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三角区(共4篇)
侧脑室三角区 篇1
我院自2005年12月-2011年3月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效果满意, 现报告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治疗组20例, 男12例, 女8例, 就诊年龄45-70岁。入选标准: (1) 发病24-48h内入院; (2) 生命体征较平稳, 无脑疝, 无脑干功能障碍、无凝血机制障碍, 无心、肺、肝、肾严重疾患、无颅内感染者; (3) 确诊或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合并出血的除外; (4) 患者及家属同意。对照组22例 (以我院1996年10月-2004年1月进行内科保守治疗2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为对照) , 其中男11例, 女11例, 年龄50-70岁。全部病例症状、体征、病程及临床表现大致相同,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标准, 且经头部CT证实为原发性脑室出血、脑室内血肿>15mL或Ⅲ、Ⅳ脑室梗阻形成梗阻性脑积水者。两组患者入选标准、年龄、发病时间及出血量等经统计学检查无显著差异[1,2,3]。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全部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 11例选左侧脑室前角、7例选右侧脑室前角、2例选双侧脑室前角。均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脑室穿刺及脑室引流术, 每日向引流管内注入2万U尿激酶, 注入后引流管关闭, 4-6h后开放, 平均引流4-5d。对照组:应用脱水剂降颅压加脑细胞活化剂等内科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与治疗前、中、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脂、血糖、离子及心电图等检查。
2 结果
治疗组中有2例因再出血死亡 (占10%) , 并发应激性溃疡者5例 (占25%) , 无并发脑积水及颅内感染者。对照组中死亡11例 (占50%) , 再出血 (占18%) , 并发应激性溃疡者6例 (占27%) , 并发脑积水2例 (占9%) 。两组观察病死率比较:治疗组病死率低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原发性脑室出血是一极其凶险的急性脑血管病, 占脑出血的3-5%, 是脑室内脉络丛动脉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所致, 死亡率极高。脑室出血使脑室急速膨胀、扩大, 颅内压增高压迫脑室周围组织易出现下丘脑症状如中枢性高热、内分泌障碍、呼吸循环异常以及脑疝。另外由于脑深部结构破坏所致多器官衰竭等情况从而导致死亡。非手术治疗即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 死亡率高、预后差。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术优点较多, 可早期吸出学业、清除血肿, 解除脑组织受压。减少血肿内凝血酶的释放, 同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块减轻脑水肿, 有效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减少交通性脑积水、脑血管痉挛以及迟发性脑损害的发生, 对抢救生命、减少合并症有重要意义, 尤其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 明显改善远期预后, 提高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长林, 吕涌涛, 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209-212.
[2]王松龄, 周生花, 王伟民.脑室内出血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C].第四届全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6:57-59.
[3]王维治, 罗祖明.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46-151.
侧脑室三角区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医学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脑室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 男36例, 女20例, 患者年龄在30~8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6.5±23.5) 岁, 其中, 6例患者无任何原发病, 2例患有肾功能障碍合并高血压, 1例类风湿关节炎, 1例心房纤颤合并冠心病, 2例患有2型糖尿病, 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41例患有高血压症。
1.2 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症状, GlassG评分结果在3~9分之间, 其中, 6例深昏迷, 26例中度昏迷, 18例浅昏迷, 6例昏睡。头颅CT检查结果证实:急性脑积水合并3、4级脑室阻塞患者1例, 全脑室型患者55例。5例壳核出血, 2例小脑出血, 6例尾状核, 11例继发性丘脑出血, 24例继发性脑室出血, 3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其他临床症状包括:3例患者体温>39℃, 18例应激性溃疡, 13例并发吸入性肺炎。5例瞳孔散大, 11例瞳孔不等大, 24例瞳孔缩小。
1.3 穿刺原则
通常情况下选择单侧穿刺, 对于一侧大量出血所导致的20 mm以上中线明显移位的患者, 需改为双侧穿刺, 穿刺从出血量较大的一次起, 防止加重中线移位症状。对于未见中线移位的大量出血患者, 需选择出血量较大的脑室前脚存在低密度区的一侧或是非优势半球进行手术穿刺。对于原发出血部位血量>15 mL的患者, 选择原发部位进行穿刺引流。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止血、将颅压和血压控制治疗。全部观察对象均于24 h内实施侧脑室引流术治疗。依据CT检查结果, 在前发际上2~2.5 cm处切开正中线旁1~2.5 cm左右, 并确定穿刺点。术前行基础麻醉联合局部麻醉, 选择与两外耳道连线相互垂直的角度为锥钻方向, 进针深度在20mm左右, 进入硬脑膜外, 硬脑膜用针头刺破, 按锥钻方向通过10号引流管置入5.5~6.5 cm, 流出血脑积液后, 将针芯拔出, 缓慢使用注射器将血脑积液抽出, 首次抽吸量应<40 mL。对于并发活动性出血的患者, 应在出血症状停止前使用1‰的肾上腺素进行颅内冲洗, 后常规留置引流管, 头皮逐层缝合, 在头部10~20cm处固定引流器, 防止颅内流入空气。手术8 h后使用尿激酶溶解脑室内铸型或是进行置换。对于术后24 h内引流量在50 mL以下的患者, 需实施腰椎穿刺, 将40~60 mL生理盐水注入腰大池, 患者通常会由头部引流管将血性脑脊液流出。将20 mL生理盐水注入腰椎穿刺, 对于颅脑引流管中血性液体仍未发生明显上升的患者, 则证实其存在3、4脑室阻塞, 需在腰部或头部注入5~10万U尿激酶, 2次/d, 在其血脑积液循环畅通后停止给药。闭管观察24 h或是CT检查证实血液基本消除, 且未见颅内压力明显上升的患者, 可将头部引流管拔除。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年的随访, 随访结果证实, 6例患者死亡, 约占10.71%, 4例患者植物状态生存, 约占7.14%, 8例患者生活需要帮助, 约占14.29%, 38例患者良好恢复, 约占67.86%。
3 讨论
不管是继发性还是原发性的脑室铸型出血, 都属于重型脑出血基本, 该疾病开颅手术死亡率在38%~45%之间, 保守治疗死亡率能够高达50%~80%左右[1]。原发性脑室出血具有病情变化快的显著特征, 在脑室内出血量较少时, 通常可进行双侧或一侧脑室填塞[2]。对于脑室出血量较大且产生脑室系统铸型的患者, 因其会存在大脑深部结构压迫, 脑疝形成, 积液、积血导致的脑室系统急性扩张, 以及脑脊液循环障碍等问题, 常会累计生命中枢, 进而诱发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和意识障碍等并发症, 严重者还会造成脑室铸型、脑室出血,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而需要及时清除脑室积血, 以避免脑室铸型的恶化[3]。
该次临床研究通过1次性颅脑外引流器进行血脑积液引流, 从而保证颅内压力控制在150 mm H2O左右, 与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相比, 不会形成虹吸作用, 具有较为稳定的颅内压力, 因而颅内积气的发生率较低[4]。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 通常建议尽早手术, 特别是对于脑室积水以及第三脑室阻塞严重的患者。对于发病早期形成钩回疝的患者, 应在瞳孔散大的2 h内实施手术治疗, 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且对于呼吸循环不平稳或是两侧瞳孔散大的患者, 应将其列为相对的引流禁忌证[5]。脑室外引流不仅能够将脑室内的血液直接引流出, 而且有助于提高脑脊液和脑组织之间的梯度压力, 从而实现血肿的间接引流。
尿激酶属于一种外源性纤溶酶激活物, 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证实, 尿激酶用于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将尿激酶注入脑室内, 能够快速溶解凝血块, 并引流出颅内积血, 因而能够显著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减少治疗时间, 改善脑脊液循环状态。患者发生脑出血时, 其脑脊液中红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加, 进而会诱发缺血性神经症状以及脑血管痉挛, 此时通过穿刺引流出脑脊液,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 改善血液供给, 缓解脑血管痉挛[6]。
综上所述, 通过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实施脑室钻孔引流, 治疗脑室铸型性脑出血, 具有治疗有效率高, 脑组织损伤小, 操作方法简单易行等显著优势, 因而可作为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伟新, 贾志强, 童敏峰.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65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8 (6) :378-379.
[2]万银, 王乃英, 刘建华.侧脑室穿刺引流及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 2004, 3 (1) :31-32.
[3]王振宇, 黄光富, 唐建.脑室出血82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 13 (3) :172-173.
[4]周刚新, 沈艳娜.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56例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2, 12 (2) :60-61.
[5]高明, 马世杰.侧脑室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7) :100-101.
侧脑室三角区 篇3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引流管,护理
脑室内出血在颅内出血中占有较大比重, 其易引起颅内压力增高以及脑疝的形成。而脑室外引流术为治疗此类疾病的常用方法, 但仍需与对应的护理予以配合[1]。为探讨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效果, 本文回顾性分析109例患者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09例脑室内出血需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患者临床资料, 并行头颅CT检查确诊。男女比例59∶50, 年龄29~72岁, 平均年龄 (49.28±2.17) 岁, 引流管放置时间3~10d, 平均 (5.57±2.07) d。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1) 环境护理:应保持病房清洁与空气清新, 将患者予以隔离安置, 使用单人房间;同时使用气垫垫于患者背部, 定时予以翻身, 并加强口腔清洁。 (2) 心理护理:术前通过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向患者予以知识宣教, 并详细解答其疑问;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流程, 主动关心其住院生活;通过与其耐心交谈, 了解其焦虑困扰所在, 给予适当的鼓励;并通过引导家属正确陪护使患者增加信心。
1.2.2 引流管护理:
(1) 引流管固定:应有效固定引流管以保证其通畅;通过使用颅脑外引流器, 将引流密封瓶挂于病床床头, 且高于患者脑室10~15cm;挂置成功后, 护理人员勿随意更换或移动引流袋位置。 (2) 引流液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以及引流速度等, 通过与正常分泌量 (脑脊液0.3ml/min) 比较, 予以判断;若颅内继发感染, 则会导致其分泌量增加, 因此每日应引流<500ml为宜。术后第1~2天时, 引流液应增加至500ml/d, 且颜色呈血性, 3~4d后逐渐转清。护理人员应根据上述判断方法, 对患者情况予以准确判断, 情况异常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3) 引流系统密闭性:引流管各接口应使用无菌敷料予以包裹, 患者头部下垫放无菌治疗巾, 每日对伤口敷料进行清洁;且更换引流袋时,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夹紧引流管, 且切勿随意拆卸引流袋。引流袋需更换1次/d, 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 并在管口使用碘酒予以消毒。 (4) 引流时间:应控制在<7d, 超过易发生颅内感染;拔管时, 应先夹闭引流管24h, 若患者无法耐受, 可夹闭1~2h后再开放引流, 通过夹闭时间的不断累加起到延长作用, 方可顺利拔管。
1.3 效果判断与观察指标
判断标准:患者7d内顺利拔除引流管, 且没有发生感染症状, 引流液增加至500ml为显效;患者大约7d时顺利拔管, 有发生感染症状经处理改善为有效;患者拔管时间>7d, 且出现感染现象较多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2]。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依据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 (SAS&SDS) 评价心理状态, 得分高低与情绪好坏成反比[3]。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 (%) 表示, 用χ2检验, 若P<0.05, 表示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果
护理效果:109例患者中, 显效71.56% (78/109) 、有效30 (27.52%) 、无效0.92% (1/109) , 总有效率99.08% (108/109) 。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率13.76% (15/109) 、消化道出血率9.17% (10/109)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情况:护理后SAS、SDS评分分别为 (26.57±0.63) 分、 (28.33±1.22) 分均优于护理前的 (34.24±0.98) 分、 (39.31±1.03) 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室内出血其能在短时间内引起较多并发症, 不仅需手术及时治疗, 还与术后引流时的相关护理配合有关[4]。本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结果表明, 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可能因为: (1) 患者予以隔离安置, 均使用单人房间; (2) 引流的密闭性干预, 使用无菌敷料包裹引流管接口, 并配合无菌治疗巾的放置; (3) 护理人员定期的清洁消毒, 促使患者不易再次感染; (4) 更换引流管时正确操作, 有效避免液体逆向感染[5,6]。另外, 通过分析本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结果显示:护理后SAS、SD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表明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可能与心理护理有关, 具体表现为:术前知识宣教、解答疑问, 通过讲解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流程, 使患者对疾病予以了解;此外, 通过护理人员的主动性,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从而给予相应鼓励, 促使其焦虑及抑郁情绪得以缓解[7]。此外, 通过分析本组护理效果, 结果显示:护理总有效率为99.08%, 表明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利于提高护理效果。可能与引流管护理有关, 通过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等措施, 以控制并发症及问题的发生。具体表现为:通过使用颅脑外引流器, 准确调整引流瓶位置, 并加强护理人员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以及引流速度等频率, 通过记录并判断患者症状变化, 及时对症予以相应措施。另外, 通过引流管消毒、时间控制等, 使患者不被感染所影响, 从而尽早拔管, 恢复健康, 使护理效果提高[8]。关于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中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 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 提高护理效果,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戴永伟.26例脑室外引流护理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1 (5) :71-72.
[2]付培, 梁锐.侧脑室外引流术102例术后护理观察〔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8 (3) :115-116.
[3]谭英妍.脑室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18例护理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 18 (3) :232-234.
[4]马瑞.脑室外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刊, 2014, (16) :124-125.
[5]陈兴丽.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15) :142-144.
[6]黄燕娜, 郑淑婷.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44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31) :276.
[7]库洪彬, 王双豹, 石素真, 等.老年全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 (2) :170-173.
侧脑室三角区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室出血铸型患者例,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10例;年龄45~73岁, 平均年龄58.3岁;患者的出血量为25~58m L;有高血压病史的有23例。患者术前的意识障碍情况可以格拉斯哥计分法 (GCS) 进行计分, 3~5分7例, 6~8分17例, 9~12分5例;单侧瞳孔散大者12例, 双侧瞳孔散大9例, 应激性溃疡出血者7例;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者15例,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者10例, 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患者发病后脑室穿刺外引流的时间:6~12h者7例, 13~24h者16例, 24~48h者5例。
1.2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室出血铸型, 其中双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均铸型者有15例, 单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均铸型者有13例。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CT检查确诊为脑室积血铸型后, 进行积极脱水、预防感染以及上消化道出血、营养脑细胞等保守治疗的同时, 立即实施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 取平卧位或仰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取冠状缝前2cm画一条水平线, 与中线旁2.5~3.0cm的交点作为处为穿刺点, 穿刺的深度大约为5cm, 钻孔后置入脑室引流管, 当有血性脑脊液从引流管中溢出后用生理盐水反复进行冲洗, 然后在一侧管内注入含有2万~5万U的尿激酶溶液, 待其从另一侧流出后, 关闭引流管2~3h后开放进行持续引流, 如果患者的颅内压有升高的迹象, 可以临时打开引流管。术后引流高出脑平面15~20cm。每次注入尿激酶2万~3万U加并加生理盐水2~3m L以液化血肿, 闭管2~3h后开放持续引流, 当脑室内的出血较多时, 可每天根据患者情况进行2~3次引流并且两侧引流管交替使用, 使脑室两侧的出血都能流出。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流量以及性质。引流时间为3~7d, 3d后复查脑颅CT, 观察脑内出血是否清完。当脑室内的积血清除后, 可进行拔管术。
拔管的指征:引流出的脑脊液引流液澄清;头颅CT复查, 脑室内的积血残存量少于10%, 第三脑室与第四脑室联通的管道均已通畅;持续关闭引流管24h以上, 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 方可进行拔管[3]。
1.4 注意事项
①术前要做好, 穿刺点处进行消毒;②术中以及引流中尿激酶注入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③引流结束后引流管应高于脑室平面15~20cm;④严格做好引流装置的密闭, 防止漏液及逆流的发生;⑤每日引流量应不多与300m L;⑥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不超过9d。
1.5 统计学处理
记录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所得到的数据, 对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 然后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最终得P<0.05, 即经统计学处理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故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28例脑室积血铸型患者经过治疗后, 治愈17例 (60.71%) , 有效8例 (28.57%) , 无效3例 (10.72%) , 总有效率为89.28%。17例治愈患者中, 有12例是在术后5d复查颅脑CT时发现脑室内积血已基本清除, 有5例患者是在术后9d复查颅脑CT显示脑室内积血基本清楚。8例有效的患者在术后9d进行颅脑CT检查显示, 脑室内积血清除50%以上。有3例患者在实施了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后, 因各种原因病情加重随访3个月后, 28例脑室积血铸型患者中, 有7例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12例患者有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中仍需要帮助者2例, 有意识但卧床者1例。
3 讨论
脑室出血铸型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 属于脑出血重症类型。其恶化的原因可能为, 高血压脑出血造成脑室内积血铸型, 阻塞了脑室系统, 使脑脊液回流受阻, 形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使颅内压急剧升高, 脑深部遭到严重组织破坏, 尤其是第三、第四脑室铸型积水和脑室扩大, 特别是压迫和刺激丘脑下部及脑干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破坏, 引起内分泌障碍及高热, 最后导致脑疝形成死亡或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4]。对于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 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 其中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可达100%, 所以应尽早进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及尿激酶注入治疗。该病的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为, 开颅手术对于脑组织的损伤是巨大的, 单纯进行脑室外引流术清除脑内积血的速度太慢, 不能快速清除积血, 使得丘脑下部及脑干长时间受压而发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双侧脑室外引流可增加脑水肿组织和脑脊液之间的压力梯度, 从而在压力的作用下脑水肿液及血肿液进入脑室, 并通过脑室外的引流管被清除[5]。本组28例脑室积血铸型患者采用的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以及尿激酶注入治疗的方法, 临床效果较为满意。该治疗方法的优点为:①双侧脑室外引流比单侧引流更安全, 有利于平衡减压, 可避免因一侧梗阻而导致引流不畅;②双侧脑室外引流建立了脑脊液循环旁路, 引流的速度相对较快, 使血性脑脊液迅速引流至体外, 减少血液中物质对脑组织的刺激, 有效解除了脑脊液循环障碍, 从而防止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③尿激酶是一种外源性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 而纤溶酶可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物质, 从而起到溶栓的作用;该品在颅内应用安全有效, 反复注入溶解冲洗置换, 从而加快脑室内血肿的溶解, 缩短引流的时间, 降低血肿对脑组织的损害程度;④双侧脑室外引流结合尿激酶注入可加速脑内积血的清除, 增加患者的存活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⑤双侧脑室外引流可缓解颅内压, 减少脱水剂的使用, 从而可避免水电解质的紊乱, 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病死率。由于病发的时间越长, 脑内积血对脑组织的压迫与损害越多, 所以手术越早进行越好, 一般7h内手术效果比较好[6,7]。综上所述, 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法治疗脑室积血铸型, 具有方法简单, 安全可靠, 减少颅内感染、再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优点, 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增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铸型18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 8 (1) :33.
[2]零达尚, 刘远来, 张晓峰, 等.侧脑室并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铸型23例[J].广东医学, 2011, 32 (8) :1036.
[3]马现启.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液化血肿引流治疗脑室出血[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291) :163.
[4]何国星.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在外伤性脑室内出血中的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 2012, 10 (7) :528.
[5]刘生华, 戚建国, 康伟, 等.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溶液对口冲洗治疗脑室内出血32例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13) :45.
[6]程林贵, 张培军, 包柳明, 等.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脑室铸型出血[J].浙江创伤外科, 2011, 16 (3) :450.