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员

2024-05-15

体育教员(精选10篇)

体育教员 篇1

摘要:为提升军事体育教员职业素养, 促进军事体育教员专业发展, 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定法对军事体育教员的职业能力展开研究, 探索出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由教学能力、身体素质、技能素质、知识理论、思想素质、创新能力6个一级维度构成, 共涵盖21个二级维度,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关键词: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前言

军事体育教学与训练不仅是院校教育基础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手段。军事体育教员肩负着加强军事院校基础教育训练的重任。着眼于“能打仗, 打胜仗”的强军之要, 新形势下军事体育教员业务能力素质提升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 本文从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构角度进行研究, 希望能为我军军事体育教员的职业培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为我军官兵的军事体育素质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1 相关概念界定

“职业能力”即是指在一定工作领域内, 能有效区分优秀与一般工作绩效的个体心理特征, 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个人特质与动机等变量。在本研究中“职业能力评价”是指在军事体育教员这一特定任务角色下一名军体教员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 该评价为军体教员提供了一个成功模板, 反映了在这一岗位上胜任的个体所应具备的行为, 知识和技能。个体采用该评价进行自我评价, 能够帮助自己分析在实际工作所要达到的层次、自我的优势、需要改进的方向、职业成长的目标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建构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根据军体教学的实际情况, 本研究在设计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时,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根据军事体育教学的职业特点, 对17名军事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访谈,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 设计出了首轮专家咨询表。

3 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遵循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

任何指标体系的建构均应构筑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每一项指标的选取与确立都有其特殊的属性和内涵, 因此要保证指标选取的完整性及相对独立性。本文首先明确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的定义, 然后根据其职业的特殊活动特点, 遵循能力及职业相适应的准则, 经过专家访谈和系统分析, 经过反复筛选, 最终确定为6个模块。

3.1.2 发展性原则

研究职业能力结构的意义在于促进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为达到这一目的, 应淡化单一模式的终结性评价, 对军体教员职业能力的评价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充分调动军体教员主观能动性。

3.1.3“战训一致”原则

军事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是贴近实战展开教学, 一名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的建构应摒弃体能与军事相分开的错误认识, 军体教员具有职业能力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应将军事体育训练与军事技能训练紧密结合, 在实战化的基础上提升军体教学质量, 处理好备课、上课、考核、训练、辅导等基本环节的衔接。

3.2 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分层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 在最初选取职业能力评价指标时, 根据军事体育教员的职业特点及教学实际情况, 对17名军事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访谈,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 最终将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划分为:教学能力评价、身体素质评价、技能素质评价、知识理论评价、思想素质评价、创新能力评价6个基本的维度:

3.2.1 教学能力评价

军事体育教员的教学职业能力涉及的范围广泛主要体现在课堂组织, 训练组织, 竞赛组织等方面, 评价的筛选既能突出军体教员的教学工作中心, 又要具备可量化, 易执行的特点, 本研究结合技术学科教学评价的特点, 采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四个方面作为教学职业能力的评价评价。

3.2.2 身体素质评价

根据军事体育教员的职业特点,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军体教员的必要条件, 结合运动训练学相关理论, 着重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三个方面对身体素质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3.2.3 技能素质评价

军事体育教员在授课时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亲力亲为, 做到对每个技术动作的示范讲解, 因此教学技术动作示范能力是一名优秀军体教员的必要能力, 同时还应具备扎实的专项素质能力, 能完成各种专项运动技术动作。在军事体育活动中常常会展开各种形式的运动竞赛, 这要求军体教员应具备各种运动比赛裁判执法能力。

3.2.4 知识理论评价

一名合格的优秀军体教员应用有完备的知识理论体系, 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更能促进学员对运动技能的学习, 能有效减少不合理训练所带来的损伤, 优秀军体教员应具备运动学理论知识, 教育学理论知识, 军事学基础知识以及基础学科知识。

3.2.5 思想素质评价

军事体育教员不仅应具有专业的技能与完备的知识理论体系, 还应该具有更坚定的思想素质与健全的人格, 由于教学对象特殊性, 一名优秀军体教员应有区别于地方体育教师的不同之处, 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其次面对学员时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端正态度, 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力, 从言行举止中使学员感受到教员所具备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 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员, 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2.6 创新能力评价

军事体育教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大量实践表明, 新的训练方法往往能调动学员训练的积极性, 减少训练运动损伤。因此应不断探索研究与军事体育教学相关的新技能, 新知识, 学习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应积极观察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主动思考解决方法, 结合知识的不断更新, 为自身学术科研的发展提供动力。

3.3 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权重确定过程

由于涉及指标较多, 为显示诸多指标在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要给予不同的加权系数, 即构建权重体系, 为确保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真实性、科学性、准确性, 本研究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定方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初设指标进行评估, 建构出军体教员职业能力两级指标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

(1) 运用模糊数学分析对类指标及次项指标进行重要性对比分析, 得出评价因素判断矩阵及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利用乘积平方根的方式计算出评价指标向量近似值:

同理:W’2=2.26, W’3=0.83, W’4=0.28, W’5=0.69, W’6=1.00.

经过归一化处理后, 计算出评估因素权重向量:

经查询平均随机一致性检测指标RI值, 计算出一致性比例CR值, 若CR值低于0.1则认为评价指标权重判断矩阵成立。

λ1=5.97,

同理:λ2=5.97, λ3=5.86, λ4=6.55, λ5=6.08, λ6=6.27。

λmax==6.11

CI值为0.02, 当m值为6时, RI值为1.24, CR值为0.02, 符合矩阵成立的条件, 具有满意一致性。同理推导出各项二级指标权重。

(2) 根据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标准, 将一级与二级指标的评估划分为A, B, C, D, E五个级别, 即[A, B, C, D, E]=[95, 85, 75, 65, 55]。

综合上述步骤, 统计整理出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评价体系权重分配表, 权重赋值采用相对赋值的方式, 各二级指标加权和均为1, 如表1所示:

4 结论

本研究在根据军事体育教员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通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定法与德尔菲法, 将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划分为:教学能力评价、身体素质评价、技能素质评价、知识理论评价、思想素质评价、创新能力评价6一级指标, 21个二级指标。该评价体系可为军事体育教员职业能力的评价提供有效的指导:对于教员来讲, 该评价体系可以帮助规划职业生涯, 有利于教员个人职业成长;对于军事院校主管单位可用该评价体系测评军体教员的业务素质, 也可以作为选拔、任用、考核教员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袁俊.军队院校军体教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 2014, 33 (4) :101-104.

[2]李利等.军校教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 2014, 37 (3) :103-107.

[3]李洪川等.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12) :74-78.

[4]汤静.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科技, 2012, 34 (1) :67-70.

[5]葛新, 王华倬.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结构模型构建与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38 (9) :81-87.

[6]黄为根.实战化视域下军事体育训练的发展策略[J].军事体育学报, 2015, 34 (1) :40-43.

某军医大学教员李鹰 篇2

教师节就要到了,可近段时间,我感到身体好像是出了些问题,我发现自己左小腿浅静脉渐显隆起、扩张,而且脚踝位置还出现轻微水肿。同时,以前得过的颈椎病和咽炎,也都感觉有复发迹象。为此,我老是担心自己的身体有一天会垮掉,心情不是很好。

心理专家:李老师您好,首先祝您节日快乐。教师由于工作劳累、睡眠不足、心理压力较大等原因,身体经常處在超负荷工作状态,容易造成亚健康状况。要想摆脱亚健康的困扰,应树立科学的健康新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会经营健康。应坚持每天花时间运动,这是一种很划算的健康投资,储存健康,零存整取,大有收益,同时坚持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树立积极健康的观念,身体偶尔出现不适,经过休息调节很快就会恢复。因此,不能盲目地服药,也不必过分恐慌,否则会使自己难以从疾病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对健康不利。保持乐观心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也是一种健康的情绪,要学会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和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化解竞争和压力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体育锻炼。作为军队教师,还应按照《军人体能标准》要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真正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为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和个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文教员 篇3

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

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做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丘”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

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

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立”字是什么意思?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立”字可以看出司马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作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

年轻教员应加强教学反思 篇4

一、反思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个性差异很大,对于年轻教员来讲大多教学经验不足,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不同,在课前对教学方法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在课后更要精心反思。查找自己的漏洞、不足,审视一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否与教学对象一致,是否与教学内容一致,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根据反思结果制定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更好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反思教学态度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年轻教员大多刚毕业,年轻气盛,很多事情容易想当然,自己认为这样可以就可以,所以容易产生态度不端正的错误倾向,比如课前准备的时候,没有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是为了备课而备课,内容很熟,但是最后效果却不尽人意,还有的教员,单纯的认为只要把内容讲完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而对学生的接受情况,课堂反映情况从来不关心,这样的态度也无法带来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一名教员,要时刻反思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把教学时刻放在自己心中,不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教学,而是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而教学。

三、反思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很多年轻教员认为,教学内容是一定的,只要背熟就可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学内容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它随着教学时间、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等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也很重要。要看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设计相一致,反思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情况、反映情况,有多少内容学员比较容易接受,有多少内容学员接受起来相对困难,有多少内容让学员感到新奇产生学习的欲望,又有多少内容能够实时更新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思考的。

四、反思教学关系

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良好的教学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员一直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自居,忽视了与学员之间的沟通,造成学员与教员之间的隔膜,我们经常会听到学员这样的心声,“某某教员整天板着脸,我不愿意上他的课”、“某某教员太严肃,见了他就害怕”、“某某教员上课只顾自己讲,从来不听听我们的声音,真没劲”等等。如果,你听到了你的学员这样的语言,你就该反思一下你与学员之间的关系了,你是否做到尊重学员,理解学员,帮助学员,引导学员了?如果没有,这就是教员的失误,是时候改变了。

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员的提问

良好的教学过程有赖于充足的课前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员会按照已准备好的套路、方案进行讲解。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教员的提问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而有的时候学员也会发出提问。比如哪个地方没有听懂、哪个问题他觉得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或者有了新的奇思妙想等等,这个时候作为教员该如何面对?其中有些问题的回答考验了教员的课前准备、知识积累,而有些问题可能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教员如何做出正确的处理,关系到整堂课的进行,作为教员在给学员鼓励的同时,要谦虚的承认自己的浅薄,最重要的是,教学结束之后要及时的反思、总结。

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反思不足、总结优点,更重要的是反思之后的改进。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语言表达上的不当、课件上的错误、教学内容疏漏、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教员应及时对这些失误进行系统性反思、探究和剖析,并认真汲取教训,把出错的地方记录下来,可以单独设置一个课堂教学纪律本,这样时常的翻看,就能有效避免今后上课时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样,教学过程中,也会有不少的精彩之处,如教学法上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颖的板书设计、巧妙的提问、精彩的点评等,都是教员教学设计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员应及时将这些闪光点记录下来,总结成功的经验,供以后教学参考使用,相信经过长期的积累,一定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任职教育与教员角色转换 篇5

一、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的新要求

教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任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员的素质,必须清楚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的新要求。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在学历教育中,教员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在这种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课堂信息的交流变成了一种单向的传输,学员只能机械地接受信息而无法影响信息,造成思维和学习的被动,影响到学员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重在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以适应任职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员树立一种全新的“学员主体观”。

(二)具有更高的理论水平

教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是胜任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教员要针对任职教育教学内容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及时吸纳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任职教育中,解决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是个核心问题。同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的对象构成要相对复杂一些,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本专业知识的培训,尤其对即将从事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更为欠缺。因此,这就要求教员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外,还应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只有教员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任职教育才能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岗位任职需要。

(四)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任职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更应该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员。

二、教员队伍现状与任职教育要求的主要差距

从任职教育的教员队伍现状看,还不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陈旧

首先,在目标观念上,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坚持能力本位,没有强调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师生观社,1997,4,1.

[2]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85,82.

[3]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4]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念上,还没有彻底变传“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

(二)实践知识缺乏[1]

近年来,虽然工作一线单位和院校的双向交流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教员队伍建设的需要。目前,一些教员的实际工作经历空白或任职工作时间不长,对一线工作情况不够熟悉,任职实践经验不足,实践知识缺乏。

(三)教学方法单一

现有许多教员还习惯采用传统的集中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一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应用得不多,不能发挥学员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任职教育要求教员完成的角色转换

为了适应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的新要求,逐步缩小或消除教员素质与任职教育要求的差距,从事任职教育的教员应完成下列几种角色的转换[2]。

(一)从知识传播者向能力开发者转换

任职教育坚持能力本位的理念,重在培养学员任职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传统的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任职教育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以开发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任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员任职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要求教员确立发展变化的学员观,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欣赏学员的能力,坚信每个学员都是有待开发的任职者,着力挖掘学员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

(二)从学习管理者向学习指导者转换

人们一直把教员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员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递给学员。这样教员就成为学员学习的管理者。通过严格的管理,希望学员认真学习。然而在任职教育中,教育对象大多是成人,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员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将相对弱化。并且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员在学员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教员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在任职教育中,教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员有效地学习,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从为人师表者向价值导向者转换

在过去价值观相对稳定的统一时代,社会赋予教员人生楷模的期望,教员担当为人师表的角色。教员既是学员道德规范的传授者,又是学员道德行为的榜样。但是由于任职教育处于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这个大背景中,学员的价值观念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员要更多地成为学员的价值导向者,帮助指导学员澄清各种价值观念,选择各种道德行为,解决新的岗位任职中出现的困惑,注重培养学员的价值选择能力,发挥学员价值观形成的导向作用。

(四)从知识复制者向研究者转换

任职教育要求在培训中学员要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员要

[5]毕艳莉.谈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J].辽宁工学院,

[6]郝晓梅.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养与能力[J]教学建设与改革,2005.

[7]王爱君.试论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江南学院学报,2001.3,VOL16,(1).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阻抗及消解

陈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摘要:新课改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但在实践中由于客观存在路径依赖和资金不足,主观存在教师对自身利益和教学有效性的考虑等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着阻抗,阻抗的消解一方面需要教师内在提高,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制度规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交流协作和教师再教育,等等。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阻抗信息技术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很多的困难,其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阻抗,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利用。“阻抗”最早应用在物理学领域,上世纪初由弗洛伊德(Freud)引入心理学研究。弗洛伊德给出的阻抗定义为:“患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1]有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或者是由于个体对心理咨询心存疑虑,或者是由于个体缺乏行为变化的环境条件。[2]据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阻抗可以理解为教师阻碍和抗拒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心理和由此所引发的外在行为方式表现。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阻抗表现和产生原因

1.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阻抗表现。

罗杰斯(E.Roge)研究发现:一般人对于改革的态度呈现类似于常态分布的模式,即在一个坐标中,处于中间人群的比例最大,越往两端所占的比例越小。普拉特(Prat)引用罗杰斯的观点并将其量化,提出教育人员对变革的态度可以分为五类:反对者、拖延者、沉默者、支持者和热诚者。其中沉默者最多约占40%,支持者和拖延者各占25%,热诚者和反对者最少各约占5%。[3]可以看出,在教育改革中拖延和沉默者占了65%。虽然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情况调查还需要更深入和全面,但在实践中已经明显看出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普遍偏低,一些教师不愿或者不会使用信息技术;一些教师应付式地使用了信息技术;还有一些教师滥用信息技术,不合时宜地大量应用声音、动画、图片等,影响到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相当多的教师没有仔细去学习、好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

2.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产生阻抗的原因。

阻抗首先是一种心理反应,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阻碍和抗拒心理的产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方面看,根据路径依赖理论,由于受到长期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的影响,人们在接受新的变革时会按以前路径行动,不愿或难以改变。同时,资金投入不足或者分配不当。信息技术的硬软件工程、教师的研究和应用都需要资金来支撑,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应用没有实施条件很难实施。并且,制度改革不系统不健全,使教师的改革受到一定约束。从主观方面看,一方面,一实施研究性教学。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学员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员也就相应地成为解说书本的复制者,他们把书本知识及前人的经验理解,教给学员,要求学员记住。在这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下,教员对任职需要的知识起延续的作用,对任职需要的能力培养起重复操作的作用。而任职教育的特点,需要不断地突出岗位实际需求的变化,对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研究和发展。这就要求任职教育教员从传

些教师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或时间不够。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够高,并且基于教学有效用的考虑,不敢贸然改革。

我们通过对产生阻抗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产生阻抗的主客观的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客观的限制因素极大地约束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由于教师本身存在不足,又反过来使得客观因素的改革缓慢。另一方面阻抗虽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阻碍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它让教育改革开展更谨慎和全面,因此对阻抗的分析应更全面仔细。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阻抗消解策略

消解阻抗首先要消除教师的阻碍和抗拒改革的心理。消除这种心理需要教师一方面为支持改革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一方面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克服抗拒心理。

1.创设消解阻抗的外在条件。

首先,建立因地制宜的改革制度。具体制度可以由学校制定改革的阶段目标以及计划安排,由校际讨论然后上级审批决定。其中激励制度和评估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要。其次,遵循渐进原则。采用试点带动、上级带动下级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办法渐进改革,过于强制和模式化的改革不利于改革的开展。最后,创设学习和交流协作的环境。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不足,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我们应组织开展教师的再教育培训活动。同时采用交流会或使用网络论坛等形式开展交流,分享成功、提出困难。组建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验研究共同体,研究人员、学校和教师间密切协作,以行动研究来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转变教师传统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认知和技能。

外在环境的创设很重要,但是现阶段不能等外部条件完全满足后再克服自身因素,而应该分析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从教师自身消解阻抗。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主动尝试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加上主观实践存在盲目性,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难免出现很多问题,但不能有问题就否认它的作用。教师首先要纠正技术无用的观点,才能接受并支持其使用和发展。其次,积极参加交流和互评活动。一是要组织和参与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活动,互相听课、评课,然后讨论以提出建议和意见,互相促进提高。二是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研究与协作,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96.

[2]阿德莱德等.行为心理学入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57.

[3]段旭.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阻抗及其消解[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6.

[4]于动.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教师阻抗研究———一种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河南大学,2007.

统的知识复制者转化为研究者。

参考文献

[1]姚武文等.任职教育课程体系优化方法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9):7-8.

教员需要掌握的“问课”艺术 篇6

1“问课”有什么意义

一是有利于拓宽教学效果反馈渠道。

长期以来, 传统教学在教学评价上通常采取座谈、问卷等方式, 主要由教学单位领导机关、教学组在课后实施, 教学反馈的渠道人为地窄化。“问课”是教员为改进教学方法、追求有效教学, 自我能动地采取多种形式, 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估评、反思和总结, 在拓展教员创造性思维、突出了学员主体地位的同时, 既调动了教学相长的积极因素, 又使教学效果反馈渠道得到拓宽。

二是有利于促进教员授课水平提高。

教学是一项“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的工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留下一些“败笔”, 因此, 也是一门“失败的艺术”。美国著名教育家西尔伯曼认为,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 分析和审视, 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才能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 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 才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完善教学艺术、实现教员的自我价值。由此可见, 无论是课前问课的“未雨绸缪”, 还是课后问课后“亡羊补牢”, 对教员正确认识自己, 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水平都大有裨益。

三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一方面, “问课”实际上是教员站在主导的地位上, 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 自觉有目的、创造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 把教学与反思、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 客观上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 课堂教学是教员与学员的双边活动, 只有贯彻教员是主导、学员是主体的辩证观点, 才能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教员主动“问”于学员, 必然激发学员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对优化课堂结构, 增强课堂学习效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2“问课”应该问谁

一要问自己。教学反思是教员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员课前自问, 既可以统观课堂全局, 理清上课思路, 提前搞好课堂预设, 还可以发现自己在教材、教案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有针对性地避免因基本知识或流程不熟造成的各种问题, 提高课堂效率。教员课中自问, 不仅是对课堂课堂控制的随机自变, 而且也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既可以克服教学预设带来的机械呆板的弊病, 又能让课堂教学随时产生智慧的火花, 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员课后自问, 既可以及时总结授课收效, 更可以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两方面的问题, 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

二要问学员。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 教员只有本着“一切为了学员、为了一切学员、为了学员的一切”的教学理念, 经常与学员交流, 仔细询问学员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 包括学员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员怎样教学的愿望, 等等, 才能根据学员的实际对症下药, 施以科学的教学方法, 才能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作用, 展现学员的个性, 让学员的潜力和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 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要问同行。“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同行的意见由于是站在专家角度提出的观点, 专业性、科学性都很强, 含金量较高, 如果能够去粗取精, 博采众长, 为己所用, 对于教员提升授课水平尤为重要。因此, 作为教员, 要有谦虚的品德, 力避孤芳自赏、孤陋寡闻的弊病, 主动询问、倾听同行所听或所了解到的有关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 长善救失,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这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员讲更为重要。

3“问课”怎么问

一要把握时机。重点要抓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关键时机。课前“问课”具有前瞻性, 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地实践并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员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员可在课前对教学重要环节、切入点以及学员可能的质疑提问进行多角度假想, 不上无准备之课。课中“问课”有助于教员突然开阔思路, 对教材、教法激发新的认识, 提高教员的应变能力。教员可在讲台这个舞台上尽情表演的同时, 通过学员的认识受到启发, 灵光一闪将课堂设计升华得更优秀, 也能通过课中因学员的质疑而即时反思, 对备课中的不足做出补救。课后“问课”应侧重自我批判, 通过对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问题的及时反省和反思, 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在推动教员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提升的同时, 也利于教员日后上课扬长避短, 提高教学效率。

二要讲究方法。教员成功实施“问课”, 首先态度要谦虚, 姿态要低调。要尊重对方的意见, 要学会倾听, 主动“跳出”自我, 听得进不同意见, 善于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和长处, 不轻易的否定、排斥甚至贬低某个想法, 真正理解、尊重、平等对待学员每个受问者, 只有这样, 受问者才能敞开心扉,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其次要善于设问。教员要在了解“问课”对象思维水平基础上, 从多角度出发, 多维度思考、预设, 通过科学设定“问课”内容, 使其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引发受问者的惊奇、兴趣、疑问、悬念、新鲜、亲切等情绪, 使“问课”过程始终对受问者有一种吸引力, 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 提出问题, 甚至给出解决办法, 从而获得更好的反馈。再次, 形式要多样, 不拘一格。“问课”既可以是对话式, 也可以是问卷式, 还可以是书信式、电话式、短信式、电子邮件式等等。方式不同, 效果也不同。

三要勇于扬弃。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员成长的公式:教员的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少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员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那么他的教学水平是发展将大受限制, 甚至滑坡。”事实上, 这个反思的过程就是“扬弃”。一个教员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扬弃”过程。如何上出一堂高品质的课,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教员“问课”时会面对来自方方面面不同的意见, 这就需要教员要有一双去伪存真的“慧眼”, 在反思中总结、归纳、实践以及历经否定和否定之否定, 从而以问促思, 以问促学, 以问促改。

参考文献

关于新教员备课问题的研究 篇7

1 教学内容安排要合理

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按照教研室统一进度, 结合学科组的安排,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大纲教材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员的基础教育情况等因素来决定。我们知道, 一本教材中有若干个章节, 我们通常取其中的某一节作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并且对于一些基本原理一致、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 在教学时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来安排教学。教员要对教材理解深透, 讲述内容充实, 信息量大, 在选择一学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以每次准备都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讲内容有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为准, 既不要多选也不能少选, 多选了不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少选了会造成教学松散、浪费时间。

2 教学目标要准确

所谓目标准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教学大纲 (或课程标准) 的规定要求, 又要符合学员的实际情况, 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每一次教学, 其教学目标是根据整个准备过程的总体目标和本次准备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 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 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要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认真查阅教学大纲、钻研教材, 结合教学内容, 制定出本次课程的教学计划, 明确要使学员掌握哪些知识、各知识点掌握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 这就是基本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次教学, 应该培养学员哪些学习能力, 这是学习能力的目标。

3 重点难点要把握

每次课几乎都有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每次课的关键, 教员的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 一节课中学员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学员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要在准备过程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首先, 教员必须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 教员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员理解和掌握哪些内容, 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内容就是教学的重点;学员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那些学员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 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员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把教学内容与学员熟悉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以此帮助学员化难为易, 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所讲内容。

4 学员水平要了解

现在飞行学员招收的来源不同, 有的是高中毕业后考入的, 有的是大学毕业后招飞的, 还有一部分是地方大学二年级的学员, 其知识背景各有其独特性。我们要针对不同学员的特点, 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如果学员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就会影响学员对新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员在备课时要知道学员哪些知识已经掌握, 哪些能够理解, 做到因材施教, 就会让学员理解的更快, 记忆的更深。

5 教学方法要精选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式、演示式、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等。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 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 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员不同的教员、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员不同的学员、同样的教员和学员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不相同, 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范围, 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所以教员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员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比较容易理解, 有具体设备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讲授式和演示式进行教学。对于比较抽象的、学员难以理解的, 可以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帮助学员理解。但是, 在每次教学准备中所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实际准备中, 往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这就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择优选择。总之,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 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

6 提问设计要精当

课堂教学中, 教学员之间、学员和学员之间信息交流的多边活动, 教学员、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主要是靠教员的组织、提问、学员的提问或回答、学员和学员之间的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学员在教员的提问之下进行思考、进行信息交流并相互启发, 同时教员也从学员的回答和信息交流中了解学员的理解掌握情况, 从而调整教学的进程。良好的提问可以使教学机制正常运转, 可以激发学员积极地思维、主动的合作和交流, 可以活跃气氛, 提高教学效率。要设计适当的练习提问, 提问不在于数量多, 而在于质量高。教员的提问要能启发学员积极地思考, 要能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能激发学员合作交流的兴趣, 要能层层深入击中本质, 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其提问的时机要恰当, 要把问题设置在教学内容的重点之处、转折和发展之处、学员遇到困难之时,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学员积极的思维, 节省教学的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 新教员有新教员的独到之处———“新”, 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他的不足在于教学经验的不足, 技术经验的不足, 但是新教员有饱满的教学热情和充裕的知识信息、年龄的优势、沟通的优势等。通过认真的备课, 通过吸取老教员的宝贵经验, 一样可以搞好教学。

参考文献

[1]林正.对新教员培养的几点看法[J].科技风, 2008 (10) .

[2]吕继武, 朱枫, 李圣坤.论现代军队院校教员队伍的建设[J].考试周刊, 2011 (84) .

教员教学竞赛的做法与思考 篇8

1 基本情况

此次教学竞赛从准备到结束, 前后历时2个多月, 期间共有15名高级职称 (4名教授、11名副教授) 、24名中级职称、7名初级职称教员参加, 参赛教员46名, 几乎囊括我校目前在职教员。因此, 这次教学竞赛无论是领导重视程度, 还是教员参与范围, 都是前所未有的。

1.1 竞赛组织

教学竞赛分5个步骤实施。第一步, 教员全面准备, 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和试讲;第二步, 教员上报课程教学计划, 机关制定教学竞赛标准、准备竞赛场地、组织参赛教员随机抽选竞赛内容和竞赛顺序;第三步, 安排部分本校教员和第四军医大学专家、教授进行精品课程示范教学;第四步, 实施教学竞赛;第五步, 查找不足、总结经验, 进行集中讲评和成果转化。

1.2 评判标准

采取统一标准、区别对待、适当回避、集中意见、独立评分的方法进行评判。一是竞赛前机关组织评委熟悉评分标准, 并提出教员统一采用我校现行的“课堂理论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评分;二是根据参赛教员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评分起点和评分区间, 规定高级职称教员评分起点为8分、评分区间为8~9分, 中级职称教员评分起点为7分、评分区间为7~8.5分, 初级职称教员评分起点为7分、评分区间为7~8分;三是实行固定评委与机动评委评分相结合的办法, 评委不参与其所属教研室参赛人员的评分;四是每天集中竞赛结果、统一评委认识, 引导评委客观、公正、独立评分, 以保证教学竞赛的质量。

1.3 竞赛结果

46名参赛教员, 平均成绩8.425分。15名高级职称教员最高分9.364分, 最低分8.333分, 平均8.894分, 其中5人竞赛成绩较好;24名中级职称教员最高分8.614分, 最低分7.679分, 平均8.218分, 其中7人竞赛成绩较好;7名初级职称教员最高分8.440分, 最低分7.603分, 平均8.128分, 其中2人竞赛成绩较好。此次教学竞赛客观地反映了教员平时的教学水平, 基本达到了检验教员平时教学情况和教学评估期间课堂教学准备认真程度的目的。

2 主要特点

此次教学竞赛期间, 尽管教学评估准备任务十分繁重, 但广大教员能顾全大局、克服困难, 较好地处理各种矛盾, 扎实、有效地落实好这项工作, 确保教学竞赛任务圆满完成。

2.1 思想重视, 组织严密

竞赛前, 按照学校领导要求, 机关科学筹划、严密组织,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 编写教学竞赛手册, 明确教学竞赛的指导思想、参赛人员、参赛内容及标准要求;教研室认真组织教员学习竞赛标准, 明确任务分工, 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试讲活动。竞赛期间, 校领导和训练处领导全程参与, 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全体教员态度端正、认识明确、专心听讲, 配合机关开展活动, 表现出很强的主人翁意识和好学、上进精神。

2.2 准备充分, 效果明显

从竞赛过程和结果来看, 绝大多数参赛教员态度端正, 竞争意识较强, 成绩较理想。与以往竞赛相比, 此次竞赛由机关根据教研室上报的课程教学计划, 随机抽签确定竞赛内容, 这无疑加大了教员准备的难度。参赛教员克服重重困难, 全面准备。竞赛前2天抽签确定参赛内容后, 教员又以严肃认真、勇争第一的态度认真制作教学课件,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确保了教学竞赛的质量。

2.3 评委认真, 客观公正

这次竞赛先后有第四军医大学3名教授、校内12名教授担任评委。竞赛前, 组织评委认真研读“课堂理论教学评价标准”, 对评价标准中所占分值较高的基础性、学术性、思想性、启发性、充实性、有效性6个指标, 逐一进行研究和统一, 做到深理解、严把关。竞赛中, 评委履职尽责、严谨务实, 认真记录参赛教员存在的问题, 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 共填写评比表328份。尤其是担任高级职称教员竞赛的3名外请专家, 与校内评委共同研究评价标准, 讨论教学竞赛的每个细节, 并对高级职称教员教学竞赛进行集中点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就如何加强课堂教学质量建设、搞好课堂教学设计、锤炼教学基本功、合理运用教学媒体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2.4 谋划细致, 保障有力

在训练处机关的统一组织、协调下, 各级机关积极、主动配合, 按照标准要求, 周密细致安排, 精心准备实施, 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训练处机关作为竞赛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承办者, 机关全员、全程参加, 克服了人手少、战线长、任务重、协调保障难度大的困难, 制订了详细的教学竞赛保障计划, 认真准备教学竞赛器材、场地, 调试设备, 收集、安装教员竞赛课件, 确保了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措施

及时纠正教学竞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做好教学竞赛的成果转化工作, 总结、推广教学竞赛中成功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 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教学竞赛信息反馈

针对教学竞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教研室, 与教员面对面交换意见;组织获奖教员介绍课堂教学设计方面的经验, 通过典型示范、个案讲解的方式,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课堂教学评价小组, 负责对本教研室新教员、课堂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员进行教学质量把关。

3.2 搞好成果转化, 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媒体运用、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授课整体驾驭方面, 每位教员都有一些值得其他教员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教研室要搞好成果转化, 将成果尽快引入课堂, 促使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3.3 结合专业实际, 进行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有法, 学无定法, 法贵在活。要针对这次教学竞赛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的现状,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 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条件和教员特长, 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研究, 确保各学科教员能够恰当选择和合理运用多种模式组织教学。

3.4 注重对外交流,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通过教学竞赛发现, 教员课堂教学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 但离总部的标准、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员的学术视野不开阔, 教育观念滞后, 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针对这一情况, 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每年多争取教员外出进修学习的名额, 多请外校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技术指导。

3.5 严格奖惩制度, 调动教员钻研教学的积极性

浅析军校新教员培训模式弊端 篇9

【摘 要】新教员培养是军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军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现如今军校新教员培训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着重分析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为未来新教员培训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教员;军校;培训

一、新教员任职特点

近年来,随着军校任务的加重以及新老教员大更替阶段的到来,有很多年轻的教员踏入新的工作岗位,这些新履职教员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知识新颖,更重要的是与学员年龄相近,更能与学员打成一片,易于沟通和交流。然而,不足之处在于他们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加之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岗位,如不能很好的适应,必然会对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和教学质量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重视新教员的入职培训,为其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是每一所院校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迫切的工作。

二、现有培训模式不足

如今,部队十分重视对新教员的培训工作,新任职教员在登上讲台之前不但要经过教学审定,还要经过校内校外的大量培训。然而,不少新教员在登上讲台之后还是会出现专业不专、功底不实的现象,除了个人因素之外,现有的培训模式也有明显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培训内容枯燥。现有培训内容除了介绍学校历史之外便是教学方法的讲授,缺乏与学员的交流环节,对以后课上与学员的交流没有帮助,而且训班在课程设置上随意性很大,重点不突出。新教员接受完培训后不知道是进行了师德教育还是技能培训,而实际上他们最想学的是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方法,培训班只是一再强调其重要性,然后介绍其概念,并没有让受训者实际体会到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优劣与不同,结果仍是使培训流于形式。还有些培训班主要是强调教学理论知识的提高,不重视教学能力的培养,这也不能解决新教员的真正问题。

(2)培训形式单一。人的学习总是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发生,在其他人的参与下进行的。新教员的培训应该是一种交流活动,教员可以从他人身上获得更多的间接经验,从而激发对个人工作理念的思考,启发其对学员工作的智慧。然而,现如今新教员的培训工作由于受到经费、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主要是以课堂为基础的正规培训。主要形式包括:专家讲座 、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专题研讨等。这些培训形式多是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大量信息的传递,没有科学分析新教员的学习特点,培训效果自然也要大打折扣。在培训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授课者为主体,教学互动或是没有,或是仅有很短的时间,培训者新教员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学相长实现起来难度较大;课堂培训多是讲授者对培训者的单向灌输,让新教员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其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这些课堂培训虽然也有提出问题,但是由于时间限制,对问题的引导和分析难免会不全面、不彻底,无法满足新教员实际工作的需要,容易导致新教员放弃对问题的思考而仅仅将问题停留在表面,更严重的是会让新教员形成一个教学应有模式的潜意识,对以后的教学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3)缺少评价机制。在各种培训班中,对新教员的培训主要是从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入手,因此,对新教员的评价也就仅限于撰写论文之外的授课等模式。然而,这种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的评价方式不仅随意性很大,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机制,也难以对新教员的个性和品质做出深入考察。

三、改进措施

(1)优化培训内容。从院校领导到教研室领导乃至基层教员都要充分认识到新教员岗前培训的重要性,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岗前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应当把这项工作作为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抓好。为此,院校机关应着力优化培训内容,各个培训班所教授内容应该具有一致性,并且让新教员切身体会到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异同,能够做到在以后的工作中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最优的教学方法。

(2)丰富培训形式。培训形式可以尽量多样,一方面要完成统一的训练科目,另一方面要结合专业领域组织新教员下部队代职,加强代职训练效果。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从理论学习、观摩、研讨、集体备课到备课指导、试讲、评价各个环节入手,全面提高新教员的施教能力,对以老带新等行之有效的好作法要坚持和完善,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在新教员岗前培训中的积极作用,为新教员创造良好的岗前培训条件。

(3)健全评价机制。应制定一系列军校新教员上岗合格标准,而不仅仅是试讲标准。该标准应包括军事训练、教育理论、业务代职、备课、教案编写、参加教研活动、试讲等各个岗前培训环节的合格要求,该标准既使院校组织开展新教员岗前培训的依据,也是新教员在接受岗前培训过程中有标准可依,有目标可寻,有制度可遵。

四、总结

新教员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代职、考核,能够极大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对提升军队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然而,拥有了上课资格之后,新教员的培训工作还没有结束,还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后续培训工作,做好新教员培训与老教员培训考核之间的衔接工作,例如可以制定新教员跟课制度,新教员上岗之后的头一年必须在无课时间和学科带头人跟课,系统全面地学习本学科的内容和授课方式,对于本人所讲授的课程必须在授课之前将全部的课件和教案准备好,通过教学组的集体审核通过后才能上台正式授课。如此,在做到层层把关之后,才能真正保证每堂课的授课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凯辉.对新教员岗前培训的认识与思考[J].海军院校教育,2003,16(3):52-54.

[2] 林朝煌.建立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04):268.

军校教员远程继续教育特点研究 篇10

关键词:军校,教员,远程继续教育

1 远程性

军校教员在本校专业中所需资源一般可就近学习、请教和运用, 但是, 要想扩大知识面、促进专业交流, 就需在兄弟院校、部队、科研院所和基地等单位进行学习与交流。我军各单位分散性强、距离远, 因此, 教员远程继续教育的第一大特点是远程性。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教员可以跨越空间距离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继续教育活动。这彻底改变了传统继续教育课堂面授学习的局限, 使教员通过网络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 开展自主学习。教员远程继续教育解决了教员的工学矛盾, 教员借助培各单位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自行安排学习计划, 自由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同行之间进行讨论, 并得到解答。教员远程继续教育是一种个体化学习, 它以教员自学为主, 可以充分发挥教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节约和充分利用时间, 也保证了学习教学的正常进行, 同时也为军队节省经费,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军事意义和经济意义。

2 自主性

2.1 主动性

军校的各个专业之间交互性强, 例如, 从事弹药保障专业教学的教员要对枪械、火炮、光学和雷达等知识有基本了解, 讲课才能灵活多变, 更加符合实战需要。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从本校的教学网络平台进行学习, 当然, 部分教员也可直接到相应专业授课场地直接学习, 但是要想对全军陆海空二炮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 还要依靠远程教育。在个人需要和专业发展的促进下, 教员的主动性就成为“我要学”的基础和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学生越学越想学, 越学越爱学, 越学越会学。事实证明, 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是有效的学习[1]。教员远程继续教育这种学习方式, 能够使教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和能力,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空, 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 制定学习目标, 构建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 完善和发展自我, 使个体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因此, 这种学习方式受到军校教员普遍欢迎。

2.2 独立性

目前军校教员的学历基本以博士、硕士和本科为主, 基础和专业知识功底深厚, 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比较强, 同时也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欲望。因此, 军校各级管理机构和领导要积极鼓励教员开展独立学习, 并创造各种机会让教员独立学习, 从而让教员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是开展教员远程继续教育的目标之一。

2.3 监控性

教员远程继续教育这种学习方式要求教员努力培养自己对培训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 即:教员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等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管理机构应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各种数据和学习者的行为分析与总结, 通过这种双向监控性来检查网络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从而为探索远程继续教育提供决策。

3 交互性

教员远程继续教育的第三大特点是交互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教员远程继续教育集成了许多新的技术, 如卫星、交互视频、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和WWW技术等, 实现了学习者与网络课程授课教员的实时或非实时地以文本、图形/像、音频或视频等形式进行交互式培训的教与学的活动, 如通过BBS、网络聊天、E-mail以及电话等网络交互。交互即培训者、培训机构与受训者的“对话”或“交流”, 它是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的双向交流[2]。教员远程继续教育的交互性, 缩短了远程继续教育与“面对面”培训和学习的差距, 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在教员远程教育学习活动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人机对话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远程培训, 教员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的。教员与多媒体资源通过授课视频、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和论坛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而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速度和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中的教学日历、教学进程和章节测试练习等来确定、调整和检测。远程继续教育是一种网络培训教育, 它实现了“人机对话”的功能。这可以使学习者能根据自已的要求, 随时调出所需的内容, , 及时查漏补缺, 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信心、潜力, 减少无效劳动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3]。

3.2 双向互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 “教”的目的是提高“学”的能力和效果, 而学生在学习过程可以对教员的教学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以及教员对“学”的能力和效果的评估和反思又可以提高“教”的水平, 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远程培训, 虽然培训者与受训者异地, 给培训带来不便。但是,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 学习者还是能够通过电话、书信、BBS、E-Mail以及网络论坛聊天等方式与培训者沟通。培训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非常重要,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训者可以从中了解学习者的培训状况, 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可以消除学习者的学习困惑, 尽量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样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 媒体技术性

教员远程继续教育的第四大特点是媒体技术性。教员远程继续教育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因此, 远程继续教育是建立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继续教育。因此, 媒体技术性在远程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也非常巨大[2]。为此, 我军各大单位要加强信息技术软硬件的建设, 构建教员远程继续教育网络平台, 为教员远程继续教育提供保障, 学习者所在单位也要加强信息技术硬件的建设, 为开展教员远程培训提供物质基础, 培训机构、学习者所在单位要制定计划, 开展教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以提高教员使用信息技术开展继续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茹.远程教育发展刍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6, 11.

[2]叶飞良.浅论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特点[J].继续教育, 2005 (8) .

上一篇:速写的教学下一篇:低剂量胸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