关羽的爱慕一节,他送战袍,赠赤兔马,金银铺道,想方设法要留住他。后来关羽还是追随刘备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他甚至都不下令追击,关羽对故主的忠心正是他赞赏的人才品格。他也特别表示宽宏大量来笼络人心,官渡之战摧跨了袁绍以后,“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这是一个创业的政治家表现出的非凡气度。

曹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重要策略,虽多有凌辱汉献帝,却是一直供奉着他,到临死也未曾称帝。孙权上书表达“伏望早即大位”,他洞悉笑答其良苦用心曰:“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苟天命在孤,孤位周文王矣!反映出他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胸怀和睿志。

《三国演义》同时更渲染了他欺诈残暴、诡计多端的性格。逃难误杀吕伯奢一家,后又对伯奢赶尽杀绝,直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暴露出曹操的极端利己主义和暴虐无道。他玩弄权术的阴谋更是令人发指。立红白二旗搜寻诛杀反对党300余人,与袁术作战,缓解军粮危机,借粮官王垕之头平息众怒,还假装赡养其家人,极尽凶残奸诈不仁不义之能事。

曹操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让“奸”和“雄”两方面在他身上达到了奇妙的统一,雄中有奸,奸中有雄,从而焕发出个性的光彩。其形象也具有了深刻的典型意义,成为一个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恶德败行的代表的反面典型。

但是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奸雄,他其实更是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的伟大人物!

在政治上,曹操唯才是举,举贤授能,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著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曹操也是魏国统治的奠基人,对三国鼎立有着重大贡献。内政上,创立屯田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整顿。对文学和艺术 更是有深湛的修养。曹操的诗作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为代表的引领。

曹操用人“惟才是举”, 他继承了韩非“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的用人思想,“拔于禁、乐进于行列之间,取张辽于亡虏之内”,且上表请封三人为将军。这极大的冲击了当时“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社会影响巨大,使有才的将士获得了心理满足和希望,赢得了部下的信任和忠诚,一直对曹操有成见的毛宗岗也说:“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难怪他手下人才济济。

曹操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用人境界尤其是在官渡之战后缴获手下通敌政敌之书信,不加追究直接焚毁,大大安定了浮躁的人心,感动了动摇的一些部落,巩固扩大了自己的阵营。不要说当初那些伺机附强心怀鬼胎摇摆不定的人,即使是清白没有瓜葛的人,也为曹操的开阔胸襟所折服。这没有大海般的胸怀是做不到的

曹操戳穿了汉献帝密诏国舅董承讨伐自己的阴谋,而且没有就此废掉献帝,刘备、关羽、徐庶等人,曹操能忍都忍了……曹操的容人之量开创了手下将才谋士如过江之鲫的大好局面。最终成就了大事业。

曹操的文学成就方面,《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与气魄。《龟虽寿》: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传统上,不少武将也喜欢附庸风雅写写文章。可是,真正做到既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亦不过曹操、辛弃疾、王阳明等廖廖数人而已。而曹操的文学成就在这几个人中更显卓越。

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纵观曹操的一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马上平定天下,笔上著诗传世,如此成就,古今几人能够?曹操在历史大舞台上挥洒的是王者的风范。定位曹操的形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出发点一直各有偏重。曹操的复杂性格,简单地用好坏注定无法全面的评定他,曹操对历史作出的积极贡献有目共睹,他的一些残暴、伪善的丑恶行为也同样明目张狂,人们以在很多情况下是把他作为一个反面人物进行塑造的,但同时他更具有一个优秀政治家的胆略和气概,豪迈飘逸的诗人气质等等。如同“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而我们也只能用特定时代,特定阶级地位去理解曹操的为人。

说起曹操,《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又在耳边回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终将远去,功过是非终究化作一曲绵远的高歌。也许从人性的角度来衡量如曹操那般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孰是孰非,或者可以更加合理化、人性化和全面化。

参考文献:

夏洛克和葛朗台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篇12

环境给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首先就大的社会环境来说, 在十六、七世纪, 基督教是欧洲大部分民族的主要宗教信仰, 基督教徒们是欧洲最大的封建统治者。葛郎台是基督教教徒, 享受着基督教的种种优厚待遇;而夏洛克身为犹太人, 是基督教教徒口中的“异教徒”“邪教徒”, 处处遭受基督徒的迫害, 正所谓是生不逢时。再看他们所住的房屋, 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 尽管有条件选择住更好的房屋, 可葛朗台却舍不得花钱买舒适的新房子而自愿选择住在阴暗、破坏的老房子中, 甚至葛朗台还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而夏洛克只能依据法律被迫居住在围墙隔离的古老厂房或者贫民窟内, 日落之后大门就会锁上由基督教徒来看守。即使是在白天, 任何犹太人离开贫民区也都要戴上一顶表明他们是“犹太人”身份的红帽子。[1]这是何等的屈辱啊。要是夏洛克被允许置房产的话, 他一定不会选择住在被圈出的贫民窟内。这样看来, 葛朗台才是真吝啬而夏洛克是被迫住在贴了标签的贫民窟内。

葛朗台和夏洛克选择的生存方式也不尽相同。葛朗台是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他比旧式地主精明、也更凶狠, 聚财方式更充斥着血腥味。他靠投机革命发了财, 当过行政委员、市长, 任职时期, 利用职务, 大捞油水, 仅十几年就成为索漠城首富, 他懂得商品流通和投机买卖, 利用债务和商业信用大把赚钱。[2]另外, 时常故意装作口吃和耳聋也是葛朗台蒙蔽对手的有效武器。对于每一笔买卖, 葛朗台都精心算计, 他的狡猾和工于心计使他在商业和投机中总是获利。然而夏洛克身为一名犹太人, 毫无人格尊严, 正如他在第三场中向萨拉里诺无奈哭诉:“安东尼奥曾经羞辱过我, 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 讥笑着我的亏蚀, 挖苦着我的盈余, 侮蔑我的民族, 破坏我的买卖, 离间我的朋友, 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夏洛克生活在社会底层, 没有社会地位, 也没有人格尊严, 为了能赚些钱生存下来, 满足他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他只能选择放高利贷, 将钱借出去来收取利息, 而这也竟然是违反基督教法律的。不公的是, 基督教徒们对于威尼斯商人放债熟视无睹, 但是对于犹太教徒的狂热者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会殴打辱骂甚至剥夺犹太人生的权利。[3]与葛朗台相比, 夏洛克做生意时并没有投机取巧, 坑蒙拐骗, 比他人道多了。

葛朗台与夏洛克对待亲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这交易划得来”是葛朗台的一句口头禅, “交易”是他生活的全部, 他甚至把“交易”做到了他的女儿妻子身上。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夏尔之后, 暴跳如雷, 竟把她软禁起来, “没有火取暖, 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但当葛朗台撞见欧也妮母女正在欣赏查理赠送的首饰盒, 他看到首饰盒上的金子, 眼睛里发出亮光, 把身子一纵, 向首饰盒扑去, “好似一头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把匣子抓在手里, 连声叫嚷, 是真金, 足足有两磅, 还要掏出刀子把金子撬下来。一边想着原来女儿是拿积蓄换来带金子的首饰盒, 一边念叨着“这交易划得来”。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 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 他才立即转变态度, 立马给太太找了一家便宜的医院, 心里还盘算着“这交易划得来”。在葛朗台心中, 什么亲人不亲人的, 金钱最大。而夏洛克在得知他唯一的女儿杰西卡带着钱财和罗兰佐私奔了, 他嘴上说“宁愿将她嫁给强盗的子孙, 不愿她嫁给一个基督教徒”, 事实上他怕他唯一的心爱的女儿受欺凌, 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基督教的创建者们从未放弃过对犹太人民的迫害。从这一点看, 夏洛克是关心他女儿的。并且夏洛克又花了大笔的钱来寻找他的女儿。试想, 葛朗台的女儿要是与人私奔了, 葛朗台一定会为他今后终于可以少养一个人, 并且又少了一个与他分财产的人而高兴, 才不会花钱去寻找女儿呢。由此看来, 与唯钱是重的葛朗台相比, 夏洛克看重亲情, 颇有人情味。

关键时刻, 葛朗台依然想着他的钱而夏洛克只想着出口气, 赢得属于自己的尊严。葛朗台不仅平时在半夜里总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 “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 放进桶里, 紧紧地箍好”, 甚至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 长时间地盯着, 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另外, 在弥留之际, 葛朗台对黄金的痰盂与执着也丝毫没有减弱, 所以当神甫出示“镀金的十字架”时, 这位“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变活了”, 接下来就想攫取到手, 最终因用力过猛而死———离开金子, 他是死不瞑目。[4]所以, 葛朗台到死都是一个十足的吝啬鬼。而当安东尼奥的货船在海上遇风暴失事, 不能如期偿还借款, 夏洛克坚持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在法庭上, 夏洛克拒绝其他一切条件而只求报复安东尼奥, 即使对方给出20倍乃至更多的赔偿也在所不惜。试想, 夏洛克要真是一个吝啬鬼的话, 他肯定是要钱, 为什么单单只要安东尼奥那无用的一磅肉呢?所以他不是吝啬, 他只是为了尊严, 为了报仇。正如夏洛克自己说的“拿来钓鱼也好;即使他的肉不中吃, 至少也可以出出我这一口气”。然而, 他的仇终究还是没报成, 毕竟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无力与大的局势抗衡, 不仅丢失了自己的财产, 失去了唯一的女儿, 还被迫更改自己的宗教信仰, 最终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从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葛朗台是名符其实的吝啬鬼, 而夏洛克长期以来一直遭受到像安东尼奥这样的基督教徒的压迫, 努力争取人权却无果, 是一个悲剧人物, 值得同情。

参考文献

[1]何晓颖“夏洛克的命运犹太人的悲剧—《威尼斯商人》重读”《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9)

[2][4]郝达辉朱开建“葛朗台与拜金主义”《东方青年·教师》2011 (3)

上一篇:居民变化下一篇: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