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效关系

2024-10-07

量效关系(精选6篇)

量效关系 篇1

近20多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1,2,3],黄连素(即盐酸小檗碱, BBR)具有确切的降糖作用;且黄连素在一定的给药剂量或浓度范围内具有量效关系[4,5]。本文从黄连素对整体动物及细胞降糖的量效研究角度进行综述。

1 黄连素对整体动物血糖的量效研究

传统观念认为,黄连素口服吸收差,在胃肠道吸收不好;小鼠静脉注射黄连素,在体内吸收快、分布广泛。黄连素静脉给药后5分钟到2小时小鼠各组织中分布顺序:肺>肝>脾>肾>心>肠>胃≥脑[6];小檗碱主要经过尿中排泄,粪排泄很少,且存在肝肠循环。

1.1黄连素对正常动物血糖的量效研究

黄连素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的影响存在争议,其量效研究也较少。早期,陈其明[7]发现黄连素能降低正常小鼠的空腹血糖,另有研究也肯定了这个观点,黄连素剂量50 mg/kg具有降糖作用,而25 mg/kg没有降糖效果[8];但也有相反的观点,如李应霞[9]采用正常Wistar大鼠为模型,以不同剂量黄连素(60、40、30 mg/kg,注:30 mg约10 μmol,下同)干预21天,对血糖没有影响。

不同剂量黄连素干预后,正常动物没有出现低血糖现象,说明黄连素对正常人可能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1.2黄连素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量效研究

1.2.1 黄连素对1型糖尿病动物血糖的量效研究

1型糖尿病多采用不同浓度的高剂量四氧嘧啶造模,研究者以不同剂量黄连素对其干预。结果显示,黄连素对1型糖尿病动物的降糖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且其有效范围为40 mg/kg到120 mg/kg之间,随着剂量的增加,降糖作用越强。如陈远航[10]以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100 mg/kg四氧嘧啶造模),以不同剂量黄连素(40、80、120 mg/kg)灌胃10天,其降糖及提高血清胰岛素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120 mg/kg)作用最强。李应霞[9]以雄性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四氧嘧啶200 mg/kg造模),以不同剂量黄连素(60、40、30 mg/kg)灌胃,也得到同样的结论。Chueh WH等[11]以不同剂量黄连素(50、150、500 mg/kg)灌胃14周,胰岛数量增加具有剂量依赖性。而另有研究示对胰岛素基因敲除的小鼠(NOD/LtJ小鼠)灌胃黄连素(100、200 mg/kg),无降糖效果[12]。

黄连素的时效方面,陈其明[7]以50 mg/kg黄连素的剂量灌胃1型糖尿病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95~100 mg/kg),第1、4、10天均可降低血糖。说明黄连素在50 mg/kg灌胃时具有至少10天的稳定的降血糖作用。

1.2.2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动物血糖的量效研究 黄连素可确切地降低

2型糖尿病模型动物的血糖,在40~200 mg/kg效果明显,且呈量效关系,黄连素剂量越大,降糖效果越明显。 Wang Y等[1]以2型糖尿病大鼠为模型(SD大鼠,高热量饲料加3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以不同剂量黄连素(50、100、150 mg/kg连续灌胃6周),结果示剂量为100 mg/kg及150 mg/kg黄连素均显著降低大鼠空腹及餐后血糖,而50 mg/kg黄连素对血糖无明显影响,不同剂量均对血清胰岛素、瘦素、脂联素无明显影响。有研究采用2型糖尿病大鼠(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50 mg腹腔注射)以不同剂量黄连素(75、150 mg/kg)灌胃,结论与上述研究一致[12]。

此外,剂量不同,降糖作用出现的时间也存在差异,剂量高的黄连素组出现明显降糖所用的时间比剂量低的组短。如张彦[8]以不同剂量黄连素(50 mg/kg和25 mg/kg)连续15天灌胃2型糖尿病大鼠(四氧嘧啶45 mg/kg),前者于给药后第6天、后者第9天均呈现明显的降糖作用。

肠促胰岛素因其独特的降糖作用,成为近年的热点。肠促胰岛素通过多种途径降糖,与中药的多靶点降糖的特点相似。黄连素可能通过诱导GLP-1释放来间接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如吕秋菊[13]首次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未指明具体造模过程、体重)血清GLP-1的影响。以不同浓度黄连素(15 mg/只及30 mg/只)干预。结果两组黄连素均能有效刺激GLP-1分泌,且呈明显量效关系:在各个时间点(灌胃后0、15、30、60及120分钟),30 mg/只的组刺激作用明显优于15 mg/只的组。

2 黄连素对细胞模型降糖作用的量效研究

2.1黄连素作用于肝细胞的量效关系

肝脏通过参与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调节血糖浓度,肝细胞系HepG2常用来研究药物的糖耗量。黄连素干预肝细胞系HepG2细胞,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殷峻等[14]以黄连素的有效浓度20 μmol/L干预肝细胞系HepG2。发现在中糖浓度(11.1 mmol/L)时,黄连素具有降糖作用,糖耗量增加51%,而在高糖浓度(22.2 mmol/L)没有降糖作用。其进一步研究以不同浓度黄连素(1.0、5、10、50、100 μmol/L)干预HepG2,结果示黄连素浓度在5 μmol/L~100 μmol/L时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可使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32%~60%(P<0.001),但没有量效关系,同时随着浓度增加,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15];黄连素浓度降至1 μmol/L降糖作用消失。常伟等[16]进一步探讨其机制,以不同浓度黄连素(1、3、10、30、100 μmol/L)处理HepG2细胞24小时后,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ig-2)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表达上调,其效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浓度为3 μmol/L时达高峰,随后则逐渐减弱。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葡萄糖代谢的关键酶。Ge Y等[17]以不同浓度黄连素(1、10、25、50 μmol/L)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SD、ZF、ZL大鼠),均剂量依赖性的增加磷酸化的AMPK-α,及底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但对AMPK-β亚基没有量效关系。

2.2黄连素作用于脂肪组织细胞的量效关系

脂肪组织也是机体能量调节重要器官,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脂肪细胞系3T3-L1常用来研究糖代谢。周丽斌[18,19]将3T3-L1细胞在25 mmol/L葡萄糖培养液中孵育24小时,以不同浓度黄连素(0.1、1、5、10、50、100、200 μmol/L)干预,浓度在0.1~200 μmol/L之间呈量效关系,其葡萄糖消耗量增加26%~201%。郭晓农[20]也观察到黄连素浓度在0.3到30 mg/L之间(即0.1至10 μmol/L)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这与殷峻[14]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其研究示黄连素在高糖浓度(22.2 mmol/L)下没有降糖作用,可能是因为两者的模型不同(3T3-L1与HepG2)。葡萄糖转运实验结果显示,以不同浓度黄连素(0.1、1、10、50、100、200 μmol/L)干预,结果示黄连素浓度在0.1~10 μmol/L之间的葡萄糖转运效果显著增加,但黄连素剂量达到50 μmol/L时葡萄糖转运效果显著降低[18]。这与模型细胞的活力在此浓度降低的结果一致,可能是黄连素对脂肪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进而抑制了葡萄糖转运,但此时糖耗量却没有相应的减少,反而随黄连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可能黄连素具有其他降糖机制抵消了细胞毒作用引起的降糖效果。葡萄糖转运的时效研究结果显示,10 μmol/L黄连素温育2小时即可使葡萄糖转运率增加43%,6小时时增加59%,12小时时增加101%,24小时和48小时时分别增加112%和127%,说明12 小时时黄连素的作用已趋近最大[18]。在最佳浓度下,黄连素对脂肪细胞模型(3T3-L1)的降糖作用具有不同于胰岛素的时—效特点,其作用远不如胰岛素迅速,可能在于其促进葡萄糖转运的机制与胰岛素不同。

2.3黄连素在肌肉组织降糖的量效关系

L6肌管细胞(1.56、3.13、6.25、12.5、25、50、100、200 μmol/L)培养细胞,剂量依赖性的减少PPAR-γ和FAT/CD36蛋白表达[21]。对在体的比目鱼肌也具有量效关系,剂量依赖性的激活AMPK催化亚基的α1、α2苏氨酸磷酸化[22]。剂量依赖性的促进线粒体呼吸[23](0、2、4、6、8、10 μmol/L)。

2.4黄连素作用于胰岛细胞的量效关系

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细胞系βTC3能稳定分泌胰岛素。殷峻等[15]观察到不同浓度黄连素(0、0.01、0.1、1.0 μmol/L)均对β细胞无胰岛素促泌作用,而且1.0 μmol/L的黄连素显著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P<0.01),其原因可能在于该药阻滞了βTC3细胞的增殖。

黄连素能部分预防和拮抗链脲菌素所致胰岛β细胞损伤,呈剂量依赖性。李素迎等[23]以不同浓度黄连素(10、20、40、80 μmol/L)干预以上离体细胞,结果示浓度高(40、80 μmol/L)的黄连素干预组的1小时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HGSIR)高于单纯STZ组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浓度越高,预防和拮抗链脲菌素所致胰岛β细胞损伤的作用显著。

以不同浓度的黄连素(1、3、10和30 μmol/L)干预离体胰岛细胞,黄连素浓度依赖性增强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24],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

2.5黄连素作用于肠道细胞的量效关系

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对调节血糖具有重要作用,Caco-2细胞模型可用来研究黄连素对二糖水解的影响。潘国宇[25]以不同浓度黄连素(0.02、0.2、2、20 mg/L)干预以上模型40分钟,黄连素对蔗糖的抑制作用存在量效关系,对麦芽糖的抑制作用虽然显著,但是量效关系不明显。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表明,50 μmol/L黄连素,在肠道内几乎不吸收(2.5小时吸收量小于5%)[25];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可能并不是在它吸收之后产生的,而是象阿卡波糖等α2糖苷酶抑制剂一样在肠道发挥作用:黄连素降血糖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等二糖酶活力,减少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的产生。有研究考虑其吸收过低、剂量过高(有的达3 g/天)的局限性,而对BBR结构进行修饰,发现其8位羟基取代化合物(BBRH)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疗效均显著优于BBR组,且剂量较BBR低1个数量级[26]。此外,NCI-H716系肠内分泌细胞株[27], 常用来研究GLP- 1分泌的调节。研究黄连素0、1、10、100 μmol/L预处理,浓度依赖性刺激GLP-1释放[从基础的(0.34±0.02) pM/mg到100 μmol/L的(0.51±0.03) pM/mg][28]。

2.6黄连素作用与不同细胞模型的量—效—毒关系分析

不同的模型细胞,黄连素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的浓度也不同。肝细胞系HepG2出现毒性的黄连素浓度较低(≥3 μmol/L),说明黄连素降糖的同时,也具有肝毒性,可能是造成其浓度在5~100 μmol/L时没有量效关系的原因。对脂肪细胞系3T3-L1,黄连素的细胞抑制作用的浓度在10到50 μmol/L之间。而对胰岛细胞系βTC3的细胞毒性作用的浓度更低,为1.0 μmol/L,但是临床不仅未见黄连素的毒性报道,而且有研究显示黄连素对肝源性的糖尿病具有肝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连素的体内变化有关,如黄连素血药浓度低或转化为其他物质等[29];也可能是黄连素在不同的器官分布的浓度不同所致。

3 讨论

综观以上黄连素降糖的量效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黄连素的治疗窗:黄连素给药剂量大于40 mg/kg具有明显降糖作用,且剂量在40~200 mg/kg之间存在量效关系;适合中等浓度的血糖(11.0 mmol/L);在高糖浓度(大于22.0 mmol/L)血糖中,黄连素没有降糖作用。(2)黄连素的量毒关系:随着黄连素浓度的增大,出现明显的肝毒性,对脂肪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3)黄连素的吸收: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可能并不仅在其吸收入血之后产生,而可能早在肠道发挥作用。

摘要:黄连素具有确切的降糖作用,而其降糖作用的量效研究集中于动物及细胞实验。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关于黄连素在整体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的降糖作用的量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动物实验中,剂量在40~200mg/kg之间,黄连素降糖作用具有量效关系;(2)细胞研究示,黄连素具有潜在肝毒性(浓度≥3μmol/L);(3)肠道可能是黄连素发挥作用的重要部位,可能导致细胞实验与动物实验剂量范围的差异。

关键词:黄连素,量效关系,中药,综述,实验

乙醇与氟马西尼的量效关系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5~26 g,由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拘。

1.2 实验药品

无水乙醇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527);氟马西尼注射液由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10203)。

1.3 实验方法

1.3.1 模型制备与分组

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将小鼠分为两组(n=25):低浓度乙醇组(L组),高浓度乙醇组(H组),再将低浓度乙醇组小鼠各随机分成5个小组(n=5)。L组小鼠给予15 ml/kg的45%乙醇溶液灌胃,H组小鼠给予15 ml/kg的60%乙醇溶液灌胃。

1.3.2 给药方法

灌胃后,观察小鼠反应以及翻正反射消失情况,待翻正反射消失1 min后,分别腹腔注射20 ml/kg的生理盐水、0.01 mg/ml、0.05 mg/ml、0.08 mg/ml、0.1 mg/ml的氟马西尼溶液,观察小鼠的ST。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实验结果各小组之间的比较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低浓度乙醇组ST无明显变化趋势,而高浓度乙醇组ST缩短,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乙醇中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状态,其毒性作用为先致大脑皮层兴奋,继之皮层下中枢和小脑活动受累,大脑皮层、丘脑、基底节、脑干等脑区的脑血流量下降,最后使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受抑制,严重者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致死[4]。在本实验中,低浓度乙醇溶液灌胃小鼠呈现亢奋状态,在笼子里四处逃窜,对实验者抓捕反应十分敏感;而高浓度乙醇溶液灌胃小鼠很快就出现抑制状态,甚至对实验者的抓捕也没有明显反应。

乙醇在中枢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上有相应的作用位点。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介导抑制性突触传递的神经递质,通过GABAA、GABAB和GABAC三种亚型受体介导广泛的生理效应。GABAA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是最为普遍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可介导GABA的大部分生理学功能。GABAA受体是Cl-通道的门控受体,不仅有GABA的结合位点,还有变构剂结合位点。变构剂与GABAA受体相应位点结合,可改变受体的构象,调节Cl-通道中的流量,其中正调质变构剂包括苯二氮卓类(BZDs)和乙醇等,通过GABAA受体主要介导抗焦虑、抗惊厥、肌肉松弛、镇静等效应[5]。

乙醇可以改变GABA受体和转运体(GAT)的表达及功能,通过GABA受体和GAT影响GABA能神经传递过程是乙醇中毒及乙醇依赖的作用机制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又有许多影响因素参与其中,其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阐明GABA能神经传递在乙醇作用中的改变有助于乙醇中毒及乙醇依赖的预防与治疗,基于GABA受体和GAT的药物研究将成为预防和治疗乙醇依赖的新亮点[6]。

BZDs药物在脑内有高亲和力的特异性BZDs受体,能增强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能神经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BZDs的作用机制为增加Cl-通道打开频度,而乙醇也能促进Cl-内流,两者均致神经元超级化,使神经元不易兴奋,故BZDs与乙醇的临床效应有许多相似之处[7]。

而氟马西尼是BZDs的特异性阻断药,无内在活性,能通过血脑屏障,与BZDs受体结合,使受体活性降低,GABA释放减少,Cl-通道关闭,从而解除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达到催醒作用[8]。

本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氟马西尼对不同浓度的乙醇引起的中枢抑制效应无明显作用,但有缩短趋势,可能是由于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足,以及每一剂量组的小鼠数量过少,还不能够反应氟马西尼的真实作用,所以并不能说明乙醇引起的中枢抑制机制与苯二氮卓受体无关。另外,本实验采用的是无水乙醇配置的乙醇溶液,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酒精中毒也可能有一些差别。乙醇引起中枢抑制与苯二氮卓受体的关系以及氟马西尼在这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方能说明问题。

摘要:目的:探讨氟马西尼与引起中枢抑制的乙醇之间的量效关系。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2个大组(n=25),分别用15ml/kg的45%、60%乙醇溶液灌胃。将低浓度乙醇组随机分成5个小组(n=5),待翻正反射消失1min后,分别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20ml/kg的生理盐水、0.01mg/ml、0.05mg/ml、0.08mg/ml、0.1mg/ml的氟马西尼溶液。高浓度乙醇组操作同低浓度乙醇组。观察小鼠的反应,以及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即睡眠时间(sleepingtime,ST)。结果:氟马西尼对低浓度乙醇组的ST影响无明显趋势,氟马西尼对高浓度乙醇组的ST较生理盐水组缩短,但无显著性。结论:不能完全否认苯二氮卓受体在乙醇中枢抑制中的作用。

关键词:乙醇,氟马西尼,苯二氮卓受体,中枢抑制

参考文献

[1]孙文胜,马俊,谢景文.解救方药研究概况[J].甘肃中医,1998,11(3):47-48.

[2]李晋芳,童林艳,胡长林.慢性乙醇中毒小鼠脑组织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变化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8):2411-2412.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上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5.

[4]孟庆林.盐酸钠洛酮在急诊和急性中毒的应用[J].临床荟萃,1996,11(9):399-420.

[5]来艳萍,刘燕强.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在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2):208-212.

[6]李真,刘儒林,程秀臻.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受体和转运体的作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34(4):343-346.

[7]喻东山.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谱[J].医药导报,2010,29(1):70-74.

量效关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最新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 (学苑出版社1991年第1版) ;纳入标准:结婚同居2年未避孕者;育龄妇女,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腹腔镜检查为输卵管阻塞者;符合输卵管介入治疗适应症, 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输卵管近段 (间质部、峡部及峡—壶腹部) 完全梗阻的患者;全部病例经介入再通术成功者。排除标准:因输卵管结扎、手术而导致近段输卵管阻塞患者;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输卵管不完全阻塞或输卵管远段阻塞的患者;生殖器、盆腔急性感染期;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畸形、遗传因素、内分泌或免疫因素所致不孕症;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发育不良或生殖器、盆腔结核患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对使用药物过敏者;未按规定用药治疗,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用同轴导管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 再通成功后对照组20例, 研究组A、B、C组不同组别各10例。4组患者在年龄、输卵管阻塞条数、再通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介入治疗方法

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d。介入前肌内注射阿托品。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固定宫颈, 向宫腔内放入6F (长度30 cm) 改良造影导管, 沿导管注入造影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 根据造影情况, 在0.035时的J型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选择性插入子宫角部的输卵管内口处, 撤出导丝, 经导管注入1~2ml造影剂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以评价输卵管的形态和功能状态并初步再通, 如造影剂通过输卵管弥散入盆腔, 表明已复通, 经导管向输卵管腔内注入不同药物 (对照组和研究组A组、B组、C组) 。如输卵管仍未复通, 再运用0.018吋或0.025吋导丝或微导管疏通阻塞处后, 经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腔内给药 (同上) 。术后密切观察有无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 并及时对症处理。药物剂量的选择:对照组丹参注射液5ml+生理盐水5ml术中灌注;研究组A组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2ml+生理盐水8ml术中灌注;研究组B组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5ml+生理盐水5ml术中灌注;研究组C组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8ml+生理盐水2ml术中灌注。

1.3 疗效评价

治疗后第12个月对未怀孕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了解输卵管的通畅性。统计输卵管通畅率和再闭塞率。输卵管通畅率是指治疗后1年内输卵管解剖结构恢复通畅的比例;再闭塞率是指治疗后1年内输卵管解剖结构恢复通畅的比例;再闭塞率是指治疗后1年内输卵管再发梗阻的比例, 随访期间未妊娠, 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12个月输卵管通畅率、通而不畅率及再闭率

研究组B组的再通成功率最高, 对照组次之, 然后是研究组A组和研究组C组。术后12个月随访输卵管通畅率、通而不畅率及再闭塞率, 研究组通而不畅率和再闭塞率较对照组低, 其中研究组B组最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2 术后12个月内怀孕率

对照组1例 (5%) , 研究组中A组1例 (10.0%) , B组2例 (20.0%) , C组1例 (10.0%) 。怀孕率中以研究组B组最高, 对照组最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在丹参基础上加入低浓度枯矾以达到去除引起输卵管阻塞炎性分泌物, 防止通液后再次阻塞和加快输卵管内组织收复, 以及解决介入手术可能造成输卵管损伤。枯矾除具有祛腐生肌、止血作用外, 为广谱抗菌药, 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抑制明显, 对厌氧菌、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使用目的是祛腐通瘀, 去除引起输卵管阻塞的炎性分泌物, 促进组织修复, 防止再粘连, 能使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脱落, 有助于去除坏死、发炎的上皮组织, 促进组织重新生长修复, 达到疏通输卵管, 防止粘连等效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由表1可知, 对照组的再通成功率为93.9%, 研究组A组为92.0%, 研究组B组为95.8%, 研究组C组为90.0%, 以研究组B的再通成功率最高, 对照组次之, 然后是研究组A组和研究组C组。研究组B与对照组丹参浓度一致, 再通率较高, 说明丹参浓度过高和过低会影响再通成功率[6]。

由表2可知术后12个月随访输卵管通畅率、通而不畅率及再闭塞率, 研究组通而不畅率和再闭塞率较对照组低, 其中研究组中B组最低。说明低浓度枯矾的加入对通而不畅率和再闭塞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其中以研究组B浓度降低最明显。但因研究样本数较少, 仅为初步结论, 尚需加大样本对照研究。

本研究过程中, 部分患者已怀孕, 怀孕患者输卵管直接计入通畅率中。对照组1例 (5.0%) , 研究组中A组1例 (10.0%) , B组2例 (20.0%) , C组1例 (10.0%) , 怀孕率中以研究组B组最高, 对照组最低, 由于样本数过少, 复方丹参输卵管灌注液是否影响怀孕率仍需进一步加大样本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严英, 周伟生, 王芳军, 等.介入再通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 (9) :1060-1062.

[2] 黄益, 郭真真, 陈汉威, 等.不同防粘连剂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对比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44 (11) :821-824.

[3] 黄益, 何力, 陶莹, 等.透明质酸钠与碘油预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 (2) :141-142.

[4] 杨辉, 周伟生, 陈汉威.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用药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 (14) :124-125.

[5] 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51.

量效关系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50例。入选标准: (1) 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 (2) 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所致心房颤动, 排除恶性肿瘤、终末期疾病; (3) 入组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他汀类药物。1.2分组资料患者按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一组为未使用辛伐他汀及其他他汀类药物, 50例, 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 (69.4±8.9) 岁。一组为口服辛伐他汀片20m g, 每晚一次, 50例, 设为20m g组;男30例, 女20例, 年龄 (70.1±8.8) 岁。一组为口服辛伐他汀片40m g, 每晚一次, 50例, 设为40m g组;男26例, 女24例, 年龄 (68.9±8.6) 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 Y H A) 心功能分级相似。三组N Y H A分级详见表1。

1.3 治疗与随访

三组患者均接受胺碘酮、华法林等抗房颤治疗, 根据病情个体化使用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ACE I/AR B) 、地高辛等, 治疗6个月。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随访6个月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 s-CR P) 、肿瘤坏死因子 (T N F-α) 、白细胞介素-6 (IL-6) 、血浆脑钠肽 (B N P) 浓度。采用心脏超声探查左心房直径 (L AD) , 心电图检查患者的心律, 记录窦性心率数。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炎症因子h s-CR P、IL-6、T N F-α浓度变化 (表2、表3、表4)

治疗前三组h s-CR P、IL-6、T N F-α浓度水平无差异。20mg组和40mg组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h s-CR P、IL-6水平及T N F-α浓度下降, 并且40m g组比20m g组下降明显, 随访6个月时比治疗后下降明显。辛伐他汀片服药量越大, 炎症因子下降越明显, 服相同剂量时间越长, 炎症因子下降越明显。

注:1为对照组与20mg组比较, 2为20mg组与40mg组比较

表2显示:治疗前三组水平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40m g组水平均最低, 其次是20m g组, 对照组最高, 20m g组分别与其他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身前后比较, 三组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 h s-CR 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40m g组下降最明显, 其次为20m g组。

注:1为对照组与20mg组比较, 2为20mg组与40mg组比较

表3显示:治疗前三组水平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40m g组水平均最低, 其次是20m g组, 对照组最高, 20m g组分别与其他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身前后比较, 三组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 IL-6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40m g组下降最明显, 其次为20m g组。

注:1为对照组与20mg组比较, 2为20mg组与40mg组比较

表4显示:治疗前三组水平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40m g组水平均最低, 其次是20m g组, 对照组最高, 20m g组分别与其他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身前后比较, 三组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 T N F-α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40m g组下降最明显, 其次为20m g组。

2.2 三组治疗前后B N P与L AD水平 (表5)

注:1为对照组与20mg组比较, 2为20mg组与40mg组比较

表5显示, 治疗前三组的B N P与L AD水平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时B N P与L AD水平三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但40mg组下降最明显, 其次为20mg组。随访6个月时20m g组与对照组比较, 上述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40m g组比较, B N 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 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三组窦性心律转复情况

转复为窦性心律:对照组6例 (12.0%) , 20mg组14例 (28.0%) , 40mg组24例 (48.0%) 。三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69, P<0.01) 。

3 讨论

大量研究显示, 炎症因子如CR P、T N F-α、IL-6等, 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维持、恶化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且炎症状态与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炎症因子通过氧化应激引起心房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蛋白酶分泌增加, 大量氧化中间产物, 活性氮氧自由基致心房心肌炎症, 引起心房结构重构, 心房增大, 亦导致左心房直径增加。他汀类药能够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血炎症因子水平, 阻遏心房颤动的启动、发生、发展和自身激活。机制可能是他汀类通过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 抑制细胞炎症[1];降低急性期蛋白IL-6及CR P水平[2], 抑制补体系统, 增加内皮细胞N O释放, 减少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等抗炎机制, 抑制心房肌细胞的变性、纤维化及重构而发挥作用[3]。本研究中, 使用辛伐他汀片能降低心房颤动的炎症因子h s-CR P、T N F-α、IL-6水平, 且剂量越大, 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越明显。

心房颤动时心房扩大, 心房无效收缩, 心房、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上升, 心房容量负荷过重, 心房肌细胞肥大, 细胞线粒体肿胀, 胞浆钙浓度上升, 心房钙超载, 一方面致心房复极离散度增加;另一方面心房钙超载也刺激心房、心室肌细胞分泌脑啡肽, 致血中B N P水平升高[4]。本研究中排除了不同分组间的不同心功能分级和年龄因素对血浆B N P的影响。辛伐他汀治疗后血B N P下降较明显, 且辛伐他汀的剂量较大, 下降幅度亦大, 说明他汀类药能降低血B N P水平, 改善左心房重构及左心房功能。

炎症因子通过影响离子通道电流, 缩短了动作电位, 引起了心房肌细胞的电重构, 有利于多环折返的形成、启动、促进, 维持了心房颤动, 基至降低了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和电复律的效能[5]。本研究显示, 辛伐他汀能提高心房颤动的窦性心律转复百分率, 辛伐他汀的剂量越大, 效果越佳。作用机制在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 改善了心房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综上所述, 在临床工作中可以使用包括辛伐他汀在内他汀类药物治疗心房颤动作为上游治疗措施。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心房颤动患者的炎症因子、血浆脑钠肽 (BNP) 水平、左心房直径 (LAD) 和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百分率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冠心病心房颤动患者分为未服辛伐他汀的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的20mg组、口服辛伐他汀40mg的40mg组各5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观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白细胞介素-6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BNP水平及LAD变化, 同时记录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的例数。结果 ①hs-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 随访6个月时比治疗后时降低明显;40mg组比20mg组降低明显。②BNP、LAD随访6个月时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③转得窦性心律百分率对照组最低, 其次为20mg组, 40mg组最高。结论 辛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心房颤动血清炎症因子、BNP水平及LAD内径, 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百分率, 与剂量大小可能有量效关系, 且随服药时间延长疗效增加。

关键词:心房颤动,辛伐他汀,炎症因子,脑钠肽

参考文献

[1]AlberH F, F rickM, SussenbacherA, etal.E ffectofatorvastain on peripheralendothelialfunction and sy stemic inflammatory markersin parients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W ien M ed W ochenschr, 2007, 157 (10) :73-78.

[2]X uY Y, Jabbour S, G oldberg K, et al.U sefulnessofstation drug sin protecting ag ainstatrial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J].Am J Cardiol, 2003, 92 (6) :1338-1379.

[3]吕以杰, 王海滨, 孙德成, 等.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基质金属酶及其抑制因子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 2004, 19 (4) :258-261.

[4]O kumura H, Znch iK, Y osh ida T, et al.B rain natriuretic pepteideisapredictorofanthracy cline-induced cardiotoxicity[J].Acta H aematol, 2000, 104 (4) :158-163.

量效关系 篇5

关键词:血浆置换,多发性骨髓瘤,球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 由于其克隆性增殖的浆细胞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M蛋白) , 致血液中球蛋白异常升高, 从而引起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高黏滞血症及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1], 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梗死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故尽快清除患者体内的M蛋白, 降低球蛋白, 减轻高黏滞血症, 改善临床症状, 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血浆置换是常用的去除球蛋白的辅助方法。我们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9例球蛋白异常增高、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MM患者进行血浆置换量与球蛋白清除效果的分析,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MM患者39例, 球蛋白>65 g/L、采用血浆置换, 均符合国内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8例, 女11例, 年龄38~76岁, 平均 (56.5±12.1) 岁。骨髓瘤细胞18.5%~62%。尿蛋白本周氏蛋白阳性19例。M蛋白类型:Ig G型21例, Ig A型11例, 轻链型6例, 双克隆型1例;轻链类型:κ型28例, λ型10例, 双克隆型1例。临床分期[3]:Ⅰ期1例、Ⅱ期15例、Ⅲ期23例。共进行101例次血浆置换。

方法:患者除有化疗 (化疗方案选择VAD方案或改良M2方案) 和支持疗法, 同时辅助血浆置换治疗。39例患者共进行血浆置换101次, 按血浆置换量可分为4组:第1组8例, 血浆置换量80~90m L/kg;第2组15例, 血浆置换量120~130 m L/kg;第3组10例, 血浆置换量160~170 m L/kg;第4组6例, 血浆置换量200~210 m L/kg。39例患者均在血浆置换术后检测血液中球蛋白的含量。血浆置换均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 抗凝剂ACD-A, 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和平衡液。

统计方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SNK-Q检验。统计学有意义的检验水准为P<0.05。

结果

血浆置换量和对M蛋白的清除情况, 见表1。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多发于老年患者[4]。由于MM患者血液循环中存在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血浆中球蛋白异常升高, 沉积于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引起淀粉样变, 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该类患者化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5], 造血干细胞可提高完全缓解率[6,7], 但造血干细胞移植需待肿瘤负荷降低后方考虑进行, 而化疗只能抑制M蛋白的产生, 不能减轻已存在的M蛋白。应用血浆置换, 能在短时间内清除血液中高免疫球蛋白, 阻断器官的序贯损害, 改善临床症状。

血液中M蛋白的清除率与血浆置换量有关, 通过回顾性研究得出:血浆置换量80~90 m L/kg时, 球蛋白清除率41.7%;120~130 m L/kg时, 球蛋白清除率58.3%;160~170 m L/kg时, 清除率60.9%;200~210 m L/kg, 清除率61.7%。第1组分别与第2、3、4组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第2、3、4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关注血浆置换带来的好处时, 我们也应注意到, 血浆置换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有文献报道[8], 血浆置换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枸橼酸中毒引起低钙血症、血浆过敏反应、低血压、静脉穿刺血肿、反跳现象等。对我院39例进行血浆置换的MM患者回顾性研究可以看出, 第1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血浆过敏反应, 第2组有1例患者出现血浆过敏反应, 另1例出现低钙血症表现, 出现口唇麻木、双手搐愵。第3组有1例患者出现血浆过敏反应、口唇麻木, 另1例患者出现静脉穿刺血肿;第4组有1例患者出现血浆过敏反应, 有1例患者出现静脉穿刺血肿, 另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认为,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中球蛋白的清除率, 随着血浆置换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并不呈直线关系。这可能与血浆置换多为分次进行, 先前血浆置换的正常球蛋白有可能在以后的血浆置换过程中损耗有关。由于血浆置换量120~130 m L/kg时, 已经能清除大部分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球蛋白明显下降, 同时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较小, 若继续增加置换量, 所取得的效果增长并不明显, 但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增加, 同时也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故在血浆置换的时候, 120~130m L/kg的置换量可能比较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Saif MW, Allegra CJ, Greenberg B.Bleeding diathesis in multiple myeloma[J].J Hemarother Stem Call Res, 2001, 10 (5) :657-660.

[2]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391-392.

[3]Patriarca F, Fanin R, Silvestri, et al.Multiple myeloma:presenting feature and survival according to hospital referral Eastem Cooperative Study Group on Monoclonal Gammopathis[J].Leuklymphoma, 1998, 30 (5-6) :551-562.

[4]Smith S R, Auerbacut B, Morgan L.Serum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in multiple myeloma and other plasma cell disorders[J].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1996, 92:67-70.

[5]Cool R M, Herr nrton JD.Thalidom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J].Phamacotherapy, 2002, 22 (8) :1019-1028.

[6]Badros A, Barlogie B, Siegel E, et al.Improved outcome of allogeneic transplation in high-risk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after non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J].J Clin Oncol, 2002, 20 (5) :1295-1303.

[7]Richardson PG, Barlogie B, Berenson J, et al.A phase 2 study of bortezomib in relapsed, refractory myeloma[J].N Engl J Med, 2003, 348 (26) :2609-2617.

量效关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痰浊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14例, 女10例, 年龄25~74岁, 平均年龄约为61岁。临床检查诊断显示, 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患者21例, 美尼尔氏综合征引起的眩晕患者3例。患者临床表现以眩晕、恶心等为主, 在颈项拉伸及旋转时易发生较为严重的眩晕症状, 且发病期间舌苔呈明显的厚腻变化, 体重增长速度加快。

所有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上扰型, 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等。将所有患者分为A、B、C三组, 每组各8例。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配比的泽泻汤口服治疗。其中, A组患者采用5∶2配比泽泻汤治疗, 包含泽泻50g、白术20g;B组患者采用1∶1配比泽泻汤治疗, 包含泽泻20g、白术20g;C组患者采用1∶1配比泽泻汤治疗, 包含泽泻35g、白术35g。泽泻汤主要由泽泻和白术组成, 具体制作过程为将不同配比的泽泻与白术加水煎煮2次, 混合并加热制成100%浓度的泽泻汤, 置4℃保存, 备用。

各组患者分别按上述设计的泽泻汤煎服方式, 每天1剂, 分2次服用, 连续服用2周后观察评价患者病症改善情况与效果, 分析不同配比泽泻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的量效相关性。

1.3 疗效评价

所需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血脂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眼震持续时间等。其中, 血脂变化检测主要通过采集患者静脉血, 检测分析甘油三酯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等指标水平。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检测主要通过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各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均明显下降, 其中以甘油三酯指数的变化差异最为明显, 且以5∶2和1∶1 (泽泻、白术各35g) 配比进行治疗时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较1∶1 (泽泻、白术各20g) 配比治疗效果更明显。C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A、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s, mmol/L)

注:与A、B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临床上, 痰浊型眩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西医治疗以改善和缓解症状为主, 不能进行有效控制治疗。中医治疗痰浊型眩晕优势明显, 通过结合疾病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根据证型辨证治疗, 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 改善痰浊型眩晕患者临床症状, 减小对患者健康及正常生活的不利影响, 效果较好。

现代社会环境下, 由于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 导致脾胃功能受到一定的损伤, 人体出现水湿运化失常、痰浊内生、上扰清窍之证, 从而引发痰浊型眩晕疾病, 临床较为常见。从西医角度来讲, 由于长期的高脂食物摄取, 导致患者出现高脂血症, 从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 也是椎基底动脉病变的重要基础, 临床集中表现为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患者一旦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流量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对内耳前庭及脑干组织的功能会造成影响, 使患者发生眩晕。多普勒超声检测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检测分析, 且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显示, 以5∶2和1∶1 (泽泻、白术各35g) 配比进行治疗时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较1∶1 (泽泻、白术各20g) 配比治疗效果更明显;治疗后患者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均明显下降, 血流速度加快。

综上所述, 不同配比泽泻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疾病所发挥的作用效果不同, 根据量效相关性结果显示, 采用泽泻35g、白术35g配比设计的泽泻汤效果最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红梅, 杨霞, 司维, 等.中药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9 (5) :547-549.

[2]谢慧君.加味五苓散干预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 2013, 28 (7) :1387-1389.

上一篇:存货发出计价下一篇:扩面征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