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扁平化模型(精选6篇)
知识共享扁平化模型 篇1
0 引言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与此同时,知识管理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并被世界各地许多优秀企业所接受。作为一种新兴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创新,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提高顾客满意度,扩大市场份额,创造利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否进行有效的知识共享是决定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共享的内涵、障碍和内在机制的理解不尽相同,他们从很多角度对知识共享进行了定义、分析以及实践。Nonaka[1]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四种类型和知识的螺旋转化过程,更多的是从知识如何流动、如何自组织的角度研究知识共享;Nissen[2]从伴随业务流程产生知识流程的角度,建立了包含六个过程的知识生命周期模型,并据此来研究知识共享过程;Dixon[3]从组织和业务角度用知识转移的方法对知识共享进行了详细研究;Davenport[4]从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角度对知识共享进行了研究;Dell和Grayson[5]分析了知识共享环境,并据此提出了改进知识共享的措施;赵倩和武忠[6]从人、流程和信息技术三个维度提出了面向流程的知识共享模型;吴才唤[7]研究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地图来改善知识共享;Chuck C.H.Law[8]等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知识共享和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严浩仁[9]等从知识资源的特性出发,分析了知识共享的障碍和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静态知识共享的环境、障碍、策略及共享绩效等领域,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探讨基于企业业务流程的动态知识共享,但这些研究仍然相对零散,没有系统地研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具体构架及运作的详细机制。本文从知识密集型企业视角,根据企业内部知识本体的界定,分析了知识共享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的存在形式、运作机制、约束条件和改善途径,提出了知识密集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三维模型。
1 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的知识共享
1.1 企业内部知识界定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影响现代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物质资产,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而知识则是智力资源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知识本体的密集程度、活跃度及关联度等与企业创新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处于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知识可划分为组织知识、团队知识和个体知识。个体知识是企业智力资源的基础构成单位,组织知识和团队知识构建于个体知识之上,从而形成企业内部完整的知识环境,并最终对个体在企业中的行为产生影响,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个体知识的载体——“人”,在地理、时间、行为上相对独立,但孤立的个体知识难以服务于整个企业;因此,个体知识只有在与其他智能单元或业务流程发生交互之后,才能发挥出价值增殖的作用,为企业绩效做出贡献。同时,在一个企业内部,个体的知识、经验和智慧都是相对有限的,团队知识、组织知识则是相对无限的,如果想要最大化发挥知识价值,就必须依靠知识共享打破三个知识层之间的壁垒来实现。鉴于知识本体在企业中的分布及运作特征,知识共享在企业中主要存在横向、纵向及交叉三种形式。
企业内部存在海量的、种类丰富的知识,为解决由此带来知识管理的难度,必须首先对内部知识进行描述和定义。Romhardt用两分法将40种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Von Korgh Venzin将企业内部管理和组织理论中的知识划分为隐含知识、蕴涵知识、编码知识、抽象知识、嵌入知识、实践知识、流程知识等七类;也有从信息技术角度将知识管理对象划分为信号、数据、信息、知识,甚至将智慧也纳入管理体系。但是这些分类方法过分拘泥于本体的特性,没有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不方便企业知识管理的具体实施。而将企业内部数据、信息及知识视作一个整体,有利于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本文从企业具体操作层面出发,根据知识存在的路径,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编码知识、流程知识、环境知识。
1.2 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知识共享的重要性
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传播,企业在日常生产和管理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智力和知识对企业贡献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而知识型员工则成为企业的主体,因此把它们称之为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以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为基础,对信息和知识进行生产、存储、加工、使用和传播等活动越加频繁,企业内部信息流和知识流越加活跃。知识共享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之所以重要,主要源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知识本体的特征。
①可增值特征。知识在创造、传播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被充实、被丰富的可能性。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源要素,知识与传统的稀缺性资源不同,不会因为使用者越多导致每个使用者分配得越少或者产生损耗,反而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增值效果。换句话说,企业在知识资源上投资越多,获得边际收益越大。知识共享能够扩大知识资源的边际收益。
②经验特征。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随着企业发展,会富集大量的员工经验、流程经验、团队经验。知识共享能够扩散员工经验,优化流程,形成规范化操作程序,并最终以知识库、操作手册、规章制度等形式固定下来,达到促进企业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③动态特征。知识共享将企业视角侧重于知识的动态角度。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和创造,只有开放、和谐的企业环境,鼓励沟通和创造,才能够实现知识在个体和群体间的持续流动,不断验证和发现新知识。
由上可见,知识共享对知识密集型企业至关重要,可以积累知识资源,扩大知识资源边际收益;可以实现知识高效率利用,避免“再重造车轮”现象发生;可以改善企业学习交流氛围,建立良好的员工信任体系,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自适应力和核心竞争力。
2 知识密集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三维模型
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行为与企业日常活动密不可分,敏捷的知识共享策略、工具、过程必须与企业员工、信息技术、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只有敏捷无缝的知识共享行为,才能够节省知识共享开支,最大化知识共享的效果。由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行为普遍分散在企业行为各个维度,给知识管理带来了极大风险和难度。
企业界在知识共享实践上走在了学术界前面,学者更多的是对企业已有知识共享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进一步归纳出知识共享实践的特征和规律,反过来指导企业知识共享实践活动。通过对67家知识密集型企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企业知识共享实践主要集中在业务流程中的共享行为、人力资源培训和非正式学习这三个维度,如图2所示。
企业实现有效的知识共享离不开“硬件”、“软件”支持。信息技术是知识共享“硬件”保障,对企业知识共享实践顺利实施至关重要;企业通过建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共享系统,构建基于语义特征的知识库,利用知识地图、群组系统等知识共享工具,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跨部门、跨时空的知识共享硬件平台和网络环境。但仅有“硬件”支持远远不够,知识共享同样需要“软件”平台支持。知识共享的主体是企业内部的智能体(员工和团队),智能体的知识共享行为受企业内部各种软环境影响,包括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激励措施、社会网络等;只有构建扁平的学习型组织,优化知识共享激励措施,改善智能体间信任关系,形成良好的组织学习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创造有效的知识共享软环境,提升企业知识共享绩效水平。显然,合理的知识共享评价体系是企业“软”“硬”平台的有力支持。
2.1 业务流程中的共享行为
业务流程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是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连接起来的业务活动链,也是利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场所。业务流程与知识流程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充分考虑伴随业务流程发生的知识流程,才能够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最优化设计和改进。所以在业务流程重组和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有必要首先对业务流程中的知识及其存在形式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跟踪知识流的路径并分析影响知识流动因素,最后再综合考虑企业实际业务流程和相关的知识共享模式。
2.1.1 业务流程中的知识
知识,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业务活动中的重要资源,伴随着业务活动展开,在业务流程链中不断地输入输出。业务流程涉及众多知识,知识流动成为业务流程关注的核心。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业务流程知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流程内部的知识——“是什么,如何做”;另一类是流程实现的知识——“怎么做更好”。
流程内部知识,是指描述业务流程属性和状态的知识,主要包括:流程的内容、类型和步骤;流程的拓扑关系(路径和主次关系);流程所需的物料、人力、技术、资金、时间等各种资源分布和分配方法;流程中员工需要处理的事务说明及要达到的目标;当前流程进行状态及与规定的差异。流程内部知识基本上以显性知识形态表示,具体形式有项目建议书、需求文档、合同、操作手册、使用说明、各种流程清单、报表等。
流程实现的知识,主要是指企业内部智能体在业务流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和特殊技术,包括:以往在流程操作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那些流程中需要执行的任务的关键点,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需要采用的技术;以往流程成功的关键成功因素;在流程处理中员工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基本知识;专家型员工在处理任务时采用的特殊技巧或技术;遇到突发事件应采取的一般处理方法。
2.1.2 知识地图
基于过程的知识地图,对知识共享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知识地图具有以下特点:
①知识地图本质上是知识检索的重要工具,但不是简单知识的集合,而是复杂知识的导航图;
②知识地图不仅需要指出知识源的所在地,还必须说明所导航知识间的具体逻辑关系;
③知识地图所导向的知识源可以是显性知识或隐性知识,还可以是拥有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员工;
④知识地图应该有统一描述知识的语义环境,从而能够正确匹配知识需求和知识源。
基于过程的知识地图是为了满足知识利用者知识检索的需要而构建的知识、流程、人之间关系的图标和网格,对业务流程的开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整理了业务流程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并将其与知识源联系在一起,最终将企业中各种知识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以形成可视化的图表或网格。通过知识地图,可以解决业务流程中“谁”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并且到“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这种知识,还可以看出这种知识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获取。显而易见,知识地图可以清晰地揭示出知识共享对业务流程的重要性,能为知识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2 人力资源培训
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可以将知识迅速、有效地从知识势能较高的区域转移到知识势能较低的区域。由于企业内部存在大量不同类别的知识,采用相同的人力资源培训方法显然不能有效地胜任现代企业需求,因此针对不同类别的知识,企业有必要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培训方案。
显性知识,在现代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大量文档化资料,如知识库、操作手册等。人力资源培训可以非常迅速有效地实现显性知识共享,尤其企业在面临获得新任务或接受新员工时,效果明显。由于在培训活动中,大多数采取的是一对多的培训方式,因此专家型员工应在培训活动中扮演核心角色;另外,提升员工学习效果和效率也非常重要。
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知识共享的难点。知识密集型企业对隐性知识的人力资源培训一般需要经过两个步骤:
①首先,知识拥有者必须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外化。通过知识外化将隐性知识转化成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借助于隐喻、类比、假设、案例等手段;尽管一般来讲这种表达有可能是不清晰的、不精确的,甚至是有歧义的,但经过培训双方持续地沟通并借助于其他信息工具,可以逐步使希望表达的知识愈加清晰和精确,最终形成明确的概念。
②知识接受者必须将所接受的知识内化。知识接受者将接受的知识加工、总结、归纳,从而形成个人独有的经验和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者对共享知识加入自己的创造性思考,形成了新知识,故而内化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共享的过程,还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在调查中发现,知识密集型企业亟需改变目前粗犷型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知识类别和员工群体,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培训的知识共享效果,解决大多数企业培训成本高、效果差的困境。
2.3 非正式学习
一个知识管理成熟的企业,不仅需要企业层面正式的知识管理支持,还需要各种非正式形态的知识交流。这种行为往往没有企业制度和相关制度的支撑,一般来讲是企业智能体之间非官方的偶尔或频繁的知识共享行为,本文将之称为非正式学习。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知识密集型企业内部都存在大量非正式学习行为,是企业知识共享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交互最活跃的环节。大部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管理官员认为,企业内部非正式学习活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企业知识共享水平;调查数据显示,在咨询类企业、软件服务业、机械制造业等领域,非正式学习所交互发生的知识总量,占企业知识共享总交互量的70%以上,对企业知识管理活动有及其重要意义。
非正式学习在企业中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不像人力资源培训有固定的讲师、学习场所、学习内容,更多的是通过交谈、在知识库中搜索信息、观察模仿、分享经验、使用帮助等方式进行[10]。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这些方式更多地融入了社会网络和信息技术因素,这些特殊方式主要包括:
①师徒关系,通过师徒方式可以有效地将知识传递给进入企业的新员工,对共享隐性知识尤其优越;
②社群,通过内联网组建的学习性社群团体,可以为员工提供经验、知识交流的平台;
③学习兴趣小组,将有共同兴趣的员工组织在一起,进行学习和交流;
④办公室文化,在一个相同的办公地点,拥有良好的学习交流气氛至关重要,当然人际间的信任关系也会影响知识共享效果;
⑤Internet/Intranet,员工通过互联网或内联网共享个人掌握的经验和知识,其他员工通过浏览自己感兴趣的bbs、blog、Wiki等各种资源获得需要的知识;
⑥文娱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员工间信任关系,提升非正式学习发生的几率;
⑦优秀成果展示,员工通过模仿先进的人或事,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与正式学习相比,非正式学习投入低、产出高,知识接受者在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负责,与隐性知识的构建紧密相关;非正式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学习隐性知识的方式,学习组织和他人经验、技巧的过程。因此,非正式学习可以很好地实践隐性知识的习得和构建,是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
3 结束语
本文在界定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类别后,描述了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现状,从而提出了拥有面向业务流程的知识共享、人力资源培训和非正式学习这三个维度的知识共享模型。在企业内部实施有效的知识共享,必须首先疏通业务流程中的知识流程,让知识能够伴随业务流程中的业务活动有效地输入和输出,体现知识资源的增值效果;其次,企业必须通过人力资源培训的模式,将知识从企业内部知识势较高的人和团体转移到势能较低的区域;最后,要鼓励企业内部非正式学习,提升员工非正式学习热情。三个维度互相支撑,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企业内部实施全面、有效的知识共享,真正提升企业的学习创新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2-8.
[2]Nissen M E,Raymond E.Agent-based modeling of knowledge flows:Illustration from the domain of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Proceedings of the37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cience,2004:1-10.
[3]南希·M·狄克逊:《共有知识——企业知识共享的方法与案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40-50。
[4]Davenport T H&Prusak 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10-15.
[5]Dell C S,Grayson C J.If We Know What We Know:the Transfer of Internal Knowledge and Best Practice,New York Free Press,1998:1-20.
[6]赵倩、武忠:《面向业务流程的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9):84-86。
[7]吴才唤:《基于过程的知识地图的局限与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J];《情报图书工作》2007(6):51-54。
[8]Chuck C H Law,Eric W T Ngai.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learning behaviors on firm performance,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8(34):2342-2349.
[9]严仁浩、贾生华:《试论知识特性与企业知识共享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6):16-20。
[10]张伟平、马培峰:《非正式学习中个人隐性知识的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75-176。
知识共享扁平化模型 篇2
关键词: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知识流程
一、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
虚拟企业知识的流动既发生在组织内部, 也存在于组织与组织之间, 并且以后者为获取和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成员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核心能力的要求, 分别提出对知识的需求, 并经过一系列中间处理过程, 形成最终的转化结果。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识流程处理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模型, 并把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知识需求阶段、知识提供阶段、共享知识处理阶段和知识吸收内化阶段。
1、知识需求阶段
虚拟企业组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取并共享合作伙伴的知识。因此, 如何在整个虚拟企业内部最大化的挖掘企业成员所需的知识, 从而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虚拟企业的首要任务。虚拟企业的各成员都有其自身的核心优势, 各企业之间优势互补, 从而形成整条知识链上的共同优势, 因此在执行任务时, 企业必将存在一定的知识缺口, 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寻找这些知识。企业对知识的需求首先通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交流, 或者是寻找企业自由的知识库等途径在企业内部进行寻求。当内部企业无法提供所需知识时, 企业成员就会向虚拟企业的知识库寻求帮助, 虚拟企业的知识库存放的大多是比较容易表示和规范化的显性知识, 如果企业找到了匹配的知识, 则向虚拟企业知识库提出请求要求反馈回所需知识, 如果没有找到所需的知识, 则需要转向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 向其它的企业成员求助。
2、知识提供阶段
知识提供阶段是知识发送方对知识需求方的响应阶段。当知识需求方提出对知识的需求时, 发送方对其进行响应。一般来讲, 对知识的提供分为两类:显性知识的提供和隐性知识的提供。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文字、图形、编码等方式存放在企业或者虚拟企业的共享知识库中, 因此其共享比较容易进行, 且比较容易获取;而隐性知识存在于成员企业员工的头脑中, 是个人经验和技能的综合体, 一般比较隐晦, 难以进行标准化将其物化到知识库中。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交流, 更侧重于隐性知识的交流, 需要虚拟企业构建好一个可以供组织成员进行知识交流和会话的网络平台, 从而为隐性知识的传播提供基础平台, 有利于知识需求方找到自身所需的知识。
3、共享知识处理阶段
共享知识的处理过程实质就是知识的转移过程, 知识需求方通过网络平台与知识发送方进行知识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主动识别出自身所需的知识。但知识需求方并不是将这些知识原封不动地存入本企业的知识库进行应用。由于企业自身的文化和知识基础不同, 对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处理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隐性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性以及缄默性等特点, 当所处的环境不同时, 其存在的状态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知识发送方在将知识传递给需求方的过程中会产生偏差。在需求方接收到知识之后, 就会在组织内部对其进行再组织, 开始了又一次的企业内部之间的知识交流。
4、知识吸收内化阶段
再组织后的知识并非就是需求方内部成员的个人知识, 第三个阶段的完成只代表知识转移过程的结束, 而知识的共享过程还没有真正结束, 只有当这些知识被企业内部员工理解并消化吸收, 并将有价值的部分存入企业内部知识库或者是员工头脑中, 知识共享的一次循环才真正结束。知识吸收过程就是知识需求方将获得的知识与企业环境进行相互碰撞, 从而为个体所掌握和拥有, 用来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环节的问题, 这些知识才真正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 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内化为企业独有的知识, 提高企业知识积累的基础, 为下一次更好地吸收企业外部的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而使企业的知识共享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二、虚拟企业知识共享过程分析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各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每一个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 有助于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把握, 从而提高共享效率, 达到最终组织的目标。
1、知识需求阶段分析
知识需求是知识共享的起点。一个组织, 从组建的一开始, 就面临着对知识的需求。例如, 虚拟企业的各个成员, 在完成自己在虚拟组织中扮演角色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知识, 只有不断地更新自身知识, 才能保持在虚拟组织中的优势地位, 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可能。因此, 需要对自身的知识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要克服对知识的刚性认识, 即要发现新的知识需求, 适时的对知识进行更新, 不能一味的因为某些旧知识在企业中曾经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故意强化其作用, 而弱化新知识的作用。总体说来, 一个企业对知识的需求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的始终, 但很少有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专门花时间去关注对知识的需求, 也很少会做出对哪些知识的需求才是重点的判断, 因此, 往往在组织的知识库中保存了陈旧的、过时的知识, 而没有及时补充创新的、与组织发展相匹配的知识, 造成了知识保存和检索的高成本。
2、知识提供阶段分析
当知识需求方在虚拟组织内部提出知识需求时, 知识提供方就会根据网络化组织的一些运作协议, 通过信息网络和知识共享平台, 为知识需求方提供共享知识。但是, 虚拟企业运作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组织。在组织内部, 知识共享程度越大, 知识运用能力就越强, 对整个组织的贡献也就越大;但是在虚拟企业的运作中, 知识共享发生在组织与组织之间, 如果知识发送方对核心知识保护的意识不强烈, 很容易泄露企业的核心机密, 造成自身竞争力的减弱, 所以知识提供方要注意对核心能力的保护。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 对知识的描述技术尚未成熟, 网络信息的爆炸、企业文化的差异, 造成了用户对信息需求描述的多样性, 从而降低了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使知识的提供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与用户的需求不匹配, 需要进行反复的索取, 知识发送方才能提供给需求方真正所需的知识。
3、共享知识处理阶段
知识需求方并非能轻而易举地将发送方提供的知识组织入库, 需要对知识的形态、结构、性质等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加工, 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溶解, 使其融入企业的知识库, 内化为企业内部的知识。野中郁次郎和管内广孝提出的SECI模型, 合理的解释了知识转化的实质, 该模型清晰地描述了知识处理和转化的四个阶段, 即知识的社会化、表出化、内在化、融合化。
4、知识吸收内化阶段
一般来讲, 企业的吸收内化能力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即知识的转换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由于企业本身有一定的知识存量, 知识的转化能力可以表现出企业对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整合能力, 通过优化和更新企业的知识, 结合企业的组织文化以及特有的理解知识的方式, 对两种知识赋予一种新的解释, 从而产生新的见解,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发现外界机遇, 进而可以使企业具备以主导者的身份组建虚拟企业的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是企业吸收内化知识的主要目的, 即在知识进行吸收后, 可以为企业所用, 以实现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之目的。这种应用能力通常有一定的组织惯例, 即与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以往进行知识吸收的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需要长期的保持吸收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使知识的创造过程并不是一种偶尔进行的活动, 而变为企业持续不断的、系统的对知识的一种应用过程。一般来讲, 越是以高新技术、知识型生产为主要核心能力的企业, 其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就越强, 在合作过程中主动吸收能力的表现也就越强。
参考文献
[1]侯人华.虚拟研发组织知识管理模式研究.吉林大学, 2008.
[2]程赟.基于知识链的网络化组织知识共享研究[J].东南大学, 2006.
[3]袁静.基于融知发酵模型的组织知识需求、获取与管理研究.天津大学, 2005.
[4]范晓春.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5]徐凯峰.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演化模式及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6]马文峰, 杜小勇.知识检索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6 (2) :157-160.
知识共享扁平化模型 篇3
关于知识共享的模式研究, 学术界主要提出了知识转化和知识转移等模式。知识转化模式强调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来实现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总量增长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提出的知识转化螺旋模型 (SECI模型) 是这个领域最为成熟的理论模型[1]。知识转移的共享模式则强调知识所有者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知识, 它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Irma Becerra-Fernandez, TeWei Wang, Gul Agha和Thant Sin (2005) 认为, 知识定位系统 (ELS) 的是知识管理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型, 用来帮助定位智力资本, 进而构建了基于社会情报方面的知识共享模型[2]。刘满凤、唐厚兴 (2009) 将知识的共享行为视为公共物品的供给, 建立不完全信息下的共享知识供给博弈模型[3]。
关于知识螺旋的研究, 野中郁次郎最先提出了知识螺旋的概念, 即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随着层级的攀升而上升发展。我国有较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知识螺旋问题, 如张瑞玲 (2005) 从知识创造过程的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 从知识创造的螺旋机理出发, 指出了知识挖掘技术在从内隐到外显的知识创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陈晔武 (2005) 提出了三类知识间相互转化的九种知识创新的模式和知识创新的三重知识螺旋模型[5]。李锋、王荣良 (2009) 借助“知识创生螺旋理论” (SECI) 的若干概念和思路, 尝试创设“知识创生”型网络学习环境, 分析其中的要素特点和技术需求, 并且利用Moodle系统平台实现该网络学习环境, 希望能达到促进网络学习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换, 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的目的[6]。
对于三螺旋模型的研究, 三螺旋模型 (Triple Helix) 起源于生物学领域, 美国遗传学家、哈佛大学教授Richard Lewontin用三螺旋解释基因、组织和环境三者对生物的影响, 认为生物体不仅适应环境, 而且选择、创造、改变生存环境, 基因、生物体和环境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就像三条螺旋线缠绕、互为因果关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系亨利·埃兹科维茨 (Etzkowitz) 教授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科技发展学院的罗伊特·劳德斯多夫 (Leydesdorff) 教授将该模型引入经济学, 用来解释知识经济发展中大学、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该理论认为, 大学、政府和企业的知识共享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 三方合作是推动知识共享与创新的重要因素, 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各参与者共同推动创新螺旋的上升, 实现知识创新目标[7]。三螺旋模型理论兴起是基于知识经济的背景, 昭示知识因素及其共享过程对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成为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重要资本和基本动力。
以上研究成果对于探讨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理论与实践问题, 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对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主体分析还不够全面, 学者往往注重对三螺旋结构的分析, 重视对产业、政府、科研院所等三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关系分析, 但是对于中介服务机构在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催化剂作用重视不够, 相关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对此, 本文在研究三螺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拓展, 提出了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四螺旋结构模型, 探讨四个知识螺旋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应该采取的对策选择。
2 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四螺旋模型:对三螺旋模型的创新与拓展
2.1 三螺旋模型的组织架构
三螺旋模型理论主要是表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不同知识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 以及不同知识创新主体之间的在不同阶段的多重互动机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政府部门、大学和企业之间产生螺旋式互动与知识共享, 而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其成败。根据Etzkowitz和Leydesdoff的研究分析, 创新体系的演变过程是大学和产业关系的路径选择问题, 反映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各种制度安排[8]。这些不同制度安排体现了三螺旋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互动关系和组织架构。
(1) 三螺旋I:国家主义模式
在该模式下, 政府是主导地位, 对于知识共享和创新具有绝对的控制地位, 对大学和企业的知识螺旋与共享产生主导性的影响作用。国家主义模式强调政府的调控与管理作用, 在创新研发、资源配置、知识共享等方面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集权体制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水平是有限的, 因为资源和投入的限制,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知识共享与知识螺旋式发展, 如图1所示。
(2) 三螺旋II:自由放任模式
该模式主要特征在于增加了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互动, 国家与大学、企业的关系不在简单地或唯一地表现为主导和被控制的关系, 其中也包括企业与大学、企业与政府、大学与政府的反馈和互动关系。不过该模式的自由放任是在企业与大学的相互独立性而言的, 政府、产业和大学间存在着明显的边界。三螺旋体被定义为包含市场运作、技术创新和界面控制的不同知识螺旋体交互创新系统, 如图2所示。
(3) 三螺旋III:重叠模式
该模式表现出三知识螺旋体之间的重叠复合关系, 政府、大学与企业的地位基本是平等, 在知识共享层面是交互影响、功能互补、关系重叠, 具有各知识螺旋体的功能互动、自由身份与平等地位, 政府、企业和大学被抽象为相互缠绕与重叠的知识螺旋线或知识螺旋体。随着知识转化的需要, 一根螺旋线可以代替另一根成为主驱动力, 大学、企业和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性的领导者, 三者相互作用实现动态平衡。该模式不是单一的由政府主导, 而是一种双通道解决方案, 通过重叠与互动关系尽可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知识共享, 促进知识流和产业链资源共享, 提高产业集群的合作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Henry Etzkowitz (2002) 提出了三螺旋模型在知识共享与创新中的基本步骤, 如图3所示。第一, 每个螺旋体都有其内在的角色变换与知识共享作用。对于科研院所 (在本文中主要是指大学和各种研究院所) 而言大学而言, 除了培养人才, 还在于促进科技创新, 并通过有效的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 使得学术和企业的边界变得模糊, 功能互补增强, 技术的产业化也是大学知识螺旋角色转换的重要方面。第二, 知识螺旋体的交叉影响与知识共享。更加强调每个螺旋体对其他每个螺旋体的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是互动的、持久的, 体现在观念创新、知识共享、资源整合等各个层面。第三, 知识螺旋体的三层网络和混合组织所产生的多边联系, 促进各知识螺旋体自身的组织融合和区域集中与资源整合, 在融合区域形成三层网络和混合组织结构。第四, 知识螺旋体对其他螺旋体产生递归效应。知识的商品化不但改变了大学教授对他们研究成果的认识, 同时也改变了大学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9]。这种递归效应进一步加强了三螺旋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
2.2 三螺旋模型的局限性分析
三螺旋模型为分析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框架, 但是也可以发现, 除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在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知识共享中发挥重要作用, 还有在这三者之间架起重要的沟通、融资、咨询等的中介服务机构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在某些方面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有学者对三螺旋模型进行了拓展, 如杨敬华、蒋和平以农业科技园区在创新中所起的作用为例提出了四螺旋模型, 认为科技园区创新要素资源为园区不同主体所掌握, 科技园区和在创业和创新发展中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同样具备区域创新三螺旋结构的关系, 另外, 科技中介是一个在技术转移中不可取代的力量, 上述四种力量构成园区创业和创新的主体, 以市场需求为纽带形成四种力量交叉的非线性“四螺旋”关系。在“四螺旋”关系中, 科技中介在技术的创新、扩散与交易过程中, 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促进了创新活动, 推动了技术的扩散[10]。借鉴该研究成果, 本文提出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四螺旋型结构模型, 是对三螺旋模型和知识共享的深化与拓展。
2.3 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四螺旋结构模型构建
产业集群中政府-大学-企业三螺旋在一定的程度上能促进知识共享, 但是随着公共权力社会化, 这种三螺旋也存在许多的制约性, 中介服务机构发挥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中介拥有了更多的资源, 因此, 在促进合作创新的过程中, 许多时候离不开银行、信息、服务等中介服务企业的作用。本文所提出的知识共享模式是构建在四螺旋模型的基础上的, 即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四个主体所形成的螺旋结构, 如图4所示。
在四螺旋结构模型中, 存在企业知识螺旋、政府知识螺旋、科研院所知识螺旋和中介服务机构知识螺旋四个螺旋体, 各个螺旋体之间通过互动促进知识共享与资源整合。可以说, 集群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科研院所是技术创新源, 中介机构是技术的黏合剂, 政府的主要功能是为技术提供政策与创新环境。这四个层面的知识螺旋特征主要表现为:
(1) 企业知识螺旋体。市场的主体是企业, 利用市场的力量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知识共享, 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和纽带, 实现科技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开发。企业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服务机构的知识共享与合作, 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 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后盾, 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实验场。没有企业的创新, 就没有真正创新能力提升。所以企业在知识螺旋过程中承担主体性作用。
(2) 政府知识螺旋体。政府在产业集群合作创新中主要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如基础设施等) ;维护市场秩序, 确保公平竞争;加强宏观经济调节, 营造稳定、公平、有序的创新投资与经营环境, 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包括营造产学研用合作的环境, 通过政府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引导合作与知识创新。但政府知识螺旋体的创新作用需要通过企业的主体作用才能体现, 也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 科研院所知识螺旋体。主要包括大学和各种研究院和研究所等知识主体。大学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 同时也提供有待于产业化的前沿技术, 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合作伙伴。各种科研院所承担了技术孵化功能, 需要与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创新与产业化。一般而言, 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强, 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拥有功能齐全、配套完整的试验室群体, 有的科研院所在承担国家和部、 省重大科研项目的同时, 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 为集群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和提供共性知识服务, 是产业集群知识共享与创新的重要主体。
(4) 中介服务机构知识螺旋体。区别于三螺旋结构模型, 本文所提出的四螺旋结构需要更加强调的是中介服务机构知识螺旋的重要作用。中介服务机构作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重要中介服务业组成部分, 在促进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中既是知识传播者, 也是知识创新者, 是促进知识共享与知识扩散的重要载体。因此, 在促进合作创新过程中必须强化中介服务机构机构的功能,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引导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体系以及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 为集群企业合作创新发挥重要的“黏合剂”和支撑作用, 进而降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交易费用, 促进产业集群知识共享。
3 四螺旋结构互动: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对策选择
知识共享是促进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强劲动力。根据四螺旋结构模型,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 大学-产业-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知识共享的重要环节, 是促进产业集群知识共享蹬重要动力。加强产业集群知识共享, 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四个知识螺旋体互动作用。具体而言, 加强四螺旋结构互动, 促进产业集群知识共享应采取几个方面的对策, 如图5所示。
3.1 政府层面:运用政策杠杆激励 创新,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促进产业集群知识共享, 政府应当充分运用政策杠杆激励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 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3.2 科研院所层面:建立有效的 人才培育与创新激励机制
科研院所知识螺旋体发挥两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 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二是培养高层次和专业人才。对于促进技术创新与知识共享方面, 要加强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源和创新动力源, 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市场需求的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能力会明显增强, 对于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 要有更多的具有创新理念的企业家和高知识人才支撑。
3.3 企业层面:强化企业在集群 知识共享中的主体地位
集群企业知识螺旋体作为市场的主体, 在知识共享中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受益者, 也是新知识的创新者和传播者, 所有的集群知识共享基本上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知识共享为了实现企业知识创新与产品开发, 提升竞争力, 同时知识共享也是通过挖掘集群各种知识, 提升知识含量和知识创新水平。因此集群企业要合理地确定自身所处的地位, 不断加强知识共享与创新, 把企业的自主创新定位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的知识共享与创新上, 不断整合创新知识资源, 实现重大知识创新项目的合作;鼓励集群企业开展知识共享与创新, 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知识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实施知识品牌战略, 支持企业依托知识共享的市场和产品优势加强创新, 推动企业在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此外, 要加强产业集群及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和知识化建设, 加强集群内企业知识共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升企业知识共享和创新能力。
3.4 中介服务层面:加快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1) 充分认识中介服务机构知识螺旋体在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催化剂作用。
(2) 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制定支持和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信贷、土地等政策, 合理规划, 增加投入, 优化环境, 为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
(3) 建立健全面向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中介服务平台, 建立和规范资信评估、信用等级、创业孵化、信用担保、咨询服务等制度, 促进中介服务业发挥知识共享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Nonakal.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18.
[2]Becerra-Fernandez I, Wang T W, Agha G, Sin T.Actor model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social interaction as a framework for knowledge in-tegration[M].Berlin/Heidelberg:Springer, 2005:19~31.
[3]刘满凤, 唐厚兴.区域创新系统内隐性知识共享困境的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6) .
[4]张瑞玲.从知识创造螺旋机理模型论知识挖掘技术[J].现代情报, 2005, (10) .
[5]陈晔武.知识创新的三重螺旋运动模型[J].情报科学, 2005, (2) .
[6]李锋, 王荣良.基于知识创生螺旋理论的网络学习环境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 2009, (2) .
[7]马永斌, 王孙禺.大学、政府和企业三重螺旋模型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5) :29.
[8]Leydesdoff L, Etzkowitz H.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Mode 2"to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relation[J].Reseach Policy, 2000, (29) :111~112.
[9]吴敏.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6, (1) :37~38.
知识共享扁平化模型 篇4
在现实情况中, 不同成员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贡献差异极大,发现知识共享中的“关键成员”对推动社区的知识共享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虚拟社区成员之间通过知识共享行为构建了知识共享网络, 能够基于Page Rank对用户的知识共享绩效进行客观、精确的评估。
本文首先综述Page Rank模型在虚拟社区应用的研究,并阐述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然后提出一个基于知识共享网络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绩效评估模型--KSR(Knowledge-Sharing Rank)模型,最后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其有效性。
一、理论回顾
(一)PageRank模型及其基本思想
Page Rank模型的定义由式 (1) 描述 ,PR (i) 和PR (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PR值 ,LI(i)代表节点i的链入节点集合,O(j)为从节点j的链出数目。 但该模型存在着等级沉没和等级泄漏问题,于是修正模型式(2) 被提出,其中d为逃脱因子,取0.85左右。
Page Rank模型的基本思想包括 : (1) 节点的 “ 影响力”由所有链入节点的影响力共同决定,而不考虑其链出节点, 其影响力等于从所有链入节点得到的影响力之和;(2)一个节点的影响力平均地分配给所有的链出节点,链出节点数量越多,每个链出节点得到的影响力就越少。
(二)PageRank模型在虚拟社区的应用研究综述
Page Rank模型在虚拟社区中的应用 , 主要集中于对虚拟社区成员的影响力评估,或发现“意见领袖[2]”。 但是,Page Rank模型并不能直接套用于虚拟社区领域,存在“平均分配PR值的”问题[3]。 学者们对Page Rank算法进行改进 , 并用于评估虚拟社区的用户影响力。 例如,Char等[4]考虑到了用户的行为特征, 提出Behavior-Relationship Rank算法。 唐飞龙[5]设计了User Impack Rank(UIR)排序算法。
二、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网络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虚拟社区的成员之间互相传递和交流知识, 另外是指虚拟社区与成员之间互相分享知识[6],本文指前者。 虚拟社区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形成了知识共享网络,定义是:由虚拟社区中成员以及成员间知识传递行为所构成的网络系统, 该系统反映了成员间的历史知识共享行为,是一个有向、加权网络。 网络中的节点代表了社区成员节点代表社区成员, 有向链接代表成员之间的知识传递行为, 链接权重代表知识传递次数。
知识共享网络的数学模型为:G=(N,E,W)。 其中,G为社区知识共享网络图;N是节点集合;E是链接集合,如果e<i,j>∈E,表示节点i向节点j传递知识; W是链接强度集合。通过把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抽象成由节点和边组成的有向图, 就能够把修正后的Page Rank算法应用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网络分析,实现对成员知识共享绩效评估。
三、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绩效评估模型
(一)算法基本思想
综上所述, 可以发现:(1)Page Rank算法思想能够被借鉴于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绩效评估研究;(2)Page Rank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绩效评估, 需要结合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网络的内涵与特征对算法进行修正;(3)已有研究对Page Rank算法的修正都是为了解决“平均分配PR值 ” 的问题,忽略了Page Rank的其他特征,这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不合适。
结合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网络的内涵, 本文提出KSR(Knowledge-Sharing Rank)模型 。 KSR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知识共享绩效(简称“绩效”),包括:(1)基本思想1:知识共享网络节点的绩效由其链出(知识传递) 节点的绩效共同决定, 而不是考虑其链入节点,其绩效等于其对所有链出节点实现的绩效之和; (2)基本思想2:在知识共享网络中 ,一个节点对其链接出节点实现的绩效取决于其知识传递行为次数, 其知识传递行为次数越多,实现的绩效越高。
为了清晰的论述,首先基于“基本思想1”提出KSR基础模型 ,继而根据 “基本思想2”提出KSR完整模型。
(二)KSR基础模型
KSR模型的基本模型由式 (3) 描述 。 其中 ,KSR (i)和KSR(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KSR值 ,OI (i) 代表节点i的链出节点集合。 为了保证模型求解,提出了式(4),其中d是逃脱因子,通常取0.15。 在式(3)和式(4)中 ,一个节点的KSR值由其链出节点的KSR值决定,而不再是PR模型中的链入节点。
(三)KSR完整模型
KSR基本模型默认了每个节点之间的知识传递程度是相同的,这和基本思想2相违背。 例如,如果节点i同时向节点j和k传递知识,则KSR(i)除了由KSR(j)和KSR (k)衡量外,应该还受各自的传递次数影响。
KSR完整模型由式(5)描述,W(i,j)代表节点i与j的知识传递次数,也称为权重系数,其余定义与基本模型一致。 为了模型可解性,提出了式(6)。
(四)KSR模型计算
从定义可知,每个成员节点的KSR值都依赖于网络中其他节点的KSR值,是一个循环定义,可以采用一个迭代算法来解决,每次迭代都需要进行规范化。 KSR算法伪代码描述如下,以式(6)为例:
首先把所有节点的KSR初始值设置为1, 然后通过迭代函数不断重复计算每个节点的KSR值并归一化,直到计算得到的KSR值不再明显变化。另外,如果目的只是绩效排序,那么实际的收敛是不需要的,只要排序不再变化,就可以停止迭代。
四、基于模型的实验
(一)模型计算
为了清晰地展示KSR模型的运作原理,假设一个有10个成员的虚拟社区, 成员通过知识传递行为形成一个知识共享网络,每个矩形表示一个成员,有向链接表示知识传递行为, 链接中的数字表示知识传递次数,如图1所示。 采用模拟的方式展现模型每一步的结果,验证其可用性与有效性。 为了衡量图中每个成员的知识共享绩效, 利用KSR模型对图1所示的知识共享网络计算。
1.初始化阶段
节点数n=10,迭代次数k=0
逃脱因子d=0.15
KSR0(1)=KSR0(2)=……=KSR0(10)=1
ε=0.1
2.迭代阶段
表表11展展示示了了每每次次迭迭代代的的结结果果。 。
(二)结果分析
表1反映, 所有成员节点的知识共享绩效(KSR值)经过40次迭代计算后得到了收敛(ε=0.1)。 表2列出基于KSR值的成员排序,以及基于知识传递次数的成成员员排排序序对对比比。 。
在KSR排序中,成员8和成员5的绩效最高,知识共享贡献较大;成员9和成员10的绩效最低,成员10仅作为获取知识的成员,没有任何的知识传递行为。
另外, 有4个成员节点在两种排序中不一致,分别是成员7、9、1和2。原因在于KSR模型中对成员节点绩效的评估考虑了其传递对象的绩效, 而后者并没有。 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来看,知识共享是一种互助行为, 成员的知识接受经历是知识贡献行为的重要激励, 社区的知识传递行为提供一次知识之外,也相当于一次激励其他成员的行为。 相较于向绩效低的成员传递知识, 向绩效高的成员传递知识将更能促进社区的知识共享。 所以,KSR模型较为符合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 更能反映出各个成员的知识共享绩效程度。
五、结语
促进成员的知识共享对于虚拟社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对成员的知识共享绩效评估有助于提高社区的精准化管理, 为促进社区的知识共享的策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知识共享扁平化模型 篇5
一、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的概念意义分析
1. 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的概念
所谓组织环境知识网络, 指的是在各个企业、研究机构等各种组织中, 各个组织内部的成员之间、部门之间和知识之间受到相关组织活动而形成的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组织中的知识, 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均被组织中的管理者所掌握, 并在特定的环境下, 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知识共享活动。其性质属于社会网络, 主要由组织活动中的知识、掌握学习知识的成员以及组织团体三个部分组成, 结构较为复杂, 结构构建对于组织活动和实现知识共享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 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的意义
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有利于加强知识管理
知识网络的结构是由组织内部中参与知识活动的成员和知识相互间的作用组成的, 因此, 对于组织知识活动, 尤其是实现知识的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知识结构进行获取分析, 了解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共享机制, 没有具有成熟代表性的理论, 没有充分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另外, 由于理论研究不成熟、技术手段落后以及认识程度不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组织内部环境知识网络结构和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在知识管理领域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2) 有利于组织知识的创新
在组织内部进行知识共享, 对于创新知识、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以及构建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 大多数企业的员工遇到困难时, 常常会选择向同事寻求帮助而不是选择其他的方式, 针对这种情况, 组织内部的成员如果处于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结构中, 那么就有利于让自己获取、传递知识, 非常容易接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但是, 组织内部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 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不容易提高。知识虽然能够为组织带来巨大利益, 但是组织获取知识需要花费成本。又由于知识复制的成本较低, 组织为了自身利益通常情况下不选择将知识实现共享, 这种现象就致使了知识共享具有博弈的特点, 且该博弈行为受到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结构的限制。
二、组织内部环境的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构建
组织内部知识共享, 主要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人、群体和组织之间等各个层面间知识的共享。由于组织、群体的共享形式受到知识的管理水平、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共享具有博弈的特点, 本文主要针对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进行研究。
1. 组织个体中知识共享的博弈类型
组织个体在进行知识共享博弈时, 主要有两种策略, 分别是共享与不共享。首先, 将组织成员进行博弈的过程时愿意将知识共享的集合叫做共享知识集合, 简称知识集合。通过对博弈双方知识集合关系的分析, 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对称博弈和不对称博弈。其中, 对称博弈指的是当双方的知识集合出现重合或者相交的情况, 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不对称博弈指的是其中一方的知识被另一方所包含。
在对称博弈中, 知识共享又分为两种类型, 分别是双方之间存在的知识差异、双方之间不存在的知识差异。双方之间存在的知识差异, 指的是双方在知识上出现交叉或者不想交的情况;相反, 双方不存在知识差异指的是双方知识集合出现重叠的情况。由此, 将这两种博弈类型记做A类型和B类型。在不对称博弈中, 也分为两种类型, 其中一方的知识集合包含了另一方, 另一方的知识集合包括了一方的知识集合, 将其作为C类型和D类型。
2. 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博弈的收益矩阵
受到不完全理性因素的影响, 组织内部的成员在进行知识共享博弈时, 不能很好的确定双方之间知识集合的关系, 这样也就导致了不能确定知识共享的类型。如果通过进行结构测算、数据信息提前知道了组织知识共享的博弈类型, 那么就能够快速的获取知识共享博弈的收益矩阵。首先, 假设组织内部结构中的A类型、B类型、C类型以及D类型以{a1, a2, a3, a4}的状态分布, 那么就可以得出a1+a2+a3+a4=1。另外, 由于C类型和D类型是不对称博弈类型, 所以a3与a4的关系相等, 即a3=a4, 进而a1+a2+2a3=1。所以, 知识共享博弈相当于对称博弈。
3. 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构建
(1) 博弈模型的建立
首先, 将博弈双方通过运用相同的共享策略时获取其中一方的收益时, 用a表示;博弈双方运用不同策略时, 采取不共享策略的一方收益, 用b表示;博弈双方可能会采取相同的共享策略, 且容易丧失专有知识和风险成本的, 用c表示;双方运用不同的共享策略时所承担的人员成本损失, 用e表示。
依据博弈论的理论, 能够了解到组织成员在进行博弈时获得的收益情况, 其中, 当双方运用相同的共享策略时, 每方之间的博弈收益为a-c;当双方不共同运用共享策略时, 每方的收益为-pe;当双方不运用相同策略时, 那么其中采取共享策略的一方收益为-c, 另一方为b-pe。 (其中, p为概率, 0
另外, 在知识共享博弈中的纳什均衡是由参数a、b、c、e、p的具体水平或者相对水平所决定的。因此, 在没有具体收益时, 不能依据收益矩阵得到组织成员知识共享博弈的纳什均衡。
在对组织内部的成员进行博弈讨论时, 运用随机配对的方式进行知识共享的博弈问题。首先, 假如该组织成员具有理性层次低、学习效率低等特点, 学习效率低指的是组织成员通过试错、不断学习的方式, 由现代策略朝优势策略方向转变。依据这个前提条件, 可以假设在组织中运用共享策略的一方占据的比例为x, 那么另一方就为1-x, 由此可以得出双方的博弈收益为:U1= (a-c) x-c (1-x) , u2= (b-pe) x-pe (1-x) , u=xu1+ (1-x) u2
根据生物进化复制动态思想分析, 通常情况下, 运用策略收益低的一方, 会根据情况转变策略, 选择收益较高的策略, 进而使组织成员中的比例发生变化。除此之外, 组织成员运用共享策略的比例变化速度和收益幅度成正比, 其速度变化表示为:dx/dt=F (x) =x (U1-u) =x (1-x) [ (a-b) x- (c-pe) ]
(2) 模型求解分析
通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组织成员运用不共享策略的监督力度给知识共享稳定均衡带来的影响, 可以将a、b、c作为已知的, 用x*作为e与p间的函数。首先, 令f (x) =0, 然后解出复制动态方程的均衡点, 受到参数水平不同的因素, 确定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均衡点有以下三种情况:
(1) 当a
(2) 当a=b, 如果pe>c, 那么方程的稳定均衡为x*=1;如果pe
(3) 当a>b, 如果pe≥c, 那么方程的稳定均衡为x*=1;如果b>a-c且pe≤b- (a-c) , 那么该方程的稳定均衡为x*=0;如果x0> (c-pe) / (a-b) , 那么稳定均衡值趋向于x*=0。
通过对第一种情况分析, 组织内部的成员在进行博弈时, 均采用共享策略, 一方收益小于另一方运用不同策略的收益。如果在组织内部中, 运用不同策略的成员所承担的成本大于另一方收益, 那么组织中的所有成员会向采取共享策略的方向发展;如果组织成员中运用不同的共享策略所产生的风险成本, 会导致组织内的成员均会运用不共享策略。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在组织内部进行知识共享, 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开发新技术产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从组织内部环境的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构建角度进行分析, 运用复制动态博弈模型, 能够有效的提高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 创新组织知识, 对于提高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总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本文针对组织内部环境中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进行构建与分析, 通过对组织内部环境知识共享的结构特性、组织内部环境知识共享博弈的收益进行讨论, 并运用复制动态模型的方法进行知识共享水平的研究, 从而达到提高组织内部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组织内部环境,知识共享,博弈模型
参考文献
[1]刘臣, 张庆普, 单伟等.组织内部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共享进化博弈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11, 20 (2) :42-43
[2]陈萍.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 04 (31) :95-96
[3]王建宇, 樊治平, 姜艳萍.合作知识创新中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资源共享决策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5, 03 (12) :46-47
知识共享扁平化模型 篇6
一、扁平化理论与财务共享模式交互分析
(一)扁平化理论
扁平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为了实现提高企业生产与管理方面的效率,使企业能迅速做出相关经营管理的决策,然后将这些决策快速的传递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的目的;企业进行的精简人员,减少各种职能部门间的层级等一系列优化组织结构的操作管理模式。扁平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层级间相互传递决策指令,在减少了不必要的服务部门后,传递的层级自然就变少了,那么就会极大的缩短传递时间,从而有效的提高经营效率。企业实行扁平化组织管理模式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缩短企业内部的决策层级,以提高企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内涵
可以将财务共享服务定义为一种便利顾客的服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同样也在财务管理方面有所建树,即以客户需要为目标,将各种涉及客户需求的财务方面的管理流程通过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来进行简易化和专业化等方面的处理,以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做到客户满意。财务共享的特点具体包括:一是服务专业性。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服务,在财务共享中心,都会配有相应的专业化人才,将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更为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服务。二是标准一致性:在财务共享中心,根据客户需求所提供的所有相关服务,都遵循了中心制定的一致的标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也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客户主导性: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化的专业服务时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宗旨。四是技术依赖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高新科学技术的使用,这些高科技是中心正常运作的有力保障。
(三)扁平化管理与财务共享交互机制
企业实行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优势。总体来说是在成本方面的优势,这而种优势也不仅体现在成本节约上,还会为集团经营产生更大的规模效应,使得企业效益不断增加,最终增加集团收入。如图1所示:
通过上述分析了解到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共享式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交互实施,可以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对集团内成本的管控力度,提高企业效率,增加集团收入,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提供更坚固的基础。
通过图2 可以看出,在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下,企业层级多,决策机制不灵活。但是进行扁平化模式转变后的企业效率提高,同时,引入了共享服务,如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跨国公司集团内部可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成员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的控制,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最终实现规模经济。
二、财务共享模式引入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一)财务共享模式引入必要性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集团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但在这样的一条发展道路上我国企业也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就包括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基于上述分析,我国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就是十分有必要的。(1)经营管理成本过高。现代社会里,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各种企业都向着集团化的方向积极发展,这样做就必然会加快企业的扩张步伐,使得企业旗下的子公司越来越多,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经营成本的不断上升和管理难度的日益加大。(2)子公司自主权逐步提升,企业控制力减弱。当一个大型企业进行全球扩张后,他所拥有的全资子公司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这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子公司也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这就会使得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能力被弱化。(3)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相关法律制度欠缺。在中国,有很多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经营规模,但是对于企业管理并没有相当的认识;并且,财务共享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目前还没有相对应的具体的法律体系的规定与之匹配。
(二)财务共享模式引入可能性
正是由于这种必要性,使得近年来我国企业不断为引入财务共享模式创造各种条件,这就使得财务共享模式有可能成功在我国进行引入和推广使用。(1)ERP系统的使用范围相应扩大。我国从上个世纪开始实行会计电算化,这为现在我们在国内推广使用ERP系统打下了基础。ERP系统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专业化,专门化,整体化的企业管理辅助工具,能帮助企业和员工进行相关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2)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通信良好的通讯网络设施以及其相应的基础设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是有技术基础的,故而引入踩入共享模式也是可能的。(3)企业内部权力权力逐渐集中。在我国,有些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张后,达到了一定的经济规模,这时他会逐步收回之前下方给各子公司的经营权限。这就使得集团公司在今后的财务共享中心的推广和使用中的障碍相应得以减少了。
(三)我国使用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类型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对于选择适用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有以下五种特征:企业达到了一定的生产和经营规模,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扩张;企业的经营范围比较固定,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便于会计核算;企业各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业务能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集中式的财务管理,企业能强化对子公司的管控能力;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防控经营风险。
三、财务共享模式实施的风险、应对原则及具体方案
(一)财务共享模式实施风险
在进入并推广使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意防范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及时处理,制定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1)流程风险。由于集团企业进行扩张后,新建立起来的子公司会在经营管理上拥有相应的自主权限,所以,企业就不能对一些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处理。但是当企业引入财务共享服务后,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这种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就会在企业内部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企业效率。
(2)IT系统风险。系统化也是财务共享服务的一大特征,如果企业无法在集团内部进行系统化的经营运作,那么也就不能完全使用财务共享服务的功能,也就无法将企业效率进一步提高,这也影响着企业运作流程标准化进程的实施。
(二)财务共享模式实施遵循原则
财务管理共享模式存在上述实际操作方面的风险,在正确认识这些风险后,有必要确定实施这一新型管理模式的原则,因为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利用财务共享模式,为我国企业发展进一步做贡献。
(1)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准。财务共享模式的引入,就是为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一个企业必须知晓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财务共享中心。
(2)得到集团高层的赞同。设立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一大变革,还深刻地影响到各部门、各业务流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工作习惯,在集团内部这势必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所以,有必要获取企业高层的支持,以坚定改革的脚步。
(3)注意对员工心理状态的调整。引入财务共享中心是一种财务管理模式方面的的改变,这种改变肯定会使得企业内部相关员工的工作有一定的调整。这时企业管理层就必须注意员工心理的调整,以及新的工作模式培训开展,以帮助员工尽快适应。
(4)树立新的管理观念。首先,要更新企业的考核体系,以期改变传统财务模式下单纯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其次,要扭转传统的企业文化。给予客户高质量的服务体验以满足其需求。
(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推广使用措施
引入并推广使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项好大的工程;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企业对进团内部的工作进行彻底的整合。
(1)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如图3 所示:
将这一阶段的财务共享服务工作分为五个部分来完成,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相应的阶段性的目标和特点:(1)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可行性。可行性分析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初始步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在这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财务共享模式的整体布局分析。财务共享模式的可行性分析阶段之后,就是对整个实施过程的整体布局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整体布局、项目设计、框架搭建等。(3)财务共享模式的设计阶段。对财务共享模式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后,就要开始对整个财务共享模式进行细致的设计与建设了。此时,该项目的负责人就要开始着手具体的准备工作了。(4)具体实施阶段。具体实施阶段的开始就意味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质工作就要完全开展了;此时,项目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就要依据之前订立好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了。(5)广泛使用并继续推广阶段。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好了后,就要真正开始投入运营了。这样就会逐步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辅助企业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与运营维护。
(四)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对策
(1)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步骤。企业为了优化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防控集团内部的各种经营风险,会根据企业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扩展规模,从而选择与本企业的的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方案。下文就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三种具体实施步骤来予以相应的分析。一是逐步化方式。企业的具体负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员工(包括项目负责人和施工人员) 应结合企业关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具体实施方案来逐步建设该项目。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进度的把握和成本的控制。二是全面化方式。当企业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进行全面性的建设后,企业需要在短期内对集团内部原来运行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彻底的清除。使得新型的财务共享中心能迅速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并为企业员工所掌握和正确使用。三是集中化方式。企业可以选择其旗下的一部分公司现行进行集中的财务共享中心运行的测试,待财务共享中心建成并能在企业内部得到基本认同后再在集团里进行推广使用。
(2)财务共享服务的创建策略。在中国市场上,财务共享服务的创建策略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独立建立策略、部分寻求咨询公司帮助策略、全部依托咨询公司建立策略。
(3)财务共享服务的选址策略。在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因素中,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模式是决定选址的一个基本因素。
四、结论
(一)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方向
结合财务共享中心在国外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现阶段各领域的发展状况来看,未来财务共享中心将会朝着一下三个方向发展:
(1)全球化发展。财务共享中心在未来将会更倾向于全球化的发展,这样企业就可以将集团子公司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为其全球业务的统一化、标准化的展开打下良好的财务基础。
(2)功能更加优化。ER P系统的推广使用,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会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还将会在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领域为企业业务的实施制定出标准化的、统一化的业务流程模板,为集团与子公司的日常业务往来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集团对众多子公司的管控力度。
(3)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这既可以解决由于区位不同而引起的沟通障碍问题,也为企业引进优秀员工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
(二)财务共享带来的革新
(1)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影响着财务行业的发展。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会改变现有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业务操作模式和工作效率,对其的日常进行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极大影响。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成为可能。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使得很多同类的会计业务的操作被标准化处理了,基于此,企业会计进行核算时就会基于财务共享中心对业务的不同分类而逐渐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