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过程

2024-12-08

教学实践过程(精选12篇)

教学实践过程 篇1

一、实践过程教学初探

注重过程的教学研究是各级各类教育关注的研究领域, 除了一般性的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研究外, 目前这一范畴的研究有两个重点方向, 一个研究方向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掌握相关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教学法研究。它要求教学要在学习中以研究为主线, 教师创设一定的条件、环境与氛围,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通过联想、推理、综合、分析等方法形成科学的观点从而培养提高学习者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各种素质能力。

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强调教学要注重实际的活动过程, 教学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过程环节和要素条件, 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在改革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与内容方面进行研究, 其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强调按照工作过程开展教学, 教学与工作过程相结合, 以凸显高职实操性的技能教学。

本研究的实践过程教学, 是融合运用过程教学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两种模式的教学理念, 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实践应用探索和课题专题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过程教学模式。是以实践工作过程为导向, 注重利用实践教学过程 (这是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统一) 中的过程要素、条件, 基于实践过程开展教学引导和指导, 启发帮助学习者发现和学习显性或隐性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结合实践过程教学开展新型的教学考核模式, 培养学习者具备良好的思维、行为能力和职业品质的一种模式方法。

这一教学模式注重利用实习、实践的教学环境与过程开展教学, 教学伴随着实习、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 注重利用实习、实践的环境条件、过程要素为媒介, 开展教学指导, 引导学习者学习显性或隐性知识, 使其除了学习知识技能外, 还在经验积累、品德素养、社会反应等方面得到更为全面、深入的发展进步。

而这一环境、过程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流程、工作情景、环境场合、工具手段、心理情愫、社会背景、时间因素等。教师运用各种实习、实践环境、过程要素作为媒介, 提出教学问题, 布置教学任务, 促进自主学习, 组织教学活动, 传授相关知识, 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习者利用过程因素组织学习活动, 通过自主学习发现知识, 学习知识, 探索新知。

二、实践过程教学的特点与作用

1. 实践过程教学的特点

(1) 实践过程教学的运用领域主要是实习、实践领域。实践过程教学注重利用和根据实习、实践的教学环境与过程开展教学。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教学环境、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工具手段、时机、心理情感等发现和认识显性或隐性知识, 利用实习、实践环境、情景来开展教学, 这样做, 教学内容实用, 教学条件便利, 教学方法多元, 易于学习和掌握,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实践过程教学注重追踪实习、实践过程的进行开展教学与学习。实践过程教学吸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的教学理念, 注重追踪实习、实践过程的进行开展教学与学习。在实习实践的活动与工作过程中, 充分运用各种过程环节与要素开展相应的教学与学习, 使教学与学习深入细致、贴近实际, 强化活动的过程环节意识, 发挥其行动指导的教学功能。

(3) 实践过程教学要培养学习者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创设一定的条件、环境与氛围, 让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通过联想、推理、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观点从而培养提高学习者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各种素质能力

(4) 实践过程教学根据实际需求的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与学习目标。实践过程教学根据学习实际和需求原则结合实习、实践活动过程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与学习目标, 这些目标往往是多重目标, 有理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社会活动能力目标、心理情感培养目标等, 是一个学习目标组合, 具有一定深度、难度和挑战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实习、实践过程教学领域的认识预设学习者学习的隐性知识内容, 指导和引导学习者去选择和实现学习目标。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原则, 学习者可以在实习、实践过程教学活动中发现和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为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服务。这种建构, 虽然有内容范围的局限性和机会的随机性, 但依据需求性、能力目的性所进行的构建, 是有其价值和实际意义的, 是值得为之的。

(5) 实践过程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开展相应过程的学习和指导。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 会接触到较多的隐性知识, 过程教学活动涉及的教学内容会极其广泛, 原有的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师备课与安排都可能难于事先覆盖。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要去注意发现有益的隐性知识, 教师要适时地介入并实行指导。在实践过程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教学任务布置等方式进行过程介入, 并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调查, 对学习者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引导, 运用多种途径、方法传授知识, 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 还可以运用比喻、象征性语言、动作示范、形体语言、讲故事、案例描述、师徒神授、意会传播等的途径、方法, 帮助学习者克服隐性知识学习的障碍。除了传统的学习方法之外, 学习者还可以采用过程经历、参与体验、观察、模仿操作、探索研究、反复实验等方法、手段来开展隐性知识的学习。

(6) 实践过程教学采用知识 (实践活动) 成果评价与过程表现评价的方法进行多维度考核。不同于传统教学强调布置知识 (实践活动) 成果任务而缺少过程行为表现任务, 强调知识内容指导而缺少过程行为指导, 强调知识 (实践活动) 成果考核而缺少过程行为考核的特点。实践过程教学强化实习、实践学习过程教学与管理, 它不但安排知识 (实践活动) 成果任务、知识 (实践活动) 成果目标、知识内容指导和知识 (实践活动) 成果考核, 还强调过程行为表现任务、过程行为表现目标、过程行为指导和过程行为考核。

2. 实践过程教学应用的意义

实践过程教学的运用, 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领域的不足, 扩大教学领域, 使教学深入实践层面, 应用全新教学要素, 更为贴近实际, 易于发现多方面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和运用更多的方法来开展教学与学习, 教学与学习方法、手段更为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工作实践实际需要与条件选择相关的教学与学习目标, 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强, 使学习者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可以跟踪实践活动过程开展教学与学习, 发挥其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功能作用。其教学模式与方法符合现代教学特别是高职教学追求, 更为贴近实际、注重知识技能的实用性与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学改革方向与要求, 可以适应现代教学多样化和高职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三、高职教育运用实践过程教学的适用性研究

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技能的教学与学习, 强调学习者参与职业工作的实习、实践, 其本质需求与利用实习、实践条件开展教学的模式有较大的联系性, 有较多的实习、实践教学活动条件, 这给实践过程教学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营造了广阔的操作空间, 使之可以充分发挥“教无定法”的灵活性。

高职教学适合运用实践过程教学的理由可以归结如下。

(1) 高职教学学习者大多需要走出课堂到实习、实践第一线去开展职业技能的学习, 这种学习环境广阔复杂、学习内容实用, 在实习、实践中学习者会遇到众多的原先未接触过的专业课题、情景、环境、环节程序、社会人文类的隐性知识, 这些隐性知识的学习掌握需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帮助、指导与引导, 适时答疑解惑, 开启思维, 培养学习者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高职职业技能的实习、实践需要学习者采用团队协作、灵活多样的学习组织方式和适当的方法来开展学习, 其本身就是一类学习的内容 (隐性知识) , 需要有教师的教学指导与引导。

(3) 高职教学注重技能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 需要教师充分有效地利用过程环节和要素条件,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指导与引导。

(4) 高职教学的学习目标多元, 除了开展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外, 还要进行行为培养、情感修炼、品德修养、能力养成等多方面的训练, 这些训练过程也是一种品质素养的修炼过程, 需要开展相应的过程指导。

四、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过程教学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

高职管理类专业重视技能教学的教学创新, 强调走出课堂、贴近实践, 强调学习者自主地探索性学习, 通常以项目任务 (模块) 或工作过程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 以项目活动为载体采用调查、策划、课题研究、情景模拟、现场操作、案例分析、讨论会、辩论会、实验、顶岗实习、社会实践、问题研究等方式开展各种实操训练。它们有如下共同的教学过程:教师先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对学习者提出实习、实践项目任务、目标与要求→提供相关培训 (提供相关教学知识、方法技能与背景资料) →学习者自主安排项目任务活动的开展→学习者自主组织实施与协调实习、实践学习与操作活动→实习、实践及其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者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学习过程反思。伴随着这一过程,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引导与评价, 以帮助学习者释疑解惑, 启发或引导学习者解决开展活动中遇到的方案设计、组织管理、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情感心理、工具用品、环境场所等方面的问题, 帮助其渡过难关、提升活动品质, 完成学习任务。

一般情况下, 管理类专业教师、学习者可以在以下实践过程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和过程指导、考核评价活动。

一是目标设计。根据实习、实践过程教学活动的全局与过程环境条件来设计教学目标。

二是情景设定。实习、实践或仿真模拟情境设定与导入体现在实训前或过程阶段中, 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安排、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条件的准备和学习建议的提供等有效的情景设定与导入能更好地引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启发学习者认知。

三是实践过程指导。教师可通过跟踪任务进展情况、学习问题发现、学习目标管理、模拟情景设置、现场体验、过程检查和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过程介入, 通过对话、讨论、作业批改、邮件交流和在线答疑等现场与非现场方式, 使学习者可以在学习中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

四是评价反馈。建立知识 (实践活动) 成果评价和过程行为评价交融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全面考核学习者的学、思、知、行。知识 (实践活动) 成果考核评价由理论知识考试与实践活动成果考核 (如实训工作成果评定) 两部分构成, 理论知识考试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实践活动成果考核重点考核学习者的实践活动的成果, 并应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地进行考核。过程行为考核评价是通过实训、实习、实践过程检查与考核学习者实践行为, 考核评价内容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表现、团队与协作精神等, 具体考核评价包括实习、实践过程中学习者考勤状况、参与程度、态度表现、作业任务 (含实训报告) 进展情况、团队活动组织状况、职业素质 (如团队精神、意志力、礼仪修养) 表现和实际工作技能运用情况等的评价。

本课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实践过程教学使学习者学会了学习的计划与组织, 学习的自主性比以往大有提高;探索性学习, 让学习者的学习领域与深度加大了, 所得的学习成果也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水平大大提高。例如物业管理模拟入伙服务的课题训练是一个大型活动的实操策划与演练, 在实施过程中, 经过教师的事先策划指点、方法技能引导与过程中的评点指导, 学习者团队通过分工协作进行方案设计、流程安排、文案制作、剧本编排、入伙资料准备、道具用品准备、场景环境布置、专业服务操作设计、角色扮演、节目演出、现场主持等, 每位学习者全情投入, 创意发挥, 个性表演, 模拟入伙服务的全过程, 接受了一次全程、全方位的仿真专业训练, 取得了远胜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良好教学效果。

本课题研究认为, 实践过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是一个可以深入发掘的教学园地。充分运用好这一模式, 可以适应新时代教学多样化的需求, 开拓新的教学领域, 创造新型教学形式, 取得创新教学成果。实践过程教学的研究与高职教学的改革研究结合起来, 更容易寻求到适应高职教学的创新研究领域, 取得新途径、新方法的探索成果。

参考文献

[1]贾学琴.注重过程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商界, 2010 (19) :158—159.

[2]庞学光.试析隐性课程的特点及其功能[J].江西教育科研, 1994 (04) :46—48.

教学实践过程 篇2

基层电大教学过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广播电视大学的优势是系统办学,基层电大是系统的.基石,其教学过程是否落实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大系统的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广西基层电大开展教学管理、教学服务中心建设等实践活动进行具体的叙述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基层电大教学过程示范性建设问题.

作 者:杨雄 Yang Xiong 作者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广西南宁,530022刊 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年,卷(期):200920(3)分类号:G728.8关键词:基层电大 教学过程 示范性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实践 篇3

0.引言

以往的教学注重以知识体系为结构,模仿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由于高职学生没有本科学生基础扎实,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感到枯燥而乏味。从报考计算机应用专业来看,有一半学生高中阶段学文科的,这部分学生对于电路知识基本是停留在初中水平,如果从理论到理论,学生不知道所以然,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到底是干什么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的兴趣会逐渐下降。据调查统计,一个班级学生只有五分之二学生能够认真的听讲,五分之二学生对这门课有一点点兴趣,五分之一学生没有兴趣,从期末考试情况看,如果严格按60分计算,只有五分一学生能及格。针对以上情况,必须改变原有的以知识体系结构的教材,开发出符合高职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1.教学改理念

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以培养技文双馨[1]人才来进行课程设计。硬件电路设一门电子专业课,作为计算机学生将来也不一定从事计算机行业,这门课可作为电子设计,汽车电子电路等与电子电路有关的一门课,所以,设计课程不单单从计算机硬件出发,还应从企业需要来设计,所选取的项目要企业化,教学项目依据企业背景材料设计;学习内容工作化,学习任务来自工作,又高于工作任务;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即原来的传统教室进行改造,一体化教室;教师指导团队化,指导老师以团队方式进行指导,来改变以往以独立学科来进行指导的方式。学生操作的规范化,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项目,通过资料的查阅,团队的决策,计划,方案,实施,检查,评价;成绩考核的过程化,改变以往以试卷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作为动态的评价方式。[2]

2.课程开发实践

2.1 调研

职业名称:嵌入式系统设计员

典型任务编号1-1典型工作任务名称: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

工作岗位

嵌入式系统硬件外围电路设计(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相关、电源等)、组装等。

工作过程

分析硬件电路设计需求,进行硬件功能设计,制定方案。依照方案,进行详细设计,选型器件,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在电路板上完成调制,独立完成设备选型,清单制作,详细实施方案,工程费用预算,系统测试方案制订。

工作任务的对象

包括硬件电路2.常用的仪器3.常用的元器件4.焊接工具5.计算机软件和硬件。

工具

相关产品标准;功能描述书;办公设备;ORCAD,Word, Power PCB,PROTEUS等;示波器、万用表等。

方法

通过理解新产品标准,详细描述系统功能,产生规格书,收集需求信息,查阅资料,确定选型,制板,材料清单,测试电路板。

工作组织

小组分工协作,负责硬件设计,仿真验证等工作;2.小组内部沟通完成产品定型。

对工作和技术的要求

分析功能需求,与用户建立联系;学习理解产品标准,正确完成设计;

熟练使用绘图软件,准确制作电路图;合理统计材料、设备数量,制作个头清单;

掌握施工顺序,合理安排各步骤进程;能按进度要求,归总,总结日志,工作周报。

区分点

对硬件电路设计人员,不仅能够分析相关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而且要具备设计简单硬件外围电路的能力,且要熟练使用绘图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的PCB制板。

2.2 学生工作页开发

本科式教材作为高职院校的教材,它是以知识体系结构来组织教学,可能适合本科院校,但如果作为高职教材,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基础较差,很难适应;其次,高职院校学生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应用性人才,此类教材不能适应高职学生。为此,在前期的基础上,着手开发学生工作页,为学生提供项目、学习资料。作为高职学生的学材和教师的教材。因为,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周期短,各个学校有自己的模式开发,要根据具体的课程,针对企业岗位,进行具体开发,现以计算机应用专业《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为例,谈一下开发过程。

3.一体化教学实践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为条件的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项目设计[3],构建一体化学训教学环境,集多媒体、网络、计算机仿真软件、常用电子仪器和常用工具于一体教学环境。克服由于实验室仪器不足,元器件陈旧或不足,导致设计的项目往往比较落后或不能设计项目等问题。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4],原理图的绘制,实现对项目方案的论证,由于项目方案设计需要经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测试数据,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方案,在计算机中画出原理图,测试,对方案进行验证,如发现数据不正确,反复修改电路的参数,直至符合要求。同时,由原来单純在教室讲理论学习电路,学生对理论知识难懂,枯燥,失去学习积极性,通过仿真数据,很直接测出数据,在做中学习,使理论知识具体化,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大大节约了硬件的成本,使设计的方案在仿真基础上加以完善,作为仿真结果跟实际电路是一模一样,在仿真正确情况下,方可设计电路。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原理图仿真正确情况下,设计PCB板,如MULTISM10或PROTEUS可直接由原理图转化为PCB板,经过人工的调整,达到PCB板要求,软件可进行电气检查,利用先进的算法实现自动布局,省去了人工的繁琐工作,设计的PCB具有先进性。

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实现PCB板设计后,加工成电路板,接下做元器件的焊接,电路的测试,故障排除,在做中思考,学习,最后形成实用的产品,可投入使用。如语音扩音器。

以上过程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从方案设计到产品形成全都在一体化学训中实施。

4.结论

学生在项目过程中,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而不是以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线,通过对课程的开发,把课程开发的工作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环境,实践表明,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主动性,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课堂更充满活力,有生命。当然,对于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雪. 以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为导向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的实践研究[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

[2] 陈容红,崔健. 创设真实的工业情境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A]. 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 2010 .

[3] 俊明. 试论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合作方式的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0,(02) .

数学过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4

一、从个体到抽象, 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教学, 让学生接受知识

任何理性知识都源于感性认识。教学时应尽量多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直观的感知材料, 也可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在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以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然后用词把它概括标志出来。这是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概念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 在引入“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时, 我安排了这样的三个环节:一是看一看, 两张一样的照片, 同一版面的人民币, 国旗上的四个小五星等, 二是想一想, 你觉得每一组图片有怎样的共同点?三是议一议, 由学生对问题进行议论探究。在这个基础上, 再让学生尝试概括出全等形的概念, 从而认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就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数学概念是一切数学活动家的基础, 也是数学学习的前提和条件, 它直接影响并决定数学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和生活事例, 加强数学概念的教程教学,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由已知及未知, 重视定理、结论的推导过程的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反映在知识系统严密、前后连贯性较强, 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 它既是旧知识的发展, 又是新知识的基础。教师要灵活运用“上挂下连”原则, 遵循初中生的认识规律, 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方法,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去推导新的数学结论,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 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 可启发学生:我们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可以先由学生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再用类似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最后再强调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的区别。这样教学, 学生不仅容易掌握数学结论, 而且学会了问题的分析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 推导出新的数学结论, 这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以事例为先导, 传授方法的思考和形成过程的教学

数学方法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来自于解决总是的需要。根据这个特点, 教学中要善于借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设情景, 重视启发, 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寻找, 在比较和迁移中掌握数学方法。例如, 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对于点的坐标的教学, 首先请学生把自己在教室里的座位表述出来, 其次用预先设计好的座位票分发给学生, 请他们找出对应的座位, 最后由学生总结出点坐标的含义, 从而使学生在熟悉的事例中理解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并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可见, 我们在重视结果的同时, 应该更重视导致结果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 要把导致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以具体的事例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得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熏陶,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

四、设情境促思考, 让学生主动学习发现过程的教学

所谓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 是指把新的数学问题“隐藏”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中, 通过自身的活动, 自己去发现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从而积极探索背后思路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得出认知冲突,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研究问题的欲望。例如, 在教学“无理数”时, 先请学生画面积为4和面积为25的正方形, 学生由小学的知识很快就画出来了, 接着又设计问题:“谁能画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立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们时而在桌上比画, 时而在热烈的讨论, 个个兴致勃勃, 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在画出图形后又提出问题:“画出的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于是很自然的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 而且学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数学的学习就是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的重复,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 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新的问题, 这既能巩固学生原有知识, 又能发展学生新的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五、从讨论到探究, 揭示规律被发现的过程的教学

在合作中探究, 即教师必须结合探究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 问题性, 过程性和开放性立足于教材,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适度地再现数学家思维活动的过程, 把数学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探究, 把他们的思维卷入规律再发现的过程。让他们从本质掌握规律。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个内容时, 我首先提出问题: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多少?然后让学生各自动手剪出不同种类的三角形, 要求学生主动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很快许多同学想到了一般性方法:度量法——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三个角的度数, 再求和, 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结论。然后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身边没有量角器, 有没有其它办法得出三个内角的和呢?”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解决。这时, 有同学提出了用剪拼的方法, 即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 再拼成一个角, 发现这个大角的两边成一直线, 于是也获得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结论。最后再给出结论。这时不少学生从刚才的操作、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启示, 轻松自然地完成了证明过程。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 就是要教给学生探求规律和结论的方法, 使他们能在方法的指导下主动去探索、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的规律等。重视规律揭示的过程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能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教学实践过程 篇5

高职建筑工程全过程实践课程教学探索

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设“全过程”实践课程的意义,阐述了“全过程”实践课程的特点,在归纳工程建设全过程各阶段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工作的基础上,对“全过程”实践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并初步总结了“全过程”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考核与评价方法.

作 者:毛桂平周任 张一非 鄞少强 李文慧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 建筑工程 “全过程”实践课程 教学

教学实践过程 篇6

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实践;高效课堂

课堂主要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构成的。其中,教材既是教师“教”的根据,又是学生“学”的蓝本,是教师与学生发生关联的媒介。我们知道,椭圆的大小和形态,是由两个焦点的互动决定的。教学好比画椭圆,教师和学生分别就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椭圆就是教学效果。教学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中心,而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

洋思中学是全国名校之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洋思中学创建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成功实现了高效课堂的目标。为什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能取得耀眼的教学效果呢?

教育工作者都熟悉这样一句话,“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句话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教育学原理。它深刻地揭示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它告诉我们,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共同活动,两者缺一不可。“学”是活动的主体,“教”是活动的主导,必须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最大效应,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洋思中学深刻地理解了这一原理的本质,完美地秉承了这一教育学原理,创造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责任精准归位。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责任不是灌输,是引导;学生的责任不是接受,是实践。教学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实践活动,它既不是以教为中心的活动,也不是以学为中心的活动。教师的教始终贯穿“引导”这条线,教师的引导是教的核心;学生的学始终贯穿“实践”这条线,学生的实践是学的核心。这种模式的灵魂就是引导和实践。教与学就像一片树叶的两面,难分难解。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叶圣陶将教师的这种作用比作教孩子走路:“教师讲,目的是要达到不用讲,好比帮孩子学走路,先牵着他走,扶着他走;进一步让他自己走,在旁边护着他;最后完全可以放心了,就让他自己走,护也不用护了。上课也一样,不能光灌输,要多启发,多引导。”叶圣陶的话朴实生动地阐述了教的责任——“帮(牵、扶、护)”,即引导、启发;学生的任务——“自己走”,即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走。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課堂教学模式对这种认识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将这种模式概括为“三引三学”。

第一步,引导学生自修学。在先学环节,介绍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自学,独立完成检测题。

第二步,引导学生探究学。在后教环节,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针对先学环节学生不会的问题,由学生通过“兵教兵”的方法来完成,教师不轻易把问题和方法讲出来,而是让学生进行思考、评判、合作探究。

第三步,引导学生用中学。在“当堂训练”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训练题,反馈“先学后教”环节的学习效果,为进一步的探究作准备。

可以看出,从教的角度看:首先,教师的引导是渐进的。在先学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实践提出问题;在后教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践研讨问题,即所谓的分析问题;在当堂训练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考试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即所谓的解决问题。这样的引导,是符合思维逻辑规律的。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实践就能成功,否则就要失败。所以学生的学习是扎实高效的。其次,教师的引导是转换的。由引导自学,到引导合作探究,再到引导独立检测。教师引导的任务是不断转换的。再次,教师的引导是有侧重的。教师的引导侧重于学习方法而非学习内容。学习知识主要是学生的事情,教师的责任主要是教会学生怎样学,或自学质疑,或合作探究,或运用反馈。最后,教师的引导是有时机的,只有在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引导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从学的角度看,全过程学生都在紧张学习,或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或迁移运用,既有知识的学习,又有方法的学习,还有能力的提升。三引三学的实践过程,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的剥下去,葱质愈来愈细,最后剥出最鲜嫩的部分。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一方面是在教师的预设引导和随机引导推动下向前推进,一方面是在学生自学、探究、训练等不同自主实践活动推动下向前推进。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两条线珠联璧合、浑然交织,三引三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共奏高效课堂优美旋律。

参考文献:

[1]傅华平.小学科学教师科学探究观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2]孙珺.探究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庄树波.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拆装教学实践 篇7

汽车拆装是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的有效结合,是培养学生从“应知”到“应会”,再到“应能”的实践过程。通过实习,使学生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培养职业道德的综合目标。

1 汽车拆装工作过程分析

在汽车维修企业中,汽车拆解与装配是汽车维修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维修人员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维修工作任务,正确选择拆解工具,确定汽车总成拆解顺序和工艺,实施拆解;合理使用量具对零部件进行测量,依据测量结果提出维修方案,实施修理或更换;确定总成装配顺序和工艺,选择装配工具,实施装配;对装配质量进行检验。

根据汽车拆装工作过程实施汽车拆装实习教学,意义重大:模拟汽车维修车间的实际操作场景,营造生产性实训环境;学习正确选用和使用汽车拆装设备、工具、量具;学习汽车拆装工艺和规范,培养拆装技能,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安全操作常识,树立文明生产的良好意识;培养学生标准的职业行为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结合汽车拆装工作过程,积极探索汽车拆装教学的有效模式,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

2 汽车拆装实习的主要内容

2.1 汽车拆装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汽车拆装工具包括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两大类,通用工具有扳手类、手锤类、手钳类、起子类等;专用工具有火花塞套筒、活塞环装卸钳、气门弹簧装卸钳、黄油枪、千斤顶等。通过对拆装工具类别、性能和使用场合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够正确选用工具,学会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以扳手的选择及使用为例:一是所选用的扳手的开口尺寸必须与螺栓或螺母的尺寸相符合,注意扳手公英制的选择;一般优先选用套筒扳手,其次为梅花扳手,再次为开口扳手,最后选活动扳手。二是为防止扳手损坏和滑脱,应使拉力作用在开口较厚的一边。三是采用扭力扳手紧固螺栓或螺母时,一定要参照维修手册中所规定的紧固力矩、紧固顺序和紧固次数。

2.2 汽车常用量具的使用与典型零件的测量

在汽车拆装和维修过程中,很多工序都需要精确测量零件的尺寸和公差。常用的量具有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量缸表、塞尺、气缸压力表等。通过对各种量具的结构、读数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量具对汽车零件进行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分析零件是否需要修理,并确定修理的级别。

2.3 汽车发动机拆装工艺

通过汽车发动机拆装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汽车拆装工具,实施发动机总成的拆卸与装配,掌握发动机各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发动机拆装工艺。

2.4 汽车变速器拆装工艺

通过汽车变速器的拆装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汽车拆装工具,实施变速器总成的拆卸与装配,掌握变速器各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变速器拆装工艺,巩固汽车底盘理论知识。

3 汽车拆装实习的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从职业素养、实践操作和操作记录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综合评定实习成绩。职业素养包括出勤表现、着装规范、爱护工具、场地清洁、听从指挥、严守规程、分工协作、爱岗敬业等方面;实践操作包括汽车拆装工具的选择及使用、常用量具的使用与典型零件的测量、汽车发动机拆装工艺、汽车变速器拆装工艺等方面;操作记录包括作业记录和实习报告。

4 汽车拆装教学的关键点与解决方法

4.1 实习硬件环境的建立

拆装总成标准化。汽车拆装实习对拆装用发动机、变速器或整车的技术性能、品牌档次没有过高要求,常见的国产品牌即可满足,但所选总成必须完整,数量足够,通常2~3人配置一套,并配有相应的易损零部件,作为更换备件。切忌选用几种不同品牌、型号的总成同时进行拆装操作。拆装工具、量具与机具标准化。各个实习小组配置相同的拆装工具、量具以及机具,方便教学,提高效率。拆装机具包括翻转支架、零部件摆放台、油盆等等。投影设备。配置一套实时的视频采集投影设备,将教师演示操作直接投在大屏幕上,方便教师讲解、学生模仿。

4.2 实习软件环境的建立

实习指导书。实习指导书是指导汽车拆装实习的基本文件,指导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实习总成、工具、量具的类型,编制针对性的实习指导书,控制实习过程和质量。拆装教学录像。根据实习指导书,将教师的演示过程、拆装工艺、操作要点拍摄成教学录像,记录下来,用于视频教学和学生参考查阅。维修手册。维修手册是汽车拆装的技术文件,记录着车型、总成的结构组成、拆装步骤、检测步骤和维修方法。依据所选车型和总成,配备相应的维修手册,作为拆装实习的技术依据,方便查阅。

4.3 实习指导教师拆装技能的标准化

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有一流的教师。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指导教师的拆装技能首先要规范化、标准化,才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才能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拆装工艺。目前职业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大多缺乏这方面的锻炼,缺少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深入汽车维修企业,学习操作技能,提高和规范自身的汽车拆装技术水平。另外,配备一套规范的汽车拆装教学录像,是减少个体教学差异,提高教学标准化的一个办法,同时也适度降低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高要求。

摘要:汽车拆装实习是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文章从实习内容、实习考核、实习环境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思路。同时提出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汽车拆装,实习内容,考核方法,实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吉国.汽车修理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天津夏利TJ7100型轿车维修手册[K].天津:天津汽车工业总公司,2003.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篇8

关键词:园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实习,毕业实习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本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和进一步把握技能,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将来胜任本职工作打下基础。我们对园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对各个环节规范化并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完善实践教学管理。

一、建设实践性教学平台

实践性教学平台包括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又包括专业基础课实验平台和专业课实验平台。专业基础课实验平台主要是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平台,专业课实验平台是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实习教学平台主要是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平台的建设,这是学生综合技能训练的平台。实践性教学平台建设是实践性教学过程管理的基础。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性教学教师队伍中的教师数量、素质、职责等是实践性教学过程管理的根本。实践性教学的特殊性和社会对人才实际工作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园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教师提出多方面的要求,“立体复合型”是其发展方向。实践性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除做好个体建设(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有良好的职业态度,有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需做好整体、多方面结构的建设,多专业相互配合和协作,年龄和职称结构(老中青结合,高中初级职称配套)适合实践性教学的比例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实现人力资源最佳优化。

三、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入学教育和军训、思政课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科技实践、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毕业实习/论文等,是实践性教学过程管理的基本内容。

1. 入学教育和军训

新生入校后进行为期2周的入学教育和军训,让学生在部队教官严格训练下,体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增加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国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班级凝聚力,为本科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思政课社会实践

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专业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工作。社会实践的成绩分优、良、中、合格与不合格5个等级。对不合格的学生应在下一个假期安排重新实习。把社会实践教学纳入思政课的教学,使思政课教学更具科学性,实效性。

3. 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是为了配合主要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而进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进行园艺作物的生育性状、农艺性状考察、田间测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等,从事园艺作物栽培、育种及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能及管理技术训练;参观农业生产基点单位、高新园区、公园、植物园等,了解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现状等;根据不同园艺作物的生长特点及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制定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规程。

(1)利用假期,做好课程实习。大部分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长关键时期在暑假,植物病害和虫害也多在植物旺盛生长期发生,有的教学实习现场不可能单独反季节准备,为了利用科研材料和教学现场,把进行教学实习的的课程等安排在暑假,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放假和开学的时间,充分利用园艺作物的生长习性及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教学实习,提高了教学实习效果。

(2)根据季节安排课程实习。植物生产季节性强,错过季节很难进行实习。例如果树嫁接实习特别是芽接应安排在夏季,修剪实习应安排在冬季,蔬菜学课程实习应安排在夏季,但设施园艺学课程实习应安排在冬季,病理学和昆虫学应安排在夏季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4.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本科教学体系中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验证与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培养、提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合格毕业生,从而促进学生顺利就业。随着本科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就业趋向多样化与集中毕业实习的矛盾,学生学习兴趣多样化与刚性教学环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状况在近几年学生毕业实习、课程论文中尤为突出。为了适应学生考取研究生、就业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指导,解决集中毕业实习、课程论文与就业、考取研究生的矛盾,调动教师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学生成才、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毕业实习进行了较大改革。

(1)毕业论文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确保毕业论文质量。课程论文是为高年级开设的实践课程,根据植物生产类专业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论文采用科研实践的形式进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专业对象的某一个侧面进行以田间试验为主的科学研究,进一步了解园艺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的机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本专业业务范围内,以教师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为基础,从中确定某一相对独立的内容进行研究,也可根据课程需要设置题目,具体内容由指导教师确定,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试验设计、试验田管理、观察记载和分析化验等各项工作,取得完整、正确的试验数据,写出课程论文。以往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各自单独进行,学生在一位教师指导下完成课程论文,在另一位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进行两次写作和答辩。由于时间紧、实习内容少、数据资料匮乏,教师和学生都只能应付了事,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质量都不高。为了提高课程论文、毕业论文质量,将两个实践环节合而为一,学生从课程论文到毕业实习都有一位教师指导,所做课题只有一个,最后写出一篇毕业论文即可。这样学生较早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研究工作,利用课程论文活动时间和周末等课余时间,参与指导教师指定的课题研究,为毕业实习奠定基础,时间上有了保障,课题的系统性有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确保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

(2)实行“双选”机制,调动师生的主动性。从学生的第3学年开始,将全院业务教师个人有关基本情况向学生公布,将学生综合测评情况向教师、学生公布,每个教师指导毕业生数量不超过平均数加1人,原则上加在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身上。根据学生总数和指导教师总数,以每位教师平均指导的学生人数作为基数,确定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的学生数。根据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排序,按顺序自主选择指导教师。没有落实的教师和学生,由院协调安排,确定教师和学生的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指导教师要负责学生完成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和就业,同时要对学生的选课、学习、生活、思想进行指导,在确定学生成绩,推荐就业和免试研究生等工作中,学院充分考虑指导教师的意见。学院主要以此为基础,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完成质量,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相关工作量津贴,成绩突出者学院给予适当奖励。

由于“双选”机制的推行,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压力,同时也有了动力,双方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习工作,改变了原来由学院分配、指定学生给指导教师,学生对参加实习的课题不了解、不感兴趣和指导教师不满意学院分配的学生,致使部分学生和教师毕业实习积极性不高的局面,极大的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

(3)灵活安排学生实习,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来安排实习内容,有意识安排学生到准备接受毕业生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让学生和用人单位及早相互了解,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确定接受人选,学生通过了解实习单位确定自己的就业去向。学生也可以自主联系、选择实习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明确规定实习内容,确定指导教师,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择单位实习学生考评办法”,加强自择单位实习学生的管理,对实习学生的出勤与纪律状况、实习日记与实习报告完成状况、实习报告质量以及生产能力等的实习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监督、管理,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培养学生爱农、学农的思想观念

为了使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农村生产形势和农民生活方式,熟悉主要园艺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和考种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奋发学习的精神。结合农忙季节和本专业特点,安排学生在科研课题教师带领下,进行番茄、辣椒、黄瓜和豆角等的播种、田间管理、生育性状调查、收获和室内考种等具体操作,在劳动过程中由带队教师具体负责示范、讲解和成绩评定。

五、结束语

园艺专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实践教学改革和完善是一个持续不断、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它会随着时代的脉搏变化而发展。几年的改革和实践使我们形成了自己办学特色,今后将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勇于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保同.植物生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2:53~55

[2]张立,李红玫,戴良英,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72~74

[3]钱春,刘素君,伊克林.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250~252

[4]李卫祥,赵付明,李长萍.高等农业院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82~183

[5]李成华,张艳,康贝贝.德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管理的方式及特点[J].世界农业,2000,8:41~43

[6]丁艳芳.谈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实习及论文撰写的过程管理[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363~364

教学实践过程 篇9

一、自主学习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 自我质疑、思疑、解疑。具体方法如下。

1.激发兴趣, 自主预习。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 预学前教师针应对课文内容运用幽默风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欲知道理何在, 须看课文分解的心理状态。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增强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2.出示提纲, 引领自学。自读课文前, 先公布阅读提纲,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自学。阅读提纲要紧扣重点, 纲目明确, 多层次、多角度引发, 富有指示性。如教学“洋流”这一内容时, 出了下面几个预习题: (1) 形成洋流的原因有哪些? (2) 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3) 画出太平洋洋流的分布示意图。 (4) 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这些问题的提出可用口述, 挂小黑板展示, 也可将问题写在胶片上用投影机放出来。

3.画图表自主学习。在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进行读图、画图练习。

(1) 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同学阅读各类地图, 如景观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等。看图前要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图。

(2) 画示意图。学生在阅读课文和地图的基础上, 要求以示意图的形式, 把有关内容在图上加以反映, 如在水循环图中, 可把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在图上加以反映。

(3) 填地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板图。要求一个学生上黑板填图, 其他同学可在下面跟着填, 也可以挂大幅的填图挂图, 让大家一起跟着填。这样, 学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反映在地图上, 形成空间概念, 不仅牢固地掌握知识, 并能引起一系列的联想, 获得更多的新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中, 凡能从地图上获取的地理知识, 都应该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课文中各地理事物相互联系性的知识在图上加以落实。通过画图训练, 一方面同学们的知识技能得以提高, 另一方面教师也从中接受了反馈信息。

二、合作学习

对“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交流。

1.自议。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碰到一些问题自己设疑、解疑。通过查资料, 翻图册, 寻找知识答案, 扩展解题思路。

2.同桌互议。同桌两同学之间, 根据每位同学自己碰到的问题, 互相设疑、互相解疑或经过讨论得出共同答案。

3.小组讨论解疑。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自学的过程中产生问题, 先在小组内集思广益, 充分交流, 博采众长。

这一环节, 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学讨论, 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浓厚、学生思维活跃。讨论中, 学生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 学生学习热情不断高涨,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边巡视边参与学生的讨论, 对差生可以特别照顾。如遇困难, 教师应启发并正确引导, 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寓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于交流讨论之中。

三、展示交流

同学们根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情况, 就学习遇到的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 在全班汇报交流。在“自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期待教师给予讲解, 教师应抓住时机引导, 就能很快打开学生的思想闸门, 使其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 升华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既可培养创新意识也可培养实践能力。在解疑释疑时要注意:

1.示范性。对学生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不能就题论题地提示一下, 或讲讲答案了事。要通过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归纳,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重点性。学生容易糊涂和困难较多的问题, 多集中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上。只有抓住“二点一线”重点架桥, 开路引导, 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破关夺隘, 深刻而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趣味性。巧用典型生动的事例、谚语进行提示, 将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 使学生听之有趣, 思之有理。

四、总结提升

在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 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并能应用, 以提高实践能力,

1.练习巩固。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生要当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当堂课内完成填图册中的几个题目, 或画一幅示意图, 也可以用讲议形式当堂完成。

2.总结归纳。在地理教学中, 每完成一个章节, 指导学生用图表或书面语言列出该单元的知识逻辑系列和知识纵横结构, 使之系统化, 便于复习和掌握。

3.拓展提升。课堂指导学生自拟练习题、测验题和单元复习题, 每人一份, 相互解答, 相互评卷。

五、实践应用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拓宽学习空间, 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所以, 教师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 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有关地域文化、区域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内容的教学, 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的主题, 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数据、文字、地图、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 并进行取舍、整理、归纳, 按照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成以多媒体为载体的作品, 并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2.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一方面, 立足校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例如, 利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地图知识, 以“我帮学校做规划”为主题,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从而达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拓宽学习空间、培养爱校和保护环境责任感的目的。另一方面, 应提倡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 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 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教学实践 篇10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能用英语进行外贸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读、写、听、说、译等语言技能,并掌握外贸活动的商务知识,以较熟练的口语为特长,以商务英语兼顾旅游、文秘、教育英语为方向,培养能用英语从事商务、旅游、外贸、文秘、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实施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原因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产学合作的教育模式逐渐在绝大多数高校中实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教高[2006]16号)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要求。如何通过推进产学研合、工学结合作来优化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务英语只是职业英语的一种。职业英语可以说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行业英语,比如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医用英语。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有英语的基本语言基础。商务英语的特点主要在于其教学的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归根到底,实用性是商务英语最大的特点。

所以,商务英语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对学生的英文水平、能力的提高,它更多地是向学生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与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都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商务英语,强调的不仅是语言水平,而且是一种实际综合素质的提高。

而综合素质中的很多内容属于情感类的教学目标,无法简单通过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来实现。实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为了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序,而是使“工作过程知识”的获得成为可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实际工作过程的过程。而所学的知识也是学生日后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实用性很强的知识。

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职业教育课程应追求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教育工作者在课程开发中就需要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其目的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形知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获得。

三、教学实例

商务英语写作实训项目:英语商务计划写作及展示(学生以组为单位,依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制定出一份英文的商业计划,并在多次修改后将计划通过英语口语的形式展示出来)。

教学课时:共6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怎样制定商业计划及内容范围;

2. 学会商业计划英文写作格式及用语;

3. 能够以组为单位拟出一份商业计划;

4. 能够用英文做计划展示并配有同声传译;

5. 具备团队合作及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任务:

1.写出一份完整的英文商务计划;

2.在讲台用英文做计划展示。

学生已有基础:经过前期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及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用英语写作的能力和上讲台用英语陈述展示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2课时):教师给出具体任务(至少3个可供选择)———学生自行搭配分组———学生挑选具体任务———教师提供资料(资料内容涉及商务计划是什么,包含什么内容;英文范例及格式)———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启发思考———学生查找资料———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解答疑难———学生以组拟订大致提纲。

第二阶段(2课时):学生以组为单位做团队展示(上讲台英语表达2分钟)———教师打分并提出建议———教师强调商务计划主要涉及内容———学生按照职能需要分配个人任务———学生查找资料———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解答疑难———学生完成初稿。

第三阶段(2课时):经过教师和学生反复修改后定稿———学生以组为单位上讲台做商业计划展示(时限20分钟)———教师评价打分。

四、教学效果

首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打破了以往沉闷的传授式教学,学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因为可以在做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究竟需要学习什么。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讲了很多、很好,可是学生并没有深切感受,而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吸收所需知识。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将英语的多种技能,例如,写作、口语、听力等,在实际的任务中做了综合运用。而且学生还学习到了相关的商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很多专业以外的能力,例如,团队协作能力、表达交际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协调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整理能力等。

最后,此次教学实践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组拟订的商业计划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例如,DIAMOND-FTS组根据自己做的商业计划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设了网店并且初建了网站。

总之,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能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精神,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起辅助启发指导作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教学实践是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更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 Platt, T., Weber, H.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London:Longman, 1985.

[2]Jones, L., Alexander, R.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Student’s Book[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李克莉.交际教学法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湖南农机, 2007.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7.

[6]马广惠, 文秋芳.大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4) .

[7]陈慧媛, 吴旭东.任务难度与任务条件对EFL写作的影响[J].现代外语, 1998, (2) .

[8]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

教学实践过程 篇11

【关键词】实践教学 仿词 运用

仿词在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其基本含义为: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在文学作品中适当的运用,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生动性、趣味性,可以给人一种“言尽而意味穷”的韵味。但是作为一种修辞能否借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在我将近两年的实践教学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尝试运用,对于一些学生一时难于理解难于接受的东西,借助于他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成语、典故,恰当合理,适时机的运用仿词,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给予详细的阐述,不仅避免了老师的长篇大论和学生的“笔耕不辍”,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本人就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和仿词作为修辞存在的几种类型简单作以论述:

1.音仿:使用音同或音近的词素仿造新词语

得意忘形 —— 得意忘行

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第五节中,此刻在经过了前四节如诗如画的景物描绘和感情不断酝酿的基础之上,诗人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此时此刻诗人的表现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得意忘行”。就是利用同音词“形”和“行”来仿造词语。“行”在此的含义结合诗歌本身可以理解为“分别、告别”。诗人就是对康桥有着无尽的欢喜和眷恋,这里可以说徐志摩的第二故乡,老友重逢作者有的是说不完的话,表不完的思念,在即将再次分别之际,想起过去在这里生活的种种,作者心中应该越想越兴奋,越想越留恋,有可能真的达到了那种忘记了自己即将和康桥分别的残酷的现实,在这里用一个“得意忘行”,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一言九鼎 —— 一言就顶

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当今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受现代社会一些风气的影响,在个性和人格上都存在些许的叛逆心理,在平时的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抱着一种敌视的态度,家长老师每次教育,换来的都是行为、言言语和心理上的反感,这个时候很大程度上说是“一言九顶”。顶在此含义理解为“顶撞”应为最恰当,也最能反映该阶段青少年的心理,这也要求我们为人师着采取一种易于学生接受的,更为有效和合理的方式去进行教育。

2.义仿:换用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新词语

过尽千帆皆不是 —— 过尽千人皆不是

在柳永的《八聲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和郑愁予的《错误》一诗之中都有女子思夫情形的描绘,在她们不尽的等待之中换来的却总是“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和“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在中国传统的诗歌之中每一首闺怨诗都有一个让人为之伤怀,为之流泪的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的中的每一个女性都是以一个哀怨、失望、寂寞的形象出现,她们哀怨、失望、寂寞是因为自己的心上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在身边,是因为她们必须在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忍受等候这种痛苦的煎熬,她们也懂得“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但是等到的却是数不完的“美丽的错误”。在这里用“人”来代替“帆”,虽然失去了借代的意味,但是却变的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更容易理解。

出师未捷身先死 —— 出师未捷心先死

家长参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 篇12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更需要家校之间的密切配合,重视和家长的联系沟通,才达到共同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而且,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语言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小学生的语言学习中去,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还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家校合作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家校合作能够最大发挥出教育的功能,孩子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体会到父母和老师为了他们的进步而付出的努力的话,他们会受到更大的鼓舞,并将这种内驱力转换成实际行动,这同时也满足了孩子们爱受到关注的心理特点。我国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大多采用的都是大班制教学模式,而且一个英语教师往往都是带两个以上的班级,因此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效果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这也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家长参与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不仅能够缓解英语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还能够加强亲子关系。

2.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终生受益的良方,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从小建立起来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时间最长的场所,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途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做出努力。因此,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学方法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二者不可偏废,需要齐头并进、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目的。

三、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小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小学生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不免会感到课程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心理,再加上英语教师偏爱现象的出现、父母感情不和、强迫学习以及教师不恰当的批评惩罚、枯燥的授课等诸多家庭和学校的原因,这些都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学心理,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比如智力低下、成绩差等同样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学习习惯不良。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可以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上课爱讲话、好动、课上不积极课下懒散等。其中很多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父母有意识的培养的,比如自控能力、注意力的提高等等。具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往往无法适应课堂要求,总会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3.作业问题。作业问题是教师说的最多的话题,英语教师也不例外,同样类型的题目总是错,作业难以按时完成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取得。有效解决作业问题不仅需要教师的管理,更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学生的自觉。

四、家长有效参与小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1.教师家访。教师家访是加强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效的家校合作方式。所以,英语教师要定时进行家访,跟学生家长说明该生最近一段时间在校的表现以及英语学习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了解该生平时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便于和家长共同制定指导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家访之前都要事先和家长愉悦,避免唐突,还要做好家访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2.加强家长监督,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落后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到校听课,参与学校英语教研活动等方式,请家长加强监督学生的英语学习。如在4B<seasons>的家长汇报课中,新授环节请家长坐在后面听课,在活动讨论环节我请家长参与到孩子们的讨论中,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与此同时,也请家长监督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让英语教师感受到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关心和对自己辛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3.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英语辅导,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因为教师的教学计划是针对整个班集体而言的,孩子之间也有差异性,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所以教师一般会选择中间取向,尽最大可能平衡好尖子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天秤,这也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点。由此,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根据教师的反馈,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进行英语辅导。比如,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同学,尖子生只希望教师讲解新句型、新词语,而后进生则需要教师详细讲解语法和短语,中文的翻译,以及领读单词表等;小学低年级有的孩子生性比较懒惰,则需要家长在家及时监督好孩子每天的朗读,让孩子早日养成朗读英语的习惯。再如,有的学生书写英语占优势,但是口语很差,这就需要家长有针对性地辅导。现在译林版教材设计都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话题丰富有趣,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可以根据教材话题和学生在家展开对话。

五、结束语

家长参与小学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三边互动,其目的都在于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尤莉.提高家长素质的一个渠道——谈“以人为本”的家庭学校合作模式[J].家庭教育.2004(Z1).

[2]陈瑞兴.家庭因素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成人学士学位下一篇:核心胜任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