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2024-06-22

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精选12篇)

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篇1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 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密切相关。“让生物课堂走进生活”, 就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中心, 以学生丰富的生活为背景, 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简单化, 以达到激活学习动力, 增强主体意识, 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物学问题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生物知识、学习终身受用的生物知识, 这是我们初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类似的知识 (不能仅仅限于书本知识) , 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思维、不断地发现。

让生物学教学走进生活, 让生物与生活零距离, 就是要缩短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 教师要留心学生的生活内容, 关注学生的生活范围, 勤记一些有关学生的生活资料, 注意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然后把这些活生生的内容移进课堂, 从生活实例中, 引导学生发现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 感悟和体会生物学思想方法, 探究生物学规律, 然后再将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思想服务于生活, 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拓展广阔的学习空间,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体验生物学的实用价值。

二、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知识链接到生活

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 让社会生活走进教材, 再用教材指导社会生活, 使学生学习有意义, 有兴趣。

以“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一节为例, 这一节内容丰富, 和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试授课前先随堂做调查:“你是否经常不吃早饭来上学?”结果有近一半人举手。问及不吃早饭的感觉, 很多学生深有体会, 答出肚饿、肚痛、头昏没精神等。然后老师引出学习内容:人体为什么需要营养物质?怎样才叫合理膳食?老师这时再联系生活实际讲一日三餐如何搭配, 让学生自行设计一天的食谱, 并针对学生在饮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其中的危害, 如不吃早饭的危害、不爱吃蔬菜的危害等。还应该结合当今一些常见的生活方式病, 如高血脂、高血压等, 指出:不能把饮食习惯当成小事, 它是关系到人们一生健康的大事。作为生物教师, 应让学生知道, 合理营养是一种生活理念, 应想方设法让这种生活理念在学生心中扎根, 这比一次生物考试成绩更有现实价值。

三、走进学生的生活, 联系社会实际

生物科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发展密不可分, 社会生产生活中大量的问题、事件、新闻、时事热点、科技进展等都可引进课堂, 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设置一定的情境, 把学习特定内容变成一种社会参与。如肾移植、肾透析的引入, 学习肾脏的功能、心脏搭桥手术引入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学习, 引入世界粮食问题来学习光合作用等。

例如, 教“生态系统”时, 让学生走进校园的一块草坪, 让学生找各种昆虫、小动物, 各种杂草和许多不知名的生物, 教师回教室总结:我们把这些看成一个整体, 它们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青春期教育, 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精彩源于对教材的超越, 教师大可不必拘泥于书本, 联系实际、走进生活,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挖掘生物教材中德育资源, 并将之渗透在学生生活中

作为教师, 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例如, 学习光合作用时, 我们不妨对光合作用的意义做一番逆向思考:如果没有光合作用, 世界将失去生命的动力, 所有生物将失去食物。动植物将由于缺氧而死亡。因此, 我们应学会感恩, 自然是平凡的, 但也是弥足珍贵的。亲情、人身自由、人身安全都是平淡的, 但也是最珍贵的。拥有时不知道珍惜, 失去将追悔莫及。

五、组织小组间竞赛, 激发学生热情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需要激励和调动的。教师在课堂上, 面对各种教学内容, 可以开展一些知识竞赛, 试题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组织小组间进行竞赛, 让学生勇于参与、积极思考。

例如, “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清晨不宜在公园或树林里锻炼?”“你在长跑时有肌肉酸疼的感觉吗?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饭后不易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体操运动员、杂技演员动作特灵活是因为骨头软吗?说说你的观点。”“卧室内最好不种植花卉, 瓦盆比塑料盆更适于养花, 为什么?”等。同学们积极抢答, 跃跃欲试, 表现优异者能够获得一份纪念品。这样, 巩固、复习了知识, 同学用藻类植物标本亲手制作的书签, 尤为美观。■

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主要是探寻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物现象的一门学科,如果能学好初中生物,就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但生物学科知识的来源多从自然和生活这两方面着手。因而,初中生物中生活化教学措施的推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本文从情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这几个方面入手,细致的探寻初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学途径。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场景

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生物学科,因而在学习中需要熟悉整个学习过程,为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这门课程,教师需在教学中给学生导入熟悉的事物,让学生能进入到全新的感知世界内,这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场景的必要前提。为让学生对生物学科有良好认知,教师要求学生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从生活情境逐步过渡到生物学习,这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类事物,也会增强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处于生活化的情境学习中,要将生活中的发展规律、现象和生物学科知识进行密切联系,这将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有良好认知。与此同时,通过学习生物知识,解释生物现象,学生对生物有更好的了解,也就能对生物有更多的探知欲望。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的时,教师为让学生对生物遗传和变异有更好的理解,可以在教学初期引入中国的一句俗语: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然后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遗传现象,比如两只白猫能生出两只黑猫,两个父母皮肤比较白,但是却能生出一个黑皮肤的孩子,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都是受到生物学知识的影响,也是生物基因变异的一种类型。教师在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引用较为常见的生活事物,因而需要解释生物学的各类知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场景,使学生运用现实的形象理解知识的抽象,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初中生物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度的添加相生物现象让生物课程更为形象,之后借助生物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现象,让教学内容更为贴近实际生活,满足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要求,初中学生在学习中能感悟、领悟和经历生物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生物知识的过程,了解如何用生物知识解释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学生看到知识学生的实用性,就会对知识有深入的认知和了解,也能真正的探究知识本质,更能进一步探寻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不同之处。如,我们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这课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人们为何喜欢在大树下面乘凉,并能利用生物学知识给学生详细的解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散发部分水汽然后收到雾化影响,就会不断的吸收周边热量,所以夏天在树下纳凉会感觉很凉爽,学生通过这个知识点了解到夏天在树下纳凉凉快的原因一方面是树枝遮住阳光,另外一方面是树本身会吸收周边热量。教师为让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提升,就要运用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但学生在学习初期不知道应从哪个方面思考问题。因而,初中生物教师应需重视生物课外活动,尽量让课外活动趋向生活化,更要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知识融合在一起,做好融汇贯通,这样生物知识就能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使教学活动更为科学。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展开实际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相关的生物知识。比如,教师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拓展学习层面,寻找生活中能运用生物的知识点和知识内容,如学生将食品保存看成是学习的内容,教师在上课之初让学生先进行预习,然后搜集家中食品保存的方法和保存过程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翻阅资料,也可以询问父母搜寻保存方法,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与父母一到共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掌握观察现象,也能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上课之前,教师可借助自由发言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搜寻处出来的结果分享给其他同学,并引导学生用现有的生物知识解释提出的问题。课堂以外,生物教师也需利用现有知识引导学生做食品保鲜的相关实验。借助于课外实践,学生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存储方法对同一类食物进程存储,也可以通过观察各类不同的食物保存效果选择高效合理的保存方法。基于此,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设不但能拉近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间的距离,也能更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布置生活化练习和作业

给初中学生布置练习和作业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也是通过练习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探究转化过程中的遗漏部分,然后进行二次巩固,达到强化知识点的目的。为让学生喜爱练习和作业,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实际生活内容,让初中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满足学习实践要求。通过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练习和作业,能将学生从枯燥的书面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能更多的参与生活实践,进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动手能力,并让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尝试,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实践,并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境,力争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们在学习课文《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这课内容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布置有关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类相关题目,可以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实际考察,将各个小组不同的研究成果综合在一起,全班同学统一讨论,然后形成完整的调查后提交报告。

四、结语

总之,生物知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极为密切,初中生物教师不但要重视生活化生物教学方式的运用模式,更要通过各类方式让学生合理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都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造福于人。除此之外,通过生物知识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能引导当代初中学生树立健康的生物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1]胡同炎.关于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06):3-6

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 篇3

让学生融入自然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大自然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它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大自然,大自然是生物学科真正的知识宝库。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学生从自然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生物知识。不过,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愿意去大自然中玩耍,却不能将知识与生活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没有起到真正的教学作用。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有利的时机,为学生创造各种走进自然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在学习《生物生存的环境》一课的时候,笔者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调查我们身边的各种生物。笔者为学生安排了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到自家周围对各种生物进行调查,让他们在上课之前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课上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所得,共同分析,共同讨论,活跃了课堂上的气氛。再加上笔者的适当点拨,不但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而且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将知识学“活”了,课堂效果满意。

随着类似课外活动的增加,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如果在学生之间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学生一定会说现在非常喜欢上生物课。有了兴趣这位好老师的引导,学生又怎么不会从大自然这个丰富的知识宝库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生物知识呢?所以,教师要利用一些生活问题与例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进入学习,提高生物学习的有效性。

创造生活化情境

生物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全堂讲解,学生埋头苦记。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的事情,是一种高级的思维交流。所以,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与沟通,师生之间要相互融合,相互尊重。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生活化场景,就会打破以往课堂的沉闷气氛,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宽松融洽,师生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对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更加有利。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实际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创建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让生物课堂中的生活气息更加浓郁。

比如:在讲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需要让学生了解环境的破坏与保护措施。为了让学生的感触更加深刻,笔者为学生展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媒体报道:关于泔水油的问题。报道中的内容令人心惊,学生受到了明显的震撼。然后,笔者又找了一篇最近的报道:我国的科研人员已经找到了有效的方法,从泔水油中提炼出生物柴油。这样一个来自生活的例子,都能牵动着学生的心,让他们跟着报道内容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生活化的氛围既焕发了课堂的活力,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初中生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非一无所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看法,已经获取了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例子,并且巧妙地将它们引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学得有趣、有得。

作业体现现实生活实际

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大课堂,也是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场所。所以,教师在课堂之外,要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作业,创建一些生活性比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帮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认识到生物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价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源于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生物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比如:在学完《饮食与营养》这一内容之后,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记录这几天家里所吃的食物清单,然后再结合“平衡膳食宝塔”中五类食物的结构比例,分析一下自己家里所用的膳食是不是很合理。如果有所欠缺,对家人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膳食意见。学生对此次作业非常感兴趣,最重要的是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还让他们学会了关心自己身边的人。

事实证明,这种生活化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亲身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生物知识的价值。这种生物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让学生体会学习生物的成就感。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加强生物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参与社会活动,用他们的聪明与智慧,创建更加美好的明天。

略谈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篇4

一、将生活引入教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现代学生使用的教材中, 生物课程教材的编写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留心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生物现象, 并以此帮助他们准确、快速地把握生物学科的知识要点, 并且养成他们细微观察生活的习惯, 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如, 在初中的生物课上我们讲光合作用时, 常常先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日常生活中, 让他们去寻找相关的记忆。他们通常会将室内外的花草进行比较, 从而得出叶绿素在光聚状态下的性质与无光或弱光的性质的不同特性。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 学生不仅很快地理解了知识, 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二、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时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在生物教学生活化的设计上, 一般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学科紧密联系实际性;在教学方法上一定严格按照学生的接受程度去设计;设计具有科学性。

首先, 在生物教学中, 我们要选取与生物教学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题材与内容, 并且其真实性与知识的构建性能够很好地融合。所以生活化内容最好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与事, 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 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共鸣;问题必须是具有理智的挑战性并通过努力有可能做出尝试性的解答的。

其次, 生物的生活化教学要适当、适量。我们不能一味的只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生物研究性、活跃性, 而忽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正常思维, 忽略学科自身需承载的教育功能, 不自觉地去加进一些与学科教学无关的非学科因素, 从而忽视学科教学的科学与严谨。

最后, 我们必须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概念, 将生物学科的知识与学生的发挥空间相互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 学得有情趣, 学有所得, 从而构建出和谐、高效的生物课堂。

三、“生活化生物教学”的意义

1.“生活化生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生活化的生物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而且让学生能够不断地积攒生活经验。对于学生从生活化的生物教学中能够不断地结合自身经历, 在知识的形成、结论的获得中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与巩固因此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2.“生活化生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情境, 在教学课程中将问题融入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去解决, 让学生对学习生物的整个过程产生真实感及兴趣, 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与寓教于乐性。生活化的生物教学能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进整个教学中, 让学生真真实实地通过整个实践与参与来激发对于学习的热爱性。

3.“生活化生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的能力

在不断完善与创新的教学环境与情境中,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情境与解决问题情境相统一, 让学生自己自主用实验来解决生物课程的问题, 这是让学生积极探索与求知的全过程。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 学生势必要利用创新与实践来揭开生物的谜题, 再由不断的创造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生活化生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生活化的生物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社会这一大环境, 增强创新与实践能力, 并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在现代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实践生活来寻求解决生物课题, 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细小事情联系学习课题中的疑问。让学生养成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 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我们只有通过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接近生活、源于生活的知识问答, 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与真实生活相重合的契机, 来更多地在体验生活之余去理解与深化生物科学知识, 体会到生物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到生物问题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问题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化教学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驱动知识的建构, 能使师生的课堂生动丰满, 充盈学生的生活经历,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高文波.生活化教学理论, 生物教学教案[J].学科教学, 2008 (07) .

[2]胡萍.生物课堂活化教学实验[J].西城教育, 2005 (21) .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篇5

陶行知先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时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初中思想品德课存在知行严重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只处于认识阶段,其所学没有很好地指导实践,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产生知行脱节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学没有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针对这样的教学弊端,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浅谈如下几点见解。

一、挖掘教材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一般是以一个故事、情景为载体,引发出一个道德主题。这些内容大部分源于现实生活,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所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使用方法的完善以及开发补充教材的方式,使教材这一文本资源的课程得到升值,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改造和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如:我在教学“诚信是金”之前,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小型的社会调查,搜集在学生身边发生的不诚信的事情,以及不诚信带来的社会危害对教材进行补充。在课堂上学生就开始分享他们通过调查获得的最具有时代性的资料。他们从衣食住行分角度来谈:“我们每天吃着地沟油油条,吃着苏丹红鸭蛋,喝着三聚氰氨奶,烧条避孕药鱼,醋溜盘尿素豆芽,吃个增白剂加吊白块和硫磺的白馒头或者吃个掺了卫生纸的王哥庄大馒头,呼吸着充满PM2.5的空气,开着锦湖轮胎的车,用着暗藏吸金软件的手机,去地摊买本盗版小说,回去上一会盗版操作系统的XP,钻进黑心棉被窝。。。”从这些打油诗的叙事中,学生谈到的不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甚至更深层次的讨论到了这也是导致千万富人移民的原因,原本是一个社会支柱的财富和知识精英,不仅带走了知识和财富,更带走了这个社会的灵魂,带走了那种激励个体奋发向上不努力改造社会的精神。所以,我们每个公民和企业应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用生活的逻辑来开分析生活叙事,以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从而自己去优化生活状态,在无声中,学生融进知识,知识丰富了学生。

二、导课生活化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导课中,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加以提炼,让学生通过表演或讲述等方式再现生活情景,把学生带入一定的生活情境,由此拉开学习的序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在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时,正好是曼德拉去世的那个月。因此在导入时:我用PPT展示了《与自己对话》这本书的封面-----曼德拉的头像,底下展示了一句英文:When I walked out of the prison cell towards the door leading to freedom, I have made it clear his own pain and resentment if not able to stay behind, so in fact I still in prison。学生一看政治课怎么有英文,好奇心与好胜心激发他们争相翻译,争相描述曼德拉的事迹。这句话的翻译:“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 这句话体现了曼德拉豁达宽容的人格魅力。我继续问: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感受到它的宽容?生答:他内心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折磨过他的那几个狱卒。我及时进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谈谈宽以待人。

这节课我用了一个时事,就将思想品德课中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态积极地来学习。因此以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或以社会热点话题、国内外重大事件等为契机,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愉悦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探究活动生活化

蒙台梭利教育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探究活动中,我们要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与发言。如在学习《享受健康网络》这一内容时,我提出这样一个探究性问题:一位同学通过QQ聊天认识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邀请他见面。这位同学要不要接受网友的邀请呢?这样的情景学生非常熟悉,每个学生都可以就此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非常高,发表了许多个人见解,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引起了学生之间的争论。此时,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与交流,最终学生达成了共识。这样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开展的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学生较为熟悉,都可以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全面,考虑问题更周到。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会了用所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知识的实用性。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与国家的人。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评价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的有效评价不是单一的评价,而是多元评价,既注重学习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又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评价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体现生活化的特点,让评价为学生所接受,真正成为学生不断上进的动力。在教学中,我将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表现也融入到了评价中。如在学习了《与人为善》后,我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层面上,还让学生相互列举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实例,然后我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必要的表扬。这样评价的好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正确的行为,真正了解了如何将所学表现在具体的行为实践中。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 篇6

关键词:教学情境;教学内容;课堂活动

初中生物课堂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探究性意识和学习能力。而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应该立足于生物学科的生活化,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去探究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解决生活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发挥。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观察、思考、操作、猜测、交流、总结,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深刻的知识体验。例如,在讲解“生物物种变异”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进行课堂导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融入到轻松的教学情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理,进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能够让学生积极发现、探索和应用生物知识,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内容联系起来,提高生物学科的实用性。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将其转换为课堂中的鲜活案例,让学生深化对生物知识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将课堂中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经历,通过深刻的知识体验,深化理解课堂中的生物知识,并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例如,引入树阴底下好乘凉的生活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三、课堂活动生活化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将课堂活动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活動、实验活动、调查采访活动、网络操作活动、角色扮演活动中体会到生物活动的有趣性,并形成一定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主动对知识进行感知和体验。首先,教师可以营造信息化的课堂,通过QQ、网页、微博、BBS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全面交流与沟通,并引导学生通过搜寻引擎、网上期刊和数据库等获取信息和收集信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其次,教师可以打造互动式的课堂,通过小组讨论、提问回答、生活体验分享、话剧表演、课外活动汇报、小组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参考文献:

李少英.生物与生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篇7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生活化就是指教师找准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与生物知识的结合点并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使教学目标成为连接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枢纽,知识目标就是使学生学习到与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相关的科学知识,掌握解决方法;能力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能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去构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概念知识框架,使概念的学习不再纯属依赖于记忆,而是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即教会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学习概念知识,培养学生挖掘生活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激活生活经验

教师一定要在备课前,围绕着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以科学知识为中心设计课堂导入。例如,在讲解《细菌》这一节课时,可以借助日寇侵华时的“生物战”也就是“细菌战”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导入。每个学生都有爱国情怀,而且历史战争对于学生耳熟能详。

2. 创设生活情境

在讲解抽象概念之前,可以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自然而然引出概念。这样以来,概念的讲解不会显得很唐突,结合着生活实例可以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可以加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3. 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刚形成概念时,并没有达到理解的地步,对于概念的学习大多依靠的是记忆,而这个时候加强学生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要不然学生会非常容易忘记和忽略一些重要的概念知识。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概念重新理解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将知识内化成自身的生活经验。

4. 回归生活

在实际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样,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健康的性格,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教会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教育中,如果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学生有可能会出现生命意识麻木和淡化的情况,难以辨别真假是非,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教师要重视起来。例如,学习了细菌的生殖方式之后,学生了解到细菌生殖繁殖速度快,这时候教师可以穿插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醒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卫生,要防止被细菌感染。

三、教学形式生活化

1. 设疑法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行为》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看电视这一生活事例为教学切入点,以“猎豹捕食”这一生物现象为例,来引导学生形成动物的行为这个重要概念。巧设问题串,激发学生求知欲。

2. 活动法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针对“生态系统”这一核心概念,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四组,让学生分别扮演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这样的角色的扮演,使学生明白这四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也使学生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部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怀。

3. 形象法

学生在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两个重要概念时,容易混淆,教师可以借助于“印度狼孩”的图片和视频,首先先让学生分析这两种行为各自的特点,利用这两种行为的概念及特点来具体分析“印度狼孩”的一系列行为。在分析狼孩行为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这两种行为的本质区别,即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一生下来就具有有的行为,是不需要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模仿就会的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4. 类比法

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这两个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区分这两个概念,教师可以采用类比的教学方式来讲解,借助学生都熟悉的图形进行比拟,如下图,通过具体形象的图形展示,学生将更容易理解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并加深了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和记忆。

总之,在新课改实施浪潮中,进行生活化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原本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态度,只要我们教师一直坚持生活化教学,我们培养的就不仅仅是考生,而是未来和谐人。

摘要:生活即教育!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还能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发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生活化教学的优化策略往往是多元化的。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生物,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许玥.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行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2]孟召英.联系生活实际·搞好中学生物教学[J].山东教育科研,1994(5):73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篇8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促进生物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 使生物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课堂中, 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生物知识形成的过程, 获取丰富的体验, 从而实现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细胞吸水原理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开展教学, 比如将蔬菜放置一定时间后, 蔬菜会变蔫, 为什么在菜叶上撒些水后, 蔬菜又变新鲜了?一些家庭自己腌制咸菜时, 为什么只放入菜和盐, 过段时间还会出现水?通过生活中问题的提出, 会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中, 从而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生物教学中, 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二、开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生物教学中,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学生与生物之间的距离, 减少学生对生物的陌生和抵触,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生物内容, 将教材中的生物知识生活化, 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印象, 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生物内容。

例如在学习《生物适应环境》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周围的树木, 为什么秋天杨树、柳树的叶子会落, 但是松树不会落叶呢?在学习体温调节的问题时, 让学生从温暖的环境进入寒冷的环境中, 体会自己身体系统的变化。通过学生身边事物的引用, 让学生不再抵触生物知识, 认识到生物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能够使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感受生物知识,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也实现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

三、利用生活化的实验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实验也是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生物实验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更深的认识,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生物教学中, 运用生物实验加强课本中的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做“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时, 教师让每一个学生利用放大镜对小肠内表面进行观察, 认识到小肠环状的皱襞和细小突起的“小肠绒毛”的不同, 从而掌握, 因为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 小肠内表面积才得到了增加, 进而得出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 要求学生亲自触摸蚯蚓身体表面, 让学生感受到蚯蚓刚毛的存在, 更好地理解蚯蚓的刚毛能协助其运动。

四、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补充, 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在布置生物作业时, 也要注意生活化, 让学生脱离题海, 能够通过自己或小组合作的探究分析对生物知识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创新,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收集有关生物的知识和问题, 体会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加强对生活的热爱, 养成认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 真正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例如在生物学习结束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需要进行实地考察, 了解学校以及自己家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 了解污染的主要现象、出现污染的原因等。学生分成不同小组, 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确定本小组的重点研究内容, 例如“噪声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 然后让学生将调查结果汇总, 编写研究报告。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实践探究,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动手以及创新、合作等能力。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运用 篇9

一、营造自我学习氛围, 创设自由化教学情境

生活化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尊重学生的自我学习主体价值, 让学生能够在自由和谐的语言环境过程中, 不断学习和体味语言, 从而真正发现其中的语言知识内涵。通过自我学习发展, 不仅能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更能够形成友好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认知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设自由化的教学情境, 能够最大限度升华课程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认知和感悟语言知识。这样的自我学习氛围营造, 能够让学生在有效理解感悟文本知识基础上, 更为合理科学地梳理知识结构,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自觉主动性。通过自由化教学情境创设来更好地深化教学过程, 体现学生的学习价值。

在自由化的教学情境过程中, 学生的潜能能够得到激活。例如, 教师在《牛津初中英语》 (Fun with English) 8AUnit 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教学中, 可建议学生在查阅互联网络资源的基础上, 对“What's the character about Zhalong?”来进行综合思考理解。与此同时, 可要求学生围绕“Why do Zhalong call a special place?”和“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来进行自由化的交流,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自由表达中更能够增强学习体验。

二、关注情境表达深化, 激发学生丰富性思维

营造自由化的语言学习环境氛围, 不仅是对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化, 更是为学生提供可表达交流的载体。通过这样的运用, 能够在帮助学生增强语言学习表达体验的基础上, 促进他们知识的有效转化。这样的转化, 更是丰富学生语言学习思维的基础。

学生在情境表达的过程中, 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语言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能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深入学习探究, 以此来体验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在表达过程中,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 通过尝试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来进行交流, 以此来丰富课程学习思维方法, 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使用能力。在情境表达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意体现主体性和交际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深化课程学习认知, 建议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捕捉英语表达交流的相关信息, 有效深化课程语言教学过程。

在情境表达深化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课程学习重点和难点, 优化表达话题, 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交流表达环境。通过这样的表达, 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更为合理清晰。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3 A day out的“Reading A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的教学中, 可根据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和感悟, 要求学生能够围绕表达重点就“What's interesting place do you meet?”和“Why do we need to trip?”来进行表达, 并建议学生通过图片展示和多媒体课件播放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学习理解。这样的教学, 更能够优化教学过程。

三、倡导课外实践活动, 提高综合性运用技能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运用就是要在借助语言语法、功能等运用规则的前提下, 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呈现语言学习认知和运用提升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 不仅是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过程需要, 更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需要。

生活化的语言教学, 就是在尊重语言学习交流规律的基础上, 让学生能够成为课程教学的自觉接受者和学习运用者。教师通过实践活动的引导, 能够对课内教学起到补充丰富的作用。教师可运用朗诵、唱歌、演讲、英语角、英语墙报等形式帮助学生不断丰富和认知学习语言,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 能够让学生的语言语法知识充分运用于生活实际, 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 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教学中, 也能够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便于他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现场交流并解决, 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学习和表达运用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探究 篇10

一、挖掘生活素材,确立生活化教学支点

初中政治理论性较强,内容相对枯燥,学生普遍觉得难以提起学习兴趣。政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充分地挖掘出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建立起教材知识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拉近知识与学生心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体验政治教材中可触及的生活支点,很好地实现生活和学习的交融。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下册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这一知识章节时,我引导学生从书本中脱离出来,让学生举一举自己身边真实存在的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案例。学生张X迫不及待地发言:“几十年前,有一次发洪水,将生产队的耕牛冲走了,我爷爷为了救回耕牛,自己跳到洪水中,经过殊死努力终于将牛救了上来,但是自己却差点送了性命。”“为了生产队集体的利益舍弃自身安危,张同学的爷爷真是好样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我鼓励道。“我奶奶为了不影响她舞蹈队的比赛,放弃了出国旅行的机会。”……同学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那么,有没有反面的例子呢?”我继续引导。“一个寒冷的冬天,公交车上的一名年轻小伙打开窗户透气,结果一车的人都冻坏了!”“我之前一个同学力气十分大,但是却不愿意为班级参加学校举行的拔河比赛,结果我们输掉了比赛。”……此时,学生表现得极其愤懑。通过学生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无须教师深入讲解,学生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已有了十分深入的体会和把握,在知识上、情感态度上都有了良好的发展。

二、创设生活情境,强化生活体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初中政治课堂而言,其源头之活水就是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了避免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初中政治教师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拉近知识与学生心理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们维护正义》一课时,我创设了“公交车上抓贼”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小偷、司机、乘客、警察的角色:小偷正在向熟睡的乘客甲进行偷窃,其行为被乘客乙发现了,但是乘客乙担心自己伸张正义会被小偷报复,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乘客乙内心的正义终于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他大声呼喊抓小偷,让司机关上车门,众人一起努力将小偷制服,然后报警,使小偷受到正义的处罚。通过真实生活情境的模拟,学生对“维护社会正义”这一知识内容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运用生活典型,指导教学实践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应以“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相结合”这一教学理念为指导,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机统一起来,使政治课堂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认知实践。初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每天会遇到一些与政治学科知识相关的事情,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生活中比较突出和典型的事例,将其作为教材理论知识的有益补充,更好地指导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收集近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罗列了“三聚氰胺鸭蛋”“敌敌畏火腿”“瘦肉精”“三鹿毒奶粉”等近年被媒体曝光的问题食品。我再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食品的相关报道,令人触目惊心。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都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发誓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产品作斗争,自觉成为维护商品市场秩序的公民。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地建立起了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生活典型的列举,有效地引导了教学实践的良好开展,学生兴趣十分浓厚,教学效益也十分明显。

总之,生活化的初中政治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运用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现象和问题的方法,深切地感受到知识与自身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学以致用。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将政治置于更为广阔的生活天地,促进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摘要:新《初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将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缩短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实践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学生学习需要,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方式开始运用到初中教学课堂。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为学生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改革浪潮下产生的一种新教育方式,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新知识。学生的生活经历是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力保障,学生需要多亲近大自然,走进农家,多熟悉花草树木,接触一些家禽家畜。生物课堂教学更多的要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出发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与熟悉,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学生思维活跃、讨论交流激烈的课堂。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传统生物教学存在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方式是教师的传授,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生物教学中对课堂知识的教授过于重视,而忽略了制作、观察等一些动手实验的教学。学生需要完成大量的课外练习和课本作业,来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记忆。这种以完成教师任务而写的作业很难让学生真正学会生物知识中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表自己建议与看法的机会。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传统的教学方式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与社会的进步、日常的生活戚戚相关,通过让学生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让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的进步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科学的眼光去对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物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的看待人与自然的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与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很多小事都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扎实的掌握知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将被动的听课转变为主动地求知,更好的融入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意境中。教師在教授的初中生物课时,需要多借助于实践课、动手实验课等多种课外方式整合课堂内容,多营造一些情景教学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课程时让学生亲自去采集一些植株用来观察,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4.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师严厉教学的方式,而是作为一种新颖的社会实践进行教学,尤其具有很强的存在价值,没有任何特定的限制因素,没有任何的既定模式框架,是老师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成果。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相互交流各自的理论知识,相互学习彼此之间的长处,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素养。生物不是一门单纯的文科学科,更多具有理科学科的色彩,许多感性的因素如情感、态度看法等都被暂时的忽略,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科学的揭示着自然科学以及生命的奥秘。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强调理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从实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让学生体会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能令学生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肃然起敬的心怀,增强学生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感;沙尘暴等环境恶化问题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教育体制改革下的新产物,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生活化教学将日常生活与生物课程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课本知识,课堂教学也把生活化的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探究 篇12

一、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 有助于改变传统政治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政治教学通常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的模式, 教师把提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 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全部理解,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 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动力不足, 从而使政治学习成绩不理想, 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彻底实现政治教学科学规范的目标,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人, 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上更加活跃, 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也能够学到很多实用性的政治知识。

(二) 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以往的政治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很好地体现。政治教师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 对学生发号施令,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工具, 认为教师比学生高一级。这样的错误思想虽然只存在于小部分教师中, 但是必须要及时得到改变。在实施了政治教学生活化以后, 教师在讲课时都会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 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教学生活化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习惯

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教授学生政治知识, 还要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所以, 政治生活化教学极大地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同时, 由于教师教授的政治知识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需要的不是具有知识的人才, 而是具有知识、素质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 政治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习惯的提高, 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铺垫。教学生活化的开展, 既体现了时代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也实现了课程改革目标的推广。

二、政治教学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

(一) 生活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学习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政治新课改也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明确指出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从而达到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形象认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 从而用学生所熟悉的各类生活现象来引入新知的学习, 以此增强教学的真实性与熟悉度, 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我爱我家”时, 教师不要急于讲解, 可以给予学生更充足的时间来展开交流与讨论, 让学生来自由发表对于家的理解。熟悉的话题可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学生踊跃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导入: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名字, 但是却寄予了父母深切的爱, 那么究竟什么是家, 如何才能让爱永驻我家, 让家充满爱与温馨呢?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点集中于新知的探究上, 实现学生快乐而主动地探究。

(二) 角色表演, 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通过丰富的角色表演, 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来理解理论, 并能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表演中表现自己, 内化知识。如在学习难报三春晖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针对与家人相处的细节来展开交流, 在充分的交流中化解孩子与父母的矛盾, 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尊敬、热爱父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角色表演的方式来表现, 由于具有浓厚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 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 在真实的活动中来丰富学生的经验与情感,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理解。

(三) 社会实践, 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指导行为实践, 回归生活, 在生活中来促进学生转化为自觉行为,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 这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延伸课外, 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以促进学生将道德准则转化为行为实践。

总之,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我们的政治教学只有植根于生活之中, 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这正是政治学科的学习规律, 是新课改下政治教学的必然趋势,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 以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理念。政治教学生活化可以改变以往空洞的理论说教, 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使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进而激起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 促进学生思想水平与道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政治教学,生活化,重要意义,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燕英.初中政治生活化老家新途径分析[J].未来英才, 2015 (11) ..

上一篇:优化企业的现场管理下一篇:动车组转向架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