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性变化

2024-05-08

规律性变化(共12篇)

规律性变化 篇1

农业产业结构是个整体的概念, 它包括三层意思。 (1) 结构整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2) 各部分相互联结的方式和程度; (3) 结构整体具有的功能和性质。纵观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 在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宏观农业产业结构的这三个要素是在变化的。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一) 从工业化发展历程来看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

工业化大致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在工业化前期, 产业结构呈轻型结构, 一般是农业和轻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绝对优势,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中占主要地位, 第三产业的地位微乎其微;工业化中期, 第二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其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这时大机器工业体系日趋完善, 产业结构呈明显的重型化, 电力、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 第一产业地位下降, 第三产业地位逐渐上升;工业化后期, 以汽车、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和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

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降到最低,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中占有支配性地位, 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

(二) 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性

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这样的演进路线:农业、轻纺工业、基础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在产业的阶段交替中, 每一阶段的演进均有自身的产业特点。

1. 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 农业的劳动力和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非常有限。

2. 在以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 轻纺工业由于需求拉动作用明显, 工业革命后又使纺织机有了动力来源, 且纺织技术也有所突破, 加之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价格低廉, 这一切因素使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 第一产业劳动力和产值占三次产业的比重有所降低, 而重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很有限的。

3. 在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 农业产值在二次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降低, 轻纺工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 而以原材料、燃料、动力、基础设施等基础工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并逐渐取代轻纺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4. 在以低度加工型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 制造业中传统性的、技术含量较低的机械制品、钢铁、造船等低加工度的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其使用劳动力的比重有所增加, 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并逐渐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二、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

目前, 世界各国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以种植业为主, 多数又是以生产粮食为主, 经济不发达国家多属此类;另一种是以畜牧业为主, 或者是农牧兼营, 经济发达国家多属此类。

畜牧业生产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种植业从而使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现在, 在这些国家中畜牧业生产一般要占到农牧业总产值的50%以上, 有的高达60%一70%, 个别的达到90%。畜牧业比重的增长是由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食物构成变化引起的。但也有例外, 尽管产业结构以牧为主, 却属经济不发达国家, 其以牧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在特定的历史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并非经济发展的结果。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 在畜牧业中, 提供低脂肪、高蛋白畜产品的畜牧比重日益增加。如世界范围内的养免业的发展以及肉用、乳用养马业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在种植业中, 一方面, 随着牧业的迅速发展, 种植部门生产的粮食, 越来越多地被用作饲料, 种植业为畜牧业服务的趋势正日趋明显。目前, 在世界粮食总产量中, 居民口粮只占60%, 饲料粮达40%, 经济发达国家饲料粮要占70%一89%, 但经济不发达国家只占10%左右。另一方面, 经济作物、水果、蔬菜、饮料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观赏植物、花卉盆景等生产部门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农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存在两个客观规律:一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结合在一起;二是专业化与多部门经营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发展水平。

就全国范围而言, 农业的全面发展, 并不意味着农业的生产部门的地位是相等的。在所有的农业产业部门中, 粮食生产部门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一是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人们只有满足了粮食的需要之后, 还有多余的耕地、劳力和生产资料, 才有可能用来发展粮食以外的其他生产部门;二是有的农业产业部门, 如畜牧业、渔业等是直接以粮食为原料的, 更要直接依赖粮食生产来发展。因此, 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多种经营以及多种经营的发展程度, 一般说来是由粮食部门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三、宏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与启示

从我国宏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可以看出一些规律: (1) 农业宏观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力是人的社会需求和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索质的提高。 (2) 农业宏观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是产业链变长、产业之间的联结更紧密、投入的能源种类更多, 投入更科学, 智能投入越来越多。 (3) 农业宏观产业结构决定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决定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从我国宏观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得到以下启示: (1) 宏观农业产业结构不能再墨守划分为农林牧副渔格局的种、养结构, 只有建立新的宏观产业结构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2) 任何产业结构都不能满足人口的无限膨胀和人的无度需求, 必须控制人类生育, 必须控制过度开发, 必须提们节约反对浪费。 (3) 发达的生产力不应成为逆天行道掠夺自然的武器;要顺天行道, 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 还要进行生态建设。

党和政府要重视宏观农业产业结构的新变化, 在机构设置、政策法规上相应配套, 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农民建立多元循环结构, 全面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兴耘.中国宏观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 2005 (6) [1]郑兴耘.中国宏观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 2005 (6)

[2]刘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4) [2]刘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4)

规律性变化 篇2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学法指导:

1、自学

P51例3及练习九,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口算p54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交流: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比一比,谁算得快?(小黑板出示第1题)

学生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综合练习

(1)完成第6题。

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

学生表述口算的过程(多名学生说一说)。

(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友情提示: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提高练习

1、要求完成第4、10题。(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①第4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②做10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口算乘法的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三、过关检测:

1、这些题你都会算吗?试一试。

5×3=

50×3=

500×3=

50×30=

500×30=

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比较一下,看有什么规律。观察前三个算式: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积就扩大几倍。(积扩大的倍数和因数扩大的倍数相同)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积就缩小几倍。(积缩小的倍数和因数缩小的倍数相同)

谁能将这两条规律合起来说?该怎么说?

如果把这三个算式中的3换到前面,结论又是怎样的?

这三个算式呈现出来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运用规律。

我们在口算乘法中经常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如算200×60时

先算2×6=12,由于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所以积12就应该扩大1000倍,积就是12000。

请你说说口算120×40时该怎样运用规律。

★3、在乘法算式A×B=C中,如果因数A扩大(缩小)m倍,因数B扩大(缩小)n倍,积C会怎样变化?(A、B、m、n均不为0)

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规律 篇3

一、总体思路

要判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应首先计算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可用公式为:M=mn。

二、分类讨论

1.反应物与产物均为气体的可逆反应

该类题目关系简单,反应前后物质均为气体,故反应过程中气体总质量不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与物质的量有关。若平衡移动使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平衡移动使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无论平衡如何移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以上规律反之亦成立。

例1在t1℃反应2A(g)B(g)+Q达到平衡时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1,t2℃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2。当平衡从t1℃升到t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1>M2,平衡向右移动,Q<0

B.若M1

C.若M1>M2,平衡向左移动,Q>0

D.若M10

解析根据公式M=mn,气体质量m一定,若平衡右移,则n值减小,M增大,若平衡左移,则n值增大,M减小。现在温度由t1℃升到t2℃(t2>t1),Q>0平衡向左移动,M1>M2,答案选C。

例2在一个x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A(g)和z L B(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A(g)+B(g)nC(g)+2D(g)

达平衡后,A的浓度减少1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气体增大18,式中n值为( )。

A.1 B.2 C.3 D.4

解析 A的浓度减少12,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18,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直,则有3+1>n+2,故n<2,所以,n=1。答案A。

规律反应物与产物均为气体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无论增大还是减小压强,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等,增大压强,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减小压强,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2.有固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

(1)反应前后仅一种气体,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就是该气体式量,故无论平衡如何移动,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如

CaCO3(s)CaO(s)+CO2(g)

气体只有CO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44。

(2)一般的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则

①若反应是从含固体的一侧开始,则规律较容易。试看下面两个反应:

在反应

PCl5(s)PCl3(g)+Cl2(g)

中,反应开始加入PCl5,反应过程中生成n(PCl3)∶n(Cl2)=1∶1.

故无论化学平衡如何移动,n(PCl3)与n(Cl2)比值总为1∶1。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其数值为104.25。

在反应

2NH3(g)+CO2(g)CO(NH2)2(s)+H2O(g)

中,反应从CO(NH2)2和水开始建立平衡,按极值法,开始时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8。全部转化为NH3和CO2时,生成的n(NH3)∶n(CO2)=2∶1,二者M=26。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平衡左移,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若平衡右移,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减小。但无论如何移动,其数值总介于18~26之间。

②若反应从不含固体的一侧开始或不能确定开始时进行的方向,则应进行讨论。以

2NH3(g)+CO2(g)CO(NH2)2(s)+H2O(g)

为例:反应开始时加入NH3和CO2,设建立平衡时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M1,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n1 mol。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如加压)使平衡右移,达新平衡时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2。设平衡移动使CO2减少x mol。则

2NH3(g)+CO2(g)CO(NH2)2(s)+H2O(g)

2 mol1 mol60 g1 mol

x mol60x g

当平衡向右移使CO2减少x mol时,整个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少2x mol,于是可得

M2=M1n1-60xn1-2x

=M1(n1-2x)+(2M1x-60x)n1-2x

=M1(n1-2x)+2x(M1-30)n1-2x

=M1+2xn1-2x(M1-30)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2x>0,n1-2x>0。

若M1-30>0,则M2>M1,即当44>M1>30时,平衡右移使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若M1-30=0,则M1=M2,即当M1=30时,平衡右移,但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若M1-30<0,则M2

例3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A和B发生下列反应,A(s)+2B(g)2C(g)-Q(Q>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若升高温度则达平衡后混合气体的()。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密度增大

C.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D.密度减小

解析升温使平衡向右移动,由于固体A的消耗使气体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密度增大。答案选AB。

例4一定温度下碳与水蒸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建立化学平衡:

C(s)+H2O(g)CO(g)+H2(g)-Q

(1)平均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的取值范围为>M1>。

(2)若使用CO和H2从逆反应方向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则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的取值范围为>M1>。

此时若加压,平衡将(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设原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a mol,加压重新达到平衡后,气体比原平衡减少b mol,新平衡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2与M1的关系为M2=(用M1、a、b的代数式表示)。

(3)在(2)建立的平衡中,当

①M2=M1时,M2=,此时反应开始时,所用CO、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②当M1<时,M2

③当M1>时,M2>M1。

(4)由(3)得出结论:从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时,M2与M1的相对大小主要取决于。

解析(1)反应由碳和水蒸气开始,开始气体只有水,M(H2O)=18,随反应的进行生成CO和H2,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平均式量M=15。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气体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减小,但不能小于15,故15

(2)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则M(H2)

加压时可使平衡向左移动,则

C(s)+H2O(g)CO(g)+H2(g)减少量

12 g1 mol1 mol1 mol1 mol

12b gb mol

所以M2=aM1-12ba-b

(3)M2=aM1-12ba-b=(aM1-bM1)+(bM1-12b)a-b

=M1+ba-b(M1-12)

①M2=M1时,M1=12,即反应过程中气体平均式量不变,开始时CO与H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亦为12,则n(CO)∶n(H2)=5∶8。

②当M1<12时,M2

③当M1>12时,M2>M1。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片段 篇4

“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第58~59页) 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 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 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 不仅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 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促进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片段

一、情境:体验规律的现实性

课件出示:星期天,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小明的妈妈来到副食品柜前, 准备买一些大米回家。妈妈提出问题考考小明。

1. 出示问题。

(1) 大米每包6元, 如果买2包, 一共多少元?

(2) 大米每包6元, 如果买40包, 一共多少元?

(3) 大米每包6元, 如果买200包, 一共多少元?

2. 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师:谁来帮小明解答第一个问题?

生:6×2=12 (元)

师:你能不能说说在这道乘法算式中, 6和2是什么?12又是什么?

生:6和2是乘法中的两个因数, 12是积。

师:说得好!第二个问题呢?

生:6×40=240 (元)

师:接着说第三个问题?

生:6×200=1200 (元)

师:和他们的想法一样的请举举手。 (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来。)

(说明:片段揭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列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揭示规律的客观性

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 你能发现什么?

生1:在每道算式中, 有一个因数都是6。

生2:一个因数相同, 另一个因数不同, 积也不同。

师:观察得真仔细!一个因数相同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 那另一个因数呢?

生3:另一个因数变了, 积也变了。

生4:我看到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 积也越变越大。

师:你是从上往下观察的, 还可以怎样看?

生5:倒过来, 从下往上看,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小, 积也越变越小。

师:当一个因数不变时, 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

(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师:为方便研究, 可以将这三个算式顺次称为 (1) 式、 (2) 式和 (3) 式。如果以 (1) 式作标准, (2) 式和 (3) 式分别与 (1) 式比, 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

生: (2) 式与 (1) 式比,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2扩大20倍是40, 积也扩大20倍是240。

生: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20, 积也乘20。

师:说得很清楚。再把 (3) 式和 (1) 式比比看。

生: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100, 积也乘100。

师: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 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变化, 积也变化。

师:是怎样变化的?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1: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 积也乘相同的数。

生2: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乘几。

师:我们从上往下观察, 发现了积的变化特点;那么从下往上观察, 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 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2: (3) 式与 (2) 式比,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5, 积也除以5。

生3: (3) 式与 (1) 式比,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100, 积也除以100。

生4: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除以几。

(说明:抽象和概括既是思维的过程, 又是思维的方法。抽象概括要有明确的概括目的, 指明概括的方向,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从现象上感知: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变了, 积也随着发生变化, 又通过对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分别总结出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 再从两方面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逐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同时找到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人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良好学习品质和自我修正的好习惯。)

三、验证:说明规律的普遍性

师:我们通过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两方面的观察, 找到了这组算式积的变化特点, 是不是其他的乘法算式也有相同的积的变化特点呢?

生:我们可以自己找一些乘法算式用刚才的比较方法研究, 看看积的变化是不是具有相同的特点。

师:老师给你一道乘法算式:60×8=480, 下面就看你们的了。

生1:把60乘9等于540, 另一个因数8不变。

师:你猜猜看, 积会怎样?

生1:积也乘9等于4320。

师:540乘8也是等于4320吗?

生2:也是4320。

师:换个因数再来试一次。

生3:如果60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30, 那么积也乘了30。

师:你们算一算。

生4:积也是14400。

生5:如果一个因数60除以12 (等于5) , 另一个因数8不变, 积也除以12, 是40, 横着算, 5乘8的确等于40。

师:除此以外, 还可以有多少种变化?

生:无数种。

师:下面, 小组之间相互出一道乘法算式, 然后让其中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变化, 观察积的变化情况。计算比较大的数时, 可以用计算器帮忙,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试做后交流。)

师:乘法都有这样的变化特点, 这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揭示课题) 谁来把这个规律说一说。

生: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乘几;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除以几。

师:数学讲究简洁美, 能把它说得再简单点吗?

生: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 (或除以) 几, 积也乘 (或除以) 几。

师:说得太棒了!

[说明:教学过程遵循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抽取样本 (一道乘法等式) , 改变其中的条件 (一个因数乘几) , 观察结果 (积) 的变化与先前的结论是否相符, 从而得出结论。全体学生独立举例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规范探索求真的意识和品质, 注意提示学生灵活运用工具,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应用:体会规律的实用性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学习独立完成。评讲时关注反馈结果, 了解学生理解和运用规律的情况。

师: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还能帮助我们更加灵活地进行计算。请同学们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算式, 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师:这儿有一组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题目。想试试吗?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思考。

[说明:从猜想规律到验证规律, 再到运用规律, 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习题设计由浅入深, 有顺向也有逆向的题, 从具体的数字到抽象的符号 (图形) , 多层次提升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教学反思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节课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感受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口算、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 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表述这个规律, 感悟初步的函数思想方法。同时,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 体验归纳规律的方法, 从而获得一定的价值体验。

商的变化规律教案 篇5

1.让学生计算、观察、探讨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2.在上面内容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探讨商不变的规律。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规律 教学难点:

1.探讨发现规律的过程 2.用语言正确表述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12×3= 48×5= 8×50= 240×3= 120×3= 48×50= 8×25= 24×3= 120×30= 48×500= 4×50= 240×30=

二、引入课题

孙悟空:(板书:商的变化规律)

三、探究新知

1、探究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1)(出示)有16名学生,每8名学生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通过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怎样列式?(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6÷8=2)

如果160名学生,每8名学生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怎样列式?(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60÷8=20)

(2)师:在除法算式里,除号左边的数叫做什么?除号右面的数叫做什么?等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观察:这两个算式中的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变?(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变了。)从上往下观察,被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商发生了什么变化?从下往上观察,被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商发生了什么变化?(5)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发现的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10,商也乘10;被除数除以10,商也除以10。)

(4)如果320名学生,每8名学生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怎样列式?(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0÷8=40)

(5)观察:第二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中的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变?(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变了。)从上往下观察,被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商发生了什么变化?从下往上观察,被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商发生了什么变化?

(6)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发现的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20,商也乘20;被除数除以20,商也除以20。)

(7)举例验证。()里可以填哪些数?

除数不变,2、探究商不变的规律。

(1)(出示)老师再写一组算式,你能找出规律吗?

6÷3=2 60÷30=2 600÷300=2 6000÷3000=2(2)师:观察这两道题中的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变?(被除数和除数变了,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完成)

(3)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任选两个算式; ○

2、先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3、再从下往上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能把两个发现合并成一句话吗?被除数和除数同乘或同除以的这个数能不能是0呢?怎么说更准确?谁来再说一遍?

(补出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你认为这句话中哪几个词语很重要?

(6)举例验证。

是不是所有的式子都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呢?下面我们来举例验一下。

学生举例,教师巡视指导。

四、知识运用

1、填空:

(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5,商()。(2)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10,要使商不变,除数()。(3)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2、根据每组题中第1题的商,再写出下面两题的商。)72÷9= 36÷3= 80÷4= 720÷9= 360÷30= 800÷40= 7200÷9= 3600÷300= 8000÷400=

3、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0÷15=(90)÷(15÷5)300÷50=(300÷10)÷(50)270÷9=(270×23)÷(9)

4、根据56÷2=28你能写出多少个商是28的除法算式?试试看。

五、课堂总结:

准确把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篇6

(1)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对与地平面的交角,也就是太阳的仰角。如图1,在整个昼半球太阳高度都大于零,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零,在任意时刻地球上太阳高度的分布都是以直射点为圆心成同心圆状分布的。如图2所示,A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从A点向四周呈同心圆减少,到晨昏线减少为0°。直射点A所在的经线BC正值中午,达到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它的变化是从A向B、C逐渐减少。

(2)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如图3)。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时12点的地方太阳高度并不一定都大于零,有的地点有时恰好等于零或没有太阳高度,如在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时,地方时12点时并没有太阳高度或者其高度为负。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三、认识对称性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且以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为中心等距离对称

在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且南北纬度相等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如图4)。

在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且以北回归线为中心,距离北回归线相等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如40°N与北回归线相差16°34’,与之对称的点是6°52'N(如图5)。

在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且以南回归线为中心,距离南回归线相等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如40°N与南回归线相差63°26’,与之对称的点是86°52'S(如图6)。

(2)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的对称性,可以简化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是90°,向两侧至晨昏线减少到零,且太阳在同一时间里只照亮地球的一半,即昼半球跨180°。由此可见,某点与直射纬线的纬度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利用此方法求算正午太阳高度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即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90°-纬度差(H表示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差是指所求地点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两地在同一半球,纬度相减,反之相加)。如计算6月22日40°N的正午太阳高度H-90°-(400-23°26’),即为73°26’。40°S的正午太阳高度H=90°-(40°+23°26'),即为26°34'。

四、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可解决的实际问题

(1)确定地方时: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反之较大。确定楼间距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并计算影长L,楼间距应大于或等于hcotH(如图7甲)。

pH变化规律及应用 篇7

pH的变化及计算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再现率达100%.如何快捷高效地判断 pH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下面笔者将溶液 pH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归类如下.

一、酸、碱稀释后溶液pH的变化规律

1.强酸, pH=a, 加水稀释10n

倍, 则 pH=a+n;

2.弱酸, pH=a, 加水稀释10n

倍, 则 a<pH<a+n;

3.强碱, pH=b, 加水稀释10n

倍, 则 pH=b-n;

4.弱碱, pH=b, 加水稀释10n

倍, 则 b>pH>b-n;

5.酸或碱无限稀释, pH只能接近于7, 酸不可能大于7, 碱不可能小于7.

例1 下列六种情况下的 pH分别为多少?

(1) pH=2的HCl溶液稀释1000倍, 所得溶液的pH ( )

(2) pH=2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0倍, 所得溶液的pH ( )

(3) pH=6的HCl溶液稀释1000倍, 所得溶液的pH ( )

(4) pH=11的NaOH溶液稀释1000倍, 所得溶液的pH ( )

(5) pH=11的NH3·H2O溶液稀释1000倍, 所得溶液的pH ( )

(6) pH=9的NaOH溶液稀释1000倍, 所得溶液的pH ( )

解析: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得出结论.即稀释后溶液的pH依次为5;2<pH<5;7;8;8<pH<11;7.

二、两种强酸溶液, 或两种强碱溶液, 或一种强酸溶液与一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的变化规律

1.当两溶液的pH之和为14时, 混合液 pH (混) =7.

2.当两溶液的pH之和小于13时, 混合液的pH为原pH小的加上0.3或0.26.若两强酸pH差大于等于2, pH=pH小+0.3;pH相差1, pH (混) =pH小+0.26.

3.当两溶液的pH之和大于15时, 混合液的pH为原pH大的减去0.3或0.26.若两强碱pH差大于等于2, pH=pH大-0.3;pH相差1, pH (混) =pH大-0.26.

以上两点又称0.3 (或0.26) 规律.

例2 下列三种情况下的pH分别为多少?

(1) pH=2的盐酸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溶液的pH是 ( )

(2) pH=5和pH=3的两种盐酸, 以等体积混合后, 溶液的pH是 ( )

(3) pH=12和pH=11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 以等体积混合后, 溶液的pH是 ( )

解析: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得出结论.即混合后溶液的pH依次为7;3.3;11.74.

例3 c (OH-) =1×10-6 mol/L的NaOH溶液10 mL加入1×10-5 mol/L的NaOH溶液100 mL后的溶液的pH ( )

(A) 等于8 (B) 大于8

(C) 小于8 (D) 无法判断

解析:由于前者浓度比后者小, 且体积仅为后者的1/10, 即使加入前者100 mL于后者溶液中 (即相当于等体积混合) , 按0.26规则, 溶液的pH也只减少0.26多一点, 还是比8大.

答案: (B) .

三、常温下, 强酸与强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体积与pH的变化规律

1.若V (酸) /V (碱) =1∶1, 则pH酸+pH碱=14;

2.若V (酸) /V (碱) =10∶1, 则pH酸+pH碱=15;

3.若V (酸) /V (碱) =1∶10, 则pH酸+pH碱=13;

4.若V (酸) /V (碱) =10a∶1, 则pH酸+pH碱=a+14.

例4 25℃时, 若体积为Va、pH=a 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 的某一元强碱混合, 恰好中和, 且已知Va<Vba=0.5b,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a 值可否等于3 (填“可”或“否”) __, 其理由是__.

(2) a 值可否等于5 (填“可”或“否”) __, 其理由是__.

(3) a 的取值范围是__.

解析: (1) 若 a=3, 则 b=6, 溶液显酸性, 与题意不符, 故 a≠3.

(2) 若 a=5, c (H+) =1×10-5 mol/L, 则 b=10, c (OH-) =1×10-14/0.01=1×10-4 (mol/L) , Va/Vb=c (H+) /c (OH-) >1, 不符合题意, 故 a≠5.

(3) 由规律可知:Va/Vb=10a+b-14<1, (a+b-14) <0, 而 a=0.5b, 即3a<14, a<14/3;又pH=b=2a>7, a>7/2, 则7/2<a<14/3.

四、已知酸和碱溶液的pH之和, 判断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的pH变化规律

1.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大于14, 则混合后显碱性, pH大于7.

2.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等于14, 则混合后显中性, pH等于7.

3.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小于14, 则混合后显酸性, pH小于7.

4.若酸与碱溶液的pH之和等于14, 酸、碱中有一强、一弱, 则酸、碱溶液混合后, 谁弱显谁性.

例5 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 混合后pH一定小于7的是 ( )

(A) 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 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 pH=3的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 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解析: (A) 、 (C) 项酸碱恰好中和, 且生成强酸强碱盐, pH=7; (B) 项氨水是弱碱, 虽然生成强酸弱碱盐, 但此时氨水大大过量, 故溶液呈碱性pH>7; (D) 项, 醋酸大大过量, 溶液呈酸性, pH<7.

答案: (D) .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篇8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下册第58页例题及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 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并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4.让学生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 学会与他人合作, 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

多媒体课件、题卡、分组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比较探究

师: (音乐播放歌曲《找朋友》) 这个歌曲大家都很熟悉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 它的规则是:找朋友的同学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 并说出自己代表的数字;然后告诉大家自己和所找到的人所代表的数字的积是多少。如果说对了, 就说明他们是朋友。

教师先示范, 并把“找朋友”的“见证”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下黑板上教师记录的算式, 并思考发现了什么。教师设置悬念, 告诉学生, 这个发现关系到下一步游戏, 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生:依次变大, 增加了10倍。

师:增加10倍其实是乘以11, 你看是吗?

生:扩大10倍。

师:对。扩大10倍其实就是乘以10。老师代表的一个因数不变 (板书) , 而你们代表的另一个因数乘以10 (箭头板书) , 看一看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说一说。

生:积也乘以10。

通过教师循循善诱地引导, 学生得到了结论: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就乘几。

二、主动思考, 深入结论

我们接着做“找朋友”的游戏, 这次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同学们主动找老师来做朋友, 但是有这样的条件:限人数三人, 并且所代表的数字要和之前老师所找的三个小朋友一样, 符合一定的规律。好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中主动交流, 掌握学习情况, 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找出50、10、5这三个数。学生交朋友时, 教师有意把数字顺序变为50、10、5。)

师:谢谢你, 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你能说出我们的积是多少吗?你能在黑板上记录下我们的友谊“见证”吗? (引导学生记录) 因为时间关系, 只与这些同学做了朋友, 课下我们可以继续交流。我们现在再来观察一下, 同学们找老师做朋友所得的算式有什么变化?

生: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2, 积也就除以2。

师:只能除以2吗?怎样表达能更全面?

生: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就除以几。

师:除以0行不行?0能做除数吗?

生:不行。刚才的结论应该加个条件:0除外。

三、归纳总结, 引出课题

通过刚才的两个游戏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0除外) , 积也就乘几或除以几 (0除外)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 。下面,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 自编一组满足积的变化规律的题。 (过程略)

四、巩固提高, 层层递进

1.出示“做一做”, 让学生一个一个回答, 并引导学生说出结论:一个因数谁不变, 另一个因数怎样变, 积怎样变。

2.出示560÷8=70, 70×24=1680, 让学生结合积的变化规律思考:560×3=?

3.拓展思维训练1: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

12345679×81=?

拓展思维训练2:

18×24=432

(18×2) × (24÷2) =?

(18÷7) × (24×?) =432

(18×) × (24÷?) =432

拓展思维训练3:

利用所学的规律口算下面2题, 说明算法。

24×25 56×125

井间压力梯度变化规律研究 篇9

高浓度聚合物在注入井注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压力, 这一压力直接影响了聚合物的注入, 如何有效地控制或降低高浓度聚合物的注入压力, 显得十分必要[1]。在不同渗透率非均质岩心上进行了井间压力梯度实验, 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高浓度聚合物在注入过程中各个不同因素对压力梯度的影响, 这将进一步完善井间压力梯度实验理论。

1 实验条件

1.1 模型

石英砂环氧胶结人造非均质人造岩心, 外形尺寸为4.5cm×4.5cm×60cm, 模型渗透率变异系数模型气测渗透率分别为700×10-3μm 2、1 000×10-3μm 2、2 000×10-3μm 2左右。

1.2 实验用水、用油

饱和模型用水为人工配制盐水, 矿化度为6 778mg/L, 水驱、后续水驱用水采用喇嘛甸油田北西4—4#注入站污水, 配制聚合物用水均采用喇嘛甸油田北西区清水。大庆油田采油六厂井口原油与煤油混合而成的模拟油, 45℃条件下黏度为9.8mPa·s。

1.3 化学剂

聚合物为大庆炼化公司生产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 300万、1 700万和2 500万。

2 实验程序

(1) 将浇铸好的模型抽空4h后, 饱和人工合成盐水测量孔隙度;

(2) 将饱和好人工合成盐水的模型放置在恒温箱内恒温12h以上 (45℃) ;

(3) 模型饱和油, 油驱水至模型出口不出水为止, 确定原始含油饱和度;

(4) 水驱油至模型出口含水98%以上, 计算水驱采收率;

(5) 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化学驱;

(6) 化学剂段塞全部注完后, 后续水驱, 出口含水达到98%以上, 计算化学驱采收率。

3 实验步骤及方案

驱油实验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平流泵、压力传感器、恒温箱、手摇泵和中间容器等。除平流泵和手摇泵外, 其它部分置于45℃的恒温箱内。

本实验是在不同聚合物溶液浓度、不同聚合物分子量及地层渗透率大小变化的情况下, 来观测井间压力梯度的变化规律。岩心示意图如图1所示。

岩心外形尺寸为4.5cm×4.5cm×60cm, 模型渗透率变异系数Vk=0.72二维非均质岩心, 从注入端到采出端设有四个测压点可测出三段压力梯度 (△P1、△P2、△P3) 和一个总压力差值 (△P) , 用来模拟井间压力梯度。

注:PV数单位为mL。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聚合物浓度对井间压力梯度影响实验

图2和表2给出的是在1 000×10-3μm 2左右非均质岩心上不同聚合物溶液浓度对井间压力梯度影响的实验结果 (图2、图3、图4所用压力梯度值均为每段的压力梯度的峰值)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聚合物浓度对井间压力梯度的影响规律。首先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井间整体压力梯度增加, 原因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随着聚合物浓度增加, 体系的黏度增加, 在渗流速度相同的情况下, 黏度损失率变大, 所以井间压力梯度增加[2]。其次是不论何种浓度聚合物段塞都是远离注入端的压力梯度逐渐减小, 原因是随着聚合物注入的距离的增加对其剪切越严重, 同时地层水对其稀释作用增加, 因而黏度降低越大, 表现的就是压力梯度逐渐减小[3]。

4.2 不同聚合物分子量对井间压力梯度影响实验

图3和表3给出的是在1 000×10-3μm 2左右非均质岩心上不同聚合物分子量对井间压力梯度变化的实验结果。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不同聚合物分子量对井间压力梯度的影响规律。首先是随着聚合物分子量增加井间压力梯度增加, 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增加, 黏度增大, 在渗流速度相同的情况下, 黏度损失率变大;所以井间压力梯度增加。其次是不论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 都是远离注入端的压力梯度逐渐减小, 同聚合物浓度影响的规律是一致的。

4.3 不同地层渗透率对井间压力梯度影响实验

图4表4给出的是用聚合物分子量为2 500万浓度2 000mg/L在不同地层渗透率情况下对井间压力梯度影响的实验结果。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不同渗透率对井间压力梯度的影响规律。首先是地层渗透率越小井间压力梯度越大。主要原因是渗透率小则地层孔隙小, 较高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的分子线团更容易堵塞孔道导致井间压力梯度增加[4]。其次是不论渗透率的大小, 都是远离注入端的压力梯度逐渐减小, 同聚合物浓度影响的规律也是一致的。

从图5可以看出:在聚驱阶段各测压点的压力大部分都是上升的 (有些岩心的第一、二测压点的压力在注聚后期会略有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聚合物已经突破的原因) 。这是因为聚合物的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 能够动用中低渗透层, 而且聚合物的滞留也会降低地层的渗透率, 使注入压力逐渐升高。另外对比各测压点之间的压力, 可以发现, 越远离注入端压力越低。这是由于聚合物在岩心中流动的过程中, 同时受到剪切降解作用和水的稀释作用, 使聚合物溶液的黏度降低, 使各测压点的压力出现了这种情况。

(Cp=1000mg/L, M=250×104, K=1 008×10-3μm 2)

从图6以看出:在聚驱阶段一开始各测压点之间的压力梯度的关系为第一段压力梯度>第二段压力梯度>第三段压力梯度, 这是由于聚合物在地层中受到剪切和稀释作用, 聚合物溶液越远离注入端黏度越低;在注聚后期第一段压力梯度开始下降, 并在大约0.6PV (图中红色直线) 时第一段压力梯度开始小于第二段压力梯度, 这可能是由于油水前缘已经完全移动到第二个测压点之后, 油水前缘是两相流, 而油水前缘前后都是单相流, 两相流的压力要高于单向流, 所以, 当油水前缘移动到第二个测压点之后, 使第一段压力梯度下降。这种情况与现场的数据有些不一致, 现场的数据是第一段压力梯度始终最大, 产生这种差异是因为现场注入中聚合物溶液是径向流, 越远离注入井, 渗流面积越大, 剪切速率越小, 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率越小, 而在室内岩心实验中, 聚合物溶液时单向流动, 注入速度始终保持一致, 剪切导致的黏度损失对压降的影响没有现场那么大, 在室内实验中反而是油水前缘的位置对压降的影响比较大。

(Cp=1 000mg/L, M=2 500×104, K=1 008×10-3μm 2)

5 结论

通过对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 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 :

(1) 不论聚合物的浓度、分子量及地层渗透率怎样变化, 越远离注入端压力梯度越小;

(2) 随着聚合物溶液的浓度、分子量的增加, 压力梯度增大;

(3) 随着地层渗透率的降低, 井间压力梯度增大。

摘要:在人造非均质岩心上 (Kg=2000×10-3μm2、1000×10-3μm2、700×10-3μm2, 4.5cm×4.5cm×60cm) 进行了高浓度聚合物溶液井间压力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综合考虑了高浓聚合物溶液浓度、分子量以及地层渗透率对井间压力梯度的影响, 并且在不同聚合物浓度, 不同分子量及不同地层渗透率的情况下研究驱油效果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井间压力梯度随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地层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加。井间压力梯度随着离注入端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

关键词:非均质岩心,聚合物溶液,井间压力梯度,渗透率

参考文献

[1]张建伟, 杨胜来, 王立军, 等.裂缝性油藏高凝油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室研究.内蒙古石油化工, (5) :38—42

[2]熊伟, 雷群, 刘先贵, 等.低渗透油藏拟启动压力梯度.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18 (4) :354—357

[3]汪亚蓉, 刘子雄.利用启动压力梯度计算低渗油藏极限注采井距.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1;18 (4) :354—357

沂河流域天然径流变化规律分析 篇10

关键词:天然径流,年际变化,年内分配,沂河,临沂站

沂河是山东省第一大河, 也是山东省临沂市的母亲河。随着沂河流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流域综合用水量不断扩张, 沿岸城镇对沂河流域水资源的依赖度逐渐增强。鉴于此, 流域从1958年开始不断修建水利工程开发水资源, 以缓解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近年来, 沂河流域水文特征的演变分析引发部分水文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尽管已在降雨、径流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1,2,3,4,5,6], 但在天然径流变化规律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临沂水文站是沂河主要控制站, 也是分析沂河河川径流演变规律的重要源头站点。流域河川径流具有峰时漫溢、枯时断流的特点, 这不仅不利于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还容易引发旱涝灾害。因此, 分析沂河天然径流年际变化规律、年内分配特征, 对沂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研究区及资料

沂河是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中最大的山洪性河道, 发源于山东境内的沂蒙山南麓, 北流过沂源县城后折向南, 途经临沂市所辖的多个县、市, 最终在江苏新沂入骆马湖。沂河河道全长333km, 流域总面积为11 820km2。沂河临沂站以上河道长223km, 水系大致呈扇形, 集水面积为10 315km2, 占全流域面积的87.3%[6]。流域山丘区约占70%, 平原区约占30%[5]。流域上游为山丘区, 土质多为沙土或壤土, 风化层较薄, 植被相对较差, 不利于涵养水分, 中下游为平原区, 土质多为壤土, 植被状况较好。

沂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 受黄淮气旋、台风、南北切变和地形的影响,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830.0mm[6], 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 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尤以汛期 (6-9月) 为最多, 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流域地下径流所占的比重很小, 降雨是河川径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受地形和降雨时程分配影响, 径流年内变化十分剧烈, 汛期洪水暴涨暴落, 容易形成水灾, 不利于水资源利用, 枯水期径流量又很小, 甚至可能造成河道断流, 水资源严重不足。

本次分析采用临沂站1958-2000年共43a的天然月径流资料。

2 天然径流年际变化分析

2.1 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

绘制天然径流年际变化过程线, 并将临沂站天然径流系列按年代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见图1和表1。由图1和表1可得: (1) 年际变化上, 临沂站1958-2000年天然径流多年平均值为27.43亿m3, 年径流最大值为65.00亿m3 (1964年) , 最小值为5.54亿m3 (1989年) , 极值比值为11.73, 变差系数为0.61; (2) 年代变化上, 20世纪60、70、90年代的天然径流量年代距平值为正, 80年代距平值为负。其中, 20世纪60年代距平值最大, 20世纪70年代居次, 20世纪80年代最小;天然径流量变差系数介于0.44和0.62之间, 极值比值介于2.57和8.11之间, 说明不同年代间天然径流量相差悬殊, 径流年代变化并不稳定。

2.2 天然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线性倾向估计法[7,8]建立的回归方程的倾向率为负值, 表明临沂站年天然径流在整个统计年份内呈减少趋势。5年滑动平均过程线显示, 20世纪60年代初期天然径流呈增加趋势;60年代中期以后径流出现短暂的下降;70年代初期以后逐渐回升;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径流又缓慢下降;90年代初期到中期径流有降有升, 但总体呈上升趋势;90年代中期以后径流有升有降, 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最后, 采用Mann-Kendall法[7,8,9]对临沂站年、汛期、非汛期以及年内各月径流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定量检验, 见图2。由图2可看出: (1) 年、汛期和非汛期径流均呈减少趋势, 年径流系列通过了90%的置信度检验, 汛期径流系列通过了95%置信度检验, 非汛期径流系列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2) 年内各月径流序列中, 仅有1月和11月呈增加趋势, 但均未通过检验, 即增加趋势并不显著;其余各月径流系列呈现减少趋势, 但只有4月通过了90%置信度检验, 7月通过了99%置信度检验, 因此仅有4月和7月的径流减少趋势显著, 其他各月径流减少趋势并不显著。

2.3 天然径流变化周期分析

为得到临沂站天然径流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性, 采用水文气象上常用的Morlet[10,11,12]小波对临沂站的年天然径流系列进行分析, 并通过绘制小波方差图来确定天然径流在整个时间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成分。图3 (a) 中, 实线部分代表正值, 表示天然径流处于偏丰状态, 虚线部分代表负值, 表示天然径流处于偏枯状态, 零值则意味着天然径流丰、枯变化的突变点。

由图3 (a) 可知, 临沂站天然径流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性, 大小尺度周期约为15a、10a和4a。在准10a周期尺度上, 临沂站天然径流丰枯交替变化比较频繁, 存在4个偏丰水期和5个偏枯水期。其中, 1962-1965年、1970-1975年、1981-1986年和1990-1995年小波变换系数的实部值为正, 表明这几个阶段天然径流处于偏丰期, 1958-1961年、1966-1969年、1976-1980年、1987-1989年和1996-2000年小波变换系数的实部值为负, 表明这几个阶段天然径流处于偏枯期。小波方差图反映了能量随时间尺度的分布, 可以确定一个时间序列中各种扰动的相对强度, 对应峰值处的尺度为时间序列的主要时间尺度, 反应序列的主周期[11]。由图3 (b) 可进一步确定, 临沂站天然径流量小波方差存在3个峰值, 依次对应着三个周期, 即第一峰值对应的主周期为10a, 第二峰值对应的次周期为15a, 第三峰值对应的周期为4a。

3 天然径流年内分配分析

3.1 天然径流年内分配过程分析

点绘临沂站天然径流各年代及多年平均年内分配过程及年内分配比例曲线, 来分析临沂站天然径流年内分配规律, 见图4。由图4可以看出: (1) 天然径流在各年代年内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均呈不对称的单峰形变化。其中, 1-5月径流量相对较小, 且变化平缓, 6月份开始进入雨季, 径流迅速增加, 峰值多出现于7、8月份, 9-12月份径流随降雨减少而逐渐落平; (2) 天然径流年内分配有高度集中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6-10月, 其他月份径流量相对偏少。其中, 最大月径流量在20世纪90年代多出现于8月, 在其他年代多出现于7月, 占各年代径流量平均值的比例为32.92%~41.92%;最小月径流量在20世纪60、90年代多出现于2月, 在20世纪70、80年代多出现于3月, 占各年代平均值的比例为1.05%~1.43%; (3) 各年代内连续最大3个月径流量出现在7-9月, 占各年代平均值的比例范围为67.15%~79.84%;连续最小3个月径流量出现在1-3月, 占各年代平均值的比例范围为3.41%~5.55%。

为进一步分析各年代年内汛期、非汛期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 需将天然径流按年径流系列、汛期径流系列和非汛期系列分别统计, 见表4。分析表4和图4可知: (1) 各年代间汛期、非汛期径流量相差悬殊, 汛期径流量最大值 (60年代) 是最小值 (80年代) 2.34倍, 非汛期径流量最大值 (60年代) 是最小值 (80年代) 的1.56倍; (2) 各年代间汛期、非汛期径流量与各年代平均值的比值变化相对稳定, 基本在多年平均比值附近小范围内上下浮动; (3) 20世纪80年代汛期径流量及所占比例低于其他年代的同期值, 非汛期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年代的同期值, 出现该情况均因汛期降雨普遍偏少所致。

3.2 天然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目前, 有多种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河川天然径流年内分配特征, 本文选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u[13,14,15]、年内分配完全调节系数Cr[14,15]、集中度Cd[14,15,16,17]、集中期D[14,15,16,17]及绝对变化幅度ΔR[14]等指标从多个角度对临沂站天然径流的年内分配规律进行定量分析。

年际的年内分配上, 由天然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指标变化及趋势拟合曲线 (图5) 和年内分配特征指标线性倾向分析表5可知: (1) Cu与Cr年际变化规律相似, 两指标峰值变化基本同步。其中, 1974年两值最大, 径流年内分配最不均匀, 该情况是由年内8月发生极端暴雨[4]所致, 1968年两值最小, 径流年内分配最均匀;Cu与Cr两指标相关系数达0.91, 可用数值变化范围相对较大的Cu替代Cr分析; (2) Cd极值出现时间与Cu、Cr极值出现时间对应, 即最大值出现于1974年, 径流年内分配最集中, 最小值出现于1968年, 径流年内分配最不集中; (3) ΔR与汛期径流年际变化同步性较好, 两者相关系数达0.94; (4) Cu、Cr、Cd、ΔR存在不显著的线性减小趋势, 表明径流年际间的年内分配将逐渐趋于均匀, 年内绝对变化幅度也将逐渐减小; (5) D年际变化则相对较小, 基本在7月和8月间变动, D的径流合成向量方向在160.29°到235.34°之间变化;D存在不显著的增大趋势, 则临沂站天然径流集中期重心位置将会向后移动, 计算得出, 1990年以后天然径流集中期逐渐由7月向8月转移。

注: (1) n=43, r0.05=0.301, r0.01=0.389。|r|≤r0.05时, 序列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r0.05≤|r|≤r0.01时, 序列线性变化趋势显著;|r|>r0.01时, 序列线性变化趋势特别显著。 (2) *对应的变化率单位为亿m3/a。

年代的年内分配上, 由临沂站天然径流各年代年内分配特征指标值统计表 (表6) 可得: (1) 不同年代的Cu、Cr、Cd、D及ΔR均表现为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过程; (2) Cu、Cr、Cd在20世纪80年代均最小, 说明80年代天然径流年内分配最不集中、最均匀, 这与同期流域内汛期降雨、径流偏少相吻合[6];在20世纪70年代均最大, 表明径流年内分配最集中、最不均匀; (3) 各年代内D的径流合成向量方向介于190.0°与208.9°之间, 即集中期在7月和8月间变动; (4) ΔR在10.51与33.84亿m3之间变化, 其最大值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最小值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其年际、年代变化规律与其他四项指标变化规律一致性极高。

注:绝对变化幅度为统计时段内天然径流年内最大月径流量与最小月径流量差值。

4 结论

本文以沂河流域临沂站43a年天然径流数据为基础, 分析了临沂站天然径流年际变化规律和年内分配特征, 主要结论如下:

(1) 临沂站天然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 径流量年最大与最小值的比值为11.73;不同年代年径流量变差系数为0.44~0.62, 说明各年代间天然径流变化并不稳定。M-K检验表明, 沂河临沂站天然年径流量、汛期径流量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 而非汛期径流量减少趋势不明显。年内各月径流序列中, 仅有1月和11月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 其余各月径流均呈减少趋势, 但仅有4月和7月的径流减少趋势是显著的。

(2) 临沂站天然径流存在多时间尺度演变特性, 主周期为10a, 次周期为15a和4a。在10a周期尺度上, 天然径流丰、枯交替出现:1962-1965年、1970-1975年、1981-1986年和1990-1995年天然径流处于偏丰期, 1958-1961年、1966-1969年、1976-1980年、1987-1989年和1996-2000年天然径流处于偏枯期。

(3) 受地形和降雨时程分配影响, 天然径流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年际的年内分配上, 全年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 (6-9月) , 其径流量占全年的82.06%。其中, 1974年年内分配最不集中、最为均匀, 1968年年内分配最集中、最不均匀。年代的年内分配上, 20世纪70年代径流年内分配最不集中, 最为均匀, 80年代年内分配最为集中, 最不均匀。线性倾向估计表明, 天然径流年内集中期将由7月后移至8月, 年内集中程度将会逐渐减弱, 年内分配也将逐年趋于均匀, 但变化趋势并不显著。

规律性变化 篇11

一、问题的提出

在许多相关参考资料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力的合成问题或与此相关的问题:在研究共点力合成实验中,得到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与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θ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提供的数据求出这两个力的大小. 但问题是,不同的参考资料中出现了如图(1)、图(2)两张截然不同的变化曲线,而解法却无一例外,均作出了这样的分析:由题意读图可知,F1、F2夹角为π时,F1、F2的合力为2N;F1、F2夹角为π/2时,F1、F2的合力为10N,所以有:

由①②得:F1=8N、F2=6N或F1=6N、F2=8N.很明显,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参考答案都采用了特殊点来进行处理,而对一般性的合力大小随夹角变化的规律并没有进行细致研究,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问题的分析

从两幅图可以看出单凭合力大小随夹角θ变化规律的单调性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可以从合力F的大小随夹角θ变化快慢着手.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当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时,合力F的大小为F= ,

令y=F21+F22+2F1F2cosθ,运用换元法求导可知:

考虑到F1和F2对合力大小影响的等价性,从极限的角度可知:当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θ由0°→180°变化的过程中,

≈-F2sinθ.

显然,合力F的大小随夹角θ变化的规律比较复杂,其变化的快慢程度与F1和F2的大小是息息相关的.

三、对规律的进一步理解

为了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取三组比较特殊的分力来进行研究:①两个分力相等时,F1=10N、F2=10N,对应的合力、变化率分别为FA、kA;②两个分力相差极大时,F1=20N、F2=1N,对应的合力、变化率分别为FB、kB;③一般性的两个分力时,F1=8N、F2=6N,对应的合力、变化率分别为FC、kC.

1. 对何时变化最快和最慢的研究

借助EXCEL的函数计算功能,当夹角θ由0°→180°变化时,我们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系列数据:

对上表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后可得:

①F1=10N、F2=10N时,合力FA随θ的增加而减小,其快慢程度随θ的增加而增大,且θ=0°时变化最慢、θ=180°时变化最快.

②F1=20N、F2=1N时,合力FA随θ的增加而减小,其快慢程度随θ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θ=0°、180°时变化最慢,θ=90°时变化最快.

③F1=8N、F2=6N时,合力FA随θ的增加而减小,其快慢程度随θ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θ=0°、180°时变化最慢、θ=140°时变化最快.

重新研究上面的图(1)和图(2),我们可以发现:夹角θ由90°→180°变化的过程中,图(1)中合力F随θ的增加而减小,其快慢程度随θ的增加而增大,且θ=90°时变化最慢、θ=180°时变化最快;图(2)中合力F随θ的增加而减小,其快慢程度随θ的增加而减小,且θ=90°时变化最快、θ=180°时变化最慢.由此可知,正确的关系曲线应该是另有其图.

2. 合力、变化率随夹角θ变化关系曲线的获得

取F1=8N、F2=6N,其对应的合力、变化率分别为FC、kC,我们研究两力间的夹角θ由90°→270°变化过程中,合力、变化率随夹角θ变化关系的曲线.下面所获得的关系曲线均是利用计算机的辅助,借助EXCEL的图表功能——X、Y散点图实现的.

很显然,上图和图(1)、图(2)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如果在教学中不加以仔细的分析和探究,就随便地作出判断都是十分有害的。(注:为方便观察,图中变化率kC放大为原来的2倍)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只有这样,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清醒的认识,才能让学生养成分析和探究的良好习惯.

生猪生产新周期特点及变化规律 篇12

一、生猪生产新周期的特点

生猪生产新周期是从2006年6月份以后开始的, 此轮周期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价格变化走向符合前几个周期的规律, 2006年7月份回升, 经历了3个月到9月份猪粮比突破1∶5.5, 经历6个月到12月份突破1∶6。 (2) 猪粮比达到1∶6以上后, 连续出现价格大的跳跃, 2007年5月至8月每月毛猪价格上涨1元左右。 (3) 过去我们把养猪效益分为四个等次。猪粮比在1∶5.5以下为亏损区, 1∶5.6~6为低收入区, 1∶6~6.5为中等收入区, 1∶6.5以上为高效益区, 这一周期高效益区间维持的时间将最长。上一周期在1∶6.5以上为7个月, 而这一周期刚运行一半, 猪粮比在1∶6.5以上已有8个月, 今后还将维持一段时期。 (4) 这一周期仔猪价格、生猪收购价格、猪肉价格、猪粮比均创历史新高, 并且比前四个周期有大幅度上涨。

二、新周期特点的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这样情况的原因分析:一是周期波动规律所致。2007年我国生猪价格正处于新一轮的回升期, 这是造成2007年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是内因。价格上涨幅度偏高是受到外力的同时作用。也就是说, 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性变化的趋势是短期内不可改变的, 外因对变化的影响只能表现在提前或推迟价格变化的出现, 增大或降低变化的幅度, 对周期时间的长短也会产生影响。这次价格上涨的外力主要包括饲料成本大幅上涨, 疫病严重, 生猪数量有所减少, 消费刚性增长, 其他成本也在增加等, 加速了价格回升速度, 增大了上涨幅度。二是饲养成本的大幅上涨推动生猪价格上涨。2007年玉米价格持续上涨。1月份玉米价格为1.5元/kg, 之后每月环比上涨1%左右, 到12月份玉米价格上涨加快, 环比涨4.1%, 达到1.76元/kg, 比历史最高的1995年10月份1.73元/kg高0.03元, 创1994年以来新高。2007年全年玉米平均价格为1.61元/kg, 同比增长18.4%。豆粕、鱼粉等原料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目前, 每500 g猪饲料比去年同期上涨0.2元左右, 仅饲料一项, 就增加成本100元左右 (育肥4个月, 用饲料250多千克) 。加上防疫费、人工费、排污费等的增加, 规模猪场每头猪生产成本同比增加200元左右。三是产业间比较效益不平衡。近年来, 城市职工收入增加较多, 农民收入连续四年较快增长, 社会保障也不断完善, 城乡居民收入有大的改善。农民进城务工收入也在增加, 同时还不许拖欠。从产业间比较, 工业企业效益增加, 农

现代畜牧兽医

民种粮收益提高。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的增加, 促使养猪生产者期望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收益。对于大规模饲养者来讲, 可以体现规模效益, 而散养户养猪效益与外出务工效益比较已经不合理。以养10头育肥猪为例, 饲养4个月, 每头猪纯利润200元, 共挣2 000元 (这是按效益较好的水平计算的, 一个周期3年, 很短时间每头能赚200元以上, 大部分时间低于这水平) , 而外出务工可以获得4 000元, 甚至更多的收入, 还不需要本钱。更重要的是养猪每头要投入1 000元成本, 一旦生猪价格下跌, 就会赔本, 如果遇到疫情, 将血本无归。养猪比务工投入多、风险大, 常常出现亏本。要使养猪与务工得到同样的收益, 必然要提高生猪出售价格。四是对猪肉消费的增加拉动了生猪价格上涨。经济持续增长, 城乡购买力不断增强, 对生猪价格上涨有明显的推动作用。2007年以来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均在增长, 城市消费在不断增强, 尤其对副食品的需求增加, 农村市场的启动也比较快。目前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1亿多人, 加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2亿多, 这部分人进城了, 或者不从事农业了, 由养猪群体变成吃肉群体, 并且由于收入增加了, 吃猪肉比原来要多, 等于启动了农村市场。五是物价指数的增长带动了生猪价格上涨。去年12月份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9%, 对生猪价格必然有影响, 尤其是生猪生产上游产品的涨价, 对生猪价格上涨产生推动。六是2007年生猪产品价格偏高是事实, 但与2006年“卖猪难”的低价格水平相比也是增幅偏高的原因之一。2007年全年仔猪、生猪、猪肉价格与2004年全年平均价格相比, 分别上涨45.3%、38.0%、36.7%, 而2007年比2004年生产的综合成本应上涨30%左右。这样比较, 可以看出涨幅并不是超常规的大。

三、生猪生产后期走势判断

总的判断是, 这一周期生猪生产综合成本有很大增加, 生猪产品价格上了一个大台阶。今后低成本养猪的情况不会再出现, 低价格吃猪肉的现象也不可能再发生, 无论是管理者, 还是生产者、消费者均应有明确认识, 适时调整心态和思路, 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应对。目前生猪产品处于高价位区, 后期判断就是判断这种状况能维持多久, 也就是说下一个“卖猪难”什么时候出现。

上一篇:如何上好中学政治课下一篇:兴趣教学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