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

2024-05-30

行为艺术(共12篇)

行为艺术 篇1

“领导”是罗宾斯所著《管理学》阐述现代工商管理的第三个职能。这一职能的中心内容是:以组织行为学为指导, 研究人们的行为, 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

一、员工行为管理

行为科学史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性, 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科学管理,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奋进。

(一) 解释和预测员工行为的因素

理解员工的态度、个性、知觉和学习, 是帮助管理者预测和解释员工的生产率、缺勤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基本因素。

(二) 个体行为的基本模式

人的行为基本模式说明:人的大脑神经受外界刺激, 形成意识, 再由意识表现为行动。行为目标得到实现;目标没实现。研究个体行为规律, 就要研究人的需要、动机、激励、目标、挫折等因素。

二、群体行为管理

(一) 对群体行为的理解

1. 群体行为的理解。

群体也称集体或团队,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联合体。正式群体以组织目标为基础, 非正式群体以友谊和共同爱好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的一般特征是:有共同目标和利益;受共同规范的制约;明确的归属感;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

个体加入群体有多种归因。个体乐于加入群体大多基于以下需要:安全、地位、自尊、归属、权力以及实现目标。

2. 理解工作群体行为和高效团队的特征。

一些群体要比另外一些群体成功, 是由下述变量决定的:群体成员的能力、规模大小、冲突水平、群体成员遵从群体规范的内部压力。

高效团队必须具备以下8个特征:一是清晰的目标;二是相关的技能;三是相互的信任;四是一致的承诺;五是良好的沟通;六是谈判的技能;七是恰当的领导;八是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内部有合理的基础结构;外部条件, 是管理层为团队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各种资源。

3. 团队与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采用团队的形式。质量圈管理方式, 是由8位至10位员工及主管组成的工作群体, 通常一周碰头一次, 讨论他们碰到的问题;调查产生问题的原因;推荐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纠正的措施。他们承担着解决问题的职责, 评估他们提出的建议。最后由管理层做出实施决策。

三、激励员工

行为科学十分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如果管理者希望他们的员工出色地工作, 就应当调整自己的激励实践, 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愿望。

(一) 动机的含义

动机, 是指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愿望和想法。它是引起与维持人的行为并把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原因或条件。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 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

罗宾斯将“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 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在这一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努力;二是组织目标;三是需要。

(二) 早期激励理论

在本世纪50年代有三种重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X、Y理论;激励———保健理论。这里只讲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假设每个人都有5个层次的需要。5个层次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一是生理需要。食物、水、住所、性满足以及其他方面的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感情伤害的需要;三是社会需要。友情、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四是尊重需要。内部尊重 (自尊、自主、成就感) 、外部尊重 (地位、认可和关注等) ;五是自我实现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动力。

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 另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马斯洛认为, 如果希望激励某人, 就要了解该人他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 满足其这一层次或这一层次以上的需要, 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得到普遍认可, 尤其是管理者。因为这一理论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富有内在逻辑性。但这一理论缺乏实证性基础, 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三) 当代激励理论

当代激励理论, 其共同之处是, 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以早期理论为基础。

1. 三种需要理论。

大卫·麦克莱兰等人提出, 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主要的需要:一是成就需要。达到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需要;二是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并不受他人控制的欲望:三是归属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这种理论认为, 一些人有强烈的内驱动力, 要把事情做得更为完美, 使工作更富有效率, 以获得更大的成功。高成功者对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各半的工作表现得最出色。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麦克莱兰把人的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看作是一致的, 并做出了有说服力的种种推断。

2. 目标设定理论。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 对于具有一定难度且具体的目标, 一旦被接受, 将会比容易的目标更能激发高水平的工作绩效。

3.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 控制行为的因素称作“强化物”, 强化物是在行为结果之后紧接着的一个反应, 它提高了该行为重复的可能性。管理者可以通过强化他们认为有利的行为来影响员工的活动。

4.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 员工首先考虑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 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率同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率进行比较。员工如果感到自己比率与他人的相同, 则视为公平, 自己收入过低或过高, 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这时, 员工就会试图去纠正它。

5.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 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 且这种结果对个体具有吸引力时, 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它包括三种联系:一是努力———绩效;二是绩效———奖赏;三是个人目标的吸引力。

(四) 激励员工的建议

在管理实践中, 有效激励员工, 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认清个体差异, 使人与职务相匹配:运用目标导向: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个别化奖励;奖酬与绩效挂钩;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和精神的激励作用。

四、领导行为

(一) 管理者与领导者

《管理学》第17章论述的“领导者”指的是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限的人。因此, 首先要说明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 拥有进行奖励和处罚的合法权力, 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则不同, 可以是任命的, 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 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当是领导者, 但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处于管理岗位上。一个人能够影响别人并不表明他也能够计划、组织和控制。本文所讲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他人且拥有管理权力的人。

(二) 领导特质论

领导特质论, 也称领导素质论。它是描述领导者个人素质的一种理论。领导者区别于非领导者的6项特质是:一是进取心。较高的成就渴望, 高度的进取心、主动精神, 一往直前, 坚持不懈;二是领导愿望。乐于承担责任, 以强烈的愿望去影响和领导别人;三是诚实与正直。通过真诚无欺、言行高度一致, 在他们与下属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四是自信。为使自己的下属相信他们的目标决策的正确性而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五是智慧。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占有大量准确的信息;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和做出正确的决策;六是工作相关知识。广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 能使其做出有远见的决策并理解这种决策的意义。

香港金利来公司远东局主席曾宪梓先生讲, 他一生奉行“诚、信、勤、俭”四个字。这反映了“金利来”经久不衰的行为风格。

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具有10项品德和10项能力。10项品德是“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感、积极感、忠诚老实、进取心、忍耐性、公平、热情勇气;10项能力是:思维决策能力、规划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对人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下属能力、调动积极性能力。

(三) 领导行为论

这是一种着重研究领导者如何以自己的行为和作风影响被领导者, 以及判断领导是否有效的管理理论。

(四) 领导权变理论

这是一种研究领导者行为在一定环境下有效的那些环境变量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影响领导人行为的权变因素有:领导者自身的特点;下级的特点;群体的特点;组织的结构。

总之, 有魅力的领导者的突出特点是:自信、远见、清楚表述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

摘要:行为科学史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性, 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科学管理,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奋进。员工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以及领导者的行为, 是相互影响的。管理者是被任命的, 其行为属于领导行为, 拥有进行奖励和处罚的合法权力, 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有魅力的领导者突出的特点是:自信、远见、清楚表述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

关键词: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

行为艺术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行为艺术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行为艺术创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是学生对艺术表达方式的知识扩展提高审美表现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行为艺术形式与内容的表现

难点:将自己的想法用行为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一组图片和视频展示出行为艺术,并让学生开始了解这一种“奇怪”的行为,引出今天的课程——行为艺术。二.开始新课

1.出示两张图片,一为传统绘画作品梵高的《阿尔的吊桥》,河南中原工学院3000大学生行为艺术作品“老万”。让学生进行比较,说出新歌日艺术与其他以传统艺术形式的不同。学生回答,教师做出总结(表现材料、表现方式不同)2.提出什么是“行为艺术”和学生一起得出结论,讲述行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3.讲述如何创作行为艺术(注意一下三点要求)△行动的艺术

△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一定看不懂的才是好的,不一定血腥暴力的才是好的)△要有象征

4.讲述一些较有名的行为艺术的列子,做简单的解读 5.与学生探讨一些不属于行为艺术的行为或者表演 △行为艺术不是政治事件。△行为艺术不是商业演出。△行为艺术不是艺术行为。

△行为艺术不是绯闻或无目的的恶搞事件。

6.小结:经过学习我们知道行为艺术是用个人的行为来表达观点的艺术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以环保为主题进行一个系列行为艺术的表演

商界的“行为艺术” 篇3

对一个品牌来说,跟艺术家紧密合作能够得到资源共享和利益增值的空间。那些原来与艺术无关的事物,主动地引进艺术借助艺术的形式美感和精神力量,来唤起社会效应,从而帮助自己提升品牌价值。这个时候,艺术就呈现出一种“被跨界”的状态,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艺术不再独善其身的一个现象。

梅赛德斯

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除关注自身发展外,还致力于推广文化和经典艺术等相关活动,它与国家大剧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并举办各种类型的音乐会让普通民众以极低的价格或者免费欣赏到世界级的经典佳作。2009年梅赛德斯一奔驰在农业展览馆举办了经典艺术博览会,并邀请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岳敏君、方力钧、靳尚宜,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等贵宾,以讲座与坐谈的形式,致力于推动文化与艺术事业的发展,使社会各阶层民众参与到艺术中来。他们还举办“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颁奖大典,授予在文化、艺术、商业等各领域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力量实现自己梦想的中国年轻成功人士。

梅赛德斯

奔驰在中国积极倡导精英文化的同时,努力推动社会的前进,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收获。文体艺术、公益事业等方面都少不了梅赛德斯一奔驰的身影。这种合作形式很好地解决了艺术发展的瓶颈,在发展艺术的同时扩大了著名商业品牌的影响力,提高了奔驰品牌的声誉,两者合作不失为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这种眼光深远的营销视野成功地诠释了一个知名品牌所具有的责任和义务,不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让广大民众得到艺术享受,这种品牌营销与公益行为的融合解决了艺术与消费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实现了双赢。

奔驰公司推动文化与艺术的发展繁荣,从而实现了品牌与艺术广义上的跨界发展。而欧洲的珠宝商梵克家族和雅--宝家族联姻后,将珠宝艺术发挥到了极至,使自己的商品化为典雅的艺术品,其品牌所传达出的内涵与艺术难解难分商品与艺术渗透并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品牌与艺术狭义上的跨界发展,其商品从出厂的一天起就成为了艺术品。梵克雅宝曾将总值近4亿元人民币的瑰丽珍宝——Ballet Précieux系列高级珠宝亮相中国。Ballet Precieux系列以芭蕾为魂,三幕珍稀宝石谱写的舞剧加上芭蕾,点化为四大主题、80件珠宝的作品。这些以舞蹈为主题的珠宝,是路易雅宝及两位法国移民一设计师莫赫斯·杜华利及珠宝商尚胡比的心血结晶。芭蕾系列中,全新创作、姿态各异的芭蕾舞者胸针最引人注目,首度以360度环绕视角诠释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舞伶,观赏全系列胸针的经验彷佛亲临剧院观赏一场精彩的芭蕾。尤其是绿宝石系列珠宝更为璀璨夺目,灵感源自法国音乐家福蕾及法国芭蕾舞流派,以705颗绿宝石创作出的旷世杰作Sacredu Printemps项链宛如流动着法式芭蕾的清雅华贵,让人为之震撼。

欧美上流社会各种舞会、宴会中,名媛贵妇们都以能拥有正牌的梵克雅宝作为时髦、流行的象征。梵克雅宝多以大自然来作为其顶级珠宝的设计灵感,并发明了“隐密式镶嵌法”。这种方法可以将宝石与宝石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其间没有任何金属座或镶爪。这种镶嵌法赋予了宝石一个完全不同的外观,影响了整个高级珠宝业。这种跨领域实践可以为艺术提供更全面的视角,通过相互交叉,置换掉一些思维定势,从而产生新的艺术观点。新古典主义芭蕾编舞大师巴兰钦(George Balanchlne)以梵克雅宝(Van Cleef&Arpels)的舞蹈珠宝为灵感而创作了芭蕾舞剧《珠宝》。从而实现从艺术到商品,再从商品回到艺术中去的一个循环。

艺术与商业相结合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大量的企业或是相关品牌与艺术发生了关系,这是由于从时尚角度来说,企业跟艺术家的合作,得到最好的东西是创意的灵感,商家希望通过这些合作来教育消费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的品牌不只是一个商业品牌,更是一个艺术品牌。这种经营策略将艺术和品牌捆绑在一起,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通过艺术的认知和审美对企业和品牌产生由衷的敬意。

2009年Prada Transformer建筑在韩国首尔隆重登场,在这一独特的建筑中进行一系列艺术活动,包括跨文化展览,电影艺术节以及其他多项艺术活动。这个立体艺术展就是通过一个艺术的形式体现了工业艺术与时尚概念的跨界消费,其行为在政治、商业和艺术上都有较大的收获,在获得知名度的同时借助艺术提高品牌的含金量,使企业在长远的经营中获得更高的回报率,这种回报不只是商业上的,还包括政府的支持和民众的认同感。

Transformer为一个四面体建筑:六边形、十字交叉、长方形、圆形,这四个面搭建起了一个空间。整个建筑用光滑而有弹性的膜包裹,每次展览过后都被起重机整体吊起翻转一次,当其中一面变成地面,其余三面就构成了墙面和天花板。在这个空间内有裙装展、电影展、艺术装置展等。时尚、艺术、电影、设计和表演之间相互影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加深,它是多元艺术文化的融合。普拉达建筑位于首尔始建于16世纪的庆熙宫旁,这一跨国、跨界的项目使韩国的历史、传统与21世纪的多元文化在同一舞台并列呈现。

坚持行为艺术的底线 篇4

关键词:行为艺术,道德,底线

20世纪80年代,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 各种艺术形式也百花齐放, 其中, 以身体、形象等资源来表达作者艺术观念的行为艺术, 引起了艺术领域的关注。但由于中国和西方在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 所以行为艺术也成了人们近年来争议的最大焦点之一。

一、何谓行为艺术

1. 行为艺术的定义

行为艺术是20世纪后才出现的艺术门类, 迄今为止, 关于行为艺术, 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按照中国画研究院陈覆生给出的定义, 是指“在以艺术家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行为表演过程中, 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 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1

2. 行为艺术的渊源

行为艺术源自西方, 批评界一直认为行为艺术是观念艺术的一种。观念艺术, 强调的是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艺术对大众的影响, 以及艺术的产生过程。1917年, 当杜尚把小便池作为艺术品展出之后, 就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为行为艺术埋下了伏笔。1961年, 法兰西人科拉图, 张开双臂从高楼坠落, 被称作《自由坠落》, 成为了行为艺术的鼻祖。20世纪70年代, 西方形成了浩浩荡荡的“行为大军”。80年代,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行为艺术一蹶不振。90年代, 在亚洲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 发端于1979年的“星星美展”2, 在1985年的“85新潮时期”有所发展。在这一时期, 普遍采用包扎或自虐的方式, 这与80年代的年轻艺术家企图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有关。真正意义上的行为艺术, 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这时, 行为艺术在中国广泛的传播, 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行为艺术进行剖析。

二、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行为艺术以夸张的手法, 用身体和行动来表达艺术家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和对世界的看法。到现在为止, 行为艺术在中国已经走过了30多年历程, 从对西方观念的简单模仿到观念的移入, 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应。

1. 中国早期的行为艺术

早期的行为艺术, 作为对西方的一种简单模仿, 人们对他有所歧视。主要是因为他步西方的后尘以及种种怪异的表现, 但是我们幷不太在意他对学术上的影响。而且有的行为艺术, 的确是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 而且是没有脱离艺术本质的作品。例如“乡村计划1993”, 1993年的春天, 山西省的几位艺术家, 来到山西偏远的农村, 在老乡家中支起画具开始创作, 以激发最原始的创作激情, 使艺术直接再现生活本质。反映了人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大潮中, 难以找到自我的心态, 而自然的乡村生活恰恰是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唤醒艺术家回归艺术本质, 回归生命本体的强烈愿望。这是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 来表达自己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态度和观念对象化的行为艺术。

2. 行为艺术发展现状

但行为艺术发展到后期, 社会各个领域出现了以表达个人生存状态为主的行为艺术, 逐步取代了对象化行为艺术。如, 张洹赤身裸体涂满蜂蜜, 在肮脏的公厕里蹲了两个多小时, 让身上爬满苍蝇;王晋与一头驴子结婚;北京一位艺术家的《复活节的快乐》, 将猪的胸腔打开, 露出跳动的心脏, 然后再缝合, 本来想让猪活着离开。结果由于麻醉出了问题, 几刀下去, 猪并没有复活, 更别说快乐了。

行为艺术家们在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真实体验中, 或许能为自己和别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历史记忆。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 有何“美”可言?不具任何审美性的“艺术”, 还能算是艺术吗?行为艺术家将自己的或别人身体作为创作的一部分, 由此来消除艺术与生活, 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界限, 可以说是一种伟大的而有益的探索。但在形式上, 采取的自虐、伤害、血腥等形式, 就使作品粗俗不堪, 令人难以理解。这种极端行为表达的艺术, 正在挑战着人们的人性和道德极限。

行为艺术在今天的表现, 大多数人愿意把他归结为炒作艺术。作品总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产生, 接着媒体再加以报道, 丝毫没有了艺术所需要的那种“虚一而静”“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的境地。我们不禁要问, 荒唐、暴力。怪诞充斥其中的“行为艺术”, 也能算是艺术吗?

三、行为艺术的底线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行为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 理所当然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当生活被行为艺术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却又令我们出乎意料。陈履生先生曾说过:“不管何种艺术的行为如何前卫, 只要以艺术的名义, 就应该在艺术的范围之内, 这个底线就是艺术的生命, 是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 包括不能超越社会道德和法律, 不能超越人性和公共利益。”3

艺术具有审美性, 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展现真、善、美, 但艺术并非无所顾忌。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名成员, 是要受到法律和道德约束的。创造出行为艺术的艺术家们, 同样要遵循最基本的底线。即, 行为艺术不能毁坏人的生命, 不能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宝贵的, 环境对于人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不管是观念艺术还是行为艺术, 都不能以毁坏人的生命为代价。不能为了达到目的而去伤害生灵, 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逾越了道德的底线, 人就会变为魔鬼。让垂死的金鱼在地上进行所谓“死之舞蹈”的表演, 从被剖开的牛的胸腔中钻出来, 现场戏谑和杀戮猪等动物……这一切行为艺术都是对于生命的亵渎, 血腥、暴力、尸体的残酷气息一次次成为中国行为艺术实验的主题。虽然不少行为艺术家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乃至谴责, 但他们却依然沉醉在暴虐的快感中, 并没有因为受到谴责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艺术家并不是享有道德豁免权的特殊人物, 因此, 绝不能让艺术家假借艺术之名, 为所欲为!

真正的行为艺术, 是行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必要的场景, 用自己的行动来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以发人深思。2005年3月, 长沙世界之窗推出了大型女性群体行为艺术——“天下有伞”。2万名女性将写有心愿的蓝色阳伞放入文明湖, 在文明湖中最终将形成面积达1万平米的地球图形, 将创造中国最大规模的女性群体行为艺术。据活动组织方介绍, 文明湖寓意为女人是水做的, 而蓝色的伞是寓意着全球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共同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同时蓝色代表和平, 意在拒绝战争与灾难。真正的行为艺术, 不正是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吗, 用行动来唤醒人们麻痹的神经, 触动人们的灵魂。

艺术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它既有普遍性, 又有典型性。但是不论什么形式或流派的艺术, 都要能给人以美的启迪和享受, 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在以多元化为背景的今天, 我们更应保持自己的清新的头脑。真正的行为艺术, 应该是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反映当代生活, 独具中国特

《日出印象》与《星月夜》之比较

王峰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本文以《日出印象》《星月夜》为载体, 通过造型语言、色彩语言、生命意识三种绘画语言解读莫奈、梵高两位欧洲印象主义大师作品的异同点, 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他们的艺术世界, 走进他的心灵。

关键词:造型语言;色彩语言;生命意识

作为印象派代表人物的莫奈和梵高, 身世和经历都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出生在商人的家庭, 都是靠家人的资助从事绘画活动, 又都长期经济拮据、生活艰难, 又一起在“印象派画家”的旗帜下成为斗士。然而, 两个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莫奈在印象派画家中享誉最长久, 亦是最长寿 (享年86岁) 的人;梵高则在生前既没有获得成功, 也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 也许由于是其十分疯狂的性格, 他的朋友也一直与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一、造型语言

《星月夜》和《印象·日出》都是描绘风景的绘画, 他们都忽视对象的轮廓重视内心的感受, 绘画风格都已经趋向表现主义。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表现主义的时候, 我们更倾向于把它们和笔触联系起来。

《星月夜》是奔放的, 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 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 他运用波浪形、旋涡形和螺旋形的笔触来运载奔涌不息的情感, 粗犷豪放、充满大幅度的动势和紧张而强烈的节奏感。这种奔放的激情的有力的厚重的笔触, 是从大自然中抽取出的灵魂象征。《印象·日出》借助短小有力的线条, 每一笔线条都是一种运动的航迹。那是心灵的痕迹, 是对某种事物的一种精神上的认同。画面中太阳用短而清晰的直线笔触来描绘, 而天空则是用宽厚拙朴的色条。

《星月夜》的画面整体看似疯狂, 却有着某种内在的秩序。莫奈的《印象·日出》是一个飘荡着的、彩色的光幕, 这“幕”主要不是由物体的形状而是由颜色笔触来造型的。它是流动着的、消逝着的美, 在飞动中被捕捉。一个被体验的世界被翻译成一个自由的色彩织品, 这一偶然的自然断面通过各种颜色之间细致的组合形成艺术的统一体。

二、色彩语言

莫奈和梵高都试图运用他们的笔触, 打碎物象的形式, 捕捉光的效果, 在他们对光的无休止的追求中, 都实现的光和色彩的完美结合。

莫奈在《印象·日出》中十分重视阴影的色彩, 表现日光下物体的厚度和分量, 用灰色底子作画, 在用色上也偏爱用各种灰色, 如奶油色和米灰色, 用不透明灰色层表现出稍纵即逝的户外光线下的闪烁效果。他利用光色效果获得了一种辉煌的平面感, 使灰色充满力量。而梵高用色灿烂明丽、夸张有力。《星月夜》中色彩主要是紫罗兰和蓝色, 同时, 还有金黄色。蓝色:

色的中国当代艺术。象征静穆, 巨大的寂静, 也就是靠近无限的颜色。同时也是人体内代表忧郁、伤感及初始体验的颜色。它也是一种理念的颜色;金黄:与太阳、人间有关。它代表能量, 同时代表着堕落、毁灭以及美。

莫奈和梵高的色彩给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出现了注重强烈色彩效果的兽主义;通过色彩和笔触表现心理的表现主义;纯粹以色彩的点、线、面构成画面的抽象主义, 他们色彩观念的转变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生命意识

莫奈有着对色彩的敏感, 有着对局部色彩细微变化的关注, 他就是在这种细微的关注中体会对自然的热爱, 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关注生命的角度。更为确切地说就是“光”刺激了莫奈, 给他带来了变幻的色彩, 创作的空间, 给了他们生存的生命力。梵高则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天才, 他凭借自己的激情, 把丑陋甚至可怕的事物变得美好。梵高的情感强烈炽热, 而且含有大量想象因素, 不是用理智、逻辑所能诠释清楚的, 当这种激情积淀于心, 便成了一种不可穷尽表达的深层情绪。冷暖色彩碰撞所迸发的力量是那样贴切地表达了他的感情, 宁静的灰冷色调是那样抚慰他的心灵, 色彩无穷的综合形式、巨大的表现力被梵高用来表达内心情感, 从而色彩蕴含了新内容, 具有了新使命, 事实也证明从此色彩在绘画中的独立作用越来越具有意义, 色彩成了个人讯息及精神讯息的载体, 色彩能够传达艺术家的意念, 能够表现艺术家的感觉, 能够激起观众的情绪, 它们是一种世界观的表现方式。

四、结论

《日出·印象》“绘画”地思考着光的明灭闪烁、瞬间的感觉、主观的情调。色彩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因素在不断地向视觉靠拢, 它挣脱束缚求得解放是必然的结果。莫奈的作品笔触重叠相加, 明明白白地呈现出绘画过程, 表现出对绘画对象自然形体的怀疑。梵高的《星月夜》情感强烈炽热, 而且含有大量想象因素, 不是用理智、逻辑所能诠释清楚的, 当这种激情积淀于心, 便成了一种不可穷尽表达的深层情绪。冷暖色彩碰撞所迸发的力量是那样贴切地表达了他的感情, 宁静的灰冷色调是那样抚慰他的心灵, 色彩无穷的综合形式、巨大的表现力被梵高用来表达内心情感, 从而使色彩蕴含了新内容, 具有了新使命。

参考文献:

[1]葛鹏仁.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0.[2]唐晶.凡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吴冠中.谈梵高[J].艺术评论, 2004, (12) :63-63.

[5][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美术出版社, 1989年.第十五.

参考文献

[1].陈履生.《以“艺术的名义”》[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1版.第62页.

[2].1979年.黄锐发起“星星美展”.这一事件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开端.

[3].陈履生《走火入魔的前卫艺术》[J].《美术》.2001年.第4期.

[1]陈履生.以“艺术”的名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2]鲁虹.众说纷纭的行为艺术:[J].美术之友.2006.

[3]贾方舟.批评的时代[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中国行为艺术调查报告 篇5

作者:文法与经济学院行管二班万专

一、调查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所发生的当代艺术现象和事件,有一种现象是不容也不可能不引人注意的,那就是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艺术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地被艺术家自觉地运用。在思想文化和艺术流派空前多元化的今天,行为艺术在中国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排挤和误解之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艺术思潮。正因为如此,从社会学角度对当代行为艺术进行一番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很有必要。

二、调查结果

次调查采用了浏览网页、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全体社会,重点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的认知程度,研究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现状。

A.调查时间: 开始时间:2012-4-8结束时间:2012-6-25

B.样本数量:227份

C.样本分布:

1)性别:参与样本调查的男有129人,占总体56.83% ;女有96人,占总体42.29%。

2)年龄:18岁以下有15人,占6.61% ;18---25有186人,占81.94% ;26---35有13

人,占65.73%。

3)职业:全日制学生(文科)有103人,占 45.37% ;全日制学生(理科)有70人,占30.84%。

4)学历:专科有34人,占14.98% ;大学本科有161人,占70.93%。

5)眼中的艺术家形象:62.56%的人认为行为艺术家是值得尊敬的艺术创作者;19.38%的人认为他们是不可理解的一群人,看不懂他们的作品;10.13%的人表示不关心。

6)关注程度:13.66%的人经常关注艺术活动信息;59.03%的人偶尔关注艺术活动信息;20.7%的人几乎不关注艺术活动信息。

7)了解渠道:80.7%的人是通过电视、网络媒体;50.66%的人是通过报刊、艺术杂志;通过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了解的占16.3%。

8)能否接受当代艺术表现形式:20.26%的人不能够接受;25.11%的人能够接受;45.81%的人表示视具体情况而言。

9)是否接触过:35.68%的人接触过;60.35%的人没有接触过。

10)对行为艺术的印象: 10.13%的人认为行为艺术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级趣味;62.11%的人认为是由艺术家带着某种文化意向观念完成的事情;25.55%的人表示纯属无聊不能理解。

11)能否接受全裸行为艺术:28.63%的人表示能,这是对艺术的追求;30.4%的人表示可以

吧,只要我的亲朋好友不这样就行;34.36%的表示不能,太违背传统了,接受不了。

12)行为艺术是否对生活有影响:51.98%的人认为有;47.14%的人认为没有。

13)行为艺术是否是艺术:69.16%的人认为是;29.96%的人认为不是。

14)行为艺术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66.96%的人认为有存在的必要;30.4%的人认为没有存在的必要。

15)倾向于哪种类型的行为艺术: 46.26%的人选择反应艺术家内心思想情感或观念的;

74.45%的人选择反应一定社会现实的;有10.57%的人表示无所谓,随便。

16)行为艺术在公共场合进行是否合理:62.56%的表示不合适;36.56%的人表示合适。

17)是否愿意参加:37.89%的人愿意;60.79%的人表示不愿意。

18)大众行为是否为行为艺术:21.15%的人认为是;77.53%的人认为不是。

19)是否每一个人都能做行为艺术:28.19%的人认为是的;70.04%的人认为不是。

20)行为艺术在当今社会应以什么方式进行:31.72%人认为是现场表演;66.08%的人认为

是通过媒介。

21)行为艺术在中国能否在中国发展起来:29.07%的人认为行为艺术在中国能够发展起来;

30.84%的人认为不能发展起来;39.21%的人表示说不准。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样本分布情况不难看出,被调查者多为全日制大学生。关于艺术家在他们眼中的形象,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他们是值得尊敬的艺术创作者。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他们是不可理解的一群人,看不懂他们的作品,更有甚者表示不关心。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接受当代的艺术表现形式,而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够接受或者视情况而言。而接触过行为艺术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接触过所谓的行为艺术,其实并非真正的行为艺术或者以间接的途径接触,而不是亲身经历或感受。当下在中国这种情况也许绝对不在少数,虽然有绝大多数人表示经常或偶尔关注艺术活动信息,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几乎不关注艺术活动信息,大部分人不愿意参加行为艺术,只有少部分愿意参加,但不提倡全裸行为艺术。这说明在中国艺术活动还没有真正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这大概是因为一方面当今艺术形式本身就比较深奥,而另一方面民众的艺术欣赏水平整体上还有待提高所导致。在了解艺术讯息的渠道的方面,电视、网络媒体以其方便、快捷、美观的特性,为人们所接受,当然报刊、艺术杂志也在发挥着作用,他们认为电视、网络媒体和报刊、艺术杂志都是媒介,行为艺术在当今社会应以媒介方式进行而不是现场表演,这与行为艺术强调的是在现场表演对观众的感染力相矛盾,也揭示了行为艺术在中国推广困难的部分原因。对于行为艺术的印象,大部分人认为是由艺术家带着某种文化意向观念完成的事情,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行为艺术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级趣味或者纯属无聊、不能理解。这确实反映了一些行为艺术的真实情况,有些行为艺术确实显得有些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级趣味,当然这也许是行为艺术家们的情感表现或者是对当代生活的真实反映或反叛,但是这些应该仅仅只是当艺术表达的需要而出现,而不是纯粹吸引眼球,为了这样做而这样做。对于全裸行为艺术有相当一部分人颇有微词,表示太违背传统、不能够接受,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能够接受,但前提为不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这说明传统文化依然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认知。大部分人认为行为艺术是艺术,对于自己的生活(思想、观察、情绪)有影响,有存在的必要,以反映艺术家内心思想情感或观念或者反应一定社会现实,但不提倡在公共场合进行性,但仍有一部分人认为行为艺术不是艺术,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影响,违背传统或者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级趣味,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对于大众行为与行为艺术的关系,大部分人认为大众行为不是行为艺术,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大众行为(如芙蓉姐姐凤姐之类网络红人的行为)是行为艺术。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它一般具有3个特征:人数众多、无组织性和行为者的相互依赖。而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对于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前途,少部分认为能够发展起来,而大部分人认为在中国行为艺术不能够发展起来或者很难发展起来。

四、正文内容

(一)对行为艺术的基本介绍

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该艺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仅由单个事物构成的艺术。虽说理论上行为艺术可以包含一些相对而言更为主流的活动,比如:杂耍、喷火、体操等杂技,以及戏剧、舞蹈、音乐等,但这些一般归为表演艺术。行为艺术通常仅指视觉艺术范畴中前卫派(avant-garde)或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一种。关于起源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行为艺术的鼻祖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恩(Yves Klein,1928-1962)。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把这称作《自由坠落》。

(二)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从八十年代悄然兴起后到今天虽然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绝大部分作品依然停留在“身体论”的层面上。行为艺术的身体论在今天年轻艺术家身上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一个圈子套着,没有新意,老年化的状态。对身体无尽榨取透支,就是过去行为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不断地透支自己的身体,而忽视了作品的观念性。除此之外,当代行为艺术大多纯粹反映艺术家内心思想情感或观念,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往往难以走进普通民众。从行为艺术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现在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可是其发展空间依然比较狭窄。首先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尝试接纳和认可当代行为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但就整个社会来说对其认可度依旧偏低。其次,当代行为艺术时时受到当代制度、法律或者社会道德规范与审美观的约束。具有法学理论准备的批评家王南溟先生认为:合法化的前提至少应该在法律上保障“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本土当代艺术的不自由,不“合法化”,从根本上来说是这种艺术的自由还没有得到宪法的有力保护„„与此相对应的是行为艺术在美术馆和公共空间屡屡遭拒。究其原因,我们也可以从行为艺术本身和外界两方面分析。从行为艺术本身来看,一方面,艺术是个很伟大很平凡的东西,艺术也需要观众,而当代行为艺术严重脱离现实,脱离生活,没有平凡化,因而缺乏观众。另一方面,当代行为艺术中掺杂的暴力血腥色情等因素与人们的审美共性相冲突,违背现存的道德观价值观,超越了人们的承受极限,引起人们的厌恶和反感,从而遭人非议。从外界来看,一方面,在现实的形态下,行为艺术的传播受到许多约束,只能采用摄影照片和录像的形式来记录,人们对行为艺术活动的了解,只是通过图像材料,行为艺术现场的感染力无法让人体会到。图像资料对于已发生的行为来讲是记录,对于观看图像资料的观众的解读来说,既是文本又可能是障碍。另一方面,民众整体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不高,再加上一些大众媒体包括一些专业刊物在一直没有对所谓的“行为艺术”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介绍,道听途说、以偏概全式的报道误导了大众包括一些专业人士对于“行为艺术”的了解。

(三)行为艺术的社会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行为艺术也不例外。行为艺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变质的行为艺术所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健康行为艺术的积极影响

1、过程展示,把传统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高度的神圣殿堂,摆放到

了普通观众心目中的“不过如此”的“平淡”状态。尤其在有的作品中,还请一般观众参与,这就更消解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

观中对艺术创造行为的认同感。这有利于艺术传播的大众化和普通民众艺

术素养的提高。

2、当代行为艺术是对极“左”主义政治美学的突破。极“左”主义政治美学

往往依附于“真、善、美”这类宏大的准则对文化艺术的多样性进行压制

对人类进行精神控制。人们不会忘记,假借“革命真理”,“文革“政治

美学及其美术曾经何等残酷地对人类普遍价值进行践踏。单就美学道理而

言.人类社会并不存在某种适用于一切艺术及艺术品的审美本质与共同性

质,把“真、善、美”假定为评价一切艺术形式和观念的“健康理性的客

观性”,不仅显得虚假、空洞、贫乏,而且往往因为其错误的语言表达而

受到审美专制主义的热烈鼓励和超级役使。无情压制审美多元化,绝不承

认美包含并存在于美的对立面,最终危及艺术表达的自由。当代行为艺术的健康发展毫无疑问会有利于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多样化。

变质行为艺术的消极影响

1、行为艺术的发展如果不能在一个规范的轨道上运行,就很容易被一些别有

用心的人所利用,即借创作行为艺术之名行传播血腥暴力色情之实,败坏

社会风气,甚至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除此之外,变质行为艺术的流行可

能会动摇社会良性运行所需要的合理的的道德观和审美观,助长极端反传

统的风气,危及社会稳定。

2、对行为艺术的过度消费带来“艺术消费人人,人人消费艺术”结果,很有

可能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泛滥,降低艺术的质量,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评价和

追求。

(四)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发展出路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现如今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要想摆脱这种处境,找到发展出路,在我看来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艺术创作从现实出发,更多地反映当代现实,贴近民众生活,尽可能争取观众,赢得民众的认可。

2、努力克服传统行为艺术关于暴力血腥色情等挑战人性和道德的因素,突破身体

论的限制,创新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行为艺术走到今天思想观念性将会是

以后行为艺术一个最重要的元素,以后的方向将会越来越多元,有可能完

全放弃掉身体,甚至只是一个观念,简单的生活都要比身体的强调性更重

要。

瑞典青年的行为艺术 篇6

6月6日的欧洲议会选举之夜,一个年轻人冲进斯德歌尔摩的酒吧大喊:“我们要在布鲁塞尔共享资源!”仅仅几个小时之后,他的话就应验了。他们支持的海盗党赢得了瑞典7.1%选民的支持,这意味着在瑞典总共拥有的20个欧洲议会席位中,海盗党将得到至少1个席位。

大杯大杯的朗姆酒、连续不断的赞美诗篇和标志性的“宽带颂歌”,信息海盗们西装革履地聚集在斯德哥尔摩皇家科技学院,赞美他们空前的胜利。党主席里克·福克文奇(Rick Falkvinge)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获胜演说:“今天我们成功改变了欧洲政治的版图,现在,整个欧洲都在关注我们的一举一动,那些政客们到处打探我们的纲领和主张。他们现在知道了,在信息时代抓住信息政治这个议题的政党将会大获欢迎。”这些不怎么谦虚的话语倒是事实,连瑞典总理林菲尔德也对他们在欧洲议会出人意料的胜利专门表示了祝贺。况且,谦虚从来就不是他们的优点,在庆祝海盗湾5周岁生日的时候,他们就曾在博客上撰文取笑瑞典和美国所做的反盗版工作,并声称连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也知道该网站创始人的名字。

实事求是地说,海盗党的胜利的确是个传奇。要知道,他们2006年才成立,并且和传统的政党不同,他们并没有正式的行政机关,一切都植根于网络,任何人只要认为他符合政见,想要加入,只要照着党纲说的去做,并在选举时投上那么一票就好。没有选举广告,没有拉票活动,甚至连一个办公室都没有——除了曾经注册过,你几乎可以把它视为一个不存在的政党。但就是这样一个毫无经验的政党,第一次选举就成了瑞典第三大党,每一张支持票都是那些支持者自觉自愿投出来的,与其他政党声嘶力竭砸钱拉票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是网络时代的奇迹,也是欧洲宽松的社会形态下一次成功的行为艺术尝试。

买个岛,建个国?

很难说海盗湾和海盗党有什么明确的界限。海盗湾是世界上最大的BT下载网站,全球用户超过2500万;而海盗党则是海盗湾的管理者成立的,党员大多都是他们的瑞典用户和支持者。

2003年,海盗湾在瑞典成立,很快就成为全球最大的BT下载网站,到去年创建5周年时,月独立访问用户数量就已超过2500万,超过了瑞典、挪威、芬兰、冰岛和丹麦的人口总和。不过,由于BT下载中的Tracker服务器能为不同下载者牵线搭桥,让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尽管它本身并不储存内容文件,但仍然被视为协助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因此海盗湾从成立伊始,就一直承受着来自版权企业和政府的压力。

2006年5月31日,瑞典警方突然袭击了斯德哥尔摩的海盗湾总部,所有的服务器都被扣押封存,装了满满3卡车。但3天之后,海盗湾的服务器就在荷兰重新开机——手握大量广告款进账的海盗们并不缺钱,他们还更换了海盗湾的标志,在原本的海盗船前画了一个好莱坞的LOGO,而海盗船正向它猛烈开火。这次短暂的“流亡”就没有持续太久,由于荷兰政府也受到来自各大版权企业和美国政府的压力,所以服务器很快又偷偷回到了瑞典。虽然警察没有对他们采取新的措施,但这样的状况显然不能让他们满意,几位成员开始认真地考虑一个问题:建一个独立的国家。

2007年1月8日,《泰晤士报》上刊登了一条广告,这则广告兜售的正是海盗湾需要的“国家”。这是位于大西洋上英国沿海的一座人工岛:“西兰公国”(Sealand),在二战期间,为了防御德国的进攻,英国在领海附近的海域修了很多这样的钢筋水泥人工岛,它们在战后大都被拆除,只有这一座被一位姓贝茨的退役皇家海军上校占据。由于岛位于英国领海之外,所以上校宣称根据国际法在此建立独立国家“西兰公国”。2006年,公国遭遇了一场大火,大部分设施都被焚毁,年事已高的上校懒得再去重建他的“国家”,于是打算以6500万英镑的价格把它卖掉。

这条广告在海盗们看来极具现实意义,如果他们能拥有这座任何国家法律都无法管辖的小岛,建立起自己的“海盗国”,那么就再也不用担心警察来抄走服务器了。为此海盗湾专门开设了募捐网站,号召网民捐款给他们购买西兰公国。他们承诺,所有捐款者都将获得“西兰公民”的称号,以及海盗湾的VIP下载账号。可惜最终他们只募到了2万多美元,这离贝茨上校的要价相差太远,有家西班牙中介公司提出一个500万英镑的折中价格,可惜双方都不能接受,于是海盗国计划胎死腹中。不过此次购买未遂给海盗湾带来了灵感,他们将继续在全世界寻找可供购买的岛屿,总有一天要实现“建国”之梦。

数字自由的分享文化

海盗湾的行为,深合“数字自由运动”的思想,他们希望更自由地分享那些被法律牢牢看住版权的内容,认为分享知识才能更好地创造新知。一位叫拉斯卡(J.D .Lasica)的美国人在其撰写的《暗网:好莱坞与数字一代的战争》中,就把这些P2P用户描写成“一群数字自由战士”。海盗湾不仅鼓励免费使用他人的东西,还鼓励用户“随心所欲”地使用他们的Logo,甚至欢迎网民胡乱设计后再回发给他们。

这种自由的氛围很吸引其他国家的盗版者。2007年10月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名叫杰米·托马斯的妇女,被控利用P2P软件Kazza分享超过1700首版权歌曲,其中24首歌曲证据确凿,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处赔偿六大唱片公司共22万美元,相当于每首歌9250美元。当时网民发起“解放杰米”运动,为她捐钱,还纷纷声称要搬到斯德哥尔摩去居住,在这些美国人看来,有海盗湾的瑞典就是天堂。

尽管没有官方的海盗国家,但是海盗湾在网上已经由志同道合的网民组成了一个大使馆,并且还有了国歌,名字叫《我们都是海盗湾》。这首歌是由瑞典艺术家Montt Mardié撰写的,他认为海盗湾及其追随者需要一首国歌,所以他就写了一首。当然了,这首歌可以在海盗湾这个世界上最大的BT分享网站找到,海盗湾也很赞成这一举动,并且鼓励每个人都去下载,再混合以及分享,“让世界看看,我们都是海盗湾……”

除了版权公司,也有不喜欢他们的人。一位比较偏激的富有音乐家,就雇用了携带照相机的私人侦探紧随他们,拍摄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位富豪宣称要“征服互联网”,Youtube和海盗湾这样的分享网站都在都在他的黑名单中,不过这件事只会为海盗湾的传奇史添上一笔:神秘调查员跟踪他们,所驾驶的汽车用的却是丹麦牌照,还只敢偷偷在车里拍照,一位海盗湾的管理员很鄙夷地表示:“他们以为跟着我们就能找到什么证据?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0101数字。”

最受关注的互联网案件

4月19日,大约有上千名示威者聚集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抗议前一日法庭作出的对海盗湾(Pirate Bay)4名被告处以监禁和罚金的判决。由于关注的人太多,瑞典国家电视台为庭审提供了在线直播的Feed,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CNN、NBC和BBC在内的全球各大电视媒体都迅速做了报道。

最有趣的是跟着凑热闹的瑞典国家科学技术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他们适时以2000瑞典克朗的价格,从海盗湾手中购买了一台他们使用过的服务器,作为新的藏品,展示在“Inspiration Imitation”展区内。博物馆的解释是,此举旨在激发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更多思考。

这场判决并没有打倒海盗湾,反而使它变得更流行了。在审判开始后的短短几周内,瑞典盗版党的党员人数就翻了一番,这场审判可说是彻底帮了海盗党的忙,让他们在一个多月后的选举中顺利胜出。一大堆支持海盗湾的黑客们则不停地攻击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的网站,大批攻击流量击垮了IFPI的所有服务器,这些黑客们甚至还在AnonNet的IRC频道组织了一个攻击会议,讨论后续的作战战略。

庭审的另外一位受益者则是罗杰·沃莱斯教授(Roger Wallis)。这位教授作为专家证人出席了海盗湾侵权案件的审判,他作证指出:音乐专辑销量下降和文件共享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当然他遭到了原告律师的猛烈攻击,据说还诽谤了他的名誉,最后当罗杰教授被问到是否希望报销作证的旅费时,教授开玩笑建议说,可以给他的妻子送去鲜花。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随口的一句话,得到了海盗湾支持者们的迅速响应。几个小时之后,他的妻子就收到了令她不知所措的大量鲜花。据他家附近的花店老板说,在当天晚上8点半前就已经收到了100个以上的订单,而且附近另两个花店的订单也不小于这个数目。据粗略统计,两天内就有超过4100欧元的鲜花、巧克力和礼品送给了罗杰教授夫妇。教授夫妇面对太多的鲜花和礼物,不得不又惊又喜地和邻居们一起分享了这场奇遇。

行为艺术应遵循审美原则 篇7

行为艺术作为前卫艺术的一种, 要遵循艺术创新的一种活法, 就是从自己的心灵出发, 遵循真善美!因为艺术作品不仅仅要创造者, 还要有广大的欣赏者。

一、失去“真善美”的行为艺术

在柏林举行的一次“躯体世界—真实的魅力”展在引发了争论。展览内容是它的创造者将10年内收集的数百具自愿捐赠者的遗体, 经过技术塑造, 向人们展示的作品—各种各样人的内脏、四肢、身躯、器官并被放置到绿色植物中去。参观者看了这种带有血腥的“艺术创新”后中有人受惊过度而晕倒, 有人在展览现场恶心得呕吐不止。这个被称为“21世纪超现实主义展览”究竟给了人们什么样的感受呢?

类似这种“现代主义”的作品只能引起人们视觉的反感。其作品是在“追求艺术的真实性”的名义下用对观众的视觉进行刺激的方法达到所谓的“艺术创新”的目。创作者奢谈人生的空洞与虚无, 主张技巧与形式高于一切。自残、暴力的艺术能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吗?一些所谓“创新”作品中透漏出颓废、无聊、荒诞的思想。

作品《服刑》:创作者将自己因禁在自制牢房中一年, 并称之为行为艺术。这一年中, 他呆在长12英尺、宽9英尺、高8英尺, 墙壁是光秃秃的水泥面的空间里。作品《此人出售、价格面议》:作者在历时一年中, 他将一个印有“此人出售, 价格面议”的白布缝在上衣背后, 出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作品《娶》:创作者将一头驴用打扮新娘的方式为其进行化妆, 给驴腿穿上女人用的高筒袜, 披纱戴花、涂脂抹粉, 自己手持鲜花, 俨然一个新郎。这到底是对艺术的嘲弄不是对人类的反讽呢?象这样的“行为艺术”还有很多。作品《不合作的方式》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中的一幅照片上是主人公正在埋头大吃一具清炖的死婴, 令人不寒而栗。这类作品真的能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吗?带来了什行样的美感?此类的“行为艺术”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行为艺术到底是什么?究竟有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那么盗白、强奸、杀人、放火是不是也算行为艺术?

人们对借艺术之名进行炒作的行为, 已经看得多了, 并且普遍有了警惕和厌恶之心。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说到底, 艺术的基本准则之一是“真诚”, 真诚之后, 才是真正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而“炒作”显然是带有某种功利目的的刻意行为, 与“真诚”两字正是背道而驰。而艺术本身首先是精神性的, 是不断向更高的审美需求突破的创造和发现, 真正的艺术作品具有恒久生命力和巨大的美感。创作与炒作, 二者的理念其实正是恰恰相反, 二者背后的“艺术”水准之高下, 必然也就截然不同。

好的行为艺术是艺术家自己先获得了一种精神境界, 然后把这种境界展示与观众, 这样的作品才有感染力, 才会让观众受益。从当前的一切荒谬行为艺术来看, 这些行为艺术不完全符合“审美”标准。

二、行为艺术不能抛弃艺术审美标准

艺术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审美领域, 艺术本体是模仿生活模仿自然, 自我表现的一种情感。什么是艺术活动?他是基本一些活动简单的或者复杂的混合, 是认识、评价、改造和交际的融合。没有审美领域, 艺术创作就不可能存在, 就像鱼没有水, 人没有空气一样。所以任何艺术活动应以美为目的。按照捷克艺术理论家和文学理论家杨·穆卡洛夫斯基折权威意见, 艺术属于审美领域, “同时是审美价值的直接领域”。 (J.穆卡洛夫斯基:《美学研究》、布拉格、1966年) 艺术表现的反映的仅仅是审美的关系和价值, 如果艺术中也体现政治的、道德的、任何、宗教的甚至经济的关系和价值呢?难道艺术作品本身不可以也有功利意义、道德意义、政治意义、认识意义?艺术作品有本身的价值, 应该是美的, 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那些带有血腥的“行为艺术”有审美价值么?回答应该是否定的。作为艺术, 一个创作过程, 应该享受的, 艺术本体审美意象, 在观众面前呈现产生美感。作为艺术的一种, 行为艺术也应遵循此原则。

三、艺术是精神享受

“美”与“艺术”的关系是人们的共识。作品因为“美”才称其为艺术, 因为“艺术”才有美感。“美”是一种感觉, 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精神愉悦,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审美尺度里和感觉中寻找“美”, 感受“美”, 进行着精神享受!没有美这个世界将不存在。就其在“美”的感觉这个层面上, 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相同的, 都是一个“精神的愉悦”, 在精神层面上艺术达到了统一。

艺术创造的这种精神享受, 是其他任何一种快感所无法比拟的。如果不能产生艺享受, 那么两者心选其一:1.作品不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2.作品的直觉者“没有调好所需要的波段”。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 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马克思、恩格思全卷》) 从这可以看出, 带血腥的行为艺术没有艺术价值, 不能给人们带来特殊的审美享受。

四、行为艺术追求“真善美”

莎士比亚认为:真善美不能分开, 三题一体, 境界无限。一些行为艺术作品中, 创作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绝望、社会中的一些丑恶现象, 可是给观众带来了什么?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膛目结舌,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 最求真只是艺术的一部分, 善与美是不可缺少, 艺术作品不应该只是作者发泄的手段, 更应该愉悦观众。

艺术创造是要求有个性的, 这个个性就是要创新——避俗。中国的艺术创造要坟不追摹古人, 不必仰息时尚, 我手写我口, 我艺吐我心, 发我之肺腑, 吐我之肝魂。人心不同, 其异如面, 从自己的生命出发。邵梅臣说:“诗中需有我, 师事古人则可, 为古人奴隶则断乎不可。” (《画耕藕·论画》) 个性的形成, 没有道德是不可能的。

艺术创造表达的是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感受。他既是作者生命漾溢和智慧的体现, 也是作者灵魂、人格以及世界观的传达。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内容和形势的完美统一, 既有高的艺术水平, 又有新颖、健康、激励人们向上的内容。

五、行为艺术应“重归于美”

美, 既是一种客观存在, 又是一种精神存在, 它充满在自

论当代陶瓷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詹韵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当代陶瓷随着技术的革新及科技的进步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展现着陶瓷艺术独有的魅力。在当代陶瓷艺术领域中, 也不断地体现出多元性和创意性, 陶瓷艺术家们用陶瓷这种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语言来表明自己的艺术态度和追求。而新时代的到来更要求艺术家们更加富有想象和创意以及以更加精致的艺术手法来完成艺术品的创作。

从当代陶瓷的分类来说, 笔者认为当代陶瓷应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即是对传统陶艺的继承和对古典陶瓷文化的发扬, 主要表现在陶瓷市场上仿古瓷的大量显现和对古代绘画的继承和创新。第二类即完全脱离传统陶瓷艺术, 属于艺术家个人的自发性创作, 注重表现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宣泄和陶艺中的创意性, 这也是现代艺术对陶艺领域的影响, 大胆前卫的现代主义陶艺正昭示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更是艺术家灵感闪现和创意迸发的结果。第三类则是集传统和现代陶艺之精华, 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既继承了优秀内敛的传统陶瓷文化又与现代陶艺的形式感和创意融为一体, 形成一种大气磅礴兼容并蓄的艺术气质, 既保留了古典陶艺传统又不断革新进步, 是中国陶瓷发展的大势所趋。

古代陶瓷艺术的精致优美是不容质疑的, 不论是繁复细致的中国宫廷陶瓷还是在陶瓷上绘以写意自由的山水国画作品, 亦或是简单清雅的单色瓷, 或柔美或大气, 都是中国陶瓷领域将永远传承发扬的经典之作。国外也有图案极具装饰美感, 线条流畅, 釉色清透的古代宫廷瓷器, 如英国就将古典宫廷瓷的装饰风格传承下来,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典雅风格, 至今都有英国陶瓷公司把制作优雅的宫廷陶瓷作为主要的营销产品, 颇受本国及世界人民的喜爱。

而第二种分类的现代主义陶瓷则是另辟蹊径, 主要表现在形式线条或是颜色的多样变化上, 这种类型的陶瓷艺术作品主要目的是作者自身情感的自由宣泄和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很多现代主义的陶瓷作品造型大胆, 艺术语言生动有力, 给观者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强大冲击力, 形成强烈的艺术共鸣。由于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较大, 对于现代主义陶瓷作品很容易产生强烈共鸣, 这也是现代主义强盛不衰的原因。现代主义艺术家gary erricson的艺术理念就充满了现代主义简洁大气情思, 他的一系列以人类与自然为主题的陶艺作品就以夸张的造型, 独特的艺术视角和鲜明的艺术理念, 将自然形态和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充分地融入到作品中。展示了深刻自然的人文主题, 给观赏者美的享受并引人深思。他使用的材料大部分为粗陶泥, 质感淳朴, 厚重有力, 捕捉到大自然中许多优美翩然的神态, 静谧而温雅。所以说现代主义陶艺是当代陶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现代陶艺注入新鲜血液, 启发现代人去思考和发现, 给予他们对于生活的无限热情和动力。

现代陶艺正以一种蓬勃的姿态向上发展, 艺术的多样性被艺术家们展现的淋漓尽致。许多优秀的陶瓷大师们将古典陶艺和

然与人的精神空间。真善美既有区别, 又密不可分, 它们构成人类进步的基本需要。失去了美, 思想就无从表达, 精神就不复存在, 艺术也就不复存在。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 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物质的同时滋养心灵的营养。它的职责应该是完善人的品格、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操、排解人的烦恼、美化人的生活、愉悦人的魂, 运用人们喜闻乐见、赏心悦目的方式, 为社会提供健康、优雅、文明、优质、新颖、精美的精神产品, 艺术已成为精神文明重要标志之一。

总之, 现代艺术创新不应忘记真善美的原则, 要把握主宰美现代陶艺有机结合, 创造出了造型别致, 装饰精巧, 绘刻皆别具一格的陶瓷艺术作品。如国家级陶瓷大师,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及研究生导师吕金泉的陶瓷作品就将现代简洁别致的陶瓷造型和传统青花完美结合, 以金色加入其中加以点缀, 设色高雅, 造型稳重, 釉色莹润剔透, 给人以高贵典雅, 清丽明亮的审美感受。尤其是吕金泉老师的青花童子系列, 造型为简练的流线型, 绘画技法娴熟有力, 青花发色清透润泽, 画面中显现出的午后阳光倾洒的闲情逸致, 线条稳健, 童子神态生动, 整件作品表现出对于陶瓷这种艺术语言强大的驾驭能力, 作者内心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淡然豁达的人生态度。作品意境深远, 兼具中国式的古典和现代陶瓷艺术的蓬勃大气, 浑然一体, 清透深远。陶瓷艺术作品的成功取决于作者对于整体布局、设色、绘刻能力的驾驭, 这就需要艺术家练就对于艺术的敏感度和对美的极致追求, 吕金泉老师将自己淡然优雅的人生态度融入到艺术作品中, 将美好的审美感受带给观赏者, 启发观赏者对于美的认识。他作品中透露出的高洁纯净正是他人格魅力的昭示。杰出的现代陶瓷艺术就是要将古典的陶瓷艺术审美和当代优秀的陶瓷艺术设计理念相结合, 宏观地安排整体布局, 才能将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和当代艺术有机和谐的融合, 既不冲突又显现张力。吕金泉老师的另一件作品《飘逝的印记》, 造型为方中带圆的托盘, 将粗陶泥和细致的青花瓷片拼接, 兼具现代感和装饰美, 色彩稳定高雅, 质朴典雅的质感上又体现出现代感, 两者相辅相成, 碰撞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火花, 又充满精致的装饰美。

当代陶瓷艺术所展现出的多姿多彩的面貌是日新月异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人们对多元化的陶瓷艺术变得越来越接受和认可。无论是传统的水墨山水还是标新立异的现代陶瓷艺术, 亦或是将两者巧妙结合的杰出陶瓷作品, 都展现了百花齐放的艺术风貌, 丰富了陶瓷市场。

艺术是一个国家国民精神的展现, 艺术家的思想以及情感都会在作品中充分得到体现, 而艺术品中传递的思想又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所以说艺术家的责任是重大的, 他们要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传递给人们, 他们肩负着充实人类精神世界的使命。陶瓷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是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不论是实用的日用瓷还是具有装饰性的陶瓷艺术作品, 都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陶瓷艺术家们更是任重而道远, 他们的思想无时不丰富着人们的内心。当代陶瓷的发展态势是稳健向上的, 睿智的中国陶瓷艺术家对于古典陶瓷和现代陶瓷的兼容并蓄使得陶瓷领域呈现绚丽的各种艺术思潮和主张。中国陶瓷市场的前景是美好的, 陶瓷艺术家们更应该把握时机, 把自己的艺术创作推向更好的水平, 才能在多元化发展的陶瓷领域内独树一帜。中国陶瓷业的迅猛发展昭示着一个更美好的艺术前景, 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星河中晶莹又璀璨的一颗行星, 将沿着它特有的轨道, 驶向更美好明亮的未来。

的欣赏和创造发展趋势, 反对创造一切畸形的形象。使艺术真正成为人类反映世界、把握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手段, 让人们在心领神会中获得更多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斯托列维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沈阳:文化艺术出版, 1996

[3]刘淳.中国前卫艺术百花文艺出版, 1999 (6)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艺术研究 篇8

关键词: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有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对新课程有效, 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成效的高低。我们应重视物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研究, 这样有利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教师的个人性格和特点

具有以下特点的教师做出的教学行为具备有效教学的充分条件:

1.热 情 。 热情的教师容易受到学生喜欢 , 使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 激励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2.幽默。教师应该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表现得热心和幽默, 热心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关系表现。 研究发现, 有幽默感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减少学生的紧张感, 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3.可信任感。 教师应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充分体现自己的可信任感, 这样学生才愿意与你有心灵的交流,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对成功抱 有很高的期 望。教师要产生有效的教学行为, 必须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 并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向学生传达积极的态度并感染他们。

5.激励、支持 。教师鼓励和支持学生 , 使学生有归属感 , 满足他们渴望得到关注、成功的需要。教师承认学生的努力和潜力, 支持他们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奇特的想法。

6.有 条 理 。 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即有条理, 以任务为中心, 有条理的老师往往更热情且有耐心。

7.灵活 、适 应 性 强 。 要求教师要意识到课堂中变化的必然性和具有不断适应这些变化的能力。

8.博 学。 博学的教师不仅要懂得所教学科的知识, 而且要很了解所教学科及所有科目之间的联系。 博学的教师能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以外的东西, 增长其见识, 开阔其视野。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现代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武器。教师应该有自我发展意识。第一, 坚持积累物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发挥作用, 教师应重视持之以恒的日积月累。只有围绕专业知识有目标地、科学地、有效地积累, 才能建造好专业知识的高楼。第二, 强化专业知识的整体性效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力图做到专业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努力从总体结构上把握专业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整体效应。第三, 开阔知识视野, 实现知识互补。教师通过自学, 努力吸收物理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每星期参与听课至少两节) , 加深与物理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 借鉴知识经验。

在优化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逐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的过程。

三、教师对教学过程方法的把握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掌握的知识体系, 确保每学生都能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节物理课堂的开头把握学生, 从其感兴趣的地方入手, 提出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回答的问题进行情景激疑。

多样化教学即指多样化地、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 物理课堂的多样化教学主要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教学等。教师在课堂前的演示实验, 能够很容易地把学生引入到该节课的内容中, 激活学生的思维。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必须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而且演示实验是连接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的纽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表象作基础, 而表象的感性材料的获得,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其思维的问题, 不断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 使用吸引注意力的技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学生注意力水平越高, 教学有效性就越高。问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 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 在学习活动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方法, 丰富学习经验, 提高思维水平。对学生的帮助针对性要强, 对于学有余力并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应指导他们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思考, 进一步发展他们解决和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 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 形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四、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狭义的教学技能, 即通常我们所关注的教师的基本功, 而广义的教学技能则指教学技巧, 即教师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完成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在教学情境中, 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展现, 必定是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巧的整体性效应, 具体表现为可以观察到的具体教学行为, 反映出的则是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所积累的教学能力。

1.创 设 情境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在课刚开始时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后就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新信息与以前所学的联系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互动, 使学生立刻进入积极回答问题、思考和讨论的学习状态。

2.教 学模式 的 多 样 性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把握教学模式要运用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比如教师在第一次获得学生的正确答案时用“好极了”进行表扬, 当第二次用到这个词语时, 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就不是很高, 可以换用手势或对身体语言 (微笑、离得近些、大笑) 等。与学生的交流不能仅仅是单一的传授知识, 可以提出一些有创造性的问题, 即进行有效提问。

3.提 问题

教师进行有效提问的能力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问题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信息并思考回答, 能促进学生参与, 提高思考水平, 帮助学生组织思路, 引导其更好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也会使教师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以便提供反馈信息。教师提问时应参考一定顺序:提出一个问题———停顿———叫学 生回答问 题———学生回 答问题———停顿———反应, 重新引导, 等等。

4.提 供 清 晰 的 指导

多数学生认为教师要不断重复知识要点、将它们写在黑板上、说完要点之后要停顿、复习要点, 达到对这些要点的强调。当学生不理解时, 重复、复习或重新描述, 这样做会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获得更大的成功。其具体行为可以表现为:准备开始上课;介绍和强调内容;详细阐述重要观点和概念;检查学生是否理解。

5.注意 学生 的进 步

教师应该注意并时刻监督学生的进步, 要检查其理解程度, 认真持续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以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如果缺乏, 则教师要重新调整教学。教师要通过课堂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6.提 供反 馈 和 强 化

教师的有效教学应该提供有关学生表现的信息, 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反馈的目的是告诉他们表现正确的信息。

后现代“行为艺术”背后的思考 篇9

谈到“行为艺术”, 无疑会想起“行为艺术”的鼻祖——科拉因, 他曾张开臂种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 被称作“人体作笔”。从这个现象可以理解“行为艺术”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 用非传统形式和夸张的表现手法表达人对现实世界的艺术形式的看法, 不是人在正常状态下的行为。行为艺术古已有之, 纵观行动艺术的历史, 史前时代部落的祭祀和巫术活动就是最原始的行动艺术, 从这里你会有新的发现, 它的历史与绘画和雕塑一样久远。从古代无数工匠、劳动者完成的各类艺术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惊世骇俗的壮举, 都曾被人在某种程度上视作“行为艺术”。

二、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后现代“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

中国是一个受几千年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 中国人喜欢传统艺术文化, 中国后现代艺术是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的, 其中有的是完全照搬和模仿西方后现代艺术对艺术价值的平面化消解。如伤残自己的身体, 恶心地涂抹自己的身体、用脚掌手掌、嘴唇、鸡爪的印痕作画, 用人体涂上颜色在画布上翻滚, 从高楼向下跳, 或“艺术家”在街头裸体当众表演、裸奔、往体内钉钉子等, 这些淫秽、荒诞、残暴的展示都是反映了现代社会人性的扭曲、压抑、变态、对抗等社会畸形心态, 却很难说是真实的反映了现代文明社会的主流, 表达不了人性的真实美。事实上, 这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彰显的方式令我们无法确认这种行为究竟是想表达什么。可看成是灵机一动的东拉西扯和即兴表演, 它揭丑的方式变的不可理喻, 它以彰显太多的丑恶的方式, 使人分不清到底什么是“不丑的东西”。而某些当代中国行为艺术家一味的追随模仿西方一些行为艺术家的极端做法, 这些“艺术家”注重的只是个人发泄的方式, 也是赢得大众的“眼球”, 而没有任何公共意义。

三、从中西文化差异和审美情趣思考“行为艺术”

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 中西文化的碰撞开始激烈起来, 很多中国人开始反思中西文化到底主张西化, 还是回归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西方缺乏的宝贵东西,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并非完全不同, 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 也不能说西方没有。中国文化本身也有很多内在的区别, 西方文化也一样, 我们应该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了解和吸收, 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有意思。我们具有同样的需求和喜怒哀乐, 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 每种文化也都有它的独特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审美情趣对行为艺术有很深刻的影响。行为艺术从生活中而来, 行为艺术也是基于相同的环境, 换言之, 脱离了生活行为艺术也就无从而生。“行为艺术”不管是土生土长的, 还是“外国引进”的, 不管怎样总要在艺术殿堂里展现大放异彩。欣赏者的主观意识是艺术被认知的第一要素, 阿恩海姆认为视觉在艺术认知中非常重要。西方接受者认为自身的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础、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现实社会变化、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形成了每个艺术接受者在接触艺术之前的主体境况;在我国, 行为艺术还在初期发展阶段, 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对其认识性还处于模糊状态, 所以说欣赏者的可接受程度是创作者需要思量的。中国接受者也自身的想象能力、文化基础、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现实社会变化、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社会历史环境决定对艺术现象的认识;在此中国的接受者在行为艺术观念的认同上与西方的观点相同, 艺术品的意义是艺术家的审美情感, 而行为艺术将随着接受者的审美经验的改变而不断扩大和被认识。中国的现代艺术缺乏西方主流国家中的发展道路及环境, 或者说我们对于西方的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混为一谈, 我国的艺术发展试图跨域现代艺术的“卡夫丁峡谷”, 而急于融入西方的后现代艺术。

四、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阐释“行为艺术”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越是倾向同化, 中国与世界的文化问题就越显得敏感、突出、尖锐。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阐释后现代行为艺术是人性的沉沦和道德的堕落。后现代“行为艺术”直涉公共道德问题, 道德需要实践完成, 谈论并不是道德的最终目标, 人格的魅力决定了德行的存在。那些“行为艺术家们”于是覆盖在“艺术”的“美丽的外表之下”, 美其名曰:“行为艺术”。因为“行为艺术”根本不具有公共批判意识的道德实践, 偏离中国传统审美却越来越远, 甚至变得恶心。

艺术应该有“成教化, 助人伦”的特性, 美、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支柱, 因此我们都在追求尽善尽美。融合和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艺术发展的生命力, 只有这样才能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延伸。马克思主义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 认为人类的生存样式或者说存在是文化发展的证明。这其中艺术是一个子系统, 因此说艺术会受制文化的影响, 同时也反映我们的社会生活。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反映生活经验和思想观念, 因此也可以唤起民众对生活的感知, 这种感知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的审美认知, 所以艺术必须为公众服务, 而“尽善尽美”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理想境界。后现代主义摒弃了美的概念和大众普遍的审美认知, 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的行为艺术中, 展现出他们对丑和极端的追求, 这些都是与民众接受能力相悖的行为方式。行为艺术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 反其道而行之, 以丑恶的形式挑战社会的公众道德, 所以说艺术创作要把握“度”的范围。中国的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是让我们感到亲切的, 我们想去亲近她们、与她们交流、去欣赏她们的美, 去感受她们反映时代的健康的主题, 我们提倡并更需要这样的艺术。因为它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提升, 让我们的精神得以充实与净化。

五、结语

“成教化, 助人伦”艺术的特性, 弘扬真、善、美;美、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轴心。现代艺术的基本性质是创造性, 就是说, 现代艺术专门以创造、创新作为它的特征。但是行为艺术具有创新、创造性, 它不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 高雅艺术是引领社会文化的一种方式, 它也是精神文化中的一种。因此, 公众需要建立一种融合美和道德的审美能力, 从而构建新的艺术审美。行为艺术是艺术发展道路上一种极端细胞的变形, 也是艺术家想象能力的一种爆发和突破。只是这种行为失去了审美、道德、文化、公众的约束力而变的无法无度, 同时中国的行为艺术家也不幸的受到它的负面影响。片面的认识行为艺术道德与否是缺乏论证的, 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眼观和公众的审美模式探寻符合我国行为艺术家的创作的道路, 认真思考和领悟, 去追求一种“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朱青生.这是现代艺术[J].美术, 2001 (4)

[2]朱青生.北大讲演录[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梁燕城.破晓的年代[C],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9, 09

[4]吴晓枫.艺术家的责任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美术[J], 2005, 07

板书:渐行渐远的行为艺术 篇10

教学是一门艺术, 从特定角度讲, 语文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板书艺术。当我们面对语文课堂上那些提纲挈领、设计新颖、赏心悦目的板书设计时, 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教师的匠心独运, 不得不惊叹板书的确是一门“行为艺术”。

浓缩的都是精华。从某种程度上说, “备板书”是语文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 甚至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最近听了我校特级教师崔国明老师讲的一节《前方》, 老实讲, 崔老师的板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现以崔老师的课例《前方》为例, 谈谈自己对板书这一“行为艺术”的感悟, 期待方家指正。

一、板书“渐行渐远”的原因

1.多媒体的冲击———课件代替板书

现在不少年轻教师上完一节课后, 黑板上一个字都没有。问之, 则曰:“我有课件! ”这种现象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且有泛滥之势。鼠标一动, 课件一放, 课堂教学自然可以机械地按照教师的预想进行下去, 免去了教师的很多“烦恼”;甚至在有些语文课堂上, 教师照着课件念, 学生看着课件抄, 语文老师的确很“轻松”。

当然, 我们不得不承认, 电脑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 多媒体以其全方位的感官效果、灵活的使用手段、大容量的信息交流等独特优势走进了课堂, 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多媒体课件自有它的功效, 但如果因此忽略板书, 以为课件完全可以替代板书, 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语文教学很有可能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实事求是地讲, 语文教师备课当中的“板书设计”的确让人费神, 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思路的确定等匠心也许正体现于“费神”之中。在这一点上, 老教师可能比年轻教师做得更好, 也许他们的教学思想更传统一些, 教学基本功更扎实一些, 也许他们接受新事物不如年轻教师快, 所以他们更愿意“中规中矩”地教, 但课堂教学的奥秘或许就在这“中规中矩”中。

崔老师的《前方》上得着实精彩。精彩到无需使用课本, 课堂内容条理清晰, “不蔓不枝”, 下课铃声响起, 黑板上呈现了完整的、震撼人心的板书。

点面结合说画面

由影到文说联想

虚实结合说前方

精神家园

崔老师的这节课是典型的“传统”教法, “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现代化教学手段踪影全无。这样的板书是教师随着教学的展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的, 而这对学生清晰地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无疑大有裨益。也许使用课件展示板书上的这些内容只要一秒钟, 但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在教师的板书中体验着作者的行文思路, 感受着语文的强大魅力, 这岂是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完成的?

也许, 你轻轻“一点”鼠标扼杀的正是学生的思维。

2.功利性的驱使———动嘴代替动笔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的“动嘴”能力很强, 口若悬河, 但“动笔”能力有待提高。归结下来, 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 美其名曰可以节省时间, 把节省的时间用来多讲几道题目;其二, 懒惰的表现, 只想嘴说, 不愿意动笔写。

在这种功利性的驱使下, 久而久之, 就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而且会经常提笔忘字, 如果是偶尔的一两次, 想必学生都会原谅, 但如果是七次八次, 就是教师自己也会觉得“难为情”。如果一直不想写字, 那么老师的自信心就会慢慢没有了, 一旦自信心消失, 那后果就“很严重”了。

我们需要“动嘴”, 但我们更需要“动笔”。

崔国明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真动笔”, 什么叫做“动嘴”与“动笔”的完美结合。崔老师这节课没有用课件, 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构成这节课的所有要素。有些老师认为“多讲点”、“少写点”, 学生会“多学点”。殊不知, 这些老师所谓的“功利”却是极大的“不功利”。相反, 崔老师这节课, 看似“不功利”, 对学生来讲, 却是最大的“功利”。

这个板书, 从设计到最终呈现在黑板上, 经历了一段“艰苦”的过程。在课前的设计阶段, 教师需要反复“动笔”修改、完善, 仔细斟酌;在上课过程中, 更需要教师“艺术”地“动笔”, 在合适的时间写下合适的板书, 呈现给学生。教师的“动笔”“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来的“板书”“扑鼻香”?

二、为什么说“板书”是一门“行为艺术”

1.教师的板书将会“艺术”地感染学生的行为

教师的书写是学生的启蒙, 教会学生写字, 首先从老师的书写开始。如果教师的字写得很漂亮, 那简直就是一件法宝, 一大喜事。一笔一画地写在黑板上, 学生看了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久而久之, “目染”会教会学生很多写字技巧, 这远比学生自己课后敷衍地练字效果要好得多。有的教师说:“我字写得不好看, ”即使字不好看, 我们也可以教会学生一种态度, 一种认真做事的态度, 这不也是“极好的”吗?

崔国明老师的板书字体工整漂亮, 而且能够看得出, 崔老师有意将书写速度放慢, 用意是什么? 让学生看清楚, 书写就是应该这样写, 此时教师的“身教”远胜于“言传”, 有的学生在下面也禁不住动起笔来, 照着老师的样子写。工工整整的板书布满黑板, 学生还收获了一种做事的态度, 做学问的态度———严谨、务实, 我们教学生时不能局限于教学生知识, 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更为重要。

从这个角度讲, 教师通过“板书”这个载体, 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人生真谛, 这难道不是一门“行为艺术”吗?

2.教师的板书将会“艺术”地展示思维的功力

教师对一篇文章的理解, 可以通过“板书”展现出来。甚至有时只需要通过板书就可以看出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 好的板书可以体现整节课的思路, 一节课先教什么, 再教什么, 光靠课件是不行的, 板书设计好, 思路自然清楚了, 一节课也就有条理了, 何处详讲, 何处略讲, 按照板书, 一目了然, 应付也就自如了。当然, 板书从哪来? 靠的应该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思考。板书还是一门“凝练”的艺术, 如何把洋洋洒洒的上千字的文章压缩成合理有序有深度的几十个字的板书, 教师没点“功力”真不行。

崔国明老师这节《前方》就是通过板书向我们传递着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独特理解的。“人生的悲剧在于总是想到达目的地而总是无法到达”。“想实现理想, 但又不能实现所有的理想”。“人生实际上是一种循环, 是一种悲剧的循环”, “苦不完全是 皮肉之苦 , 更是来自于 一种精神 的折磨”。 (见《前方 》板书 ) 崔老师一直 说 , 备好了板 书也就备好 了一节课。 板书是教师思维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化繁为简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艺术。我们需要这样的“板书”, 更需要这样的“艺术”。

3.教师的板书将会“艺术”地影响学生的写作

一篇文章的条理线索通过板书可以很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条理的意识从何培养?板书就是重要一环。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板书意识”贯穿其中, 学生就会慢慢形成条理意识, 并逐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正所谓“见贤思齐”。

崔国明老师在这节课结束之时, 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 让学生以《身边的风景》为题, 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课后我们惊喜地发现, 真的有学生设计了从“现实”到“精神”这样一种“由实到虚”的写作思路。学生或许受了教师这节课的影响, 受了教师“板书”的影响, 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一种思路的设计。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是多么“艺术”, 学生在一种“非强加”式的环境下完成了作文的学习, “板书”的“艺术”, 善莫大焉。

《语文建设》倡导“真语文”, 掀起了一股旋风, 我想“真”也应该体现在“真备课”上, 而“真备课”应从“真备板书”开始。某种程度上一节课可以没有课件, 但绝不能没有板书, 绝不能没有教师对这节课的再思考、再创造、再呈现。

渐行渐远渐无“书”, 水阔鱼沉何处问? 期待语文课堂“行为艺术”的板书不是“渐行渐远”, 而是“青春永驻”。

参考文献

[1]刘广生.中学语文教学黑板板书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 (下) , 2010 (04) .

[2]张礼和.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板书接受意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6) .

行为艺术的美学本质 篇11

梁光焰

行为艺术既然是艺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是它最终引起的是积极的审美情感,因而,行为艺术的独特性在于其审美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其激发审美情感手段的特殊性。行为艺术并不是身体艺术,身体艺术是以身体为观赏形式的艺术,行为艺术呈现的是身体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身体。“行为美”并不是行为艺术之美,而是人们对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行为的一种象征性赞扬,是对行为的一种认识评价,而不是审美活动。由此“行为”要成为独立的审美形式,必须通过被精心包装了的行为活动消除自身原有的目的性、意向性和利益性,这样,行为才有可能从人们惯常的认识评价对象转变为审美观看对象。

行为艺术 行为美 行为的艺术生成

关于行为艺术的研究,一般是在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对行为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现状进行历史扫描,对典型的行为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评价;二是对行为艺术进行社会文化学批判,讨论行为艺术中的行为方式与道德伦理的冲突,讨论行为艺术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背景等问题;三是就行为艺术的本质进行探讨,研究行为艺术与其它艺术之间区别与联系。如果我们把前两个层面的研究看着作是行为艺术外部研究的话,那么第三个层面算是行为艺术的内部研究。内部研究就是要深入到行为艺术的内部,探讨行为艺术的存在方式,行为艺术的独特语言体系,行为艺术的类型模式以及行为艺术的审美接受等问题。但目前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有的甚至处于缺席状态。

本文所谓的“行为艺术的美学本质”就是要在美学框架下,对行为艺术的审美本质进行研究。美学框架和艺术学框架的最大不同就是,美学框架在更高层面上,主要从人类审美和创造美的心灵机制出发,自上而下的对艺术和艺术美的一般原则进行剖析。而艺术学框架则是主要依据艺术实践和艺术作品,自下而上,由特殊到一般对艺术的本质、规律进行抽象概括。两者内容有所交叉,但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美,而不是具体的艺术作品,因而在抽象层面上更能深入到艺术的内部。本文宗旨就是着眼于行为艺术之美,研究人的“行为”转化为审美观照对象的前提与手段。

一、行为艺术作为“艺术”,必然追求美

关于什么是艺术作品的问题,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曾指出,艺术家因为有艺术作品才称之为艺术家,艺术作品因为是艺术家的创造才称为艺术作品,这样看来,存在着一个独立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之外的第三者,这第三者即是艺术①。海德格尔把艺术标准推向神秘主义是服从于其存在主义哲学的需要,而依照审美实践来看,既然是艺术作品,彼此之间肯定有许多共同属性,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艺术作品最终是对美的追求。

这种说法很容易引起误解。因为自19世纪末期以来,艺术开始与丑为伍,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开始,丑的事物公然登堂入室,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丑的情感诸如颓废、忧郁、焦虑、悲伤、痛苦等也一时成为艺术迷恋的对象。艺术不仅仅表现美,还可以正面地表现丑,于是艺术丑的问题在实践和理论上被确立起来,与审美相对,人们由此提出了审丑的问题,丑成为人们把玩、展示的对象。似乎艺术不一定必然创造美,它还可以创造丑,不然的话何以能够审丑呢?

实际上,这里混淆了艺术表现对象和艺术审美效应的分别。艺术表现对象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属于现实的世界,艺术审美效应则是艺术自身的问题,属于艺术的世界。在现实的世界里,由于人类审美能力的存在,总会自然而然地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类自身的言语行为分为美和丑两大类。不仅如此,由于人类自身还有着一种追求美、崇尚美,抨击丑、厌恶丑的本能,就像人类趋利避害,求生畏死的本能一样,总喜欢通过艺术去反映现实中那些美好的,令人神往的东西,把现实中美的东西当作素材,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化的艺术美。因此,艺术美是一个迥异于现实世界的独特的心灵世界,它偏爱于把现实中的美作为素材,通过加工塑造,以激发人们美好的审美情感。

把现实中的丑作为艺术素材会是什么结果呢?我们常说“艺术有化丑为美的能力”,并不是说艺术能改变丑,能把现实中丑的东西变成美的东西,比如现实中的告密者、凶手、叛徒、恶魔在艺术中还是丑的,引起的仍然是强烈的痛恨和厌恶之情。艺术化丑为美的奥秘在于:艺术把现实中的“丑”变得更集中,更典型,成为人们审视的对象,用以引起人们更加强烈的否定性情感,最终唤起的还是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与向往。很难想象看完《哈姆雷特》之后,我们能够喜欢上用阴谋手段卑鄙地杀掉哥哥,谋取王位的克劳狄斯,相反的是我们会在厌恶、唾弃克劳狄斯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向往光明、追求正义的审美情感。同样如此,19世纪末期以来,那些表现焦虑、痛苦、悲伤的丑的艺术,正是通过对现实中丑的否定,达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肯定。艺术本来就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手段,现实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世界,就会驯服于艺术法则,成为激发人类渴求美、追逐美这种高尚情感的触发器。

行为艺术既然是艺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就是它一定能引起积极的审美情感。也许有人会说,行为艺术往往只是基于某一观念,引发人们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带给人以惊奇与新颖之感,不会去直接表现一个美的形象或者丑的形象。我们知道,美的东西和丑的东西仅仅是艺术的表现素材,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审美情感的需要。行为艺术虽然不会像架上艺术或文学作品那样,通过加工塑造一个美的形象或丑的形象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而是通过身体行为传递一个观念。尽管如此,这种观念绝对不同于一个抽象的概念判断,而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感性形式,这个感性形式除了给予欣赏者以新奇、刺激之感外,本身必然包含着一种价值判断,促使欣赏者通过这种价值判断去否定消极情感,肯定积极情感,以此引起人的审美愉悦之情。因此,行为艺术的特殊性在于其审美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其激发欣赏者审美情感手段的特殊性,在本质上,它仍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手段。

二、行为艺术的对象在“身体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身体”

很多人简单地把行为艺术称之为身体艺术,这是对行为艺术表现对象的误解。

身体艺术,顾名思义就是以身体为直接呈现形式的艺术。所谓直接呈现就是把具有灵魂和温度的身体直接呈现出来,而不像传统的绘画或雕塑那样,以平面的或三维模拟的方式去间接地表现身体,也不像人体摄影那样,通过光线和构图重新塑造身体。从事身体艺术的艺术家摆脱了传统的造型手段,通过直接对身体进行加工、包装、美化或者静态造型,创造出新的身体形象,这种形象超越了我们看待身体的日常观念,改变了身体的肉身特征,成为可供欣赏的艺术形象,从而给予人们以重新发现身体、评估身体、审视身体的契机和立场,因而成为一种可以观照的艺术形象。

身体艺术往往会用到色彩、服装、泥土以及其它辅助材料,但无论如何,这些材料都是装饰性的,都服务于加工改造身体使之成为艺术这一目的,因而,绘制在身体上的色彩线条、附着于身体的服装、饰物等,与传统的架上绘画或服装表演根本不同。比如人体彩绘,艺术家在身体上绘制出的牡丹花卉,逼真细腻的3D图案等,都不能离开身体成为独立的艺术对象,因为它们与同题材的架上艺术相比可能要逊色很多,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只有被绘制在身体上,去装饰身体,才能与身体一道成为一件新的人体艺术作品。人的审美情感指向被装饰的身体,人们关注的是身体的壮观、豪华与伟大,而不是花卉或装饰物自身。

行为艺术也要借助于身体,因为没有身体出场哪会有行为呢?但行为艺术又不仅仅止于身体,而是要借助身体活动去展示出人的行为,把行为作为艺术对象。因此,行为艺术的表现对象是身体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身体。“身体的行为”是以身体为在场的言语、举止、动作,“行为着的身体”则是以生命形式存在的肉体。前者是以行为为审美对象的艺术,是行为的艺术之美,后者是以身体为审美对象的艺术,是自然的身体之美。这是行为艺术的奥妙所在,也是一些行为艺术家甚至评论家最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

三、行为艺术之美与“行为美”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行为成为审美对象,那与我们常说的“行为美”有什么关系?

在中西方文化语境中,“美”都是一个意义丰富的词,它不仅指通过视、听获得的心灵愉悦,还用来表示外界事物对人刺激而引起的生理愉快,甚至人们获得知识后的满足感。比如,柏拉图在探讨人怎样才能从现实中“美的现象 ”一步步上升到对“美本身”的凝神观照时,把“美的身体”、“心灵美”、“法律和体制之美”、“各种知识之美”②都作为美的现象来列举。波兰美学史家塔塔尔凯维奇说:“希腊人之美的概念,其用意较我们的要广泛得多,外延所至,不只是及于美的事物、形态、色彩和声音,并且也及于美妙的思想和美的风格。”③这是因为,希腊人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起,几乎所有积极的而又能够给人带来快感的东西,他们都称之为美,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日常用语习俗。在理论界,直到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才最终对美感和快感做出清晰界定。

中国人所赋予的美的意义也是如此。《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据此解释,后来就有“羊人为美”和“羊大则美”之辨。“羊大则美”证明,“美”原指味甘鲜肥的珍馐膳食所带来的生理愉悦,“羊人为美”是说,“美”本义是戴羊形或羊头装饰的人,与巫术、装饰有关,指人的精神感受④。这种争辩恰恰说明,美是一个范围极广的词,它不仅指装饰美,还与信仰、善、食物美味等相关,在中国的诗学批评中,就产生了以味觉讨论文学艺术之美的“滋味说”。

这样看来,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美”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判断的结果。“行为美”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与一个善的概念结合起来;另一种是行为符合文明习俗,与文化观念结合起来。前者建立在逻辑判断之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如看到赡养老人的行为,马上联想到“孝”的概念,进而产生崇敬之情。后者建立在经验判断基础之上,引起的是对某种文化体系中特定文化内涵的领悟与欣羡,如看到文明的举止,得体的谈话,庄严的仪式时,人们或者从中感受到文化的教养作用,或者它唤起自己的某种信仰,印证某种思想观念,进而产生认同和赞许之情。两种表现形式,都与特定的概念联系起来,因而是人的认知活动,而不是审美活动。

李泽厚说:“我们经常对某个人、某件事、某种行为赞赏时,也常用‘美’这个字。把原来属于伦理学范围的高尚行为的仰慕、敬重、追求、学习,作为一种观赏、赞叹的对象时,常用‘美’这个字以传达情感态度和赞同立场。所以它实际上是一种伦理判断的弱形式,即把严肃的伦理判断采取欣赏玩味的形式表现出来。”⑤可见,“行为美”是指人的行为符合了社会道德规范,迎合某一政治或宗教意识形态之后,人们对该行为的一种崇敬、认可与褒扬,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不是说人的行为具有艺术性,可以成为审美对象。

四、行为的艺术生成机制

现在问题要简单得多:文学艺术形象是人的审美对象,自然界的飞禽花卉、高山流水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现实中的高楼大厦、人造卫星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同理,人的行为也可以成为审美对象。那么人的行为怎样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呢?

1.行为成为审美对象的前提条件

对于自然事物成为审美对象,朱光潜有较通俗的解释。他说,我们对于世界万物有三种态度,即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审美的态度,“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⑥也就是说,一件事物,它是怎样的对象,全在于我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态度。比如一棵古松,我们可以用实用的态度,想着用它去盖房子,做家具;也可以科学的态度,用抽象思考的方法研究它的植物属性、年轮与生存环境等;当然还可以摒弃因果逻辑,采取审美的态度,获得审美感受。

把审美活动的发生全部归结于审美态度也有问题:一件自然或人工事物,我们采用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作为对象的“人的行为”,是不是也是如此?比如,看见少年搀扶老人过马路的行为,我们可不可以采取静观默赏的态度,努力获得审美享受,从而让“少年搀扶老人过马路的行为”自然而然地变成“行为艺术”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朱光潜早期受主观主义美学思想影响,专注于审美主体的心理探究,有其科学一面,但忽略了客体对象自身的审美条件。也就是说,审美活动的发生,除主体的审美态度、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外,客观对象自身沉淀的人类历史文化评判信息也至关重要,而就人类的“行为”来说,与自然、人工事物相比,在这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更为明显。

人类“行为”的特殊性就在于其文化意义的目的性和利益性。

行为就是人的言语动作,不表现为言语动作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人类的行为不像动物那样,仅仅是接受外界刺激所做出的生理反应,而具有超越行动之上的文化意义。卡西尔说,“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人与动物虽然都处在共同的物理世界之中,但人能够创造符号,能够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⑦。卡西尔指出,人创造符号,再通过符号创造一个文化世界,人除活在自然世界里外,更主要的是活在自己创造的文化世界里。比如看见大火逃跑这一行为,动物只需按照生理本能完成逃跑这一动作即可,而就人来说,则要预见大火的后果,要做出处置判断,并采取行动,而且这些行动最终都会与勇敢果断、见义勇为、贪生怕死等社会目的和社会意义联系起来。

可见,人的行为不再是动物对外界刺激而做出的生理反应时,就会成为有目的、有理性的实践活动,从而行为都带有具体的社会、政治、道德内容,并且结合行为所发生的环境,清晰准确地传达某种特定的目的和意义。比如扛起锄头的行为,表明的是走向田间进行劳动,张开双臂走向他人是以热情与友好为目的,拿起画笔是要进行艺术创作。即使是人的动物性行为,如打哈欠、打喷嚏、咳嗽等,在人的文化系统中,也被赋予困乏、感冒、疾病等观念信息,成为特定的目的表现。

自然事物没有目的意向,人们可以根对象特点和自身需要与之发生科学的、实用的或者审美的关系,而人的“行为”都有着特定意向,带着具体的目的,遵循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冯契说:“自然的演化并没有自觉的意向,不能用目的论、超自然的意志力量来解释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但是,社会历史领域中活动着的人,则是有意识的;人类的活动,是有自觉的意向的,有预期的目的的。这与自然现象显然不同。”⑧“行为”的这个特征决定了人们首先的、主要的以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去理解它,与之形成一种认识关系。

可见,人的“行为”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通过“行动”消除“行为自身”所固有的目的性、意向性和利益性。这是让人的“行为”成为“行为艺术”的前提条件。

2.行为艺术的生成方式

因此,必须把“行为”引出其固有的社会文化体系,让其摆脱约定俗成的单一的目的性和利益性,使之有启发地颠覆其自身固有的文化制度和实践方式,成为一种自由的形式,唯此“行为”才有可能成为艺术。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取消“行为”自身所固有的“完善的清晰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含混概念”⑨。康德的深刻性在于他揭示出审美与结合着确定概念的逻辑认识之间的区别,同时又指出审美是想象力和知性谐和一致游戏,有着知性活动参与其中,含混着许多不确定性概念,所以康德说,艺术是“以理性为其行动的基础的某种任意性而进行的生产”⑩。当行为不再与自身固有的概念结合,而是通过行为发生的语境与场景提示,产生含混的任意性,拥有丰富的意义时,“行为”就有可能成为艺术。其手段有指向错位和行动反常两种。

指向错位是指“行为”的指向突破惯常的目的,而产生另外一些目的,并且这些目的有许多含混的不确定性解释。一个对象要想成为艺术对象,它必须从客观实用的目的中分离出来,比如我们看到横跨长江的大桥,不能想着这桥的结构如何,这桥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方便,而只是对连接两的岸宏形式进行观赏,心中产生诸如神奇、伟大、力量、科技等诸多感叹。行为艺术中的“行为”也是如此,当一个日常生活结构中的“行为”通过艺术家的设计包装,不再指向约定俗成的目的利益时,“行为”自身就会突显出来,成为人们注视的形式,并且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样它就成了行为艺术。

比如1992年“兰州艺术军团”策划组织的《葬》行为艺术。葬礼一般都是指向具体的逝者,一场葬礼活动中,逝者的姓名、身份、经历、贡献、性格等是葬礼所关注的主要内容,葬礼的阵容、形式、规模都与逝者的内容息息相关。但作为行为艺术所“葬”的是一种“长期勾结批评家、画商、报刊编辑、制造人事关系、疯狂销售作品”的艺术现象,行为艺术家们为之命名“钟现代”。这样,人们的视觉核心由“葬”的对象转移到“葬”的形式和“葬”的行为本身,这种被艺术家精心策划与包装了的行为形式,就具有了创造性和艺术性,就会引发欣赏者对这种“新颖行为”的观赏玩味,并引起欣赏者对艺术创作、艺术生态环境以及艺术市场诸多问题的思考与关注。

除指向错位外,还可以通过反常的动作,让“行为”自身成为关注对象。“反常”的目的也是消除“行为”自身根深蒂固的确定性内容,所不同的是,指向错位是赋予“行为”以新的内涵和意义,而行动反常则是指负载“行为”的动作方式与常规不同。如果说前者是“行为”表现了新的内容,成为人们观赏玩味的对象,那么后者则因为行动自身的反常规性,引起人们对“行为”方式的关注。

1995年,北京“东村”艺术家们创作了《为无名山增高一米》。10位男女艺术家裸体层层堆叠于山头,这就使“裸体”和“叠罗汉”行为呈现反常性,我们无法再用相关的道德评价去界定这一“裸体”动作,也无法用游玩、游戏等词汇去表述“叠罗汉”这一行为。或者说,这10位艺术家的行为超越了日常生活所能理解的范围,无法在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因而成为激发观赏者合理想象的一种表象形式,既可以认为这一形式呼吁的是回归自然本源,也可说它激发的是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等。

高岭说:“行为艺术在中国90年代的兴起和传播、发展,从其肇始之初,便是沿着由观念对象化的行为到生存状态化的行为这样一条脉络发展着。”(11)事实上,高岭这里所说的就是行为成为观赏对象两种手段:“观念对象化”是指让行为自身原有观念发生错位,被赋予新的意义;“生存状态化”指的就是行为自身行动的反常规性。只不过高岭是从艺术表现方式的角度来说的。行为艺术的这两种生成手段,恰好说明行为艺术是建立在对常规观念颠覆的基础上,因而许多行为艺术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与误解,行为艺术的社会文化伦理问题也成为讨论的中心,事实上,也的确存在许多非艺术行为的行为艺术。

五、结语

毋庸置疑,行为艺术就是以“行为”为媒介的艺术。然而,由于人的行为依附于身体之上,是以身体呈现为基础,身体总被推向行为艺术的前沿,而身体又负载了大量的社会道德文化信息,这就决定了与其它艺术相比,行为艺术要复杂许多。另外,并非所有颠覆其自身观念的行为都能成为行为艺术,因为行为摆脱其固有观念,成为独立的被注视中心只是行为艺术的前提条件,行为本身还要经过艺术家的精心包装,还有一个行为艺术化的过程。行为艺术不是赤裸裸的观念说明,或某种状态的简单展示,许多行为艺术家正是在这一点上出现简单化或非艺术化倾向而遭到指责与诟病。最后,不论如何,行为艺术既然是艺术,它最终激发的是人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如果一个自称是行为艺术的活动,引起的是人们普遍的厌恶情绪,无论它玩的怎样出人意料,那都不可能是艺术。

注释:

①【德】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2.

②柏拉图,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53.

③【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27.

④林君桓“.羊大则美”与“羊人为美”孰先孰后[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4(03):37-89.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70.

⑥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448.

⑦【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3.

⑧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

⑨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9.

⑩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6.

(11)高岭.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J].大艺术,2004(2):38.

注:本文是湖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行为艺术的美学基础及其限度”(12C0830)的阶段性成果。

10.13944/j.cnki.ysyj.2015.0229

行为艺术 篇12

一、巧用眼神, 贯穿教学

教师一踏入教室, 首先要环视全班学生, 收集学生的出勤情况以及精神面貌等信息, 以便作出适当的调控, 带领学生顺利进入课程。在课堂上, 教师的眼神要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能只盯着前排或某几个优等生, 要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都能体会到教师在注意自己、关心自己, 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此外, 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巧用不同的眼神。对于那些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的学生投以赞许眼光, 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于少数思想开小差的学生投去警示眼神, 使他们看到教师对自己的不满, 从而集中精力听课;对爱出风头、抢答问题较多而往往又答不对的学生, 教师要以比较严肃的眼神长时间注意, 让其沉着冷静思考。不过, 教师在运用眼神艺术的同时还要注意分寸, 避免用尖锐的眼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利用手势艺术, 提高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手势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准确运用手势可以交流感情, 传递思想。在课堂上, 教师巧妙利用手势, 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学生回答问题时, 答案正确可以出示“打勾”手势, 错误可以出示“打叉”手势。这样, 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有机结合, 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手势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有的学生胆小怕事, 在他勇敢回答问题时, 教师可以伸出大拇指为他加油或带头为他鼓掌鼓励;对于那些天性好动的小学生, 则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创造一些简单手势游戏, 既让学生动手动脑, 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利用体态艺术, 博取学生信任

教师的体态, 也能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在课堂上以挺直站立的姿势讲课, 对学生会传递一种无穷的力量, 增强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因此, 教师应努力克服一些自身精神和来自外界的困扰, 保证良好的状态。在课堂中, 教师也不宜做一棵固定的“站立松”, 要根据需要来回走动,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当发现学生思想“开小差”时, 可轻轻走到他身边, 暗示其集中注意力, 当然教师还要注意避免一些不良状态, 如抓痒、摇晃身体、抠鼻子等等, 这些不良状态不但会降低自己的人格魅力, 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致使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四、通过面部表情, 沟通师生感情

对一个人的印象, 首先要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来获取。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可以感受到尊重与理解, 同情与关心, 欣慰与喜悦。如果教师以饱满的精神、面带微笑出现在课堂上,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传递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相反, 如果教师每天都板着脸, 以沉重的面部表情出现在课堂上, 这样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造成紧张的师生关系,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因此, 教师要学会调控情绪, 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 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五、利用仪表风度艺术, 树立教师的威信

上一篇:中国膳食结构下一篇:电刺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