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策略

2024-05-20

掌控策略(精选12篇)

掌控策略 篇1

1 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六学”形式的基本理念及实施步骤

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 o w a r d Gardner)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每个人都潜藏着多种智能。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挥学生的特长智能潜力, 发展其弱势智能, 使之成为素质全面的人。初中体育2011《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 要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来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指出“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于文森教授在他的《我所认定的三条教学铁律》中, 把“先学后教”认定为实践有效教学、优质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条铁律。这不仅对现行体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也为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就是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通过学生自身的唤醒与引出, 经历与体验, 交往与感悟, 创造与构建的过程, 激发生命潜能, 实现自我发展。

体育教学“六学”模式能够细化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知识技能, 在自主练习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体育教学“六学”模式是课程理解、学生分析、实践反思的三维统一。所谓“六学”就是将一节完整的体育课细分为六个教学环节, 使它符合有效教学具有的特征, 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 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具实施步骤如下。

教师:引学 (激趣导入新课) →自学 (指导复习热身) →组学 (教授学习新知) →研学 (引导探究细节) →展学 (帮助完善所学) →固学 (督促强化练习) 。

学生:引学 (明确所学) →自学 (复习已学进行热身) →组学 (合作学习新知) →研学 (探究所学细节) →展学 (提升完善所学) →固学 (巩固所学成果) 。

这种模式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能自始至终参与有关教学活动, 并通过小组合作策略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 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地步。课堂教学过程处于有序管理下的自主学习状态, 真正体现“一个中心”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随着教改探索的不断深入, 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形态特征, 教师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促使学生不断地生成, 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教学方法、技巧, 促使学生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行动者。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对提高自主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对教学内容及过程进行合理预设是掌控自主学习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关键

2.1 体育自主学习模式强调更合理的预设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学习就是知识的建构, 教学就是对话与协商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使学生与教师都能全面、充分、多元、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对课程进行精心预设的依据。只有对课程精心预设才能更好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使课堂的生成更加精彩。

2.2 合理预设要充分了解学生, 在最近发展区里做“文章”

充分了解学生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尤其是最近发展区等方面全面了解, 有针对性的制订有效的教学设计和策略。体育自主学习模式主张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 预设要求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通过分组、分层, 有梯度练习设计,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教学的各预设环节, 从而使自主学习模式下的体育教学能够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2.3 合理预设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 合理的教学预设要充分考虑教材的作用及实际意义,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适合他们终身可持续发展。 (2) 教学预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活动能力, 找准教学的起点。 (3) 教学预设要轻教重学, 教师要努力按照学生的学路来预设, 吃透教材精髓, 制订合适目标。 (4) 教学预设要精致预设教学环节, 要使每个环节之间环环紧扣, 衔接自然, 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3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开展以合作小组学习及生教生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率

(1) 体育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施中,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是其模式特征之一。尤其是合作学习小组机制的运用, 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的积极性, 而且能够使教与学实现最佳组合, 也是自主课堂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以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组内及组际之间各类学生均衡分布为原则, 及早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形成以小组长为引领, 学习能力好、中、差合理搭配的学习团队。教师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对各小组的学习任务要分配明确, 具体任务分配到人, 充分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 大家分工明确, 各有任务, 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习, 相互合作提高。积极推崇小组评价及自我评价, 在组长的带领下及时进行自评与互评,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组织纪律等方面, 这样能使合作小组管理到位, 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2) 在自主学习的体育教学模式下, 教师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 学生点多面广, 教师的讲解与指导就会出现不及时、不到位。这时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 以学生教学生的方式, 就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把原来一个老师对着几十个学生讲, 变成十几个学生对着十几个学生讲,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非常充分, 学会的学生通过讲给别人听, 自己加深了理解和掌握, 学不会的学生通过学生的教而初步掌握, 生教生使课堂呈现生机, 教学效率显著提高。只有在学生讲不清楚、搞不明白时, 教师才及时讲解, 这时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 同时也起到了突破教学难点, 加深理解的作用。

4 教师要适时把握介入时机, 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疑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 正如“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始人蔡文森所说的, 80%的学生对教材的要求是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 20%的学生对80%的教材内容也可以通过互教互学或教师点拨掌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通过教学模式流程就能掌握的学习内容, 教师基本不教, 只是分情况适时介入给予点拨即可, 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提升学习效果, 并充分利用学习优秀的学生的“小先生”辐射作用提升课堂效率。

(2) 在实际教学中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主思考、研究交流、小组合作探究仍不能解决的疑难, 也是教材的难点, 这些问题一出现教师必须及时介入, 教师此时介入恰到好处, 学生此时也特别需要教师的帮助, 我要学的愿望十分强烈, 对突破教学难点、教材学习中的易错点, 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新学知识与技能十分有利, 能够显著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5 精心设置巩固练习和拓展训练内容及方法, 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1) 不论何种教学理念、何种教学模式, 如果它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它都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同样如果一节课上没有学生的深入学习与思考, 这样的课堂同样缺乏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做到开放而不放任, 自主而不自流呢。我们教师必须对练习和拓展的内容精心设置。巩固练习内容的设置首先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巩固练习形式要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主, 生生合作为辅, 确保练习的效率。拓展练习内容的设置要依据学情, 合理设置练习难度, 有助于优秀学生的能力提升。无论那种练习教师一定要留出足够的独立练习时间, 并对学生适时指导, 及时反馈,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2) 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课堂上, 可以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强化学的针对性, 学习的速度自然加快, 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当堂训练, 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上先学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练习内容, 在设定巩固练习的内容时数量上要适量, 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当堂高质量地完成。在难度设置上要适中, 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内容的设置要根据学习水平的差异, 既有一般练习难度, 又有提高拓展, 教师要运用分层的办法, 尽量做到优秀学生能够吃得饱, 一般学生能够吃得了, 这样教师就能基于学生的学开展针对性的教,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 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是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必要保障

(1) 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成分, 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非常重要, 掌控的好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完成, 达成教学目标;掌控不好一堂课就会上得肤浅、混乱, 导致教学失败。因此,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课堂上学习情境的创设能力, 对教学时间合理分配的能力, 对达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的策略的使用能力, 对课堂氛围的调节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自主学习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保障课堂教学的完美生成, 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

(2) 课堂掌控智慧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 是教师掌控自主学习模式下课堂教学所应该有的最为重要的教育素质之一, 教师必须把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上升到教育智慧的高度。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要在自我学习中不断的提高, 多读书、多交流、多实践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 要精于设计、勤于实践、把握教材、把握学生才能不断提高;教师对课堂掌控能力要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完善, 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教师要勤于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 并在课堂教学中把“反思性教学”有效运用, 使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

7 结语

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如果能够合理运用相关策略, 就能够高效的掌控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能够增强教师的成就感, 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效果,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使我们的教学改革的探索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摘要:我校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明确提出了从“教学”走向“学教”的改革思路, 积极践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十六字方针, 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教学自主学习“六学”模式应运而生, 在实际教学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如何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是任何教学改革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这不仅要求教师提高对新教学模式的深入理解, 强化新模式的运用能力, 而且也要求教师提高掌控教学策略的能力, 让课堂组织严密、卓有成效,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模式,课堂掌控,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郭键.体育新课改教学门诊[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

[2]希尔曼.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陆怡如,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胡庆芳, 贺永旺, 杨利华, 等.精彩课堂:预设与生成[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庞维国.自主学习——教与学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裘松杰, 储海明.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认识与基本要求刍议[J].中国学校体育, 2010 (7) .

[6]蔡楠荣.课堂掌控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掌控策略 篇2

书中的主人公刘恋,因为脸上长满雀斑而被人称为雀斑。雀斑的妈妈在她3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她飞到澳大利亚去了。因此,雀斑是由爸爸和外祖母雀灵养大的。雀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单亲家人而变得很自卑,很胆小。相反,她十分开朗、乐观。经常会去感化身边的人。雀斑还有一双大大的耳朵,可以听到许多其他人听不到的小声音,经常会因此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为此,爸爸还带他做过心理测试,并且为此事而获得了与雀灵在一起的机会。此间又发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有趣事情,但是最后的结局仍是很欢喜的!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只有坐回了真正的自己,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我的`命运我掌控!想到这里,我又联想到了我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屈服于他人。记得有一次周末,我早早的完成了作业,变想跟爸爸到上班路上经过的博库书城去看一会儿书,当我用哀求的目光去看着妈妈的时候,却被严厉的制止了:“大热天的,如果你去是想晒黑吗?还有,你得留在家里看弟弟呢!你去他又不一定跟过去,所以,你不能去!”

被妈妈拒绝了以后,我也没有多说什么,就默默的去做自己的事情了······现在想起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好懦弱!虽然那时妈妈是为我着想才不允许我去博库书城的,但是在当时我反驳一两句也可以呀!

掌控策略 篇3

这就是杂物的力量所在。我的朋友就这些诗询问了更多。我坚持认为那些是真正的好作品,我怎么能扔掉它们?但是我意识到,我写的诗歌是关于已经逝去的恋爱以及失恋时的痛苦的,当我阅读它们,旧时的痛苦便再次扑面而来。我不得不问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还想要这些东西。

我意识到,我的一部分心思还在一些旧有的联系上。我意识到我有根深蒂固的意识,那就是“爱很难得到”,以及“我需要依赖经历过的一切,即使是痛苦和毁灭”。内心的杂乱引起外在的杂乱。我不想继续生活在那种极度有限的视野中看世界,也知道,如果我不能丢掉自己的杂物,就不能让客户丢掉他们的杂物。我最终丢掉了这些诗文。当它们撞击垃圾桶的时候,发出像铅块一样的声音。这些诗文带有情绪的重量,当我丢掉它们时显得尤其重。而我突然感觉轻松了。内心感到极大的释放——一种稀有的,我渴望在诗歌中获得的释放感。

我发现,我对这些诗文的依赖几秒钟之前还很强烈,但扔掉后不久就已经消失了。现在,这些诗文只是纯粹的旧纸张而已。这是我的客户在丢掉自己感觉很重要的物品之后体验到的感受,即和该物品之间的强烈联系已经消失了,这是件好事。

不管你信不信,仅仅在我丢掉这些诗文的一小时之后,我接到一个来自洛杉矶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的电话。他们想做一个关于我整理生活业务的专题报导。他们六个月前就已经联系过我,而现在,他们突然觉得我会做出一个好报导。我感觉,这与我丢掉诗歌以及我的旧意识有关。现在,新鲜和有价值的事物在我的生活中找到了空间。

在你在进行强有力和必要的改变时,得到了什么?什么让你相信是重要的,但实际并不是?什么是你以为在掌握之中的,但实际上你在它的掌控之中?

掌控策略 篇4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把语篇看做是社会成员之间进行社会意义交换的互动过程。社会语篇是功能性语篇, 说话者和听话者交际双方使用话语标记、话轮转换、合作原则等语用策略, 将概念意义、语篇意义和人际意义实现。语篇的成功构建取决于参与者之间的积极互动, 课堂话语篇的构建取决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大学商务英语课堂的语篇环境并不是自然语言的环境, 而是一种基于可理解性输入的语言环境 (罗宁霞, 2014) 。针对于此, 本文探讨了商务英语教师为保证课堂会话顺利而采用的有效修复话轮更迭的语用策略。

2.话轮类型及话轮转换的机制

会话是话语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话轮不但是会话的基本结构, 还是会话的重要特点。会话的顺利进行, 通常是以话轮的自然转换实现的。话轮这个术语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指会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成为说话人的机会;二是指一个人作为讲话者的时候所说的话 (Edmondson 1981) 。会话过程中, 一次由一个人或者不少于一个人说话, 参与会话的人在整个会话过程中进行无限制的轮流说话, 出现这种现象则被称为话轮转换 (turns taking) 。何慧英 (2009) 提出话轮转换的基本模式, 即A话轮结束, B接着发言构建自己的话轮, 由此构成话轮转换的基本模式A-B-A-B-A-B……构成话轮的句法单位长短不一, 长到多元复合句、从句, 短到一个单词、一个字母。无论话轮的转换出现在哪种句法单位上, 都有一个“可投射性节点”, 这个节点被称为话轮转换关联位置 (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 TRP) 。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会话中, TRP经常出现于教师的尝试性提问、选择性提问等语言句式节点中。Sacks, Schelgloff和Jefferson (1978:12-13) 指出, 在话轮转换的过程中, 一些规律能够使听话人认知话轮转换关联位置, 同时这些规律也被作为制约话轮转换的规则供会话人遵守:

(1) 当前话轮下, 说话人选出下一位说话人 (明确指出下一位说话人/名字) 。

(2) 当前话轮下, 说话人有较长停顿或话语意群的终结, 但未指出下一位说话人, 则听话人可以自选为下一话轮的持有者。

(3) 当前说话人既未选择下一位说话人, 又没有自选者主动参与, 那么当前说话人为保持会话的进行, 可能继续讲话, 也可能暂停讲话进行等待或终止会话继续进行。

3.商务英语课堂教师掌控话轮更迭的策略分析

说话人为了保持会话的持续, 需要采用相关语用策略, 以适当地把握话轮的动态转换, 这些策略被称为话轮更迭语用策略。话轮更迭的语用策略大致包含话轮抢夺策略、话轮保持策略、话轮出让策略和重叠及冷场的修复策略等。

课堂教学是一项较为特殊的会话活动,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要参与者。基于这种特点, 课堂会话中教师掌控话轮更迭的策略应主要集中在如何保持话轮、如何使话轮出让, 以及如何修复冷场的策略上。笔者跟踪记录了3名 (分别以T1, T2, T3标志) 商务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 并对其话语进行了分析, 借鉴语言学普遍采用的会话分析法, 重点分析了教师课堂掌控话轮更迭的语用策略。

3.1保住话轮的策略

教师在进行教学信息传递或课堂控制时, 会使用话轮保持这个策略, 目的是让自己的话语和信息不被打断或话语结束时不产生冷场。

3.1.1搪塞语

说话人为避免在句法单位或语法临界点出现话语停顿, 不让听话人插入或打断, 会使用搪塞语 (hesitation filler) 。例如, “er”, “Um”, “You know”, “Put it in another way”, “well”, 等等。

例1中, 教师使用“You know”和“Put it in another way”对她正在讲的内容进行解释, 以保住自己的话轮, 使得话语更清晰、明确, 同时不被学生的疑惑和问题打断。

例1

T1:Ok, today’s topic is about quality control.Do you know the 3cs, and CE logos?———Um, it’s like the image in this picture.

Ss:Yes.

Ss’:No, but I saw them before.

3.1.2未完成标记语

保住话轮的另一种策略是利用类似于first, first of all, on the one hand等未完成标记语, 用在说话人句式的开头, 向听话人表明在一个可能的话轮转换关联位置前还有未完成的话语。在例2中, 教师正在向学生布置“销售信函”的写作作业, 学生听到作业的布置, 可能会马上着手准备或者提出问题, 教师为了明确话语意图而采取了使用未完成标记语的方式保持住话轮, 对可能的话轮抢夺或行为干扰进行了排除。

例2

T2:...Now guys, you are going to be required to write a sales letter in this period of class.Four writing elements are needed in this letter:first, ...;second, ...;third, ...;and last is...

T1:There are more than one way to do this.One example is that...

T3:On this reading, there are 4 points made by the author.The first...;the second...;the third...and...

3.1.3话语未结束语

英语中的一些连词, 诸如but, and, however, so等都被Sacks (1992) 称为话语未结束语。这些词语在会话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使一句原来可能完整的句子变得不完整, 使听话人知道说话人至少还有一句话要说, 还没有达到话轮更迭之处。在例3中, 教师正在对课堂进行结束性总结, 她面临着被学生准备下课的意识和行为打断, 所以在她的语篇之间, 出现了拖长音的“however”和“and”, 明显突出了她的话语未完之意。

例3

T3:So much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reading.We’ve finished it well before the end of this class.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ore questions on page xx to be thought over after class, and we will have a further discussion next class. (Now, you are dismissed.)

3.2出让话轮的策略

出让话轮是说话人主动把话轮出让给听话人的策略。采用此种策略的目的是为了使会话的话轮得到持续转换, 使会话得到多方积极参与。这部分策略包括有指定人选、指定话题等。

3.2.1指定人选

说话人可以通过提名选定下一位说话人, 同时指定下一个说话人的话语类型。在例4中, 三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问时, 都指定了下一个说话人进行回答。

例4

T1:Usually, how many ways can you use to get your products promoted?Do you have any ideas on your mind, Yimeng?

T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sales over the in-store sales, Zhanglu?

T3:Mafangfang, do you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problem from hers?

3.2.2指定话题

说话人可以不指定下一位说话人, 但是可以指定所说的话的类型, 比如非点名式的提问。

在例5中, 教师以此种话语策略掌控话轮的更迭。

例5

T3:Are there any other solutions to this customer complaint?Anyone got an idea?

S1:I’ve got an idea that we can ask her to return the product and replace it, but the delivery fee will be covered by herself.

T3:Oh, good, nice try.Do we get more?

S2:Well, maybe we can provide two options for her to choose, either to be repaired for free or replace it with additional fee.

T3:All right...

3.3恢复话轮的策略 (冷场的修复)

多数情况下, 会话是由两个或者更多的参与者进行话轮转换参与的, 然而, 无论多少人参与, 成功的话轮转换和持续的情况每次都应该只有一人 (不多于一人, 也不少于一人) 说话。冷场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应该接话轮的人不接前说话人而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 说话人可以采用重复、提名等策略进行修复。

3.3.1重复

说话人通过重复或阐释他刚才说过的话的方式来修补冷场带来的尴尬场面。在例6和例7中, 两位教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 经过短暂停顿冷场后, 分别通过重复和换言阐述的方式对冷场的局面进行修复。

例6

T1:According to this article, what are the initial selling methods of Haagen-Dazs?

(Pause) In another way, what selling methods did Haagen-Dazs adopt at the very beginning?

例7

T2:Here, how to understand the sentence“In the meantime, individual consumers may use grass-roots tactics to bring public attention to corporate misconduct”? (Pause) “Use grassroots tactics”, what does it mean then?

3.3.2提名

课堂修复冷场比较及时的策略是进行提名, 但是, 教师在课堂的提名发问时通常会显示出会话的被动及课堂控制的权威性。虽然此种策略在课堂中是不建议推广的, 但却是较为常见的, 主要由于它对会话的修复性强, 效率较高。下面的例8是承接例7的提问进行的。由于此问题需要对词汇的理解和思考, 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 采用提名的方式对冷场局面进行修补。

例8

T2:Here, how to understand the sentence“In the meantime, individual consumers may use grass-roots tactics to bring public attention to corporate misconduct”? (Pause) “Use grassroots tactics”, what does it mean then? (Pause)

May I have your views, Caojie?

4.结语

虽然课堂会话语境较为特殊, 但其仍然遵循会话交际中话轮转换的规律, 仍然需要应用适当的语用策略, 保持会话的顺利和持续的话轮转换。教师在课堂会话中运用话轮保持、话轮出让及话轮恢复 (冷场修复) 等语用策略, 使教学会话话轮持续更迭, 保证教学交际目标的实现。

摘要:话轮作为会话的基本结构和重要特点, 影响会话的顺利进行。本文以大学商务英语课堂真实会话语篇为语料范本, 探讨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参与的商务英语课堂会话中, 教师如何运用保持话轮、出让话轮及恢复话轮等语用策略掌控话轮的有效更迭, 保证会话语篇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堂,话轮,话轮更迭/转换,语用策略

参考文献

[1]罗宁霞.大学英语教学话语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5) .

[2]Edmondson.Spoken Discourse:A Model for Analysis.Longman, 1981.

[3]何慧英.话轮转换及其语用策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05.

《掌控》读后感 篇5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掌控》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掌控》读后感1

一本关于精力管理的书,回答了健身的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健身的目的,对于个人来讲应该是为了获取更好的精力。

书里有提到一个观点,用于衡量是否有足够的精力:

1、有足够的精力应对日常的工作

2、有剩余的精力享受生活

3、同时还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紧急事件

对于健康的判断,不是拥有大块的肌群,而是心肺功能。这一点在之前自己也有个思考,心肺是整个人体机能获取能力的源泉。

所以提升最大摄氧量是最直观的`量化指标,也就是运动目标能够量化的参数。

在明确了可量化的目标后,还会涉及到几个辅助指标,用于衡量运动过程是否合适,这样体现了“合适”的重要性。由于个体的差异,体脂含量的不同,选择的运动方式也不同。

体脂含量是用于判断选择哪种运动方式的指标。

运动强度则通过心率来判断,最大心率,静态心率,可以直观的衡量运动强度。也是安全运动的重要指标,如果长时间的以最大心率运动,有导致心肌损伤的危险,而心肌损伤是不可恢复的,可以作为常识了解一下,对今后自己运动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恢复时效,如何判断自己已经完全恢复,通过每天早晨站立1分钟的静态心率,如果比平时快5—10次/分钟,则是没有恢复正常的。这里的站立姿势,是以运动姿势确定的,如果以游泳为主要运动,则可以平躺测量心率。

里面还提到一个名词:超能恢复,对于运动后,人体会进入恢复期,而恢复期会让人体恢复到比运动前更好的状态。这个时候再次运动,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而如果停止运动,人体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虽然只阅读了30%,有两点收获:

1、运动的首要目标,是体能也就是心肺功能,不是力量,不是燃脂

2、运动目标的量化

必要的工具:运动手环(测心率),体脂称

后续还有几章,阅读完后,可以对运动有个系统性的认识。后续可以作为参考制定自己的运动目标、计划、执行,最终实现对精力更好的掌控。可以作为近期认真阅读的一本书。

《掌控》读后感2

如果不看作者,我会以为这是日本人写的书。因为在我印象里,美国人写书喜欢往深了讲,日本人写书喜欢往细了说;美国人写书喜欢引用文献,日本人写书喜欢罗列要点;美国人写书喜欢逻辑清晰,日本人写书喜欢步骤详细。

而这本书就是通过56个具体案例,总结培养习惯的四大定律,帮助读者快速养成好习惯。本书的第一章给读者介绍了微习惯的惊人力量,以“边际收益”为理论依据,用布雷斯福德带领英国职业自行车运动员多次得冠的故事,告知我们细微变化的神奇功效。

而且作者告诫我们要忘记目标,专注于体系。目标是你想要达到的结果,而体系是涉及这些结果的过程。如果你是教练,你的目标可能是让自己带的队伍赢得冠军。你的体系就是你招募球员,管理助教和训练的方式。如果你是企业家,你的目标可能是创建一家营业额上百万美元的企业,你的体系就是测试产品创意,雇佣员工和开展营销活动的方式。

如果你是音乐家,你的目标可能是研究一首新曲子。你的体系就是你练习的频率,你如何分解和处理高难度曲段,以及你从导师那里获得反馈的方法。本书第二章围绕“习惯塑造身份”进行。许多人开始改变他们的习惯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上,这会导致我们养成基于自身结果的习惯,正确的做法是培养基于身份的习惯。借助这种方式,我们的着眼点是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与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不会持久。

后果无法掌控 篇6

媒体是生活在道德社会里面,它还得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

期望出现尽量多的不同媒体

吴靖 媒体的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要服从本身机构的惯性和专业素养,也要受到社会权力机制的限制,具体事件所处的社会心理环境也会左右媒体的报道方式和媒体内容的接受方式。因此,更多的时候媒体不能完全决定新闻报道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即便是它的操纵者。

越战之后,美国政府做了很多在战争报道中对新闻记者、对新闻媒体的规定,如死伤士兵的尸体要入棺、盖上国旗后才能在媒体上出现,报道伤亡或血淋淋的场面要有限制,记者进入的区域也有限制,等等。这一切说明美国政府已充分意识到媒体对于公众心理的影响,媒体的信息来源和报道角度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而恐怖分子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经验。9.11事件中撞击大楼的画面对市场化的视觉媒体来说是非常有震撼力的,而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媒体不可能不去报道这样的场面。

然而媒体的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效果不是其自身所能决定的。播放杀害人质事件经过的录像起到了我们主流社会所说的比较负面的效果,而对虐囚事件的报道则带来了一个比较正面的效果。但媒体做出是否要报道某个事件的决定,主要不是根据它可能产生的效果。因为社会效果并不是新闻价值的主要内容,也不是媒体能控制的。

比如恐怖分子希望通过9.11达到一种恐怖、震慑的效果,但实际上它激起了美国人的爱国心和对恐怖分子的憎恶。人质事件也是这样,他们可能希望通过一些手段提醒大家美国的做法是错的,而他自己是言而有信的,但如此恐怖的画面使人们意识到恐怖分子非常残忍,他们的手段不符合现代文明的标准。因此,不同的公众、群体因其所处的地位、背景不同,所采取的立场不同,对同样的事件和同样的报道所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

其实,完全客观的媒体是不存在的。我们期望的就是这个世界上能有尽量多不同的媒体,他们是处于不同的因素的控制中,不同的媒体对同一事件做出的描述和抉择呈现出多样性,构成比较完整的图景,这样公众就可能在不同的媒体中得到不同的信息。

寻找平衡的自律

金灿荣 9.11事件发生后,一开始美国媒体播放了一些血腥的镜头,如人们从大楼上往下跳,但是一个礼拜之后,这样的镜头就没有了。媒体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一种悲情而激昂的爱国主义,由悲观主义转移到“革命英雄主义”。5月11日,尼古拉斯·伯格被斩首,美国政府表态,希望媒体在传达新闻的时候,要克制血腥的、过于刺激的图像出现,结果美国媒体非常自律。事实上半岛电视台播放时也是有选择的,美国媒体选择性就更强一点。

无论是半岛电视台还是美国媒体,在报道这一系列人质事件的时候,其实都在找一个平衡,既要发布这个消息,因为这个消息对媒体来讲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吸引人的眼球;但另一方面,从它们的行为可以看出,报道这一事件还是有底线的。媒体是生活在道德社会里面,它还得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事实上,由于斩首事件本身道德性质太恶劣了,媒体还是有一定的节制的。

当然,节制归节制,美国媒体的商业本性和人质斩首的新闻价值驱使其还在不断地报道人质事件。应该讲,伊拉克的恐怖分子用这样一个游戏来追求政治目的还是比较成功的,没有受到有力的惩罚,客观上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形成了某种互相依赖的关系。

比较虐囚和斩首事件,有人认为媒体的作用是一正一反。我认为媒体的基本作用就是平台,它有一些偏好和道德趋向,有一些道德限制,也有一些政治偏好,但最终这个事件对老百姓产生什么影响,主要取决于事件本身的性质。一个事件本身的性质应该受到怎样的评判,决定了其最终效果。当然,媒体还有激化矛盾或者控制事态严重性的作用。

因为伯格被杀是第一个斩首事件,所以美国人的心里无比憎恨。我当时就在美国。很多报纸都发了号外,就放在纽约地铁口,随便取。封面是一张黑白照片,人是跪着的,拔刀的扎卡维站在他的身后,标题是《野蛮人》。当时美国政府有一个劝告(不叫规定,叫劝告),就是不能出现直观的杀人场面,这就是底线。所谓的震撼,是老百姓有点害怕,但更多的是愤怒。

斩首事件对于虐囚事件的调查有一点冲淡,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隐隐约约有这么一个逻辑。导致的结果是,正当对虐囚事件的调查逐步深入的时候,斩首事件发生,布什的支持率有所上升。

美国媒体自发协调

美国新闻界的内部协调非常好,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美国有8000多份报纸,每天头版的标题差不多。据研究,美国新闻界存在着这样一个惯例,就是报纸、电视台的主编每天早上三点钟起来看看三大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看看它们的编排,然后就仿造着去做。这说明美国有自发的新闻协调。另外,美国政府与新闻的关系始终是很微妙的,政府也会塑造媒体的行为方式,并且“塑造公众舆论”,这是一个互动关系。

在影响媒体和塑造舆论方面美国政府和军队已经相当专业化了。美军的每一个军级单位都有一个办公室和媒体打交道。不光是白宫的战略信息管理办公室,野战军也有一个专门的、非常专业化的办公室,它主动地给媒体提供某些方面的信息。这从海湾战争就已经开始了,并在此后的战争里做得越来越成熟。越战之后美军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因为越战对美国军方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教训,军方一直认为越战军事上没有失败,每一场战役都胜利了,然而最后失去了战争,原因是被国内民众打败了,而被国内民众打败的一个关键就是被美国的媒体打败了。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通过引导媒体来塑造公众舆论就一直是美国政府和军队努力的目标。从近几场战争来讲,尤其是伊拉克战争,这方面美国做的成就显著。

掌控好课堂节奏 篇7

何谓教学节奏?简而言之就是教节奏与学节奏有机整合而成的一种组织型节奏。尽管它关照着教与学两方面的节奏, 但其落脚点是在教的节奏上。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所说的教学节奏其实主要指教节奏。教的节奏必须根据学的节奏, 在教的过程中, 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整和处理好动与静、言与行、轻与重、缓与急、张与弛、强与弱、冷与热、长与短等方面的教育行为与度量。具体来说, 教学进程节奏的优化控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快慢得宜

这里所说的“快”和“慢”, 是就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的。教学速度的快慢安排, 既包括对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活动各步骤的时间分配比率, 更强调对教学进程中时间消耗速率的有效控制和灵活调节。一堂课, 一篇课文, 乃至一个单元的教学, 教师需要教、学生需要学的方面很多。教学内容也有难有易, 有重点与非重点, 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 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 宜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切忌面面俱到, 平均用力。这就要求教师将内容安排得错落有致, 时间的分配大体要适当。重点要突出, 则反复地讲;难点要分散, 则缓慢地讲;一般内容要交代, 则简明地讲;新课引入宜快, 时间不能拖得太长;需要学生记笔记的地方, 则应适当放慢速度;学生易懂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 忍痛割爱, 学生难懂的问题则要重锤敲打, 不厌其烦;两个小步骤之间的过渡可以快些, 而两个大步骤之间的过渡就需慢些。这样, 有主有次, 有详有略, 有快有慢, 自然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

怎样才算教学节奏快慢得宜呢?那就要看: (1) 使用快节奏时, 学生的思路能跟上讲课的进度, 不致使中差生出现掉队现象; (2) 使用慢节奏时, 仍能保证学生适度紧张的学习活动, 不致使他们觉得无事可做、注意力涣散; (3) 课堂教学中快、慢节奏交替出现, “柔性”转换, 使教学组织结构如行云流水, 顺畅自然。

二、动静相生

这里所谓“动”和“静”是就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的。高明的电影导演, 总是在闹场之后又会安排一个静场, 以调节和平衡观众的情绪。优秀教师的教学也很重视动、静的合理搭配与巧妙转换。如在学生答问、讨论之后, 教师来一个总结, 写板书, 学生做笔记, 课堂气氛就由闹转为静, 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讨论问题的理解, 把讨论问题条理化, 提到理论高度来认识, 达到动静相成、动静相生的好效果。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 有助于学生消除疲劳, 保持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组织教学时, 要巧于安排教学方式, 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如学习《孔乙己》一文, 第一步用讲授式, 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及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理解和把握的导读提示。第二步运用练习式。一是填表对比分析孔乙己两次出场的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变化, 引导学生把握孔乙己这个形象的特征及意义;一是完成课后练习, 体味该文语言精炼、深刻、含蓄的特色。第三步运用讨论式, 思考讨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 把握小说的主题。这样安排, 整堂课讲练结合, 动静相生, 表现出一种与学生心理相容的节奏变化。

三、疏密相间

这里所谓“疏”和“密”是就教学活动信息的密度而言的。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 更好地接受教学信息, 教师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也应注意疏密相间。因为构成教学节奏的疏和密, 将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疏 (间隔大、频率小、速度慢) , 给人以徐缓、轻松的感觉;密 (间隔小、频率大、速度快) , 给人以急促、紧张的感觉。密而不疏, 会给人以堆积感。学生长时间紧张, 容易疲劳;如果一味地疏而不密, 则会使人产生空疏感, 学生情绪过于松弛, 注意力就难以集中。只有疏密相间, 才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 保持旺盛的精力。所以,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区分详略并进行合理组合与布局, 讲究信息的疏密相间, 错落有致。一般说来, 重点难点要重锤敲, 要学生精力高度集中, 积极思考, 以体现一个“张”字。学生易懂的非重点内容, 则可在“张”中体现一个“弛”字。张而不弛和弛而不张, 都是不讲究节奏美的表现。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 激越之中见舒缓, 学生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四、起伏有致

这里所谓“起”和“伏”, 是就教学过程的态势而言的。潮有涨落, 山有峰谷, 事物运动的过程往往呈现波浪式状态。教学过程也是贵在曲折起伏、跌宕有致, 才能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而如果只是一味地平铺直叙, 那就乏味了。因此, 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使教学过程有起有伏, 形成节奏。在教学的黄金时间里出现高潮, 在高潮之前要有几个小浪头作铺垫。如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执教《捕蛇者说》, “高潮”与揭示课文的立意是一致的, 论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为了达到“高潮”, 前面又设计了几个“浪头”, 作为“蓄势”:第一个“浪头”是揭示蛇之“异”。“黑质而白章”是色异, “触草木, 尽死;以啮人, 无御之者”是毒异, “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去死肌, 杀三虫”是用途之异。第二个“浪头”是捕蛇之利与害, 利在可以“当其租入”, 害在被蛇咬死者多。第三个“浪头”是“赋敛比蛇还毒”。

五、抑扬顿挫

这里所谓“抑”和“扬”, 是就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而言的, 是指教学语言中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的交替变换, 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这种抑扬顿挫、富有韵律感的教学语言使教学具有鲜明的节奏,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直接影响。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 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 而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打破大脑的抑制状态。所以, 必须加强语言调控, 讲究对教学语言的巧妙编排与合理组装。

教师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要有适当的调控, 不致过强过弱、过频过缓, 做到流畅连贯、富有动感, 宛如“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如何控制教学语言的轻重隐显和疾徐张弛, 主要应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一般地说, 讲解教材的重点和比较深奥抽象的内容, 应放慢语速, 增强音量;如果是浅近易懂或本身节奏明快的内容, 应加快语速, 放轻音量。表现急切、震怒、兴奋、激昂、壮烈等基调的内容, 可用快节奏的语言;表现宁静、优美、沉郁、悲哀、沉思等基调的内容, 可用慢节奏的语言。在一般性陈述和过渡性陈述时, 可用中低声调交替讲解, 加快语速;当发现学生出现疲态时, 应及时更变语音、语调、语速, 使其重新兴奋起来;当课堂组织教学出现问题时, 也应作出相应的变更。此外, 在教学中伺机的语言停顿, 也是语言节奏的一个重要方面, 每每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现象。如讲《一月的哀思》, 介绍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时可用中速平调;讲到人们静静地伫立长安街的暮色里等待载着周总理遗体的灵车时, 要用慢速降调, 表示哀痛之情;讲到有人不允许我们缅怀周总理伟大一生时, 要用快速升调, 表达激愤之情。这样快慢交替, 急缓相间, 能渲染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产生情绪、情感上的模仿, 在心中激起相应的感情, 大大增强接受的效果。

优秀的教师, 善于在动静之间、快慢之间、疏密之间找到合适的度, 并且善于适时变化。做到这一点, 就是有了课堂教学的节奏。讲求课堂教学节奏, 能使课堂教学保持最佳状态, 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穆麒茹:掌控地产棋局 篇8

全国“两会”期间

穆麒茹麻辣语录

“‘钉子户’也导致了房价上涨, 把开发商都当成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和过街老鼠不公平。”在2008年十一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中, 身为北京某房地产公司老总的政协委员穆麒茹屡出“麻辣语录”。

谈到拆迁时遇到的“钉子户”, 穆麒茹直言:“‘钉子户’为了他个人的利益, 损害了包括开发商在内的多数人的利益!”

穆麒茹称, 拆迁时, 政府要求开发商拿出许多名目的补偿, “我觉得够了, 如果过度补偿, 费用也会打入开发商的开发成本, 最终还是会落到买房人的头上”。

“‘钉子户’是个人行为, 就是有那么些人在撺掇这些‘钉子户’, 说‘咱们不走, 咱就扛着’, 这么一撺掇, 个别人没有受到很好的法律教育和素质教育, 就开始瞎叫价。”穆麒茹表示, 这样势必造成工期延长, 资金成本越来越大, 要么开发商干不下去, 要么成本加在房价上。

“地产商现在都成了过街老鼠, 还有谁敢替地产商说话呀?”穆麒茹对地产开发商在舆论上的尴尬处境颇为不平, 她说“人们只看 (房价高的) 表象, 事实上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不否认也有一些不法商人, 把房子盖得不好, 却卖了高价去坑蒙业主, 但毕竟多数开发商还是遵纪守法的, 他们用银行贷款做开发, 经营产业, 对国家整个税收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经济还是需要他们的积极性的。指责他们, 把他们作为房价高的罪魁祸首, 这是不公平的。”

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 穆麒茹始终保持沉默的表情。穆麒茹的两份提案并没有引发媒体过多的关注, 一份是建议有条件地取消二套房政策限制, 另一份是特殊时期实行特殊房地产税收政策。

当有多位记者要求看其中一份提案时, 她连连摆手:“我还没有考虑成熟, 等考虑好了再给你。”这次, 穆麒茹面对记者慎重了许多。

2009年参会前, 有朋友曾提醒穆麒茹:“人家都盯着你呢, 最好让你再说两句, 让你再说点爆炸性的能引起话题的东西。”穆麒茹坦言, “对于我而言, 我胸怀坦荡, 不会有顾虑不敢说。”

“老百姓也好, 记者也好, 政协委员也好, 虽然大家各自担负的责任不同, 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作为来自房地产界的政协委员, 我有权利, 更有责任发表比较客观的观点。”穆麒茹表示, 自己从区县、到北京市, 再到全国, 都有参政议政的经历, 在参政议政的经验上还是很丰富的, 政协委员绝不代表个人或者私人利益。

“丰汇园”、“丰融园”、“宏汇园”、“鼎好电子商城”、“丰侨公寓”……北京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一个个地产项目响亮京城。但在地产圈内, 一直都有人觉得北京兆泰房地产董事长穆麒茹神秘, 低调甚少张扬, 就像她极少在媒体上露面一样。直到其在2008年十一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中的“麻辣语录”:“‘钉子户’也导致了房价上涨, 把开发商都当成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和过街老鼠不公平。”而为全国百姓所熟知。

试水地产

祖籍浙江的穆麒茹, 受家庭的影响非常大, 她出生在一个多党派成员家庭。爷爷是民建成员, 曾是杨虎城西北军的少将高参, 父亲是民盟成员, 舅舅是九三学社成员, 姑父是民革成员, 叔叔是致公党成员, “我们一家子都是知识分子, 整个家庭就像个政协似的。”

她的父亲曾是水利部高级工程师, 全国建筑界名人, 家学渊源让穆麒茹从小耳濡目染, “我现在看数字、建筑图纸都没问题, 还觉得特别亲切。”她说。

她从没想过自己长大了会做房地产这一行业。1990年代初, 穆麒茹还在旅游公司上班时, 正值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疯狂, 她决定自己也要尝试创业, “我在北京这么久了, 又肯定有市场, 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

1992年, 她成立了兆泰房地产开发公司, 并选择了金融街的地块来作为第一个开发项目。她坦言当时并不懂房地产, 只是单纯地想, 金融街的地块, 盖好楼房肯定能卖得出去。

“我对未来一直都比较乐观, 可能有些理想主义吧。”不过穆麒茹自称当时稀里糊涂的, 也没考虑会有什么风险, 更不知道房地产里头的水有多深, 不过她押对了宝, 完成了危改拆迁后, 开发的项目非常成功。

至今她都记得当时赚到钱的样子——“头一次赚到这么多钱, 我们激动得要命, 哪儿见过那么多钱啊。”穆麒茹笑着说。

把企业传给儿女还是传给职业经理人?这个问题, 目前有很多民营企业家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这个问题, 不无困惑。

“其实在传承这个问题上, 是没有规律和标准的, 关键是要看这个人对企业是否有帮助。”在穆麒茹看来, 如果儿女有能力, 能够帮助企业发展, 为什么不让儿女来继承?但若是能力不行, 为什么非要他们来继承, 一定要把企业传给他们, 这样的话, 还不如聘请一位职业经理人。

尽管企业家们能够意识到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角度来说, 聘用一个职业经理人, 是一件最有利的事。但是许多企业家最后却不得不把企业交给自己儿女或家族里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穆麒茹说, 寻找一个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一方面, 一个真正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是稀缺的人才, 他们的薪资待遇要求往往较高, 这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 无疑是很难承受的起的, 对一些大的企业, 也是一个相当高的人力成本压力。“这是造成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请不起职业经理人的一个原因。”

穆麒茹认为,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 目前职业经理人市场缺乏完善的法规和管理制度, 一些水平不高的、不讲诚信的职业经理人充斥期间, 严重冲击着整个市场。“企业在招聘职业经理人的时候, 没有太多时间去考验他们, 在等到发现出了问题的时候, 为时已晚, 这使企业面临着挑选着夜经理人的巨大风险。”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冲击, 一些企业家们表示, 考虑选择儿女来继承企业, 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主攻北京

穆麒茹做房地产开发, 有别于许多开发商的一点, 便是坚持以城市中心地段为自己的开发理念, 这种理念在兆泰所做的项目上非常清晰, 比如项目最集中的便是金融街和西单, 鼎好电子商城也处于中关村的核心地带, 而“优唐”则在临近京城CBD不到三公里的位置。

“什么样的地最没风险?市中心的地就最没风险。”穆麒茹说。

1992年开始创业, 穆麒茹在经过八年住宅开发的成功积累之后, 在2000年, 逐渐把目光转向商业地产上来, 这也是兆泰创业以来的一次重大战略转型。

鼎好电子商城是这次转型的标志之作, 她看中的是中关村西区地块的核心位置优势, 结果一炮打响, 自2003年7月开业至今, 鼎好电子商城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成功的专业电子卖场之一, 并连续三年被评为IT十大卖场。

穆麒茹认为, 眼光独到对地产开发非常重要, “赢就赢在眼力, 鼎好商城也不临街, 别人并不看好, 但我一眼就看中了这块地。”

“我们没有离开北京, 不跟潮流, 不跟风扩张……”穆麒茹觉得冷静不冲动, 对公司打好基础和功底是特别重要的一点, “我们没有到处乱扑, 比如什么领域都跨进去, 企业就容易有财务危机、人才危机, 而这些我们都没有。”

早年穆麒茹正是从北京金融街这个核心地带迈开了兆泰的第一步, 当时兆泰接下了金融街“辟才胡同”最大的危改项目, 因为处于城市中心, 当时叫所谓的“掏心工程”, 这便是兆泰的起家之作。

因为地块处于城市中心, 危改、拆迁难度非常大, 但穆麒茹认定, “这样的核心地段, 只要拆了就能卖出去, 风险相对来说很小。”果然, 穆麒茹一炮打响, 并从此打开了胜利之门, 几年之内, 穆麒茹统领兆泰接连在西单-金融街区域打造了“丰汇园”、“丰融园”、“宏英园”、“宏汇园”等住宅小区。

移动办公——使工作随时掌控 篇9

一、移动办公的基本概念

“移动办公”也可称为“3A办公”,即办公人员可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Anything)。是当今高速发展的通信业与IT业交融的产物,它将通信业在沟通上的便捷、在用户上的规模,与IT业在软件应用上的成熟、在业务内容上的丰富,完美结合到了一起,使之成为了继电脑无纸化办公、互联网远程化办公之后的新一代办公模式。这种最新潮的办公模式,通过在手机上安装企业信息化软件,使得手机也具备了和电脑一样的办公功能,而且它还摆脱了必须在固定场所固定设备上进行办公的限制,对企业管理者和商务人士提供了极大便利,为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它不仅使得办公变得随心、轻松,而且借助手机通信的便利性,使得使用者无论身处何种紧急情况下,都能高效迅捷地开展工作,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应急性事件的部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种全新的办公模式,可以让办公人员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单位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通畅地进行交互流动,工作将更加轻松有效,整体运作更加协调。利用手机的移动信息化软件,建立手机与电脑互联互通的企业软件应用系统,摆脱时间和场所局限,随时进行随身化的公司管理和沟通,助您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推动政府和企业效益增长。

二、移动办公的特点

移动办公,顾名思义,就是办公可以随时随地随身,这种办公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办公方式,与以往的办公方式相比移动办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受环境、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工作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方式办公,这种新型的办公模式使办公人员摆脱了时间和环境的束缚,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同事间的交流和摩擦,对于紧急事情或会议的召开,可以采用远程协作,这样既节省了办公人员的工作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移动办公与传统的办公模式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使用方便:在现在智能手机普遍的时代,工作人员在办公的过程中再也不需要携带沉重的电脑,繁琐的资料,只需要能上网的手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处理工作中的事情,当有突发事件出现时也可以进行快速的处理,这样办公合理利用了空暇时间,从而可以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办办理另外的工作事情。尤其是对于搞策划方面的工作人员来说,灵感说不清楚会在哪时候出现,这样就可以随时记录下来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以跟好的完成工作。

经营成本,降低:移动不仅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也能避免实际办公中带来的成本开支,如:交通费、住宿费等。所有业务往来、合作商谈、合同制定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这样就能显著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

高效快捷:有了移动办公的各种媒介,您可以及时审批公文、浏览公告、发送邮件、处理其他事务等等。有些人士根据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出差,这样运用移动办公可以将以前浪费在旅途奔波中等不可利用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自然就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

低碳环保:移动办公是一种无纸化低碳办公模式,它在办公的过程中主要以电子产品为工具,脱离了传统的纸质办公,无疑减少电能等各种能源的使用、是一种新型的低碳办公模式,能为企业和社会节约资源,减少废气排放。此外,移动办公不需要工作人员在同一时间聚集到同一地点进行工作,这样对于交通方面缓解了交通压力,好减少了交通工具的使用,相对的就减少了汽车废气的排放,改善了空气和环境,不适时宜地迎合了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倡导。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和迅速发展,移动办公不仅仅体现在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办公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更是体现企业文化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

三、移动办公需要破解的难题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资料的存储和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信息转化为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可以拷贝复制、移动存储或通过网络传送,为信息的整理分析和传播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为机密文件的保密带来巨大的挑战,由数据泄露造成巨大损失的事例层出不穷。随着移动办公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各种木马、手机病毒、黑客攻击技术也随之而出,如何在复杂的虚拟网络世界保护我们的信息安全,这是当下需要破解的难题。

移动办公时代:安全与灵活性如何兼顾?一面移动办公优越的便利性,另一面则是潜藏的移动安全“炸弹”,这两者之间是否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我相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科学技术不断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一定会找出各种科学有效的办法来掌控我们的信息安全,使移动办公的各种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的利器,移动办公,可以使我们的工作随时掌控。

总之移动办公时代提供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以往陈旧的工作模式,但由于网络系统自身的特点,安全问题成为移动办公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在移动办公中对工作信息的安全要时刻保持较高的警惕性,并且不断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研究和开发,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增强工作的保密性、保护信息安全,更好地为工作和生活服务。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速,智能手机的全面盛行,移动办公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移动办公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给出读者移动办公的基本概念,继而综述了移动办公的主要特点,指出在使用移动办公媒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希望在提高办公效率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增强工作的保密性、保护信息安全,更好地为工作和生活服务。

关键词:移动办公,工作,掌控

参考文献

[1]周雪.破解移动办公“随身化”安全之困.市场纵横.2010(5).

[2]王晓旗_浅谈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及安全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7).

[3]朱建生.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办公信息系统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2.

[4]林引剑.基于工作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理工大学,2007.

[5]陈兴兴.现代企业自动化办公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2009,29,11:73.75.

巧妙预设提问,轻松掌控课堂 篇10

一、课堂调控困境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1. 教学场景。

上课铃响, 我兴致盎然地按照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开始上课, 不过, 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学生态度的麻木, 他们的表情告诉我, 他们对我讲的内容并不感兴趣, 有人发呆, 有人小声议论, 有人玩鼠标, 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这堂课学习的一个内容是Word中字符间距的调整。我以一段周杰伦的歌词为素材, 设置了一个情境:老爷爷想要看看孙子的歌词, 大家觉得有什么方法呢?接着用调整字符间距的方式改变文档, 直观呈现了文字的显示效果, 最后引出“在Word中字符间距的调整”这个主题。难道创设的情境不贴近学生的生活, 素材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啊?

下课之后, 我专门了解了几位学生的想法。一位学生告诉我:“老师, 我们不是对您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是您讲得越多, 我们担心自己操作的时间就越少。”另一位接着说:“老师, 每次上课您都绕着弯子讲, 可到最后还是讲操作。这样, 大家就觉得您还不如一开始就直接教我们操作步骤好了。”“老师, 很多时候都是您一个人在讲, 我们就是提不起精神来。”……学生的回答让我沉思良久。

2. 课堂调控困境的原因分析。

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调控出现困境的原因有很多, 但我通过调查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尤其突出。

(1) 政策标准上的不完善。虽然信息技术在高中是必修课程, 但还是缺乏统一的、贯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 所以各个初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开设及教学内容差异较大, 导致入学的高一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上参差不齐。

(2) 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单一。不少教师课堂教学中一直采用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每节课都让学生完成一个操作任务, 导致学生固化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就是学习软件操作而已, 课程变成了一项单纯的技能操练而已, 降低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课堂中提问少, 囿于教学进度, 学困生参与机会少, 更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让这一部分学生觉得课堂与自己无关, 课堂参与程度自然较低。

(3)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 兴趣爱好自然不一, 而且个体的学习基础自然不同, 这都会给课堂调控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课堂提问预设的相关理论概述

课程教学论认为, 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努力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适时性原则。

提问时机的选择要合适, 即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 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进行有效提问。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关、切合实际的提问,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2. 适度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让所有学生答不出, 又不能简单地答“对”或“不对”, 要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 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一系列小的问题进行铺垫。

3. 逻辑性原则。

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 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 循序渐进, 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 使学生积极思考, 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

4. 开放性原则。

教师提出的问题按思维层次, 可以分为封闭的问题和开放的问题, 也称收敛型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所谓开放性即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具有一定的跨度, 避免出现那些零碎的、机械性的小问题。

5. 灵活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灵活把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灵活选用不同的语法进行提问, 如疑问、设问、反问等, 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使课堂妙趣横生, 真正体现课堂的灵活性, 其次对于课堂上的丰富复杂的情况, 教师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机智从容应对, 灵活处理。

三、课堂实践与总结

我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 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设课堂提问, 以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我效能感, 提高课堂调控的质量。

1. 精研教材, 踩点设问。

问题包括“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显性问题”是指教材或参考书上预先设置的;“隐性问题”是指隐含在教材或参考书之外的。大量教学实践证明, 对于“显性问题”, 教师都会向学生发问, 但对于“隐性问题”教师往往容易忽略, 缺乏细心考虑, 因此在设问时, 教师的首要目标是精研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潜在意识, 绝不能把问题局限于“显性问题”, 尽量避免直线思维性的提问, 例如我在讲授《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 》中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时, 在讲解折线图的例题时, 设问:“假设你要表达2007年各项收入情况时, 如何选择呢?”学生马上自己动手实践, 发现就是要选择不相邻的两列, 这样就比直接问“不相邻的两列如何选择”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定要注意我们是要问问题, 而不是问题目, 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 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 否则学生也会弱化自己的读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审时度势, 择时设问。

提出问题的时机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确定。过早, 不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过迟, 就会失去提问的价值。“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已充分说明了提问时机的重要性。因此, 教师提问时, 必须做到审时度势, 择时而问。

教师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实践练习, 在学生的这个练习过程中, 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留有发挥的自由, 不要在巡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的操作与自己的要求有出入就马上反诘, 总是试图把学生往自己预定的轨道上引导, 否则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的积极性。因为, 一些我们看来貌似错误的操作, 也许是学生的一个大胆的想法、一次新奇的尝试。如果我们马上予以纠正, 可能就把学生脑海中正在燃起的创新火花给浇灭了。这时, 教师不妨宽容点, 让学生尽可以先自己去尝试。那么我们该在什么时候问呢?对哪些行为去设问呢?我觉得, 最需要我们教师去提醒的是学生急躁的心理、错误的习惯及细节的规范。例如, 在文字处理Word练习中, 有些学生经常还没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操作范围就急于操作, 虽然自我感觉良好, 但是操作的结果却是错误的。如果教师不主动及时去点醒他, 学生会一直“沉醉”在自以为是的这种错误操作中而悠然自得。这时, 教师不妨等学生把错误的操作完成后再予以设问, 通过结果的对比,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操作。

3. 面向全体, 分层设问。

《学记》曰:“善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者, 则小呜, 叩之以大者, 则大呜, 待其以容, 然后尽其声。”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 就要敲, 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不足的学生, 就要敲大锤, 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 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 要容易一点, 否则容易使他们丧失信心, 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 绝不只是优生的舞台, 如此课堂的节奏好调控, 学生也能在不同层次的问题解答中体验到成功, 不仅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而且也会感觉到自己所采取的策略是有效的、可行的, 不断的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激励评价, 赏识成功。

课堂中学生的个人基础不同, 能力难免参差不齐, 即使教师课前预设了各类问题, 也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回答, 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出来, 或者回答得不全或是答偏了, 教师这时应该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安慰学生, 评价提问的结果, 一定不要吝啬表扬的语言, 尤其是对待平时基础差的学生和胆子小的学生, 在学生说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适当补充完善答案内容。提问多用“请”、“说说看”、“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语言, 消除学生答问的心理障碍;当学生迅速而坚定地说出正确答案时, 应当充分肯定, 给予表扬。在教学中, 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单一的学习结果, 否则会导致程度好的学生沾沾自喜, 不求进步;程度差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最终失去学习的信心。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时刻牢记教育以人为本, 课堂以学生为本, 学生发展了, 课堂才是成功的, 要多赏识, 如不慎挫伤了学生的自尊 (高中阶段显得尤为明显) , 会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那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四、结语

虽然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堂提问预设加强课堂调控, 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但并非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存在一些不足, 试列举如下: (1) 每一项实验都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来验证, 由于高中阶段课时特别珍贵, 实验研究的时间更是非常有限, 学生对于课堂提问的方法也许很有新鲜感, 因为好奇心的驱使, 投入学习, 等过了一段时间, 新鲜感没有了, 是否还能像现在这般的参与课堂教学, 不得而知。 (2) 学生对于课堂提问方法的适应有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持久的训练过程, 又需要不断地克服原先学习中对于提问的消极态度, 等等, 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3)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 是不是每一知识点、每节课都能预设合理的课堂提问, 对于理论性知识和操作性技能而言, 提问又有何区别呢, 但囿于精力与能力的不足, 未能展开深入研究, 较为遗憾。总之, 如何实现课堂的合理调控, 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 课堂提问预设只是我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次积极尝试, 针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将逐渐完善, 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建设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斌兴.名师讲述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G.Ivan Hannel高效提问———建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七步法.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3.

[4]徐轶.改进课堂提问,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08-25.

[5]喻译萱.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南通小数网, 2010-3-5.

[6]李华.有效课堂提问的五个关键点.新课程, 2010-7.

天气情况随时掌控 篇11

软件简介

墨迹天气

全新动画界面,支持换肤,设置丰富,新增拍照分享,让分享更生动。

http://apk.gfan.com/Product/App54803.html

蜜蜂天气

预报覆盖全世界各大中小城市,同时提供了贴心的出行、穿衣、洗车、旅游等天气指数。

http://apk.gfan.com/Product/App2012.html

预报功能

墨迹天气定位不太准,

功能和设置很丰富

软件有自动定位功能,不过有时无法定位(Wi-Fi),这时就需要手动定位。软件显示了当天和未来四天的天气情况。点击未来某天,就会看到当天的温馨提示、天气详情(温度范围、风向风力、紫外线和天气情况)、节日节气和日出日落时间,非常详细。像今天天气很热,温馨提示就变成了高温黄色预警,比较细致。“趋势”以图形形式显示最近六天的白天和晚上的温度变化情况,比较直观。

值得一提的是,软件可以设置突变天气提示,以便在气温或天气情况出现剧烈变化时在通知栏提示,很体贴。同时还提供了自动语音播报功能,让用户不用看手机也可知道天气情况。可以设置更新的间隔时间,间隔范围为0.5~24小时,还可设置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设置很灵活。软件支持全世界的各大城市,可以显示多个城市的天气情况,添加城市可以输入拼音首字母进行查找,很方便,通过手指滑动可以切换城市。

蜜蜂天气定位准确,功能和设置不够丰富

可以自动定位,定位比较准确(Wi-Fi)。显示方式不是采用墨迹天下的选项方式,而是采用分屏方式,第一屏显示当日的温度和温度变化范围,第二屏显示当天天气和未来四天的天气情况。第三屏显示最近五天的白天和晚上的温度变化情况。软件可以设置更新频率,最短是半小时,最长是2小时,设置没有墨迹天气灵活。

支持全世界各大城市的查询,支持拼音首字母查询,不过需要确认,没有墨迹天气方便。支持多城市管理,要切换城市,只须在第一屏的城市列表中选择。

小结:

墨迹天气的功能和设置比较丰富,而蜜蜂天气功能和设置较简单。不过在定位方面,墨迹天气有时不灵,蜜蜂天气比较精准。

界面和其他

墨迹天气界面生动,相关信息较少

软件默认的天气有动画效果,显示比较生动。另外,软件提供了各种皮肤可供下载,用户可以随心更改界面,比较体贴。

“生活”提供了时尚排行榜、穿衣指数、洗车指数等与天气有关的生活信息,有一定参考价值。

蜜蜂天气界面静止,相关信息丰富

界面不可变,第四屏显示了生活资讯方面的信息,包括紫外线、洗车指数、运动指数、夜生活、感冒指数、穿衣指数、舒适度和旅游指数,生活资讯很丰富,对用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小结:

就界面来说,无疑是墨迹天气占上风,就天气相关的生活资讯方面,蜜蜂天气有一定优势。

总结

格兰仕:掌控价值链 篇12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内家用电器的消费量打着滚地往上翻。顺德家电工业群的迅速崛起, 使梁庆德有了新思路, 即借势完成企业战略转移。

1991年, 梁庆德上海的一个朋友提出了搞微波炉的建议。分析说, 微波炉在发达国家的家庭普及率相当高, 国内市场虽然还没有开发, 但趋势是明显的, 因公出国人员, 按规定回国时可在免税商场买一件小家电, 许多人买的就是微波炉。

有需求就有市场。接下来的几个月, 梁庆德调查了全国市场后结果发现, 全国年销量在20万台, 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大都市, 而且基本上处于原始自然的状态, 没有正规的市场培育。尚属高档商品的微波炉每台都在2500元左右。业界老大蚬华的市场重点在海外, 国内没有竞争对手, 压力不大, 是可以进入这个新领域的。

但是, 梁庆德对微波炉完全是外行。他亲赴上海, 五次上门诚意邀请微波炉制造商专家加盟, 均无戏而返。执著的梁庆德第六次敲开他们的家门时, 诚心和信念打动了业界专家们, 包括后来被称为“格兰仕技术之兄弟”。他们都来到顺德, 开始掌起格兰仕的脊梁, 组建了格兰仕电器有限公司。并随后与日本东芝签订了五年技术合作协议, 并投资400多万美元, 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微波炉自动生产线。

两个月后, 第一台格兰仕微波炉下线了。然而市场如战场, 并非纸上谈兵。梁庆德亲自到上海设立办事处, 直接指挥进店销售, 想攻下这个销售量在全国占70%多的上海市场, 虽然看好了这一切, 但产品没有知名度, 无人问津, 销售遇到了难题。

于是, 他的业务员每天把产品一台台扛进商场, 向还没有微波炉概念的消费者一一讲解产品的用法和好处。一年下来, 个个累散了架, 也只艰难地销售了不到l万台。

一年l万台的销量, 遭到同行业的嘲笑。梁庆德在厂区正中央树起一块硕大的“耻辱牌”, 把对手的攻击言词写在木块上挂上去, 要求员工每天上班之前到牌前集合, 默想两分钟。并对全体员工说:“什么时候能摘下这些牌子, 就拜托大家了。”

知耻而后勇的做法, 让格兰仕人群情激昂, 大家为着同一个目标奋勇争先。1994年l~5月份, 格兰仕微波炉产销量突破3万台。

一场洪水让格兰仕丧失了几个月的生产时间。为抢回失去的时间, 大家一致要求实行两班倒, 每天工作12小时, 机器24小时运转。8月, 格兰仕的销售员们, 铆足了劲扑向各中心市场。那阵势把其他厂家的业务员给吓坏了, 玩命三郎的作风, 令格兰仕大量打人零售终端。

奇迹出现了, 这一年, 格兰仕微波炉产销量超过10万台, 产值利润双超历史记录, 并跻身行业三甲。

格兰仕人看到, 微波炉在几十万台容量的狭窄市场上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要实现规模效益, 迅速扩充市场容量, 就必须进行大规模消费引导, 中国的消费者是先入为主的, 当多数中国老百姓还不知道微波炉为何物的时候, 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够独领风骚。

格兰仕联络全国150家新闻媒体, 以合办栏目的方式, 做知识版块系统介绍微波炉的好处、选购、使用、菜谱、保养方法等;在舆论界产生连锁反应, 有关微波炉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来;他还组织国内专家编写微波炉系列丛书, 免费赠送100多万册;精心制作数百万张微波炉知识光碟免费送出, 使微波炉概念得以迅速普及, 格兰仕品牌也随之普及全国。

败蚬华整军容

微波炉大户蚬华明显感觉到了格兰仕突飞猛进带来的巨大压力, 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封杀茧中之蛾。当蚬华与美国惠而浦合资的消息传来, 格兰仕人无不大惊失色, 要知道合资后的蚬华资金充裕, 随时可以动用上千万美元在市场上给稚嫩的格兰仕以致命的一击。

在企业的生存智慧中, 忧患意识和战争艺术是必须具备的。一次漂亮的谍报战中, 梁庆德得知:蚬华合资后尚在调整期内, 内部矛盾重重;而且每一项市场推进方案, 必须先传到香港分部, 再传到美国惠而浦总部去审批, 一个来回要拖两三个月。他心里有底了。

他指示内部队员组织最强阵容成立企划部, 每一个半月推出一套重点针对蚬华的全新促销方案, 主动出击。这下蚬华顾不过来了, 蚬华前一个市场方案的反击对策还没批下来, 格兰仕新一轮的促销活动又拉开了序幕, 完全打乱了它的战略部署。蚬华有力没处使, 只好沿着格兰仕设下的套疲于奔命。

1995年年终盘点, 格兰仕销售20万台, 市场占有率升至25.1%, 以0.6%的微弱优势首次盖过蚬华, 荣登上微波炉第一的宝座。

但形势丝毫不容格兰仕人乐观, 美国惠而浦已收购了格兰仕最大的竞争对手蚬华65%的股份, 而日本松下、夏普, 韩国三星、LG等跨国巨头已如虎环伺。松下的市场占有率在1995年直线上升, 一度超过格兰仕近6个百分点。

摆在格兰仕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趁外资企业大肆吞并之时合资转让, 资产变现;二是, 收缩战线, 握紧拳头, 急中生智, 在波炉上与洋品牌一决雌雄!权衡利弊, 梁庆德最终选择了后者。

为尽快腾出厂房、人员和资金, 梁庆德将苦心经营10多年, 总价值8000多万, 年利润800多万, 订单相当稳定的羽绒、毛纺、服装等企业全部清仓大甩卖, 出让价仅为200多万元。

关键时刻, 竞争对手又抛出数百万元高薪挖人的损招, 直接导致格兰仕十多名高级营销区域经理集体跳槽。梁庆德在稳定军心的同时, 大胆起用新人, 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空间, 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事后, 梁庆德分析了此次“集体跳槽事件”的主因, 趁此机会对营销系统进行了权力结构再分配, 把营销系统分解为一条“管理流水线”, 形成多重监督机制。

原来各区域经理“占山为王”的格局被打破, 各地办事处只负责与当地代理商的日常销售和服务工作, 企划、调研、广告、促销、结算等职能收缩到总部直接管理, 并按流程分解到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完成。调研、推广、结算部门的各班人马, 分别组成“流动工作组”, 在各区域市场“鱼贯而行”。每支工作组,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汇报问题、解决问题”。

成本链决胜价格战

在格兰仕年产能力达到60万台的时候, 蚬华、松下等厂家的大规模广告攻势, 也迅猛起来。梁庆德避其锋芒, 采纳“价格战晚打不如早打, 尽快拉开与同业差距”的建议, 1996年8月, 发动首次全面降价风暴, 所有产品一律降价40%。同时加大市场培育力度, 合办知识窗的媒体达到400多家, 全面覆盖全国各大省会城市。

强力拉动市场的降价策略收到奇效。当年格兰仕微波炉销售65万台, 市场占有率狂升至53.2%, 上海等重点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50%以上, 将蚬华的18%、松下的9.8%远远地甩在后面。一战奠定中国微波炉市场的霸主地位。此战, 不仅将让众多杂牌企业清理出局, 更重要的是, 极大地鼓舞了格兰仕人的信心和士气。从此格兰仕走上了一条“降价——市场扩容——扩产——成本降低——再降价”的良性循环之路。

多年来, 国际微波炉市场一直被韩、日企业控制着, 1996年它们的出口量分别达到1600万台和800万台, 占有全球市场份额近80%, 格兰仕几度试探进人均告失败。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狂袭逼迫之下, 韩国企业顿时陷人困境, 高达百分之几百甚至上千的企业负债率, 令它们对现金的渴望成为第一需求, 开始不计成本谋求变现, 微波炉以超低价格充斥欧美市场。在中国企业一时出口严重受阻, 纷纷抱怨韩国人低价抛售, 出口越来越困难之时, 格兰仕没有放弃却积极扩军备战、调兵遣将。同时, 梁庆德明白, 他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准备着的机会来了, 所以他不会放过。

欧洲国家联手对LG等韩国微波炉巨头实施反低价倾销, 坚壁清野, 韩国企业顿成强弩之末。

梁庆德闻讯心喜, 按预定部署暂时放弃正在开拓的国内东北市场, 一来缓解国内同行对格兰仕的敌视情绪;二来集中兵力, 抢进欧美市场。在价格上走日韩中间路线, 同类型产品价位比日本产品低8%, 比韩国产品则高7%左右, 既免去了高价的曲高和寡, 又规避了低价倾销的政策风险。格兰仕背水一战, 迅速弥补了韩国产品退潮留下的大部分空缺, 1997年出口额超过2300万美元。

生产走出了国门, 梁庆德发现, 欧美企业劳动力成本相当突出, 工人一天工作6小时, 一周工作4天, 在价格上难敌韩日产品, 日子并不好过, 不少美国企业开始转产。梁庆德就拿出2000万美元, 轻而易举地挖到它们的一流专业人才, 在美国设立格兰仕微波炉研究中心。针对欧美市场迅速开发出大容量微波炉、车用直流电迷你型微波炉、遥感遥控系列微波炉等全球领先产品, “洋为中用”的策略使格兰仕摆脱了“中国商品低档化”的惯有概念, 跳到了一个更高的技术领域。产品顺利闯进了法国巴黎最大的名牌连锁店。

变压器是微波炉的重要零部件, 日本产品的价格是20多美元, 可欧美企业的成本则需30多美元。梁庆德就与美国公司谈判:你把最先进的生产线搬到我们那儿去, 我们帮你们生产, 以每台8美元的成本价向你们供货, 不过设备的使用权归我们, 在保证你们的需求之后, 其余时间任由我们支配。

于是, 美国人痛快地把生产线搬过来。梁庆德心里有笔账:我的工厂实行三班倒, 设备24小时运转, 一周工作6天半, 实际上每周只有一天在为外国人打工, 其余时间都在生产自己的产品, 既节省了大笔引进设备所需外汇, 又及时扩充了产能, 进一步壮大了企业的技术支撑, 为迎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赢得了时间和资金。

由于中国的人力和土地成本比日本低得多, 此举很快打得日本企业痛苦不堪。梁庆德频施连环计, 又与日本企业谈判:你把变压器交给我们做, 我们以5美元的成本价向你们供货。在格兰仕的市场威逼和利润的诱惑之下, 日本企业也把变压器生产线搬了过来……

梁庆德又把这一计谋反复克隆, 用在微波炉其他零部件乃至整机之上, 先后与近200家国际跨国公司合作, 年产能力扩充到1200万台。昔日竞争对手的防御链条逐渐断裂, 一个全球化的微波炉巨人, 不容置疑地站立起来。

处处抢占制高点

在营销之中, 格兰仕处处抢占制高点的战略运用, 非常娴熟。

1、形象宣传先入为主

微波炉导入市场阶段, 当时的市场制高点在于消费者的知识启蒙与先入为主的品牌认知。格兰仕没有采用大规模的形象广告宣传, 而采用引导方式, 在全国400多家报纸、电视上设专栏, 介绍微波炉的知识、菜谱、消费指南等, 并借以塑造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

他们编写出世界上微波炉菜谱最多的微波炉使用大全及菜谱900例, 并印制几百万张微波炉菜谱光碟, 免费送给消费者。用格兰仕公司总经理梁庆德的话来说, 别人是在用轰炸式的广告来强占市场, 而格兰仕则是在用知识和文化来培育市场, 二者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差别可想而知。

2、成本方面处处领先

当微波炉逐渐进入消费者家庭时, 成本就成为其关键制高点。格兰仕总是比对手更早进入下一个低价位, 抢先占领市场制高点。格兰仕的发展速度是异常迅速的, 1993年销量为1万台, 1994年10万台, 1995年销量达25万台, 市场占有率为25.1%, 成为全国第一, 到1998年, 总产量达315万台, 内销213万台, 市场占有率为61.43%。规模每上一个台阶, 就大幅下调价格。其明确目标是消灭散兵游勇。当其规模达到125万台时, 就把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成本价以下。此时, 格兰仕还有利润, 而规模低于80万台的企业, 多生产一台就多亏损一台。除非对手能形成显著的品质技术差异。

当规模达到300万台时, 格兰仕又把出厂价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成本价以下, 结果使规模低于200万台且技术无明显差异的企业陷入亏本的泥沼, 使对手缺乏追赶的机会。在家电业创造了市场占有率达到61.43%的创举。

3、技术上不断超越

跟其在宣传方面的“斤斤计较”相比, 格兰仕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上, 却是惊人的大手笔。公司每年在技术和新品开发上投入的资金约达4亿元, 研发总投资已超过10亿元。产品的每一个元器件、零部件都坚持用最好的材料, 而且, 在新品开发方面关注到各个消费层面, 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同步, 令格兰仕有实力让高档微波炉产品在国内迅速普及。

4、规模上追求垄断

从格兰仕的扩张来看, 格兰仕是最早定位“全球制造”的中国企业, 先后抓住了三次机遇, 从独一无二的“中国制造”, 做成了数一数二的“全球制造”:

第一次, 是1996年, 格兰仕在规模达到一定优势后, 首次扯起降价大旗, 将其主流机型价格大幅度下调40%以上, 一下子打乱了洋品牌的封杀战略。特别是打败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惠而浦一蚬华。

第二次, 是1998年, 利用东南亚金融风暴打败韩国人, 获得了微波炉全球第一的“单打冠军”。第三次, 是1999年, 格兰仕通过“拿来主义”, 与欧、美、日、韩等家电强国的跨国公司合作, 将其生产环节搬到格兰仕, 建成了年产量达1200万台的超大规模微波炉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劳动生产率和成本优势, 整合自己的资源, 实现低成本、规模化经营。

通过不断扩张规模, 全球主要微波炉制造商的生产线几乎完全集中在格兰仕, 梁庆德最终实现了对微波炉生产环节的控制, 从而拥有了对整个行业的发言权。

格兰仕成功启示

◎成功有两大关键:主动出击、抢占制高点。

◎快鱼注定吃慢鱼。商机瞬息万变, 信息灵通, 反应机敏, 才能行动迅速, 抢先夺取市场。

◎制高点有许多:对于高档消费品来说, 技术与文化内涵是制高点;对于家用消费品来说, 成本与技术是制高点。而规模优势则是通用的制高点。

上一篇:乡镇畜牧下一篇:室外消防给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