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2024-10-19

金融业国际化理论综述(共10篇)

金融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篇1

一、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金融市场的失灵会导致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混乱, 危害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这就有必要要求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

(一) 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

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是指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及其连锁反应将通过货币信用紧缩而破坏经济增长的基础。金融机构在中介过程存在风险与收益的外部性, 存在监督、选择信贷的外部性, 存在金融混乱的外部性, 尤其是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 其破产的社会成本明显高于银行自身的成本。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 外部性可以通过“庇古税”来进行补偿, 但是金融活动巨大的杠杆效应——个别金融机构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之间严重的不对称性使这种办法显得苍白无力。另外, 科斯定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说明, 外部性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交换得以消除。因此, 需要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介入来限制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影响。

(二) 金融体系的公共产品特性。

一个稳定、公平和有效的金融体系带来的利益为社会公众所共同享受, 无法排斥某一部分人享受此利益, 而且增加一个人享用这种利益也并不影响生产成本。因此, 金融体系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

(三) 金融机构自由竞争的悖论。

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 决定其不完全适用于一般工商业的自由竞争原则。一方面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特点使金融机构的自由竞争很容易发展成为高度的集中垄断, 而金融业的高度集中垄断可能造成价格歧视、寻租等有损资源配置效率和消费者利益的不良现象, 会降低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有效产出, 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 应该通过监管消除垄断;另一方面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而金融机构激烈的同业竞争将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因此, 自从自由银行制度崩溃之后, 金融监管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如何在维持金融体系的效率的同时, 保证整个体系的相对稳定和安全。

(四) 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

在不确定性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经济学表明, 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是市场经济不能像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那样完美运转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在金融市场上, 信息是完全的, 则资金盈余者可以判断潜在的借款人是否值得信任、他们将资金投入运作后是否能产生预期的效益、到期归还本息是否有保障等。但在现实运行中, 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存款人与银行、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此产生了Akerlof的“柠檬问题”, 即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问题。然而,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高昂成本使金融机构又往往难以承受, 因此, 政府及金融监管当局就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金融体系中的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

二、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一) 20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是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并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 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管制和干预很少。

直到1797年, 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谈到英格兰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时, 首次提出了“最后贷款人”这个概念。因此, 20世纪末期人们逐渐意识到需要一个“最后贷款人”以增加货币供给的弹性, 而按照这个思想建立起早期的中央银行后, 现代意义的金融监管就开始形成。

(二) 20世纪三十年代后的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三十年代的大危机表明: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不完全性, “看不见的手”无所不至的能力只是一种神话。“市场是脆弱的, 如果放任自流, 就会趋向不公正和低效率, 而公共管制正是对社会的公正和需求所做的无代价的、有效的和仁慈的反映”。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理论主要是顺应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机制的怀疑, 为三十年代开始的严格而广泛的政府金融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注解。

经济学界对“政府失灵”即政府金融管制是否有效进行了讨论。Stiglitz (1971) 认为 (后经Posner (1974) 和Peltzman (1976) 的补充) , 政府管制并不是为了保护全体公民或者人数众多的社会集团的利益, 即并不是公共利益理论所称的要控制市场失灵、控制资金价格、防止各种金融风险的传染, 以及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康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效率等, 而是为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20世纪七十年代, 困扰发达国家长达十年之久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破产, 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开始复兴。在金融监管理论方面, 金融自由化理论逐渐发展起来。“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主要部分, 其核心主张是放松对金融机构的过度严格管制, 特别是解除对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选择等方面的种种限制, 恢复金融业的竞争, 以提高金融业的活力和效率。

三、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理论

(一) 赞成中央银行需要和银行监管机构分离的观点。

许多学者认为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方面与银行监管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 因为一旦银行体系出现问题, 中央银行作为监管机构, 往往必须要对银行提供援助, 而这又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这与一个国家保持物价稳定的目标是冲突的。也有学者从利率与银行安全的冲突角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央银行执行扩张的货币政策, 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往往会导致银行体系的利润下降, 出现不稳定。Di Noia和Di Giorgio (1999) 通过对24个国家1960~1996年的有关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得出中央银行同时负责银行监管的情况下, 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比不负责监管的国家高50%以上的结论。说明了在执行银行监管职能的情况下,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干扰。根据Lannoo (1999) 的观点, 中央银行退出监管的发展趋势可以有如下的解释:首先, 银行业成为了一个日益复杂的行业, 对其界定越来越模糊。随着银行业的发展, 银行监管也有了新发展, 人们越来越强调行业自律的作用及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有一个专门关注于银行内控制度运行状况的机构, 更强调微观层面的监控, 这与传统上更侧重宏观职能的中央银行有所冲突。

(二) 在中央银行内部保留银行监管职能的观点。

也有许多学者反对成立单独的银行监管机构。他们认为, 由于银行体系存在着系统性风险, 这需要中央银行在必要时发挥作用。单个银行的问题由于具有传染性, 会引起系统风险。由于在实践中难以将提供流动性与提供实质性的资金支持区分开来, 如果中央银行将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 则不得不在道德风险与系统安全之间做出一个选择。Pauli (2000) 认为通过管理银行的结算和储备账户, 中央银行可以实时监控银行的行为, 这是其他监管机构所不能代替的。Louis (1995) 认为由于银行危机越来越复杂, 所以处理危机的机制越来越复杂, 如果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开, 可能不利于快速处理危机。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相对简单, 金融机构业务单一, 而且也缺乏必要的监管人才, 所以没有必要分离。

实际上, 这种争论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随着争论的发展, 银行监管和金融监管的关系问题也受到了关注, 因为这也关系到银行监管是否需要从中央银行分离的问题。

(三) 金融统一监管与多边监管的观点。

Llewellyn (1996) 对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总结出了各国存在着不同的金融监管体制。Abrams等人 (2000) 探讨了金融监管的统一问题, 指出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与金融监管的机构应该分别设立。他们认为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一个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好处是统一的组织结构能够获得“监管规模经济”。与多边监管机构相比, 统一监管不仅可以节约运行成本, 而且能够更为有效地发挥金融监管人才的作用;另外, 统一监管还能够获得“监管范围经济”, 原因是统一监管机构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为具有不同需要的市场主体提供多种监管服务。

也有学者反对成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他们认为在不能很好地解决内部各监管部门的职能划分的情况下, 统一监管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泰勒 (1995) 指出人们往往将减少监管冲突、提高监管的合作性作为统一监管的明显好处, 殊不知, 这一好处却是用监管冲突的内部化换来的。一些经济家还对统一监管机构可能带来权利的过度集中表示了担忧。

四、小结

金融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因此与金融制度发展变化相适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监管理论也有着历史的传承和发展。目前, 理论界对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已不再是简单的提倡严格管制或放松管制的问题, 而呈现出以更客观的态度对待金融监管, 主要表现为:在主张放松管制的同时, 承认监管存在的合理性;更加注重金融监管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强调金融监管制度结构对金融监管效率的影响;更加重视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强调市场约束作用等。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搜集金融监管理论的相关资料。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等会导致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混乱, 危害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这就有必要要求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金融监管理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不同的发展, 主要经历了自由放任、政府直接管制和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监管。本文还搜集了金融监管机构理论相关文献, 主要是关于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关系, 在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

关键词:负外部性效应,公共产品,柠檬问题,政府失灵

参考文献

[1] (美)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阙方平.有问题银行:负外部性初步研究金融研究.金融研究, 2000.7.

[3]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4]谢伏瞻等.金融监管与金融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5] (美)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 1988.

[6]蔡则祥, 卞志村.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趋势.经济问题, 2001.9.

[7]戴相龙, 吴念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8]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9]钱小安.建立中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构想.财经科学, 2002.1.

金融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篇2

课程名称:国际金融理论与(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编码:Z114023 总学时/总学分:48/3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8/3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 开课单位:商学院统计与金融系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2.课程目的:《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以开放经济为前提,研究国际间货币资金周转与运动的规律,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课程。这一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理解开放经济的运行特点与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途径。要求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的国际收支、汇率、国际资金流动等基本理论,正确分析国际金融领域的现实问题,并能系统了解和运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防范汇率风险,进而实现金融专业为国家培养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为国际金融方向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6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外汇

主要包括外汇的概念、外汇的种类、外汇的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汇率

主要包括汇率的概念与标价方法、汇率的分类等内容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主要包括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内容 第四节 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

主要包括货币升值与贬值、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等内容 第五节 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主要包括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等理论的介绍 2.教学要求

学习本章的基本内容后要能掌握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重点掌握纸币流通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分析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的影响;了解基本的西方汇率理论。

本章重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本章难点: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辨别,远期汇率的计算、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理(4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汇率制度及其类型

主要包括汇率制度概述、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联系汇率制、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等内容

第二节 外汇管理理论

主要包括外汇管理概述、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手段、外汇管理的经济学(利弊)分析等内容 第三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及人民币汇率问题

主要包括我国外汇管理实践、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演变、人民币汇率的选择等内容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能全面地比较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了解外汇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汇率制度的选择依据,熟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过程,掌握我国的外汇管理的相关内容。

本章重点:汇率制度的比较 本章难点:人民币汇率的选择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观看视频资料、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章 外汇交易与外汇风险(8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外汇市场概述

主要包括外汇市场的概念、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外汇市场的类型、现代外汇市场的特征、外汇市场的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外汇交易

主要包括即期外汇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套汇交易、套利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互换交易等内容

第三节 外汇风险管理

主要包括外汇风险的概念和类型、外汇风险管理等内容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外汇交易方法及其在对外贸易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外汇风险的基本类型,了解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 本章难点:外汇期货、外汇期权、互换交易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章 国际收支(8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的概念、内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及账户构成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收支分析

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的盈余、赤字、均衡的含义及国际收支分析等内容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主要包括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等内容

第四节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

主要包括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货币论、新剑桥学派的理论 / 综合分析理论的介绍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构成,能基本掌握国际收支的分析方法,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措施,了解西方主要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本章重点: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的调节 本章难点:国际收支平衡表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章 国际储备管理(4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主要包括国际储备的概念、构成、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主要包括国际储备的需求、国际储备的供应及规模管理、结构管理等内容 第三节 中国的国际储备

主要介绍中国国际储备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国际储备管理的基本情况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储备资产的概念、作用及构成,了解储备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分析中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本章重点: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 本章难点:无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六章 国际金融市场(4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货币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

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业务介绍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

主要包括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欧洲货币市场的业务及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等内容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主要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分类、特点及主要业务的介绍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能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概念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熟悉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及其主要业务,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理解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的原因,理解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监管的意义。

本章重点:欧洲货币市场 本章难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管理(6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原因、影响、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及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债务危机与国际货币危机 主要包括国际债务危机与国际货币危机等内容 第三节 国际债务管理

主要包括外债概况、外债的衡量指标及外债管理等内容 第四节 中国利用外资与外债管理

主要介绍中国利用外资状况及我国的外债管理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在剖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债务危机及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基础上,理解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意义及应采取的对策。掌握中国利用外资及外债管理的基本情况。

本章重点: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影响

本章难点:理解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产生原因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6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及国际货币体系的一般框架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主要内容有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作用、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崩溃的等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主要包括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及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等内容 第五节 欧洲货币联盟 主要包括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及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等内容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及特征,把握欧洲货币体系发展的历程,探索建立稳定的国际金融新秩序需要的条件。

本章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牙买加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以及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义。

本章难点:理解特里芬难题及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观看视频资料、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2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主要包括国际金融机构的概念及特点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组织机构、资金来源、业务活动等内容 第三节 世界银行集团

主要包括世界银行集团的构成、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第四节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简单介绍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的基本情况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各类国际金融机构的宗旨、主要业务及原则,了解中国与各类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现状,探索怎样进一步开拓中国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本章重点:掌握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和业务活动特点 本章难点:国际金融机构如何发挥其作用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三、参考教材

(一)教材

1.叶蜀君.国际金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

(二)参考教材

1.杜佳.国际金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阙澄宇.国际金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3.黄梅波.国际金融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四、学习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后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中会布置大量思考题,讨论题,需要学生提前准备,积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未考试成绩组成。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其中考勤及课堂表现占50%,作业占50%),期未考试占60%。

大纲制定者:李晶

大纲审定者:何剑

金融网络风险传染理论综述 篇3

关键词:金融网络;系统性风险;综述

一、金融网络的定义

现代金融体系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之间的依赖性,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将银行联系成一个复杂的金融网络。金融网络理论对于金融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评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解释系统重要性机构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解释系统性风险是怎样在金融体系中传播的,解释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短缺时怎样形成的。一个网络可以被描述成由节点和连线构成,在金融网络中,节点就是各个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连线的形成是银行持有相似的资产组合或者拥有共同的存款者等。

二、金融网络的形成

Babus提出的模型探讨了金融网络的形成问题,在这个模型中金融网络的形成被认为是降低风险传染的保险机制,联系越紧密的金融网络更不可能发生系统性危机,同时这个模型给出了一个临界点及金融体系如何达到这个临界点,高于这个临界点的金融网络不会发生风险传染,代价是银行不能與这个金融体系构成比临界点更多的联系。Castiglionesi认为一个分散化的网络结构对于社会来说是最优的,银行作为中介机构代理存款者进行投资,这使得投资具有了正的外部性,在破产概率较低的情况下,分散化的网络结构式最优的选择。

三、金融网络的风险传染效应

目前的金融网络理论严重主要侧重于金融网络的传染效应,网络中的传染效应可以分为直接传染和间接传染。Alien和Gale对直接传染的研究指出了在不同的网络结构下银行体系是怎样对系统性风险做出反应的。Diamond和Dybvig指出,在消费者具有流动性偏好并且对流动性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相互交换存款来增加流动性,但是增加了流动性的代价就是使银行体系具有了传染风险的可能性。他们以一个不完善的网络为例,证明了一个银行的破产会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失效。

Leitner构建了一个模型研究最优的网络结构,一个银行的投资收益取决于与它有联系的金融机构。由于损失的金额在系统内是随机分布的,一个投资者可能没有足够的准备金来弥补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网络可能会剔除没有偿付能力的机构来保全整个金融系统,最优的网络结构要求在风险承担和危机的潜在可能性之间进行权衡。Vivier-Lirimont将最优网络结构归结为能使存款者福利最大化的结构,他发现只有业务联系非常紧密的网络结构才最接近帕累托最优。还有一些人用数学和理论物理模型来研究金融网络和风险的传染,Minguez和Shin利用图论计算机算法研究在支付系统中的系统性风险,他认为一个体系的脆弱性取决于银行资本金充足率、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的程度以及破产银行清算资产的流动性,银行间市场的联系越紧密,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越低,但是一旦发生,对金融体系的破坏力将非常大。

Lagunoff建立的模型中银行持有的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取决于其他银行投资组合的情况。银行遭受到外部冲击后必须重新构造投资组合,致使业已建立的业务联系被迫打破,这是可能会发生两种类型的系统性风险,一是损失逐步在金融体系中蔓延,另一种类型是迅速爆发系统性危机,这是由于具有前瞻性的金童机构提前将资产配置到较安全的组合。Vries也指出在资产损失分布具有肥尾性的情况下,银行的投资组合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也就包含了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Cifuentes和Shin给出的模型中,金融机构通过相互持有投资组合构成金融网络,这个网络最终的均衡结果是每个银行持有相同的投资组合。

西方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篇4

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金融发展理论是由麦金农和肖两人各自在1973年创立的,麦金农和肖深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各自著作中都提出发展中国家走金融自由化道路的激进主张。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 (John Locke) 、亚当· (AdamSmith) 等人的自由思想是麦金农和肖理论的渊源。

金融发展理论的另一渊源是有关金融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思想和观点。这种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Schumpeter) 。熊彼特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 (1912年出版) 一书中,强调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试用新技术以求发展,纯粹企业家需要信贷,“他只有先成为债务人,才能成为企业家”。

格利(john Gurley)和肖 (Edward Shaw) 1960认为在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方面,金融的作用在于把储蓄者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者的投资,从而提高社会的生产性投资水平。Hugh Patrick (1966)指出,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上,可以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需求追随”即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使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另一种是“供给领先”,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方,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

雷蒙德·戈德史密斯 (R.W.Goldsmith) 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他的理论主要包括:其一,首先提出并系统分析了金融结构概念,分析并提出金融结构衡量指标及金融结构类型。其二,研究并揭示金融深化的内在路径和规律。这些规律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三,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方向。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特别强调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金融发展中的明显区别。

麦金农(Mckinnon) 1973和肖(Shaw) 1973建立了一个分析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框架重点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特有的“金融抑制”现象。麦金农和肖放弃了以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 转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他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约束和金融压抑现象。这既削弱了金融体系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 又使金融体系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两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麦金农 (1973) 放弃了传统金融理论中货币与资本相互替代的假设, 认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金融制度使投资不是依赖于外部融资, 而是依靠内部融资;并且提出了衡量金融发展的一个比较著名的指标—M2/GDP (金融深化指标) 。虽然这两人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 没有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讨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他们认识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因此人们依然把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看作是金融发展理论形成的标志。

其后Kapur (1976)和Galbis (1977)等仍以劳动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更加严格的数学模型推导和论证补充建立了开放条件下的模型旨在证明和修补Mckinno n和Shaw的金融深化理论。

二、最新的理论进展

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一,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关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的相关文献很多, 在这里不一一罗列, 我们借用Pagano1993的简易框架, 通过一个模型来概括地介绍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在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作用机制上的观点。正如Pagano的模型所揭示的一样稳定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率可以写作:

式中g为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率,A为资本的边际社会生产率,s为私人储蓄率。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储蓄以更高的比例转化为投资,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A),通过动员更多的储蓄 (S) 来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金融发展降低经济波动性。Denizer、Iyigun和Owen的实证分析,主要采纳了King and Levine (1993)提出的四项金融中介体发展指标,即LLY、BANK、PRIVATE、PRIVY。基于这些指标和所创建的模型,结合70多个国家的1956年~1998年的年度有关数据,得出如下结论:所有金融发展指标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呈负相关关系,且金融越发达的国家经济波动越小,说明金融发展降低经济波动。

第三,银行股票、市场发展与长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2. 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Greenwood and Jovanovic (1990)、Levine (1993) 和Greenwood and Smith (1997)在各自的模型中通过引入固定交易费用和固定交易成本,说明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阶段后才能出现,即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会实现。说明了金融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此外Santomero和Seater还从经济规模与资本市场规模资、本市场流动性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得出结论:全社会总资本的增加同样使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大。经济增长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促进了资本市场更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三、结论

金融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篇5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法律界定;反垄断监管

随着金融业综合经营浪潮席卷而来,作为综合经营重要载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受到全世界推崇备至。同时,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结构形态客观上能较好地契合我国金融业监管现状,使其被采纳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主要载体成为一种必然。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受到实务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各界已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治理和风险监管等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垄断组织的高级形态,其发展理应得到反垄断法上的回应。与此同时,主体的准确认定又是反垄断执法的前提。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界定和反垄断监管两个方面对国内现存研究成果作归类梳理: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界定

目前,虽然国内已经出现较多实质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但是各界对金融控股公司内涵均无统一而明确的认定标准。贝政新、陆军荣1在充分研究各国实践和国际组织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明确了金融控股公司必备的两个特质:一是金融业务为集团主业,而且集团必须从事两种以上的金融业务;二是集团母公司至多从事一种金融业务。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质的即可作为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这种界定方式意在将经营单一业务和母公司业务繁多的控股公司排除在金融控股公司行列外。宋建明2认为只要实质控股一家以上金融子公司的公司即为金融控股公司,并不必然要从事两种以上金融业务。刘东平3在综合各方阐释的基础上,明确金融控股公司需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集团母公司对旗下子公司的持股达到控制性持股的比例,其中持股标准没有限制,只要能达到获取子公司控制权的效果即可;二是旗下子公司应涉及两种以上的金融业务。这种界定方式强调了一个实质控制的认定标准。梁远航4出于金融控股公司综合经营效益的考虑,其将金融控股公司定性为“一个直接或间接持有两类以上金融机构控制性股份或为两类以上金融机构指派过半数董事的独立法人机构”。这种界定方式兼具了形式认定标准和实质认定标准。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反垄断监管

探究国外控股公司这一组织结构形态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其产生主要基于市场经营者逃避反垄断执法机构监管的初衷,因此,控股公司本质上可以定性为垄断组织的高级形态,其对竞争的限制作用大体相同5。国内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监管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背景下,探讨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监管的必要性。如张颖6从垄断行为对企业创新效益的冲击、金融消费者利益的减损、反垄断监管制度不健全及反垄断监管执法力度不够等方面阐述了反壟断监管的必要性;刘文婧7从经营优势、对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影响及对客户利益的影响等方面阐述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

二是探讨金融控股公司相关市场界定和垄断行为的识别。如霍洪涛8认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产品市场应界定为整个金融市场,地理市场界定应考虑区域便利性等因素;干潇露采用“产品群理论”和“本地市场原则”两个具体标准尝试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产品市场和地域市场进行界定;刘文婧9从消费者转换交易对象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三方面判定金融控股公司是否具有滥用相对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钱成10认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垄断行为具体表现为内部垄断协议、价格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对象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和经营者集中四类;

三是借鉴域外经验对我国金融监管与反垄断执法之间的权力配置问题及两法的冲突与协调提出建议。程晓军11从经营主业的角度确定金融控股集团母公司的监管机构,由该机构与反垄断执法机构联合进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反垄断监管;董超12认为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会同金融监管机构查处金融控股公司垄断行为。

三、研究展望

纵观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对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结构形态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现有的风险管控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并且大多只是宽泛列举其风险并提出粗浅的应对建议,并没有进一步探析其控制措施。

其次,大部分研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略我国行业情况和制度环境直接移植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研究成果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模式都是以本地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独立的监管机构设置和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为基础的,直接移植其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发展环境,实际中欠缺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如何兼顾协调满足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和防范金融控股公司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之间的适度关系,将是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过程必须正视的问题。

再次,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各界研究只是侧重于确认金融控股公司各项业务的主监管机构,并没有强化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协调机制的构建。众所周知,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的经营业务横跨多个行业,其业务的综合性和经营目标的多样性注定了对其监管的职责不可能只有一个监管机构充当,加之金融控股公司隶属于金融业,金融业的专业性和高外部性等问题都凸显了金融控股公司多机构监管的必要性。因此,构建各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等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各界研究成果中,对如何构建金融行业内和行业外的监管协调并没有深入的探讨,这实际上是与我国现阶段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情况最为契合的一种监管模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显得尤为必要。

最后,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大力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时期,国家决策层采取的发展策略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放任其发展,然后试图找出消极的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并加以限制,从而推进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化发展,因此,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的行为给予的关注度不高。这种决策偏好阻碍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的政策落实,发展后期所带来的规制成本将十分高昂。此外,金融控股公司存有的可能影响市场竞争和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问题,未得到反垄断法上的回应。按照现行反垄断法中对经营者是否构成垄断的一般判定步骤,涉及到金融控股公司相关市场界定、市场份额的划定以及支配地位的认定等,其中专业性强且技术复杂,而且立法和执法层面均未有出台相关规定,细化操作标准,使得金融控股公司的反垄断执法可操作性较低。

注释

1贝政新、陆军荣主编,金融控股公司论———兼析在我国的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P26-30。

2宋建明,金融控股公司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地区经验借鉴[M],人民出版社,2007,6(1),P370-372。

3刘东平,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研究———以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为视角[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9(1),P64-68。

4梁远航,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4,9(1),P30-37。

5梁远航,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4,9(1),P28-29。

6张颖,反垄断法视角下金融控股公司垄断行为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P9。

7刘文婧,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P8-12。

8霍洪涛,论金融控股公司的反垄断法律问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8),P54-57。

9刘文婧,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P16-17,P19-23。

10钱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P12-15。

11程晓军,金融控股公司与反垄断法规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8(1),P32-34。

12董超,金融控股公司反壟断规制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2,P44。

金融危机扩散机制研究的理论综述 篇6

M.Allen, C.Rosenberg, C.Keller, B.Setser和N.Roubini建立了一个标准的因子模型来重新考虑关于金融传染的研究。文中将传染定义为金融冲击线性传播机制的结构性变化, 得到的结果是“只存在相依关系, 不存在传染”。Dobromi Serwa和Martin Bohl对欧洲股票市场1997年~2002年之间的七次大的金融冲击进行了危机扩散的研究, 文中用异方差调整的相关系数来区分危机扩散、相依关系以及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 得出中东欧发展中股票市场相对西欧发达的股票市场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传播。Francesco Caramazza, Luca Ricci和Ranil Salgado研究了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扩散问题, 检验了金融关联关系在危机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文章中应用截面probit回归模型对41个新兴市场进行了分析, 发现在墨西哥危机、亚洲危机以及俄罗斯危机中, 关联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uiteretal构造了一个“中心-周边”模型来解释1995年发生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当中心国发生危机后, 某些周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单独放弃了与中心国的汇率平价, 就产生了金融危机的局部扩散。同时, 产生的产业联动效应, 即“存货的加速原理”和产业的“结构性震荡”发生作用, 又对金融危机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市场传导机制

Kodres和Pritsker则指出, 如果两国资产运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则金融危机会通过跨市场的套期保值迅速地传播。投资者在某个市场受到冲击时, 会重新调整他们的证券组合, 从而把冲击扩散到其它市场。Kaminsky和Reinhart提出了共同贷款人效应, 认为当某国发生金融危机后, 共同贷款人 (某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 往往会大幅收缩与此国经济结构相似的其他国的贷款, 拒绝展期或延长任何已到期限的贷款, 并撤回高风险项目的资金, 导致这些国家同时发生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Dasgup-ta应用均衡选择技术研究了银行同业存款交叉持有如何导致金融危机。在一些银行经营不善时, 这些银行将面临超额流动性需求的冲击, 如果整个市场的超额流动性供给小于超额流动性需求的差额较大, 通过“外溢效应”将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危机, 危机的传导是通过相互存款的提出引发整个市场的短期流动性不足而进行扩散的。Calvo, Guitlermo和Enrique G.Mendoza提出一个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内生流动性模型。在该模型中, 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 消息灵通的投资者接到一国经济基本状况变动的信号, 受流动性冲击的影响, 被迫出售他们的资产。消息不灵通者的反应速度较慢, 但最终会依据信号显示机制作出反应。流动性冲击的结果是两国的资产价格变动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Dasgup ta运用carlsson和van-Damme的方法论证了金融危机传导与不同金融机构间的资本关联机制。Kiyotaki&Moore也提出了扩散通过贷款人与企业家之间的信贷链传递, 而资本关联是扩散的渠道的观点。张志波、齐中英运用VAR系统方法, 提出了通过分析危机前后各国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变化、以及被传染国家对危机发源国的冲击响应的变化, 来检验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新方法。并运用此方法, 实证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三、金融中介传导机制

Goldfjan&Valdes从给国外提供流动资产的金融中介入手解释金融危机的扩散问题。当金融危机发生后, 投资者对存款的提取, 减少了金融中介的流动性, 迫使金融中介机构收回给其它国家的贷款或没有能力给其它国家提供新的贷款, 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危机。而Itay Goldstein&Ady Pauzner则在一个两国模型中论述了危机的扩散是由于投资组合在不同的国家间被分散化而引起的。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 投资者会对其他与该国邻近或贸易联系密切国的资产进行调整, 从而影响这些国家资产的稳定性。Kyle&Xiong把扩散作为财富效应的结果来描述, Schinasi&Smith在此基础上对危机扩散和投资组合分散化、杠杆等特定渠道进行分析, 认为投资组合分散化和杠杆可以有效的解释危机扩散机制。Goldstein&Pauzner提出即使两国的基本面是相互独立的, 每一个国家也可能遭遇自促成危机, 这种危机是由代理人担心其他国家的代理人抽逃投资, 而抽逃其在该国的投资所引起的, 从而引起市场预期更为悲观。Calvo&Mendoza指出单个国家中收集信息的高成本可以导致理性传导。出自成本收益考虑, 理性投资者也会跟随市场, 使传染可能性增加。Kaminsky, Lyons&Schmukler提出了一些统计资料表明国际共同基金是金融危机扩散的主要渠道之一。Forsbes&Rigobvn提出了扩散机制区分为危机随动机制和非危机随动机制。范爱军强调了国际游资的冲击, 强调游资在金融危机扩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一国为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 国际游资就会大量涌入, 迫使该国被动增加货币量, 加重通货膨胀, 从而引发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 而且会通过金融市场中的投机运作把危机扩散到其他国家。

摘要:针对金融危机的扩散机制的研究, 是当前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通过系统总结和梳理当前国内外针对危机扩散机制研究的文献, 得出金融危机扩散机制的三个主流研究方向, 即汇率传导机制、市场传导机制和金融中介传导机制。

关键词:金融危机,扩散,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1]F.Caramazza, L.Ricci, R.Salgado.Crashes:Business Cycles with a Sudden Stop.2005, vol21:158~172[1]F.Caramazza, L.Ricci, R.Salgado.Crashes:Business Cycles with a Sudden Stop.2005, vol21:158~172

[2]张志波齐中英:基于VAR模型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检验方法与实证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5, 3:115~120[2]张志波齐中英:基于VAR模型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检验方法与实证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5, 3:115~120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篇7

一、物流金融相关概念

融通仓最早作为物流企业的创新业务, 主要目的在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 寻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较高且可抵押的不动产有限, 使得动产融资成为中小企业最为可行的一种融资方式。随着动产质押融资的发展, 2002年,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罗齐、朱道立等首次提出了融通仓这一概念, 将其定义为“以周边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 涵盖中小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文章同时阐述了融通仓的两种运作模式——金融机构授信额度模式和信用担保体系模式。在模式一中, 由于得到了银行的授信额度, 物流企业可以直接向相关企业提供质押贷款业务, 简化了金融机构繁琐的审批程序, 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与此同时, 作者认为融通仓的作用不光是成为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的桥梁——提供优质的监管服务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同时应兼具信用整合与再造的功能。这一功能通过融通仓直接为中小企业申请质押贷款提供担保, 以及组织中小企业联保、互保等方式, 间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 从而构成作者阐述的融通仓的第二种模式。在此后的相关研究中, 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剖析。如2004年, 杭州商学院的郑绍庆就对融通仓融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年, 西南财经大学的李静、雷杨又对开展融通仓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阐述。融通仓理论成为早期国内物流金融领域的标志性理论成果, 对此后的研究与探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物流金融的概念最早是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 (2004) 定义为“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 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 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并进一步解释到“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从此, 物流金融这一概念有了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使得“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同时这一定义方式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接受, 在现有学术文章中基本都是引用这一定义。

在物流金融领域实践与研究中产生的另一重要概念是物流银行, 最早产生于广发银行2003年推出的“物流银行”业务。其业务目的在于利用有实力的物流公司提供专业服务, 将银行、生产企业以及多家经销商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机结合封闭运作, 从而打破地域束缚, 在不同地区开展动产质押业务, 保证了企业及经销商资金的有效融资、快速汇划和物流公司及时配送服务。从原理与思路上来说, 物流银行与前面提到的融通仓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物流银行是从银行角度, 寻求商业银行在专业化管理方面不足的整体解决方案, 从而实现银行、物流公司、生产企业与经销商的多方共赢。

二、物流金融研究发展概述

(一) 物流金融的内容及模式研究

2004年, 邹小芃、唐元琦从物流产业角度, 提出现代物流金融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物流设施的投融资、物流保险和结算支持三个方面。其中融资职能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融资、票据融资、实物融资、技术融资以及建立物流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实现。同时, 在实际运作中, 物流企业的责任风险一直伴随业务全过程, 因此急需物流保险提供一种或多种涵盖物流链各环节的配套保险解决方案, 从而为物流企业分散风险, 提高运营稳定性。在这一过程中, 保险公司应根据物流业务的不同整合各种险种, 为物流企业量身定做恰当的保险产品组合。这种从三项基本职能的角度阐述物流金融内容的方法被普遍使用。另外的分类方法还有如2005年, 银川亚太物流研究中心的袁红和王伟是将物流金融服务概括为物流金融、物流银行和物流保险三种基本类型。虽然划分方法稍有不同, 但不同文献阐述的物流金融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对于物流金融的基本运作模式, 《物流金融——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2005) 一文中将其分为三类——垫付货款业务模式、仓单质押模式和保兑仓模式, 此分类形式是基于物流金融的三种基本运作流程。2006年, 天津财经大学的李蓓又从进出口贸易角度, 将物流金融相关模式分为进口业务模式与出口业务模式, 并进一步将进口业务模式划分为信用证合作模式和现货质押模式两种, 又将出口业务模式划分为出口前短期打包贷款和出口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2007年, 天津财经大学的巫钢和姚伊娜从物流金融与期货交割结合角度将物流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分为买方客户受信和卖方客户受信两种。并认为, 由于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相比, 有着严密的程序和标准化的条款, 在期货交易中引入物流业务, 既可以降低物流金融业务风险, 增加客户价值, 又有利于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 问题及对策研究

早在1992年, 中国储运总公司就开始尝试仓单质押业务, 并于1999年率先正式开展此项业务, 通过多年的发展积累, 现已为近500家企业提供质押融资监管服务, 累计金额达150亿元。公司总经理洪水坤 (现诚通集团总裁) 指出, 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仓单融资业务没有统一的业务流程和规范合同条款, 不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另外物流公司资质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 防止仓储公司与申贷企业合伙瞒骗。就当前存在问题, 洪水坤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尽快拟定有关银行仓单质押融资的业务规范、仓储公司监管规范、仓储公司的资质审查制度、仓单标准及收费标准等;同时建议国家扶持物流企业发展为专业的监管公司, 并给予与担保公司同样的资本金等方面的支持。

2005年, 上海大学的储雪俭、梁虹龙提出目前我国金融物流信贷风险防范中的主要难点, 其中包括: (1) 风险承担主体之间风险收益不对等加大了风险隐患; (2) 流动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3) 银行物流金融信贷业务经验不足, 风险管理方法技术相对落后; (4) 配套环境的制约会使风险防范手段效果弱化。并针对以上几点提出建议: (1) 建立企业信用制度, 完善风险预警的基础条件; (2) 建立和健全物流市场体系, 完善防范物流金融信贷风险的市场环境; (3) 贷款制度创新与操作环节规范并重, 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4)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法律制度基础。从相关文献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者认同物流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风险问题, 其中核心是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问题。另外, 关系处理与效率问题也是主要的讨论点之一。而对策研究方面, 主要集中于政府的扶持、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物流网络化建设, 以及资本营销等方面。

(三) 其他相关学术研究

随着物流金融在我国国内的积极实践与蓬勃发展, 我国的物流金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正在从实践探索阶段向更为抽象的理论系统化阶段过度。研究深度也从单一的内容模式描述和问题对策分析转变为多角度、多方法式的学术剖析。例如2006年, 徐明川副教授运用了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理论, 在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过程中出现的四种组合寻找均衡点, 从而揭示了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的最佳选择, 同时指出了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时应注意的信贷风险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2007年, 山东大学的彭志忠教授等人用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物流金融的信任机制问题。同年, 彭志忠教授又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 在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基础上改造提出了物流金融参与三方的价值链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问题。由此可见, 研究物流金融领域的学者正在尝试使用更多的分析方法来对物流金融进行更为深入的揭示与探讨。

三、结语

目前, 中国物流金融正处在方兴未艾、快速增长时期, 多年的实践探索为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同时, 世界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 物流金融业务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新趋势。当然, 与国外相比, 我国的物流金融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需要大量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但是, 由于中国存在的特殊经济环境和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中国学术界仍需帮助物流融资的参与各方找到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尤其是在现有条件下, 国内物流金融服务仍然面临众多问题亟待解决, 如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和信息网络化建设问题等等, 这一切都将成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所在。

摘要:近年来, 物流金融创新在经济实践过程中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术界通过对国外相关业务理论的分析, 结合国内物流金融实践的经验, 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经过对物流金融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 对现有国内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提炼加工, 并分别从理论研究角度与实践应用研究角度, 系统地反映了国内物流金融研究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融通仓,物流金融,物流银行,模式,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 (2) l1-14

[2]梁虹龙欧俊松物流金融初探物流技术2004 (9) 7-8

[3]邹小芃唐元琦物流金融浅析[J]浙江金融2004 (5) 20

[4]袁红王伟物流服务的新领域[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 (2)

[5]储雪俭梁虹龙对发展物流金融中信贷风险防范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5 (2)

[6]唐少艺物流金融——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J]现代物流2005 (12)

国际收支的代表理论综述 篇8

一、古典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

在1870—1914年实行金本位制的时期, 人们极其自然地把没有国际金银流动作为外部平衡 (经常账户平衡x=m) 的标志。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古典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一直主宰国际金融领域。古典理论认为经济是一个稳定的动态系统, 经济的均衡是自动调节的。在古典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中, 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休谟 (H um e) 在基于金本位和货币数量论提出的著名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即国际收支通过市场力量借助于相对价格不断自动恢复平衡的动态内在机制。休谟认为贵金属的输出输入可以完全自动解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价格—现金流动机制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较小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占据了国际收支理论的主导地位, 并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大的影响,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的支持者正是从休谟的观点中得到了启示。

二、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度崩溃后,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应运而生。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 (J.R obinson) 提出, 它将马歇尔 (A.M arshall) 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理论应用到国际收支中来, 主要分析汇率贬值 (或升值) 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根据这一理论, 货币贬值 (或升值) 可以改变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 引起进出口商品需求的相对变化, 在失业的条件下, 这种需求变化可以被产出和就业的变化所满足, 从而实现贸易收支的改善, 其关键取决于“弹性条件”, 即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M arshall-Lerner condition) 。20世纪30年代各国实行竞争性的货币贬值, 因而汇率变动频繁, 这种汇率的剧烈波动究竟对国际收支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引起了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的广泛关注, 因此弹性分析法建立之后, 立即声名大振, 风靡一时, 几乎成为当时各国是否采用货币贬值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政策依据。

国际收支弹性理论认为, 当以各国货币表示的本国价格与外国价格保持不变时, 本币贬值降低了本国商品在外国市场上的价格, 同时提高了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价格 (本币升值的时候, 情况正好相反) , 根据需求定理, 本币贬值将刺激出口增加, 导致进口下降。另一个方面对于本国出口商而言, 由于本币贬值, 本国出口等量的商品能够换得更多的本国货币;而对于国内进口商而言, 进口等量的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币, 故一般来说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 不利于进口。同时汇率贬值使得支出在本国商品与国外商品间发生转换。本币贬值后本国的出口商品对于国外消费者而言变得相对便宜, 国外消费者的支出从国产品转移到进口品上来, 故外国市场对国内出口产品的需求增加, 本国出口增加;本币贬值,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 使外国商品的价格变得相对昂贵, 导致本国消费者减少对进口品的需求。所以总体而言, 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 不利于进口。弹性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 取决于出口商品的国外需求弹性、出口商品的国内供给弹性、进口商品的国内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只有当出口商品的外国需求弹性足够大, 本币贬值才能引起外国对本国商品更大的需求;在出口商品的外国需求弹性足够大的前提下, 本国出口供给弹性也要足够大时, 也就是说生产供给能力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能立即扩大时, 货币贬值对出口的刺激作用才能够实现。可见货币贬值对出口的刺激作用要以足够大的出口需求弹性为前提, 通过足够大的出口供给弹性来实现。同理货币贬值对进口的抑制作用也要通过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来实现。

该理论对国际收支的讨论是针对经常项目, 而忽略了资本跨国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 该理论提出之时, 资本流动相对于贸易流动还比较少, 贸易收支几乎是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

三、国际收支的乘数法和吸收法

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时期经济混乱, 使得国际收支理论转移了对成古典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关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 由于凯恩斯经济学的流行, 凯恩斯理论在国际收支理论中广泛应用, 使得很多研究放弃了古典模型核心所在的相对价格调整之说, 研究转向借助于通过收入或就业的变动来调整外部平衡, 即研究重心转移到国内经济条件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相互作用上。代表理论有两个:国际收支的收入乘数法和吸收法。收入乘数法考虑的是收入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通过引入外贸乘数, 说明收入的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对国际收支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以及研究货币贬值诱发的收入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该理论的主要持征是强调收入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 收入变化不能完全扭转国际收支的逆差和顺差, 而只能使原来状况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一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 仍属于局部均衡分析法, 从前面的论述与推导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如果放松其中一条假设, 该理论都不能成立, 其只适用于非充分就业经济。其次, 与弹性理论一样将经常项目等同于国际收支, 不符合国际资本流动日趋频繁和重要的经济现实。最后, 其基本政策含义是主张实行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 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在当今世界也越来越行不通。因此该理论关于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并不完善。

而吸收分析法强调的是吸收即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同样, 它不仅研究吸收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而且研究货币贬值诱发的支出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吸收分析法将弹性分析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吸收法是凯恩斯乘数理论与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结合, 该分析法针对弹性分析法只考虑汇率变动的缺陷, 采用收入水平和支出行为来分析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故在分析通过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问题上, 比弹性分析法更为完善。吸收法强调只有当一国国内总支出 (吸收) 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时, 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与同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弹性分析理论相比, 吸收分析理论采用了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 将收入、支出等国民经济变量与国际收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这是其成功之处。但是, 吸收分析法同样存在着明显缺陷:首先, 国民收入恒等式是一个会计等式, 两者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 一国的国民收入、吸收与其贸易收支之间无疑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 吸收理论的逻辑基础是不坚固的;其次, 吸收分析法同样忽略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在50至60年代, 随着凯恩斯主义的流行, 国际收支的收入乘数分析法和吸收分析法占据了国际收支理论的统治地位。但这两种分析法, 基本上排除了资本流动, 与古典学说一样, 仅考虑到贸易收支而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仍然停留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调整上。这种缺陷直到60年代才有所改观, 由詹姆斯·米德 (J.M eade) 等人提出, 经后人逐步发展形成完整的体系。

四、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由于国际资本在国际收支中地位的不断提高, 甚至居于首要地位, 前面这些传统的国际收支分析法 (弹性分析法、收入分析法、吸收分析法) 不适用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在国际收支中出现的问题。一些极有价值的开放经济动态模型纷纷涌现, 其中货币主义兴起。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蒙代尔 (R.M undell, 1968, 1971) 、约翰逊 (H.Johnson, 1972) 、弗伦克尔 (J.Frenkel, 1974) 等人。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m onetary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 ents) 强调国际收支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 该理论从一国货币供需的均衡角度来分析国际收支, 可见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是从休谟的思想中得到了启示。在该理论中如果一国在国际收支方面处于赤字状态, 其国际储备资产必然外流, 而国际储备外流意味着该国的货币供给超出了它的货币需求。同理国际收支盈余意味着该国的货币供给小于它的货币需求。国际收支的货币理论于70年代初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自此以后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扩展和改进。这一分析法的实质是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主义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引申, 将国际收支视为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分析法采用长期存量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国际收支, 将国际收支不平衡看作是货币存量不平衡的结果, 与传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一样, 强调的是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与后者不同的是, 它的侧重点不是相对价格的变化, 而是货币供求的变化。该理论认为国际收支的任何失衡都反映货币市场失衡。在固定汇率制下, 一国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 该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 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在浮动汇率制下, 由于汇率起着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因此货币市场的不平衡将通过汇率的变化反映出来。

60年代初期, 蒙代尔 (M undell) 和弗莱明 (Flem ing) 更新了国际收支调整的传统观点,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研究了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效果, 认为采用针对外部平衡的货币政策和针对内部的财政政策, 能够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强调一国怎样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来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关于国际收支的调节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仍然不健全, 多种机制之间难以协调, 这给国际贸易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 对国际收支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摘要:一般而言, 各国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有4个, 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前三个是对内部的经济目标, 国际收支均衡是对外部的目标。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会对本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 因此国际经济学家非常关注国际收支平衡机制, 并且提出了种种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理论和学说。本文对国际收支平衡及其调节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简要述评。

关键词: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调节,经常账户,资本流动

参考文献

[1]莫瑞斯·奥波斯特富尔德: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2]何璋.国际金融[M].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7.

金融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篇9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成为世界各国强化和改革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措施, 我国将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作为“十二五”时期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因此, 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现阶段金融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 从具体研究范围看, 该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原因以及方法等。

(一) 宏观审慎管理概念的界定

周小川认为, 宏观审慎管理是从金融系统性稳定的角度出发, 在保持微观健康的前提下, 还需要考虑宏观总体的系统性稳定和健康。这一定义提出了宏观审慎管理的目的、前提和政策着力点, 据此能够迅速构建起金融领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其他的相关研究虽然在表述上存在一些差异, 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但概括的思路与上述定义基本类似。

(二)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原因

王松奇与王力伟的研究表明, 过去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主要侧重于加强对单一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 这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方法, 事实上, 单一金融机构的审慎行为可能会由于其外部性而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此外, 谢平、邹传伟认为, 金融系统在资本充足率监管、贷款损失拨备和公允价值会计等方面具有顺周期性, 这一特性放大了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金融价格短期波动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基于这一视角, 周小川、王松奇、王力伟以及彭刚、苗永旺等都认为, 应该将审慎性监管原则扩展到宏观经济和金融运行层面, 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 从而达到限制系统性风险、降低金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目的。

(三)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措施

周小川认为, 首先要从逆周期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 并且要能够有效应对“羊群效应”等市场失效行为, 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 同时还要对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制定更广泛的国际标准, 以抑制微观审慎的负向外部性。

王力伟则从具体政策制定的角度, 提出实现宏观审慎管理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制定相关政策, 其中时间维度方面要建立反周期资本缓冲制度、前瞻性的拨备制度、通过杠杆率来限制信贷过度增长等措施;而空间维度方面要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系统重要性工具的监管、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保险制度以及适时推出系统税制度等措施。

夏斌认为, 宏观审慎管理首先要关注全球宏观审慎问题, 如果世界对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发行不能形成一定的约束, 全球范围的系统性风险就不可避免, 宏观审慎管理也成为空谈。

彭刚、苗永旺认为, 我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除了要加强与金融监管具有直接关系的“一行三会”的协调之外, 还要把涉及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包含进来, 形成“一行三会一部一委”的共同协调机制。

二、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及其影响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的巴塞尔协议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普适标准, 我国正在按照巴塞尔协议Ⅱ的原则开展相应的监管活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巴塞尔委员会在总结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于2009年7月提出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初稿, 并在2010年9月获得通过。巴塞尔协议Ⅲ将对国际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此, 很多专家学者对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体系和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证, 并提出了我国推行巴塞尔协议Ⅲ的对策。

(一) 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内容

钟伟从资本框架的再定义和新要求、对系统性风险的关注和控制杠杆率的限制性要求、强化流动性管理的框架和要求等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对巴塞尔协议Ⅲ进行了概括。简言之, 巴塞尔协议Ⅲ简化了银行的资本要求, 设置了核心一级资本的概念, 提高了各类资本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和一级资本的比重;将资本留存缓冲纳入资本框架, 成为资本充足率的附加标准, 并要求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附加特别资本要求, 通过设定基于风险中立的杠杆比率标准降低金融机构风险, 并设定了流动性监管指标和辅助性的监测工具。

巴曙松、谢平、刘勇、李伏安等也都从不同角度对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进行了概括。其中刘勇认为, 巴塞尔协议Ⅲ体现出加强银行资本监管、提高银行资本金已成为国际共识, 银行监管的核心价值观发生了根本转变, 银行的安全性已经远远超越了效率, 这体现在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各项安全指标的大幅提升。

(二) 巴塞尔协议Ⅲ的影响

朱民认为, 巴塞尔协议Ⅲ会通过改变资本结构、资本分配等因素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 但不同银行受到的影响要看其前期运行模式。吴忠认为, 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将在核心一级资本的提高、流动性比例及限制杠杆率等方面给欧美商业银行带来巨额资本金融资需求, 中国商业银行当前过渡到巴塞尔协议Ⅲ并没有直接影响, 但在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下, 商业银行资本的消耗将非常迅速, 未来每隔数年就需要大规模融资, 因此, 中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趋势加快。

胡一帆则认为, 欧美商业银行已经在金融危机中进行了数轮兼并, 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已经基本满足需求, 况且巴塞尔协议Ⅲ的准备期限长达8年, 实际对欧美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大。

吴晓灵对核心资本补充、表外业务资本和风险拨备方面分析后认为, 中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Ⅲ不需要进行较大调整。但巴曙松认为, 对正处于巴塞尔协议Ⅱ实施阶段的中国银行业来说, 监管规则的日趋严格和不断变化, 无疑增大了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难度和要求。

(三) 对中国如何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策略建议

范文仲认为, 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远未达到限制金融危机的目的, 对当前的中国商业银行而言也是很容易达到的。周昆平认为, 中国商业银行执行巴塞尔协议Ⅲ不存在问题, 但在商业银行股权主要为国有并且主要业务模式为获取利差的情况下, 不需要执行较为严格的资本协议。

曾刚则认为, 中国引入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的时间并不长, 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远未完善, 因此, 在新协议的实施问题上, 监管部门需保持谨慎的态度, 充分考虑差异化, 逐步建立起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差异化监管规则。武剑认为, 在现行盈利模式难以迅速改变的情况下, 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规定将会锁住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步伐, 有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增长。

三、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放松货币政策, 在利率处于极低的水平已经无法继续扩大货币供给的情况下, 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 以向经济体系内迅速增加货币供应, 其他国家也仿效美国推出了类似的措施, 这导致国际货币供给大量增加, 在实体经济难以迅速恢复并吸收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 大量游资在全球市场流动, 不仅造成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 而且也导致发展中国家资产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特别是美国推出了第二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后, 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面临新的困境, 周小川行长认为需要“筑池子”以吸收国际游资, 并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讨论。因此, 如何评价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如何控制由此带来的大量游资的冲击, 就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机构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评价

彭兴韵指出, 量化宽松政策是通过大量发行货币以刺激经济活动的办法, 实际上是完全的通胀刺激措施。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直接的效果如何值得怀疑, 但确定无疑地会对其他新兴经济体造成不利冲击, 要么造成新兴国家面临本币升值的压力, 要么是通胀与资产价格泡沫。

巴曙松认为, 量化宽松政策是美国基于国内形势出台的, 但这一政策会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 并将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压力输出到持有大量美元外汇资产的新兴市场国家, 从而导致新兴市场国家在国内、国外目标之间面临艰难选择:如果新兴市场不采取对冲性干预, 则其出口竞争力面临削弱, 新兴市场如若采取对冲措施, 则要考虑承受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风险。因此, 新兴市场在“两难困境”约束下, 可能会寻求适度资本管制以及鼓励资本对外投资等作为中间路线。

刘煜辉认为, 如果新兴市场筑坝挡水, 防止热钱冲击, 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只会导致财政赤字无限度增加, 从而会促使各方资金从美国国债市场抽逃, 进而引发债务危机, 最终拖垮经济。

王松奇认为,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的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主要是因为中国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虽然中国是国际热钱关注的理想地方, 但大规模热钱进来很困难, 即使进来, 汇出利润就更难。

(二) 关于“热钱”的影响

丁一凡认为, 现在投资中国市场, 不仅能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好处, 未来还能享受到货币升值的收益。这种符合逻辑的想法导致资本以各种名义进入中国, 并在推高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 中国控制“热钱”的政策选择

刘煜辉认为,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应对第二轮量化宽松的最好办法是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而主动减速, 减速是拒绝热钱最好的理由。对于中央银行来说, 把热钱圈起来放到池子里, 无非是准备金率和央票两类手段, 准备金率即使再大幅上提也有余地, 待经济降温, 投机资金逐步退出时, 再将准备金放出来, 就能够平滑人民币资产价格的压力, 避免经济失速而硬着陆。

巴曙松认为, 量化宽松条件下, 加强对跨境投机性资本的监管势在必然。此外, 作为一种对称性管制措施, 中国或将在加强资本流入的同时, 逐步放松对资本流出的监管, 加大鼓励金融机构与居民对外投资。为实现“总量对冲”, 央行票据发行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将成为常态化的手段, 同时也需要将人民币由参考转向更为清晰的一篮子货币, 以稳定货币预期。

鲁政委认为, 控制热钱的主要货币政策措施就是加息, 虽然加息可能会导致热钱的加速进入, 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才是热钱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张晓晶则认为, 目前加息对于资本流动是双刃剑, 一方面, 中国加息会进一步加大套息交易的空间, 加速美元的流入, 从而加大货币增发的压力。另一方面, 如果加息能够抑制资产泡沫, 也会使资本流入的动机减弱。因此, 选择加息要慎重。

四、关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与控制我国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是影响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货币政策的重要工作是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但通胀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反而在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加速上涨, 中央银行被迫两次加息。可以说,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 并且此次通胀的推动因素是农产品以及纺织类产品的价格, 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因此, 如何更好地管理通胀预期, 防止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已经成为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通货膨胀的起因

何海峰认为, 中国近几次物价上涨的输入型和成本型特征比较明显, 本轮通胀的形成也受到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尹中立认为, 2009年以来的通胀预期以及CPI的上涨缘于信贷与货币的快速扩张。全球中央银行向市场注入大量无法被实体经济吸收的货币之后, 必然流向大宗商品市场及资产市场, 推动商品期货价格上涨, 继而推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刘煜辉认为, 中国通货膨胀的起因沿着“货币超发-资产泡沫-城市服务性价格快速上涨”和“城市生活成本快速抬升-城市用工有涨薪的需求-城市工资的上涨导致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上涨-农产品价格趋势性上涨”的链条传导。

黄益平、王勋、华秀萍通过开展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效应分析发现, 流动性过剩、产出缺口、出口、房价和股价的冲击对通胀会产生正向的累积效应, 其中产出缺口和流动性过剩对通胀的影响较大, 而房价的影响相对最小。

王国刚认为, 2010年物价上行的主要原因是水、电、燃气、交通和资源品调价, 另外自然灾害带来农产品供不应求, 继而诱发游资炒作而造成的。

中国金融40人论坛编辑部认为, 本轮通货膨胀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中国近几年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经济体内新增和留存了大量货币;二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会造成热钱流入以及国际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等, 引发中国物价上涨;三是可能在刘易斯拐点后,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带来的。

(二) 中国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

何海峰、张晓晶、尹中立等分别分析了中国的经济体制、运行态势、要素与产品“短板”、劳动力成本、产能过剩、外部冲击、价格改革、通胀预期等情况之后认为, 在中国经济整体供过于求的状态下, 不可能出现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更需要关注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和资产价格膨胀, 但中国不会发生失控的、持续的通货膨胀。

王国刚从工业化和城镇化角度看, 认为农产品、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上行是客观趋势, 要将价格上行控制在合理范围, 不使其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但沈建光、张明明认为, 中国通胀已经具有长期性特征, 以前的产能过剩现象已经随着需求的大幅提高和落后产能的淘汰而发生改变, 尤其是在刘易斯拐点出现后, 劳动工资的上涨将对物价有长期和持久的推动力。而近几年货币增发, 为居民购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基于此, 当前中国物价上涨压力可能具有长期性和趋势性。

(三) 中国通货膨胀的治理

王松奇认为, 中国管理通胀最常用的是调整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 其影响一般是一次性、有针对面的, 后果也可控。像利率、汇率这样的价格型工具, 在使用时要非常慎重。当前央行只能通过利率和数量型工具的结合管理流动性。张晓晶认为, 要想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明示货币政策适时退出或中性化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上可以是点对点的监管手段与加息等价格手段并用。

刘煜辉提出, 中国的管理层习惯用微观手段来管理宏观问题, 为此中国或会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长速度, 也会容忍更高的通货膨胀, 加息等全局性的主动收紧货币的政策依然很难。

王国刚分析了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历史经验后认为, 从紧的货币政策, 不仅没有改变存款负利率的格局, 反而给工商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增加了资金成本, 结果进一步促使资源类产品和农产品的价格上行。

沈建光、张明明认为, 为应对通胀, 首先要提高存款利率, 有效缓解通胀压力, 其次要减缓货币发行速度, 并且需要配合宽松的财政政策, 增加转移支付, 降低个人所得税。

中国金融40人论坛编辑部提出,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紧货币、宽财政”组合为主, 并且紧货币要从升值、加息和临时性资本管制等几方面入手。长期政策要以加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理顺价格形成体系为主。

五、房地产金融调控手段及效果研究

2009年, 中国的房价出现了新一轮的上涨, 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超过100%。为此, 2010年初中国政府出台了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 并且在2010年内不断进行加强。这一轮房地产调控的主要着力点在控制房地产信贷的增长方面, 又被称为房地产的金融调控政策, 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 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局面得到遏制, 但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快速下降, 反而在短暂的停滞之后, 年底出现小幅上涨。房地产金融调控也成为金融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一) 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

易宪容在统计了2009年以来个人住房信贷规模之后认为, 房价快速飙升和住房销售的快速增长, 主要是由于国内银行无限信贷扩张的结果。同时, 他提出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以投机炒作为主导的市场, 住房需求异化为住房投机炒作需求。因此, 为有效遏制高房价或遏制房地产泡沫, 需要限制银行对个人住房信贷的无限扩张。

尹中立认为, 房价上涨的本质就是货币过多的一种反应, 货币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途径和渠道主要通过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 住房按揭贷款能够控制房地产的需求, 而开发贷款一方面容易造成开发商捂盘惜售的现象, 另一方面也会刺激开发商高价拿地, 进而推动房价上涨。

(二) 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

中国金融40人论坛编辑部认为, 中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除货币增加过快外, 还有分税制下的土地财政政策以及居民投资渠道狭窄等也是重要原因。因此, 除使用金融调控政策之外, 还要改革财税体制、转变地方政府收入主要依赖土地出让金的现象, 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增加居民投资渠道, 并且要发展保障住房以填补房地产市场的失灵。

李海辉认为, 信贷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可以通过房地产信贷总量控制、改变开发贷款与购房贷款的不同配比以及在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土地购置、开发、出让、住房开发、住房和转让等多个环节的资金支持进行调控等。

项峥认为, 房地产金融政策应以房价为核心进行精确调控。即在确定各城市各区域的房价调控目标之后, 对需求者和开发商以超过目标价的价格买房或销售时给予限制。

(三) 房地产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

2010年, 我国推出一系列以金融调控为核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国十一条”提出要严格二套房贷款管理, 首付不得低于40%, 其后提高到50%, 贷款利率也相应提高, 同时加强房地产贷款窗口指导, 对于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 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 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银监会要求银行不应对投机投资购房贷款, 如无法判断, 则应大幅提高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北京等地方政府也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措施。

对于此次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 巴曙松认为, 这一次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非常明确, 就是要扩大供给、抑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引入对市场秩序的监管。这与以前着重打压需求的调控存在方向性的不同, 实际对需求的调控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敢进行开发, 从而房地产市场的供应大幅减少, 反而可能促成下一周期的供求失衡。

易宪容也认为, 新的“国十一条”与2003年以来的任何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有本质上的不同, 它要逐步挤出过高的暴利实现整个社会利益均衡;并且逐步将前期投资需求为主的方向转变到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方向。

尹中立总结房地产市场与政府政策博弈的过程后认为, 市场投资者已经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楼价下跌是暂时的, 上涨是大趋势;二是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不会让房地产出现深度调整。正因为如此, 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必然越来越差。同时, 在正常情况下, 提高利率是使楼市降温的最好措施, 但由于欧美经济不景气制约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加上目前CPI增幅超过了存款利率, 货币贬值的担忧越来越强烈, 结果使资金可能重新选择楼市。在此背景下, 中国的房地产调控难度可想而知。

张明、何帆认为, 考虑到房地产投资占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五分之一, 房地产投资增速对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乃至GDP增速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 如果一段时期内, 政府要确保GDP持续较快增长而对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依赖程度较高, 则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实际执行力度较弱, 而这已经在2010年第四季度得到验证。

六、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2004年以来, 伴随着中国出口结构由轻工业向钢铁、化工、机电产品的转换, 中国的贸易顺差迅速扩大, 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长, 已经产生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5年7月, 中国央行宣布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由事实上的盯住美元汇率制, 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我国实际将人民币汇率重新盯住了美元, 直到2010年6月19日, 在内部基本面改善与外部压力重燃的情况下, 中国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在这一过程中, 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问题和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构成了2010年中国汇率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 关于人民币汇率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徐超认为, 人民币汇率问题之所以成为中美两国争执的焦点问题之一, 除了政治原因外, 其主要的根源是缺乏一个有效的双方交流平台。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建立和完善汇率问题的多边磋商解决机制是破解人民币汇率难题的根本方法。但人民币汇率争议各方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吴念鲁认为, 货币汇率的变动必须从自身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利益出发, 坚持汇率调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须要确保经济运行的稳定, 以应对投机资金的冲击, 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失衡, 要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国际收支失衡, 应先从美国做起, 改善美国经济结构, 调整美国金融体系。

(二)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

罗纳德·麦金农认为, 人民币还不能为中国巨大的贸易 (储蓄) 盈余融资, 这导致中国现阶段只能是一个不成熟的债权大国, 这种情况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并没有一套市场化的解决方案来应对。

周小川认为, 人民币汇率改革坚持的原则一是不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 而是选择渐进疗法;二是不指望一个单项措施起到特别大的作用;三是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和允许试错。

目前讨论各方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 张明总结起来主要有六类:一是人民币汇率固定盯住美元;二是人民币对美元小幅、渐进、可控地升值;三是人民币汇率硬性盯住一篮子货币;四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性较大幅度升值, 之后放宽人民币对主要货币的日均波动区间;五是向外界承诺每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 但并不向市场公布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时机与具体方式;六是不设定人民币升值的具体幅度, 而是设定人民币升值的目标。这些方法各有利弊, 需要政府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做出选择。不过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与透明度, 应该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大势所趋。在人民币升值策略的选择上, 中国政府必须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 即从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出发, 而不能受任何外国政府的压力所左右。

(三)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及相应的政策选择

李稻葵、尹兴中认为,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充分体现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造成的深刻影响, 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李扬也认为, 在亚洲日益处于国际货币体系边缘地带的情况下, 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不仅是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整体性提高亚洲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的重要内容。

高善文认为,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包括获得铸币税、通货膨胀税以及促使提高一国金融市场的效率从而减少筹资成本等三个方面, 而且人民币国际化最主要的方向是承担交易媒介的作用, 而不是计价单位和储藏手段。张明也认为, 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结算功能以及扩大境内外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发行数量。殷剑峰认为, 货币国际化的成功依赖于贸易结算和价值储藏两个相辅相成的功能, 目前主要是从贸易结算方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未来还需要从发展境内外人民币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入手。

李稻葵、尹兴中认为,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英美在其国际政治、军事实力强大之后实现的货币国际化不同, 人民币的国际化, 只能依靠中国的经济实力, 即在国际收支上的体现是经常账户顺差或资本账户顺差以及由此带来的高额外汇储备。他们还提醒, 中国必须学会如何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后的国际环境, 要认同与担当国际货币发行者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 并且在当前美元存在贬值风险的情况下, 还需要通过风险对冲手段规避美元在短期内大幅贬值以及美国国债快速下跌给人民币汇率及中国的外汇储备带来的不利影响。

李扬认为, 人民币国际化应当选择渐进发展战略。当前, 中国应重点在贸易项下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 要鼓励扩大金融机构开展对外人民币贸易融资;同时, 中国还可尝试依托外汇储备积极参加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在亚洲建设外汇储备库等活动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 更关键的是,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必须与人民币的国际化步调一致, 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 建立与发展比较发达的人民币债券市场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性条件。

七、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其路径

利率是最基本的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 一切货币控制工具最终都是通过利率手段起作用的。长期以来, 我国的利率水平尤其是存贷款的利率水平受到了较为严格的管制。近年来,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有序、逐步、稳健”的基调下推进, 并且按照“先外后内、先长后短、先贷后存”的主线进行。目前, 中国的国债发行利率、债券市场的交易利率以及回购利率等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 市场化水平也大为提高, 但存款利率一直受到较为严格的控制。利率管制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基础, 但在探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时, 管制利率导致我国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的资金市场价格水平失真, 制约了合理汇率水平的确定。基于这样的情况, 2010年底, 关于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讨日益增加, 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成为“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一项重要变革。如何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 关于利率市场化及其改革的意义

李扬认为, 利率市场化至少包含三个内容:第一, 利率的水平、风险结构、期限结构必须在市场上由资金的供求双方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第二, 必须形成一个由核心或者基准利率构成的一套互相联动的利率体系, 用以规范整个利率体系, 这样货币政策可以主要针对基准利率来实施, 从而影响到市场各个领域;第三, 需要一个有效的中央银行, 能够主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影响全社会的利率水平。

郭田勇认为, 央行对贷款利率进行下限管理主要为防止银行恶性竞争市场份额, 对存款利率进行上限管理主要避免银行竞相高息揽储。但由于管制的存在, 中国的利率水平无法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货币政策“失灵”, 利率工具“失效”。在高通胀率导致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情况下, 一方面会使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楼市, 易引起资产价格泡沫。另一方面也会迫使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入资产市场、商品市场, 从而加剧通胀压力。作为资金价格,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毫无疑问是优化经济结构、化解经济问题的首要一步。

周小川认为, 利率是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 反映了资源配置优化的效果。利率市场化是宏观调控的需要, 应该配合市场、资源, 起基础性作用, 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盛松成也认为, 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这样既有助于改变负利率状态, 抑制通货膨胀, 又能有效实现利率作为资金价格水平的调节作用,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周小川认为, 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定价权, 要尊重企业的自主权, 同时反映客户的选择权, 反映差异性、多样性的要求, 以及对风险的判断。利率市场化需要培育各方面的条件, 未来需要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具体方式上是按照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 确立达标金融企业必须具备的硬约束条件, 让他们在竞争性市场中产生定价, 建立健全自律性竞争秩序, 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

盛松成建议, 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在贷款利率基本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 可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一定幅度。存款利率上浮可首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中试点, 逐步将加息预期转变为市场定价。这样既有助于改变负利率状态, 抑制通货膨胀, 又能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巴曙松认为, “十二五”期间, 中国利率市场化会有明显推进, 但整个过程将循序渐进, 可能的途径是:一是大力推动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的发行及其利率的市场化, 继续扩大市场化定价的直接融资的比重;二是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三是选择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产权约束强的股份制银行进行试点, 并将试点影响范围限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最后,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择机推进全面利率市场化。

郭田勇认为,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是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上下限, 循序渐进地推进利率市场化, 如可选取一些地区有条件地展开试点工作, 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加以推广。郭田勇强调指出, 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央银行必须考虑基准利率的确定以及建立基准利率向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等问题, 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 以此作为推进利率市场化、保证金融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但黄金老认为, 中国仍然要坚持债务工具大发展及债务工具利率市场化促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之路, 试图让合格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先行先试不具备可行性。在债务工具融资占比不到30%之前, 不要轻动存贷款利率。

八、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研究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世界各国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 中国加快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国家开发银行已实施了商业化改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世界各国现存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大都表现出了较好的风险防范能力, 并且在迅速增加信贷、直接支持经济薄弱环节以及稳定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对政策性金融改革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越来越多的国家趋向于保留必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这种情况下, 中国一些专家重新反思当前正在进行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大都提出要在部分领域保留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同时, 提高其经营效率。

(一) 对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新认识

余南平、梁菁在分析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都表现出较好的抗压能力之后, 认为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当今中国不仅不应该削弱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规模与职能, 而且还应该在立法监管和严格审计的控制下大力发展各类政策性金融机构。董裕平也认为, 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作为应对危机冲击的制度性安排, 在恢复市场信心、稳定金融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些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估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问题, 并对原来拟定的私有化改革计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白钦先、王伟认为, 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绝不仅仅是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一种暂时性的例外和权宜之计, 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经济、金融与社会根源。因此,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贾康等认为发展政策性金融体系, 促进政府以较低耗费来实现国家政策意图, 降低社会转轨和发展的成本, 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总体效率, 成为必须高度重视, 并以创新意识、开拓举措和专业精神正确处理的重大挑战和历史性任务。

(二)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方向

张存刚、张小瑛认为, 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入商业化业务领域有利于增加其盈利, 改善其经营业绩, 但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业务全面商业化的时机尚未成熟, 中国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和承担的任务、服务的对象各不相同, 目前还需要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董裕平认为, 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进程中, 通过政府信用资本化来为社会欠发展部门和政策目标部门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 可以建立普惠性的金融体制。政策性银行的存在, 也符合金融生态系统多样化与稳定化的要求, 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同质化的系统性风险。

白钦先、王伟提出, 我国仍然存在着“三农”、中小企业、低收入者住房、西部大开发、企业“走出去”、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因而中国比发达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更加需要发达配套的、实力强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未来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的重点方面, 李若谷指出, 政策性金融机构遵循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的一般原则, 但也不仅仅是拾遗补缺的角色, 而应该顺势而上, 发挥更大的作用。

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用及其风险防范

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之后, 伴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的明确, 以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模糊不清的关系得以逐步明确, 地方政府开展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但地方政府受到财政收入和发债的制约, 面临着巨大的基建项目资金压力, 为此, 一些地方政府通过组建城投公司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建设开发, 但并没有得到银行的广泛支持。2009年, 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通过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速获得贷款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对于扩大投资起到重要作用。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的融资收益相对较低, 其贷款偿还的能力受到质疑, 蕴藏了较大的潜在风险, 这引起了政府部门、监管层面及学界的广泛关注, 国务院也为此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如何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如何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 不使其转化为中央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也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

(一) 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用的认识

詹向阳认为, 目前政府融资平台在资本金、担保等运作方式上有所创新, 实行了政府管理职能与投资者职能的分离, 但政府融资平台的层次增多, 由省级政府向地市级、区县级政府移动, 而且银行信贷成为融资主渠道。2009年以来, 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较强的融资功能解决了自身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落实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资金的同时, 加大了各地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 对我国战胜危机和保证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贾康认为, 地方政府构建融资平台举债的融资行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带来了很多“积极性”的活力, 确实助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 地方隐性债务的规范性不高, 不利于防范公共风险。尤其在欠发达地区, 地方变相举借债务的情况更加紊乱。

巴曙松认为, 商业银行对于县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一直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银行信贷集中于财政偿还能力较强的省、市级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占据绝对比重, 所以, 少数没有具体对应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只占总体融资平台的一个较小的比重,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整体债务率依然还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现在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分类, 并进行清理和规范化, 只是为了促使其更为健康的发展。

金麟也认为, 对政府融资平台的担忧有合理性, 但市场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担忧可能存在过度的情况, 因为市场忽略了项目的自偿性。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收益前景。如果将中央和地方财政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其负债率明显低于多数国家水平。

(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蕴含的风险及其治理

张丽莉通过调查发现, 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单一, 还款筹资渠道受到限制, 贷款余额巨大, 贷款项目盈利水平较低, 还款付息压力较大:平台公司资产中实物资产多, 货币资金很少, 实物资产中可以交易和变现的很少。在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 部分融资平台存在资金链断裂的潜在风险, 但在银行业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自查、清理, 并且建立管理台账对存量贷款进行分类处置后, 贷款风险得到了进一步控制。

徐林认为, 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需要警惕, 但要注意防止“矫枉过正”。如果地方投融资平台正常运营的资金链断裂, 将导致潜在风险的显性化。

詹向阳认为,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仍然有欠规范, 自身负债率过高, 治理结构不健全, 债务最终偿还主体及投资失误的责任主体都不明晰, 地方财政对“平台”的担保有名无实, 潜伏着较大风险, 加上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风险披露体系和机制, 未来有可能成为捆绑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主要渠道。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冲动要以“疏”为主, 而不是“堵”, 应当给予地方政府融资合法的地位和合法的渠道, 在给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同时,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加强地方政府对“平台”债务的集中统一管理, 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 建立地方债务偿债基金,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息披露制度。

贾康认为, 需要“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 打造一套可控风险和可持续的地方“阳光融资”的制度和法纪。要按照公共财政建设和“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的要求, 采取渐进方式建立透明的、受法纪约束的、依托于制度规范和受公众监督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巴曙松认为, 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和清理要在分类处理的基础上, 对打包贷款的项目进行拆包和清理, 将投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与实体建设项目对应起来, 防范纯粹用来借钱的空壳公司, 未来需要引入更多的市场化手段处理存量, 发行规范化的城投债券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李扬指出, 解决地方融资平台问题首先需要分析它们的各自特点, 然后分类解决。对于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 应当给予支持, 对于基本没有现金流, 以及可能损失的项目才采用措施。未来需要从发展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发展多层次区域金融中心、发展市政债券市场以及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等方面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

刘煜辉认为, 如果经济遇到波动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未来正常偿付肯定是有大问题的, 但未必表现为银行不良贷款飙升, 最有可能的方式是紧缩开支、加税和通货膨胀等加大经济运行的宏观成本来解决。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最好的方式, 就是市场化和阳光化, 即政府是以一个信息透明的主体进入市场去融资。

金融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篇10

关键词: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联盟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经济发展迅速, 已形成以出口型、加工型和中小型为主要特征的特有民营经济体系。据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10350亿元, 占整个浙江省GDP总量的72.5%。浙江的民营企业靠纺织服装、五金机电、小商品等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为浙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 在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导致其国际化程度不高,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规模小, 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抗风险能力都缺乏与大企业抗衡的竞争力。本文要探讨的战略联盟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对更好地促进浙江民营企业和浙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民营企业国际化研究评述

(一)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理论

1. 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中, 从三个方面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低价格优势和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以及拥有民族产品海外生产优势。

2. 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 (1983) 在《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中, 从技术变动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行为进行了解释, 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他认为, 即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为小规模、标准化和劳动密集型的性质, 但技术变动性本身能够使其同样拥有竞争优势。

3. 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资源基础理论。

彭罗斯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论》中提出资源基础论。该理论核心观点是, 企业之所以可以赢利, 是因为它们拥有企业特有的稀缺资源, 可以生产出成本很低或质量很高的产品。资源基础论使人们认识到, 中小民营企业也拥有许多独特的资源优势, 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就会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二)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情况

民营经济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产生的企业形式。“民营”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 而现代意义上的“民营”起源于1980年, 中国科学院陈春先等人率先在中关村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民办科技企业 (高贵富, 2006) 。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才逐渐增多的。

何玲玲、徐童迅 (2002) 总结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几个阶段:最初形式是利用海外关系将产品带出去, 用老乡网络来销售商品。从开始的以亲带亲, 再到后来的产品走出去, 人员走出去到国外摆摊, 企业走出去建立跨国公司。

尤宏兵等人 (2004) 提出, 民营企业有望成为企业国际化的主体, 其依据是:民营企业自身优势明显, 有实施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民营企业国际化提供了良好平台, 同时又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也为民营企业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机遇。

赵伟 (2005) 认为, 民营企业其规模尚无法与国有企业比拟, 更无法与国外私营跨国公司比拟, 再加上其从事的主体产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及经营者的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使其国际化进程无法直接用大型跨国公司的模式, 需要开拓其他路径。

杭言勇 (2009) 提出,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集合联盟模式“抱团”出海, 将浙江民营企业的块状经济延伸出国, 开创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新模式。

三、战略联盟研究评述

(一) 战略联盟的定义

“战略联盟”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们认为, 战略联盟是指由2个或2个以上有着共同利益的企业 (或特定的事业部门) , 为了达到共同开发或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 最终实现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 通过签订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经营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合作伙伴关系。

Sierra M Cauley (1995) 认为, 战略联盟是由实力强大的、平时是竞争对手的公司组成的伙伴关系, 是竞争性联盟。这种观点强调的是实力相当的公司间竞争性的合作关系。

迈克尔·波特则认为, 战略联盟是超出正常的市场关系又没有达到合并程度的长期联合协议。它的一般做法是通过与一家独立的企业签订协议来进行价值活动 (如供应协定) , 或与一家独立的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一些活动 (如设立营销方面的合资企业) 。

以上对战略联盟的研究大部分是限于跨国公司之间或是实力较强的大型公司之间, 而很少涉及到像浙江民营企业这样的中小型企业。中小民营企业要用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国际化, 肯定要针对自身的特点进行一些改进。

杭言勇 (2009) 认为, 从战略联盟理论的视角来看, 民营企业“抱团”模式是民营企业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联合起来, 资源共享, 风险共担, 克服和解决依靠单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无法克服和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合作现象。

本文所要研究的联盟模式指的便是这种中小民营企业间的“抱团”策略, 或者是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结成联盟的策略, 即民营企业为更好地实现各自的目标, 通过各种方式联合起来或与大公司联合, 以解决靠单个企业的能力很难解决的问题。

(二) 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研究评述

1. 价值链理论。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创造了著名的价值链理论。波特认为, 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 其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 其总和即构成“价值链”。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整条价值链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价值链上的企业有可能是在某些价值增值环节上拥有优势, 其他企业在另外的环节具有优势。为达到“双赢”的目的, 企业在各自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上合作, 可促使彼此核心专长得到互补, 在整个价值链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2. 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 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Ramanathan和Thomas (1997) , 认为当交易的风险表明内部化是有效的, 但各种各样的限制又阻碍完全一体化时, 合资企业就会形成。

3. 资源基础理论。

沃纳菲尔特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资源基础理论”的概念, 指出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获利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意义和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起决定性的作用。资源基础理论将战略联盟视为获得其他企业资源的战略, 即当资源不能有效地通过市场交易或并购获得时, 战略联盟就可以用来与其他企业共享或交换有价值的资源。但是这种学说过于强调资源本身, 而忽视了资源的创造过程。

4. 组织学习理论。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 如果企业拥有超常的创新知识, 便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 企业将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放在优先位置, 而战略联盟正是组织间转移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一条有效途径, 可以通过和具有经验的企业结盟实现学习, 从而推动战略联盟的形成。组织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源基础理论对资源创造过程的不足。

本文通过对战略联盟理论及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 试图提出更加适合于民营企业的联盟方式, 并期望能使这些联盟模式在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从而使民营企业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国际化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杭言勇.浙江中小企业“抱团”现象解析[J].经济论坛, 2009 (6) .

[2]尤宏兵等.民营企业国际化[J].经营与管理, 2004 (4) .

[3]赵伟.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评价与路径建议[J].浙江经济, 2005 (8) .

[4]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1997.

[5]Sierra.M.Cauley de la., Managing Global Alliances:Key Steps for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England, Addison-Wesley 1995.

上一篇:信息栅格技术下一篇:无人机航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