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对比(精选12篇)
大学对比 篇1
摘要:大学, 顾名思义就是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大学制度是约束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条件, 要研究高等教育, 必须得先了解现代大学制度, 通过了解大学制度来研究高等教育, 中国与法国的大学制度不同, 当然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的话题沉重而充满希望, 所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对大学制度及高等教育有所了解。法国大学高等教育起步早, 中国相对较晚一些, 高等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对我们学习中法文化也有一定帮助。高等教育一方面要接受符合时代要求教育思想和制度, 需要包括外国的和自己创造的;另一方面也要借鉴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外国模式, 又必须要在坚持民族性的同时, 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 以较快地适应时代要求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制度,改革,发展
1、现代大学制度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处理好校内外的关系, 校外即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校内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之间的关系, 形成现代大学法制体系与之相应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促进现代大学理念的落实, 弘扬现代大学精神, 以保证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引领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功能的实现。[1]
现代大学制度是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一是大学组织的高度社会化后如何平衡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二是面对大雪与社会之间日益复杂的关系, 大学如何解决好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其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2]
对于现代大学制度而言由我们来评价身处其中的制度, 恐怕是一项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的实质性工作。经过不断地发展, 改革与完善, 现代大学制度正是在面对现实、克服困难之后, 指引大学走向应该走的路。大学是学习高等理论知识, 进行知识创新、传播, 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更是我们走向社会, 走向美好生活的摇篮。
2、中法大学的高等教育
2.1、中国高等教育
众所周知, 中国教育的弊端在应试教育。现阶段的问题是, 改革开放以来, 可以说应试教育不但没有得到纠正, 反而是愈演愈烈。应试教育会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 缺乏实践精神和缺乏创造力;二是培养的学生根本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由于面对的是应试教育, 有许多优秀人才, 被培养、造就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的平庸之才, 就像工业生产线一样, 产出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品质的物质产品。中国高等教育的表现, 首先是学校的升格。中专升大专, 专科升本科, 学院升大学, 成了普遍的潮流。学校升格的结果是, 中等专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没有了, 全社会都来培养大学生。造成高级技工、中级技工严重短缺。同时也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低下。其次是大学的合并。结果是, 人为造成许多超级大学、巨型大学。简直像大学的宇宙飞船。大学绝对不像企业、公司那样, 越大越好。大学是教育人的地方, 不是企业那样通过行政层次、行政手段和经济利益机制进行管理。超级大学、巨型大学, 难于管理。内部关系复杂、矛盾复杂, 管理困难、管理混乱。必然造成教育水平低下, 教育质量严重缩水。第三是学校的盲目扩招。盲目扩招导致教育、学校的性质、目的改变。盲目扩招将导致大学毕业生“毕业易, 就业难”。会给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第四是搞教学基地建设、重点学科建设, 搞各种评比评估。评比和评估成了很多学校长期的中心工作, 教学工作就这样地被“边缘化”了!教育质量怎么能不下降?怎么能不滑坡?
2.2、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大学为了适应地方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已形成了国家与地方共建的特点, 教学设备主要的仍由国家提供, 但地方政府也给予极大支持, 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途径来获取一些教学设备, 如向欧盟申请资助。在法国大学的校内机构设置上, 一些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组建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教学和科研部门, 对于教学内容而言, 学校可以自行决定。因此, 法国大学管理体制具有灵活性。一些大学更加注重职业培训, 这种培训其职业能力与规范的“生产工程师”相吻合。
2.3、改革与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的各项事业转折的重要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 拓展办学形式”的新阶段。这时提出要发挥现有高等学校尤其是老学校的潜力, 积极提倡大城市, 经济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和大企业举办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 扩大招生规模。90年代至今,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结构优化期。
90年代以来, 法国人认为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大潮中, 所有的挑战无一不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因此, 法国开始逐渐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法国成立专门机构, 采用商业化策略扩大招收留学生, 实行留学生来源多样化政策, 学习的国际化等措施来改革高校, 而这些高校必须根据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新的企业结构, 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展示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创新。
当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交流是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何文明成果, 促进国与国之间相互理解的有效途径。在目前所进行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 我国要自觉掌握交流的目的, 意识到国际交流动机的多重性与复杂性, 了解现状和弊端, 把握交流的方式, 组织交流活动增强本国高等教育实力, 取长补短, 相互借鉴, 发挥积极效应, 去掉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现代大学制度论》方明, 谷成久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2
[2]、《亚非拉十国》王留栓编著学林出版社2001.8
[3]、《国外高等教育调研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陈学飞主编2001.11
[5]、《外国高等教育史》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6]、《世界一流大学》刘念才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大学对比 篇2
香港院校世界排名
香港大学 24
香港科技大学 35
香港中文大学 46
香港城市大学 124
香港理工大学 195
香港浸会大学 307
香港岭南大学 417
香港教育学院 —
香港树仁大学 —
香港公开大学 —
中国内地大学世界排名
北京大学 47
清华大学 54
复旦大学 105
上海交通大学 151
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 154
南京大学 177
浙江大学 218
同济大学 388
西安交通大学 401-500
天津大学 401-500
不同生源大学生学习情况对比 篇3
三校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进入高校后学习情况怎样?与普高生有何差异?需要哪方面的帮助?为此笔者对上海高校的三校生和普高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专项问卷调查。
现状
三校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高于普高生
本次调查的高校是上海的普通大学。在调查中,40.9%的三校生打算毕业后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而普高生中,仅有36.7%的学生选择此项。因此,与普高生相比,三校生对目前所学专业的认同度较高。
三校生学习动机的层次更高
调查发现,有34.7%的普高生和53.4%的三校生选择的学习动机是“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有28.6%的普高生和46.6%的三校生选择学习动机是“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究其原因是部分普高生不是以第一志愿进入大学的,他们自认为不是高考的胜利者,进入大学时,具有较强的失落感、挫折感和自卑感,對未来充满了迷茫,没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和远大的目标。而大部分三校生在中专、技校和职校中是同批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已经实现了自己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愿望,是带着胜利的喜悦踏进校门的。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对在将来干出一番事业满怀信心。因此,三校生的学习动机层次更高。
普高生和三校生的学习动机均呈功利化
无论三校生还是普高生,学习动机都呈现功利化色彩。有73.9%的三校生和60.2%的普高生承认进入高校的学习动机是为了“获得大学学历文凭”,有超过一半的三校生和普高生承认学习动机是“将来找份好工作”。这与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有关。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势必会造成一种“浮躁”的气氛。大部分学生都有这种思想:“将来工作用得着的知识我要好好学,将来用不着的就没必要认真学。”各种“就业宣讲会”同学们趋之若鹜,也不管是否与自己的专业相关;而“专业知识讲座”却因为与就业无关,少有人问津。这一现象在各高校都很普遍,值得教育决策者们重视。
普高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明显高于三校生
本次调查显示,“对自己的理论学习能力有信心”的三校生仅有18.2%,而普高生中则有50.0%。认为“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强”的三校生有30.7%,而普高生中则有48%。对“学好现在就读的专业感到自信”的三校生也仅有28.4%。由此可见,三校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较低。在人们普遍的观念中,只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考不进高中,进入中专、职校和技校学习。同时三校由于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技术操作人员,因此对数学、英语、语文等基础理论学科的教学也没有高中扎实深厚。这些因素造成了三校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
三校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
调查发现,仅有18.2%的三校生“课余经常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明显低于普高生的51.0%。同时,只有13.6%的三校生能在课前进行预习,而能做到课后复习的三校生也只有29.5%的,与普高生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说明三校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不强。大学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老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后自学”相结合,而三校生还习惯于“老师讲什么,我们就学什么”的传统学习方式,缺乏自学能力,不会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等强大的资讯平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指导他们制定课外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自主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三校生文化基础差,不适应目前的教学安排
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对三校生和普高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显示:高数和英语等需要高中文化基础科目的成绩,三校生明显低于普高生。问卷调查中也发现,仅22.7%的三校生认为目前的教学进度适合自己,17.0%的三校生认为目前的课程难度是适合自己的,均明显低于普高生的比例。
由于中专、技校和职校的教学目标与普通高中不同,三校生侧重的是实践操作能力,相对普高生来说,理论学习相对较少,缺乏系统全面的文化基础教育。于是,当他们进入大学,一旦与普高生接受同样难度、同样进度的文化课时,就普遍觉得力不从心。文化基础差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而学习跟不上进度又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积极性下降则学习没有动力甚至厌学,学习困难重重,如此反复,三校生文化课的成绩就无法提高。
三校生实践技能突出
三校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三校生也具有他们的强项,那就是实践操作技能。调查显示,三校生的工程制图成绩明显高于普高生。这与三校生对实践课程重视程度高分不开。受调查的三校生中有近70%的学生入学前所学专业与现在专业是相关的。调查还显示,52.3%的三校生认为“实践课程对于理解专业知识很有帮助”,明显高于普高生。这说明三校生更重视实践课程对专业知识的辅助作用,这与三校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是分不开的。同时,招收三校生的高校在教学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帮助三校生加快对专业的理解,并发挥三校生的特长。
建议和对策
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针对普高生和三校生学习动机均呈现功利化的现象,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文凭和工作不是读大学的惟一追求,大学生理应树立正确的“三观”。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要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利益,又以个人的发展和完善去促进社会的发展。
加强三校生的自信心教育,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高尔基曾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当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三校生的文化基础差,与普高生在同一个环境中学习时,自然出现跟不上进度的现象,成绩落后于普高生。要使三校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首先应该对其进行自信心教育。自信心是一个人顺利成长和能够有所作为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一个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学校可以为三校生开设心理辅导,学习指导等座谈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上尝试分层教学,开办辅导班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因此三校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必然没有普高生来得扎实。高校在招收三校生后,不妨针对三校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状况、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特点,专门制定有别于普高生的,适应他们自身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比如,把三校生与普高生独立编班,在教学上进行分层教学,而不是给普高生和三校生合并上大课。针对三校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地为其补习基础知识,然后进行高等教育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放慢教学速度,适当降低教学要求。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知识的接受,缩小三校生和普高生之间的差距。
还可以为三校生专门开办英语、高等数学等个别学科的辅导班,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保证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过渡衔接
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中,语文、数学、外语被称为文化课,却往往可有可无地被置于专业课的陪衬地位。有的学校中,这些文化基础课程的课时严重不足,还常常受到其他方面的干扰与冲击。跨世纪的职业教育,如果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不行的;然而,仅有职业技能而缺乏相关的职业文化素养也是万万不行的。
联合国教科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宣告,“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及个人能终身学习。”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突破狭隘的职业教育思想,要在文化教学、学习技巧、德育等方面加大力度,做好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过渡衔接。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对比研究 篇4
在课堂上,学习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习得第二语言:1)通过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接触和理解;2)通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的尝试[4]。不难发现,教师话语在两个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话语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目标语输入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来源。根据对学生语言水平的了解,教师可以调整自己的语言为学生提供“i+1”,即略高于其水平的可理解的输入,从而帮助学习者习得语言。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提问,指令等形式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其精心设计的交际活动,为学习者创造有意义的运用语言的机会。
鉴于教师话语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特点,及其在语言习得中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选择大学英语这个在高等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英语课堂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英课堂教师话语的记录和分析,描述和总结其质和量方面的特征。当下,大学英语多采取分课型授课,其中,听说课和读写课(或综合课)是两种最基本的课型。由于两种课型在教学目标,授课内容,课堂策略以及班级规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研究重点是比较两种课型的课堂上教师话语在数量,质量和交互模式上可能存在的差异。
1 文献综述
教师话语早期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语言课堂上教师话语类型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第二语言课堂上教师话语类型的研究[5]。研究发现语言课堂上的教师话语有其形式和互动上的特点,如教师会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放慢语速,延长停顿,使用清晰响亮甚至夸张的读音,降低词汇和句法难度,较多重复等等。Pica&Long[11]研究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他们将课堂话语与自然话语进行比较,发现教师话语中的疑问句和祈使句较多,陈述句较少;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和理解核实(comprehension checks)较多,而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确认核实(confirmation checks)和澄清请求(clarification requests)较少。Pica&Long由此得出结论,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因而学习者获得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较少,不利于语言习得。
对教师语言的另一种研究方法是话语分析,即从社会学角度将课堂互动视为活生生的人际互动,师生同为参与者。研究者建立了各种课堂话语体系,如建构步(structuring)+引发步(so⁃liciting)+应答步(responding)+回应步(reacting)[1],或启动步(initi⁃ation)+应答步(response)+反馈步(feedback)[12]。Sinclair&Coulthard指出这种三段式的会话结构(IRF结构)远不如真实交际场合下的会话结构更复杂,更灵活,很难给学生创造较多的交际机会。
国内有关课堂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98年以后,如赵晓红[15],周星和周韵[17]分别对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赵晓红发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话语往往占用了70%甚至90%的时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不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周星和周韵调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只占课堂时间的15%到35%,学生得到了更多使用语言的机会。鉴于大量实证研究对教师话语数量的关注,有的学者指出仅凭数量的统计就批评教师过量使用语言,建议教师减少说话时间过于简单,也是不现实的。决定教师话语的数量是否合适,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话语的使用和教师陈述的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教师话语是够真正的为学习者创造了学习和参与的机会等[16]。
对教师提问的研究是教师话语研究的又一个重点。提问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而且也是教师话语中比较容易观察,记录和分析的方面。Long&Sato[8]发现在语言课堂中,展示性问题(指提问者自己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比参考性问题(指提问者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更频繁,约占79%。胡青球[20]在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四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所做的调查表明,展示性问题占提问总量的68%。Nunan[9]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当教师使用参考性问题时,学生使用的语言更为复杂,更接近自然环境中的话语。
反馈和纠错也是教师话语研究的重要方面。受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积极反馈在改变学生的语言行为方面比消极反馈有效的多,因为教师通过赞扬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同时,外语课堂上教师提供的大多数反馈都是简单笼统的,甚至是机械和程式化的,如“good”,“very good”,“right”“OK”等。Nunan[10]指出这种看似积极的反馈能否对学生产生激励效果令人怀疑。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对大学英语听说和读写两种基本课型的教师话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期解答以下研究问题:
1)听说课和读写课教师的话语在数量上是否存在差异;
2)听说课和读写课教师的话语在语言复杂性上是否存在差异;
3)听说课和读写课教师的话语在提问类型和师生会话结构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和描述教师话语的特点,而无意探究因果关系,因此采用了自然调查法(naturalistic inquiry)。
2.3 研究语料
研究语料来自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总决赛获奖教师教学视频[18]。比赛分为听说组和综合组两个竞赛单元,分别对应两种课型。一、二、三等奖获奖教师共20名,每人有约20分钟的教学视频。研究者利用随机数表的方法从两组获奖教师中各抽取5名,样本数一共10名,对应时长共约200分钟的教学视频。视频画质和音质都很清晰,能够展现课堂活动的全貌。
2.4 转写方式
将样本教学视频中教师部分的话语进行听写,转化成文字形式。转写过程中,忽略了停顿,一些语气词如uh,hmm,以及副语言特征,如手势和面部表情。
3 结果与讨论
3.1 教师话语量
我们对样本中所有教师的课堂话语和学生话语(包括课堂发言和小组讨论)所占用的时间及两者在整个授课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
注:“其他活动”指既不需要教师讲话,也不需要学生讲话的活动,如播放音频、视频和完成书面练习等。
表1中的数据显示,在我们所考察的课堂过程中,教师话语占到课堂时间的55%-90%。这与国内多项针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实证研究(如赵晓红[15];王银泉[13])的调查结果是相吻合的。反映出大学英语课堂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得到的输出机会,尤其是接近真实交际情境的、高质量输出机会很少。然而,我们也要考虑到所选研究材料的特殊性。教学技能比赛更强调教师能力和风采的展示,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展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课堂策略,参赛教师可能会选择增加话语量。
通过比较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教师话语量的差别,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读写课教师占用课堂时间更多,学生张口说话的机会更少。这是由读写和听说课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的。读写课培养的是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为数不多的问答和互动也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文主题、结构、语言知识和写作策略等重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非真正的口语练习。然而,听说课的目标之一正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不应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而应该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练习口语。
3.2 教师话语质量
为了对教师话语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我们还统计了样本课堂中,教师话语的语句长度,词频分布和词汇类次比三项指标。其中词频分布和词汇类次比的数据收集借助了lexical tu⁃tor website(http://www.lextutor.ca/)提供的词汇分析工具Vocab⁃Profile。判断词频分布的依据为Nation(1990)界定的词频等级:第一等级(K1)包括最常用的1000词;第二级(K2)是常用的1000词;第三级(AWL or academic words list)是经常出现在大学生课本中的800学术词汇;第四级(off-list words)是前三个等级之外的词。词汇类次比(type-token ratio)是语料中不重复的单词和所有单词之间的比例,是衡量词汇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具体数据见表2。
表2的数据显示听说和读写教师话语在质量上存在差异。首先,读写课教师句子长度更长。从词频分布来看,第二等级词汇和学术词汇所占比例更大。这种差异体现了两种课型教学内容上的差别。读写课以文本为教学材料,而听说课采用最多的是日常对话。教师话语对于目标语的使用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听说教师的话语更多的体现了口语语体特征,如句子较短,句法较简单,多使用基本词汇等。而读写教师的话语更接近书面语的特点。
在词汇类次比这一项上,读写教师的数值也较高。这反映了读写教师的话语中,词汇的重复使用较少。应该注意到,过多的重复(包括多遍领读词汇,以及教师自身不自觉的自我重复)是导致教师话语量过多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应该重点监控和努力改正的不良习惯。张敏[14]在她的研究中通过教师话语和自然话语风格的对比指出了教师话语的局限性,提出要“尽量防止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僵化,程式化,语言贫乏的语言风格,提高教师话语使用中的灵活应变能力与自觉程度”。在听写录音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都有语言“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一些类似“口头禅”的说法在授课中频繁出现,如“I guess”,“all right”,“OK,everyone”等。有的教师一面给学生讲解词汇多样性的重要性,自己却重复不断,这样的“示范作用”怎能让人信服?
3.3 教师提问和互动模式
研究还考察了教师提问的数量,以及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所占的比例,如表3所示。
通过比较我们得出:听说课教师和读写课教师在提问的数量和类型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听说教师提问总数更多,而且其中大多数是展示性问题。读写教师提问总数虽然偏少,但是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比例相对均衡。听说课展示性问题较多的原因是教师一般都安排了听力练习的环节,且多为填空,纠错等细碎的题型。所以展示性问题中相当的比例是为了了解学生听力理解的情况。鉴于参考性问题在增加输出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方面的作用,听说教师应有意识的增加参考性问题的比重,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交际机会。
表4显示听说和读写教师偏爱的互动类型也不同。最明显的差异是两人和小组练习的生生互动形式在读写课上没有出现。一方面,这种互动方式更适合口语练习,另一方面它耗时较多,而且教师不容易控制每个参与者的进度,因此在教学比赛这个特殊场合选用的风险较大。在教师--全体学生和教师—单个学生这两种互动形式的选择上,听说和读写老师都更倾向后者,读写教师80%以上的互动时间都是针对单个学生。这种倾向性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读写教师提问类型中参考性问题较多,这样的问题只能单个提问;二是读写班级一般都比较大(笔者所在学校读写班级的规模平均120人),课堂过程较长(一般为90分钟),相对集体提问,单个提问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思考效率。
有研究表明意义协商在两人小组比在多人小组中、在完成双向任务(必须交换信息)时比完成单向任务(自由交换信息)时更多[3,6];在完成有一定挑战性的解释性任务时更多[2]。因此,教师在选择互动方式,设计交际活动时不应该是随性的,而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样的任务和互动方式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产出条件。
基于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英语听说和读写课教师话语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读写课教师占用课堂时间更多,而且两种课型都是教师主导的课堂,学习者使用语言参加有意义交际活动的机会较少;
2)大学英语听说和读写课教师话语在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读写教师使用的句子更长;基本词汇较听说教师少而学术词汇更多,而且词汇更具多样性;
3)大学英语听说和读写课教师在提问类型和师生互动方式上也有差异。听说教师提问总数更多,但参考性问题较少。听说和读写教师单独提问的频率都高于集体回答,两人搭档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运用较少,也体现了教师对课堂话语权的垄断。
4 结束语
本研究表明作为大学英语的两种基本课型,听说和读写课堂的教师话语在话语量,语言质量,提问方式和互动形式几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大英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并通过对自己语言的监控和反思,为学生习得语言创造更好的输入和输出条件。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研究的录像材料取自教学比赛,对自然课堂的调查研究能否得出相同结论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证实。
摘要:在二语和外语课堂上,教师话语既是目标语输入的重要来源,又可以引导学习者参与到交际活动中,为其创造输出语言的机会,因此在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课堂录像,对大学英语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中的教师话语在话语量,语言质量,提问方式,师生交互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课型教师的课堂话语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倡导大学英语教师注意两种课堂话语的差异性,并反思教师话语在学习者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大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对比分析 篇5
大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对比分析――以叶新编大学英语曳为例
何泉清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
摘 要:“有效教学”理念在当今教育界长盛不衰。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更应该不断优化历史课堂结构,努力构建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本文以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就如何有效利用教材中“每课一得”及其意义提出一管之见。
关键词: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每课一得”;意义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特色鲜明,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前言、每一课的导言、正文、图片插图、黑体字材料、每课一得、材料阅读、自我测评以及活动建议等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和谐融洽的有机整体,对于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无疑是成功的探索。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必要的历史常识
众所周知,历史常识是学好历史的重要钥匙。北师大版历史教材“每课一得”中的历史常识介绍比比皆是。在七年级上册中,就先后介绍了“考古学家测定远古人类生活年代的方法”、“怎样推算公元纪年”、“皇帝称号的由来”、“汉族名称的来历”、“二十四史”、“历史”和“历史小说”、“避讳”、“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查找古代地名的方法”以及“文房四宝”等重要历史常识。这里仅以“怎样推算公元纪年”为例,教师如果不加以利用和指导,学生会连起码的历史时间常识都不能理解,这会给他们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加以利用,并且进行了有效的发挥,不仅介绍了“公元”与“公元前”概念的由来,还介绍了“世纪、年代、初期、中期、末期”等相关的概念的含义和实际运用,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历史时间要领”.再比如,“每课一得”中对历史小说历史演义的介绍也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历史,弄清它们与真实历史的本质区别。
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编者匠心独运,富有开拓创新的视野,在教材中融入了大量必要的历史课外知识。如七年级下册,教材在介绍了中国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后,在“每课一得”中又补充了“世界上其他著名的运河”,使学生对几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运河明确在心;教材在介绍了唐太宗、唐玄宗等帝王后,在“每课一得”中补充了“唐太宗”“唐明皇”的来历与含义,教师通过讲解,还有利于学生弄清“庙号、年号、谥号”几个概念内涵的区别;在介绍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教材在“每课一得”中补充了“宝岛台湾的历史沿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介绍了“明清科技成就”后,教材在“每课一得”中补充了“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有利于学生用整体的眼光来认识世界,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有利于化解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尽管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编者努力改变原有历史课程中“繁难偏旧”的现象,但是教材正文中仍不可避免出现了许多无法避免的专有名词、术语和历史概念。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这无疑会给初中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为了化解这一矛盾,教材编者在“每课一得”中对许多重要的专有名词、术语和历史概念进行了阐释,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做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以八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介绍了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后,教材在“每课一得”中补充解释了“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介绍了洋务运动后,补充解释了“什么是近代工业?”;在介绍了南京大屠杀之后,补充解释了“什么是战争罪?”;在介绍了走向战略进攻之后,补充解释了“战略”和“战术”的区别。在九年级上册《探险者的梦想》的每课一得中介绍了“什么是殖民主义?”;在九年级下册《俄国向何处去》的每课一得中介绍了“什么是苏维埃?”,等等。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水平和从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要求。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如果在这一方面能有所作为的话,可以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基于这一点,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编者在“每课一得”中提供了大量的有意义的阅读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教材编者的这一意图,合理加以利用。下面以八年级下册为例。在介绍了抗美援朝的历史后,教材在“每课一得”中补充了“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字数将近四百字。我认为该材料既是对抗美援朝内容的重要补充,也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给学生1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然后要求学生从中提炼出关于上甘岭战役的主要信息。学生很快就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本段材料介绍了战役的背景(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战五捷,美军不甘失败,发动金化攻势),战役的概况(战役的时间、双方投入的兵力、伤亡情况),战役的结果(沉重打击了美军)和意义(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现代战争史上的防御作战的`光辉范例)。类似的材料教师都可以利用,尤其是在九年级中考备课复习时更应该注意。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做历史学习的有心人,其实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做研读和研究历史教材的有心人,如此方可培养素质一流的学生。
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每课一得”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作为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素材。比如七年级下册第20课,在介绍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后,教材在“每课一得”中补充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本人在教学中以此材料教育学生,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他们都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伟大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信心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又如八年级下册《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这节课,“每课一得”中对宪法的地位作了补充,教师应该以此教育学生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人都不能有僭越宪法的任何言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社会。再比如八年级下册《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这节课,“每课一得”中介绍了“两弹一星”精神“.教师应该以此教育学生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丽事业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是所有当代中国人都必须大力弘扬的精神法宝。
参考文献:
中美大学生篮球联赛对比与分析 篇6
本文通过不同角度对中美大学生篮球联赛进行对比与分析,找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的不足,以及对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成功的经验加以分析,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发展提供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建议。
一、前言
NCAA(美国大学体育总会)它是主管全美大学体育事务的组织,总部设于印地安纳波利斯,其主管学校以四年制大学为主;社区学院或二年制专科学院由NJCAA主管,四年制小型学院则由主管。一般所谓的NCAA,通常都是指第一区实力较强的300多所院校,而我们平常说的NCAA篮球,就是指美国第一区大学篮球赛而言。NCAA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篮球协会,但是它为美国大学篮球联赛制定计划和规则,所以全美大学篮球联赛就用NCAA来简称。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是China 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英文缩写,中国篮球协会主办的高校间篮球联赛,其宗旨“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联赛1996年开始酝酿,1997年建立章程,1998年开始正式推行,设男子组和女子组,CUBA的影响力仅次于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它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次面向社会、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专项运动竞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CUBA与NCAA一级联赛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报刊、期刊文献、杂志等,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有目的的研究。
2.逻辑思维法。本文通过不同方面来对中美大学生篮球联赛进行分析比较,对分析的结果加以综合,为CUBA的发展提供一些NCAA的成功经验。
3.比较分析法。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CUBA和NCAA在联赛发展现状、篮球人才、联赛制度、篮球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达到研究的目的。
三、结果分析与对比
(一)篮球人才的比较
1.中美大学生篮球队员对比。CUBA队员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各级体校特招的部分体育尖子生;二是正式考入学校中的体育积极分子。CUBA招生办法为所有队员都必须参加高考,然后根据各高校前期的面试和初步考核,由教委负责对学生运动员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组织与监督体育测试。
NCAA运动员基本来源于中学,许多大学都设有奖学金,以吸引有运动天赋的中学生。通常由教练员深入到各社区、中学和美国中学生联赛的现场观看比赛选拔队员,并对优秀篮球运动员发出邀请信。凡是体育成绩突出,有发展前途的高中生均由名牌大学生录取,生源充足。
2.教练员队伍的比较。目前CUBA各参赛队教练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高校体育教师,从体育院校毕业,有相关的学习或工作经历,且大多数从事教学和科研任务。二是外聘的专业教练,主要是退役球员或教练,同高校签订聘用合同,不从事教学和科研任务。三是高校按照特殊人才标准引进的专业教练或退役运动员。
美国大学对教练员实施聘任制,聘任合同一般没有任期。教练员分专职和兼职两类,对教练员的人选学历和职称并不是十分看重,重要的是要有工作实践经验,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为学校争得荣誉,能否培养出一流的运动员,并向NBA输送人才,否则不能胜任工作,随时都要面临着下岗。
3.联赛的竞赛制度。(1)CUBA竞赛制度。CUBA联赛分为基层预赛、分区赛和决赛,整个比赛一个级别,都是通过基层预赛进入分区赛再到最后的决赛,没有分级比赛。分区赛采用的竞赛方法是先分组循环后交叉淘汰,决出赛区冠军。八强赛男子采用主客场二赛制,女子先通过单场淘汰决出两支进入总决赛的球队,总决赛采取主客场两回合制。(2)NCAA竞赛制度。从1973年开始,NCAA将高校划分为三个级别,在此背景下产生三个级别的比赛,通常所说的NCAA篮球联赛指的是一级学校的比赛。NCAA篮球联赛各个阶段的竞赛方法不同,一级学校篮球联赛的常规赛由全美300多所一级学校分为32个赛区进行,各队的比赛场数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在30场左右。而全国锦标赛(64强赛)采用的是最简单也最残忍的单场淘汰制,因此三月份的淘汰赛也被称为疯狂三月。他们会把六十四强分成四个分区,每个分区都有16支球队,从1-16号种子进行排列。淘汰赛完了之后进行八强赛,最终决出来的四个分区冠军,将前往Final Four的举办地进行最终四强赛。所有的比赛均采用淘汰制,一场定胜负。(3)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管理。①学习管理。对于NCAA联赛,运动员毕业率必须与该校学生毕业率相一致,运动员的学习统一由学校的学业管理部门管理,运动员的课程选择权集中在文化课指导教师手中。CUBA实行学分制的学校,给予运动员奖励学分;实行学时制的学校,则给予免修部分课程,增加补考机会。②训练时间管理。NCAA联赛球队每天训练最多4个小时,每周不超过20小时,且每周必须有2天闲暇时间,年平均参加比赛30场左右。CUBA联赛学校球队一般为半天学习,半天训练,每周训练6次,共约15~20小时。全年比赛场数偏低,平均为6~8场。(4)篮球文化对比。①CUBA篮球文化。CUBA篮球文化重视与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体现了积极健康的大学生运动员的时代精神风貌,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了高校的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CUBA打破了大学校园与外界社会的阻隔,扩大了大学生篮球事业的影响力。对CUBA文化研究共识是,CUBA篮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CUBA篮球文化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CUBA篮球文化也是大众的文化,它吸引着更多篮球爱好者关注CUBA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不同于职业篮球的魅力。②NCAA篮球文化。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各民族的优秀品质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经过200多年来高度的整合和扬异,形成了现代美国固有的文化特征:个人本位,富于创造,多元杂交。篮球运动的大胆创新、激烈竞争的本身也体现和组成了美国文化的整体特质。美国篮球就是这样在发展中既体现了其文化,又成为其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NCAA秉承了美国文化的传统,在球场上经常可以看见明星球员以一己之力挽救球队,美国大众对球星的追捧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CUBA至今已开展了十多年,但仍然处在刚起步的阶段,各方面与NCAA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NCAA处在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有很多地方值得CUBA学习。
2.在人才引进方面CUBA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也制约了CUBA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CUBA各个院校的交流比较少,很多球队参加了历届比赛,可能还没在正式比赛中遇见过,这样就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4.在我国篮球高校当中还未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篮球文化,篮球人才基础薄弱,场地设施也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二)建议
NCAA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比较成熟的体制,CUBA在很多方面可以借鉴NCAA成功的经验。CUBA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借助高校的影响力来吸引人们对高校篮球的关注。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篮球人才进入高校,提升CUBA比赛的精彩程度。高校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CUBA应借助这一平台来培养属于自己的篮球文化,以此来提高CUBA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1]王畔领,李小和.我国篮球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体育学刊,2008(3).
[2]倪刚.CUBA联赛与NCAA篮球联赛竞赛制度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0(5).
[3]宋振镇.CUBA与NCAA的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8).
国内外大学校园文化对比研究 篇7
一、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1. 鼓励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化。
美国民族文化复杂, 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为了满足不同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他们还积极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 并运用网络进行在线教育或培训。然而, 美国大学的校长们非常重视民族文化, 关注社区发展。在各大学就读的学生中, 有许多外国留学生, 学校都希望他们毕业以后把美国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使其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的整体中去, 从而使美国文化的传播率非常高。
2. 硬件设施功能强大而全面。
美国高校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 加上公共政府的大力投入, 在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举目的成绩, 为校园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 社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美国是一个崇尚社团组织的国家, 各种社团组织十分活跃, 最著名的“骷髅社”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4. 精神激励无处不在。
代表学校形象、精神支柱的“吉祥物”式的象征品在各个学校均有所体现。
5. 推崇校园文化的自由主义。
(1) 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均为个性化的互动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 老师根据自己的特点, 包括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征去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创立自己的教学特色, 以个性化的教学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通过获得适合个人的独特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 从而发展自我个性。大学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 让其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地发展[1]。
(2) 课程体系个性化。美国许多高校没有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作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各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与需要, 学校传统, 课程基础, 以及教师专长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 允许在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开设不同课程。为了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许多高校都把同一难度的课程由不同风格的教师讲授, 同一领域的课程开设不同方向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学生可以完全凭自己的特点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完善的课程。
(3) 实践活动个性化。美国高校的学生可以衣着褴褛, 可以发型奇特甚至蓄满胡须, 可以谈吐夸张, 他们不随波逐流, 努力做自己。在课堂上, 他们随时举手发言, 反驳教师的观点, 畅所欲言, 尽情展示自我;在课后, 对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 他们相当投入, 而且花样繁多, 完全按自己的喜好或设计方案行事, 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获得技能, 求得个性发展, 活动中一派自由、自主的氛围, 总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6. 突出校园文化的审美特色。
美国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十分重视审美原则, 在这些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建筑中, 体现着一定价值取向的人文精神。任何一所学校的校园精神、办学理念、育人原则都是需要一定的载体来体现的, 这些载体在大学校园里主要以校园的建筑、公共设施、雕塑、校徽等实物来表现出来。这些实物承载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准则, 并把它形象、艺术而又直观地表达出来。美国的大学不仅在校园环境和校内公共场所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艺术效果和审美原则, 而且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多种多样的审美教育活动。美国的很多大学里都有艺术系, 他们将艺术和文学等课程作为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同时, 学校还经常性地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展览、音乐会和舞会等活动。通过这种活泼、轻松而又愉快的方式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美国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多元的、宽容的, 这是美国校园文化中的优点, 我们可以借鉴。但同时, 美国文化思想中的过于宽容也影响了美国大学的健康发展, 导致校园中的暴力、吸毒等不和谐因素正在逐渐增多, 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过于张扬学生个性也导致美国校园忽视群体文化价值, 同时也导致学校影响学生的方式及其影响能力逐渐下降, 成为影响和制约美国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校园文化应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壤, 因此校园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才能发挥其深刻的潜在影响。在美国, 个人式的英雄主义已经深入人心, 那些曾经活跃在校园内杰出的“英雄人物”和精英代表便是不同高校文化特征的典型代表, 利用他们的人格魅力能够让校园精神变得更加形象化, 特色更加鲜明。
二、韩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韩国高校在价值追求、人才观念等方面, 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模式, 表现出一些突出的、鲜明的特点, 简而言之,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雅灵秀、完美现代的校园物质文化及优美的环境文化。
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是学校自然环境的重要方面, 特别是作为单一群体的校园, 在校园环境的诸多因素中, 校址的选择是首要的且极为重要。韩国的高校大多依山傍水而建, 远离闹市区, 环境优美, 空气清新, 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既有安静、安全的感觉, 又有美的享受。
2. 独特的建筑文化。
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奠定了校园建设的基础。校园内建筑物的设计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建筑艺术的特点来满足实用要求的需要。韩国高校的校园建筑风格各异, 特点鲜明, 体现出了各大高校校园人不同的办学风格、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高丽大学是全韩国最著名的三所大学之一, 由于其历史优久, 师资优秀, 办学绩优, 校园美轮美奂, 以至常被外人误以为是国立大学。学校的整体建筑风格是仿古罗马式的, 每座教学大楼和办公大楼都显得巍峨雄壮, 气概非凡。特别是该校著名的校门, 看上去就像是古罗马的大剧院或者角斗场的遗址。近来校园内大兴土木, 兴建许多教学大楼与各式大楼, 并且积极美化校园, 重新装潢大楼内部与外观。
3. 完善的设施文化。
韩国的大多数高校都具备现代化的馆厅设施,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设施, 是高校教育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是大学生课外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 而且是衡量国家教育事业和学校教学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书馆的外观、造型具有鲜明的特色, 气势恢弘、庄严雄伟, 让外来者一看就感觉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除了高度重视藏书建设以外, 以电子计算机为依托的信息革命和网络技术对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1. 大学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强势主体。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能动地认识和实践校园文化的校园人, 这些校园人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管理人员的人文境界、行为规范、思想作风, 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主导的作用。很显然, 大学生才是校园文化的主体[2]。
2. 多种意识与观念交错并存。
进入新世纪后, 一方面,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精神空虚、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另一方面, 思想上, 当代大学生既具有包括敢于担当、勇为人先、挑战竞争、效率优先、独立思考、冲破禁锢、不畏风险、自立自强、超前创新等丰富内涵的现代积极意识, 又存在“知足长乐”、“抑盈扬谦”、“安分守己”、“成绩好不如面相好, 找好工作不如嫁好老公”等保守消极及错误思想。
3. 增长知识与增长技能相结合。
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空前丰富。在大学校园里, 社团一改过去单纯的“娱乐”、“丰富”功能, 成为了文化、创新、发展、凝聚、交流、实践等多项功能的整合体, 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 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构成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社团数量和规模、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与时间都呈迅速扩张的态势。至2010年5月江苏科技大学共有社团58个, 其中34个是近几年新组建的, 有10个新社团正在筹建中。
四、国外大学校园文化对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国情和体制,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 其文化的历史根基非常深厚。与欧美相比, 我国社会、经济、科技、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也迥然不同。应该承认,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有着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 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有力地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 而校园文化又潜移默化地促进人才培养。因此, 我们应该大胆、合理地吸收国外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经验, 在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 努力使校园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成为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比研究, 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1. 发展并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 让这种理念为学校师生充分认同, 并努力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的一种灵魂。
2. 积极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 为了加强对
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借鉴, 有必要扩展校际间的直接文化交流。我国的高校非常重视校际之间的交流, 但是, 目前主要集中在学术领城, 更大范围的校际交流很少。
3. 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
个重要方面。我国的很多高校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比如百年老校的北大、清华、交大系列等, 其大学的建筑已经成为了教化、熏陶学生的一种有意义的工具。在我省的高校规划、建设过程中, 无论是老校区还是新校区, 那些建筑, 充满着文化意蕴。特别是新校区的建设, 就充分注意到了如何使建筑和谐、协调, 并尽力做到将文化的韵味融入其中。
4. 校园的学生社团应该得到大力支持, 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5. 借鉴海外经验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重, 由
于社会体制及校园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在指导思想、价值观念、发展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要有效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经验, 首先要深入研究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现状, 这是正确地评估自身及确定建设目标的重要前提。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具有现实意义、优秀的思想和价值观, 我们应该发扬光大并不断实践创新, 切不能固步自封。同时, 应该对国外高校校园文化进行认真细致的甄别, 对值得借鉴的进行合理改造和创新, 使其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
综上所述, 我们应该大胆、合理地吸收国外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经验, 在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 努力使校园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使之成为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摘要:本文分析研究了美国、韩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并将其与我国校园文化进行对比, 得到了其国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通过中西方文化借鉴吸收, 提升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为建立国际型优秀大学提供人文保障。
关键词:国外大学,校园文化,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启示
参考文献
[1]黄静潇.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 2010, 28 (2) .
对比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篇8
对比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种积极趋势, 也是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1941年美国语言学家B.L.Whorf在他的Language and Logic一文中说: (语言学家) 把拥有同一个初期形式的语言, 划分为一个谱系。他们致力于这种谱系的划分并跟踪他们的发展, 由此产生了比较语言学, 但是对未来的思维科学来说, 更重要的或许可以称为对比语言学, 它能分清语言之间的语法、逻辑和一般经验分析方面的主要区别。从此以后, 产生了“对比语言学”这一术语。
对比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其任务主要是对多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 描述并解释语言之间的异同, 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学研究领域。因此, 对比语言学对外语教学, 尤其是在中国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应该多多益善。
二、汉语和英语的对比分析 (发音、词义、语法、句法上的异同点)
在汉英对比研究中, 多数学者都趋向于以具体的语言事实和个案为出发点, 偏重对汉英之间的差异的研究。
1、词汇对比
学习词汇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 对一种语言的掌握熟练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这种语言词汇的掌握情况。如今, 英语与汉语的词汇相互影响, 相互借鉴。汉英词汇异同的研究很多, 对词类, 如副词运用的对比研究也很多, 本文重点对词汇的语义容量进行对比。
语言学通常把英语词类分为“开放词类”和“封闭词类”。“开放词类”一般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容易增添新词或废弃旧词。“封闭词类”则基本属于虚词, 这类词一般数量固定, 无法扩充。英语和汉语在增添开放性词类的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这种差异是造成汉英词汇语义容量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从构词特点来看, 当代英语中主要有拼缀、组合法等, 下面是一些英语中最常见的合词法模式:
名词+名词:milkman, raincoat
形容词+名词:blackbird, greenhouse
名词+动词+er:babysitter, screwdriver
形容词+名词+ed:bowlegged, nearsighted
方向性小品词+动词:overstate, underrate
由此可见, 英语合成词的构词成分之间通常有修饰或限制的关系。而当代汉语词汇正经历着由单音词发展为多音词的变化过程, 汉语词汇的双音词化是这一发展的显著特征, 单音词词素单一, 不受组成词素意义的限制, 因此单音词词义比较灵活, 一词多义现象也普遍。如单音词“人”与“民”结合成“人民”后, 词义受到制约, 立即变得偏窄、精确、严谨起来, 成了单义词。汉语合成词比组成这个词的词素词义范围缩小的原因, 就在于组成词素在合成词中的相互相约作用。
2、句型结构上的对比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 从表面上看, 汉英比较似乎缺乏内在联系基础, 但汉语和英语均有分析型语言的特点。两者基本句型的构架大体一致, 文字表达顺序方面相似性甚多, 这是我们进行汉英语言比较的基础。
现代英语有5种基本句型, 即SVP、SV、SVO、SVOO、SVOC, 是现代英语句子结构的典型代表。英语句子以动词为中心, 前边有施动者, 后边有受动者, 没有动词就不能成为句子, 缺了主语、宾语就是语法错误。英语句子结构的三分, 是英美人的语言心理。只要主动宾齐全了, 一个句子有了三部分, 心理上就得到了满足, 语法上就是合格的句子了。
汉语语言学界在谈到汉语句子结构时, 一般只要符合阴阳对立模式就行了。如“我喜欢吃面条。”是一句SVO式的句子, 结构完整, 意思并不大完整。因为在汉语里它不会单独出现, 总是前后还得有点东西, 构成阴阳对立。如“我喜欢吃面条, 不喜欢吃大米”“我喜欢吃面条, 他喜欢吃大米”等。汉语句子结构不像英语那样三分, 它只有两部分:话题和说明。它的基础不是形式逻辑, 而是阴阳辨证。汉语句子的阴阳对立, 不在语法, 而在语意, 其表意有其独特之处。
3、汉英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等。如果我们只了解这种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 而不了解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文化背景, 则无法理解这种语言所表达的某些真实意义。因为文化差异的干扰, 外国人学汉语时对许多成语和表达都难以理解。相反, 也会造成我们对英语的一些表达也不知所云。所谓文化差异干扰主要是指因不同文化的差异而影响语言学习者正确理解词义、句义、比喻意义、委婉语、成语等语言现象的文化因素。一种语言的表达和成语的形成富有民族特色, 能反应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 思维特点和审美观念, 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 气候特征都会影响到两种不同语言的比喻和成语的形成, 因此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对语言的学习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对比语言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语言对比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语教学的推动, 并为外语教学服务。人们在长期的外语教学时间中逐渐认识到, 开展汉英对比研究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现阶段我国的外语教学, 学生一般从中学甚至小学开始学习英语, 但到大学毕业也不能自如地同外国人交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其实, 外语教学与对比语言学一样, 其实就是母语与外语之间的语际转换;重点是发现并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实现相应的语际转换, 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转换能力。教师把外语和学生的母语进行比较就能较好地了解学生转换过程中的真正难点是什么,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英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鼓励学生们学习英语, 还要鼓励他们学好国语, 利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学习英语,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熟悉外语和母语自身的特点, 并加以科学对比, 分析其共性和差异。这将有助于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运用外语的自觉性, 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开展汉英对比研究也是促进语言学习的一种新途径, 因为它使被对比语言的共性和特性更显突出。值得注意的是, 对比研究有时有局限的。有时学生实际出错的地方有时并不是双语中差异最大的地方, 而是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因此, 我们绝不能把对比分析作为外语教学的唯一途径。就外语教学而言, 我们必须强调对比研究的实用性, 尽量避开大量烦琐的专业性词汇和不必要的细节, 使研究成果能直接用于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Whorf B.L.1941.Language and Logic[A], in J.B.Carroll (ed)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 Lee Whorf[C].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1956:233-245.
[2]郑亚南, 黄齐东.对比语言学研究法综论[J].语言学研究, 2008 (12) :138-143.
[3]何自然.现代英语语法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大学对比 篇9
在我国外语界正兴起的课程改革中, 强调教师在进行外语课堂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成为教学大纲设计者主要关注的目标。而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问是推动学生进行思考的有效策略之一。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中, 教师的提问一方面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话语产出, 另外一方面也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其逻辑思考能力, 有效推理能力。教学的成败, 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 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 而在于学生质疑, 评判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 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教师的课堂提问对学生而言实际上也是语言输入的过程, 教师提问不同于知识点的传授, 提问是一种激发学生思辨能力发展, 促进其通过问答的方式创造性地输出语言的过程。作为英语教学, 学生在课堂中缺少真实语境和大量接触语言习得的机会, 课堂中话语的质量往往决定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课堂话语中教师提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研究教师的课堂提问是研究英语课堂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大学英语课堂可分为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语言水平整体上略低于英语专业的学生,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两类不同的英语课堂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 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考, 从而提高学生的话语产出效果。
1 社会文化理论与教师课堂提问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 交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以Vygotsky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将语言的输出与输入进行了新的探索。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刺激学生语言输出的有效策略。而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介理论。中介是一种认知工具, 是一种符号系统即语言系统。人类的社会活动总是由符号系统调节的, 而语言是一种强大的符号系统调节人类之间的互动行为, 同时促进人类思维的形成。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语言内化的作用, 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知识的内化过程。在内化过程中, 教师的语言教学不仅是向学生提供知识, 同时更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和转化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语言知识的内化。因此,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方法。学生的个体认知的获得应先通过课堂中师生互动, 然后通过个体内心活动或内化然后形成自我认知。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 (ZPD) 概念表明学习应从学习者的个人实际出发, 在此基础上在成人或者能力较强的同伴的指导下解决问题, 特别强调支架作用即指导者在学习者展示或呈现他们所学知识的交流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适时的帮助。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提问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有价值, 过高或过低难度的问题都不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角色, 发挥其主导作用, 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
2 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提问策略
通过对独立学院的同一位英语教师在大学二年级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为时一周的课堂观察研究及课堂录象, 客观分析了不同的两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的不同, 学生话语产出的特点。在公共英语课堂中, 教师提出的展示性问题多余参考性问题。在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对参考性问题兴趣不是很大。通过课堂观察, 研究者发现在三话轮中学生的话语产出很少, 其英语表达能力有限, 主要是教师在说, 教师提问的句式较为简单和单一。对于教师的追问, 学生只是简单的词语及句式表达, 其等待时间较长。课堂上的时间是固定的,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若说得多, 占主体地位的话, 学生自然就会缺少语言表达的机会。因此应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在综合英语课堂提问中, 教师提出的参考性问题要比公外课堂上的数量多。
3 学生话语的产出
公共英语课堂中学生使用的句式及词汇量都较为简单, 没有较为高级的词汇产出, 句式较为单一。究其原因, 这与教师的课堂提问有一定的关系。教师提问的句式较为单一, 展示性问题较多, 这对学生的话语产出有一定的影响。教师提问中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参考性问题在引发学生复杂输出方面的优势大于参考性问题, 但是更多的简单句水平的输出是由展示性问题引发的, 其中提问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对展示性问题引发输出产生了影响。综合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话语产出量明显多于公共英语课堂中学生话语的产出量, 在三话轮中, 教师和学生的话语输出量基本持平, 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持, 用追问的方法使他们有更多的语言输出。教师提问中的用词较丰富, 句式结构多样化, 学生的回答兴趣较为浓厚。整个课堂中是学生占主体的教学方式,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发挥其支架作用, 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从而促进学生更多的话语产出。
4 解决方法
在课前, 教师应做到提出预设问题, 将其分类。对于参考性问题, 应该多设置一些情景, 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追问, 激发学生思考并促进其更多的话语产出。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 教师设计提问的难度, 既不能低于或等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也不能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脱节, 要把知识的难度控制在学生可以“够得着”的层面。即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 也不可让学生唾手可得, 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促进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只有把学生引进“最近发展区”的提问, 才是最有价值的提问。因此,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提出启发性问题。一个好的问题不仅指问题的解答中包含重要的知识点, 而是能否启发学生寻找解答的模式, 或者运用英语知识的相关技巧快速地寻求解决方法。同时, 问题的解决还能促进课堂上学生对于基本的语言知识及技能的掌握, 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教师提问语言要有价值。一些展示性问题的设计较为浅显, 无需思考就能回答, 或只停留在“yes or no”、“good or bad”、“right or wrong”的层次上, 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 限制其发散思维的发展, 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这样的课堂提问就会感到平淡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课堂提问应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富于启发性, 能体现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提问语言要有层次性。设计提问要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有层次, 有梯度。要循序渐进, 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由易到难的回答问题。这样既有利于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 又有助于学生战胜自我, 勇于并乐于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因而, 教师设计问题必须注意问题的难易, 让课堂中每个同学都有思考的机会, 每人都有答问的条件, 不同学生的回答及见解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 课堂提问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类型的英语课堂有其特殊的教学特点及教学方式,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提问策略。同时一个课堂中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有所差异, 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及学习特点进行不同形式及难度的课堂提问。只有因材施教, 且教师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课堂提问水平, 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课堂上积极思考, 使其有更多语言输出的机会, 从而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及思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2]Vygotsky, L.S.Thought and Language[M].A kozulin ed.Cambridge, MA:MIT Press, 1987.
[3]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 .
[4]李艳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策略研究.考试周刊, 2012 (55) .
英汉语音体系对比和大学英语教学 篇10
1.1 音位的对比
主要表现在英语元音与辅音的对立发音, 英汉元音、辅音 (包括清浊音、磨擦音) 的比较上。英语的音位区别特征足以区别词义。如果中国学生对英语的音位区别不敏感, 就会将它们与汉语中的某些发音混淆起来。例如, 把lack读成like, sad读成side等。
1.2 音节结构的对比
音节属于语音中超音段特征之一。音节结构的对比主要比较音位结合、音节结构类型, 如以辅音结尾的词、英语中的舌侧爆破音、鼻腔爆破音等。例如, 英语音位结合较自由, 音节结构类型多;汉语音节结构类型少。英语音节中辅音多于元音, 而且有辅音群, 在词首或词尾都可能有两、三个辅音接连出现;汉语元音占优势, 辅音少。所以, 中国学生爱在英语辅音群中加入元音, 如:中国学生会把glass中/g/音后加一个//, 把clean中/k/后加//等。汉语中, 典型的音节由一个辅音后接一个元音构成, 只有鼻音/n, ɡ/能出现在元音后, 并且不能带辅音丛, 这就是为什么英语的单词please经常被初学英语的中国人发成pulisi的原因。
1.3 声调、语调的对比
声调、语调也是语音中超音段特征。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声调, 词的音调升降起伏比较自由, 音高变化幅度大, 语句中的词受语调支配, 用不同的语调表达说话人的不同态度、感情和意图。与此相反, 汉语每个字都有固定声调, 整个语句调子起伏、升降幅度不大, 音高变化的音域不宽。所以, 中国学生在英语会话和朗读时, 语调常常比较平淡, 该升的地方不升, 该降的地方不降, 语调听起来比较生硬。
1.4 重音对比
重音, 是指在音节发音时所用的力度, 也是超音段特征之一。重音和非重音音节之间有一个基本大恶区别, 前者在响度、长度和音高上是提升的, 所以比后者更为突出显著。这说明重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英、汉语都有词重音和句重音的分别。英语的词重音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许多拼写相同、读音也几乎相同的多音节词, 就靠重音的位置来区别词义或词类。汉语是靠声调而不是重音来区别词义, 汉语中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强弱对比不明显。因此, 中国学生对声调敏感, 忽视词重音, 在读多音节时轻重对比不明显。另外, 英语中重音的变化经常发生在复合词和短语中。英、汉语在句重音上有很大程度的共性。但中国学生在朗读和会话时常犯的毛病是不注意词的弱读式读音, 把每个词、每个音节都读得一样重、一样的清清楚楚, 失去了英语应有的韵律感。
1.5 节奏的对比
英、汉语的节奏表现手段不同。英语是一种以“重音计时的” (stress-timed) 语言, 而汉语是以“音节计时的” (syllable-timed) 语言。
2 实践应用
在课堂上, 尤其是大一新生的课堂上, 会首先给学生讲解清楚英语元音、辅音的发音规则。特别指出英语与汉语的发音异同, 如, 英语发音原则上是先摆舌位再发音, 而汉语原则上是先发音再摆舌位;汉语语中的/d//k//s//t/和英语中的发音基本相同, 而其它音诸如/h/英语中无磨擦而汉语中有磨擦。/r//j/等音尤其不同, 这两个音会导致单词发音的错误, 如, 学生会把road中的/r/读成//。英语中短音发音需干脆有力、长音要饱满到位等。在音节方面, 首先让学生知道, 原因才构成音节, 辅音只是辅助元音构成音节。在语调方面, 我让学生在了解了上面提到的理论的基础上, 让他们选择一套适合自己水平且自己喜欢此发音的录音教材, 系统地模仿其语音语调。在此基础上, 尤其注重总结单词的重音, 英语的弱读、连读等规则。
3 实践举例
英语中的连读规则:
连读规则:一个基本通用的规则, 就是在一个词组中, 甚或是相邻两个单词中, 前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 下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 这时都可以连读。如read a lot中ed字母的发音和a字母的发音就可连读成/d/, put on读成/put蘅n/等。另外, 还有一种情况可连读, 但是中间需加音的。如以hurry up为例, hurry以/i/结尾, up以/^/开头, 总结为, 以/i, i:/结尾, 以/^, e, 蘅e, a:/开头的词组都可连读, 且中间需加/j/音;还有go on中, 以/ou/结尾, 以/蘅n/开头的词组, 也可以连读, 但是需加入/w/音。
弱读规则:相邻两个单词, 前一个以辅音结尾, 下一个以相同辅音开头, 那么, 前一个单词的尾音弱读。当然, 开头单词不能弱读。弱读就会产生误解。如student talks, leaf falls等。另外, 小品词也需弱读。
英、汉语音体系的比较会帮助师生尽快摆脱“中国式”的英语发音, 这样语音就不会成为影响学生的听力理解的障碍, 有利于提高交际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修订版中译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1]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修订版中译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
大学对比 篇11
[关键词]心理健康 本科生 专科生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27-03
一、引言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做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诸多的研究报告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大学生一方面承受学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承受就业竞争的压力,有些大学生还要承受经济、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那么,我校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怎样评价的?他们对自己所估计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常规的心理健康测量是否一致?为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以及本科生与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二、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铜仁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200人,其中本科生100人,专科生100人。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 176份,总有效率88%。
(二)研究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按量表指导要求进行测试。问卷包含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1分—无此症状,2分—轻度,3分—中度,4分—相当重,5分—严重;问卷包括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SCL-90各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各因子分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三、结果
(一)研究组整体SCL-90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的分析比较
表1 研究组SCL-90(本专科)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X±s)
■
从表1可知,研究组各因子分均普遍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呈现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具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成人低。
(二)本科和专科学生SCL-90因子分析比较
对本科和专科学生SCL-90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见下表2(表中只列出了有显著以上差异的因子):
表2 Group Statistics
■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本科和专科学生在敌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专科学生明显高于本科学生。
表3 Group Statistics
■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本科和专科学生在偏执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专科学生明显高于本科学生。
四、讨论
(一)研究组整体SCL-90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的分析与讨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研究组在SCL-90得分评定结果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说明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同龄青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校大学生在强迫、抑郁因子上尤为突出。
导致强迫、抑郁因子突出的原因可能与下几个方面有关:
1.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评价,希望自己在学习、工作、才艺各个方面都能符合自己的期望,多发在本身已经比较优秀的学生中。
2.大学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脱离了父母的监督,自然对感情有了期待,一些学生会不断的找寻恋爱对象,由于方式不正确,而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情感问题。
3.大学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部分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络世界等方面,导致上网和游戏成瘾,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4.地方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常常发现城市同学说一些话题他们插不上嘴,感到自己不被接纳,由于不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失衡状态,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些学生强迫自己认识更多的人,他们认为认识的人越多越能说明自己的社交能力,从而形成一个不良的循环。
另外,导致强迫、抑郁因子还与大学生性格缺陷有关,如缺乏自信,遇事过分谨慎,生活习惯呆板,墨守成规,常怕出现不幸,活动能力差,主动性不足等,与他们既要承受大学学习的压力,又要独立应付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面对将来的就业压力等多重应激有关。
虽然整体水平较差,但他们远未到心理病态的地步。大学生在其年龄段所拥有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特征,不同于中学生,也不同于一般社会青年。他们心理发展的整体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二)本科和专科学生SCL-90因子分析与讨论
从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专科生在敌对、偏执因子上均比本科生要高。导致专科生在敌对、偏执因子突出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有的大专生因为自己的经济、学识等因素的缺乏而羡慕他人,易产生嫉妒心理或攻击性的行为。
2.从自身来说,觉得不如本科生有前途,有点自卑,随之而来的便是学习动机不足,再加上没有及时的疏导这些想法,以至于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大学专科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存在一般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外,还表现出自身具有的一些特点,他们的压力特别是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
针对大学专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的特殊性,学校及相关部门应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心理卫生指导、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等方面来加强对专科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五、结论
1.大学生各因子分均普遍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呈现显著差异性。
2.本科和专科学生在敌对、偏执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专科生在敌对、偏执因子上均比本科生要高。
[ 参 考 文 献 ]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1999.
[2] 王晓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
[3] 王建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比研究 篇12
一、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比
20世纪30年代, 英国学者最早提出“media literacy”的思想, 鼓励学生对“低劣”的大众文化进行甄别与抵御, 来捍卫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逐步脱离了保护主义的思路, 从一种被动的防御向积极的利用过渡。现在, 英国的许多学院如伦敦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等都专门设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项目。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研究也先后经历了免疫取向和培养批判能力两个阶段。据一项统计表明, 目前美国高等学校中有61所学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而加拿大到1987年已经有50所大专院校提供90多个媒介素养教育项目。1999年起, 加拿大各省从小学到大学进行了课程改革, 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进入课堂。
媒介素养教育在欧美国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它们根据实际情况, 逐渐探索出了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成长服务的教育系统。而大陆政府部门还未成立专门组织来主管媒介素养教育, 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传媒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媒介素养小组。
二、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特色对比
“媒介素养”概念在面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时, 发展出各不相同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理念与模式。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认为,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认为, 媒介素养“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大众媒介方法, 对大众媒介本质、媒介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与加拿大相似, 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核心思想也是以文本解读为中心的;英国的媒介教育则强调公民对媒介整体的理解。
我国由于起步较晚, 研究多是基于对国外著作翻译,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解读有综合之感, 既包含了对大众媒介信息的使用, 也涵盖了甄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国内学者基本认为,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意在提高其媒介使用和甄别媒介信息的能力, 使正确理解、积极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介信息和文化资源, 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生活, 了解社会, 认识世界。
三、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方法、模式对比
选择与使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或模式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英国的媒介教育专家莱恩·马斯特曼 (Len Masterman) 提出: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牵涉整体的教学过程。理想的媒介教育意味着以最佳的配合整合学生与父母、媒介从业者及教师的双边关系。
国外主要的教育模式设置媒介素养教育独立学科或者将其渗透到其它学科中;此外,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个学校, “整合学生与父母”也是必要的教育联合模式,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正是采用独立学科与渗透其它学科和社会家庭相辅助的教学模式;再者, 我们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 因此不论是英国还是中国香港都提出了社会教育模式, 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让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及媒介环境以及利用媒介来表达心声。而目前在国内, 既没有规定将其纳入学科课程, 也没有多少社会团体或机构与学校联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者探讨后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其实基本上与英国的教育模式大相径庭。
四、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内容体系对比
1989年英国教育部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教学体系中, 到1997年, 有将近2/3的学校开设进阶式媒介研究课程。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非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独立课程, 其开发推广工作也主要由个别教师或民间组织来完成,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并不直接干预。台湾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研究起步大约与香港同时, “媒介素养”相关科目目前在政大、台大、世新等校开设, 属选修科目。
在国内,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该校2004年9月在媒介与设计学院开设“传媒素养”课程, 着重从媒介的特征, 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传媒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评估能力、创造制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虽然相关课程已相继在一些高校开展, 部分教材中包含了一些相关媒介的知识和应用方法, 但总体而言, 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 大多数人对媒介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 受众的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五、启示
媒介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因为这涉及到大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 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以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竞争力, 是摆在眼前的十分重要且迫切的任务。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未来的发展, 笔者有以下预想及建议:
1、科学设计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群体, 在生活、学习及娱乐方面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度非常高。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不仅应包括媒介知识、应用技能, 还应包含对媒介的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和基础, 借鉴英国、台湾等地媒介素养课程开设情况, 开发出符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
2、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 加强沟通与合作。
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有80多年的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 加快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这点上, 笔者认为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值得我们借鉴, 因为中日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认知背景以及潜在的合作空间。
3、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核心推动力量。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 政府政策支持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大陆还是一个新领域, 要加快发展,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有效认知和高度重视是基础, 这样才能形成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才能真正进去学校教育体系。
注:本项目由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新苗人才计划) 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为:2009R424002。
参考文献
[1]张志安, 沈国麟.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 2004, (5) .[1]张志安, 沈国麟.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 2004, (5) .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 2003, (1)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 200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