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设计(精选10篇)
层级设计 篇1
特种设备安全在安全生产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与企业安全生产紧密相关。政府行政监察机构和检验技术机构承担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 负责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在役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进行监督抽查。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 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效能, 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监管长效机制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实现对各区域特种设备的数量、类型、分布、技术参数、检验检测、安全运行状况的动态监控和安全监察, 防止和减少事故, 成为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的优化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由政府行政监察机构和检验技术机构组成。下放行政监察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政府行政监督, 检测检验机构作为安全监察的技术支撑, 承担技术检验工作。国家、省、地市、县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实施的“直线监察”、“分级监管”和“委托监管”模式不同,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实行分级与垂直相结合的模式, 国家质检总局直接接受国务院领导, 省级及省级以下按属地原则实行垂直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实行分级管理。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理论基础和国外发达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成功经验, 检测检验机构和体系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最基本的技术依据, 是安全生产监察管理的重要基础;面向社会公众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是特种设备安全转向事前预防的有效手段;承担技术服务任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是有效支持政府行政监察机构和检验技术机构的有力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中心是应对重大突发事故、补充政府救援管理的关键。
另外,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也需要工会、舆论、相关部门及基层政府和公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社会四方监督力量的有效发挥, 有利于构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社会支持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
优化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 形成以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监察体系, 以科技支撑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为支撑保障体系的安全监察体制, 有利于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中存在的权责不清、脱离群众、资源分配失衡、配置低效和短期治理的问题, 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安全监察模式和事前预防优势。优化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如图1所示。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系统的构建
建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检测、改造、维修、事故等环节的信息数据库, 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 适时反映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利用适时更新的数据库, 建立起各类特种设备的监控、预测以及监控预警系统、安全评估体系、事故统计分析体系;将特种设备有关的各种静态、动态信息通过互联网络联动共享, 实现全国信息化管理, 实时支撑安全监察动态管理;同时, 面向政府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支持, 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1、系统建设目标
以国家为统计维度, 建立特种设备单位 (包括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改造、维修、检验检测单位) 、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特种设备行政执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案例、特种设备事故等数据库, 能够使获得许可的申请单位,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联动共享方式, 完成许可申请的信息交换, 实现电子政务。可以使提供数据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单位, 通过系统及时提交、完善、更新数据库, 使数据库的数据能够实时反映特种设备单位及特种设备运行状态。通过系统实现数据实时查询、统计, 及时上报和社会公布, 达到信息共享, 为全社会服务。利用实时数据实现对特种设备危险源识别、事故隐患跟踪、预警并重点监控。
2、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B/W/D三层结构架构设计。数据库服务器层负责系统数据库存储与管理;中间应用服务器层负责系统业务逻辑功能的实现, 服务器根据用户端的请求做出响应, 调用相应的功能处理模块, 并把相应的处理结果按照设定的显示模式, 以电子地图或统计报表等文字方式显示给用户。客户端可直接利用终端浏览器从数据表现层分级监控系统中获取所需的数据 (成本低、系统维护方便、资源共享) 。安全监察系统网络框架结构见图2。
3、系统功能设计
(1) 建立特种设备动态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建立在特种设备普查的基础上, 根据普查结果录入, 按照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不同区域录入数据库, 作为基础数据库。系统能够自动接收企业按照一定格式的网上申报的新特种设备数据和现有特种设备的动态变化数据, 并实现对企业申报数据自动进行分级处理;能够接收安监会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情况记录和上级领导的指示;自动根据需要访问和提取下级政府机构管辖区的特种设备数据库的数据, 实现对特种设备数据的动态监控。
(2) 特种设备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功能。系统能够显示系统按区域、类型、指定范围分别查询、统计分析特种设备和该单位的相关简介, 能显示每个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详细情况, 能按特种设备所在地区、主管单位、所在行业等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并生成统计分析报表。
(3) 数据库管理和维护功能。特种设备的信息包括:特种设备名称, 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检测、改造、维修、事故等主要资料。可通过此类基本信息的分析、统计, 做好所辖区域特种设备监察、维护等管理工作。系统可提供特种设备基本资料的新增输入, 资料修改, 错误资料删除, 特种设备信息的查询等功能, 并提供资料打印功能。同时, 通过将GIS系统与办公系统和申报系统集成, 实现日常办公处理的特种设备信息自动反映到GIS系统中, 免去了二次输入数据的出错隐患, 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数据库的完整数据情况, 可以对区域数据库的联络情况进行检查, 对不能按规定及时进行数据联动共享的区域加以督促, 保障数据传输正常。
(4) 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发生变化时, 能自动提醒采取相应的措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出台新政策、新法律法规、新技术标准、新举措、新规划时, 系统能实时发布、传达信息。
三、结语
建立特种设备层级动态安全监察机制, 使安全监察范围内的在用特种设备, 能够及时地纳入安全监察机构、科技支撑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的监督管理, 符合特种设备登记规定的能够及时的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登记, 非法制造、非法安装、非法使用、无证操作等不符合规定的问题能够及时地处理, 存在隐患的能够及时治理, 应该取缔的能够及时取缔, 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曹霞: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法创新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 2009 (6) .
[2]敬东: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评价分析[J].化工机械, 2010 (4) .
[3]张响光:中外特种设备管理中的安全监察及立法比较[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4) .
层级设计 篇2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密实级配;修正设计
前言
水泥稳定碎石由于其有强度高、稳定性好、刚度大等优点,在公路路面结构层中被广泛应用。但如果由于材料配合比组成不当,不仅很难发挥水泥稳定碎石的优越性能,反而会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出现各种早期破坏,目前最主要的早期破坏是水泥稳定碎石出现干温缩裂缝,导致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低,这是许多道路工程使用不久就出现的“通病”。实践证明,要充分发挥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优越性能,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级配最佳组成设计是关键。本文在水泥稳定碎石常用的级配组成的基础上,采用空隙率法进行级配组成设计,很好地发挥了水泥稳定碎石的优越性能,减少了沥青路面裂缝的发生。
1.基本原理
按控制空隙率法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当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集料形成骨架,集料颗粒间所形成的空隙率用某个粒
径以下的集料与水泥组成的胶结体填充,形成骨架密实结构。若胶结体含量过少,则不能形成密实骨架,稳定性差;若胶结体含量过多,不能完全形成骨架,不能很好发挥骨架密实稳定材料的抗裂性能。
2.组成设计公式的推导
2.1.集料参数公式
2.1.1.级配组合后的集料堆积密度和表观相对密度
假设经过级配调整组合后的各种集料大于9.50mm的含量为Bni%,组合后的堆积密度pi(t/m3)和表观相对密度ri(t/m3),则:
式中,Pni为各种集料大于9.50mm的堆积密度,Rni为各种集料大于9.50mm的表观相对密度,n为集料代号。
2.1.2.粗集料的空隙率
已知pi(t/m3)、ri(t/m3)后,根据下式可以计算大于9.50mm的集料的空隙率m:
2.2.胶结体参数公式
已知空隙率m、标准击实试验得到的9.50mm以下颗粒的最大干密度P时,可以根据下式计算以大于9.50mm的集料为骨架的单位体积实体中需要9.50mm以下颗粒的含量Q(t):
2.3.不同集料的合成密度β
2.4.级配修正参数
假设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由A、B、C、D四种不同规格的集料组成,其中9.50mm以下颗粒存在于C、D中,组成含量分别为AH%、BH%、CH%、DH%,在修正过程中假设A、B、C、D四种材料的组成比例不变,修正的C、D组成含量,方法如下:
(1)按常用级配调整后的C、D比例,将C、D按比例CH:DH与要求的水泥含量组成水泥石混合料,通过标准击实确定水泥石的最大干密度P和最佳含水量w;
(2)按AH、BH的比例初配A、B混合料Vcm3,V满足标准击实所需要的最小体积,通过上述公式求出体积V实体中9.50mm以下颗粒含量Q;
(3)做A、B与9.50mm以下颗粒组成混合料的标准击实试验,求最大干密度η、最佳含水量ω;
(4)单位体积实体中A、B含量AH、BH:
(5)在保持C、D原有比例CH:DH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下列公式进行单位体积实体中C、D含量修正,求CH、DH:
(6)计算水泥稳定碎石中碎石组成百分含量AH%、BH%、CH%、DH%:
(7)将计算的碎石组成含量代人原级配组合调整曲线重新进行曲线调整;
(8)按规定的水泥剂量和修正后的级配组成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的标准试验,含标准击实试验、无侧限强度试验等。
3.应用实例
某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全长27.8km,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采用18cm2.5%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层+36cm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cmAC-25C沥青混凝土+6cmAC-20C沥青混凝土+4cmAC-13C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拟采用的级配(方孔筛)如下表1。
为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抗裂能力,在按提供的级配进行级配设计的基础上,对组成材料的含量进行了优化。
3.1.修正前的集料组成
本次采用A:10-30mm、B:10-20mm、C:5-10mm、D:0-5mm四种不同规格的集料,修正前的组成含量为:AH=20%、BH=35%、CH=25%、DH=20%,A集料与B集料的堆积密度分别是1.52t/m3、1.46t/m3,表观密度分别是2.61t/m3、2.62t/m3;C与D按比例组成的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P=2.360t/m3,A、B、C、D组成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η=2.365t/m3。修正前的级配曲线图如下图1。
3.2.级配组成的修正
根据修正前的级配组成可以求出:
(1)A、B组成的堆积密度:
A、B组成的表观密度:
A、B组成的空隙率:
不同集料的合成密度:
根据上述公式进行单位体积实体质量修正:
(1)修正单位体积实体中A、B、C、D含量AH、BH、CH、DH:
(2)修正后单位体积实体中A、B、C、D百分含量:
,同样可求B、C、D的百分含量分别是40%、21%、16%
(3)将修正后单位体积实体中A、B、C、D百分含量代人原曲线图,得出修正后的级配曲线如图1。
图1 修正前后的级配曲线图
Figure 1.Corr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grading curve in Figure
3.3.干缩试验
减少或消除路面基层的干缩裂缝是本试验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进行室内干缩试验是必不可少的。本次室内干缩试验是采用100mm×100mm×515mm的小梁式试件,在自然条件下(平均相对湿度50%,平均气温320C)随时间变化的干缩,为便于比较,做了水泥用量为4.5%级配修正前后两种不同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2。
从试验结果可知:在相同的试验条下,水泥用量相同时,级配修正后的稳定材料干缩应变要比级配修正前的小;从干缩到达最大值时的时间看,级配修正后的比级配修正前的持续时间要长,这说明前者较后者耐干缩;从干缩应变达到的最大值看,级配修正后的比级配修正前的要小,这说明后者较前者容易出现干缩裂缝;从失水量看,级配修正前的比级配修正后的失水量大,而且持续时间短,这说明前者较后者容易失水而出现干缩裂缝。
3.4.试验路
为便于比较,在全长27.8km的路段就级配修正前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分别铺筑了3km和4.8km,铺筑完成后在相同的龄期进行了取芯检验和较长时间的裂缝观察。在7天养护期结束后,每车道每200米取芯,结果显示级配修正前后的路段均能取出较完整的芯样,但修正级配后的芯样级配更加均匀、密实。裂缝观察结果表明,级配修正前的路段不到3年的时间就出现多数间距在50m左右贯穿全断面的横向裂缝,而级配修正后的路段到第5年止基本没有发现裂缝。
4.结束语
(1)在水泥稳定碎石连续级配的基础上进行级配优化修正设计,保持了级配的连续性的同时,也使水泥稳定碎石密度最大,形成了不同于断级配的骨架密实结构。弥补了现行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在级配组成设计上的不足。
(2)实践证明,按照本方法进行的级配优化设计,不仅大大降低了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缩、温縮裂缝,同时也提高了基层的强度、抗冲刷能力、耐久性,而且从整体上充分发挥了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材料的优越性能,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Reference):
[1]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
[2]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S].
[3]徐培华,陈忠达等.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2
[4]王秉纲,王安玲等.公路工程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8
[5]长安大学.工程材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8
历史教师的层级式阅读策略 篇3
一、常规性阅读——众里寻他千百度
常规性阅读是历史教师进行读书活动的第一层次。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初任历史教师而言,首先要通过常规性阅读即历史专业阅读构建起自己基础扎实、结构牢固的历史知识框架,这是历史教师能否站稳讲台的根本,更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任教初期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具体做法是:在大学历史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新系统阅读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并逐次阅读史学史和历史哲学书籍。要注意选择经典历史著作进行阅读,因为经典著作魅力无穷,能为历史教师提供构筑历史知识树的“美味佳肴”,能使历史教师不断获得专业阅读的张力。中国古代史可以阅读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 (增订本)》、朱绍侯的 《中国古代史 (第五版)》等。中国近代史可以阅读蒋廷黻的 《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版)、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世界史可以阅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
通过常规性阅读,历史教师对历史通史体系有一个整体把握,为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做好了积淀。
二、发展性阅读——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展性阅读是历史教师进行读书活动的第二层次。它是在常规性阅读基础上的延续,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发展性阅读是一种终身读书行动,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阅读苦旅,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历史知识,使教师保持绵延不绝的思维活力。
具体做法是:选择有价值的历史书籍进行阅读, 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要阅读历史专著,通史性著作如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刘宗绪的 《美国史》、 钱乘旦的《英国通史》等;专题史著作如罗兰·斯特龙伯格的《西方现代思想史》等;人物传记如杨奎松的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等。其次,要阅读历史教学期刊,如《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等。另外,还要适当阅读反映历史学术研究前沿的期刊如 《历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阅读历史原始典籍,如 《资治通鉴》《汉书》 等;阅读历史教育著作,如赵亚夫的 《历史教育价值论》、张庆海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 等。
发展性阅读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历史书籍,通过阅读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完善,这是一个优秀历史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三、专研性阅读——直挂云帆济沧海
专研性阅读是历史教师进行读书活动的第三层次。它是一种能产生创新性思维的阅读,能深化历史教师的思想,能提升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境界,能使历史教师在历史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快、行得更远、飞得更高。
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确立阅读主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假如教师对“历史想象”比较感兴趣,可以阅读冯一下的《历史想象与历史教学》、李友东的《历史想象与历史假设的理论与实践尝试》。专研性阅读的目的是要从阅读中汲取智慧,发现问题, 寻找一种“顿悟”的灵感。专研性阅读要适度关注历史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前沿,要勇于质疑,敢于怀疑, 要用批判性思维去吸纳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有所创新, 也才能提高教师的水平。
疑乃思之始,有怀疑才会有思考,才可能自主创新。专研性阅读的着眼点就是创新,所以,历史教师要在专研性阅读中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用批判的理性思维去审视,要敢于披荆斩棘,要勇于孜孜求索。
四、逾越性阅读——除却巫山不是云
逾越性阅读是历史教师进行读书活动的第四层次。它是一种不带任何功利性的阅读,能使教师达到 “求真、唯美、向善”的人生境界,这也是历史教师阅读的最高境界。逾越性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 不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名利,也不是为了取得某项研究成果,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是一种“齐一万物”的人生态度。
具体做法是:阅读文史哲经典名著。中国的如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外国的如罗素的《西方的智慧》。美学方面如黑格尔的 《美学》、叶朗的 《美的意象》等。阅读教育心理学著作, 如伍德沃克(德)著,陈红兵等译的 《教育心理学(第8版)》(江苏教育出版社)、鲍里奇(美)著,易东平译的《有效教学方法 (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等。
逾越性阅读是一种高品位的阅读,“顿悟”是逾越性阅读的一种境界。由于没有夹杂任何功利性目的,所以阅读可以“率性而为”“悠然自得”,从而达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超然境界。
家电连锁挺进低层级市场 篇4
面对低层级市场的井喷机遇,各家电企业纷纷渠道下移,而对区域市场的了解、零售商关系的积累,成为家电制造企业渗透低层级市场的关键点。
中国政府的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的引导显著拉动了家电产品的销售。在巩固一、二级市场的基础上,众多家电制造企业积极着手开拓三、四级及农村市场。
目前,在中国家电业市场上有四类主要渠道下沉及创新模式:第一类,自建渠道,为了加强自身对渠道的掌控力度,某些家电制造企业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第二类,通过针对低层级市场的家电连锁超市渗透市场。第三类,与经销商合作共建渠道,这样在赋予家电生产商渠道控制力的同时有效利用经销商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和客户关系。第四类,通过电子商务渠道的市场渗透,随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将关注点集中在价格、产品信息、送货时间、付款方式等综合内容上。整个家电市场的购买模式发生了转变,网络渠道依靠低价、信息丰富、物流资源充足等优势迅速崛起。本文着重探讨一下第二类模式。
苏宁、国美等大型家电连锁卖场在一、二级市场占据领先优势的同时,对低层级市场的渗透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与此同时,一批定位于三、四级及农村市场的家电连锁企业快速成长起来,并成为低层级市场上的渠道领军人物。目前这类连锁渠道主要有两大模式:一是区域性的家电连锁渠道,前身多为某一区域的经销商,从该区域的一、二级市场开始发展,逐渐渗透到区域内的三、四级市场。他们过去多以批发业务为主,随着农村市场对家电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迅速在各自区域建立并扩大自有零售门店或发展加盟门店,通过统一品牌、统一采购、统一售价等细节管理,为自身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另一种是覆盖全国三、四级市场的连锁渠道。这种渠道往往由制造商投资建设,例如目前发展迅速的多方达电器、万马奔腾等。
第一类区域性家电连锁前身多为品牌家电的省级产品代理商,其抢占区域市场最有利的竞争优势莫过于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和零售商关系的积累。其中的代表汇银家电于2010年在香港上市,其主要覆盖区域为江苏和安徽的低层级市场及农村区域。截至2010年底,门店网络包括了63家自营店和224家特许经营店。汇银家电的业务范围包括自营连锁、加盟连锁、售后服务连锁和品牌代理的“四轮驱动”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其发展策略也颇有借鉴意义:首先在低层级的市级市场中繁华区域建立自营店以提高品牌知名度,随后在城市周边人口密集的农村区域开设特许经营店,进行本地化经营,以达到口口相传的区域宣传效果,并逐步扩大连锁店覆盖范围。
在全国性的三、四级市场连锁中,由飞龙电器于2009年成立的多方达家电连锁超市是其中的佼佼者。多方达专门为三、四级市场中的中、小商家量身定制渠道网络,采用厂家直销模式,联合三、四级市场经销商、代理商共同加盟。而其专注于低层级市场的业务核心决定了其挑选供应商的独特方式:多方达已经与现代、月兔、卓力、心连心等众多中低端定位家电企业取得合作。未来,多方达将在全国布局24个营销中心和大型物流仓储基地,目标是打造成为农村家电市场的“国美”和“苏宁”:做农村市场家电连锁的第一品牌。
对于初步涉水低层级市场的家电厂商来说,其广阔的区域覆盖率、快速的扩张速度和对初期投资及渠道管理经验较低的要求均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谢祖墀博士:博斯大中华区董事长。进一步的问题或探讨请登陆http://xiezuchi.cmmo.cn)
(编辑:绳 娜 snn0001@126.com)
属性层级模型的简介与述评 篇5
大多数教育与心理测验都需要被试进行某种形式的认知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1]。因此,许多测量学专家认为认知理论对教育与心理测验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1]。作为项目反应理论最新发展趋势之一的认知诊断是认知心理学与现代测量学结合的产物,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的重视。它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揭示每个被试的具体认知状况(或称之为知识状态),有助于进一步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对个体进行补救[2]。在近些年来,国外有一大批很有意义的研究论文得到出版或发表。近两年来,认知诊断方面的研究也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一些研究成果也得到发表。而认知诊断模型(Cognitive Diagnostic Models,CDMs)的建立就是为了帮助评估被试对每个属性的掌握情况[2]。通俗的说,属性是正确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认知过程或技巧。如果被试要正确作答,就必须掌握这些属性[1]。
在众多的认知诊断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Mislevy的以概率为基础的推论(the probability based inference)、Corbett和Anderson等人的学生思维模拟(student modeling)、Britton和Tidwell的任知结构诊断(cognitive structure testing)以及Tatsuoka(1983)的规则空间模型(rule space model)[3]。而Leighton等人提出的属性层级模型(Attribute Hierarchy Method,AHM)就是一种认知IRT模型,它是Tatsuoka规则空间方法(Rule Space Method,RSM)的一个重要变种[1],亦获得广泛的关注。
1 属性层级模型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过程
属性层级模型是一种属性之间有层级关系的模型,属性层级模型通过概率论方法将被试在试题上的反应模式即观察反应模式划归为期望反应模式(RSM称之为理想反映模式)的思想上与规则空间方法相似,是统计识别与分类技术的延伸。此外,在产生期望反应模式的过程中,AHM也运用了Tatsuoka的矩阵(例如,邻接、可达、关联、约简Q矩阵)。但AHM和规则空间根本不同在于认知属性建模的假设:AHM中特别强调认知属性间的层级相关,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属性层级关系正确识别的前提下进行;而规则空间中的认知属性不必分享层级关系,也不必用邻接矩阵具体化这些关系[1]。特别的,规则空间模型中不强调先弄清楚测验中属性的层次关系再编制测验,甚至在测验完成的基础上再去弄清测验属性及层次关系。因此,我们认为AHM比RSM的逻辑更清晰。属性层级模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识别认知属性和具体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并根据这些确定认知规范;第二阶段是把被试观察反应模式划归为期望反应模式,以此得到被试的知识状态。
第一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1)识别认知属性。将正确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所需的属性正确识别出来是认知诊断的第一步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对被试分类的正确性。草案分析会是一个比较有效识别属性的方法。在规则空间方法中是先有试题,再识别属性;而属性层级模型的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层级关系则指导试题的设计。
(2)具体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属性层级模型的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决定测试成绩;而规则空间模型则不要求具体属性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因为它认为属性之间是独立作用的[1]。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可以很复杂,但大致可归为以下四种或这四种结构的组合。
在图一中,一个结点代表一个属性,例如:结点1代表属性1,其它类同。无论属性之间的层次结构如何,都有且只有一个起始结点,它代表所有后继结点的所有先决条件。在线型中,属性1是属性2的先决条件,属性1和2是属性3的先决条件,以此类推可得其它。
(3)对属性进行编码,生成邻接矩阵A、可达矩阵R、关联矩阵Q、约简的关联矩阵Qr。在确立了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后,就可导出邻接矩阵A,属性之间的可达矩阵R及属性和项目之间的关联矩阵Q。其中,邻接矩阵A代表属性之间的直接先决关系;可达矩阵R代表属性之间直接和间接关系(它可以由A矩阵和单位阵I的和矩阵通过Warshall算法[4]得出);关联矩阵Q的元素非0即1,它的第i行第j列元素qij若为1,则表示项目j具有属性i,反之则qij等于0。Q矩阵第i行等于1的元素个数,正好表示测验中有多少类项目含有第i个属性,Q中第j列中元素为1的个数表示第j个项目中所含属性的多少。Q矩阵的每一列均有两层含义:第一、它表示一类项目,这类项目所含属性相同;第二、它表示一类被试,这一类被试拥有相同的知识状态。通过约减Q矩阵,使它符合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就得到约简的关联矩阵Qr。Qr是n×s矩阵,n表示测验中所含的属性个数,s是题目个数,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它是命题蓝图或认知规范[1]。通过Qr矩阵可得到被试期望反应模式(矩阵E)它是某种属性掌握模式下的被试在没有任何猜测或失误的情况下对试题的理想作答模式,一种被试属性掌握模式对应着一种被试期望反应模式。一般来说,观察反应模式和期望反应模式都是向量,每个向量都是对应项目的反应。从属性层次结构得出这些矩阵及期望反应模式的具体过程可参见Tatsuoka[5,6,7]。
以图一中发散型为例(关联矩阵Q太长就不列出)得到的A、R、矩阵:
第二阶段将被试观察反应模式用概率的方法划归为期望反应模式,以此得到被试的知识状态。在真实的情况下被试作答试题是有猜测和失误的。因此,得到的被试观察反应模式与期望反应模式就会在某些题上不符。比如,期望反应模式在某题上是0,而由于猜测(guessing)观察反应模式在该题上是1(即0→1);或者期望反应模式在某题上是1,而由于失误(slipping)观察反应模式在该题上是0(即1→0)。Leighton(2004)将这种期望反应模式与观察反应模式在任何一个分量上的不同统称为slip。因此如何将带有slip的观察反应模式划归到某一种期望反应模式中,以得到对应的被试的属性掌握模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Leighton(2004)中提出了两种对被试观察反应模式的分类方法A和方法B,它们都是通过评价观察反应模式同期望反应模式的一致程度来进行分类的。其中,某种期望反应模式在某题上正确作答的概率可用IRT模型得出,以三参数Logistic IRT模型为例:
ai、bi、ci分别是题目i的区分度参数、难度参数、猜测度参数;θj是被试j的能力参数。方法A是将被试的观察反应模式同每个期望反应模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所有的slip,并计算这些slip的可能性。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这里两个集合Si(0→1)、Si(1→0)为:
Si(0→1)={对于被试i期望反应为0,但观察反应模式为1的所有题的集合}
Si(1→0)={对于被试i期望反应为1,但观察反应模式为0的所有题的集合}
方法B认为对于某个观察反应模式的被试掌握了所有逻辑包含在其中的期望反应模式的属性组合;而对于不逻辑包含的期望反应模式,则只考虑失误而不考虑猜测,即只计算1→0的这些slip的可能性,并将其与截断点(cut-point)进行比较[2]。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若记所有期望反应模式的集合(the set of expected response pattern,ERPS)为ERPS={vj|vj是给定Q阵下期望反应模式},则不论A方法还是B方法,若,则被试i的反应模式判为vj0,即都是求最大的Pij Expected所对应的期望反应模式。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将被试观察反应模式划归到某一种期望反应模式中,该期望反应模式对应的属性掌握模式就是被试的知识状态。
在Cui Y等(2006)中对方法A、方法B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对模拟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相同的情况下方法B比方法A有更高的模式判准率和边际判准率。其大致实验方法为:把期望反应模式按总分从小到大排序,然后使具有这些得分的被试人数满足标准正态分布,产生N人进行分配,保证期望反应模式的总得分服从正态分布。为了产生发生了失误或猜测的观察反应模式,比如要模拟有5%的概率发生失误(slip),则每道试题上随机挑选总人数的5%个人发生失误(slip),某个被选中的期望反应模式在某个题目上的得分是1就将其变为0。如果该期望反应模式在该题上的得分是0就将其变为1。这样就模拟产生一个有5%失误概率的观察反应模式阵,然后把这些观察反应模式归类到期望反应模式中,用发生失误前的属性模式作为真值,然后计算属性模式归类的正确率来比较方法的好坏,产生10%、15%、20%等的失误概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
2 属性层级模型的意义
传统的考试实质上都是根据精心筛选的测验题目,将被试按顺序排列在某种潜在变量的连续体上。在经典测量理论中,这种潜在变量是真分数;而在项目反应理论中,潜在的变量是指单维的潜在特质[3]。无论是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还是项目反应理论中单维的潜在特质,其所测的心理特质视为一个心理学意义并不明晰的“统计结构”[8]。
由于其单维性假设,因此在测验编制上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算法将同一项目中所包含的多个认知属性分开,因此只能假定一个试题只测量一个认知属性[3]。而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且这些测验只关注结果而无法提供被试解题过程和知识结构的详细信息;而认知诊断的出现为解决这些局限性开辟了新的途径。属性层级模型作为认知诊断中的重要模型其意义有:
(1)突破了标准测验理论单维性的假设:经典测验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都属于标准测验理论,而属性层级模型所属的认知诊断为新一代测验理论。属性层级模型一开始就将正确解决某一领域问题所需的各个属性提取出来,并且确定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在编制测验的时候按照属性的维度确定测验的纬度,而不受到标准测验理论单维性假设的限制[3]。
(2)可以得到命题蓝图,指导测验试题的编制:通过编码将项目和属性联系起来,导出约减Qr矩阵。编制测验时Qr矩阵的每一列就代表一道反应属性之间层级关系的试题,即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它是命题蓝图或认知规范。并且比规则空间方法先建立试题再抽取属性有更强的逻辑性,应为按规则空间方法提取的属性可能不完全。
(3)克服标准测验理论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对解题过程的考察分析的不足:经典测验理论关注的是真分数,项目反应理论关注的是能力值θ,而对每道试题的解答过程和被试的知识结构并不了解。属性层级模型方法A或方法B将被试在试题上的反应模式即观察反应模式划归为期望反应模式,再得到被试的属性掌握模式。这样就知道被试掌握了那些属性,那些属性没掌握,也可以知道被试的作答过程。
(4)对被试进行补救:在了解被试掌握了哪些属性,哪些属性没掌握之后就可对被试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补救,对指导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5)属性层级模型的应用可使测验有较高的效度。
(6)规则空间中认知属性不必分享层次关系,也不必用邻接矩阵具体化这些关系。而属性层级模型中认知属性层次相关,且必须用邻接矩阵具体化层次关系,而这更符合认知研究认为认知技巧不是单独而是网状的观点,所以属性层级模型假设的属性联系代表了重要的改变[1]。
3 属性层级模型存在的不足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属性层次模型中强调属性之间层级关系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其后续工作的起点。在不知道属性之间层级关系或属性之间层级关系不正确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认知诊断或诊断的结果并不可靠。属性之间层级关系大都依靠专家来建立,但是即使如此,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往往很难正确的得到。因此,对属性之间层级关系的依赖也是属性层次模型的不足。
Leighton(2004)中提到属性层级模型适用于区分大样本被试,但对小样本则不太合适;非正确解题也可以提供有关属性和认知能力的有用信息,但在属性层级模型并没有加以利用,目前没有可接受的一致性的语言存在[1]。除此之外,属性层级模型还有以下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1)属性之间层级关系不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认知诊断;
(2)属性层次模型中每个属性的权重都一样,而实际上,有的属性可能比其它属性更重要,对属性赋不同的权重是值得考虑的;
(3)AHM是0—1评分模型,而鉴于多级评分可提供更多的被试信息,应考虑将其拓广为多级评分AHM;
(4)B类方法的判准率受截断点的影响较大,如何选取截断点值得研究。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研究及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只能得到个体的宏观层次的评价,对了解个体具体情况的需要,使得认知诊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属性层次模型作为一种代表性的认知诊断模型,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当前的测量与考试实践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eighton J P,Gierl M J,Hunka S M.The at-tribute hierarchy method for cognitive assessment:a variation on Tatsuoka’s rule space approach[J].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2004,41(3):205~237.
[2]Cui Y,Leighton J P,Zheng YG.Simulation studies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classification methods in the AHM[J].Paper presented at NCME,San Francisco,CA,2006.
[3]余娜,辛涛,规则空间模型的简介与述评[J].考试研究,2007,(9):14-19.
[4]Rosen K H,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M].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McGrangHill companies,Inc.2003.
[5]Tatsuoka K K.Item construction and psychomet-ric models appropriate for constructed responses.In R.E.Bennett&W.C.Ward(Eds.),Construction versus choice in cognitive measurement[J].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3:107-134.
[6]Tatsuoka K K.Architecture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ognitive diagnosis:a statis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pproach[M].In:P D Nichols,S F Chipman,and R L Brennan eds.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Hillsdale,NJ:Erlbaum,1995:327-359.
[7]Gierl M J,Leighton J P,Hunka S M.Exploring the logic of Tatsuoka’s rule-space model for test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J].Educational Measurement:Issues and Practice,2000,(19):34-44.
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探讨 篇6
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主要是指政府收费要通过何种法律位阶的法律法规来创设。收费虽不如税收那样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但作为一项政府收入它仍对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侵益性。不同的法律位阶意味着不同的民主程度和监督力量, 政府收费创设法律层级的配置关系到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利益机制是否均衡。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法律才能规范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 保证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政府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 它以权力为依托的强制性的非市场手段使其与仅采用市场等价交换方式的企业和个人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收费行为与税收行为一样必须法治化。因为面对具有政治权力的政府, 不具有政治权力的企业和个人显然是无力依靠市场方式去加以约束和限制, 只有通过法律方式, 才能有效地约束政府的收入行为。[1]当今政府收入的方式和数量都必须以法制为基础, 无论是税收还是收费, 都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政府税收讲究税收法定, 其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公私权力 (利) 的原理。公权力是国家基于自身强制力而行使, 具有强制力和扩张性, 即使是在按照社会契约理论构建的国家制度中, 私权利在对抗公权力之时依然表现出脆弱和易受伤害的特性。因此, 在极易导致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法律领域, 总是特别强调公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原则。由于税法同刑法一样, 均关系到相关主体的自由和财产权利的限制或剥夺, 所以税收法定主义同刑法上的罪刑法定主义的法理是一致的, 凡涉及可能不利于国民或加重其负担的规定, 均应严格由人民选举出来的立法机关制定, 而不应由政府决定。[2]这一原理对政府收费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政府收费与税收一样, 都是国家以公权力强行收取行政相对人一定金钱的行为, 同样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所有权, 具有一定的侵益性, 若非依法进行征收,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但与此同时, 政府收费与政府税收侵益性的程度上却存在区别, 政府收费是有对待给付, 而不是无条件地征收, 对相对人造成的侵益性较税收为轻, 故其设定形式可略低于税收形式。[3]但设定形式与侵益性必须相对称, 如果由过低法律位阶的规范性文件来创设政府收费, 由于缺乏足够的民意支持和法律制约以至于与其侵益性程度不相对称, 必然会造成公权力对私权利的过度干预与侵害。
二、我国政府收费创设法律层级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收费立法比较滞后, 至今没有政府收费的统一法律规定, 尤其对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没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导致许多地方的人大、政府及其部门, 凡能够发布规范性文件的都在创设政府收费。各地区各部门收费主体、范围和标准的混乱最终导致了税轻费重, 税费错位。这种不规范的政府收入形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规范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危害严重:
1. 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一个国家的税源和财源是有限的, 纳税人的承受能力和负担能力也是有限的, 作为政府两种主要财政收入形式的税和费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当前体制下, 不少乱收费项目都具有税收或“准税收”性质, 庞大的收费规模已严重侵蚀到了税基。而且由于大量的收费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 造成财政被肢解, 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弱干强枝”的财力分配格局, 直接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 加重企业负担, 扭曲政府行为, 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一, 收费膨胀的直接结果是许多企业不堪重负, 导致财源枯竭。其二, 大部分收费游离于国家预算和监督体系之外, 与部门利益直接挂钩, 收费权力商品化, 政府行为必然扭曲。其三, 大量不规范的收费不仅较少考虑到政府的宏观决策和调控要求, 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的贯彻, 而且使得地区、产业、行业之间负担高低不一, 影响公平竞争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3. 制约了地方税制的建立, 不利于分税制的完善。
由于大量的收费侵蚀了税基, 税费比例倒挂, 导致地方税收税种少, 规模小, 所占财政收入比例偏低。而政府收费的增长并不等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因而造成地方财政困难, 分税制难以落实到位。[4]收费的膨胀已经从客观上使得地方税体系的建立缺乏坚实的财源基础, 乱收费已经成为分税制改革的巨大障碍, 分税制的完善无法绕开税费改革。
三、明确我国政府收费创设法律层级的具体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政府收费立法严重滞后, 对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缺乏明确法律规定的现状, 完善政府收费法制, 加快制定统一的《政府收费法》已显得十分迫切。而其中提高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位阶, 明确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更是关键之举。这既关系到一国法制的统一和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 也关系到国家与民众的之间利益机制的均衡。
1. 为了实现政府收费的本应具有的效率性, 政府收费要依法进行, 但它并不属于法律保留的事项。
首先, 从政府收费本身的特点上来看, 由于政府收费具有明显的受益性、非普遍性和相对不规范性等特点, 如果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以下简称法律) 对收费进行规定是不符合效率原则的。之所以在特定的领域采用收费而不采用税收的形式, 关键还在于具有受益性和非普遍性的收费与具有无偿性和普遍性的税收相比, 具有更高的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如果规定只有法律能够创设政府收费, 那么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的周期性、以及法律的普遍性和滞后性, 必然无法实现政府收费的效率性。另一方面, 从对私权的保护角度来看, 如前所述, 遵循受益原则的政府收费与强制性无偿性的政府税收相比, 其侵益性要轻很多, 所以创设政府收费的法律文件的法律位阶可以略低于创设税收的法律文件。其次, 从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 也并没有规定政府收费只能由法律进行规定。立法法是制定其它法律、法规、规章的法律依据, 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都必须在立法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制定法律文件。我国《立法法》第8条规定确立了对一些重要制度的法律保留事项,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一) 国家主权的事项; (二)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 犯罪和刑罚; (五) 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六) 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七) 民事基本制度; (八) 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九) 诉讼和仲裁制度; (十) 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在第八项中列举了财税、金融、外贸等基本制度, 而未涉及到政府收费。所以说从法律规定上来看, 政府收费不属于法律保留事项。
2. 为了实现政府收费的公平, 并不是所有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都能创设政府收费。
财产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政府收费直接涉及到公民的财产权, 具有一定的侵益性, 若是过低位阶的法律文件也有政府收费的创设权, 必然不利于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障。这一点, 已被我国目前的现实所印证。如前所述, 由于目前我国政府收费法治的缺失, 政府收费创设十分混乱, 导致税外收费形式多样, 收费规模恶性膨胀。
事实上, 法律文件的法律位阶体现的是民主的程度与监督的力度, 如果由过低位阶的法律文件来创设政府收费, 必然缺乏必要的民主和法律约束。这有违政府收费法作为“侵权规范”对立法活动本身的要求, 从而会极大地损害政府收费法的权威, 损害国民对政府收费法的认同感。
3. 为实现政府收费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政府收费的创设权应当限定于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均无权创设任何形式的收费项目。
将政府收费的创设权仅仅限定于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这样既可确保政府收费创设的权威性与稳定性, 也能保证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立、改、废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宪法和相关法律作为高位阶的法律, 需要对政府收费的基本制度进行原则性的规定, 以指导和制约相对低位阶的法律文件对具体政府收费的创设。
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在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情形下制定的, 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与效率性, 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 由行政法规对政府收费进行创设是符合现实需要的。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相关组织法的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鉴于政府收费的区域性很明显, 允许地方性法规对政府收费进行创设有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根据本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发展水平和要求合理地进行收费。同时, 由于地方性法规一方面须经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批准, 体现了较为广泛的民主程度与相对严格的法律监督, 能够保障政府收费相对人的权益;另一方面所有的地方性法规都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也有利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对其进行审查监督, 确保政府收费法制的统一。
政府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则不得创设任何政府收费, 这既是我国当前政府乱收费的现状决定的, 也是由政府规章的性质所决定的。根据《宪法》、《立法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 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 同时规定了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 制定地方规章, 同时限定地方规章的内容一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二是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可以看出, 法律明确规定规章规定的事项只能为了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行政区域内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如果法律、行政性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对某项政府收费没有创设, 规章是无权进行创设的。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规章的法律位阶是比较低的, 其内含的民主程度和监督力度与政府收费行政强制征收的侵益性相比是不对称的, 无法形成足够的法律约束, 这容易对收费相对人造成权益侵害。同理, 位阶更低的其他规范性文件更是不得创设任何政府收费。
当然, 不允许政府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创设任何政府收费并不代表这些相应的政府机关就不发挥作用。法的制定过程, 可分为立法的准备阶段和确定阶段。立法的准备阶段, 就是从认识对某种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提出制定法律规范文件的倡议开始, 到形成规范性文件的草案, 同有关的机关团体和人员座谈协商等过程。法的确定阶段是由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 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 经过对已形成的规范性文件草案的审议和讨论, 进行修改、补充, 最后把规范性文件正式确定下来, 通过和颁布的过程。[5]由于具体收费事项的标准、范围、程序、条件等都必须是十分具体和可操作的, 在政府收费立法的准备阶段, 它们作为政府收费的职能机关可以和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
摘要: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主要是指政府收费项目要通过何种位阶的法律法规来创设。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的合理配置既关系到一国法制的统一和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 也关系到国家与民众之间利益的均衡。为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政府收费的创设权应当限定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层级, 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均无权创设任何形式的收费项目。这样既可确保政府收费的权威性与稳定性, 也能保证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立、改、废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关键词:政府收费创设,法律层级,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
参考文献
[1]张馨.法治化:治理乱收费的治本之策[J].涉外税务, 1999 (7)
[2]参见刘剑文.财政税收法 (教学参考书) [M].法律出版社, 2000
[3]参见陆开存.论行政收费的设定[D].苏州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 2005.8
[4]周敏.费改税与我国财税体系的完善[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1 (1)
行政层级监督法律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行政层级监督,问题,重构
一、我国行政层级监督的现状
我国行政层级监督是指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对其所属工作部门、上级行政部门对下级行政部门的监督。这种监督制度是由1982年《宪法》规定的。《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和具体划分”,“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宪法》第108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
我国现有的行政层级监督具体规定于《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立法法》之中。从这些法律规定和实践运作来看,我国行政层级监督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行政层级监督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如下:一是报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向上级人政府报告工作,政府工作部门向本级政府报告工作,是行政层级监督的重要方式。二是检查。检查的种类和形式多样,如执法检查、定期检查、临时检查等。三是审批。审批指下级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为和决定,须经上级行政机关审查确认之后才能生效的一种监督方式。四是改变和撤销。改变和撤销是上级行政机关监督下级行政机关不适当的抽象行政行为的重要方式。五是惩戒。对机关的惩戒方式主要是责令检讨和通报批评等,对工作人员的惩戒方式主要是行政处分。
二、我国行政层级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层级监督具有较为明显的人治化倾向
行政层级监督具有较为明显的人治化倾向,这是导致层级监督失效和中央政令不通的重要原因。我国在层级监督中,由于缺少规范性,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人治化的倾向,这种人治化主要体现在上级对下级在人事控制、行政审批、行政决策等方面。上级对下级干预过多,下级自主权很少,应该下级管理的行政事务上级往往会插手。但另一方面,在一些行政领域,上级的政策方针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得不到贯彻落实,政令不通,甚至中央政府三令五申的政策法令都得不到贯彻。一方面,是上级有绝对权威;另一方面,却是上级的政令不通。出现这种现象,凸显了我国行政层级监督的弊端,即一般层级监督存在人治化的倾向,正是由于行政层级监督的人治化,所以导致了层级监督失效,层级监督失效又导致了政令不通。可以这样分析,行政层级监督的人治化,导致了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有倾向性,根据上级领导的注意力的转移而有所侧重,一些领导侧重于监督这些行政领域,而另外一些领导却侧重于监督那些行政领域,这就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对于领导关注的行政领域,上级就会过度干预;另一方面,对于领导漠视的行政领域,上级就不重视监督,下级就敷衍塞责,一级领导和一级领导重视的领域不一样,就必然导致中央的政策法令在基层无法贯彻落实,导致中央政令不通。
(二)没有建立日常化、全程化的监督机制
我国没有建立行政层级监督日常化、全程化的监督机制,忽视事中监督、过分注重事前、事后监督。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应当贯穿于政府管理活动的全程。但是,现在我国行政层级监督没有涵盖政府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比较注重对事前和事后的监督,忽略了对事中的监督。事前监督主要体现在事前的审批上,即下级行政机关的决定大多需要向上级请示,得到上级的答复后才去实施。事后监督主要体现在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违法违纪行为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追究,大多是违法行政造成严重后果,并且经舆论报道引发广泛社会关注后,上级机关才去查处。现在的行政层级监督方式具有明显的“灭火式”特点。这样就导致了事后监督的被动性,没有发挥行政层级监督机关主动监督、积极监督的特点。这种只抓两头、忽视事中环节的行政层级监督机制,没有体现行政层级监督的优越性,导致了政府内部监控网络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三)行政层级监督是单向管制型模式,不是双向制约型模式
所谓单向管制型,是指在行政层级监督中,只注重上级监督下级,不允许或者不注重下级监督上级。所谓双向制约型,是指在行政层级监督中,既注重上级监督下级,也允许并注重下级监督上级。从我国的行政层级监督现状来看,无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还是上级公务员对下级公务员的监督,都是单向的。下级对上级的决策、命令没有发言权和建议权,只有听命权。单向管制型层级监督模式危害很大:一方面,无法发挥下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会使下级的意见无法上达,如果下级认为上级的决策命令不符合本地实际的话,其可能会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来对待上级的决策和命令,这就会导致政令不通。另外,如果上级的决策命令不正确的话,下级也无法提出意见,那就使上级失去了改正的机会,会造成决策失误。双向制约型模式的层级监督,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不足。
(四)缺少统一规范的专门法律法规
建立一项制度,需要立法先行。我国缺少统一规范行政层级监督的专门法律制度。我国行政层级监督没有专门法律制度进行统一规定,使得行政层级监督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度不高。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范围面广域宽,在我国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行政层级监督也必然要全面纳入法治的调整范围。因此,有关行政层级监督的监督体制以及监督的依据、权限、事项、内容、条件、程序等,应当出台统一规范行政层级监督的专门法律制度,这样有利于促进行政层级监督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五)缺乏明确的监督组织机构及其体制
我国行政层级监督没有明确的监督组织机构,没有设立系统的监督组织体制。在单行法律中,《行政复议法》规定由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和履行相应职责。在有关地方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中,有的规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由行政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有的则无明确规定。这样就导致监督机关的设立比较混乱,各地方设立的机关的名称、权限不尽一致。由于行政权力本身涉及的范围广泛,行政机关及其机构繁多,如果行政层级监督中不设立统一的、明确的组织机构,不配备相应资格和能力的工作人员,将会导致行政层级监督的虚化和弱化,使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行政层级监督的重构
(一)构建双向制约型的行政层级监督模式
我国行政层级监督是单向管制型模式,不是双向制约型模式。所谓双向制约型,是指在行政层级监督中,既注重上级监督下级,也允许下级监督上级。单向管制型,是指在行政层级监督中,只注重上级监督下级,不允许或者不注重下级监督上级。从我国的行政层级监督现状来看,无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还是上级公务员对下级公务员的监督,都是单向的。下级对上级的决策、命令几乎没有发言权,只有听命权。单向管制型层级监督模式危害很大,我国要构建双向制约型的行政层级监督模式。
构建双向制约型的行政层级监督制度,我国古代言谏制度的一些做法和英国的一些经验可以借鉴。首先,我国可以在各级政府设立专职的决策监督委员会,由专家、学者组成,专门对本级政府主要领导的决策行为进行监督。国务院可以出台相应的法规对决策监督委员会的活动进行规范,给予组织保障。其次,中央在对地方进行不同方式的干预或控制时,同样受法定权力的约束,必须依法行政。再次,由不同的地方政府派出的代表组成的“地方政府协会”,出台行政法规赋予其准官方性的合法地位,作为地方政府向中央反映意见或建议的重要渠道,从而实现双向制约型的行政层级监督模式,避免上级决策和命令的偏颇和失误。
(二)构建直线型的行政层级监督模式
我国政令不畅的现象时有发生,政令不畅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执行力。为了促使政令畅通,我国可以借鉴我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经验以及法国的经验构建直线型的行政层级监督模式。中央人民政府可以向地方派驻巡视员,建立巡视员制度,巡视员代表中央对地方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出现矛盾或地方有某种特殊要求时,中央派驻地方的巡视员可以进行协调与沟通,使问题直接、快速地反映到中央。这种直线型的层级监控,便于中央直接了解和及时地解决地方政府的问题,也便于中央的政策法令在地方得以贯彻落实。现在,国家财政部已经在地方派驻了相应的代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三)建立责任连坐制度
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的监督常常会形式化,发挥不了实质的作用。为了避免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的监督流于形式,避免现代官僚制度中各级官员各自为政、相互推诿等现象可能带来的责任难以得到有效追究的问题,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责任连坐制度,建立行政责任连坐制度。具体做法是:首先,上级官员对于他直接管辖领导的下级官员的腐败行为以及其他的重大的违规行为负有连带责任。其次,在选任官员时推荐官员人选的人,对其所推荐上去的官员所犯的腐败等重大违规行为负有连带责任。这两类负有连带责任的官员在其连带对象遭受惩处时,也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
(四)强化中央政府的预算编制权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白宫行政预算和管理局的经验,在国务院办公厅设立预算办公室,具体负责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编制工作,预算办公室直接受国务院总理领导。由国务院出台行政法规,具体规定预算办公室的组织体制、人员编制、职责、职权以及活动的程序。预算监督是最有力的政策监督,强化中央政府的预算编制权,可以使中央政府的行政层级监督权更有力度。
(五)制定统一的法律———《依法行政监督法》
制定统一的行政层级监督法律———《依法行政监督法》,实现行政层级监督的法治化。从依法行政原则和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方面看,行政层级监督也是一种法制监督,因此,行政层级监督的依据、权限、事项、内容、条件、程序等,应当以统一的规范作为基本规定,既能够保障行政层级监督的有效建立与实施,也能够有利于促进行政层级监督走向法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陕西省制定《陕西省依法行政监督办法》的有益经验。
(六)重构行政层级监督的组织体制
学生学习发展的三个层级水平 篇8
学生的学习是个复杂的事情, 其构成因素诸多。学生的学习表现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实验操作、作业练习、复习考试等诸多方面, 但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中心。就课堂教学来说, 最重要的还是应当把着眼点放在抓学生的“三动”学习因素上, 即真正让学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动手操作, 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三动”行为能力表现程度的不同, 既能反映学生学习发展层级水平的不同, 亦可反映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实际学业水平的高低。
一、面向全体, 夯实学生“实学”的教学基础
凡事物发展都有个基础, 有一个逻辑起点。“实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和思维等方面都处于真实的、实在的实际学习状态, 这是学生应当达到第一个学习层级水平的最基本要求, 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础和起点, 无论从学生个体还是从学校教学班级整体来说, 要求学生进步和发展, 都要夯实学生“实学”的教学基础。
(一) 学生“实学”的学习表现
“实学”是对学生学习的最基本要求, 从评价“实学”层级水平的主要内容模块和测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三动”行为状态的表现程度来说, “实学”主要表现在“明白学”、“真正学”、“实在学”这三个方面。
所谓“明白学”, 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行为态度端正。学生从内心明白、懂得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是基于人的主体发展的需要, 是为了人生奠基;由此, 人的主体的才能得以发展, 也才能谈得上报答亲人和回报社会与国家。学生明白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把学习看成自己的事情, 在课堂上才能呈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会主动思考, 动口讨论发言会实际参与, 动手操作不再消极等待, 作业认真而不再应付。反之, 则会出现“混学”、“逃学”等不良行为。
所谓“真正学”, 就是指学生把身心真正投入到了学习实践中, 而不是以假性学习来欺骗教师、家长和自己。具体来说, 对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真的动脑思考了, 讨论发言说的是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动手实践的小制作和实验操作结果是自己的学习成果, 作业真正是自己完成的而没有抄袭行为。如果这样, 那么, 各学科的测试成绩也就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当前的学习质量水平。反之, 则会出现课堂听讲走神、讨论扯皮、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不端学习行为。
所谓“实在学”, 是指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 与真学相联系, 能利用好学习时间和机会, 懂得吃苦努力;在学习上不应付、不偷懒、不装懂、不作弊, 学有所得, 学有所进。学生实在性的学习, 反映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实在的:如动口所表达的是自己经过思考后的学习认识和见解, 动手制作和实验所得是自己努力完成的结果, 作业是自己实际完成的。反之, 则会出现学习漂浮、理解浅肤、作业应付等不良学习现象。
(二) 学生“实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一旦进入了“实学”的境地, 达到了“实学”层级水平的基本要求, 就可评定为“实学”等级, “实学”等级即为及格等级。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了“实学”的及格等级, 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业成绩就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这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学习能否进入、达到“实学”的学习层级水平, 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发展, 也关系到学校能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是否进入到“实学”的学习层级水平, 取决于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因素。一般来说, 多数学生能“实学”地学习, 但由于有些学生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不同程度地存在“懒学”、“假学”, 甚至“混学”、“逃学”或“辍学”现象。存在上述不良学习行为、尚未进入“实学”的学生中, 有的是头脑很“聪明”的学生。
无论处于哪个学段或年级的学生未进入“实学”,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 就会从此“掉队”而成为“差生”, 学习成绩会越拉越远。反思我们以往的一些教育、教学工作, 正是由于一些学生未进入“实学”而又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教育和帮助, 才形成了一些“差生”, 以致面向全体学生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仅成为了“时髦”的空论。面向全体学生, 夯实促使学生“实学”的教学基础, 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
(三) 面向全体, 夯实学生“实学”的教学基础
如何夯实学生“实学”的教学基础, 是优质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提高教师的教学品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务必树立面向全体、使所有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为此, 教师必须摈弃只对“升学有望”学生青睐有加、对“升学无望”学生不甚关心、对“差生”冷眼相待的教育行为;坚持以学生学习发展为本, 从严治校, 建立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 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并形成学生学习的“常态”和“常规”, 建立促使学生“实学”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完善教育教学评价, 正确处理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关系, 营造并形成对全体学生学习发展负责的教学机制, 夯实学生“实学”的教学基础。
二、全面育人, 营造学生“能学”的教学环境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进入“实学”的学习阶段后, 伴随着良好学习习惯的逐渐养成, 学习品质就会逐步提高, 学习实践能力就会逐步增强, 就能进入到“能学”的学习发展阶段, 即学生学习发展的第二个层级水平。
(一) 学生“能学”的学习表现
“能学”是对学生学习的最根本性要求。从评价学生“能学”的内容要求和测评学生课堂学习“三动”的行为表现来说, 学生“能学”主要表现在“乐学”、“专心学”、“勤奋学”等三个方面。
所谓“乐学”, 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进一步端正, 不但从内心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而且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 不再把学习当成可以逃避的精神负担, 不怕刻苦, 而是乐在学中。因此, 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乐于动脑思考问题, 在讨论中积极踊跃发言, 在动手实践操作中积极主动, 能努力完成各学科作业, 能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的苦辣酸甜。
所谓“专心学”, 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能专心致志, 自觉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 把学习当成第一要务, 充分认识自我的学习角色, 具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课堂学习中, 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搜集和处理教学信息, 听讲不走神,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在小组和全班讨论中的发言能抓住问题的中心, 回答问题能说到点子上, 动手实践操作不马虎大意, 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所谓“勤奋学”, 主要是指学生能不懈地努力学习, 珍惜时间, 脚踏实地, 克服困难, 刻苦钻研, 表现出学习的意志力和“钉子”精神;在课堂学习中, 学习新知识能知难而进;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勤于思考, 具有主动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讨论中积极发言, 一般能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在动手实践操作中表现出勤快性和准确性;能自主认真完成作业, 且作业正确率高。
(二) 学生“能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学生学习进入“能学”的层级水平, 即达到“学会”的学习发展阶段, “学会”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应是对全体学生学习发展的共同要求, 以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能学”层级, 大多数学生的学业成绩就能达到良好以上水平。这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
学生学习能否达到“能学”的层级水平, 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学生进入了“能学”的境地,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有可靠性保障。打造学生“能学”的课堂, 营造学生“能学”的教学环境, 是摆在各级学校面前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三) 全面育人, 营造学生“能学”的教学环境
营造学生“能学”的教学环境, 需要全面育人, 构建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围。首要要注重加强校风和教风建设, 以风清气爽的校园文化风气感染、影响学生, 以使学生群体形成良好的学风。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 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 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和动手, 优化学生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进取精神和自信心的培养, 在学习实践中培育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 营造自由而刻苦的书香校园文化, 让学生呼吸、感受萦绕在校园里沁人心脾的书香。
三、创新教学, 拓展学生“会学”的教学空间
学生的学习发展是无止境的。学生进入到“能学”的境地, 随着学习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学习自主性的增强, 会使学生的学习品质不断提升, 并逐步掌握学习规律。学生实现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就发展到“会学”的学习层级水平。
(一) 学生“会学”的学习表现
学生“会学”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会学”层级水平要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独立性明显增强, 学习探究意识、创新思维和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从评价学生“会学”层级水平的内容标准和测评学生课堂学习“三动”行为表现来说, 学生“会学”主要表现在“自主学”、“独立学”和“创新学”等三个方面。
1.自主性学习, 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学生“自主学”并不等于只局限于自己学习, 而是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新知、掌握学习方法和提高自学能力的自主性学习。主要表现有两点:其一, 学生掌握了学习主动权, 在课前预习、上课质疑、讨论交流、复习、作业等学习实践中都表现出了学习主动性。其二, 学生具有学习自主性, 在教师指导下能自我设定学习目标, 把握学习时间和机会, 带着问题钻研教材, 动脑、动口、动手, 自我探索收集和处理信息, 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 在自我探索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
2.独立性学习, 提高自学能力。学生“独立学”并不等于只局限于独自学习, 而是在自主性学习基础上充分展示学习个性的学习。独立性学习表现在预习、上课、实验、复习、作业、考试等诸学习环节中, 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不依赖于他人, 独立思考, 勤于动手, 能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 具有一定个性的自学能力。如:在预习中动脑独立发现问题, 上课独立思考以提出问题, 动手独立操作以解决问题, 作业独立完成有新意, 考试独立答卷不作弊等。独立性学习还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发表独立见解, 在学习实践表现及作业中表现创新思维, 不人云亦云, 呈现出创造性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学习,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性学习的本质是用创新思维方式去学习, 不死啃书本, 不死记知识, 不机械训练, 联系实际, 活学活用, 善于发现, 勇于创新。创新性学习是探究的必备品质, 有三点特征。一是有问题意识。学生在自我探索求知过程中, 不受他人思维框框限制, 善于带着问题思考、分析、理解、操作、总结, 动脑与动手相结合。二是求异思维。在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交流中, 善于发表不同见解和观点, 在分析解答问题中善于一题多解, 一问多答, 求新求异。三是质疑问难。在学习中多思善问, 不唯书, 敢于怀疑和挑战, 富有想象力和好奇心, 创新性学习是会学习的最突出表现, 表现在自我探索、求知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创新性学习不是具体的学习形态, 创新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联系, 探究性学习与自主性学习和独立性学习相结合。探究性学习是以自我探索新知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特征的学习形态。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 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以问题为主线, 提出问题、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 在预习中发现问题, 在课堂教学质疑问难中提出问题, 在讨论交流互动中分析问题, 在独立性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二) 学生“会学”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会学习, 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生存的必备素质。学生进入到“会学”的学习境地, 达到了“会学”层级水平的基本要求, 其学习水平就可以评定为“会学”等级, “会学”等级即为优秀等级。使学生学会学习, 尤其是使多数学生学习达到“会学”的等级要求, 多数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会达到优秀水平, 这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显著性标志, 也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
学生学习能否达到“会学”的层级水平, 对学生今后乃至终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也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是否成功。使学生学会学习, 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要求, 是教育教学成功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崇高追求, 也是学校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效益的文化追求。如何使学生进入、达到“会学”的境界, 需要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 深化教改, 创新教学, 拓展学生“会学”的教学空间, 建设学生“会学”的幸福校园, 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成为幸福成长的生命过程。
(三) 创新教学, 拓展学生“会学”的教学空间
创新教学, 拓展学生“会学”的教学空间, 核心是创新课堂教学文化。因此, 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文化, 形成新的师生关系, 形成新的教学思维方式, 形成新的教学行为习惯, 从而提升学生生命主体发展的学习品质。
学生的学习发展, 是一个生命主体的主动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要创设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空间环境, 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从而使教学从单向灌输式走向和谐互动, 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束缚下解放出来, 从过于紧张的学习气氛和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长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把学生从“题海战术”、“机械训练”、“拼消耗”的困惫状态的压力下解救出来, 使学生学习生活和生存方式得以改变, 富有时代生活气息。创新教学, 要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探究, 使学生会思考, 会探究、会质疑、会表达。拓展“会学”空间, 要给学生以充分思考的空间, 使学生学会思考;要保障学生自我探索的自主学习时间, 使学生会探索;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会质疑;要给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见解的机会, 使学生会表达。
创意产业的“层级性”思考 篇9
一、三次产业的层级性
如果我们宏观地回顾人类文明的历史,人类在走过原始文明(蒙昧时代)之后,大体上可以分为农耕文明(前现代)、工业文明(现代)到后工业文明(后现代)三个阶段。如果从生存手段上来概括,原始时代,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种自然的生存状态。农耕社会(前现代),进入了手工时代,有了一些简单地机械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和劳动效率,人类在这一时期度过了特别漫长的世纪。随着机器的发明,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现代)时期,生产力空前地解放,劳动效率飞速的提高,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人类在这一时代并没有逗留太久,就迈进了所谓的后工业文明(后现代)时代,标志就是知识经济或者新经济或者消费社会或者近10年来全世界都在争相传播的创意经济时代。
经济学家一直关注这样一个规律,就是产业下游化的现象,“配第克拉克经济法则”认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的增加,就业结构的中心将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工业化后期,三次产业的比重将演化为“三二一”态势。
三次产业既是一个共时的存在,同时对应人类文明历程又有历时性的特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三次产业也有共时和历时的复杂局面的存在。因此,我认为,在创意产业形成全球浪潮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发展必然存在着“层级性”的问题,就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可否认,在工业经济还未完全充分发展的中国,就是包括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要发展创意产业也非易事,因为创意产业对GDP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我国创意产业能够在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兴起并发展,与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转移、转型、升级有非常大的关系。
反过来看,如果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尚不足以达到某一水平,产业升级、转型尚未到来,就匆匆忙忙提倡、推动、上马创意产业,结果仅仅是泡沫而已。上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文化大省、文化强市等的口号从东到西不绝于耳,其实质不过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初级阶段;21世纪初,创意产业又成了一个时髦的语汇,但其中有多少真正“创意”和“产业”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二、产业生产链的层级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这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创意产业”、“创意经济”这样的概念已经在我国从政府、企业、学界到民间成为众所周知的名词,但在国家最高层次的文件中并没有出现。
我以为,这是一种非常慎重的做法。某种程度上也可能是对应本文提出的创意产业发展“层级性”的问题。
如果说创新是一种国家战略,那么创意只能是一种发展策略;创新是一个大概念,创意是一个小概念,或者说创新是包含着创意的。在操作层面上,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创新更多地是指涉科技方面,创意更多地是指涉文化方面;创新更多地是涉及制造业,而创意更多地是涉及服务业。创新往往是国家概念,而创意更多是对应区域和城市。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无论是经济发展到什么样的时代,人类发展最基本依凭只能是地球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与劳动力以及劳动效率的结合。比如农业、制造业在后工业社会也必不可少,所谓的创新或创意就是通过科技进步,通过研发,成为生产链条中的革新因素。作为一种知识生产,它只有进入生产过程才发挥作用,而生产过程往往就需要密集劳动和资源的支撑。
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认为政府尽管“一再强调创意经济和网络新经济的重要性,但是,多数政府目光仍然紧锁在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从这个意义上讲,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注重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
制造业的转移,虚拟的经济将逐步扩大,实体经济更加减弱。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业也将失去根基。发达国家是在掌握着产业前端高附加值的前提下转移制造业的,更确切地说他们是在转移加工业而非制造业的全部。
创新是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获得附加值;创意不仅如此,还通过创造性的服务业,赢得更为巨大的价值和利润。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大国和资源短缺型国家,我们在一二产业的创新还远远不够,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重视程度还不够,所以创新当以国内市场为主体;而创意更应该面向全球市场,参与国际性的高端竞争,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
三、人类需求的层级性
马克思曾经认为,当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精神产品的需求就很难提到日程,他认为资本主义在书画等艺术作品领域的所有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可以完全置之不理”。然而,当年“完全置之不理”的领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熟知的美国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其中第3、4、5层次基本属于精神需要。
霍金斯认为,版权行业、专利行业、商标行业和设计行业构成创意产业或创意经济,他认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工艺、设计、时装、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研发、软件、玩具和游戏、电视和收音机、视频游戏十五类。尽管对创意产业的定义和范围众说纷纭,但个人比较赞成霍金斯的划分。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占居创意产业领域的更多的部类就是文化艺术或者说是与人类精神需求部分更加有关的。所以有些国家把创意产业仅限于文化产业或者艺术。因而学界往往把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混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在上述十五个行业,我们在全球市场份额中不到1/50(2005年数据)。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有着发展创意产业的巨大空间,占有国内市场和增加创意产业的出口份额显得及其重要。
精神需求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更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效率提高之后,前者带来收入,后者带来闲暇,当今欧美发达国家劳动时间仅占生命时问的10%,空闲时间超过40%。这样为文化休闲消费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保证。
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高速时期,离真正的消费社会还有一定距离,仅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具备一定的特征,所以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需求是有着差异和层级的,需要我们进行研究。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坂本二郎提出“第四产业”的概念,将第三产业中脑力服务和体力服务部分分开,独立成为第三产业下游的第四产业。20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服务产业就被普遍认为是“第四产业”。
后来日本经济学家又提出第五产业的概念,就是将第三、四产业中满足心理需求的文化服务和创造活动独立出来,这与丹麦未来学家蒙沃尔夫·伦森提出的人类在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梦想、历险、奇幻和情感生活为主的梦幻社会的预想相一致。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马尔库塞提出“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的概念,前者大体上是人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后者基本上是指超出基本需要的多余需要。这是基于对文化的产业化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立场值得我们反思,今天面对创意和科技将人类的需求无限开掘,当人类虚假的需求无限上升,欲望的阶梯真正达到所谓“梦幻社会”之时,总有一天会轰然倒塌。
因此,从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视角来看,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必由之路;但如果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视野来思考,创意产业所导致的“消费社会”的现实、它所展现的“娱乐至死”的境界,则值得我们高度警醒。我呼吁在我们发展文化或创意产业的同时,知识界有责任积极地参与,也更有责任作为独立批判者,建立我们的文化批判学派,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批判也是一种推进。
语用背景下阅读教学的三个层级 篇10
一、再现文本的语文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文章其实就是人、事、物、情、思、理相互转化的结果。文本的语文事实,即自然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以文字符号形式的存在,指向文本“是什么”。再现文本的语文事实主要是组织引导好三项基础活动。
1.复活文本
文本一旦公开或发表,作者就缄口不言了,只提供产生意义的事物、事实、现象等材料以及意义获得的层次、线索、文脉等。因此,读者必须作用于材料,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走进文本对材料进行还原、复活、具体化,一边读一边想象,“看”到一件件的事物、事实、现象,化语词符号为一个个意义单位和生活画面。具体地说,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过电影”,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人物、事物、事实、现象等融会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这样,就再现了文本表达的原本事物,把能指还原成所指,把文字还原成图画或事物,使文本立体鲜活起来,从而进一步感染读者。眼下我们看到的很多阅读课之所以“入不进去”(浮光掠影)、“热不起来”(生涩淡漠),就是因为对文本“复活”不到位、不具体造成的。
2.理解文本
一是理解语词意义,即我们一般所说的词语理解。词语是获取文章基本信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切入点。一般情况下,理解词语不外乎三个层面:(1) 明察词语的概念义。任何一篇作品的高质量阅读首先要从准确理解词语的概念义开始,关键是把理解词语与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事实、现象紧密结合起来,力求确切明察,不可模棱两可。这样才能弄清楚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2)揣摩词语的表达义。文字作品中的词语有本然的附加修辞功能,因为作者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精心选择适切的词语来与特定的语境匹配。分布在作品言语链条上的词语,已经“进入了运用的状态,融入了表达者的主观情感因素,属于言语的范畴”,彰显了作者独特的言语风格和个性的表达方式。(3)建构词语的篇章意。文字作品中词语的运用不仅能提升其所在句子的表达效果,甚至还会影响篇章的连贯和表意效果。因此,词语理解同样可以与关注篇章结构结合起来。这种以词读篇、以篇丰词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品味词语的运用之妙和篇章结构之美,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读写迁移时在词语选择与搭配上的篇章意识。
二是推想作者意义、获得读者意义,即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课文。(1) 作者“为什么写”。一篇文章的学习,在初探性阅读阶段就要回到文章的原点再现作者的言语意图,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作品,对文章的主题、情感、观念、想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实际上,我们的阅读教学长期是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个关口,或者把这个关口放到阅读课临近尾声时才解决,这既不符合“写”的逻辑,也不符合“读”的逻辑。(2)作者“写了什么”。在言语意图的导演和读者意识的支撑下,作者究竟选择什么来写、按什么顺序写是文本理解的第二道关口。以《海底世界》为例,作者在全面了解海底世界的情况后产生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情感倾向,有了表达的欲望或意愿,即形成言语意图。这样的意图必然引发作者对“写什么”的构思:一是选择海底的哪些事物来介绍,即选材。二是介绍这么多的事物总要理出个先后顺序,即排序。
3.述说文本
再现文本的语文事实,还要落实在文本“述说”上,以“表达”促“内化”,实现“复述性理解”。包括对文中场景、人物、细节的把握,对整体或主要内容的把握,对内容发展过程的把握等。一般来讲,文本的述说不外乎概述、讲述和转述三种形式。
概述,即概括大略地叙述,是对文本主要观点、主要情节或主要内容的“提纯”表达。概述既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一般需要在初探阅读阶段进行常规性训练。一是对大体内容的把握,即借助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事实、现象、场面等,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课文究竟写了些什么。常见的形式有:延展课题概述;链接关键词概述;组合主题句概述;突现主要场景概述……二是对文脉结构的梳理,即把文字形式与具体事物(即文章内容)结合起来,明察语境的转移变换与思路的发展脉络。
讲述,即详细具体地叙述,是对文本信息内容进一步加工、组织的“加水”表达。关于讲述,从当前实际教学情形看应注意两个方面:一要结合文本特点和教材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叙事性文本的讲述几乎等于讲故事,要把自己所看、所听、所想以简洁完整的话语讲给别人听。说明性文本的讲述,关键是能凭借文本的关键性词句和结构层次连贯地叙述核心的信息内容,包括具体特点和主要观点。二要少一些机械独白,多一些灵活对话。讲述能力,说到底是语感能力,是需要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形成。在讲述活动中教师依然要充分备好“组织”和“引导”的“功课”,多设计一些追问话语和情境导语让学生或顺“杆”而上,或“境”中发挥,让讲述变成“有对象”参与的交际过程,使讲述真正生动形象起来。
转述,即变换角度地叙述,是调整文本结构、顺序、角度或表现方法的“改造”表达,需要根据文本内容情节和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训练。通过这样的转述训练,使学生感悟到同一件事情,目的不同说法自然不同。
二、发现文本的语文现象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就是触摸一篇言语样式。一篇言语样式蕴含着丰富的言语智慧。我们可以把这些言语智慧的集合称为“语文现象”。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旨在通过大量语文现象的认识、了解、积累从而顿悟、归纳出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规律,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1.文本体式的特征
指向语用的阅读,势必把握文本的体式特点并依此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其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常态阅读路径和教学策略。
一是要发现每一类文本体式的共性特征。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发现、揭示出它们相似的结构形式特征,才能抓住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本质规律并在循环往复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图式积淀,使阅读真正对写作起示范和指导作用。如教学《说勤奋》就要在感悟文章内涵、明辨“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深刻道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观点与实例之间的关系,初步领会“有理有据”的文体特征。以此为基础,还可以通过司马光、童第周两个事例与一般记叙文的写事进行比较,发现说理文写事(简要概述)与记叙文写事(详细具体)的不同。
二是要发现这一篇文本体式的个性特征。文本体式永远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作者为实现特定的表现目的,一定要呈现出独特的形式,从而传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来。否则,写作就没有发展和创新。比如同样是小说,《我和祖父的园子》更具散文的特征,《爱之链》是一连串的巧合,而《船长》把环境描写放在船长与机械师、大副的对话中展开,并且作者自己还不时跳出故事情节来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个性特征,才算真正打开了文本阅读的视野。
2.布局谋篇的精巧
布局谋篇是文章表达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以典型文章为“例子”,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现布局之美、察看作者言语行为的“骨骼”,继而体悟言语意图达成的效果也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具体形式,理当正式走进当下的教学视野。
一是学段有别。第一学段应引导学生发现并捕捉对句式的感觉。如果是长句子,适宜通过指导读出词语之间的停顿来捕捉感觉;如果是典型的句式,还要尽可能在变换顺序、填空等训练形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仿说(仿写)。第二学段应侧重段式规律的把握体会,包括一段话的内容及叙述顺序,体会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揣摩构段的方法等。第三学段应该有篇章把握的意识,通过理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等方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方式、出场顺序、过渡衔接、前后照应、收尾方法等。发现了这样的篇章结构特点,也就打通了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内容与写法、表象与内涵的联系。
二是同类比较。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相应的课文放到一起,通过比较、鉴别,就很容易发现它们在布局谋篇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文章同为说明文,但篇章结构方面又呈现出不同的思路:在开头方式上,《秦兵马俑》是开门见山的,《埃及金字塔》是描绘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是起兴的;在说明顺序上,《秦兵马俑》是并列或分类说明的,《埃及的金字塔》是层层深入说明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是多角度介绍的;在收尾方法上,《秦兵马俑》是议论抒情的,《埃及金字塔》是引申升华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是描绘的。通过比较、揣摩,就会进一步发现每一篇文章在布局谋篇上的特色及说明效果,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此类文本的兴趣并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3.言语运用的秘妙
老舍先生说:“我们的最好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键还是要发现作者具体遣词造句的秘妙。基于学生的实际,一般来说要注意言语运用的两个层面:
一是精当妥帖的言语。准确鲜明、精当妥帖的词句历来是有良好语文素养的阅读者所关注的对象,正像朱光潜先生说的,“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我厌烦;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所谓精当妥帖的词句,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1)排列组合上有规律性。如《理想的风筝》:“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作者就像一位高明的摄像师,快门闪动,快速捕捉刘老师那瞬间的表现,将动作、语言集中描写,让节奏、韵律、声调全方位呈现,写出了刘老师生命的强壮和力量。(2)传情达意上有表现力。如《爱如茉莉》一文中“没有吃”“没听”“直奔”三个词语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彩十足。(3)结构层次上有标志性。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通过“平常”与“神奇”制造心理冲突,通过想看“柳”却不写“柳”设置写作悬念,实在吊足了读者的口味。(4)描摹形态上有情境感。如《北大荒的秋天》:“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一个传神的“顶着”立刻让句子情境感呈现出来,小鱼游动的形态、水面化静为动的场景都跃然纸上。(5)行文过程中反复出现。如《黄鹤楼送别》一文第三节中李白对孟浩然的话语中 反复出现 了6次“您”字,透过这6个“您”字,足见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与难舍。
二是不用寻常的言语。语用主体为了突出或强调某方面的特殊意图,有时会以不同寻常的言语方式来提高艺术表现力。这些不同寻常的词句,一般可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超越常规的词语搭配。如《水》:“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水窖是实在的事物,渴望是一种心情。水窖可以锁,渴望怎么会被“锁”?(2)偏离语法结构基本规则的非常规句子。如《草原》一文:“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3) 违反常规逻辑的变异表达。如《田园诗情》一文:“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按事实逻辑应该是“一条条运河镶嵌在碧绿色的低地上”。(4)专属作者独有体验的个性表达。如《我和祖父的园子》第13节连用了多个“愿意……就……”,表面上看句式单调缺少变化,实际上正是孩子对“自由”的理解———“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5)特殊功能的标点使用。虽然在言语作品中,标点只是表示停顿或语气的辅助符号,不过,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作者会赋予标点一些特殊的功能。如《诺贝尔》一文中感叹号和省略号的多处运用。
三、表现文本的语文价值
文本的语文价值,简言之就是学习语文的价值,即完成课程目标任务的价值。表现文本的语文价值,就是对照“课标”规定的目标任务进行具体化落实和表现。对一篇文章而言,语文价值是多元的,到底哪些是学生能“带得走的”?
1.会读书:阅读图式新建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指向语用,但阅读课出发的原点应是阅读活动本身。阅读活动,对教师而言是“教阅读”,对学生而言是“学阅读”。实际上,一篇篇文本就是一篇篇教师“教阅读”、学生“学阅读”的范例。每篇文本都是特定的“这一个”,固定的阅读路径或“万金油”式的导读方法显然不能给学生带来可学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主要是由于语文经验不足,即学生没能掌握与特定文本相呼应的阅读方法”。这样,教师就要承担起“教”的责任,指导学生建立新的阅读图式(掌握与特定文本相应的阅读方法),而后才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微调来进一步完成相似文本的阅读,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能迁移:文本生发写作
一个有眼光的语文教师一定是具有转化眼光的教师,他能将文本中的语文现象适度地转化。按照文本的不同功能,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可以把“随文练笔”设计成三大类型:其一,理解性练笔,适用于把文本当“经典”“名篇”处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仿真话题情境,让学生联系课文、生活及自己的积累解读、体验、表达,在加深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感受、理解、欣赏、表达。其二,主题性练笔,适用于把文本当“用件”处理,让学生围绕同一主题完成进一步的搜集、选择、整理素材,从多角度来表达内容与思考,主要是在写什么上下功夫。其三,表达性练笔,适用于把文本当作“范文”(“例子”和“样本”)处理,把最具典型而又适合学生的言语表达形式或写作知识当作学生“仿化”的对象,包括仿词、仿句、仿篇等,借助相似联系,进行加工变化,目的是提升“怎么写”的能力。
3.善积累:记忆仓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