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保障

2024-09-07

方法保障(精选12篇)

方法保障 篇1

信息化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是党的“十六大”战略方针之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信息化作为助动力, 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 企业对数据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深, 数据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是所有实施信息化的企业所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

1 企业数据信息面临的威胁

IT技术是把“双刃剑”, 其飞速发展确实使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在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但IT的破坏性与创造性一样巨大而无情, 同样有很多高度依赖信息化的企业遭受到巨大的甚至毁灭性的损失[1]。

企业数据信息面临多重安全威胁, 常见的有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和攻击, 有物理层、应用层的潜在隐患, 有使用者误操作、病毒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等[2]。

来自外部的黑客、病毒给企业数据信息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都有大量的报道和例证。黑客攻击技术与网络病毒日趋融合是目前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 并且随着攻击工具的日益先进, 攻击者需要的技能日趋下降[3]。这种威胁和破坏的存在得到普遍的认同和认知, 很多企业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物理设备的破坏、使用者误操作、应用系统和操作系统的漏洞和不稳定所造成的数据丢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很巨大。应用系统的漏洞、操作系统的宕机、停电、使用者误操作和像硬盘这类小型而又重要的信息载体的破坏等, 都将给企业信息数据造成损失, 轻者造成工作和业务的重复和停顿, 重者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使用较完备的应用系统, 选用可靠的操作系统, 关键核心设备有冗余和保护外, 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2 保护企业信息数据的方法

企业信息系统面临众多安全威胁, 全面应对各种威胁和隐患, 实现绝对安全, 从理论上和实际上均不可能, 也无法实现。保障信息安全是需要资金投入的, 一般说防范的内容越多, 投入的资金也就越多, 当信息安全的投入接近信息化所产生的效益时, 企业领导就会考虑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4]。所以信息安全的原则是在少花钱的条件下, 如何保障信息安全。防止由于各种威胁造成数据丢失是企业成功运营的一项重要任务。只要数据不丢失, 企业就有再发展的条件。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IT系统现状是:一般都建有内部的局域网;桌面操作系统普遍是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核心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一般配有UPS电源, 部分终端设备有UPS保护;根据各自业务有多种多样的应用系统;很多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 (互联网) 相通。

企业日常数据丢失或损坏的原因有:人为错误, 如用户删除数据;服务配置错误或软件错误;硬件故障, 如磁盘故障或停电;病毒、蠕虫等安全破坏活动;失窃或破坏。

2.1 保护数据的方法

2.1.1 RAID (基于硬件)

企业可使用硬件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RAID) 技术来配置环境中的所有服务器。RAID可提供数据保护, 以防出现单个磁盘故障。因此, 在运行各种服务和业务关键应用程序的服务器上实施RAID技术, 可以确保实现一定程度的数据保护。

企业可以应用RAID 5+HotSpare方式, 保证在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 服务器所运行的各种应用程序不间断正常运行, 在有2块硬盘出现故障时数据不丢失。缺点是至少需要4块硬盘 (利用率50%) 以上。

2.1.2 漫游配置文件 (基于软件)

客户机设备 (如台式计算机和便携式计算机) 的可靠性通常不如服务器, 并且容易频繁出现故障。通过使用漫游配置文件, 用户可以将配置文件数据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的集中式磁盘存储系统中, 而不是存储在本地客户端计算机上。通过实施漫游配置文件, 用户可以灵活地在LAN中的不同计算机上工作, 因为配置文件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

2.1.3 重定向文件夹 (基于软件)

通过使用重定向文件夹, 用户可以将各种文件夹 (包括“我的文档”) 从他们的客户端计算机重定向到文件服务器上的集中式磁盘存储系统。因为用户数据存储在具有高可靠性的服务器上, 所以即使可靠性较低的客户端计算机发生了故障, 数据也能完好无损。此外, 采用集中式存储可提高客户机数据备份的效率, 缩短时间以及简化操作。

2.1.4 卷影复制服务 (基于软件)

将重要数据存储在集中式存储系统 (如文件服务器) 上, 而不是存储在各用户客户端计算机上。不过, 如果出现误删除或覆盖文件等情况, 将数据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并不能提供数据保护。通过在文件服务器上实施卷影复制服务, 并在客户端计算机上安装卷影复制客户机软件, 用户可以保留各种版本的即时点副本, 这些副本是在文件服务器上以不同的快照时间间隔创建的。用户可以立刻恢复以前的版本。除存储在文件共享中的用户数据外, 还可以使用卷影复制服务来备份电子邮件数据和数据库等业务数据。但卷影复制服务并不创建整个文件的快照, 仅创建在卷影复制备份最新版本后对文件所做更改的快照。卷影复制服务创建所有文件 (甚至是打开的文件) 的副本。它会占用额外磁盘空间来存储卷影复制数据。实施卷影复制服务具有以下优点:恢复误删除的文件;恢复因误覆盖文件而丢失的数据;备份期间应用程序可以继续向卷中写入数据;备份期间还会打开的文件进行卷影复制;可以在任何时间执行备份, 而不会锁定用户账户;恢复速度快, 它不会像使用磁带来恢复数据那样需要很长的时间, 因而缩短了备份周期;用户无需向IT主管求助即可自行恢复文件, 因而减轻了IT主管的负担。

建议可以同时采用和实施以上一种或几种数据保护方法, 使企业能够有效地防止数据丢失或快速、高效地恢复丢失的数据。

2.2 备份与恢复

假如整个IT基础结构由于某种自然灾害而被破坏, 那么将数据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也于事无补。在此类情况下, 企业只能依靠在磁带上备份并存放在非现场位置的数据。

磁盘到磁带备份和恢复是使用基于磁盘到磁带的备份和恢复方法, 其主要优点之一是即使IT基础结构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而被破坏, 仍然可以进行数据恢复。可以将备份磁带运到非现场存储, 并在发生上述灾难事件时取回这些磁带以进行恢复。以下介绍在基于磁盘到磁带的备份和恢复中使用的一些方法。

2.2.1 本地服务器备份和恢复

如图1所示, 每个服务器都有各自的专用磁带设备, 这些设备通过SCSI电缆与它们直接相连, 并且将每个服务器上存储的数据备份到它们各自的磁带设备上。

这种方法能提供高速的备份和恢复, 且不会影响网络性能;但成本高, 结构复杂。

2.2.2 基于LAN的备份和恢复

如图2所示, 一台磁带设备通过SCSI电缆与某个服务器 (如文件服务器) 直接相连, 并将其他服务器上的数据通过LAN直接备份到这台磁带设备上。文件服务器 (同时配置为备份服务器) 运行备份软件, 所有远程服务器上必须安装相应的备份软件代理。每个远程服务器上运行的备份代理将数据通过LAN推送到备份服务器, 随即使用文件服务器上运行的备份软件将数据直接备份到磁带上。此外, 还可以将文件服务器上本地存储的数据备份到磁带设备上。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 容易管理, 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备份和恢复需求。但备份期间会影响网络性能, 存在单点故障。

2.2.3 基于磁盘到磁盘再到磁带的备份和恢复

如图3所示, 可将环境中各个服务器上的数据备份到基于磁盘的集中式存储系统中, 基于磁盘的集中式存储系统 (与磁带设备直接相连) 运行备份软件 (因此用作备份服务器) 。IT环境中的所有远程服务器都安装了相应的备份代理。通过使用基于磁盘的备份方法, 组织可以快捷、高效地备份和恢复数据。可以在方便的时间 (非工作日或夜间) 将磁盘存储中数据备份的最新副本备份到磁带上, 并将其送到非现场存储。将磁带送到非现场存储有助于服务器位置的灾难恢复。

这种方法可快速备份和恢复重要数据, 易于管理。但同样存在单点故障。

2.3 SAN架构存储和备份

存储区域网 (Storage Aera Network, SAN) 是一种将磁盘阵列或磁带库与相关服务器连接起来的高速专用光纤网。SAN结构允许服务器连接任何存储磁盘阵列或磁带库, 这样不管数据存放在哪里, 服务器都可以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 如图4所示。

SAN结构的存储和备份系统具有以下特点:高带宽, 跨平台集中式管理, 容量扩充快速方便, 但设备费用较高。

3结束语

威胁企业信息数据安全的因素很多, 防御这些威胁的方法与手段也同样丰富。本文针对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 简单介绍了两种以较小的开销有效保护企业数据的方法。信息安全永远没有绝对, 只能通过不断的努力将可靠性不断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 将有更多条道路供企业选择。在信息安全领域还有一条花费少, 效果好, 但最难实现的途径, 那就是全面提高并强化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人是企业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 否则即使安装了非常好的安全设施, 也可能由于员工的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企业员工是企业数据的创造者和守护神, 是企业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王德禄, 李莉.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外包风险与控制[J].科技与管理, 2008, 10 (2) :35-38.

[2]杨科华.基于数据立方体维层次的OLAP安全性策略[J].应用科学学报, 2008, 26 (2) :182-186.

[3]欧阳伟.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6) :124-127.

[4]郝淑萍, 张莉.浅谈网络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8) :179-180.

方法保障 篇2

一、前言

为确保工程冬期施工质量,搞好安全生产,保证各项计划指标任务的完成,特编制冬季施工措施和保障方法,以完善冬期施工体系,合理安排工序搭接,前期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物资上早做充分准备,过程中紧抓思想落实、组织落实、措施落实、物资落实,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二、冬期施工期限

根据JGJ10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三、冬期施工内容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冬期施工项目:砼工程、砌筑工程、室内抹灰工程、室内涂饰工程、室内墙地砖铺贴、室内地面工程、幕墙工程、防水工程、外墙外保温,真石漆施工因在室外气温较低,不宜施工。

四、冬期施工关键

冬施期间随时有可能遇到大风、大雪、寒流等气温急剧下降的恶劣天气,每次寒流天气虽短,但气温平均下降5℃~10℃左右,这是冬施的关键,出问题可能性最大。

五、冬期施工准备工作

(一)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和GJ104-2011《建筑冬期施工规程》,牢固掌握冬季施工常识性知识,组织编审冬期施工专项方案,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2、做好冬施培训工作,使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冬施任务、特点及应该注意和掌握的问题,明确冬期施工的特殊性,强化施工管理意识,以确保冬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3、对施工队技术交底,使冬施方案落实到施工班组。

4、提前对冬期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提出申请计划交物资部门。

(二)材料准备

1、及早准备好冬施用的测温记录表格、温度计。

2、根据工程进度、实物工程量要求,做好保温材料、塑料布、阻燃被、有关机具进场。

3、液体材料、易被冻坏材料,冬施前合理储备,足量存放,综合安排,尽可能避开低温进货;

4、准备好对施工现场进行封堵的材料;检查施工现场,对于需封闭之处做好封堵工作,防止室外寒气侵袭;

5、严格监控外加剂的选用和执行质量认证制度,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三)现场准备

1、做好冬期现场办公室、职工宿舍的取暖工作。

2、施工用给水管道、消防给水管等用夹心玻璃岩棉保温管壳(3cm厚)外捆彩条布保温。明管采用胶皮管,随用随收,防止入冬后水管阀门冻坏,影响生产、生活用水。

3、冬施用电量加大,定期检查临电设施,防止电线硬化破损。严格复核电线电缆面积,禁止过载。

六、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1、砌筑工程

施工前要做好冬期砂浆配合比,砂浆拌合水温不宜超过80℃,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且水泥不得与80℃以上热水直接接触,施工中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第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砂浆出机温度应不低于热工计算温度。施工时,为了保证砂子无冰冻现象,砂子进场后及时过筛,并用黑心棉覆盖保温。砖在砌筑前三天存到室内,在冬季条件下不得浇水,不得使用遭水侵和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施工中分层各作两组试块,一组标养试块,送试验室养护;一组同步养护试块,现场同条件养护。砌筑施工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砌筑间歇期间,宜及时在砌体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体面层不得留有砂浆,继续砌筑前应将气体表面清理干净。

2、抹灰工程 在进行室内抹灰前,应将门口和窗口封好,门口和窗口的边缘及外墙脚手眼或孔洞等亦应堵好,施工洞口、运料口及楼梯间等处应封闭保温,砂浆应在搅拌棚中集中搅拌,并应在运输中保温,要随用随拌,防止砂浆冻结。抹灰时施工现场温度不低于5℃,抹灰砂浆不得掺盐,根据室温,墙面适当淋水湿润,砂浆上墙温度不低于5℃,外窗要求关闭严密,防止砂浆抹灰层硬化初期受冻。室内抹灰结束后,在7d以内,应保持室内温度不低于5℃。抹灰层可采取加温措施加速干燥。

3、防水工程:

冬期施工应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不得在雨,雪天和五级及其以上1或基层潮湿,结冰,霜冻条件下进行。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温度不低于-10℃,涂料防水施工温度不低于-5℃。

4、室内涂饰工程

墙、顶刮腻子室内温度不低于10℃,不得使用冰水搅拌腻子,涂料施工时,室内温度不宜低于8℃,不应低于5℃;基层最低温度不低于5℃,同一施工段温差不超过5-6℃,一昼夜内环境温度不得低于3℃。施工时做好保温,防止受冻。

5、墙、地砖施工

地砖地面施工时,与周边墙面必须留置宽度为2mm的缝隙,以利于地面涨缩。墙、地砖铺贴等湿作业冬施期间应保持室内温度高于5℃,并做好防冻保温措施,以确保砂浆不受冻。

6、砼工程

冬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应在冬施前完成。冬期浇筑的砼,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4.0MPa;对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施工时注意砼浇注温度控制:对车辆采用保暖防冻措施;按工地实际需要配置车辆,现场施工人员在砼浇注过程中密切观测罐车中砼的温度,保证混凝土浇注时的温度;混凝土出罐温度必须保证大于15℃以上,浇注温度必须保证10℃以上;浇注后使用塑料布及草帘覆盖保温,保证砼无受冻现象。

7、外墙外保温工程

冬期施工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的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进场的低温型胶粘剂、聚合物抹面胶浆应存放于暖棚内,不得受潮,胶粘剂拌合温度皆应高于5℃,聚合物抹面胶浆拌合水温度不宜大于80℃,且不宜低于40℃。拌合完毕的胶粘剂和聚合物抹面胶浆每隔15min搅拌一次,1h内使用完毕。施工前应按常温规定检查基层施工质量,并确保干燥,无结冰,霜冻。粘贴完毕后,应养护至规定强度后方可而进行面层薄抹灰施工。

8、幕墙工程

(1)对于幕墙冬季施工,最应解决的是硅酮耐候胶的注胶工序,过低的温度,将影响耐候胶的固化质量。因此应避免在温度较低的夜间、早晨和傍晚进行注胶,需要选择中午(11:00至15:00)的时间进行;

(2)骨架在负温度下安装钢结构时,要注意温度变化引起的钢结构外形尺寸的偏差;严格按照焊接技术规范中有关焊口预热的规定进行,对焊条采取保温处理,保证焊接质量。

(3)增加吊蓝数量,提高高空作业安全系数,必要时应采取塑料布防风,挂保温帘保温,保证高空作业人员正常施工。

七、冬期施工保证措施

(一)冬期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结合工作任务在冬施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配备好安全防护用品。

2、入冬前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清理,并做好道路平整,确保道路畅通。霜雪天后要及时清扫,运输道路采取防滑措施。

3、对施工用房(包括工作棚、搅拌站等)应在冬施前进行检查,及时做好防寒、保温及加固工作。

4、冬施前应做好临时管道的保温工作。

5、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整改,切实落实冬施期间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

6、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幕墙、真石漆、外墙抹灰应停止作业。

7、加强安全检查,严禁施工现场材料乱堆乱放。

8、避免雪天室外作业,雪后,室外脚手架、吊篮、施工作业面上的积雪要清理干净,再行作业。

9、采用热熔法进行防水施工时,溶剂基层处理剂未充分挥发前不得使用热熔喷枪操作;操作时必须保持火焰与卷材的喷距,严防火灾发生。

(二)冬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冬期施工前,进行一次冬施准备工作大检查,不具备冬施要求的不得进行冬期施工,并逐级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操作人员了解冬施要求,保证冬施措施落到实处。

2、除按常温质量检查要求外,还要对冬施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冬期施工虽已采用外加剂的方法,但不可以掉以轻心,还必须覆盖保温,在严冬天气还可采取材料加热等辅助措施。

4、冬施前建立测温小组,并进行岗前培训,测温后及时整理归档,发现异常及时反馈。

5、冬施期间需进行内装修的项目,要及时做好门、窗、施工洞口、楼梯口的封闭保温工作。

7、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工作,及时掌握寒流预报,提早做好冬施准备。

8、防冻剂掺量必须计算和试验后确定,不得随意掺加。

(三)冬期施工消防措施

1、入冬前对所有取暖加温措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对职工进行取暖安全知识教育,防止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

2、冬期施工必须做好现场和生活区的防火工作,严格执行现场用火申请管理制度,现场严禁生火取暖。

3、加强对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管理,对现场进出的易燃、易爆物品设专用仓库分隔存放,并设防火标识。

4、施工现场以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并设专人定期检查、维护。

5、施工现场水源及消火栓应标识。

八、冬期施工保障方法

1、成立冬期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安排、落实管理、检查冬施工作。

2、认真学习、研究GJ104-2011《建筑冬期施工规程》,有针对性地聘请顾问、专家进行评估、筛选冬期施工专项方案和进行必要的专项试验。

3、组织专人编审冬期施工专项方案,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向班组交底。

4、制定测温专项方案,建立以温度监测数据为指导依据的快速反应系统。

5、冬期施工前组织冬期施工准备工作专项检查,落实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做到每天巡检,周专项检查,确保安全质量无事故发生。

6、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民工学校等形式,广泛宣传冬期施工“五防”(防冻、防滑、防毒、防火、防电),“五禁止”(高空作业禁止穿棉大衣、硬底鞋;工作时间禁止饮酒御寒;施工现场禁止随意生火;宿舍、办公室禁止用电炉、大灯泡取暖)。

7、编制详细的冬期施工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浅谈保障债权安全的若干法律方法 篇3

一、担保与反担保

债权人要消除资金的经济顾虑,往往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即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设定担保。同理,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为了保证自己追偿权的实现,也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担保人可以是债务人和第三人;反担保人也可以是债务人和其他人,担保和反担保的形式可以是《担保法》规定的各种形式。担保和反担保制度目前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法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千万不要忘记了反担保。

根据目前法律规定,担保有5种形式:即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二、保函

保函是担保人应申请人的请求,为受益人出具的,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期限内,保证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付款承诺。按照英国商法的定义,保函是指一种担保方式,是附属的或者辅助性的合约。保函与担保有以下重要区别:

第一,保函是以第三人的信用来保证合同当事人双方的行为;而担保既可以是第三人的信用形式,也可以是合同第三人自身的信用行为。

第二,保函的业务范围要比担保的业务范围窄,担保业务中既包括保函业务,也可以包括其他诸如票据的保付、信用证的保兑等。

第三,保函在法律上是要式的;担保则可以书面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保函有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

在笔者看来,从属性保函与我国担保法中的保证相类似。从属性保函是指从属于基础交易合同的保证,是基础交易合同项下的附属性合同。只有在申请人违约的情况下适用。这与当下市场上的担保公司采用的保证担保形式类似。我们国内现在推行的建设工程支付保函也属于这一类。独立性保函即“见索即付保函”,即只要受益人索赔,担保人的付款义务是绝对的。这在涉外经济贸易和融资活动中运用的极为普遍,一般担保人是银行。此项业务国内银行也有开展,我们在代理诉讼、非诉讼业务中,完全可以要求对方以出具保函的形式向我方提供信用担保。先丑总比后丑好,只有那些能把债权安全把握好的律师才能得到当事人的肯定和欢迎。

三、付款的节点化、阶段化

付款的节点化、阶段化是辩证唯物主义质量互变规律和合同法三大抗辩权理论的综合运用。这种情况实务中常见于建筑工程领域工程款的支付和银行的阶段性贷款。在支付工程款的合同中,一般都考虑按工程进度支付的问题。如垫资至+-0,随后是每层或若干层付款百分之几,直至结顶,验收后付至95%,其余待保修期满后付清等。一般是这个样子。这种付款方式就是阶段性、节点性支付。同时,建筑方也按进度履行了相应的建设内容,对双方都有好处。因此讲,这是合同法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的经验实践效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法理,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好方法。笔者在审查银行贷款8000万元及最高额抵押5000万元的合同中,就运用阶段性放款、收款的方法,有效地化解了金融风险。其他的大宗交易合同,如果能够划分节点阶段的就划分,对双方都有利,实际上是对双方的保护。这对有效避免大额难以挽回违约事件的发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也正是我们律师所起的作用。

四、资金监管

当相对方缺乏提供担保的能力又缺乏其他保障方法时,资金监管不失为一济良方。笔者曾代理一起几百人团购商品房的非诉案例,开发商是需要在拿到地后去抵押贷款的。这个案子显然让开发商去为团购人的几千万元提供担保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时,笔者在选择分阶段付款的基础上,采取双方共同选择一家监管银行,委托该银行监管资金的做法。团购资金只有在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的情况下,才可动用,即只可使用于工程开发建设、材料设备购买方面。最后工程开发得以正常进行。双方心态都很平稳,合作得也很愉快。

五、保留所有权

合同法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就是保留所有权交易的条款。甲乙双方一项交易,乙方未付清款项之前,约定标的物所有权归甲方,由乙方保管持有标的物。在乙方到期不付款的情况下,甲方可以考虑做出多种选择:以违约起诉、侵权起诉,侵占罪或者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对防范风险、保护债权安全是大有裨益的。

六、保险

在经济活动中,通常考虑的是以钱易货、以货易货交易中可能发生的“场外风险”,往往忽视了对标的物自身的风险。保险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药方。比如,在二手房按揭贷款中,因二手房未办理房屋安全保险,在交易未结束前,出现房屋灭失的情况,就会使银行蒙受损失。在海商事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船舶、货物是一定要入险的,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血本无归的情况。可见,在日常经济交往中,不应仅考虑当事人双方的信用风险,还应当考虑重要标的物自身的安全风险。这对我们服务好客户、保护好债权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七、解除权

解除权也是合同法规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债的救济制度。当三大抗辩权均无法奏效时,就只有解除双方的合同,并依法依约追究违约责任损失。在工作实践中,解除权往往多发生于严重违约的情形,如建设工程中的停工超过一定天数仍不予支付相应价款的,就可以解除合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把握好法律规定的程序,注意证据的固定和收集。

八、诉讼保全

当抗辩权、解除权行使后,双方仍不能就合作事宜协商一致的,就容易引发诉讼。此时对资金、债权保障手段往往采用诉讼保全的方法。即申请人民法院对债务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方法,待判决确定后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实践中,如果财产保全得好,诉讼就成功了大半,常常对促成问题的顺利及时解决作用重大。在维护当事人债权安全方面,这一招是该出手时一定要出手的。稍有懈怠,就会贻误战机,案子就很有可能进入持久战和执行难。

除了以上所述,还有代位权和撤销权、抗辩权共十种方法。

这都是律师在非诉讼和诉讼业务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法律手段,另外,还有抵销权、法定抵押权、别除权、支付令、再担保、公正执行债权文书、申请破产清算、优先受偿权、调解与和解、强制执行权等,也是保障债权的有效方法。以上是笔者对债权保护方法的粗浅总结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律师只有加强对债权保障方法的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对社会、对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方法的研究 篇4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很多企业采用了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漏洞扫描、VPN、审计、PKI等一系列安全产品,提高了组织的计算机安全水平,但是这些改善仍没有达到组织理想的目标,病毒、黑客和计算机犯罪依然猖獗,更不幸的是,组织逐渐意识到来自内部的误操作和越权行为给组织带来了更大的威胁,而安全产品在对付这些来自内部的威胁时显得非常不足,这给信息安全的理论界、厂商和用户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信息安全的本质是什么?”

“信息安全应该包含哪些范围?”

“信息安全工作到底应该作什么?都做得什么程度?”等。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人们开始对安全保障体系设计进行研究。

1 设计方法研究

1.1 体系化设计方法

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体系应该是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实施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为了实现对信息系统的多层保护,真正达到信息安全保障的目标,国外安全保障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美国国家安全局从1998年以来开展了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框架(IATF)的研究工作,并在2000年10月发布了IATF 3.1版本,在IATF中提出信息安全保障的深度防御战略模型,将防御体系分为策略、组织、技术和操作四个要素,强调在安全体系中进行多层保护。安全机制的实现应具有以下相对固定的模式,即“组织(或人)在安全策略下借助于一定的安全技术手段进行持续的运作”。

因此安全体系从横向看,主要包含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个方面的要素,在采用各种安全技术控制措施的同时,必须制订层次化的安全策略,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完善各种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利用多种安全技术实施和安全管理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多层保护,减小它受到攻击的可能性,防范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对安全事件的反应处理能力,并在计算机安全事件发生时尽量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

其次,为了使安全体系更有针对性,在构建时还必须考虑信息安全本身的特点:动态性、相对性和整体性。

信息安全的动态性指的是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从内因看,信息系统本身就在变化和发展之中,信息系统中设备的更新、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系统的升级、系统设置的变化、业务的变化等要素都可能导致新的安全风险的出现。从外因看,各种软硬件系统的安全漏洞不断的被发现、各种攻击手段在不断在发展,这些都可能使得今天还处于相对安全状态的信息系统在明天就出现了新的安全风险。

信息系统安全的相对性指的是信息安全的目标实现总是相对的,由于成本以及实际业务需求的约束,任何的安全解决方案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百分之百安全的信息系统是不存在的,不管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实施多完善,安全问题总会在某个情况下发生。信息安全的这个属性表明安全应急计划、安全检测、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等都应该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信息安全的整体性指的是信息安全是一个整体的目标,正如木桶的装水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块一样,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也取决于防御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均衡应该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包括体系中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实施、体系中各个安全环节、各个保护对象的防御措施等方面的均衡,以实现整体的信息安全目标。

一般地,对安全体系的体系化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思路,一是模型化,它将要保护的对象通过模型的方式表达,获取其安全需求;一是“最佳实施”,它通过列举安全控制来构造理想的安全体系。这两种模型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模型化思路的主要难点在于难以完整和准确地表达一个信息系统,因为信息安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组织/企业的业务目标和业务特性紧密相关,又必须符合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文化,在不同的企业中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而最佳实施的主要缺陷是安全控制的不可枚举性,尤其是随着安全技术日益发展,安全控制的更新也是非常快的。

鉴于以上情况,在设计安全体系的过程中,建议将两种思路加以综合,首先借鉴IATF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模型构建安全保护对象框架(保护轮廓),其次根据保护对象框架选择或设计所有可行的安全控制,然后进行纵向梳理,产生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这些体系构成安全体系。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中的安全控制和对策的选择和定制中,采用“最佳实施”方法,通过列举满足实际需求,可实际应用和得到组织认可的安全控制来构造安全体系。

1.2 等级化设计方法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问题,如何解决我国信息安全问题,是摆在我国政府、企业、公民面前的重大关键问题。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抵御信息网络的脆弱性和安全威胁,制定了一系列强化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的政策和标准,其中一个很重要思想就是按照安全保护强度划分不同的安全等级,以指导不同领域的信息安全工作。经过我国信息安全领域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多年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等级保护的策略来解决我国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即针对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单位根据其单位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承载业务的重要程度、信息内容的重要程度、系统遭到攻击破坏后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安全需求以及安全成本等因素,依据国家规定的等级划分标准设定其保护等级,自主进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安全管理,提高安全保护的科学性、整体性、实用性。2003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已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作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各级党委、人民政府认真组织贯彻落实。《意见》中明确指出,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信息系统,有着不同的安全需求,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优化信息安全资源的配置,确保重点。

等级化信息安全是我国信息安全的一项基本策略,实施等级化信息安全保护是实现“重点资产重点保护”,同时又“适度安全”的有效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安全和成本的综合平衡,达到提高信息安全建设质量,提高安全的综合性价比这一根本目的。

正如任何一种新方法的提出必然面临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一样,自从2003年中办发27号文件以来,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了等级化信息安全保障的相关文件、意见和实施指南,等级化在信息安全界的实施却比较困难。

一方面,这是由于在实践中发现,目前出台的相关指南对于复杂的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在其操作性上尚比较欠缺;另一方面是目前尚缺乏等级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设计的真正成功案例,大部分用户还处于观望状态;第三个原因是等级化信息安全保障是一种新的信息安全管理模式,如何与我国现有的信息安全管理模式有效结合尚需要进一步的磨合。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等级化的设计思路,本文建议遵照以下流程进行:

—在等级保护阶段:对信息系统进行划分和定级, 对保护对象的影响等级进行定级。

—在安全需求阶段:根据安全等级确定系统保护的基线,根据影响等级对基线进行调整,根据风险评估确定保护的重点,根据安全规划确定保护的范围。

—在安全设计阶段:从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行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紧密结合需求,进行等级化保护的设计。

—安全工程实施阶段:根据安全产品的定级、保护对象措施的调整进行产品部署。

—有效性测试阶段:进行有效性测试、应急响应预案等。

在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国家相关的规范、流程和操作指南,以及风险分析和评估对整个过程进行修订。

1.3 标准化设计方法

目前,国际上权威的评估标准是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CSEC”——彩虹系列标准和欧洲、美国等国家制订的ITSEC准则、通用准则CC标准和最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ISO/IEC15408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许多国家都将信息安全定位在国家战略级别。相关标准和文档包括: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的《保护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

美国国资监管一期工程于金融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战略;

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

欧洲信息与网络安全策略;

ISO27000/ISO17799;

ISO15408/CC;

IATF。

这些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3.1 管理类安全标准

安全管理类型的标准主要是通过制订制度和规章来降低安全风险,ISO27000是典型的安全管理类标准。

ISO27000完全从管理角度制定,并不涉及具体的安全技术,实施不复杂,主要是告诉管理者一些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项和安全制度,例如磁盘文件交换和处理的安全规定、设备的安全配置管理、工作区进出的控制等一些很容易理解的问题。这些管理规定一般的单位都可以制定,但要想达到ISO27000的全面性则需要一番努力。ISO27000涵盖了安全管理所应涉及的方方面面,全面而不失可操作性,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提高的信息安全管理环境。推广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的关键在重视程度和制度落实方面。

目前,该标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它认为未经批准查看敏感信息是种威胁,而且是对保密性的违反。但是明确阐述保密性的文件中唯一指明的控制中却没有这种认识。用户应该签署保密(不泄密)协定,但却没有说阻止非法用户截取(察看)信息。标准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有关网络存取控制的部分没有提到密码技术。标准中简单讨论了密码技术,但只在有关开发和维护系统应用部分,作为维护高度敏感的数据的一部分。另外,它混淆了知道信息和占有信息的概念。

总而言之,ISO27000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全面,但是它仍是目前可以用来达到一定预防标准的最好的指导标准。

1.3.2 模型类安全标准

安全模型类标准着重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模型,ISO15408/CC是此类标准的代表。

ISO/IEC 15408-1999“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简称CC),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现有多种评估准则的努力结果,是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分别自行推出并实践测评准则及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相互间的总结和互补发展起来的。CC源于TCSEC,但已经完全改进了TCSEC。TCSEC主要是针对操作系统的评估,提出的是安全功能要求,目前仍然可以用于对操作系统的评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CC全面地考虑了与信息技术安全性有关的所有因素,以“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证要求”的形式提出了这些因素,这些要求也可以用来构建TCSEC的各级要求。

CC定义了作为评估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安全性的基础准则,提出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表述信息技术安全性的结构,即把安全要求分为规范产品和系统安全行为的功能要求以及解决如何正确有效的实施这些功能的保证要求。功能和保证要求又以“类——子类——组件”的结构表述,组件作为安全要求的最小构件块,可以用于“保护轮廓”、“安全目标”和“包”的构建,例如由保证组件构成典型的包——“评估保证级”。另外,功能组件还是连接CC与传统安全机制和服务的桥梁,以及解决CC同已有准则如TCSEC、ITSEC的协调关系,如功能组件构成TCSEC的各级要求。

同ISO27000相比,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CC)和美国国防部可信计算机评估准则(TCSEC)等更侧重于对系统和产品的技术指标的评估;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SSE-CMM)更侧重于对安全产品开发、安全系统集成等安全工程过程的管理。在对信息系统日常安全管理方面,ISO27000的地位是其他标准无法取代的。

这两类标准各有利弊。管理类标准,虽然比较容易实施,但比较滞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能涵盖最新的技术和应用,需要不断的增加新的内容来不断完善。安全模型类方案能够为我们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参考,由于其指出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只能在实践中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不可能直接引用。

本文建议,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能只参考任何一类的标准,而应该根据用户的网络现状和用户提出的安全需求,综合使用两类标准,从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来考虑,以安全评估为基础,制订安全策略,提出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

2 结论

方法保障 篇5

1某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运行现状

某区域为了提升自身的气象服务水平,加大了对自动气象站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一段时间内,区域的自动气象站已达1000多个。而最早建设且投入使用的自动气象站在现今已经进入到维护与维修期。但是由于区域内,在进行自动气象站建设的同时,并没有注重对自动气象站维护保障体系的构建,致使早期建设的自动气象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多种隐患问题而无法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对自动气象站的整体运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气象服务水平。在区域内的自动气象站中,一般仅设置一名负责技术维修与养护工作的.人员,一旦发生大的故障问题,很难及时进行处理,这必定会对自动气象站的运行质量带来影响。同时,影响气象站的精细化管理标准。而在自动气象站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针对自动气象站的维护保障体系没有随之扩大,这必定会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各个自动气象站的站点分布情况也相对松散,在发生设备故障问题时,技术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出故障,并且进行相应的检修与维护[1]。同时,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的限制,所以自动气象站维护工作无法高效开展。上述内容均是自动气象站运行中的关键问题,将严重制约自动气象站的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

方法保障 篇6

新时期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构建一、前言

现阶段,传统的后勤工作越来越不能够适应中小学发展的实际需求,如何加强后勤保障已经成为后勤工作者和学生、教职工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文章针对新时期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构建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中小学需要创建相应的基础设施,就必须做好学校的后勤建设工作,不仅仅是为学校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有益于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如果缺乏可靠的后勤保障体系,学校的资金将无法进行科学的分配,不利于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行。通过创建完善的后期保障体系,能够不断的完善学校的硬件设备,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且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后勤保障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不断的提高学校的教学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后勤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三、中小学构建后勤保障体系的方法分析

1.后勤保障管理的企业化。后勤保障管理的企业化指的是学校应该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实际状况,将后勤所属的各个部门按照内容与经济责任划分成不同独立核算的实体单位,在后勤保障服务约束的前提下,应该采用企业化的运行方式对每个部门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独立计算,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对学校资金的依赖性,让各个部门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同时始终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在最经济的计划方案中取得“少花钱、多办事”的效果,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实施后勤保证的企业化管理,逐渐的向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因为学校要求后勤部门自负盈亏,后勤保障管理部门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能够逐渐的从依靠学校“输血”向自身“造血”方向转变。根据实践表明,中小学后勤保障工作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不断的加快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但是,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社会化、企业化改革过程,不断的降低学校自办后勤的比例,显著提高企业化后勤工作的比例,这样能够显著的加快学校后勤企业化改革进程。

2.完善后勤人力资源配置。人才已经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许多中小学的后勤保障管理体系尚缺乏管理、经营才能的后勤保障管理人员。通过创建全员终身教育制,以发展得以眼光将全员培训纳入到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中,不断的增加人力资源的总量以及质量,这对于实现后勤管理的可持续、高效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后勤人员配置应该始终坚持岗位和个体素质相匹配的原则,保证所有的后勤人员都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智能,根据岗位的特点选择性能、年龄、智能以及知识等后勤管理人员。同时,应该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创建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提高后勤保障工作水平的首要任务,中小学后勤从事工作是为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科研等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各种设施保障,因此学生和教职工重点关注的焦点,通过提高后勤保障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够显著的提高师生和教职工的满意度,保证学校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后勤保障体系能够获得师生以及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以便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

3.创建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体制。中小学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创建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体制,如果学校规模相对较大,则应该实行事企分开以及两权分离的模式,创建经营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对分开的管理体制。值得注意的是,应该保证后勤实体不实、分而不离。对于中小型学校,则应该采用“大服务、多实体、小机关”的模式,采用“小机关”的后勤保障方式进行运行。后勤保障在“小机关”管理模式下进行自负盈亏、独立经营和核算。由于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一群对市场认知不足、经济尚不能独立的特殊群体,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并且我国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质,国家应该对从事中小学后勤保障管理服务的企业予以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并制定操作性强的标准,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此外,在进行后勤保障管理体制创建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化原则,不断提高后勤保障管理体制的创新性,后勤管理的科学性主要包括分配、服务以及人事等各方面,采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快速的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创建可行、现实的目标,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劳动定额,并将其作为评估和考核后勤保障管理人员薪酬的重要依据,这样能够充分的提高后勤保障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创建合理的后勤监督

管理机制。后勤监督管理机制的创建,能够对后勤服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后勤保障工作遵纪守法与合法经营。在中小学的后勤保障体系中,应该对学校后勤保障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监控、管理以及协调,充分的做好各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的监控、管理以及考核等。在对后勤保障管理体系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必须用制度、量化的标准进行,采用师生监督、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如工商部门,城管部门、防疫部门以及食品部门等)以及后勤部门的三级监督方式,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学校后勤保障体系进行监督、评估以及考核。同时,还应该创建完善的考核机制与权责机制,罚劣奖优,这样能够充分的调动后勤保障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后勤保障服务管理水平。

5.管理讲究艺术,提高集体凝聚力。中小学后勤保障管理体系为了做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完美结合,就应该不断提高后勤保障管理人员工作的艺术性,将管理艺术和思想渗透至后勤保障管理的各个环节,尽可能的做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广泛聆听员工、师生以及校领导的呼声,听取被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的提高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水平,如系统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组织及宣传工作,推进创建“绿色校园”建设工作,能够为师生提供绿色、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效提高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艺术性。后勤保障管理人员应该全心全意的为广大师生服务,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不断的对后勤保障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此外,还应该提倡人道精神,充分的考虑学生和教职工的感受和意见,最大可能的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显著提高中小学后勤保障管理水平和效率,就应该实行后勤保障管理的企业化,完善后勤人力资源配置,创建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体制,创建合理的后勤监督管理机制。后勤管理要讲究艺术,提高集体凝聚力,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左桂芬.加快完善农村中小学校后勤保障建设的重要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2,(26):90-91.

[2]周宗武.构建后到保障何系一健进教育均衡发展[J].学习月刊,2011,(08):135.

[3]蔡作江.中小学后勤管理问题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3,(07):122.

[4]柳文平.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4,(01):32.

有效保障水表计量准确度的方法 篇7

1 选型

水表的选型原则应是多品种的原则。按照实际适宜流量范围来确定水表类型。

每一块水表的安装, 都涉及供、需双方的利益。作为供方, 希望水表压力损失越小越好, 以减少管网水阻, 降低水泵电费的消耗。如果水表压力损失小, 可以降低出厂水压, 这样既节约电费又减少管网漏损;作为需方, 希望水表流通能力大, 压力损失小, 这样在满足用水量要求的前提下, 或减小进水管口径或延缓管网扩容改造以减少投资, 对于有消防要求而用水量少的用户, 则希望安装的水表, 可以兼顾计量和消防之需。

作为水表选用、安装、管理的供方, 小口径水表在量程比相同的情况下, 应选用分界流量较小的水表, 这样可扩大水表在高区的测量范围;大口径水表应建立以LXLC可拆卸水平螺翼式水表为基础, 以WS型、WPD型、LXF型为辅助的多品种水表计量体系, 通过考察、统计、分析每个水表在管网的具体情况, 选用最合适的水表作为计量工具。花最少的钱、收最多的水费, 既满足用户的要求, 又兼顾水厂的成本, 达到双方和谐的效果。

2 安装

对于螺翼式水表, 流动承受两种类型的扰动, 速度分布畸变和漩涡。

漩涡主要是由不同平面上的两个或多个弯头引起的, 这种影响用水表上游保证有一定长的直管段加以控制, 上游直管段的长度不少于10倍的水表公称口径、下游直管段长度不少于5倍的水表公称口径。如果不能满足要求的话, 则安装一个整直装置。实验表明, 不同型号的水表在直管段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 会使水表的误差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水表与管道要同轴安装, 密封件不得突入表内。典型的速度分布畸变是由部分阻塞管子的障碍引起的, 这种影响可以很容易地降为最小。

如果水表倾斜安装, 不仅会影响水表的计量准确度, 还会缩短水表的使用寿命。有数据表明, 公称口径为15mm的水表, 在1 000L/h的情况下, 如果横向倾斜45°, 误差会增加1%, 如果纵向倾斜45°, 误差最大会增加3%;在180L/h的情况下, 如果横向倾斜45°, 误差会增加5%, 如果纵向倾斜45°, 误差最大会增加20%。

水表安装前, 应清除管道内的石子、泥沙等杂物后再安装水表, 以防止污垢附着在水表的叶轮上或水表的内壁上, 造成叶轮转动不灵活或计量区流速过快、过滤网堵塞和水表损坏等故障。

3 使用

排出水中空气。水中混有空气, 往往会滞存在水表的上部调整器和其它较高的空间内, 直接造成水表多计数。不仅如此, 这些藏在水表中的空气还会使调整器对水的反击作用削弱, 进一步使水表的指示水量额外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应在管道上安装放气阀。

避免频繁开关阀门。使用中频发的开关阀门, 会使管道中的压力频繁地变化, 开阀时影响不大, 但关闭阀门时, 会产生“水锤”现象, 阀门关闭越快, “水锤”现象越明显。这是因为水是不可压缩流体, 水流的惯性力使得水在瞬间对阀门、管道和水表产生巨大的压力, 轻者减少水表和阀门的使用寿命, 严重时会造成阀门损坏、管道破裂或水表机芯变形。试验表明, 随着水表前后闸门的关闭, 水表的计量准确度降低, 误差增加, 当阀门关闭到2/3时, 误差会增加10%甚至更大。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尽量减少开关阀门次数。

方法保障 篇8

一、电费回收中的难点

1.传统观念的束缚。供电企业供电和电费回收一直采用的都是“先用电、后收费”的办法, 这就导致很多用户产生错误的观念, 以为用电是国家公益事业。因此, 就会产生拖欠电费的现象, 甚至不愿意缴纳电费, 认为缴纳的这些电费其实都是被收电费工作人员赚取了。在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下造成了电费回收困难的状况。

2.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有很多大型用电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 再加上这些企业都是属于特殊行业, 断电有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害等具有重大危害性的事故, 供电企业不能对他们进行停电催费, 于是在资金出现周转困难的时候就会出现拖欠电费的事情, 造成供电企业电费回收困难的状况。

3.电费回收工作人员工作态度。电费回收困难使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态度有所懈怠, 工作人员催费力度不大, 做相同的工作工资水平不同, 这些问题都造成现在电费回收困难的现象。

二、改进电费回收方法探究

1.加大电费回收宣传力度。目前, 电费回收困难主要是企业和用户的观念不强, 因此, 做好电费回收工作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缴纳电费观念。电费回收宣传工作主要途径包括广播、电视媒体及报纸宣传, 在报纸上开辟与电费回收相关专栏, 人们在阅读报纸的时候, 就会看到相关信息, 然后电费回收的观念就会慢慢深入人心;其次在电视广播上做“电费回收与人们利益息息相关”的公益广告, 广告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具体形象将内容呈现给观众, 既可以增加趣味性, 又可以增强人们的观念, 现代多媒体和信息化的发展, 有更多的平台可以进行宣传, 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 做好电费回收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还可以由电费回收相关工作人员执行, 工作人员在居民生活区举办各种相关工作, 号召人们积极参与, 既加强了供电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 又在宣传活动中实现了电费回收观念的渗透, 供电企业深入用户生活, 也可以观察到用户在缴纳电费上存在的问题, 解决用户缴纳电费上的一些困难, 既让用户体会到供电企业对他们的关爱, 又可以更好地完成电费回收工作。

对于大型用电企业, 供电企业也要与之进行沟通交流, 以实现双方共同利益为目标, 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比如大型用电企业可以实行电费预缴制, 就是在企业经营运行比较正常的时候, 先预缴一部分电费, 这样就不会出现企业在未来经营中资金周转困难无法缴纳电费的现象, 大型企业是供电企业供电的大客户, 他们拖欠电费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影响很大。因此, 供电企业一定要在大型用电企业中加大电费回收宣传力度。

2.座收电费。坐收电费是比较传统的收费方式, 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收费方式, 即用户在供电所或电费收费工作处进行缴费, 是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缴费方式, 这种缴费方式比较直接, 用户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当面询问, 很多用户都比较乐意采用这种缴费方式。座收电费最大的特点是定时, 即缴纳电费的时间是固定的。这也是座收电费最大的弊端, 座收电费的电费结算周期是按月进行的, 用户每个月月末在收费处缴纳电费的时候, 收费处就会人满为患, 用户缴纳电费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排队, 在排队过程中, 排队时间过长极容易引发用户的不满情绪, 进而发生争吵或者其他行为;另一个问题就是收费处对用户的找零, 电费收费处收取电费是临时工作, 没有足够的零钱, 但是电费不可能完全都是整数, 所以就涉及到找零问题, 这也是座收电费存在的问题之一。其实, 座收电费是一个很好的电费回收方式, 要让这种方式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工作人员就要制定相应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用户排队缴纳, 收费处可以制定错开收取电费的措施。例如, 每天收取一个社区的电费, 这样错开缴纳电费就可以最小程度的减少用户缴纳电费排队时间过长引发的矛盾, 而且这样缴纳电费, 用户在自己时间错不开的情况下也可以请邻居代缴, 这样一来缴纳电费的时间和用户的时间就可以错开。针对找零问题, 这就要求收费处在回收电费期间准备足够的零钱, 当然也可以号召用户尽量自备零钱, 供电企业也可以给用户提供预存电费的缴费方式, 这样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账户, 找零不便的时候用户可以把零钱存放在自己的账户里。

3.磁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已经充分融合在一起,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信息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磁卡就像是银行卡一样, 用户往电费磁卡里面存一笔钱, 供电企业定时直接从卡里面扣除, 这种电费回收的方式既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也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很大程度地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但是, 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用户观念传统, 不接受这种缴费方式, 或者认为以这种方式缴纳电费, 会出现供电企业乱扣钱的现象, 用这种方式回收电费, 也会出现用户不往磁卡里面存钱或者忘记存钱的情况, 这样就会形成无法正常回收电费的现象。针对用户观念问题, 供电企业要加强宣传力度, 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磁卡缴纳电费的好处, 这样就能很容易的解决这个问题。针对用户对供电企业的质疑和用户忘记存钱的问题, 供电企业可以提供短信服务, 每次从用户磁卡里面扣钱的时候, 都要把用电量以及扣费标准等详细内容发到用户手机上或者用户邮箱, 实现缴费透明化, 以此提高用户对供电企业的信任度;供电企业要准时通知用户往磁卡里面存钱, 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用户忘记存钱这种事情的发生。在信息时代, 供电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 优化电费回收方式, 保证电费回收能够顺利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4.大用户银行转账。银行转账是大型企业在进行贸易往来中使用最普遍的方式, 银行转账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 又节约了一定的时间。大型企业用电量是比较多的, 因此会产生较大额度的电费, 如果采用上门缴纳的方式, 必然会耗费企业人力和时间, 而企业在运转中主要依靠的就是人力和时间。采用银行转账的方式, 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银行转账是大型企业每个月收到供电企业发来的缴费通知, 然后企业财务根据电费数额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向供电企业缴纳电费。但是, 这种缴费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这样就容易出现企业拖欠电费的情况, 为解决这个问题, 供电企业可以和用户协商, 提前预存一部分电费, 这样就能够在用户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顺利缴纳电费。

浅谈学好数学的前提、保障和方法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自信心

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要解决好学生的认识和教材之间的矛盾。 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方面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 要不断总结知识, 认识知识, 创新知识, 形成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知识的教学, 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消极学习为积极探索, 变不想学习为主动获取。 学生的数学学习在于开动脑筋,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认识教师的教, 处理好教师的教与自己的学的关系。 教师教得好, 必须与学生的学巧妙结合,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

一、学好数学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把一件事做好的内在动力。 要学会数学, 学好数学必须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它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 也是赢得数学成绩的必要条件。 在中学各个学科, 数学尤其难学, 成为很多学生学习上的“拦路虎”。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很多学生遇到难题, 感觉像一块石头压在心上, 喘不过气来;遇到大考, 一旦成绩不佳, 郁闷至极。 有很多教师在讲评时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 多是批评, 多是指责, 以至于课堂气氛紧张, 学生的心理负担又增加了许多。 学生为什么没有学好, 为什么没有考好, 归结起来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问题。 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教师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数学教师唯一的办法就是化解学生心中的郁闷, 让每个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驱散他们头上笼罩的阴云,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心情愉悦的去学习, 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数学王国的小故事:“德国的 ‘数学王子’高斯, 在小学读书时, 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教师刚刚读完题目, 高斯立即在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 教师惊奇地看着高斯, 而很多同学还在用笔一个数一个数的相加呢。 如此的神速, 来源于什么呢? 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呢? 很多学生瞪大眼睛, 表现出惊疑, 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一个简单的导入, 将学生带入了学习新知识的氛围之中。

二、学好数学要有强烈的自信心

自信是学习好数学的重要保障。 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自信心, 那么这件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学习数学是同样的道理, 学生自信心十足, 学起数学就会有信心, 有就会有破解难题的勇气。 遇到感兴趣的问题, 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对待, 以昂扬的斗志去探究。 对于题目比较难的问题, 能够泰然处之, 沉稳应对。 对于那些无法破解的难题, 也不会仓皇失措。 在考场上, 如果学生有信心, 那么, 遇到容易的试题, 自己感到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为自己有信心, 有准备, 有坚实的基础做后盾。 遇到难以解决的试题, 也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因为自己的水平决定着能否解决问题, 在于自己的发挥, 信心在, 再难的问题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有了好的心态, 考场只不过是一个训练场, 是锻炼自己的一个平台。 只要自己心理状态保持最佳, 就会成为考场的胜利者。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磨炼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 遇到什么障碍, 都能够心静如水, 兴趣不减, 信心不减。

三、学好数学要有事半功倍的方法

1. 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错误, 善于纠正错误。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 不是丢了条件, 就是离开了研究的范围, 做完了一道题后不去检查, 不去思考, 匆匆忙忙做下一道题。 错往往出在容易之处, 因为命题容易处, 命题者往往也在此设置陷阱。 让他们在做题时把问题暴露出来, 然后引导学生剖析原因, 找到症结, 发现问题, 改正错误。

如:若函数f (x) =ax2+2ax+1图像都在X轴上方,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 往往错解为a>0 且 (2a ) 2-4a<0 , 得出0<a<1 , 而忽略了a=0 的情况。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常常让学生备一个错题本, 搜集个人各科的错题, 形成一个个人错题集。 在教学中我经常告诉学生:少错=多对。 减少做错题目数量, 就是提高了正确率。

2.走出参考书。 参考书不宜多, 有一本就够了, 关键在于正确使用。 不要迷信参考书, 参考书不要很多, 有一本主要的就足够了。 现在市场上打折某某重点中学的招牌, 有一些所谓的名家的吹捧, 出版一套又一套的教学参考书, 学生看着广告宣传, 买了一本又一本, 无所适从, 学习效率极差。 究其原因, 学生学习的时间所限, 不可能翻看一本本的教学参考书, 结果是哪一本参考书也没有研究透, 还导致了知识的凌乱, 内容的混杂。 如果精其一本。 究其原理, 悟其关键, 就会事半功倍, 根本不需要盲目看那么多参考书了。

3.学会跳出题海。 数学有着做不完的题, 很多教师搞题海战术, 不去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理解学科思想, 掌握答题技巧, 而是以数量取胜。教师不引导学生把握规律, 而是“就题论题”, 跳不出题海, 看不到题目的本质, 一旦遇到陌生的题目, 就无从下手了。

方法保障 篇10

关键词: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通信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消防部队面临着防火灭火、社会救助、突发公共事件及特种灾害事故救援等新的挑战和考验。在重大灾害事故现场, 常规的通信手段往往都处于失效状态, 如何在灾害现场快速、高效地建立应急通信网络, 保证灭火救援任务的顺利开展, 是消防部队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大灾害现场消防通信遇到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质结构复杂, 自然和人为灾害事故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损失大。消防部队作为救援主力军在执行重大灾害事故救援时会遇到各种问题, 其中通信困难最为突出。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1灾害发生突然, 通信装备准备仓促。重大灾害事故往往具有突发、紧急、周期短和时间、地点、事件类型不确定等特点, 部队经常边受领任务、边准备, 通信保障准备筹供难度大, 要求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收拢人员、装备, 完成各种准备, 并能迅速展开工作。

1.2道路交通情况不确定, 通信装备无法抵达。重大灾害事故发生, 可能伴随着道路坍塌堵塞、桥梁中断等情况, 无法第一时间利用交通工具抵达现场, 当遇到此类情况时, 诸如发电机、卫星便携站等重型通信装备只能采用手抬肩扛的方式运送, 甚至无法运送, 从而延缓了通信保障工作。

1.3受灾环境复杂, 公众通信网络瘫痪。在重大灾害事故中, 飓风、泥石流以及地震都是较为常见的灾害形式, 导致灾区大面积通信中断的主要原因, 是由于当地公众通信网络所用的光缆电缆、电力系统、通信基站等都可能受到严重破坏。此外, 在灾害现场, 因短时间内拨打电话的用户增多, 话务量超过交换设备的极限值, 造成通信信道受阻, 导致网络拥塞。

1.4参战单位多, 通信保障复杂。在受灾地区, 通常是多单位、多建制、军警民混合编组, 配合作战, 由于建制杂、人员散, 缺乏协调配合, 各自为战, 难以形成合力, 发挥整体保障效能。

2重大灾害现场消防通信的任务

在重大灾害事故现场, 救援人员需要利用各类通信手段指挥救援和上报灾情, 因此快速、高效的建立应急通信网络已经成为降低灾害损失的决定性因素, 这也是消防通信保障的主要任务。

2.1实现现场基本通信保障需求。在灾害救援现场, 保证各级指战员之间的通信畅通, 满足现场最基本的语音指挥调度需求, 同时能够与外界进行基本通话, 确保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2.2实现现场指挥部通信保障需求。为现场指挥部开通电台、电话和现场图像回传等工作保障, 实现指挥部与救援人员之间的音视频联络, 确保为指挥部提供实时现场信息。

2.3实现远程通信网络保障需求。要保证灾害现场、指挥部与各级指挥中心能够进行音视频通话和多媒体信息交互, 并具备远程指挥一线救援人员的能力。

3重大灾害现场建立消防通信的技术手段

重大灾害事故现场因素复杂, 状况多变, 单一的通信手段很难满足救援现场通信需求, 因此需建立综合性的通信网络, 以卫星通信为主, 整合现有的无线集群通信、常规通信以及公众网络通信等方式, 保证信息传递的通畅。

3.1卫星通信系统。消防卫星通信系统是利用统一的消防卫星频率资源, 由各类卫星地球站构成, 并在同一网管系统管理下, 实现消防综合业务通信的卫星通信系统。消防卫星通信系统是具有全局化、全天候、高机动性、能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和突发灾害的宽带数字化指挥通信平台。在灾害事故现场, 充分利用卫星通信车、消防卫星便携站、卫星电话等现代化通信装备, 建立连接前线指挥部、后方指挥部之间的通信联络。

3.2 350MHz无线通信。消防350MHz无线通信网络是消防部队主要应用通信网, 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消防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分为集群通信技术和常规通信技术。其中, 350MHz集群通信系统由于具有信道利用率高、保密性强、一呼百应等特点, 其指挥调度的快速灵活是任何公网移动通信系统无法比拟的, 在大型灭火救援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3短波通信。短波通信是指波长为10m~100m, 频率为3MHz~30MHz的电磁波无线通信。短波通信不依赖任何基站和线路、光缆等基础设施, 具有经济实用、机动灵活、设台方便、不受地形影响、通信距离远等特点。特别是当灾害事故造成通讯、交通、电力中断, 灾区骨干光缆、交换机、蜂窝基站大量瘫痪的情况下, 可利用短波通信设备电源保障方便快捷 (只要有电瓶或小型发电机) , 简单架设就能够实现通信的特点, 保障通信联络畅通, 以实现部队开展救援工作。

3.4公众通信网络。公众通信网络包括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互联网和3G/4G移动通信网络等。合理使用公网通信网络, 可扩大语音、视频的通信范围。在部队行进途中、以及公网恢复后, 应充分利用公网通信网络下达命令、反馈信息。在公网畅通的情况下, 可运用3G/4G图传设备进行行进途中及救援现场图像传递, 为远程决策指挥提供依据。

3.5应急通信指挥车。消防应急通信指挥车是集卫星通信技术、图像采集和传输技术、无线语音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无线微波传输和图像处理等技术组成的一个功能完备的移动指挥中心。在大型灭火救援、重大自然灾害现场或其它重要活动中把现场图像、语音通过车载卫星系统高质量回传到各级指挥中心, 实现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远程图像监控、语音联络、数据查询等功能, 为远程指挥决策提供了可能。同时充分利用“动中通”、“静中通”等卫星通信指挥车的机动性, 还可快速移动至通信保障薄弱的区域, 迅速增强该区域的通信保障能力。

结语

根据近年来重大灾害事故救援和处置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清楚的看到了应急通信保障的重要性、必要性、时效性以及不确定性, 我们应站在实战应用的角度审视消防应急通信建设现状和发展思路, 从而更好的查找薄弱环节, 同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调整贴合实战需求的应急通信保障策略和战术, 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李云迪.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安防科技, 2011 (04) .

方法保障 篇11

关键词:住房保障 资格审核档案 整理方法

目前住房保障工作已成为社会各方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这项工作保障了中低收入阶层基本住房需求,极大地改善了其住房条件,是一项深得人心的惠民工作。理论上讲政策性住房包括保障性住房和政策性商品住房两类。其中,保障性住房指政府在对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两限房”则是一种政策性的商品住房(限制房屋面积、限制房价),主要针对有一定购买力的中等收入人群。市委、市政府将在全市逐步建立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为主,政策性租赁房为辅的分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本文主要探讨住房保障工作中资格审核过程所形成档案的特点以及整理方法。

一、住房保障资格审核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

住房保障工作起步时间不长,在实际工作中所形成的材料主要是住房保障工作中的资格申请核定材料,主要包括: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核定表(或家庭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申请核定表或廉租房申请核定表);申请人及家庭人员身份证明、户口本;已婚家庭成员婚姻状况证明(包括结婚证明或离婚证明);居住地住房情况证明(包括申请家庭现地址、户口所在地地址、户口迁入本地原地址及有他处住房的所有这些地址的房屋租赁合同、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产权单位的证明以及申请家庭成员、共居人现居住地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的居住证明);学生在校证明;申请家庭成员收入证明(包括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或街道居委会出具的收入证明或离退休的需提供离退休证及领取退休金存折复印件或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提供由管理部门出具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标准证明);原有住房已拆迁的,需提供《拆迁补偿协议书》;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如残疾证、军官证等需特殊证明的材料);需要优先轮候配售家庭在提供上述材料的同时要提供拆迁证明或重残证明或大病证明或危房证明或优抚证明或军转干证明等等。

二、住房保障资格审核过程中形成档案的特点

每一个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或是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或个人都必须按要求提供上述材料,以致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单一。不论申请什么性质的住房,都须提供相应的材料,这些材料所涉及的范围、内容大体与上述所列审核材料雷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材料数量上有多有少。因此,住房保障资格审核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内容比较单一。

2.数量大。由于保障性住房工作涉及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仅通州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就有1.2万余户(中等收入家庭不计算在内),申请保证性住房的家庭还是比较多的。从启动保障性住房工作至今,我区就有近4千户家庭或个人申请了“三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限房)”。因此在住房保障资格审核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材料虽说比较单一,但其档案数量还是比较大的。

3.形成時间的不定性。对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或是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或个人实行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制度。三级审核:即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对申请家庭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初审;区建委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申请家庭进行复审;市建委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申请家庭情况进行复核、备案。两级公示:即初审后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在申请人户籍登记地、工作单位及居住地进行第一次公示;复审后由区建委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在区政府网站和规定的范围内对申请家庭人口、收入、住房等情况进行第二次公示。虽说审核程序、审核工作的时限是有具体规定的,但每一批次上报备案的户数是不确定的。有时一批会达到上百户,有时一批只有几十户,也有可能年底上报,第二年年初完成备案的。总之,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是一项具有连续性的工作,不能以自然年度确定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材料形成的时间,所以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材料形成的时间具有不定性。

三、住房保障资格审核过程中形成档案材料的整理方法

由于审核档案材料内容单一,数量大,以备案时间作为审核工作的结束,因此在现实工作中,住房保障部门通常采用的整理方法有两种:

(一) “年度——问题——保管期限”

首先,要按备案完成时间划分立卷归档年度。由于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文件材料要经过“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后,才算完成此项工作。一方面审核时间较长;另一方面每一批次形成的文件材料数量不等(实际工作中每一批次形成的文件材料还是比较多的)。因此,笔者认为不宜采用档案常规方法确定立卷归档时间,即等到下一年度的上半年再进行立卷归档。如按照此常规方法确定立卷归档时间,势必会造成大量资格审核文件材料的积压,不利于文件的管理和利用、易丢失,而且整理工作量也会很大。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整理工作应随着资格审核材料备案的结束及时进行,以避免材料过多造成存放混乱。

其次,由于档案内容同属于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材料,而且申请保障性住房或政策性住房的主体是以家庭为主(也有少数超过30岁的大龄青年),每一份申报材料相对独立、稳定,变化不大,只是在数量上小有变化,笔者认为住房保障资格申请核定档案应采取“一户一卷”的形式立卷归档。采用“一户一卷”的形式整理,既便于拟写题名(由于档案材料内容单一,只需将房屋坐落、申请人姓名、申请房源类型录入即可),又便于录入检索,简便、实用。

第三,根据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精神,笔者认为住房保障审核材料属于“本机关业务文件材料中行政管理、执法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范畴中的“20年以下有效的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的审批、管理文件材料,保管期限30年”。因为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材料只是对申请人申请购买“三房”资格的一种认定,其目的主要是审核申请人的条件是否符合国家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如条件符合则表示已具备申请购买“三房”资格,但并不表示已取得所购房屋的产权,只有取得房屋产权产籍管理部门颁发的产权证,才确认获得已购房屋的所有权(有关房屋产权等文件材料应由房屋产权产籍管理部门立卷归档,期限为永久)。因此,将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材料的期限定为30年是比较恰当的。

第四,案卷的排列。住房保障工作中资格审核档案应在一个目录号下按照备案时间的先后顺序大流水排列。后续工作产生的档案材料按形成的时间排在资格审核档案的后面。

这种整理方法的优势在于:整理方法简便,容易掌握,便于拟写案卷题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库房空间。不足之处在于:后续摇号、配售工作中产生的档案材料较少(主要是摇号结果、安置意向书等),形成的时间较晚,按年度——问题——期限立卷后和前面的资格审核档案,不会在一卷或一盒内,不通过微机检索,很难查找、利用。

(二) “一人一档、一档一盒”

首先,根据住房保障工作中每个申请人从资格申请到选房结束,整个过程所产生材料的多少决定装档案盒的厚度。笔者认为现实工作中使用3公分的档案盒较为合适。

其次,每盒中的档案材料按照形成时间的先后(一般的顺序是资格审核形成的材料在前、配售形成的材料在后,同一类的材料用不锈钢钉装订后加盖件号章)装入盒中。可在档案盒的脊背上用统一的格式标上申请人的房屋坐落和姓名,便于查找、利用。

这种整理方法的优势在于:在住房保障工作中每个申请家庭或个人的材料不论何时形成的将全部放在一个档案盒内便于查找、利用。不足之处在于:占用库房空间较大。

四、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住房保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两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一种:将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资格审核材料、申请购买两限房资格审核材料、申请廉租住房资格审核材料,给三个目录各自大流水编号。这种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员认为各自大流水排列能够清楚的反映出“三房”资格审核各自的具体数量。但这种做法会对后期档案管理及库房空间预留等问题产生不利影响。第二种:将一年内每种房的资格审核材料按照申报地区排列,同一申报地区的档案材料排在一起。工作人员认为这种排列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申报地区每种房的资格审核档案材料数量,但这种做法需要等到下一个年度再对其立卷归档,势必造成档案整理工作量急剧加大,且对“三房”资格审核材料的日常管理、利用造成不利的影响。

为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充分理解所涉及业务的基本内容、程序、目的。只有充分理解其内容、程序、目的后,才能根据档案整理规范制定出合理的整理方案,将所产生的文件材料进行科学、规范、合理的整理。其次,要摆脱传统的档案整理模式的束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一项工作中同一保管期限内按文件材料产生的批次立卷归档即可,没有必要将同一类业务产生的材料人为复杂化,即便是有关联的纸质档案材料实体没有放在一起,但只要从方便管理、利用的角度将必要的信息录入电脑,不论档案实体怎样存放,通过电脑查找是非常方便、快捷的。第三,要充分利用好档案管理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便利性。作为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应用档案管理软件及办公软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熟练应用这些软件,才能将档案信息正确地录入,便于查找、利用。

方法保障 篇12

随着全球气候、气象条件的改变,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作为公路交通突发事件代表性事件之一的突发性暴雨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中国北京“7.21”暴雨导致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死亡3人,浸水车辆127辆;2010年5月4日,美国Tennessee暴雨引发的洪水导致Nash- vile 128辆汽车被冲走;2009年7月16日,韩国Pusan遭遇暴雨,东区某公路上10多辆汽车被淹没;2004年8月16日,英国Boscastle山洪中116辆汽车被冲到海港。2011年,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2h内到达、公路应急抢通24h内完成”的规定性要求,而合理的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优化布设是突发性暴雨下高速公路应急保畅的基础。

国内外学者针对应急保障资源站点优化布设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Konstantinos G.Zografos[1]探讨了P-中心模型、P-中值模型、集合覆盖模型和最大覆盖模型在高速公路救援设施布局中的优缺点;Wlodzimierz[2]建立了应急服务设施选址的中心点和中位点双目标模型进行了站点的布设;Sydney C.K.[3]结合香港旧医院的分布情况提出了新医院的布局优化方案;Masood A Badri[4]从应急响应时间、距离最短、费用最小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消防站的多目标优化布设模型;Q.Gong[5]将时间离散化而建立了一个动态的规划模型,研究了救护车在受灾地区的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问题;Jia H.Z.[6]在假设有多个受灾点且各受灾点需求量已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应于大规模突发事件的医疗设施选址问题模型;B.Adensodiaz[7]提出了一个以被覆盖到的受灾人数最大化为目标的应急资源多目标线性规划(MCLP)模型;李刚[8]在城市地震避难场所分级的基础上,以覆盖半径为权重,运用加权Voronoi图方法在GIS平台上进行了固定避难场所责任区域空间划分;胡安兵[9]利用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进行高速公路应急站点布设模型求解,进而获取最佳应急站点的分配矩阵;付青松[10]、戴帅[11]、D.Byan[12]、V.Litovski[13]、Liu Meirong[14]、柴干[15]、刘畅[16]等在公交站点等交通设施布设等方面开展了优化研究。综上所述,目前针对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优化布设研究较少,而且现有的各类选址模型约束条件较单一,仅把应急时间最短作为系统的优化目标,未考虑线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和站点建设成本因素,不能满足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抢险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资源到达时间、建设成本、线路的功能定位出发,构建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多目标最优化布设模型,并采用粒子群方法进行了模型的求解方法,提出了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优化布设方法。对北京市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优化布设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多目标优化布设方法能满足应急抢险实际工作所需,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1多目标优化布设模型

在对防汛事件多发地点、公路网布局、线路功能定位、现有应急保障资源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可供选择的应急保障资源站点选址点集合X={x1,x2,…,xm},规定xi={0,1},即如果在xi处设置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则xi=1;如果不在xi处设置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则xi=0,具体见式(1)。

防汛事件发生后,设应急保障资源到达防汛事件现场的时间上限为t0。tij(xi,yj)为从应急资源选址点xi运输应急资源到路段yj所需要的最小到达时间,具体如式(2)所示。

当tij≤t0时,表示路段yj可在有效时间内得到响应,路段yj在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覆盖范围内;当tij>t0时,表示路段yj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得到响应,路段yj没有在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覆盖范围内。设Aij={1,tij/t0}(i=1,2,…,m;j =1,2,…,n),具体见式(3)。

设应急资源管理系统在xi处建立应急资源配置选址点的成本为ci(i=1,2,…,m),ci与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基础设施条件、交通条件、技术服务能力等因素有关,并限制应急资源配置选址点总成本为C。

不同高速公路在路网结构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其功能性可根据路段历史统计的交通流量数据的归一化计算路段权重,路段的归一化值越大, 则权重越大,如式(4)。其中:wj为路段yj在一定时期的交通流流量,ωj为路段yj的权重,满足:0≤ωj≤1,且。

应急保障资源站点优化布设的目标函数为应急达到时间和应急抢通时间最小,同时系统总收益最大,即在满足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2h内到达的规定性要求的基础上,总成本不得超过相应的要求,使应急保障资源发挥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

2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型求解

建立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多目标最优化布设模型后,需要确定模型的求解方法进行得到最优化布设结果。目前常用的求解数学规划模型方法有单纯形法、分支定界法、割平面法等方法,适用于变量较少的规划模型求解;类似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多目标优化布设这种具有较多变量的复杂数学规划问题的求解,通常采用后启发式算法,如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等。其中,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 tion,PSO)是全局搜索算法,属于进化算法的一种,依靠群体中的粒子竞争和协作搜索空间,通过追随当前搜索到的最优值来寻求全局最优,具有实现容易、精度高、收敛快等优点,能有效的处理复杂的最优化问题。因此,本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多目标最优化布设模型的求解。

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站点多目标最优化布设模型时,需要对粒子进行编码,而粒子所携带的信息即为最优化布设模型的解。在站点多目标最优化布设问题中,需要求解应急保障资源站点选址点集合中各点位的值,从而确定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数量和位置。

设在n纬空间中第i个粒子的位置为Si=(si1,si2,…,sin),i=1,2,…,m为粒子群中粒子个数,它所行走的最好位置(即最适应值)为Spi=(spi1,spi2,…,spin),对应的个体最优值记为Pi;群体中所有粒子的最好位置记为Sg=(sg1,sg2,…,sgn),所对应的全局最优值记为Pg;粒子的速度记为Vi=(vi1,vi2,…,vin)。在第t+1次迭代时,第d个粒子的速度为

其位置为

式中:c1和c2为学习因子,且c1=c2∈ [1,2.5]; r1和r2为均匀分布在[0,1]的随机数;γ 为惯性权值,取值大小决定了粒子对当前速度继承的多少,调整其大小可以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和局部寻优能力,惯性权重大有利于全局搜索,惯性权重小则有利于局部搜索,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γ0和γend分别为初试惯性权重和终止惯性权重,t为当前迭代次数,tmax为最大迭代次数。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型求解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1。设定粒子群算法的粒子总群规模m、学习因子c1和c2、最大进化迭代次数tmax等计算参数。

步骤2。随机生成初始种群粒子的位置s和速度v。

步骤3。转换编码并判断粒子是否符合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最优化布设模型的约束,不符合约束的粒子重新初始化后,再计算粒子的适应值。

步骤4。经过t+1次迭代后,如果粒子当前适应值Pt+1i优于之前适应值Pti,则当前值为该粒子个体最优值,当前粒子的位置st+1i为最佳位置spi;进而得到粒子的个体最优值,记录该最优值的粒子序号及位置Pi。

步骤5。将初始化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在约束条件下迭代寻优,迭代的过程中如果粒子速度变量中存在某个粒子变量vt+1i大于粒子最大速度vmax,则设定vt+1i=vmax;如果粒子速度变量中存在某个粒子变量vt+1i小于粒子最小速度vmin,则设定vt+1i=vmin。

步骤6。重复步骤4搜索该粒子最佳适应值下其它粒子的位置Pi;再带入迭代公式,重复进行步骤4、5、6;若迭代后种群粒子的全局最优适应值小于上一次迭代后的全局最优适应值,则全局最优适应值更新为该次最小适应值,反之则不更新;各粒子的局部最优更新方法和步骤相同。

步骤7。当迭代结果收敛,且迭代次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则停止迭代,从而得到最佳的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布设方案。

3北京市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优化布设

选取北京市高速公路网作为示例进行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优化布设。北京市高速公路网由13条高速公路组成,见图1。

统计北京市2010~2014年防汛应急抢险台帐,得到北京市高速公路网防汛事件常发点58个,见图2。

在对北京市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进行优化布设过程中,根据现有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分布、防汛事件常发点、线路功能和结构物状态,得到可供选择的应急保障资源站点选址点集合为126,即选取粒子群中粒子个数选为126,建立各应急站点到突发事件发生点的应急时间矩阵如下。

按照交通运输部规定要求,应急保障资源最长到达时间定位2h;根据各条高速公路的年均交通流量和线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选定得到北京市13条高速公路权重值见表1。

假设各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建设成本均为c, 应急保障资源站点总收益最大,即在保证应急达到时间和应急抢通时间最小的情况下,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数量尽可能少。经过程序的运行实验,最大迭代次数定为200次,学习因子c1=c2=2,惯性权值a根据式(8)由0.9线性递减为0.4,得到北京市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最佳适应值的三维变化曲线见图3。

迭代计算得到北京市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布设方案见表2。

北京市高速公路网27个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如图4所示。

4结束语

从资源达到时间、建设成本、线路的功能定位出发,建立了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模型的求解,提出了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优化布设方法,符合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畅的特性,弥补和改善了现有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布设缺乏理论支撑的不足,给出了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布设的依据。以北京市为例,计算得到了北京市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优化布设方案,表明该优化布设方法可以在应急保障资源站点优化布设复杂系统中推广应用,布设结果为北京市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优化布设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本文在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优化布设方法效果评价方面略显不足,随着北京市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抢险数据的完善,可对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布设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增强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优化布设精度。

摘要:针对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最优化布设问题,从资源到达时间、站点建设成本、线路的功能定位出发,构建更符合法规要求和应急抢险实际需要的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多目标最优化布设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模型的求解,提出了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优化布设方法。对北京市高速公路网防汛应急保障资源站点的优化布设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速公路网应急保障资源站点多目标优化布设方法能够满足应急抢险实际工作所需,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上一篇:地理视野下一篇:立体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