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小品(精选3篇)
赵氏小品 篇1
多年以来, 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赵氏小品”已经成为无数家庭年夜饭的“开味菜”, 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欢乐。本文所说的“赵本山小品”指的是赵本山参与表演的小品, 赵本山小品的成功当然得益于演员高超的表演技巧, 同时更离不开表情达意的重要媒介——语言。
赵本山小品的语言风格与舞台表现形式的形成离不开他生活的地理环境。赵本山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民, 小品的语言植根于东北地域文化, 以农村和农民作为永恒的主题, 凝结着浓厚的东北地域特色与乡土风情。而舞台上的赵本山也是一色的农民造型和性格:歪斜的老头帽, 破旧的中山装, 八字脚, 淳朴诚实, 胆小顺从, 憨而不笨。正是这样的表演形式, 满足了普通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 而如今在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受到威胁的背景下, 这一点显得弥足珍贵。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评论赵本山时说:“立足本土的文化在现代文化研究上是至高的标准。文化回归的趋势, 是中华文化的自我确认。”1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等造就了东北人粗犷、豪爽、质朴、开放的性格, 这种东北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小品作家的语言创作风格。赵氏小品中诙谐幽默、开朗活泼、淳朴激情的语言风格, 正是源自于东北这片黑土地的传统文化基因。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任何一种语言或方言都有各自的语音系统。语音是表达意义的形式, 因此语言运用过程中语音形式的选择对意义的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代汉语中可以利用的语音因素很多, 如平仄、双声叠韵、重叠、押韵等, 都可以用来为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服务。赵本山小品的语言能充分运用不同的语音手段来提升小品的喜剧效果。
一、小品语言的音乐美
语音是人们发出来的用于表达意义的声音, 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可以体会到语音形式变化带来的美感, 加上汉语声调高低变化的抑扬顿挫, 使得汉语具有强烈的音乐性的特点。赵本山的小品则充分展示了语言的音律之美,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小品的对话中经常用到的押韵, 使对白朗朗上口, 表述流畅, 具有强烈的音乐感, 它可以不考虑具体情境的要求而尽可能地根据押韵的艺术大逞其能, 更带给我们深刻的回忆和持久的回味。如:
“98、98不得了, 粮食大丰收, 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 齐夸党的领导, 尤其人民军队, 更是天下难找。国外比较乱套, 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 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 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 风景这边独好。” (《昨天今天明天》) 2
“睡得腰生疼, 吃得直反胃, 脑袋直迷糊, 瞅啥啥不对。追求了一辈子幸福, 追到手了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 (《钟点工》)
上二例中的“了、跑、导、找、套、角、炒、好”等字的韵母“iao”或“ao”, 同属于遥条辙或豪韵, “胃、对、罪”三字的韵母“uei”属于灰堆辙或微韵, 两例中前后语句通过这些韵脚的互押, 连通一气, 读来尚口, 听来悦耳。再如:
“有人花钱吃喝, 有人花钱点歌, 有人花钱美容, 有人花钱按摩, 今儿我雇个好活儿, 有人花钱, 雇我陪人儿唠嗑。” (《钟点工》)
“我指定, , 洪湖水, 浪打浪,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浪更比一浪强, 把我爹拍咋沙滩上!” (《不差钱》)
“丹, 你是一把菜刀, 我愿做一颗白菜;你是一条裤子, 我愿做一条裤腰带;你是一张板儿床, 我愿做一条铺盖;管够你蹬, 管够你踹!你就是踹滚包了, 我对你还是死乞白赖的爱, 你不盖也得盖! (《老伴》)
以上三例中“喝、歌、嗑”“浪、强、上”以及“菜、带、盖、踹、爱”等字的韵母“e”“ang”“ai”分别属于坡梭辙歌韵、江阳辙唐韵和怀来辙开韵, 采用押韵的形式, 富于音乐节奏, 诵唱顺口, 好唱易记, 令观众回味无穷。特别是“有人花钱按摩”中的“摩”, 虽然普通话的读音与“喝、歌、嗑”不属于同一个韵, 不能互押, 但用东北方言说出来, 仍然能通连一气。
二、语音的“女性化”
赵本山的小品不仅注重押韵, 同时还有令观众意想不到的语音变化, 小品在音色上别具一格,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小品小沈阳的“娘娘腔”了, 特别是那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声音高而细, 具有女性声音才有的嗲声嗲气, 最为观众所惊喜。在小品《不差钱》里, 饭店服务员小沈阳的模仿秀, 一曲《青藏高原》, 在改变了自己音色的同时, 在音长和音强上也有所加强, 特别是最后收尾的那一句“那就是青藏高原”, 语速极慢且音强极强, 语音高亢而嘹亮, 给人听觉上特有的穿透力。还有2011年辽宁卫视春晚小品《相亲》中的宋小宝, 声音也是极具特色, 在朗读《海燕》时, 音色也显得极为女性化。
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20年如一日地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和喜悦, 他的小品故事新奇, 语言精妙, 是“开心果”, 更是“警世语”。他那充满哲理性的朴实语言, 不拘一格的词汇运用, 再加上化腐朽为神奇般的各种修辞手段, 使小品的创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成文。赵氏小品是一种创作, 但更把这种创作转化成了一种艺术, 同时这种“艺术”使赵氏小品成为小品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品牌。仔细品味本山小品里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汇、某一个修辞, 在捧腹大笑的同时, 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当然这些成就不仅仅在于赵本山本身个人的魅力, 更重要在于他本人对东北方言如庖丁解牛般的理解和运用, 在植根于泥土文化的语言环境下, 把东北方言运用得是淋漓尽致, 成为观众百看不厌的经典。
赵氏小品 篇2
姓名 李佳玲 学号 11010510 指导老师 傅惠钧
摘要:喜剧小品在很多方面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和特点。赵氏小品,即赵本山小品在我国喜剧小品中很有代表性,而运用了多种的语言又是其作品的主要魅力所在。本文主要从赵氏小品灵活多变的语言修辞方面分析其活力所在。
关键词:赵氏小品;语言特色;修辞格
前言:小品,“泛指文学艺术短小的表现形式,它展示人们瞬间的情感、情绪。”这是一门借助语言来塑造、描写人物的舞台幽默表演艺术。小品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风靡当代中国艺坛,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近十几年来的央视春晚上,来自北方特别是东北的小品、相声几乎垄断了春晚的语言类节目,而其中的代表赵本山的小品,以其精湛的表演,独特的幽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与其小品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密切相关,以下是对赵本山小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修辞格是修辞策略当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亦是切实有效的修辞手段。修辞格的熟练、巧妙的运用,可以是作品的语言变得幽默风趣,增强作品的喜剧效果。在赵氏喜剧小品中,修辞格所体现的艺术效果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他的小品中,最有特色的应属飞白、词义别解、换序、易色等,但也不乏常见的排比、双关、仿拟、对偶等修辞手法。
一、飞白
飞白属于一种高级的修辞手法,随着新语汇的不断涌现和表达方式的不断多样化,这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的使用渐趋广泛,经常被用作调侃逗趣的工具。它的智性色彩很浓,在传情达意上的优势取决于使用者的智慧,也依赖于读者的会心理解。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中飞白属于一种积极修辞,其解说道:“明知其错故意仿效的,名叫飞白。所谓白就是白字的‘白’。故意运用白字,便是飞白。”即飞白是一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语言,故意实录或仿效的修辞格。例如:
①教练:“等……等一下,等一下啊,先不急着换衣服,在训练之前呢,我想看看大家的基功。”
队长:“基功(鸡公),带来没?”
教练:“基功不是带来的,基功就是基本功,就是模特行走的基本步伐,从仿生学的角度讲呢?就是猫步。”
队长:“啊?猫在散步?”(《红高粱模特队》)
②钟点工:“麦当娜你都不知道谁啊?她妹妹你准认识,麦当劳嘛。(”《钟点工》)赵氏小品的人物常常是年龄较大的农民,没多少文化,但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朴实、健康、风趣爽快,这就为这种修辞格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使之成为语言上的一大特色。例1、2的戏中人并不了解词语“基功”“猫步”“麦当娜”的确切含义,只是按着自己的理解意会出来,就形成了飞白。
二、词义别解
词义别解是忽略词语本身意义,根据它的读音赋予它另一种含义,这一含义往往出乎意料,修辞产生了一定的幽默效果。人们明明知道这种新含义并非词的原意,却乐于接受并能在其所创设的幽默氛围中发出会心的笑声。例如: ①高秀敏:“就是大总统给他戴高帽他都乐,戴高乐么。”(《拜年》)②宋丹丹:“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昨天•今天•明天》)“戴高乐”、“秋波”这些词语,有其确定的含义,但在赵氏小品中都有了新的含义,显示了新意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对听众来说也比较新鲜,展示其特有的赵氏幽默。
三、换序
换序就是有意把两个语言单位的位置加以对调,以求新颖别致、令人称奇的效果。赵氏小品中有时会将词语的顺序颠倒,成为另外一个词,而这个新词又能带来幽默效果。例如: ①宋丹丹:“我白云大小也是个名人!”
赵本山:“你白云什么名人,那就是个人名!”(《说事儿》)②毕福剑:精辟。
赵本山:精辟啥,他是屁精。《不差钱》)
以上三例,只是改变语素的顺序就有了新意。“名人”说成“人名”既达到讽刺宋丹丹的目的,又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而故意将“精辟”说成“屁精”,因为在人们的认识中,“屁精”是贬义词,“精辟”是褒义词,这样将词语的两个语素调换位置,这是换序当中的词内换序,换序之后产生语义突变,词语色彩也改变,诙谐逗趣效果突出。这种改变语素顺序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是汉语独有的,既幽默又耐人寻味。而在后一例中,还有语音上的改变。
四、易色
易色就是变异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时代色彩等,如褒义贬用、贬义褒用、雅词俗用、俗词雅用、古词今用、今词古用等以此口语当中,即把通常用于大场合、重要事件中的词语用于与之极不相称的小场合、小事件之中,把大词降为小词使用,小题大做地制造幽默诙谐的气氛。例如: ①马丫:“你还怪有招呢!”徐老蔫:“以毒攻毒嘛。”(《相亲》)
②崔永元:“二老都这么多年了,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了,为了看个电视,我觉得不值得。”
赵本山:“可不是咋的,后来更虢了,这家伙把我们家的男女老少东西两院议员全找来了开会,要弹劾我。(”《昨天 今天 明天》)
在上两例中,“以毒攻毒”“两院议员”“弹劾”都属于大词小用,这些词一般都用于比较严肃的场合,但在这里却用于平时的交际中,使人重新认识这些词语的使用语境,得到了不一样的表达效果。
五、排比
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以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排比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用之于小品中,其幽默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 ①赵本山:“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就够不着嘴。”(《拜年》)
②赵本山:“听说他不当厨师,改开防忽悠热线了,竟敢扬言再也不上当受骗了,残酷的现实已直逼我心理防线了,今年我要不卖他点啥,承诺三年的话题我就没法跟观众兑现了。(”《功夫》)
上述第一例连用四个“自制歇后语”,尽管用了一些方言俗语,如“瞎么杵子”“够不着嘴”等,语言也完全通俗化、口语化,但俗中见雅,句式齐整,押韵和谐,结构整齐,把一个质朴、幽默的农民活生生的展现出来了;而第二例尽管句式结构不完全一致,但每个复句的末句都是相同的,而且押韵整齐、自然,也造成酣畅顺达的效果,幽默诙谐之趣显明。在赵本山的小品中,排比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语言表达手段,它是形成赵本山小品语言风格的重要构成要素。
六、双关
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格。例如: ①赵本山:咱们是老乡,你不是大连人吗 毕福剑:是的。
赵本山:咱们是亲戚,我的姥爷住在大连 毕福剑:叫什么名字 毛毛:毕门庭
毕福剑:你姥爷打麻将很厉害(《不差钱》)
①赵本山:啊,白云,黑土向你道歉,来到你们前,请你睁开眼,看我多可怜,今天的我们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崔永元:大叔啊,那后来怎么样了?
赵本山:涛声依旧了。(小品《昨天今天 明天》)
第一例中丫蛋说自己的老爷叫“毕门庭”,而老毕却听成“闭门听”,既而老毕认为这是打麻将时的专业术语;在第二例小品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妇孺皆知的歌名《涛声依旧》及其歌词中的内容“今天的我们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来表明小品中黑土和白云婚姻关系在小波浪之后回归平静。歌词和歌名是表面意思,希望恢复稳定的婚姻关系是里层意思。如此表里相应,含蓄又不失幽默,让人捧腹大笑,回味无穷。这是语义双关,还有语音双关。
七、仿拟
仿拟是一种有意模仿特定既有的词语、语句、名篇的结构形式而更替以全新内容来表情达意的修辞文本模式。赵氏小品的语言,借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适时地运用歇后语、俗语、歌词、名言、诗歌等,或者对其进行改编,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落差之间引人发笑。例如:
①范伟:“忽海元边,回头是岸!”(《功夫》)②宋丹丹:“……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破船。”(《昨天•今天•明天》)③赵本山:“床前明月光,玻璃好上霜。你要不勤擦,整不好就得脏。”(《送水工》)
以上这些台词,都是对人们熟悉的原有表达形式的再加工,这里既有严肃经典的名言警句,也有时尚新潮的流行歌词,还有通俗易懂的俗语。在小品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套用原有形式,创造性地融入新内容,使观众听到这些台词时,既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更有打破既有体验的新奇感,加之使用者一本正经、真心实意地表达,使人忍俊不禁。同时成功地塑造小品中人物诙谐幽默的形象。
八、对偶
对偶是在现代汉语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修辞格之一。汉语运用中经常出现字数(或音节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语义相关、两两相对的言语格式,通常称为对偶或对仗。例如:
①大叔:“大家好!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撵跑。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今儿个内阁下台,明儿个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昨天•今天•明天》)这段台词比较接近严整的新体格律诗。这一例属宽式对偶,整而不齐。看似通俗随意,却包蕴普通农民对国家、对党的认识和感情,其中有对民情国情,民心军心,国家和党的政策等几个方面的概括总结: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被战胜了,粮食又获得了丰收,老百姓心里的喜悦溢于言表”,感激人民军队、“齐夸党的领导”;还通过对比国际形势来衬托国家的安定团结,富有启发性的告诉人们“稳定”的重要性,与我党全面抓局势稳定的政治目标相一致。这进一步增强了小品的思想性,达到文艺作品为社会宣传服务的目的。
结语:赵氏小品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幽默的语言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氏小品对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都是灵活和富于创造性的,并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尚的步伐来调整话语习惯,这是赵氏小品的成功之道,也是其小品在语言方面的显著特色,而在这其中修辞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例子,都是赵氏小品台词中极具代表性的语言。他的小品演绎的都是东北农村的生活琐事,贴近现实生活。质朴的地方语言和修辞格的巧妙运用,在给人们带来笑趣的同时,还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象,可谓一举多得。正如台湾修辞学家沈谦所说,“追求语言文辞之美”,大概有“拙”、“通”、“巧”、“朴”四个阶段,“以最寻常的题材,最平淡的字句,最熟稔的意象,表达最深刻的情理„„”
浅论“赵氏小品”语言的修辞策略 篇3
小品, 就是小的艺术品。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 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 形态自然, 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个角色的性格和语言特征,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喜剧小品。“赵氏小品”是以赵本山为主要演员, 以东北方言为基础方言, 以诙谐幽默为表演基调, 以肢体语言为辅助表演手段的小品。“赵氏小品”自1990年《相亲》首次亮相“春节联欢晚会”, 至今已有22年之久。他的小品参加次数最多、获奖次数最多、最受观众欢迎, 许多小品语言甚至成为长盛不衰的社会流行语。
二、语音修辞策略
“赵氏小品”的言语的语音表达上, 一方面多利用同音词、谐音、多音字产生歧义, 制造笑料;另一方面利用谐音及押韵的策略产生“段子化”的台词, 不仅节奏感强, 而且富于情感, 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同音词
“赵氏小品”在表演过程中, 常常利用同音词来引发歧义, 制造笑料。例如, 《捐助》中:
小沈阳 :大爷你好。
王小利 :没好。
赵本山:他说生活美好。你说全了, 别老丢字。生活美好, 美好的生活就享受, 是不是啊? 说全它, 现场直播呢。
记者向采访对象王小利问好, 但王小利刚知道自己的钱被捐, 很生气, 不配合采访, 现场陷入尴尬。这时赵本山来解围, 将“没好”解释为“生活美好”。
2.谐音双关
这里的谐音双关是表演者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 有意地使某一词语关涉两个事物, 从而造成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或者亦此亦彼的效果。例如《不差钱》中:
赵本山:来笨蛋。
小沈阳:说谁笨蛋呢啊?
赵本山:不是, 我说再点个笨鸡蛋。
东北方言中的“笨”可引申为“传统的、原生态的”。 “笨鸡”是用传统散养的鸡, 不喂食或少喂食鸡饲料, “笨蛋” 指“笨鸡”下的蛋。赵本山看不起饭店服务员小沈阳, 利用“笨蛋”的谐音双关, 既表示鄙视的情绪, 又表示要点一个用“笨蛋”做的菜。再如:
毕福剑:鱼翅就不要点了。
赵本山:鱼刺有也别点了, 我吃鱼刺有一回就卡住了么。
赵本山为了孙女能上《星光大道》而请老毕吃饭, 但忘记带钱, 因此把昂贵的“鱼翅”说成是“鱼刺”。
3.多音字
“赵氏小品”在表演过程中也常常利用多音字引发歧义。 如, 在《不差钱》中:
赵本山:这就是铁岭最贵的饭店, 苏格兰调情。 ( t i á o q í n g )
丫蛋: 爷爷, 你念反了, 苏格兰情调。 ( qíng diào)
“调情”和“情调”一低俗一高雅, 对比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逗观众发笑。
4.“段子化”的台词
赵本山: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 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 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 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 根本就够不着嘴。 (《拜年》)
在这段台词中, 赵本山想表达的信息量很大, 直白地说出来显得冗杂、啰嗦, 于是利用每一句话末尾押韵的“北、腿、 美、嘴”形成顺口溜, 富有韵律感。
这些“段子化”的台词, 功用很广泛。有开门见山的, 如: “我儿子净整隔路事儿, 让我这当爹的给她相媳妇儿。你说这都啥年代了, 我这当爹的跟着掺和啥劲儿。说不来吧他就跟我来气儿。那孩子哪点都好, 就是有点驴脾气儿。这也不怪他, 我也这味儿。等会姑娘来了我把信一交就算完事儿。” (《相亲》) 这段台词直接引入主题, 吸引观众注意力。也有衔接情节的, 如:“九八九八不得了, 粮食大丰收, 洪水被赶跑, 百姓安居乐业, 齐夸党的领导, 尤其人民军队, 更是天下难找。国外比较乱套, 成天勾心斗角, 今天内阁下台, 明天首相被炒, 闹完金融危机, 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 风景这边更好。” (《昨天今天明天》) 这段台词串说国内外时政, 为下文做铺垫。还有陈述事实的, 如:“发现没, 因为你两脚离地了, 病毒就关闭了, 所以说啥都上不去了, 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 (《卖车》)
三、词汇修辞策略
“赵氏小品”常用的词汇修辞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积极制造歧义、重复同义话语、混用语码、巧妙引用。
1.积极制造歧义
就是故意使词义偏离其常用意义, 故意割断词与事物的联系, 达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效果。例如《钟点工》中:
宋丹丹 :你就拉倒吧, 你就搁家, 整个网, 上网呗!
赵本山 :我多年不打鱼了, 还哪有网呀?那么多年了。
这是利用多义词产生歧义, 第一个“网”是“网络”的 “网”, 引申义;而第二个“网”是本义, “渔网”的“网”。 再如, 在《昨天今天明天》中:
宋丹丹:我年轻的时候那绝对不是吹, 柳叶弯眉樱桃口, 谁见了我都乐意瞅。俺们隔壁那吴老二, 瞅我一眼就浑身发抖。
赵本山:哼, 拉倒吧!吴老二脑血栓, 看谁都哆嗦!
这则是利用“哆嗦”和“发抖”的同义关系, 使观众产生联想, 达到逗趣的效果。
2.重复同义话语
这种策略也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故意反复地运用同义话语。也就是这样一种情景:演员不小心说错了话, 想改回来, 但绕来绕去越描越黑。这种情况在“赵氏小品”中非常多见。 例如:“那老太太长得比你还磕碜呢!你比她磕碜!她没你碜!”《钟点工》) “高大毛子是我姑爷, 我是她爹的老丈人。” (《拜年》) 。
这种策略配合东北方言, 能制造出欲盖弥彰的喜剧效果, 把东北人的直爽憨厚的性格特点幽默地表达出来。
3.混用语码
语码是社会语言学的说法, 是指任何一种语言或它的变体。“赵氏小品”中也有不少混用语码的现象, 这能够造成语体错位, 从而产生幽默效果。例如, 在《昨天今天明天》 中:改革开放富起来之后, 我们俩盖起了二层小楼。这楼盖完了屋多了, 突然跟我提出来要分居, 说搁一个屋睡耽误她学外语, 完事呢, 说这个感情这个东西是距离产生美。结果我这一上楼, 距离拉开了, 美没了!天天吃饭啥的也不正经叫我了, 打电话, 还说外语, “Hello哇, 饭已OK了, 下来密西吧”。
这是方言词“搁一个屋”、“完事呢”和外语“Hello”、“密西”的混用。再如, “初次见面, 有失远迎, 望请见谅” (《心病》) 是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的混用。
4.巧妙引用
引用就是在语言中引入成语、典故、谚语、诗词等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在“赵氏小品”中则更加丰富, 更加贴近生活。如:“我们相约五八”、“大约在冬季” (《昨天今天明天》) 是对流行歌曲的歌名、歌词的引用;“能行吗, 现在正打假呢, 整漏了上《东方时空》就完了!” (《牛大叔提干》) “打假”是时代流行词汇;“产房传喜讯——人家升了!” (《拜年》) “我也成老豆角子——干弦子了!” (《相亲》) 是对歇后语的引用。
四、语法修辞策略
“赵氏小品”的语法修辞策略主要有不寻常搭配、改变词语结构和改变词序三种。
1.不寻常搭配
违反语言搭配的常规可以使语言活泼生动, 制造幽默效果。如《三鞭子》中:
范伟:你说谁破司机?
赵本山 :冤你啦?你这样开车不合格。
范伟 :我哪儿不合格了?
赵本山:你长的就违章了。
在这段对话中就有两处不太寻常的搭配。第一个“破” 是形容词, 后应跟名词, “司机”虽然是名词, 但是司机没有破不破之说, 因此语义上不太寻常。第二个“长的”后应跟形容词, 但“违章”是动词, “长的违章”虽然不符合语法规则, 但是结合范伟扮演的司机是个近视眼, 有碍交通安全, 用来描述他的长相又恰到其分。
2.改变词语结构
如, “我们那一老大养鸡场开业那彩是我剪的。” (《说事儿》) “你几个, 虚点心哦!” (《红高粱模特队》) 。前一个例句中宋丹丹饰演的大妈故意将动宾短语“剪彩”拆开, 炫耀了是她剪的彩。后一个例句中, 将严肃的“虚心”拆成不正经的“虚点心”, 是语言表达更加活泼了。
3.改变语序
如, 在《说事儿》中:
赵本山:你白云什么名人儿?那就是个人名儿!你说你咋这样啊?
将“名人儿”颠倒为“人名儿”, 既表达了白云自大的心理, 又表示出大叔对白云的不满。再如, 在《火炬手》中:
刘流:呵呵, 哎呀, 咱们现在还是看看网上的支持率啊! 我看看……好, 朋友们!现在网上的支持率, 大妈已经超过大叔啦!
宋丹丹:嘿!瞧瞧我的人气!
赵本山:你那是气人, 我也没少答呀!
“人气”和“气人”的直接换序直白地表达了大叔对大妈趾高气扬的反抗和落后的失落之情。
五、小结
在语音修辞策略方面, “赵氏小品”广泛使用同音词、 谐音、多音字产生歧义, 制造笑料;同时注重韵律节奏, 利用谐音及押韵的策略产生“段子化”的台词, 吸引观众注意。 在词汇修辞策略方面, “赵氏小品”积极制造歧义、重复同义话语、混用语码、巧妙引用, 既有笑料, 引人开怀, 又富有深意, 耐人寻味。在语法修辞策略方面, “赵氏小品”通过不寻常搭配、改变词语结构、巧用语序来制造幽默, 给观众以新鲜感, 让观众在不协调中体会到了幽默效果。
摘要:修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利用多种语言手段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它的有效运用在赵本山的小品中得到充分展现。本文通过分析“赵氏小品”的语料, 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 尝试分析“赵氏小品”言语表达的修辞策略, 讨论其表现手法与具体效果。
关键词:赵氏小品,语言学,修辞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弓, 现代汉语修辞学,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2]秦海燕, 东北方言的话语模式研究, 齐鲁书社, 2003
[3]曹石珠, 汉字修辞研究, 岳麓书社, 2006
[4]胡范涛, 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 修辞学习, 2003 (1)
【赵氏小品】推荐阅读:
赵氏孤儿10-22
赵氏孤儿带答案07-05
戏剧《赵氏孤儿》论文10-06
计划生育小品 搞笑计生小品《一个最好》09-20
小品性05-23
行业小品06-01
建筑小品06-15
小品运用07-25
钢琴小品09-25
《亮相》小品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