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与环境冲突

2024-05-26

贸易与环境冲突(精选10篇)

贸易与环境冲突 篇1

一、贸易与环境关系的一般认识

(一) 自由贸易引起的资源掠夺严重破坏环境

发达国家是自由贸易的鼓吹者和受益者, 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往往出于经济利益考虑, 制定的环保标准比较低, 以牺牲环境保护的利益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就为发达国家进行全球的资源掠夺提供了便利。因此可以说自由贸易引发了对环境的广泛破坏。

(二) 环境保护所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

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环境保护的国际性特点, 产生了多边和双边的贸易协定与国际环境保护法规, 这些公约都直接或间接的限制和禁止一些产品的进口贸易, 从而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这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贸易的发展, 实际上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造成了很多困难。

(三) 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积极影响

贸易自由可以促进环境保护, 可以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也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改善环境。而环境是贸易正常运行的基础, 为贸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能源。

二、WTO体系下环境与贸易法律冲突的表现

(一) WTO绿色规则的内容

由于WTO各成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WTO未直接制定有关贸易与环境的法律条文, 处理环境与贸易的规则是分散的, 井且主要以例外条款、有关协议中的有关条款和司法裁决等形式体现, 这些便构成了WTO的绿色规则, 其内容主要有:第一, 宗旨原则性的总扩规定。WTO的宗旨规定,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 保护和维护环境, 并以不同经济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 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为了实现这个宗旨, 在1994年的《贸易与环境的马拉喀什决议》中, 决定W TO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研究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的序言也有此内容。第二、多边贸易协议中的绿色规则 (1) GATT1994第20条是关于贸易与环境“一般例外”的规定, 其中的 (b) 和 (g) 款是衡量与环境有关的贸易措施是否符合GATT的主要依据。此外, GATT第2条关于对进口产品征收税费的规定, 第11条关于取消进出口产品数量限制的规定的三种例外, 都与保护环境有关, 将其归类于绿色规则是显而易见的。《技术性贸易壁协议》赋予各国只要符合其基本条件, 就有采取环保措施的广泛自由。不能阻止任何成员国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需的措施, 只要这些措施“不对情况相同的成员国造成武断的或不公正的歧视对待”或者“不对国际贸易构成变相的限制”以及“符合本协议的规定”。《服务贸易总协定》第6条规定, 服务贸易行业通常采用的措施 (包括环保措施) 将继续适用。第l4条规定缔约国对国际服务贸易不得实行限制和歧视, 但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 则可有例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并包括冒牌产品贸易的协议》中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条款, 例如第27条列出了几种与环境保护有一定关系的可拒绝授予专利权的情况:为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 为避免对环境的潜在严重损害, 缔约国必须阻止某些发明的商业应用, 不授予发明专利权。其目的是为了鼓励更多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清洁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更易于使用包括环境技术在内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将在提高所有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二) 绿色规则对多边贸易规则的影响

1. 绿色规则对WTO贸易自由化产生冲击, 某种程度上违反WTO原则。

一是高标准的环境标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要求, 使发展中国家丧失比较优势, WTO自由贸易的目标失去了根基。二是复杂苛刻的环保要求, 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事实上的歧视, 违反WTO的非歧视原则。三是让发展中国家承担发达国家历史上破坏环境的成本, 既不合理, 也小不符合WTO公平贸易的原则。四是发达国家统一实施环保标准, WTO主张的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与特殊待遇无法体现。

2. 绿色壁垒使多边贸易规则的概念面临挑战, 尤其是WTO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则。

如“同类产品”, 这一概念面临修正。同类产品是指其进入市场到最终消费过程流通的, 具有相同成分和使用用途的物品。WTO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都要求各成员不允许对其他成员方的同类产品进行歧视, 因此, “同类产品”构成WTO的基石。但是,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同类产品的概念受到了挑战。如, 转基因产品在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前不能自行复制和繁衍, 与一般产品根本的不同。而二者在用途和成分上是一致的, 又是同类产品。对转基因食品的贸易问题, 美欧之间的转基因食品大战反映出传统的产品定义与飞跃发展的技术变革间的矛盾已开始在贸易领域出现。

3. 多边环境协议规定了贸易限制条款, 对WTO多边贸易议构成了法律冲击。

目前全世界有二百多个多边环境协议MEAs, 其中二十多个协议包含可能影响贸易的规定, 对专门处理贸易问题的WTO协议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一, 两者实施制裁的根据不同, 导致了法律上的冲突。第二, 一些国际公约使发达国家以环保为由, 单边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合法化。如, 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 成员国可以采取单边强制行动处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多边规则缺乏的情况下, 单边行动可能会填补。WTO主张多边解决争端, 严格禁止成员方未经WTO授权, 单方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单主义与多边主义的法律适用产生了冲突。而且, 发达国家有能力采取单边行动, 迫使其他经济体遵守其国内法律, 加重了发展中国家对WTO多边贸易规则有效性的疑虑。

三、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法律冲突的协调途径

(一) 修订完善WTO体制内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

对GATT中第20条作出详细的解释是WTO法律体系中环境保护主要依据, 是由争端解决机构针对争端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解释, 从而造成第20条的诸多缺陷, 如法律规则不够系统和完善;措辞宽泛、模糊;适用与解释松散、零乱, 有时出现前后矛盾等。因此, WTO对GATT第20条作出详细的解释已势在必行。对第20条 (b) 款的解释, 第一, 对“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可将其解释为包括整个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而非仅指进口国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第二, 对“必需”解释时应考虑GATr的目的是取消贸易限制, 而第20条的目的是国家在追求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不妨碍其他政策目标的实现, 如实现贸易与环保问的平衡。也就是判断争议的措施是否是“必需”的, 要看在达到“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这一目标时, 若有其他措施对贸易的限制更少, 又同样能合理实现有争议的措施所追求的目标, 则不符合“必需”的要求。对第20条 (g) 款的解释第一, 对“可用竭自然资源”的范嗣作出界定。可用竭自然资源应该既包括非生物资源又包括生物资源。由于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具有流动性, 所以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自然资源不仅指采取保护措施的国家范围内的资源, 而且还包括其管辖范围之外的自然资源, 但管辖范围之外的资源应当进行严格的界定, 以防一国援引 (g) 款使其单边贸易措施具有域外效力, 将其国内标准强加于他国之上, 即该自然资源必须和采取保护措施的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 对“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配合”进行界定。该措施不能仅针对出口国采取, 必须也对国内该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限制, 在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 要不偏不倚, 不能有国别歧视。对第20条序言的解释国际贸易中“武断的、不合理的和隐蔽的歧视”, 应被理解为是相互关联的, 它们互相传递信息。第一, 合理性应包含采取的贸易措施要符合比例原则。首先, 所实行的措施必须是为达到目标所必要的贸易措施, 为达到该目标没有比该方法对贸易限制程度更小的措施;其次, 该措施必须与所追求的环境目标成比例, 即如果该措施对贸易流动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但仅仅换来了环境稍微改善, 即使这种措施是为达到同样环境目标对贸易限制最小的方法, 也是不合理的。第二, 不得构成“变相的限制”, 即所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必须符合WTO规定的透明度原则的要求, 并且限制措施的采取必须满足国家行使权利的“善意”原则, 否则即为利用第20条的 (b) 、 (g) 两款的例外规定来掩盖实施某种限制所造成的武断的或不公正的歧视。第二、对单边环境贸易措施问题作出明确规定。WTO框架下贸易与环境的冲突常常表现为某些单边环境贸易措施, 目前, 主要表现为PPMs标准与WTO的一些原则与条款的冲突。PPMs标准对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工或生产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加以限制或禁止。WTO可以考虑扩大“相同产品”的概念范围, 将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包括在内。但PPMs涉及复杂的技术、文化、社会价值等多种主观因素, 各国对PPMs存在不同理解, 任意将其引入相同产品的概念, 无疑会造成非歧视原则和整个贸易体系的混乱。

(二) 灵活运用并改进WTO争端解决机制

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根据现有的WTO规定, 由于修订GATT第20条以及相关WTO协定, 要通过正式条文修改程序并不容易。在缺乏新的条约明确规定的情况下, 贸易自由化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平衡只能暂时由争端解决机构通过个案灵活运用和解释相关规则的途径来建立。这种方法的合理性是, 至今人们还没找到一个能够较好地平衡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制度, 针对争议措施的种类和形式的不同以及案件在事实问题上的差异, 由DSB对二者关系进行调整, 这种灵活性是必需的。另外, 争端解决程序或司法意见和判决不具有先例效力。个案基础上调和贸易与环境的难度会大大减轻, 而且裁决案件时可以参考以前对同类案件的裁决, 但又不必完全受以前裁决的束缚。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是WTO争端解决机制虽不存在严格“遵循先例”的原则, 但通过对GATT或WTO诸多案例的考察可以看出, 事实上以前的专家组、上诉机构报告确实对后来的争议审理具有重大影响。这样就产生了争端解决机构“造法”的问题, 而立法机构却没有有效手段重新解释法律, 纠正专家组或上诉机构的意见。综上正反两方观点, 依靠争端解决机构的个案处理来对相关条文做出解释应当非常谨慎, 不能走的太远, 不能违背成员方的意愿, 侵犯属于成员方全体的立法权。争端解决机构不能也不应该承担制定新规则的职能, WTO规则中包括环境问题、劳工标准问题在内的众多空白和模糊之处, 恰恰反映了缔约方之间的政策分歧, 留待将来谈判时重新考虑。

四、面对WTO体制下环境与贸易的法律冲突我国的应对措施

(一) 研究涉及环保贸易条款的案例, 利用环保贸易条款

世贸组织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则是零散的, 其内容也过于原则化, 环保条款的原则与精神只有在诉诸争端解决机制后, 在司法判例中才会得以逐步确立和扩展。因此, 认真研究WTO相关案例, 是中国利用环保贸易条款, 实施某些合理贸易保护措施和防止他国滥用绿色规则的前提条件。

(二) 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虽然WTO环保贸易条款对一些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生态标志认证制度、等尚未有效规制, 但它仍然为此类“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制定了一些约束规范, 如不得违反非歧视性原则, 不得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等, 并且在以往的多个案例中据此判决限制措施采取国败诉。因此, 中国应积极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赢得自己应得的利益。

(三) 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和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环境贸易规则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 在WTO的框架范围内, 环境与贸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因此, 我们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加新的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和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活动, 积极参加WTO制定新的环境贸易政策, 在环境保护方而一定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极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贸易与环境冲突深深根植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的经济实力与价值取向上有巨大差异。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冲突不仅要解决表面上的法律冲突, 更要解决两大阵营中的实力差异导致的利益追求的冲突, 这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但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法律协调, 不管是事后裁判的个案解决, 还是更高层次的事前的预防协调, 都很难找到一个根本的解决之道。“这是法律本身的局限性还是人类的根本追求在绝对意义上的不确定呢?”两者应该都有。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所谓根本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是不存在的, 只能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条件下的相对合理, 只能是不断的接近与完善。

摘要:WTO体系下环境与贸易法律冲突主要表现在绿色规划内容和绿色规划对多边贸易规则的影响两个方, 面, 面对WTO体制下环境与贸易的法律冲突, 我国应研究涉及环保贸易条款的案例, 利用环保贸易条款;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和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环境贸易规则。

关键词:环境与贸易,法律冲突,WTO体制

参考文献

[1]张建.GATT/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议的冲突及解决方法[J].贸易与环境, 2005 (13) .

[2]都毫.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协调[J].当代法学, 2007 (15) .

[3]John H.Jackson.世界贸易体制[M].张乃根,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4]夏友富.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当代国际贸易[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1 (3) .

[5]黄辉.论环境保护的国际化与自由贸易的协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6 (2) .

[6]韩绘宇.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贸易与环境冲突 篇2

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及化解

西部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在现实中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使得在西部自身发展、东西部合作和中央政府投资等决策中都面临着两难选择.化解两者矛盾,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筑科学的发展测量指标;转变开发方式,调整西部产业结构;进行绿色经济制度创新;加大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力度等.

作 者:王琴梅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年,卷(期):2004“”(6)分类号:F062.2关键词:西部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矛盾 化解

贸易与环境冲突 篇3

关键词:商标权;域名权;侵权认定标准;TMCH制度;“明智且不可知”原则

中图分类号:D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11-04

2014年1月“.在线”和“.中文网”中文顶级域名面向商标权人开放60天的二级域名优先注册[1],8月“.网址”中文顶级域名面向全球开放注册[2]。新通用顶级域名计划首轮共有57家中国企业和机构申请了91个新通用顶级域名,其中39个中文和52个英文[3],中文顶级域名申请总量为65个,分别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机构,约占国际化域名申请总量的60%[4]。互联网顶级域名格局在现在和未来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如今已经进入新的互联网环境——新通用顶级域名时代。与此同时,伴着20世纪中期互联网时代来临,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和不断增多的注册域名为商标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商标与域名侵权纠纷的表现

商标与域名的侵权纠纷是指不法行为对商标或域名合法权利的侵犯。有学者提出商标与域名侵权纠纷实质上也属于权利的非实质性冲突,所谓“非实质性冲突”,其冲突产生是基于未经合法权利人的许可、在非法基础上产生所谓的“在后权”的行为导致的,即从表象上看是具有法律依据,但其本质上是侵权行为,不具合法性及正当性的权利[5]。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权利冲突的前提是发生冲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权利在形式上合法,基于权利边界的模糊性而发生权利冲突,然后侵权行为为不法行为,不应属于权利冲突范畴,只能称之为侵权纠纷。以下,笔者将结合国内与国外的具体案例来阐述现在最为典型的三种侵权纠纷的表现形式:

(一)恶意抢注

恶意抢注是指,以获取不当得利为目的,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力的商标或域名的行为。恶意抢注主要表现为恶意抢注域名和恶意抢注商标行为。

1.恶意抢注域名。目前域名遵循“申请无门槛”和“先申请先注册”的原则,通常恶意抢注人会抢在权利人之前故意将其商标注册为域名,已达到获得高额不当利益的目的。主要有两种恶意利用方式,其一,不使用而是等待机会用高价卖给商标权人或其他人获取高额差价,例如,2011年曾发生某人在网络上公开售卖“zhoulibo.com”域名,此域名与相声演员周立波同音,最终向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接受周立波的投诉,一审将争议域名裁定还给周立波,二审维持原判[6];其二,利用该域名从事与商标相同或相似的经营内容,让消费者误认为是商标的官方或授权网站,例如,2008年自然人王某申请注册了“www.lanxess.name”域名,并且注册公司销售设备,而于2004年成立的德国朗盛公司为一家历史悠久的著名公司,“LANXESS”商标于2006年在我国获准注册,2010年德国朗盛公司向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香港秘书处提交投诉书,最终裁决王某将域名“www.lanxess.name”转移给德国朗盛公司[7]。

2.将域名恶意抢注为商标。将他人的域名的标示性部分注册为商标,以获取不当得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很多网站经营公司发展,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如搜狐、腾讯等,而它们的域名经过使用后,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正是因为这些新兴公司并不开展实业,刚开始很难想到去注册商标,而我国和大多数国家的商标注册都采取“先申请”原则,注册也不以使用为条件,给了抢注人可乘之机,一些有名的域名被抢注为商标。例如腾讯、百度等知名网络公司被抢注和搭便车的比比皆是,1997年我国苏州一公司就注册了“雅虎”商标,虽然美国Yahoo公司提出了异议,但最终商标注册被批准[8]。笔者认为在当年互联网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Yahoo网站的知名度也不如现在,如果以现在的标准来裁定,Yahoo公司的商标注册异议是可以成立的,后面将会对其理由进行论述。

(二)域名混淆性近似

域名混淆性近似是指,以不当得利为目的,在相同或类似的经营范围上使用与商标或域名相似的域名,造成网络用户的混淆。域名具有唯一性,但域名的注册并不做相似性审查,只要和已经注册的域名不同,即便只是对域名稍作改动也可以注册。目前我国也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不能与注册与其他商标或域名相似的域名,除非是驰名商标可以做包括域名在内的跨类别保护,因此现实中域名混淆性近似的情况非常多。例如,自然人马某2008年注册了两个与域名“microsoftstore.net.cn”、“microsoftstore.cn”,主要销售操作系统软件、办公Office软件等商品。2010年微软公司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请投诉,获得支持[9]。同样,联想公司也曾于2014年向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投诉,认为北京某自然人注册的“lenovotv.com”域名主体部分与联想公司的“Lenovo”驰名商标构成混淆性近似,裁决将争议域名“lenovotv.com”转移给联想公司[10]。这两个案例中,被投诉人都没有直接将商标注册为域名,但与域名非常相似,会让网络用户产生混淆,误认为他们与微软或者联想公司存在着授权或代理关系。

(三)反向域名侵夺

反向域名侵夺是指,商标权人以侵权为由,反向域名所有人侵夺他认为很有价值的域名,实质上是一种商标权滥用行为。在ICANN制定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中,将反向域名侵夺界定为:恶意使用统一域名解决办法的有关规定以企图剥夺已经注册的域名持有人的域名的行为[11]。例如,在英国的Prince Plc诉prince Sports Group Inc一案中,原告Prince Plc 是一家提供计算机服务的英国公司,被告Prince Sports Group Inc是一家生产运动器材的美国公司,它在美国和英国都注册了PRINCE商标。1995年英国的Prince Plc注册了域名prince.com,并利用该域名所在的网站上从事业务活动。随后被告通过律师警告原告对该域名的注册和使用构成了对其商标权的侵犯,从而原告对被告进行起诉,要求澄清它对域名prince.com的使用不构成对被告在英国的商标注册的侵犯。最终法院认为原告与被告的经营范围与业务活动差别巨大,原告申请的域名prince.com不构成对被告商标权的侵犯[12]。此案中原告并没有恶意抢注的目的,并且与被告的经营范围不同,不会造成混淆,不会构成侵权,被告的侵权警告可以视为反向域名侵夺的典型行为,是对商标权的滥用。由此可见,在保护商标权的同时也要防止权利的滥用,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尚且还没有规制反向域名侵夺的保护规定。

二、解决商标与域名侵权解决途径

(一)ICANN的TMCH机制

目前在国际上,管理域名和处理域名纠纷的最主要机构为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的分配机构ICANN,于1998年11月成立,它是一类特殊的实体,虽然名为公司并且有董事会,但却是投资者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国际组织,不隶属于任何其他国家,它与互联网络一样具有国际性,不受任何国家、个人以及组织的控制[13]。ICANN于1999年末推出的《统一域名争端解决规则》(Uniform Domain Name Dispute Resolution Policy,以下按其正式缩写简称为“UDRP”)它将域名争议分为决域名抢注争议与非域名抢注争议两类,并且通过UDRP提供了一种被称为强制性行政程序(Mandatory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的统一争端解决程序是旧通用顶级域名时代解决域名纠纷最重要的国际规则之一。

ICANN于2011年5月提出建立用于接受并存储与商标权利相关的数据、认证/验证商标权利信息,并为新通用顶级域提供日升期服务及商标声明服务的商标信息交换库(Trademark Clearinghouse,以下简称“TMCH”)。TMCH是新通用顶级域中重要的权利保护机制之一,它为来自全球的商标持有人验证商标信息并将数据保存在一个中央数据库中,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注册服务机构和注册管理机构在新通用顶级域开始启动时使用以保护权利。该机制的建立能为新通用顶级域名时代的域名注册提供了预警机制,为商标权人前置性地保护商标持有人的利益,更能彻底的防止其商标被不当抢注或恶意滥用。

(二)侵权认定新标准:“明智且不可知”原则

从前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商标与域名侵权纠纷案件审判中,一般适用混淆原则来对侵权行为进行认定,混淆原则是商标和域名的发生侵权纠纷时首先要进行判定的传统原则,也是现在认定侵权的基本标准。但互联网的发展瞬息万变,商标与域名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它们在定义以及功能、目标等基本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认定和适用上也越来越复杂。“混淆”本来便是一个主观概念,建立在消费者的主观认知上,在现在的互联网社会,侵权者的主观要素和互联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影响着“混淆”标准。美国在商标与域名侵权纠纷案件审理时便曾遇见这种挑战因素,美国的法院借此为契机对传统侵权认定标准构建了新框架。

在2010年Toyota Motor Sales,U.S.A.,Inc.诉Tabari案中,被告Tabari为一个独立汽车经纪人,同时通过两个网站“buy-A-lexus.com”和“buyorleaselexus.com”经营汽车业务。网站不包含雷克萨斯车辆或标志性商标图片,相反在网站大字体的免责条款部分页面,说明上写明:“我们不是经过授权的雷克萨斯经销商或以任何方式隶属于雷克萨斯。我们是独立的汽车经纪人。”尽管如此丰田向他们提起了商标侵权诉讼,认为Tabaris将隶属于丰田公司的“LEXUS”(雷克萨斯)标志注册为域名,构成混淆,侵犯了商标权。区法院适用了传统的混淆可能性因素后认定Tabaris侵犯了丰田的“LEXUS”商标。随后区法院还颁发了范围广泛的临时禁令,禁止tabari在域名,服务标志,商标,商号,原产地标记等商业标志使用单词“LEXUS”。Tabaris提出上诉,上诉法院第九巡回审判庭将此案发回重审,指出应该允许Tabaris使用“Lexus”商标作为自己域名的一部分,并且提出了侵权认定的“明智且不可知”(SENSIBLE AGNOSTICISM)标准。第九巡回法院在做该案的侵权分析时,对网络环境进行了一番考察,认为“必须把焦点放在”市场上相关且谨慎的消费者”并且“相关市场为在线市场,相关消费者是习惯于网上购物的谨慎消费者,例如正想要购买奢侈品例如豪华轿车的消费者访问了Tabaris网站。”法院也明确指出,“不合理的,轻率的和无经验的网络购物者不是相关消费者。”[14]这为域名混淆性近似和反向域名侵夺提供了更为科学有利的侵权认定标准,避免产生“寒蝉效应”,平等、公平的保护商标权人和域名权人。

“混淆原则”作为商标与域名侵权的基本标准已无争议,但如何更加具体的解释和适用混淆原则,Tabari案件给予了很好的启发,其中所开创和确立的“明智且不可知”标准,更加具体的解释了混淆原则,明确了如今互联网社会下认定混淆涉及的要素,为现在的域名与商标案件的侵权认定提供了新方法和解决思路,也符合商标法的目的与宗旨。这种理论提升了消费者对域名的混淆测试方式,防止原告是基于不成熟的消费者行为而进行索赔,在案件审理的“混淆性认定”中将权利人导向转向消费者导向,在保护权利的同时防止权利滥用,更符合权利法律保护的宗旨。

三、对我国解决商标与域名纠纷的建议

如今我国的商标与域名纠纷解决机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法律规定不够完善、侵权认定规则不够明确、没有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还未充分运用国际规则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找寻解决商标与域名纠纷的新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商标法》的规定

新《商标法》五十七条列举了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审理商标解释》第一条(三)也明确规定“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属于商标法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但笔者认为《审理商标解释》更多针对案件审理,如果能直接将该规定加入到《商标法》中,除了能在审理案件时有法律依据,既能体现法律的事前威慑力,也能减少该种侵权行为的发生。另外,该列举中主要是针对与商品有关联性的损害,但现在随着网络时代的变化,已经有很多利益并非和商品直接相关联,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商业信息或新兴商业模式,单单规定与商品相关联会减小它的适用范围。因此笔者建议将“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改为“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业活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且无合理使用情形”,这样既可以合理扩大商标的域名保护范围又可以保证其他域名的合理使用。

(二)增加《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主体范围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解决知识产权案件的兜底法律,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经营者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要件。根据该法规定“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即所实施的行为属于经营行为,则被认为属于经营者。而“经营行为”为“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可以得出需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既要以提供商品或服务为行为内容,又要以营利为目的。假如有一个自然人因为非常讨厌看哈利波特,第一时间注册成功了“www.harrypotter.com”,他并非以提供商品或服务为内容,只是在上面搜集并挂出哈利波特的负面评价,也不以营利为目的,那么此时便不能称其为经营者,也无法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经营者”改为“利益相关者”。

(三)确立“相关消费者混淆”侵权认定原则

商标的专用权可能会被域名的注册所侵权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权利的过度扩张与滥用,比如反向域名侵夺行为。在商标与域名的纠纷中,如何进行侵权认定非常的重要,它划定了权利保护与权利滥用的界限。前面介绍的美国第九巡回法院所确定的“明智且不可知”原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即需要界定好“相关消费者”概念,而非绝对的不作区分的适用混淆原则,否则不仅可能对侵权的认定有所偏失,而且会造成权利的滥用。例如,在前面所述的Yahoo案件中,如果使用“相关消费者混淆”侵权认定原则,便会得出与最后判决不一样的结论,虽然当时Yahoo网站的名气不如现在人尽皆知,而至于江苏公司所辩称的“雅虎为唐伯虎雅号”,也许确实对于互联网以外的消费者来说比较熟悉,但是互联网相关的消费者更多会认为“雅虎”是Yahoo网站的中文译名。互联网日益发展也日益复杂,当一个域名包含多个唯一商标用语,就不可能被认为与其中某一商标有直接关系,消费者也会根据明智且不可知论来看待域名,认为它是一个与商标无关的域名。假设存在一个“IhateLenovo.com”网站,即便以不当得利为目的,那么相关的消费者一定不会将它与联想网站进行混淆。

(四)充分宣传和利用ICANN的TMCH制度

为了配合和保护新通用顶级域名时代,ICANN创设了TMCH服务制度,能够更好的保护商标持有人的利益,防止域名抢注。TMCH验证服务已于2013年3月26日开始启动,相关权利人可以根据TMCH要求提交商标进行验证入库。日升期服务自2013年8月9日开始上线运行,商标声明服务自2013年9月9日开始上线运行。如今德勤已发展了121家代理机构代理德勤进行相关验证业务;IBM分别在美国丹佛、卢森堡、新加坡建立了数据中心,并在波兰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但目前在我国的宣传力度还不是很大,仍然有很多商标持有人并不太了解和利用这个制度。

在新通用顶级域名时代,特别是大量中文通用顶级域名将注册之际,中国的商标权人应充分利用TMCH制度,积极申请验证等服务,从源头上防止域名的抢注与侵权行为,同时了解ICANN组织以及UDRP规则,更好的了解和保护权利,顺应国际化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8〕将别人的域名注册为商标受法律保护吗.http://www.docin.com/p-36549141.html:2015-09-11.

〔2〕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高民终字第3647号).

〔3〕〔10〕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网站.http://www.adndrc.org/mten/UDRP_Decisions.php,案件编号:CN-1400747.

〔4〕〔11〕参见UDRP的程序规则,第一条.

〔5〕张静.商标权与相关权利冲突与协调探讨.中国民商法律网,2005年12月,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7013,2015-08-24.

〔6〕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沪高民三(知)终字第55号.

〔7〕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穗中法民三终字第372号).

〔9〕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高民终字第3647号).

〔12〕宋佳.域名与商标的冲突[J].知识产权,2001,(5).

〔13〕参见ICANN和美国商务部于1999年11月25日达成的备忘录中关于缔约背景部分的介绍.网址:http://www.icann.org/general/icann-mou-25nov98. Htm,2014-08-24.

〔14〕See Toyota Motor Sales, U.S.A., Inc. v. Tabari, 610 F.3d 1171,1174-75,1181(9th Cir.2010).

贸易与环境冲突 篇4

(一) 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是相对于保护贸易而言的, 在WTO框架下, 自由贸易意味着国家与国家之间不以关税、限制配额等手段对进口商品予以限制, 使其与国内商品处于不同等的地位, 也不对本国出口商品予以税收和其他方式的优待, 使其在国际市场处于有利地位, 而是取消对国际贸易的限制, 不以配额、关税等手段对国际贸易加以限制, 使国内外商品处于同等地位, 能够公平、自由的竞争的一种贸易政策和手段。

(二)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是由于世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生态恶化越来越严重, 环境保护也日益牵动世界人民的心。那么环境保护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仅仅代表着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还是包括了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保护呢?在作者看来, 环境保护的内在含义不仅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为保证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方式, 也包括为了动植物生息繁衍而采取对其生存环境的改善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二、自由贸易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 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手段, 但是它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会加速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环境, 并可能引起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 (1) 持这种观点的人们, 往往关注于自由贸易对于环境本身的不利影响, 他们认为:首先, 自由贸易容易导致对于资源的过度开发。这是因为, 发展中国家由于本身技术和经济不发达, 为了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地位, 不得不以贩卖原材料和进行初级加工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但是这样同时意味着对本国资源的过度开发, 以满足国际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本国自然资源, 造成资源枯竭的严重后果。其次, 自由贸易容易导致环境污染。这是由于随着自由贸易的程度越来越深, 对于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落后, 在高生产的过程中, 就容易导致高污染。但是, 自由贸易对于环境保护也不是毫无益处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自由贸易有利于环保技术和环保意识的传播, 可以提高全世界各国的环保水平和焕波意识, 同时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 自由贸易将各国的利益联结在一起, 这有利于使各国团结合作一起面对和解决环境问题。

三、环境保护对自由贸易的影响

由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 而环境保护对于自由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首先, 环境保护在WTO的相关法条下对于自由贸易有一定的限制和阻碍。以GATT第20条的规定为例, 其中一款的规定是为了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须, 那么各国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 即使这些措施可能阻碍自由贸易也被视为是合理和必须的。其次, 环境保护给了各国保护本国贸易, 设置贸易壁垒提供了合理借口。一些国家以保护环境为由, 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例如以产品没有达到什么样的环境标准为由, 提高关税税率, 阻止和妨碍自由贸易, 或者一些国家和地区, 例如欧盟就对未达到环境标准的产品禁止或限制进出口, 阻碍自由贸易。这些都是环境保护对自由贸易的不利影响, 但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 环境保护对于自由贸易来说还是有许多好处的。环境保护一方面阻碍了国际贸易迅速健康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新机遇。

四、WTO框架下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协调

(一) 完善WTO相关规则

在现行的WTO协议中, 尚未有贸易与环境的专门协定, 只是在各协议中有一些“环保例外条款”的规定, 这些例外规定, 不足以防止和解决环保贸易纠纷, WTO成员国必须对贸易和环境问题达成专门的协定, 以对贸易和环境关系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2) 而通过对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的冲突实质分析, 我们也可以看出“环保例外条款”本身的含义、概念相对模糊, 并不足以让人得出唯一的结论或者说对概念的唯一解释。正是由于其本身的模糊和不明确, 加上没有一个专门的规则体系来协调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和问题, 才会越发加深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两者之间的冲突来看, 要想使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 就必须完善WTO的相关规则, 明确各个例外条款中概念本身的含义。当然除了明确各个例外条款中各个概念以外, WTO还可以积极的组织各个成员国一起制定一个完整、系统的有关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如何协调发展的条约或协定, 以此来最大限度的保证双方利益的平衡, 促进共同发展。

(二) 依靠国际合作, 协调各国利益

由于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实质归根到底就是各国利益的冲突, 所以对于如何协调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最重要的就是协调各国的利益。众所周知,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诉求的不同, 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也不同, 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双方对于保护环境都持有积极的态度, 但是对于如何保护环境, 是否一定程度牺牲自由贸易, 双方仍未达成共识。因此, 在WTO框架内, 各成员国关于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争论从未停止。在笔者看来, 既然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加入了WTO, 那么大可以此为基础, 依靠国际组织发货作用, 促进各国的国际合作, 协调各国利益, 达成利益共识, 一起促进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 应该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大致上讲应该遵循国际上已有的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大程度上的义务与责任。其次, 明确环境保护标准。以各自的利益为基点, 双方都要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在自由贸易中的可得利益。例如, 欧美国家设定了高标准的产品环境保护标准,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公平, 严重阻碍自由贸易, 但是如果完全放弃这一标准又会导致环境破坏。因此在双方协调的基础上, 可以适当降低标准, 而发展中国家也应为此承担相应的环境成本。由此可以协调南北双方利益, 既保护了环境又不至于阻碍自由贸易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协调两者冲突, 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平衡各方在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的利益, 只有各国相互合作, 互相妥协, 达成利益共识, 才能解决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才能更好的发展自身。

(三) 完善争端解决机制

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本质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无法协调一致的冲突, 而且由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这种利益的不一致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的冲突也必将长期存在。因此, 对于两者的协调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所以, 一旦两者产生冲突, 就需要有相对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 妥善的解决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的争端与冲突, 引导两者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使在推动自由贸易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更加良好的保护自然环境,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具体来说, WTO组织应当更加充分地发挥争端解决机制的积极作用, 平衡WTO成员各方, 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对DSB的参与权, 从而切实推进DSB的发展性解释朝着公正平等, 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3) 但是对争端机制的完善, 不仅仅在于平衡不同成员方的参与权和使DSB的解释更加公正、平等。还包括对争端机制本身的一些决策机制的完善, 包括专家小组的成立和专家小组报告通过的决策机制的完善。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争端的解决结果是公正的, 才更利于解决争端, 平衡各方利益, 推动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益民.论WTO贸易与环境政策的撞击与协调[J].南昌大学学报, 2008 (2) .

[2]张荣芳.WTO框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法律冲突与协调[J].安徽大学学报, 2004 (6) .

自由贸易与环境福利的均衡发展 篇5

贸易顺差与环境福利逆差并存

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入WTO后通过贸易增长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成员国,此后中国的贸易增长是十分迅速的。这从如下的数字变化中可得到佐证:20的出口总额是22024.4亿元,是26947.9亿元,是100987.5亿元。与2001年相比,十年间的增长幅度是359%,平均年增幅达到了18.4%。进口总额方面,2001年是20159.2亿元,20是24430.4亿元,20是89269.1亿元,总的增长幅度是343%,较2001年平均增幅也是18%。进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以GDP指标为参考值)的贡献率更是保持在了近四分之一的高位,即约9%的GDP平均增长率中的25%是由进出口贸易拉动的。2001年的进、出口贡献率分别是15%和13%左右,2002年到2010年的平均进、出口贡献率分别为26%和28%,其中2003最高值达到了60%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人享受的环境福利在减少。环境福利是人类除了基本生存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追求清新空气和洁净水源等环境权的需要,且要保证代际环境权的公平与可持续。统计发现,加入WTO后中国的能源消耗大增,污染排放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不存在轻度碳排放的省区。与美国相比,同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体,中美双边贸易因为差异互补而使中国保持了十余年来的贸易顺差,同时,中国也被指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有关研究数据显示,1994-2001年的内涵污染条件指标平稳增长,2001年达到顶峰,随后有变小的趋势。中国在加入WTO后从美国获得的进口内含污染量增大,出口内含污染量减小。美国则相反,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拓展和国际贸易分工合作模式的调整,美国因进口他国的货物和服务而造福本国人民,将大量满足本国发展需要的制造工厂转移到了其他国家,也将大部分的碳排放转移到了其他国家。相反,中国却成了“世界工厂”,且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承担了大量为满足其他国家人民生活需要的碳排放。

平衡贸易与环境利益的经济学解释

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将环境因素引入其中矛盾就愈加激烈。症结在于人们总是难以平衡长期与短期利益、阶段性经济增长与可持续环境受益、人民物质享受与环境福利之间的关系。

第一,阶段性经济繁荣需要警惕污染扩大化的趋势。环境库兹涅茨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形关系,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般认为美国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或是其他国家的人均GDP达6000美元时),污染才有可能改善。然而,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趋势与库兹涅茨曲线并不一致,即普通能源消费的是稀缺的可耗竭资源,二氧化碳的排放随着人类生活水平提高而不断增加,这种刚性有时会导致环境的不可修复,即超过了环境阈值导致生态系统崩溃,致使环境容量大幅度下降。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没有达到库兹涅茨拐点,现阶段若一味追求环境目标而忽视经济发展是不符合中国现实需要的。

第二,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总效应受损。国际贸易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相伴而生的环境效应未有定数。贸易中的环境效应被分解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三个方面。结构效应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他的比较劣势产品,使得该国的产出结构发生变化。技术效应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偏好绿色产品和清洁环境导致的环境友好技术的外溢,生产单位产品的社会总环境污染降低,一般为正效应。规模效应是贸易带来经济增长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变化,一般而言,经济增长多少,污染物排放量也会相应增加多少。中国的经验数据显示,比较优势集中于相对清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劣势集中在污染较多的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产业,进出口贸易增长及贸易顺差带来的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均为负值,且远远超过技术效应引致的正面影响,因而,现阶段的贸易顺差带来的环境效应为负,即环境污染增加,环境总效应受损。

第三,进出口产品结构性矛盾引致环境恶化。有数据研究证实,中国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业、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等高碳排放行业,出口的产品多源自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服装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中、低碳排放行业。比较进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出口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污染要远远小于进口带给国内的污染,且随着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必然加剧这种进出口结构效应的环境负面影响。基于目前的进出口格局,出口并不是引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相反,是进口增长导致了国内环境污染扩大化的趋势。

第四,跨境污染使中国成为“洋垃圾”的天堂。贸易自由化使得污染从发达国家流向了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了污染密集型产品的避难所。那些有着较高环境标准的发达国家,一方面为迎合国内企业界获得选票支持,政府宁愿执行较低的环境标准,致使世界整体的环境标准就低而不就高;另一方面,为了讨好激进环保主义者们,他们又频频声讨发展中国家的低标准带来的平均环境福利水平的降低,要求提供相对统一公平的环境标准和竞争环境。出于全球环境福利水平的最优考虑,世界各国都在找寻解决跨境污染内部化的途径。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国家间一致行动计划要求合作体内部各成员国在废气排放或污染转移方面必须采取统一行动来降低成本,通过国际财政转移或是双边关税减低来分享国内消减污染的成本。然而,收益分配不均条件下的国际合作困难重重,国家间正式协定又需要高额的交易成本,治理跨境污染问题的有效国际合作路径一直都在探索之中。

未来贸易与环境平衡的战略选择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着经济持续发展的压力,又不得不肩负着保护本国环境和全球环境福利的责任。在以经济发展为必要约束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贸易带来的经济利益,合理规制以减少贸易中的环境损失。

贸易与环境冲突 篇6

关键词:环境规制,环境管理,路径选择

当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这些术语出现在企业和企业家的视野中时,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是否愿意采用“组织绿化”原则进行环境管理, 来组织企业的各项活动?而作为宏观管理的政府, 如何在市场经济下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引导企业进行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作为一种没有严格约束力的环境管理方法, 它和环境规制存在哪些内在的联系?为了推动企业的环境管理, 政府又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规制?现实中二者的不和谐使人们产生了疑问, 是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失效, 还是企业的执行力度太差, 政府的环境规制和企业的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冲突?因此可以看出, 协调好政府环境规制和企业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政府环境规制的必要性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对劳动财富与自然财富之间的关系认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劳动财富在经济水平较低的阶段处于主导地位, 国家为了满足人们的普遍要求会将主要精力用于快速发展经济, 在创造劳动财富的同时可能会暂时忽略甚至牺牲自然财富和人文财富。而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 劳动财富所带来的效用会越来越小, 而自然财富的价值将逐渐显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环境问题所带来的自然财富的损害越加突出,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于资金和竞争的原因, 在短期内, 企业往往会忽视生产力提高所导致的环境创新机会, 因此, 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去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创新, 而环境规制正好提供了导向作用 (Simpsonh and Bradford, 1996) 。环境污染会带来负的外部不经济, 导致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存在差异, 政府为了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需要缩小这种差异, 因此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调节企业的经济活动, 这就是环境规制 (臧传琴、刘岩、王凌, 2010) 。企业长期处于固定技术变化、不完全信息、组织惯性的限制, 很难使个人目标和组织动机相协调。适当的规制通过传递潜在的资源无效和提供信息激励企业强调这些无效率。减少在环境管理中的投资不确定性, 创造对变革的灵活性 (王爱兰, 2005) 。Porter和Van der Linde (1995) 提出, 政府环境规制的作用在于, 通过对企业施加外部压力来克服其组织的惰性, 促进创新;政府虽不知道如何真正提高企业效率, 但可以警示低效率, 推动具有环保导向的创新, 保证企业环境创新竞争的公平性, 保证环境质量底线, 并逐步改善环境质量。因此适当的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积极创新并提高资源生产力, 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 市场扮演了资源配置的基础角色, 而在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下会面临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天然公共品的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若干问题, 市场机制的功能发挥在绿色经济中会受到很大制约。如果缺乏其他的支持因素, 比如法律保证、社会公正、政治稳定、贸易自由等, 过分强化市场机制而削弱规制, 那势必会加剧环境的恶化, 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 1996) 。因此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 设置一系列自然资源限量和生态环境阈值, 限制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市场的作用就是在此限制条件下如何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效果。经济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政府都逐渐意识到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解决环境问题, 否则环境问题将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由于在解决外部性时市场经济存在着天然的缺陷, 因此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进行环境规制。为了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 期望企业在遵守规制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 改善环境状况, 引导企业和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合法性

合法性强调了一种状态, 是对主体行为适当性、可接受性和期望性的社会判断, 是指在一个由社会构建的规范、价值、信念和定义的体系中, 企业的行为被认为是可取的、恰当的、合适的一般性的感知和假定, 企业通过价值和规范的传播达到规制的要求以获得合法性。企业通过制度传递信息以表明自身进行了最好的实践, 使他们的行为合法, 以此降低不遵守规制 (即不妥协) 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以及减少因破坏环境所带来的不合法活动。通过行业联盟或联合, 企业释放价值和标准, 产生行业标准, 然后重新制定行业价值和标准。像国际贸易协会可以发布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章程。不同的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的价值和标准, 影响了环境政策的制定, 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了体现协会价值观的一系列权威的专业标准。通过自我规制, 企业逐渐创造了保证自身权力的新的关系。Branzei和Vertinsky (2002) 发现在有完善制度的国家, 规制压力效果不显著, 反而不正式的标准和价值观对较低环境业绩的企业更加重要。ISO14001是第三方认证的环境管理系统, 认证加强了企业对环境的保护和国际化。如果没有得到认证, 公司将无法和那些获得认证的公司获得同样的机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任务的可见度和环境影响的不透明。任务可见度是指一个公司项目的范围很容易被观察或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而环境影响的不透明是指公司的任务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外部的利益相关方很难测量和理解。当企业的任务高度可见和环境影响透明, 那么程序上的合法性问题就变得容易。除了认证和自我规制, 环境或生态标签也反映了行业标准, 是政府对行业设定标准的另一种形式。竞争者的环境活动可以发展成标准从而强制企业改变他们的市场活动。

现存的规则是不会被取消的, 而只会得到加强和补充,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是如此。针对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采取一定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决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尤其对那些开采资源和污染密集型企业, 无论是从明确意义还是从隐含意义上讲, 进行环境管理都是企业战略的一个关键方面。对许多公司而言, 正确的环境管理会为它们在推出新产品、消减成本或是提高营业利润方面提供机会。目前尽管在量化环境管理以提高现金流量来表示收益方面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是公司仍然可以从其环境战略中获得可观的利益, 而这些利益却常常被高级管理者或股东在评价公司业绩时所忽视。如公司减少了遭到罚款、环境诉讼和承担或有责任的可能;避免了受到进一步的规制干预的可能, 这种干预往往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收益, 并且很可能失去长期竞争力;或避免了恶化的公众关系。

三、政府环境规制和企业环境管理的现实冲突

(一) 利润最大化的再认识

如果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主要目标, 那么这个目标会对社会产生一些影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的是经济绩效而忽视环境问题, 往往会回避或减少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的费用, 通过损害自然环境来达到私有边际收益等于私有边际成本。这种行为模式损害了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 促使利益受损的社会成员采取行动惩罚此类企业, 以维护他们自身权益。面对将损害企业绩效的惩罚措施, 企业不得不做出调整。而且对于一个企业经营者, 他经营企业时的偏好与目标并不是在经营企业之前就得到明确界定、一成不变的, 即使我们可以一个企业经营者进行经营活动之前的目标模糊地定位为“利润最大化”或“股东价值最大化”,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及其经营活动的逐步进行, 他也常常难免不由自主地偏离“利润最大化”或“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方向, 转而关注其他一些问题, 例如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或环境责任问题, 而这些问题有时是与既定目标相互冲突的, 有时则与目标毫无瓜葛, 没有什么关系。与企业规模的扩大相适应, 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及其所面临环境的不同相适应, 企业经营者往往因此而不断调整经营目标。在经营某企业的漫长过程中, 即便企业产权界定明晰, 企业经营者所关注的问题乃至其观念、逻辑仍然会发生变化。此外, 被利益驱动的行动所产生的结果, 往往是由更为宏大的环境所决定的, 而不仅仅是行动本身带来的。也就是说, 在决策围绕既定目标而做出理性选择的情况下, 外在于行动者的客观结构将会对行动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行动者本人的决策并不能完全地控制或掌握行动的结果。《企业不败》一书的作者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通过对18家目光远大的公司和18家对照企业长达6年的深入研究后得出结论:“与商学院的教义相反, 我们并没有发现‘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财富’或‘赚取最大利润’是大多数目光远大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或最重要的目标。他们通常追求好几个目标, 而赚钱只是其中的一个, 而且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一个。”他们进一步分析指出:“企业常常追求范围更广泛、意义更深远的理想。追求利润不是主要的, 但是目光远大的企业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往往又能得到利润”。实证研究表明, 股东利益最大化既不是财务管理的唯一目标, 也不是其最重要的目标 (Pike and Dobbins, 1986) 。MachaelRion (1986) 指出企业太过强调生产目标、市场影响和利润, 就会引发像危险产品、环境污染、经济困难以及厂区面临倒闭等诸如此类的问题。Bart (1997) 对一些由于不关心利益相关者而失败的企业进行研究后发现, 过于关注股东利益最终会导致企业无力保护股东价值。

(二) 政府的多重角色带来规则失灵

在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中, 政府扮演着三类角色:规制者、推进者和监督者。作为规则者, 政府需要制定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一系列的具体环境技术标准引导企业进行环境管理。这是基于市场失灵的传统理论对政府规制的基本需求。政府通过环境法律法规对企业损害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约束, 使企业行为与社会目标相一致, 同时预防和排除了引起市场失灵的因素, 实现了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推进者是政府运用自身行政资源, 开展宣传、倡导环境意识, 积极推进环境问题的责任研究等工作, 推进企业环境管理, 同时通过政府采购等措施对开展环境管理的企业给予经济上的奖励, 引导企业环境管理流向, 激励企业主动进行环境管理。监督者是指政府制定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规范后, 应有效运用行政手段、审计和认证等方式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监管。加大对损害环境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 规制本身就是对产业或某些经济现象的一种制度安排。在传统的规制理论中市场结构、产业的自然垄断性等外部环境是导致无效率的规制结果的主要原因。经济学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但政府的“特许、配额、许可、批准、同意”等都容易造成任意或人为的资源稀缺。这种稀缺就意味着寻租的存在。这种现象不仅使生产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率的动力消失, 而且还极易导致整个经济资源大量地耗费于寻租活动, 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大经济中的交易费用。而且随着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逐渐成熟, 人们认为政府在对企业等利益主体进行规制时实际上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企业拥有更充分的信息, 而政府则缺乏必要的信息。因此, 政府对企业的规制就可能面临隐藏行动或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问题或逆向选择问题。因此, 遵循更广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原则, 政府要考虑如何采取措施以防止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资源利用的效率损失。

四、环境规制与企业环境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 将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将环境作为生产要素, 可以将传统生产要素理论中忽略的环境中非物的能力部分内化到生产要素中, 使之与作为“物”的土地生产要素并列。企业的环境生产要素在市场中进行交易, 可以得到以最少的花费保持环境质量的效果, 使环境要素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李利军, 2005) 。将环境作为生产要素后, 既能体现投资功能性, 又能避免单纯追求增值的局限性, 这样与经济系统结合得更紧密, 更能体现环境的价值, 体现的是整体环境的属性, 反映了环境的稀缺性和有价性, 纠正了长期以来环境参与财富形成却被忽视的现象。同时减弱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强势地位。长期以来, 我国环境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由国家统一调整。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制度等, 政府的强势规制地位比较突出。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政府的规制成本较大, 规制效果并不理想。而将环境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交易体系, 作为生产要素使用成本体现在市场机制中, 这就必然会对企业节能减排产生压力和驱动力, 促使企业重视环境管理, 最终在市场对环境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下, 进行清洁生产、环境减量化使用和循环使用, 达到低代价的经济增长, 从而实现宏观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共同可持续增长。当然, 环境领域的市场调节对政府有更大的依赖性, 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结合起来。传统的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处于对立和割裂状态。而现代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处于补充论, 主体论和主导论。环境的资本性开始起作用, 并且越来越强。对于经济发展, 环境成为了一种资源、一种资本。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中早以将自然环境视为环境资产, 而在低碳经济时代, 环境已经成为企业资本, 而且也是一种高级的资本。

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在逻辑是, 作为一种稀缺资源, 环境已经成为一种与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具有同等战略重要地位的环境资本。因此, 企业持续发展中的资本要素在结构和内涵上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负外部性问题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通过将环境资本由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转为内生因素, 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促使环境资源的价值不断体现出来。在环境资本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动下, 进行企业环境管理不可避免。

(二) 超越规制: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环境管理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

企业内部的制度因素——企业内部文化也会对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方式和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理论界普遍认为,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在适应内外部环境时创造和产生的基本假设模式, 共享的理念会形成企业的价值规范导向, 它对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关系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企业文化在处理环境问题和利益相关者关系时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从而会对社会绩效产生影响。在不同的文化和身份导向下, 组织对于外部制度压力有不同的感受性 (Delmas, 2008) , 即组织文化导向会对制度压力和企业社会绩效的关系产生权变影响。

在相同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 不同企业对于同一变化的反映大相径庭, 环境领域内的研究显著地表明:类似行业中的不同企业对法律和市场变化的反应通常相差甚远 (Ulrich and Ralph, 2006) 。这种差异必须以基本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以及企业的文化为出发点来研究。企业文化主要是由内在的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因素 (包括价值观、信念、态度等) 和外在的具体行为所构成。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或企业中以企业家为核心的全体或大多数成员对评价对象及其价值性的基本一致的看法、评价和判断, 是企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 是企业在其成长的存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为全体或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乐于接受的群体意识和价值取向, 是一个企业的基本思想和信念。企业价值观一旦形成便会对行为主体及其行为产生影响和支配作用, 支配和引导企业的整体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行为选择。如一些企业进行环境管理以遵守环境规制会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 甚至超越环境规制的要求。即不同企业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环境所做的不同分析、评价和判断, 主要就是由各自不同的基本价值取向 (或价值判断标准) 所决定的。企业价值观是通过互动而不是命令和提倡来发展的。当环保意识逐渐渗透到企业价值观时, 会对企业的目标和程序产生影响。当然, 这种渗透需要得到管理人员的认可, 将环保意识合法化。由于企业文化或企业价值观不是可以操纵和控制的“东西”, 合法化并不意味着积极的“构筑”, 只是意味着“许可”;合法化应包括积极地把环保提升为企业目标、行为准则、价值观的一部分, 使企业的行为发生改变, 这关系到企业价值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组织深深地嵌入社会与政治环境之中, 组织的结构和实践通常是反映了或回应于比组织更大的社会存在的规则、信念和惯例。因此, 应该超越单个企业的利益约束, 从场域层次的认知、规范、规制等社会制度压力来看待企业的环境管理行动, 企业进行环境管理是依赖于制度压力与组织间互动, 以获得企业合法性的目标。企业文化已经被认为是成功企业的一个重要因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如果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适合, 企业文化可以强有力地巩固一种基本战略以寻求建立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巴尼 (1980) 曾经归纳出文化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三个基本条件: (1) 对企业而言, 文化是有价值的; (2) 作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文化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第三, 企业文化必须是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的。因此, 企业进行环境管理时超越规制是将环境内嵌于企业文化中, 同时获得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 环境管理的有限秩序原则

Tuzzolino与Armandi (1981) 提出企业的需求层次类似于马斯洛的个人需求层次理论。企业的基本需求层次是生存需求, 此层次企业关注利润的保持和增长。第二层次是企业的归属需求, 此层次企业着力于和行业协会建立密切的关系, 并与政府 (立法者) 讨价和合作。第三层次属于地位需求, 此层次企业通过市场份额、产品和价格主导、形象建立等途径获得领导地位。第四层次企业自我实现的需求, 此层次企业会关注员工的关系以及企业在社会公平、消除污染等方面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根据企业的需求层次, 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环境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存在差异。不同的公司, 如现代化的大公司和非现代化经营的小公司由于规模和能力不同, 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时应有所不同, 即环境管理的有限秩序原则。企业进行环境管理是和企业的能力相关的, 随着企业能力的增强, 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逐步扩展, 企业进行环境管理有一个过程, 每一阶段的环境管理水平决定于该阶段企业的能力。在第一阶段企业处于成立初期, 首先需要满足生存, 因此经济利益要高于环境利益。而在第二阶段, 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但还不够强大。此时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将关注企业内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绩效, 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同时发展。第三阶段, 企业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的同时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此时, 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就会关注包括企业内部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总之, 环境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政府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因此在制定环境政策时会越来越严格。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迅速做出反应, 建立新型的源头治理的动态环境管理模式, 以改变传统的尾端治理的被动模式, 使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兰.企业的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J].经济管理, 2005 (12) :78-90.

[2]. (美) 福斯特·莱因哈特编, (美) 理查德·维尔顿译.企业管理与自然环境[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3].程宏伟, 冯茜颖, 王艳.自然契约、生态利润和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 2010 (5) :88-98.

[4].乔尔·巴肯著.朱近野译.公司:对利润和权利的病态追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5].黄平, 胡日东.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机理与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 (1) :99-103。

[6].李利军, 李艳丽.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7].黄蕙.环境要素禀赋和可持续贸易[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54 (6) :668-674.

[8].方时姣.生态环境要素禀赋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 (1) :97-99

贸易与环境冲突 篇7

环境信息披露是为了保护环境秩序, 环境安全和环境正义等, 是为了实现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维护的是环境公益和社会的共同利益。商业秘密保护是为了维护企业私的利益, 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环境法与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利益是不同的, 并且在这两个法律领域内关于环境信息披露还存在着公民环境知情权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冲突。环境知情权是指“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基于公民的环境知情权, 企业有必要进行环境信息公开, 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可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 商业秘密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又凸显着企业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企业在做出抉择的时候就面临着着两种法律理念的冲突, 以及保护公民环境知情权和商业秘密之间的冲突。

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可以提升企业形象, 并获得诸如税收等政策上的倾斜照顾。并且借鉴欧洲盛行的“生态标签”行为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的“货币投票”。但是, 知识经济时代, 商业秘密等无形资产之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保持自身独特竞争地位的法宝, 其商业价值是不可小觑的。企业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抉择时, 就面临着利益的选择与冲突。

企业是股东的受托人, 承担着不断创造经济利益的责任, 拥有并控制商业秘密在知识经济时代就是获益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 “可口可乐”在世界市场上的大获全胜就是很好的例子。可是根据“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也应承担着环境和社会的受托, 企业应自觉的将对环境的思考贯穿到自身的事业中去。企业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企业在责任承担上的冲突。

二、环境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冲突的原因

1、二者在理念上存在偏差

环境信息披露是为了让企业的活动处社会的监督下, 从而使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绿色化”, 维护环境公益和社会的共同利益,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与正义的理念。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理念主要体现在公平、诚信的竞争理念以及自由创新理念, 使权利人能保护和控制商业秘密的利益。在法律理念上的差异使得二者在保护的利益和具体实施起来的要求上存在偏差。对环境效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市场秩序的保护迫切地需要平衡, 但平衡的过程正好反映了冲突的存在。

2、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内容上存在交集.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十九条国家鼓励企业自愿公开下列企业环境信息, 其中有包括企业的环境技术开发情况等内容。目前,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商业秘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技术秘密, 经营秘密和管理秘密, 凡是与市场竞争、物质利益有关的保密信息均可能构成商业秘密。企业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时候, 就会涉及到相关的商业秘密, 其他的企业通过反向工程推测轻易地能够获知公开的环境信息中蕴含的商业秘密。目前, 这两种制度都在不断的发展, 在内容上也会不断的扩张, 产生交集是难免的, 伴随而生的冲突与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

3、企业自身的双重身份性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经济活动主体, 一方面是股东利益的保护者, 同时企业处于利益相关者体系中, 是社会的一员, 有环境和社会责任。企业的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性就天然的决定了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中面临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间的抉择。商业秘密侧重保护私的利益, 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经济价值的私权化, 权利人可以通过它获得巨大的收益, 企业作为股东利益代表, 要保护商业秘密, 维护经济效益。但作为社会主体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尤其是环境效益, 企业又要全面、及时地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 接受社会监督和引导。企业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企业在两种利益主体间的两难选择。这就决定了需要通过环境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协调来解救企业的这种困境。

三、环境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协调

1、理念与立法上完善

理念上要转变观念, 社会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 也不能为了环境而凌驾与企业的利益之上, 二者应该平等保护。树立“知识产权绿色化”的理念, 促进环境与商业秘密的协调, 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可以说是现在我国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一个比较完备的规定, 给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带来一个具体执行的依据与规范。但环境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在内容上是存在交集的, 法律上准确地界定环知情权的客体范围和商业秘密的范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立法和制度构建, 我国正在不断的努力中, 在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上, 有原则性的规定是不够的, 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两种制度在实践中有据可依, 尽量的避免冲突, 实现协调发展。

2、企业自愿公开与强制公开结合

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是相对而言的, 企业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或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政策优惠, 当然也不排除企业出于社会责任感而自愿披露企业的相关环境信息, 企业自愿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但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 如任意性大;挑选对自身有利的信息予以披露, 弄虚作假;各企业披露的内容不一, 缺乏可比性, 管理较复杂等。所以真正有效的办法可能是自愿与强制性结合的模式。在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四条就规定了“企业应当按照自愿公开与强制性公开相结合的原则, 及时、准确地公开企业环境信息”。第十九条对自愿公开的企业规定了相关的公开的环境信息。第二十条, 二十一条, 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 是应该强制其公开相应的环境信息的.对于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给了企业比较大的自由度, 对于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护商业秘密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同时也兼顾了环境的保护, 可以说是一项比较合理的制度构建。

3、政府和社会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与激励

商业秘密是企业保持其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 环境信息披露有时候难免会给企业的商业

秘密保护带来一定的冲击, 企业在让渡它的一些利益的时候, 需要得到相应的补偿。我们可以引入欧盟的一些奖惩机制。一方面, 对于自愿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并卓有成效的企业, 应该给予一些诸如税收、财政上的支持或奖励, 或是在精神进行诸如颁发荣誉证等方式进行激励。社会也可以给“绿色企业”积极地认可, 使企业能有长远的目光积极地进行信息公开。另一方面, 对于不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信息披露的要予以惩罚。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 要注意奖惩有度, 不能滥用。达到激励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目的。

4、公民和社会的积极参与

除了企业自身的自愿公开和政府的引导管理, 公民可以参与环境信息披露。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和环境参与权是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石。公民的积极监督, 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尽量的真实可靠, 达到环境信息披露的目标。另一方面, 公民的积极参与是作为行政管理民主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众监督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行政机关以环境保护为借口肆意的侵犯企业合法的商业秘密保护。

社会上一些组织, 它们一方面切实的维护企业的合法、合理的利益, 比如进行商业秘密保护, 同时又肩负监督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职责。这样的组织能进行双向的利益比较, 更能实现商业秘密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合理的进行利益选择与均衡。媒体的参与和监督可以推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 促进环境的发展, 也可以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行政环节予以监督, 可能性的避免公权力对企业利益的侵夺。在环境信息披露和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着冲突的情况下, 利用公民, NGO组织, 或是媒体的力量, 往往能比较好的进行利益的平衡, 达到一种双赢的良好结果。

结语

在环境意识不断强化的今天, 我们追求的不应是经济的单一增长, 而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 “法律保障的不只是经济利益, 而是极其多样的利益。”环境信息披露和商业秘密保护上是的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所追求的是二者的协调发展。法本是利益分化和利益冲突的产物, 实质就是利益制度, 即保障和维护利益的制度。对于本文讨论的问题, 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是两种制度的共存共荣, 社会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朱谦;论环境知情权的制度构建, 环境资源法论丛 (第6卷)

[3]、潘爱叶, 侯作前:<从环境保护一体化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载于<政法论坛>2006年2月第1期

贸易与环境冲突 篇8

1971—1991年, 环境政策对于贸易的影响逐渐加大, 随着贸易量的增加,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广泛,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讨论。但这些措施的具体依据和法律限度很难把握, 造成了一些国家畏首畏尾, 另一些国家大胆越位的情况。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 环境问题才在贸易体系中日益显现其重要性, 1982年, 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环境危害、健康、安全等原因而禁止但仍然持续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表示关注, 由于对这些产品的情况缺乏了解, 它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决定如何处置这些产品。

到20世纪90年代初, 随着里约环发大会的筹备进程, 贸易、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被突出地提出来了。这时, 贸易的全球化、自由化虽然促进了经济的腾飞, 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涉及环境问题的争议,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会议已决定将贸易和环境问题列入新的多边贸易谈判的议题之一;在里约环发大会召开十年后的2002年8月2日, 世界各国首脑齐聚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参加“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探求了人类发展的未来之路。所有这些都表明了WTO各成员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1 环境保护对WTO规则的冲突及其分析

WTO具有推动全球环境保护的影响力, 但所取得的成效有限。迄今为止, 世界贸易组织尚没有关于环境保护的专门协议, 其处理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的一般原则散见于一些条款与协议中, 但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规则正受到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 如何协调多边贸易规则与环境的需要, 是目前WTO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将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 这使以自由贸易为其哲学基础的WTO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和推动力量。因此, 通过对WTO性质、规则、条款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分析, 可以看出WTO成员对环境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加深对WTO在环境保护上的脆弱性的了解, 以促进贸易与环境互动的良性发展。

2 WTO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建议

从WTO协调环境问题的规则看, WTO对环境问题的调整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宗旨和原则的层面, 更多体现为对环境保护的一种政治上的回应, 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规则体系。而且WTO并无一个专门处理环境与贸易关系的协议, 只是在具体协议中不同程度地有所涉及, 这就难免出现分散性和如何适用的问题。WTO争端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弥补了实体规则本身的缺陷和不足, 但争端解决机制不能完全解决规则本身的问题, 何况争端解决机制本身之规则也有需要完善之处。WTO应在借鉴区域性组织有关做法的基础上, 就贸易与环境关系做出进一步协调。

3 结论

贸易与环境冲突 篇9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纵观当前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相互制约, 发展冲突凸显。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 生态环境屏障脆弱。人口密集、资源紧缺, 乡镇企业在城镇集中, 城市工业“转站”, 污染企业转嫁小城镇, 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打破了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关系, 致使生态环境系统原有能量输入与输出关系发生改变, 从而造成了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

1. 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用地规模急剧扩大, 造成有限土地资源浪费, 忽略城镇绿地建设。主要表现为:一是把新型城镇化错误理解为土地非农化和城市建设;二是城镇建设与当地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明显脱节;三是规划与布局不合理, 因考虑城镇开发成本因素, 发展过程中重外延轻内涵, 盲目学大中城市搞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是圈地运动和资源掠夺式开发, 致使大量被圈占土地长期闲置;五是城镇化促使人口密度加大, 城镇绿地严重缺乏, 生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近年来, 新型城镇化迅猛发展, 很多城镇新增建设用地80%为扩展周围用地, 其中60%以上面积为良田沃土。

土壤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一是生活垃圾及工业固废处理水平低, 将其堆放于土地上不仅占用资源, 还污染土壤环境;二是城镇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简单、处理水平低、设施不全, 并将其用于农田灌溉, 从而污染土壤环境。

2. 空气污染

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 空气中充斥着工地和城市道路扬尘、汽车尾气、工业废气, 以及城镇发达的三产业产生的各类废气等, 这些大气污染物, 在极端不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气象条件下, 易产生雾霾天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严重超标。随着社会各界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和高度关注, 空气污染防治已成为当今各级政府行政施政的重点和难点。

3. 水环境污染

随着新型城镇化人口剧增, 对水的需求量增大, 污染型缺水城市比例逐年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水库, 致使地表水甚至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主要原因:一是生活污水排放量相对增多, 城镇环保资金缺乏、排污设施不完善;二是大量污染乡镇企业和工业布局在城镇周围, 且为粗放型发展模式。

4. 环境噪声污染

城镇道路拥堵, 交通繁忙, 街道绿化带缺失, 产生交通噪声;城镇建设施工产生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城镇工业化和现代农业化产生工业和乡镇企业场界环境噪声;人口高度聚集, 商业交易、体育比赛、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生活噪声。

5.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由于城镇人口剧增, 固体废弃物对城镇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城镇大量生活垃圾集中排放, 许多城镇建设缺乏合理、系统的规划布局,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给水排水、道路交通、地下管网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甚为短缺。农村部分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产生的生活垃圾、许多难以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如此看来, 部分城镇已经开始显现固体废弃物污染, 而且威胁着当地周边生态环境, 个别城镇已经很严重, 成为影响城镇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和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新型城镇化推进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冲突成因分析

1. 管理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滞后

当前我国城镇化行政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 对新型城镇化环境污染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规划与布局不合理, 环境治理体系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 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和统计工作体系欠缺等。我国环境法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对新型城镇化推进出现的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实施难度考虑不周。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和其它部门职责权限交叉, 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几乎被弱化甚至架空。加之各部门在履行职能中各自为阵, 缺少部门间协作的长效机制和工作方法。在机构设置上不能满足城镇化推进中环境保护的需要, 尤其是乡镇政府及组织基本上没有专职的环保机构和工作人员, 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统计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冲突最终导致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不尽人意, 不能促进经济的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现代化产业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和乡镇企业, 其发展规模迅速壮大, 一方面能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化程度滞后, 如行政管理、资金投入、治理模式、基础设施和环护意识等环节薄弱, 加重了耕地、水环境和空气等领域的负荷, 致使部分城镇生态环境污染。

2. 政策法制不健全, 决策不合理

新型城镇化推进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冲突也表现在政策和决策方面。分析现有政策体制中全局性和局部性政策、全局性政策内部和局部性政策内部之间的冲突, 表现为目标、措施、利益等方面, 主要原因归结于“政出多门”, 不同政策制定部门按照自身利益制定相应政策, 存在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 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机制。资源环境问题与一定阶段的发展模式同步,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发展体系下产生的, 健全政策法规与科学决策必将任重道远。

3. 经济资金缺乏, 实施不协调, 污染治理不力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中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投资一直以来几乎投到工业和城市, 城市与乡镇分治战略, 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环保领域主要指城镇化地区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和环境污染治理严重不协调。当前城市环境污染向乡镇扩散, 新型城镇化由于单体市场规模小,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扶持措施不力, 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因而必须依赖财政资金。而乡镇财政渠道很难得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 也难申请到专项治理排污费。此外, 城镇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 属于责任主体不明确、公益性强、投资回报率低的领域, 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

三、对策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措施, 为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可以避免产生上述生态环境问题。应以生态城市为目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 而是强调产业支撑, 建设用地、人居环境、城市交通、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城乡发展公平公正。随之, 生态环境建设应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社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发达地区城镇化实践经验, 面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的形势, 应初步制定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内部提升、外部引进”和谐发展战略, 具体对策如下:

1. 充分发挥城镇环境科学规划与评价对城镇化的先导作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先行, 环境评价同步”原则, 防止城镇发展进程中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按规定编制城镇发展规划、资源利用规划和城镇环境规划, 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后监督实施。规划要以生态学的系统论方法为指导, 使新型城镇化推进与生态环境建设符合发展规律, 走一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进行”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2. 优化城镇产业发展结构与布局

抓住城镇发展机遇,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减少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总量, 杜绝“十五小”及“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加快淘汰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的工艺、设备及企业, 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艺, 提升城镇新型工业化水平。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促进城镇工业化与区域环境协调。对新建水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化工、造纸、医药等企业应严格审批;新建排放量较大的大气污染物企业, 应选择扩散条件较好且符合园区规划的区域内建设;重点保护区域水体要限制发展耗水型产业。

发展循环农业, 优化产业结构。划定畜禽及水产禁养区、限养区和发展区,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规模化养殖场应推行种养结合、以种定养、循环发展与环保相容的发展模式。

3. 加强政策和法制建设, 创新管理方式和机制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成效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依赖的政策、法规及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各政策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机制, 理顺政策制定体系, 兼顾环境保护和发展要素, 确保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把环境友好政策的配套措施, 比如生态补偿、替代生计、经济发展的环境指标等顺利落实;把环境可持续目标纳入地方干部考核指标, 督促地方政府官员执政观念转变, 优化创新管理模式和机制, 强化行政监察力度, 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污染事故责任制, 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形成城镇环境保护齐抓共管的局面。

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城镇环境保护工作, 具体落实环保组织机构、人员和任务。中心集镇设立环保办, 调剂1~2名工作人员担任环保专 (兼) 职人员;其他乡 (镇) 设立环保岗, 至少确定1名环保工作兼职员, 负责本辖区环保现状调研、信息报送, 检查、监督、督办环保事项, 构建乡镇生态环保网格式管理模式。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应提高执法能力和监测与风险评估水平, 为营造良好的城镇人居环境提供基础条件。

4. 加大污染治理资金投入, 拓展融资渠道, 建立市场化机制

贸易与环境冲突 篇10

在环保问题上, 中国确已站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2010年初春, 著名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在北京发布了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2010) 》。绿皮书从公民社会视角对2009年年度的国内重大环境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指出2009年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作为发展中大国, 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受到了空前的国际压力, 国内的减排行动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与此同时, 低碳成为家喻户晓的理念, 低碳发展成为主流。

当公民社会视角转换成经济发展视角, 不难发现, 在宏微观经济领域,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冲突。这种冲突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环境保护只会加重经济发展的负担;在全国范围内, 环保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大城市内, 在很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牺牲环保经济”的现象相当普遍, 有些大型环境灾害, 如沙尘暴、工业垃圾排放等, 甚至影响了其他国家和部分独立经济体。

那么,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环境保护问题, 具体有哪些性状表现呢?固有的经济发展模式究竟是现实的必然为之, 还是人为的主观促成呢?对于此类疑问, 我们有必要进行持续性的分析。

1 当前三大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是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导。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分布广泛且蕴藏量巨大的自然资源让我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令人心酸的是, 我国的制造业始终处在产业链的低端, 缺乏科技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 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利用这一点实行产业转移, 将一些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至中国。由于我国现有科技水平的制约, 高能耗、低资源利用率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 这就必然与环境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下面就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1) 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但我国农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且还带来沉重的农业污染。第一, 化肥使用率低下。近年来, 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 化肥的使用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 但是, 氮肥使用量为世界的30%, 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磷肥的使用量为世界的26%, 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86倍。使用化肥的强度平均每公顷达400千克, 平均使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上限的2倍, 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千克/公顷的安全标准。过量的氮通过地表径流、蒸发等方式进入自然水体,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二, 农药的过度使用。目前, 我国农药的过量使用率在水稻生产中达40%, 在棉花生产中超过50%, 并且这个数字仍在持续增长。频繁且高毒的农药不仅会对土壤和水质产生极大的破坏, 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 工业。

毋庸置疑,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 不过, 在每年工业GDP的背后, 却是原材料、能源的浪费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第一, 资源浪费。资料显示, 我国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 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如果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按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计算的存量节能潜力可达3亿吨标准煤。资源利用低使得国家不得不进行更多的资源勘探和开采, 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第二, 工业污染。2009年, 江苏盐城水源被污染导致20万人饮水受影响;湖南浏阳河污染, 509人尿镉超标;陕西凤翔615名儿童血铅超标……一连串因工业污染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事件触目惊心, 迫使人们一再审视工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命题。

(3) 第三产业。

虽然第三产业号称“无烟工业”, 但不加以监督和管理仍然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举个明显例子:旅游业。一部分旅游地区的盲目开源, 造成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多项问题;大量游客涌入带来的生活垃圾难以处理;热点旅游区不节制发展, 游客人数超出环境承载力;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当然, 旅游业只是第三产业的一个缩影, 其他行业中同样也存在环境问题。因此, 在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同时, 保护环境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2 综合应对措施

(1) 认清经济环境的交互关系。

虽然我们国家以经济发展为治国主体方针之一, 但这一方针是在以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独立的新型发达国家的宏大愿景为前提及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下制定的, 对于高标准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 和谐、完备、人性化的社会局面等的向往, 是衡量一切理性指标的感性前提。

(2) 改变盲目守旧的发展观念。

粗放型经济增长在国内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普遍的现象, 须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其逐步转变。20世纪90年代初, 政府就出台宏观经济政策, 要求全国企业要从增长型向效益型转变。如今, 环境问题业已成为世界性的焦点, 环境破坏的程度已接近一个质变点, 留给国人慢慢转变思路的时间已不多, 在彻底冲破固有意识方面, 我们须走得更快才行。

(3) 优化经济产业的内部结构。

既然经济模式存在着现实的问题, 那么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情况, 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转变大致可概括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

(4) 提升环保科技的研发能力。

与前文中提到的农业资源浪费, 以及上一条治理方案相对应的, 我国目前的资源使用率相对世界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因此, 提升环保科技的研发能力, 并将绿色工业运用于实际的生产操作中, 对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5) 建立切实的环境保护体制。

建立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体制, 不仅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支持, 也需要每一个经济个体完善自身制式, 并在大范围经济体内达到良好契合。

3 结论

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飞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互相依存性越来越凸显, 两者共同组成了人类进步史中一个固有的却也新兴的命题。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社会生产, 在社会生产的背景下反哺自然环境, 这不仅是一个任务、一项责任, 更是一种考验、一次救赎。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给国人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 也给包括环境在内的其他领域带来了不小的改变。本文将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着手, 重点讨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冲突与解决方式。

上一篇:国内外标准系统下一篇:文化专有项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