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业尝试

2024-06-24

美术作业尝试(共7篇)

美术作业尝试 篇1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迷恋”、“手游迷恋”等社会问题日趋严重。2003 年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在北部海滨小镇博尔滕哈根建立了“全球首家网瘾治疗所”。各个国家用艺术疗法、运动疗法与自然疗法等,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

美感、艺术行为成为治疗的核心,那么《美术鉴赏》课程是否可以成为关键环节?

美育通过艺术教育,非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以及艺术理论、美学理论学习实施。

美学(英语:Aesthetics),又称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主要是研究审美,即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制力是克制个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认识程度有助于改变心里状态。当一个人认识到其神秘本质,会在心态与行为上产生改变。为什么我们不让他们看清神秘本质。高中学生青春期、叛逆期的特点——独立意向及求知欲强,思想单纯,自制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他们处于儿童到成人的分界点,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身边的事物。

推动思考与探索,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

FILMCLUB案例,TED《电影世界共同的奇迹》里面叙述的,“技术正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而文化却变得前所未有的贫瘠。”1 000 多所学校要求加入FILMCLUB,他们已拥有近25 万儿童。将批判性思考和好奇提问的经历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通过影评来表述。

在很多人印象中,学生会更喜欢故事,但很多逻辑问题会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身边会发生的事情都是他们思考的素材,人际关系、行为、个人经验……他们喜欢思考中检验自己。

教学案例:思考与探索,一个人面对两扇门,一条通往天堂,一条通往地狱。门边两个人,一个叫真实,一个叫谎言。只可以问一个问题,寻找天堂的路。

知识记忆是高中学习必须的环节,但是,在高中毕业后三至五年,高中所强化的知识记忆几乎淡忘……教育因此而失败么?没有,剩下的是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渐进的层级关系,逻辑思维是必须的纽带。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尝试

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用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作为教学引导,切合美育目的,引导学生认清对网络、游戏、影视的“迷恋”原因。

1.由自然的感受开始,到本质与意义,自然美感。

自然美感与科学中的规则美感,由植物的自然美感,到高中数理的数列与几何分割的规则美感。看到图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觉很神奇,去追寻答。自然,每个人都很容易接触到的存在。人们喜欢美丽的环境,仅仅去感受还是不够的。提出高中的数列与几何分割,学生自然被导向数理的规则美感思考,加深对数学的兴趣。更深层的应用科学,也会给他们展开新的思考方向。植物叶片的立体螺旋结构,仿生学案例,空间构成,艺术美感的抽象等。科学给予你们理念,去解析这个世界。艺术行为,艺术作品,需要用理念来创造。给美丽图片,赋予符号创意的创作。

2.由个人经验开始,到社会事物、生活、现象,社会美感

《为了鸟儿们》这部奥斯卡获奖作品,用艺术美感的方式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你一个新的平台去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只小鸟儿……

《纸人》里,古董汽车、KTO海报、车站与报亭;办公室,眼镜,背带裤……你找到纸人的呆板与枯燥的根源吗?会滋生多彩生活的渴望吗?

BBC《角斗士》取材于一位角斗士的墓碑记录,从一个采石奴隶到成为角斗士的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这段文化情境。历史与思想政治教材,会成为学生最好的资料来源。另外,一些科技与信息更适合成为他们了解网络与媒体商业本质的教学题材。

3.由科技开始,揭开神秘的商业面纱

虚拟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真实的光影模拟,让人身临其境,极具美感却并不神秘。图片的直观,到抽象的文字,尝试图片与文字的融合———插画(插图),到漫画。由摄影到胶片电影,到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游戏的箱庭理论(马里奥兄弟),到红外线定位的体感游戏(xbox);“拟真环境动态群组”:*MASSIVE动态化任务面部动作模拟捕捉,这些都是影视动画作品量产的根本,看起来很真实确是程式化的量产。

例如,《冰河世纪》与《里约大冒险》制作花絮。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并呈现在你们眼前。为什么不自己去寻找,把这些乐趣分享给其他人呢?

结语

美育的灵活取材,美的本质与意义的思考探究,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悟。希望这样的教学尝试可以缓解学生身上发生的社会问题。就像宗教一样,揭开神秘的面纱,认清其本质。

摘要:尝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迷恋”、“手游迷恋”等社会问题。以美的对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展开美育教学,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发挥艺术类课程美育效用。

关键词:网络迷恋,美育效用,美感

美术作业尝试 篇2

思考问题:

l 、学生喜欢做作业吗?

2、怎样的作业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去做?

背景介绍: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具备各项素质和实践的能力,要求富有独立、自主、创造性精神; “让学生学会发展、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水平”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一轮教育变革,皆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有一种既能融合以往教育经验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教育理想的引导,形成一种对新的教育价值的追求,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一个易于自己主动安排的、民主的、富有弹性的终身化学习与研究的课堂环境。但我们新生一代的数学作业,则一如既往,不是背公式、背口诀、抄定义、背法则、就是做计算等,这些千篇 一律的作业让我们的数学爱好者对数学这一门槛难以提步跨越,久而久之同学们均丧失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与动力,数学的学习变得毫无乐趣,枯燥无味。大量的抄、背、做给学生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使素质教育变成了一句空话。这些死板的固定的作业形式,不断的抹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大大影响了数学成绩与能力的提高。怎样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到数学的迷宫里畅游,关键在于作业的改革。

片段(一):

老师:这一节课我们上到这里,今天的作业是书本第33页第三题。(老师声音刚停,下面就响起一阵小议论)

学生1:又是笔算烦不烦阿?

学生2:天天都是书本第几第几页,难道离开书本就不能布置作业了吗?

听到学生这样说,不禁让我心中一寒,难道学生都不喜欢做数学作业,还是有其他理由。于是我运用课间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发现他们都一致认为书本的作业都与例题相近,照本宣科就行,不需要太动脑筋,没有什么挑战性和新意,所以很多学生一听到做书本的作业就会有刚才片断中的反应。到底怎样的作业才是学生乐于探讨、主动完成的呢?在这个问题下本人开展了对作业改革这方面的研究。一下就是改革中的部分片断:

片段(二):

老师:我们今天学习了统计图表的知识,那今天的作业就请同学与你的好朋友一起设计一份统计图表,要求自定研究主题、自己收集数据、汇总数据并用统计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说说你们对这次作业的体会。(在老师的一声“开始”后,可是就像炸开了锅似的,热闹非凡,几个好友已经围在一起,商量大计。)

学生A组:我们的主题定为某某同学家1月到6月的水费统计,只要拿他家里的水费单就有数据,只要在把制表与制图的工作分配就可以了。

学生B组:A同学:我们的主题定为全班同学零用钱的使用情况好吗?B同学:零用钱的使用有很多种,那我们的统计图表就很难设计,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一些项目同学选择,那统计起来就不会太杂太乱,比较有条理。

学生C组:一位近视的同学说:我们组可不可以调查统计我校各班的近视眼人数,随便通过我们的统计图表,向全体学生传达保护视力是刻不容缓的。

片段(三):

老师:下面我们来进行判断题练习,第一题: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是对还是错?

学生:对的

学生:错的

老师:出现了有不同的意见,好请认为是错的同学说理由。

学生甲:我认为是错的,因为一个大的三角形与一个小的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乙:只有两个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丙:老师我可以把这道判断题改一改变成另外一道判断题。(这位同学的声音刚停,其他同学也纷纷举起手说想把题改一改,)

看到同学们这么投入,我忽然灵机一动。

老师:好吧既然同学们都想出一些判断题考靠大家,那今天老师就布置一份特别的作业,请同学们用两天的`时间出一份判断题练习卷,并要制定好答案,两天后交到科代表处。科代表把卷子贴出来让全班来投票,决定这份作业的成绩。下面时间给你们构思一下。

学生A:我要把自己平时最容易错的那些判断题摘录下来,既考别人,又可以帮助自己复习。

学生B:我要出一些刁钻一点的判断题,把全班都考倒。

学生C:我要出一份有层次的判断题练习,让所有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参加。

……

意想不到,学生对这些作业如此感兴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原来学生并不是不想做作业,而是想做一些更贴近生活,更具有个人独特性、更有创意空间的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了解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是学生从学习反馈中获得校整的信息。怎样的作业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去做、去想;怎样的作业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才能,展现学生的独特风格。在实践中本人进行了以下作业改革的尝试:

一、预习“重精不重多”。

有效的预习是学习的基石,它能有效地帮助你掌握好课堂的知识。如何才能有效的监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通过笔记摘录,要求学生在看完相应的内容后,对本次内容的重点用几句话来归纳,或提出自己预习后不懂得的问题,学习完后自己亲自解答。这样更有效的保证学生上课的集中力,有助于提高每一次的学习质量。

二、生活化作业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连,很多的知识都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所以最好的作业并不来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为学生营造了很好的数学学习舞台,也给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情景,每一个情景就是一道活生生的数学题,因而数学作业应更生活化。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面积与体积后,马上布置学生进行编题作业,要求作业要体现本单元的知识,并借身边的、贴近自己的事物或情景来编题,并写出自己的体会。从学生的体会中,感受到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生活存在的问题,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书本作业无法带给学生的。

三、阅读性作业

有人觉得很奇怪,阅读不是语文科的事情吗?数学科也要阅读?其实课外书的阅读是没有学科之分的,语文有语文的阅读书籍,数学也有相应的书籍,提高学生的课外知识不仅仅是语文科的事情。本学期开展了“数学名人”和“开放题”的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相关的书籍,并以小海报、小板报的形式展现。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仅利用课余时间翻阅资料,更发挥自己的美术天赋,设计出一份份精美、别致的数学名人小海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名人的成就来之不易,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与责任。

四、“有错不改”的作业

本人对作业采取“有错不该,多次修改,改终评分”的方法,发现作业中的错误时,只做出记号,不再批改,发回给学生,由学生自行订正后,再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的批改方式,能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同时使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增强自信心。

五、“分档递进”的作业

美术作业尝试 篇3

关键词:周作业 目的 变化

每当学生学习了新的内容,为了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各科教师往往都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完成。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当天布置下去,学生当天完成,第二天交,教师批改完后,教师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讲评。有时候教师还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面批,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根据以往的经验发现这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问题:每次的作业只是针对该节课所学知识的检查,很少涉及以前的内容,只有点上的东西,而没有涉及整个知识网络的构建。作业的编选,各个教师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是把所有课本作业全部布置让学生做;有的教师精选其中部分题目来布置作业;有的还会编选思考题让有能力的同学去完成。但内容基本也是所学的即时内容。

学生如果上课听懂了,也能完成课外作业,所学内容似乎也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是过一段时间,教师一个提问或抽查,部分学生可能以前会的题目,现在却已经不会做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最正常的事情:遗忘!这往往也是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或困惑的原因。这自然带来一种常见现象:每次临考前,学生都要紧张的复习、突击,甚至不惜熬夜。虽然我们往往归咎于学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但是这是否也和教师的这种布置作业的形式有关呢?很多老师都有体会:到高三复习时,一些学生高一、高二的学习内容几乎遗忘,这就使得高考第一轮复习的进程很慢,有的内容与学新课差不多,这样一来,第一轮高考复习就会事倍功半。你觉得学生应该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并不记得多少了;特别是整个知识网络体系并没有建立。

几十年的一贯做法,随着课改的进行,似乎也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探索、去尝试做一些改变。因此在作业的布置方面,我开始尝试着布置周作业,所谓“周作业”就是除了每天布置的即时作业外,每周都另外准备一份20题左右的题目让学生下去完成,时间为一周。题目内容是针对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出;每次周作业都是把高中入学以来的所学知识内容滚动设置题目,题型主要由填空题构成,随着知识的深入,再增加一些解答题。

一、布置周作业的目的

布置周作业可以达到的目的很多,如:可以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能力;可以建立数学思想,指导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精神;可以发现问题、查缺补漏、改正错误。另外我认为布置周作业还有其他几个主要功能:

1.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连续性学习

何为连续性学习?连续性学习就是使学生保持、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对各知识点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保持清晰和熟知,能将高中数学知识逐渐形成网络状,数学能力在新旧知识不断地交替学习、总结中循序渐进地形成。从高一开始布置周作业,能使学生达到连续性学习的目的,能对所学知识经常进行复习巩固,使高考第一轮复习自然变得轻松;从而为第二轮的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较好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2.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学生要学好一门科学。要对这门学科发生兴趣,树立能学好的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周作业题目的难易培养学生的数学情趣,调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3.可以富有针对性

自己的学生学习情况如何老师比较清楚,所以可以很有针对性地出题,以便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节。

4.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生在完成周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有的题目是能力题,一个人有时候不容易完成,这样他们就经常在一起探讨如何解决问题,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多同学收获很大。

二、作业的批改与讲评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有时候往往在做题中有自己独特的一些解题方法。遇到这种情况,从2002年教的实验班开始,我就让学生来讲解自己的方法。后来,有时尝试着每次叫一两个学生做好准备,让他们来对这一次的作业做一个讲评。发现这样对这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很有帮助。

在作业的批改中,我有时候也会让同学之间互相批改,特别对于那些书写格式较差的同学来说,看了别的同学整齐的格式,也可以学着改变。别的同学为什么做得好?和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做错了?错在哪里?都可以对自己有所帮助、或可以给别人指出。

总之,教学实践既不是照他人的样而依样画葫芦,又不能墨守成规。而应是在广泛吸取传统和他人教学营养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按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的教学原则,选择或创造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高分也必高能。布置周作业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实践的一种尝试。有付出,有收获。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去研究。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收获。

美术作业尝试 篇4

但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 并不代表课程改革已经完美无缺。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这些方面的改革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令人十分欣喜, 但学生作业改革依然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或根本不被人们所重视。大家不难看到:一到周末, 各个科目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想法, 给学生布置一大堆作业, 有的是重复性的作业, 更有甚者, 布置的是惩罚性的作业……千篇一律, 或抄写生字、解释词语, 或写一两篇作文, 让学生们在周末昏天黑地地进行题海大混战。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 被动地完成, 大多数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这些作业, 不仅有些麻木, 甚至有些反感。除了个别学生能自觉、主动认真地完成外, 大多数学生都是消极对待。这不但使学生没有真正过好休息天, 还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厌学情绪, 对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因此, 周末学生作业改革刻不容缓。

随着时代的前进, 国家和社会对现代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即由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化。要求学生多元化地发展, 学生应具备多种技能, 具有高素质强能力。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的变革, 也让学生的每一个周末过得有意义, 过得更加充实, 笔者在作业布置上大胆进行了一些尝试, 适当给学生一点自主权———那就是让学生给自己留作业。

笔者的做法是:每到周末, 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一些感兴趣的作业。这种作业既可以是学生们的兴趣小集体决定的, 也可以是学生自行确定的, 既可以用一个周末来完成, 也可以用几个周末来完成。比如:学生学习了一篇课文, 课文中描写的景物非常好, 学生非常喜欢, 便要求学生们自行留作业。周末回来一看, 真让教师感动和惊讶:这次作业是有史以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效率最高的一次。这是因为有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画了意境优美的图画, 画面的内容紧扣课文内容, 或素描、或国画。有位学生甚至一口气画了五幅连环画, 分别描画了五个场景。可见, 对这次作业, 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和心思, 都是一丝不苟完成的。还有的学生写了小诗, 尽管略显稚嫩, 但诗写得情真意切, 均是肺腑之言, 非常感人。有的学生写了读后感。也有的学生仿照作者的写法, 写了作文, 描画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这样, 既锻炼了学生们的欣赏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还培养了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更主要的是, 学生们更加理解了课文内容, 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通过多次的鼓励, 甚至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制作了手工艺品, 喜欢电脑的学生自行或集体设计一个网页, 女生们学会了一些相关的歌曲, 有的小组组织办了几期手抄报, 还有的小组读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如此等等。

通过这种学生自留作业的方式, 笔者发现, 周末学生给自己留作业有这些好处:首先, 学生自留作业, 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明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完成任务, 学生会想尽一切办法, 变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 也不再感到学习的枯燥。其次, 学生在一定的时间, 干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 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 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再次, 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培养学生和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 让学生逐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尽管这种作业改革新颖, 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但也应注意这样一些问题:第一, 让学生自己留作业, 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 这需要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特别是让学生留作业要有明确的目标, 既要有长远目标, 也要有短期目标。第二, 作为教师, 做好监督工作、检查工作、评价工作也很重要, 让学生能知道自己每次的作业成功之处在哪, 不足之处在哪, 如何改进等等。第三, 学生自己留的作业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与教学内容有关。第四, 要逐步提高对学生作业的要求, 要重视作业的质量, 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第五, 还要注重作业的时效性。最短一个周末, 最长不宜超过三个周末完成, 以免使学生失去兴趣和耐心。

幼儿美术活动区的尝试 篇5

1、提供丰富多样的工具材料,是为适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不断探索发现的需要是必要的物质条件。

儿童的发展水平总是存在着差异,个性兴趣又有所不同,有的幼儿造型能力强,有的色彩感强,有的动作大胆泼辣,大刀阔斧,有的动作精细优美流畅。教师必须了解以上的因素,为幼儿提供不同性质的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方法,允许幼儿有自主选择自己偏爱的表现方法的机会,使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身的价值。

2、鼓励幼儿在自己选择题材中,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

美术区不像美术课,没有划一主题,每个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创作的题材,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更大胆。

我园非常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幼儿在认识周围环境和体验环境的变化中,在了解和探索科学的奥秘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萌发幼儿爱祖国、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感美。美术区活动正是为幼儿创设了表达交流的这种信息,扩大探索视野的机会。

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选的题材也各不相同。有的幼儿酷爱科普画册,他们的画面上经常反映的是昆虫世界、恐龙家族、火山爆发、宇宙星球;有的幼儿经常有机会参观游览,那么游西湖、登长城、逛书城、就成了他们首选的主题。

3、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不断创新与探索。

美术区在幼儿自主活动的环境中进行,每个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展开想象的翅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使活动更显得轻松有趣。幼儿宽松的创作环境,又是与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分不开的。教师在美术区的角色不是旁观者,也不是指挥者,而是引导者。教师的关心引导,体现在不断注意观察孩子的活动过程,随时关心他们的情绪。在活动中,对他们努力表示信任,对他们的点滴创造表示赞赏。当孩子在十分投入流畅的创作时,教师不能干扰,以免影响孩子的创作欲。当孩子在画画停停,想想看看表现出犹豫不决时,教师应注意观察耐心等待,让他们有时间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如果有的孩子东张西望,笔一直停在那里不动,发生困难进行不下去,教师可根据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在尊重孩子的愿望的前提下,稍加启发与提示,激发他们再投入创伤。

学生自主布置作业的尝试浅析 篇6

关键词:自主;主体;布置;实践

中国分类号:D432.6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我们不能只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这样的学习方式,希望能让数学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人生需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充满兴趣的做作业,是所有教师共同的愿望。

一、我区学生作业现状

1、学生以应付作业为主,对作业无兴趣。大部分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忙于应付,认为替老师、家长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就可以不受惩罚。

2、布置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化作业设计。除个别学生能说出除书写作业以外的调查类作业,如调查“家里每星期使用塑料袋的情况”等,大部分学生认为无实践操作作业或觉得那些不是数学作业。而大多数教师也并不重视实践、操作类数学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认为那些内容不能凸显数学学科特点,可有可无。

教师在布置的作业时,内容一致,数量相同,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个体需求。不管你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学生毫无选择的完成,不会的要求硬着去完成,会的也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如此“一刀切”的作业没有层次性,无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这势必造成“差生吃不消,优生吃不饱”的状况。这样显然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3、课业负担过重,师生压力大。大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以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提高,但基本计算能力下降,这是由于新教材中基础性练习题缺乏所致,于是教师大量补充课外机械训练类习题,或购买一些不切实际的教辅资料让学生完成,给师生双方带来很大的课外负担。同时,课本中大量的实践操作及繁杂多样的习题还要如期完成,自然连累学生疲于应对,师生双方都有些不堪重负。

4、作业内容与时代脱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将是未来社会的三大主题,掌握知识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我们需要学会学习。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区使用的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二、尝试实践

1、从身边做起,唤醒意识。首先我在自己孩子身上进行尝试:我孩子上一年级,老师要求家长每日布置15道口算。开始我自己布置,后来让他模仿我的方法自己给自己出题。比如:我出:3+4=4+4=5+4=然后有孩子接着出6+4=7+4=……再如:我出:1+2=2+3=3+4=还有:1+( )=102+( )=10……我发现,孩子做题的兴趣较前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他自己命题前,先要观察我出题的规律,既培养了他仔细观察的习惯,也无意识训练了他初浅的归纳推理能力。自己孩子学习兴趣的变化,唤醒了我的尝试意识,我决定把这种自命习题的方式进行小规模实验。

2、初步尝试,初见成效。我在区内找了两所不同类型的小学进行了初步尝试。一所是乡镇中心小学(狄寨白鹿原小学),一所是区直属小学(纺织城小学)。和数学教师进行了沟通,决定定每班针对性选取几名学生,学习程度有一定差异,要求他们每日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给自己布置家庭作业,刚开始可以借鉴我们课本习题和课堂练习册。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先把每天所学内容进行小结。短期试验时间内,教师认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出題的样式也越来越多。

3、指导尝试,走向成熟。在短期实验初见成效后,我们再次与实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决定将实验深入下去。实验进入师生、生生互动阶段:教师要求出题质量较高的同学在课堂上与同伴交流出题经验,教师将学生出题角度和着手方式进行整合梳理并加以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出题目标。如,根据重点难点知识出题;模仿课本习题来出;结合这几天的学习内容出题等等。在这样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自命的习题逐步成熟起来。

4、深度实践,不断提高。由于人自身惰性使然,较长时间自命习题的作业方式的弊端出现了:每个学生每天都自己出题,一些孩子懒惰情绪滋生,只出简单题;同时,天天出题,渐渐成了负担;另外,每个人出的题不一样,教师批改也成问题,不批改作业的意义又不大。于是,我们在实验班级成立学习小组,小组内轮流出题。如5人一个小组,每人每周只出一次,组内每周进行比较。每月各小组选出一份最好的进行比赛,选出的进行适当奖励。经过这样的改进,许多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三、实践效果

1、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长期以来,“减负”呼声不断,但一直不见效果。经过学生自命习题的试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合理安排日常作业内容和时间;另外,在单元授课结束之后,让学生自查资料,每人命制一份单元测试题,学生之间交换答题,由出卷同学和答卷同学共同批阅。

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家之言”的做法。学生对这种自主自由的命题方式普遍乐于接受,加上学生思路广,材料多,因而试卷覆盖面广,几份试卷下来,重点、难点几乎一网打尽,效果很好。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认真听讲的习惯得到加强。纵观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多数情况下学生是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遵守纪律,认真听课的。但在开始自制习题的试验开始后,当课前教师告知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主动的学生可以自己给自己布置家庭作业时,学生自觉听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无形中得到加强。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渴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写什么作业也是一样。

3、孩子的观察总结能力得到提升。自命习题除要求学生学会当堂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出题。所以必须认真观察老师课堂出题的方式和课本上习题的类型,同时还要能总结课堂上所学内容,无意间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升。

4、计算能力得到强化。大部分教师认为北师大版教材各类计算类习题量不足,而自命练习题的作业布置方式恰恰为实践教师提供了巩固学生计算能力的契机。于是,要求学生可以每天自己出5道计算题,由家长或同桌互相监督检查。长期坚持,我们坚信,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在强化训练中大幅度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作业布置不能只单纯依靠某种方式一劳永逸,必须多种方式共存。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灵活把握。有些内容自己布置,有些个别学生布置,还可以同桌互相布置,亦或偶尔家长布置,甚至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只有这样,“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才可以基本实现。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小学数学教师

高中数学作业布置改革的尝试 篇7

新课改以来,我总结出主动的作业形式,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对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结合新课标下新的要求,制定出了更具典型,也更生动,更具创造性的数学作业形式.

一、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形式

做法:教师首先依照教学单元为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主动性的习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提出一个每天需完成的作业量,接下来就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最后就是教师的监督和指点.

特征: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因材施教.增强了作业的作用,使作业不仅仅是检验知识的程序,而是成为提升学生能力的助推器.

二、层次分明地进行校正

做法: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时再进行“完成性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将学生分成“合格”和“需努力”以及“表现良好”等层次.对比之后教师提供矫正作业,学生完成校正作业后再将作业进行检测,提高了完成作业的能力.

特征:一般来说班级制课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分出了各个不同的层级,如果教师不在教学开始时将学生划分出多个层次,而是在教学单元结束时划分,会更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考虑自身的学习情况之后自主地进行作业选择.而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使得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氛围更加的浓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要求和积极性也会更加的强烈.同时,这也会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自觉性.

三、自编“检测”作业

做法:每个章节的学习完成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编辑检测试题.教师的任务就从教学检测而变成了指导,使得教学不再是沉闷的教与学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探索知识的奇妙旅程.在知道的过程中要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而检测作业可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也可个体独立完成.每次编题后要求学生则要将章节知识内容进行整理、提交测验卷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教师取样适当地进行讲评,学生间互相进行评价、相互测验.

特征:摒弃了以往的学生间个体的独立性.学生在编题整理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梳理和归类,在一定程度上将所学到的只是应用到了实际的过程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而编题后的自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自己担当着制定者和评价者角色,使他们更能体味会自己在学习中的自我价值.

以上三种作业模式,是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的适当改革,以巩固“双基”为目的.但依然存在传统作业的弊端:提出问题的依然是课本和教师;依然是万变不离其宗.封闭性的解答;单一的作业形式;更注重学习的结果或是说更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是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改变当成是评价的标准等.

四、兼具探索和研究性的作业

做法:①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依据所学内容划定范围或提出问题;②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搜集资料、整理问题;③小组间先进行讨论,之后反馈相关的信息再进行改进;④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作业成果报告;⑤交流沟通,进行评价,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征: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进行自由选择,跨度相对大,选择也就更多,能够寻求相互的合作伙伴,学习的思路清晰明了,效率较高,优势明显,增强学生的信息利用、整合的能力.

与传统作业相比,探索研究性作业优势明显:①探索研究性作业既是综合的专题学习,又是独立的个体探索研究,学生在驾驭专题学习中容易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着主动权.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②整个作业从形成到结束时间上相对较长,而作业反馈也就能更加的及时有效,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提高学生信息利用的能力;③作业过程、完成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开放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能力的发挥也就会更广阔.

兼具探索和研究性的作业是对传统作业的结构性调整,为学生提供的不仅是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学生带着疑问,边学习,边探索,边研究,边解决,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与教师进行交流、共享.

上一篇:香菇的栽培技术下一篇: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