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实训中心

2024-09-15

物流实训中心(精选12篇)

物流实训中心 篇1

区给予政策支持, 决不允许不具备条件的景区擅自开发。其次要制定相应的防震标准, 使开发者有据可依, 规范操作, 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再次要加强开发过程中的管理与监督, 从细节着手, 不给投机取巧者留下可乘之机。各级领导只有提高防震意识, 才能防患于未然。

2.对相关人员进行防震知识培训

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至今科学家还不能准确预报地

里, 作为体育旅游的组织者、管理者, 都不能放松警惕性。所有景区的工作人员, 包括领导、员工、导游等相关人员平时都要进行专门的地震知识培训, 提高防震意识, 熟悉和掌握防震知识及自救和疏散的方法。

3.储备应急用品

众所周知,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四川地区位于龙门山地震带的旅游景点在进行体育旅游开发时, 就应周密地考虑应对的措施, 其中做好应急用品的储备就是重要的一环。这里所说的应急用品是指在灾害发生时保证游客生命安全的必需品 (食品、饮用水、药品) 和用具 (手电筒、防寒防雨服和帐篷) 。应急用品的储备要讲究科学性, 一般用具可以储存在专门的仓库中, 必需品不宜于久放, 可存于超市、店铺中, 不断流通, 随时补充, 这样确保各个体育旅游的景点有一定量的应急用品储备, 以应对不时之需。

4.建设牢固基础设施

体育旅游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游客下榻的宾馆、饭店、超市、游乐场、体育场馆、刺激性项目的固定物、道路等。在建这些基础设施之前, 首先听取地震专家的意见, 制定抗震标准, 按照标准, 各个景区要严把质量关, 从承建单位资质的认定到选址、购买原材料、施工、验收等各环节都要有强有力的监督机构。汶川大地震的悲惨画面历历在目, 不能不吸取血的教训。牢固的基础设施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体育旅游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使他们安心地体验到体育旅游带来的快乐。

5.重视安全保障问题

在安全保障方面应做好的工作有:增强体育旅游安全意识与观念, 防患于未燃;把旅游安全救护、安全通道规划纳入体育旅游景区、景点、线路规划之中;做好游客的安全教育工作, 完备安全应急疏散系统, 运用多种形式向游客进行安全理念的灌输, 使旅游者具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参加体育旅游活动的基本安全常识;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要列入体育旅游企业的风险管理日常程序之中。

6.体育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注意不要过度开发

发展体育旅游, 首先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 促进体育旅游各项人工设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其次, 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健全体育旅游发展有关的法律和法规, 以立法的形式制止破坏体育旅游资源和环境行为的发生, 运用法律手段实行有效保护;再次, 要完善体育旅游行业的管理体系;最后, 要加强对体育旅游者及景区内居民的教育与宣传,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避免过度开发。

参考文献:

[1]关于体育旅游的若干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 2006, 26 (5)

[2]郑居焕李耀庄: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7, 6

[3]陈建民: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救灾.财经界, 2007, 11

杨晓伟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学院

根据《宁波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宁波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 2020年的宁波经济发展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宁波将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宁波市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5大临港支柱产业、10大重点优势制造业行业、10大现代服务业行业。现代物流产业已成为宁波市重点扶持的1 0大服务产业之一。然而, 我市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物流企业人才严重匮乏。据调查显示, 宁波在主营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中, 直接经营物流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占17.00%, 但是物流专业毕业的人才还不足1%。宁波物流的快速发展与物流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形成了明显反差, 严重地限制了宁波城市现化物流发展的步伐。因此, 宁波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与宁波市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具有区域特色的服务型职业教育”, 加快人才培养, 特别是加快培养熟悉物流服务对象, 物流服务组织、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的物流一线技能人才培养,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我们急需一个物流培训和实践教学平台, 而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恰好能满足这一需要, 该中心的建立定将在宁波物流紧缺人才培养方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宁波物流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1.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物流职业教育缺少标准

多数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专业设施、设备建设落后于企业实际技术标准;学校课程设置与标准重理论轻实际, 与实际需求脱节严重;技能考核标准与企业实际脱节, 培训考核制度存在应试现象。物流专业考核评估内容往往侧重于实训室占地面积、建设面积等硬性条件上, 缺乏对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价。这些突出问题使得当前的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

2. 物流专业教师难以适应物流教学实践的需要

物流专业教师、技能教师数量、水平还不适应需要, 不少专业教师对生产服务一线的经营管理、技术等了解不够, 很多专业教师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走上教育岗位, 缺乏对实践技能的了解和把握, 只能纸上谈兵。由于事业、企业编制“壁垒”森严, 职业院校急需的物流企业高技能人才和实习指导教师又很难引进。

3. 企业物流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物流培训相脱节

现有的各类物流从业资格、资质的培训垄断在某些技能培训 (鉴定、考核) 中心, 但很多机构存在培训资源不足, 物流培训项目很难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许多职业院校拥有丰富的培训资源, 或者具有较强的开拓物流专业培训市场的积极性, 但因没有培训资格而无法开展。

4. 物流培训经费匮乏, 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机制

现行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沿用计划分配模式, 有限的资源绝大部分配置给了国办重点学校、原物流行业培训机构, 大量富有创造活力的教育机构得不到同等的扶持。目前我市企业参与物流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据对本市28家企业问卷调查, 有25家企业“不愿意”参加校企合作组织, 17家企业“不愿意”参与相关课程开发, 27家企业“不愿意”向学校支付教育培训经费。

二、宁波现代物流开放实训中心建设方案构想

由于宁波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存在上述种种问题, 因此有必要由市政府统筹规划, 职业院校和物流企业共同参与, 构建一处或多处宁波市现代物流开放式实训中心。该中心的培养要面向与现代物流产业链相关联的企事业单位, 为其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运输、仓储、配送、货代、物流营销、物流信息处理等操作性技能的中高等应用型物流技能人才。具体方案构想如下:

1. 功能定位

(1) 社会培训功能

该中心将整合其人员、设备、信息等要素、面向市场, 为物流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 获取经济效益, 变消耗性实验实习为盈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 促进实训中心完成自身“造血功能”, 满足可持续发展。

(2) 学校教学功能

该中心将利用其实训条件, 为宁波市各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职业化、企业化的物流实训环境, 方便其教学需要。通过物流教学项目课程开发, 构建一体化实训课程模块, 学生通过实训模块的学习, 直接掌握上岗操作技能, 使学生能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

(3) 职业资格鉴定

该中心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培训模块, 通过与宁波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合作,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 (点) , 可以对社会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从事有关物流运输、仓储与配送、口岸物流、物流营销的等方面的技能鉴定, 达到一定技能的学员可颁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2. 建设模式

该中心要求有与生产企业类似的设施设备、功能作业区和管理运作机制, 依托数字化的网络建设, 开发仿真的职业情境软件, 学生在电脑上完成职业能力训练。实训中心主要体现生产物流、商业物流、国际物流、第三方物流等多种物流业态, 涉及口岸物流、仓储配送、生产物流、交通运输等多个专门化物流职业领域, 其规划设计、教学资源配置、内涵建设等不仅对接物流专业建设的需要, 而且要符合行业、企业岗位的需求。

现代物流开放实训中心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期工程完成物流实训中心选址及硬件设施的配备。从目前宁波市的物流培训基地来看, 宁波九中或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年和物流企业合作办学经验, 可考虑以此作为建设此实训中心的首选基地;二期工程完成报关、船务港口、检验检疫、银行、配送中心、供应商等模拟操作系统建设;三期工程完成仓储配送、物流运输、口岸物流、物流营销各模块的建设, 可以完成商业分销物流管理实训、配送管理实训、仓储管理实训、国际货代与报关管理实训、运输管理实训、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航空物流管理实训, 最终形成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物流实训中心。

3. 运行项目

(1) 推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改工程, 提高培训质量

要求物流培训教师及时了解物流行业、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 制定落实相关技能标准, 按物流岗位群的需要设置课程, 通过职业情境仿真, 在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 注重侧重于实践、实验、应用性操作训练, 努力把该中心建设成宁波市物流“蓝领”人才培养的中心基地。

(2) 聚才兴教, 促进宁波物流实训教师人才的培养

通过聘请物流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到实训中心授课, 形成一支工种齐备、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 可以对各职业院校选派的物流专业教师进行对口培训, 使之成为既懂理论又精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人才, 通过实训中心的培训, 力争宁波“双师型”物流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0%。

(3) 拓宽培训受益面, 紧密围绕“三工”培训拓展业务

该中心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物流操作技能的同时, 也会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外来民工和企业技工 (简称“三工”) , 通过对这些社会从业人员的短期物流职业技能培训, 使之加入到现代物流行业中来, 这既提高物流实训室的利用率, 又为缓解我市物流人才紧缺的现状尽了一份微薄之力。

三、宁波现代物流开放实训中心建设保障机制

1. 资金保障

为了将实训中心建设成为设施设备先进的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必然要加大对其财力投入。前期筹建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学校投入、企业赞助, 建成后可通过培训的方式获取一定的收益以弥补培训活动资金开展的不足。

2. 人力保障

实训中心需要完善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我们可以全职和兼职的方式聘请物流实训专任教师。为保证日常教学的需要, 可聘请部分比例的专职物流专业型人才担任授课教师, 部分教师要开通“绿色通道”, 引进国内外优秀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充实到实训中心专业教师队伍中。

3. 物力保障

为了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 物流实训中心除了购买必要的教学硬件设施之外, 还必须有配套的软件设施, 而其中物流信息体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这涉及到标准的问题, 因此, 由政府信息主管部门统一协调, 以避免多头建设, 标准混乱。

参考文献

[1]毛光烈:宁波市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宁波发展论集, 宁波出版社, 2006

[2]王军锋:宁波物流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宁波政府网, 2005

物流实训中心 篇2

初步建设方案

负责人:任永凯、李穗豫

团队成员:经济系物流教研室全体成员 & 广州康大物流协会骨干成员 草拟:卢斌

时间:2012年3月 18日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意义:

校内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我院目前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校内实训基地这一方面的建设比较薄弱,甚至可说是一片空白,为扩大学生校内实训的机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提出此专业建设改革项目申请,拟在我康大教育园区尝试建立第一个校内物流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开展校内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预期效果:

建成后的广州康大校内实训基地(配送中心)归属于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管理,由系主任全面领导体制下的物流教研室主管,统筹安排实训教学计划,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

建成后的广州康大校内配送中心将实行全面商业化运作,实行7天无休制全天开放式运作模式,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全部职位由学生担任,由符合条件的学生经培训后轮流进行项目实训,工作任务为面向康大教育园区2万余名有需要的学生与教师以及康大周边的商户或居民开展有偿配送服务。

(三)调研分析:

前期已进行了一系列的初步调研工作,资料整理如下:

1、需求情况

从增院对面的圆通快递、从每天中午和下午十来个快递公司送货员忙碌的工作中可以看出,康大教育园区快递业务的需求量很大。之前我们采用了“蹲点”、派学生前往各快递业务的收发货点做调查统计等方式,每天的快件派送业务量都在200件以上(只统计了派件,未统计收件)。

2、竞争对手情况

目前康大教育园区的快递配送业务,增院斜对面的圆通快递比较成形,“自由自在”超市有申通快递驻点,其它各家快递公司则都是各自为政,比较混乱。对这些未来竞争对手分别进行了调查,初步调查结果如下:

(1)增院斜对面的圆通快递。它的优势是靠近增院大门,交通便利,运营了1、2年时间,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可以代发顺丰、中通、申通等其它 1

公司的快件。它的缺点是:①价格偏高,②宣传不到位(曾经放话说,“我们已经垄断了,不需要宣传”),③对于康大这边客户来说路途较远,④不能做到“门到门”服务。

(2)“自由自在”超市驻点的申通快递。刚运营不久,业务量逐步扩大,但它的运作效率相当低下,快递乱堆乱放,查找不便,耽误客户取件时间,服务态度也相当恶劣(多次被学生和教职工投诉)。

(3)其他各快递公司派件员派件。他们的一个薄弱环节是露天等候,不能做到“门到门”服务,一般都是打电话通知收件人(学生或老师)到某处领取快递,一方面收件人一般都不愿意走很远路去取快件,另一方面快递人员常为等几个人的快件需要等候很长时间,造成双方都不方便。尤其是遇上下雨等恶劣天气或客户因各方面原因不方便取件时,运营就更为困难。此外,这些在校外露天设点的快递人员难辨真假,容易滋生诈骗行为,或者因服务不周、价格问题引发与学生之间的争执,这时侯学校也不能在第一时间有效监控到以保护学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意外伤害(“中大”曾发生过申通快递员打学生事件)。

3、实训基地(配送中心)的优势、不足

以上的调研分析,为我们成立一个快递集散中心提供了契机。

实训基地(配送中心)建成以后具有的优势是:①位于校内,据有多方面优势,容易形成影响力;②位于校内,便于广泛开展各类宣传促销活动,扩大知名度;③位置设在康大教育园区中心地带,距离园区各客户群体都相对较近,便于开展派送工作;④能够实现“门到门”;⑤作为集散中心,方便快递人员;⑥在价格上可以适当给予学生优惠,增强竞争优势;⑦专业团队老师指导,要求严格管理,服务至上,树立品牌意识;⑧调查显示,我经济系学生参与积极性极高,参与人员广泛,集思广益,更易产生创新性运营建议。

不足:①没有现成经验借鉴,一切都靠摸索经营,很多具体问题可能目前估计不到;②前期知名度较低,业务拓展需要一个过程;③如果业务量较小,“门到门”的成本会很高。

建成后的校内实训基地(配送中心),刚开始运作时,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遇到业务量不足的难题,但只要我们能够广泛宣传,把服务做好,价格又比较优惠的话,在未来的运作中,我们一定可以拓展越来越多的客户来支撑我们的业务。

4、可行性分析:

(1)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给地方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带来机遇,学院对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视;

(2)相关高职院校(如岭南职院、广州城建职院)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学习与借鉴;

(3)我系已与5家企业联合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我们已建立了功能多样的物流实训室,相关教师具有了一定的组建、使用、维护实训基地(室)的经验;

(4)有一支既具丰富教学经验、又富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团队,可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专业性指导;

(5)具有一大批学生尤其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创新性的建议,为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6)广州康大教育园区内(未来拓展到园区外)对物流快递及配送业务有强大需求。

二、投资运营方案

(一)投资结构

为实现实训基地(配送中心)的建设与大学生创业的有机结合,同时为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帮助其树立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拟采用以下投资运营方案:

投资分为两块:固定资产、营运资金。

(1)固定资产:学院(公司)提供相关固定资产作为投入,如提供实训场地(包括修建、装修费用等),作业设备(如货架、货箱、手推车、条形码扫描仪、自行车、工作服、其它辅助设备等),办公设备(如电脑软硬件、打印器材、网络设施、办公桌椅、文具、电话机、饮水机、电风扇等),各类前期课题调研费用等。

(2)营运资金:由学生集资参股提供,按参股份额分配股利,实行由学生自愿参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帮助其树立现代企业盈亏意识。相关学生完成实训或毕业离校时,其入股资金可以以转让股份的办法撤出。

(二)盈利分配办法

1.试运营阶段,给予扶持。

考虑到实训基地(配送中心)的双重“身份”,作为学生运作的商业化模拟公司,它的组建和运行、客户的开发等都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摸索,以及作为校内一个实训基地,各项实训制度的建立也需要时间,所以学院(公司)应给予初步组建的实训基地(配送中心)一定时长的试运营期(比如半年),在试运营阶段,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加以扶持,比如免收场地租金,水电费用亦可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优惠。

2.正式运营阶段,按比例分配盈利。

正式运营以后,建立规范的财务核算制度(试运营期内也需要建立),按月进行利润核算。

A.费用包括(场地租金、水电费、员工工资、福利等)

(1)优先发放员工工资、绩效奖金、福利等;

(2)支付场地租金、水电费用;

B.盈利分配如下:

(1)若有剩余,则优先提取剩余的15%作为系里实训经费;

(2)剩余部分,学院(公司)提取30%作为固定资产回报;

(3)剩余部分(70%)由集资参股的学生股东,按参股份额分配股利。

三、组织形式:

在组织形式上,实训基地(配送中心)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成立,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组建模拟公司,成立股东大会,制定公司章程,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3名(可设或不设),下设若干部门,分别设部门经理1名,员工若干名。经营管理全部由学生担任,系主任或指导教师以“董事长”的幕后身份参与各方面指导。在经营中,以“提高素质、提升技能,服务师生”为宗旨,贯彻“服务至上、顾客第一”的服务理念,秉承“为学习而经营,为技能而实训”的工作理念,本着“童廋无欺,平价周到”的经营原则,打造一个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学生素质能力发展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打

下坚实基础。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为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实训基地建成后,可以从教学目的出发,精心安排,实施多样化教学实践。在各岗位的具体分工上,根据学生平时的上课时间做出合理安排,利用学生的非上课时间灵活安排上岗班次,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训,可涉及到多门相关课程的实习机会,如:《连锁配货》、《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装备与技术》、《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品学》、《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与预测》、《商务谈判与技巧》、《消费者心理学》、《经济法》、《会计学》等。实训的项目包括有: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商务谈判、广告宣传、电子商务、网站维护、仓储管理、货物盘点、物流配送、财务预算、收银记账、成本核算、会计科目、人员招聘、人员培训、薪酬管理、绩效考核、企业文化建设等。

四、运营方案

1、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实训基地一方面作为学生的实训场地,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比如:《实训制度》、《实训经营管理制度》、《实训学生工作守则》、《实训学生实习守则》、《实训学生绩效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仓储管理制度》、《实训场地卫生制度》等都要制定成文并张贴,参加实训的学生必须学习以上的制度,从思想上和意识上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另一方面,建立起来的实训基地是模拟实体企业实行完全的商业化运作,因此,还必须制定并完善其它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比如:《公司章程》、《入股合同书》、《财务管理制度》、《经理岗位职责说明书》、《绩效考核办法》、《薪酬管理制度》等,以及实训基地接收订单、接收商品、储存商品、配送商品等各环节的工作流程等。

2、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实训基地的每一位成员都是经过面试筛选的,从员工、部门经理、到总经理等岗位,都必须经过层层选拔,面试流程由上而下,基层员工由部门经理组成面试团,总经理的岗位除了全体实训成员集体投票外,还需经过董事会成员的面试考核。这些从根本上保证了实训过程的正确执行和有效开展,也是对于其他想参与实训的学生的一种积极督促。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要根据《绩效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奖励,包括股权激励等。

3、构建和谐美好的企业文化

要不定期地举办文娱体育活动,举办新人见面会和欢送会,不断增强学生的企业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给参加实训的学生一个和谐美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

五、选址建设方案

1、首选地点:康大学生宿舍6栋1楼(校医务室旁,教育园区中门附近)。经相关人员实地考察和初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实训基地建在上述位置比较合适,理由:认为实训基地布置在康大教育园区的中心地带比较好,这样距离增城学院学生宿舍区、康大职院学生宿舍区、教师新村等住宅区来说都是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有利于“门到门”配送服务的开展,另外也有利于快递公司人员收发快递。

场地面积:需80-100平方米左右

2、备选地点:康大大学生创业基地(29栋宿舍楼1楼)。

优点:距离康大宿舍楼区较近,片区宿舍集中;

缺点:距离增院及其他宿舍楼较远。

3、建议:后期随业务量扩大,可在园区内设2-3个营业点,开展对连锁经营的探索。

六、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1、需要学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参考,一切都需要摸索尝试进行。实训基地前期的酝酿、考察、学习、论证工作,以及后期的筹建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而这些都与学院领导、系领导的高瞻远瞩、对项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2、需要明确实训目的,注重学生发展

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既要结合企业经营要素,也要重视其教育功能,注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训项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规律,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校内的实训是在能控的状态下,为学生提供能够进行反复实践活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突出了学校的主体性。在实训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创造性地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毕业后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需要不断地学习改进、创新

实训基地的运作虽然是商业化运作,但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基本技能的模拟实际操作培训,所以与社会上其他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以及经营环境又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实践运行中不断对实训基地的运作进行修正改进和创新,使两者之间能够达到更高程度的磨合。

七、注意事项

物流实训室项目目标与范围规划 篇3

关键词:物流 实训室 项目 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物流实训室承担着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学校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技能型紧缺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实训基地予以支撑。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多功能实训室对于提高经贸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满足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对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项目目标规划

物流实训室应以供应链及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供应链及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条码、射频、电子标签、分拣设备等为实现手段,形成一个整体、先进、实用、经济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训中心,实现教学、实训、科研的目的。同时,应该看到近几年物流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物流应该平行于商流,物流与生产过程密不可分却又各自独立。但是很多学者将采购、销售等经营活动都归为物流,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物流不是万能的,物流有着自己的核心和边界。所以,物流系统应该区别于ERP、进销存系统、财务系统,侧重于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和物流技术设备的操作、优化和管理,而模拟的重心则应以此为主。现代物流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还应当特别注意考虑到几个问题:

1.1 贴近现实,实战性要强。物流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是搭建实训平台,配合理论教育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践活动。理论指导实践,往往实践落后于理论,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来源于实践,更多的反应物流的实际作业流程。通过学生的操作,学生在印证理论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

1.2 总体规划分步骤实施。物流实验室的建设不应该是一次性的,应该根据教学需要,结合理论及实践的不断发展规划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分步骤实施”的方式。我们看到很多实验室,有的是国家级的实验室,在建成后不久就被“搁置”起来了,很多是没有经过整体规划,后期不知道该如何充分利用已经进行的投资,或者干脆根本就没有后期投资。

1.3 突出重点。很多教育单位在申请到资金以后,什么都想上,很多系统、设备根本没有实际用途,也不符合院校自身特点,甚至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都有所偏差。我们认为,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符合特色物流教育的需要,符合院校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首先建设院校最为需求的核心部分,再依次建设辅助部分。

职业院校的物流实训室主要是服务学生实训,但还要考虑社会服务功能,在实训室的目标规划时,要注意高校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义务和责任,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例如,可以为地方企业提供演示先进技术应用的条件;对社会上要求培训人员实行市场定价培训;对外校中职、高职教师进行培训等。

2 物流实训室项目范围的WBS

物流实训室项目规划的范围包括两个大的部分:一是实训室的各种软硬件设施设备的采购、安装,二是在实训室进行的各项实训项目的设计。这两部分是密切相关的,在物流实训室项目规划时必须同时规划。

因为物流实训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固定的流水线生产,而是各种可变的物流操作实训项目。在规划物流实训室就要考虑到以后要进行的实训项目,同时决定配置的相应设施设备。否则,只考虑实训室的建设所需的各种设施,就难免使以后的实训项目不完善,达不到实训要求,也就不能利用好实训室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训室就成了摆设。即使再增加以后实训要求的设施,也难免一些方面达不到希望的效果。

因此物流实训室的项目范围应分为软硬件设施设备(用L1表示)和实训项目设计(用L2表示)。这里以实训室的软硬件设施设备(L1)的规划为例讨论。根据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建设物流实训室的情况来看,该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一般地可以归纳总结为如图1所示。

项目的设施设备建设部分的具体工作分解结构(WBS)可汇总为表1:

对工作分解结构的功能详细说明如下:

2.1 现代物流环节再现 现代物流环节的演示包括物流沙盘模拟机场、货运站、集装箱码头、海关、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居民区等单元,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现现代物流的主要环节,增强学生对现代物流过程的感性认识。

2.2 配送车辆调度管理 GPS/GIS系统具有运输业务管理功能,即具有不同起迄点和多起迄点的运输路线优化功能,具有GPS卫星定位车辆跟踪调度及电子地图显示功能等。

2.3 射频技术的集装箱堆场管理

通过无线射频卡读写器、RFID可读写标签、IC射频卡、信息接受门框(捆绑信息接收器)、模拟集装箱货物箱(捆绑信息识别射频IC卡)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包括库存量管理、身份识别等功能),模拟集装箱运输堆场管理。

2.4 自动分拣功能和人工辅助分拣 通过传送皮带、动力传送滚轮、动力金属滚筒、分拣转向输送机、可拉伸可变向柔性输送机等实现系统自动分拣功能。通过无动力流力式货架、电子显示屏和每个储位上的电子标签,引导拣货员正确、快速、轻松地完成拣货与配货工作,实现人工辅助分拣。

2.5 运输管理 采用手推车和代表先进物料输送的光电导引AGV小车(指具有电磁、光学或力学等导引自动装置,能够沿规定路径行驶的运输车)模拟物料输送与运输管理功能。

2.6 自动化仓储 通过自动堆垛机、立体货架、各种形式的辊道输送系统(输送机)、分拣机构转向机、各种智能传感器以及相应的自动控制网络系统实现自动化仓储功能,再通过与硬件良好接口的仓储配送管理软件来实现货物的自动进出库的功能。

2.7 RFID及条码监测 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单元,利用射频信号将信息由RFID单元传送至RFID读写器。RFID单元中载有关于目标物的各类相关信息,如名称、运输起始终止地点、中转地点及经过某一地的具体时间等,还可以载入诸如温度等指标,以此方式来实现对目标物的监测。

2.8 仓储配送管理 通过仓储配送管理软件与系统硬件的良好接口,完成配送中心从订单到立体仓库货物存取的自动化操作过程,真正实现现代物流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结合。如入库管理、发货管理、盘点管理、退货调拨、库存管理、财务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等。

2.9 装卸搬运管理 通过动力装置的叉车、手动液压叉车、托盘、周转箱、包装箱、手推车实现货物搬运的功能。

2.10 电子监管 通过安装于实训中心的CCD摄像系统对物流实训中心及各个物流环节进行电子监管及系统分析。

2.11 实训安全保护 由于物流系统中基本上都是转动、移动、自动化的设备,对于一个实训室来说,实训的安全保护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系统中必须设计多层次保护措施。如机械保护、电气停止保护、电气减速运行保护、人工紧急停止等。

在按项目规划施工时,可按该WBS安排项目进度,项目进度的控制方法限于篇幅,在此不赘述。

3 总结

由于物流实训的内容很多,涉及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货运代理、信息管理等,既有各种设备、机械的操作,又有软件的使用。因此,物流实训室的规划建设既有硬件的安装调试,也有软件的选择、安装、学习,项目的规划比较复杂。需要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经过一定时间的协商讨论,按科学的管理方法规划,才能建立起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实训室。

参考文献:

[1]韦克俭,覃扬彬,苏波辉.积极建立物流实训基地大力培养物流急需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探讨之一[J].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9期.

[2]马庆发.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有效建设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4]中国物流与采购网www.chinawuliu.com.cn.

[5]物流实训网http://www.yd56.com.cn/.

[6]北京络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网站www.logis.cn.

物流实训中心 篇4

关键词:物流实训中心,校企合作

一、物流实训中心建设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的实施背景

实施校企合作后, 企业给学校传递的就业反馈信息, 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的就业环境, 如何将学生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的就业环境进行接轨, 学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准企业人是我们始终面对的问题, 物流实训中心的建立解决了我们这一实际问题。

二、物流实训中心建设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 实训中心的建设定位

我校开设物流专业以来在物流实训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上投入大量的经费, 2012年学校校内设施设备基本上能够适应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大部分实习实训教学。2013年中央和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投入420万元, 省市配套项目一共720万, 已建有一个全省唯一的3千多平方米的物流综合实训中心, 适合国家大赛标准的物流仓储实训室, 运输实训室, 单证机房和200平米的叉车训练场地, 为全地区的乃至全省物流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提供实训保障。

我校物流实训中心建设立足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要求, 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服务的宗旨。以“布局流畅, 模块组合”为建设理念, 实训中心主要面向仓储配送、交通运输、物流营销、物联网等专门化方向的第三方物流的职业领域, 实训模块包括仓储配送、连锁商业物流、超市配销、企业生产物流、模拟交通运输等模块。

(二) 引企业进入实训中心的校企合作模式

实训中心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 我校实训中心自建设以来, 边建设边开放, 充分利用实训中心这一平台, 在办学理念、生源、办学主体、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 加强与企业、行业方面的合作互动, 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根据企业需要, 不断开发、完善实训项目、实训计划、实训大纲、实训教材, 使以理论化的技能还原到实际操作中。

1. 以企业需求为本, 以岗位标准为纲建立、完善物流实训中心

目前我校现代物流专业现已形成“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几年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和实践磨合, 校企建立了良性互动的供求关系、合作关系、实现了双赢的局面。通过“学生”这个桥梁和纽带, 企业知道了新形势下如何用工, 学校明确了发展校企合作就是硬道理。企业的资金、设备、培训以及互访、交流不仅促进了学生就业, 还带动了学校专业建设、促进了师资培养, 更重要的是打开了领导、教师的思维和拓宽了视野, 使学校能够真正打开门来进行开放式办学。我校在建设物流实训中心过程中, 多次聘请长春大众物流装配有限公司、长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络捷斯特软件公司、环众物流公司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设计, 实训中心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完全一致, 软件与企业对接, 实训的流程与企业完全一致。

2. 统一规划实训中心逐步实现集学生培养培训、企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1) 学生技能培养中心

实训中心首先应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近年来, 我校积极倡导“课堂变成实训场, 岗位尝试练技能”, 逐步探索形成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通过改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使课堂变成活动的课堂、快乐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充实的课堂、高效的课堂。通过课程的建设, 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技能、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和生活, 满足不断发展中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在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 结合企业的需求,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企业的业务抽象成若干物流技能, 组成若干训练模块, 让学生在实训中心完成。例如, 将现代物流中心作业分解实训课程, 可分为仓储设施设备、仓储区域划分、仓储信息软件操作、入库检验、入库堆码、入库上架等等。将叉车赛项分解为正向行驶, 倒向行驶、工字通道、S通道、移库、上架、叠盘等、将单证赛项分解为仓储单证、运输单证、外贸单证等。这些课程的优化, 为我校分方向教学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今年我校制定了仓储实训教学计划, 叉车技术教学计划、单证技术教学计划、配送实训教学计划等。保证实施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计划。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尽量创造与企业现场相近的实践环境, 让学生设计流程和操作, 熟悉并掌握本专业的主要设备和基本工具, 以及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等。在实训中培养爱岗敬业的情操、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等对学生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 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发展奠定基础, 满足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

(2) 企业人才岗前培训中心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 物流新技术层出不穷,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培训需求也就愈来愈大, 我校的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建设起点较高, 装备较先进,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 有条件成为职工岗位培训基地及教师技能培训基地。2010年3月我校物流实训中心联合长春大众物流装配有限公司开创了“职前实训”的校园招聘模式, 把物流企业“请”到学校来, 与学生“面对面”洽谈交流, 双向选择, “根据岗位组织实训, 针对需求提供人才”, 共同举办“装配工培训班”2011年3月我校又与长春大众物流装配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叉车培训班”, 企业初步选中了学员后, 根据企业的要求, 我校实训中心对学生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实训, 包括实际业务技能的提高, 上岗前进行企业文化、团队协作、待人处事等综合的培养, 我校还邀请了企业的人事、业务经理亲自培训、授课, 从而确保学生在入职前获得最全面、扎实的训练。实实在在地缩短中专毕业生与企业的差距, 真正使毕业生更快的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 同时也为企业用人开辟了新的途径。我校首次尝试了自主招生, 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双向收益。12年我校被物流采购联合会任命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真正发挥物流实训中心的辐射性影响, 大大提升我校物流实训中心的培训层次。

(3) 物流技能竞赛场地

我校物流实训中心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为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中职学校物流技能大赛的选手提供了训练场地, 每年6月校“阳光技能大比拼活动”不仅对物流新技术的运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还加强了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我们邀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当评委, 请企业的员工到学校参加比赛, 设计的竞赛项目内容也更加贴近物流企业的工作实际, 使竞赛活动成为企业和学校切磋技能, 学习物流领域先进知识技能的舞台。通过竞赛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物流操作技能的热情, 提高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 促进了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三、物流实训中心建设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的成效

我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规划设计实训中心, 将物流实训中心与物流人才实操培养相结合, 其立足点在于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 即学校的实训需求和企业的运营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 不仅为学生提供现代物流应用学习的流程、设备、技术等真实环境, 使得这一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补充了学校专业教师的不足, 有效地解决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问题, 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与社会岗位的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 使学生迈出校门即可上岗。同时, 也为企业实现物流现代化提供人员培训和物流技术解决方案。校企双方的利益获得了双赢, 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合力, 成功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长期、紧密的联系。企业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根基, 人才的评价与使用, 最终要在企业得到体现。

物流实训 篇5

2010-6-24 17:34:48简要内容:适应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对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需求,以物流业的核心环节——储配作业为背景安排竞赛,引导相应高职专业明确物流人才的培养定位与规格,引导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展示参赛选手在组织管理、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吸引企业参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一、竞赛项目名称

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

二、竞赛目的适应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对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需求,以物流业的核心环节——储配作业为背景安排竞赛,引导相应高职专业明确物流人才的培养定位与规格,引导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展示参赛选手在组织管理、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吸引企业参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

(一)竞赛方式

1.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 其中主管1名(对方案的设计、修订、客户优先等级、外包与否等负主要责任),性别和年级不限,可配1名指导教师。

2.赛事持续进行3天。赛程由制定储配方案赛段和实施储配方案赛段二部分组成,安排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竞赛区域进行。首先进行制定储配方案赛段竞赛,然后进行实施储配方案赛段的竞赛。

(1)制定储配方案赛段:竞赛用时为4个小时。

(2)实施储配方案赛段:竞赛用时为2个小时(实际操作为100分钟)。

3.比赛期间,允许参赛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选手可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指导(外包),接受指导的时间计入竞赛外包工时成本。

赛场开放,允许观众按照规定,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

4.赛后点评

赛项比赛全部结束后,由专家对赛项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介绍并对赛项的技术要点、选手表现、比赛过程等进行点评。

(二)竞赛内容

1.制定储配方案

选手分工并做好工作准备;根据所获取的企业储存、配货、场地、货物、货架、托盘、叉车、月台、客户、工时资料、各种租赁、货位占用费、外包咨询服务费、安全要求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行货位优化及制定货物入库方案;进行订单处理及生成拣选单;撰

写外包委托书;编制可实施的储配作业计划;预测出实施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案。

2.实施储配方案

选手根据上述储配方案的设计结果,在竞赛场地实施方案。选手选择最佳时机并根据作业任务需求向租赁中心租赁托盘、叉车、地牛等设备和工具;执行入库作业计划;执行出库作业计划。选手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物流企业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服务质量与安全意识。选手实施方案过程中,可修改方案,也可外包。修改方案和外包均将按预定的比例增加成本。以操作规范程度、方案是否可行、方案实施效率、成本核算、服务质量、安全意识等要素为依据,计算综合成本为评价标准。

(三)竞赛成果文件

1.制定储配方案赛段:各参赛队制定储配方案阶段递交的成果为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并以打印的纸质文件为准,由赛场统一提供提取数据的工具。

2.实施储配方案赛段:裁判记录和填写的各参赛队实施储配方案过程的成本核算表。

(四)项目指标体系

(省略)

四、竞赛规则

1.竞赛分批依次进行。各参赛代表队派指定人员按照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抽签顺序依次抽签,按照所抽签号对照定位表进行竞赛。

2.参赛选手可通过数据库和现场自行测量等渠道获取所需信息。

3.各队参赛选手分工选出1人为主管,其余2人为理货员(保管员)。主管对方案的设计、修订、客户优先等级、外包与否等负主要责任,并安排其余2人工作。

4.根据客户需求,编制货位、物料、设施设备、工具、人工等使用计划,并进行成本核算和时间安排。成本核算精确到分,时间安排精确到秒,结果保留整数。

5.参赛选手要预测出实施方案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出应对方案。

6.各参赛队在储配方案设计阶段所完成的方案及所有相关纸质资料均由参赛选手自行密封,交竞赛裁判组保存,禁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记号。电子文件由竞赛裁判组裁判提取。在储配方案执行阶段,由裁判交还参赛队,并由参赛选手自行开启。

7.执行方案时,各参赛队选手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得擅自修改计划,修改计划应由主管提出并实施。方案修改时,3名选手应停止作业,工作时间连续计算。

8.主管修改方案后,实施方案仍有困难,可由主管提出外包,外包给本队指导教师继续修改至可行。方案修改时,3名选手停止作业,工作时间连续计算。

9.若外包后,方案实施仍有困难,无法正常作业,由主管提出申请退出比赛,经裁判长同意后终止比赛,按预定的比例增加成本。

10.竞赛中出现不文明和不安全的现象、操作不规范、出现质量问题、分工协作不合理等现象,均按比例增加成本和费用。

五、评分方法及奖项设定

1.评分方法

只计团体竞赛成绩,不计参赛选手个人成绩。以竞赛过程成本与费用核算为依据,以成本与费用最低作为综合评定标准。按成本与费用从低到高排列参赛队的名次,当成本与费用相同时,作业时间短的名次在前。

2.奖项设定

赛项只设团体奖,其中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获奖团队每位选手和指导教师均获得证书。

六、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裁判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裁判委员会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

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申诉人不满意赛项裁委会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高职组赛事仲裁工作组提出复议申请。

(二)仲裁

1.“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裁判委员会设仲裁工作组,负责受理大赛中出现的申诉复议并进行仲裁,以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和竞赛结果公平、公正。

物流实训中心 篇6

关键词: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教学策略创新

中职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物流更是对接社会,以市场发展和社会需求为重要参考标准,提升学生专业性、技术性,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使之能够更为积极和有效地处理各种物流工作的一门专业。本文当中,笔者以中技(中职有中技和中专两种分类)学校的仓储实训课程为例,着重强调其在传统理论课程基础之上的改革与创新策略。因为近年来,我国中技物流专业的仓储实训教学得益于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空间,但也逐渐暴露出其在原始思维模式下的问题和弊端,这些都不得不促使其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完善课程配置,紧扣教学主题

首先,课程的设置需要以有效的教学目标为依托,而笔者认为,既然目前中技类学校以面向社会、培养专业技术类人才为教学目标,那么物流专业的仓储实训教学的目标设计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比如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为其配置适宜该职业与岗位所需的辅助专业类知识(例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或冷链供应等)项目,使个人所需更加具有针对性。

其次,在课程所需的教材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应以目前国家或地区统一发行的专业教材为基础,结合本校自身的发展状况、当今社会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需求所呈现出的新特点,适当对教材进行整合与更新。比如,可以邀请物流仓储实训课程的专业人士、科研专家或该行业的精英人士共同对教材进行重塑,使之更加呼应教学主题,让学生能够手握最契合当今社会发展实际的教材,从而接受更为专业的教育。

二、加强师资建设,引领教学改革

目前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的师资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本校固有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二是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吸纳。

首先,加强本校固有师资建设,积极引领教学改革。对于本校内部的教师而言,其应该革新该课程传统授课模式当中陈旧、古板,甚至是落后社会发展理念的教学方法,将多元化、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纳入其中。教师要在不断提升个人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学结合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面向社会聘请专业的仓储管理行业的人才或专家,到校开课或设置专业选修课程,在丰富学校师资的同时,向学生提供最为先进和直接的社会从业经验。同时,此类专家或精英也会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人脉为学生提供各种优秀的社会实践机会,引领学生朝着应用型人才的方向不断进步。

三、加大实践力度,改革考核评价

在传统实践教学的基础之上,一方面中技类学校可以进一步加大实践力度,比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模拟出入库管理、物流运输及信息处理、客户信息收集、整理与盘点、库存管理和盘点等环节,也可以通过校内自建实训基地或与社会知名企业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协议等方式,这样既能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的考核制度,也要在原有以教师为主的考评方式上进行创新。笔者认为,应该提倡一种全新的,将教师、学生、行业专家三者进行融合的考评制度,在师生互评的过程中,让教师进一步获取教学反馈,从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实时调整,满足课程与学生发展所需。同时,引入行业专家第三方评价,通过专家评估学生所完成课程中各项实训任务所展现的成果,提出更贴合实际工作的改进建议,让实训教学更符合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

综上所述,中职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作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学科,面对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外部形势,必须与时俱进,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从而让自身的发展满足学科建设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要。在不断完善课程配置、紧扣教学主题、加强师资建设中,引领教学改革。在改革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实现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统一,让学生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面向社会找出自身发展与学习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刘晓霞.中职校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方法探讨——以物流专业仓储实训课为例[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4(7):69-70.

物流实训中心 篇7

根据福建物流协会调查, 2010年福建省仅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高级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不低于1.5万人。其次, 物流企业中对复合型的中级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类人才需要具备物流、管理以及英语等综合知识和能力。最后, 在操作层对熟练掌握物流操流程和物流设施设备维护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根据2009年福建物流发展报告统计, 信息化在物流行业的普及带来物流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37.5%的物流企业急需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31.5%的企业急需物流信息设计人才。

在物流企业中大量需求的还是管理层和操作层人才。具体从事设备的操作、维护, 物流信息搜集、加工、整理, 企业配送中心管理和成本核算, 储存、运输、货运代理、报关等具体工作的高级技术性、技能性物流操作人才。据福建省物流协会统计, 2009年福建物流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2万余人。其人才的需求方向为:国际贸易、国际法、外语 (英语含小语种) 等专业的外向型人才;港口规划建设与管理、仓储管理、货物运输与代理、物流配送等专业的技术人才;熟悉进出口加工贸易、报关通关的专业人才;展示、展览、交易以及相关咨询代理、技术培训和物流服务等专业人才。

综合上述, 根据海西区域物流的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分析, 物流专业技术人才无论从类型上、质量上、数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加突出培养以服务台湾和海西外贸为特色的外向型物流服务与技术应用人才。

因此, 建设面向物流产业, 操作性较强的, 能够培养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和业务管理能力的物流专业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举措。

一、物流实训室建设思路

高职物流实训室的功能首先是为学生实训提供场所, 培养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其次可以为物流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便利;再次是为教学服务, 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在实训室进行教学;最后是为企业进行物流操作人才培养提供培训平台, 为企业服务。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始建于2002年。我们以立足漳州和闽南金三角, 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港口物流和闽台经贸为重点, 以满足闽南、闽西区域物流人才需求及闽台两岸经贸物流服务需要, 建设模拟企业化运作的开放式校内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物流实训室联合合作企业一起共建, 实现物流工作过程仿真系统化, 实行企业化开放式运作, 为学生提供模拟物流岗位情景的实训教学手段, 也为漳州及周边地区社会人员参加各种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物流技术培训服务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物流实训室从供应链角度来构建系统, 由物流信息技术区域、仓储与配送区域、集装箱堆场区域和运输调度区域以及微机房的物流软件系统等构成, 涵盖了物流整个业务流程。系统从接收客户订单开始, 涵盖物流中心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结算管理等物流核心环节, 形成一套完整的物流业务流程。物流实训室的建设目标应当成为一个集服务器、微机、工作站、网络通信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为一体的中等规模局域网络系统, 建立物流从订货开始, 通过生产、存储、配送、发货直至到货过程的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的有机结合, 具有仿真模拟和实战演练等主要特色。

二、物流专业能力和技能培养的设计和实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作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 因此它仅有普通高校实验、实习这两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必然要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辅以实训, 设计、组织、实施实训项目, 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

实训项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实训突出了职业技术应用性, 要求学校加强投入, 更新设施, 积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1. 对接岗位能力需求, 加强技能操作训练

高职学生的实训课程不能仅限于对某项技能的了解, 知晓, 而应该对主要技能达到独立操作和熟练的水平, 乃至最后能对接岗位能力需求, 掌握综合业务的操作技能。

2. 结合物流竞赛, 构思实训项目

结合各级别物流竞赛, 构思创新型的实训项目, 提高实训的科技含量。高职学生的实训应区别于中职倚重动作技能的训练。在掌握动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了解物流的业务流程。继而应该在分析业务流程的基础上, 设计能改进流程、优化业务操作的实训项目, 提高学生业务管理的能力。近几年, 全国性、省级的物流竞赛有所增加, 我们积极参与竞赛, 利用竞赛要求的项目操作, 注重业务流程的优化, 不断强化物流软硬件设施设备的结合。

3. 加强建设实训室师资队伍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中, 一直着重解决实训室的硬件设施建设, 而忽略了对实训室技术人员的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 但实训室的教学不仅需要完善的设备配备, 还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重硬件、轻软件必然导致实训室教师队伍素质与快速发展的实训室建设不相适应。其根源在于对实训室建设的目的不明确。不可以把实训室建设的目的仅仅定位在理论教学的辅助上。

实训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要逐步调整实训教师的待遇, 提高实训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 实训室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 推进实训教学改革

依据专业设置规划学生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修订理实一体化教学大纲, 在完成验证性、演示性的基础实训之后, 更多地进行分析性、研究性、设计性的综合实训项目,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岗位业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 改革实训室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 实行实训室主任负责制, 切实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 为学科和科研做好服务。

5. 拓宽实训途径,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漳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 专业主动对接平台, 根据专业特点、企业需求, 与招商局漳州港码头有限公司、聚善堂漳州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沃尔玛、福建吉马经贸集团等10多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的校企合作,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专业依托这些企业, 积极寻求订单培养途径, 推行了“岗课对接、课证融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实践, 实行工学交替、订单培养。

三、建议和思考

1. 积极尝试、探讨教学方法

物流实训室仅仅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动手能力的物质基础, 教师要积极尝试各种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仿真教学法, 可以模仿一个生产企业的真实环境, 模拟采购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流、客户服务等环节;也可以模拟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 安排学生在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配送、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中担任角色,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此外, 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 安排学生有组织地完成某个研究性课题, 师生共同寻找物流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任务, 制定课题任务书, 学生组成课题小组,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 这样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将封闭式学习转化为开放式学习,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 结合物流“实践性、流程性”强的特点, 按项目任务分组进行演练

尽管建设实训室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临实践动手操作, 加深对物流设施设备的认识, 掌握操作技能, 整合各环节的操作, 熟悉系统的运行流程, 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一味追求大而全, 忽略了实验实训设备的单台套数对一个班学生同时展开实验的可行性影响。我们实训室的建设也存在类似问题, 所以在进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把班级划分为多个教学单元, 几个老师配合, 按项目任务分组进行演练,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介入到教学环节中来。只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 依然很有困难, 包括授课时间拉长、课时增加、教师工作量计算和报酬等问题有待解决。

3. 物流核心价值体现的思考

物流的核心价值在于强化物流信息管理来尽可能减少货物的搬运/运输次数和库存数量, 优化货物的搬运/运输路径和仓储方式, 缩短货物的搬运/运输距离和仓储时间;同时又要展开增值服务, 如流通加工等, 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益。但在现实的物流实训教学中, 却极少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传授给学生, 反而过于强调物流实训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结果使物流实训系统演变成物流自动化的展示设备。

结合近几年全国物流职业技能竞赛对物流成本的重视, 对物流各个环节操作的细化和成本的分析。我们立足本实训室具体情况, 设计并优化比赛项目, 考核学生在操作动作规范、操作时间节省、操作配合程度默契等方面进行考核, 在实训项目操练中体现物流的核心价值。

四、总结

2011年6月8日, 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专题讨论促进物流业发展, 提出了“八条”要求。物流业的发展已由过去国家部门层面关注的经济活动, 上升至国家级经济政策层面研讨, 受到高度重视。我国物流业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发展春天。受到政策催化, 旺盛的内生性物流需求借助良好的基础设施, 在未来五年, 我国物流业整体将以每年21%左右的速度增长;

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出口转内需”不可避免。未来五年, 跨国物流增速将显著放缓, 而国内物流将更加活跃。对于具备本土优势而缺乏国际网络的中国物流企业而言, 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针对企业的机遇, 建立并不断完善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 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设立实用并富有特色的物流实训项目和内容, 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 亦是我们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使命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吴学凤, 金杉山.物流管理操作实训室与现代化教材库一体化建设初探[J].中国商界, 2010.12

[2]刘津平, 邵清东.实用型物流实验室建设分析[J].物流技术, 2007.3

物流实训中心 篇8

物流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 物流实训课程可帮助学生获得各种物流设施设备操作技能, 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同时也降低了教师理论教学的难度。在这种大的环境下, 全国掀起建设物流实训室和物流软件系统实验室 (以下简称物流实验室) 的高潮, 随之产生一种误区, 认为没有物流实训 (验) 室就上不好物流这门课, 甚至有些学校因为没有物流实训室或物流实验室, 就不开设实训课。笔者认为, 尽管物流实训 (验) 室在教学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中职学校暂时没有实训 (验) 室的情况下, 仍然可以进行实训。

二、传统的物流实训方法

1. 利用物流实训室进行实训。

物流实训室主要是以掌握物流设备的操作技能为目的而进行实训的场所。主要物流设备一般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叉车、托盘、堆垛机、货架、打包机、自动导引车、射频系统和条形码系统等。通过实训, 学生一般可以胜任仓储企业的工作, 可以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叉车驾驶项目和仓储进出库作业项目。物流实训室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仓储专业为主要学习方向的学校, 其他学校建设物流实训室意义不大, 主要是因为这种实训室造价较高, 约20万-100万人民币。

(1) 内容。物流实训室的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动化立体仓库、叉车、托盘、堆垛机、货架、打包机、自动导引车、射频系统和条形码系统等物流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教学, 让学生掌握这些设备的操作技能, 具有一技之长。第二阶段是以任务为导向, 根据实际任务的要求进行出入库等作业。这部分的教学与企业无缝对接, 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学生可以直接胜任企业的对应岗位。

(2) 优缺点。

优点: (1) 通过对各种物流设施设备的练习, 可以掌握一技之长。 (2) 通过模拟企业的业务操作, 学生可以很快胜任企业的相关岗位。 (3) 通过对物流设施设备的直接操作, 学生可以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 对学习后续理论课程有益。

缺点: (1) 物流设备昂贵, 很多学校无法负担。 (2) 因为价格高昂的物流设备以及场地等原因的限制, 中职学校往往只能购买部分设备及模型, 无法完整配备所有物流设施设备, 学生学习具有一定局限性。 (3) 由于造价、场地等原因, 中职学校的物流实训室往往较小, 无法容纳所有学生同时操作, 常常伴随等待现象。 (4) 由于前面三个原因, 中职学校的物流实训室常出现空置现象, 仅仅作为参观之用。

2. 物流软件系统实验室。

物流软件系统实验室主要以掌握物流的流程以及单证为目的而采取的实训手段。主要流程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国际物流, 主要包括外贸出口、外贸进口、集装箱托运、铁路托运、水路托运、空运托运以及快递业务等流程。二是仓储配送流程, 主要包括采购、入库、配送、盘点、出库等业务流程。物流软件系统实验室对于流程的掌握主要是以单证为主线进行的, 是通过单证的填制学习业务的流程。物流软件系统实验室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以国际货运代理为教学导向的学校。很多以仓储为教学导向的学校也建设物流软件系统实验室, 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实验室造价便宜, 约3万—10万人民币。

(1) 物流软件系统实验室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物流各流程所涉及单证填法的教学。这些单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仓储配送单证, 包括采购单、入库单、出库单、配车单、盘点单等;二是国际货代单证, 包括商业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书、报检单、报关单、托运单、提单以及各种运单。通过这部分的学习, 学生可以看懂并缮制各种单证。第二阶段以任务为导向, 根据实际出口任务、进口任务或者托运任务的要求进行实际的单证操作。通过这部分的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各种问题, 可以直接胜任企业对应岗位的工作。

(2) 优缺点。

优点: (1) 造价相对便宜。 (2) 安装方便, 不受场地限制, 可以和其他软件系统安装在同一机房, 提高机房的利用率。 (3) 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物流各项操作的单据及流程。 (4) 可以增强学习各种单据及流程的积极性。

缺点: (1) 学生无法通过物流软件系统掌握物流设施设备的操作技能, 仅适用于以国际贸易为导向的学校, 具有局限性。 (2) 学生会对物流软件系统产生依赖心理, 忽视物流实际业务中的纸制单证的填制。 (3) 物流软件学习系统往往与企业的操作软件有一定偏差, 是企业版的简化版, 学生要适应企业具体业务, 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4) 在物流软件系统的学习过程中, 每一名学生往往扮演所有角色, 会出现角色混乱的现象, 影响学生对物流流程的学习。

三、无物流实训室条件下的物流实训方法

1. 无物流实训室的原因。

很多中职学校尽管开设了物流专业, 但是没有物流实训室或者物流实验室。原因主要有: (1) 资金不足, 不能建设物流实训室; (2) 场地限制, 不能建设物流实训室; (3) 刚刚开设物流专业, 尚未建设实训室; (4) 物流专业在该校非重点建设专业, 而不能建设物流实训室。

2. 无实训 (验) 室条件下物流实训的思路。

利用物流实训 (验) 室进行实训具有极大的优势, 也存在不足。在无物流实训 (验) 室条件下进行物流实训时要弱化不足, 强化优势。

无物流实训室条件下的物流实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物流各流程所涉及单证填法的教学。这一部分的学习与物流软件系统的教学类似, 区别在于这些单证的学习都利用纸制单证。

第二阶段同样以任务为导向, 根据实际出口任务、进口任务或者托运任务的要求进行实际的业务模拟。这部分的学习与物流软件系统的教学区别很大。物流软件系统的第二阶段教学是一个学生扮演所有角色在软件系统上进行模拟。而无物流实训 (验) 室条件下的实训不但可以一个学生扮演所有角色独立完成整套实训, 也可以分组, 每位同学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模拟。在实训的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也可以零距离贴近企业的操作。

下面以出口货物杂货班轮运输进行实训:

第一步:学习相关单证的填法。这些单证包括:托运单、装货单、装货清单、货物积载计划、收货单、正本提单等。

第二步:分组。根据办理海运杂货班轮出口运输业务中出现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分组。这些角色有:托运人、船公司、理货公司、码头仓库、海关、装卸公司、船运公司在装货港的代理人等。

第三步:根据办理海运杂货出口运输业务的流程进行模拟。模拟流程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角色互换进行模拟。

第五步:复习。课后每个人可以自己扮演不同角色独立完成整个业务, 达到复习的目的。

四、结束语

物流实训室的建设热让中职学校产生没有物流实训 (验) 室就上不好物流课的误区, 本文通过分析物流实训室和物流实验室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提出了无实训 (验) 室条件进行物流实训的方法, 并举例说明可行性。当然, 无实训室条件进行物流实训并不是最好的, 如果条件允许, 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水准。另外, 无实训 (验) 室条件下进行物流实训还必须做好课程的开发工作。

摘要:伴随物流实训 (验) 室建设热的出现, 中职学校在物流实训时产生了一种误区:没有物流实训 (验) 室就上不好物流课。本文通过分析物流实训 (验) 室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提出了无实训 (验) 室条件进行物流实训的方法, 并举例说明其可行性。

关键词:无实训室条件,物流实训,任务导向

参考文献

[1]陈萌茁.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江科技, 2010 (1) .

[2]丁炯.现代物流实训教学和管理方法初探[J].华南金融电脑, 2010 (5) .

物流实训室建设新探索 篇9

2009年2月2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物流业被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物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根据需求预测, 2005—2010年, 我国每年需要新增物流从业人员104万人, 2010—2020年每年需要新增物流从业人员100万人。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及市场需求的背景下, 物流人才已被列入中国12种短缺人才之一。

理论上, 物流专业人才应该供不应求, 可事实上, 在行业人才紧缺、企业求贤若渴的同时, 学校毕业生却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这种矛盾和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身处市场竞争的企业, 需要有经验能操作的员工。可问题是, 我们又有哪些渠道可以提前获得实践经验呢?

高职院校创新物流专业的教学模式, 就是要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因此, 物流实训室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现有物流实训室状况的分析, 结合当前出现的新的热点问题, 对我校物流实训室构建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实训室建设现状

1、实训室有关数据分析 (见表1、表2、表3)

2、存在的问题

(1) 貌合神离。我国绝大部分职业院校都不同程度建设有自己的物流实训室, 为了使物流实训更贴近于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 甚至有的学校物流实训室就是物流企业的一个“浓缩”, 功能齐全, 设备完善。但是, 这些功能、流程、设备、技术只是物流企业的“貌”, 而物流企业的“神”是指企业环境、企业思维和企业的价值观。并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讨论出来的文化理念和手册, 大家才会很好的去遵守。而学生进入实训室, 只是在做物流作业, 没有体会到企业文化。比如, 在实训室里, 学生叫老师还是老师, 老师看待学生还是学生, 没有上下级之分, 没有权、责之分。

(2) 中看不中用。现有高职院校的物流实训室多为“软件教室+设备展览”, 实训室建设缺乏较长远的规划, 经费使用分散, 场地设施浪费大, 各校为教学方便都想做到小而全, 这样就造成仪器设备利用率低, 实训室整体效益不高。训练模式简单, 达不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动手效果, 中看不中用。

(3) 偏离建设初衷。实训室的建设, 本来是为了加强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实训环节, 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但是, 近年来, 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各类管理部门的教学评估以及各政府部门举办的物流技能大赛, 狭隘地将实训室发展成为某一单一功能的操作场地, 抛离了物流系统化建设实训室的初衷, 把本应该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实训室, 变成了教育部门认可的实训室, 而企业和行业的认同度不高。

(4) 缺少“教练型”师资。为了配合实训的效果, 高职院校鼓励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老师通过实践, 把学到的操作技能带回学校手把手的教我们的学生, 俨然一副“师傅”的形象。但是, 我们都知道, 师傅教徒弟, 只会一代不如一代。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教练型”师资队伍, 就像刘翔的老师孙海平一样, 孙海平不会比刘翔跑得快, 但是没有孙海平老师, 刘翔就永远不会成为世界冠军。

物流实训室的建设, 还要紧跟当前社会新的有关物流的现象和热点问题, 以便实训室建设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新时期、新思考

1、低碳经济

2009年12月14日,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在吵闹中不了了之, 但低碳经济已经走进我们的视野。所谓低碳经济, 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至此, 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中外运在运输上, 速度降下来。这样一种增加运输成本的要求, 是否预示着低碳经济的到来?物流原有的目标是否受到影响而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的时候, 低碳经济的指标会影响到物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所以, 对于物流运输方案设计中低碳经济的指标, 我们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有效行驶率;节省不可再生资源;排堵保畅;减少空驶车辆对道路带来的压力;减少交通隐患;优化资源公共配置中心;建立高效集疏运体系;建立社会物流资源协同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速研究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和氢动力车。

通过强化对低碳经济特点的理解,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 会调整物流方案的评价体系指标的设置, 以适应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建设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

2、物联网

十几年前比尔盖茨提出“信息在你的指尖 (Information on your fingertip) ”为信息时代的来临揭幕时, 他做梦也想不到, 信息过剩的时代接踵而来。今天:IPV4支持4.3×109 (43亿) 地址, 几乎每个人有一个, 信息爆炸才刚刚开始。明天:IPV6支持3.4×1038个地址, 几乎每个物品都可以有一个识别码。未来:我们需要连接的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海量数据!未来的物流企业必然顺应这一潮流, 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而在今天, 物流实训中过多地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实只是简单的机械运动, 一旦企业信息系统升级, 传感设备广泛运用, 我们的学生将再次被企业所淘汰。

2008年1月8日,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班轮、总箱位达到14526标准箱的“伊迪丝马士基号”集装箱船, 成功停靠我国上海洋山二期码头。整个伊迪丝马士基号:总长397.71米, 船宽56.4米, 高度超过10层楼, 吃水深18米。此艘巨轮是07年11月14日在丹麦下水, 此次为该轮的处女航。当这个庞然大物抵港后, 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事实。全船仅有船员13名, 航行、装卸、补给等都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仅用2小时完成了整艘船的装卸和搬运工作。其中, 我们看到了物联网、互联网和智能化的应用。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有没有考虑到“物联网”这一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呢?

新时期的物流企业、物流行业、物流产业针对这样的一些变化, 必然要做出至少以下几项相应的调整:其一, 改变作业模式, 从单企业运作转向跨企业协同作业;其二, 改变作业手段, 更多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导入;其三, 改变评价体系, 更加注重质量、成本、速度、范围的平衡。

新时期物流企业对人才需求也会提出新的要求, 例如:锻炼快速学习能力;掌握复合型知识技能掌握和应用能力;拥有全局意识。

四、改进实训室建设的目标

通过以上对高校物流实训室现状的分析, 结合当前新的经济现象, 在学校物流实训室建设现有的基础上, 应该对如下几点进行改进:第一, 更贴近企业实务。强化多角色协同操作;柔性系统建设以适应行业快速变化;多专业一体化的实训室。第二, 引领企业应用。成为企业高科技设备学习的场所;成为企业管理调整研究的实验室。第三, 提高应用率。升级实训形式, 增强使用动力;建立校企共同应用体系。

摘要:高职院校创新物流专业的教学模式, 就是要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因此, 物流实训室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现有物流实训室状况的分析, 结合当前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 对物流实训室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物流实训室,低碳经济,物联网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 2007 (10) .

[2]刘津平:邵清东实用型物流实验室建设分析[J].物流技术, 2007 (3) .

如何开展《物流地理》的实训教学 篇10

关键词:教具,网络资源,源于生活,综合性

《物流地理》课程是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主要是以国家总体资源分布和交通状况为大背景, 重点介绍南部沿海区域、长江三角洲与海峡西岸区域和环渤海湾经济圈等经济区域的交通网络及产业经济特点。通过《物流地理》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具备从事运输领域工作的基本知识, 并且能掌握对物流路径和物流中心布局的设计能力, 为培养职业素养打下基础。因此, 要想达到此目标, 完善而又符合教学规律的实训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在实训教学中,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法开展课堂实训教学。

一、别出心裁的教具

在传统的课堂上, 地图、地球仪等教具屡见不鲜, 而且也很吸引同学们的眼球, 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教学。但是, 学生早已经厌倦了这些熟悉的教具, 不足以给学生太多的惊喜, 于是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一下, 从触手能及的地方开始。譬如,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个实训项目: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本书, 请问这一本书的产地在哪里, 具体怎样由产地到你手中的?要求设计详细的运输方案, 并画出相对应的运输线路图。学生很愿意去做这样的练习, 而且很有干劲地去完成。当然,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商品而已, 我们的商品种类繁多, 假设第一节课实训的是书本, 第二节课可能是苹果等, 于是学生在下节课上课前就会有期待:下一节课老师会带来什么样的商品, 接下来会给我们分享哪个地方的货物与交通网络呢?学生的每一次动手练习都会给自己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最重要的是学生拿到每一件货物时会习惯地看看商品的产地, 然后在脑海里思考货物该怎么运输, 从而慢慢养成一种专业思考的素养。

二、善用网络资源

当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的世界,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以往相对静止的生活,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在新生开始学习《物流地理》课程的时候, 我们应该跟他们介绍网络资源的优势, 并不是单纯强调一定要定格在印刷的地图册上。对本课程来说, 学生一定要会用一些交通相关的搜索网络和网站, 譬如百度地图、Google地图、坐车网等, 这些搜索工具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动态性, 更新的速度较印刷的地图要快很多, 国家新建的高速路、高铁线路等都能在动态地图显示, 而且这些网站提供的资源丰富, 能涉及到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 地图可以放大到街道位置, 信息详细而准确。因此, 在设置实训项目时可以考虑给学生开放网络资源, 让学生能够涉及到更多不同的线路查询方式, 从而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

三、源于生活

实训项目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物流地理知识, 因此, 项目的设置要让同学们很熟悉, 尽量避免涉及到一些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内容。要想让学生能够感兴趣而且学到东西, 我们应该从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开始, 逐一完成实训。在设置实训项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季节性。

众所周知, 生活中的产品品种成千上万, 其中具有季节性的货物更是数不胜数, 于是, 设计实训项目时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季节项目, 先后完成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特色产品的实训教学。具体做法:把一个学期的实训课程分为四个季节, 抽签决定哪些同学负责具体负责哪个季节产品的运输方案设计, 并展示设计过程和方案路线等。由于每个同学负责的任务都不一样, 于是他们要独自搜集资料、独立完成任务, 其他同学也对各自不同的任务感兴趣, 这样就能在听他人介绍后了解到更多的物流地理知识。

2. 货物出入平衡。

我国地大物博, 资源丰富, 但每个地区的分布不均匀, 要求我们的物资不断流动, 满足不同地方人们的需要。同样地,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兼顾本地区的货物出入流向平衡, 既要介绍流入本地区的货物, 也要介绍当地所产产品的流出情况, 只有把出入货物的物品流向以及路线弄清楚, 学生才可以很清楚最接近我们生活地区的物流状况, 对以后的物资流动调配以及控制都有很大的帮助。

3. 融合地区资源特点。

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我们要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来展开实训教学。譬如, 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广东省, 所以大多数的实训教学应该以广东资源特点为立足点来展开, 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 学生感觉到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贴近生活。实训项目可以这样设置:“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大家都知道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 作为岭南人, 我们都可以很容易品尝到甘甜的荔枝, 但是, 远隔千里的北京亲人又怎样可以品尝到新鲜的荔枝呢?请你设计一个荔枝由广州运输到北京的方案。

在上述的实训项目中, 荔枝是我们南方的特产, 学生也很容易理解, 所以他们会很感兴趣, 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做实训练习。

四、综合性

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马上设计方案, 解决问题。由于实际工作中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包括车辆、运价、时间要求等, 因此, 在实训进行到后期时, 要将企业的一些实际应用和要求渗透到项目设置中, 提高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譬如, 实训项目可以这样设置:应广州巅峰集团张先生的要求, 托运一批货物到湛江, 要求两天内到达, 货物具体如下:泸州老窖头曲:纸箱包装, 体积为50cm×30cm×40cm, 每箱毛重10kg, 共500箱;电脑主机:纸箱包装, 体积为40cm×20cm×50cm, 每箱毛重20kg, 共20箱;电脑显示器:纸箱包装, 体积为50cm×30cm×20cm, 每箱毛重30kg, 共20箱;键盘:纸盒包装, 体积为25cm×20cm×20cm, 每箱毛重4kg, 共10盒。假设你是XX物流有限公司的业务员, 根据以上业务要求, 完成货物的运输方案设计。

通过上述实训项目的设计, 同学们认识到实际工作中, 运输方案的设计还要综合考虑车辆、时间、费用等因素, 这样也能顺利地达到实训教学的目的。《物流地理》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融合经济学、地理学与物流学, 就教学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挑战, 要求任课老师能够发掘出《物流地理》课程与初中地理的不同点, 进而展开不同的实训教学。以上是笔者在实训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安莉.物流地理[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10.

[2]张重晓.物流地理[M].北京:机械工出版社, 2010.

高职高专类物流管理实训教学分析 篇11

关键词:高职  高专  物流管理  实训教学

0 引言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其专业化和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企业急需一批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的高技能物流人才。而随着高职高专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院校开始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作为其重点任务,并积极开展实训教学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就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积极推进教育职业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能力本位教育,实现了理论学习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优秀职业人才。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代表着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做好实训教学工作,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校内实训活动,积极锻炼其专业实践技能。

1 国内外高职高专类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研究

1.1 国内研究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类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训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训基地实践探索两个方面。

1.1.1 理论研究。高职高专类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实训教学时,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训计划,并突出实训重点,制定各阶段实训目标。其次,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实训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强化师生的实训理念,并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在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上,各院校纷纷就实训基地的构成原理、功能特点、使用事项等作了详细说明,同时还针对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预防和处理措施,保证了实训活动的圆满完成。

1.1.2 实践探索。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均已建立其独具特色的实训基地,形成了个性化实训教学体系。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改进和完善其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其管理效率。在此基础上、政府、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到高职高专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当中,积极为其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专业后备人才,有效地推动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将整个实训活动分为现场教学、校内专题实训、综合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几大部分,并积极运用各种现代化实训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为其就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此外,整个实训过程均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就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最终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1.2 国外研究 ①美国。目前,美国职业院校普遍采用CBE实训教学模式,通过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分析确定学习内容,并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积极分析社会专业需求结构,最终形成科学有效的专业实训教学结构。这种教学模式将社会需求和学校实训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实训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极大地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实训教学培训、教育和职业认证体系。②日本。日本职业院校十分重视专业实训教学,并积极与物流行业协会开展广泛合作,建立起了一个覆盖整个物流供应链的物流职业实训体系。在进行实训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实训课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日本很多企业也设立了专门的物流研究和咨询机构,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实训培训,积累专业实训经验,提升其实训技能水平。同时,日本还形成了“产教结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大批优秀人才。

2 高职高专类物流管理实训教学现状

2.1 实训教学理念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时,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陈旧,不符合现代人才实训的实际需求。一些教师在进行实训课程设置与设计时,过分偏重理论内容,理论课课时比例较大,忽视了实践训练,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践操作技能水平较低。另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高职高专院校普遍较为盲目,一味模仿本科院校的实训课程设置,没有考虑自身实际需求,要求学生在基础知识都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接受一些提升性专业内容,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

2.2 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与本科类院校相比,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物流管理的认知程度较低,相关信息了解较少。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基础性知识,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然而,很多高职高专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千篇一律,仍以“满堂灌”为主,同时理论性较强,没有突出专业实践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此情况下,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不理想。

2.3 教师缺乏物流专业实训经验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多由授课教师组织实训活动,并负责管理日常事务。而教师常年忙于教学和科研,无暇参与实践培训,实训经验有限。因此,在开展实训教学时,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常因专业实训人才力量不足,导致其实训质量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受自身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没有条件定期进行教师实训技能培训,这也是影响教师实训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实践教学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教学保障不完备 当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存在实训基础设施不健全问题,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基地功能较少,无法较好地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的实际需求。在校内实训环节,学校主要以简单的软件模拟为主,应用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实训锻炼的机会较少,难以有效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

因此,现阶段高职高专类院校必须加快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开发出一套系统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平台,以满足专业实训教学的实际需求。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实训基地建设。

3 提高高职高专类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3.1 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实训设施建设 教师可以积极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实训教学,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某一问题出发,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终确定科学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加强实训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实训室功能,提升其实训教学效率。

3.2 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实训教学针对性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提升其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为此,学校可以深入了解和把握当前企业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目标。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职业院校的成功实训经验,开展特色化实训教学,高效整合资源,不断提升其实训效率。

3.3 加快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实训人才 众所周知,高质量的实训人才队伍是确保专业实训工作圆满完成的有力保障。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其人才要培养的针对性。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鼓励教师积极到企业学习,并广泛参与岗位实训,深入了解企业物流管理岗位需求,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

3.4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模式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购买一批现代化实训设备,建立方针实训平台,模拟专业生产岗位,营造一种良好的物流生产开发工作氛围,以有效满足专业实训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将校内专业实训和校外岗位实训结合起来,有效增强其实训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钟静,易灿.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3).

[2]王慧盟.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课程改革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2).

基于实践的物流实训课程设计 篇12

上海海洋大学于2008年开设了《物流实训》课程,经过3年的运作,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操作过程和考核体系。本文的撰写旨在交流教学,提高物流管理教学水平,推动物流管理学生的能力培养。

1物流实训内容和考核

上海海洋大学的《物流实训》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物流软件实训、物流硬件实训、物流中心实训,其中物流软件实训和物流模拟实训属于实际操作模块,物流中心实训属于体验型模块。

①物流软件实训

物流软件主要操作第三方物流软件,该软件能够实际模拟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客户管理、供应商管理、入库、出库、移库、流通加工、盘点、运输、配送、结算、决策支持等各个方面完全模拟企业实际运营。

主要由学生模拟一个实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企业实际运作的客户需求,进行自己设计管理流程,最后通过软件展示出企业的具体运作。

考核方式通过查询软件的订单管理查看操作过程和实际操作数据,得出学生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否正确和完整。

②物流硬件实训

物流操作实训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选择了物流仓储模拟、超市模拟和物流沙盘设计三个部分作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物流实训主要操作仓储模拟区的仓库管理、入库、出库、移库、盘点、电子拣货;考核方式查询软件内部的仓库数据和货架实物是否正确,查询入库和出库数据等。

超市模拟主要由学生后台输入商品数据,pos进行销售。考核方式pos机小票和后台软件数据。

沙盘模拟提供物流中心设计和仓库设计,学生根据基本模块来自己设计。考核方式是设计的完整性,同学提供成型后的数码照片。

③物流中心实训

西郊国际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食品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已经建成一个国内外的食品展示中心,在食品和农产品的批发和零售上已经初具规模。我校选择西郊国际作为物流中心实训基地,主要考虑到该地的国际性、食品和农产品中心、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设施等因素。

通过对西郊国际的参观,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物流管理知识,能够分析和设计一下内容:①分析优缺点西郊国际,设计和规划食品物流中心。②了解西郊国际已有商家,提出电子商务和物流方案。

该模块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出勤、现场讨论和论文等方式。

2实训管理和安排

由于物流实训需要具体操作软件和硬件,所以中间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提高实训效果,需要对物流实训进行有效的管理。

2.1 物流实训课时管理

2.2 物流实训开展措施

软件实训16个课时,老师讲解后个人独立完成;物流模拟16个课时,分若干个小组完成,每小组可以再细分小组完成不同实践环节;物流中心实训主要是参观西郊国际物流中心,分析和讨论西郊国际的物流规划和设计。

根据课程模块进行管理和分组,由于参加实训人员众多,很难分别指导学生,为了更好的管理,将参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讲课按照软件实训和模拟实训进行总体介绍,具体操作分组进行轮训。这样的设计,保证了物流实训室充分利用,保证了教师平均接触到每个同学,保证了每个同学都有在充分利用实训时间。

2.3 物流实训现场管理

5S现场管理法起源于日本,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单词,即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员工的品质,养成凡事认真、遵守规定、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文明礼貌等习惯。

在物流实训中,时刻让同学保持良好的现场工作状态,不管是在机房,还是在实训室现场,学生经常会随手制造出垃圾或者将物品弄乱,也不管是否会妨碍其他人工作。通过“整理”,使学生明白在实训室保持清洁和整齐,使学生明确各库区的货物、托盘、周转箱等摆放位置与数量,并进行相应标识,通过每日对办公室与库区的“清扫”,使学生能够自觉保持工作场所的干净卫生,使得学生能够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物流实训效果

3.1 物流软件实训和物流操作实训

物流软件操作中,一般在刚开始接触软件的时候学生搞不清楚软件整体架构,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软件架构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设计物流流程操作,大部分同学能在时间要求内完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模拟,少数同学经过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也可以完整的进行软件操作。

物流实际操作部分相对比较麻烦,需要分组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然后进行分小组的实训,这个部分由于设计环节较多,对学生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需要较高的培训。进过实训,同学能够操作物流仓储中的主要设备(RFID、手持终端、电子标签等),能对超市管理软件和pos机器有良好的认识和操作,并能够根据实际项目理解设计简单的物流中心和仓库。

图2是同学进行RFID入库操作,图3是同学进行pos机操作,图4是同学设计的一个仓库。

3.2 物流中心考察

通过物流中心的实地考察,让同学真实看到物流中心运作情况,了解到最先进的设施和设备,(下图中间是西郊国际工作人员给同学介绍猪肉供应链仓储管理,这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猪肉管理系统)。通过中心的考察,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物流中心的设计、应用和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思考,大大提高了同学对物流管专业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系统化了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

4 《物流实训》课程总结

通过这次实训活动,对于学生系统理解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整体实训具有较好的实践性、整体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入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

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对学生上课情况的调查,证明了《物流实训》课程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深化作用。调查数据显示,同学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认知程度由上课前的60%提高到了90%,大大提高了同学对本专业的兴趣度。

参考文献

[1]康莹.物流实训课程开发初探[J].中国市场,2011,(2):182-184.

[2]贾铁刚.关于电子商务专业物流实训课程教学方法[J].当代经济,2010,(6):86-87.

[3]丁炯.现代物流实训教学和管理方法初探[J].Finance Computer Of Human,2010,(5):101-102.

[4]艾亚钊.物流实训课程教改的困境和出路[J].哲理,2010,(9):98-99.

上一篇:违约行为成因下一篇:中考物理复习策略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