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中学

2024-08-25

变革的中学(精选9篇)

变革的中学 篇1

摘要: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任何行业, 所呈现的组织文化也与其他行业大相径庭, 因此, 学校变革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一种文化的变革, 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重建过程。重建学校文化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当前, 内地大部分中小学都处于一场较深刻的战略变革之中, 这与当前社会正在发生着的转型性变革密切联系。这种转型和变革势必会给学校带来深远影响。

关键词:校本变革,内地中学,学校文化

中国的教育体制权利相对集中, 政府对学校的教育指导方针拥有着全面性的指导与决策权利。在学校实行教改的过程中, 需要从上级到地方逐级审核批准, 过程相对缓慢。但是, 如果把西方教育改革文化强加于具有中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中, 实行起来相对较为困难, 也不合国情。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是与中国的具体国情、教育体制、政策以及中国自身的学校文化密不可分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简称。组织文化是组织与内外在环境长期互动后的产物, 此产物包含:信念价值、行为规范、态度期望、组织仪式等。蔡进雄亦指出, 学校组织文化同时并存行政系统及教学系统, 学校组织结构的性质与一般的行政机关是有所差别的。正是由于学校组织的特性与其他组织的差异, 所展现出来的学校组织文化与其他组织行业所表现的文化不同, 所以, 学校的变革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重建过程, 这需要更多了解学校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保证学校教育转型性改革能顺利进行。

一、学校转型性文化变革的概念与意义

文化变革 (culture change) 指的是组织运作之根本概念的改变, 它挑战及修正的是深植于组织系统中的价值观及信仰, 以产生全新的文化或组织认同为终极目标, 因此又称为转型变革或深层变革。学校教育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也发生着转型与变革, 并且以自身的转型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叶澜亦指出目前普通中小学的整体性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二、中学原有组织文化及研究对象的情况

国内教育改革至今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历史时期, 中小学都将面临着转型性的改革。只有学校有更加积极的变化才能面对社会所带来的压力。下面以一个真实案例来解释变革对学校的重要性。某中学经历了不同身份的转变, 早年间的这所中学只是一个厂办的私立中学。学校的整体运行基本上算是封闭的, 不参加社会活动, 更不会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活动, 同时也不会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 那时的厂中学主要是一种“工厂文化”。1976年发展成为附着小学的完全中学。2001年正式由市区政府管辖, 转职成为一所政府联办的公立学校。2003年则撤销附属小学, 发展成为现在的二十多个班级的初级中学。在新校长就任之后做了一份教师“优劣机危”的自评调查, 其内容包括了对学校政策、现存在的各类问题及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等。 (1) 很多教师都认为学校目前的现状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低, 师生期望值普遍较低。工作效率较低, 存在的问题很多。 (2) 少数教师希望学校提高对考试的要求, 提高管理力度。 (3) 多数教师希望学校应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学校文化氛围, 构建相互关心、相互协作的平台。综上所述, 得到的结果表明, 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需要变革的地方非常多, 需要加快发展的速度, 更多的希望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 而不是仅仅以考试来束缚学生的思想。

三、学校文化变革与学校现实存在的问题

1. 在校改过程中, 步伐不一。

学校的改革应是全方位的整体发展。不单单表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 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文化领域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2. 对学校现状认识不足。

领导成员策划一系列改革基于对本校现状的初步认识。

3. 应加深对学校文化的重视程度。

重建学校文化的内容, 打造、加深学习型组织。学校中的变革的过程也是学校文化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四、学校文化变革与实施改革的策略

1. 校长与领导人实施引导的必要性。

对学校教育的改革、改变的过程及学校效能进行长期连续性的研究, 除了强调学校效能的评鉴与特征外, 更重要的是注重校长角色的重要性。学校经历的文化教育变革, 校长的引导起着决定性作用。校长是学校变革的领导的核心, 也是文化重建的“总设计师”。

2. 教师与家长、社区参与文化变革的重要性。

校本管理变革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教师、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文化改革也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家长则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人格, 而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包含在社区这一定的范围内, 所以教师、家长和社区的文化都是学校在变革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五、学校文化变革转型需更多支持与认同

学校文化变革是由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一条转型性变革的道路上, 有很多的困难, 同时也给予学校更多的希望, 这也正是学校需要变革的真正意义所在。无论领导的更替, 或者是实施新的教学实践的探索, 都应在深入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在国家的制度、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找寻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道路。同时, 需要本校教师及员工的大力配合, 只有在正确的领导和积极的配合下, 才能顺利完成改革, 学校教育事业才能不断壮大和发展。

文化管理是管理发展中的高级境界, 可以从以下来说明其管理的主要价值: (1) 打造共同愿景。通过开展学校教师互动,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 创建了学校的“共同语言”, 经过教职员工会议与师生会议等经过探讨与修正后得出的研究结果, 让每一位师生都能体会到新的变革。 (3) 重视了学校制度的建立与变革。 (4) 形成学校文化的统摄力与特色办学的更新理念, 组织好课外活动、仪式与典礼的建设。R.H.Kidman等人则指出从以下三点来检视学校组织内的价值观与信念。一是文化的方向性, 关注的是文化影响组织运作方向的正确程度。二是文化的渗透性, 关注的是被学校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程度。三是文化强度, 关注的是学校组织成员对文化的信奉跟遵守程度。 (5) 领导者在推动各项变革策略的同时, 首先要考虑文化变革可能具有的正面与负面作用, 而非单纯地认为塑造的文化就能达以目标。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的整改与变革也要进行必要的评估。这样能让学校正确认识变革的发展方向与积累对变革过程的认识。

参考文献

[1]Kidman, R.H.Saxton, M.J.and Serape, R.Five Key Issues in Understanding and Changing Culture[A].In Ralph.Kidman ET.Al.Gaining Control of Corporate Culture[C].San Francisco:Josses-Bass.1985.

[2]杨天平.有效学校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3]谢翌.学校文化重建个案研究——N中学校本变革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27 (10) .

[4]操太圣, 卢乃桂.论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认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23 (03) .

[5]蔡进雄.转型领导与学校效能[Z].台北:师大书苑, 2004.

变革时代的澳门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篇2

摘 要:自开放赌权后,澳门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制定并实施了《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对教师的晋级、专业发展津贴、评核等进行了规定,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但这些规定比较侧重外在鼓励,文章建议从引发教师的内在动机,以及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健全的专业组织、有活力的学习社群等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澳门教育;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文化模式。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进行变革。各国或地区的教育改革根据不同情况,改革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本文旨在探讨澳门在全球化及博彩业开放背景下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

一、背景介绍

澳门继2003年开放赌权后,经济高速增长。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显示,2015年11月澳门入境旅客为2589451人次,人均消费为1540澳门币,政府博彩税收收入为164.25亿澳门币。当前,澳门有约30间娱乐场(赌场),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和优渥的薪水福利,而且没有学历限制,吸引了不少本地居民。

在澳门,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十分受欢迎,当然也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澳门回归祖国以前,澳葡政府不重视教育,公立学校只有寥寥几所。澳门华人为了子女的前途,纷纷成立私立学校。因此,澳门基础教育至今仍以私立学校办学为主体。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5年度实施正规教育和回归教育的中学共有52所,其中有4所公立中学,48所私立中学(占全澳中学的96%)。长期以来,澳门各校的管理不一,教师的工作量、薪金、福利等没有统一标准。相比之下,政府部门和博彩企业能提供优厚薪酬的职位,导致在赌权开放初期出现教师流失潮。2007年,教师以游行方式向政府表达诉求,希望政府关注教育问题,投入更多资源发展教育。[1]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新重视,2012年2月,澳门特区政府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保障教育的持续发展,制定并公布了《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以下简称《私框》),将教师分为六个等级,规定教学人员的上班时间与授课节数,保障教学人员的报酬及福利。另外,《私框》明确将教学人员的“专业发展”“服务时间”和“工作表现评核”作为职级晋升的三大要素,将教师专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这是澳门教育改革的里程碑,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首次明确提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二、澳门教师专业发展现况

根據霍普金斯(Hopkins, D)的研究结果,要想学生在学习成效上有高水平的表现,缩小高成就与低成就学生之间的落差,不仅需要个别学校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进行全系统的改革。而对于学校系统改革,外部改变固然重要,但更应该重视系统内部的改变[2]。教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其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被视为影响教育革新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对其自身、政府来说,都是重要的课题。教师必须不断成长、自我提升,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对此,《私框》强调建立教师评核机制,重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发展津贴”;另一方面,规定专业发展时数为“晋级”的要素之一,而且学校会在每学年结束前对教师进行工作表现评核,专业发展时数为参考标准之一。就外部驱力和内在动机两者来看,《私框》似乎较重视以外部的驱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下文就此加以说明。

(一)晋级

《私框》在第五章第一节对教学人员的晋级条件进行了规定,具体见表1。

如表1所示,教师若想晋级,必须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参加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私框》中第九章第四十六条对于专业发展活动的审核以数量表述,即规定教师平均每年的专业发展时数要达到30个小时。此外,《私框》第八章第四十条之二对每一级教学人员的薪水进行了规定,即教学人员应获得与其职级相符的基本工资,学校须保证任教同一教育阶段不同职级教学人员的每月基本工资保持适当差幅。第四十条之三指出,第一级教学人员与第六级教学人员的月基本工资之间应有30%或以上的差距。

(二)专业发展津贴

《私框》第九章第四十七条之一规定,为教学人员的专业发展提供财政上的支持,教育暨青年局向不牟利的本地学制私立学校的教学人员发放专业发展津贴。津贴的金额会视澳门特区政府的税收而进行修改。截至2015-2016学年,津贴金额每年都有一定升幅。第四十七条之二也指出,教学人员的专业发展津贴额度根据学历的不同及是否具备相应的师范培训订定,并按不同的职级发放。而津贴金额、相邻职级间的级差及其调整,由文化社会司司长以批示订定。以2012-2013学年为例,第一级与第六级教学人员的津贴差幅为1.8倍,以第六级为基准1计算,第五级是1.1倍,第四级为1.2倍,第三级为1.4倍,第二级为1.6倍,第一级为1.8倍。该学年,第六级教师的津贴额为 4800澳门币,第一级教师津贴额则为其1.8倍,即8640澳门币。

(三)评核

澳门私立学校的教师聘任至今仍实行“一年一聘”制。就是说,每学年结束以前,若校长同意续约,就代表教师下学年仍可在原校任教;若未收到续约聘书,则意味着失去教席。这种做法对于教师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选择,亦是一种“威胁”。以市场的角度来看,学校和教师可以互相选择适合对方的场域与人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制度让教师的工作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只要校方按照“《澳门劳工法》”做出补偿,就可以随时解雇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让教师全心全意地付出?《私框》的推出使这种情况不仅未得到改善,反而加入教师评核的部分,规定学校要在每学年度结束前对教师进行工作表现及专业发展情况评核,作为续约与否的参考。

为了在评核中得到“满意”的评语,以便继续取得教席、将来升到更高的职位,获得更好的薪酬福利,不少教师会在课余时间参与专业发展活动。这些活动大多由教育暨青年局举办,上课时间多为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晚上六点半至九点半(或十点)和星期六、星期日两天。培训课程以自愿报名的形式进行,但很多教师只在意报到和离开时的签名,且会把学生的作业、学校的行政报告、备课的数据带到培训课程中进行处理,甚至有些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玩手机游戏,或利用通讯软件聊天。对此,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仅将“参加时数”作为标准容易导致很多教师将参加培训课程视为“评核”和“晋级”的垫脚石。如上文所述,教师必须追求不断成长、自我提升,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的学习表现得到提升,培养人才,进而促进社会发展。对于当前澳门教师专业发展相关举措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试着提出相关改善建议,以促进澳门教师专业发展。

三、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引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内在动机

笔者认为,外部驱动力是有限的。学者张纯子指出,从“教师作为一个人”的观点出发,教师专业发展以往重视教师专业描述和规约性的意义,现在更重视教师专业生命发展中的专业自我认同,而且专业认同会影响教师观点、策略与行动。提升教师的专业认同,引发教师内在动机,专业发展才能持续、有效地发展。[3]

对于教师专业认同的提升,学者杨巧玲认为,专业认同大致上可分为两种概念化的方式,其一是心理学取向,视教学为非常个人的工作,即教师专业认同指教师共享的一些特质,如对其工作所持的关怀、价值、信念、抱负等;其二是社会学取向,认为教学植基于社会情境中的人际互动,即教师专业认同是教师的个人经验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制度情境互动的结果。[4]

在以上视角下,笔者认为,澳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首先,应让教师明白为什么要促进专业发展,其目标是什么;其次,所制定的策略与实际执行要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要;最后,培训要取得显著成效,使社会肯定教师所接受的专业培训,相信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必须认同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价值和目的,并将此内化,才会真正参与其中。

(二)提高教师专业的努力方向

教师分级制度和教师评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小学教师成长、证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看,教师的能力及教学成效其实是难以评鉴的,这样的做法或许会对教师造成限制与压力,而且分级制度和评核委员的组成、标准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澳门可以参考芬兰的经验。芬兰不进行教师评鉴,但大众对教师高度信任[5]。芬兰在2000年、2003年和2006年的PISA测试中都取得了优异表现,这与该国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和雪莉(Shirley)所指,教育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教育进步的关键,其中包含三个专业化原则[6]。下文根据此书的观点及个人体会,提出改善澳门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1.成为高素质的教师

以芬兰为例,芬兰严格控管教师入职的渠道,芬兰高中毕业生欲成为师范生,除在国家考试中表现优异外,还需要提供课外活动表现凭证,并参加师资培育大学所办理的入学考试和面试,且对于教师的学位要求是硕士学位,最后能够取得教师职位的大约只有1/10。芬兰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以社会改良为旨,受到社会的尊重与信任,具有很大的专业自主性。[7]

澳门教师来源多种多样,除了本地的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生外,还有内地、台湾等地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除此之外,澳门分别与华南师范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合办了“师范专业补充文凭课程”,即使学生不具有师范生资格,只要修读一年补充课程就可以拥有师范生资格,成为正式的教师。这容易导致一些无意执教、只想找一份稳定工作的人进入此行业,影响教师队伍素质,引起社会对教师专业性的质疑。澳门应提升教师入职资格,着力培养优秀、有热忱的人才投入教育行业,建立社会大众对教师的高度信任感。

2.成立健全的专业组织

教师组织应成为系统化变革的行动者,而不只是对于他人提出的变革的反对者或执行者。芬兰的教师工会是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可以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知识和想法,同时芬兰政府不会强行要求教师实施政策方案。

澳门现在并无正式的教师组织。笔者认为,教师专业性的建立应在机制上得到保障。澳门可以成立正式的组织机构,让教师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等。

3.建立有活力的学习社群

芬兰教师之间互相合作,为学生研发设计课程,以相互学习、共同改进,建立合作、互信及责任为核心的文化。目前,澳门的教师学习社群只局限在同一学校范围内,可以从组成一个校际网络做起,鼓励教师与他校教师交流经验与实践心得,共同备课、互相观课和学习,逐步建立教师合作学习的文化。

教师要不断地促进专业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各种教育改革。教师应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执行外部改革者给予的任务。教师对课堂最为了解,而且连接着学校、学生与家长,在讨论教育改革时必须考虑他们的意见。如果教师认为这些改革对教学是有用的,笔者相信他们会愿意贡献一份力量,让教育变得更好。

教师应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角色,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角色,应着重启发教师的自觉性,相信教师的价值,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教师培训应该是开放而不断变化的,促使“由上往下的专业发展”转变为“由下往上的专业成长”,提供教师所需的、有意义的专业成长机会。教育改革要重视教师的声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样。笔者认为,每名教師都有能力根据自身的需要规划进修历程,应根据每名教师的需求制定相应“成长计划”,而不是要求其被动地接受培训,而教师培训内容也必须与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相关,从而将其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符霖甘. 澳门私立学校一位新手教师的专业化过程的个案研究[D]. 澳门:澳门大学, 2012.

[2]Hopkins, D. Every School A Great School: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System Leadership[M]. England:McGraw-Hill, 2007: 3-5.

[3]张纯子.教师专业认同之叙说探究:一位男性幼儿教师“找寻”与“转化”的故事[J].“国民教育研究学报”,2009(23): 81-111.

[4]杨巧玲.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认同之影响:五位“国中”资深教师的探索性研究[J].师大学报,2008(3): 25-54.

[5][7]王丽云、徐铭璟.芬兰师资培育制度特色及其对台湾师资培育之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 (1):167-206.

[6]Hargreaves, A., Shirley, D. The Fourth Way:The Inspiring Future for Educational Change[M]. Thousand Oaks, Califonia: Corwin Press, 2009: 88-94.

变革的中学 篇3

一、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学习方式变革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 实现体育教学最优化, 是有着坚实理论基础的, 是符合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的。从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讲, 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互动的内化。我们不能把存在于头脑中的认知和现实世界中展开的活动视作相互割裂的实体。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不是封闭在头脑之内的, 而是在学习者与其环境构成的整个系统中完成的, 学习者往往要借助外在的环境线索、文化工具 (如电脑) 和与他人的互动来完成各种认知活动。因此, 信息技术不再是单纯传递知识的媒体, 它更应是实现学习者与教师、同伴互动的纽带, 是学生的新型认知伙伴。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角度看,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 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构建主义认为, 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其他的帮助 (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利用必要的学习工具等等) , 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 是至关重要的手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述了学习者的成长历程, 以体现和发展人性, 注重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习者从自己的角度感知知识, 发展出对知识的理解, 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这些理论都为信息技术与体育学习方式的整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学习方式变革的优势与作用

1. 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宽了中学体育学习的途径

在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中, 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书本、图书馆等有限的途径学习体育。而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发展使得中学生学习体育的途径更为广阔和多样。在中学体育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最鲜明的特点就在于可以通过文字、图案、声音、动画、特效、视频片段等多角度、多渠道来创设体育教学情境, 打破时空界限, 突破课堂狭小空间, 使体育得以在信息技术下最大程度地再现, 那激荡的体育场面、生动的运动员形象, 得以一一呈现。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带入到鲜活的体育情境中去有效地学习, 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构建知识。比如在讲授篮球赛规则和战术时, 播放一段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这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问题, 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老师再趁机提出问题:“这场球赛运用了哪些战术?有哪些规则?”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 调动学生学体育的兴趣,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构建知识。

2.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学习资源

广泛丰富的体育资源是转变中学生体育学习方式、促进体育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物质基础。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时代, 中学生学习体育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大多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 这就容易造成中学生学习体育的方式单一以及被动接受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师生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学生可以运用网络, 收集到自己需要的体育信息、资料。信息技术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自主空间, 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由此成为可能。此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地图、图示、图片、影片等方式, 改变传统的“口传笔授”的教学手段, 扩大学习的信息量,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过程时, 在中学生和体育之间增加了交互性的平台, 这就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与体育之间的关系。学生既可以通过体育老师与体育之间建立关系, 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或直接与体育知识建立关系,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选择性, 扩展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途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仅限于师生之间互动的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 为学生之间的自由开放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种交往互动更具平等性、更无拘无束, 能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目前, 转变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首要内容就是要加强完善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而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学习方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

1. 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给中学体育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教育技术、教育环境、教育评价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变革下, 体育教师不再是体育课堂的主角, 学生除了可以通过教师和教材, 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因此, 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 使自己的角色从“主角”向“引导者”、“唤醒者”转变。同时, 对学生的看法也要更新。由于每个中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有着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个性, 所以学生在获取、分析、归纳、运用信息的能力方面也呈现出个体差异。因此, 体育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 体现以生为本。此外, 信息技术还促进课程观的更新。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信息技术使课程的空间超越了教师和教材, 延伸到校园, 延伸到社会, 延伸到前沿研究动态, 延伸到每一个网络角落。从这个意义上,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2.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体育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只有对体育产生了兴趣, 才能有学习体育知识和技巧、锻炼身体的强烈欲望, 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体育教师所创设的体育教学情境。将信息技术引进体育课堂, 是目前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之一。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软件Dreamweaver、Front Page、Flash等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 唤起中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 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体育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 来感受和探究体育的奥秘。这样不仅活跃了体育课堂的气氛, 还增强了中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

3. 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的应用

在体育课堂上, 信息技术有利于师生有效地进行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教师演示是体育学科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传统的演示型学习方式比较枯燥, 效果不明显。体育教师把信息技术用于课堂学习中的演示, 花费的时间少, 更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更利于学生掌握难度大的体育动作和体育技巧。因此, 体育教师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接受式教学。目前信息技术可以生成逼真的虚拟环境, 使学生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员, 进行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因此, 中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展开体验学习。中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探究学习。网络探究是一种探究定向的活动, 学生要和网上的信息进行互动。网络探究应做好以下内容:介绍课题信息;制定一个可行的课题;搜索所需的信息资源;描述任务的过程;合理指导学生;对学生的探索进行总结等等。中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 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多年的实践, 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和实践有所提升, 但同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要加强数字化体育学习资源的建设, 满足中学生学习体育的需求;中学体育教师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大力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主动学习体育, 不仅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体育学习中的问题, 同时还要预防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聊天。总之, 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 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规律, 深入研究, 使信息技术真正融于中学生的体育学习中, 促进中学生学习体育方式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李海北.谈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开放教育研究, 2002 (1) .

[2]石志华.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接受性学习方式到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9) .

[3]李云, 金琼, 祝良, 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探索.山东体育科技, 2011, (1) .

[4]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教育研究, 2002 (1) .

[5]董春华、张茂林.网络信息平台在运动技术教学中的实效性.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 .

变革的中学 篇4

关键词 中学生物;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3-0117-02

1 前言

随着多媒体网络的发展,知识传播途径并不仅限于教材上的文字信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化,教育领域教学活动的形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在多媒体网络时代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综观当前初中教学课堂,传统以教材为主、“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教学中对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还不完善。将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到中学生物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生物理论知识转化成声、色兼具的生动形象的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2 多媒体网络技术概念和特征

多媒体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和运用的重要手段,是指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和方法的总和。媒体指的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主要形式包括显示、存储和传输等,其核心是表示媒体,也就是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等信息表现方式[1]。随着多种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共享使用,社会各领域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应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数据传输成为信息查询、教育训练、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运用的重点,当前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尤为显著,多媒体技术给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三大特征:首先,多媒体信息主要涉及人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具有很强的时间连续性和相关性,能够做到信息的及时传输和获取,还可以运用网络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声音和影像使信息传输表现出明显的实时性;其次,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能够同步实现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各类信息的同步传输,具有同步性;最后,多媒体网络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能够同时显示多种媒体信息,实现信息数据的综合运用和处理,表现出较高的传输、压缩、解压等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

3 多媒体网络技术对中学生物教学的变革作用

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生物学科本身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内容主要源于自然和生活实践,因此,中学生物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验性和实践性。但是生物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无法生动、直观地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如“动物的多样性”的内容是无法通过实践学习的。又如:微观生物中的“血液”“细菌”“DNA结构”等内容,无法真正通过实验呈现;宏观上“生物与环境”等内容也无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种教学困境下,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能够为中学生物教学带来新的教学辅助工具,以网络为载体,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生物知识相关的图形、动画、声音、图像等资料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中,增强生物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将微观世界的生理现象、生命活动、环境变化等过程展现出来[3],从中体现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真实性和直观性优势。在中学生物多媒体教学中,将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影音资料进行整理,直观的教学内容更具有动态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具有说服力。

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相对于传统中学生物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支持自主探究学习和互动教学。

首先,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模拟教学成为现实,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人机对话,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完成教学课程中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多媒体网络下的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成为当前中学教学广泛应用的辅助教学工具,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标,增加信息资源的可选择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互动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面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对信息的传递也是单向的,但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教学充分体现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运用计算机掌握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双向交流功能进行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辅导;也可以让学生自主与他人进行交流,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同时,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校园内,利用互联网建立校园学习平台,在网络上实现共同学习和交流,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创新意识。

实现生物教学从微观向宏观的转变 微观性是中学生物的显著特点之一,如上文讲到的“血液”“DNA”等知识点,同时也是中学生物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其微观性为教学的实践性和直观性带来困难,造成学生在学习之初无法理解微观世界的各类知识,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困难。多媒体能够模拟真实的微观世界,将图像进行模拟和放大,或采用视频等生动的教学资源,动态呈现出重点和难点,不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将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还运用信息技术将微观教学转变为宏观,充分感受微观知识结构,降低知识难度。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还能够优化生物课程的实验过程。对于中学生而言,一些实验是不适合在课堂和课下做的,或是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开展生物实验,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真实、全面地呈现出实验的全过程,运用视频或模拟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优化生物实验过程,是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学教育对学生培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是符合历史发展和时代潮流的,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当前的中学生对于先进和创新的技术具有敏睿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兴趣,对网络信息技术的了解和使用较为熟练。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正符合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将学习重点和难点以信息技术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4 结语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中学生物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应用中必须符合教学规律,不能盲目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实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合理融合。总之,多媒体网络技术对中学生物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要真正发挥其作用,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韩延军.多媒体网络在初中生物课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1):164.

[2]王志红.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的构建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初探[J].中学生物学,2010(11):42-43.

变革的中学 篇5

我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把握好以下几点, 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深化英语课程改革

1.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些教育学家指出: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活力。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外语是教会的, 过分强调教师的“讲”, 造成“一言堂”、“满堂灌”, 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而素质教育则认为:外语是学会的, 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任务训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英语教学不仅是教语言知识, 而且要帮助学生发展个性, 开发其潜能。 因此,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他们参与学习的程度越高, 教学活动就越充满活力;反之, 教学活动就会显得死气沉沉。 实践证明, 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与教学效果成正比。

2.重塑教师角色, 树立 “为学生服务”的师生观。 学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智慧、有个性、有人格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每个人的未来是多元的、多极的, 我们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把他们束缚在同一马车上, 向着同一方向同步前进, 而要尊重学习的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要求。 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一张课桌小天地, 一位教师独角戏, 一张课表统全局, 一张试卷定高低的应试教育。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 尤其是面对新课改, 我们这些站在课改前沿的一线教师, 应在备课、上课、评价等各个环节, 始终坚持 “以生为本, 为学生服务”。 致力于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 已有知识和能力水平, 寻找学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 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3.学习新课标, 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 日前, 我国外语教学已摆脱“语言翻译法”进入“任务型”、“交际化”的教学时代。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我们应当“顶天立地”。 所谓“顶天”, 是指教育思想要领先, 新课标精神要真正理解、消化;所谓“立地”, 就是要在“课标”精神的指导下, 一切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把英语真正当做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用;把语言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活阅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入时代活水, 真正把英语学会、学活。

二、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生正处于智商、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多变时期, 往往表现出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愿意表现、争强好胜等特点。 学生的这些特点要求教育者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因势利导。 在教学中, 我通过四轮驱动, 努力激发学生的乐学之趣。

1.趣味导课, 引人入胜。风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电影剪辑、影视歌曲等, 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生日这个话题时, 在教会学生“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on...”这个句型后, 为了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 我制作了这样的课件:分别把孩子们熟悉的同学和教师的照片打出来。当学生欢呼时, 我问了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Do you know him/her?Who is he/she?Do you like him/her?When is his/her birthday?Guess!His/Her birthday is on...引发学生积极参与, 很轻松自然地教会学生问别人的生日。

2.教唱歌曲, 兴味盎然。 针对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好唱的特点, 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 创造快乐的学习方法。 唱歌曲可以满足学生好奇好玩的心理, 使其注意力保持稳定、持久, 思维活跃。 如在学生记忆“一月”至“十二月”这些单词时, 他们感觉好难, 我把这些单词编成歌曲, 通过教唱这支歌, 学生轻而易举就掌握了这些词汇。

3.组织竞赛。 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以期到达 “余音绕梁三日未绝”的境地。 我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 用抢答比赛、背诵比赛、表演比赛来复习所学内容, 既调节了课堂气氛, 又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度掌握。

4.看英文电影, 扩大知识面, 加强听力。 学生单词默写得好、课文背得好、上课表现好时, 为奖励鼓励他们, 就让他们看看英文电影, 让他们学习许多书上学不到的知识。 看“雾都孤儿”, 教会学生自信, 让学生明白每个人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感。 看“阿甘正传”, 让学生明白恒心和毅力能帮助自己取得最后成功。 学生还在电影里学到“Cheers! Shut up! Slow down”等一些书上没有的日常生活用语。 显而易见, 愉快教学注意发挥情感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和满足。

三、创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与环境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先预习后学习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在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实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 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 由学生个人自学, 让其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 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在预习单词时, 要求学生先自己拼读单词、练习音标, 然后跟着录音读, 改正自己的发音, 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反复朗读。 预习对话和短文的时候, 要求学生先默读课文一到三遍, 达到理解课文意思的目的, 并且能够翻译成汉语。 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生词, 先根据前后句猜测它的意思, 然后查字典确认。预习中还要求学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把它们划下来, 查资料自己解决, 自己解决不了, 再拿到课堂上解决。 预习中还要跟读录音, 反复朗读课文, 力求发音准确, 音调优美。 有时预习还要求学生阅读或上网查询资料, 了解短文或故事的背景, 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

2.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发散、创新思维。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或难度, 需要学生意志克服困难,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个兴奋点, “水荡成涟漪, 石击行灵光”。因此, 在交际化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同时鼓励学生质疑, 让学生深刻领悟谚语:“He who questions nothing learns nothing.” (无所问者, 无所获)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促进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在进行八年级上Unit4 Topic 2“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from the earthquake?”教学之前, 先提问如下几个问题: (1) Do you hear of any serious earthquake in China? (2) Which is the most serious of all natural disasters? (3) How to protect yourselves from the earthquake?这样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3.精心组建好合作小组, 发挥小组自主互助学习的作用, 培养学生在探讨中学习的习惯。 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 (优等生1人, 中等生2人, 后进生1人) 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 每隔一段时间, 小组要重新组成, 保持“同组异质, 异组同质”。 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预学学习内容, 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 主要回答本课的自学目标, 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 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解决这些问题。 在小组讨论后, 全班学生一起交流, 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 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 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 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 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讨论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而不是放任自流, 不管不问, 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 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 突出关键问题。 最后, 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 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形成一致的意见。

比如学习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时, 先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含有这种形式的句子, 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 看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这时老师可提示他们看主语及句子的结构跟以前学过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的构成, 以及它跟主动语态有什么区别, 这样学生就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扎实的记忆与运用。

四、提高教师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 要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 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进行认真设计,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找准切入点, 适时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对合作学习要合理评价, 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把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从而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和小组歧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教师对合作学习要及时总结, 课后调查、反思与评价对改进教学十分有利。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 反思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作分别具体的指导, 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学习和改进, 这样逐渐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五、构建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与反思, 促进教学相长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调节和激励的功能, 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重要一环, 其目的在于师生共同教与学进行反思,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矫正, 以顺利完成阶段性的教学任务, 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因此, 要转变教育与评价观念, 改变过去“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和“一考定终生”的做法。 在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内容、方式、方法过程中, 要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 扩大评价的内涵和范围;既重阶段性、终结性评价, 又重过程性、形成性评价, 形成集民主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于一体的新型评价体系。

六、结语

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 在新课标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这一教改背景下, 每位教师都面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更适合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 以极大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关键问题。 实践证明,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成为课堂的主人, 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的、依赖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 明确提出要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 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如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索学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兴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2011版) .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01.

变革的中学 篇6

Burgelman在2007年6月的《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让混沌丛生, 然后掌控混沌———重复不断:为基业长青进行动态战略管理》的文章。作者结合纵向领域的研究和Intel公司的实际管理操作经验, 构建出了动态战略平衡理论框架。该理论认为, 企业的永续经营实际上取决于在不同的动态战略情境下, 主动性战略进程与被动型战略进程的动态循环匹配, 在这个动态过程中, 恰当的平衡这两种战略进程是通过“警觉性战略领导方式”来实现的, 而这种战略领导方式又基于某种特定的战略领导风格所形成, 是战略领导风格的具体表现。另外, 作者还描述了企业内部的战略制定系统, 他认为, 企业已经确认的战略机会是由被动性战略进程来负责开发的, 也就是既定战略方向;而潜在的战略机会则交由主动性战略进程负责探索。其中, 如何将由主动性战略进程所产生的有价值的主动性战略意图适时有效转化为被动性战略进程, 即变革战略, 就成为能否使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今, 金融危机的冲击是的外界环境急剧震荡, 要求企业不断调试, 积极变革, 这一领域自然就成为研究界和实践界高度关注的焦点。

二、问题的提出

战略变革必然要求组织变革, 而组织变革又会对战略变革产生反作用, 这两种变革集中缠绕在将主动性战略意图转化为被动性战略进程的过程中, 能否克服惯性因素的障碍, 处理运作好这一过程, 就成为企业变革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

通过运行良好的主动性战略进程, 主动性战略意图通常偶然性的产生于企业中层管理者。运用“先试验, 再选择”的方法, 高管选定了那个被认为验证有效的战略意图, 准备将其纳入被动性战略进程, 并制定出新的企业战略, 开始实施变革。而此时, 组织的一切资源都仍然是围绕着原有战略进行配置与运转的, 在惯性的作用下, 似乎一切都难以转变。特别是, 除了高管和其他少数人以外, 企业的员工 (最重要的资源) 对于新战略的理解与认同的程度目前来说是十分有限的, 他们对转变战略方向, 引进新流程所采取的态度必将是抵制与消极的。如果企业原来处在“稳定的行业结构”的动态战略情景中, 发展态势“良好”, 竞争地位“稳固” (增长拐点爆发之前, 核心绩效衡量指标不会产生任何预警) , 那么, 结果就更是如此了。另外, 即使员工支持变革, 往往也不清楚在新的情况下应该怎样用力, 向哪用力。倘若处理不好这些问题, 或者说组织变革无法适应战略变革的要求, 那么, 不但会严重阻碍新战略发挥作用, 白白牺牲掉原有的核心业务 (当然, 管理者想在危机到来之前对成绩斐然的企业进行变革, 可以通过将组织分解为若干小单位的方法, 一方面在新单位中实施新战略, 另一方面原单位保持原先战略和文化, 这样目标相左的团体之间无须合作, 便可收得成效。但这种方法现实局限颇多, 且摊薄企业资源, 通常做法是有序撤出原有业务, 集中发展新战略) , 甚至还会使企业无法再生存下去。因此, 如何在把主动性战略意图转化为被动性战略进程的过程中, 因时因地的选择运用好适合于自己的合作与变革工具, 让员工有序地进行合作, 充分发挥各个成员的才智并汇聚成合力, 作用于新的战略方向, 便成为组织变革的关键 (组织的目的就是使组织成员合作以达成组织目标) , 也成为高层管理变革能力的试金石。这也正是本文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

三、将主动性战略意图转化为被动性战略进程的动态过程

要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应当更好地认识将主动性战略意图转化为被动性战略进程, 即组织变革的这样一个动态过程。结合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可以用两个纬度对其来描述 (以下Pi假设为产生拐点的企业, 其所处环境为 (E, e) , (E, e) 中其他竞争参与者假设为Pj) :

(一) 纬度定义

组织成员对于工作目标的共识度———员工希望通过在企业工作实现哪些目标, 他们的价值观和优先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以及他们为了实现目标愿意做出哪些取舍等的一致程度。

组织成员对于目标实现手段的共识度———对于哪些行动会带来预期的效果的共识程度。员工若能在此纬度上达成共识, 那么他们一般就会就如何来安排流程达成一致意见。

(二) 动态转化情境分类

本文将两种纬度正交, 每个纬度都分为高度共识与无共识两种情况, 从而形成4个区域, 即4种动态转化情境 (见表1) :

A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员工既无共同的目标, 对于如何工作也是观点各异。

B区域———员工对企业目标毫无兴趣, 不过只要他们认为指定程序有助于完成任务, 他们很愿意照章行事。

C区域———员工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 但对于应该采取何种行动来实现这种目标却可能各持己见。

D区域———员工在工作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员工在这两个纬度上的明确共识形成了一种极其抵触变革的企业文化———员工通常很满意自己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 而且对于如何保持现状也形成了高度共识。这也是战略惯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 情境动态转化过程

从一家企业在矩阵中的位置, 可以看到它在从主动性战略意图转化为被动性战略进程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其实, 4个区域, 4种情境内部具有一个动态连贯的发展逻辑:若企业的动态战略情境是“稳定的行业结构”, 战略意图刚由主动性战略进程产生出来时, 原有战略占据着主导地位, 拥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强势文化, 此时企业员工在两个纬度上的共识度都是最高的, 位于D区域 (当然, 也有可能企业此时在“Pi—孤立的行业变革”的情境下, 危机和失败破坏了原有的共识, 使员工失去信心, 意志也很难统一, 因此滑落到A区域) ;当这个意图被确认有效后, 高层决定将其纳入被动性战略进程, 制定新的企业战略, 改变战略方向, 此时, 员工对于新战略的目标, 以及如何实现它一片茫然, 原先的目标和流程都要改变, 一时间不知所措, 于是滑落到A区域, 此时, 管理者只能凭借权威, 明确重点和方法, 促进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 企业向共识度增加的方向推移, 而会到达B还是C区域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倘若员工想出有效的方法, 并获得成功, 那么大家就会沿着横坐标逐渐增加共识———即对于哪些行动能带来预期结果形成统一的看法;在企业不断取得成绩后, 适应这些工作方式并与高管层目标一致的员工往往会得到提拔, 而做不到的人则会选择离去, 此时企业在工作目标上的共识便会增加, 即会向纵轴增加方向移动;在企业成功的过程中, 员工也在两个纬度上增加共识, 最终到达D区域, 此时, 企业可能处于“Pi—掌控的行业变革”或者“失控的行业变革”的动态战略环境中;然后再回到A区域, 又开始新一轮的转化。从D到A到B (或C) 再到D的这一过程, 其实就对应与组织变革理论创始者Lewin所提出的, 从解冻到变革行动再到冻结的组织变革过程, 而这种循环的动力不是“制造危机”, 而是主动性战略进程与被动性战略进程之间的动态平衡。

四、情境与工具的匹配

矩阵中的4个区域并不存在哪个一定好, 哪个一定坏, 哪个是管理者非要达到不可的“最佳状态”, 有一种动态的发展逻辑推动着情境之间的转化。但是, 若想在将主动性战略意图转化为被动性战略进程的过程中, 选择合理的工具来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 成功转变战略, 那么管理层就必须判断出企业员工在矩阵中所处的位置。某些工具或许能促使某个区域的员工在变革中合作, 但对其他区域的员工却可能难以奏效。事实上, 对于某一特定的情形来说大多数增进合作的工具都无法有效应用。换句话说, 在转化过程中, 管理者应该根据组织所处的不同的动态情境, 运用与之相匹配类型的合作工具, 推进变革。

结合Christensen在变革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可以将促进合作的工具归纳为4种类型:权力型、管理型、领导型和文化型, 分别对应适用于上述不同区域 (见表2) 。

权力型工具 (适用于A区域) ———倘若组织成员在两个共识纬度上均未形成共识, 那么促进合作的唯一手段就是“权力型工具”, 如命令、武力、施压或威胁等。在相对稍具共识度后, 还能够采用协商、战略规划和物质奖励等工具。但采取这种类型的工具的前提是:管理者必须拥有能够使用这些工具的权力。

管理型工具 (适用于B区域) ———这类工具以协调和流程为重, 不但能够促进合作, 还能够促进变革, 其中包括培训、标准化操作程序和考核体系。若想让此类工具发挥作用, 团队成员必须在因果关系上取得共识, 但工作目的可以有所不同。

领导力型工具 (适用于C区域) ———这类工具往往以结果为导向, 而非以过程为导向。使用前提是:员工必须已形成高度共识, 认为变革与自己的工作目的相吻合———哪怕在如何完成变革的问题上, 存在巨大分歧。其中包括个人魅力与表率示范等工具, 而像愿景宣言这种工具则要求组织成员具有更高的目标共识度。

文化型工具 (适用于D区域) ———当达到D区域时, 主动性战略意图已转化为被动性战略进程。此时运用文化型工具, 其实是在推动被动性战略进程的更好运行了, 最多只能更加促使员工展开合作, 在工作上稍作改进而已, 而新的战略惯性会表现得越来越强。在此区域内的员工基本上能够自觉合作, 不断朝着同一方向努力。他们在两个纬度上都有着强烈的共识, 并以此为中心建立起一种新的强势企业文化。在拥有强势企业文化的组织中, 人们会本能的将同类任务按轻重缓急进行划分, 由于他们处理问题观点相同, 因此对于完成这些工作的最佳方式也极少争议。拥有强势文化的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自我管理。也正因为此, 新的战略惯性表现明显, 企业又开始抗拒变革, 此时, 或许是企业更应该特别关注主动性战略进程的时候了。而这类所包括的仪式、信仰、传统故事等, 只会促使人们加强合作以巩固现状, 而不会去推动变革。

五、总结

管理者应当根据组织成员所处的不同的动态转化情境 (有时会有很多种情境同时出现在一个组织中) , 对照表2, 运用相匹配的合作工具, 促进合作, 实施变革。当然, 这样的分类是比较大致的, 并没有严格界定哪个工具必须于哪种情境, 只是在某种情境下, 某类型的工具会更有效。同时, 在现实的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境也不会如此极端, 通常介乎几个情境之间, 这就需要管理者根据不同的情况, 权变地来选择最适合的变革管理工具 (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几种工具, 有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组织成员运用不同的工具) 。这就为企业如何有效进行组织变革指出了方向, 提供了方法。

摘要:高速变化的外界环境, 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战略变革, 而战略变革必然需要组织变革的配合。文章将运用动态战略平衡理论, 回答企业如何在战略变革 (把主动性战略意图转化为被动性战略进程) 的过程中, 因时因地地选择运用好适合于自己的合作与变革工具, 让员工有序地进行合作, 充分发挥各个成员的才智并汇聚成合力, 作用于新的战略方向, 即完成相适应的组织变革。

关键词:动态战略平衡,战略惯性,组织变革,合作工具

参考文献

[1]、胡晓鹏.产品模块化:动因、机理与系统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 2007 (9) .

[2]、李海舰, 原磊.论无边界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4) .

表演时代的变革 篇7

自去年数字表演技术被用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来,社会各界对这项新兴技术给予了极大关注。2009年7月10日,中国最大的三维数字化门户网3D动力网围绕这项技术的起源、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等话题与丁刚毅教授进行了座谈,丁教授认为:中国的数字表演技术今后必须走上产业化、服务化道路。

数字表演这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未来十年将会取得极大发展,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具体有两大趋势:一个是大舞台技术,大家现在都认为大屏幕投影是二维的,但未来肯定是三维的,这种技术已经成型了。第二个是网络移动平台,手机终端,未来的手机可以出现三维的、交互性的内容,把大型演出和数字终端直接挂钩,形成分布式与集中式结合的交互展示方式。

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游戏动漫产业发展迅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以来各大游戏动漫开发商纷纷来渝落户,游戏动漫人才相对紧缺。

教学方式的变革 篇8

故事讲述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老师领进门》一文中深情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田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特别, 他能将教学的全部内容巧妙地编成一个个故事。刘绍棠先生在田老师的门下学习四年, 听了上千个故事。也正是这些故事在刘先生的心田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成就其成为作家。

如今, 站在语文教学的讲台上, 有时候, 我也会顺口讲几个故事给孩子们过过瘾。

有一年, 新学期的第一课讲的就是刘绍棠先生写的《老师领进门》, 只是换了个题目《师恩难忘》。于是我就想有意为之, 将讲故事纳入到我的日常教学中, 作为正式的学习内容。基于这样几点考虑:其一, 上这课时, 孩子们对刘先生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作为老师, 当然不能视而不见, 虽然我不能与田老师一拼, 但心向往之还是力所能及的;其二, 想让孩子们也“品尝”到刘绍棠儿时在课堂上的那段美好的故事时光;其三, 正好五年级语文学习有一个新任务, 学着写读书笔记, 希望能够通过故事吸引孩子们从当今的声光影像中抽出几缕余光去关注方块字, 再生出或深或浅的体悟;其四, 不断督促自己能够像讲故事一般上语文课。就这样, 一直坚持至今。

阅读鉴赏

阅读与表达, 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两件传家宝。其中,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原点, 语文素养形成的根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语文学习的引路人, 理应借助美文共赏、好书共享、范文品读、分享阅读等方式努力点燃孩子们阅读的火苗。孩子们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

美文共赏。文质兼美的文章, 极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引发审美的冲动, 在快乐阅读中亲近语文, 靠近母语。

美文进课堂有多种方式:可以将平时师生在阅读中发现的美文引入课堂, 美美地朗读、品析;可以美读教材中的名家名作, 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描写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二泉映月》、映子的《爱如茉莉》、孙友田的《月光启蒙》等;还可以随文拓展, 学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 可以读一读她的《寄小读者》, 学《海伦·凯勒》, 不妨读一读她的世界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好书共享。国际教育界一项研究成果显示, 在中小学生读写能力发展方面, 新西兰名列榜首。其成功的诀窍之一便是引导学生阅读“大本子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也有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仅靠一些零星的阅读显然无法完成阅读任务, 阅读整本的书才能确保学生的阅读量。实践证明, 阅读整本书的优势是多维的, 它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生字词, 又能够积累更多的词汇, 更重要的是, 这样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智力和情感背景。

对于篇幅较长的书, 应少些限制和规定, 多些趣味和引荐。趣味性浓、故事性强的书, 不妨选择一个特点介绍;文字优美的书籍, 可以激情诵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书籍, 可以择要讲一些学生未知的知识, 使新书的清香迅速弥漫于学生的心田。

范文品读。这里的“范文”指师生的优秀作文。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理想的语文老师是这样的:他有一身的书卷气, 也许不一定能够出大作, 但是他有文学素养, 经常浸润在书香中, 经常能用自己的妙笔绵绵不断地写出生活的美文, 经常会向孩子们推荐一些作品, 推荐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 带着孩子们欣赏一些教材以外的美文, 甚至停下课来, 拿出自己新近发表的文学作品, 或者学生发表的习作与学生一起分享品味……榜样的力量确实强大, 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每每我或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自己的作品时, 孩子们就格外投入!

分享阅读。它与上面讲的“美文共赏”和“范文品读”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前者更多的是面向全体, 侧重精读, 而分享阅读则更多的是面向个体, 侧重于博览, 注重内心体验, 情感交流, 具有更强的互动性, 阅读的对象和场地更趋灵活和自由, 是对群体阅读的积极补充。分享阅读有同伴分享、师生分享、亲子阅读、虚拟分享、专业分享、作家分享等诸多形式, 有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文素养。

用笔思维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只说不练的课堂是不行的。哪怕写一个词、一个字,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就养成了用笔思维的习惯。这样的学生, 思维更加严密, 更为全面。如果学生即兴地说, 其思维常常停留在一个层次, 所以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用笔思维的习惯。”由此我想到写作。作家几乎全部是用笔思维, 当思维与笔结成亲家, 便有了根基。有了根基, 可以思得远, 想得深, 可以逻辑严密, 情感细腻, 可以在思维的疆场上纵横驰骋。

将思维与笔结合起来, 我认为, 写日记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写日记是语文教育的突破口。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问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小时候几乎不怎么说话, 为什么如今有这么好的口才”时, 于丹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那就是从小就写日记, 与文字对话, 一直写到今天。周国平的一篇文章叫《写日记的习惯》。周先生说, 不论在什么场合, 只要是面对着青年学生, 我经常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有四大好处:第一, 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第二, 日记是灵魂的密室;第三, 日记是忠实的朋友;第四, 日记是作家的摇篮。但是, 如果将写日记当作一种任务的话, 就不能真正体会到写日记的种种好处。所以周先生强调, 要得到这些好处, 必须遵守三个条件:一是坚持, 二是认真, 三是句句都写真心话。

以我的实践来看, 让学生真正爱上写日记, 教师要做的就是用示范 (教师写日记) 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用一个学生的优秀日记和日记的写作指导来促使更多学生写出真实的日记。

变革的中学 篇9

Huberman曾提出一个很具参考价值的阶段假设。他认为,变革中的教师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焦虑与迷惑;(2)第二阶段:教师的焦虑水平降低,开始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变革,但难以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改革项目背后的基本原则关联起来;(3)第三阶段: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能够在认知上把握改革项目的各个“片段”,这个时候,教师开始关注如何理解变革项目的“结构”和基本原则,也即开始寻求对变革项目的深刻的理解。[2]

Huberman对于教师第一阶段假设的描述,迈克尔·富兰也有相似的论述:“如果实事求是地尊重变革过程并掌握这一过程未能成为优先之事,那么具有良好意图的变革计划就会继续在一线人员中造成一片混乱。”[3]如何才能使处于焦虑与迷惑阶段的教师尽快理解并参与到教育变革之中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使教师明了并理解“教育变革意义的问题(problem of meaning)”。人们在热爱并决定投身于某项事业之前,对于此项事业意义的充分了解和认同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面对教育变革及其自身的变革也是一样的。迈克尔·富兰认为:“意义的问题是理解教育变革的核心。”[3]所谓“意义的问题是这样一个问题,那些参与变革的人员在认识到什么能够以及如何能够持续地相互作用并影响对方的同时,如何才能理解什么才是真正需要予以变革的东西,以及这一变革如何才能成功地予以实现”。[5]只有教师对教育变革的本质和变革的过程具有自觉的认识,即要实施什么样的变革和如何实施这样的变革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认可这一变革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变革中,并且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行为等以适应变革的需要。我国的教育变革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在要实施某一教育变革时,决策者往往会通过教师培训使教师明晰“教育变革意义的问题”。因此,教师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师培训,使教师明了并理解教育变革的意义问题,教师才能够真正地担当起教育变革执行者的角色。

教师在明晰了变革的意义之后,其焦虑和迷惑水平就会随之降低,进而进入自身改革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变革,但难以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改革项目背后的基本原则关联起来。如何才能使教师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改革背后的基本原则关联起来,迈克尔·富兰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答案,即“教师学习的持续性和一致性”。[5]迈克尔·富兰强调,任何教育变革取得成功的关键都是学习。因为教育变革本身就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中,作为教育变革重要的执行者之一的教师,只有通过结合丰富的教育实践持续的学习变革理论和变革着的理论,才能及时跟进教育变革,并且这种学习还要具有一致性的特征。一般来说,教师置身于教育实践之中,有相当丰富的教育经验,但这些教育经验往往都是零散的、个别化的、情境性的。为了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教育经验由感性层面提升到理层面,教师就需要学习教育理论。教育理论对于现在的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教师不应止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或者不能教条式地践行理论、盲从理论,而是要通过被理论浸润的日常化教育实践把理论转化为自由发展的能力、转换成一种自主发展的力量,这才是处于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保证教师在教育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7]教师除了对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外,还要勇于尝试践行实践中的教育变革。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如何使日常课堂教学发生变化,这是任何一项教育变革都涉及的。富兰在“什么是实践中的变革?”一节中提到:“实施任何一种新的课程计划或政策都至少有三个要素或方面:(1)使用新的或修订后的材料的可能性(诸如课程材料或技术之类的教学资源);(2)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如新的教学策略或活动);(3)改变信念的可能性(如支持着特定的新政策或课程计划的教育学假设和理论)。”[5]

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同样也涉及这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面对新教材时,要根据自己已有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当地的教育实际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如在小学数学课本统计一章中,新的教材会让学生统计在十分钟之内学校门前马路上通过了多少车辆,但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或是牧区学校,学校门前不会像城市学校一样车水马龙,可能学校门前连一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那么这时教师是不是还要遵循课本的要求去上统计通过车辆的数量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完全可以尝试换一种思路,让学生统计一下十分钟之内学校门前路过的多少行人,或是经过了多少只小动物。这样既能达到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统计知识。这一个小小的变化就是在实践中践行的教育变革。在面对新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课的性质和具体教学情境改变一下长期以来的习惯做法。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然后在分析了作文的大体结构后,给学生一些时间按规定完成作文写作。但在康县的一所小学中,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课。如在写《我美丽的家乡》时,教师带领学生游览学校周围的自然风光,在这一期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和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所观所想作出回应,最后学生回到班上完成作文习作。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不但使学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并且学生还拥有了愉快的学习体验。对于信念的改变,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通过平时一点一滴的尝试,这样在无形中就会发现,其实改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墨守陈规。在平时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对新的教学材料、新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教育信念不断尝试和体验,其实,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教师也在教育变革中变革着自我。

教师在经历了Huberman假设的第二阶段后,便会进入变革的第三阶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能够在认知上把握改革项目的各个“片段”(如某些经常使用的术语,对教学实践的某些要求),这个时候,教师开始关注如何理解变革项目的“结构”和基本原则,也即开始寻求对变革项目的深刻的理解。在这一阶段,单独的教师学习和实践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变革和教师进一步变革自身的需要,只有通过“学习型组织”才能达到这一更高的目标。迈克尔·富兰认为,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即学习型组织是从学校获得进行持续不断改革所需的内部承诺的重要保证。[9]他在《教育变革新意义》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一个人的孤立就是另外一个人的隔绝;一个人的合作就是另外一个人的集体思维。”[5]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在学校中建立学习型组织,校长的作用不可小视。通过校长的不断努力和躬亲师范,教师能够学会在学习型组织中继续实践变革,并在这一更大的范围内分享和贡献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在现实中,一个学科组常规的集体备课或是跨学科共同研讨便是学习型组织在学校中的实践的缩影。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开始尝试在每周固定的一天,一个教研组的成员坐下来共同讨论上课的方法,制定上课的方案。这样既可以体现出老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又可以听到年轻教师对于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的尝试,在共同交流与分享中实现效果的最优化。然后通过实践的检验,在下一次的研讨会上教师们共同反思上一次的尝试,在不断的共同交流和集体实践后,大家都能感受到在集体中的进步和专业合作的乐趣。这种教研活动若进一步扩展到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研组分享之中,它所带来的思想碰撞的火花与共享就会更有意义。

针对教师在面对变革中所处的不同阶段,通过螺旋式上升的不断学习,教师一定会在平时一点一滴地践行教育变革的实践中发生变化,实现在学习和践行教育变革中变革自我。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0.

[2]王建军.什么样的教育变革更容易促成教师的变化[J].教师教育, 2000, (6) .

[3][4]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8.

[5][6][8][10]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9, 35, 40, 141.

[7]吴黛舒.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10) .

上一篇:聚丙烯改性亲水纤维下一篇:猪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