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市场结构(精选11篇)
医疗市场结构 篇1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公众关心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已有的研究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多种解释,如: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医疗保险发展缓慢;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等。研究虽然比较广泛和深入,但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问题的却不多。例如范雪瑾等[1]分析了杭州市所属7个市(县、区)中心城镇医院市场的结构,指出这些市场是寡头垄断性市场,并得出垄断性越高,医院的平均效率越低的结论;蒋建华[2]引用范雪瑾的数据指出医疗市场垄断程度高是目前医疗价格偏高的原因。王光明等[3]通过对深圳市医疗市场的分析,得出该市医疗市场集中度较低,不同规模医院市场份额分配相对合理的结论。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多集中于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而且结论不统一。本文扩大了地域考察范围,分别对郑州、杭州、太原、西安4个地区医疗市场的结构进行了考察,希望能对我国医疗市场的总体结构给出正确概括,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新思路。
一、我国医疗市场结构的特点
(一)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对优势地位
建国初期,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国有医院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一直占据着医疗服务领域的主导地位。目前,从我国医院的产权构成来看,有国有独资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股份制医院、股份合作制医院、中外合资医院、私立医院等。表1以陕西省和浙江省的数据说明了我国医疗机构的产权构成。
(单位:个)
*不包括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数据来源:2007年陕西省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来源:浙江省卫生厅网站:2007年浙江省各类卫生机构按经济类型分类明细
在我国的医疗机构中,国有医疗机构和集体医疗机构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地位。在西部地区,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占全部医疗机构数量的90%;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比重也在60%以上。
(二)我国医疗市场存在政策性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有重要影响。医疗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在我国,政府的政策法规是形成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
根据2000年2月26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第二条:“……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由同级财政给予合理补助,并按扣除财政补助和药品差价收入后的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享受政府补助,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政府指导价。卫生、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财务监督管理。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同年7月1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而“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但为了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3年内给予优惠”。根据2000年7月1日颁布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符合“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中方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中所占的股权比例或权益不得低于30%”,“合资、合作期限不超过20年”;第十七条:“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不得设置分支机构。”
可见,在我国,公有医院同民营、外资医院待遇存在很大差别,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医疗市场阻碍重重。首先,同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有医院能得到政府补助,民营医院得不到补助还要执行政府指导价。其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获得税收优惠,营利性医疗机构要按章纳税。众所周知,国有医院是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主体,但事实上他们存在着极大的逐利性[5],这条规定本身是将国有医院与民营医院(包括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放在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上。再次,对于外资进入我国医疗市场的种种限制如股权比例规定、期限规定、分支机构的规定也在事实上将外资医疗机构拒于国门之外,本质上还是保护了本国的公有医疗机构。
(三)我国医疗市场的产业集中度水平
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可以用市场集中度(CR)水平来衡量(另一种方法是计算赫芬达尔指数,根据指数的高低判断市场结构。本文作者也就同样数据计算了该指数,结论与本文基本相同。)。
产业集中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式中,CRn指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Xi指市场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销售额等,此处可以指就诊人次、出院人数等;X指行业总产值、总销售额等,此处指考察区域内总的就诊人次、总的出院人数等;Xi/X可以表示为第i位企业的市场份额;n指企业数,此处指医疗机构数;CRn实质上是前n位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一般根据产业内前四位的产业集中度(CR4)指标和前八位的产业集中度(CR8)指标,对市场结构进行分类。如果产业集中度CR4≥30或CR8≧40,则该产业为寡占型。其中CR4在65%以上、CR8在85%以上的属于高度集中寡占型;CR4在35%~65%之间、CR8在45%~85%之间属于中度集中寡占型;CR4在30%~35%之间、CR8在40%~45%之间属于低度集中寡占型。CR4<30或CR8<40的属于原子型,也就是竞争型。
根据地域的分散性与数据的可及性,本文收集了郑州、杭州、太原、西安4个地区医疗市场相关数据,分别计算了4个地区的市场集中度水平。具体数据见表2至表6。
由表2可知,郑州市医疗市场中日均门诊量最大的五家医院分别是:市五院、市中心医院、市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它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0.2230、0.1208、0.1088、0.1008,根据行业集中度的定义,该市场日均门诊人次的CR4为:CR4=0.2230+0.1208+0.1088+0.1008=0.5534。使用同样方法,计算得日均门诊的CR8=0.8154;类似地,计算得急诊人次CR4和CR8分别为:CR4=0.5834,CR8=0.8155;出院人次CR4和CR8分别为:CR4=0.4494,CR8=0.7178。
按照产业集中度标准,郑州市医疗市场的门诊、急诊和住院服务均为中度偏上集中寡占型市场。
杭州市医疗市场2007年上半年总门诊人次的CR4和CR8分别为:CR4=0.5581;CR8=0.7252。按照市场结构的分类,杭州市各医院门诊服务也为中度偏上集中寡占型。
数据来源:郑州卫生信息网*本表统计涵盖郑州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
数据来源:杭州卫生信息网所公布的2007年1至6月份医疗服务信息公示*本表统计涵盖杭州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
考虑到医疗市场服务类型的多样性,不同病种的市场结构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不同疾病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本文采用太原市和西安市医院的单病种医疗数据说明这个问题。如表4、表5所示,两城市医院各单病种病例数前八位的数据如下:
根据表4和表5的数据,可计算出每种疾病的市场集中度水平。以太原市子宫肌瘤病种为例,该时间段内共有子宫肌瘤病例数127例,前4家最大的医疗机构接诊量分别为:22、17、11、9,CR4=(22+17+11+9)/127=0.4646。类似地,将两市各病种的CR4与CR8计算出来,见表6。
数据来源:太原市卫生局2006年第三季度单病种医疗质量信息公示
数据来源:西安市医疗信息网
根据表6,在太原市,以上各病种的市场结构均为寡占垄断型。其中个别病种(如胃大部切除)还是完全垄断型。西安市所考察的单病种医疗市场中,除结石性胆囊炎和脑梗死的产业集中度略低外,其余都为寡占垄断型市场结构。而两地相比,西安市医疗市场的垄断程度明显低于太原市。
综合表2至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各地医疗市场、各病种医疗市场的市场结构可能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市场垄断程度均比较高。从单病种的市场结构来看,越是严重的疾病,垄断程度越高,这一点可以从太原市“剖宫产”的集中度高于“正常产”的集中度的事实得到证明。
二、垄断性医疗市场结构的弊端
(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效率低下
虽然中国人口还在增长,但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却在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数据表明,2003年全国各类医疗机构门诊量为20.96亿人次,比1993年减少了1.09亿人次。两周就诊率从1993年的169.5‰下降到2003年的133.8‰。这是不是由于健康改善了,中国人生病少了呢?并不是。因为城乡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从1993年的140.1‰提高2003年的143.0‰,这说明并非健康改善减少了城乡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病床使用率也出现明显下降[10],全国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维持在80%以上;进入90年代便一路下滑,跌到60%的水平。2005~2007年虽稍有回升,分别达到70.3%和72.4%、78.4%,但仍明显低于80年代。在农村,每年到乡镇卫生院看病的人数从1995年的9.38亿人次减少到2006年的7.01亿人次。以每年工作300天计,每位医生每天的诊疗服务量从7.36人次降到3.70人次。同期,乡镇卫生院的病床床位增加了,住院的人数却从1995年的1960万人下滑到2006年的1836万人,使乡镇卫生院的床位使用率从40.3%下降到39.4%。
一方面患病率在增加,另一方面就诊率和病床使用率却在下降,单从服务效率角度分析就可以认定我国的医疗市场是效率低下的市场。结合上文对我国医疗市场结构的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难解释:在一个垄断性较强的市场内,卖方居于主导地位,其服务效率必然低于竞争性较强的市场,其提供的服务量也必然要低于竞争性较强的市场。
(二)我国居民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产品的价格会有很大不同。我国各地医疗市场垄断程度较高,部分地区某些医疗项目甚至完全垄断,使医疗机构价格操纵能力很强。同时由于医患信息不对称,很多医院给科室下创收指标,利用开单提成鼓励医生多开药,开贵药,多检查;重复收费的创收方式也屡见不鲜[6]。
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的病人门诊人均医疗费用为128.7元。最高的是卫生部属医院,为251.5元,最低的是县属医院,为84.7元。2006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为4668.9元,最高的是卫生部属医院,为12434.2元,最低的县属医院也要2241.3元。统计有关数据得见表7。
*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经本文作者自己计算
由表7的数据显示,尽管2005~2006年医疗费用上涨的速度有所放缓(见表7),但总体上看,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超过老百姓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根据2003~2007年我国卫生发展情况简报数据[11],在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我国1995~2006年卫生总费用增长了3.9倍,人均卫生总费用增长3.6倍;而同期GDP增长2.9倍,同期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3.2倍。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高于GDP和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而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则由1995年的46.4%上升至2006年的49.4%。
三、对改善医疗市场结构的建议
根据本文收集的数据可知,我国医疗市场供方垄断的特点是:国有医院在所有医院中居垄断地位,国有大医院在国有医院中居垄断地位。为了改善我国医疗市结构,有必要从国有医院入手,降低其在医疗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一)通过完善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来降低行业进入壁垒
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办营利医院,必须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方式来赢得市场和利润,因民间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对其进入医疗行业加以阻拦是错误的。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应在财政补助、医疗服务价格、行政审批、医疗分支机构的设置、院外专家的使用、贷款额度等方面对营利性医院给予国民待遇。同样,在教学、科研、远程培训、职称评定和晋升上也应对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看待。应鼓励有资金、技术实力的国外医院在我国开设全资的外资医院,不限制外方股权比例在70%以内;不再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合作年限加以限制;允许合乎规定的医疗机构开设分支机构;制定合法使用院外会诊和兼职专家的法律规定;在增加资本和贷款额度等方面放开政策。应该逐渐弱化政府办医院的角色,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院可由政府直接举办外,其他都应适当转由民办。通过在医疗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变医疗市场垄断的结构,提高医院总体效率。
(二)对国有医院进行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国有医院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实体,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拥有下属医院的财政支出权、医院资质评审权、人事任命权、医师资格和职称评审权等,实际上使医院的独立性丧失殆尽,导致了国有医院丧失资源利用的效率意识。要提高国有医院的效率,就要实行政企分离,就要把国有医院推向市场,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律进行优胜劣汰。卫生管理部门行使行业管理权,制定行业规制,进行医院和医师的资格认定、业务指导等。医院行使经营管理权,预算约束硬化并实行自主经营,促进国有医疗机构节省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四、结论
本文分别对郑州、杭州、太原、西安4个地区医疗市场的结构进行了考察,在数据收集基础上,计算了4个地医疗市场的集中度水平。计算结果说明,我国医疗市场总体上属于高垄断市场。我国医疗市场的垄断特点主要有两个:第一,国有医疗机构占垄断地位;第二,大型医疗机构占垄断地位。鉴于垄断性市场结构与医疗市场效率低下、价格高昂之间的直接关系,本文认为促进竞争,改善我国当前的医疗市场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医疗市场结构 篇2
医疗市场服务科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在局班子领导下,医疗市场服务科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市卫生局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3~11月,在全市开展了以“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广告”为主题的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专项工作。一年工作开展以来,医疗市场科全体工作人员坚决贯彻执行局工作会议精神,严格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计划内和临时性的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医疗市场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截止11月份,医疗服务市场科共计出动执法人员76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50车次,检查各医疗卫生机构280家次;调查处理违法案件19起,罚没款为8万余元。对59家医疗机构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受理群众电话咨询28个,在办公室现场接待投诉5起,受理群众电话投诉15个。
二、主要做法
为保证此项工作深入细致地开展和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监督检查中医疗市场服务科执法人员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对所立案件深入细致地调查取证,保证案件主体、法律
依据和办案程序合法;
二是监督检查内容做到全面细致,重点检查规范医疗机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条款情况;
三是做到逐片逐家进行监督检查,做到检查一家,服务一家,规范一家;
四是在检查中积极宣传医疗机构管理法律、法规,告诫医疗机构自觉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条款;
五是在管理中处处体现为医疗机构服务的意识,贯彻“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
六是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医疗机经教育、责令改正后仍未改的加大惩处力度;
七是对群众的举报和咨询能做到耐心细致地解答并使群众达到满意;
八是加强对电视、广播和报刊医疗广告的监测,对违法、违规的医疗广告及时移送工商管理部门;十是机动灵活、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临时性的工作。
三、工作成效
(一)取缔无证行医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局制订了实施计划,对本区域范围内的无证行医情况进行认真排摸,并集中打击无证行医,保持高压态势。全市
共取缔无证行医点8个,收缴各类器械药品30件、媒体专门报道3起。取缔无证行医人员43名。市卫生监督所还对查处的无证行医点和行医人通过网站、媒体曝光,加强对无证行医的社会监督。
(二)医疗执业行为逐步规范
今年我们把民办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及擅自异地执
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出租、外包科室和医务人员擅自异地执业等作为重点。在医疗机构自查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全覆盖、多轮次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的单位均责令限期整改,并追踪复查,对违法行为及时立案查处。使得医师异地执业的问题得到纠正。在本次专项工作开展初期监督检查中发现,医师未经注册变更异地执业的现象较为突出,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同时加快执业注册变更办理时间,督促相对人及时办理执业变更手续,对不符合注册要求的人员,要求相关医疗机构予以辞退。
(三)医疗机构违规执业现象得到遏制。执法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存在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等违规行为,如擅自开展母婴保健服务技术、性病诊疗专业、医疗美容项目,使用未注册和跨类别执业的医师、医技人员出具医学影像检查诊断报告、实习期人员单独执业等。
在查处上述违法行为的同时,宣传有关规范要求,绝大部分单位积极整改。
应城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
医疗市场服务科2012年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市场日常监督,强化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的监督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全市医疗服务活动的监督执法,进一步整顿医疗服务活动,规范医疗执业行为,依法打击非法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巩固三年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成果,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和健康权益。
1、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依法取缔无证行医活动,严惩非法行医违法犯罪分子,震慑非法行医人员。
2、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促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杜绝因非法行医所致的医疗事故,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3、依法查处医疗服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究违法违规人员的法律责任。
4、积极探索医疗服务监督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专项行动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医疗服务监督机制。
二、重点工作
1、以村和镇村结合部为重点,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巩固专项行动成果。
2、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资格、执业范围和执业行为的监督检查,完善医疗机构许可、管理和监督的有效衔接机制,推进综合执法。
3、以投诉举报和违法医疗广告为线索,加强案件查办工作,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有案必究。
4、广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群众正确择医,树立安全就医意识。
5、加强医疗服务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关系,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监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6、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和建立医疗服务监督执法的长效机制,维护医疗服务活动正常秩序。
三、工作安排
1、召开打非会议,分析工作情况,形成联动机制。
2、加强医疗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3、开展“依法执业,规范行医”主题宣传活动,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树立依法执业意识,增强群众自我防护和维护健康权益意识。
4、组织开展“蓝盾”系列行动,依法打击非法行医行为。
5月,重点整治村和镇村结合部,打击“黑诊所”、“游医”、“假医”等无证行医行为。
6—7月,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规范行医、诚信服务为重点,组织开展执法检查。
8月,以违法医疗广告为重点,开展执法检查,查处违法行为。
9—11月,以特殊诊疗技术服务、医疗美容和性病诊疗活动为重点,开展执法检查,规范执业行为。
疯狂的移动医疗市场 篇3
成立于2011年的春雨医生,主打产品为春雨医生APP,核心功能是轻问诊,为医患沟通搭建平台,方便用户通过移动端快速找到职业医师远程在线问答。目前春雨医生激活用户超过3000万,4万名在线医生,每日健康问题咨询量超过5万。据了解,春雨医生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招揽医生和用户,并希望在2015年实现医生和用户数量分别达到20万名和1亿名。同时,春雨医生计划与医院、药厂、线上线下药店展开合作,逐渐实现商业变现。另外,春雨近期也在与可穿戴设备厂商、保险公司、基因检测类公司的合作。
在春雨医生获得融资后的9月份,丁香园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再一次点燃了移动医疗市场。
丁香园成立于2000年,是面向国内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性社交网站。丁香园网络平台覆盖几乎所有的医学专业领域,致力于推动专业人士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研究,生命科学及药学研发等多领域内的学术沟通、信息共享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合作。在移动端,丁香园拥有用药助手、家庭用药、医学实践等多款APP,在各大应用商店分发渠道的健康类APP中多是名列前茅。腾讯的战略投资还为丁香园带来了微信这一个重量级的入口,在用户覆盖和业务模式上都给了外界很大的想象空间。
资本角逐移动医疗市场的脚步到此并没有停止。
9月初,趣医网推出医疗类APP“去医院”,同期宣布获得弘晖资本、软银中国两家知名投资基金近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
趣医网和“去医院”APP的背后,是长期在医疗技术服务领域耕耘的KingYee京颐股份。十年的医疗技术服务经历,KingYee京颐股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趣医网和“去医院”APP寻找合作医院、整合接入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了优势。目前,趣医网是医疗互联网领域第一家提出免费建设掌上医院的公司,“去医院”APP主打的是统一入口技术和优化的就医流程,此举无疑是对移动医疗领域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趣医网前期与医院合作,为医院和患者搭建平台也是其商业策略上的不同之处。截至目前,“去医院”APP已有近200家合作医院,并计划在明年将合作医院数量扩大到800到1000家。京颐股份董事长兼趣医网董事李志博士介绍,在未来,“去医院”APP将继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
在移动医疗领域,资本疯狂的背后是医疗改革的利好信号,比如非OTC药物网络售卖的试点,和正在推进的电子处方,以及医院运营和管理模式的逐步转变。尽管医疗资源匮乏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局面短期内还难以改观,医疗改革要彻底转变传统“以药养医”、医生多点执业等痼疾还需要至少一到两年的时间,但行业先行者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从外部化解医疗系统内部的症结,用灵活的互联网模式为医疗健康行业注入活力。
于是,移动医疗领域,资本的故事继续上演,互联网企业和医疗企业的合纵连横接连登场:
9月15日,专注糖尿病细分领域的在线医疗创业公司博医帮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
9月18日,九安医疗旗下的iHealth获得小米2500万美元投资。
9月20日,“杏仁医生”A轮获得红杉和光速安振500万美元融资。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篇4
关键词:医疗服务,市场结构,竞争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颁发了《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医疗服务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为配合其实施, 卫生部等四部门随后颁发了《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 以求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 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公平、有序的竞争。
一、对已有文献的简单回顾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 我国对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研究, 还处于起步阶段, 研究文献较少, 范围较小。我国学者对中国医疗市场竞争形势的分析, 既有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 也有从实证的角度考察, 但以前者居多。
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 学者们认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垄断格局, 正在逐步形成群雄竞逐、富有竞争的市场格局。从医疗主体的所有制性质看, 打破了公有制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 形成公有制、民营、中外合资“三国鼎立”的局面;从经营方式来看, 虽然非营利性医院在数量和业务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但是随医疗机构产权改革的深入进行, 可以预见相当大一部分非营利性医院改制为盈利性医院, 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二、对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结构的实证考察
分析方法——市场集中程度计算方法。市场结构是指特定的市场中, 企业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势。因此, 市场结构表现为市场的竞争程度。产业组织学上, 运用市场集中程度测量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市场集中度就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程度高, 说明市场中生产数量少活着几个生产者拥有较大的市场支配力, 竞争程度就弱;反之, 市场集中程度低, 说明市场中生产者数量多或者各个生产着占有市场份额较为平均, 竞争程度高。
三、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CRn指数、H指数以及N指数测量了医疗服务市场的结构, 反映了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强度。CR8指数反映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有一定的垄断性, H指数则反映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而从N指数来看,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着比较激烈的竞争。看似矛盾的结论其实与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现状是吻合的。由于资料的限制, 对H指数的计算是粗略的。我们并没有区分不同专业市场, 如果将此因素考虑, 所得到的结果将会有明显的改善。我们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各个市场主体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但是现实中, 即使是同一专业市场, 由于不同医院之间的服务、所处地理位置、医院声誉等方面的差别, 各医院所提供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也具有主观上的差异, 即产品的差异化。从这个角度上讲, CRn指数更接近经济现实。更确切的讲, H指数只是反映了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具有竞争的基本条件, 但是, 具有条件并不能产生有效的市场竞争。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信息不对称、诱导需求等) , 作为消费者一方的患者由于不具备医疗专业知识和信息, 处于绝对的信息劣势。因此, 虽然医疗服务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 供需双方力量的不均衡现象依然严重。没有供需双方的平等的相互作用, 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服务市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完善的市场竞争需要很多条件, 市场集中程度只是构成医疗服务竞争关系的条件之一, 医院的数量和市场份额只能决定供求方的状况。当前, 一是借鉴欧美国家经验, 改革现行的医疗服务收费制度, 国内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 DRG付费制度在我国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供方医疗行为与医疗信息披露的管制, 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披露制度, 包括医院之间信息的披露和医院内部医生、护士等的信息披露, 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 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性。
参考文献
[1]、黄奕祥, 叶煜荣, 胡正路.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形势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03 (07) .
[2]、张二华.非对称医院双寡头竞争与医疗市场分割[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0) .
[3]、孟庆跃.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市场结构、竞争强度及其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4]、毛正中, 蒋家林.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态势与变化[J].《中国卫生经济》, 2003 (08) .
[5]、范雪瑾, 柯雪琴, 王红妹, 陈峥, 陈晖.杭州地区医疗市场结构与医院效率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 2004 (07) .
[6]、Emmett B.Keeler a, Glenn Melnick b, Jack Zwanziger.The changing effects of competitiono nnon-profita ndf or-profith ospi-tal pricing behavior,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181999.
[7]、K.G.Elzinga T.F.Hogarty (1973) .The Problem of Geographic Market Definition in Antimerger Suits..Autitrust Bulletin23:1-18.
[8]、Eulalia DM, Jaune P.Market structure andh ospitale fficiency:e valuatingp otential effects of deregulation in a national sercice.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8, 13:449.
[9]、周宇, 郑树忠, 孙国桢.德国的DRG付费制度[J].《中国卫生资源》, 2004 (05) .
新兴医疗市场的营销经验 篇5
虽然经过了长途旅行,但是尼克•克鲁齐(NickColucci)和阿什力•库什尔(AshleyK u c h e l)并未显示出旅途的疲惫。几周前完成了对印度Watermelon公司的收购,此时坐在刚刚收购的北京最美时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室里,两位来自阳狮医疗保健传播集团(PHCG)的高管谈起医疗领域的市场营销显得滔滔不绝。
拥有25年医疗领域营销、销售经验的克鲁齐,现任PHCG首席执行官和总裁,当谈到新兴医药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时,他表现得非常兴奋:“我们认为中国这个市场在医疗保健传播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为更好地在新兴市场发展,克鲁齐和他的同伴——PHCG澳大利亚及亚太区主管阿什力•库什尔,研究对比了新兴市场的医疗传播工作与成熟市场的不同之处。
据IMSHealth数据显示,17个新兴医药市场有望于2009~2013年间增长900亿美元,到2013年将占全球医药年销售额的48%。全世界都在讨好“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医药市场的范围更加广阔。全球经济和医疗形势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包括医疗服务享用和拨款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仿制药品和创新药品组合的不断变化,都有助于市场的长期整合。但新兴市场不会是一个面孔,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倾向或趋势;同时在每个国家,城区、郊区和乡村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范围很重要。鉴于某些市场的庞大规模,需要谨慎地考虑进入或拓展策略。例如在中国,由于必须要进入的发展中农业省份数量众多,试图大举进入,或拓展得太快,已被证明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单一”新兴市场中各地区的差异性,会影响特定企业进入的新兴医药市场数量。若想进入诸多市场,可能需要比小型企业拥有更广泛的产品组合。
了解每个人群的社会和人口结构动态也非常重要。例如,非常庞大的同年生人群会提高对婴儿和儿童疫苗的需求。
了解你的客户。当谈到产品销售时,需要不同的策略来适应贫困阶层和新兴中产阶级不同的需求和经济能力。尽管企业能够对上层城市人群利用现有的全球营销策略,但大众市场对价格和资源的限制有着很高的敏感性,通常需要不同的营销方法。与自身承担大部分费用的贫困个人相比,针对大型政府支付人的信息发布和价格制定方式就有所不同。换言之,销售渠道的复杂性及受众的成熟度会对营销途径产生影响。
做一个时时留意的邻居。与新兴国家的政策改革保持同步可能也是一大挑战。企业必须与政府密切合作,确保正确地进行药物调配、编目和报销。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担心也不容忽视。例如,印度和泰国允许企业生产在成熟市场国家拥有专利权的仿制药,只要生产方法与原始厂家不同即可;尽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但这些药品仍被允许以极低的价格销售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企业必须根据风险来权衡商机。
了解本地竞争,寻找一些有益的联盟对成功也至关重要。新兴市场国家非常重视本地制造,并希望本地企业取得成功,即使以牺牲跨国企业为代价也在所不惜。2010年针对“金砖四国”4000名医生所做的“对西方市场治疗药物所持态度”调查显示,他们偏爱国内制药企业。
灵活的方法是成功的关键。新兴医药市场为医药业务的拓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同时也使全球数百万患者能够更广泛地享用高质量医疗服务。在打造企业能力、定制产品组合及适应新市场商业模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制药厂家,将会赢得牢固的市场地位。
市场调查与口腔医疗市场评估 篇6
一、市场调查的作用
开设和经营口腔诊所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一个口腔诊所只有制定了明确的营销策略, 才能够稳步前进。营销策略贯串于口腔诊所的筹备、成立和经营的整个过程, 有没有一个战略性的考虑和规划对口腔诊所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口腔诊所营销策略所需要的数据基础有赖于开业地区市场调查的实施和执行。开业地区市场调查帮助口腔诊所在确定营销策略前明确目标市场所在、竞争对手优势和劣势等等, 在实施营销活动后又在某种程度上检验和证实营销策略的作用和意义, 并以此为理论根据, 指导和调整下一轮的营销活动。开业地区市场调查为口腔诊所营销活动服务, 口腔医疗服务营销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口腔诊所占有口腔医疗市场提供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 口腔医疗服务是一种与选址关系非常密切的行业, 口腔诊所的地域性是非常明显的。口腔诊所创业, 首先面临的是选择地点, 所以选点就成了口腔诊所市场拓展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选择适合的开业地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当中牵涉到大量固定的资产投资。口腔诊所开设时需要的固定投资相当大, 口腔治疗台的气、水管、电线等都是埋在地下或墙壁内不易迁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必须经过周密地考虑, 进行安排。并不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的场所就是好地点, 许多在闹市开张的口腔诊所还不及小巷口腔诊所的生意红火, 其原因是开业前所做的市场调查工作做得不好。选点失误会使投资人蒙受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在心理上所造成的压力则更加难以估量。发现选点不当再作搬迁时, 除了人力财力的损失外, 还丢失一批病人, 所以对口腔诊所的选点应该慎之又慎。
二、市场调查的原则和方法
市场调查活动通过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资料, 为口腔诊所开业和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准确性原则:
即调查资料必须准确、真实地反映口腔医疗市场的客观实际。
(2) 时效性原则:
进行口腔医疗市场调查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搜集最多的所需资料和信息, 避免调查工作的拖延。
(3) 全面性原则:
要依据口腔医疗市场调查目的, 全面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资料。
(4) 经济性原则:
要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 争取用较少的耗费获取更多、效果更好的资料。比如有些市场调查可以通过走访个人形式, 有些则需要群体问卷调查。
市场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问法和问卷法。
(1) 观察法:
是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由调查人员根据调查研究的对象, 以直接观察的方式对其进行考察并搜集资料, 例如, 市场调查人员到社区居民中去观察口腔健康状况。
(2) 访问法:
①结构式访问 是进行设计好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的访问。调查人员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或访问提纲, 以相同的提问方式和记录方式进行访问。提问的语气和态度也要尽可能地保持一致。②无结构式访问 没有统一问卷, 由调查人员与被访问者自由交谈的访问。它可以根据调查的内容, 进行广泛的交流, 如:对口腔医疗的价格进行交谈, 了解受访者对价格的看法。③集体访问 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听取被访问者的想法, 收集信息资料。可以分为口腔医生集体访问和病人集体访问。
(3) 问卷法:
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 让被调查者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获得所调查对象的信息。在一般进行的实地调查中, 以问卷采用最广, 例如, 市场调查人员到社区居民中问卷调查口腔健康观念和牙科就诊行为。
口腔医疗市场调查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过程。在市场调查中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程序, 是使市场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证。一般说来, 正式的医疗市场调查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收集该区域的相关资料——人口、交通、经济状况等等数据;第二阶段, 分析同行业的诊所数目, 它们是否经营得法, 若我们开业, 它们的竞争劣势何在;第三阶段, 着手设计自己的口腔诊所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 并拟出开业的基本计划。
三、市场调查的内容
口腔医疗市场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未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容量、价格等因素, 从而帮助建立口腔诊所选择最佳的开业地点和经营策略。凡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资料, 都是口腔医疗市场调查的内容。在很多地区对于新开业口腔诊所来说可以选择的地理位置是很有限的。在选择一个地点以前, 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地点的优势和劣势都是什么, 这个地点的优势是否符合我们的开业理念。更要注意的是, 我们必须明确地判断此地点是不是适合开口腔诊所。口腔医疗市场调查的内容涉及到口腔医疗服务活动的整个过程, 主要包括有:
(1) 市场环境的调查:
市场环境调查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具体的调查内容可以是市场的购买力水平, 经济结构, 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风俗习惯, 科学发展动态, 气候等各种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社区性质不同, 如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科技区和居民区, 将直接影响口腔诊所的病人来源、服务性质和病种构成。但是, 这些条件必须建立在一项大前题上, 就是这个社区是处于商业和人气的成长阶段。如果选择的社区处于商业停滞或商业衰退阶段, 业务将大受影响。
(2) 市场需求调查:
市场需求调查主要包括口腔医疗需求调查、社区居民收入调查、口腔医疗价格调查、口腔保健行为调查;包括消费者为什么就诊、就诊频率、就诊时间、就诊方式、就诊习惯、就诊后的满意度评价等。
(3)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对竞争口腔诊所的调查和分析, 了解同类口腔诊所的技术、价格等方面的情况, 他们采取了什么竞争手段和策略, 做到知己知彼, 通过调查帮助我们确定口腔诊所的发展策略。商人们都知道一句谚语:“人气足, 风水服。”指的是由于同业集中, 同种行业在同一地区形成规模, 就可以扭转此地区商气的条件限制, 让生意火爆起来。所以, 选择开业地点, 不要盲目地追求独家在此经营, 不要害怕其他口腔诊所的竞争, 同行多未必是坏事, 也许在一起能够形成“口腔诊所一条街”。
从上面这些调查资料我们就可以基本掌握该地点的口腔医疗的供求关系, 从而正确的作出是否适合选择该地点建立口腔诊所的判断。总的来说, 人口众多、交通便利、设施齐全、人口质量高的地区就可能是口腔诊所开业的好地点。
四、口腔医疗市场评估
当一间口腔诊所装修好并开业后, 我们当然期望业务兴隆。口腔诊所要长期生存, 必须要有足够的医疗收入, 因此, 并不是在随意一个地点开业都行的。因为只有物质生活条件达到一定程度, 人们才会引起对口腔疾病的关注。如果地点选择不好, 就算我们的口腔医疗设备和口腔医疗技术都属一流, 营销业务也不一定做得好。
如果确定选择的是好地点, 就不要怕租金高, 只要值得就可在该地点上投资。要认真分析资金回收率, 如果能确认高投入可带来高收入就值得投资。俗话说:“花大价钱开个大店子, 不如花大价钱找个好码头”。随着我国现代口腔诊所的蓬勃发展, 其地理位置不仅局限于建筑物的地层, 同时也在向高层酒店写字楼、购物商业楼内发展。而且也希望以后口腔诊所会在原址一直发展下去。因为口腔诊所的地址不能随便更换搬迁, 最好是永远的。因为口腔诊所搬到别处必然流失许多病人。当然可以按照病历上登记的地址发通知给每一个病人, 但是有些病人地址更改了, 不一定可以收到通知。不得已而必须搬迁的口腔诊所, 他们的电话号码也设法不要改变, 以便病人可以保持和诊所联络。
具体选择哪种类型的开业地点, 完全要根据开业者自身的条件 (如资金、专业知识等) 和需要决定, 慎密的研究外加胆识和运气, 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投资的开业地点。
一般而言, 口腔诊所的开业地点起码都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商业活跃地区:
商务繁忙的人们往往最讲究口腔健康, 对口腔保健的需求极大, 加上他们缺少时间, 常会选择附近口腔诊所来保健自己。
(2) 人口密集地区:
如果口腔诊所设在这样的地方, 要能满足其中百分之一二的居住人群的口腔医疗需要, 口腔医疗业务就会好得出奇。
(3) 面朝客流量最多的街道:
这些匆匆的行人未必都是忽视口腔健康的人。面对大街的店铺人流量大, 但开业成本却较高;商业或住宅大厦的租金较为合理, 但是需要一定时间来通过口碑建立病人群。
(4) 成熟的居民区:
在这样的居民区, 各项生活设施都比较完备, 人们会把口腔保健看作休闲的一种享受, 很容易形成固定病人, 业务收入比较稳定。
但此时的好地点却不见得以后也是好地点。有些目前很兴旺的地点, 很可能由于城建工程的需要而变异;而有些不太好的地点, 却可能因为某种因素而热闹起来。这就是地点好坏的可转换现象, 选择开业地点时要有预见性。
参考文献
[1]王若军.市场调查与预测[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8-16.
[2]孔祥金, 李伟.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 (供医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用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6-10.
[3]李刚.口腔医疗市场拓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4-22.
[4]Maris L.What value market research?[J].Br Dent J, 1993, 175 (3) :90.
医疗市场结构 篇7
受到人口老龄化、中产阶级日益壮大及政府不断增长的医疗支出等方面催化,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有望维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呈现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进口替代主题升级。部分传统耗材类及监护类产品已经基本实现进口替代,下一阶段的进口替代将转向附加值较高的高端手术及影像诊疗设备等领域;“美国技术+中国制造+全球市场”会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经历了从进口到国产、从材料工艺到机电加工一体化、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的漫长过程。中国医疗器械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早期基本全靠进口满足需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很多国内医疗器械公司从相对简单的材料工艺和设备开始,利用低廉的价格和政策红利逐步取代国外公司,在某些细分领域占领了大部分国内市场。随着消费和技术的升级以及国家的战略性布局,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将实现附加值更高的高端手术及影像诊疗设备的进口替代。
专业人士认为,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和全球化都将是一个主要趋势,而创新是最佳手段。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海外创业者看到了国内市场的机遇,将技术和产品进行本地化,利用国内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建立生产基地,然后通过经销商将产品销往全球,实现全球化路径。“美国技术+中国制造+全球市场”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市场热捧的主题。
颠覆性技术逐步渗透。液体活检、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颠覆性技术的出现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诊疗手段及医疗格局。
液体活检对于癌症检测而言是颠覆性的。检测血液中的CTC(循环肿瘤细胞)及ct DNA(循环肿瘤DNA)对患者肿瘤进行诊断与监测的方法称为液体活检。液体活检的出现可以解决组织活检的局限性问题。该技术能够解决临床取样的难点,满足对患者高频次监测的需求,并具有相比于穿刺活检成本低的优点。
未来有望应用在肿瘤早期筛查、肿瘤患者动态监测,以及个性化用药指导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麻省理工大学科技评论》将液体活检评选为“2015十大技术突破”。
在外科手术领域,手术医疗机器人的出现颠覆了现有手术方式,最大程度地解放了医生的双手。相对于传统手术,手术机器人具有明显的优势:病人出血少、康复快、医生培训时间短。外科手术将从“切除时代”进入“可修复时代”。作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外科手术机器人“达芬奇”,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成人和儿童在内的普外、胸外、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及心脏等各种手术。
3D打印是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有着喜人进展。之所以说是颠覆,是因为它解决了以往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骨科领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采用3D打印的人工枢椎为颈椎肿瘤的患者做治疗,进行的肿瘤切除效果很好,已经有了四个成功病例,这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另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3D打印人工肝单元的成功面世也为新药筛选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我国3D打印领域的领先公司如迈普生物,已经率先实现了3D打印硬脑膜的商业化,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平台型公司呼之欲出。越来越多的A股医疗器械类公司开始寻求境外并购的机会,跨境套利空间明显。与此同时,一些大型药业也开始考虑整合器械类公司,打造综合性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平台。
国内医疗器械公司不仅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来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新的市场发掘,还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来实现技术的更新换代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相对于国外资本市场,国内A股市场有着无可比拟的估值优势,跨境收购的套利空间十分明显。
中国医疗电子市场是繁荣的 篇8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2007年的GDP超过6.9万亿美元。13亿多的人口, 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疗市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CT机制造者。2007年中国医疗电子市场值达到人民币246.8亿元, 年增长率达到17.1%。
全球领先的CT扫描机制造商, 例如GE, 西门子和飞利浦, 全都进入了中国市场, 并且都与当地合成一体。中国国内的公司, 包括东软和安科, 也在努力拼搏, 以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他们的位置。中国的产品虽然比较便宜, 但是在技术上与国外对应的相比落后很远, 外国公司在市场的顶级产品方面仍占支配地位。
医疗市场结构 篇9
关键词:商业医疗保险,国际化,医疗服务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多层次。人们在要求基本医疗服务能够普遍可及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获得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和高水准的服务。为此,“上海国际化多层次医疗服务研究”课题组分别从供方、需方和保险方对多层次医疗服务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本文是课题研究的一部分,主要从商业医疗保险角度切入,研究高层次医疗服务市场发展情况。
1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1.1 保险机构调查
调查目的: 了解商业保险公司介入医疗市场尤其是高层次医疗市场的基本现状,以及开发高层次医疗保险产品的意愿。
调查对象: 保险同业公会、在沪商业保险公司、境外保险公司驻上海办事处。
调查内容: 保险产品及销售情况,投保人群基本情况,与医院的结算情况。
调查方式: 访谈、部分商业保险公司座谈会和发放调查表。
分析方法: 材料汇总。
1.2 二级资料提取
2004-2006年度上海市保险同业工会年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年会资料。
2 研究结果
2.1 商业健康保险开展的基本现状
在我国,城镇居民的主要医疗保障制度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的主要医疗保障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健康保险被定位为上述两类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此外,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针对大病费用还设立职工互助医疗保险。部分城市地区,还有针对少年儿童的少儿互助医疗保险。政府对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者提供医疗救助。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保险业复业时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承保人次已突破1亿,经营主体也不断增加,据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提供资料,目前已有29家寿险公司和8家财险公司可以经营健康保险,产品数量已超过300个。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与中国保险学会等共同组织的“中国50城市保险市场调研”显示[1],在未来3年里,有49.9%的城市居民考虑购买商业保险,其中预期购买医疗保险的比例达到76%,超过养老保险等其他险种。2005年剔除重大疾病以外保费收入为308亿元,同期医疗总费用为740亿元,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空间巨大。
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保监会公布资料[2],2007年2月全市健康险保健收入4.77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5.77%,同期给付1.17亿元,占给付总额的5.82%。同期,全市医疗服务总费用24.25亿元,其中除医保费用13.75亿元外,其余10.5亿元中由商业健康保险给付的仅占11.14%,约一成。
2.1.1 国内商业健康保险。
目前在国内销售的商业健康保险[3]主要有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四大类。
疾病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2007年4月3日对外正式公布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
医疗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支付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医疗费用保险中又分费用补偿型和定额给付型两种。在个人商业医疗保险外还有企业为职工办理的团体医疗保险。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指因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减少或中断提供保障的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支付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目前,这两类险种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2.1.2 全球商业医疗保险。
保险学专家认为商业医疗保险能适应高层次、特殊的医疗需求,起到补充的作用。商业医保在驻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全球医疗保险市场领域基本还处于空白。境内的外籍人士通过在境外购买全球医疗保险产品满足其医疗保障需求,大量的客户资源流向境外。据保守估计,每年全球医疗保险产品保费流失量超过人民币10亿元。本次调查显示:境内的外籍人士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购买境外的全球医疗保险产品:(1)通过母公司向境外的保险公司进行购买;(2)通过公司亚太总部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在广东的外资企业,也有直接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全球医疗保险产品的情况;(3)境外保险公司,特别是香港保险公司通过境内非法代理点在国内销售“地下保单”。
2.2 高层次医疗服务补偿方式
根据文献检索和本次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层次医疗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以下2种:
2.2.1 健康保险。
主要指商业健康保险。在国外,倡导的做法是家庭医生、医院和保险公司三位一体为病人服务:家庭医生作为医疗保险体系的“门户”,每年要向保险公司登记注册,取得“守门人”的资格,从事医疗保健活动;保险公司支付费用给医院,同时监督医院的服务质量;家庭医生因为熟知医院的专家资源,能为病人推荐适宜的医生或医院。
2.2.2 患者自费支付。
自费的支付方式是最原始的银货两讫式交易方式,是目前高层次医疗服务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支付方式,特别是外地慕名到上海就医的人一般都是以支付现金直接购买服务。上海市的医保病人在选择特需服务时在有些公立医院的做法是由消费者自负医保资金可以报销部分以外的费用。
从调查情况看,我国和国外高层次医疗服务的补偿来源差别较大,国外接受高层次医疗服务的人群一般均由商业医疗保险支付费用,而我国却主要依靠患者自费支付方式,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很多收入属于普通水平的患者(尤其是外地病人)出于对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的追求,以及部分大医院床位紧张的限制,选择了特需医疗等医疗服务方式,而他们大部分没有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二是在相当部分高收入人群中,对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意识不强,还没有养成消费习惯,这与我国高收入人群的整体形成时间较短有关。这也说明在我国,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潜力很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支付方式。
2.3 上海商业保险介入高层次医疗服务市场现状
涉足高层次医疗服务市场的商业保险公司很多,根据调研情况汇总有代表性的有5家公司或保险计划。
2.3.1 境外健康保险方代表 GBG (Global Benefits Group)。
GBG是全球(美国)知名保险服务商。据称,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国内设代表处的境外医保,在上海的业务由“上海泰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
GBG保险项目涵盖体检在内的门急诊及住院服务。现和上海50余家特需门诊签约,就诊5 000~6 000人次。5年前国内的客户就医95%发生在海外,而近年50%~60%甚至70%~80%的客户留在国内就医。
大地保险公司与GBG合作,联手推出了目前国内市场上首款全面的、与国际接轨的健康保险产品——大地全球医疗保险,填补了国内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空白。据了解,该保险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高额度的、广范围的、全方面的、专家级的、便利的”医疗服务。大地保险公司将通过GBG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5万多家设备良好、技术强大的医疗机构服务网络提供广泛快捷的保险服务。该产品为每位客户提供保障额度高达100万美元,涵盖了门诊、住院、健康体检、分娩、牙科、眼科等各领域。
2.3.2 国际救援中心(SOS)。
国际SOS救援中心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的医疗、安全及其它领域的救援、援助机构,在五大洲近7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个分支机构,28个报警中心,其中在中国北京、上海、香港和台北设有报警中心;为6 400多家跨国公司管理其员工和客户的健康、医疗、安全及相关的风险,包括全球财富100强中81%的公司和财富500强中60%的公司。
其业务内容涉及13项,在本次调研中了解并归纳具体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1)与境内外保险公司签约,通过SOS为保险客户提供包括紧急医疗转送、医疗转送回国、遗体转送、紧急代垫住院保证金等服务在内的全球急难援助服务;(2)在上海市设有办事处,并与全市多家公立医院特诊部和中外合资医院签约,将其签约保险公司的客户安排至这些医疗机构就诊;(3) 同时为境外病人提供翻译服务,全市多家医院在接诊境外病人时请SOS派人陪同翻译。
2.3.3 中保康联推出VIP医疗保险计划。
为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和本地高端客户提供在中国境内(港澳台除外)的门诊及住院医疗保障,包括三级医院外宾诊区的高额医疗费用。最高保障金额达80万元人民币,保障范围涵盖门(急)诊、住院、救护车、牙齿急症以及转院治疗等多项费用。通过与国际救援中心(SOS)的合作,提供转院治疗及送回原住处等全球性服务。
2.3.4 太平金盾团体医疗保险。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融合了国际著名救援组织—SOS紧急救援中心医疗资源,推出太平金盾团体医疗保险,是一款专为社会精英度身定制的医疗保障计划与健康服务产品。太平金盾不受社会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限制,只要是医疗必需的合理支出,无论是进口药品,还是酒店式的特需病房,太平金盾都可以在保额范围内给予赔付,其年度保额最高可达75万元。
2.3.5 太平环球团体医疗保险。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与国际知名环球援助机构优普(Europ Assistance)公司合作开发,于2006年6月推出一款高端环球医疗产品,并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备案,可以在中国境内合法销售。产品包含紧急医疗运送和转移、医疗住院费用、附加运送服务、紧急牙科治疗、常规健康护理、生育医疗、遗体遣返和选择性特定医疗项目转送八项保障责任,全年累计最高保障达到1 600万元,相当于200万美元,基本能够满足高端人士的医疗需求。
综观上述已介入上海市多层次医疗服务市场的典型商业保险方,基本有以下共同点:均有从事境外商业医疗保险业的成熟背景,拥有大量境外高端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协约;在全市签约了大部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和部分提供特需医疗服务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是大型公立医院);目标客户锁定在沪外企高管和其他高端客户。
2.4 商业保险介入高层次医疗服务市场的难点分析
笔者通过整理此次对商业保险方走访座谈中反映的共性问题,结合多层次医疗服务市场发展现状,认为现阶段商业保险介入高层次医疗服务还存在以下难点。
2.4.1 保险方对与供方的合作颇多微词。
调查中,保险方普遍反映在以往与医院的合作中,公立医院的特诊部和特需病房的运行虽然按照保险方的要求进行了很多改进,但离开国际健康保险的服务标准和服务理念还有很多距离,院方更多关注硬件的国际接轨,但忽略“人性化”服务,使软件无法跟上。具体包括:(1)商业保险公司充分肯定上海的医疗技术,但指责其服务内涵欠缺较多,表现在服务的便捷、护理的质量以及市场意识等方面,造成病人因对服务不满,而大量流失到印度、泰国、新加坡等地;(2)特需服务的收费缺乏统一的规范,调整过于随意。普遍存在“大检查、乱开药”,造成医疗费用迅速上涨,使商业医疗保险公司作出诸如“针对中国投保客户保费提高20%”类似条款的规定。例如某三级医院的费用上涨过快,使得保险方对原先无需自付的保险规定作出“到该医院就诊需自付15%”的调整;(3) 医院特需服务的信息化尚未达到保险方要求,使保险方无法实现共付(Co-pay)等其他给付措施(保险方无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4) 保险公司普遍对医疗行业的职业操守有诸多质疑,同时对医院诚信体系的建立也充满期待,认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使保险公司和医院共担风险,才是发展商业医保产品的前提。
2.4.2 保险方对需方的信息缺失。
对高层次医疗服务保险来说,其经营的是就医事件和医疗费用风险,被保险人可能在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配合下,“无病看病、小病大看”。因此,其道德风险要比一般的寿险和意外险严重且不可控。因此,被保险人保障水平、保险信用记录、过度利用倾向、收入水平、职业情况以及定点医疗机构行医记录等信息也是风险评估的重要部分。所以,对于商业保险机构而言,其涉足高层次医疗的领域大多是慎之又慎,多只停留在面上的高端体检部分。
2.4.3 健康保险发展面临的困境。
目前国内的健康保险分团体和个人两种,其中个人较少。产品主要包含在意外险(意外死亡、伤残、医疗)范围内。据了解,目前我国仅极少保险公司开发高层次医疗保险产品。既然市场潜力巨大,老百姓又急需,这种两全其美的事情,为什么得不到保险公司的热烈响应呢?实际上,商业保险公司有其苦衷,多种因素制约了业务的顺利开展:(1) 风险控制难度大、专业技术要求高。随着跨国公司在沪工作的境外人员增加,以往公司提供一揽子保险,但近年也逐渐改为现金补贴。这部分境外人员购买医保需求强烈。保险公司对高层次医疗服务的商业保险市场看好,但由于对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及医疗机构服务诚信的担忧,保险方普遍认为商业医保市场风险控制难度大、专业技术要求高。一方面,保户中存在着不少逆选择投保的,而且一些道德风险和索赔欺诈风险大量存在,使保险公司难以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医疗保险对保险人员的医学知识要求较高,在核保、理赔、精算等方面都需要专业性较强的人才,而保险公司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影响了医疗保险业务的推广。一些保险公司在海外都有较成熟的医保产品,但基于对国内市场风险的顾虑,目前只涉足高端体检;(2) 经营管理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方面,在国外普遍使用的风险管理技术,如复杂的费率厘定、承保选择、次优要求等,在我国还有待结合国情作适宜研究。另一方面,因商业保险公司缺乏医疗服务相关基础数据,无法准确测算和厘定医保费率,所以保险公司对开发“报销型”产品积极性不高,目前保险产品主要是“补贴型”保险,包括按住院日、病种、手术等进行不同标准补贴(住院率、手术率、既定大病发病率等数据易得易测)。对于购买保险的客户可就诊的医疗机构目录、报销用药和手术指症等规定全部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规定。
3 讨论与建议
相对于商业健康保险广阔的发展前景,实际发展却相对滞缓,除了保险业专业人才匮乏、专业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精算基础数据等内部因素外,医改转型期的制度风险、医疗费用上涨趋势、人口老化和道德风险等外部因素也影响着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在涉及基本医疗服务的医改困难重重的时候,高层次医疗服务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更迫切地呼唤商业健康保险方的介入。
事实上,上海的医疗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高端客户也希望能够在国内享受到国际标准的医疗服务。如果能够达成医疗、保险共同提供医疗服务,在医疗机构根据病人就诊时的实际状况为客人检查、诊断、配药;在发生医疗费用时,病人无须通知保险公司并得到保险机构的同意,医疗机构认可病人医疗费用直接支付;按照双方协定的时间段进行结算,保险机构将理赔款项直接支付给医疗机构并通知被保险人。病人就医的医疗网络选择根据投保时当初的约定,在已经建立的医疗机构网络中,确保病人的就医质量,同时保障医疗机构的利益。
目前指导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已下发,随后跟进的由国家保监会制定的国内第一部关于健康保险管理的法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保险行业协会与医师行业协会的频繁接触和合作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可以认为大踏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春天已经来临,发展高层次医疗服务的商业保险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保险学会.中国50城市保险市场调研[R].北京:中国保险学会,2001.
适时出击进军内地医疗健康市场 篇10
岁月流转,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当年的公司如今已更名为康健国际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康健国际),成为香港领先的医疗网络营运商,集团的业务已延伸至医疗、医学诊断、体检、药业和医疗服务管理等方面。
面对取得的成绩,身为康健国际行政副主席兼执行董事的曹贵子并没有居功自傲。他没有放慢脚步,而是瞄准了更为远大的目标。
“面对蓬勃发展的内地医疗市场,我们已经开始加速布局。”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敢为人先 曾创四个第一
说起曹贵子的创业史,不得不提到他曾经创下的四个全港第一:1989年首创第一家综合诊所;开创诊所连锁店先河;第一家推出24小时门诊服务;第一家直接将连锁诊所上市。
敢为人先的精神,支撑着曹贵子不断向前,不断突破。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诠释了他锲而不舍的努力。1991年9月,曹贵子开始与不同的西医及牙医结盟,共同建立医疗服务联网,扩充业务,正式开展连锁式诊所经营模式。1991年9月至1996年12月,集团共增设了7所医务中心。1997年5月,集团正式将第一所医务中心转型为首个综合医务中心,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服务,包括普通科、专科医疗及牙科保健服务。2000年,集团引入企业式管理,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2007年,其管理的诊所增至约90家。2008年,由创业板转往主板上市。
然而,集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3年SARS(非典)期间,集团经营受到严重影响,曹贵子甚至出现过动摇,但最终他和集团挺过了这一难关,诊所业务渐渐恢复正常。
坚持主业 多措并举
梳理康健国际的成长之路,与其一直坚持主业是密不可分的。中间虽有业务调整,但公司的战略重心一直未变。
2007年至2008年,康健国际开始全方位投资,包括投资物业,这给公司带来了充足的发展资金。“之后,看到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看到内地的医药市场逐步开放,经过思考之后,我们决定还是专注大力发展公司的医疗医药和相关业务。”曹贵子告诉本刊记者。
“坚持主业,是与我们所坚持的核心价值,我们的专业团队、技术、经验、团队精神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分不开的。”他说。
安信国际的研报显示,康健国际2014年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6.5%至1.92亿港元,其中医疗及牙科服务占比95%,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38%至4516万港元。虽然其中有税返还的影响,但是税前利润也同比增长11.2%,主营业务稳健。公司医疗服务板块近年来收入稳定增长。公司未来将加强发展香港体检中心的业务规模以及覆盖网络,并计划建设5个专科医疗中心,涵盖眼科、骨科、外科、整形及医学皮肤美容科以及生殖医学科,同时考虑收购香港和内地专科诊所,通过学术交流和业务合作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曹贵子表示,今明两年为公司快速并购期,每年计划斥资6至7亿元以作收购之用,目标包括医药行业,收购项目需要已拥有盈利基础。公司目前持有的可变现资产约13亿元,同时在有需要时,可以发行5亿元债券。
2014年6月12日,康健国际宣布以4.09亿港元收购Dr.Vio 94.3%的股权。Dr.Vio是香港领先的医疗服务管理集团,除了管理费用外还能从专科医生转介中收取分成,是对康健国际现有业务的良好补充。Dr.Vio过去几年收入稳定,2013年收入为2.94亿港元,但其目前缺乏专科医生网络,与拥有充足医生资源的康健国际合作后,双方将逐渐实现优势互补。
此外,康健国际还着力发展医疗美容业务。8月20日,公司宣布将向卖方配发股权收购卓悦美容国际全部股份。卓悦美容国际主要于香港、澳门及中国以“悦榕庄”、“Dr.Protalk”及“水云庄”品牌从事经营19间纤体美容及保健中心业务。除一般美容服务外,卓悦在医疗美容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而本次交易后将持有康健集团7.33%的股份。公司希望借此制造强大品牌效应,吸引内地游客来港使用医疗美容服务。加速布局内地市场
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以及医疗改革的逐步推进,让康健国际看到了内地的无限商机。
早在2008年,康健国际就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平安信托组成合营公司,主要在珠三角地区发展及管理连锁诊所。此举掀起了康健国际进军内地的大幕。
2013年,康健国际收购广州宜康80%股权,使宜康成为由康健集团控制的中外合资公司。
同年,康健国际控股位于杭州的新锐医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后者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合作生产、市场推广及销售,并于2013年10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此外,康健国际持股南京中生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占比为11.1%。后者为营养膳食补充剂零售商。
2014年,康健国际拟出资1550万元入股贵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31%股权,并与贵州投资集团共同协助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一个投资基金。该基金主要专注于中国贵州省的医疗健康产业以及企业改革、重组及并购项目。
根据合作协议,贵州投资集团将负责协调各方关系、整合资源及为该基金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而康健国际将负责为经康健医疗认可的该基金投资项目协调募集所需资金。该基金之目标规模将为人民币50亿元,初始目标规模为人民币1亿元。
展望未来,曹贵子表示,“公司目标是继续发展医疗管理公司,巩固现有的诊所连锁,并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不同的医疗专科、中心,同时加强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方面的结合。”
“内地方面,我们希望继续发展医药产业,包括医药服务和生产,同时发展不同的专科连锁,包括集团在香港的专科中心可与内地的专科医院合作共建独立的专科连锁。”他说。
医院医疗市场营销创新分析 篇11
1. 医院医疗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就目前我国医院医疗市场营销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 所采用的营销方法比较落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医疗市场方面的认识度不够。医疗市场与其他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 医疗市场并不需要消费者自己进行购买, 而是消费者进行疾病治疗时, 需要进行购买所形成的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 负责医疗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 常常不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 只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研究。医疗市场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 就是受到地域的限制, 即便是在同一个地方, 也会受到限制, 一家医院, 若是医疗条件比较好, 则该医院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医院具有良好的医疗条件, 可满足人们的需求, 加之人们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 病人多是集中在医疗条件比较好的医院中, 医疗市场人员忽视了医疗市场开拓的重要性。其次, 医院负责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 没有制定一个明确的市场目标, 对于每个病人而言, 对医疗产品的需求并不是完全可由自己所决定, 在医疗产品上, 营销人员应对患病人群进行分类, 为不同的医疗人群提供专门的医疗服务, 在此基础上, 对市场进行合理的划分。一般情况下, 小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 主要是有针对性的服务, 而大医院对患者来者不拒, 患者人数一多, 医疗服务水平根本无法提高, 若是不给予重视, 则会流失更多的患者。最后, 在医院医疗市场营销上, 还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 就是所采用的营销策略比较单一, 广告是常用的营销宣传方式, 很多医院为了宣传, 广告铺天盖地, 通过电视、报纸等多种方式来发广告, 但是, 采用平面广告的方式来进行营销, 所得到的效果并不显著。而部分医院在营销上, 不但没有进行广告宣传, 而且根本没有建立相关的市场营销部门, 在营销上完全处于一个盲目的状态, 市场营销水平无法有效提高。
2. 医院医疗市场营销创新策略
2.1 提高人们对医院医疗营销的认识度
医院医疗营销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 但是, 近年来, 大部分医院对医疗营销工作不予重视, 而良好的医疗营销, 却是医院增加业务量、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的有方法, 医院的发展需依靠有效的营销方式。为此, 对于我国医院存在的医疗营销问题, 要快速找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医疗市场营销进行创新。首先要提高医疗营销人员对医疗市场营销的认识度, 使其认识到医疗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大部分医院医疗市场营销人员都存在错误的市场营销观念, 向医院市场营销人员普及医疗市场营销知识, 使其明白医疗营销的重要性, 医疗营销可有效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患者到医院就诊, 将本院的特色向广大群众介绍, 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医院医疗市场营销, 只有医院工作人员首先对医疗市场营销有所认识, 并积极参与到医疗市场营销工作当中, 大力开展营销工作, 院内全体人员都认识到营销的重要性。医院全体人员都树立医疗营销观念, 需要进行培训才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医院需要开展培训, 尤其是营销人员的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 让营销人员了解到营销的新方法。医疗服务工作中, 营销人员通常很少与患者接触, 对患者的需求并不了解, 常常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相接触, 医务人员更清楚患者的需求, 为此, 医务人员需掌握一定的医疗市场营销知识, 在工作中提高服务质量, 为医院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2 进行医疗市场的细分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医疗服务类型不断增加, 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使得医疗市场丰富多彩。满足消费的需求, 是市场营销的目的, 消费者的需求, 受到多个因素营销, 例如, 地理因素、年龄因素、消费因素等。为此, 医疗市场营销需要对医疗市场进行详细的划分, 首先可以按照地理因素进行划分, 划分时可以根据交通情况, 社区的位置等, 做合理的划分, 细分之后对医疗服务优质的医院而言, 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是, 对于卫生所、门诊等, 却具有很大的影响。根据人们的消费水平进行医疗市场划分, 划分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 医疗消费往往具有很大的客观性, 划分时注重医疗服务质量, 将医疗市场划分为三个等级, 即中、低以及高档。若是以年龄进行市场划分, 年龄划分主要针对的人群是老年人、儿童或者是妇女, 划分较为简单, 在医疗市场中, 常常看到急诊、便民诊等医疗服务部门, 这就是根据利益进行市场的划分,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划分, 以谋求利益为目的, 开展医疗服务。另外, 医疗市场的划分, 还可结合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做划分, 消费者对医疗产品常常有依赖心理, 固定购买某一品牌, 为此, 医疗市场可分为几大类, 偏爱移情病人市场、忠诚病人市场等。医疗市场经过详细的划分之后, 医院更可掌握患者的需求情况与医院的情况, 进行市场定位工作, 采用适合的市场宣传方式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从而夺得市场。
2.3 重视社区与农村医疗营销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在医疗这块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在此环境下, 医院要抓住机遇, 不断扩大定点范围, 将本院的医疗服务特色展现在人们面前, 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定点医院的特点就是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并且患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可以进行报销, 人们可以直接手持着医保卡到医院刷卡结算医疗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针对农民群众, 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达之后, 医院普及使用计算机进行结算工作, 避免由于结算问题, 造成合作医疗患者与医院产生纠纷, 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其次, 医院要抓住商业保险市场, 商业保险市场是医院及性能市场营销一大机遇, 保险市场社会发展的趋势, 医院给予商业保险优良的服务, 保险客户可以直接体验到医疗服务。保险客户进行参保前, 需要进行体检等各项工作, 都要严格开展, 一方面是对保险公司负责, 另一方面是对参保客户负责。最后, 扩展基层市场, 基层医院的数量不断增加, 深入到社区, 为社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 基层医院医疗费用较低, 常常是患者首选的治疗地点。医院医疗市场营销, 要拓展基层医院, 首先要对社区治疗工作做改变, 将其转变成为双向转诊, 采用大型、小型坐诊, 医院安排医务人员到社区内坐诊, 该方式的诊治方式, 拉近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更重要的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 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其次, 定期开展下乡诊治工作, 医院要全面获取市场, 农村这一个大市场不可忽视, 定期下乡是获取农村市场的良好方法, 医务人员下乡诊治, 下乡时带上基本的医疗设备、专业的医疗人员等, 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该方式不但可达到选择医院的目的, 还可达到营销推广的效果。
结束语
我国医院医疗营销市场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做大市场、提高医疗营销水平是医院的生存之道, 为此, 各大医院要对医疗市场营销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黄河湍等.从医疗服务的特征谈医院营销策略[J].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0 (4) :9
[2]赵宁志, 刘文华, 高茗.市场营销战略与医院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5 (1) :67-69
【医疗市场结构】推荐阅读:
医疗市场11-11
高端医疗市场06-11
精准医疗市场规模09-11
医疗市场现状与分析10-21
医疗保健市场现状09-07
医疗行业市场调研09-12
医疗装备市场分析12-10
我国目前医疗市场现状12-11
中国医疗市场化进程11-26
医疗旅游市场分析报告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