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

2024-11-30

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共12篇)

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 篇1

近年来, 我们建德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为契机, 面向社区居民,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努力创建具有建德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一、文化活动品牌的形成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建德文化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 基本形成三大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一是新安江旅游节已成为我市居民最喜爱的文化品牌。25年前, 依据建德山水旅游城市的定位, 依仗新安江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和清凉世界的优势, 建德精心创建和培育的“新安江艺术节 (后改为旅游节) ”, 到现在已连续举办了13届, 把文化艺术、旅游观光、社区居民活动融为一体, 基本达到繁荣建德文化, 提高建德知名度之目的。如今“新安江旅游节”已成为建德群众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深受社区居民喜爱。

二是积极创建龙文化活动品牌。从古到今, 建德民间崇龙、尊龙、爱龙, 造就了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的龙文化, 因此继承发扬民间龙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我们把龙文化提升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主要包括舞龙文化和龙舟文化。舞龙在建德城乡有基础, 但都是逢年过节的自娱自乐, 2008年开始将舞龙作为文化工程来抓, 并且取得了较好成效, 寿昌的精品龙舞出了建德, 舞到了西博会、动漫节, 还舞到了世博会。历史上建德没有龙舟活动的基础, 富春江水电站建成后, 新安江的江水比较平缓, 具备了举办龙舟大赛的基础, 这几年, 我们先后组织开展12次龙舟竞赛, 龙舟赛已成为新安江旅游节上的保留节目, 渐渐形成一项有一定知名度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三是积极创建百姓纳凉大舞台文化活动品牌。我们以新安江江滨十里文化景观长廊建设为契机, 利用新安江畔夏日的清凉, 精心策划“百姓纳凉大舞台”活动, 每年从6月开始至9月底, 每周五或周六晚上在江滨公园音乐喷泉广场都会有一至两场群众自创自演自导的演出与社区居民和游客见面, 一年要举办20余场演出, 观众场场爆满。4年来共计演出100余场, 百姓纳凉大舞台被社区居民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剧场, 老百姓的舞台。”

二、创新举措, 建立文化活动品牌新机制

在创建特色文化活动品牌过程中, 我们创新举措, 为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建立新机制。

一是建立文化部门倡导与社区居民自行组织的工作机制。我们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基础上, 明确了文化活动品牌必须由文化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发挥民间文化组织与居民积极性的思路, 充分发挥各类民间组织在创建文化活动品牌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艺术大赛、文化示范社区示范户评比等活动, 为各民间组织及民间艺人搭设展示、发展的平台, 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培育传人, 不断发现社区文化活动新人。目前, 我们建立了各类文化协会组织76个, 发掘、储备和培育各类艺术人才1000余名, 这些组织和人才为我们创建文化活动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办节与开展文化活动并重的机制。随着新安江城区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城镇快速集聚, 我们根据当地实际, 依托社区, 突出重点, 坚持办好两年一度的新安江旅游节, 通过办节来促进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在抓好新安江旅游节这一全市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同时, 我们积极引导乾潭、梅城、寿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基础较好的乡镇办好节日文化活动, 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不断丰富当地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坚持文化活动品牌创建与推进社区共建相结合的新机制。文化在软实力中具有主导性, 在硬实力中具有先导性, 对经济社会具有驱动和牵引作用, 是展示地方形象最好的窗口。创建文化活动品牌过程中, 我们对社区文化资源与驻社区单位文化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 社区文化与共建单位文化联姻,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通过举办龙舟大赛、舞龙活动, 凝聚了人心, 提振了精神气;通过举办百姓纳凉大舞台, 丰富了社区与共建单位群众文化生活, 提升了城市品位, 促进了社会和谐建设。

三、创建文化活动品牌新思考

近年来, 建德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给我们开展文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

一是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必须纳入全市文化发展大局。市领导高度重视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工作, 把它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把创建文化品牌活动作为重点扶持的文化建设工程, 不仅落实资金, 还组织人力, 统筹规划, 加强指导。文化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主动承担组织协调职责, 财政部门给予经费支持, 其他各有关单位按照分工, 主动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文化活动品牌活动的创建。

二是创建文化活动品牌必须发动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群众的广泛参与是文化活动形成品牌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创建每一项文化活动品牌过程中, 始终坚持贯穿群众路线, 始终坚持放手发动群众, 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认可作为第一要求、把群众乐于参与作为第一标准, 努力把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亮点。如每期百姓纳凉大舞台晚会, 演职人员基本来自各个社区, 有学生、有公务员、有共建单位干部、有社区居民, 各色人等纷纷拿出绝活, 报名参加演出, 自编自导自演, 观众场场暴满, 有许多居民早早地来到演出场地等候晚会开场, 观看演出成了新安江居民夏天纳凉的必修课。再如:精品舞龙活动, 队员们为熟练掌握舞龙招式, 起早摸黑刻苦训练, 人瘦了、皮肤黑了也毫无怨言。

三是创建文化活动品牌必须具有地方特色。建德千百年来形成的方言体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精神风貌、行为处事方式等等, 作为一种独特的严州文化已浸润到建德人的血脉里, 融入到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因此, 在创建文化活动品牌过程中, 我们始终坚持扎根地域文化这片沃土, 十分注重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 如舞龙与龙舟比赛都是从传统龙文化中提炼而成。

四是创建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必须突出创新和精品意识。建德创建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之所以取得较好成效, 源于我们理论的创新突破。在推进文化活动品牌建设过程中, 我们突破了以往多多少少存在的把文化与政府中心工作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理念, 而是重新确立正确的对待文化的态度, 坚持统筹兼顾, 不急功近利, 努力把文化优势与政府中心工作优势结合起来, 把文化融合到我们的精神、道德、行为方式之中。同时, 牢固树立没有精品就没有高峰, 就没有亮点, 就没有品牌的意识。花力气做好精品培育工作, 进一步提高精品创作的策划组织和管理服务能力, 对基础较好的文化活动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如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 创建舞龙精品, 打响建德“龙文化”品牌, 创建清凉世界新安江旅游节品牌等等。建德群众性文化活动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是建德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建德创建秀美和谐文明新型城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 篇2

为进一步增强机关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塑造求实守信、公开透明、精诚致远的统计部门良好形象,根据市软建办《关于开展全市党政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加快构建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为目标,通过开展“一一〇”统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在干部职工中弘扬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争先意识,推进服务创新和效能提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品牌内涵

一体化统揽。常规统计调查数据、各类行业监测数据、50项专项调查数据一应俱全,相关分析、课题研究及时全面,满足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一站式服务。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集成统一门户系统,数据类比查询、在线入库申报、统计继续教育等服务一步到位,统计咨询服务在一个窗口轻松完成。

零距离沟通。“电话、网络、直报平台”渠道畅通,统计用户、统计基层、调查对象良性互动交流,主动做好宣传解读、答疑释惑。

三、时间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6月)。结合部门实际深入开展宣传发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品牌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制定方案阶段(205月-7月)。从工作实际出发,研究提炼部门服务品牌名称,制定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细则,明确品牌服务的领域、标准和承诺,建立完善的品牌服务体系。

(三)推进实施阶段(2019年8月—10月)。梳理确定50个创新创优项目,开展50项以上专项调查,试点运行集成化统一门户系统,有计划分步实施。

(四)总结申报阶段(2019年11月)。对创建活动进行认真总结,相关材料按时上报市软建办参加评比,针对用户需求和存在问题及时改进完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服务品牌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把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部门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局党组定期研究部署、督查推动。

(二)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分层实施、分级负责、分工落实的责任体系,明确标准要求和责任部门,实行项目化管理,强化督查考核。

创建品牌 让预防文化落地生根 篇3

“让检察官进校园,让预防文化进课堂”,这是该院创建“预防文化”品牌的主题内容。为此,该院建立了两个基地和一个示范点,即在县一中设立的“预防文化启蒙教育基地”,在县委党校设立的“職务犯罪预防警示教育基地”,在王集乡杨沟村设立的“预防文化教育示范点”。通过这些基地和示范点,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预防教育活动,让预防文化教育常态化,已开展不同类型的预防文化教育活动120余次,累计受教育一万余人次。同时,不断扩展教育覆盖面,目前已覆盖辖区19个乡镇,全县在职党员领导干部均普遍接受了“预防文化”专题教育。

为确保教育质量,该院先后制定了教学质量管理、培训、备课、授课等多项制度,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对教学语言、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差异化设计,并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开展宣讲团成员培训、组织听课反馈等形式强化活动效果。该院组织拍摄的专题纪录片以及检察微电影《身边的妈妈》,在检察开放日活动中,受到人大代表们的一致好评。(文/徐后先 丁杰)

创建自己的图书馆品牌活动文化 篇4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活动,图书馆品牌,图书馆自身价值,竞争力

纵观图书馆的演化发展史,图书馆的发展无不与人类社会的演变发展相适应。到了现今计算机网络时代,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如何适应新的要求和挑战,怎样更好的服务和履行教育的职能。笔者认为除了传统的图书借阅、参考咨询等服务外我们还要尝试新的服务法方式来优化现行的服务和管理。方兴未艾的图书馆活动文化正以其主题鲜明活泼、健康积极的情调越来越受到欢迎,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图书馆品牌活动文化。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在教学辅助工作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寓教于乐的图书馆文化活动,这样既能活跃了大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得知识阅历,又能够为将来走进社会、适应社会而得到锻炼,如果做到持之以恒,把它作为自己图书馆的一个服务的亮点,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个文化服务的品牌。这无疑是也是图书馆的特色的核心服务,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方向。

什么是图书馆活动文化?“图书馆活动文化是指图书馆通过有目的、有规律、有特色地组织馆员和读者开展宣传教育、学术研究和文化娱乐等活动,是图书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见图书馆的活动文化是有一系列的不同的文化活动形式组成的,如经常举办读书会、读书讲座、文化沙龙、征文比赛等等。活动有了,如何把它打造成自己的品牌,彰显出它的真正的内涵并发扬光大自己的品牌功效,并保持他旺盛的生命力,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就针对以上几点结合山东政法学院图书馆这几年的做法为例来讨论图书馆品牌的构建和发展之路。

作为法学院,很多的学生毕业后即将进入的司法系统这个行业敏感、责任心强,又是综合素质要求很强的职业部门,针对这样的假设,面对学生们对各种文献日益增大的需要,进一步侧重学生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开发。笔者结合当前本院图书馆活动文化的开展方式总结为两类:(1)多面性活动文化:举办各种阅读、丰富多彩的文化;满足大学生个人选择的自由,利于自主生长发育。(2)实践性活动文化:“读者俱乐部”系列组织的成立;培养大学生行为调控能力。即社交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下面是具体的做法:

一、打造自己的主体讲座

首先法学院的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更好地把服务于专业教学。并把它作为核心服务工作的重点。近些年来图书馆邀请各院系专家以及请进外来学者的办法定期地举办以法学为重点的各种专场讲座。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服务模块。先后举办了外来学者如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曾有田《台湾地区的刑事证据排除法则》、杨艳霞教授《刑事修正案八的解读》、烟台大学教授黄伟明《刑法学体系研究》安徽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柴学友的《职务犯罪中的侦查逻辑问题研究》等法学专题;同时还兼顾举办了其他专题譬如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的《中西建筑文化》、山东证券监督局赵洪军副局长《我国创业板市场及监管》等等;同时邀请本院的深受学生喜欢的教授定期参加讲座的筹划和专题讨论中来;先后举办了李玉福院长的《法律思维与法治精神的养成》、副院长张卫华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沃斯博士和美国西藤山大学校长鲍尔博士(女)联合演讲的《美国教育及美国文化》、辛克副教授《社会预防犯罪的根据》等一系列学生们欢迎的课题研讨。

二、专题展览和读书活动

定期举办主题鲜明活泼、情调健康积极的专题展览,也是我们图书馆文化服务意识的一个延伸。充分利用图书馆场所和空间,举办一些能够给学生们带来积极的思考和大胆的想象的展览。另外为了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休闲娱乐的基本方式,建设“书香校园”,图书馆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认真读一本好书刊,写一篇读后感。图书馆负责给出推荐书目并组织学院专业教师担任评委评选并颁发活动一二三等奖。同学很喜欢这样的活动,不光自己踊跃参加,还给我们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来,鼓励我们举办一些更加新颖和活泼的休闲文化主题活动。

三、读者俱乐部的组成。

一九九九年下半年,学院图书馆读者俱乐部正式成立。俱乐部从无到有一路走来,始终贯彻这“刻苦读书,研讨法学”的宗旨,十年来逐渐从幼稚的雏芽发展到颇具规模的成熟期,同时具有鲜明独特性。在学生中拥有了很好的威望和知名度。逐渐成为学院图书馆的最受欢迎的品牌文化活动。

“读者俱乐部”从开始的“法学大沙龙”专业和“文学沙龙”两大部分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十七个专题。以适应不同读者和兴趣爱好。读者俱乐部目前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章程。从机构的组成到俱乐部成员纳新程序到俱乐部成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作了详尽的规定和安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周密的组织体系。俱乐部在纳新环节采用自愿报名,设立新成员资格审查委员会。坚持“试讲显优”为主,“具有可塑性”为辅的原则公开选拔。每周讨论俩到三个小时,学生们既是参与这又是组织者,大家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的交流。主讲人逢有自己的课题论文的时候,会像老师一样精心的搜集相关的专业资料写出讲稿,图书馆在此期间会为其提供大量的参考书籍,做好服务工作。在讲解过程中听讲人会随时的发问或补充讲述,气氛认真而又活泼和谐。在形成“开门”讨论氛围里图书馆邀请学院领导和著名教授参加做临场的指导。学生们感触更多,他们很喜欢这样的方式:“能跟专家学者同场讨论的民主气氛令人难忘”。他们在活动中既感受到了情感上的愉悦,又锻炼了思维能力和一定的交际能力。

一系列的图书馆文化活动给图书馆带来了活力和同学们的认可。作为图书馆牵头发起的这样的群聚活动也很好地完成了读者价值的取向和知识的建构问题。“愉快引导”的功效春风化雨,效果神奇。学生们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机会来展示自己,参加者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高校图书馆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发挥出了强大的育人的功效。取得了双赢的局面。举办图书馆文化活动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欲动欲活,欲活欲动,这就是图书馆活动文化内在要素的辩证统一。以此为起点,运用品牌策略,进行品牌经营和传播,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图书馆的馆藏、功能,推动服务深入人心,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精心打造图书馆的活动文化品牌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如果坚持下去的话他会形成强大的辐射力也就是市场竞争力,并能够转化为市场的生存力。他能为图书馆自身价值、和院校的竞争力的提升均会带显著的效益,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享受。它前景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朱军.展览: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图书馆杂志2009.4期

[2]、龙敏、陈曦.发展图书馆文化为全社会服务图书馆2009.1期

[3]、吴建华.公共图书馆展览的品牌建设图书馆杂志2009.6期

德育品牌创建活动总结 篇5

——德育品牌创建活动总结

平邑街道东阳完小

2013年8月27日

“感恩于心·付诸于行”

——德育品牌创建活动总结

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一、德育品牌名称: “感恩于心,付诸于行”

二、品牌内涵:

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同学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赢得友谊、拥有快乐。

三、品牌理念:

鉴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我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根据我校的校情和学情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并将其作为我校的德育特色工作开展,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水平。

四、品牌标识:

五、创建目标:

1.让全体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让学生懂得“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3.让学生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

六、创建特色:

“百善孝为先”。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到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学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以开展系列感恩主题活动载体,将感恩意识外化为感恩行动,精心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为祖国、为集体、为他人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七、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渲染气氛

通过国旗下演讲,宣读《感恩教育倡议书》全员发动,以“感恩”为主题布置宣传橱窗,班级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黑板报,学唱歌曲《感恩的心》,营造了浓浓的校园感恩氛围。

第二阶段:活动推进阶段

(一)深入开展五个感谢系列活动。1.感谢父母养育我

(1)各班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的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同学们了解了父母抚养自己所花费的金钱和心血。许多同学表示:今后一定少吃零食,把父母给的零花钱攒起来,用来购买更有用的东西。比如,在父母生日上为他们买一件小礼物,多替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A、我们要求同学每天为家里做至少一件家务,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等。这项活动一直坚持了下来,很多同学以前从未做过家务,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但培养了感恩意识,而且提高了劳动能力。

B、每月做一件令父母感动的事。如:对父母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沏杯茶、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

C、感恩卡大赛:我们组织全校同学搜集最能体现父母亲情的照片,制作成精美的感恩卡片,在照片旁边写上最想对父母说的话,配上精美的图片。4月27日,少先队把同学们制作的感恩卡收集起来举行了感恩卡展览。全校同学以极大的热情参观了展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学们在参观展览

获奖卡片

2.感谢老师教育我

A、5月13日,我们在全体班级中开展《我和我的老师》故事演讲比赛,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活动的开展极大的培养了同学们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感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六年级同学在讲故事

B、随后,我们在全校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十句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通过教育活动,万家小学所有学生尊师行动蔚然成风,校园内到 处都能听到同学们亲切的问候声。

C、2011年9月教师节前夕,我们组织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活动的开展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3.感谢同学帮助我

9月15日,我们召开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中心的主题班会活动,倡导每星期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通过这些活动,同学间吵架、打架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4.感谢社会关爱我

开展五爱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1年5月25日六一节前夕,为庆祝建党90周年,向老一辈革命家敬礼,万家小学组织少先队员到本镇离休老干部万振生、王修喜家中对他们进行了走访慰问。在大队辅导员周绍宁的带领下,少先队员代表来到老干部家中,给老人们送上了精心制作的礼物,还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了老人生活中的各方面需求,并为老人们送上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表达了少先队员对他们深深的敬佩之情。孩子们祝福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表示今后一定会经常到他们家中走访,为老人带来力所能及的帮助。老人们向少先队员讲述了他们同敌人战斗的精彩故事,对孩子们的祝福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孩子们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牢记党的嘱托,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这次慰问活动,加深了队员们对党的认识和感情,体会到了老干部们殷切的关怀和希望,队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向党的90 周年献礼。

万振生老人为同学们讲战斗故事

同学们为王修喜老人送上节目

5、感谢自然赐予我

暑假开始前,我们在学生中间开展了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建议学生在家养一盆花,植一棵树、保护一片绿地,要求每一个孩子自觉保护环境,不乱扔纸屑、杂物,废旧物品分类回收,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志愿者。

八、阶段性成效:

通过系列感恩活动的开展,目前,万家小学全体小学生感恩意识蔚然成风,感恩,已经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为。感恩教育的开展,也成为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突破口,万家小学同学的公民意识、公民素质,在群众中有口皆碑。

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 篇6

关键词:技工院校;校园刊物;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除了能够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文化修养之外,还是学术和思想创新的根本动力,在引领学生成才的道路上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技工院校应创建校园文化品牌,有效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增强技工院校综合竞争力。校园刊物作为一种院校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发展传承中逐渐积淀成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它是学校培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校园刊物意义重大。

一、丰富刊物内容,提升刊物品质

作为技工类校园刊物,其信息来源与受众大多为同类型的院校与机构,所以它的内容构成应该紧紧围绕技工与职教展开,大致可将刊物内容划分为如下几部分。

1.卷首语

卷首语作为一本刊物的第一篇文章,奠定了刊物的主旋律。作为技工类院校,卷首语内容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职教的方针政策开展。例如,近期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改革,教育专家提出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新的理念,全国大型教育活动的开展等,都可在卷首语中出现,这样既能让师生们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又能紧紧围绕国家的教育方针开展工作。

2.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部分是近期校园重点工作的汇集。从院党委近期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到省市召开的关于职业院校的研讨会内容、学年结束后的年度工作报告、近期开展的技工大赛等都可在特别关注中出现。

3.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是以时间为节点,以最简明扼要的文字描述,将近期学校的各项活动依次排列。内容可以包括人员的调动、招生信息、毕业生分配、职称评选、技能大赛的赛果公布、技能培训通知等。

4.工作亮点

工作亮点是对近期校园工作中突出部分的专门报道,例如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园主题活动、特色职业教育品牌、校企合作、职教专家的专题讲座等。

5.教学经验交流

教学经验交流主要围绕教师展开,是教育教学内容最集中、最核心的汇集,包括教师在职业技能说课比赛中的内容展示,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工厂一线教育实习的工作总结,在省市以及全国获奖的优秀论文、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总结,等等。

6.学生园地

这是由学生主导、全面展示学生风采的一片天地,学生可将自己的文章投递到编辑部,经过筛选即可发表。内容从学校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到校园主题活动的记录体会,在一线生产线实习的感受,自己的青春感悟,学习上取得的成绩等,都可包含在内。

7.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作为刊物的最后一部分。前面六个部分对近期校园文化和工作进行了充分的报道,最后的他山之石则吸取同类型技工院校的优秀经验,并结合院校自身特色为建设创新型技工院校提供借鉴。

二、增进相互交流,提高校园文化影响力

技工院校的办学特色在于既有着传统学校所共有的校内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一线实习教学,这就要求技工类院校校园刊物在交流时要同时兼顾这两方面。

1.校内交流

作为致力于发展校园文化、传递技能知识的平台,技工院校刊物应该首先立足于本校。交流的范围从班级开始,每班一本作为班会的阅读材料,按期保存。每间办公室一本,作为教师了解校园动态的窗口,鼓励教师积极投稿,展现风采。学校图书馆定量保存,便于资料翻查,也可成为记录学校发展历程的资料。

2.校校交流

作为校际间的交流工具,出版后可以定期向友好学校邮寄,既宣传了自身,也便于互相交流学习。作为技工类院校,每年要到不同省市的同类型学校进行考察学习,校园刊物可以作为一种宣传材料,增进交流,互取所长。

3.校企交流

技工类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最大特点就是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校企合作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实际的实习操作平台,为学生走出校园、无缝链接社会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也有利于专业教师跳出课本局限,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壮大学校专业技能水平。在交流的过程中,校园刊物可以成为为展现院校风采的有力工具。

如今,技工类院校正稳步发展,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怎样不断发展成为一所专业特色鲜明、就业质量高、服务能力强、办学实力领先的优质技工院校,是当前所有同类型院校共同努力的目标。在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文化传播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缺失了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各项工作开展都会缺少根基。校园杂志作为技工院校学习和交流的有力媒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涛,黄新德.校园文化建设与软实力[J].管理观察,2010(30).

如何为群众文化活动创建品牌 篇7

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定义

为群众文化活动树立品牌, 这是群文工作的一种跨越, 标志着群文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那么什么是群众文化活动呢?很显然, 群众文化活动是政府主导, 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因此,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定义应该是指一定的区域内活动主办方和社会大众 (人民群众) 互相之间心灵的烙印, 是给拥有者带来社会效益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

二、坚持群众性、地域性、长效性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注重并产出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其受众或者说服务对象局限于当地某个特定区域, 最多也是因其辐射作用吸引该区域之外的小部分社会大众, 注重当地区域内的文化积淀与当地社会大众的价值观, 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 从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概念, 及其建设活动品牌的目的意义来看, 坚持群众性、地域性和长效性是科学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必然途径。

(一) 群众性

首先, 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对象必须是群众, 其文化的归类属于非专业的。现在有些地方说是举办群众文化活动, 但舞台上亮相的却是专业的演员, 观看者是寥寥无几的一些关系户, 普通群众拦在了外面。这样的活动脱离了群众, 所以不能称之为群众文化活动, 当然也就不能作为一个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去培育。

其次, 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目的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受益放在首位。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是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达到普通活动无法企及的高度, 通过品牌无形资产的功效实现活动最大的社会效益,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 地域性

首先,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坚持地域性的必要性。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中提炼出来的, 从企业品牌来说, 与企业经营理念、奋斗目标、管理模式、成长历史等等密切相关, 而对于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来说, 则除了目标、理念之外, 需要从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共同的经济基础等综合因素中提炼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来。在交通发达、交流频繁的今天, 如果离开了地域性, 又从何处去寻找个性化的东西?又如何创建一个有着独特内涵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呢?

其次, 坚持地域性才能维系品牌强大的生命力与亲和力。情感依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品牌生命力与亲和力的强弱。当我们在活动品牌上打上地域个性的烙印, 该区域内的群众就会不自觉的产生情感依赖。这个烙印越鲜明, 情感的依赖程度就越高。在某个区域内知晓度和公认度越高, 该活动品牌就越是受到大家的信赖与追捧, 其生命力与亲和力自然也就强。

(三) 长效性

坚持长效性、形成良性循环需要最基本的条件, 那就是保持其正常运行, 不能中断, 并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所以, 坚持长效性, 才能保证群众文化活动要作为一种长期举办的形式固定下来, 持久地发挥其品牌作用;坚持长效性, 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处于稳步发展、健康发展的状态, 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三、如何才能坚持群众性、地域性、长效性

(一) 把群众放在首位

首先, 以群众参与广度为标尺, 努力形成群众争做参谋、争相参演、争相观看的良好格局, 凸显群众主体地位。要避免发生为办活动而办活动, 脱离群众, 发动群众参加活动的现象。目前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值得引起注意。努力实现“处处可以享受文化, 人人可以享受文化”的目标, 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就出现了团队骨干争相献策、业余演员争相上台、农民群众争相观看的喜人局面, 呈现出农村文化活动红红火火, 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繁荣景象。

其次, 以群众欢迎度高低为标尺, 在体现政府导向作用的同时, 把努力方向放在如何使活动在群众中的欢迎程度最大化, 而非片面追求艺术质量与时尚感。从山西省众多地方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来看, 看起来土里土气但是土生土长的文艺演出其欢迎度要比那些外请的专业演出要高得多。一些自编自演的节目, 艺术质量并不高, 但是台下掌声热烈。

再次, 以群众义务参与为标尺, 在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这个平台上尽情地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展示。品牌活动的话, 就必须树立我要参与, 品牌活动展示机会的正确观念。唯有如此, 这个活动品牌才是真正群众性的品牌。

(二) 保持独特的地域个性

坚持地域性, 就是活动品牌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丰富的同时, 要充分绽放地域的个性魅力, 保持独特的文化内涵。

首先, 牢记当地历史文化传统, 提炼精华部分, 溶入到品牌活动的文化内涵中, 成为与其他地方活动品牌区别的标识之一。品牌的内涵集中体现的是——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人们共同的艺术审美心理;符合真善美的风俗习惯, 等等。

其次, 牢记当地自然地理特征, 高度概括后, 溶入到活动品牌中, 成为另一种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标志。同时, 由地理特征形成独特的文化特征, 如居住在高原一带的人们则形成了高原文化, 并深刻地影响到当地的历史发展、生活状态以及风土人情。

(三) 制定长期建设规划

要做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长盛不衰, 坚持长效性也很关键。活动品牌在运作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决策者个人因素的影响。有时, 决策者的一个决定, 就能左右品牌活动的命运。如何避免这种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状况发生呢?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以制度建设使品牌文化活动建设规范化、制度化、长久化。

首先, 要建立稳固的投入机制。资金投入的主体应该是当地政府, 因为品牌活动体现的是政府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民营企业比较薄弱, 社会支助力度很小, 就只能由政府来买单。而经济发达地区, 民营企业十分兴旺, 可以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吸引他们投入部分资金。

其次, 要建立科学的创新机制。时代在前进, 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 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得不不断地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为此, 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创新机制, 实现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和谐统一。这个创新机制必须体现群众的意愿、集体的智慧, 又不能偏离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航道。

培育特色文化创建品牌学校 篇8

文化是学校的内核。一所没有文化底蕴、缺乏文化特色的学校, 很难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就更难成为品牌学校。近两年来, 我校努力发掘学校文化特色, 积极打造学校文化品牌, 现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发掘学校文化特色

文化作为学校的内核, 具有鲜明的特色。创建品牌学校, 学校管理者应努力发掘学校文化中的独特因素, 彰显学校文化个性。

1. 五泉与学校五泉文化。

五泉小学坐落在兰州有名的旅游胜地———五泉山下, 山中五泉分别为甘露泉、掬月泉、蒙泉、惠泉、摸子泉。相传霍去病征西曾驻兵于五泉山, 当时士卒们又乏又渴, 于是霍去病手执马鞭连击五下, 鞭响泉涌, 遂成五泉。这虽属传说, 但这五眼泉名却内涵丰富, 富有诗意, 我校便充分发掘其意蕴, 并融入到学校文化之中:学校的两栋教学楼分别被命名为“甘露楼”和“掬月楼”, 学校的两个阅览室则称为“蒙泉书屋”和“惠泉书屋”。甘露泉的水甜美、纯净, 而甘露在《圣经》里的意思是精神食粮, 其在学校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则是:学校教师的一切言行都应像甘露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掬月”, 充满了浪漫气息和诗情画意, 而教育应该是诗意的;蒙泉的“蒙”字有启蒙之意, “蒙泉书屋”为学校1年级至3年级学生每天开放, 以启迪他们的人生, 塑造他们的良好品质;惠泉的“惠”字有恩惠之意, 其在古代又同“慧”字, “惠泉书屋”则为学校4年级至6年级学生每天开放, 希望学生们能在这里增长智慧。

二、提炼学校文化精神

提炼学校文化精神, 可以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 凝聚起师生的力量, 激发师生建设美好校园的热情, 也能够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我校的校名是“五泉小学”, 泉水具有清澈、甘甜等表象特征, 具备执著、奉献、博爱的内在品质, 水, 在《易经》中讲又是智慧的象征, 因此, 学校把“智慧、爱、执著”作为学校文化精神, 并不断用这种精神浸润师生, 让师生有水一般清澈的心, 有水一般绵延的爱, 有水一般无私奉献的精神, 有水一般宽广的胸怀。

三、打造学校标识和学校文化品牌

富有个性的学校标识或学校文化品牌是展示学校形象的主要载体, 它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一所学校的内涵与文化品位。

1. 校徽。

五泉小学校徽的颜色以绿色、橙色、黄色为主, 其色彩鲜明, 简洁大方。图案中的太阳是“WuQuan”中“Q”的变形, 其就像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 象征着学校强大的发展潜力、蓬勃发展的光明前景;“W”变形后像太阳下一本翻开的书, 象征着浸润文化、开卷有益。整个校徽看上去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寓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 在学校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 必将灿烂盛开。

2. 校服。

我校学生穿着的白色和藏蓝色相间的校服, 其做工精细, 尽显大方、雅致之感, 上衣背面印有“五泉小学”的标识, 衣袖、裤腿上则绣有学校的英文名称, 这既是装饰, 又是标识, 也暗含了学校“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的理念。

3. 特色校本教研活动———教研沙龙。

我校教研沙龙开始于2004年4月, 迄今为止, 从未间断过。学校以教研沙龙为依托, 重建学校教研文化, 让教师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 畅谈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谈心式的交流和辩论式的思维碰撞, 教师们能够切实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把问题转化成课题, 努力研究最佳教学设计, 推广最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 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4. 特色品牌学科———“幸福语文”。

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 我校进行了语文———习作教学的课题研究, 着力打造“幸福语文”品牌学科, 目前已初见成效。同时, 学校还开展了“八岁能读会写”项目的实验与研究。“书香余韵”特色作业、经典诵读考级、幸福语文读书沙龙、现场作文竞赛等活动正在成为我校“幸福语文”这一品牌学科的重要载体。

5. 校园文化品牌名称———泉水叮咚。

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 篇9

1 巴林左旗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现状

巴林左旗是契丹辽王朝行政中心, 辽文化资源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极具神秘性、原生态性, 国家确认为文物大旗, 现已发现契丹辽文化遗存700多处, 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五处, 分别是辽真寂之寺、辽上京、辽祖州祖陵、金界壕遗址和辽韩匡嗣家族墓地遗址。朱镕基总理视察的时候赤峰就强调民族文化是一笔巨大财富, 说这里是辽文化的古都, 要有一些人研究这里的历史, 把文物整理一下, 发展一点旅游文化, 就至少能够吸引一些国内的人来旅游, 还说下次我再来看看你们的辽文化。2003年巴林左旗兴建了全国唯一的辽王朝皇都博物馆————辽上京博物馆。目前, 辽上京遗址和辽祖陵遗址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项目现在的效益还是很不错的, 这是一个占地面积4740亩的综合性遗址公园, 他以契丹辽文化为核心文化, 要塑造一个集文化与旅游和遗址保护各个功能于一身的文化旅游品牌。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文化挖掘不深入, 文化特色不浓

左旗旅游产品的辽文化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历史文化的内涵体现有待进一步提升。景区、景点内容过于单调, 参与性和体验性很弱。如巴林左旗博物馆, 面积达4500平方米, 建成十余年参观人数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辽代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地位和作用, 没有用动态的方式让游客体验到大辽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 让人多少有些遗憾。另外在旅游文化品牌的创新上也缺乏创意, 缺乏对大辽文化产品内涵的深层次挖掘, 这直接导致很多文化品牌市场影响力不够广泛。比如祖陵, 是大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及其皇后的陵寝。祖陵所在的谷内林木参天, 环境优美, 宫殿遗址尚存, 谷口东侧的残碑石上, 还刻有工整秀丽的契丹大字。但由于景区内没有讲解员形成了有景点无服务的局面, 使得本应大放异彩的大辽皇帝祖陵深入山中人不知。

1.2.2 树立文化品牌的意识薄弱

树立良好的旅游文化品牌也就是树立了良好的旅游市场形象, 这也是旅游产品实力的象征, 可以让旅游消费者感觉到旅游产品的差异性, 这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城市宣传自己的旅游产品, 引导旅游者进行消费, 成为引领消费风向标。可以说“建立自己的品牌是旅游景区提升市场竞争力、保持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其实巴林左旗的辽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但对本身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旅游文化品牌意识淡薄, 旅游文化品牌竞争力不强, 没有依据资源优势建立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更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合力。

1.2.3 旅游创意还需进一步加强

创意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节目让漓江等著名景点再一次升华, 《阿凡达》让张家界名扬中外, 一首《天下最美》, 让克什克腾家喻户晓等等。左旗辽文化资源各个景区景点均大有文章可做, 但在策划缺乏新意、意识保守, 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等因素, 限制了左旗辽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

1.2.4 营销推广的力度不足

品牌宣传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旅游文化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设计并加强宣传, 向旅游者传达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印象决定了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发展旅游产业, 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必须先行。大多旅游发达的地区是以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扩大宣传的影响力, 对鲜明的地域旅游文化非常重视, 这样才可以在旅游市场中突出旅游目的地城市, 以求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近几年, 巴林左旗也为了扩大左旗辽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识别度以及影响力而举办了各类大型活动, 但总体上来看, 效果不很理想, 无法在旅游者尤其是潜在旅游者心中形成品牌认知链。

2 巴林左旗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

2.1 加强政策引导, 优化旅游品牌的发展环境

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很多部门和企业配合联动, 这必须要政府牵头来制定措施、协调工作、引导和管理。首先政府要制定有利于文化品牌建设和发展的长远规划, 并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其次, 政府要完善文化设施和基础设施。如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体现辽文化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等。

2.2 深入挖掘辽文化内涵, 注重差异化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要打造好文化品牌, 就要以优势文化为龙头, 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当今的旅游进入到大众旅游时代, 对文化的追求、欣赏和感悟是当今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目标, 要求旅游文化的品位和体验性是旅游消费的新潮流。要满足现代旅游者的要求, 要在旅游者心中占据一个与众不同的地位, 就要树立一个独特的形象和明确的特征。巴林左旗是契丹皇都所在地要突出个体特色, 使其更具吸引力。巴林左旗可以重点打造契丹祖庭。契丹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的深远影响, 建立的辽代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后世影响深远。辽代时期开辟了对后世都影响深远的草原丝绸之路, 开拓了东西的交通, 让中国与阿拉伯等国家进行了较深入的经济、文化交流, 以至于当时的中亚地区“无闻中国有北宋, 只知有契丹”, 一直到今天, 阿拉伯语和俄语都称中国或中国人为“契丹”。巴林左旗是辽朝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的出生地, 也是耶律阿保机的家族迭刺部世代居住的地方, 是耶律阿保机死后葬身之地, 也辽政权的开国皇都。可以说巴林左旗是契丹这个游牧民族的发祥地, 在大辽王朝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辽祖庭称谓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可以高度概括出巴林左旗这个辽文化旅游品牌, 在推向国内外文化旅游市场也可以具体唯一指向性, 对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也有推动的作用。

2.3 推进创意旅游在旅游中的应用

创意可以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 创意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更加强调参与性, 更加注重交互式的体验过程, 包括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以及从业者的参与及互动, 旅游者能够有兴趣参与到当地的人与物互动上来, 能够有一个动态的积极的创造过程, 从而形成有个性的独特的旅游经历和体验。可以采用辽文化与“实景舞台剧”相结合的模式, 契丹音乐舞蹈、发式、服饰、居所、礼仪、婚俗等方面都极富本民族的特色。契丹的乐舞极具契丹民族特色, 风格自成一派, 她是吸收了当时周边地区乐舞艺术加之自身特色而形成的, 她对当时的中原地区以及后世的北方民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契丹辽墓壁画中, 保存了数量惊人的契丹乐舞资料, 契丹的乐舞图形还常常出现在建筑物上, 如林东塔石雕飞天图等。这使得契丹乐舞图像非常丰富, 通过契丹乐舞的发掘和整理, 让这种独具契丹特色的舞蹈、音乐真实的呈现在旅游者面前, 加之配合的发式、服饰, 可以使得辽文化有穿越时空来到旅游者身边之感。这种实景舞台剧这旅游者很轻松的能够接近辽代文化, 短时间内就对辽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体验性高。而且唯美的乐舞形式也可以让旅游者放飞自己的心情, 有全新的试听享受, 让辽文化看得见、摸得到、感受的真切。

2.4 营销造势, 促进辽文化传播

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 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认识决定了旅游者是否到此旅游, 因此, 旅游者对此旅游产品是否能够购买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产品宣传推广的是否的到位。为了能够引起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兴趣, 让其最后做出购买决策, 深入细致的划分消费主体, 找准目标市场, 根据我们的文化品牌定位对其针对性展开宣传是势在必行的。当今网络技术发展迅猛, 接受程度高, 营销宣传依靠旅游宣传手册和旅游传单这种单一的方式完全可以改变。依赖阅览简单的文字介绍得到旅游信息的方式, 既不便于游客在出游前系统地获得到旅游目的地的全面信息, 也不利于把握具有不同喜好的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因此, 随着网络营销作用越来越显著, 开展旅游电子商务活动, 开始网络宣传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巴林左旗契丹辽文化旅游的宣传和营销要赶上这个新时代的潮流, 尽快建立和完善网络营销系统, 突出巴林左旗契丹辽文化品牌特色, 塑造品牌形象。通过集趣味性、大众性和及时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产品推介、实现消费认知等, 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营销策略。巴林左旗辽旅游文化品牌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这种现在新兴的起来的传播渠道, 加大的网络宣传的力度, 树立广大旅游者对契丹辽这个旅游文化品牌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曾妮娜.浅议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J].市场论坛, 2011, (3) .

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 篇10

婺城区有各类经济开发区四、五个, 大小企业有2000多家, 大部分企业员工来自于本地的农村和全国各地, 主要是湘、贵、赣、川等地。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现状也引起了劳动部门以及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 怎样改善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引领农民工走进健康先进的文化生活变得十分迫切。在人事劳动局与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首届“关爱外来民工、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文化系列活动就这样出炉了, 因其活动涉及面广, 活动内容丰富, 涵盖了技能比武、慰问困难职工、评比优秀企业、颁奖晚会和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 吸引了众多民工的参与, 得到了当地各大企业的支持和关注, 引起强烈反响。这使文化部门认识到, 构建民工和谐精神家园, 文化活动是一支利剑, 它有效的凝聚了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 纷呈了农民工的特色文化。第二届“爱在第二故乡”民工系列活动, 更凸显了民工文化活动的优势, 使打造民工文化活动品牌成为可能。

一、细解民工文化特征, 定位民工文化品牌

农民工是个独特的群体, 一方面他们承担着建设城市, 创造财富的重任, 另一方面又承受着不被社会认可的矛盾。为了被社会承认与接纳, 促使他们对当地文化的需求和对融入企业文化的渴望。农民工来自全国各地, 他们既有民工的共性, 又有其文化背景的独特性, 直接表现为归属性和直观性。所谓归属性就是指, 农民工对文化形式和内容的认可和接受, 有一个逐步理解、消化、认同的过程, 一旦接受, 就会有强烈的归属感, 会与所在集体荣辱共存, 对企业开展的活动就会积极参与并融入自己的生活;直观性是指, 农民工对接受文化的一种直观反应。限于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对文化信息和内容的接受和反馈只能与当地农村经济基础与企业经济基础相适应, 水准高了或低了都会出现接受障碍, 再加上历史文化痕迹和民族民间遗风的长久流传形成了农民工固有的文化积淀, 故而, 农民工在接受企业文化时存在较多的直观性, 这个直观性既可以影响企业的文化, 比如家乡民歌、民间文化, 会充实企业的文化内容, 但也有可能, 因其生活空间的闭塞影响了企业文化的接受, 甚至引起冲突, 这也是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性。

那么什么是农民工文化活动呢?指以农民工为活动的主体, 以各类文化活动为载体, 以满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要, 农民工自愿参加的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活动不仅能深远地影响农民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而且又能促进农民工推动企业发展, 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 非一日之功, 它有一个文化积淀过程和被大众认可的过程, 就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同一首歌”栏目、湖南电视台推出的“天天向上”娱乐节目一样, 成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 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名牌节目, 在观众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民工文化活动品牌的定位也是一样, 也要得到民工群体的认可, 并把它作为自己体现价值, 展现风采的平台, 在民工群体心中占据一定价值地位的行动。

要使关爱外来农民工系列活动成为一项品牌活动, 除了要经历时间的磨砺外, 还要在活动的组织上、内容的创新上、经费的来源上等做一些有效的探讨, 寻找有效途径, 使这一活动成为民工心中的名牌活动。

二、围绕民工团体协作, 打造民工文化活动品牌

1. 以政府部门为纽带, 积极架起文化活动的桥梁。

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 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机构, 包括牵头单位, 执行单位等, 活动才会定时有序的开展。农民工的来源方向众多, 除了来自本地的农村外, 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 他们有些归属于企业的, 也有归属于自己居住所在地的乡镇和社区。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文化群体活动, 牵涉单位广、人员多, 而不同的单位或农民工工作时间性质不一样, 很难任意组合, 这就需要一个牵头部门来统一组织和协调。而作为企业的主管部门的劳动人事部门却具有天生的优势, 以他们为依托, 作为活动的协调者和组织者, 有诸多的优势, 一方面他掌控着各企业的用工信息, 了解企业的用工状况, 对于人员的分布比较熟悉, 有利于活动的组织;另一方面, 作为政府行政部门, 企业有归属感, 有可信度, 人劳局作为活动的后盾, 在人员的组织上都有所保证, 再加上文化部门的业务配合, 使活动顺利开展成为可能。

2. 以企业为基地,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企业是社会的有机体, 是一种以经营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一个企业要发展也需要文化的支撑, 良好的企业文化, 会使全体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自觉遵守公司价值观、制度、行为方式, 认可并热爱公司的标志、品牌形象, 企业具有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因而, 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滋养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

丰富的企业文化, 不仅可以凝聚人心, 更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而企业对文化的重视, 必将带动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文化部门适时融入企业文化, 有意识、有目的地引领企业投入一定人力、经费于文化活动, 重构企业文化, 把技能提高、丰富文化娱乐活动以及企业精神的渗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充分发挥农民工吃苦耐劳的精神, 通过训练提高农民工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 工作技能, 进一步摆脱愚昧落后的状态, 强化农民工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各种比赛活动、娱乐活动, 以及各种健康向上的文艺文化活动的开展, 凝聚企业精神, 认可企业从而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 引导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小农经济造成的宗法观念、自私保守观念的制约, 真正成为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工。使企业文化成为区域文化活动的珠子, 在提升活动文化品牌的同时, 也带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提升。

3. 以农村、社区为大舞台, 努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农村、社区是个大舞台, 这里有农民工文化的根。基于企业的农民工归属于各社区和农村, 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群众文化自娱性的优势, 来进一步活跃丰富民工的文化生活。在社区, 民工可以融入社区舞蹈队, 也可以单独成立民工舞蹈队, 在社区文艺骨干的带领下, 跳跳各类广场舞蹈。而在广阔的农村, 农村群众文化已经成为农民群众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各类团队的成立, 农村文化示范户的带头, 农民工常常是以接受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 参加到各种文化艺术行列中, 不仅能享受自娱自乐带来的快乐, 而且能起到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快乐身心的效果, 她们白天上班, 晚上跳舞、做操娱乐, 精神生活有了皈依;同时农村、社区的文化活动, 也或多或少影响了企业, 丰富了企业的文化, 当企业活动需要节目时, 这些农民工就成为企业的文艺骨干, 撑起企业的文艺天地, 从而使农村、社区这块广袤的土地, 成为企业的文化后院, 繁荣着农村文化的同时, 也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 使农民工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无形中农民工文化精神面貌的改变, 无疑也为活动品牌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 以活动为主载体, 不断搭建文化展示的平台。

自我展示是一种需要, 也是一种激励。经验告诉我们, 任何文化活动的开展,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展示机会和平台, 活动就会大打折扣, 活动热情迟早也会慢慢下降。这就需要我们去创设载体, 把农民工的展示欲望释放出来。而大型区域文化活动就迎合了农民工强烈展示自我的需求, 通过展示或比赛所获得的奖项无疑能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提高群众对他们的认可度, 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更努力地去工作。这类载体可以是分项的, 也可以是综合的。通过这两年的实践, 取得了明显效果。

技能大比武、颁奖晚会是民工区域性的大活动, 通过各类专业技能包括烹饪、缝纫、数控、电子、汽修等的比武, 使各企业的工作能手、技术标兵有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经过文化部门的精心策划, 颁奖晚会是企业文化的大展现, 企业员工的精彩表演, 获奖能手的得奖感言, 还有台下企业代表组成的拉拉队, 和谐民工大家庭应运而生。企业因活动增加了凝聚力, 员工因活动提升了专业素质。活动品牌渐显魅力。

三、深化活动寻突破, 形成民工文化活动品牌

品牌活动的创建, 不是一日之功, 而是要经过活动, 不断的扩大其影响力, 成为当地的知名品牌, 这就要在它的认知度、美誉度上做文章, 形成自己品牌活动的文化, 包括活动标识文化、组织文化、舞台文化、技能表演文化等一系列与品牌有关的内容, 扩展它的内涵, 丰富它的内容。当然这就要设法打开已经显露的各类瓶颈。比如光靠政府资助, 活动经费受到制约,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相对应的活动的层次就会受到影响;又如文化活动内容不断创新的问题等, 作为文化工作者, 在活动中不断总结与探索, 与时俱进努力创建农民工文化活动的品牌。

1. 携手企业, 多方筹集文化活动资金。

资金是文化活动的根本保障。没有资金的文化活动, 无异于缘木求鱼。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外来民工系列活动, 光靠政府部门的有限经费补助, 是远远不够的。有限的经费, 活动的开展必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和影响。因此, 需要想方设法广筹资金, 如:可以携手企业, 让其参与协办, 这样, 一方面帮助企业提升知名度, 另一方面也可弥补经费不足的状况, 达到多赢的效果, 从而使品牌的形成成为可能。

2. 不断创新, 丰富活动内容。

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彰显活力, 文化活动也一样, 在不断创新形式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创新内容。如果这个活动长期一成不变, 就会变得枯燥, 逐渐失去活力, 最终淹没在历史的车轮中。因此, 我们只有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积极结合实际和群众需求更新文化活动内容, 添加新的舞台元素, 才会让其长盛不衰, 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文化活动就像那山中的清泉, 不断有活水流入, 使品牌的延伸成为可能。

3. 扩大层面, 让活动更贴近农民工。

不管是技能比武也好, 舞台演出也罢, 参与的毕竟是活动主体的少数, 他们为企业努力呐喊的时候, 也希望成为舞台的主人。以点带面, 把活动移植到工厂、企业, 厂内的技能比武和颁奖晚会, 能让更多的农民工通过活动加入到文化群体的行列, 各显其能, 品牌才能彰显它独特的魅力, 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不断占领农民工的精神世界。

总之, 创建一个和谐的农民工文化生活是一个系统工程, 创建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 它是构建先进文化方向上的一颗明珠, 如果湘、赣、贵、川以及全国的民工, 都能带着自己本土文化, 融入到江南水乡文化, 既保有自己本地的文化特色, 又能和当地文化和谐共存, 这就是我们创建民工活动文化品牌, 构建和谐社会的真正目的。当然, 农民工文化生活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 政府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关心, 以及文化主管部门的配合, 通过积极创建文化活动品牌, 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内涵, 扩大文化活动影响, 齐心协力共同为农民工创设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搭建一个展示技能、展现风采的舞台, 只要企业、社会、政府共同努力, 这项创建工作虽然路漫漫其修远, 但农民工的精神家园必然会芳草一片。

参考文献

[1]《浅析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概念》.作者贾乃鼎选自基层群众中的文化发展论坛.2006.7.25.

[2]《改变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孤岛”状态》作者杨剑龙摘自2006.4.4人民网理论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

创建品牌:赞助的作用 篇11

赞助可在多个方面为品牌创建做出贡献,其首要目标是创造品牌展示的机会、开发品牌关联。品牌创建工作的过程和结果,无论是对于内部员工、品牌合作伙伴,还是对于外部客户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展示机会

通常,衡量赞助活动价值的唯一方法就是品牌名称在活动宣传和广告牌上出现的次数。而衡量这种展示效果的方法就是在赛前和赛后分别进行品牌知名度调查。大量事例表明,由于赞助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辅助以其他营销手段时,品牌知名度会大幅度攀升。

第二种方法是对赞助活动中从赛场广告牌到参赛者服装上的品牌出现频率进行量化。Joyce Julius & Associates 公司对于活动的电视报道进行分析,计算出所谓的“有效焦点展示时间”,从而确定这段时间的价值。该公司发现1992年最热门的体育赛事the Indianapolis 500中有307次提及赞助商,如果将同样的时间来做广告,将花费7200万美元。排名第二的赛事是赛车the Daytona 500,然后是《新闻周刊》锦标赛,它是ATP网球阶段赛之一,接下来是“联邦快递Orange Bowl”。

通过采样参与活动人数,可以对赛场广告牌的影响力做出估算。当然,包含有明确信息的广告无疑更为有效(尽管广告显得更为商业化),因此,需要运用一些不太重要的因素。即使人们认为基于赞助活动的品牌出现率仅为付广告费广告中出现率的10%,但是其价值超过赞助活动总成本,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将名称与赞助项目联系起来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很难切断其中的关系;无论是赞助商还是受赞助项目都迫切需要并鼓励维持这种关系。在冠名赞助中,赞助商常常出于种种原因而退出大家的视野,从而导致品牌创建无法完全施展其功效。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印度的一项非常独特的自然实验表明,赞助可以影响品牌知名度。印度三大轮胎企业之一的MRF公司,将其3年的广告预算几乎全部转为赞助体育赛事,而在此期间其竞争对手(Ceat和Dunlop)继续采用传统广告策略。4年间,不经提示就可回答MRF公司是赞助商的人数比例从4%、17%、20%到22%一路上升,并且经过提示回答MRF公司是赞助商的人数比例也是从39%、70%、72%到76%,一路增长。显然,在最初几年里,企业知名度得到急剧提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衰减,反而继续提高。

将品牌与受赞助项目相关联

品牌不会自动与受赞助项目产生关联。其实,赞助商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在品牌和受赞助项目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

DDB Needham公司的《赞助观察》(Sponsor Watch)以消费者问卷方式来追踪赞助效果。每个月,他们都会联系500到800户家庭,并要求户主完成一份问卷。然后,他们会在活动或者赛季前后3到12个月里对数据进行分析。

《赞助观察》所得到的数据表明,赞助商和受赞助项目之间的联系普遍低于人们的预期。《赞助观察》采用“专属意识”来衡量这种联系——用已经认识到的品牌和项目之间联系的目标市场所占百分比,减去误以为项目与最大竞争对手之间存在联系的目标市场所占百分比。显而易见,与竞争对手的联系冲淡了赞助活动所带来的好处——其实,在过度混乱的情形下,推广该活动及其关联反而会让竞争者受益。

某些赞助活动的专属意识低得惊人。多年来,可口可乐一直是全美橄榄球联赛(NFL)官方指定软饮料,并于1993年耗资2.5亿美元获得了5年的延期。但《赞助观察》的调查发现,35%的受访者认为该赛事的赞助商是百事可乐,仅仅比认为是可口可乐的受访者人数低了一个百分点。同样,仅有15%的人正确指出希尔顿是1992年夏季奥运会的赞助商,而相同数量的人则以为赞助商是“假日酒店”。夏季奥运会的其他赞助商如佳洁士、Oscar Mayer、松下、麦斯威尔以及Nuprin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换言之,大多数赞助商的钱基本上是白花了。

为什么达到标准的赞助商如此之少呢?其中有3个主要原因。首先,奥运会赞助活动不包括在体验馆及广告中出现品牌署名,因此要建立起人们对赞助商意识并非易事。其次,某些品牌和奥运会之间缺少恰当或者天然的联系。最后,赞助费耗尽了赞助商的预算,他们无法投入经费建立相关联系。

另外,活动与品牌之间关联所持续的时间及其强度也很重要。因为对于一个长期持续的活动而言,这种关联的影响力可能会成倍增长。例如,J.C.Penney与奥运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但也仅限于奥运期间。赛前,其联系的强度其实不如西尔斯,赛后也只比后者高出6个百分点。

《赞助观察》的数据显示,在成功与奥运会建立联系的51家赞助商中,仅有60%在赛前和赛后保持了这种联系,而其余40%仅在赛事期间才有这种联系。显然,如果进行长期投资打造这种关联,公众就很容易感知到品牌与赛事之间的联系。

为客户提供体验

活动体验是增进消费者与品牌以及品牌组织机构之间联系的绝好机会。仅仅是让客户参与到活动体验中,特别是参与一项享有名望的活动,就能使品牌及组织得到充分展示。而且,这种活动参与还为组织与某关键客户在轻松的背景下进行互动提供了绝好机会,否则与重要客户的轻松互动就较难实现。

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 篇12

随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入, 区域文化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之上才能占有优势。河北可通过深入挖掘燕赵文化的经济价值, 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深厚的历史资源和多样的自然资源, 依托京畿之地的地理位置, 通过树立国际性的艺术品牌把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以促进我省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一、艺术品牌与品牌文化

1. 艺术品牌分析

品牌是符号、名称或是艺术设计, 目的在于识别竞争者的独特性。

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时, 除了看重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之外, 还对品牌文化有所看中, 可以说品牌的力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由此可见品牌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更是一种文化。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品牌促进市场产生强有力的竞争, 文化就在这个过程起到了凝聚与催化的作用。好的品牌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 国际性艺术品牌的实质就是提升自身的品牌附加力, 通过良好的文化底蕴为产品的竞争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 艺术品牌文化的意义

品牌文化可以为品牌构建一个清晰的社会定位, 在这个良好的社会定位基础之上, 可借助多样性的现代传播手段让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在精神层次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有利于形成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氛围一旦与消费者内心认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产生共鸣, 力量就显得非常强大。现今艺术品牌不仅仅代表着消费者所获得到的特殊利益, 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大众传递一种品牌的价值观和文化体验。在多元化的社会当中, 想要长期吸引消费者就必须对艺术品牌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社会意识产生影响的目的。艺术品牌文化的意义还包含着艺术品牌的价值内容, 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二、我省国际性艺术品牌的构建

1. 传统文化品牌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文化产业也在迅猛的增长, 通过对文化体制的改革以及文化发展形式的创新使得我国的文化发展建立了出色的文化建设基础。通过近些年来的努力发展, 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各市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结构, 通过有效地措施加快了我省文化产业的构建。

利用传统文化搭台创办的世界性艺术主题展会如2012年6月在河北蔚县隆重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第二届蔚州国际剪纸艺术节。把这座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剪纸艺术之乡推上了国际舞台。使具有200多年的历史的点彩剪纸艺术从此走向了世界, 其艺术作品曾入选奥林匹克博览会, 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蔚县剪纸艺术既是我省特色文化产业之一, 又是了国际性的艺术品牌。以剪纸这一国际性艺术品牌为突破口, 搭建河北和国际剪纸界交流的平台, 将中国剪纸艺术之乡河北蔚县打造成为国内外最大的剪纸艺术传承保护、创新研究、生产销售的集散基地。引领我省的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得到全面发展。

又如创办于1987年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被誉为“东方杂技大赛场”。每隔两年在河北省举办一次, 目前为止已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来河北参赛。杂技节的创办即加强了我省的对外宣传, 树立了河北的又一个国际性艺术品牌又促进了经济, 文化的交流。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文化会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也会繁荣文化, 文化也可成为产业, 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七届杂技节期间, 经贸洽谈会取得丰硕成果, 共引进外资40多亿元。这是杂技节的成果, 也是文化的力量。

这是我省由自觉文化到文化自觉的展现, 是我们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实现我省文艺复兴彰显文化巨大魅力的写照。艺术节成功举办, 不仅促进了传统艺术的保护、繁荣和发展, 也为其它文化艺术如何创新、如何服务当代文化建设树立了典范。

2. 新生文化品牌

相比传统品牌而言中国当代艺术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通过国际性的油画作为视觉媒介, 在美术这个“大视觉”的概念下通过画家原创而制造。它紧密的整合了视觉艺术的所有门类, 结合全球信息化商业一体化的社会特征, 延伸到视觉形式的各个层面——建筑、服装、影像、工业产品、数字媒体、电影电视等眼球经济, 使它极大的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带动时尚业发展, 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如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的职业画家岳敏君在全世界最顶级的苏斯比拍卖会上单福作品以三千多万的价格成交, 成为当今艺术界的翘楚、流行文化的代表。其国际性艺术个人品牌已经形成。我省可藉此为切入点建立岳敏君当代艺术研究所, 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及讲座, 提高我省画廊、艺术机构从业者的学术眼界和水平。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画廊、美术馆数量剧增, 各种艺术展览层出不穷, “策展人”这一新兴职业受到艺术界的关注。在这样的契机之下我省应当引进当代一流的艺术策展人对河北的视觉艺术行业进行规划与整合, 并且联合省内艺术院校开设相关艺术市场及艺术工艺品课程, 为我省的古玩收藏品和艺术衍生品市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通过职业画家, 国际知名策展人等国际性艺术个人品牌带动我省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三、我省文化发展的展望

文化发展的历程虽然不长, 但是其具有的惊人速度已经被大众所认可, 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 文化产业可以说是起到引领经济的发展的作用, 所以许多著名学家感叹二十一世纪是文化经济的世纪。我省虽然在文化建设方面有着较大的成就, 但这种发展趋势却是受到计划经济体系的限制, 所以我省也把重点放在改革方面, 目前初步完成“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企业赞助”的良好艺术产业发展目标, 并通过各种途径, 如时尚杂志、网络的品牌资讯以及电视、报纸、网络等等进行渗透、传播, 大力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 并积极推广市民文化的消费与互动。

当代人类社会, 品牌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发展之中, 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创建属于自己的国际性艺术品牌成为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最好方式之一。品牌文化在精神领域起到支撑起城市形象的的作用。相信我省通过打造具有国际性的艺术品牌一定能为形成文化发展繁荣的局面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国春, 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浦楠, 打造品牌[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2.

[3]余明阳, 品牌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教育地产下一篇:艺术介入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