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发展

2024-09-25

词汇发展(精选12篇)

词汇发展 篇1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人类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词汇进行的。一个人掌握词汇的多寡和牢固与否,直接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他思想表达的丰富与准确程度。但是,笔者在新课程实施调研中发现,被调查的高一学生中,约66%的学生认为词汇是高中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部分。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对词汇的发展路径认识不够,词汇教学环节得不到强化,严重影响了词汇教学效果。

二、英语词汇发展路径综述

路径是指个体在时空间活动的连续轨迹。英语词汇在学习者大脑中的发展变化也是有路径的。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必须沿着词汇的发展路径进行,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笔者有意识地关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英语教材及其他中外合编教材,教材中词汇学习部分的编排体系均折射出了词汇发展路径。笔者发现,编写者往往首先精选若干重点词汇,给出英语释义让学生配对选择,直接感知词汇本身的意思;再通过同义词匹配、词义归类、选出不同类别的词、选词回答问题等形式,扩大词汇适用范围,感受同义词、反义词和常用搭配等,促进词汇的正确理解;然后通过完成给定单句、语段或语篇的阅读填空来加强运用;最后创造语境结合词汇进行小组对话、主题讨论或自由表达,以达到交际运用的目的。

例如,《积极英语阅读教程》(Active Skills for Reading)中词汇学习部分的编排如下(具体内容省略):

A.Look at the list of words and phrases from the reading.Match each one with a definition on the right.

B.For each group, circle the word that does not belong.

C.Now complete the sentences using the words or phrases from A.Be sure to use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

D.Now think of other examples using the vocabulary from A.Share your answers with a partner.

以上四个环节构成了词汇学习的完整过程,反映了词汇发展路径,同时从中也可以发现词汇学习规律。

1. 词汇学习目标具有层次性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1],对某一知识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六个主要类别,即识记(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这六个类别形成一个由浅到深的认知层次。把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迁移到词汇学习中,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舒运祥教授对英语词汇学习的目标做出四个层次的划分[2](见图1)。识知是指知道单词的拼写、发音、词义和用法;理解是指知道单词的词性、构成方式、搭配、用法来源等;应用是指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准确使用单词;交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活用词汇交流信息、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识知是基础,理解和应用是过程,交际层面的表达和输出是词汇学习的终极目标。

2. 词汇发展具有过程性

词汇学习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过识知、理解、应用和交际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体参与、感悟体验和建构生成的过程。学习者要在清楚识知词汇意义和准确理解词汇用法的基础上,逐渐于新语境中运用词汇进行有意义的交际表达,建立语义联系,扩大词汇运用范围,逐步发展语言能力。

3. 词汇学习具有语境性

词汇的学习永远都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在语境中进行,语境可以是短语、句子、语段或语篇,这样才能有利于学习者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搭配、语体色彩、句法位置和语用功能等。语言在本性上是语篇敏感的,脱离了语篇,单个词语的意义就无法确定;脱离了句子的词语是这样,脱离了语篇的句子也是如此。

三、词汇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

教学内容:《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9的“Self Check”

教学过程(片段):

1. 教师在PPT上呈现本课中的重点词汇whenever的解释:

whenever conj.

whenever=no matter when/however=no matter how/whatever=no matter what/wherever=no matter where

2. 教师领着学生浏览PPT上的内容;

3. 教师口头给出中文让学生翻译: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我都会跟你一起去。

4. 一个学生被点名站起来翻译句子:Whenever you go, I will go with you.

分析: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重点词汇讲解时较常采用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whenever在本课中是一个课标重点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该词的词义进行了替换,词形进行了拓展,用法进行了中译英翻译练习。但是,词义的替换没有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对该词的准确理解,词形上的盲目拓展明显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中文句子的意思与八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或情感体验相去甚远,不利于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给定句子的翻译练习控制性很强,学生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小,无法结合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进行真实的交际性的应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不充分、体验不真切,情境运用不到位,连接生硬,忽视了词汇学习的语境性,达不到词汇学习的目标。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文本例句“The temperature in Singapore is almost the same all year round, so youcan choose to go whenever you like”,让学生感知并理解此目标词汇的词性、词义及用法,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来运用词汇,必能达到更好的词汇教学效果。如:1.I’m ready to answer any of your questions, so_______________2.I see_____________whenever I come into our classroom.3.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whenever you have time?这样的情境设计真实丰满并逐步开放,学生有情感体验和主体参与,过程细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升,循序渐进,能让学生不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案例二】

教学内容:NSEFC Book 1 Unit 3 Travel Journal

教学过程(片段):

1.教师在课前通过PPT滚动播放如下六幅图片,学生对图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2.上课伊始,教师将图片定格,同时呈现如下六个词汇,通过问题“What have you seen?”将图片与单词音形结合,感知词义。

Q:What have you seen? (waterfall, delta, plain, glacier, rapids, valley)

3.在阅读环节,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在文本理解过程中进一步关注并突出显示了更多的重点词汇。

Q1:How did they travel along?

(dreamed about a great bike trip/an expensive mountain bike/cycle along the entire Mekong River)

Q2:What did they do to plan for the journey?

(bought an expensive mountain bike/persuaded Wang Kun to buy one/got their cousins interested in cycling/planned the schedule (timetable) /w ent to the library/found a large atlas)

4.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内化。

Activity 1:Imagine you are Wang Wei and Wang Kun.Work in pairs to make up a dialogue about how you make your travel plan.

Activity 2:Introduce the Mekong River as a tourist guide!

分析:这样的教学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较常出现。教师通常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对部分构成理解障碍的词汇进行呈现,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对重点词汇进行突出,但是在文本内化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语言输出作词汇上的具体要求,没有在主观上去突出强化并鼓励学生反复运用重点词汇,浪费了宝贵的课堂上有意识地运用重点词汇的机会,忽视了词汇发展的过程性。学生没有达到一定语境中词汇运用量的积累,就无法保证一定语境中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更无法达成真实语境中词汇的交际性运用。

四、词汇教学中需要强化的环节

根据词汇发展路径及学习规律,词汇教学一般要经历呈现词义、促进理解、巩固运用和适时检测等环节。教师有时会选择几个重点目标词汇进行集中教学,先呈现词义,再促进理解,然后巩固运用并进行检测,词汇教学过程完整。但更多时候,词汇教学会与其他听说读写等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目标词汇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不断地复现和运用,最终实现词汇学习终极目标要求。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7 Let’s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1a-2c部分中的重点目标词汇peel的过程如表1所示:

不同的教学环节,词汇学习应该有不同的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采用合宜的方法,努力帮助学生达成词汇学习目标。

1. 为了促进词汇识知,让学生知道单词的拼写、发音、词义和用法,在词义呈现阶段应加强如下指导:(1)情境学习,利用实物、图片、动作、语言描述等视听情境以及文章等文本情境,展现目标词汇音形义之间的联系;(2)结构分析,从构词法的角度分析目标词汇的结构特点;(3)意义解析,采用英文解释的方法说明目标词汇的含义。

2. 为了促进词汇理解,让学生明了单词的词性、构成方式、搭配、用法来源等,教师应进行拓展,增大信息含量,如在学习新词汇时,教师要罗列和对比与目标词汇相关的主要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形似词,让学生甄别;用比较和归类的方法学习和记忆单词;运用联想记忆,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组织词汇,促进记忆;解释与目标词汇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并补充一些外来词等等。

3. 为了促进词汇真实或交际性的运用,教师应多创造情境,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进行自由的个性化的语言运用和表达,真正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运用目标词汇自由造句,以生活为原型组词成句,以话题为中心连句成篇等等。

4. 为了加强词汇检测,教师应适时在课堂活动、课后作业和阶段或终结性考试中进行检测,而且应尝试多样化的检测方式,不要总是检查学生在词汇认知水平上的机械记忆。为了让学生明白只有将词汇放进语境中学习才能记得牢固而且能够运用,教师应改变词汇检测的方式,尽量减少英汉互译形式的听写,增加其他检测方式,如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以及理解句子回答问题;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可以兼顾词汇的运用、动词的时态变化、名词的单复数、词性变化等因素,使词汇的检测立体化,同时也减少了拼写的难度,增强学生完成这种检测形式的自信心;理解句子回答问题则要把要检测的词汇放到语境中呈现,检测目标词汇,训练英语思维,提高运用能力。

五、结束语

词汇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倾力为之却收效甚微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只有从本质上认识词汇发展路径及学习规律,发现词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才能真正提高词汇教学效率,增强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2]舒运祥.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词汇发展 篇2

论词汇语义的变化与发展

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演变和发展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词义的演变是语言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掌握词汇语义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外语.

作 者:朴金凤 PIAO Jin-feng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刊 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825(3)分类号:H313关键词:词汇 语义 语言外部因素 语言内部因素 语义类型

论阿拉伯语词汇的发展措施 篇3

关键词 阿拉伯语 词汇 发展措施

一、前言

阿拉伯语词汇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派生为阿拉伯语中尤为基本的一种构词法,这便使得其词汇蕴含较强的灵活性,将更广阔的空间赋予阿拉伯语词汇的不断发展,并且这还是阿拉伯语的灵魂。近年来,由于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阿拉伯语原词汇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除派生与引入外来语之外,创造词语的一主要手段为合成构词法。再加上,由于长期受到阿拉伯文化冲击与影响,对某些词汇的理解不能仅局限在对字面的理解层面上,还要结合文化背景和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汇的意义。

二、关于阿拉伯语的概述

(一)阿拉伯语产生

阿拉伯语是闪米特语族的一个分支,它与其它闪族语都居住在同一地区,使用最原始语。但是,因闪族人数量逐渐增多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变,使得有些人便离开自己家乡。因分化以及和土著人相处,从而使得阿拉伯语语言发生较大变化。此外,因随着环境变化以及时间推移,他们之间差距逐渐变大,因此,逐渐形成了各方言都有各自独特性。直到今天,阿拉伯语主要是来源阿拉伯半岛纳季德与希贾兹地区,它们都是在古莱氏部落所使用的语言基础上发展得来的。古莱氏部落人都生活在主要贸易通道上,因此,占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生活在此种社会环境中,要求他们能够相互聊天、吟诵诗歌等。所以,要求阿拉伯人也要使用同一语言、习惯,演说家或者诗人均是借助于流行表达形式以及公认的词语,以便于使得广大听众能够更为容易的将其所表达的想法和观点加以理解。从此之后,传述者把演说家或者诗人的一系列作品向各个地方传播,长此以往便在大范围和诸多区域传播了他们的思想及语言。

(二)阿拉伯语的词与词汇

词为语言中能够独立运营的最小音义结合单位。其独立运用指的是词能较为独立的造句运行;而音义结合是指一种语音为词的表现形式,而语意为词是内在的一种含义,即语音形式对其语义内容加以负荷,而语义内容的表现则利用语音的形式。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而言,语义和语义二者既相互依赖,又不可缺少。

三、阿拉伯语的构词

(一)派生

派生指的是由一个词产生另一个或者多个词,然而,产生的新词在结构以及意义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阿拉伯学者从最初对语言的研究,便已认识到相似发音与相近意义词语,从而逐渐出现了派生。并且,词构成包含两个方面,即增加部分以及词根部分。这些研究成果被闪族语系学者予以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闪族词汇是在派生表达词义、新义词质以及词根等方面得以建立的。

(二)合成构词

所谓合成构词指的是把两个或者多于两个的此删节成新词,而最新构成的后词带有被合成部分含义。若将派生和合成构词相比较,我们便发现,派生大多数都处在新词结构的不断创设中,然而,合成构词是将多个句子或者多个单词进行删节。在古代时期,对合成构词进行描述时,一般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词中将某个单词取出,主要是因为阿拉伯语中蕴含着为数不少广为流传的诸多短语,而这些广为流传的短语通常都作为格言或是谚语来使用。

(三)复合构词

具体而言,复合构词指的是合并两个词,亦或是在另一词中融入一词。就合并后的词而言,无论是外来阿拉伯化的词,还是阿拉伯语词,从语法方面来分析,都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名词。复合词都是用来表示人名、国家等一些专有名词,也或是表示声音等。

四、外来词的吸收

通常阿拉伯人借助于对外来词的吸收,进而使其能够将阿拉伯语词构成,也可以称作是借入构词。当借入时,阿拉伯人通常借助阿拉伯华方式,也称之为意译法;而对于那些没有经过阿拉伯化,而是直接音译借入词语方式,变成之为音译法;在阿拉伯语中,借助意译与音译相结合方法吸收外来词,将其称之为音义兼译法。

(一)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通过原有的阿拉伯语词汇,以阿拉伯语词组机构或者词式结构对外来词进行吸收,把阿拉伯语加以语化的方式,这是他们对外来词加以借用的一主要手段。

(二)音译

音译指的是借助阿拉伯语字母把外来词发音进行翻译。

(三)音义兼译

音义兼译指的是利用意译和音译结合方式来吸收外来词。

五、修辞

一般而言,阿拉伯语词汇得以发展的途径主要为对外来词的吸收以及构词,但是此类途径是远不够的,从根本上来说,词的构成不只是借助构词途径这一方法,而是要借助修辞途径所形成。借代是修辞手法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又和比喻有较大区别,借代本体与借体间有一定实在关联,比喻本体与喻体本质有较大区别,只是人类结合他们所具有的相似之处,将其进行联系,但事实上,两者没有其实在关联。其中,在阿拉伯语词汇中,大多数都是通过借代而转化得来的。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阿拉伯人创造出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在使用阿拉伯语的能动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将阿拉伯语所具备的诸多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并且利用修辞手法逐渐积累下来的各种词汇,还能够将阿拉伯语词汇在逐渐发展中所得出的民族特点真正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葛勇.浅析阿拉伯语与维吾尔语字母及语音的区别[J].丝绸之路,2009,2(22):134-136.

[2]张攀.东干语词汇特点浅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67-69.

[3]惠建新 周杰.基于SSH的多语种语言资源库管理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14(6):123-125.

词汇发展 篇4

流行词, 顾名思义是被普遍使用的新近出现的词语, 因而流行词在很大程度上也具备了使用人群广、高频和高认可度等特点。本文将选用近几年来出现或兴起的流行词汇作为例子做典型分析。从流行词汇的类型看, 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都存在新兴现象, 但以动词和名词的新兴词使用度较高。例如“给力”一词, 其实是中国北方的土话, 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 莆田方言中“给力”有勤快的意思, 淮北方言中的“给力”有加油的意思, 这与现在广泛认同的解释有相合之处, 但又不完全相同。“给力”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画《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 不给力啊老湿。”所谓的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另外, “给力”一词让人联想到“借力”, 借和给的两个动词的对应也让这个词的意义有了更大程度的泛化, 可以理解为给予帮助、发挥作用、给面子等, 2010年的世界杯期间, 成为网络热门词, 后广泛被大众接受和认可, 现该词被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 》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给力”的出现其实不是偶然。作为新兴动词, 它的内涵丰富, 信息容量大, 且还在进一步地扩大和完善对人们的行为动作进行准确的概括性表述, 个人情感的准确表达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流行词的来源分析

1.来源于外语或方言取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全球的语言文化也在不断地交流融合。如“跑酷”即parkour, 这种弹跳翻墙等高难度的运动最早来源于法国, 在2002年在英国流行, 这种音译的名称巧妙地将这项运动的本质———跑和对运动“帅、酷”的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外来词, 除了音译, 还有汉英的组合词, 如风靡一时的“hold住”, 香港人创造了这个中英混合词, hold原意为持续、保持;顶住、支持, 因而“hold住”衍生出对状况、场面的掌控要充满自信, 从容面对, “要hold住”也有要加油尽力的意思, 而“hold不住”则还有超出掌控范围, 对别人的行为表示无奈但无力改变的意思。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 语言学家对方言语音语义等也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 而网络的发展更使得全国各地的人们交流更为方便快捷, 如“赞”用来表示好、棒、值得人称赞的意思, 也能在江浙一带的方言中找到它的影子, 浙江东部沿海城市, 台州地区的黄岩区、温岭市等都有相似发音的表示“赞”的意思的字。

2.词性的转化

在语言中经常有词性的活用, 英语中会有动词进行活用做名词, 也是所谓的动名词等, 在汉语中, 也同样经常有词性活用的情况, 如名词修饰名词, 名词修饰动词, 甚至形容词用作副词作状语, 如近期的网络用语“弱弱地问”, 新手或资格不足的人请教问题时往往底气不足, 表现一种谦卑的姿态, 这也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礼仪姿态, 在大家火热地讨论一个话题而自己插不上话, 向问明白究竟怎么回事又害怕被人取笑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知道的时候, 就可以说“弱弱的问一句”, 在正常情况下, 人们会耐心地解释而被提问者也可以借此机会加入讨论。

现在经常用的“坑”与我们以前所使用的名词“坑”:土坑、地洞等不同, 它作为动词用来表示拖累他人, 或把他人卷入困境, 不难发现, 其实, 它是从名词转换为动词“坑害”后延伸并覆盖了现有的拖累、陷害等, 但其间又有了词义的弱化, 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预谋式的严重陷害, 而只是将别人一同带入尴尬、难办的困境之中。通过词性的转变衍生出新的更丰富的意义也是流行词造词的重要手段。

3.弱化词义的搭配修饰

词义的弱化在从古至今的汉语语义中十分普遍, 而在流行词造词中也是相当常用的方法。且现代科技发展进步, 人们多用网络交流对话, 更富娱乐心态, 因而将一些看似严肃、端庄的词弱化为一些普通常见的意义, 使之更具夸张和调侃色彩。如网友“跪求”网络资源, 表示说话者急切诚恳地请求他人帮助又不失尊重, 字面意即“跪着乞求”。原本跪拜礼是古代高级别的礼仪, 而现代使用中则仅仅表示一种急切心态, 希望答复者认真负责地提供资源或启发。

4.学术名词的演化

由于现代年轻人是主要的网络用户人群, 学术文化普及度也越来越高, 许多流行词甚至都是从学科名词演化而来, 最典型的就是“正能量”, 本是物理名词, 现指催人奋进给人信心和希望的人和事。将原本抽象的能量具体成了人和事, 而同时也是把所有给人积极影响的东西都概括为能量, 其涵盖的广范围指代使其具有丰富的内涵, 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学术组织也被泛化为一类人的集体代名词, 如“外貌协会”, 显而易见, 是外貌协会的人, 就是注重外表, 容易被外表吸引的人。巧妙地将一群人的心态、观念用其关键字来指代和概括, 表现群特征。

5.群名词指代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有行行色色的人, 也有各种各样的职业, 群名词就显得极为重要。人群名词很多也是构词能力很强的词根词或词缀词, 如“客”:背包客、黑客、拍客等;形象表现出这一类人的共同爱好或相同职业, 而“族”如月光族、蚁族、上班族;“…宅/宅…”等表现了一群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或是生活状态;“…霸”、“…神”“…渣”则形象地展现一类受到社会共同评价的人群;另外还有上文提到的“外貌协会”等。精准的关键词组合和外显的联想意义造就了新时代的流行词。流行词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和自由度, 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三、流行词产生的社会心理

有很多人认为, 流行词的产生是因为从众的随波逐流的心态。如陈润在《试论流行词语的兴起和消退》中阐述了流行词兴起的“从众心理”:从众行为可以视作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 个体寻求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这种从众心理表现出的现象之一就是“流行”。

而我认为, 并不全是如此。

词语的使用源于需要, 词汇的产生也源于语言现状不能让使用者得到满足。随着人们的表达需要越来越丰富, 人们需要进行再创造, 从而产生新的词来更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流行词中有一部分是方言的改版或者外来词或是汉语与外语的组合, 甚至是汉语的单纯组合。这些词成为流行词也恰巧说明了其他众多方言词没有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其缺乏了社会适用性, 换而言之, 在众多方言词和外语词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其具有社会适用性, 满足了现代人的表达需要。

比如“给力”一词, 在这个词语被广泛使用之前, 人们很难用两个字简洁表达出与之相同的意义, 我们更可能说:“在这次合作中, 他很厉害!帮了我们很多忙。”“在这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很棒, 很快就把这么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在危险面前, 他很沉着冷静, 没有乱了阵脚。”而事实上, 有了“给力”一词后, 我们发现“给”字可以囊括了很多我们要表达的意思, 包括:帮忙、出手、解决等;而“力”也同样涵盖了丰富的意义, 包括:努力、尽力、迅速、果断等。“给力”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语言使用中的经济原则, 满足了我们表达丰富情感的需要, 甚至, “给力”由于它的褒义性质, 在表达的同时, 已经表达了说话者对“给力”者付出的努力的肯定、敬佩和感谢。

因此, 我们应该打破传统观念上对于“流行”的偏见, 流行语、流行音乐甚至是流行服饰, 更应该深入分析除了流行过后给人们带来的附加的客观的“从众”外的本质因素。不难发现, 流行是流行物满足了人们客观和主观的需要, 人们对于事物有了一个普遍的认同和肯定, 也不可能完全是因为“从众”或“众从”之类简单的趋向性心理。

四、对外汉语中教学中的流行词学习

流行词的出现看似不知缘由, 但是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每个流行词都有出处, 或者说每个流行词都有其被创造或是被创新使用的依据和理由。我们认为, 对外汉语教学中, 外国留学生的流行词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从流行词中, 我们已经总结了中文词汇的许多规律与发展趋势, 这对外国留学生学习中文词汇有很大的帮助, 十分有利于增强语感, 同时提高其正确使用中文词汇和搭配的能力。

从流行词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构词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汉语意大于形的特点, 在了解了汉字所代表的的感情、感受、观点、态度后, 自然也会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学习。

五、结语

本文从流行词的词义、语言学来源和社会心理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将流行词的典型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将具有典型性的流行词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典型性比较。在分析中结合了流行词的词性和句法, 使得分析更加全面和可靠。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 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将会随着流行词的主流趋势发展, 如名词非范畴化的出现等语法现象也会越来越普遍。

虽然不是所有的流行词都规范, 但是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流行词的出现和存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在很大程度上流行词的使用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合理交融。它的出现代表了语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并且在不就的将来, 会有越来越多的流行词载入史册, 成为人们的规范常用词表中的一员。

摘要:流行词语是当今社会交际中使用的高频词汇, 本文将最近几年的流行词汇从词性角度归类汇总后, 从语义、语法两个方面切入, 挖掘如“给力”一类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词语, 为人们创造或创新使用的理由和依据。并从流行词语的来源、人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分析, 找出流行词语兴起的深层次社会历史动因, 从中看出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流行词,词义弱化,泛化,经济原则

参考文献

[1]陈渊.英语名词的非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 of English Nouns.

[2]陈润.试论流行词语的兴起与消退.

[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5, 第五版.

[4]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

[5]孟子.名词非范畴化.

词汇发展 篇5

当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新成果-读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

<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于7月由齐鲁书社出版,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专著.总体来说,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全面系统,重点突出;科学严谨,有所创新;描写翔实,分析深入.

作 者:张传曾 徐小婷 ZHANG Chuan-zeng XU Xiao-ting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刊 名:菏泽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ZE UNIVERSITY 年,卷(期): 31(6) 分类号:H146.2 关键词:张小平  当代汉语   词汇   书评  

词汇发展 篇6

【关键词】英语专业 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41-03

一、研究背景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也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之一。随着语言学的研究范式从结构语言学向认知语言学转向,二语习得研究者们从偏重于语法习得研究转向词汇习得研究。曾经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备受冷落的词汇习得成了研究的热点,甚至可以说词汇习得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怎样才算学会了一个词(What is meant by knowing a word)。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词汇能力的问题。词汇能力在不同的研究范式下,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词汇习得研究基本遵循从不同维度对词汇能力进行研究。Meara从整体描述的角度把词汇能力分为词汇量、词汇组织和自动化三个维度。Read从测试的角度把词汇能力分为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两个维度。Schmitt 和 McCarthy对此增加了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词汇实用的自动化和心理词库等三个维度。在听、读、看时所能理解的词构成了一个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或称消极性词汇。而在某种合适的语境下能够达意地表述出来的词汇则称作是产出性词汇,或称主动词汇。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这个二分甫一提出,立刻引起了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领域的极大关注。

既然二语学习者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和运用目的语,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的研究必然成为二语词汇习得的重要问题。有学者通过进行二语词汇的丰富性研究发现,产出性词汇能力与作文语言质量呈高度相关,这也说明了产出性词汇能力研究的重要性。另外,词汇习得研究的焦点也正发生着由微观到宏观的转移。微观视角多关注具体词汇的单个层面(如形态、语义、语用)的习得, 但随着人们对词汇能力认识的深入,这种微观的词汇能力研究范式由于其臼于结构语言学的局限性逐渐被研究者抛弃。词汇习得研究者们转而更倾向于从宏观方面,即词汇整体方面进行研究。正如在二语习得领域中介语被视作一种动态的连续体一样,词汇能力这一中介语在词汇方面的体现,也是一种动态的连续体。连续体的发端是接受性词汇,终端是产出性词汇。作为词汇能力的最高端,产出性词汇能力及其发展路径很自然地成为了二语词汇习得的重中之重。

关于产出性词汇能力的研究,研究者们大多从词汇知识广度和词汇知识深度进行研究。词汇知识广度可以从词汇的丰富程度(分布情况)与词汇的复杂程度(频率情况)进行测量。而词汇知识深度可以从词汇的使用形式、使用位置和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测量。Laufer以47名以色列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为受试,通过分析他们在入学时、入学14周和入学28周时的作文文本,发现受试中英语水平处于中下等的学生在产出性词汇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由此,Laufer提出了“产出性词汇阈值假设”,当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到达这个阈值后,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即放缓。在另外一个关于接受性词汇、受控的产出性词汇和自由性产出词汇之间的关系研究中,Laufer用横断法考察了48名分属两个年级的高中生,发现接受性词汇和受控的产出性词汇进步显著,但自由性产出词汇发展存在高原现象。其他的国外学者如Lenko-Szymanska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对波兰英语专业学生的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发展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卢敏以横向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产出性词汇广度的发展特征。吴旭东、陈晓庆以及刘绍龙等则关注产出性词汇深度的研究。

尽管对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定义以及对其测量有不同的观点,但普遍的观点认为,产出性词汇能力及其测量应至少涵盖三个纬度:词汇量、词汇知识和词汇运用。其中,词汇运用离不开词汇量和词汇知识这两个纬度。对于为数众多的二语学习者来说,现有的研究对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特征的研究结果并不具有完全的说服力。有些问题还值得通过实证的途径,采用不同的受试进行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对上述的三个纬度的测量,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英语专业学生的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路径如何?英语专业学生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之间的关系如何?英语专业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路径特点对专业教学有何启示?

二、研究方法

(一)受试。本次研究采用截面研究的方法考察英语专业学生产出性词汇的发展过程。作为受试,钦州学院外国语学院的168名分属四个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被分为四组,每组42人,男女生比例为随机。受试首先接受英语水平测试,试题是TEM4中的听写题,满分为15分。四个年级受试的平均分分别为:2.5分、5.5分、7.5分和8.5分。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年级受试的平均分之间有显著差异(F=16.57,p<.05),这表明四组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可以代表英语专业学生的四个学习阶段。

(二)测量工具。本次研究采用Nation设计的Vocabulary Levels Test来测量产出性词汇。该测量工具涵盖的指标有代表高频词的词汇2000个和词汇3000个、代表中频词的词汇5000个,代表低频词的词汇10000个,以及570个学术词。

(三)研究步骤。本研究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对受试进行接受性词汇、产出性词汇和限时作文的测试。大一受试的测试结果可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大学学习阶段词汇能力的初始水平。课堂内的接受性词汇、产出性词汇和限时作文测试均历时30分钟。受试被要求完成一篇130词至150词的题为“Will Computers Make us lonelier?”的作文。作文的要求和简要提纲使用汉语,以避免受试借用当中的词汇,从而造成统计误差。另外,受试被鼓励尽量发挥运用英语词汇表达的能力。四个年级的受试的测试要求和标准相同。

对于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的测试,受试答对1题得1分。对于自由性产出词汇的测试,本研究使用词频概貌软件VocabProfile来统计每个作文文本的词频概貌(Lexical Frequency Profile,LFP)。评估词汇的丰富性时,考虑到受试的英语语言水平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设定词汇2000、词汇3000、词汇5000为参数,学术词汇(academic words)与范围外词汇(off-list words)合并称为复杂词汇。为了保证统计的准确性,作文文本在输入计算机统计软件前删去专有名词和错误的词汇。评估词汇的流利性时,本研究借助计算机统计每个作文文本的词汇数量。评估词汇的多样性时,借助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 Tools 4.0,参照语料库LOCNESS和词汇量化统计分析软件RANGE32,计算作文文本中出现的词族(family),即主词及其派生与屈折形式;形符(token),即所有词汇的总次数和类符(type),即将重复次数排除后的实际总词数。

三、结果

(一)英语专业学生的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的发展情况。表1为英语专业四个年级受试的接受性词汇水平的分布状况。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个年级在接受性词汇水平发展的总体差异,发现:四个年级受试的接受性词汇能力水平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F=189.56,p<.001)。实验结果表明,从二年级开始,英语专业学生的接受性词汇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中高年级之间并未出现显著的差异,甚至在某些方面,例如三年级和四年级在在词汇3000个和词汇5000个方面出现了倒退。与一年级相比其他三个年级受试的接受性词汇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表1 英语专业四个年级接受性词汇能力发展数据表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

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

200020.083.128.126.428.233.228.522.1

30009.075.228.375.628.263.327.563.4

50008.650.414.223.212.315.611.355.4

复杂词2.052.518.474.817.213.917.554.1

合计39.8511.289.182086.011684.9815

表2为英语专业四个年级受试的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数据表。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个年级在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的总体差异,发现:四个年级受试的产出性词汇能力水平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F=189.56,p<.001)。实验结果表明,与一年级受试相比,其他三个年级受试的产出性词汇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发展到高年级时,并未随着专业学习的时间同步,似乎已达到了瓶颈阶段,这个结果与接受性词汇能力发展情况一致。

表2 英语专业四个年级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数据表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

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

200010.22.414.051.412.331.211.961.3

30005.201.36.151.27.052.797.212.53

50001.420.212.10.313.670.882.570.82

复杂词2.020.368.550.896.412.786.712.81

合计18.844.2730.853.829.467.6528.457.46

综合分析四个年级受试的接受性词汇能力和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数据,发现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与接受性词汇能力发展并不同步。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的速度明显落后于接受性词汇能力的发展。

(二)英语专业学生产出性词汇运用能力的发展情况。本研究使用词频概貌软件VocabProfile对英语专业四个年级作文文本中的词频概貌、多样性和流利性进行分析。经过单因素方差统计,结果显示,四个年级的受试在第一类1000词、复杂词和多样性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与低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相比,中高年级学生的产出性词汇虽然在量方面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其复杂性与多样性并未同步发展。具体见表3。

表3 英语专业四个年级学生产出性词汇运用能力发展数据表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F值P值

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

100093.06%.7889%.4790.6%.5891.5.75.85.23

复杂词6.51%.1111%.379.6%.758.7%.15.87.22

多样性38.89.1346.4613.947.3616.946.224.2.77.33

流利性12524.527933.527046.328553.479.3.02

四、讨论及教学启示

从本研究结果中发现,低年级、中高年级和高年级的英语专业二语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并不平衡。其发展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迅速发展阶段、过渡阶段和维持阶段。在低年级阶段,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增长。这说明了大强度和高频率的专业教学是富有成效的。在此期间,学习者进行了听、说、读、写、译等多方位的练习和学习,词汇能力得以有效促进。

在过渡与维持阶段中,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并没有随着年级的提升而增长,反而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倒退,这就是所谓的“词汇习得高原”现象。这说明了当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高度后,或者由于缺乏学习词汇的动机,或者由于开设的课程着重于知识性的课程,而不是技能型的课程,输入输出的频率大为降低,从而造成遗忘。这一现象应当引起专业教学方面的高度重视,进而调整和优化相关课程设置,使得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

可以发现,在整个英语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严重滞后于接受性词汇能力发展。在短期内,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量确实可以迅速的扩张,但其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却不与其同步,遇到了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因为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产出一个词,或输出一个词,需要理解该词的方方面面的特性和用法,需要从长期记忆中提取和恢复信息。在未经有强针对性的关注和加工的情况下,接受性词汇确实难以向产出性词汇转变。在传统的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接受性词汇量的增长和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了过多地强调而忽视了词汇的输出,即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另外,在测试的导向上,各类的考试过多地侧重于接受性词汇的考查,选择题所占的权重过大。这造成了即使学生的接受性词汇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他们往往倾向于用通过短时突击、恶补词汇量的方法。表面上,接受性词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发展的根基是薄弱的,不足以支撑更高层次的、需要更多加工信息的产出性词汇的进一步发展。

Swain曾指出,如果没有外力的驱动,二语学习者学习达到某一特定水平后会出现停滞。本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一论断。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习者的产出性一直徘徊在低水平,在复杂词与词汇多样性这两个指标上,并未出现明显的进步。传统上,在写作课中教师过于关注语法的正确性而造成学生害怕犯错。而且,各类测试中对产出性词汇能力的要求较低,这造成学习者宁愿采取“回避”的策略而不愿冒险使用学过的“新鲜”的词汇或表达式。另外,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停滞可能源于缺乏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气氛或动机。针对这一情况,有些学者进行了诸如“写长法”等“以写促学”的英语教学改革,通过增加作文篇幅、少改语误、肯定亮点等措施激发写作的兴趣,克服应试作文的弊端,使学生在产出性词汇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改观。

总之,鉴于英语专业学生的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英语专业的教学必须科学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对产出性词汇能力的要求,确保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产出性词汇能力培养不断线,使得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Meara, P. The dimension of lexical competence [M]. In Brown, G., 1996.

[2]Read, J. Vocabulary and testing [G]//In N. Schmitt & M. McCarthy (eds.),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303-320.

[3]Schmitt, N. & McCarthy (eds.).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84.

[4]邓联健.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5]Laufer, B. The development of L2 lexis in the expression of advanced language learner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1(75)

[6]Laufer,B. 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 Same or different? [J]. Applied Linguistics,1998(19)

[7]Lenko-Syzmanska, A. Lexical problem areas in the advanced learner corpus of written data [P]. Paper presented to the 2002 SLVA Colloquium,2002

[8]卢敏.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发展特征[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2)

[9]吴旭东,陈晓庆.中国英语学生课堂环境下词汇能力的发展[J]. 现代外语,2000(4)

[10]刘绍龙.论二语词汇深度习得及发展特征[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

[11]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G]//In G. Cook & B. Seidelhoffer (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tudies in honor of H. G. Widdowson . Oxford: Oxford Press,1995:125-14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242);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LX2014447)

【作者简介】李祖君(1976- ),男,广西灵山人,钦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二语习得。

社会因素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篇7

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 语言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其构成的主要成分就是词汇。下面我们就词汇的发展变化谈一谈。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并具有任意性的语言符号体系, 它在人类活动中诞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语言记录和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风貌, 是其思想和文化的直接体现。时代在变化, 社会在变迁, 文化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语言自然也在发展。作为语言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 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 与社会关系最密切的成分, 在新事物、新思想的影响下, 大量新词不断涌现, 许多旧词被淘汰, 原有的词义也在改变。

一、政治因素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 词汇是构成的灵魂, 社会由人所构成, 所以社会的发展对于语言的交流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一个特定时期的政治事件必然会对当时的社会语言文化产生影响。国家的语言文化与这个国家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方面尤为明显比如:superpower (超级大国) , globalism (全球性) , demino theory (多米诺骨牌理论) , sit-in (静坐示威) , Watergate (水门事件) 。这些词都是由于当时的历史事件所带来的新鲜词, 它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词语, 而是在那个特殊时期的一种现象, 人们在看到这些词语时就会想到那个时期的政治事件。换言之, 它们代表的是一个时代, 一种社会现象。

二、经济因素

全球经济一体化, 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桥梁。经济的发展带动语言的革命。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伴随着新鲜事物的出现, 一些新词也相继活跃。像hire purchase (分期付款) , credit card (信用卡) , high-rise (装有电梯的多层高楼) , spin-drier (旋转式脱水机) , microwave oven (微波炉)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之间的交流随之增加, 出国购物已经不再是特殊现象了, 这些用来形容它们的新的词语适时出现,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时代的进步。

三、文化因素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 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是文化的一个结果。人类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为其提供了基本成份和结构。举例来说:open classroom (开放式课堂) , call-in (空中热线) 。这是由于文化的发展, 使得语言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由于文化不同而导致了中西文化的平行性。如:比喻聪明的人也会犯错误时, 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为:Homer sometimes nods。而中文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孔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这与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有关系。“Homer”是古希腊著名盲诗人, 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诗歌整合写了有关特洛伊战争和海上历险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被称为《荷马史诗》, 因此“Homer”也成了希腊文化中智者的代名词, 而中文中智者便是孔子。他的言行思想主要被记载于《论语》中, 对整个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四、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学校教育影响也是很大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词汇大量涌入青少年的口语及书面语中, 并向社会各个层面迅速渗透, 使用的领域渐趋广泛,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国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在学生口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缩略词, 如MBA、NBA、IQ、EQ等。这些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使我们的交流更为简单。当然一些负面词的影响也是颇为广泛的, 英美电影中的词语同样是这些处于青春期, 喜欢追求时尚的青少年所喜欢模仿的。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到这些, 教学时应当有选择地应用而不是和盘托出。

通过社会发展对语言的影响去分析社会发展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我们发现语言是社会沟通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 国际交往日趋频繁,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看清形势, 根据所教授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和课程的难易程度, 从根本上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摘要: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体系, 它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诞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本文从社会发展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方面对词汇的发展变化作了说明, 以供同仁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词汇发展,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 1997 (2) .

修辞对英语词汇发展的影响 篇8

1 修辞在词汇发展中的角色

由于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子, 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因此, 语言的发展最明显地反映在词汇的发展上。

1.1 词汇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表现为新词新义的不断增加和旧词旧义的不断消亡。新词的发展主要靠复合、派生甚至创造等方法, 而新义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意义的转换或修辞的运用等途径。新词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因为一个国家语言的词汇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 而词汇的内涵却可以不断壮大, 所以新义的增加将成为词汇发展的主导方向。

1.2 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修辞成为词汇新义增加的重要手段与修辞和语言的那种密切关系是分不开的。修辞是人们对语言的创造性的运用的手段, 有了修辞, 我们的语言才能大放异彩, 可以说只要有语言, 就或多或少的有修辞, 因此修辞对语言, 词汇的影响是必然的。例如:Cinderella n.灰姑娘, 当有人说: (fig.) Chemistry isthe Cinderella of the sciences in our school:it gets hardly any attention at all.该词在朗文词典中的英语释义是:a woman or girl whose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have not been recognized[1], 而《柯林斯精选英语词典》 (Collins Essential English Dictionary) 将它解释为:a poor, neglected, or unsuccessful person or thing.[after Cinderella, the heroine of a fairy tale][2]。由于《灰姑娘》这则童话故事的广为流传, 上例中用比喻化学在各学科中的位置, 形象非常生动, 远比用直白且单调的语言去说要好得多。

由此可见, 修辞和词汇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它是词汇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人们对美的追求, 注定了修辞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 自然而然, 作为语言诸要素中最活跃因子的词汇, 也必将极大的受到修辞的影响。

2 修辞手段在词汇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究竟修辞是如何促进英语词汇的发展的呢?下面我们就以几种常用的修辞方法为基点, 分别给于具体分析, 来阐明两者的密切关系。

2.1 比喻 (Metaphor)

比喻是各种修辞格中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 因此, 它对词汇的影响也最大。只要我们随便翻翻手边的词典, 就会意识到这一点。

如abort vi.&vt. (1) 流产, 引产; (2) (计划等) 失败, 夭折

又如abrasive adj. (1) 粗糙的; (2) [比喻]粗鲁的, 粗暴的

以上各词词义的前后义项之间明显地存在着隐喻关系, 其意义的引申多数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 从特殊到一般, 从小到大的发展规律。其词义的引申手段都是通过比喻这种方式来实现的。

刚才我们说的是词义的增加里出现比喻的运用, 事实上还有很多的短语也使用了这一手法, 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 形成了惯用语。如as ABC as plain,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a lucky dog等形式, 以及更多的其他形式的明喻。它们都已经形成习惯表达法, 对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 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对语言词汇的影响是巨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已经反复强调, 即比喻可使语言更生动, 形象。

2.2 借代 (Metonymy)

与比喻相比, 借代强调事物之间具有的某种联系 (contiguity) , 而非相似点 (similarity) , 并借此联系将彼代此, 这就是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在语言实践中用得比较普遍, 所以对语言的影响也就比较大。如:Two of a trade never agree.同行是冤家。这里的two of a trade就代表了某一行业里的所有的人, 这就是借代, 这样说起来十分省力。还有一些极为相似的结构, 如:They are almost as like as two eggs/two peas (in a pod)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 人们才选用这种方式去更准确, 形象, 简洁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吧!

如在由hand生成的短语中, 较大多数仍是由于借代这种修辞手段起了中介作用而使其词义得到了引申, 其中较典型的有:

1) at hand:在手边, 在附近;The examinations are at hand (考试在即) 。

2) change hands (财产等) 转手;易手

3) give one’s hand to sb. (女子) 答应和某人结婚

4) live from hand to mouth做一天吃一天

由于借代而生成的hand短语还很多, 不一一列举。总之, 与这个词的最初意义“手”有关而产生的其他意义或表达法, 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使用借代这种修辞手法而产生的, 有的是因此而产生了具体义, 有的则产生了抽象义, 有的则兼而有之;有的是以部分代整体, 但基本上都是以“手”这个器官代替了与手有关的或因之发生的事情。

2.3 夸张 (Hyperbole)

夸张法是指对事实进行夸大的说法 (exaggeration) , 其目的是为了强调一种事实或状况, 这种辞格在口语中经常使用[3], 如:

1) I’m dead tired.

2) The play bored me to death.

3) Thanks a million.

4) I beg you a thousand pardons.

上例中, 无论是dead, death, 还是million, thousand, 都不是他们的原本的意义, 而是在新句子中新的用法。夸张与比喻相比, 它的出现率没有比喻高, 但它的作用则是同样不可低估的, 在长期的语言应用中, 夸张“创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表达法, 大大丰富了语言。夸张手段的运用对词汇的影响, 相对于比喻, 接代要小一些, 但仍是不可小视的, 词汇在它的影响下丰富了, 生动了, 因为夸张的独特之处, 很容易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除上面已经讨论的比喻、借代、夸张这三种修辞格外, 其他各种修辞格如婉曲, 仿词与仿调 (Nonce Word and Parody) 对语言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影响[4]。

3 现代词汇的形成中运用修辞手法实例

随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词汇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新词新义层出不穷。由于有意无意地借助修辞手段, 旧词新义的发展的势头也很迅猛。如buzz (蜂鸣器) 、mouse (鼠标) 、memory (存储器) 、mall rat (爱逛商店的年轻人) 、net warm (网虫) 等则是借助于借代的手法。而用developing/less-developed/underdeveloped countries来代替poor countries, 用differently/less/otherly/uniquely abled来代替disabled或handicapped, angel dust (“天使粉”) 都是委婉语的反映, 而ice (冰毒) 、rock (石毒) 则有是暗喻的反映。象pop-top (易拉罐) 、lap-top (便携式电脑) (=portable) 、run-and-gun team (快跑神投的球队) 等无疑是利用了押韵的手法。

4 结束语

修辞对于英语语言的美化和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修辞对于词汇的影响与作用, 缤纷的修辞手法在美化语言的同时, 也给了英语词汇很大的发展空间, 英语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的更新, 不断的变换着身姿。这对于枯燥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在以后的语言学习与研究中, 要多多体会并尝试运用新词新意。

参考文献

[1]朗文当代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现代出版社, 1997.

[2]柯林斯精选英语词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3]谢金良.西方文学典故词典[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95.

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相关思考 篇9

一、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现代汉语的词汇发展有很多创新和丰富, 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量新词不断涌现。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一些新概念、新提法、新名词也随之产生。首先, 新生事物催生了一大批新名词。比如随着建构政治新思想的同时出现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词语;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出现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词语;随着教育改革出现的“私立贵族学校”、“民办学校”等;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出现的“富二代”“官二代”“啃老族”“蚁族”等词语。其次, 科技发展促生了很多新词语的出现。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很多新名词, 如“神九”“天宫一号”“博客”“网购”“高铁”“动车组”等应运而生。再次, 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出现的派生新词。比如将两个词语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新词, 但是表达的信息量还是两个词的信息量, 如新词“运作”就是由“运行”和“操作”减缩而来的。

2. 一些专用术语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使用。

一些科技术语和行业术语转化成普通用语。比如“被亮了黄牌”是指受到了警告, “长得很有创意”是指人的相貌不好, “冲刺”“接力赛”等体育用语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3. 民间俗语被广泛地流传、使用。

随着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 社会各阶层交往扩大, 使得一些民间俗语也得以在各个阶层广泛流传开来, 并且成为特定的语言符号被任可、被使用, 如“包二奶”“小蜜”“小三”“傍大款”等。还有随着一些社会事件的发生, 出现了一些特定的语言符号, 如“我爸是李刚”“打酱油”“蒜你狠”“豆你玩”等, 这些成为了比较流行的社会语言, 被人们经常使用。

4. 外来词汇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越来越大。

所谓的外来词汇是指其他语系发展而来的词语, 随着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 外来词汇越来越多, 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一, 外来词汇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量。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发展, 现代汉语受到了大量外来词汇的冲击, 甚至很多现代汉语新词汇就是外来词汇直接音译过来的。比如坦克, 英语为tank;卡通片, 英语词汇就是cartoon;“吧”译自英语bar, 还衍生出酒吧、网吧等。第二, 外来词缀影响了现代汉语构词法。外来词缀影响了现代汉语构成, 为现代汉语注入了新鲜血液。比如, 一些日语词缀传入中国, 如“—主义”“—族”“—屋”等, 致使现代汉语也出现这些类型词, 如大男子主义、大女子主义、啃老族、打工族、精品屋等。第三, 对现代汉语表现形式的影响。由于受到外语字母拼写的影响, 用汉语拼音进行构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比如RMB (人民币) 、GB (国家标准) 、BT (变态) 、BH (彪悍) 等, 都成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词汇。

二、现代汉语词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大量新词的涌现, 现代汉语的词汇量越来越丰富, 但是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 网络词汇非常混乱, 急需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们进行交往的工具之一。在互联网交往中, 就产生了一种网络词汇, 也就是集汉字、数字、字母、符号等为一体的一种新型语言表达形式。比如“MM” (美眉) 、55555555 (唔~~哭泣) 、88 (拜拜) 等, 还有因为网络普及而产生的新词, 如“灌水”“拍砖”等等。这些网络词汇生动形象、直观快捷, 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因而深受广大青年网民的喜欢, 在网络中广泛使用。但是, 网络词汇的写法非常混乱, 含义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没有一定的规范性, 尤其是某些网络词汇使用人数比较少, 传播范围比较窄, 传播途径受限, 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为了保证网络词汇的健康发展, 必须要制定网络词汇使用标准, 来规范网络词汇的使用。

2. 生造词和误用词现象比较多。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 语言的使用越来越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很多人为了追求时髦或者使用方便, 从而对原有词汇进行生编硬造, 随意创造新词, 造成了词汇的旨意不明或者出现歧义, 使得词汇的粗劣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一是生造词, 也就是随意简写或者缩写创造一些新词, 如把大学课程的“马列主义原理”简称为“马原”, 把“毛泽东思想概论”简称为“毛概”, 把“邓小平理论”简称为“邓论”, 等等。二是误用词, 也就是将词语故意用错, 这种情况在广告中比较常见。比如卖衣服的店名叫“百衣百顺”, 眼镜广告是“一明惊人”, 洗衣机广告为“闲妻良母”, 等等。这些不规范的用语情况, 急需整顿和规范。

3. 词汇“返祖”现象已露端倪。

所谓词汇“返祖”现象是指网络上出现的类似甲骨文等早期文字形态的非正规汉字符号, 多是由汉字中的生僻字、异体字、繁体字和符号组成, 典型代表就是“火星文”, 使用人群多是青少年。很多人并不认识这些符号, 只能连蒙带猜, 通过文字的偏旁或字形猜测其读音进行识别。词汇“返祖”现象是一种不合理的文化倒退现象, 对于语言文字的发展是具有不利影响的。

三、针对出现问题的具体对策

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规范用语意识。

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全社会形成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自觉主动地摒弃那些不正确、不规范的用语习惯, 根据语言标准来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 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人人都规范用语, 使得那些不规范现象都销声匿迹。

2. 提高使用者的语言素养。

语言是由人来使用的, 要想语言规范、得体, 就必须要提高使用者的语言素养,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部门下大力气, 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规范用语的教育, 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学教育, 使学生养成规范用语的习惯, 使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从而在根本上遏制住现代汉语发展中的不正之风, 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 保证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 时代的发展, 现代汉语也随之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词汇越来越丰富, 大量新词不断涌现, 专业术语的使用范围扩大, 民间俗语流传广泛, 外来词汇的影响越来越大。正是由于这种种变化, 导致现代汉语词汇发展非常混乱, 生造词、误用词现象增多, 甚至出现了词汇“返祖”现象, 急需进行整顿和规范。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梅选智.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现状及其思考.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 (4) .

[2]卫威.现代汉语词汇的“返祖”现象.工会博览, 2008 (12) .

[3]姚瑶.外来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东京文学, 2011 (6) .

关于朝鲜语词汇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篇10

关键词:朝鲜语词汇,发展,问题

朝鲜族是我国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朝鲜语词汇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与汉字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词汇结构, 但是在朝鲜语词汇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言的发展。本文针对上述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并就朝鲜语词汇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朝鲜语词汇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特色。

一、现状分析

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的交流工具,并且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特点,因此语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朝鲜族作为我国的民族的重要成员,为我国民族文化添砖加瓦,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朝鲜族人民在使用朝鲜语的同时,逐渐吸收我国汉语文化知识,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出现了双语交流,而且汉语文化与朝鲜语进行了一定的融合贯通。改革开放以来,朝鲜语的语言变化呈现出多元化,这与社会的发展变迁密不可分,同时对于朝鲜语词汇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朝鲜语词汇的语音、语义以及语用等方面,朝鲜语词汇由于多种影响因素出现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问题分析

( 一) 概念界定问题

1. 朝鲜语

文章中所提到朝鲜语涉及到的是整个朝鲜民族的语言。针对朝鲜共同语,目前有两种表达术语: 一是“朝鲜语”,二是“韩国语”。在我国与韩国外交关系未开始时,我国使用的绝大多数是“朝鲜语”,但随着我国与韩国交流的不断加深,逐渐引入“韩国语”,但“韩国语”基本使用范围是在韩国,并不包含朝鲜语。而我国朝鲜语使用较多的地方就是延边地区,将该地区的朝鲜语称之为“延边朝鲜语”,延边地区是唯一一个朝鲜语言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区域,被称为朝鲜族自治州,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该地区的朝鲜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可以作为典型进行研究。

2. 词汇变异

语言变异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以及自身发展的影响发生变异,但是关于语言变异的基本定义,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从以往研究可以看出,语言变异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种观念认为,语言在变异之前,就已经拥有与之相呼应的正体,而语言变异在某种程度上,是语言项目与规范存在一定的冲突,同时也是系统规则的偏移。而第二种观念认为,变异与规范之间不是绝对的关系,而是相对的概念,在语言变异之前,并不存在相呼应的正体,在语言系统中,新元素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 可以称作语言的变异,而一些新的词汇的产生是其主要表现方式,并且语言结构上也相对发生变化。从规范的角度出发,新产生的变异具有一定的特点,即不规范性极强,但是新产生的变异使用频率很高,而其不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其中一部分的语言变异形式,经过的长久的使用逐渐规范化。对于朝鲜语词汇而言,它属于一种跨界语种,它的规范与变异基本上是相对而言,从我国朝鲜语角度出发,其与国外的朝鲜语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反之亦然。

( 二) 汉语影响因素分析

朝鲜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汉语因素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有利于汉语文化的融入,由于朝鲜语词汇与汉语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对于朝鲜语词汇来说,它既属于表音文字,又属于字母文字,因此其可以借鉴汉语语音特点,比如汉语词汇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并且造词能力极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朝鲜语词汇造成冲击,由于朝鲜语词汇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且它的形式相对固定,因而汉语强大造词能力已经影响到朝鲜语词汇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两种语言在某些方面又存在互通性,比如语言形态、语言意义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以下两种词汇类型极易发生变化,即异形同义词、同形异议词,进而引发以下内容发生变化,比如词汇意义扩大、词汇意义缩小、转义等变化。例如,在汉语中“合同书”,在朝鲜语中的表达是___,这属于汉字表达词,还可以有另一种形式,称之为借音词,这两种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形成多义关系。

此外,在我国只要朝鲜族人同意,政府将会提供双语教育。但是近些年来,双语教育的人数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而且在我国中小教育体系中,“朝鲜语文”排课量也不断缩减。在以往的小学教育排课中,汉语课开设较晚,基本上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的,但是现在排课形式发生了变化,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汉语课,不仅如此,随着年级的增长,课时也相应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前了双语教育的时间,也使两种语言之间的影响性,在某种程度上提前产生。从这个角度分析,这种现象的发生也起到一定助力, 促进朝鲜语词汇发生改变。

在中国朝鲜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词新语。与朝鲜语固有词相比,这些新词新语主要来源于其它外语,以及借用汉语这样的情况居多。 据相关统计,在朝鲜语中的新词新语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词汇借助汉语进而衍生出来的,同时以汉语词汇为基础延伸的新词,其在朝鲜语新词汇中占据了78% 数量。

( 三) 朝鲜文化语因素

中国朝鲜语除了在以下相关词汇中,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这些方面的词汇与我国文化相通之外,其它部分的词汇的发展变化几乎与朝鲜文化语关系密切。此外,当朝鲜文化语发生变化时,即将方言变成标准语时,我国朝鲜语也随之发生改变,遵循其发展规范。

截止20世纪80年代,中国朝鲜语只有部分词汇在发展过程中,反映出我国社会制度,或是意识形态,除了这一部分的词汇之外,其它部分的词汇几乎是运用朝鲜文化语。但是,自从中韩建交之后,朝鲜文化语也在发生改变,在生活中逐渐运用韩语词汇。

三、结语

词汇发展 篇11

【关键词】词汇教学 城市发展衔接带环境 立体记忆法

众所周知,词汇是建造英语学科大厦的砖瓦。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学生的英语水平主要体现在英语的应用方面,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这几方面的能力。如果词汇量不足,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输入的语言,进而影响输出语言的质量。 但是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发现,词汇记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这些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题。虽然大都也在尝试猜词法,或者语境法,试图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即通过所谓的“用语境教记词汇”的方法,但对于大部分词汇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这些方法显得过于肤浅而不实用。甚至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对词汇教学采用了完全放手的方法,即让学生在课下自己背记。

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就词汇的形义和音义的快速记忆联结做了有效的探索,通过同音联想,音义联想,形义联想和构词联想,把词汇的音、形、义有机的联结起来,立体记忆,将枯燥的机械记忆,转变为颇具趣味性和创造性的联想活动,从根本上终结了只有靠死记硬背才能记住单词的痛苦历史,并大大缩短了记忆单词的时间,提高了学习英语的效率。熟练掌握英语拼词法之后,只需1分钟就可轻松记住一个英语单词,并可通过科学复习达到难以忘记的程度。

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巴普洛夫说过:联想是记忆的基础。美国记忆大师哈里莫莱也说:记忆就是将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的事物。

一、同音联想法

就是利用单词相同的发音,同音联想,主要用来快速记住外来音译词汇,然后是同音异义词。音译词汇有,如 食物: 啤酒beer,白兰地brandy,咖啡coffee;生活用品: 沙发sofa,扑克 poker,布丁pudding;科学技术:mikephone(麦克风),bus巴士,坦克tank;音乐与艺术:爵士乐jazz,模特儿model,沙龙salon;其他体育运动:高尔夫golf ,比基尼泳装bikini,多米诺domino;形容词:摩登 modern罗曼蒂克romantic歇斯底里hysteria酷cool;医药类:盘尼西林(青霉素)penicillin,阿司匹林 aspirin, 维他命vitamin,基因gene。

以上词汇之所以能让人脱口而出,是因为他们的词义我们都很熟悉,而他们的发音和词义又直接联系。如果我们对英语字母的发音规则也熟悉的话,这些词汇的音形义很快就掌握了。

通过这些词,让学生明白熟记英语单词的拼读规则和字母的发音规律的重要性,其次就是要学者用联想记忆法,而不要一味的去死记硬背。

二、音义联想法

音义联想方法就是借鉴外来词的直译方法,将词汇的音和义有机地锁定在一个特定的情景里,这种联想最关键的一点是越简单越好,越直接越好。让人闻其音就能知其意,达到脱口而出,无需经过多次重复。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最实用,效率第一。此法运用得当,可迅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如pet 宠物,回家见到宠物的第一反应就是俯身轻轻拍拍它。pest害虫,见了“害虫”还不一下“拍死它”?kangaroo袋鼠,肚子上“扛”了“个”吃“乳”的仔儿。利用音义关系,可出其不意且适时地启发学生学习同音词或同音异义词,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印象深刻。如:问:Where is Bush now?(布什现在什么地方?)在学生一番猜测之后,给出他们出乎意料的答案:布什在灌木丛。Bush is in the bush.

三、置换或发散记忆法

置换联想就是将新词中的一部分(可以是字母或字母组合)用其他的联想单位置换掉,并依据一定的内在联系,去记跟它极其相近的或相似的另外的一个或一些词汇。方法是由熟词去发散开来记生词,形成串串的词汇链,这对快速记忆近形词效果凸显。如出租车taxi,司机要交税tax,还要发传真fax,taxi- tax-fax。不难看出,置换联想的优势在于:通常我们只要对一个熟词进行一次置换或加减就可以变化出所需要的生词,也就是说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记忆时,联想单位通常只有三个,少于分解联想的联想单位数,从而使联想比较容易进行。

词汇发展 篇12

(一) 研究对象

此项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哈尔滨师范大学三个非英语专业的院系 (数计学院、文史学院、东语学院) , 以及三个专业 (数学、对外汉语、日语) 的部分学生进行的。本调查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 每个院系分别随机抽取不同专业的一个班进行, 比如在数学专业的每个年级选取一个班调查。

(二) 方法和过程

此项调查根据高考英语分数和四六级分数进行一份针对学生隐喻能力的问卷调查。首先, 将抽中班级的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和四级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其次, 选取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 将问卷调查试卷和英语试卷分别分发下去, 以供学生完成。其中试卷内容也包括不同隐喻层次的英语, 试卷分为含有隐喻性质的词汇30个和带有隐喻性质的日常用语30个, 此次测试学生的隐喻能力。最后, 将修正过的试卷发给调查对象, 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随机抽取一个班级, 每个专业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 每次测试在一课时之内完成。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回收到的415份试卷进行筛选, 从每个班级选取30份有效答卷270份。分别对这些试卷进行总结和分析, 得出如下结果:

(一) 与英语相关的专业占有优势

根据调查情况, 可发现相比于数学和对外汉语专业, 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占有明显优势, 其平均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专业。按照学生所得分数与试卷总分的比例计算下来, 则可发现对外汉语专业的隐喻能力为59%, 日语和数学专业的结果为52%和43%。由此可看出, 与英语相关专业的学生隐喻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专业。这就说明在词汇学习过程中, 大学生的隐喻能力在专业上存在明显区别。

(二) 高年级具有更强的隐喻能力

在此项调查中,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 可得出每个专业的大一学生的隐喻能力分别为43%、45%、43%, 可看出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初, 英语知识结构和内容还停留在高中阶段, 还尚未发生较大变化。而据统计每个专业的大二学生的隐喻能力分别为52%、55%和53%, 这表明,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后的学习后, 其隐喻能力发生了较大的提升和进步。在不考虑个人因素的情况下,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日常交际中与英语接触的最多, 这样耳濡目染的学习环境使得英语专业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具有更比其他专业学生更高的隐喻能力。

(三) 女生隐喻能力优于男生

在调查结果中, 笔者还发现在同一院系或同一专业中, 女生的隐喻能力普遍高于男生。据统计和计算, 数学专业的女生隐喻能力为54%, 而男生则只有42%。对外汉语专业女生是60%, 男生是52%。日语专业女生是58%, 男生则是59%。根据这一组数据可得出, 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基础上, 女生的隐喻能力普遍高于男生的隐喻能力, 所以女生对词汇的掌握能力也高于男生。

三、如何在词汇学习中提高隐喻能力

(一) 关注词汇的引申意义

隐喻在日常交流中无处不在。根据有关调查, 每个地域的日常对话中, 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隐喻句子或词汇。所以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要对词汇进行追根溯源的讲解, 将词汇的形态、本意、词根、词缀的使用规律进行明确解释。改变学生对词汇死记硬背的现状, 按照词汇的隐喻规律进行识记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词汇的本意和引申意义。比如学习词汇china, 本意为瓷器, 但是若是把C大写则是China (中国) , 中国也算是瓷器古国, 所以可以根据这两者之间的文化联系进行词汇记忆。

(二) 注重语境中的隐喻使用

隐喻修辞往往需要在特定的语境环境下使用, 所以教学过程中注重分析具体语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隐喻使用的前提条件是语境和词汇的表面意义相矛盾, 也是判断隐喻的标准。有些英语句子中, 可能会出现词的形态和字面意义与词汇真实意义完全相悖的情况, 这时就会以隐喻的标准进行分析。比如:His followers melted away at the first sight of dancer. (一看到危险, 他的追随者全部四散而去) 。该句中的melt字面意义是“融化”, 但结合该句的语境, 则可理解为“散开, 分散”。

(三) 研究隐喻规律, 培养隐喻思维

英语词汇的隐喻修辞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也不是随意而为的, 很多词汇的隐喻意义的产生和使用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或文化根源, 并且延续至今。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日新月异, 部分词汇的隐喻意义还在不断丰富和扩展, 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着重研究隐喻词汇的使用条件和发展规律。只有在掌握隐喻规律的基础上, 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隐喻能力, 在词汇的已有基础上进行有规律、有条件的创造, 赋予词汇更多崭新的意义。此外, 英语教学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文化背景和语言思维习惯, 在英语语言习惯下进行自身的思维转变, 将隐喻运用得恰到好处。

四、结语

本文针对我校的不同院系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隐喻能力调查, 得出学生的专业、年级和性别等方面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隐喻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以此形成为英语文化和词汇较好的认知, 从根源上了解词汇意义, 并了解其隐含意义的规律和方向, 以弥补自身语言水平的不足和缺陷。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培养大学生的隐喻能力对提高大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 隐喻是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在使用, 但是在英语学习中可以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英语词汇往往富含丰富的隐喻含义, 所以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对词汇良好的隐喻掌握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初步探讨了大学生隐喻能力的差别和改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隐喻能力,词汇能力,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丁川;基于认知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鞠晶;孙启耀;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障碍探索[J];东北师大学, 2011

[3]谭卫国;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 2007

[4]蒋道华;英汉隐喻语用操作对比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

上一篇:中学数学课的导入方法下一篇:家兔疥螨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