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情感培养(精选11篇)
数学学科情感培养 篇1
我将《时间的计算》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学生能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用已有的方法尝试解答在同一天中的以时和分、分和秒形式呈现的某一个时刻加减一段时间的计算问题,初步感知时间计算的方法。学生能运用转化的思想,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感悟、激发创新思维、提升积极的学科情感。为了更加客观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情感的投入情况,我请教研组的同仁带着《积极学科情感课堂实施水平观察表》深入课堂,记录下学生的真实表现,用数据来“说话”。
教学片段描述
基于已有的知识基础,教学时我从简单的时间计算的练习引入,然后改变数据,使学生理解数据不同,但解答方法相同的规律,并尝试完成例题的解答,再逐步归纳计算方法,最后解决较复杂的时间计算问题。
……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 自主探究
师:请大家自己尝试算一算,将思考过程记录在学习单上,可以画图、列式等,要能让其他同学能读懂你的想法。然后,大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过程。
2. 学生交流、讨论,形成解题方法。学生依次在实物投影仪展台上展示自己的算法,有不同方法的学生再进行补充。
3. 算法优化
4. 模仿练习
……
观察与分析
课后,我们将观察员所作的记录进行收集和整理。其中,就专门观察“探究新知”这一教学环节,针对学生发言方面,得出了观察结果。
我发现,课堂中我虽然积极调动学生主动性,鼓励他们在组内交流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但从记录的数据看,效果差强人意。学生能正确计算,也有部分能力强的学生能辨析出方法本质上的相同,并运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新问题。但总感到学生是在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要得出结论是需要课堂上个别聪明的学生“帮教师一把”,其他学生大多是作为“听众”。我想:这样的课堂设计虽然表面上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实际上学生是跟着教师设定好的步子在走,课堂上缺乏思维的碰撞,所以对学科情感的培养作用不显著。问题可能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复习引入时过于强调时间的算法,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用以前的方法来解答今天的问题上。二是学生展示思考过程的方式为一个一个用实物投影,有部分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教师就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问题,学生来不及深入分析,也没有质疑问难的机会。三是缺乏生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正因为课堂上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思考的动力不足,就对学生的学科情感的培养缺乏有效的助推力。
改进后的教学片段
在与同伴教师的交流中,我渐渐体会到:既然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有所了解,何不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并将他们的方法充分展示,如果学生在交流中有创新的想法,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互动和交流,相信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激发他们思维,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我又进行了新的教学尝试。
……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展示思考过程
师:请同学们先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看看你们组有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然后将你们的思考过程展示出来。(每个小组配有磁性白板,记录在白板上,然后贴在黑板上展示。)
2.小组间互动,质疑解惑,激发创新思维
师:先看一看这些解题过程,有不清楚的地方吗?可以向这一小组提问,被提问到的小组进行解答。如果有新的想法,也欢迎大家立即提出来。
3.师生互动,观察、分析、分类
师:能将这些思考过程分类吗?你们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巩固,生生互助
1. 独立完成模仿练习,小组内交流讨论,帮助做错同学找到原因,得出正确结果。
2. 小组汇报组内完成情况:做错的同学交流原先错在哪里,并说一说正确的解题思路。
……
观察与分析
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原先学生跟着教师走的情况完全转变了。较之前一次的设计,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大部分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学生对于一时没有看懂的解题过程也能提出疑问,而相应的小组更能主动进行回应,学生在一问一答中,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生生互动。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研课,使我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有新的认识:创设不同层面的互动交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也注重互动交流,但更多的是小组内的生生交流,探究活动后的交流汇报,侧重于师生交流,但小组之间的互动往往被忽略了,而恰恰是小组间的互动能够使学生表达想法更为主动自由。
充分开展不同层面的生生互动,让学生能在课堂经历交换思想的过程。首先,同桌间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次“畅所欲言”的机会。其次,小组内的互动,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积极学科情感是很有益处的。最后,组与组之间的互动,学生代表各自的小组提出更为全面的思考结果,并在交流中能提升交流互动的效果,在交流中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只有在课堂上合理运用不同层面的互动交流的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数学学科的积极情感。
数学学科情感培养 篇2
数学自身特色鲜明,自成体系,作为一级学科的数学是一个范围广阔、分支众多、应用广泛的科学体系,已构成包括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数学教育等6个研究方向。
1、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又称为纯粹数学,是数学的核心。它的思想、方法和结论是整个数学科学的基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思想库。基础数学包含数理逻辑、数论、代数、几何、拓扑、函数论、泛函分析、微分方程等众多的分支学科,并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研究领域,范围异常广泛,就总体而言,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下的一个“研究方向”的研究范畴。
2、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是研究对科学技术领域中数学问题进行数值求解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数值求解的理论和算法,尤其注意高效、稳定的算法的研究。研究高效的计算方法与发展高速的计算机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此外,数值模拟已能够用来减少乃至代替耗资巨大甚至难以实现的某些大型实验。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产生了符号演算、机器证明、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学软件等新的学科分支,并与其他领域结合形成了计算力学、计算物理、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等交叉学科。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内在规律性的学科。概率论旨在从理论上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是数理统计的.基础。数理统计是从数学角度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分析和使用随机性数据的学科,为概率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相互推动,借助计算机技术,正在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经济金融、人口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概率统计思想渗入各个学科已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明显特征之一。
4、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重要桥梁,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包括信息、经济、金融、管理等重要领域的数学问题,以及数学对这些领域问题的研究解决的反向作用;包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具有实际背景和应用前景的数学理论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应用数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思想和方法深刻地影响着其他科学的发展,并促进了某些重要的综合性学科(如非线性科学)的诞生和成长。同时,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新的重要的数学问题不断产生,有力地推动着数学本身的发展。
5、运筹学与控制论
运筹学与控制论以数学为主要工具,从系统和信息处理的观点出发,研究解决社会、经济、金融、军事、生产管理、计划决策等各种系统的建模、分析、规划、设计、控制及优化问题,是一个包括众多分支的学科。运筹学结合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通过对建模方法和最优化方法的研究,为各类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运行和优化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控制理论目前处于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前沿,是以自动化、信息化、机器人、计算机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的一个理论基础。
6、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实践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数学教育评价、数学教师教育、数学史、数学哲学以及数学教育现代技术等等。数学教育的核心基础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随着现代科技中数学的广泛应用,近代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在高素质公民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如何做好数学教学已经成为数学教育学科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关学科
数学与下列一级学科密切相关: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统计学、力学、社会经济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军事装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教育学、心理学等。
培养目标
数学学科培养的硕士、博士都应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善于接受新知识,探索新思路,研究新课题,并有较强的从事相关学科工作的能力。
1、硕士学位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应是数学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掌握较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前沿进展与动向有一定了解,并在某研究方向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从事与数学相关的科研、教学或其他实际工作。
2、博士学位
本学科培养的博士应是数学方面的高级研究人才,掌握坚实宽广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某研究方向受到科研全过程的训练,掌握系统与完整的专业知识,研究问题应有意义、有创新且内蕴较丰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物理学科情感 篇3
刚进入初二或高一的学生,他们对物理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想学好这门学科,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不少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所致,而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科情感的培养。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只有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才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优秀的教师,课堂上常是满脸笑容的,讲课时津津乐道,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待,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就非常好。
教学一方面是学生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只是由兴趣引发的智力活动转为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就能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是处在主导的地位上的,教师应主动通过感情交流的途径与方法去洞察学生,才能从学生的心灵中听到自己教育的回响。教师诲人不倦,教学民主,与学生真诚相待,就能和学生之间架起感情沟通的桥梁。
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热情、信任的态度,当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挚爱、期待和希望时,就会有一种受到鼓舞与激励的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学生“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老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实现老师的期望。
二、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喜欢物理这门学科。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时,将装满水的杯口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学生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从而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做单摆实验。先将摆拉开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人的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学生都担心摆球会碰到人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这些实验,都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作好准备。
实验呈现真实有趣的物理事实,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未知结果的探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这样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运用艺术的教学语言
教师带着丰富的情感授课,准确的措辞、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变化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尤其在讲授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规律时,运用适当的比喻,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当人踩到烂泥塘上时,泥土会阻碍你踩人泥里,也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又如在讲重力势能时,以高处一片树叶和一块木头落下时,对人造成的伤害作比较,用物体从课桌上掉下来和从五楼上掉下来进行比较,说明物体的重力势能和质量有关,和相对高度有关。
在物理教学中,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既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又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如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爱迪生和白炽灯”的故事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成才之路,体会“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道理。
富有情感色彩的教学语言,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
学习中每个人都有一种取得成功、获得承认、实现自我的愿望和需要。取得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这种非智力因素往往比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在课堂提问时,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作答的学生。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回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批改作业时采用激励的评语,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高一年级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该压得低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内。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的复习具有针对性。
研究学生心理培养学科情感 篇4
一、研究学生心理特点, 抓住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 他们对历史课的学习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想学好这门课, 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习的步步深入, 一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由主动逐渐变为被动, 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 并不都是学生智力因素和教材的难度, 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知识, 培养技能, 而没有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研究, 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从而导致学生没有经历学科情感, 失去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学生对考试成绩过于看重, 特别是关心自己的成绩在班里的排列名次。当他们经过努力而成绩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时, 便对历史学习失去了信心。 (2) 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非常关心和重视, 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很少过问, 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得不到老师的耐心帮助和指导, 便对老师和学科丧失情感, 学习上失去动力。 (3) 在课堂上, 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和责备, 他们会失去自尊心。
二、培养学生学科情感,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在教学中, 既进行认知性的学习, 同时也进行着情感的交流, 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把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好, 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 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 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 进入接受知识的良好状态。所以,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如此。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取得进步时, 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 学生才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爱和亲切感。一旦学生有了这种被爱的心理体验, 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拥护、信服、热爱等情感, 也才会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从而产生学科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 获取承认, 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而学习中多次失败、屡遭挫折的情绪, 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产生兴趣低落的情绪。
数学学科情感培养 篇5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51-1
一、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比中学其他学科,历史课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历史素材,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我通过对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素材的归纳,得出如下结论: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有三种,分别是显性的、隐性的和中性的,致力于科学研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卓越的科学家的事迹、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而辛勤耕耘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事迹、为抵制外国的侵略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的事迹、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制度而前仆后继斗争的革命家的事迹,是显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为国家的发展而默默奉献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事迹、思想家提出的理论,是隐性的爱国主义素材,历史事件、历史图片、历史遗迹,是中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根据上述分类,我在历史教学中,对显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直接展示的策略,对隐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挖掘的策略,对中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赋予情感的策略。通过对历史教材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的挖掘,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倍增。
二、从历史文化遗迹中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也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都较为欠缺,对历史上发生的事很难理解,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如我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从威严雄壮的军阵中感受到秦国气吞山河、横扫六国的气势,从兵马俑栩栩如生的造型中体会了祖先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从旅途中感受到祖国的广阔和壮美,来自风光秀美的江南水乡的学生目睹了莽莽的黄土高原之后心胸也开阔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空喊口号,它要有实际的内容,学生要从书斋走向广阔的社会,从接触历史文化遗迹中感悟历史,从感悟历史中升腾起民族自豪感,进而形成爱国主义情感,这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参观历史遗迹为历史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三、从角色扮演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新课程的改革由于教师观念的转化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引起了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了学习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由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由感悟历史到理解历史,由理解到体验,进而探索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角色扮演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方法,学生演讲是角色扮演的方式之一,演讲能够把学到的历史知识灵活运用,更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就教材中爱国主义的素材开展演讲活动,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我组织学生开展以“缅怀先烈丰功伟绩,90后有何担当”为题的演讲活动,学生以辛亥革命的史实,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自拟题目。这次演讲活动很成果,学生不仅掌握和深化了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知识,而且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四、通过讨论明辨是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数学学科情感培养 篇6
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 而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 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 失去了对学科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培养良好的学科情感对机械专业教学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因材施教,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机械专业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 创设更多的条件,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新学科开始阶段, 这时是学生与学科的“初恋”期, 教学要求更低一点, 考试题目要易一点, 教学内容尽量控制在书本内, 不要作过高要求。笔者曾在《CAXA制造工程师》第三章内容讲完后, 本来是可以做些基本的造型的, 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们的学习效果, 就布置了一题作图步骤比较多、图形也比较复杂的图形让他们练习, 结果发现不仅多数学生没有完成, 而且严重影响了后续学习的积极性。觉得机械课程越来越难, 完全跟不上老师的教学了。所以, 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了调整, 在新学科教学的开始阶段, 从简单的入手, 让学生初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机械的积极情感。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 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好奇作为学生思维的先导, 是中职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 每一节课都想方设法创造思维情境, 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每节课内容结束后, 除了完成必备的巩固习题外, 就给些有趣的造型让学生自己练习, 如“海豚顶球, 可乐瓶底, 乒乓球拍”等。
好问是中职生心理的又一特点, 中职生已经有了初中一定的基础知识, 而且这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他们的认识也随之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课堂上好问的积极性应得到鼓励和尊重, 教师也要善于设疑, 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
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 教师不能打压, 要设计探索性实验, 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 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职业素养。机械课是理实一体化的一门课程, 要给学生足够的动手练习机会。
好胜是中职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 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 课堂上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 有意识让他们争论, 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
好玩是中职生的天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见和选择, 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 让学生在玩中求知, 在玩中创新。
二、尊重学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学科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 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 古人云:“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 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 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 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 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也必然会产生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 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 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 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不满意, 课堂上听不懂教师的讲解, 或总是受到教师的指责等, 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 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 继而老师一到就烦, 对教师所讲知识也烦, 甚至跟教师产生对抗, 你让这样做我偏那样做, 学生的这种不良情感必然导致知识的传授过程滞沮。
作为机械专业教师,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当学生在初学过程中遇到困难, 在深入学习时遇到挫折时, 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千万不能过多地苛求、指责, 要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教师应以敬业为先, 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机械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去, 不断自我完善, 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机械学科的奥秘与神奇, 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构建良好的学科情感。
数学学科情感培养 篇7
在趣、态度和学习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中是由他的情感所影响的。因此在教学识, 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 更要注重生传授知物对学生学科情感因素的培养。那么理观这一教学目标, 在教学应如何落实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教○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学海一、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建立中南省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的情感是相互的, 要让学如方东生对教师及学科有着积极的情感, 何八就要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市首先教师要有积极的学科情感。, 努这培所力钻研,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满养学中腔的热情投入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学去高生, , 给学生树以积极的、立学习的榜样强烈的情感去。其次感染学, 生武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的生关系。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间教学沟通和交流,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师都应以平等的姿态主动地与学生, 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情困难, 对学生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感一味地苛求都要及时给、指责予表扬。当师生和鼓励, 之间形成而不要
了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时, 学
生自然会把这种愉快的情绪带入学习中去,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会得到提升。
二、利用学科优势,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物理学家在建造物理大厦的过程中, 他们探究的方法以及历程都是我们激励学生情感的积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给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的新发明、新创造、新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等, 让学生体会物理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物理的价值, 增强学习物理的情感和信心。如在万有引力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介绍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介绍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以及嫦娥登月计划等, 这必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唤起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而发奋学习的情感。再如教学中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不怕艰辛, 为了科学的真理而奋斗终生的事例, 揭示他们的人文精神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 从而使学生精神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意志得到磨炼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主阵地, 因此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诱发、引导, 达到知识和情感交融, 以理育情。例如讲机械运动时我们可引用课本中的资料, 先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抓到一颗德国子弹的故事, 然后提出问题:“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我们是否也能抓住一颗飞行子弹呢?”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时也为讲述机械运动和参照物设下伏笔。物理实验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促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 点燃求知的火花,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探究电磁感应条件的教学中, 我们可先让学生回忆电可以生磁, 然后提出磁能不能生电呢?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 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引导学生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归纳总结出规律。通过学生自身体验, 激发他们的求知情感, 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 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成功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所处环境、知识视野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注意层次和梯度,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和突破学习的难点,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认识自身的价值, 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评价方面, 教师应以动态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程度,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点滴进步或某一特长有所发展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五、关心帮助后进生, 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
数学学科情感培养 篇8
一、对于数学的认知
什么是数学?R·柯朗说: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一种表达形式,反映生动活泼的意念,深入细致的思考,以及完美和谐的愿望,它的基础是逻辑和直觉、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
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并不简单,数学也不枯燥。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不断进化过程中用生活总结出的一门科学。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数学的。数学在各行各业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广泛的应用。
(1)数学与史学的关系。历史存在于过去的生活,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从前都以为“完全幻方”是印度历史上才有的。1986年在上海陆家嘴发现了元朝的玉挂。谈祥柏教授经过研究后发现, 它就是一个四阶完全幻方。因为数学,使学者们对数学的研究更精确、客观、严谨。
(2)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数学和哲学都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它们都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而发展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着互为补益的关系。科学家牛顿曾说他是在哲学范围内把数学问题呈现出来。
(3)数学与经济的关系。众所周知,数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渗透到现代经济的许多领域。最早数学在经济学运用中的例子,普遍地认为是配第的著作《政治数学》,他用抽象的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学,运用数学建立各种经济模型。
二、数学教学
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对于学生这样的受教育群体,不单是学会一门课程,重点是学会学习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把数学看成引领我们更好地学习的必备课程。
在数学教学中,怎么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现象, 从而爱数学、爱生活?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1)数学教师要具备高素质语言艺术,结合小学生认知的程度、兴趣以及心理等方面,对语言进行加工,使其更通俗易懂,形象有趣,易于被学生接受并喜欢。
(2)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在的教科书更适于学生们认知。拓展的题型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原型。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用数学眼光去体会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思考、提问。例如学习三角形、四边形这些形状之后,让他们思考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这些形状,起到了什么作用?从学生们积极的发言中,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的眼里有我们成年人所不留意的东西,我常用力地为他们鼓掌、加油。
数学学科情感培养 篇9
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就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体现的:最基础的就是双基指向,主要就是将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作为主要的内容;中间的就是问题解决指向,也就是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基本的方法进行获得为主要的目的;最上层的就是科学思维指向,也就是说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体验、认识等过程形成较为稳定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 在对中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提高核心素养教学的相关内容.
二、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思想进行融合
为了使得素质教育在我国得到较快的发展,我国的教育部门进行了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就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 在这个文件中最为核心的词语就是核心素养.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核心素养被称为是DNA, 可见其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与教学系统之外的社会需求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国际教育所进行的改革相互适应,使得我国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也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将数学思想与核心素养进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就是产生了抽象、推理以及模型思想,这三种不同的思想分别对应不同的三种能力,也就是抽象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这三种能力对于人的成长与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仅仅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其他的学科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抽象,也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从个别到一般,或者是从一般到个别进行不同类型的推理. 同时对于数学模型也是, 不同的学科也是都有自己本学科的模型的,例如物理模型、化学模型等,所以也可以说,抽象、推理以及模型是不同的学科都可能具有的共同素养特征. 但是这些特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下面就将对这三个特征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与体现进行阐述.
1. 抽象
在数学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 抽象是最为基础的特征,而抽象主要就是为推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只有进行了抽象才能够进行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数学虽然不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研究,但是认识事物都是具备量与形的, 所以在生活中数学也是无处不在的. 所以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数学中的抽象学习,不仅仅体现数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也就是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在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从形与量的角度进行出发,这也是对客观的世界进行认识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于从事任何职业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数学中的抽象是具有层次性、理想化和符号化特征的,这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都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能够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事物中进行形或者是量的提取,并且对其的本质意义进行分析, 将非本质属性中的干扰信息进行排除.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其的抽象能力进行提高,对于学习研究领域内的问题,同时对于社会中的各种场合以及在面对多种不同的因素时,能够将次要的因素进行舍去,通过主要的信息对活动进行分析,这在其他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都是无法达到的.
2. 推理
在进行教学的理科设置的过程中,实验学科是最为重要的,而这些学科都是通过事实进行说明,主要就是通过实验对事实进行判断. 而数学主要就是通过推理对其的真伪进行判断,并通过结论进行证实,这也是其他的学科所无法实现的. 这也就是指推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数学中的推理进行感知,进而能够对无法通过实验所得到的新知识以及新结论进行体验. 但是进行数学推理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而是希望能通过数学教学使得学生不仅仅是相信眼见为实,而是通过推理对感官、经验以及常识中的局限性进行有效的突破,这是对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
3. 模型
模型所对应的就是应用能力,而应用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在生活或者在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通过模型进行学习也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式. 模型思想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已经进行了明确的注明,指出模型思想是学生对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进行体会与理解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模型思想的有效应用, 能够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也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 对核心素养的内容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将核心素养与数学教学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得到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思想. 希望本文能够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核心素养进行充分利用,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裴新宁.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中国教育,2013(12).
[2]刘新阳.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3]辛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数学学科情感培养 篇10
关键词:数学学科;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数学作为一门理性学科,要求学生应该具有一种跳跃式思维。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摆脱了小学阶段学习的浅显和幼稚。所以在学生的初中阶段,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入一些关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对于以后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或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发掘自己心里的新奇想法和特殊的解题思路。这样能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一、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样一个大方向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坚持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强大支撑,通过不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这样一门有趣的学科。教师应该从教材入手,找到学生能够认为可以形成学习兴趣的基点,从这个基点出发,制订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通过不断提出质疑来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开始。创新性思维以质疑作为依靠,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鼓励学生拥有一种好奇、好问的好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的质疑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一定解答,将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渗透到平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书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教育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便被培养出来。
三、从生活中找到创新的源泉
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找到创新能力的源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关于生活之中的点滴思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例如,教师在讲到关于图形初步认识这一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找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原型,所以学生便会对于这种不同形状的图形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不仅仅局限于这样几个方面,教师应该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朝云.新课标下关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15).
[2]陈艳芳.学贵有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10).
[3]谭秀媛.生活化教学的反思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数学情感 篇11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情感呢?
一、创设愉快和谐的气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进行认识活动的动力之一
1.热爱关心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那么他对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中职学生,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教师应当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教学中,对差生不能歧视、讥笑、挖苦,相反,他们有困难,应耐心、热情地帮助,如果他们有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应抓住契机及时表扬,帮助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使他们生活在“希望”之中。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引入与所提出问题有关的情景中,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触发学生认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如在讲数列这章引入我讲阿凡提与国王下棋赢江山的故事,以及数学家高斯如何快速计算从1加到100的和。一个故事一个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学习数列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3.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稳定兴趣。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成就动机的驱动作用,引导学生经过紧张的智力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取得成功,获得满足感和愉快感。首先,要依据学生个别差异,创设不同情景,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滋味。其次,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成功。第三,要注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要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还要耐心地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二、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数学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逐步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勇于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1.适当难度,使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
学习意志总是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时,才能刺激大脑皮层兴奋,激励学生探索。因而只有选择适当的教学难度,使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把教学的难度定在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大部分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在教师的适度帮助下能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体验到克服困难的乐趣。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突现的。从而使学生增强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逐步形成独自克服困难的习惯,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磨炼学生坚强意志。
独立思考是意志品质中自觉性的具体表现。独立思考的学生能自主地严格要求自己,他们不会盲目附和别人的看法,而能够经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积极进行独立思考是学生意志坚强的一种表现。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创设独立思考的情境。具体表现为:(1)在思维的拐点处不急于点拨,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机会。如在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2+3x-4<0的解集后提出:若x2+ax+b<0的解集是{x|-4<x<1}求a、b的值,这题与前一题相似,但要进行逆向思考,教师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急于点拨。(2)延伸性的题,不过多地讨论或暗示,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如:在讲等差数列性质这一节时,根据性质求解“已知:a3=5、a7=7,求a5后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已知:a1+a2+a5+a8+a9=30,求a5的值”学生思考此题时,教师不给过多的提示,也不要让学生进行过多的讨论。(3)多提供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想别人非所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性格的重要标志,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行为方式。学习习惯是一种自主、自动化的、持久的学习行为方式,它广泛地用于学习活动中,体现在学习过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参与的学习过程将是盲目、被动的和零乱的。反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不断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将有效地提高听课效率。其次要指导学生适当地做笔记,记录重要的数学方法、容易出错的知识和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第三,引导学生精确计算,灵活检验,提高运算水平。第四,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克服答非所问的现象。加强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个任务需要数学教师做长期不懈的努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等数学素养。但其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教师只有用真诚的爱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稳定持久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怀有积极情感的学生显然比对数学缺乏热情和兴趣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有效。因此有必要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数学情感不仅指学习数学的兴趣、热情、愿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动机,更指数学学习过程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逐渐丰富,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自信心和品质以及学习态度和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情感,培养
参考文献
[1]赵文光.《数学素质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数学学科情感培养】推荐阅读:
数学学科情感教学07-22
小学数学学科建设与名优教师培养方案08-16
数学学科有效教学07-18
数学学科培训心得05-09
小学数学学科评语06-09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渗透05-18
数学课堂的学科缺失05-27
数学学科的创新教育05-24
小学数学学科复习计划06-11
数学在编考试学科知识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