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共12篇)
边缘人 篇1
城市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建筑工地上, 一群年轻农民工坐在马路牙子上, 一手用筷子穿两个馒头, 另一只手端着盛菜的饭盒, 吃得那叫一个香。家里装修的、饭店服务员、做家政服务的、送快餐、快递的, 尽是些稚气未脱的十七八岁的孩子……
他们就是“民二代”———上一代农民工的子女, 新一代农民工。“民二代”都是“80后”、“90后”, 据有关部门统计, “民二代”占了目前农民工数量的六成以上, 全国约有上亿人。
“民二代”与他们的父辈, 虽然都是农民工, 却有着明显的代际区别。上一代农民工能吃苦耐劳, 只要有钱挣, 再脏再累的活也不怕, 甚至忍辱负重, 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 一般是能忍则忍。而“民二代”的价值观有着明显的不同。或许因为他们的“三高”———受教育程度高、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高、物质精神享受要求高, 他们不如父辈能吃苦、能忍耐, 许多人会因为吃得不好、宿舍没有空调、上不了网、加班多, 甚至只是挨了老板白眼就拍屁股走人。
“民二代”与他们的父辈虽然都做着同样的梦———城市梦, 可两代人的梦又有很大的不同。上一代农民工进城打工, 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 如果城里待不下去了, 就卷铺盖回农村种地, 心里也没啥不平衡的。而“民二代”的许多人就出生在城市, 或者是跟随打工的父母在城市长大的, 对城市的渴望比父辈强烈得多, 他们根本就不会也不想种地, 不熟悉农村, 就算城里待不下去了, 他们也不想回农村。如果说上一代农民工只是城市的“过客”, “民二代”则想真正融入城市, 成为城里人;上一代农民工的城市梦还只是个梦, “民二代”则要把梦变成现实!
城市的生活很精彩, 但也很无奈。“民二代”比他们的父辈更“纠结”。他们渴望融入城市, 目标明确, 决心也有, 但路径呢?如雾里看花。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现行的诸多制度、政策等, 通往城市的路上障碍重重, 城市并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城市对于农民工, 实际上是“经济接受, 社会排斥”。既融入不了城市, 又不愿意回到农村, “民二代”成了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
令人欣喜的是, “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首次写进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说明这个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重视。一号文件中虽然只写了“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么20多个字, 却字字千钧, 意义非凡。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在北京视察工作时说:“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 让他们逐步融入城市生活。”
“民二代”也许不如“富二代”、“官二代”那么吸引眼球, 但上亿人这么一个庞大的年轻群体, 他们的状况如何、出路怎样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社会各界都应该给予足够的关心、关注, 逐步破解直至消除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城市化进程, 帮新生代农民工圆了城市梦。
边缘人 篇2
我是怀揣梦想的人,
我相信诗和远方!
看到泡面就想吐啊!
因在整整两个月内,
我用它喂饱了饥饿的肚肠。
工厂里最大的幸福啊!
就是倒下去,
睡一场!
总是有创业的冲动,
为它,我花光了我所有的银洋。
才证明了我,成不了企业家的模样。
本来是想谈一场风花雪月,
然而,现实的`女人啊!
或前或后,总会问你那一句:有车,有房?
到了最后,
农村自然不会认你,
因你已经挥不动了锄头,
村里还有人记得你的模样?
城里也自然不会认你,
因为暂住证上已经标明了你,
和他们的不一样。
纵然有时你也会依窗长叹:
那漫漫的长路啊!
当激情已随青春老去,
我是否也会成为我当初所讨厌的人,
一样庸碌,一样碌碌无为!
我游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
即是有人问起,
我自豪的称自己是中国人,
“边缘人”高群书 篇3
高群书最近在做什么?去看他的微博。
他的微博名为“他回精神病院了”,在此之前,他叫“膘客老高”或者“荒原大膘客”,因为老被人看成“嫖客”,所以改了个风格独特的“他回六院了”,但又不太容易理解,河北人高群书说的六院是河北省第六医院——精神病医院,于是高群书的微博名现为“他回精神病院了”。
刚和一队微博“知道分子”倒腾出一部《神探亨特张》的高群书,最近最关心两件事:“井盖儿”和《神探亨特张》。
不久前,由于物业管理疏漏,高群书在自家小区“不幸”落井,他通过微博宣称要拿起维权武器,以避免同类“不幸”再次发生。此后,在7月20日上映的电影《神探亨特张》的宣传过程中,他全程不得不拄着个拐杖,虽然“疼得钻心”,但还得一天13个小时“嘚啵嘚啵”——拐杖配上雪茄和茶色眼镜儿,倒是给他彪悍的气质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神探亨特张》上个月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为高群书赢得金爵奖最佳导演奖,这部影片是高群书继《千钧·一发》后又一部以真实警员为原型、非职业演员担纲主演的电影,也是高群书口中又一部“实验电影。”
作为一部汇集微博名人的电影,《神探亨特张》虽然不是始于微博,但却很有可能成为成于微博的一部风格化影片,因为据估算,主演群的微博粉丝加起来超过2000万。
在这部电影里,《读库》编辑张立宪(江湖人称老六)抓小偷、酒后跑着调唱罗大佑的歌;《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策划史航成了行走江湖骗人为生的神棍;微博草根名人“作业本”成了轴了吧唧的盲流;民谣歌手周云蓬成了贼王,旗下小弟是《悬崖》编剧全勇先??故事围绕警察张惠领(老六饰)抓贼展开,但又不限于抓贼,《神探亨特张》展现给观众的是矛盾而又真实的城市平民生活。
如同高群书上一部作品《西风烈》一样,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参赛影片展映后,得到两极分化的评论:一方认为影片非常准确和风格化地展示了片中人物的两难和北京生活的基本面——草根的、杂乱的。一方认为影片在结构上拼凑痕迹明显。
在高群书看来,《神探亨特张》就是“一个随笔,是带有实验性的作品,实验结果成功与否,我不能左右。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理解,质疑太正常了”。
从“煤炭界”跨到影视界
《神探亨特张》这样一部“全新的实验电影”,争议和期待一定会继续存在。
高群书笑称:“我只是个从煤炭界跨界到影视界的煤老板,还是那种小煤窑老板。想当年,为了免于制造更多灾难,我及时地关掉煤窑,摇身一变成了流浪京城假装斯文的货色。所以别对我有太多期待。”他把自己拍摄警匪题材电视剧的那段岁月,称为小煤窑老板年岁。
人们的期待或许也正来自他的视角总能产生奇妙的商业效应。当初那种带有纪实性质的警匪题材电视剧,以粗粝的风格和对人性的揭示,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视剧和录像带。
1986年,新闻专业毕业的高群书,本来被分配进一省级电视台新闻部,后来被别人顶了,只进入了某省会电视台的电视剧中心。
也不是说这段时间高群书的工作就不值一提,中心的工作让原本就是文艺青年的高群书有了大量看录像带的机会,后来他从摄像做起,此间,他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死亡的舞蹈》(原名《蓝骷髅》)。
1994年,高群书“下海”,参与担纲《中国大案录》制片人。开始“最早意义上的商业片尝试”。这种涉案片开创了中国纪实警务剧商业化的路子。
他的电视剧成名作《命案十三宗》《征服》出现在2000年之后,《命案十三宗》每集成本5万块钱,总投资100万,最后卖出420万。《征服》当年全国收视率创奇高,直接捧红了孙红雷。
因为来北京晚,“没赶上吴文光拍《流浪北京》,即使赶上了,恐怕我也入不了吴导演的法眼,我就索性自己做起了导演。”
这是高群书在表达《流浪北京》对他的影响,这部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纪录片的作品,拍摄了当时从事摄影、写作、国画、油画和先锋戏剧导演等艺术创作的5位流浪艺术家的生活(分别是张慈、高波、张大力、张夏平、牟森),他们基本上处于“体制之外”,自由创作,让高群书心向往之。“说不清《流浪北京》对我有多大诱惑和影响,起码让我知道了北京也是可以流浪的。”
在北京,高群书看了张元的大银幕电影《广场》、路学长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未过审版,“看完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拍电影真他妈好啊。”
高群书的电影处女作《东京审判》挑战了题材难度,后又遭遇资金链断裂,他自掏腰包继续拍摄,虽然投资只有约3000万元,但高群书完全是按“商业大片”操作的:有明星、叙述风格和制作上以好莱坞为标杆、以几乎全外语的形式拍摄??
这部电影,让人们知道了“电影导演”高群书。
2008年,高群书第二部作品《千钧·一发》推出,这是一部小制作电影,但成为高群书“作者电影”的首次尝试,该片获得上海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奖,但最终票房惨败,这让高群书至今仍耿耿于怀——“我的电影如果票房不好,都是发行的原因。”
是2009年的《风声》让更多人记住了高群书。
他联手陈国富,让李冰冰捧得金马奖影后的奖杯,让苏有朋赢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最佳男配角,该片最终票房2.5亿元。这一年,《风声》和《三枪拍案惊奇》并列成为当年最赚钱国产电影。
在《风声》之前,高群书就一直在筹备被他的首部“西部警匪片”《西风烈》,这部糅合了动作、爱情、枪战等元素的商业片,是高群书的又一次尝试,但也许是想要表达的太多,该片上映后,遭遇了大范围批评。
现在,高群书推出了《神探亨特张》这样一部“全新的实验电影”,争议和期待一定会继续存在。
大包子就咸菜
“大家都还是喜欢吃大包子就咸菜小米粥,咖啡什么的都是后来进了城学会的优雅做派。”
“后来我在上流社会遇到我曾经仰慕的人后,他们说喜欢我‘当小煤窑老板’时的习作。原来大家都还是喜欢吃大包子就咸菜小米粥,咖啡什么的都是后来进了城学会的优雅做派。”高群书说。
如果《风声》是喝咖啡的优雅做派,那么《神探亨特张》可能就是大包子就咸菜小米粥的草根做派。影片延续了高群书警匪题材电视剧和《千钧·一发》电影的风格,以全群众演员阵容出演,使用了真实案件录像,用长镜头展现动作,却甚少给演员们表情特写,也很少使用固定镜头。
高群书确实交友广泛,在他微博上,时不时就“泄露”出各种“名人”踪迹,保利剧院楼下“知名”的老李烤串,时不时就上演“声势壮观的三教九流大串趴”——“演员、作家(网络作家)、编剧(业余编剧)、业余诗人、影评人、传媒人、研究传媒的人、老板,以及我这个小煤窑主兼业余导演,一圈小马扎围坐一铁皮炭烤炉,居然喝得神魂颠倒,四体通畅,二五八万,念诗的有,谈海德格尔的有??”
但《神探亨特张》的源起,还真不是高群书想拉着一群朋友搞个电影,而是因为出品公司拿着构架找到高群书,讲述了北京双榆树派出所张惠领警官的抓贼事迹,高群书“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可以拍得很炫,做得比较有意思。因为现在小偷已经完全没有了技术含量——我想,是该换个表达方式,比如从民生的角度来讲警察抓小偷的故事,表达我对社会的看法。”
于是高群书跟着电影原型张惠领警官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地区开始蹲守式“采访”。他们四处溜达,但一直没有抓到贼。直到有天下午发现了一个目标,是一对骗子夫妇用百元假币换零钞真币,被骗的有卖花的大学生,买小物件的农村婆婆??但骗子也很可怜,家里有两个孩子,“没办法,最后只能抓一个放一个。”
到了电影里,高群书还安排了由于夫妻二人被抓,家里的小女儿走失被撞,肇事司机怀着“撞伤不如撞死”的心态反复碾压小女孩致死的情节;里面有碰瓷的一家人,但背后的原因是女嫌疑人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如此种种,将粗粝的生活“剥”开给观众看。“他们危害社会,也被社会损害”,高群书说,所以,就尽可能地还原生活吧。
这次高群书将自己驾轻就熟的“群众演员”这张牌“玩儿大了”。
原本在《千钧·一发》时,高群书就有意让张立宪扮演片中主角。但后来老高“见异思迁”,选了位影片外景属地派出所来协助工作的派出所副所长马国伟做男主角,后来凭借该片,马国伟获得了上海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因此,高群书是欠老六一个影帝的。
这次的剧本,高群书上来就准备让老六演,于是在开场就给老六安排了一曲《现象七十二变》(罗大佑作品)——这是老六喝到位后的保留曲目。
为了让老六能自如地坦然地和谐地演好戏,“我也只能狠狠心,把原本是配角的演艺界大腕换下,换上老男人局的主要成员牟森、王小山、全勇先、张小强,著名编剧顾小白,白山三杰之一慕容雪村。”高群书说道。
隆冬时节,北京街头,《神探亨特张》开机,四十二天拍竣。
用熟人和名人拍戏,最大的风险恐怕是成了名人过场戏大串联,但是从影片的总体风格看,“知道分子”们的表演各有千秋,老六一呈不变的严肃的脸和坚定的眼神十分到位;“票爷”和“一枚泼妇”具有爆发力的表演值得称道;在江湖上素有“铁嘴小喷壶”之称的史航扮演以算命解字为生的江湖术士,确有几分传神??
高群书和微博,共同凝聚了这群人,不仅电影里有场专门讨论微博的戏,戏外,“漫长的候场,用手机上微博,成为我们消磨时间的最大法宝,一会儿冷到骨头里,一会儿笑到心坎上。剧里很多台词是大家自由发挥的,来的都是一些很聪明的人,都很有创造力,没必要约束在剧本台词里,片子里很多精彩的东西都是大家碰的、临场发挥出来的。”张立宪回顾拍摄过程。
做电影和做鞋
每人需按各自微博的粉丝数承包票房,敢不接受这一条款的,就把你最猥琐最面瓜的一面剪到片子里??
“我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正确”,高群书说,这句话影响了他。
在和尔冬升的一次对话上,高群书曾说过,在和公司签合同时,自己总是要额外加上一条关于“话语权”的条款。即使争议如《西风烈》,高群书“亦不悔改”。
现在,他却说,“做电影就是种工作,就像做鞋一样,没什么可牛X的,当然,也没什么可悲伤的。”
拍过了《风声》《西风烈》,再回来拍《神探亨特张》,高群书说:“这个题材跟我合适,有吸引我的东西,这是我想做的事,这个电影是我在表达我对这个社会的看法。而拍大制作电影时,则是一种商业行为,这是两条区隔清晰的路子。”
除了《神探亨特张》,高群书的电影《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计划年内上映,而华谊兄弟高群书工作室出品的电视剧《我们的生活比蜜甜》也正在热拍。
在高群书早期成名作品《命案十三宗》的每集片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杀人犯的原型,一个个地走入镜头,站定,然后又走出,背景音乐是郑钧的《不得安息》。而在新片中,与警察与小偷同时出现的,是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还有周云蓬2004年专辑中的《沉默如迷的呼吸》和《鱼相忘于江湖》。
同前些年比起来,现在的高群书更加平和了。
张立宪说,即使是《神探亨特张》,最开始高群书给他解读剧本时,也是用人民暴力史这样的概念,“看过剧本,我深以为然。老百姓之间彼此伤害,相互糟践,抛开法律层面的执法者与违法者、罪与非罪不谈,影片要表达的,就是善恶是非融会贯通在一处,温情与残酷犬牙交错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影片后期制作阶段,高群书又抛出了“人民和解史”的解释。
“每个人都是两面的,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国家来说,去掉小偷违法,警察执法,警察和小偷并没有任何不同,在生存这点上,他们的价值是一样的,他们在家都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无奈、尴尬、追求都是为了生存,但涉及职业上时,他们就是对立面了,在这种对立面,你可以用法律的方式去处置,也可以用和解的方式去劝解,我们要以和解的心态去做这些事。”高群书说。
虽然在接受采访时,高群书对《神探亨特张》的票房未放豪言,并表示,“一个电影,如果用了非职业或非著名演员主演,就意味着在设计上对市场大面积的主动放弃,就不要期望在目前的电影市场上有大建树??把故事讲好,把情绪拍好,剩下的,尽量做好就行,不要期望每一部都能出现奇迹。拍《神探亨特张》就是这么想的,票房能过1000万,就可以庆功。”
但私下里,张立宪却爆料:“有天在片场,我看到高群书老师用他粗短的手指头按着个计算器鼓捣半天,然后仰天长笑:两千万票房有保证啦!我问他官人何出此言,他神采飞扬地说,算了下,演员微博粉丝数都超过两千万了。”
影片进入后期制作时,高群书给诸位演员发“重要通知”:每人需按各自微博的粉丝数承包票房,敢不接受这一条款的,就把你最猥琐最面瓜的一面剪到片子里??
玩笑归玩笑,高群书说无论这部《神探亨特张》的票房如何,他会将小人物电影做下去。“只要有好故事,只要是一个发生在真实年代的真实故事,并且能打动我——小人物系列电影是我比较个人的东西,只要有我认为合适的故事,一定会继续做下去。”
高群书,导演。
1966年出生,河北人,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系。
曾在电视台工作,后拍摄电视剧《命案十三宗》成名。2003年,他执导的《征服》成年度最火爆的警匪剧。2006年,电影处女作《东京审判》获长春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2008年,第二部作品《千钧·一发》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09年《风声》最终票房2.5亿元,成为当年最赚钱国产电影之一。
“异化”与“边缘人”的重现 篇4
《我梦中的女孩》是马拉默德短篇小说中关于异化主题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讲述了三个人的故事。他们遭遇不同, 但是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 成为马拉默德短篇小说中人与自身的异化现象的典型;作为失败的作家, 他们逃避过去, 寻求新生活, 却发现新旧生活的差异是如此的微小;他们追求梦想而遇到噩梦, 即使不懈努力到头来却依然看到梦是如此渺茫, 如此荒诞, 如此不现实, 而他们却依然追寻这永远不会实现的梦。他们孤独, 苦闷, 被外人抛弃;他们以为他们已经抛却脑后的过去重现为他们的将来, 被压抑下去的东西出乎意外地重新露头。
米特卡是马拉默德短篇小说中典型的一个失败者形象。当他的小说在20家出版商手上经过长达一年半的漂泊又回到他的手里时, 他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 他把自己心血扔进垃圾桶烧了, 也感到自己的内心烧成了永恒的空虚。而他的作品被拒绝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象征主义问题, 它太晦涩, 太难懂”正是由于对自己身份的困惑和所处环境的困惑, 主人公写的东西才是晦涩的, 因为他本身就是个隐晦的个体。而且因为他的思想不能符合大众的口味, 更没有人能欣赏他, 所以他的作品永远也不能成为佳作。也因为这样, 他变得更孤独, 更另人难以接近, 他烧了稿以后, “他把自己像囚犯一样锁在自己的房间里用钥匙把门反锁起来……”这样他似乎可以抛弃以往的生活, 抛弃自己的写作生涯, 成为一个“成功”的逃避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他在《环球》报的“开放天地” (这一栏是向所有人开放的, 为那些想成为作家而努力挣扎的人开设的, 谁都可以投稿, 米特卡曾在这上投过稿养活自己) 看到一个姑娘的作品, 那使他感动, 因为故事中也是讲述一个不成功的女作家努力完成的稿件被女房东给烧了。这似乎与他的遭遇相似, 也引起了共鸣。“他的心在死寂多时后又活过来。他写了一封鼓励的信给那个女孩, 后来又给她写回信, 他认为他写回信是因为她太孤独——好吧, 因为他们都很孤独。最终, 他承认他写回信是因为他不能再从事其他的写作。这样做毕竟可以让他缓解一下, 尽管他不是个逃避现实的人”这段文字直接体现了米特卡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孤独, 他这么做的确是在逃避现实, 同时也给自己一丝的希望, 希望借助与自己命运相同的人的手去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事情——梦想。在不断地写信中, 他在幻想着女作家的样子和性格, 幻想着能与他共度一生的女人。他活在了梦想里, 但也是有滋有味。直到他们约好在图书馆见面, 他的梦破灭了, 因为与他见面的女作家是一个可以做他母亲的人, 她只是用她女儿的名字‘马德琳’写作, 而她的女儿早就死了。当听到这时, ‘他一下子像挨了当头一棒……可是她就像一颗流星、陨石, 一下子崩作了碎片, 散落到无际的天边。他站在下面, 孤独地哀叹。”他的梦随着她的陨灭而化为了泡影, 新的生活也随之灰飞湮灭。他拒绝与这个女作家再见面, 但在故事的结尾却有这样一段:“他想到这个老女孩。他现在将回到家里, 给她从头到脚披上溜滑的白纱……跳起了华尔兹舞。”这是否又代表他又走进了自己幻想的世界, 抛弃了现实的生活呢?他又开始走向了自己的命运程式, 追求梦想反遭噩梦, 周而复始, 成为自己性格的牺牲者, 自我性格的异化者。
女房东芦茨太太也是个作家, 但是在米特卡看来她是个拙劣的作家, 她对作家很感兴趣, 而且只要能拉来总是把他们拉到她那住, 即使有时无力招待这些人。她对米特卡十分的好, 给他讲述自己不如意的婚姻生活, “她在乞求从米特卡身上得到好一些的命运”可以说, 女房东也是一个孤独的人, 她期望自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爱和生活, 但是事与愿违, 她努力讨好米特卡, 但换来是米特卡的不屑;她是个女作家, 但永远也没成功过;她希望从米特卡的身上得到性的慰寂, 却也不曾如愿。不论从家庭, 事业还是爱情, 她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而她还是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不可实现的梦想, 在屡遭噩梦后还是执迷不悔, 这是她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的悲哀, 也是自己性格的悲哀。
女作家米特卡有着相似的事业生涯,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有共同的语言, 来往书信如此之久。她现在和“儿子住在一起。在河的那边, 还有尖酸刻薄的儿媳妇, 和他们的小女儿”。她, 米特卡, 甚至是女房东,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 就是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丈夫的去世, 可爱女儿的夭折给她沉重的打击, 而以女儿的名字写作, 是她抒发自己苦闷情绪的唯一途径, 也是她怀念女儿的方式, 就在这个过程中, 她认识了米特卡, 她也有了自己的幻想, 希望从米特卡的身上得到慰寄, 但还是失败了。
作品中的三个人都是新生活和梦想追求的失败者, 他们不融于这个世界, 这不仅是因为所处的环境的原因, 而更多是因为自身, 他们都成为了自己性格和命运的异化者;同时他们也在履行着犹太人作为边缘人的命运;这种特定的命式也是他们难以摆脱的。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现代人存在着同样的生活和精神困境。
参考文献
[1]邹智勇.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异化主题及其世界化品性.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53 (4) .
[2]马拉默德著, 吕侯, 侯向群译.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p53.
[3]马拉默德著, 吕侯, 侯向群译.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p59.
[4]马拉默德著, 吕侯, 侯向群译.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p65.
[5]马拉默德著, 吕侯, 侯向群译.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p66.
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边缘人美文 篇5
边缘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对什么他都不信以为真,不认为本来就应该那样,什么东西他都会保留一个质疑的、侧目而视的姿态。——作家严歌苓
有一种人,他们站在群体中,却不属于任何群体。他们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思考,往往有着难以定义的个人色彩,往往被视为“格格不入的边缘人”。
他们看起来总是奇怪的,因为缺乏“被标签化”的特质,他们看起来离公认的成功人士所有需要的充分条件非常遥远。然而吊诡的是,许多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边缘人,恰恰最终颠覆了世界,比如你们都很爱的乔布斯……
“边缘人”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指的是对所处的社会群体参与度不完全的人,在“内部人”看来,他们特立独行,让人难以捉摸,边缘人在各个方面都脱离主流社会群体方式的人。他们因为难容于世,故而生活往往容易惹来非议;因为少人理解,故而内心彷徨不安。
在硅谷,如今车库里诞生创业公司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在1976年,所有人包括创业者自己,都看不起在车库里创办的公司。
如今的美国,印度工程师已经非常常见了。但时间往回推,他们也曾有过无法融入的窘境。谷歌现任CEO皮查伊现在是全球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他今年2月拿到谷歌发出公司有史以来价值最高的股票奖励——1.99亿美元的受限股(按当日市值计算)。皮查伊出生于印度,且家境贫困,据说他刚去美国念书的时候,甚至连书包都买不起。
这样的名单,我们还能非常容易地拉得更长:Adobe的CEO山塔努·纳拉延/思科首席技术官帕德马锡·沃里奥/德意志银行联席CEO安舒·贾恩/百事可乐公司CEO英德拉·努伊……
PaulGraham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这么一个现象,许多创始人因为自己是“边缘人”而无比的苦恼:
很多创业者,已经有了一家真正公司该有的东西,比如设计不错而且性能优良的产品,你会觉得,他们本应更加自信才对,事实却不是这样。我见过很多创业者,他们创造了能够改变世界的产品,但却为“我没有漂亮的商务名片、我的办公场地看上去很low”这类的琐事而焦虑。而这个过程,很多创业者也都经历过。
我们想说的是,不要被看似正确的集体认识所束缚: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伟大的艺术品不必追随潮流,他本身就能引领潮流。
许多时候,伟大总是来自于边缘人物,他们所代表的不屈意志与行动,恰恰是诞生新事物的起点。那么为什么成功的总是这些边缘人?
“边缘人”的视角
好的想法往往是边缘人想出来的,因为他们从来不在任何一个既定的“圈子”内。所以当视角由外向内投射,往往能照见内部精英看不见的地方。边缘人总是不停寻找前进的缝隙,因此他们有勇气breakthings,对于行业动向有更加敏锐的感知。
《广告狂人》的男主角唐·德雷柏,脱胎于现实人物乔治·路易斯——美国历史上最有天分的广告艺术家。1931年,Lois出生于希腊移民家庭,从小因为长相和语言问题被其他小孩取笑,因为那个时期WASP(安格鲁撒克逊裔美国新教徒)是美国的主流,抗争与融入是边缘人Lois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传统的解说式广告一度在美国市场占据统治地位。当时有一大批欧洲现代派人士移民美国,带来很多先进观点,Lois率先察觉到他们的可贵之处,所以在广告中加入大量新鲜、人性化的宣传词,从而做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广告。
这个“广告界的莽夫”、“麦迪逊大道上的疯子”在25年的创作中,完成了13224个作品。他挑出其中的`260个创意,写出了“大众传播学的《圣经》”——《广告的艺术》。作家海勒评价说:“他的创意总是出其不意,充满了叛逆,但反而更能打动消费者心理。”
对于拥有安全感的内部人,他们有着既深且重的枷锁,他们在意内部的认同,在意同行的审视,在意的东西如此之多,以至于他会选择大家都熟悉的方式工作,试图去讨好所有人。但大家都满意,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等同于杰出,甚至有时候意味着平庸。
“边缘人”的冒险
边缘人另一个成功的原因他们“一无所有”,所以不会患得患失:反正没有什么可失去的,那不如去拼,去冒险,大不了清零重来;而内部人士则会被名利所累,他们无法接受衣冠楚楚的精英范儿零落成泥。
被誉为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的赖声川,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戏剧博士,当他从美国回到台湾时,面对的是因为戒严政策而荒芜如沙漠的文化市场,相声艺术销声匿迹,民众根本不知剧场为何物。他在一所刚成立一年的艺术大学里任教,却连教材也没有,台湾本土也没有戏剧作品可供分析。除了一身戏剧才能,他一无所有。这样的窘境里,赖声川在自己的家里成立了“表演工作坊”,他做导演编剧,妻子是制作、行政,带着没有接受过相声训练的演员,创作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戏剧艺术在台湾活了。
赖声川是相声艺术的门外汉,台湾曾是戏剧的荒漠,他作为一个边缘人行走在边缘之上,尽管一无所有,但拼一拼,就有了后来的《桃花源》、《宝岛一村》、《如梦之梦》……
昔日的成功、他人的赞赏,某种程度上来看不是蜜糖,而是脱不下来的红舞鞋。对待生命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边缘人”的弱小与抗争
作为一个行业的边缘人,能够获得的资源和帮助是十分有限的,很多时候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使,但这并非一件完全的坏事。因为这样你就有机会事必躬亲,学习每个环节,从而提升自己。也只有你可以清楚知道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想法,与其让别人搞砸了你的事,不如自己亲力亲为。
而内部精英则会逐渐进入管理层,他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分配工作任务上,为下属提供帮助,监督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但是做好工作的能力不是人人都有,如果遇到了比较糟心的员工,管理层的精英们还要为之弥补过失,疲于应对,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并非精英们希望见到的。
戴尔·齐胡利曾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玻璃艺术家,但是他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吹过玻璃,因为这些事情会有助手替他做。但助手不是他,艺术创作也不能由别人代为实现,所以他已经很久没有值得称道的艺术作品问世。
精英们渐渐远离了原本擅长的事情,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和创造。
边缘人的成功很难用什么定义来框住,因为他们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没有标签。即使你觉得自己符合边缘人的某些特质,也不能保证你一定会成功。PaulGraham针对边缘人给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
关注新事物和被忽视的东西
精英成为精英,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擅长什么,所以尤其专注和用力。这也意味着他们忽视了专业以外的事情。要避免以卵击石的悲剧,边缘人应该寻找这些精英们忽视的事情,还有新生事物,趁内部人还未回过神来,迅速成为专家。很多内部人觉得不行,或者不重要的地方,就是边缘人成功的机缘所在。因为你解决了精英都做不到的事情。
模仿“精英们”好的地方
我们崇拜那些已经成功了的精英,自然而然想要模仿他们,想知道他们每天工作几小时,是喜欢晨跑还是夜跑,工作的时候会不会骂脏话……若是奉乔布斯为教主,就学着他在公司里武断专行?若是羡慕RichardBranson缔造的维珍帝国,就学他玩世不恭?
尽管模仿是一种快速进步的学习方式,但是真的没有必要连缺点也学啊。精英并非圣哲,他们身上有的是原装的缺点,成名后养成的恶习。因为家大业大,所以才能无所谓。但是边缘人不行,这些缺点会导致事业在刚起步时就倾覆。故而模仿精英们好的地方就行了,没比要学缺点。
Tryit!
尝试做点什么,是边缘人最大的力量。这种试探是出于好奇心,是你自己决定要做些什么。从兴趣和爱好出发做事情,就不会有“我在完成工作”这种消极的心情,拖延症也奇迹般地治愈了。
话说“边缘人” 篇6
概念起源
“边缘人”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德国社会学奠基人齐美尔提出的“陌生人”理论。在一篇题为《陌生人》的文章中,齐美尔使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陌生”的相对意义,他说,天狼星的居民对我们来说并非是真正陌生的,因为他(它)们根本不是为了地球人而存在的,因而与我们之间,没有远近和亲疏之分。齐美尔认为,陌生是与熟悉相辅相成的,陌生人的不同之处恰恰反衬出了熟人的共同之处。
受齐美尔的启发,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展开了更深入的探究,提出了“边缘人”的概念。当时他研究的典型人群,是在二战时期遭到迫害和流放,失去自己家园,最终漂泊散落在其他民族中生活的犹太人。综合齐美尔和帕克两人的观点,我们应该可以看出,“边缘人”的本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在个人身上的聚焦,他们对参加哪个团体,接受哪种文化价值和标准难以作出抉择。
1921~1931年的10年间,在帕克的指导下,芝加哥学院的一群研究人员进行了15项有关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其对象包括非法团伙、流浪汉、职业舞女、妓女、吸毒者、青少年罪犯以及犹太移民等等,均可视为对城市边缘人的生态调查。需要注意的是,“边缘人”应该是形容一种状态,而非单纯给一个群体贴上标签。一个人是否是“边缘人”并不应该由外界来划分,而应该从他的内部文化统一性来界定。典型的“边缘人”其内心必然长期遭受到两种不同的文化冲突的折磨,既无法再坚信原生文化中的种种真理,又难以真正融入新文化群体的生活。以同性恋人群为例,在社会学家眼中,“同性恋”这一文化本身并不带有痛苦或快乐的色彩,是人们在选择接受同性恋文化还是接受异性恋文化的过程中内心感受到莫大的冲突。生活在主流文化较为一元化的环境中,社会压力使同性恋者无法轻易选择自己想接受的文化,从而游离在两种迥异的文化之间,造成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反观被称为“同性恋者的天堂”的荷兰,在这里生活的同性恋者具有充分的自由选择自己的文化,并得到法律的许可享有诸如结婚、离婚、领养子女这样的平等权利,又何来“边缘感”之说呢?
中国社会的“边缘人”
“边缘人”的代表群体在社会学研究中常常与各种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之下,最常见的几种边缘群体是失业人员、低收入人员、农村流动人口以及一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孤寡老人。他们的共同处境是收入较低或基本没有收入,社会支持网络不健全,如亲戚朋友子女关系薄弱或缺失,同时,在覆盖整个社会的福利体系中,他们所能得到的资源也是最有限的。其中最为典型的人群即是农村流动人口,以深圳这座城市为例,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字,深圳外来人口有577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82.1%,与本地人口形成严重倒挂。除了其中一部分较好地融入到本土文化中的“白领人士”以外,相当数量的人群仍然处于尴尬的边缘境地。他们虽然脱离了以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乡镇生活环境,却并未褪去“老乡”习气,留恋着浓厚的乡土人情;虽然追求着现代都市较为丰厚的收入和便捷的基础设施,却难以真正适应光鲜而拘谨的城市礼节,经常被贴上“外来者”的标签。从社会制度方面来看,他们还处于城市福利体系与乡镇福利体系交接的空白处,种种制度弊端带来的混乱也为这个原本承受能力就较弱的群体添上了一份茫然。因此,在这部分人身上,正时时体现着“边缘人”的矛盾和挣扎,而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改善这一状况还需要付诸多年的努力。
如今,随着网络和媒体的发展,“边缘人”这一概念开始淡化严肃而正统的社会学气息,演化出多种灵活宽松的用法。例如“职场边缘人”是指在公司或者部门中处于较低地位,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交流上常常感到自己无足轻重的职员。“体制边缘人”常用来形容虽处于某一社会体制的管理下,却难以享受到体制利益的一群人。在这里,“边缘”二字更近于字面意义,往往指与自己所处的群体结合不紧密,或者虽生活在同个圈子里但并未被承认地位的一小部分人。
冲突的形成与和解
每一种“边缘人”群体的形成都有独特原因,可能是社会格局变迁,战争和入侵造成栖息地的变动,使两种文化被迫交融在一起,也可能是社会意识发展,新的观念和旧的传统产生激烈的冲突,但究其根源,正如法国作家加缪在小说《局外人》中所揭示的那样,我们的社会难以容忍一部分人不按照主流方式去生活,难以接受与主流价值观不同甚至背道而驰的观念。这个原因在生物学上也有类似的解释,通常,一个种群为了保持自己的基因和文化,会出于本能将新种群当作入侵者,产生极强的戒备和排斥心理,对新种群的任何不同之处都格外注意。生物学家还观察到,即使在种群内部,当某个同伴由于基因变异而发生变化时,也会出现集体孤立这个特殊同伴的现象。可见,保持内部协调性和一致性的追求是所有种群的原始习性。
边缘人 篇7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虽然对科学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和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素养难以得到提高。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参与科学探究,组织小组合作,以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中,如果让每个学生每人一套工具,各做各的实验显然不可能。于是在实验合约中确立合作组成为我们教学的首要考虑。在这样的组合中,可以通过同伴互助教学使学习者彼此提高学习技能,增强自信和学习动机,改善了学习态度,增进承担责任的意愿,并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渐渐地我发现一些问题,热热闹闹的活动背后,有的学生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在模仿着同学和老师的做法,盲目地操作着,这样的课,从表面看学生都在参与活动,实际上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因为实验前没有思考,实验后也没有总结,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于是我反思这一现象:我们提倡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自由主动的学习,如果我们强制性地将实验小组定为平时上课的四人小组是不合情理的。为使彼此各有适合的归属,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后教师再统一协调(一般要考虑一个组有一个能力稍强的学生)。组长由老师推荐,小组确定后经过一定时间(一般1—2月)再自由组合。
就这样上了一段时间,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在上一堂公开课时,看到有的同学坐在位上不参与,不发言,不积极。我问他为什么不动手呢,他说:“老师你不知道组长死抓着器材不放。”我明白了:组长在小组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这种领导者独揽了操作大权,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常常有这样一些表现:东张西望;只看不说,在小组中较少提出建议;离开本组,到别的组观望(有时会引起抗议);发呆走神;当由他代表小组汇报时较难使人满意,而同组他人却能完成汇报(排除单纯表达能力因素);做别的与研究无关甚至影响别人的事情。
反思:这些学生和小组同学在一起,有的也动手动嘴,但就是没动脑筋,这是不易发现的。多数情况下并非教师不重视他们,而是以为他们也在“一起干”。其实,这些学生的参与水平低是有踪迹可查的,主要问题是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
学生在进行每个实验探究活动时,没有一个合理的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工作。以如在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课时,当让学生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时,每个小组成员都抢着做搅拌的工作,有时候甚至两三个人一起拿着搅拌棒在搅拌,却很少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实验现象上,更没有去做实验现象的记录这项工作。又比如在上《光》这节课时,让学生探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关系时,个别同学却拿起手电筒,做起了手影,玩得不亦乐乎,小组成员之间几乎没有人开始探究活动。学生这样的“疯狂”状态,不仅减慢了实验的进程,浪费了课堂时间,也使实验结果的得出受到影响。
改进方法:合作中要明确分工。不少实验教学,学生只是形式上地坐在一组,由于没有合理的分工,随意性很大,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进来,成了旁观者。分组实验教学,应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制订实验计划、准备实验器材、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小组要有合理的分工,包括实验员、材料员、记录员和汇报员等(具体分工一般每周轮换一次),在实验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
于是每次试验前我都对合作学习小组各成员角色进行细致的分工。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小组的分工和约定。小组分工只有具体化,约定明确,小组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角色的一般分工有组长 (主持人) 、观察监督员、记录员、发言人等。组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主持、管理全组的工作,召集本组成员迅速各就各位形成学习小组。观察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检查、督促各成员迅速进入角色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活动中如有边缘人、开思想小差的进行及时纠正。记录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记录小组活动所需的数据、结果等。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把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在班上呈现出来,供全班同学评判、分享等。角色分工这实际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是他们学会做人,锻炼融入社会能力的好机会,所以科学课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
二
1. 科学分组,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在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时,我遵守“优势互补”“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的原则。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简单地把前后四个同学划定为一个小组,由老师指定组长,不论你是乐意还是不乐意,只能遵从老师的意愿,其实这样不利于小组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般需要一个组长主持,需要一个同学记录,需要一个同学负责器材与操作,在完成合作探究后还需要确定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报告小组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这样在组长的组织下就可以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一个一个地发表意见,最终完善计划并参与实践,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
选组长时我采用学生自荐和同学推选相结合的方式。“请愿意当组长的同学到台上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全班有近20个同学上台争着当组长,然后我让台下的同学从自愿当组长的20名同学中推选出了6位同学。组长选定后,由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成立小组。这时课堂气氛空前的活跃,组长择组员,组员挑组长,很快成立了6个探究小组并重新选定座位坐好。接着我要求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来个竞赛,看哪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更快地完成任务。同学们在组长的组织下,探究的积极性异常高涨。
2. 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进行小组间的分工。
并列式:对于几个平行并列的内容,让各小组负责一项内容,或者几个小组负责一项内容,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在课堂上汇报,达到全班学习的目的。《蒸发》中有三组并列的对比实验,每个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在讨论好实验方法后,可以让小组选择一个实验或者几个实验,进行合作探究,请进行不同实验内容的小组汇报,这样便减少了重复探究。
对部分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引导同一小组的学生如何帮助他,给他留出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如,在大家都有想法时,是否可以先不争着讨论,让不善言谈的同学先说,然后大家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小组成员间的分工。
3.“评价”让学生天天都在进步成长。
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真棒,真聪明!”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生好像已经听腻了这种呆板的评价方式,变得有点无动于衷了,于是我尝试着语言丰富点:“××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对小组长的评价:“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熟练地做一遍!”还有,“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等等。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了倾听、乐意倾听,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了大家都能自由表达的群言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
除此之外,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也尤为重要,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是分组教学在评价时就不应再以个别同学为基本评价单位,我认为个人评价有它的优点,小组评价也有它的妙处,通过小组竞赛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定一些量化的标准,比如在这一节课中,每个小组分别得了几颗星,哪个小组评为实验操作的小标兵,今天的光荣榜上有哪几小组。小组的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很有帮助。
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深有感触。
摘要: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 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但课堂上的学习怎样才具有有效性, 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其全面发展, 已成为困扰课堂效率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教学经验、反思, 科学分组, 制定方案, 以及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边缘人”去主动学习, 主动参与, 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边缘人”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胡志林, 屈春丽, 编著.走进科学课——小学科学课例及教学建议.
[3]周小东, 陈春风.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
边缘人 篇8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飙车》,城市边缘人
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 (Jean-Marie Gustave LClézio,1940-)是法国“新寓言派”著名代表作家之一 ,同时是一位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的人文主义作家,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位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一位书写诗意历险、感官迷醉的作者,是对在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一种人性的探索者。在勒克莱齐奥的小说中,“边缘人”是其创作中极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一部分。短篇小说集《飙车》,是勒克莱齐奥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之一。《飙车》,原名《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出版于1982年,共收入11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揭示的主题基本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对“城市边缘人”生存的关注和对物化的现代城市的厌弃。本文以“城市边缘人作为切入点,主要围绕城市边缘人的界定、城市边缘人的生存背景和存在方式、城市边缘人的自我救赎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探究现代都市中这一类人的生存境遇,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城市边缘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一、城市边缘人的界定
较早明确提出“边缘人”这一概念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他提出:“‘边缘人’(Marginalman)是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处于群体之间的人。”[1]P181他认为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的改变能使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发生改变当一个人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转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时, 对于陌生的新环境说,他的存在属性是不稳定的,通常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并表现出比较严重的自卑和恐惧情绪,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个人开始对自己的天性进行抑制, 而对新环境的适应融合需要一个极其长的阶段, 而在此之前他对旧环境和新环境的参与都是不完全的。
结合以上阐述及文本,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对《飙车》中的“城市边缘人”予以界定。从社会层面,他们处于与“强势”相对的“弱势”状态,他们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位置之外没有政治权力,经济社会地位低下,得不到身份认同。从地理层面,他们处在与都市这个“中心”相对的“边缘”状态,被大城市的主流人群排斥,居住地多是在城市边缘。从生理层面,他们中的未成年人处于与成年人相对的“边缘”状态,他们是城市中成人世界的“边缘人”,在成人世界中没有话语权。从心理层面,他们在心理上处于与城市主流价值观相对的“边缘”状态,他们的心时刻怀念自己的故乡,他们的心拒绝接受现代城市文明, 面对纷乱无序的都市文明, 他们的精神经常处于焦虑、恐惧的境地。
这些短篇小说的主人公大都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少年,或者一些游走于城市文明之外的边缘人物: 他们中有逃课飙车抢劫路人的少女;有为了回到家乡而越狱的逃犯;有不想回家却遭到流氓轮奸的克丽丝蒂娜;有抵制官商勾结的“钉子户曙光别墅夫人;有为了妻子和孩子沦为小偷的失业者;有天天逃学去看大海的阿娜,等等。
二、城市边缘人的生存境遇
城市作为本文“城市边缘人”的一个“中心”背景,它是怎样的呢?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曾这样说道:“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了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2]P1在《飙车》这部小说集中,作为城市边缘人生存背景的城市已经成为物化之城、消费之都。
城市作为背景之一,在小说集中的每一篇都出现了。在勒克莱齐奥的笔下, 这些城市只剩下了物质表象: 如新建的大楼,交错的马路,拥挤的街道,等等。而在这些城市中生存的人也被物化之城“物化”,他们在物化环境的挤压下,甚至忘却了人类本有的感情与思想,这些物化的人已经同城市一起,构成“边缘人”生存的物化环境。如在 《飙车》中 ,作家对那位在马路边等公共汽车的身穿蓝色西裙套装的妇人的描写及对其他都市人的描写:
“她在想什么呢 ? 她那副红彤彤的面孔毫无表情 ,阳光在她的眼眶、鼻子和下巴上留下几道淡淡的痕迹。阳光从她的正前方照下来,她一动不动地伫立在人行道边,酷似一尊石膏像……她的影子软瘫在她的脚下, 有如一堆剥下来的兽皮,稍稍抛在身后。
他们不想知道是什么人骑着发了疯一样的摩托车,在大街上风驰电掣地兜着圈子。他们又如何能知道呢? 他们是灰泥和石块的囚徒,水泥吞噬了他们的肉体,阻塞了他们的动脉。”[3]P9-11
我们可以看出,在作家的笔下,妇人是“毫无表情的”,她已经物化成“一尊石膏像”,尤其是她的影子有如“兽皮”,更让我们想起《变形记》中异化成甲壳虫的主人公,而其他那些已经物化了的城市人则整天将自己封闭在公寓中, 封闭在小房间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即便是大街上发生再多不同寻常的事情, 他们也不想知道, 他们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囚徒”,已经被物化为城市的一部分 ,因为水泥已经吞噬了他们的肉体,他们的精神、感情已经如同那些水泥一般硬邦邦冷冰冰。
这些城市除了是物化之城外,还是消费之都,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激起了人们更多的欲望, 这其中尤其以人们的消费欲望最为典型,“消费”的含义从古到今有一个转变过程。在西方,“消费”很长时间都带有“耗尽、用光、摧毁”乃至“暴殄天物”之意,18世纪中期以后,它的贬义开始消退,成为一个与“生产”相对而言的概念。从20世纪中期开始 ,人们在讨论“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时所说的“消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这里的“欲望”不仅是商品所直接满足的物质性欲望,而且包括更深层次的精神性欲望。对于人们的这一欲望,勒克莱齐奥主要是通过“密密麻麻的汽车”、“川流不息的运送水泥、木材、汽油、砖块、肉类或者牛奶的卡车”“特大超级市场”、“ 闪烁的霓虹灯”、“灯火辉煌的橱窗 ”、“咖啡馆”、“饭店”、“电视机”、“电影院”等比较典型的城市意象传达的。
总的来说,不论是物化之城还是消费之都,都对“城市边缘人”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这种城市的背景下,“城市边缘人既无法融入,又无法逃离,只能在城市的边缘漂泊着、挣扎着。
《飙车》中的“城市边缘人”的活动空间基本上都在城市然而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的生活中,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怀念着乡村生活或者是童年时代,他们厌弃工业文明和都市文明。他们所渴望的自由、原始、简单的生活与他们现在所生存的牢笼般的、喧嚣的城市生活是相对立的,这实际也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立。他们可以说是处在乡村与城市的边缘或是处在原始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边缘, 他们是现代城市中的“边缘人”。作为现代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边缘人”,他们的生活或贫苦或压抑,在物化之城与消费之都找不到自己的自由、价值尊严,他们的存在方式主要是漂泊与反叛。如《小偷啊,小偷你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中的主人公为了养活妻子和孩子迫不得已成为一个人人喊打的小偷, 他漫无目的地四处晃荡,他感到自己是个外乡人,仿佛刚下火车,在这座城市里举目无亲。
三、城市边缘人的自我救赎
美国学者弗洛姆曾指出人类有五个基本需求, 对生存根基的需求是其中之一。在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人从原始自然的状态中被分离出来,离开了自己的原始的家园,需要寻找新的生存根基。但是人类在寻求新的生存根基的过程中会产生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 人类有可能试图回到原始家园中。因而他们中的很多人试图逃离让他们感到压抑和孤独的现代都市, 回到他们曾经生活的乡土或者向往已久的自然世界。在这部小说集中,城市边缘人对回归自然的渴望表现得尤其明显,而这一回归也成为他们灵魂自我救赎的方式之一。
勒克莱齐奥是厌恶现代文明的,他向往着那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的这种思想在作品中有深刻体现,他笔下的“城市边缘人”在遭遇精神困境的时候,总是喜欢逃往大自然,这些“城市边缘人”都排斥与现代文明联系在一起的人造风景、水泥森林般的城市。对于他们来说,自然风景代表自由、无限和梦想,城市风景则代表禁锢、残酷现实和被奴役。虽然安娜、塔克、曙光别墅夫人、布丝和布西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付出了很大代价, 甚至是付出了代价也没有实现目标, 但是他们追求的本身就是对灵魂的自我救赎。
这些“城市边缘人”努力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其方式大都是逃离现代文明、现代城市,回归大自然、回归童真。
儿童天生就具有追求事物本真和无意识的感知、探究外界事物的天性,敢于说真话、敢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会像成人那样虚伪功利。他们对世界万物有着同情和怜悯之心,表现出亲近和善的态度。他们对美的欣赏与向往都是本能的,不像成人那样被束缚在社会规范的框架之中。
正因为童心具有真善美的特性,作者在《飙车》中的一些篇章里选取了孩子作为主人公,如热爱大海的少女阿娜,思念哥哥的达维等。在他的心目中这些孩子代表了最纯洁的心灵最自然的状态,他们尚未受到文明社会的污染,他们是城市里精灵的化身,他们离开父母、离开城市,梦想着外面的世界,他们热爱大自然及与大自然相关的一切,渴望自由、追寻自由孩子那纯真的童心象征着原始、朴素、自由的生活方式,也象征着传统文明,或者往大的方面来说象征了人类的童年时代而马克思对人类的童年时代也是有所推崇的, 他不仅认为儿童的天真使人感到愉快, 还认为人类的儿童时代有它自身发展的最完美的地方。
边缘人 篇9
一、游走在城乡之间的沈从文
作为一个从湘西小城出来的人,沈从文一直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依仗乡下人身份,沈从文猛烈抨击都市的腐化堕落,情欲泛滥,而对笔下的乡下人他怀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关爱。然而沈从文对“乡下人”的坚守上却深深打上城市文明的烙印。,生活让他和都市之间难以走上对立的局面,作为一个边缘人,沈从文只能行走于矛盾间。
《柏子》讲述的是水手与妓女的故事。终年在船上卖力的船夫、漂泊寄食的妇人,他们炽热的情欲和不乏真诚的信誓,以及事后那种难以诉说的凄凉与无奈,是沈从文在讲述温暖故事背后隐伏的苦涩的感情。柏子只是个普通的乡下人,他过的是乡下人的日子。在船上劳作一两个月的储蓄,在吊脚楼上可以一夜悉数花光,一夜的经历足够两个月的咀嚼,两个月之后,他又可以回来了……这种周而复始的吊脚楼生活,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自然人性的宣泄,更多的是对平淡生活的感叹。在这里,沈从文不是作为一个“乡下人”而对故事发生感慨,而是作为一个受过文明洗礼的局外人对故事的发展的一种怜悯和思索。
沈从文的文章中,水手、火夫、杂役等平凡人常常成为他作品中的主角。他们都是下层人,在文章外作者总是用一种温情的眼光注视着他们。在《会明》中则是沈从文诙谐中带着伤痛讲述的一种同水手同样可悲的人生。会明是一个不计个人得失的勤劳者和任人役使的盲从者。他的智慧,只是把十年前见过都督蔡锷两次说成五次,向乡下人吹嘘当年这位伟人授旗、并命令他插到堡上去的那种威风场面。他唯一一点自主意识是他喂养母鸡。他对他的母鸡细心、欢喜,在撤退的伙食担上,总挂着他的鸡笼。这是生活的麻木,会明这种单纯的天真,总会让“文明人”感到可笑,甚至是痛心。在沈从文很多作品中作者赞扬了他们生活的美好同时也发现了他们生活的苦难。对于他们沈从文有称许也有忧虑。这称许或许是作为一个“乡下人”所发出的称许,而忧虑则是乡土之外的沈从文的忧虑。沈从文无法置身于事内又不想置身于事外,于是他只能在边缘行走,在矛盾中徘徊。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有一类文章是专门对都市生活的迷乱进行抨击和嘲讽的。沈从文依仗自己的乡下人的道德优势对城市的行为在一旁冷眼旁观和讽刺。然而几十年的都市生活让沈从文深深的打上了城市文明的烙印,他与都市很难走上对立的两极。《绅士的太太》是这类作品的杰出代表。作者通过东皇城根和西城两个绅士家庭的描写,把绅士、太太、姨太太、大少爷、大小姐如何在打牌、调情、分赃、瞒骗等方面消耗生命进行了复杂而微妙的勾勒。这些关于城市里绅士、太太们的小说,是沈从文对城市的生活和人物作的较有系统完整的描绘,是他这个城市之外的“乡下人”怀着人性的情怀对那个与他息息相关的城市进行的温和的讽刺。
一个作家的作品糅进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是极普遍的事。沈从文也不例外。他的文学作品,不论散文还是小说,写教员写作家,多少总渗进了自己的影子。《八骏图》写了作家周达士,也写了其他教授和高级知识分子,是沈从文写城市生活的一篇代表作。《八骏图》意在揭穿假道学的虚伪,反自然的矫情,对于读书人的“懒惰、拘谨、小气”,“营养不足、睡眠不足、生殖力不足”进行了无情的讽刺。然而,沈从文所批评的城市生活的弊病,正是以他的个人经历为原型的。他不是圣人,作为“都市人”的沈从文,他的身上有城市文明的痕迹。他无法走出城市生活的大网。他只能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矛盾徘徊着,作为一个边缘人而存在。
二、游走在原始与文明之间的沈从文
沈从文出生在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方,而他的身上也流着汉、苗、土家族的血,所以沈从文为自己的少数民族血统而感到骄傲,他把自己与传说中的龙朱等苗族英雄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雄强与血性而骄傲,并以这样的原始文化去抨击当时懦弱与虚华的社会现实。
沈从文在创作初期就陆续写出了一些苗族故事,把它们当成现代文明社会已不复存在的理想范型——神尚未完全解体的时代呈现给读者。《龙朱》就是沈从文对传说中的英雄的追慕。龙朱是白耳族族长的儿子,“美丽强壮如狮子,温和谦驯如小羊”,他在矮奴帮助下会见了美丽的黄牛寨寨主姑娘。《龙朱》赞美了苗族还保存的自然和纯粹的人性,从而想在精神上拯救被末梢文化给损害的汉族。沈从文用这些苗族神话继续着他那“神尚未解体”的人生理想,也用这些传说逃避着“神逐渐解体”的社会现实。沈从文用他的生命追慕着那个曾经雄强的民族,在间接的角度批判现在懦弱的社会和人民,从这个方面来说沈从文疏离了这个文明的社会,幻想用新鲜的血液注射给它,他以一个批判者的身份来审视社会的不足,但是沈从文忽略了,他这个批判者的身份还是都市赋予他的。
沈从文是把自己与原始的苗族人区别开来的。这种时候,少数民族和原始文化是处于劣势的。沈从文采取的是“忽略”自己的民族身份,把一切笼罩在乡土性之中,一再声称自己只是一个“乡下人”。沈从文他的大半生是与城市为伍的。汉族文化的强大影响,使沈从文不自觉的站在汉族的立场上。在他的作品中,区域文化与都市文化对抗时,他拉少数民族文化作自己的同盟军,反过来,当他站在优势文化地位时,少数民族文化又处于劣势的他者。正因为如此,沈从文才会把苗族故事处理成浪漫的传奇。沈从文曾用一句话诠释他创作《边城》的心理动因:“将我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在某个意义上说,《边城》是写作者的一个梦,这个梦既非虚幻,又不拘泥于现实,而是追求一种真实,艺术的真实。人们在烦杂的城市里,自然为这幅生活画面所吸引神往。沈从文的这一写作动因,我觉得是根源于作为“边缘人”的沈从文在大都市面前的懦弱心理。在现实中积淀了太多的压抑,于是将这一压抑转化为一个个浪漫的传奇。
成年以后,沈从文一直在都市以汉族的身份生活。从古至今,汉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面前,是先进的是开化的。汉文化代表的是文明,而像苗文化代表的是神秘与原始。不安于湘西的沈从文,向往文明追求文明。然而,本身与都市的难以融合加上都市堕落的一面,让沈从文又眷恋那古朴的的湘西世界。待他真正走近自己魂牵梦绕的那方土地时却发现自己无法走进梦里的和谐与恬淡,接触到的只有原始与落后。沈从文就这样在都市与乡村,原始与文明之间矛盾游走着,成为一个真正的边缘人。
参考文献
[1]陈馥.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01)
[2]凌宇.沈从文概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01)
[3]柯云.使湘西闻名于世的作家沈从文[J].文史月刊,2004,(07)
边缘人 篇10
一、皮盖特的“文化边缘”处境
随着文化全球化及全球人口的大量流动, “文化边缘现象”已成为越来越多跨文化文学作品的焦点。在《潜水鸟》所处时期的美国中产阶级文化强调男性在家庭中的主宰地位, 而女人不过是男人的附庸、丈夫的不动产[2]。而女主人公皮盖特更是家境窘迫, 身体残疾, 从小就担当起照顾家同兄弟姐妹的责任。学校甚至镇子上的人都把他们一家当作另类, 而皮盖特与她的印第安族人们也似乎处处与人为敌。在不知不觉中, 皮盖特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到了“文化边缘”的境地。
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小人物, 文化边缘人具有更复杂的性格和命运。虽然皮盖特内心极度渴望被主流文化接受, 但她不得不用面具将自己紧紧保护起来。两年中她不断的改变自我, 努力想在白人圈内挤出一席之地, 并试图通过嫁给一个白人使自己被主流文化接受。然而, 婚姻并没有改变皮盖特的命运, 三年后她与白人丈夫婚姻破裂, 带着两个婴孩回到老家的棚屋里, 终的性别里面”。“接触”是最终追求的目标, 同时也是不可能达到的, “它不存在”。
在“接触”层面上, 克莱斯特和贡特罗德的叙事声音混在了一起, 分不出彼此。可以从两方面解读“接触”。一方面看, “接触”暗合浪漫派时期的雌雄同体思想。沃尔夫认为男人和女人是“无用的词语”, 这种划分是人为规定和划分的, 所以不符合人的天然本性。另一方面来看, “接触”代表着人类完整性的理想。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都在自己的困境中痛苦和寂寞, “接触”表示男女实现真正沟通, 思想趋于和谐, 最后得以互补而达到人性的完整。
沃尔夫用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对立暗示着理性和感性的二元对立。沃尔夫认为理性精神就是男性精神的显著表现, 换言之, 男性这个性别角色是理性精神的代表。沃尔夫在《茫然无处》中设置一男一女两个主人公的原因, 也在于探讨理性与情感、男性与女性的相互呼应。沃尔夫认为, 男权社会的发展虽然使男性成为理性精神的倡导者、实践者及受益者, 但也同时成为理性主义的受害者。书中克莱斯特的发疯正说明这一点。在小说中, 沃尔夫用贡特罗德这个人物表明其观点, 女性因被排斥于男权体制的公共领域之外, 反而没有受到纯理性主义的荼毒, 能够保留更多的自然与纯真。但是同样, 女性也处于分裂状态下, 因为她们的思想世界是给定的、不能自主的, 所以她们没有行动的可能, 更遑论实现自我。
日酗酒, 自暴自弃。一个雪夜, 木屋起火, 她和两个孩子葬身火海。皮盖特的命运带给人们很多的悲哀和深思。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她的人生悲剧?火灾带走的只是她空虚的生命, 而事实上, 在此之前她的心灵早已失去了活力。本文作者将从马斯洛层次需要的视角剖析造成“边缘人”的边缘地位的所属原因。
二、马斯洛的层次需要学说
层次需要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的一种强调人性积极向上的动机理论。层次需要学说把人类的需要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划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3]。层次需要理论将重心放在了整体动力论上, 并从人性论出发, 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 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4]。
马斯洛认为:动机发展是交迭的, 在高层次需要充分出现前, 低层次需要必须得到一定满足[3]。也就是说,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实现其他需要的必需, 而这三者又按照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一个层次体系。马斯洛将这五类需要描述成五个层次的“金字塔”, 在“金字塔”中五个基本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列。最底层是所有需要力中最强的生理需要, 最高层是满足了低级需要后而产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皮盖特只能尽力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 本文将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及爱和归属的需求解析皮盖特及其族人的“文化边缘”现象。
三、马斯洛层次需要学说对“文化边缘人”的解析
1. 物质的匮乏——生理需求的缺失
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若得不到满足, 人们就会有生命危险。劳伦斯一开始就影射了皮盖特一家的边缘生存状态。皮盖特家住在加拿大中西部一片尚未开发的区域, 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远离了现代社会文明, 几乎依旧处于原始状态[1]。皮盖特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外出打工或是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上当养路工来维持。没有这种打工的机会时, 他们一家就靠吃救济粮过日子。印第安少数族裔就是以如此艰难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谋生。
四、结语
在沃尔夫看来, 解决思与行、理性与感性等二元对立的答案是“接触”, 而手段是男性精神与女性精神的融合。女性是情感和爱的代表, 只有经由女性要素才能纠正理性主义的积弊。只有将理性与感性、物质与精神统一起来, 才能恢复完整的人性。沃尔夫在小说中设计“接触”的方案, 意在用男性精神与女性精神的融合克服理性与感性的鸿沟, 这是以女性视角看待启蒙弊病。但是, 沃尔夫自己也知道, 超越二元对立、追寻人的完整性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因此, 克莱斯特和贡特罗德的“接触”发生在乌托邦式的大自然中, 不足为怪。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时晓 (1983-) , 女, 河南郑州人,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助教, 硕士, 从事德国文学和文化研究。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最强烈, 最不可避免, 最底层的需要, 它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大动力[3]28。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要时, 比如缺乏食物, 安全和爱情, 缺乏食物的需要总是会占大量优势[3]28。在需求的五个层次中, 等级越低其产生的动机就越强烈。只有在某一特定级别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 人们才会想到更高级别的需要。同时, 这五种需要又是对立统一的, 因为并不是在有了某种需要后其它需要就会消失, 只是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和不同的情境下, 各种需要所占的比例会有差别[7]32。因而,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的生理需要的满足是更高层次需要产生及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 由于物质匮乏, 皮盖特首先就无法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
2. 依恋关系的失败——安全需要的破灭
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足够的满足时, 就会产生安全需要[3]21。所谓安全需要是指人们渴望获得一个安全稳定而且值得依赖的、有秩序的外界环境, 从而克服对危险的焦虑和恐惧, 体验到充足的安全感。如果说生理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命的基础, 那么安全需要的满足则是个体与外界发生联系或关系的必要条件。
安全感和警戒心是此消彼长的,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提高自身的警戒度来确保自己免受他人的伤害并以减少和他人的接触来缓解焦虑。安全需要还可以作为个体交际的监控系统, 通过一定的筛选机制来考验对方的可靠程度。安全需要越强烈, 这种筛选过程就越持久、越苛刻, 所以, 缺乏安全感的个体往往就像刺猬一样令人难以接近。超常的警戒心和监控系统表现在皮盖特身上就是认知上的局限性及人际交往的封闭。皮盖特对身边的事物消极冷漠:她对学校和潜水鸟丝毫不感兴趣, 甚至认为镇上唯一有点乐趣的事情就是周六的舞会[1]。在人际交往方面, 皮盖特对自己实行了高度的自我封闭:她拒绝他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即使是那些她认为对她好的人也不例外。小说的凡奈莎曾几次试图友好地接近她, 但都被其冷漠地回避了。她心里虽然喜欢凡奈莎的父亲, 但即便是和他也没有多少话说。
马斯洛认为在一定情况下, 安全需要可以完全控制个体, 并调动个体所有的能力为其服务[4]22:由于缺乏安全感, 皮盖特没有产生足够的动机去和外部世界建立联系, 而她生活的主要动力就是追求自身安全需要的满足, 所以虽然她愿意呆在对她好的人们身边, 但却没有足够的动机和他们正常交往。因此, 安全感的缺失不仅导致了皮盖特与外部世界的隔绝, 而且是造成其悲剧人生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 是怎样的因素导致了皮盖特安全感的缺失呢?
关于个人安全需求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依恋行为的研究, 即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亲密感受以及相互温暖和支持的关系[5]502。人们在良好的依恋关系中体验到来自于他人的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的前提是其依恋的对象是熟悉而且值得信赖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依恋可以划分为三种:安全型、逃避型和矛盾型[6]188。安全型依恋是一种最常见的健康的类型, 大部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依恋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种依恋对个体亲社会性发展十分有益;而逃避型和矛盾型则容易引发种种社会性发展的障碍。在逃避型依恋关系中, 依恋者往往会逃避被依恋者, 而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会寻求帮助, 并经常表现出愤怒的情绪;矛盾型的依恋者虽然希望和被依恋者建立亲密关系, 但却采取逃避型的方式来对待对方。这两种依恋关系都会导致个体安全感的缺失。
皮盖特的悲剧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家庭生活对皮盖特的影响是巨大的:母亲的过早离去让幼小的她独自承受家庭的重担, 而父亲和兄弟的漠不关心则使她失去了最后的依靠。在一个连母亲都无法忍受的家庭里, 皮盖特根本无法在其中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于是, 皮盖特审慎地掩藏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次次地对凡奈莎恶语相加;尽管凡奈莎的父母一直善待她, 可她却代答不理;她把镇上的妇女称作老婊子、长舌妇[1]等等, 所有这些行为更进一步地导致了她与社会的隔绝, 更进而让自己沦为了社会的“边缘人”。
3. 文化身份的模糊——爱与归属的缺失
文化身份的模糊是在成皮盖特悲剧的另一个原因。
文化身份的定位对人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它指示人对自己区别于他者的特殊性和生存意义的肯定, 它使某个特定的人群朝着相同的人格方向发展[5]464。造成文化身份模糊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其中, 前者是构成文化的根本特征, 而后者则包括该文化环境中人们的风俗习惯、道德传统等外显形式。文化内涵具有遗传性和无意识的特点[8]44, 其对人格的影响是潜藏的, 也是深刻的。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烙上文化的痕迹, 从而表现出某种文化独有的气质。而文化的外延部分则用于规范人们的风俗传统和生活习惯, 从一定程度上调节和巩固了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文化内涵总是能够准确反映个人文化特色, 而文化外延却可以以外界的某套特定形式维持自己的特征。这正是文化冲突给异乡人带来文化身份模糊的主要原因, 对于已经继承了一种文化内涵特点的人来说, 要使其以另一种文化的外延形式来生活, 就会造成文化归属感的缺失。
相比依恋关系的失败, 文化身份冲突所带来的危机感更加强烈, 因为它使人对整个社会环境产生强烈的陌生感从而焦躁不安。
在《潜水鸟》中, 远在西方文明涉足之前, 当地的印第安民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文化传统。而当加拿大成为白人的国度时, 印第安文化的外延形式受到严重的破坏, 印第安人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但文化内涵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 虽然印第安民族在武力压迫下不得不屈服, 但其文化遗留下来的“天性”短时期内却无法彻底改变。
在身份的焦虑中, 皮盖特难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文化背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 皮盖特的成长充满了自我怀疑。文中身处白人主流文化的皮盖特竭力想融入白人社会, 但语言的障碍、文化的障碍、以及心理的障碍使她及她的族人始终对主流文化怀着一种陌生感。与此同时, 皮盖特也逐渐丧失了印第安本土文化的根基, 沾满了西方文化的痕迹。作为一个印第安人, 皮盖特对印第安传统“一无所知”[1]212, 甚至还排斥家族的异乡身份。急于认同异国文化却被排斥在外, 抵制本国文化却又无法与之割离, 在印第安本土背景和当地文化两种不同文化教育的影响下, 皮盖特被置于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即生存于“两个世界文化的边缘”, 既不属于“此文化”, 也不属于“彼文化”, 始终滑动于二者的边缘。
四、结语
生存在夹缝中的皮盖特不停地探索着自己的属性、身份。她曾经试图通过婚姻而改变自己的处境, 但是婚姻的失败又将她推回到故乡时, 她突然发现此时自己不仅是一个无法融入主流文化的人, 还是一个失去了自己民族根基的人。皮盖特感到了绝望, 并最终走向死亡。
皮盖特的双重身份注定了她要挣扎于两种文化的夹缝中, 要时时被边缘人的身份所困扰。《潜水鸟》无处不在传达这样的观点:即使站在主流文化的领土上, 边缘人也不可能被主流文化彻底认同, 同时他们也丧失了回归本族文化的机会——被主流文化浸染的某些属性已经不知不觉使他们脱离了本族文化。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而对于本族文化回归也是形归神莫属——这便是“文化边缘人”的悲哀。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大, 文化也逐步趋于全球化, 与皮盖特有相似经历和感受的文化边缘人必将越来越多, 这就必然使对于“边缘身份”的社会和心理的探究意义更加深远。
摘要:如今, “边缘人”这一现象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这一点在跨文化文学作品中反映较为集中, 《潜水鸟》就极具代表性。实际上, 《潜水鸟》中女主人公皮盖特的成长历程中所要求的自身角色的转换的迫切需求可以从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得以论证。物质匮乏、依恋失败和文化冲突三个方面是造成“文化边缘人”的社会及心理因素。
关键词:层次需要,潜水鸟,文化边缘,心理动机
参考文献
[1]张汉熙主编.ADVANCED ENGLISH;BOOK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李颜伟.从美国知识女性的崛起看妇女要求解放的规律[J].天津大学学报, 2007 (1) :87.
[3]刘烨编译.马斯洛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4]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4.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7]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严歌苓 “边缘人”的信仰 篇11
旅美作家,好莱坞编剧。张艾嘉执导影片《少女小渔》原作者,张艺谋新执导影片《金陵十三钗》原作者,《天浴》《梅兰芳》原作者及编剧,《小姨多鹤》等多部小说改编为热播电视剧。曾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小说金奖、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
根据严歌苓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很多,部部大红大紫。但在她眼中,自己做编剧并不合适。“我写作时不会考虑是不是要拍成电视剧、电影,能有多少的票房。我只是注重诚实的写作,这是我的原则。”
上次见到严歌苓,是在电影《归来》首映当天,一袭白衣的她款款走来,让人顿时明白气场、气质之类的词并非虚言。这一次,则是新作《床畔》(原名《护士万红》 )首发式。前来为她站台的嘉宾是刘震云,两人在台上的对话妙趣横生。
在海外华文作家中,严歌苓是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笔下所阐释的东西方文化场景,碰撞中又有融合。笔触涉及各个阶层的同时,对于底层人物、那些边缘化的小人物也不乏人文关怀。《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语》等部部精彩。
根据严歌苓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很多,部部大红大紫—根据《少女小渔》改编的电影斩获亚太影展六项大奖;《天浴》由陈冲拍成电影后获金马奖7项大奖和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十大最佳影片奖;从中篇到电影剧本到长篇,《金陵十三钗》经过多次重写,最终成为后来轰动一时的电影。和影视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让这位高产、高质作家的作品为大众所熟悉。
12岁当兵学舞蹈,20岁做中越战争前线的战地记者。一场不圆满的婚姻之后,她赴美学习,攻读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的研究生,并取得了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成功—严歌苓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作品,活得坚强,活得漂亮。
旅居海外多年,严歌苓给自己下的定义是“边缘人”。“我虽然生活在海外多年,但我所创作的作品、所讲述的人与故事,是发生在中国的,因此对于国外的人来说,我就是一个边缘人;而在国内,由于我没有真正生活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我还是一个边缘人。”这种“边缘人”的心态也直接影响了她的创作,“每次回国,我看到的中国社会,即使只是一个很小的变化,对我来说也是很新奇,很巨大的。”
严歌苓说,自己的文学观念很简单:“把自己民族的,自己所遇见的故事用最好的语言写出来,使中文越来越美。”
有信仰比没信仰要好
从起笔到付梓,严歌苓用20年时间完成了作品《床畔》。《床畔》的故事发生在1976年的西南小城,19岁的万红刚从护校毕业,就受命护理铁道兵张谷雨连长这位 “活烈士”。十几年如一日的守候,“捞政治资本、入党提干”的误解,吴医生的追求,甚至是“英雄”概念的颠覆,都没有让她动摇过离开床畔的念头。“我觉得万红身上有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使她脱胎变骨。我始终认为,有信仰比没信仰要好。”严歌苓说。
在小说《床畔》里,严歌苓塑造了无数英雄。对于英雄主义的理解,严歌苓写在了《床畔》的后记里:“我自己理解的英雄主义包括勇敢、忠诚、舍己为人,超乎寻常的人性美,《辛德勒名单》里的辛德勒,就是难得的英雄。此片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时,制片人曾说,辛德勒身上有一种善良,这种善良的力量是深厚的,蓬勃的。我觉得辛德勒身上的这种情怀和品质就是我理解的英雄主义。”
她补充说,在这部作品中,自己想要剖析的主要是人性的从众,见风使舵的价值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英雄观,我之前在大学演讲,讲到董存瑞与黄继光,台下的学生都笑了。大家觉得这种英雄主义似乎过时了。其实我认为只要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在危急时刻,在处于两难绝境中做出电光火石般的决定,就是英雄的品质。”
更乐意去写小说
作为一个写作者,严歌苓很高兴能够通过影视作品来反映自己的小说作品。但她很少看自己作品所改编的影视剧,并不是担心改编后产生的失望,而是自己长时间生活在国外,没有太多时间关注国内的影视剧。
五月,严歌苓刚刚完成了《妈阁是座城》的剧本初稿。虽然曾经拿下过亚太国际电影节和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编剧奖项,但在严歌苓眼中,自己做编剧并不合适。“有时候,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也未必是好事。”
严歌苓认为,文学创作完全靠作者自己的艺术直觉和灵感,但影视作品是要跟导演的意图磨合,这种创作和小说完全不一样。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旦要改编成剧本,自然就要改动小说原本的思想。
“小说是十分个人的,是非常自由的。尤其是创作,一个人在自由的想象力下和非自由的想象力下是截然不同的。我写作时不会考虑是不是要拍成电视剧、电影,能有多少的票房。考虑这些东西的话就没法写作了,我只是注重诚实的写作,这是我的原则。”
对于中美两国编剧市场的差异,严歌苓笑言,美国的编剧市场规范,说好改两稿就是改两稿,而国内没有合同制约,但如今国内市场好,稿酬高,所以自己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
即使是成熟的写作者,要保持勤奋也并非易事。严歌苓坦承,要是写命题作文,比如影视剧本的创作,就会有压力,会累,因为不愿意去驳人家面子。“我还是更乐意去写小说的,因为小说可在每天控制,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说到维持精神状态的秘密,她笑称自己有躁狂症、躁郁症。“有巨大创作力的人,比如伍尔夫和梵高,都有此类病症。”
生活的体验者
熟悉严歌苓的人都知道,每次写作重大题材之前,她都会去亲身体验故事里的生活。“我一般在写作之前都会去体验生活,了解当地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语言、生活习惯,结合自己的经验做大量的功课。”她笔下《补玉山居》的原型就在京郊的平谷。第一次去是大概十年前了,写作时又去了一次。为了写《妈阁是座城》,严歌苓还专程去了澳门的赌场里体验生活。拿自己的钱学赌博,没想到第一次居然赢了,第二次去就全输了。但她也因此学会了赌博,“至少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懂赌博的”。
nlc202309042201
如今,严歌苓在北师大的文学课已经讲过好几次了。原本她觉得自己面对陌生面孔会惊慌失措,没有办法给学生们授课,但是几次课教下来,她发现教学还是很有意思的。“也许将来不写作,会试着进校园教课。”
提到自己的生活态度,她用一次做指甲的经历做出了回答:做指甲的时候,严歌苓的电话响了,面对旁人的提醒,她的回应却是,“就让电话响吧,对方说的什么话,会比我现在要做的事还重要呢?”
年过半百,却依然长发、美衣,气定神闲,公众场合的严歌苓总是恰到好处地时刻保持着自己的优雅。她将自己的保养之道总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的保养,特别爱锻炼爱体育;另一个是心灵的保养,就是阅读、看电影、听音乐,和朋友交谈。”
严歌苓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家庭和陪伴女儿的成长上。我问她,除了写作还有什么让自己保持热情的事?她想了一下说:“做饭。”
[对话严歌苓]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坚守
记者:女人最应该被珍视的特质是什么?
严歌苓:女人都应该善良,这个不应该被恶意竞争的社会破坏掉,不应该变得很算计,很有进攻性。多读好书,大概也可以保持自己的善良。
记者:你曾在作品里提到“在邻居和同事或者同学的价值观成为普遍价值观的时候,别信它,别理它”,这也是你个人的价值观?
严歌苓: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坚守,你认为最让你幸福和满足的是什么,那就认定是什么。我不会因为邻居买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名牌包、买了一辆好车就心生羡慕,那不是能使我满足的东西。
记者:《床畔》是断断续续完成的。你在台北居住的三年中,才重新开始把未完成的作品继续写完?
严歌苓:如果一旦把过去的稿子拿出来写,就证明我有很充裕的时间了,把旧作和没写完的东西重新拿出来看或者思考。我在台湾的时间比较悠闲,有一个全职保姆,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比较长,不像在欧洲。在欧洲,孩子放假的日子比较多,也没有保姆,我就比较累一点。
记者:在台湾生活,给你什么样的不同感受?
严歌苓:在那儿生活的感觉就是,对他们自己认定的价值观,台湾人有很多的坚守。比如舞蹈、话剧,对一些小剧场的坚持,即使没有什么经济利益,因为着迷于这些,他们的精神生活比较充实。这是我在内地很少看到的那种坚持。还有就是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喜爱和坚持,比如说对诗词记得特别牢。
记者:在生活上,你的底线有哪些?如何看待妥协这个词?
严歌苓:我这个人的是非观念比较淡。对自己有很多要求,对别人没有太多要求。我交了很多朋友,经常妥协,对家里人也经常妥协。人既然生成了这个样子,不要多讲,讲了他也改不了,不要增加内心的裂痕,也不要增加哀怨情绪。为了使自己高兴,对别人不作要求,这都是妥协。我的朋友和熟人里都没有触及底线这个问题,没有让我不能容忍的地方。他们都是比较诚实、比较正直的人。
边缘人 篇12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 又具有很多城市居民身上的特征和观念, 对于融入城市极为迫切。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时面临的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包括精神、文化以及物质等方面。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调整, 新生代农民工物质的融入正逐步得到解决, 但文化和精神方面的融入还很艰难,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如在雇佣方面, 在招聘会上经常能发现, “本职位需要城市户口”的招聘要求。在职业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中指出, 外出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零售业、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五大行业。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总人数的39%, 建筑业占17.3%, 服务业占11.8%, 住宿餐饮业和零售业各占7.8%[2]。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农民工大多数都是生活在城市的底层, 干着累、脏、收入低的工作。
但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接受了较高的教育, 他们期望以主人翁的心态来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和政治表达, 如我们可以经常发现在微博、飞信和贴吧上有不少农民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争取权利, 比如近期有新生代农民工在新浪微博上发布新闻联播式讨薪视频, 就是使用新颖的有创意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有了公民的权利意识, 他们渴望融入城市, 渴望社会能够关注他们这一群体。但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意识觉醒的同时, 大众传媒并没有太多地关注、满足农民工的这一要求, 忽视了他们的媒介需求和媒介权利。
首先, 我国目前仍然实行的是二元户籍制度, 就是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分别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管理的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掌握人口和控制住户的自由迁徙以便于管理, 是为配合当时经济发展战略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区隔式集中人力资源投资于配置的模式[3]。这项制度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主要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方式主要是工棚与单位宿舍, 居住条件与城市居民差距较大,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些保障房只适用于拥有本城镇居民常住户口, 住房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关心的首要问题。另外户籍制度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适用于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 而新生代农民工被排除在外。
其次, 大众传媒对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存在着污名化现象。涉及农民工的报道大多是负面信息, 经常报道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暴力讨薪以及他们生活的困乏和单调, 以打扑克的方式来打发时间的刻板印象。
再次, 农民工的媒介权利存在缺失。尤其是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 媒体的频道和频率越来越专业化和有针对性, 有女性频道、游戏频道、足球频道等, 但并没有针对农民工群体的频道和频率。政府虽然开办了一些针对农民工的网站, 但这些网站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仍不够。
最后, 农民工在对媒介的态度上存在矛盾心理, 对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既存有质疑但又缺乏其他获取信息的渠道, 对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缺乏理性的认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利用网络只是为了寻求感情的宣泄和娱乐, 不能合理地使用媒介, 对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缺乏理性的对待, 很难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
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中的角色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崛起, 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首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社会转型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待遇[4]。毋庸讳言,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 需要各方面的齐心协力, 而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瞭望者, 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和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众传媒是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塑造者。麦库姆斯和肖指出, 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大众传媒中所反映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形象, 形成了库利所说的“镜中我”,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认识以及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印象。因此大众传媒在报道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时, 应积极地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 体现他们的优秀品格, 如近年来所报道的在北京救人而不留姓名的新生代农民工孙天丛、在青岛冒着危险多次跳海救人的新生代农民工魏青刚等, 这些新生代农民工都让大众感受到了中国农民勤劳、朴实的美德。
大众传媒是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维护者。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 如何切实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已经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众传媒对新生代农民工应加大关注的力度, 并通过自身的舆论影响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困难。
大众传媒是农民工媒介素养的培养者和教育者。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最需要的不是物质方面的而是精神上和价值观念上的, 在这些地方他们最需要与城市市民相一致。但是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来看, 自身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如他们的知识水平还不是太高, 还缺少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大众传媒具有普及知识的作用, 能够利用自己信息平台的传播优势, 向农民工群体提供城市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价值观念、思想觉悟以及道德水平, 这对于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正如英国的文化社会学家所说的, 传媒能够提供新的社会接触点、新的社会习惯和仪式……提供了结构与行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枢纽[4]。
大众传媒具有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娱乐方向的责任。现如今,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都很繁重, 生活压力很大, 需要一定的娱乐活动来缓解生活的压力, 大众传媒本身就具有提供娱乐的功能, 因此应承担起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适宜娱乐节目的责任。电视节目应该从提供生计 (提高生产力———治贫) 、文艺 (提高知识力———治愚) 、卫生 (提高健康力———治弱) 、公民教育 (提高团结力———治私) 等方面开办农民所需要的文化节目。[5]在传播的内容上应该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接受能力, 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另外, 节目的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 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提供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节目,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塑造。
总之, 我们要重视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和利益表达权, 通过传媒的广泛影响力来为新生代农民工打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生存环境, 进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更快地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张永敏.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逐步融入城镇[J].经济导刊, 2010 (10) .
[2]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 (2010-03-19) .http://www.stats.gov.cn.
[3]许振兴.二元户籍制度与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7) .
[4]马戎, 周星.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