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的本质(通用6篇)
增加值的本质 篇1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对于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有了深刻的认识。企业经济增加值是当前我国许多企业推行的一种管理方式, 其对于企业管理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在2007年, 我国国资委将经济增加值引入到了中央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中, 且在2010年年初, 公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国务院国资委令第22号) 。目前, 我国企业已经全面引入了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笔者通过对经济增加值的含义和特点,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的分析研究, 针对如何增加企业及银行的经济增加值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一、经济增加值的含义与特点
经济增加值的提出者为美国著名学者S t e w a r t, 并由美国斯腾斯特咨询公司注册、实施。经济增加值是一套以经济增加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 且是一种薪酬激励制度和有效决策机制, 在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利润所需的资本投入成本的基础之上, 能够对企业绩效财务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经济增加值与传统利润财务算法不同, 经济增加值主要包括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被扣除之后剩下的收入, 比较而言, 经济增加值是在真正意义上对“经济”利润进行评价。资本成本主要指债务资本成本、股本资本成本等。正是因为经济增加值具有着独特的功能和效果, 因此在美、英等国发展良好, 且备受关注, 通过将经济增加值作为财务指标, 能够对企业的管理绩效、获利水平进行综合的评价和计量。
(一) 经济增加值的优点
首先, 经济增加值不会受到会计准则的约束和限制, 能够为使用者呈现出全面的、准确的企业获利能力信息, 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 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从而获得相对意义上的准确数据, 也避免了会计利润指标存在的局限性。其次, 利用经济增加值建立起的综合财务管理体系, 能够将股东利益和业绩联系到一起, 能够有效地避免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出现讨价还价等情况, 也约束了经营者的一些利润粉饰行为。再次, 经济增加值对企业资本成本考虑的比较全面, 这样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并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另外, 经济增加值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能够为不同对象提供服务, 不仅能够作为公司整体衡量体系, 还能够渗透到各个部门, 甚至到某条生产线, 因此, 较传统的财务报表确定经营绩效方法来讲, 经济增加值更加有效, 并能够引导企业创造新价值。
(二) 经济增加值的局限性
首先, 经济增加值是在利润基础上进行计算的, 属于财务指标的范畴内, 因此对于员工、客户、产品等非财务信息无法充分反映出来。其次, 经济增加值没有对长期现金流量进行考虑, 比较适合在对企业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再次, 要利用经济增加值来进行企业的评价和考核, 首先要取得企业中对资本成本的预测和相关参数, 因此实行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二、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与作用
(一) 计算公式
经济增加值是指从税后营业净利润中除去权益和债务的所有资本成本后, 剩余的经济利润。经济增加值的核心理念为股东投资有机会成本, 且只有当企业盈利高于资本成本时, 股东才能够创造出真实价值, 因此经济增加值能够全面的、真实的评价出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资本并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综合能力, 且能够作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工具之一。如果某企业中的经济增加值在不断增长, 那么也就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股东价值在不断增加。经济增加值克服了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中的缺陷, 在对企业负债表以及利润表通过综合的考量后, 揭示出企业的资本使用和经营效率。通过在计算中对会计准则、标准进行调整, 能够综合考虑到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业务经营导向、自主创新等方面。因此也就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竞争力, 帮助企业关注长期价值的创造。
根据我国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任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的规定,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各类费用+投资收益-所得税- (货币资本+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 × (1-资产负债率) ×权益资本成本率
在公式中,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 (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 × (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中将平均资本成本率确定为5.5%, 对于一些承担了国家政策性任务较多且资产通用性较弱的企业, 资本成本为4.1%, 对于资产负债率高于75%的工业企业和高于80%的非工业企业, 资本成本率要上提0.5个百分点。
(二) 经济增加值的作用
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的优势体现在统一企业管理理念, 并能够优化资本资源配置, 创建科学的、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经济增加值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使企业各个行为单元和各层级的工作更加统一, 薪酬的设计也更加灵活、合理、多样。从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角度来讲, 经济增加值具有下列作用: (1) 利于出资人引导企业关注价值创造, 帮助经营者、出资人的目标进行统一, 并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相吻合, 帮助企业逐步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和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2) 帮助股东和企业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 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让企业不仅对经营利润进行重视, 还会对股东投入机会成本给予充分考虑, 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价值再创造的能力; (3) 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横向的比较, 并逐步消除企业之间行业、规模、发展基础、风险等方面的差异, 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 (4) 有利于企业内部进行资本机构的优化, 使企业能够正确使用财务杠杆, 降低资本成本。
三、银行提高经济增加值的途径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 对银行经济增加值具有影响的因素主要为拨备前利润、所得税成本、资产减值准备、经济资本占用、最低经济资本回报率等, 其中所得税成本以及上级确定下的最低经济资本回报率一般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准, 因此, 如果想要增加企业经济增加值, 只能从拨备前利润、经济资本占用和资产减值准备等指标着手。
(一) 提高拨备前利润
拨备前利润即没被扣除风险准备金之前的利润, 想要提高拨备前利润指标, 企业就要做好增收节支的工作。目前, 企业增收渠道中比较合理、科学的有多放贷款、多吸存款、提高贷款定价以及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四种方法。通常说来, 企业的节支方法主要为: (1) 优化存款结构, 从而减少在存款利息方面的支出; (2) 发放短期的贷款, 从而减少全额资金的成本支出; (3) 压缩一些费用的开支, 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4) 减少一些非生息资产的占用, 节约系统内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
(二) 控制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及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财务会计制度和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 也就是各项资产乘上减值拨备率的最终值。控制资产减值准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控制贷款总量。拨备计提随着贷款总量的增加而增加, 贷款利息是按月来收取的, 拨备是在贷款发放当月按照余额来计提的, 因此会出现当年贷款利息额低于拨备计提额, 那么便要在下半年进行贷款总量的合理控制, 来确保拨备后的利润能够得以实现。 (2) 压缩贷款规模。压缩贷款规模要本着适当的原则。各个省行一般按照每个月20号贷款数据计提拨备, 如果从每季度财务承受能力的角度来看, 每季末20号压缩正常贷款规模, 能够减少一些集体拨备, 且增加拨备后的利润和经济增加值。 (3) 降低专注类贷款, 通常法人关注类贷款拨备率要高于法人正常贷款的拨备率, 因此要适当降低对关注类贷款的发放。 (4) 控制贷款形态移动。目前贷款拨备率中, 不良贷款拨备率高出正常贷款许多, 一万元的可疑类、损失类、次级类贷款拨备计提额分别为48万元、80万元和16万元, 因此, 要对贷款形态的变化给予高度重视。 (5) 做好个贷产品的营销。例如湖北省在去年6月末时, 分行农户贷款的拨备率为零, 正常个人房贷为0.23%, 正常消费类贷款为0.81%, 正常经营类贷款为1.66%, 正常其他个贷为32.11%, 由此可见正常其他个贷远远高于经营和消费个贷, 因此要对个贷业务给予重视, 有选择性地做好个贷产品的营销。
(三) 减少经济资本占用
经济资本即为银行抵御业务和资产风险的资本支持, 也是各项业务和资本风险产生的资本需求。经济资本占用主要包括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占用、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以及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占用。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占用主要为信贷类、非信贷类资产经济资本占用和表外业务经济资本占用的总和;对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总收入与内控评价得分、风险管理等, 总的来讲, 与总收入呈正相关, 与内控评价得分呈负相关;目前二级分行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占用为零。
四、企业增加经济增加值的措施
(一) 增加节支
经济增加值是在净利润基础之上进行调整的, 因此充分利用资源, 做好主营业务, 增加利益收入, 节约成本费用, 便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增加值。企业可以通过增收节支的方法, 来提高企业利润, 增加经济增加值, 此为企业增加经济增加值最基本的措施之一。具体来说, 主要措施如下:企业的经营涉及多方面, 因此, 应该在各个方面的点滴之处降成本。如果各个环节都树立节约意识, 从小事做起, 将企业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降低, 定会取得较大的效果, 节约了成本, 就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入。
(二) 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1) 对应收款项进行催收, 合理利用各类无息负债。一些多年欠款、催收未果的债务应当提交法院, 并提起诉讼, 收回的资金用来偿还在银行中的贷款。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 要在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 减少对存货资金的占用。要在不对供应关系发生影响的情况下, 提高在建工程的材料设备款项和应付工程款项等无须支付利息的流动负债。 (2) 控制投资造价。对于在建工程来讲, 一旦工程竣工决算完成后, 便会转入到固定资产中, 在转入后, 此项的资本支出便会被计算到扣减资本成本中, 且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后, 资产的回报率会按照要求, 高于全部资本的成本率, 因此, 要对投资的规模、在建工程的总体造价进行严格控制, 降低其对经济增加值产生的影响。 (3) 提高投资质量。对新增的投资项目评审标准, 应当符合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的最低要求, 投资预期的收益率要高于资本成本, 对于一些正在筹建状态下的项目, 企业决策层应当先对工程总投资进行预测和计算, 并在此基础之上, 进行经济增加值的分析, 对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计算, 对项目预计收入和成本进行预测, 对税后的净利润进行计算, 从而确定下年度经济增加值, 并按照预期的收益率进行折现, 根据经济增加值折现值的可行性评估和分析, 要保证企业中所有项目的投资回报超过资本成本, 即投资收益的几率要超过投资风险几率。
(三) 优化资本结构
一个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应当是利用最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及最小融资风险, 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负债水平。企业要对债券资本进行合理的安排, 对股权资本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适当减少, 从而得到财务杠杆收益。企业应当在对外部金融环境、折旧、变现能力、信用状况和盈利能力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 合理确定长期、短期的贷款比例, 这样既能够防止短期贷款的比例过小, 导致融资成本过高的情况, 还能够防止短期贷款比例过高, 导致融资困难等情况。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1) 对筹资规模进行合理控制, 从而降低带息负债的利率。企业要对流动资产进行充分的利用, 减少资金的占用量, 降低带息负债的规模, 尽量争取到股东企业的支持, 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来降低利率, 减少企业的利息支出金额。 (2)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企业要加强对存量资金的管理控制, 减少带息负债金额, 如果某企业的借款到期时间是在年底或是年初, 应当对借款到期日进行调整, 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效益。
(四) 改善资产结构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应当对现有的资产结构进行改善, 对于一些长期闲置的低效资产进行处置或是盘活。在改造之前, 首先要通过可行性研究, 注意对满足经营需要和控制改造费用进行权衡, 然后再对存货进行清理, 在保证库存合理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企业内部资金的占用情况, 达到提高企业经济增加值的最终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中央企业负责任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的全面推行, 我国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 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央企业来讲, 工作的难度较大。因此, 笔者通过对经济增加值的特点、作用、含义、计算方式的研究分析, 针对银行和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经济增长值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如改善资产结构、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使用率、增加节支等, 希望能够为银行和企业提供参考。
关于经济增加值的思考 篇2
经济增加值又称经济附加值 (简称EVA) , 它是1982年由Stern Steward咨询公司将“剩余收益”重新定义为经济增加值, 并将其作为注册商标。它又可以称为“经济利润”, 实质上是减除了所有者初始投资成本以外的真正收益。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1]: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经营收益-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 与其它绩效评价指标对比, 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具有的优点
2.1 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中央企业的经营绩效
考虑到央企存在的特殊情况, 国资委在众多的调整因素中只调整了某些关键要素, 体现了成本收益原则。思腾特公司最初对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提出了约160个调整因素, 但这样无疑造成了经济增加值指标计算的复杂度。后来在160个调整因素中确认了15个需要调整的关键因素, 近些年又调整为5~7个因素, 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加强了计算的可执行性。为了精确计算经济增加值, 此次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经济增加值评价办法仅对经营利润当中的利息支出、当期资本化及费用化列示的研发支出、投资收益、产权转让收益、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收入等7项内容进行调整。
2.2 总体上考虑了国家的经济政策, 在一个企业内部能购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行动
大部分企业对不同的职能部门采用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 例如:总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销售净利率、边际贡献以及剩余收益等。正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口径, 从而使得各部门只追求实现本部门的目标收益, 而不顾其他部门和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通常用的业绩评价指标也没有涉及所有者投资成本的因素, 不能如实反映所有者净收益的现状和资本运营带来的效益。实际上企业出现盈利并不能代表企业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因为资本收益中并未减除资本成本这一因素。经济增加值指标克服了以上原有的业绩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首先, 经济增加值中所说的资本成本包含了所有者资本的机会成本, 它既能反映净利润、剩余收益等绝对数指标, 同时又能反映总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销售净利率等相对数指标。经济增加值既能用来评价经营者的绩效、薪酬水平以及投资效率等内部经营效果, 又能用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以及未来发展等外部经营绩效。另外经济增加值所使用的税后净营业收益已经将净利润进行了调整, 把那些不能真实反映的财务数据调整为能够更好反映财务绩效的数据。用经济增加值这一指标作为对企业各部门进行评价的绩效指标, 统一了各部门绩效评价的口径, 加强了部门间的沟通, 提高了企业的团结意识。从日常经营活动到企业的战略决策, 企业都必须围绕EVA来开展。企业各部门只有通过提高资产回报率, 或者增加新资本投入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增加值。才能使企业内部更团结一致, 共同把企业搞好[2]。
2.3 能够更好地促进技术创新, 体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按照目前的财务核算方式, 研究开发支出、无形资产摊销通过期间费用降低了当期收益, 影响了企业经营者的绩效, 所以经营者并不喜欢投入大量资金到研究开发上, 它们只好通过降低研究支出来改善企业的短期经营效益, 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长期收益。在国资委经济增加值的考核指标中, 将研发支出、无形资产投入作为需要培养的新资产, 因为这些资产会在将来的经济增加值中摊销, 也就是作为了收益的一部分, 这样就可以激励经营者有动力的展开研发投资、加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帮助企业经营者关注长期利益, 通过科技创新来保障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3]。
3 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的弊端
3.1 计算十分复杂
虽然国资委将经济增加值的调整项调整为5~7项, 大大地降低了经济增加值的计算难度, 但是所有者投入成本的确定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计算起来很复杂。所有者投入成本与市场收益率不同, 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原因是β系数、无风险收益率、以及市场溢价都不容易估量。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 资本市场变动加大、再加上市场利率的频繁调整给上述指标的计算造成很大的困难。另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估算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因为并无可操作的计量模型估算资本成本。现阶段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采用单一的资本成本并没有考虑与企业相关的风险差距, 当今采用相同的资本成本率是唯一的办法。目前较多的人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准确性产生了质疑, 并且该模型仅适用于上市企业。
3.2 考虑的因素不是很全面
1) 没有考虑减值损失对利润总额的影响。
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企业应当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一定的准备金, 该准备金额度抵销对应的资产报表项目, 该额度的变化即提取的准备金额度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当期损益抵销利润总额。主要是为了稳健性原则考虑, 从而使企业的不良资产得到及时地披露, 避免对当期利润的过高评估, 做出不当的投资。该会计处理时十分必要的, 但是实际上这部分准备金不属于当期资产的减少, 也不属于当期费用的实际支出。资产减值准备金的提取使得大家低估了实际经营资本的总额, 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2) 没有考虑非经营损失这一指标对经营成效的影响。在国资委提出的经济增加值评估指标的计算中, 对变卖良性资产及转让几天股权取得的投资收益进行了调整, 但并没有对由此产生的投资损失进行调整;对无效资产交换及政府补贴收入进行了调整, 但并没有对营业外支出中产生的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费用进行调整。
3) 没有考虑企业实际税负情况, 而一律使用25%的所得税税率。在对净经营收益的调整中, 对调整项一律使用25%的所得税税率, 这样做会造成调整项所使用的税率与企业实际采用的税率不一样的情形, 从而使净利润与调整项目不匹配。实际上因为各个企业所属行业以及所处的地域不尽相同税负也是不一致的。
4) 在资本总额的计量中, 无息负债这一指标考虑不够完整。在国资委下发的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中对资本总额的计算中无息负债这一项只考虑了“预收款项”、“应付账款”、“应付利息”、“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以及“其他流动负债”这七项内容。其实“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这两项也能给企业带来可以无偿使用的货币资金, 也应该考虑在其中。
5) 对专项应付款、专项储备科目调整描述不清晰。在国资委提出的经济增加值评价体系中, 对承包国家任务形成的“专项应付款”、“专项储备”等科目余额较大, 可予以作为无息流动负债一项扣除。该说法没有明确定义“承包国家任务”的范畴。
3.3 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可以自行粉饰
虽然经济增加值与会计利润不一样, 在实际计算时调整了很多因素, 但是经济增加值始终是以会计利润为基数进行调整的结果。计算经济增加值时使用的“净利润”以及其他调整项目均出自财务会计报表和账簿, 但是中间很多项目并不能从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中取得。尤其我国大多数公司组织结构、经营状况不合理。再加上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财务数据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以上这些因素均影响了税后净经营收益以及所有者投资成本的调整。管理层能够人为地操控利润, 提高企业的经济增加值, 从而增加企业的短期经营绩效[4]。
4 结语
经济增加值内涵的产生有它坚强的理论基础, 就是只有企业能产生出高于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剩余价值时才能使企业的价值有所增长。国资委决定在中央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评价依据, 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为所有者创造价值[5]。但是它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 所以本文认为将经济增加值作为评价指标时必须慎重, 同时要结合其他绩效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杨钧.EVA业绩评价对中国航天上市公司的启示[J].未来与发展, 2010 (1) :20-24.
[2]安小民.国资委经济增加值指标计算的优缺点[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 :7-9.
[3]乔陈浩.中央企业应用EVA指标考核业绩有效性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4]裴宏波.关于经济增加值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11 (14) :161.
经济增加值的应用及特点 篇3
一、EVA的涵义
经济增加值, 是一个基于经济利润而不是传统会计利润的业绩评价指标, 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包括股权和债权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剩余收入 (Residual Income) 。只有当税后净营业利润超过包括股权成本在内的资本成本时, 企业才真正创造价值。EVA相比传统指标, 更准确地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为股东创造的财富。根据Stern 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 精确计算EVA需要对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GAAP) 进行多达一百多项的调整, 过多的调整会使计算过程变得异常复杂, 不利于财务人员理解和掌握, 并且调整会计数据可能会被外界认为公司财务报表不真实。因而, 我们计算EVA时应尽可能简单并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调整。计算EVA时的调整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营业外收支。由于经济增加值和税后净营业利润衡量的是营业利润, 并不包括利得和损失, 因此, 在计算经济增加值和税后净营业利润时应该剔除营业外收支。 (2) 企业会计准则上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计提的各项会计准备并未发生, 一方面低估了公司实际投入经营的资本总额, 另一方面也低估了公司的现金利润, 将以后可能发生的一部分费用提前计入损益, 因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营业状况。 (3) 递延税项。在计算EVA时, 应将递延税项的贷方余额加入到资本总额中, 如果是借方余额, 则从资本总额中扣除。 (4) 在建工程。在结转为固定资产之前, 在建工程是不产生收益的, 根据收益与成本、费用相匹配的原则, 若将其计入资本成本, 则没有与之匹配的相关收益, 因此要将其从资本总额中剔除。 (5) 研究开发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公司须在研究开发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发生的当年将费用一次性予以核销。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将当期发生的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加入到资产中, 同时根据复式记账法的原则, 资本总额也增加相同数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在合理的年限之内进行摊销, 摊销值列入当期费用抵减当期利润。总之, 在EVA的计算过程中, 应把握以下原则: (1) 重要性原则; (2) 易理解性原则; (3) 数据可获得性原则; (4) 现金收支原则, 即尽量反映公司现金收支的实际情况, 防止管理人员通过会计处理操纵利润。
二、EVA业绩评价的特点
EVA作为业绩评价指标虽然也建立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 但是与传统的会计利润相比较,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1) EVA是企业创造的“真正的利润”。EVA与基于利润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将权益资本成本也计入资本成本, 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 反映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 同时可以避免高估企业利润, 真实地反映股东财富, 保护了股东的利益; (2) EVA对会计利润进行适当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管理层的盲目投资。由于调整过程中, 将剔除非主营或非经常性的业务收入, 强调的是主营业务, 盲目的投资对EVA的影响不大, 所以管理层就会舍去不必要的投资; (3) 完善考评体系。用传统业绩评价体系时, 企业主要关注的是对当期的利润指标, EVA考核指标的引入将有利于引导经营者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4) 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增加值的观念不同于会计标准中对无形资产的处理。现行的会计制度往往把这些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资产费用化, 在EVA模式下, 企业的研发费用, 市场开发费等将被视为投资, 鼓励经营者创造更高的EVA, 这对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企业长期战略的应用和发展; (5) 有效配置资源。用传统的业绩指标时, 企业经营者向有利于提高传统业绩指标的方向配置资源。而在EVA指标下, 利润率高的情况下EVA并非同传统指标一样可观。以EVA体系为导向, 将促进管理者把各项经济要素配置最优化; (6)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经济增加值最大化有利于对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作出科学的评价, 将经营者的薪酬与E-VA指标相挂钩, 使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更好地结合, 经营者就会像股东那样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 能更好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能够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EVA作为业绩评价指标有许多创新, 然而它并非十全十美, EVA依然属于会计业绩指标, 虽然它对营业利润进行了调整, 但依然无法克服会计业绩指标的固有缺陷。 (1) EVA仍无法消除人为操纵。EVA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形成的, 而调整过程中所用的仍是会计报表中相关指标, 操纵这些调整项目也就是间接控制了经济增加值指标; (2) EVA并未反映非财务指标方面的内容。EVA反映的是企业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 它主要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调整计算出来的货币量指标。没有考虑非财务指标的, 而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不是财务指标所能完全说明的, 因此, EVA业绩评价体系的使用仍无法合理地控制企业的日常业务流程。 (3) 不同规模企业之间难以进行横向比较。EVA计算的是绝对数。在企业资产规模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该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业绩。而对于资产规模不同的企业采用EV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则缺乏可比性。 (4) 投资减少问题。资本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着EVA的大小, EVA又决定着管理者的报酬。管理者很可能会减少企业的投资以达到降低资本成本的目的。减少的可能是实物资产的投资, 也有可能是无形资产的投资, 这样一来, 企业的盈利质量和长期竞争能力会下降。 (5) 忽略了人力资本。企业的价值是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合作创造的价值之和。随着人力资本专用性的不断加强, 企业不但要考虑物质资本, 也应考虑人力资本, 而EVA却忽视了这一点。 (6) 会计调整后可信度问题。Stern 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对会计利润的调整多达一百多项, 这样大规模的调整, 会计利润调整的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客观性, 这种调整是否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验证。
浅谈经济增加值的应用 篇4
关键词:企业,经济增加值 (EVA) ,指标,管理
经济增加值, 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和广泛使用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 它是一种把会计基础和价值基础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被一些杰出企业所采用, 并帮助它们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一、经济增加值概述
经济增加值通常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部分的价值。加权平均资本是指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公式:EVA=投入资本账面价值× (总资产报酬率-加权平均资本) =投入资本账面价值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此公式清楚地揭示了EVA产生的价值驱动力的源泉。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管理者为了提高EVA可能采取的措施一是提高总资产报酬率, 主要途径是加速资产的周转, 以既定的资金占用实现尽可能多的报酬;二是降低加权平均资本, 通过更有效的筹资方案来减少资本成本;三是当总资产报酬率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时, 尽可能多地投入资金;而当资金的回报率小于资本成本时, 尽可能减少资金的占用。很明显, 这三种做法都有利于股东财富的增长, 和公司的目标相一致。由此可见, 用EVA衡量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会促使管理者采取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措施和行为。
二、企业传统评价指标的缺陷及经济增加值的优势
在传统会计指标衡量体系下, 以税后利润核算为中心的效益指标没有完整核算企业的资本成本, 不能反映资本净收益的状况和资本运营的增值效益, 导致管理者淡化和无视股本融资资本成本, 将股本资本看作一种无成本的资本, 缺乏对股本成本核算的模式导致其管理行为异化, 表现在1.不计成本地扩大股权融资规模, 盲目筹资, 盲目投资;2.企业内部人利益分配往往只与利润目标关联, 激励管理者以扩大股本投资方式去追求利润目标, 而单位资金效益普遍低下;3.以较少的经营利润形式, 掩盖实质上的经营亏损。因此, 在微观上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 从宏观上有可能会表现为:表面盈利, 公司资本总量却实质性缩水。
经济增加值中的资本成本包括了股本资本的成本机会, 克服了传统指标成本计算不完全的缺点。经济增加值指标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 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 是对真正“经济”利润的评价, 经营上的“明赚实亏”做法将无所遁形。并且充分考虑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持续发展、主营业务等经营导向, 更能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现状, 促使企业更加关注其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三、经济增加值指标的作用
经济增加值管理不仅是有效的业绩考核和绩效管理方法, 还是一套先进全面的价值管理体系。将EVA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战略制定、风险管理、投资管理、资源分配、兼并收购等经营活动, 形成以EVA创造为导向的完整的价值管理体系, 是一种可以使公司内部各级管理层致力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管理创新。
(一)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应用能促进公
司树立完整的成本观念, 促使企业树立以长期发展为本的经营战略。经济增加值体系下, 企业管理的所有方面全都囊括在内, 包括战略企划、资本分配, 从而促进公司树立完整的成本观念, 促使企业树立以长期发展为本的经营战略。例如, 可口可乐公司从1987年开始正式引入EVA指标, 结果从当年开始可口可乐的EVA连续6年以平均每年27%的速度增长, 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在同期上升了300%, 远远高于同期乐公司通过两个渠道增加公司的经济附加值, 其中之一就是通过适度增加负债规模以降低资本成本, 成功地使平均资本成本由原来的16%下降到12%。
(二)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应用能促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将主业做大做足。
经济增加值指标通过明确资金成本, 对投资机会作出准确反馈, 将各种经营决策归结到能否增加经济增加值上, 克制了企业盲目的投资、扩张、并购和融资行为, 从而优化了资源配置, 提高了经营决策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使企业的精力集中到自身的结构调整上, 主辅业分离, 精干主业。接上例可口可乐公司取得骄人成绩, 增加公司经济附加值的另一渠道就是将公司的资本集中于盈利能力较高的软饮料部门, 逐步摒弃诸如意大利面食、速饮茶、塑料餐具等回报低于资本成本的业务, 致力于主业发展, 只有核心竞争力上去了, EVA才能跟着上去。
(三) 经济增加值在激励机制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相挂钩的激励制度, 可以有效地将管理层和员工获得的激励报酬与他们为股东所创造的财富紧密相连, 避免了传统激励制度下所出现的经营层只关注短期目标的行为。经营层清楚地知道增进自己利益的唯一方式就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实现了一种股东、经营者双赢的激励机制。
综上所述, 经济增加值改变了完全以利润来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传统思维方式, 从而用一种更为科学、客观的标准去对待公司经营业绩, 树立了公司对投资者负责任的形象, 增强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使公司获得市场认可。因此, EVA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切实的收益, 推动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快地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工作的思考》深圳市国资局《国有资产管理》2010第三期
[2]、尹凌青《中国式经济增加值考核》《从经济增加值看企业的发展潜力》
国企协议收购的经济增加值评估 篇5
进行价值衡量的原因包括: (1) 创立企业的目的是盈利; (2) 作为企业最终的拥有者者, 股东的利益才是企业最根本的利益; (3) 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创造价值, 增加财富, 其主要表现为企业投入的资本小于其带来的收益, 即产生价值; (4)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 (5) 股东价值和财富的增长与社会整体改进, 如减少环境的污染, 是一致的; (6) 上市公司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就要求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能正确反映公司创造的价值。
然而, 传统的业绩衡量指标如税后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无法准确反映公司所创造的价值。利润最大化认为利润越多则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这种观点存在以下缺陷: (1) 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2) 忽略了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 (3) 忽视了所获利润和所承担的风险的关系。而每股收益最大化认为要把企业的利润和投入资本联系起来, 用每股收益来概括企业目标。这种观点仍存在一些不妥: (1) 仍没考虑收益取得的时间; (2) 仍忽略了风险。
因此, 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考察经营者的业绩, 仅仅依赖会计的净利润等信息是不全面的, 必须全面的评价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经济增加值 (EVA) 的含义
近年, 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版本的用于业绩评价的指标,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 简称EVA) 。EVA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核心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 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 (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 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它克服了传统指标的上述缺陷, 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EVA能够最直接的与股东财富的创造联系起来, 追求更高的经济增加值, 就是追求更高的股东价值。对于股东来说, 经济增加值越高越好。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是为衣服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业绩计量指标。它能连续地度量业绩的改进。不像每股盈余、投资报酬率等指标, 有时会寝室股东财富。会计师拒绝扣除资本成本, 会导致报表使用者产生幻觉, 误以为盈利公司都会为股东增加财富。此外, EVA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 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它还是投资人手中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能帮助他们选择最有前景的企业。
三、经济增加值 (EVA) 的计算
EVA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 (上年年末/本年年初) ×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息税折旧前利润-营业所得税
息税折旧前利润=营业利润+财务费用
营业所得税=所得税- (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财务费用) ×所得税税率
调整后资本=有息负债+所有者权益
平均资本成本率=税后债务资本成本×负债/资产+权益资本成本×权益/资产
资本收益率高低并非投资和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评估标准, 关键在于收益是否超过资本成本。若资本收益大于资本成本, 则资本升值;若资本收益=资本成本, 则资本保值:若资本收益小于资本成本, 则资本贬值。换句话说, 只有资本收益大于资本成本时, 企业的EVA才会增加, 其投资者的价值才会相应增加。
四、经济增加值 (EVA) 的应用
实际上, EVA就是一套新的财务标准, 能衡量企业目标设定、业绩评估、资金预算、激励机制等, 而且能模拟股市为非上市公司和公司内部的业务部门提供同样的业绩考核标准。两个EVA的应用实例:
1. 美国邮政署的转变
美国邮政署是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国企, 但是近年来一直都在亏损。它曾尝试了多种管理体制, 都没能扭亏。1993年, 它开始大力推行EVA管理。从1994年开始, 不仅没再出现新的亏损, 还逐渐消化了过去累计的92亿美元的亏损。而且邮件递送速度和精确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服务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2. 安然突然倒闭
安然的破产虽然是因为会计丑闻。但是, 安然的倒闭其实有其必然性。报表上, 它的效益与规模显示是在增长。然而, Stern Stewart财务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 近年来该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其实一直在下滑。而这种下滑, 引起了它的突然破产。
五、2007年度国有企业协议收购的EVA计算
下表显示的是是2007年的部分国有企业协议收购的案例, 显示出的2007、2008、2009、2010年的EVA都是通过上述计算过程计算的。本案例所做的国有企业数据来源于证券之星各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选样本企业共有32家, 涉及了制造业、建筑业、信息技术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综合类不同行业。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全部都是来源于国有企业协议收购的企业。
注:所得税税率按照25%计算。
税前债务资本成本取当年的五年期国债利率。2007、2008、2009、2010年调整后的五年期国债利率分别为4.08%、3.69%, 4%, 4.6%。但是企业由于利息抵税的原因, 因此企业的债务成本为税后债务成本=国债利率* (1-25%) ;即四年的税后债务成本分别为3.06%、2.77%、3%、3.45%。
权益资本运用的是估算法, 等于债券收益加上风险溢价。由公式:权益资本=税后债务资本成本+风险溢价得出。其中:风险溢价为3%-5%, 高风险企业选择5%, 中等风险的企业选择4%, 低风险企业选择3%, 风险高低由该企业的资本权益率和资本债务率的大小决定。
有息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三类。
六、EVA结果简单分析
通过分析上述各表, 纵观国有企业协议收购后的EVA变化, 总体来说EVA有正有负, 但相对来说, EVA的值负数居多, 比如两面针、欣龙控股。当然不同的行业也有差别, 有的EVA一直在增加, 而有的在减少, 甚至有个别企业还出现了停牌、再次被收购的现象, 还有一些企业经济增加值则变动的不太明显、有正有负, 比如川化股份、海利股份。其中, 经济增加值一直为正的企业有风神股份、福田企业、葛洲坝, 分布在制造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和建筑业。可见重工业更加能够创值。
从上述分析可知, 国有企业协议收购后的EVA值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且整体上上呈现上升趋势, 这说明国有企业的协议收购存在着一定的价值意义, 协议收购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更有效的为满足股东财富做出贡献。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取得好的改变。可见, 国有企业协议收购后变化有好有坏, 协议收购并不能绝对的保障企业的有利增长。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国有企业协议收购这个问题, 既要看到它带来的利益也要看到它并不完美的地方。
但是协议收购并不是影响EVA的唯一因素, 影响它的因素还有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资本成本率、所得税率等。
七、建议
创造EVA的建议:为了提高经济增加值, 企业应该努力提升资金回报率, 加强科学技术知识研究, 增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减少贷款融资, 尽可能采用股权融资, 减少利息支出, 积极提升产品附加值, 努力降低不必要的支出, 将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极高决策效果,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给投资者的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应当在关注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上面基础数据的同时, 也应该关注企业的经济增加值, 它能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 有助于决策。
摘要:在现在经济中, 衡量价值愈来愈重要。经济增加值是现行的一种高效的业绩评价指标。本文概述了衡量价值的原因, 经济增加值的含义、计算、应用, 进行了举例分析, 文末给出了创值以及给投资者的建议。
关键词:价值衡量,经济增加值,国有企业协议收购
参考文献
[1]张先治.EVA指标计算的探讨[J].统计研究, 1995, (1) :32-34.
[2]戴书松.公司价值评估[M].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 2009.
关于经济增加值法的思考 篇6
经济增加值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该企业所有资本成本的“剩余收益”, 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税后营业利润等于净利润加上债务利息支出, 资本占用是指负债资本和主权资本的账面价值,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债务资本和主权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债务资本成本可以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调整确定, 主权资本成本一般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经济增加值认为只有企业的收益超过所有投入资本成本时, 才能说明企业价值增加了, 如果企业的收益低于企业的所有资本成本, 说明企业实质上发生了亏损, 企业财富受到了侵蚀。因此, 经济增加值本身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
现代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 一般认为综合评价方法有沃尔评分法、杜邦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绩效多棱镜等。这些方法中既有传统的方法, 如杜邦分析法, 也有现代方法, 如平衡计分卡。但把经济增加法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综合方法, 却是值得商议的。无论是从理论角度分析, 还是从实践运用考察, 笔者认为经济增加值法难以担此重任。
经济增加值法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指标体系。仅有净利润, 总资本, 债务资本成本, 主权资本成本几个有限财务指标。不像杜邦分析法, 以净资产报酬率为中心, 将影响净资产报酬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解, 使得各项基础财务指标有机组合起来, 形成具有层级梯次, 较为完整, 易于理解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利益冲突, 企业利益与部门利益得以和谐融合, 便于全体员工相互沟通, 齐心协力地为提高绩效而奋斗。好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应是企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以此标准审视, 经济增加值
来评价企业绩效, 没有涉及企业的科研开发、人力资源培训、企业文化建设、市场推广、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内容, 不利于企业转变经营理念, 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
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首先需要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旨在于纠正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调整所涉及项目高达一百多项, 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计算难度的提高加深了理解的困难, 不仅企业一般人员难以理解, 就是企业财会人员也不是深明其义, 虽然结合特定企业的实际情况, 可将需要调整项目减少到十几项, 但如何确定调整项目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却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和程序, 每个企业只能是各行其是, 极大地增加了调整的机会成本。其次, 资本成本的确定是一项棘手工作, 对于上市公司, 可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主权资本成本, 但是贝塔系数不能准确计量, 根源在于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浓厚, 股票价格的高低并不是企业内在价值的真实反映, 也不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经营业绩的体现, 对于一般企业, 准确计算其主权资本成本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考虑我国的融资环境, 由于政策因素决定资金的流向与分布, 大多数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 除按基准利率支付财务费外, 还必须花费很多隐性的筹资费用, 有时候这些费用能占到很大比重, 这必然导致很难准确估计各个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最后, 计算经济增加值许多数据无法从企业公开财务报表中获得, 对于可以利用的数据资料, 由于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 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评价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其运用价值大大降低。
从所周知,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是政府主导的评价。从评价范围的界定、评价指标的确定、指标权重的分配、评价方法的选择, 全由政府相关部门一手操办。借助政府行政力量的强制推行, 综合系数评分法成为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运用最普遍的方法。没有政府部门关照的经济增加值法, 只是在少数企业运用, 其中不乏赶时髦的, 在西方企业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的经济增加值法, 在我国企业运用的结果却喜忧参半, 大相径庭。有人怪罪于资本市场不完善, 公司治理水低下, 会计信息失真……这些存在的问题同样影响着综合系数评分法, 但为什么没有妨碍其广泛运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仍于以营利为根本目的, 绩效评价方法不能脱离这样的现实环境。分析当前的盈利领域,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垄断行业。垄断企业根本不需要经济增加值法提升业绩, 凭借其垄断优势就可获取巨额利润, 2011年中国500强的前10名全为垄断企业把持, 其利润占500强的4成。二是房地产行业。在房价暴涨的情况下, 房地产的一个月的收益都远高于辛苦做实业一年的收益, 赚钱效应吸引了很多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业, 即使在严厉调控的背景下, 也没有放缓投资的步伐。三是金融信贷套利。许多上市公司, 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 从银行获取信贷资金, 通过委托贷款、银行理财等形式, 以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3至5倍放贷资金, 获取暴利。在占有垄断资源的情况下, 垄断企业根本无心通过创新技术和方法获取利润, 对于其他企业而言, 在资金日趋紧张, 理财环境恶化, 实业利润减缩的情况下, 涉足金融理财和房地产领域, 既是明智选择也是无奈之举。由此可见, 经济增加值法既不能真实评价企业绩效, 也不能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行为。
参考文献
[1]、刘晓英.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9 (13) .
[2]、孙宋芝.EVA业绩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 (上) , 2010 (3) .
【增加值的本质】推荐阅读: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07-06
经济增加值的国有企业07-20
医疗增加值08-17
物流增加值10-05
工业增加值08-26
建筑业增加值05-21
增加党员名额的请示08-21
增加班子成员的请示08-22
控制人员增加的通知09-26
道路运输业增加值研究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