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林基金管理

2024-07-08

育林基金管理(共12篇)

育林基金管理 篇1

育林基金作为一项政府性基金, 取之于林、用之于林, 是用于发展林业的专项资金。育林基金的设立由来已久, 迄今为止已存续了几十年。长期以来, 它为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 维护生态安全,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随着近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为减轻林农负担, 增加林农收入,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育林基金管理, 在经过广泛调查和研究后,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5月正式出台了《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随后福建省也于11月制定出台了《福建省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新办法的实施, 标志着育林基金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育林基金管理制度已发生重大改变。然而, 新办法实施后, 在育林基金的实际征收和使用管理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现行育林基金制度的有关规定

1.减少了征收项目。

取消了原来的维简费征收项目, 将育林费和维简费合并为育林基金, 简化了征收项目。

2.降低了征收标准。

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原来的20%降为按照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10%计征。

3.缩小了征收范围。

新办法规定, 育林基金征收的林木产品仅限于木材和竹材, 不包括林副产品、经济林产品以及其他林产品。农村居民销售自留山生产的木材、采伐非林业用地上种植的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免征育林基金。

4.明确了使用方向。

新办法明确规定, 育林基金专项用于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管理。使用范围包括:种苗培育、造林、森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预防和救治、森林防火和扑救、森林资源监测、林业技术推广、林区道路维护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等。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 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部门预算予以核拨, 不得从育林基金中列支。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育林基金预决算制度,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管好用好育林基金, 要按照规定编制育林基金收支预算, 并按照批准的预算以及财政部门核拔的资金安排使用。

二、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育林基金征收力度不够。

福建省普遍实行商品材育林基金源头征收, 在办理木材采伐许可证时按设计出材量征收育林基金, 但实际出材量往往与设计出材量有一定出入, 有些地方征管力度不够, 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容易出现少征漏征现象, 造成资金流失。由于毛竹运输不需要办理运输证, 为毛竹生产销售提供了便利, 但有些毛竹生产经营者未缴交育林基金就自行采伐、销售, 育林基金未收漏收现象较为普遍。2011年以来, 福建省实行林木采伐方式改革, 主伐方式由皆伐向择伐转变, 导致林农林木采伐积极性不高, 减少了木材采伐量, 育林基金的征收受到严重影响, 征收数呈下降趋势。

2.育林基金上缴比例偏高。

根据《福建省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规定, 育林基金实行省、设区市、县10%∶15%∶75%比例分成使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按征收育林基金的25%上缴省市, 县级留用仅占75%, 上缴比例太高。原来的上缴比例虽然更高一些, 即育林费30%、维简费25%, 但上级主管部门在年初下达了育林基金征收计划, 只要按计划数计算上缴, 超过部分可以全额留用。因此, 虽然现在育林基金征收数减少了, 每年上缴的育林基金却比以前年度更多, 加重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的负担, 加大了县级林业建设资金的缺口。

3.育林基金挤占现象严重。

育林基金减征后, 征收标准降为10%, 可用资金减少了, 但是林业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却并未减少, 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等各项工作依然繁重, 可是日益减少的育林基金还无法全部用于林业生产, 有的用来弥补行政事业经费不足。尽管育林基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部门预算核拨, 不得从育林基金中开支, 但是一些县市财政资金紧张, 无力从一般预算安排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 为保证林业机构正常运转, 只能挤占挪用育林基金用于弥补人员和公用经费不足。有的地方育林基金甚至被当地政府部门无偿调用, 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导致育林基金无法做到专款专用。

三、加强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的对策

1.严格监管, 加大育林基金征收力度。

一是加强木材育林基金源头征收, 在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时根据设计出材量预征育林基金, 认真做好销售台账, 然后根据木材调运情况据实予以抵扣, 并开具非税收入票据, 确保育林基金足额征收, 应收尽收。二是加强毛竹育林基金征收, 对毛竹采伐山场严加管控, 坚持办证采伐, 依法收足育林基金。三是林业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盗伐、滥伐和违法运输木材现象, 从严从重处理, 并补征育林基金。四是建立育林基金征收软件管理系统, 采用电子开票, 实行票款分离, 款项直接缴入国库,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同时还可以从源头遏制和预防腐败, 有效防止收入不入账等违法现象发生。

2.区别对待, 调整育林基金上缴比例。

福建省山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山区县林地面积大, 但财政收入少, 沿海县林地面积小, 但财政收入高, 而上缴的育林基金绝大多数来源于山区县。山区县经济薄弱, 林业所占比例大, 需要投入的资金多, 上缴的育林基金也多;沿海县经济发达, 林业所占比例小, 上缴的育林基金反而少,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公平的。建议对二者区别对待, 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 上缴省市比例由25%调整为5%~10%, 大部分育林基金留归县级使用, 促进山区县林业经济快速发展。

3.规范管理, 确保育林基金专款专用。

要切实将县级林业部门的行政事业经费纳入部门预算, 将中央财政育林基金减征转移支付资金全部拨付林业部门, 使县级林业部门人员和公用经费得以落实, 确保林业行政事业机构正常运转。只有彻底解决了县级林业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保障问题, 才能改变长期以来育林基金被挤占挪用于弥补人员和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 逐步规范育林基金使用管理, 落实育林基金预决算制度, 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切实管好用好育林基金, 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确实保证育林基金专款专用, 使育林基金真正用于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管理, 包括种苗培育、造林、森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预防和救治、森林防火和扑救、森林资源监测、林业技术推广、林区道路维护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等方面, 充分发挥育林基金作用, 进一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森林覆盖率, 增加森林蓄积量。

4.加强监督, 开展育林基金专项审计。

加强育林基金的审计监督可以促进育林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育林基金专项审计, 检查育林基金征收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是否存在应收未收或乱收现象, 重点检查育林基金是否严格按规定使用。审计过程中若发现了问题, 可以及时予以纠正, 保证育林基金使用不偏离正确方向, 进一步规范育林基金的使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冠, 刘敏.育林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财会, 2011 (9)

[2].苏蕾.低碳经济下新育林基金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J].绿色财会, 2010 (8)

[3].何晓明.关于对育林基金减征改革的探讨[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5 (1)

[4].姜井雄.对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3 (12)

育林基金管理 篇2

昨天,作为一位学长,参加迎新工作,才真正意识到我的大一生活结束了,是时候对自己这一年的生活做做总结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的心情跟学弟学妹是一样的吧,第一次飞出父母的怀抱,踏上华科的这片土地,这片我将要生活4年甚至更久的土地,开始我暂新的生活。经过高中的磨砺,知道真的在大学要好好学习,但是生活并不会按计划的路线走,计划赶不上变化嘛。

来到大学,很荣幸我被同学选为军训时的临时负责人,那段日子挺累的,刚开学,琐事多,但是只有我一个人去处理,但是我很开心,能帮这么多拥有着梦想的同学,我很幸福。军训结束,我被选为班长,跟班委一起帮老师建设班级,为同学好好服务,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接着学院学生会招新,经过面试和试用,很高兴我成为了网络部的一员。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美工的技术,有ps,firework,网页美工等等。这是一个很温馨的大家庭,在这里我的集体意识,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生活中跟同学相处的很融洽,大家都叫我“邓二哥”我知道这不是说我二,而是对我亲切的一种称呼,我很高兴,我爱你们。在这个大家庭里,你们是我的兄弟姐妹。然后我要感谢张老师,吴老师,还有卓导,感谢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的帮助与指导,在工作上对我的信任,让我能更好的成长。

说到底在大学,学习还是第一重要的吧。不管工作得多么好,学习不好都是枉然,第一学期,偶尔去去图书馆,上课也还比较按时,不早退,所以成绩还算中规中矩吧。但是,大学里资源多,诱惑也是很多的,下半学期,跟着同学打dota,一种即时游戏,开始还没什么,就在空闲的时候玩玩,但是不知不觉,已经有点沉迷,有时晚上不去上自习,而是泡网吧玩游戏,到最后,像马原之类的课都逃掉了,图书馆也不去了,似乎我又回到了高一高二的那种颓废的生活,那种让我跌下万丈深渊的生活。就这样一学期过去,结果可想而知,成绩真的很烂很烂,我都觉得对不起父母对我的信任。当初上学前,我谈了恋爱,我父母是非常开明的,没有反对,而且比较支持,但是前提是我自己掌握度,一定要学习好。虽然现在成绩不好,跟谈恋爱没有多大关系,但总觉得辜负了他们。我很惭愧,对不起。

但是,这只是一个学期,没什么大不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这才是高中班主任说的那个任何困难都打不到的邓育林,贺老师,谢谢你。下学期的计划已经订好,不想在这说什么,只是努力去走好每一步,工作做好,学习也要学好,恋爱更要谈好,最后做到的才是成功者。

“育林教育”从中杉起航 篇3

教育是浸润,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都需按生命成长的规律去引领;

教育是塑造,不是雕刻知识与能力拼版的个体,而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创造力的社会栋梁之才……

2014年7月,在北京石景山区“从天而降”了一所民办公助的全住宿私立学校——中杉学校,之后在学校开办一年多的时间里,其以迅猛稳健发展之势在京西乃至整个京城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在鼓励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前提下,中杉学校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中杉的教育同仁们有着这样的共识,即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在人生具有奠基意义时期、发展中的少年儿童。教育直面人生,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应是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从生命的意义出发,中杉教育追求尊重生命,回归自然,焕发儿童心灵本真,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也正基于此,中杉学校的“育林教育”理念孕育而生!

“杉树精神”——中杉学校办学理念

杉树,根深叶茂,挺拔笔直,直插云天。高的,矮的,粗的,细的,各有各的长势,各有各的特质。就如同中杉的孩子!每一个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一个都能茁壮成长!乐观、向上、坚强、自信、担当……杉树林,郁郁森森,遮风挡雨,坚不可摧。就如同中杉学校群体,和谐、团结、合作、互助、共赢……

杉树,珍贵、稀有,尤其在中国这片沃土更为高大、挺拔,以“中杉”冠名学校,寓意深遠,象征着中杉教育滋养丰厚,育树成材;象征着中杉学校是片纯净的教育沃土。通过中杉人的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用心培育,定能培养出坚韧、挺拔、阳光、向上的明日之才;實现立身树人的办学目标;呈现中杉叠翠的办学风貌。

中杉学校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胆识、增长见识,获得赏识。培养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学有所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会感恩、有教养、有责任心的莘莘学子;德才兼备、智能并举是“育林教育”的价值导向。

“育树成林”——中杉学校育人目标

中杉学校期待每一个孩子成为“头顶艺术、脚踩文学、怀揣梦想”的阳光少年。让每一个孩子具有儒雅的气质,人文的情怀,艺术的素养,科学的精神,健康的心态。让每一个孩子具有超群的综合素质,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中杉学校是激励学生自主成长、自由发展的场所,让每个孩子为自己涂抹人生色彩;让每个孩子在自己最好的方面,成就最好的自己。中杉人愿意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每一个生命个体。中杉人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或开花,或结果,或长成参天大树,也许不在当下,10年、20年后,才有更美的风景!

中杉学校是充满激情,浪漫的地方;是崇尚自然,尊重生命的地方。要让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渴望,充满好奇,充满向往;要让每一个孩子欣赏大自然,欣赏每一件生活中的新事、高兴事、快乐事;让孩子返璞归真,敢笑敢说,释放天性!

中杉学校不仅是孩子的乐园,也是教师的家园,是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的沃土。孟子云,君子有三乐,其最乐莫过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而中杉教师最乐则为“让中杉的学子俱为英才”,中杉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儿童;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中,尊其师、信其道、感其恩。学生有成就,教师有尊严,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王翠娟校长说:“我们将把中杉学校打造成融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理念为一体,体现教育前沿意识,具有内涵发展的现代化的新型学校。中杉学校具有优质的教育服务资源;具有丰富多元、灵活独特的课程体系;具有创新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杉学校将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为支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尊重生命成长规律,体现现代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让每一个走进中杉的生命都能回归充满生命光彩的心灵家园。”

学校自2014年7月兴办至今,发展势头迅猛而又稳健。目前,学校建筑面积27666.88平方米,蕴含规矩之意的方形教学楼可为1500多名学生提供学习;多功能综合大楼,融合了科技、美术、音乐等专业教室及室内篮球馆、游泳馆、剧场等大型场馆;充满童话色彩的学生宿舍楼,在不知不觉中为孩子们营造温馨的居住环境;200米的标准跑道的操场,让孩子们在蓝天下自由奔跑,无拘无束地释放天性!

学校是诗意的、浪漫的、多彩的。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喜好,学校以“粉”“蓝”“绿”为基本色彩。粉色作为主打色,粉色的教学楼、综合楼,温馨浪漫。女生宿舍到处是粉色主题,如同童话世界的城堡,配上女生粉色的校服,让女孩子拥有淑女的情怀、文雅的气质。与之相对,男生的一切都是蓝色的,蓝色大气宽广,让人联想到蓝天、大海,让每一个男孩子都具有广博的胸怀,担当的意志。绿色象征和平、自然与生命。深浅变化的绿色楼道、绿色桌椅、绿色的跑道……绿色让人安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同时也与中杉的名字相映成趣,像杉树一样蓬勃向上、郁郁葱葱。

教学楼里窗明几净,安静有序。每一间教室都是班级自主的天地,孩子与老师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建议,共同打造班级文化。教学楼里不仅有六个大型图书馆、阅览室,每一间教室,每一处楼道,每一面墙壁也都有触手可及的书籍,孩子们可以在任意时间于空间内畅游书海、手不释卷。

综合楼是五彩的,每间专用教室都五彩纷呈。步入其中,如同走进了梦想世界,孩子们命名它为“造梦空间”。

nlc202309081252

步入综合楼,便置身于洁白的大厅。白色的大理石地面一尘不染、光亮可鉴;屋顶上的白色拼图梦幻、绮丽;墙壁上象征虚拟世界的白色键盘可以触动闪亮;迎面的白色书籍让人感受着书的魅力,书上还有一行触动心灵的大字:“世界在你面前展开。”是的,世界就在孩子面前。孩子就如同这纯洁的白色,他们在用自己的努力书写涂抹自己的人生、画上各种颜色、添上各种他们喜欢的、需要的画面。

中西融汇课程,培养孩子大文化情怀

中杉教育始终认为国学对孩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其智慧、其思想、其表达都足以让每一个人获益匪浅。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绝对是中杉教育着力打造的学习课程!孩子们每天都要上国學课。除此之外,晨读、午诵、晚课“一日三省”的国学沁润、滋养,也在无声无息中,童蒙养正。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能积累近万字的诗词歌赋、经子史集。特别是学校还聘请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吟诵专家陈琴老师加入中杉团队,在大师的引领下,孩子们更是乐学国学,努力践行国学中的高尚德行。

中杉还创造性地开展语文课程的学习。每天孩子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读经典,读名著,与圣贤对话,与大师同行,在读书中学习语文技能,提高语文素养。孩子每天写日记,记录生活,每篇作文都畅所欲言,有感而发。常读名著的孩子,其鉴别能力和心智发育程度是与众不同的,中杉教育就是要通过海量的名著阅读来打通经典与孩子之间的生命通道。

阅读是一种人文素养的积累,是知识面、思维的一种开阔,阅读的力量,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孩子的认识水平,积累了,铺垫了,自然就提高了。阅读、诵读、写作……读小说、读传记、读童话……每学期中杉学子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读10本适合自己年龄的名著,如果一本书10万字,那么中杉孩子一学期就能读100万字!

丰富的体验课程,引导孩子各具所长

中杉办学之初,确立了一条独特的办学宗旨:一所不用再上课外班的学校!不用上,就是中杉开齐开足了全面的课程,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午进行半天的文化课学习,下午走进综合楼,走向各具特色的专业教室,跟随他们喜爱的老师,开始他们喜欢的艺术、科技、体育的课程学习,孩子学的主动、学的快乐;老师教的认真、教的得法,孩子们如同插上了彩色的翅膀,在爱好、特长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中杉将艺术教育作为孩子成长的必修课程。每天一小时的音乐课程,孩子们人手一样乐器,管乐、弦乐、民乐……孩子们跟大师学艺,跟专家切磋,在合唱中他们懂得了人声之奇妙,知道了合唱中只有“我们”没有“我”,知道和谐美妙的音乐来自默契配合……这些都将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帮助。管乐学习中每个孩子的坚持,付出的努力,恐怕高过了学乐器本身的价值。学乐器的过程就是坚持的过程,每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好事情。学习民乐的孩子更有机会触摸中国传统文化,更增添对祖国的热爱。在乐队的排练中,孩子们在团体中感受音乐的力量、集体的伟大,这种合作意识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舞蹈团的训练使孩子懂得旋律,理解节奏,学习美的表现形式,举手投足间让人感受不凡的气息。

当老师为学生系好衣扣时,当孩子课间围着老师问东问西时,当学生放假离开学校却抱着老师哭着不忍离去时……这里分明就是一曲爱的赞歌。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何止大学,难道中学、小学不也是如此吗?学校的核心竞争要取决于老师的实力,如果每一个教师都在磨砺奋进,都在默默生长,永不言弃地成为一棵大树,我们的学校就一定能伸枝展叶,成为茂密的树林。

孩子们的笑脸就已经给了你答案!“我喜欢我们的老师!”“我喜欢画画课!”“回到宿舍生活老师总是要抱抱我!”还有更质朴的回答“我就是觉得幸福,哪儿都挺好的,但我说不出来!”这种说不出来的幸福可能是所有中杉人的共同感受。中杉老师的职业幸福感;中杉学生的校园生活幸福感;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被幸福包裹着,温暖着!幸福有时很具体,幸福有时很朦胧!能够切身感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学校是呵护、支持,鼓励孩子梦想的地方。学校是有诗意、有远方的地方。孩子们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念头,说不定就能改变世界。

学校是个读书的地方,是个充满歌声笑声读书声的地方,如今日中杉。正如一位家长所说: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处沉睡的宝藏,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是改写历史、改变人类的领袖,每一个孩子也都可能是卓越的家庭主妇。在丛林法则横行的时代,让每一个孩子活出真我,做最好的自己,需要大智慧、大勇氣,而这份智慧和勇气源于内心对真善美的执著,因为心中有美才会发现美,心中有爱才能给予爱。我看到中杉的老师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挖掘孩子们的潜能,激励他们向上、向善的渴望,在不经意间埋下爱与美的人生真谛。孩子们在这里“诚意、正心”后“格物、致知”,未来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领袖们正在中杉“修身”!我感恩中杉,更感恩老师们通过我的儿子让我再次理解“感恩”!

中杉学校是一所让人自省上进的学校,更是一所让人学会爱和感恩的学校,中杉努力实践真正融汇东西方教育精髓的教育体系。

正如我们一群共同来自中关村三小的教育理想者心中所念:中杉既有中国教育之细致,更有世界之情怀,懂五大洲之豪放。中杉关注每个孩子之成长,以深深的爱滋养蒙正。文学、艺术、国学、数学……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地根植于入每个孩子心底,让每个孩子为自己的祖国自豪,展每个人之梦想,成为好人,成为栋梁。每个孩子之成长、之温暖、之爱在中杉的教育,永远值得铭记。弥足珍贵的还有孩子们的朗朗笑声,这笑声,中杉人乐也!足也!在这笑声中,值得铭记的还有中杉人贡献出的青春、贡献出的激情与爱,以及孩子们带给我们共同成长的欢乐。在这笑声中,中杉教育必能在未来中国教育中留下靓丽的一笔。

推进育林基金制度改革的思考 篇4

中国育林基金制度建立于建国初期,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育林基金的征收对象、征收标准、使用范围和管理体制等都有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征收管理制度。育林基金在我国森林植被的恢复、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共财政支出框架的建立, 国家对林业的投入发生了转变, 林业的功能也从林产品利用转向生态利用。由此, 2003年中共中央9号文件指出:“要改革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和使用办法”;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育林基金改革的具体措施, 即“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 逐步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比例, 规范用途, 各级政府要将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09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制发了《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规定凡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应按该办法规定缴纳育林基金, 育林基金按照最高不超过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10%计征, 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确定为零。这为育林基金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而如何推进育林基金改革成为当前林业改革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育林基金制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育林基金对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国家对林业的投入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现行育林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已不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例如:林业部门为保障林业的稳定发展建立了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等多个职能机构, 并配备相关工作人员。机构设置的增加, 加之历史沉淀造成林业部门队伍庞大, 财政供给不足, 为了保证机构正常运转, 只好将育林基金用于养人, 弥补财政拨款不足的缺口等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要求, 在育林基金的管理中应“ 规范用途, 各级政府要将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09年5月发布的 《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育林基金专项用于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管理。使用范围包括:种苗培育、造林、森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预防和救治、森林防火和扑救、森林资源监测、林业技术推广、林区道路维护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第十二条“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 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部门预算予以核拨, 不得从育林基金中列支。”第十四条“育林基金应严格按照预算安排使用, 实行专款专用, 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对照上述规定, 推进育林基金制度改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育林基金用于“养人”问题。即育林基金用于人员供养问题。育林基金的管理重点大多是山区 (市) 县, 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责任较重。由于长期以来林业部门是政、事、企合一单位, 又因山区 (市) 县财力所限, 财政部门没有将林业部门行政事业机构人员经费全部纳入预算, 林业部门只能用育林基金弥补人员经费支出。育林基金用于林业生产和发展的经费受到了大量挤占, 对于保护森林资源,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2.育林基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问题。山区 (市) 县财力困难, 育林基金在山区 (市) 县财政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 当育林基金有所节余时往往被用来平衡预算。如前些年延平区木材采伐量较大, 征收的育林基金相对较多, 2003年、2004年、2005年财政每年统筹200万元用于平衡预算, 2006年、2007年财政每年统筹400万元用于平衡预算, 2008年财政统筹200万元用于平衡预算, 2009年以后因育林基金收入下降不再统筹平衡预算。因此, 必须加强对育林基金的使用管理。

3.育林基金用于林业生产性支出的安排难以落实问题。因育林基金大部分用于人员供养, 挤占了林业生产性支出, 往往是当年安排的林业生产性项目因缺乏资金支持而拖延实施, 甚至有些项目因缺乏资金而不得不取消, 因此, 大大影响了林业的发展和建设。

4.育林基金改革造成的经费缺口问题。按照2009年财政部财综[2009]32号文规定, 自2009年7月1日起, 育林基金按照最高不超过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10%计征, 具体征收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虑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核定。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确定为零。育林基金按这个方向进行改革, 征收数额将越来越少, 山区 (市) 县受到财力的限制, 将出现较大的经费缺口, 对林业部门的冲击比较大。怎样保障对林业的合理投入,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二、推进育林基金制度改革的思考

如何稳步推进育林基金制度改革, 应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既要考虑到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 又要因地制宜、具有可操作性。按照总体设计、分类推进原则, 把好人员、财务、制度等关键环节, 不断深化育林基金的预算改革和征管改革。

1.强化育林基金征管, 为育林基金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在征收方面做到明确职责, 强化征收, 以规范统一的育林基金管理制度为依据, 通过充实人员、责任到岗、改善征管条件等手段, 不断强化育林基金的征收工作。在木材采伐前审批阶段实行育林基金源头征收制度, 要求业主根据木材采伐设计书列示的采伐数量一次性交齐育林基金后, 再予审批木材采伐许可证。在伐中及伐后木材销售和加工阶段, 充分发挥林业工作站、林政、公安、检查站等职能部门的作用, 进行监督检查。对采伐山场因设计合理误差多采的木材补缴育林基金;对不计材积的山场剩余物可用于加工的也予补缴育林基金;对木竹加工企业进行育林基金交缴督促检查, 对加工下角料给予合理折算进仓, 补缴育林基金, 做到育林基金应收尽收, 不重不漏。

在管理方面, 做到严格票据管理。对育林基金票据实施统一化、电子化管理, 将监督关口前移, 改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 为预防和遏制源头漏洞提供技术支持。按照票据使用与征收项目相结合, 票据发放与专户管理相结合, 票据管理与稽查相结合原则, 严格票据核销制度, 严把票据核销关, 切实做到“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收支分离”。同时规范上缴办法。按照非税收入 (包括政府性基金) 收缴制度改革的要求, 完善、规范现行的育林基金上缴办法, 按照就地缴款、及时结算的原则, 将收缴的育林基金及时上缴入库。要求各基层征收单位收取的育林基金实行联网解缴到指定账户, 做到收取育林基金与上缴育林基金同步, 保证征收的育林基金及时入库。

在收支方面做到育林基金的收支管理规范化。将育林基金纳入财政预算是至关重要的。林业部门在强化育林基金征管的基础上, 应将征收的育林基金全额缴入财政金库, 育林基金的使用纳入财政预算, 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林业支出。只有做到这点, 才有机会争取将人员纳入财政供养, 解决育林基金用于“养人”问题, 以便推进育林基金朝着既定的方向改革。

2.强化育林基金预算管理, 逐步解决人员供养问题。

长期以来, 由于山区 (市) 县林业部门留存育林基金较为充足, 对林业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纳入财政供养问题不够重视。近年来随着育林基金计征比例大幅度下调, 育林基金收入呈直线下降趋势, 而林业各项基础建设投入却不断增加, 势必造成育林基金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 使林业系统长期形成的靠育林基金支持林业运转和发展的格局被打破, 育林基金供养人员局面将无法维持。因此, 将育林基金纳入财政预算, 解决林业行政事业人员纳入财政供养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加大林业改革力度, 积极主动融入当地政府工作, 按照“分步实施, 逐步到位”的原则, 将人员纳入财政供养。如延平区2003年开始通过主动消肿, 精减缩编, 推进林业事业单位改革, 实行林业政企分开等手段, 抓住各种机遇, 就扩大林业财政供养问题向当地政府积极争取, 同时加强与编办、财政和人事部门等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和协调, 从而取得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于2006年将林业部门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纳入财政供养, 人员工资纳入国库统一发放, 解决了育林基金用于人员供养问题。

3.抓住有利机遇, 加强预算编制和管理。

近年来福建省践行生态福建建设, 大规模缩减森林采伐皆伐面积, 大面积植树造林, 为育林基金的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为大面积造林需要大量的造林补助资金支持, 而大规模缩减森林采伐面积, 又使木材采伐出材量大量减少, 而根据木材采伐量来征提的育林基金征收数额必然大幅度下降。各地必须抓住这难得的有利机遇, 做好林业部门的经费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 与当地财政部门多沟通、多协调, 将育林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同时将人员经费和行政事业费的支出纳入财政一般预算。强化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在保证林业部门经费支出基数不减少的情况下, 抓往大造林、大投入的有利机遇, 逐年加大林业部门预算支出占财政总预算支出的比重。针对山区 (市) 县财力困难现状, 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保障林业部门的预算平衡。如延平区通过几年来的预算管理, 已将行政事业支出和人员经费纳入财政一般预算, 林业生产建设资金也纳入财政预算。在育林基金收入锐减, 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入增加的背景下, 行政事业经费和人员经费支出以财政定补和转移支付为基础, 不足部分用育林基金弥补。林业生产和建设经费符合森林植被恢复费开支范畴的用森林植被恢复费支出, 力求林业部门预算平衡。随着育林基金收入的减少, 育林基金用于弥补经费不足的数额明显下降, 财政定额补助相应逐年增加, 逐步解决育林基金“养人”问题, 为育林基金制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4.加大上级财政转移支付, 健全转移支付配套措施。

为确保育林基金制度改革后经济欠发达市 (县) 林业部门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林业发展资金的保障供给, 对因育林基金制度改革造成的减收部分, 应由上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同时, 为保障转移支付足额及时到位, 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要求县 (市) 级财政按照当地同类单位支出水平, 核定本县 (市) 林业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标准, 统一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安排, 相应增加林业行政事业单位事业费基数。

5.建立稳定的林业资金投入机制。

要推进育林基金制度改革, 必须把林业建设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统一发展规划, 把林业建设、管理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财政统一安排。同时建立资金来源渠道比较稳定的林业投入机制, 争取把大量社会游资导向林业。

6.区别对待改革对象。

山区 (市) 县林地面积大, 而财政收入少;沿海县林地面积小, 但财政收入高。如果不加区别, 都采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政策推进育林基金改革, 势必会影响山区 (市) 县林业经济的发展。对山区 (市) 县应加大中央及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保障山区 (市) 县在育林基金制度改革后, 对林业的投入不致减少。

7.改革推进应分步到位。

育林基金的一部分事实上已经成了林业管理部门的行政经费, 如果继续推进育林基金制度改革, 而资金缺口却没有解决, 则会对林业管理部门造成极大冲击。有的林业管理工作可能会因为缺少经费而停顿甚至瘫痪, 给林业工作造成损失。因此, 推进育林基金改革的过程中, 要将财政补缺口和林业部门精简机构人员等改革工作一起同步进行, 确保育林基金制度改革稳妥进行。

总之, 继续推进育林基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应结合各地实际有所区别。要考虑历史情况, 兼顾各方利益, 逐步稳妥进行, 使这项改革达到既减轻林农负担, 调动林权所有者积极性, 又不致产生大的波动, 保证林业管理部门正常工作的进行, 通过解放林业生产力, 推动林业进一步发展。

稿:2012-05-22:

育林小学办学一周年仪式 篇5

高新区育林小学以“潜心化育 秀木成林”为办学理念。践行“让每一个生命葱郁照人”的光荣使命。在办学一周年之际,学校将通过庆典活动,展示学校一年来的教育成果,展现当代师生风采,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学校声誉,促进学校发展。为了使庆典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特拟定此方案。

一、校庆活动指导思想

通过一周年校庆,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办学成果,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为把学校建设得更美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争取各界大力支持,优化外部办学环境,拓展办学空间,加快学校发展。

二、校庆活动主题:“童心逐梦奔未来,用心智诚铸育林。”

三、校庆活动地点:育林大操场

四、领导小组及人员分工

组 长:杨瑞霞

副组长:张剑锐 张玉森 总负责:张剑锐

主持人:张剑锐及四位学生 现场布展:邝武 学生统筹:王宁一 节目统筹:卢莹莹 嘉宾组织:陈君颜

五、活动流程 1.来宾签名

2.庆典序曲:播放校庆宣传片

3.主持人上台,介绍到场嘉宾,宣布庆祝大会正式开始。4.升国旗、奏唱国歌。

5.校长、领导、家长代表致辞。

6.向特殊贡献嘉宾及家长颁发名誉校务理事聘书。7.学生、家长、教师代表,种植一棵纪念树。8.赠书仪式(校长赠书于老师,家长赠书于孩子。)9.教师集体宣誓 10.庆典节目汇演 11.学生集体宣誓 12.集体合影 13.典礼落成

六、文艺表演项目: 1.诗朗诵——育人的摇篮(师生共同)。卢莹莹 3.经典校园、国学飘香。张红伟 卢莹莹 4.二年级班级展示。二年级班主任

5、配舞配乐弟子规。卢莹莹 王宁一 6.一年级班级展示 一年级班主任 7.歌伴舞《明天会更好》(师生共同)卢莹莹 8.全体学生集体宣誓

我是育林学子,我努力成为:品端身健,言儒行雅,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阳光少年。

七、准备工作

1.准备舞台用礼炮或礼花。2.签名墙 3.一棵纪念树。

4.教师、学生用赠书,校务理事聘书。5.主持人培训。

遂昌县封山育林的模式及成效 篇6

【关键词】封山育林;模式;成效

1 引言

遂昌县地处钱塘江和瓯江的源头,是全省“绿色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县生态建设全面加强,以休闲旅游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快速兴起,实现跨越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成熟。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从主动参与全省乃至长三角区域分工的高度,提出了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市委“加快创业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丽水新跨越”总体部署的具体行动。

2 主要模式

2.1 人工造林(补植)促进型封育类型

对不具备阔叶树更新层,难以天然更新的无林地、疏林地,采取人工造林(补植)的方式,促进更新层的形成,密度标准为240株/亩。通过2年块状抚育而后进行封禁管护,5年后平均树高可达4.4米以上,平均胸径在3.57cm以上,林分郁闭度在0.42以上。全县有江南镇彰坞村等多个地方采用这种方式。

2.2 无林地封育促成更新封育类型(即传统的封山育林)

对更新层丰富的无林地、未成造、疏林地、灌木林地及迹地进行全面封禁管护,禁止采伐、抚育等经营活动。通过封育年限5年的封禁管护,林分生长情况基本能达到人工造林(补植)的标准,平均树高在4.0米左右,平均胸径在3.47cm以上。郁闭度达到0.4以上。采伐迹地和灌木林封育后的生长量甚至高于人工造林(补植)的标准。主要阔叶树种5-10种,上层阔叶优势树种主要为枫香、白栎、山合欢等落叶喜光树种,其他有木荷、苦槠、香樟等。每亩阔叶树株数达到300-400株/亩,明显高于人工造林的山块。凤川镇三源片至新合乡松山村,沿县道柴雅线两侧为主的林地,面积2万余亩全部采用这种方式。

2.3 伐针留阔人工促进封育类型

对马尾松等具有丰富下层阔叶树更新层的针叶纯林,按照管护合同,采取定期封禁进行管护,根据林分蓄积量按20-30%的强度间隔3-5年对上层针叶林分进行采伐,下层劈抚,保留阔叶幼树,促进其下层阔叶树种形成优势树种。封育促进下层苦槠、枫香、木荷、白栎、槲栎等阔叶树下层木逐步进入林分的上层,通过采伐针叶树种,定向培育针阔混交林,阔叶树在封育10年后成为林分的优势树种,逐步演替为常绿阔叶纯林或以阔叶树为主导的常绿针阔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增加33.7%,郁闭度从原针叶纯林的0.5左右提高到0.9。林分阔叶树种丰富,下层木生长势旺盛,逐步形成复层林分。桐君街道梓芳坞、坞泥口、濮家庄和阆里等村,原320国道及富春江干流两侧的林分,主要林种为五十年代飞播造林形成的马尾松林,面积约11288亩,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

2.4 定株间伐抚育封育类型

常绿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低效林郁闭度在0.8以上的林分,对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受光困难的地段,实施定株抚育间伐等定向培育措施,隔3-5年定期对病腐木、藤蔓进行清理,以及疏伐掉部分上层木和成丛弱势木,促进保留阔叶树木快速生长,根据林龄、径阶和郁闭度保留合理密度,伐后保持郁闭度在0.7以上。通过定期定株抚育间伐,封育10年,优势木的树种可从原来的3-5种增加到5-10种,平均高度可以达到6-8米,形成复层、多树种的常绿针阔混交或常绿阔叶复层林。新合乡新四村(原湖林村)有约1000亩面积,分水镇大路村有约100余亩面积采用这种方式。

3 取得的主要成效

3.1 封山育林变荒山为绿波

定向封育十年时间来,遂昌县累计封山成林147万亩,完成宜林荒山的封育成林21.5万亩,占全县宜林荒山总面积的74.7%,灌木林、马尾松纯林通过封山育林形成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18.6万亩。

3.2 定向封育增阔叶林面积

生态公益林中有阔叶纯林面积33.36万亩,占总面积的52.1%,该项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2.28倍;针叶纯林所占比例相应减小,只占总面积的28.1%,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3.8%;

3.3 防护林效能提高明显

通过定向封育改造,成林年蓄积增长量近10%,林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阔叶林在有林地中的比例从18.96%提高到了29.33%,加上复层林面积的增加,有效提高了林分的生态效益。

4 取得成效的几点体会

4.1 政策、资金支撑是基础

遂昌县出台相关切实可行的封山育林政策是封山育林取得成效基础,尤其是补助性政策的施行、封禁政策的引导,同时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国债长防林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大封山育林的资金投入,保证封山育林建设顺利开展。

4.2 落实管护措施是保证

封山育林要严格按规程实施,必须有一定地管护措施来保证。遂昌县把封禁管护作为定向封育的基础和保障手段贯穿于整个过程中,与经营单位签订封山育林管护合同,明确封山育林定向培育措施,建立封育护林小组,制定村规民约,严格护林制度,在封山育林期间不准采伐、割草、砍柴、不准放牧、不准毁林开荒,并根据封山育林面积,确定管护人员,明确职责和报酬,等等做法,切实地保证了定向封育按规划要求实施。在封山育林的区域,宜林荒山、迹地4-5年即可成林。

4.3 采取定向封育是关键

根据区域特点,采取定向封育使遂昌县封山育林工作走出新思路,如针对具有较好更新层的地类,采取无林地封育促成更新经营模式和对针叶林的伐针留阔人工促进封育模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能迅速恢复植被,改善林分质量,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增加覆盖率。定向封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森林植被类型,种类丰富,层次结构复杂,有效促进光能利用率,空间利用率及土地利用率,使林分的活立木株数比人工造林(补植)增加近50%,针叶林封育可使蓄积量增长33.7%。定向封育保护了多树种的种源,使林分逐步演替为多树种多层次的常绿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群落,增加了地表的有机质,改良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局部小气候的改变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5 思路

5.1 增加投入,建立比较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生态公益林体系

遂昌县首先将增加封山育林补偿资金,努力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和以受益人为资金投入主体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引导定向封山育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遂昌县国家、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63.9万亩按每年每亩8元补偿外,尚有20万亩市级公益林每年每亩补助3元,还有28.1万亩县级公益林每年每亩仅补助1元,同样的管理,补偿差异很大,县级公益林补偿明显不足;下一步争取增加县级财政投入比例,同时打算从育林基金、旅游收益以及电厂收入提成和村组自筹资金中解决补偿资金,提高补偿标准和扶持标准。

5.2 加强对封山育林效益的定位观测和研究

对保持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林地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三是建立稳定的护林队伍。调整结构,充实力量,落实管护责任,提高护林员的报酬,解决护林队伍建设待遇瓶颈,促进封山育林管护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楼土明《自然生态保护区发展策略及实施措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2]郑明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措施探讨》《水利发展研究》2012.7

[3]涂尚新 《遂昌县乌溪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思路》《绿色科技》2012

作者简介:

育林基金管理 篇7

一、南方集体林区育林基金的征收管理现状

福建省是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 山多林多是福建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全省林业用地1.37亿亩, 占土地总面积75.3%,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有林地面积1.15亿亩, 森林覆盖率达63.1%、居全国第一。其中竹林1 490万亩, 居全国第一;森林蓄积量4.84亿m3, 居全国第七, 其中人工林蓄积量1.96亿m3, 居全国第一。木本植物1 943种, 陆生野生动物828种, 均占全国1/3。长期以来,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 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省和生态优美之区的重要任务, 作为打造宜居环境、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 作为增加森林碳汇、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拓展全省经济发展环境承载空间的重要举措, 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作为建设海西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省先后作出了“大念山海经”、“三五七造林绿化”、“建设林业强省”、“建设绿色海峡西岸”、“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海西现代林业”、“实施四绿工程”等战略部署, 有效推动了林业持续发展, 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应有贡献。

2003年5月福建全省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 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扎实推进, 在全国率先完成主体改革任务。随后, 将林改工作重点转向深化配套, 在许多领域取得创新突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8]10号) 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后, 我省进一步坚定信心, 加快进度, 着力革除林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努力开创集体林有效经营的新路子, 为发展地方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了, 产权明晰到户了, 如何强化育林基金的征管工作尤为重要, 为此我省多次出台育林基金征收办法, 在商品材方面, 实行源头征收育林基金。

木材商品材育林基金征收程序:由业主 (或农户) 申报规划, 中介机构木材设计中心设计山场蓄积量和材积, 县林业局派出机构林业站业务核对权属, 核对无误后通知业主源头缴纳育林基金及税务代征税款, 乡镇林业站站长签字盖章, 报送林业局资源站审核, 林业局审核完办理木材采伐许可证, 根据木材采伐许可证进行木材砍伐、调运、销售。对商品材实行源头征收办法, 基本杜绝了漏征现象, 达到足额征收育林基金。

竹材商品材育林基金征收程序:实行以终端产品计征。为促进我省竹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竹材产品实行终端产品征收林业规费, 建立省内笋竹运输“绿色通道”, 对于竹材产品按照种类由相应行业协会负责归属监管。各县普遍采用的做法是, 竹工程板类, 由竹胶板协会按照各企业达产能力及各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实行一次性核定, 将核定的年上缴林业规费金额按企业生产线分解各竹胶板加工企业;竹香芯等综合利用类, 由竹香芯协会按照各企业达产能力及各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实行一次性核定, 其一次性核定的林业规费由竹香芯协会负责上缴林业局;竹地板、竹筷、竹凉席、竹窗帘及竹勺等其它竹产品按企业加工生产线逐厂核定上缴规费, 核定每半年一次性上缴市林业局;未核定的竹原料及产品在办理木材运输证时按实际经营、运输数量按实征收。

通过几年来对育林基金征收的核查, 发现在征收过程中尚存在不足之处:

1.征收方式不够统一。在实际操作中, 未严格按照征收程序从源头上征收育林基金, 有的业主砍伐片数多, 用已上缴的片数充当未缴部份, 导致部分木材在生产环节的育林基金征收不足;有的业主等审核办证完再交纳育林基金;甚至有的业主采伐证都已办好还未交育林基金, 等要到林业站开调运通知单才交育林基金, 征收方式不够统一。

2.征收标准不够统一。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经历四个阶段, 从最初的按木材产量提取育林基金, 到目前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2009年5月印发的《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从2009年7月1 日起育林基金提取标准最高不超过林木产品的10%”的标准计征。在这改革期间, 我省为加快中幼林抚育间伐进程, 提高林分质量, 对实施抚育间伐中生产的间伐材, 实行减半征收育林基金的优惠政策, 对于农户申请自用材, 从1988年起一直执行杉木每立方米征收72元、松木每立方米征收55元。新规定出台后, 在征收间伐材、自用材时有的执行优惠政策, 有的执行新标准, 育林基金征收标准不够统一。

3.个别环节漏征缓征现象仍然存在。在林业生产过程中, 主要有两个环节存在漏征缓征现象:一是在商品木材生产计征环节, 从设计中心设计到林业局资源站审核办证需要一定时间 , 有的业主在审核完交育林基金, 有的在办证后交育林基金, 存在缓征现象。二是在商品竹材生产环节, 每年根据竹材加工企业生产线核定其林业规费, 但在执行过程中, 部分企业未按规定时间上缴, 需要林业站工作人员多次进行催讨, 缓征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有的小型竹材加工企业出现突发状况, 没有能力上缴核定林业规费, 加大林业站征收难度。

4.育林基金的材积与金额计征核对脱节。因育林基金的征收金额是依据计征对象的数量和征收标准计算的, 能否足额征收, 计征对象的数量和征收基数的确定就显得至关重要。实际工作中存在数量和金额核对不到位现象:一是林业站财务和业务之间未及时核对;二是林业局财务和下属林业站财务未及时核对;三是林业局财务和资源站业务未及时核对。由于未及时核对造成育林基金征收不足、不及时, 直接导致材积与金额计征核对脱节。

二、加强育林基金征收的几点建议

1.广泛深入宣传, 营造社会支持育林基金征管氛围。

长期以来, 育林基金对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广泛宣传育林基金 “取之于林, 用之于林”的政策, 宣传育林基金专项用于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管理,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宣传, 提高全民意识, 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2.紧跟市场步伐, 建立科学征收育林基金的动态调节机制。

走访企业, 调查市场行情, 选择几家具有代表性企业或业主调查木材市场行情, 按具有代表性的木材销售价的10%初步制定育林基金征收标准, 并和林业站共同讨论制定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征收方案。联合财政局、物价委员会再次下企业涵证, 最后财政局、物价委员会、林业局三家共同行文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办法, 并根据木材市场的变化适时制定并发布育林基金计征价。

3.严格征收标准, 确保育林基金足额及时征收。

根据下达文件精神, 严格执行征收标准, 统一源头征收金费, 规定在林业站业务核对权属无误后缴纳育林基金, 强调和文件不一致的一律按文件要求征收, 要求基层单位碰到不知如何征收的, 一定要请示林业局主管部门, 经批示方可执行。对特殊树材种按市场销售价的10%征收;符合自留山免征育林基金条件的山场, 一定要报送林业局, 经批示方可办证。对竹材产品, 基层林业站要加强对辖区内竹材加工的管理, 及时调查核实新上竹材加工企业情况, 并按其加工生产线核定林业规费, 引导小型竹材加工企业加入协会, 享受协会优惠和保护政策。

4.规范基础管理, 提升育林基金征管水平。

一方面, 要规范台账工作, 林业站财务平时要建立台账, 分村名、缴款人姓名、树材种、应缴育林费及各种代征税费制作林业金费和税收征收一览表, 便于随时查账和汇总, 及时与业务核对, 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避免漏洞产生。另一方面, 要严格票据管理, 对征收育林基金全面实行电子开票 , 严格票据领用核销制度。要求基层林业站及时解缴财政金库,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挪用, 未通过审核应马上退还林业金费, 票据金额与上缴财政金库数应完全一致。

5.健全完善机制, 增强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的综合效益。

一要强化执法。林业站、林政、林业检查站、森林公安加强对产品经营运输的稽查, 对未缴纳林业规费经营、运输商品材、竹原料及其产品的按照有关林业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对未及时按林业局核定的金额缴纳林业规费的竹材加工企业, 除依法查处外, 同时对企业加工批准书不予年审。二要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育林基金征收积极性。每年根据木材采伐指标下达林业站育林基金征收任务, 并将完成任务数情况与下达公务经费相结合予以同步考核, 实行绩效奖励与惩罚。三要强化制约机制, 加大育林基金审计监督检查力度。每年年终组织财务、审计、资源站对基层上缴育林基金进行核对, 加强监督, 形成制度, 督促基层财务、业务认真做好育林基金征收工作。避免应征未征、征收不及时现象, 杜绝漏征少征, 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责任人, 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进行处罚或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冠, 刘敏.育林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财会, 2011 (9) :62-64.

[2].苏蕾.新形势下育林基金征收及管理问题的探讨[J].绿色财会, 2007 (10) :05-07.

[3].刘清水, 王涛.育林基金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绿色财会, 2009 (6) :05-08.

[4].张克萍.育林基金征收和使用探讨[J].时代财贸, 2010 (7) :189-190.

封山育林探析 篇8

无林地封山育林是指在灌丛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或荒山荒地上采用封禁手段, 利用林木本身天然下种和萌芽、根蘖的繁殖能力, 逐渐繁衍为乔木或灌木林。它具有与更新造林相似的效果, 可以解决变无林到有林的问题。有林地上的封育是指通过封禁的方法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 利用森林群落的自身力量, 使其向进展演替的方向发展, 最后形成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稳定性高的森林群落。

1 封山育林的意义

封山育林是依靠自然使植被得到恢复的一种方法, 具有人工林所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 通过封山育林发展起来的森林群落, 往往就是当地的地带性植被, 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最高的适应能力, 因而, 它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抗逆性。其次, 与人工林相比, 通过封山育林恢复的森林植被具有较复杂的群落结构, 有利于防灾功能的发挥。实行封禁之后, 封育地段的植被能迅速得到恢复, 即使在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上, 经过几年也可变成茂密的草坡。如果有母树存在, 幼树也会很快成长起来。这样, 随着植被的恢复, 坡面的地表径流逐渐减弱, 面蚀、沟蚀现象逐渐消除, 从而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 封育后形成的植被多为具有复层结构的混交林, 每年都有大量枯枝落叶的积累, 这对于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和肥力的提高极其有利。再次, 通过封山育林恢复的森林植被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可以避免人工造林导致的物种丧失, 因人工造林只能利用有限的几个物种, 原有的许多物种在整地和抚育过程中被消灭掉了。最后, 封山育林简便易行, 不必进行人工整地、育苗、造林等工序, 只需抓好“封禁”这一环节, 即可成林, 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封山育林也是坡度陡峭、土层瘠薄、难以进行造林作业地段的唯一可行的选择。综上所述, 封山育林是进行防灾林营造的合理途径。

2 适宜采用封山育林方法的对象

2.1 根据残留植被状况确定

在不同地段, 由于残留的植被状况的自然条件不同, 所以封山育林的效果也会有很大不同, 森林恢复的速度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如破坏时间较短的地段或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 植被容易恢复, 恢复的速度也较快, 遭受长期破坏的地段或水热较差地区的植被恢复较为困难, 速度也比较缓慢。另外, 在远离居民点的地区恢复较为容易, 而人口稠密、樵采、放牧活动频繁的地区难度较大。因此, 在进行封育之前, 首先要对各地区的情况进行研究, 选择适宜进行封育的地区, 以取得最佳的封育效果。

2.2 适宜进行封山育林地区

适宜进行封山育林的地区或地段主要有:河流中上游, 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有水土流失的地段;干旱地区的河流源头, 自然条件不良、易退化为草原、荒漠的地段;远深山区, 进行全面造林或林分改造有困难的地段;在湖泊、池塘、水库汇水区、水电站等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设施附近的宜林地地段;飞播造林和有散生母树的疏林地地段;陡坡、险坡地段及用人工造林方法不能达到成林目的的地段;用人工造林方法可能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地段。

3 封山育林的方式

封山育林一般需要几年、十几年才能收到成效, 在此时期内, 需要解决好封禁与砍柴、放牧及其他与林业有关的副业生产的矛盾。因此, 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封育方式。常用的封育方式有以下3种。

3.1 全封

全封即实行长期封禁。封禁期间禁止樵采、放牧及入山进行其他活动。这种方法多用于人口稀少、面积大的远山、高山、江河上游和水库周围的山地, 以及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

3.2 半封

半封分为按季节封禁和按树种封禁2种。前者是指在草木的生长期 (从萌芽到种子成熟) 进行封禁, 其余时间不封禁;后者指只对有目的树种进行封禁, 其余树种不封禁。如一些地段只封树不封草本植物和灌木, 允许定期、有组织地割取柴草。

3.3 轮封

轮封是指将山地分为不同区域。在不同区域之间轮流进行封禁。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造林与放牧及樵采之间的矛盾。

在进行封山育林时要坚持“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原则, 由于外来的干扰减少, 各种适于当地环境的植物会逐渐繁茂起来, 特别是杂草和灌木的数量会迅速增加。这些草本和灌木对于发生于表层的水土流失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但同时, 它们也会影响乔木幼树的生长, 不利于形成层次丰富、结构复杂的森林群落。所以, 应采取适当的抚育措施来改善幼树的生长环境, 以促进其生长。如在乔木幼树周围可适当除去部分草本和灌木, 以改善幼树的光照条件及土壤养分条件。另外, 也可在乔木数量较少的地段人为地引进一些当地树种的种子和幼树, 以增加乔木的比重。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抚育措施的进行都需进行细致的论证, 保证抚育措施不会导致各种灾害的发生, 抚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森林植被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使其防灾效益能够不断提高, 并能够持续稳定地发挥。

摘要:从介绍封山育林意义出发, 论述了适宜采用封山育林方法的对象, 并详细阐述了几种封山育林的方式。

封山育林的设计与实施 篇9

1 封山育林的规划设计

首先, 林区工作人员应组织调查小组对封山育林地区进行全面的调研, 了解当地的地质水文、地理结构、林分结构、树种结构、区域四至、树木年龄结构以及生长状况等, 确定封育类别、类型、方式、期限、树种、成林标准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等。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封育类型, 可以根据植被将区域划分为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和灌草型等, 封山育林类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布局、合理分配。封育方式应因地制宜选择全封、半封或轮封等方式。如果封育区域此期间不宜受到任何破坏或急需进行营造补救, 应禁止一切采伐、放牧、割草、采樵以及各种副业生产活动, 选择全封方式。如果通过规划可以对封育区域进行调整, 应选择半封、轮封方式, 在封育区范围划定后根据需要, 选留出放牧区、樵柴区和其它用途的林场, 以满足当地人民的基本生活与生产需求。还应根据各封育区立地条件和母树的分布及结实状况, 制定封育期限, 设定造森技术规程规定标准, 确定栽种、补种密度、每hm2树种株数、苗木质量标准、分布均匀度或郁闭度、林木生长量标准等。设计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有步骤、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封山育林工作。

2 实施封禁育林措施

第一, 应根据人员、封育面积、工作难度、人畜危害程度等设定人工巡护人员与巡查规模。具体负责封育区的滥砍滥伐、火灾隐患、偷牧开垦等管护工作, 对重点封山育林区域进行严防死守。组建各个小分队形成联防小组, 杜绝林区内一切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 应在封育区周界处、交通要道设立明显的标志牌和警示牌, 明确封山育林范围。通过广播、横幅、标语、电视、会议等方式对封山育林、护林防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提高当地人民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觉悟, 了解和掌握破坏森林的危害性和法律规定, 使人们真正理解封山育林是森林资源和当地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和有效途径。

第三, 在育林方面, 应根据封山范围、地质水文、地区产业结构、林业市场、经营水平、树种特点等条件进行规划设计, 选择有培育前途的育林地, 有天然下种能力的母树, 有珍稀树种生存和繁殖的地区进行封山育林。同时, 还要特别注意高山、陡坡、岩石裸露地、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封育工作。对需要栽种、补种、移植的地区进行整理土墒、补检补造、清除杂草、清理灌丛, 结合抚育间伐, 利用树木天然下种或萌芽、萌蘖条件, 通过人工抚育逐步进行育林优化更新工作, 促进天然更新。

第四, 要加强森林培育管理工作, 根据林分结构、树木生长期、土质状况、气候环境、自然条件等对其进行浇灌、施肥、除草、松土、剪枝、间苗、除萌、杀菌消毒、防御病虫害, 降低森林郁闭度, 增加光照程度, 提高树木审美价值, 为树种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提高森林资源的培育速度, 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第五, 应设立固定标准地, 作为试验区域进行定期跟踪观察, 实时记录, 以总结封山育林的规律与经验, 并把日常数据保留存档, 建立技术档案, 以备后期作为资料查询。

3 建立健全封山育林管理体系

第一, 在国家《森林法》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的关于封山育林的制度、措施、管理办法, 鼓励和推动封山育林工作的实施, 建立专项的“封山育林补助款”, 对受到经济损失的林业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补偿。还要结合地方政府和基层工作者配合封山育林, 帮助群主解决林木资源使用, 以及经济来源或农副业生产等问题, 以减少当地人民对封山育林的抵触心理和破坏行为。还要与当地人民、主管领导、经营单位签订护林约定。

第二, 要建立健全封山育林责任制度, 与相关企业和个人签订封山育林责任书, 对所负责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责任管理和责任承担。同时, 还应加强监督管理体系, 组织林业相关部门, 根据封山育林计划, 对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检查、验收, 对实际情况进行考评, 实施赏罚分明的管理监督体制。对符合成林标准的应列入林地统计, 同时还要对绩效较为突出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未达标的封山育林地区应采取补救措施, 如延长封育期限、改进规划方案等,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封山育林效果较差的, 还应追究相应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姜娟.封山育林技术措施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5)

高寒地区封山育林工作探讨 篇10

1 封山育林具备的条件

封山育林须具备以下5个条件:一是有培育前途的疏林地;二是具有天然下种能力且分布均匀的针叶母树60株/hm2以上或阔叶母树90株/hm2以上的无林地;三是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幼苗、幼树900株/hm2以上或阔叶树幼苗、幼树600株/hm2以上的无林地;四是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根株900个/hm2以上或灌丛750个/hm2以上的无林地;五是分布有珍贵、稀有树种, 且有培育前途的地块及人工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坡、岩石裸露地, 经过封育可望成林或增加林草盖度的地块[1]。

2 封山育林的方式

2.1 全封 (死封)

全封是指在封育期间, 禁止采伐、砍伐、放牧、割草和其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封育年限根据成林年限确定, 一般3~5年, 有的可达8~10年。这种方式适于人烟稀少的高山、远山、河流上游、水库附近及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地区的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和风景林等的封育, 长期封禁, 禁止一切人为活动[2]。

2.2 半封 (活封)

半封是指在林木主要生长季节实施封禁, 其他季节在不影响森林植被恢复, 严格保护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的前提下, 组织群众有计划的进行砍柴、割草等经营活动。半封的模式适用于人烟稠密的近山、低山的用材林和薪炭林等。

2.3 轮封

轮封是指将整个封育区划片分段, 实行轮流封育。在不影响育林和水土保持的前提下, 划出一定范围, 供群众采樵、放牧、割草等, 其余地区实行全封或半封。轮封间隔期2~3年或3~5年不等。通过轮封, 使整个封育区都达到恢复植被的目的。此法能较好地照顾和解决群众当前利益和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需要, 适于培育薪炭林。开封林分一定的季节允许在林内开展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活动。

3 封山育林的优点

一是成本低。封山育林到成林成材, 成本只有人工造林的1/10~1/6。二是绿化速度快。很多山区或半山区人力、资金短缺, 若全靠人工造林则费时费力, 如果封山育林就可大大加快绿化速度。三是利用期早, 收效快。如玉树县的封山育林地, 多是生长了多年的灌木林, 封禁后比造林省工省时, 见效快。四是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育林不破坏植被, 既可保护原有的树种资源, 又能形成混交林, 是保护珍稀树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五是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封山育林使林分结构、林内气候改善, 有利于天敌繁殖, 不利于病虫滋生发展[3]。

4 做法和原则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 制定规划和封山公约。在充分考虑当地山林权属的基础上, 制定封山育林规划, 划定封山范围, 明确权益以及封禁和开山的方法。同时订立护林公约和奖惩制度。二是因地制宜, 灵活封育。在实施中, 根据当地地理位置、劳动力、林分状况以及群众的实际需要, 灵活采用全封、半封、轮封等不同模式。三是以封为主, 封育结合。封是手段, 育是目的。封的过程中, 清除抑制幼树生长发育的杂草、灌木;对疏林进行补植, 对密林进行抚育间伐。封山后如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 也应及时进行防治。

5 成林标准

根据封育区立地条件、林种、树种和封育类型不同, 结合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制定封山育林的成林标准。针叶树分布900株/hm2以上, 且分布均匀;阔叶林800株/hm2以上, 且分布均匀, 乔灌混交型910株/hm2以上, 乔木所占比例在此30%~50%, 且分布较均匀;灌木型, 灌木覆盖度≥30%, 有灌木不少于910株/hm2, 且分布均匀;灌草型, 灌草综合覆盖度≥50%, 其中灌木覆盖度不小于20%;草类植被覆盖度不小于70%。

摘要:介绍了囊谦县封山育林具备的条件、方式、优点、原则及成林标准, 以为高寒山区封山育林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封山育林,方式,成林标准,高寒地区

参考文献

[1]郝先成.小议封山育林[J].林业勘察设计, 2005 (3) :18.

[2]张承永.略谈封山育林建设[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2010 (4) :56-57.

[3]方俊.封山育林的培育建设[J].安徽林业, 2009 (6) :50.

育林基金管理 篇11

[关键词]封山育林;定边县;恢复;植被;森林资源

封山育林,是按照自然规律,以封禁为手段,在排除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利用森林天然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林木、荒山宜林地自然恢复成林的措施。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使森林植被得到迅速恢复,物种结构趋于合理,森林后备资源丰富,便于形成比较理想的森林群落,增强了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封山育林是一种成本低、绿化速度快、利用期早、收效快、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的政策措施,在保护环境,保护物种资源,实现生态平衡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封山育林在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实践证明,在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中,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最有效的一种措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方面的优点,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恢复森林资源的措施之一。

1.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的最佳选择

定边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高度在1303~1907m之间。南部山区山势陡峭,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森林经营资金不足,难以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来扩大森林资源。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部分灌木林地破坏比较严重。因此,通过实施封山育林措施,可使荒山荒地和遭受破坏的灌木林地的植被得以恢复,增加该县森林资源面积。

2.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定边南部山区,畜牧业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畜牧业为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地农民在林区长期过渡放牧,是造成定边南部山区林下的植被遭到破坏,草场退化和森林线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了恢复天然林区的森林植被,防止森林线的上升,可采用封山育林措施,禁止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如采山、放牧等,给森林以休养生息的时间,使其在自然繁殖或自然更新的前提下自然恢复成林。

3.封山育林投入少、见效快、省工省时

一般封育成林lhm2,可用工时43~75个,而人工造林则需用工300~750个/hm,加上种苗费用,每公顷的造林成本要比封山育林超过几倍至几十倍。而且封山育林形成的混交林,能生产各种林副产品,有利于开展各种经营,增加群众的收人。在定边南部山区这样一个造林困难、投入不足、人民生活相对贫困的地方,采用封山育林措施无疑是恢复森林植被的最佳选择。

二、封山育林的作用

1.扩大森林面积,促进天然更新,提高森林质量

林地被蚕食、灌木林遭受破坏是定边北滩天然林区林牧矛盾最为突出,约有30%灌木林地、疏林地沦为草场,而且超载严重。因此,封山育林是保护灌木林、疏林地的重要措施,是天然林区森林扩大面积,提高林地质量的关键措施。

2.减少人为破坏,促进天然更新

实施封山育林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为偷、盗、伐林木,保护林木资源;能够减轻由于人为活动造成地表土壤上的不稳定,促进天然下种和幼苗萌发生长;能够有效地保护封育区的幼苗幼树免遭人为破坏和牲畜的啃食、践踏,促进幼树成林。

3.封山育林能形成混交林

通过封禁培育起来的森林,多为乔、灌、草结合的混交复合层林分,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能改善立地条件,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给森林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环境、改善森林质量,扩大森林资源、增强森林抗病虫害能力、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作用。

4.更为有效地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效益

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调节物质和能量流動的动态平衡,使其生态效益得到有效地发挥,封山育林减少了人为活动的破坏,使定边县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更趋稳定,物质和能量流动更趋合理,从而使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5.提高管护水平,促进林分郁闭

封育区内采取人工辅助措施,改善林地环境;能够根据局部生态环境的差异,采用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干预,促进植被的进展演替;能够有效地增加林内养分的积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够在一系列管护活动中逐步掌握和应用植被演替规律和动态变化,不断提高管护水平。

6.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封育后,森林内的人为活动减少,生物物种多样性增加,使脆弱的生态系统逐浙恢复,向稳定方向发展,抗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能力增强,可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对定边县封山育林的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保护和利用并举

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全榆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发展,积极的政策引导能够促进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退耕还林政策已使全县农民获益,而封山禁牧工作又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必须采取灵活、现实的政策,促进定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2.提高林业职工素质,加大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较高的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关键。培养高素质的林业职工队伍,积极推广本专业新方法、新技术,是当前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科技兴林对提高林业职工素质,培养林业科技队伍,提高科技含量,促进林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必须加强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速林业科技发展的步伐。

3.在封山育林中灵活运用动态经营理论,促进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动态经营即根据植被演替的阶段性规律,在不同演替阶段采用不同的树种进行造林,并保护有助于促进演替的树种,以缩短演替周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这一思想对促进定边天然林区植被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4.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类经营

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分析 篇12

1 进行营林育林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业文明的进步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环了生态环境, 尤其是森林资源的减少给我们带来的后果尤其严重, 如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各类生物群体也逐渐减少甚至濒临灭绝。所以, 在意识到森林覆盖率的减少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之后, 国家开始重视环境问题, 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管护、营林育林政策, 各界人士也发挥自己的力量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重建绿色家园。在这样一个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的时代, 各项政策的出台以及公众的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营林育林的措施,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的政策也让维护生态环境的工作得到了较大进展, 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生态建设阶段。

1.1 营林育林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总体规划

在进行营林育林植树造林的经营管理工作时, 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以保护为前提, 以当前的自然基础为主来开展的, 所有的一切营林育林工作的开展都是以此为基础的。为了做好营林育林的经营管理工作, 我们必须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在了解当地地区的现存森林情况的前提下, 根据营造林区的土壤、气候、植被情况以及地形等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等情况进行记录, 然后根据了解的情况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并且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计划。在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之后, 对营林育林植树造林经营管理的费用支出和劳动力投入做一个有计划的指导, 这样不但能够确保营林育林的经营管理质量, 还能够确保营林育林植树造林的进程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1.2 营林育林经营的技术措施

实行森林营林技术措施必须要保持合理的林分结构并且创造较为适宜的林分环境, 以此确保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了改善目前国有林区生态恶化的现象, 我们必须立足于林区的发展, 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去管理天然次生林。在平时的抚育采伐中, 我们应该注重林分中树木的分布均匀性, 在面对一些地段符合能够采伐的树木较多、分布集中的情况时, 我们应该只对其中的部分林木进行采伐, 从而保持林分中的树木分布均匀。在一些树木种类较多的地区进行伐木时, 我们应该要遵守“砍大留小, 去小留大”的抚育原则, 这样通过人为的干预和集约经营, 就能够在培育森林资源的同时维持次生林的结构的生物的多样性。为了满足加快生态林建设的目的, 我们一般会选用营育人工林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 为了保持合理的林分结构和创造适宜的林分环境, 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我们可以结合抚育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进行工作, 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幼根的存活率, 在秋冬季来临的时候, 还要对栽种的幼林进行修枝,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顶芽发育, 而侧枝分布均匀。

2 当前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来说, 因为前期的不重视, 导致林木的种子类型较为单一, 母树林的更替又较为缓慢, 所以种苗的投放与市场的变化形势不相符合, 而更新造林的数量与质量也发展极不平衡, 这些情况都造成了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的不容乐观。

2.1 营林技术的应用之加强苗种基地建设

对于林业生产来说, 优质高产的关键在于选用合适的良种。在我国东北地区, 一些种子园的建设刚刚跨入第二代, 而在一些林业企业的落叶杉和云杉种子园却还停留在初级, 对于阔叶树的种子园建设更是处于起步状态, 这样的一个发展现状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 就已经落后了一大截, 所以不管是从建设规模来说, 还是从经营类型来说, 我国的种子园发展与营林生产用种的需求速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样的局面也造成了经营树种单一、树种更新缓慢和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所以为了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 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些保持水土能力较强、而且生长速度较快、品质较好且符合市场需求的树种。在保持水土能力方面, 常绿阔叶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我们可以培育和发展珍贵阔叶林基地, 这样就可以让阔叶林在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实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而且还能在这个前提下, 满足人们对于良种的市场需求。

2.2 适应林业市场化的要求

在当前的一些农场丰产林和幼培丰产林管理过程中我们逐渐地开始推广集约化管理,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投机性和短期性的问题较为突出, 所以投资的周期性一般在两年左右, 抑或者是对于集约化管理理解不到位, 只停留在精细化施肥或者修枝等表层, 使得林木的生长不符合丰产林的标准。集约化管理作为一种遵循作物生长规律的科学管理方法, 是为了在短期时间内实现林木生长量的最大化,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在林木丰收之前, 都应该根据林木的长势进行定期的维护和适时的抚育管护。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意识的宣传, 只有让人们意识到抚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才能用大家的力量来保护森林资源, 促进林业的发展。

3 结论

森林资源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资源, 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时代, 我们更是要强化森林营林育林技术经营的管理, 从而实现林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建设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 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艾洪发.对营林育林技术经营工作的思考[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 (10) :32-32.

[2]吴晓虹.植树造林方法及有效管理措施探究[J].农业与技术, 2015, (6) :53-53.

上一篇:风筝艺术下一篇:纤维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